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教学反思

1、本课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较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2、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数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本课无需在此处多费时间,合理的知识迁移,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教师始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相信学生的潜能,通过第一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几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同;借助第二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约分的含义;创设第三组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实践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约分方法,最终达成共同的认识。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学生的发现、探究、讨论中解决,课堂处处闪动着学生智慧的光芒。

4、教师关键处的点拨和发人深省的提问充分体现了教学主导的作用,既引导学生的发现,又不限制学生的思路;既能放开手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在发散思维之后,求同存异,提升学生的认识,使课堂充满生机,启发引导无痕迹。

5、练习的设计体现了清晰的层次性,尤其是最后游戏的创设符合儿童好玩、好动、天真活泼的特点,同时又寓教于乐,使学生对约分的认

识有了更新鲜,不呆板的认识。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附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包括以下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编排结构如下: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经历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能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进行问题解决。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分数乘整数,解决“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是多少”的简单问题(课本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是多少”的问题;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算理,概括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 3.让学生在观察、类比中掌握法则及计算技巧; 4.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约分》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约分》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小学数学《约分》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小学数学《约分》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难点在于判断约分后的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事实证明学生在实际运用时的确掌握不够理想。经过反思,《约分》这节课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约分的概念是把一个分数化成和他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从约分的概念看,约分的结果不一定是最简分数,只是比分子和分母比原来分数的小就行了,这样学生在做题时容易产生误解,只要数约小了,约分就结束了,因此结果也不是最简的。在此,我跟学生强调虽然约分的概念是没要求要约到最简,但是我们所有约分的题我们都要求要约到最简,这样统一要求,学生就清楚了。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

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2.学生知道老师要求约分的结果要最简,但是结果不是最简时有的学生判断不出来,因此也出错,如2/18,22/14等。还有的分数学生判断不出是否是最简分数,特别是分子或分母是一个较大的质数时,学生误以为是最简分数,如17/34,19/57等。我跟学生强调碰到分子或分母是质数时,就验证分母或分子是不是这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的教学设计

一完小谭元菊 《约分》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恒等变换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以及综合运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没有完全照搬课本上的例题1,而是利用例题1从18/24入手,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几个与它们大小相等的分数。学生通过写分数、说理由自然地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探究新知的状态。然后板书36/48=18/24=9/12=3/4 ,通过“比较这些相等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数字都变小了,是因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了相同的数,即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从而引出约分的概念。“36/48约分成3/4后还能继续再约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你能举出几个最简分数吗?”引导学生不断地说,真正理解什么是最简分数。之后是学习例题2约分的书写格式及约分的方法。约分中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它们的方法和算理,都很容易掌握,但是要能准确熟练地进行约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好求几个数的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判断互质数,除法口算等旧知识。学生们基本上都对一次约分的方法感兴趣,但一次约分的要求更高,就是要一眼能找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探索活动,我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归纳总结,举例验证,由内到外的理解概念的意义,打破了概念教学教师一味讲解的模式,层层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领略数学的魅力,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约分公开课教学设计

《 约 分 》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约分的含义和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的特征。 2.能力目标:很快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进行约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及依据,从而掌握约分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1)分别说出2、3、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2)下面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有哪些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几? 32 128 100 75 (3) 先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填空,并说明依据是什么? 5 430243024=÷÷=()()

2、谈话导入。 同学们观看过游泳比赛吗?有几个小朋友也去观看游泳比赛,遇到一个问题不能解决,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探索新知。 活动一:教学例3。 师:请大家根据“一共要游100m,小明已经游了75m.”这句话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小明已经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师:对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 生:75÷100=10075,结果是100 75。 师:第三个小朋友说“他已经游了全程的43 。” 10075和43相等?会吗? 生:会。 师:你是根据什么性质知道它们都相等呢?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生:(理由)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25去除分子和分母。 4 325100257510075=÷÷= 师:你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呀? 生:(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公因数25,分数大小不变。 师:非常好。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设计前,确定了:“淡化分类,强化对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体现了以下几点: 1、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在简单的复习铺垫后,马上进入新课。例题教学时充分的相信学生,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积极表达,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形式的开放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2、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 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设计在分析例题时,先让学生根据资料得到显性和隐性的信息,然后借助线段图表示这些信息,接着让学生分析每一步算的是什么,最后再比较两种解法的不同点。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张扬,分析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突出在“应用“中学应用题,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一种理念,而应是我们实践中的不懈追求。本设计中,通过解决“心跳问题”、“奖牌数问题”等,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在“奖牌数问题”这组练习题中,不仅有刚学的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还有简单的分数应用题和整数应用题穿插其中。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交叉练习中,既巩固了新知,又加深了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4、教师的收获和有待改进的问题。 收获一: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 “淡化分类,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的个性在

