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感综述

地方感综述
地方感综述

地方依恋是人们对地方情感方面的反应,地方依恋是人们对地方功能性认知方面的反应,地方认同是人们对地方融入性方面的反应

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唐文跃2007

在游憩环境中,游憩者往往因对环境的使用(如休闲活动的参与)而对某个地方产生各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和态度与行为的忠诚,这是地方感研究的范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依恋、地方认同、机构忠实和地方意象是国外地方感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主要以游憩者为研究对象。

地方认同是对某个地方作为社会角色自我感知的一部分的认知。

概念:赖特(Wright,1966)首创geopiety(敬地情结)一词,用于表示人对自然界和地理空间产生的深切敬重之情[2]。

斯蒂尔(Steele,1981)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地方产生的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创造了地方,地方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

[3]。

维度:普利特等(Pretty et al.,2003)把地方感分为地方依恋、社区感和地方依赖3个维度,[10]

乔根申等(Jorgensen et al.,2006)的研究中,地方感维度包括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64]。

威廉斯等(Williams et al.,1989)提出“地方依恋”的概念。随后,威廉斯等(Williams et al.,1992)提出了地方依恋的理论框架,指出地方依恋由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与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两个维度构成,地方依赖是人与地方之间的一种功能性依恋,而地方认同是一种情感性依恋,并设计了地方依恋量表用于测量个人与户外游憩地的情感联结关系[16]。

研究表明,自然景观是利益相关者的社区认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访问周边的公共自然区,并把这些地方作为他们居住在这里的重要原因的利益相关者对社区的物质-自然景观比对社会文化要素更有认同感[47]。

地方依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杨昀 2011

有的称“place”为“地方”、有的译作“场所”; 前者主要存在于地理学,而后者常见于建筑学、景观学、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2]

其中“地方”从物质 ( 地理位置和物质形式) 和精神 ( 地方所拥有的价值和意义) 两个层面被解构[9]。“空间”之所以成为“地方”,主要是因为人对空间进行了解读,赋予其以个人的理解,使空间具有了精神层面上的意义[10]。

“地方依赖”是一种功能性的依附,意指一个地方的环境景观、公共设施、特殊资源、可达性等能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而“地方认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依附,是个体对客观环境有意或无意的想法,并借由态度、信仰、偏好、感觉、价值观、目的、意义和行为趋向的结合,达到对于该地方的情感依恋与归属感[22]。

效应: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依恋直接影响其满意度,进而间接影响其忠诚度、付费意愿和环境态度[18]

应用:不少研究指出地方依恋或可成为一种规划管理工具,在预测、引导、管理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依恋对象、在地方的行为模式以及对规划政策的支持态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3,34]。

Cuba 和 Hummon 认为,对地方依恋的研究最终是为了回答“我是谁? 我现在哪里?我归属何地?”的哲学命题[30],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朱竑,刘博 2011

地方感是一个包容性概念,是指人们对于特定地方的情感依附和认同

段义孚,地方感所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深切的连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1]。

哈米特将地方依恋感从浅到深依次命名为熟悉感( familiarity) 、归属感( belonging) 、认同感( identity) 、依赖感( dependence) 与根深蒂固感( rootedness)[36]地方依恋也被认为是持续的,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34],与MASSEY 提出的“进步的地方感”呼应[37],这对早期地方依恋研究的静态观点做了很好的补充.

地方依恋维度:BRICKER 等人将地方依恋划分为地方依赖、地方认同与生活方式 3个维度,而不是传统的 2 个维度[39]

WILLIAMS 等人认为,地方依恋由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 2 个维度构成[9,

38]

而 KYLE 等人则将地方依恋分为地方认同、社会联系与地方依赖3 个维度

[40].

SCANNELL 等则构建了一个由过程( process) 、地方( place) 、人物

( person) 3 个维度构成的地方依恋的结构框架[33]

地方认同:1983 年 PROS-HANSKY 等将认同概念引入环境心理学,认为与社会认同的概念相对,地方认同可延伸至客体和事物与空间和地方,它所指的是个人或群体与地方

互动从而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种特殊的社会化包含了情感、感知与认知等多

种复杂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人与群体将自身定义为某个特定地方的一份

子[44],从而通过地方来构建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角色[45].

地方认同特征: 表现了个人或群体对于环境的熟悉感以及作为“局内人”的感知[48]; 地方带给人情感满足以及促使产生情感偏好[4]; 地方成为自我的一种符号

和一种象征[49];地方认同影响个人与群体的行动或行为[50].BREAKWELL 系统剖析了地方认同的概念,提出认同过程理论.将地方认同的形成归纳为 4 个方面: 自我尊重( self -esteem) 、自我功效( self -efficacy) 、独特性

( distinctiveness) 及一致性( continuity)[57].该模型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认同,并在后续研究中得到普遍应用[58].

