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_唐忠毛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_唐忠毛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_唐忠毛

JO URNAL O F EAST CHINA NO 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6,2013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

世俗化问题辨析*

唐忠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暨社会发展学院民俗所,上海,200062)

摘要:“人间佛教”自太虚首倡,经印顺、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潮及其谋

求自身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但是,在当下人间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围绕

“世俗化”问题也产生了诸多的争论与质疑。究其原因,不仅因为“世俗化”一词本身充满了歧义,同时也因

为不同的论者在使用“世俗化”一词时基于不同的理论立场和具体语境。有的论者在言及中国佛教

“世俗化”时,仅局限于中国佛教自身的汉语历史语境,而无视现代性理论提供的宏大背景与视野;有的论

者则立足于西方宗教社会学的立场,而无视中国佛教与西方宗教形态的差异性;而有的论者则持受世

俗化与宗教性两相对立的立场;等等。因此,澄清“世俗化”一词的概念史背景与不同言说语境,进而对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有关

“世俗化”问题进行辨析、澄清,不仅有助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也有益于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人间佛教;世俗化;商业化;庸俗化

一“世俗化”的概念史背景及其不同语境

“世俗化”(secularization )一词是当下宗教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但也是颇为混乱且充满歧义的一个概念。事实上,很多论者在使用这一词语之前并未厘清其概念史的复杂内涵与具体语

境。首先,在西方宗教历史与社会语境中,“世俗化”一词有着极为复杂的演化过程,它最早出现于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 )中,指把原先由教会管辖的土地转移到由非宗教的世俗政权管辖。其后,世俗化也指向教会恩准圣职人员重返世俗以及将原先由教会管辖的部分事务

交由世俗政权管辖,在此,世俗化主要指向宗教在社会、文化或政治上的隐退。

①及至20世纪前期,“世俗化”一词逐渐发展为具有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多重意义,20世纪30年代左右,马克斯·

韦伯最早将“世俗化”这个概念引进到宗教社会学上,20世纪50年代后“世俗化”作为宗教社会学的专

有名词逐渐引起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现代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充满争议但却绕不过的一个

概念。

②世俗化概念提出的初衷,在经典社会学家那里是为了说明现代性社会变迁过程中宗教与政治、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它甚至被认为是洞悉现代人的精神历程和现状的秘密钥匙。当然,韦伯将这

一概念带入宗教社会学时并没有对“世俗化”

本身作出详细的解释,但可以从他的“理性化”概念中可以理解他对世俗化的立场。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宗教世俗化是理性化的必然结果。韦伯说

:“我们这7

01*

①②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DZ117)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ZJ008)的阶段性成果。

江丕盛:《当代世俗转向对基督宗教的认知意义》,载于《基督宗教研究》(第六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74—75页。

Willanm H.Swatos ,Jr.and Kecin J.Christiano :"Secularization Theory :The Course of a Concept",in Sociology of Religion ,Vol.60,No.3(Autumn ,1999),pp.209—22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已被祛魅,它的命运便是,那终极的、最高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①对于“世俗化”一词的具体定义可见于美国学者拉里·席纳尔(Shiner.Larry)与安德鲁·格利雷(Andrew M-Greeley)的著述。Shiner.Larry在题为《经验研究中的世俗化概念》一文中,指出世俗化具有六种含义:(1)表示宗教的衰退,即指宗教思想、宗教行为、宗教组织失去其社会意义。(2)表示宗教团体的价值取向从彼世向此世的变化,即宗教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适合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3)表示宗教与社会的分离,宗教失去其公共性与社会职能,变成纯私人的事务。(4)表示信仰和行为的转变,即在世俗化过程中,各种主义发挥了过去由宗教团体承担的职能,扮演了宗教代理人的角色。(5)表示世界渐渐摆脱其神圣特征,即社会的超自然成分减少,神秘性减退。(6)表示“神圣”社会向“世俗”社会的变化。②Andrew M-Greeley也将世俗化概括为六点含义:(1)现代科学使受教育的人不再可能有信仰;(2)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为宗教所驱使;(3)有偏离宗教信仰与宗教义务的倾向;(4)宗教与社会彼此间没有密切的联系,宗教对人类许多领域的行为没有直接的影响;(5)宗教越来越多地转入人类活动的私人领域,对公共领域没有影响;(6)神圣的(sacred),即完全超越的他者,对人的行为很少或根本没有影响,在人的生活中很少或根本不起作用。③从拉里·席纳尔与安德鲁·格利雷对世俗化的定义中可以知道以下几点:其一,两者的世俗化定义无疑是立足于西方宗教的背景。在西方宗教的超越模式之中,存在着“神圣”与“世俗”的二元世界,作为上帝的神性与作为尘世普通人的人性之间无法等同。同时,由于在西方的古代传统社会中,宗教与政治、经济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宗教往往起到一种维系社会、整合社会的“神圣帷幕”④的作用。因此,就西方的宗教经验来看,“世俗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宗教的“神圣性”以及宗教建构的“神圣秩序”的丧失。其二,上述两者的定义都不约而同地暗示了世俗化将会导致宗教的衰退,及宗教从社会功能中消失从而成为纯粹私人的事情,这在两者定义的第一条中表达得很清楚。正是这种预言式的结论,使得世俗化理论因其与现实宗教经验的反差而遭受到众多的理论质疑与否定,其理论本身也不断被否定、批判与修正。其三,从两者的世俗化定义可以看出,世俗化的形式是多元的。拉里·席纳尔与安德鲁·格利雷都声称,只要满足他们各自给出的六点之一,就是符合世俗化的特征。事实上,后来宗教世俗化的实践情况也表明,世俗化不仅是多元性的,也是开放的,这取决于不同地区与民族国家的宗教现代性的多元性。

从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宗教发展经验来看,世俗化所预言的“宗教的衰退”及“政教分离、宗教的私人化”等,并没有按照世俗化理论设想的那样付诸实现。时至21世纪,我们不仅没有看到宗教的衰退,相反却看到各种新、老宗教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兴旺,并继续在公共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伊斯兰世界的宗教运动、东西方宗教卷入的各种政治冲突,以及亨廷顿所预言并成真的各种带有宗教背景的“文明断层线冲突”似乎也说明当代的宗教并没有从政治与社会中真正退出。⑤由于理论预设与现实的不一致性,早期的世俗化理论得到了西方宗教社会学家的不断否定、批判和修正。汲喆在其《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一文中集中讨论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中三种较有影响的超越早期世俗化理论的思路,即“宗教经济模式”(religious economies model,或称“宗教市场理论”)、“多维的”(multidimensional)和“去制度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的“新世俗化理论”,以及“多元宗教现代性”(multiple religious modernities)理论。汲喆认为这三种“后世俗化”论述分别代表了当代宗教社会学对待世俗化理论遗产的三种策略:否弃、重新定义和有限使用。汲喆认为,对世俗化理论的真正超越,不在于简单地否定宗教衰落的命题本身,而在于能够回到世俗化理论的出发

801①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8页。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9—130页。

GreeleyAndrew M.,Religion in the Year2000,New York:SheedandWard,Inc,1969,P.21.

彼得·贝格尔的《神圣的帷幕》即持此说,此外像孔德、杜尔凯姆、韦伯等经典社会学家也都非常认同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

例如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1989年的东欧剧变、2001年的“9·11”事

件及由此引起的阿富汗战争等等,都说明宗教并没有从政治与社会中真正地退隐,从而成为完全私人的事情。

唐忠毛: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

点并更好地回答世俗化理论所提出的问题,即如何在一般的层面上把握现代性与宗教变迁的动态

关系。

①相对于西方的宗教社会背景,世俗化这一概念在中国的语境中则没有那样连续的宗教概念史变

迁。国内不少学者及教界人士对“世俗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言说,其所言世俗化的含义基本停留在人

言言殊的状态。就汉语语境来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世俗”一词被定义为“尘世”的

,“非宗教的”。而在古汉语中,“世俗”一词则大致有四层含义:(1)指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2)指尘世;世间。此两

种含义相当于佛教所讲的世俗,与“胜义”相对。(3)指俗人,普通人。(4)流俗;庸俗。基于这一汉语语境,在那些尚未接纳西方宗教社会学关于世俗化概念的中国学者或教内外人士那里,宗教世俗化一

词往往被理解为宗教的“庸俗化”,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市场化”、“商业化”及“流俗化”等。

当然,由于国际学术的密切互动,以及东西方共同面对的宗教现代性问题。诞生于西方宗教社会背景的世俗化概念,其对于理解、研究中国佛教的现代性来说,也是无法绕开的思考进路和反思对象。从接纳西方的世俗化概念来看,国内的一些学者主要倾向于以非神圣化来界定世俗化,认为一是社会

的变化,

即社会各个领域逐步摆脱宗教,日益理性化;二是指宗教自身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向世俗的变化。②这一进路,主要是吸收了韦伯的理性化观点,认为“世俗化乃是世界祛魅或理性化过程,这一漫长的过程既导致宗教象征、思想、实践和制度的社会重要性的贬值乃至丧失,使得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

从而产生结构性的社会变化,也导致宗教本身或者不得不适应世俗的价值,或者仅退回到私人的精神生活领域,更导致个体性结构中的宗教性的衰退。

”③可是问题在于:中国宗教(尤其是佛教)的神圣与世俗的关系并像西方宗教那样处在一个二元结构中,在中国宗教的儒佛道超越结

构中,

人与圣、人与佛、人与仙都是一种在理论上可以通过自我修证而达成一体与合一的关系,因此其神圣与世俗之间本来就是一体两面。就佛教而言,佛教的“世俗化”不同于西方宗教的“神圣性”丧失