小学数学_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约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约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33~35 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和计算法则。 2.结合情景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 方法。 3.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增强数学意识。 4.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 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 理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掌握约分的方法.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剪纸艺术在我国民间已流传很 图1 久,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剪纸艺术课,一 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 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演示(见图1)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剪鲤鱼和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预设2:剪蝴蝶比剪鲤鱼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个信息窗,承接第一个信息窗的情境直接导入,拉近了学生与这一情境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索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剪鲤鱼和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 之几? 1.根据情境,列出算式 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 “剪鲤鱼和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可以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预设:女生剪鲤鱼用了这张纸的81,男生剪蝴蝶用了这张纸的8 3,剪鲤鱼和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想一想,怎样列式解决? 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列出算式。 预设:81+83 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 预设:要求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就是求81和的83和,求和就用加法算,所以列式81+83。

新人教版约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约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2.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35÷552÷1333÷356÷799÷3 45÷966÷1124÷836÷12125÷5 2.投影出示下列各题,学生自由回答. (1)说出能被2、3、5整除的数有哪些特征? (2)说出下面每组两个数的公约数. 18和2412和309和72 (3)指出下面哪两个数是互质数. 3和812和85和27和4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你的根据.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例1.把化简. 1.启发学生思考化简的实际含义. 教师提问:看到例题1这个题目,你想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变小.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把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2.分组讨论: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将化简? (1)分母24、分子18有公约数2,先用公约数2去除分子、分母 (板书:) (2)9和12还有公约数3 (板书:) 教师明确: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就不能再化简了,这种过程叫约分. 3.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 板书: 4.揭示最简分数的概念. 5.反馈练习. 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 (二)教学例2. 例2.把约分. 1.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师生共同小结:在约分时要把分子、分母的公约数记在脑子里,直接口算,通常要 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一次约分比较简便. 3.反馈练习. 把下面的分数约分.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四、随堂练习. 1.回答. (1)判断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出为什么? (2)观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 约数5?哪些有公 约数3?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五、布置作业. 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 正确地进行约分。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教学反思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改变教学的行为,即把对新课程的理解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的层面上,呈现出新课程的所蕴涵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这一课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了情境的导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本节课,开启课时,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加以复习巩固,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曾经运用到什么知识中,引导到小数乘法的简算中,为后面的新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 在新授课时,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一,在复习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你现在最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比如有的孩子谈到想研究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极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预料;第二,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们又乐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简算的探究中去。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需要改进之处: 对学生的多样思维应加大评价力度。比如:在开始情境导入这一环节中,学生除了出现4×(2+3)和 4×2+4×3两种做法外,还出现了4×2×2+4这样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与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没有多大的联系,但老师却不应忽视孩子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合理的评价。再比如:孩子们在猜想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时,有一个孩子说到她是想到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分数加法,所以断定也能推广到乘法。这里,我给予了肯定,但力度不够。以上可以看出,评价一个孩子,要适时,适当,决不能敷衍,更不能抹杀,否则可能会压制孩子的思维积极性。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8篇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一):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分数》的教学重点是巩固理解分数乘法的好处,探索分数乘分数 的计算算理与法则。 在教学实践中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忙学生达成以上两个教学 目标。对于这天的探究活动没有直接放手,这是因为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 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好处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 层次: 一、引导学生透过用图形表示分数的好处,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好处,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二、以1/5*1/4为例,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好处,然后用图形表示这个好处,最后再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透过以形论数和 以数表形的过程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好处,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三、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独立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进一步达成以上 目标,并为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积累认知。能够说整体教学的效果还好。 透过这天的课,我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由于分数乘法 的好处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 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个性重要了。