HERNANDEZ 认为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之所以相互交叠、难以区分的原因可能在于样本选择问题,于是他们选择本地人和外地人作为样本,并考虑不同的居住时间,对其地方认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本地人在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上没有差异,但是外地人则是先产生地方依恋,再进一步形成地方认同的[19].

如 KNEZ 认为天气,如阳光、风、温度、湿度都会影响人们感受到的舒适程度,从而影响人们赋予地方的意义,由此指出天气这一经常被作为环境背景的因素成为人们对特定地方产生依恋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58].

“地方感”的社会建构及其意义的存在论分析张晓鸣

因此,本文所要提出的问题就是,第一,“地方感”究竟是否存在?第二,“地方感”有什么意义?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很长时间以来并未作为学术问题得到真正严肃的对待。事实上,地理学很长时间以来缺乏对于“意义”的追问,而极少涉及在存在论一一即“本体论”一一层面上的思考。本文认为,第一,“地方感”是存在的,但并非首先或仅仅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它实际上经历了以研究者为主导的社会建构过程:第二,“地方感”的意义在于它作为对“人之存在”这一哲学命题的一种现实刻画,有可能从“人的空间存在”这一角度让普通人充分展示其存在特征,进而使人文地理学家对“人之存在”这样重要的哲学命题做出积极回应。本文对“地方感”的反思性研究,希望能够成为类似回应的一次初步探险。

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庄春萍张建新 2011

自1978 年由 Proshansky 正式提出“地方认同” (place identity)的概念以来, 地方认同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环境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认为地方认同是自我的一部分, 是通过人们意识和无意识中存在的想法、信念, 偏好, 情感, 价值观,目标, 行为趋势以及技能的复杂交互作用, 确定的与物理环境有关的个人认同

1983 年, Proshansky, Fabian 和 Karminoff 指出地方是个体自我认同的功能性成分, 地方认同是“客观世界社会化的自我”详尽解释了地方认同的五个功能分别如下:(1)再认功能(recognition function)(2)意义功能(meaning function)(3)需求表达功能(expressive-requirement function)(4)调解改变功能(mediating change function)(5)焦虑防御功能(anxiety and defense function)

Breakwell (1986)认为在认同研究领域有四项指导性理论:独特性, 连续性, 自我效能和自尊,这些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地方认同。

Korpela (1989)认为地方认同指的是对物理环境的一系列认知, 通过这些认知, 个体能够调节自我。他认为, 个体能够积极的适应客观环境, 在此环境中, 个体可以追求自我一致性(self-coherence), 自我价值(self-worth)和自我表达(self-expression)。Hummon (1992)认为:地方认同表明人们的居住方式混合了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在其中,并且地方认同是自我控制(locus of the self)的重要方面。而且, 地方认同作为自我(sense of self)的一个方面, 通过回答“我在哪”而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

Williams & Roggenbuck, 1989地方认同指的是一个地方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性, 贮存了人们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为人们的生活赋予了意义和目的。他们认为人们对地方的利用代表了他们对此地方的认同感, 从而与这些地方产生情感联结

Dixon 和Durrheim (2004)则认为地方认同可以被描述为内隐的心理结构, 其表现为:日常生活中, 人们常忽视地方认同的重要性是因为人们在某个地方的行为以及“在这个地方的感觉”很少在意识中反映。但是, 当人们改变位置(change or transition)的时候, 人和地方之间

的联系(bond)便受到威胁, 地方认同就会变得明显。

Stedman (2002)认为地方认同是一个过程, 通过人与地方的交互作用, 人们将他们自己描述为属于这个地方的人, 随着一个具体地方的典型特征的成分的变化, 以及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本质的发展, 地方认同这个过程也在变化发展。

Hidalgo & Hernández, 2001。地方依恋指的是对特定地区的情感性联系(bond), 如人们更喜欢呆在某个地方, 并感到舒适和安全

Jorgensen 和Stedman (2001)用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感”能够最好的代表首要的概念, 其中包含了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

地方依恋研究进展: 概念、理论与方法古丽扎伯克力辛自强2011(心理学)

1977 年Gerson 等人提出了地方依恋的术语[3]

1983年Shumaker 等人明确定义了地方依恋的概念,认为地方依恋是人们与其居住地之间情感联结[4]Hidalgo等人分析了亲子依恋概念的主要特征[5],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将地方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特定地方之间的积极情感纽带,其主要特征是个体表现出与该地方的接近倾向”

地方依恋维度:Williams 和Vaske 的包括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维度的地方依恋量表[16]; 有三个维度的: Kyle 等人的包括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和社会纽带( PlaceIdentity,Place

Dependence,and Social Bonding) 的三维量表[17]; 有五个维度的: Hammitt 等

( 2006)建立的包括地方熟悉性、地方归属感、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和地方根基( Place