及宗教社会功能的丧失,恰恰相反,中国佛教的“世俗化”恰恰意味着其由“出世”状态转入“社会化”发

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相反走向的世俗化,那是源于中国佛教的“超越模式”及中国佛教的历史存在

状态。就中国佛教的历史语境而言,中国佛教语境中所谓的“俗世化”早在佛教传入之后的民间发展,尤其是唐宋以降的俗讲及其后的居士佛教之中就已经非常明显。其次,中国佛教从未出现过像西方意

义上的“教会组织”,并且长期依附于世俗王权,因此,中国佛教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产生过像西方宗教那

样的整合社会的“神圣帷幕”的作用。或者说,中国佛教在历史上本来就一直就是主要属于“私人”的

事情,而其在近代的入世转向中则是希望由不关世事的超然出世的“私人”状态,转变为一种积极入世的有组织的社会化生存。

复杂的概念史渊源、不同的言说语境、不同的宗教超越模式及不同的宗教社会历史背景,使得世俗化这一概念在不同场合的言说中充满了歧义。通过梳理世俗化的概念史及其中西不同言说语境,本文

将对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围绕世俗化问题的论争作一辨析,

力图澄清不同论者的言说立场、言说语境,从而有助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发展。

二人间佛教的现代性背景与世俗化向度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迎来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变局不仅是生产方式、生产关系、

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变,同时也在观念层面遭遇到“古今中西”的思潮激荡与现代性转变。近代以来的中

国佛教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之下,寻找自身的发展道路。而近代中国佛教当时面临的基本现状况是:由于晚清度牒制度的废除、宗法子孙庙的恶性循环、太平天国的毁寺以及庙产兴学的兴起等原

9

01①

③汲喆:《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55—75页。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2000年,第200—201页。孙尚扬:《宗教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1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因,使得近代寺院佛教迫近日暮途穷,日渐沦为超度荐亡的“鬼教”,其夕日的理性智慧光芒几于淹没。因此,它面临着观念思想与自身组织的双重挑战。首先,就观念层面而言,中国佛教要在现代性的观念背景下,需要满足“现代人”从各种现代立场对它的重新理解和认同,因此它需要调整自身以便与逐渐形成的各种近现代观念相契合。①其次,近代中国佛教在庙产遭遇掠夺的情况下又十分现实地面临着自身组织的革新与重建,以便自保与实现现代化转变。由此可见,人间佛教谋求的是观念与制度两个层面的现代化转变,其目的在于使佛教顺应现代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变迁,寻求佛教自身的现代化生存与发展。

太虚倡导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前身)就是因应上述观念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挑战,试图建立一个佛教现代化的策略,其目的就是要使佛学与现实人生结合起来,最终使佛学与社会各个领域融通起来,进而使佛教在现代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名异实同,在太虚看来,人生佛教就是以自身当下的实践为中心,使佛教真正地走向人间化。太虚常以“即人成佛”、“人圆佛即成”等口号来鼓励僧众和信徒从现实人生出发,主张成佛就在人的现实生活中,成佛就在人的日常道德行为中,并由自身当下做起,完善人格和僧格。这就是太虚所谓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人格的成就圆满就等同于成佛,而人格的完成实际也就是道德和智慧的完善,正如太虚所说,“所谓学佛,先从做人起,学成了一个完善的好人,然后才谈得上学佛。若人都不能做好,怎么还能去学超凡入圣的佛陀?”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间佛教发展理念,太虚试图对传统中国佛教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其重点是:民间观念的启导和传统思想的转化、佛教僧团制度的整顿、僧伽教育的普及等朝向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在观念层面,太虚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去鬼神化”———改变明清以来传统佛教神鬼的信仰,使佛教成为人生的、生活的佛教。事实上,这恰恰也是佛教面对现代性观念的时代课题。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思想,太虚计划根据西方的学术分类将佛学与西方各类学科作相互的会通研究,例如,佛学与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等各种科学关系之研究,以及佛学与世界各宗教之比较。太虚希望借助西方科学的解释来弘扬佛教的理论,这既是佛教的“方便契机”,更反映了中国佛教面对西方科学理性思维的积极应对。此外,为了“人生佛教”的实践,太虚一方面加强人间善行、五戒十善等佛教“人天乘”基础理论的阐扬,一方面厘清学术知识界的质疑及误解,说明佛法与近代思潮、各种主义的关系,以引起学术界的同情。此外,在制度层面,太虚在其所著《僧伽制度论》、《僧制今论》、《建僧大纲》中作了专门的论述。这也是三大革命的重点所在,目的在于改革僧伽制度。太虚大师反对深受我国传统家族制度影响的寺院住持制度和传法制度,反对把方丈当作家长,将徒众当作子弟,呼吁将传承制改为选贤制,主张从佛教学院中选拔优秀僧人住持寺院,使其适应时势,建立真正住持佛法的僧团,形成合理的现代僧伽制度。由此可见,太虚的制度改革实际上就是指向中国佛教组织“现代化”,它关乎到作为宗教弘法实践与社会组织的佛教,如何以更为灵活与善巧的形式来融入现代社会生活。

太虚亲力亲为的人间佛教改革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功,但太虚倡导的人间佛教理念由于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被逐渐发扬光大,并成为当今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思想。太虚之后,台湾的印顺法师发展了“人间佛教”的理论,其后赵朴初倡导人间佛教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而台湾星云法师的佛光山模式、净慧法师的“生活禅”、慈济基金会的宗教慈善实践、李元松的“现代禅”等等,都是谋求各具特色的“人间佛教”实践范例。其中,印顺法师在太虚法师“人生佛教”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人间佛教”的理念,体现了强烈的人本关怀和现实关切。印顺从人本意义上来理解佛陀的本怀,并将“佛性”归为“人性”之中,提出“回归佛陀本怀”的人间佛教理念。赵朴初居士与星云法

011①近现代以来,中国佛教在观念层面同样也置身于“古、今、中、西”的复杂文化背景之中。其中,“古今之辩”既涉及印度佛学到

中国佛学的流变,也涉及中国佛教在现代社会的调适;前者如近代以来的各种形式的佛经辨伪运动,后者如各种佛教思想的现代诠释,特别是佛教思想与现代科学思想之间的相互诠释。

唐忠毛: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

师,继承了太虚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并立足于中国佛教的“真常唯心”一系,努力推进中国佛教的现代

化。赵朴初居士在

《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说:“我以为在我们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赵朴初领导新中国的佛教界

致力于人间佛教的建设,积极倡导大乘菩萨道的普度众生的理念,积极倡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一致性发展,从而谋求到中国佛教的现实发展空间,并为中国佛教的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

基础。台湾星云法师把学佛从菩萨行开始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把中国佛教的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作为人间佛教精神的典范。星云法师号召佛教徒把对四大菩萨的朝拜祈求要转化为学习效法

四大菩萨的实际行动———即以观音的慈悲,给众生方便,为众生服务;以文殊的智慧,引导众生走出迷

途,获得光明;以地藏的愿力,使佛法进入每个人的人生、家庭,传遍世界每个角落;以普贤的功行,契理契机,随顺众生,行难行能行之事。他认为佛陀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备六性:1)人间性;2)生活性;3)利他性;4)喜乐性;5)时代性;5)普济性。星云法师总结出六条教理是人间佛教:五乘共法、五戒十善、

四无量心、六度四摄、因缘果报、禅净中道。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台湾李元松居士开创的

“现代禅”

以及由大陆净慧法师倡导的“生活禅”正是继承和发展“人间佛教”、促进中国佛学与“现代性”对话的一种有益探索。

由上可知,人间佛教展现的自身特色的“世俗化”向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间性与人

本性。太虚、

印顺、赵朴初、星云等所倡导的人间佛教,都希望把明清以来的重视经忏法事的“鬼神”佛教转变为人间的、为人的佛教,并主张成佛要从做人开始。正如太虚在《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一文中

明确指出:“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

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①星云法师说:“人间佛教是佛陀的本怀,佛陀所有的教言无一不是以人为对象,可以说人间佛教就是佛陀本有的教化。”其二,关注现实社

会,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向度。对人间佛教来说,佛教的理想可以在人间建立,要将利他的佛教思想落实到当下的社会服务中来,在各行各业的事功中都可以体现人间佛教的精神。其三,佛教诠释的理智化与理性化向度。太虚主张将西方的学术分类将佛学与西方各类学科作相互的会通研究,体现了他对

科学理性的接纳与容受。印顺则明确提出:“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笃行为主而达到

深奥与究竟的”②而李元松的“现代禅”则“格外重视理性、民主、平权、人道性格的培养”,认为“科学理

性的精神有助于学佛者避免陷入迷信鬼神、崇拜权威的迷宫,且是趣向正觉解脱的良器”

。③三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世俗化”问题的是是非非及辨析

人间佛教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潮,但是,人间佛教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却遭遇了所谓的“世俗化”问题的是是非非,人间佛教本身也因此受到质疑与反对。在学界与教界也充斥着对人间佛教“世俗化”的赞成与反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但是,仔细阅读这类文章倾听这类观点时,你会发现这些争论中往往基于不同的宗教观立场,并且在使用“世俗化”这个概念时往往是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意义上进行。

关于人间佛教世俗化问题的肯定与反对的文章很多,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几篇作一分析。反对人间佛教

“世俗化”的文章,如惟善法师的《人间佛教:大众化而非世俗化》、何建民的《人间佛教与现代港澳佛教》

、林梦初的《当前我国佛教的世俗化及反思》等。惟善法师在文中这样写道:“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许多寺院都在走人间佛教的道路,法国一行禅师所倡导的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 )也是人间佛教。但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人间佛教的理念提得非常好,也非常及