纵观教材,树形结 合思想的渗透也有不同的层次,数形结合能帮忙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 问题;在本学期的分数乘分数中是利用直观的几何图形,帮忙学生理解分数乘 分数的计算道理;接下来的分数乘法应用中,我们还将利用线段图帮忙学生理 解分数乘法应用的问题;使用的图形越来越简约体现了教材对数形结合思想渗 透的一个过程。 数形结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抽象变为直观的过程,而是抽象变为直观之后,在从直观变为抽象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要将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两个方面有机 的结合起来。只有完整的让学生经历数与形之间的互动,才能使他们感知数形 结合,才能使他们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二):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年轻人有朝气但缺经验,老教师有经验但缺热 情。虽然教了几次六年级对于很多资料的教法却一向没有定型也不能定型。 原先对于分数乘法只是从做法上进行教学师生都感觉很简单,一般第一单 元测试基础差、思维差的同学也能考到90多分,所以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不只是乘,而把乘法这个单元一带而过,和分数除法一齐学习,在比较中让学生 明白道理,选取做法。但综合到一齐学习,学生刚开始也是错误百出,只能机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约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约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5页例4 学情分析: 《约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约分作为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它是化简分数的常用方法。学习约分,不但可以提高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的认识,还为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经历探究约分方法的过程,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 难点:能准确的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一起回答用列举法找出24和3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 数(为24/30约分做准备) 1、24的因数有(),30 的因数有(),24和30 的公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2、填空(说说为什么,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课件出示复习题,第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第2题先默背,然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过渡:这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新内容,请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猜测、验证和比较,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例4.,让学生观察。 2 、猜一猜: 24/30和4/5是一回事吗? 3、验证:让学生同桌讨论,把验证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4、学生汇报结果,教师课件演示。 5、引导学生比较24/30和4/5两个分数的异同,得出最简分数的概念。相同点:分数的大小相等 不同点:24/30分子和分母较大,含有公因数1、2、3、6;3/4分子和分母较小,只含有公因数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都不同 总结概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活动:请学生例举最简分数的例子。 教师说学生判断, 学生说大家判断 学生说同桌判断 抓住关键: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看是否有公因数2、3、6 8、课件出示练习: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5/7 6/9 10/12 11/12 8/10 14/16 9/16 24/25 21/24 13/17 指名回答,说明为什么。 还是抓住关键: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 假如都是2或3或5等的倍数,就不只有公因数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约分(二) 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六的第1--9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的理解,能熟练应用约分的方法,正确地约分。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什么叫最简分数?什么叫约分?怎样约分? (二)教学实施 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1题。 学生观察图,口头回答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哪个多些?为什么? 提问:第2个图还可以化简为几分之几? 2.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2题。 学生直接填在教材上,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的?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最简分数的概念,判断哪些已经约成了最简分数,哪些还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然后把不是最简分数的继续约成最简分数。 提醒学生注意:像这样的分数,还可以用7去除。 4.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4题。 让学生写在教材上,先约分,再连线。在投影下订正。 5.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这三组分数,既不同分子,也不同分母,如何进行比较呢? 引导学生思考出先约分,再比较。 6.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班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先把这几个分数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再比较哪些分数相等,可以用同一个点表示。然后填在教材上。 7.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7题。 提问:求进人决赛的队占所有参赛队的几分之几,是谁与谁比较?怎样计算? 8.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8题。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中的两个时钟,求出睡眠时间,再和全天24小时比较,写成分数并约分。 9.完成教材第87页第9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试着计算。然后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小结:这道题需要逆向思考。用2约了两次,用3约了一次,说明原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约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约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探索约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约分的含义,探索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课前准备纸条、彩笔、课本、多媒体课件。使用“学乐师生”APP 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1、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公因数,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做几道公因数的题。 师:下面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有哪些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几? 2/3 10/15 12/15 8/12 4/7 30/60 师:今天我们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对分数进行进一步地探索。(出示板题) 二、新课学习 1.最简分数。 (1)投影呈现情境图。 师:这是阳光小学冬季运动会100米游泳比赛的现场,(出示例3)一共要游 100m ,小明已经游了75m 。 师:小明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生答:小明游了全程的10075。 师:可是小红却说:小明游了全程的43。 (2)提出问题。 师:10075 和43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3)分析,讨论。 = = = 发现10075和 43是一回事。 让学生说出理由,教师板书分析过程。(书84页例3) (1 )4325100257510075或者(2 )1007525425343 (4)揭示最简分数的概念。 师:43的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吗?是多少呢? 学生观察后回答:3/4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师:像43这样,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即时练习。 ①师:10075是最简分数吗?你还能举出最简分数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全班判断。) ②老师也写了一些分数,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它们哪些是最简分数呢?(完成教材第84页的“做一做”第1题。) 2.约分。 (1)教学例4。 (课件做一做的判断)这些分数不是最简分数,我们能 把化成最简分数吗?咱们选一个分数,3024把它化成最简分数。 (2)学生化简。 由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可以如何化简,教师巡视课堂,注意提醒学生化简的最后结果要最简分数。 (3)情况反馈。 、① 提问学生说说化简的方法。 生:可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去除分子、分母。 师:那太好了,我用公因数1去除。 这时,学生会一致反应,不对,1要除外,应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 ②说一说,怎么除。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第二种方法,教师3475125200÷÷751003475125200??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反思