Familiarity,Belongingness, Identity, Dependence, and Rootedness) 五个

维度的量表[18]; 有多个维度的:Lalli( 1992) 提出的包括外部评价、总体依恋、

与个人过去的连贯性、熟悉性的感知、承诺感[19]

城市内湖旅游者地方感研究李芬2012

地方感是由个人以地方为媒介在特定时空下产生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包含个人、时间、空间三大元素。地方感具有整体性、时间性、生物性、社会性、文化性。并总结了地方感的五项特征

鼓浪屿居民的地方依恋及影响因素研究 曾启鸿 2011

开封东大寺社区地方依恋研究李娟 2012

概念:威廉姆和罗根布克(Williams & Roggenbuck)在 1989 年提出的“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 ,PA)”,指的是人与地方之间基于情感 (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的一种联系,其中,情感因素是第一位的[2]

而 Low(1992)将地方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特殊环境的一种认知或情感上的连结[3]。

Hidalgo 等(2001)却认为以上定义都不能反映出依恋的特性,他认为依恋的主要特性在于对所依恋客体保持亲密的渴望,因此他将地方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特定地方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感情连结,其主要特性是个体对保持与某地亲密的倾向[4]。

维度:Scannell 等(2010)构建了一个由人(person)、心理过程(psychological process)和地方(place)构成的 3 维度框架[5]

黄向、保继刚等(2006)也认为地方依恋这个概念的突破在于它构建了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的结构,并采用数学方法来理解这种结构,认为,从某个特定地方的角度去衡量地方依恋,实际上是一个连续轴(二维坐标),轴的一端是地方依赖,而另一端是地方认同[10]。

旅游体验中的地方感研究吕宁 2010

地方依恋维度:地方认同(place一identity),情感性与象征性的意义与依附(Emotional一symbolic meanings and attachments);2)地方依赖,功能性的意义与依附

(Functional meanings and attachments)(MooreandGraefe,2994)"

Hammitt和stewart(1996)提出以地方情感与特质间的联结,说明了地方依

附的强度与地方特征的关联,他强调强度与联结特征的程度由浅到深,因此

提了地方依附的五个维度:地方熟悉感、地方归属感、地方认同、地方依赖

感和地方根植感

(最具代表性的测量量表是williams和roggenbuk所开发的量表,共61项)

居民:贾式深(2005)在其硕士论文中以台湾南投县仁爱乡法治村为例,探讨居民的小区意识及对生态旅游地地方依附感与生态旅游发展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法治村居民对生态旅游地之地方依附感亦相当强烈"居民对生态旅游发展态度有相当程度的支持,但不希望旅游发展带来负面冲击

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开发研究-王世超 2011

Garnham认为让某个场所产生地方感的环境因素,包括建筑风格!人们的价值观!独特的自然环境"旅游者的个人因素包括动机!文化水平!生活方式!情绪!过去的经历和期望,连同他们参观的环境一起,产生了地方感〔7〕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态度已经建立起来且很强硬时,它对行为的影响尤其明显[49]

休闲者的地方感研究——以环西湖休闲街区为例顾宋华

stokowski(2002)认为地方感是一个在社会说教行动中形成与强化的社会理想,人们对社区和当地认识通过交往得到发展与确定"这种共识通过广泛的社会关系网得到传播与延续"并且当社会冲突发生时,地方感就更加显著。

Hummon(1992)认为这种依附行为在人与旅游地之间起到重要的联结作用,在旅游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提出了4种地方感:根植性(Rootedness)!异地性(Alienation)!亲缘性(Relativity)!无地方性(PlacelessnesS),和三个层次的社区情感:依恋(Attaehment)!满意(Satisfaction)、认同

Steele(1981)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地方产生的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创造了地方,地方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

2.2.2应用研究

RobertHay(1998)调查了外来人和本地人对新西兰班克斯半岛的地方感,发现在此地居住越久,对本地文化理解越深的人地方感就越强"他得出结论是,当地土著人的地方感最强,游客和过客同属一类,对某地的地方感最弱,是表面化的"

CamPbell(2002)以地方意象为分析对象探讨了人们在普通的城市空间环境中创造地方感的方式和空间中的物质事物与地方体验质量的关系"

Stokowski(2002)以休闲!户外游憩和旅游发展研究的案例追溯了作为社会概念的地方感研究,认为地方和地方感是由社会来建构的,总是不断被创造的!不稳定的和能够朝着预想目标进行操纵的"

McAvoy(2002)对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地方感对比研究表明,白人赋予某旅游地的意义从强到弱

依次为自由!教育;文化和宗教,印第安人则恰好相反"因此体验性个人化的旅游产品最受白人欢迎,宗教旅游产品最受印第安人欢迎"