1

11①

③这篇文章是太虚作于1933年10月的讲演稿,刊于1934年1月出版的《海潮音》第15卷第1号。印顺:《佛法概论》(自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王雷泉、刘仲宇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14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时,但真正要实行起来却并不容易,而且还会出现偏差。这主要是因为对于什么是人间佛教,怎么走人间佛教的道路,有的佛教领导者以及一般佛教徒理解的还不够透彻,有时甚至歪曲了‘人间佛教’的本意。从20世纪至21世纪,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有些地方出现了人间佛教世俗化,甚至是庸俗化的趋势,它降低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本应有的神圣性和崇高性,降低了佛教本应治心的效用,导致一些佛教信徒不知所依,不知佛法主体精神为何物。”①

惟善法师认为,佛教世俗化主要向度包括佛教僧团内部的世俗化以及外部形式的世俗化两大层面。他认为,佛教世俗化首先是从僧团内部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违背佛陀教法,打破戒律的约束,缺乏正见、正业、正命等圣道修持。宗教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宗教徒身上体现的是一种自律性,如果宗教信徒为了个人利益而不能遵守其宗教本有的规定,这表明其信徒己开始走向世俗化。其次,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既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也经历了各地风俗的改造。佛教在中国经历了逾两千年的发展,但是越到后期其自身的桎梏不仅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而且其世俗化的意味也越来越浓,特别是在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改变时,这些现象就变得更加突出。正如惟善法师在该文中指出:“今天,人间佛教的提出可以说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然而,人间佛教也随之被世俗化,其情形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颇有相似之处,正如《广弘明集》描述的那样,‘近代以来,多立寺合,不求闲旷之境,唯趋喧杂之方。缮筑崎岖,甍宇舛错。招来隐匿,诱纳奸邪。或有接近廓邸,邻迩屠酤,埃尘满室,膻腥盈道。’‘或睦植圃田,与农夫等流;或估货求财,与商民争利;或交托贵豪,以自矜豪;或占算吉凶,殉与名誉,遂使澄源渐浊,流浪转浑。’”②

在惟善法师看来,人间佛教世俗化最为突出的就是“佛教仪式世俗化”和“不恰当的商业化行为”两方面。所谓“佛教仪式世俗化”,主要是指一些佛教僧侣却过分迎合世俗的这种心态,甚至是利用这种心态,以不同的仪式形式,吸引大众的眼光。特别是现代除了一般的正常寺院佛事活动外,有些地方还搞什么汽车开光,手机与手机号开光等一系列所谓的佛事活动。这样过分地去迎合世俗的需求,与创造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不仅不能度化人们,反而会误导人们,使人们误解佛教。其次,商业化总是与世俗化的佛教仪式纠缠在一起,除上文提到的手机开光、汽车开光等仪式之外,烧高香、撞头声钟在现代的很多寺院里也颇为流行。此外,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影响下,国内有些僧侣从事投资、炒股,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还有一些寺院走向企业化、公司化,据说海外就有寺院办公司,僧侣成为了“商人”。惟善法师的这一观点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如何建民先生在其《人间佛教与现代港澳佛教》中也指出:“佛本来就是人间的,为什么要提倡佛教人间化呢?于是,我们会在佛教适应世俗社会的过程中,发现许多佛教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现象,佛教生活不再是一种在尘出世的宗教实践,念佛、坐禅、研究等虽然照常进行,甚至更加活跃,更加现代化,但也更加流于形式,甚至充斥着世俗功利目的。‘人间佛教’时常被看作是‘佛教世俗化’的代名词。甚至有人利用它来为某种政治利益集团服务。”③林梦初在其《当前我国佛教的世俗化及反思》对当下对这种“世俗化”表现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将其概况为四类:其一,佛教寺院不再有山林之气,其功能在不断世俗化;其二,佛教活动被世俗化,宗教节庆与法会都打上了娱乐色彩;僧人的生活方式超前而现代,世俗化习气浓厚;其四,佛教经文被以世俗化的方式进行解读,读经、诵经、禅修都被染上世俗化色彩。④

上述这些人间佛教“世俗化”的表述主要是指佛教在向普通百姓普及其教义的过程中,为了迎合民众的某种特殊心理需求,将佛教教仪式、活动形式或戒律等作了改变,并将佛教实践活动过分商业化、庸俗化与功利化。对于这一类所持的批判态度,站在维护教内宗风角度,有一定的合理性,笔者对此暂不作深入评判。我在这里想要辨析的是他们所使用的“世俗化”一词的维度与语境。很显然,这类观点

①②惟善法师:《人间佛教:大众化而非世俗化》一文,见“佛教导航”网站:http://www.fjdh.com/wumin/2009/07/0912*******.html。

③何建民:《人间佛教与现代港澳佛教》(上、下冊),香港:新新出版公司,2006年。

④林梦初:《当前我国佛教的世俗化及反思》,“佛教在线”网站:http://www.fjnet.com/fjlw/200907/t20090716_128319.htm。

211

唐忠毛: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

所使用的“世俗化”并非是前文所及作为西方宗教社会学意义上的世俗化概念,而是在中国本土语境中

使用的概念。更明确地说,这里的“世俗化”是取意于前文所述古代汉语关于“世俗”的第四条解

释—

——即指“流俗化”与“庸俗化”。在此意义上来理解佛教的“世俗化”,简单地说就是指佛教“被流俗所化”、“庸俗化”,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商场化与商业化。换句话说,就是指佛教从神圣高雅的状态转变

为庸俗不堪的低下的状态,

或者理解为佛教从清净超脱的出世状态,转变为积极入世的状态。上述世俗化观点,正是从这一汉语语境来理解人间佛教过程的世俗化,进而将其否定。

不过,上述世俗化的语境与理解方式并不是宗教社会学意义上的世俗化的涵义,宗教社会学的“世俗化”概念,其本意是要解释在现代性变迁过程中,政治、宗教、文化之间的变化关系,其主要维度如汲

喆所言,“主要包括三类现象:在宏观层面上宗教和其他社会制度之间的分化,在中观层面上宗教界内

部的现世取向,在微观层面上个体在宗教组织中整合程度的降低。”①并且,上文描述的各种世俗化现

象,事实上也并非是人间佛教的产物。首先,古代的佛教是否就真的像今人头脑中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纯粹的超然出世、清净的状态?是否在人间佛教中才被世俗所染污?事实绝非如此。对中国佛教史熟

悉的人都知道,

早在佛教传入中土的初期,其在民间传播的过程中就已经出现过类似的俗化现象,而在唐宋之后,寺庙与民间习俗与流俗的结合更加密切②。此外,中国佛教还自始至终都与经济、金钱脱不

了关系。如在宋时,国家为在籍僧尼所发给的证明文件———“度牒”都可以成为官方与民间的买卖、经

营对象。政府用度不充时可以通过买卖度牒作为敛财手段,广泛用于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及水利、营造、运输、宫廷开销、外交活动等方面。不仅如此,度牒买卖还流入民间,成为流通领域的一种交易对象和支付手段,甚至可以直接用来购买商品、兑换钱币、放债收息。此外,由于度牒的数量的有限性,它

往往还被有钱人囤积居奇,还成为价格炒作的对象。

③而自明清以来,“特别是在江南商业繁盛地区,商业化对寺院或道观经济,也早就产生了一定影响。与传统寺院、道观依附宗法制及其祖先崇拜,靠

“经忏”或“做道场”谋生相比,甚至不无积极意义。”④当然,从维护佛教宗风建设来看,过度的商业化与

流俗化无疑会销蚀宗教自身的宗教性认同。但不管是流俗化,还是商业化,这既非是近代人间佛教才

有的产物,也不是宗教社会学中所谓的“世俗化”的真正涵义。

与上述对待人间佛教世俗化态度相反,有些学者则从“现代性变迁过程中,政治、宗教、社会、文化

之间的变化关系”的宗教社会学维度来理解“世俗化”概念,并将世俗化看做是佛教现代性的必然产物。

在这类论者看来,近代以来有太虚开创的“人生佛教”及印顺、赵朴初继承太虚基础上倡导的“人间佛

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佛教“世俗化”与“现代化”的必然产物与积极正面的成果。如项云良在其《现代中国佛教世俗化之探微———关于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人间净土思想发展的一些思考》一文中所言:“世俗化是现代宗教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现代中国佛教也在经历这个过程,人生佛教、人间佛教、

人间净土思想的产生、发展是其突出表现。……他们共同点是将净化社会、人的精神满足及物质帮助放在第一位,建立以人为本、适应现代社会、提升现代社会的佛教理念。这也表明了现代中国佛教世

俗化过程与现代化过程并行不悖,

世俗化,意味着现代中国佛教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类社会,也就意味着现代化,这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⑤项文将“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的三个重要人物—

——太虚、印顺、星云分别阐发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人间净土”思想看做是现代中国佛教世俗化发展

与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该文认为,太虚的“人生佛教”思想是中国现代佛教世俗化的开端,印

3

11①②③④⑤汲喆

:《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如,宋时寺院几乎成为了民众旅游玩耍的去处,那是寺院就有说书(俗讲)、洗浴、欣赏艺术品与杂技百戏、谈恋爱等,几乎成为民间百姓的公共生活空间。《太平广记》卷487《霍小玉传》里面的李生就曾“与同辈五六人诣崇敬寺玩牡丹花,步于西廊,递吟诗句”。钱易《南部新书》说:“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在荐福、永寿尼(寺)。

”田光烈:《度牒在宋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载张曼涛主编:《佛教经济研究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第249—