听评课活动之后的反思 实验小学张鲜艳 咸阳市教研室韩瑞老师为期三天的课堂诊断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听评课活动与以往不同,采取随机听课,当即评析,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教学经历,而且对我的课堂教学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韩老师不愧是教研课改的专家,对教材的内容以及作者编写意图洞悉得一清二楚,听了韩老师对教材的解读,我心里甚是敬佩,令作为多年数学老师的我很惭愧,结合自已的教学工作,我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深钻教学大纲和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处理好问题串的设计,恰当应用情境图,针对教材设计的情景图,尽力做到巧妙设计,让学生通俗易懂,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得心应手。 (2)课堂上尽量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做到追问到底,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将角色转换落在实处。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定位好自己的位置。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教师是学生的引领人,因此教师的理念和行为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结果。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素材,创造条件,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课前,一定要重视了解预知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达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学生学习,学生探究,给学生时间,将学习过程落实到位。如教学《分数乘法三》时:学生通过折纸感受分数乘分数算理的来历,渗透了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虽然设计挺好,由浅入深,但涉及到学生的折纸活动过程,学生茫然,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洗耳恭听,今天,突然让他们自己操作思考,虽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但他们不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操作,体验感受过程,感受算理。在学生实际操作中,学生参与少,在活动中急于主观解决问题。今后需记住: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代替,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可能就会有多大的收获,而且调控难度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可能就会有精彩的火花出现。所以课堂需注重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问题的生成,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记住自己的教学是为了学生,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知识获得的同时,学会交流、倾听、合作……一节课应该是师生共赢的过程。 (4)心中有目标,不仅有知识、能力目标,更要有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正如韩老师所说的,做到和看到感受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做到比看到更能积累数学经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想一想,我平时的数学教学只是一味的注重教学结果,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目标太单

小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亓文华小数乘分数这部分内容是教材在修订时增加的,因为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是在日常生活中以及未来的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形,因此,根据分数、小数的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策略,也是学生具备的一项技能。 六年级的新课,不需要老师教授,学生凭自己已有知识就能探索出方法。老师的作用,就是精选学习材料,设计好学习目标(研究课题)给学生,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交流和全班汇报的反馈与讨论就可以了。我给学生一个课前小研究,利用课前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课始让学生计算3道分数乘整数,并总结了能约分的,把整数和分母约分,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引出新课后,小组合作交流小研究(例5),然后全班汇报。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留下了诸多的遗憾: 1..例5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刚刚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不必过多的讲解。重点放在了怎样计算 2.1×3/4和2.4×3/4上,但由于平均使用时间,所以没有时间进行巩固练习 2.方法学生都已经掌握,但是把小数转化成分数,学生的计算不准确,尤其是带小数转化成分数。这是由于前面知识不扎实与遗忘造成的,计算结果的正确率就低了。这就要求加强这方面的补习力度。 3 .2.1×3/4学生也用了约分的方法,把2.1和4约分,其实并不简便,2.1除以4学生可能还要笔算,学生判断方法的好的标准是步

骤少,灵活选择方法的意识不强。因此,我认为,该把“灵活选择方法”当作一个重点,而不是像中低段时,作为一笔带过的“口号”而已。这是不是也是高段计算的一个特点呢? 2015年8月28日