Prettyetal等(2003)把地方感分为地方依恋!社区感和地方依赖3个维度,研究了这3个维度对地方认同的识别特征,探讨了这些维度的联系模式在青少年和成年居民之间的差异" Sloan(20叱)对文化和宗教在地方感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地方感形成过程与社区感塑造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

Ortizetal等(2004)运用直接观察和深度访谈的定性方法探讨了公共空间的利用在邻里女性的地方感形成中的作用"

Lob"(2004)探讨了邻里环境下地方感的解释方式和开放空间在邻里地方感中的作用"

Billig(2005)通过对居住在6个不同的新住区和相邻旧邻里的女性的访谈,运用人种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地方感形成中的行为和情感变量,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居住环境描述的人种学分析的居住环境地方感研究方法"

Blizard(2005)的定性研究探讨了在一个曾经有人居住过的林地中儿童的地方感的形成以及讲故事对地方感形成的影响这项研究中,地方感被定义为一个不断进行的活跃的地方作用过程,包括地方意义和依恋"

Steele(1981)的地方感因子模型设有两个维度:自然环境(physicalSetting)和社会环境(socialsetting)"独立的!有着自我心理意识的个人(person)在物理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地方感"简言之,地方感由独特的个体在环境作用下产生。

唐文跃的地方感ODTG框架

游憩涉入、地方依恋对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研究姚银银

地方依恋维度:Williams and Roggenbuck(1989)设计了一份李克特量表来测量地方依恋,并用量表初步检测了来自四所大学的129名大学生,经分析得出地方依恋的

三个维度: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和地方

冷漠感(place indifference),

Gustafson(2001)提出的自我一他人一环境(Self一~Other-一Environment)

的理论框架,自我表明某些地方对人们有很重要的个体意义,他人代表当地

居民的特质会影响地方依恋,环境维度反映了物理环境在地方依恋形成过程

中的重要作用"

Leila Scannell和Robert Gifford(2010)从概念界定的角度提出了三重组

织框架:人一过程一地方(Person-Place一Process),人代表地方依恋可能

在个体水平或者群体水平产生,在个体水平上产生的地方依恋涉及个人情结,

在群体水平上产生的地方依恋是由群体对某一地方共有的象征意义组成的"

过程指个体或者群体与某个地方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感情!认知和行为,

其中地方依恋最重要的维度是地方本身,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

游憩者活动涉入、环境感知与地方依恋关系研究吕明红

Bricker&Kersteeter (2000)出于研究需要,探讨游憩专业化水平与地方依恋的关系,将地方依恋分为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生活形态中心性。

Kyle, Mowen, Tarran(2004)在研究居民造访城市公园动机与的依恋时,将地方依恋分为四个维度:地方依赖、地方认同、情感依附与社会连结。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_辜红

A General Overview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Gu H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Tourism manage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ersity Email:guhong009@https://www.360docs.net/doc/8d9698525.html, Abst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field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cluding its benefits, demographic correlates, and relationship to culture. we review the theories of origin and interven-tions to increase well-being. Our purpose is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Subjective Well-being ; Interventions; Theory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辜红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中国430074 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管理武汉中国 430070 Email: guhong009@https://www.360docs.net/doc/8d9698525.html, 摘要:本篇论文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其功能以及与人口统计变量、文化的关系,并对相关机制和幸福感干预研究进行了回顾,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干预;理论 1 引言 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形成两大流派:一派是以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为代表的“快乐论”,一派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实现论”。这两种不同的哲学流派直接影响到后人对幸福感的研究。最终形成两种范式:一是以“主观(Subjective)幸福”(快乐论”)代表人物Diener。一是以“客观(objective)幸福”(“实现论”),以Ryff、Deci和Ryan为代表。 2.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Diener等人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的,是个体用其自身的标准对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估,具有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的特点并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构成。Diener(1985)认为若是在一个较长跨度的时间里会发现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独立的,也就意味着体验更多积极情感的人未必就体验更少的消极情感。 3 主观幸福感的功能 依据Fredrickson(1998)的拓展—扩建理论(broaden and build theory),尤其是幸福感和积极情绪因其扩建功能对个体产生很多好的生活结果。高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在四个方面显著地改善生活:健康和长寿、工作和收入、社会关系和社会的利益。有大量的研究显示出幸福感能增强健康和寿命。一般而言,报告出高幸福感的人也报告出更好的健康和更少的不愉快的身体症状(Roysamb et al., 2003),最近的研究中研究者用一般感冒去感染受试者,那些报告更高幸福感的人对病毒更具抵抗力(Cohen et al., 2003)。Danner, Snowdon, 和 Friesen(2001)也发现幸福基准线能预测生活在相同环境和条件下的修女的寿命。Pressman & Cohen(2007)在研究心理学家的自传中也得出了相似结论。而且更高幸福感的个体倾向于有更强的免疫系统和更好的心血管健康,易于有更健康的行为如系安全带和更少的生活方式上的疾病如嗜酒、吸毒(Diener & Biswas-Diener, 2008)。 高幸福感的另一个益处在于,更高幸福感的人有可能比其他人获得更高收入和更有可能喜欢他们的工作。重要地是,幸福感能导致经济和事业的成功。那些喜欢自己工作的个体有更高的上级评估而且在工作时被评估为有更多生产力、更可信、更有创造力以及