254页。

邓子美:《人间佛教释疑》,《法音》2007年第12期。项运良:《现代中国佛教世俗化之探微———关于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人间净土思想发展的一些思考》,载《寒山寺》,2010年第5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顺的“人间佛教思想”推动了中国佛教世俗化的发展,而星云的“人间净土”思想则是现代中国佛教世俗化的高峰。项文认为:现代中国佛教的三种发展形式均是紧密围绕“人”来进行的,反映出佛教领袖对于佛教淡出世俗社会各个领域的忧虑,力图通过积极入世的方式重建佛教影响的愿望,对于提高佛教的影响力、促进佛教的传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了一些群体的需求,对于净化社会起了积极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不过,这三种形式终究是现代佛教发展的三个阶段,三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其积极入世的愿望逐渐增强,佛教的地位和影响也一步步提高,由鬼事与世事并重、淡化鬼神之事到建立人间净土,由人、社会到极乐净土,将彼岸极乐带到现世此岸,是一个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现代佛教世俗化加快的影响,佛教以更快的速度退出原来极大说服力的领域,需要重建其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世俗化的同时,佛教开始更加现代化,以独具特色而又适合自身及众生需要的形式发展,近几年佛教捐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参加抗震救灾等活动就是最好的证明。在项文看来,人间佛教并未被“世俗化”所湮灭,而是促使宗教更全面、更广泛地渗入现实生活,在社会存在及发展的方方面面以直接或间接、公开或潜在的方式顽强地体现其自我,为社会作出其积极的贡献。①

此外,有的学者也意识到世俗化的不同言说语境,以及中国佛教世俗化与西方宗教世俗化在社会关系层面的差异性。如李向平在其《社会化,还是世俗化?———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社会学审视》一文中指出:“中国当代佛教的发展特征表面上类似世俗化,因而常常遭遇所谓世俗化的批评。其实,这并不能用西方宗教学理论中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关系来加以审视。中国佛教的当代发展并不是所谓的世俗化倾向,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的‘社会化’内在要求。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形态基本上围绕着真与俗、空与有等关系的演变而演变,其内在张力并非神圣与世俗的二元对立,而是真与俗、空与有的互补与互渗,一种特殊的相互嵌入的关系。当代的‘人间佛教’是这种内在张力的现代社会形态,已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因而,在处理中国佛教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时,在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学研究中,与其使用‘世俗化’概念,不如提出‘人间佛教’的‘社会化’命题,以真实讨论当代中国佛教所应具有的社会化要求。”②李文意识到世俗化在中西语境中的差异性,为了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歧义,他觉得宁愿放弃这一词语的使用。笔者以为,从宗教社会学的世俗化概念来看,人间佛教所展现的“社会化”也恰恰是人间佛教在世俗化的“宗教与社会关系”维度的独特表现。佛教中没有西方宗教那种“世俗”与“神圣”的二元相分世界,而是“真谛”与“俗谛”辩证互动。因此,中国佛教现代性意义上的世俗化所呈现的宗教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模式不同于西方的“去神圣化”及从社会整合功能中突出的模式,而相反表现为从传统的与社会联系不紧密的超然状态转变为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的状态。③除了在社会层面对人间佛教的世俗化进行论述外,有些学者也从宗教性的理论层面对人间佛教的世俗化提出了质疑的观点。④在这类观点看来,人间佛教所体现出来的理智化与理性化趋势,淡化了佛教信仰本身以及佛教的超越性维度。基于这一观点,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其批判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印顺的这种人间佛教主张回归“原始佛教”的传统而过分体现了“理智化”与“人间性”,从而消解了“圣言量”与“神圣性”,使得“人间佛教”缺失了应有宗教超越性。如有学者指出,印顺“反对大乘佛之三世说,以及十方无量诸佛说”,“使大乘思想的神圣构架随即坍塌”⑤这一观点,也代表了从信仰与宗教超越性层面来批判人间佛教世俗化的立场———即认为佛教的“世俗化”与

411①

项运良:《现代中国佛教世俗化之探微———关于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人间净土思想发展的一些思考》,载《寒山寺》,2010年第

5期。

李向平:《社会化,还是世俗化?———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社会学审视》,《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古代中国佛教不与社会政治不相关联,而是意在说明近代中国佛教所呈现的入世转向更加广泛与深入。甚至在近代的佛教思想家那里,佛教的入世转向与民族国家的振兴与民族文化的兴旺都密切相关。

当然,从社会层面对人间佛教世俗化质疑的背后也含有对世俗化导致佛教宗教超越性维度淡化与削弱的担心,只是其不是直接从宗教性理论切入而已。

周贵华:《释印顺“人间佛教”思想略述》,《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研讨会论文汇编》,上海玉佛寺编印,2006年。

唐忠毛: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

“理性化”发展会导致佛教的超越性的消解,导致佛教真谛层面或者胜义谛层面的弱化与消解,从而导

致佛教为流俗所化,

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化世导俗”功能。笔者以为,宗教性与世俗化之间的紧张本身就是现代性本身固有的结构,它不是人间佛教的取向所导致。①其次,中国佛教本来就没有一种西方

宗教意义上的“神圣”超越维度,也没有西方宗教那样的二元结构的神话体系,其“缘起论”思想充满了

独特的理性思辨,

而中国禅宗的“即心即佛”更具有内在超越的自身理性色彩。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对治明清以来偏于

“死”、“鬼”的佛教,其目的只是在于重归佛教自身的理性本色,而此一“理性”回归也不同于西方宗教理性化之“祛魅”的过程。②而从人间佛教的实践从层面来看,如台湾江灿腾所言

:“人间佛教已经成为欢欣快乐,突破守旧形象的宗教,致使台湾的(这些教团的)佛教徒对自己的信仰感到

骄傲,面对西方宗教的评比,再也不必退缩”③当然,笔者并不认为“人间佛教”的发展模式是未来佛教

发展的单一模式,未来的佛教可以是多元的,人间佛教不能排斥其他模式的现代佛教类型—

——如山林派、清修派或者其他语系的现代表现类型。

以上关于人间佛教世俗化的是是非非,笔者无意介入论战作一对错判断,只是意在辨析“世俗化”这一概念的复杂性与不同语境的差异性。就人间佛教而言,在言及其世俗化问题时,我们应该厘清世俗化与功利化、庸俗化、商品化之间的区别,澄清其言说的不同概念内涵。事实上,人们对当代佛教诟

病最多的还是佛教信仰内容的“庸俗化”、僧尼持戒的松弛与仪式的“形式化”、佛教活动的过分“商品

化”以及信徒所表现出的极端“功利化”等等。这些现象在佛教史上本已存在,只是在佛教世俗化过程

中它有所些新的表现,但这主要还是属于“信仰活动”自身问题,它不能涵盖宗教学意义上“世俗化”所

指向的宗教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变迁的本质层面。

四结语

“世俗化”既是宗教学研究者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充满歧义的概念。宗教社会学意义上的世

俗化理论源自西方宗教文化的传统,

是基于西方基督教背景的现代解释范式,但由于面临着共同的现代性问题这些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对当代东方宗教学者、包括中国宗教学者在内已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世俗化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宗教史背景与不同的言说语境,由于人们对于宗教与非宗教、神

圣与世俗,

以及不同宗教的超越方式都有不同的理解,关于世俗化理论的争论往往也很难达致共识。可以说,从不同的理论立场和宗教经验出发,在言说这一概念时往往就会产生歧义,甚至同一人在同一

上下文中、

针对不同层面的问题使用这一概念,往往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鉴于此,我们在使用“世俗化”这一概念表述时,最好对其进行必要的说明与限定,避免理解与交流的障碍。其次,世俗化的理论尽管与现代性概念一样充满歧义与含混,但通过不断自我修正与发展的过程,其对于解释现代社会变迁中的宗教与政治、社会、文化之关系是一个非常好的进路,因此,我们不应笼统地将世俗化概念予

以否弃或用“宗教市场论”之类的微观模型来替代之。此外,我们也不应该局限于将世俗化与宗教兴衰

进行单线连接的思考进路,而应该以一种开放与多元的态度来对待世俗化概念,因为不同宗教的现代性也应该是多元的。最后,我们还要把世俗化展现的现代性宏大背景与世俗化派生的具体事相区分开来,在宏观视野上,把世俗化看作是宗教在社会、制度和个体的三个维度上的演变过程,这将有利于我们将这一分析视角作为洞悉现代人的精神历程和心态结构的密钥。

(责任编辑胡范铸)

5

11①②③我们无法回避中西方宗教世俗化所共同面对的现代性紧张问题。从哲学层面来看,现代性的理性化加速了宗教世俗化的进程,而宗教世俗化又促进了宗教与现代性之间的紧张。或者说,现代性不仅导致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也改变了现代人的精神气质和心态结构,从而导致了宗教体验的现代性紧张。

关于佛教与西方宗教的不同理性传统及其不同的理性化取向,可参阅唐忠毛:《理性化背景下的中国禅宗之直观———基于不同理性传统的考察》,载黄夏年主编:《禅学与佛教文化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第32—45页。

江灿腾:《台湾当代佛教》,台北:南天书局,1997年,第9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On the Dilemma and Its Essence in“Replacing Land with Social Secu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Sphere Boundaries”(by ZHENG Xiong-fei)Abstract:As a kind of right and interes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 urbanization,“replacing land for so-cial security”has been engendered.However,it has also resulted in conflicts of interests because of many in-stitutional defects.After discovering its inherent disputes and imbalances of rights and interests,this paper differentiates the sphere boundaries of platforms and elements in“replacing land for social securi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sphere”,and finds out that the essence of right conflicts lies in the“chaos”of sphere bounda-ries.It is caused by various stakeholders who blur the“sphere”boundaries via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even “exceed their sphere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define and divide clearly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public sphere,the private sphere and the third sphere,and clarify relativ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Keywords:replacing land for social security,right conflicts,sphere