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教学设计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约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册P84-85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 约分。 2、认识最简分数,掌握约分的含义和约分的一般方法,学会约 分的书写形式。 3、在知识的运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学情分析:对学生来说,掌握约分的方法并不难,但要熟练进行约分,关键在于能够很快地看出分子、分母含有的公因数。教具学具:ppt课件、班级课表 教法学法:师:启发引导 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强化练习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件出示) 1、有一天,蛋糕店的老板想招聘一名服务员,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老板准备了一个圆盘大的蛋糕,要求应聘的人在2分钟内切出这块蛋糕的75/100。大家都觉得这位老板在故意为难大家,因为磨盘大的蛋糕要完整地切出它的 75/100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何况还要在2分钟内完成。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个小伙子走到蛋糕前,用了一分钟的时间把蛋糕的3/4切了下来,递给了老板,大家愣住了。75/100和它的3/4是同一回事儿吗小伙子的方法能符合老板的要求吗

讨论:75/100和3/4一样大吗,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并说明理由。 师板书:75/100=75÷25/100÷25=3/4 2、课件出示:请观察下面三个分数有什么关系 50/100 1/2 5/10 生:观察后回答,并说清理由。 师板书:50/100=50÷50/100÷50=1/2 50/100=50÷10/100÷10=5/10 师指导观察,说明: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课题:约分;生齐读两遍约分的概念) 二、教学例4:把24/30约分。(课件出示) 生试做,汇报并说一说把24/30约分的过程及其依据。 师板书:24/30=24÷2/30÷2=12/15=12÷3/15÷3=4/5 24/30=24÷6/30÷6=4/5 师引导学生小结: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比较简便。 师:其实我们约分还可以这样来写:(边板书边介绍) 师:4/5还能约分吗 生:(不能)因为4和5只有公因数1。 师介绍:4/5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板书概念;生齐读两遍最简分数的概念) 1、在黑板上找出最简分数,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2、学生任意写出3个最简分数,并展示汇报。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下列分数中哪些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请把它们约成最简分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二)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六的第1--9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的理解,能熟练应用约分的方法,正确地约分。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什么叫最简分数?什么叫约分?怎样约分? (二)教学实施 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1题。 学生观察图,口头回答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哪个多些?为什么? 提问:第2个图还可以化简为几分之几? 2.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2题。 学生直接填在教材上,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的?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最简分数的概念,判断哪些已经约成了最简分数,哪些还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然后把不是最简分数的继续约成最简分数。 提醒学生注意:像这样的分数,还可以用7去除。 4.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4题。 让学生写在教材上,先约分,再连线。在投影下订正。 5.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这三组分数,既不同分子,也不同分母,如何进行比较呢? 引导学生思考出先约分,再比较。 6.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班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先把这几个分数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再比较哪些分数相等,可以用同一个点表示。然后填在教材上。 7.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7题。

提问:求进人决赛的队占所有参赛队的几分之几,是谁与谁比较?怎样计算? 8.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8题。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中的两个时钟,求出睡眠时间,再和全天24小时比较,写成分数并约分。 9.完成教材第87页第9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试着计算。然后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 小结:这道题需要逆向思考。用2约了两次,用3约了一次,说明原来的分数在约分过程中,分子和分母同除以2×2×3=12,才得到。要求原分数,就要把分子3和分母8同乘12。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找出和18/54相等的分数。 9/27 1/3 1/2 6/18 3/4 2/9 2/6 3/9 你是怎样寻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好么? 2、能用不同的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吗 四,思维训练 1.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是,原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90,原分数是多少? 2.一个分数是,分子加上一个数,分母减去同一个数,化成带分数是2,求这个数。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去同一个数,得到的分数约分后是,求减去的数。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有关约分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能熟练、正确进行约分,并能灵活运用有关约分的知识解题。

《约分》教学反思1

单位:仙下乡中心小学作者:李振华 指导老师:管石华 2011年4月20日

《约分》的教学反思 教材简析: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84~85例3和例4,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数和公因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认识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学习约分方法并掌握约分的书写方式。学生学会本课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流程:复习旧知→认识“最简分数”→探索约分方法→练习巩固 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课通过情境的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灵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合理、流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成功之处: 1.沟通联系,实现有效迁移。 奥苏泊尔说:“影响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之上。约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迁移。在学习约分之前,教师在三个地方做了这方面的努力,起到了 很好的效果。第一处,复习时安排了一组填空题:43=8() 2015=4 () 等;第二处,让学生说明 10075 和 4 3 为什么相等;第三处,认识最简分数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判断一些分数是否最简分数,并说明理由。前两处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建立了约分的依据。第三处老师巧妙地把 例4中的分数(3024)安排在里面,学生在说明3024为什么不是最简分数 时,已经找出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2、3和6,这样激活了约分的方法,学生在尝试例4时,就自然地想到可以用24和30的公因数