感知规律在教学指导中的运用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感知是对知识的最初步的认识,但又是不可少的开端,它是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基础。遵循感知规律,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怎样运用感知规律?根据感知规律的分类可以归纳出不同的方法来提高。 关键词:感知规律直观教学提高效率 正文 感知规律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来了解客观事物,能获得生动、具体、直接的知识,能增强人们的理解效果,而且,只有在获得有关事物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尽可能进行直观教学。 (一)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越容易被感知 1.运用感知的强度律 强度律刺激物是产生感知的动因,而刺激物成为动因的条件之一是适当的强度。感知的材料必须达到适当的强度(物理强度和生理强度),才能引起清晰的感知觉。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但不可太响,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教师在制作、使用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由于对象各要素的强度不同,则各要素的感知效果也有差异,除了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外,刺激物的相对强度也会影响感知效果。强度较大的要素可掩蔽那些强度较弱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那些强度弱的但是重要的因素。比如,在喧闹的教室,甚至很大的声音也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在安静的课堂,轻微的讲述也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堂纪律。 2.运用感知的差异律 这是针对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而言的。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对象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点红就很容易被感知。鹤立鸡群,也是属于这类情形。但是在白幕上印白字,则几乎无法辨认。那么为了使感知的对象显得突出,增强感知效果,我们在批改作业时用红笔,区别字形时用彩色笔标示,定理、标题用粗体字;在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可以用;不要在黑板前演示深色教具;使用挂图时,可以将其中不需要学生看的部分遮住;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出来等。这也要求教师讲课不能平铺直叙,要重点突出;声音要有变化,朗读时要有起伏,要突出重音,必要时甚至突然停下来,造成差异的情境,以引起学生注意。 3.运用感知的活动律 我们知道,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课堂上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并配合适当的手势动作,以手势、动作达到增强感知效果的目的。当然,这不是说在讲课时“动”的越多越好,多余的动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起消极作用。此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体现出活动变化的状况。 4.运用感知的组合律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在实际观察中,要把零散的材料或事物,按空间接近、时间连续、形式相同或颜色一致的形式组合起来进行观察,从而找出各自的特点。根据接近原理,在教学中从时间上进行合理的组合就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速,语言流畅,语句间要有必要的停顿。在空间上接近就应事先妥善设计板书的位置、顺序、式样等,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留空或用色彩区分,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内容上体现接近原理就要做到讲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注意归纳总结。根据相似原理,讲课和板书都应该是类别清楚。根据闭合原理,讲课要注意范园,不能无边无际。为了体现好的连续,讲课就要有系统性。按好的形态这一组合规律,必视要做到通俗化。讲课也是如此,通俗就易懂。(二)运用感知的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可以提高感知的成效 感知的协同律指出在观察过程中,有效地发动各种感知器官,分工合作,协同活动,这样可以提高观察的效果。也指同时运用强度、差异、对比等规律去观察对象。往往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摘要: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对主观幸福感念、结构、特点及研究的回顾与发展等进行了梳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综合述评。通过述评,一方面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综合评价,丰富和深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综述 目录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 (2)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2) 三 (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 (3) 五、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3) 六、 (4)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这是Diener(1984)提出来的在心理学界得到公认的概念.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是SWB有三个特点。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1.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Wilson(1967)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Die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重点转向内部因素,建构有关的理论框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方法、途径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理论进行整合,形成了以自陈量表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以正面评价为主,并兼顾负面指标的新格局。 2.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90年代到本世纪初,研究逐渐由老年群体开始逐渐向其他人群发展.在理论方面,理论综述和有关主观幸福感结构的讨论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在测评工具的建设来看,主要是引进和修订国外量表,也有较少研究者自编问卷进行测量。 三、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国内对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主要是应用国外研究工具小范围测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测查样本都在400人以下,目的是引入量表。段建华(1996)在我国部分大学生中试用了Fazio修订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通过《CNKI全文期刊、专利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从1997-2011年检索到最早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的是1997年景淑华、张积家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对烟台师范学院224名本科生进行的测查。调查工具采用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1977)和kamlnan和FIett(1983)制定的情感量表,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何瑛(2000)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单项人面量表对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2000年后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逐渐出现,集中于郑雪、严标宾等近几年的系列研究,其研究基本一致使用Diener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量表.本世纪初至今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飞速发展的阶段,研究者们不仅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还开始研究相关变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大量实证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实证研究的变化趋势,即由最初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外部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到人格、归因方式等内部因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自古以来,在人类思想史上,就有许多对幸福的追问和探讨,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仅止于哲学上的思辨,形成了不同派别、不同主义的幸福观。 直至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为经济快速增长始终赶不上人们对富裕生活的要求而兴起了生活质量研究运动和积极心理学运动,这才推动了幸福心理的科学研究的形成。[1]主观幸福感研究从此兴起,20世纪7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经历了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我国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整整比西方晚了近30年。 1.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作为心理学专用术语,得到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是美国学者Diener(1984)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2]它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主观幸福感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属于认知因素,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和特殊领域生活满意度两方面,前者包括想要改变生活、对目前生活满意、对过去生活满意等;后者包括对工作家庭、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满意等。[3]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属于情感因素。主观幸福感从形式上被定义为“具有较多的积极情感,较少的消极情感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重视自己的主观评价”。[4]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的阐述,国内大多数文献引用的都是美国学者Diener提出的观点,即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 2.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内容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上。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Diener对此做了区分。