On the Secular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ly Buddhism

(by TANG Zhong-mao)Abstract:The“worldly Buddhism”,first promoted by Taixu and then developed by Yinshun and Zhao Puchu et al,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in Chinese Buddhism and been taken as a pattern accustomed to modern society.However,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ly Buddhism has engendered various argu-ments and doubts centered on“secularization”.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word“secularization”itself has various interpretations,and different observers hold different stances and apply the word“secularization”in different contexts.In talking about the“secularization”of Chinese Buddhism,some observers are confined in the Chines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hinese Buddhism with ignorance of the grand backdrop provided by theo-ries of modernity;some believe in some Western religious sociology while negl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Western religions;others insist that secularization and religion are opposite to each other.Hence,it is conducive to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ly Buddhism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 to clarify the conceptual history of the word“secularization”and its different contexts,and further to analyze and clear up the“secularization”issu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ly Buddhism.Keywords:worldly Buddhism,secularization,commercialization,vulgarization

TheResearch on the Act of Embezzlement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under Complete Circulation

(by LAN Fa-qin,LI Yong-mei&CHEN Xiao-peng)Abstract:Based on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decision model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ree-stage model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utility maximization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tunneling,unloading and sustaining behaviors.Empir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unloading behavior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s primary determined by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original shareholding ratio,injection or share repurchase ratio,private benefits multiplier of the controlling stake,and the external legal environment.Considering the embezzlement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under complete circulation and its principal causes,external legal system,information disclosure,corporate governance are all aspects that deserve much attention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market participants,especially individual investors.

Keywords:controlling shareholder,embezzlement,sustaining,listed companies

251

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0-6-17 0:16:12 芄莈袂莂薆袁蒁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 薈葿蒂莇肀节蒂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1990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年的学术会议,以“人间佛教”为研究的主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 高兴的。我最近几天都在军中说法,回来时,大会主席慈惠法师邀请我发表主题演说。学术的主题演说,必须作些研究;我也没有时间去准备资料,他们对我说:‘您已提倡人间佛教几十年了,应该说说您的心得。’“人间佛教”,不但早在我心里,在我的行为里,也时时在我的思想里;所以,藉此机会把我心里对人间佛教的一点看法,向大家提出,谈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芁羆袅芀袀薂肆各位既然以研究“人间佛教”为主题,对于人间佛教的思想应该有所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呢? 肅蚇莀蚂肅羈蚈我们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佛陀为 什么不在其它五道成佛呢?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其它的法界中成道呢?而降世在人间成道呢?再深入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以提倡人间为主的。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下面六个特性: 芅薀膀膅蒆袈肃一、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 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蝿羁莅芈肇薁芅二、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他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甚至对于家庭、眷 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蕿薅螅膇莂蒅肆三、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摘要: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但是今天佛教面临着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我们不得不承认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也决定着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走向。 关键词:佛教道德规范社会功用 佛教从创建初到传入我国至今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但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其解脱论亦是围绕着人的生、老、病、死等现世问题展开的,具有普世的价值与永恒的魅力。中国佛教更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宣扬“人间佛教”的理念,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在佛教精神的观照下合理化解。“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决定了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同时,佛教自身也蕴含能够为现实服务的丰富宝藏。笔者仅以佛教伦理道德为例,对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应然与必然进行阐释。 一、佛教基本道德规范 (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偈在教内教外均广为流传,可视为佛教道德的基本精神和核心准则。《增一阿含经·序品》对此进一步阐释,“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众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笔者认为,该偈从内容上来讲可理解为世俗和超世俗两个层次。首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属世俗伦理道德层次,与社会道德具有同一性,佛教藉此使人防非止恶,所以通世出、世间法,并摄一切止持和作持性戒律。佛教又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有漏善”。漏是烦恼意,因其虽讲为善去恶,但并未究竟,所以是有漏。此与儒家伦理道德“五常”“八德”等类似。其次,“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属超伦理道德

看中国生死观

浅论生死观 ————我的《最后一堂生死课》读书笔记 11级七年儿科班胡嘉健 1103019 【内容摘要】:生者,命之存也,死者,生之覆也。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生死二字的讨论自古以来就占据了人们思考的大量篇幅。那么人,究竟是先有生,还是先有死?还是我们自己以为自己是活着的,但其实是已经死去的?还是我们那些所谓逝去的亲人朋友们只是更换去了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时空开启自己的新生?本文即从作者所阅读的一本读物《最后一堂生死课》出发,浅谈在这本书中所描写到的生死观。 【关键词】生死观儒释道 一,从何谓生死开始讲起 翻开这本《最后一堂生死课》的第一章,看到的自然就是在讲何谓生死学,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唯有愿意触及死亡的终究界限,才可以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①是啊,我们若是只关注自己生前和眼前的一切,而忽视了自己在生的另一面“死”有着怎样的意义的话,这样的世界观未免是不完全的,也是不能完全反映我们生命现世的。我们人类是由千奇百怪的有机物所组合成的,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有机物在成为我们的身体一部分之前在哪里呢?不正是在除了人之外的大自然中么?他们的存在自然不需要人类去定义它们的生死,被归化为人体之前他们是存在,归化为人体之后它们依旧存在,当我们人类死去后,这些物质并不会消失,而是被分解者分解,成为其他奇形怪状的物质,所以这些物质啊,是绝不会凭空消失的,而是天底下全世界的物质都处于一个又一个小循环中,而这些个小小的循环会最终构成宇宙的大循环,即为物质守恒定律,而人在这其中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子的角色呢?人的生死又在其中有着如何的节点作用呢? 若从历史与宇宙的大角度来看,生,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罢了,它与死并无太大的差别,谁能说一个石头就是死的呢?可能只是它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罢了。“子非石,安知石之生死?”而同时我们又必须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当我们抛开历史,抛开宇宙万物,单单把一个生命摆在你面前,就在这一瞬间的事,我们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又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可以思考,有智力,有行为,有求生的本能。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只草履虫,也知道要向着有养分的地方蠕动,这不正是生的证明吗?所以,对于生,我们的看法是有着两面性的,而对于死的辨析自然也就和生是一样的。那么在辨析过了生死,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很简单的四个字:“好好活着”。 二,从中国传统生死观来看 《最后一堂生死课》,这是一本中国人写的书,中国人写的书,自然离不开中国人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乐生文化,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现在,而对未知的世界持回避态度,并表现出与基督教寻求来世的关怀不同的特点。”②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人的千百年来的生死观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儒释道的生死观了。其中儒家的思想十分明确,“孔子强调的是活在人世间的价值与意义,他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便是立足于在世间建立生命与道德的价值。”可见,孔子他老人家所关注的只是人在今生今世如何才能活的更好更出色,而有关死后的事与他无关,他不去考虑。而与孔子的恭恭敬敬的今世论相较,道家的生死观则显得较为宏观和潇洒,“一切皆自然”就是道家的生死观,“依道家的观点,天地就是天地,没有所谓制约、宰治的天,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死亡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十分注重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人们常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汉朝:佛教初传中国 佛教初传中国,依附于黄老,当时人们把它看作方术的一种,或者是看作当时民间流行的信仰或巫术之一。《后汉书》记载楚王刘英一方面崇尚黄老,另一方面又尊崇佛教,具有道家特点的黄老之学与佛教被人们相同看待。佛教的精深教理在当时也不为人们正确理解,灵魂不灭和轮回报应的思想是人们理解的最初的佛教义理。 从历史上看,佛教自两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它只是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因而汉代的译经儒化和道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汉译佛经的老庄化倾向不仅有利于佛教思想在中土的传播,而且也加深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影响。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玄佛合流的出现,都与此深有关系。汉代译经还十分注意对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迎合。 总之,这时佛教还不为大多数中国人熟知,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处于依附于道家或道教的情况。 三国两晋时期:走出依附的道路 两晋时,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佛教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大兴。这个时期,在佛经继续译出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从事佛教理论研究的中国佛教学者。随着佛教在三国两晋时的逐渐兴盛,佛道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朗化。佛道之争在南北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 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 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5. 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佛教对中国文学、风俗、艺术有极大的影响,佛教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与中国哲学有双向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单向的。 二、中国化佛教的特点 与印度佛教相比,简易性成了中国佛教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认为佛性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具先天菩提智慧,因此又能觉悟本性而成佛,众生没有成佛,就是因为迷惑,一旦万念俱灰,真智显露,就明心见性,内外彻悟、见性成佛。这派以慧能为代表,他把以心外佛变成了心内佛,把佛变成平常人。 2.顿悟成佛,与渐悟相对。提出一念觉悟,刹那成佛,以禅宗为代表。充分反映了中国佛教的简易。 3.净土宗,提出:“称名念佛”的易行道。实行称名念佛为外因,实想念佛、观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毋庸置疑,在当今世界仍有着不可否认的巨大意义。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最早、在中国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发挥重要的影响,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息息相关。本文将捕捉佛教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剪影,并从整体分析其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有五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汉明感梦,初传其道”的说法,即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由官方正式传入。丛汉明传入至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佛教活动被称为“弘译”,即通过对印度佛教经典的翻译来传播、弘扬佛教的理论、信仰。从汉明帝时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到后来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一批来华梵僧为佛教经典的东传及翻译做出了突出贡献。综观这一时期的弘译,可分为二系:一为安世高小乘禅数阿毗昙系,二为支娄迦谶大乘方等般若系。其特色为大小乘兼备。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动乱的社环境下佛教有较大发展。但也应注意到,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武一宗”的四次灭佛行动中,有两次均发生在这一时期。三国魏地佛教以大乘般若为主,而南方吴地则有支谦、康僧会为代表的梵僧承安世高小乘佛教译注佛经。西晋时代,佛教活动仍以译经为主,竺法护为当时的代表,其中,《正法华经》的译介,使观音信仰普及於民间,为鸠摩罗什之前最著名的翻译家。南北朝时期,佛教几经各朝君主大力扶持提倡。在北方,后赵时期,佛图澄以神通智慧感化残暴嗜杀的石勒、石虎,佛法因而大行於华北,建寺八百九十所,受业门徒万计,何等辉煌。门徒中道安大师成为前秦时代最重要的高僧,被视为当时北方学界的领袖,有众多创举。此外还有以善用老庄等外学来理解般若义著称,创格义佛教的竺法雅。到了後秦鸠摩罗什东入长安,而佛教更加昌盛。罗什在后秦姚兴的护持下大兴译经事业,罗什译业贡献之伟,为整个中国佛教史开创一个新纪元,被誉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一。在南方,传教者有竺道潜与支道林,两者皆以擅讲般若而受到贵族士大夫的钦仰,为玄学式的贵族佛教及格义佛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刘延刚 通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思想激荡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时期,而这些时期恰恰是中国的乱世而不是治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道、释的会合与争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文化思潮的风云际会,都是这样。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治乱兴衰紧密关联,天下大乱,人们就思天下大治,被社会搞乱了的人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想重新来一次拨乱反正,于是各种文化思潮就风起云涌,针对时代文化的变迁而给以相应的学术应对,于是文化重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知识精英们的面前。 佛教自印度传入而本土化,隋唐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骨干,自宋明理学的兴起渐趋衰落,而鸦片战争以来又显日薄西山之势,但在上层的文化界内,复兴佛学的思潮则薪火相传,代不乏人。清末以来佛学研究之风已启其端,在这方面有两股力量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一股力量来自世俗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杨度、章太炎等人皆有一定建树。一股力量来自于对佛教抱有信仰的居士,如郑学川、杨文会、欧阳渐、韩清静等人,这两股力量对佛学的研究和提倡,势必影响到佛教界内部,所以从清末开始,佛教诸宗内部开始出现一些起较有思想的人,到民国年间,相继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佛教的“复兴”之势,其中一代诗僧,以割肉燃灯供佛而舍身为法的“八指头陀”敬安和尚影响很大;曾先后于上海的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创办华严大学(后迁到常熟福兴寺)的贤首宗代表月霞法师贡献不小;天台宗的代表谛闲法师,清末民初净土宗的一代名师省元和印光两位法师;特别是在民国年间十分活跃,不局限于