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册P84-85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 质进行约分。 2、认识最简分数,掌握约分的含义和约分的一般方法, 学会约分的书写形式。 3、在知识的运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恒等变换思想。教学重点: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学情分析:对学生来说,掌握约分的方法并不难,但要熟练进行约分,关键在于能够很快地看出分子、分母含有 的公因数。 教具学具:ppt课件、班级课表 教法学法:师:启发引导 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强化练习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件出示) 1、有一天,蛋糕店的老板想招聘一名服务员,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老板准备了一个圆盘大的蛋糕,要求应聘的人在2分钟内切出这块蛋糕的75/100。大家都觉得这位老板在故意为难大家,因为磨盘大的蛋糕要完整地切出它的75/100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何况还要在2分钟内完成。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个小伙子走到蛋糕前,用了一分钟的时间把

蛋糕的3/4切了下来,递给了老板,大家愣住了。75/100和它的3/4是同一回事儿吗?小伙子的方法能符合老板的要求吗? 讨论:75/100和3/4一样大吗,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并说明理由。 师板书:75/100=75÷25/100÷25=3/4 2、课件出示:请观察下面三个分数有什么关系? 50/100 1/2 5/10 生:观察后回答,并说清理由。 师板书:50/100=50÷50/100÷50=1/2 50/100=50÷10/100÷10=5/10 师指导观察,说明: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课题:约分;生齐读两遍约分的概念) 二、教学例4:把24/30约分。(课件出示) 生试做,汇报并说一说把24/30约分的过程及其依据。 师板书:24/30=24÷2/30÷2=12/15=12÷3/15÷3=4/5 24/30=24÷6/30÷6=4/5 师引导学生小结: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比较简便。 师:其实我们约分还可以这样来写:(边板书边介绍) 师:4/5还能约分吗? 生:(不能)因为4和5只有公因数1。 师介绍:4/5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板书概念;生齐读两遍最简分数的概念)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一直被如何处理分数乘法意义困惑。后来想一想,如果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看,学生只要能从具体的问题中判断两个数据之间存在相乘的关系就可以了,而这个相乘的关系在本单元有了新的拓展,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想明白了这一点,回头看看过去的教学,在这方面好像就真的把问题复杂化了。 本单元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及简单的应用,二是分数乘法法则的掌握。从教材整体编排上看,这两个重点是交织在一起的: 分数乘法(一)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使整数乘法意义迁移到分数乘法,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分数乘整数,正确熟练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数乘法(二)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使乘法的意义得到拓展,认识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并能正确地应用之解决实际的问题。 分数乘法(三)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意义,并探索和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分数乘法(一)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先放手让学生解决教材上提供的具体问题,在讲评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通过沟通不同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图解、加法解、乘法解),将整数乘法迁移到分数乘整数,二是运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释计算的地过程,使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初步感知挖掘数学概念本身方法的重要性。“涂一涂、算一算”的重点放在“涂”上,使学生巩固意义,同时通过以形论数理解计算的道理。试一试的重点则在分数乘整数计算法则的总结。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概括起来: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为起点,以分数乘整数的法则为归宿。 分数乘法(二) 今天教学的内容是分数乘法(二),重点是分数乘法意义的拓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部分内容既是这个单元的重点,也是这个单元的难点。 从学生认识过程来看,这部分知识的基础是分数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在教学中我突出了类比迁移和数形结合的方法,首先改编了教材的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笑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2倍,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根据呈现的已知条件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笑笑有几个苹果?淘气有几个苹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先用图形表示出“笑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2倍,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再列出算式,最后尝试解释算式表示的意义。这样把将分数意义以图的形式呈现,做到“以形论数”,在通过对图的理解抽象出问题实质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求6的2倍是多少”和“求6的1/2是多少”都用乘法,进而列出算式,完成“以数表形”,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道理。 分数乘法(三)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分数乘法(三),重点是巩固和进化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在教学实践中我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学生达成以上的两个数学目标。对于今天的“探究活动”没有直接放手,这是因为学生对“求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