早期研究的主要是外部因素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如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和生活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由于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对主观幸福感解释力极为有限,研究者们转而研究内部因素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1外部因素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1.1年龄、性别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一直以来,学者们对性别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如郑雪、张雯、郑日昌等人的研究都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徐维东等的研究表明男性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女性,[5]李焰、赵君(2005)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指出,在性别差异上,女生的幸福感明显高于男生。[6] 在年龄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Diener和Suhde(1998)的研究报告显示,生活满意度在18-19岁之间的平均水平非常的稳定,而积极情感在20-80岁之间缓慢下降,消极情感在20-60岁之间缓慢下降、在70-80岁之间出现回弹。[7]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年龄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平稳—— —布兰克夫劳和奥斯瓦德首次报告了年龄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U型的最低点在40岁左右。[8]2.1.2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大多数研究认为,它们之间有着积极的相关。也有研究则认为,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小了。如严标宾等的研究发现,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平均或高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9]另外有研究表明,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无关。 2.1.3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生活事件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10]HeadyB&WearingA的研究表明,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11]笔者2007年在对广州某地方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主观幸福感调查时发现,主要生活事件如就业、学业对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而严标宾等研究认为,各种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都没有对大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12]目前,对生活事件是否会影响主观幸福感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 2.1.4社会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社会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13]许多学者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有研究认为,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时,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4]2.1.5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关于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者常常把集体—— —个体社会取向作为文化的指标。[15]许多实证研究已经证实,文化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研究者认为,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在诸如生活满意感、情感体验、社会取向、价值观、判断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16]郑雪、王磊以在澳大利亚的144名中国留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均可直接影响其幸福感;文化融入进程可直接影响中国留学生的幸福感,并可通过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对其幸福感产生间接的影响。[17] 2.1.6工作、教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工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上。国内外学者们对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关注较多,研究了工作压力、工作特征、工作中的社会关系、个体比较、个体差异和组织因素等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而对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的探讨仍然没有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对于教育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18]。 2.2内部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2.1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人格是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Diener等人认为人格因素是主观幸福感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当代心理学界比较关注的是大三人格、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19]在艾森克内—— —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众多研究中,一致表明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能够增进幸福感;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存在负相关,会降低幸福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外倾性、神经质、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这五个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外倾性、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重复验证了大三人格与幸福感的研究结论,即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提高幸福感,神经质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会降低幸福感。但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很少,而且结论也不尽一致。[20][21]此外,大七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是以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为基础探讨人格结构中的七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少。 国内外有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自尊、乐观、自信、控制点、自我监控、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有研究指出在众多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中,自尊是预测生活满意度的最佳指标之一。但需要指出的是,Diener等人在跨文化研究中发现,这种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显著的相关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并不具有普遍性或更弱。[22]此外,自尊分为个人自尊和集体自尊,国内对集体自尊的研究仍需要拓展。 有关心理控制源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有两种结果:一般的研究认为内控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但王登峰(1991)的研究却得出了外控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的结论。[23] 也有研究者指出人格的另外一些非特质的特征也有可能与主观幸福感有关。 此外,许多研究发现人格会通过影响对遗传、生活事件、经济和社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广州大学唐蕾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综合法,从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内容、研究方法、理论观点等各方面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关系理论 作者简介:唐蕾(1979-),女,湖南永州人,广州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职硕士。 55 ——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摘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干预及培养进行展望。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干预及培养 一、情绪自我效能感概念 Bandura(1986)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能力有关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层面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Schultz(1990)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自信、自重与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等人提出。Caprara等人(1999)认为个体在管理日常情绪体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不仅在于个体的管理技巧和能力,还在于不同个体对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干上有很大差异,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Bandura等人(2003)同样强调个体管理情绪生活的能力感,他们认为个体具有自我情绪调节技巧是一回事,在不同的场合中能够坚持运用这些技巧是另外一回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Bandura,caprara等,200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情绪的形成、保持、回避和抑制能力的评价及对内部情绪调控的信心/信念(Caprara, Alessandri&Eisenberg, 2012)。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 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 Watson &Tellegen(1985)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为两个维度: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expressing positive affect , POS)和调节负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managing negative affect , NEG)。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指个体面对成功或其它愉快事件时,体验或表达注入快乐、热情、自豪等整形情绪的效能信念(Bandura etal ., 2003; Caprara & Gerbino , 2001) 。调节负性情绪的自