浅析儒家与佛教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和融通

浅析儒家与佛教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和融通 摘要:儒家生死观与佛教思想相互影响。儒家以佛教的生死业报轮回说为补充,充当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既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又为现实社会“义命不符”提供了前世因缘,佛教蕴的注重个人行为责任思想与儒家相契合。同时儒家又影响佛教,使儒家道德规范成为佛教所接受和倡导的准则。 关键词:儒家生死观;佛教;业报轮回;融通;教化 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说为补充,充当儒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流传千年,与其理论的深刻精致是分不开的。严格说来,它所探讨的主要是人死后的问题,关于死后世界的描述吸引了芸芸众生。佛教的许多观念与儒家倡导是孑然对立的,如佛教宣称人生虚幻,鼓励人出家修行,这在倡导以孝为先,积极面对人生责任义务的儒家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一直充斥着佛家和儒教思想的争斗。但是,佛教的很多经典理论,日渐深入人心,这些理论恰恰又能为儒家的很多主张提供佐证。因此,在世俗层面,在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上就存在儒佛并存混用的局面。尤其是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 (一)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 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并不是只有一次,而是有新一轮生命的继起。但是来世并一定为人,要在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六道中轮回。这种轮回是无休止的。也没有规律可循,到底在哪一道中重新轮回。佛教认为,一个生命死后来生要生于何道,不是命定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做人时的行为决定的。做人时多行善事,死后会生于善道(天、人、阿修罗),做人时多行恶事,死后会生于恶道(畜生、饿鬼、地狱)。要看你今生的所作所为,即佛家讲的“业”。这种由生前行为的善恶决定下世生于何处的理论叫做“因果报应”。轮回也是因果报应的结果。 从佛教的立场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生命是因为因果的事实而存在。 佛教的这一理论,是对儒家学说的补充。儒家把人的贫富、贵贱、寿天等归结为气秉的不同,与人们在现世的作为无关。儒家只是让人们按照人的本性去做,不计得失,而佛教从另一个角度则看到了人们造善业的功利性结果:我今天的积德行善是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会在下一阶段的生中落得好的去所。即一定会有好报。元代的刘谧在其《三教平心论》中极力阐述了佛教的这种影响。他说“释氏设教,非与儒相背驰,故释氏化人,亦与儒者无差等。儒者阐释诗书礼义之教,而辅之以行政威福之劝,不过欲天下迁善而远罪耳。固然而有赏之而不劝,罚之而不惩,耳提面命,而终不率教者。及闻佛说为善有福,为恶有罪,则莫不舍恶而趋于善,是释者之教,亦何殊于儒者之教哉?”在他看来,尽管儒佛均劝善止恶,

佛教发展史简介

佛教发展史简介: 佛教(英Buddhism 梵 Buddha-s/āsana 或 Buddhānus/āsana,巴利名Buddha-sāsana。注:/代表s上面一小撇。):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在公元前五至六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参考佛诞);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并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在西汉末年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 佛教有3大传承: 1.北传佛教,又称汉传佛教。经西北印度和西域诸古国而沿丝绸之路往东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等地的佛教。[1]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佛教经由两条路径传入中国,一支由古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尔后传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 2.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部派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或可称为"声闻乘佛教",也即俗称的"小乘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印度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南传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3.藏传佛教,自称“佛教”或“内道”,清代以来汉文文献中又称之为“喇嘛教”。 藏传佛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 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 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

现代性视野中的人间佛教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产生了一系列的救世思潮。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这些思潮逐渐凝聚成“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人间佛教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是这股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人间佛教已经成为汉语系佛教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现代价值。 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 在太虚和印顺倡导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之前,人间佛教思想早已存在。《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中说:“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南宋法云法师在编写《翻译名义集》时也强调:“天界著乐,四趣沉苦,故此五道,非成佛器。由是诸佛唯出人间。”但“佛出人间”的思想,不仅法云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而且也没有引起元明清时期高僧大德们足够的重视。相反,随着宋明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佛教在“三教合流”的时代潮流中逐渐被边缘化。于是,汉传佛教慢慢消融在往生极乐、超亡送死等个体解脱、身后关怀当中。尽管宋代以后,特别是在明清两代并不缺乏信仰虔诚、修行净洁的高僧大德,但佛教参与社会的程度与方式以及佛教人间关怀的意味日益淡化。 刘成有 人间佛教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华民族展开了所谓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就佛教而言,以“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文会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开始着眼于佛教的现代转型,致力于佛教的人间关怀。面对当时中国佛教的衰败状况,杨文会认为“惟有开设释氏学堂,始有转机”。因为办学堂可以“兼习新法”,“如是,则佛教渐兴,新学日盛,世出世法,相辅而行”。为了佛教的振兴,杨文会谢绝曾国藩、李鸿章等政界要人的邀约,远离仕途。他舍弃家财,把家产捐给金陵刻经处永作公产。杨文会的做法及其社会影响,恰恰体现着佛教人间关怀的倾向。杨文会生前创办的祇洹精舍和后续的佛学研究会等佛学教育、研究机构,虽然仅仅持续了4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只有20几名学员,但跟随杨文会学习佛学的谭嗣同、章太炎、欧阳竟无、太虚等,大多都是20世纪中国佛教复兴过程中的重量级人物。欧阳竟无带领支那内学院的一小批同道探寻着佛教内在的“革新”价值,彰显了佛教的人间关怀;以太虚为代表的一批高僧更是直接致力于佛教的人间化工作,响亮地提出了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指导思想。到了印顺,则更加系统地诠释了人间佛教的思想内容。 太虚对于人间佛教思想的说明,前后有两种提法:一是人生佛教,二是人间佛教。但从实质上看,二者差别不大。印顺认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即是太虚人生佛教的本意。太虚“真现实论”的重点,就在人生问题上。印顺认为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在“显正”方面大致相近,但在“对治”方面,实有不同。他在《人间佛教绪言》中说:“人在五趣中的位置,恰好是在中间。在人的上面有天堂,下面有地狱,饿鬼与畜生,可说在人间的旁边,而也可通于上下……佛教是宗教,有五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么如重视鬼、畜一边,会变为著重于鬼与死亡的,近于鬼教;如著重羡慕那天神(仙、鬼)一边,即使修行学佛,也会成为著重于神与永生(长寿、长生)的,近于神教。神、鬼的可分而不可分,即会变成又神又鬼的,神化、巫化了的佛教。这不但中国流于死鬼的偏向,印度后期的佛教,也流于天神的混滥。如印度的后期佛教,背弃了佛教的真义,不以人为本而以天为本(初重于一神倾向的梵天,后来重于泛神倾向的帝释天),使佛法受到非常的变化。所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所以,我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 对于人间佛教思想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印顺认为,人间佛教具有“契理契机”的性质,以凡夫身来学菩萨行,向于佛道的,用不着标榜神奇,从平实稳健处着手做起。印顺认为人间佛教“契理”的方面在于它具有三个基本的理论基础:一是“法与律的合一”。佛教的义理与戒律应该是统一的。二是“缘起与空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出发点是缘起、是缘起的众生,尤其是人本的立场。如果泛说一切缘起而落于宇宙论,则容易离开众生为本的佛法;如果泛说一切众生,则不能把握佛出人间、即人成佛的精义。三是“自利与利他的合一”。大乘佛教一直主张,菩萨的自利主要是从利他中得来,一切与利他行相应。所以,凡是不为自己着想,存着利他的悲心而做有利众生的事,就是实践菩萨行、趣向佛果。就“契机”来说,印顺结合现代中国人的特点,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出如下三点:一是“青年时代”。他认为当前的这个时代,少壮的青年逐渐演变为社会的领导中心。因此,当前弘扬人间佛教,摄化的当机应以青年为主。只有青年发心修学,才是发扬真正大乘的因素。二是“处世时代”。与中国传统佛教的出家即出世形