幸福感研究综述

幸福感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简单梳理,对幸福感研究的新取向——幸福感概念整合模型作了介绍,并对今后幸福感研究思路进行了思考。论文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幸福感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着,然后希望获得更好一点。活着就是要满足生理需要,活得更好一点就是要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怎样才算满足呢?幸福和自由是满足的极限。追求幸福,作为人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又常新的意义,同样,对幸福问题的研究也具有恒久而又长新的意义。从古至今,学者们从未终止过对幸福问题的探索。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先哲们就在探求人类幸福的途径,当时的术语一直沿用至今。幸福是一个多学科的命题。它涉及到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哲学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尝试着对“何谓幸福生活”的问题进行定义。心理学侧重于对这种心理状态的描述及其成因的探讨。自1967年Wanner Wilsion撰写《自称幸福感的相关因素》以来,源自社会学的认知幸福感模型与源自心理学的情感幸福感模型便综合成了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理论模型,占据了幸福感研究的主流地位,成了幸福感的代名词。在研究的进程中,不同学科的学者根据自己探究的出发点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

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幸福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从总体上看,不断地提高,人们梦寐以求的“丰裕社会”似乎成为现实。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的心理体验问题逐渐显现称呼来,幸福感的研究也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幸福感再次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幸福感是一种个人感觉,他取决于个人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综合满意程度。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Seligman 2002)。积极情绪是幸福的一个方面,积极情绪体验不仅能够反映个人的幸福,而且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如欢乐可以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引导艺术和科学工作的进行,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满足可以使我们产生审视自己生活状况的愿望。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可以用新的更积极的方式来看待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的世界,所有这些都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积极情绪。幸福感的作用不言而喻,幸福可以增进创造性、提高生产力并且有助于长寿。有人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因此,幸福和幸福感是人类和人生的最重要课题,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幸福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将是学者们终身的责任,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理论支持和引导。 2.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轨迹 2.1幸福和幸福感 幸福与幸福感在文献中没有做过区分,二者是被通用的。因为长期被

主观幸福感文献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张文燕 摘要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涵义、内容和特点,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论及测量工具的研究,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多种因素,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课题,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影响因素 1.引言 幸福是个古老的话题,伊壁鸠鲁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长期以来,传统的心理学以“消极”为主导的模式,专注“治疗”和修复损伤,而对幸福感的研究是从消极心理学模式走向及极心理学模式的一个标志,“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心理学理念的发展,研究人类的积极质量,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宗教都曾将幸福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eman博士称其为心理学研究范式由“不幸模式或疾病模式向幸福模式或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变[1]。Dier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中,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幸福感早期研究假设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结构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认为幸福感是人口统计变量的“副产品”(by-products)。在第二阶段以Dierner(1984)撰写的《主观幸福感》为标志,研究重点是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模型,研究幸福感的心理形成机制。第三阶段的研究重心侧重幸福感测量技术完善与发展,在早期幸福感测量发展的基础上,现代幸福感测评显示出多方法、综合化的态势。 幸福感基于快乐论和现实论又分为主观幸福感(SWB,subjiective well-being)和心理幸福感(PWB,psychology well-being)。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人本主义理念在当代心理学中的延伸,也积极心理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而且是人的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显现。近几十年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心理学:感知觉复习

心理学:感知觉 一、名词解释 1、感觉: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3、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受到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 5、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错觉: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7、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是高水平的知觉,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层次。 8、社会知觉:对他人、对群体、对自己的知觉。 9、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11: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二、填空题 1、(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 2、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 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应。 4、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包括( 声音听觉 )和(言语听觉 )。 5、感知觉是人的感性认识,而思维则属于_理性认识认识,是人类认识的_高级形式_ 6、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 7、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_、理解性、恒常性)等特性 8、(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 9、小王取看电影,进入电影院后眼前一片漆黑,过了一会,他才觉电影厅渐渐明亮。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暗适应)。 三、判断题 1、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标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利用感知的差异律和对比律。(对) 2、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对) 3、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对) 4、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错)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8、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杨心德,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2011年大纲]: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 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2) 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 用 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 [辅导讲义]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 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是衡量感觉的一个 尺度。 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 和差别感受性,分别用绝对感觉阈限 和差别感觉阈限 来衡 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不是所 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性质要适宜外,刺激还必须达到适当的 限度。女 口:手表、尘埃对人的刺激。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 感觉阈限,而对 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 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即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觉性就越高。差别感受 性和差别 感觉阈限: 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尽管刺激强度又发生了变化, 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强度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 女口:在原有100克重量中再 加上1克,人们感觉不出它的变化,一定要加上3克或更多一些,人们才能觉察 出前后的 两种重量的差异。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 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对 同类刺 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也 成反比关系。 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 如 △ (3) (4 ) (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幸福感研究综述