走出痛苦的轮回_论佛教生死观

【黑龙江史志2009.14(总第207)】 一、面对死亡 佛经上讲佛陀还在做太子时曾乘车巡游都城,在城的东、南、西三门分别看到老态龙钟者、重病呻吟者、死亡送葬者三种人,在城北门看到一个出家修道的沙门,深受感触,想 到自己将来也难免老、 病、死,终日闷闷不乐,唯以生老病死大事为念。这件事称为“四门游观”,是促使佛陀出家求道的一大契机。此后他就以全部生命投入对生死问题的解决。由此,“了生死”也就是佛陀思想及其所创立佛教的核心宗旨。佛的弟子舍利弗说:“修道调心,进入涅般,对于肉体的死亡,像毁去毒钵,像是重病得愈。有求的必定有报,有愿的必定有成,临死不变,是以智慧的眼观看世相,出离火宅,实在是无限之美!”从死中看到了“无限之美”,这是佛教对死的 特殊理解。 在中国,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生死观中所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永存和不朽。道家的生死观讲究的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他们将生死都视为一种自然现象。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 无论是儒家的重生轻死思想,还是道家的轻生轻死主张,都教导人们要不畏死亡。尤其是儒家的生死观直接孕育了国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其进步意义不可低估。不畏死亡是好,然而儒道两家的生死观又未免过于忽视死亡。不了解死亡的本质,不在生时思考死亡的意义,这实际上是对死的不负责任。从这一点来讲,佛教的生死观更胜一 筹。佛教认为人世是充满各种苦难的苦海, 人们因为“无明”的缘故而在苦海之中备受折磨。如果一个人能够洞彻自己的本心,就可以显露出佛性,进而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这样看来,佛教生死观的着眼点不止在于生前,也不止在死后,而是在于生命个体的永恒归宿;它不是一味的重生轻死或者简单的轻生轻死,而是教导我们如何超越生死。二、诸受皆苦佛教教诫人们正视死亡,是为了帮助人们从人生的种种痛苦中得到解脱。佛陀在出家时的誓言将他舍弃一切、精勤求道的目的表达的十分清楚:“我是因为畏惧生老病死,为除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出家,不达目的,誓不还宫!”佛陀在成道后所讲的第一圣谛即为“苦圣谛”,这是他对人生诸苦的反省和确认,具有人生价值批判的意味。以人生而论,一般的说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人死后先是受到中阴之形,到二十一天的时候投生入胎。在母胎里,母亲吃热了,胎儿也会觉得热,像被热水浇一样;母亲吃冷了,胎儿也会觉得冷,就像掉进冰窟里;母亲吃饱了,食物压迫胎体,痛不可言;母亲饿,胎儿更觉得饿。等到十月胎满,将要出生的时候,头向产门,就好像两石夹山。快要出生了,母亲身体危险父亲担惊受怕。这是生苦。 人都靠父母养育,长大了身强体壮,慢慢的生命衰老,齿摇发落,满脸皱纹,耳聋眼花,记忆减退,百病丛生,老态龙钟,举步无力,行卧做起须人扶持看护。这是老苦。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其中有一种元素和其他元素不和谐共处,就能生一百零一种病,四大 元素不调和,共能生四百零四种病。地大不调,浑身沉重;水大不调,浑身肿胀;火大不调,浑身蒸热;风大不调,浑身僵硬,百节疼痛。四大不调更是痛楚,亲戚六人昼夜看护,为之担忧,纵然有美食佳肴,入口皆苦。这是病苦。人临死的时候,四百多种病同时发作,灵魂不安,风刀解体,没有一个地方不痛。家眷亲属在两旁痛哭流涕。及至断气,遍体僵冷,尸体挺直,失去知觉。过不了几天,血肉坏烂,肿胀烂臭,恐怖至及。这是死苦。恩爱别离苦。妻儿兄弟、亲人眷属,相亲相爱,一朝家破人亡,各自分散,无有相见之期,实为大苦。所求不得苦。家有 钱财,仍然不知足,千方百计谋求钻营,劳神费力。或为官吏,不知足,贪赃枉法以求富贵,被人告发忧苦无量。怨憎相会苦。世人共居爱欲之中,各自争强好胜争权夺利,结成仇人冤家,互相憎恨,甚至拼个你死我活。五取蕴苦也称忧悲恼苦。人生在世,难免种种忧愁,家室内外多灾多病忧愁,惟恐财物 丧失、经营失败忧愁,亲人远行不归忧愁……种种忧愁使人 难得欢乐舒心。良辰佳节本应该是亲朋相聚, 笑语欢颜,但是却经常愁颜相对。为什么说人生中一切皆苦或诸乐也是苦?佛经中举出来了三条理由:第一,苦和乐相互依存而生。有相聚之乐必有离别之苦,有饥寒之苦才有饱暖之乐。《大般涅磐经》卷十三言:“生死之中,实有乐受,菩萨摩诃萨以苦乐性不相舍弃离,是故说言一切皆苦。”第二,乐由因缘和合而生,实际上也是苦。乐不会自 己平白无故产生,总会依赖足够产生它的各种条件。既然依赖其他条件,则乐属于他,并非完全的自主自在,依他而不自在,这实际上是苦。第三,诸乐无常,本质为苦。依赖一定条件产生的乐,总是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消失,不会永远保持不变。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人生一切诸受皆苦。佛教大谈特谈人生一切皆苦,是悲观的全盘否定人生价值吗?当然不是!我们在理解苦圣谛时必须要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说一切皆苦,只是佛教人生价值观的一个方面,并非全部。如果按照世间一般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观来说,佛教 实际上认为人生是苦乐间半的。而且更坚持人类有许多特别的优点。第二,只要是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反省人生就会发现,佛教所揭露的人生诸苦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老、病、死是作 走出痛苦的轮回 ———论佛教生死观 李统亚 (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法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摘要]生死是佛教思想的核心问题。佛教认为死亡非苦的结束,人们应给予极大关怀的人生根本问题,是如何从人生的种种痛苦中得到解脱。佛教不同于多数宗教都将终极关怀的解决托之于对天地神明的绝对信仰,它指出了要依赖人类自身的特长:理性,意志力和进取心, 才能得以自我解放,摆脱生死,最终走出痛苦的轮回。 [关键词]生死 痛苦 佛教 解脱 93

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佛教在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与华夏文明交汇融合,形成独特的建筑形制。 佛教建筑气势恢宏雄壮,融汇了佛教与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特色,寺院建筑之美展示出宗教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韵味,佛教建筑映射出的美学精神蕴藏在精密的土木结构与宗教艺术风韵之中,谱就出建筑深邃的精神境界。 建筑是土木构建的无字史书,中国寺院的建筑之美在于殿堂亭廊与青山流水和蓝天白云间的相互呼应,含蓄蕴广,大气庄严,认知寺院,就是学习佛教历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感受殿堂,就是聆听历代高僧大德心声的歌咏;建筑是永恒的诗篇,读懂塔阁,也就理解了宗教精神中的人文情怀。 自殷周至唐代的一千多年中,建筑制式从宫殿、王府、署衙、宅第等,逐步形成以宫殿为主、由层层院落组合而成的传统模式。殿的位置是崇高的、神圣的、显赫的,是帝王定夺国家大事的场所,也是祭祀天地,社稷、神灵和祖宗牌位的地方。所以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礼佛、诵经的地方也应该是殿,这是中国人早已习惯并经常采用的形式。

唐代著名僧人道宣(596~667年),在制定的僧团制度中,确定了僧人行为准则、仪式、以及僧人出家去除俗姓等,并规定寺院的建筑标准,明确提出殿是寺的中心。 佛教传入中国后,皇帝及王公贵族们,出于对佛教的崇敬,往往“舍宅为寺”。促进了佛寺形制的彻底转变。以“前厅为大殿,后堂为讲堂”,由此出现了以佛殿为主的佛寺类型。 这些宅第都以大殿为主体建筑,改成寺院后,对佛教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塔式的佛堂不利于节约建筑材料和建造工时。这种佛殿制式完全采用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中轴线对称布置的多进式院落布局,主要建筑物山门、主殿等都布置在中轴线上。到了宋代,以殿为中心的佛教建筑,又被禅宗发展成“伽蓝七堂”的建筑形式。七堂,即指佛堂、法堂、僧房、库房、山门、西净、浴室等。自此,佛教建筑已全部中国化了。 佛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门类,以始建洛阳白马寺的东汉明帝时算起,汉传佛教建筑的发展约有2000年的历史。佛教建筑历史的遗存跨越年代久,覆盖类型广,在造型形式上变化最多。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中国目前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其中以佛教为首。佛教无论从历史影响力,还是于中国文化,中国国民的关系上,都远非其他教派可与之比拟的。可以说佛家文化已经早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长河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篇文章通过回顾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探讨宗教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对佛教这一东方大教有一个更深跟全面认识的目的。 1,佛法东传,白马西来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到六世纪,起源地在今尼泊尔,创始人释迦牟尼。大约在公元前后在中国流传,所谓佛法东传,白马西来。关于中国佛教起源的说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古老而最富盛名者,当推汉明帝的感梦求法说,据晋袁宏后汉书的记录: 初,明帝遇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 西方有神,其名曰佛,笔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象焉。此一说法被视为中国佛教的起源。汉明帝十年,有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经书到达洛阳,在明帝的首肯下,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而当时兴建的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寺的雏形。其实,佛教传入中国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早在秦始皇时代,借着往来于西域的商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一些佛教的事物,至于中国人开始信仰佛教,应该是从后汉时代开始的。 时间进入到三国时期,在此期间内,佛教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方的魏国和南方的吴国。由于曹魏建都于洛阳,所以说魏国佛教是汉代佛教的延续。在这个时期,仍有不少印度和西域的僧人来华,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这些带着信仰,不远万里来华弘法的僧人大都收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欢迎与支持。上层对佛教事业的肯,定必然会带动民间佛教的发展。在魏朝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本土僧人——朱士行,他也是第一个到西域取经的汉人,作为求佛的先行者,他比玄奘大师早了约四百年,只可惜后来客死西域。 从汉末到三国这段时期,从中国佛教的发展来看,尚属启蒙阶段,佛教活动主要围绕译经展开,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佛教体系。但是,经过这数十年

浅谈中国佛教的发展与影响

浅谈中国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姓名 学号 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电话

浅谈中国佛教的发展及其影响 【文摘】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在吸收域外文化的同时,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结合和发展,逐渐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同时有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国佛教经过曲折的发展,最终成为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中国佛教佛教发展佛教文化儒佛道关系 佛语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教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但却在中国得到了发展,从而兴盛起来,影响了很多人。佛教文化听起来很高雅,但其实它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佛教在经过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中国佛教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哲学乃至科学、文学和艺术以及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佛教,现如今已成为中国的一种特色宗教,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接触到。但是关于佛教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例如,北大高材生出家是好是坏,是否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又如一些出家人频频上镜是否符合佛家原则等等,都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下面我将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以及后世的影响进行一些阐述。 佛教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佛教历史从汉代开始到清代总共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但是佛教在这段时间的发展是可分为不同阶段的。 一、汉代时期,佛教初传,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它只是被当作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而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少量的佛寺主要是为了满足来华的西域僧人居住和过宗教生活的需要。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随着西域来华僧人的增多,译经事业日趋兴盛,大小乘佛教都于此时传到中国。东汉时的佛事活动以译经为主,而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儒学化和老庄化的倾向十分明显,这直接影响到了百姓对佛教的理解和接受度。汉代译出的佛经还在许多方面为适应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而做出了调整。汉代译经出现的迎合中国儒家伦理的倾向在以后的译经中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乃至在唐代出现了中国人编的《父母恩重经》等专讲孝道的佛经,特别迎合了中国人重视家庭伦理的生活习俗要求。 二、三国时期,佛教徒提出了儒佛道三教一致论,这在成书于汉末或三国时的牟子《理惑论》中就有清楚的记载。自此以后,这种观点一直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佛教在中土的发展开拓着道路,并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由于佛教毕竟是外来宗教,在与儒、道相调和的同时,佛教与儒、道的冲突和争论也一直没有间断过。早在初传之时,佛教就遭到了儒家的批评与反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势力日盛,儒家更从社会经济、王道政治、伦理纲常等多方面来排斥佛教。在理论上,儒家则展开了对佛教神不灭论与因果报应论的批判。面对儒家的种种攻击,

浅谈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史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中国佛教文 学生姓名赵梦楠 学号110510051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专业班级广告设计1102班 指导教师 职称副教授 时间2012年6月10日

浅谈中国佛教文化 粗读了佛教在一些国家的传播史,感觉佛教比任何一种宗教都更能瓦解各种信仰,且不论日本神道宗这种发展不是很成熟的信仰,就连道教这种深入中国人心的宗教,在佛教进来后也不得不分一杯羹给他。尽管当初,道教是将之作为自己的补充,当成是附庸——佛教初来乍到也愿意如此。但后来佛教的发展显然出乎道教的意料,乃至出现了“天下名山僧占多”这种情形。(我很讶于此,这也正是我选这个作为论点的一个动因。) 当然佛教在中国流传也不可避免的更向中国本土文化靠拢而显得世俗化,佛教在各国的发展历程也正是它逐渐世俗化的过程。而在中国,佛教也渐与道教的神灵体系融合——比如众人皆知的观世音菩萨,他的身世说法莫衷一是,而除了佛教自己的解释外,其余都是中国人发挥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说。 那么佛之法,既然是由人传承,它就必然或多或少的受到世俗的影响,可以说佛教传承中的演变就是不可避免的。 一、佛教的始由 佛教始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传说出生于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的悉达多·乔答摩(佛教的创始人)经常为人生和生命所困,遂出家四处访学,苦苦思索人类从生老病死的苦难中解脱出来的真理。 悉达多·乔答摩在35岁那年,独自来到尼连禅河边伽耶山下的一棵菩提树下,铺草打坐。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苦思冥想之后,终于在

第四十九天凌晨大彻大悟,找到了真正永恒的解脱之道。后来他成佛之后,便被人们奉为圣人——称“释迦摩尼”,同时也被赋予十大尊号,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如来”,“佛陀”等。 那么佛教对于人世间的基本判定是什么呢?佛陀认为人生很痛苦,就像现在有句流行语“人生就是一个杯具!”一样,佛教给出的认知是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循环流转的苦难历程。从生到死,再从死到生,处于“生生不息”的“轮回”之中的“人”是没有办法逃出这种苦难的缠绕,这一生是如此,下一生也就会如此。而这一说法也就是后来中国佛教中主张的“十二因缘”与苦难人生。 佛陀所得出的导致这种苦难人生的根源结论是:人之本心。佛陀觉得,这些苦难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心中的想象。主张人们所看到的一切东西实际上都是“空”,仅仅只是一种现象而已。也就是后来的所谓“色即是空、嗔即是空”等等。 而佛陀所提出的解脱之道——就是我们在《西游记》和《金刚经译本》中所听过的“四谛”。(苦谛、集谛、灭谛以及道谛)。知道这四谛之后自然会有解脱之法,即“戒定慧”三学,以此来对治贪、嗔、痴“三毒”。这就是早期佛陀所创下的佛教的基本理论了。 二、中国佛教的传入 对佛教传入中国也有一段传说——“白马驮经”。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_唐忠毛

JO URNAL O F EAST CHINA NO 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6,2013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 世俗化问题辨析* 唐忠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暨社会发展学院民俗所,上海,200062) 摘要:“人间佛教”自太虚首倡,经印顺、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潮及其谋 求自身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但是,在当下人间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围绕 “世俗化”问题也产生了诸多的争论与质疑。究其原因,不仅因为“世俗化”一词本身充满了歧义,同时也因 为不同的论者在使用“世俗化”一词时基于不同的理论立场和具体语境。有的论者在言及中国佛教 “世俗化”时,仅局限于中国佛教自身的汉语历史语境,而无视现代性理论提供的宏大背景与视野;有的论 者则立足于西方宗教社会学的立场,而无视中国佛教与西方宗教形态的差异性;而有的论者则持受世 俗化与宗教性两相对立的立场;等等。因此,澄清“世俗化”一词的概念史背景与不同言说语境,进而对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有关 “世俗化”问题进行辨析、澄清,不仅有助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也有益于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人间佛教;世俗化;商业化;庸俗化 一“世俗化”的概念史背景及其不同语境 “世俗化”(secularization )一词是当下宗教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但也是颇为混乱且充满歧义的一个概念。事实上,很多论者在使用这一词语之前并未厘清其概念史的复杂内涵与具体语 境。首先,在西方宗教历史与社会语境中,“世俗化”一词有着极为复杂的演化过程,它最早出现于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 )中,指把原先由教会管辖的土地转移到由非宗教的世俗政权管辖。其后,世俗化也指向教会恩准圣职人员重返世俗以及将原先由教会管辖的部分事务 交由世俗政权管辖,在此,世俗化主要指向宗教在社会、文化或政治上的隐退。 ①及至20世纪前期,“世俗化”一词逐渐发展为具有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多重意义,20世纪30年代左右,马克斯· 韦伯最早将“世俗化”这个概念引进到宗教社会学上,20世纪50年代后“世俗化”作为宗教社会学的专 有名词逐渐引起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现代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充满争议但却绕不过的一个 概念。 ②世俗化概念提出的初衷,在经典社会学家那里是为了说明现代性社会变迁过程中宗教与政治、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它甚至被认为是洞悉现代人的精神历程和现状的秘密钥匙。当然,韦伯将这 一概念带入宗教社会学时并没有对“世俗化” 本身作出详细的解释,但可以从他的“理性化”概念中可以理解他对世俗化的立场。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宗教世俗化是理性化的必然结果。韦伯说 :“我们这7 01* ①②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DZ117)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ZJ008)的阶段性成果。 江丕盛:《当代世俗转向对基督宗教的认知意义》,载于《基督宗教研究》(第六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74—75页。 Willanm H.Swatos ,Jr.and Kecin J.Christiano :"Secularization Theory :The Course of a Concept",in Sociology of Religion ,Vol.60,No.3(Autumn ,1999),pp.209—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