幸福感研究综述 刘 芳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通过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轨迹的简单梳理,对幸福感研究的新取向———幸福感概念整合模型 作了介绍,并对今后幸福感研究思路进行了思考。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幸福感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09)01-079-04 收稿日期:2008-08-21 作者简介:刘芳(1971—),女,甘肃民勤人,高级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人格与心理健康。 1.引言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着,然后希望活得更好一点。活着就是要满足生理需要,活得更好一点就是要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怎样才算满足呢?幸福和自由是满足的极限。[1]追求幸福,作为人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又常新的意义,同样,对幸福问题的研究也具有恒久而又常新的意义。从古至今,学者们从未终止过对幸福问题的探索。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先哲们就在探求人类幸福的途径,当时的术语一直沿用至今。幸福是一个多学科的命题,它涉及到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哲学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尝试着对“何谓幸福生活”的问题进行定义。心理学侧重于对这种心理状态的描述及其成因的探讨。自1967年Wanner Wilsion 撰写《自称幸福感的相关因素》以来,源自社会学的认知幸福感模型与源自心理学的情感幸福感模型便综合成了主观幸福感(Sub -jective Well-Being ,SWB )理论模型,占据了幸福感研究的主流地位,成了幸福感的代名词。在研究的进程中,不同学科的学者根据自己探究的不同出发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 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2] 幸福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从总体上看,不断地提高,人们梦寐以求的“丰裕社会”似乎成为现实。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的心理体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幸福感的 研究也应运而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幸福感再次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 幸福感是一种个人感觉,它取决于个人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综合满意程度。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Seligman ,2002)。积极情绪是幸福的一个方面,积极情绪体验不仅能够反映个人的幸福,而且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如欢乐可以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引导艺术和科学工作的进行,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满足可以使我们产生审视自己生活状况的愿望。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可以用新的更积极的方式来看待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的世界,所有这些都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积极情绪。幸福感的作用不言而喻,幸福可以增进创造性、提高生产率并且有助于长寿。[3]有人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因此,幸福和幸福感是人类和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幸福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将是学者们终身的责任,将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理论支持和引导。 2.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轨迹2.1幸福和幸福感 幸福与幸福感在文献中没有做过区分,二者是被通用的。因为长期被通用,似乎淡化了二者的区别。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区别幸福与幸福感:第一,幸福是客观的,如家庭美满、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等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带有客观性,而幸福感是对幸福的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所处境地的评价,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是一个例子;第二,幸福是 79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 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 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 (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 (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2011年大纲]: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是衡量感觉的一个尺度。 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分别用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性质要适宜外,刺激还必须达到适当的限度。如:手表、尘埃对人的刺激。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感觉阈限,而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即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觉性就越高。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尽管刺激强度又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强度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如:在原有100克重量中再加上1克,人们感觉不出它的变化,一定要加上3克或更多一些,人们才能觉察出前后的两种重量的差异。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也成反比关系。 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

员工幸福感研究综述

员工幸福感研究综述 摘要: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关注内心主观感受。因此,幸福指数、幸福感不仅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生活重要标准,也开始被广大企业作为衡量员工状态的重要指标。研究员工幸福感,对如何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增强凝聚力,推动整个企业或者组织单位繁荣、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幸福感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不同研究者对幸福理论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比国内外研究者对员工幸福测量方法研究分析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因素,提出评述和展望。 关键词:幸福感;相关研究;综述 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活的质量标准,开始追求自己认为的幸福。“幸福”已经成为社会成员关注的焦点词,而2012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闻节目“你幸福吗?”也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可见幸福感或者幸福程度已开始作为衡量国民生活或者其他方面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从古至今,东西方哲学家、学者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幸福都进行了探讨,经历表述阶段到后来理论构建以及实证这个演变过程,可见,幸福感已经成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研究对象。 一、幸福感涵义及特征 (一)幸福感理论思想基础 幸福到底是什么?古往今来,许多研究者都对其定义作过探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文献极多,甚至社会上每个几乎都能理解其含义,但却不能给出精确的定义。 从词源的角度,英语中对幸福的表达用happiness、well-being等,意思是愉快、满意。但是在心理学研究中对幸福的规范称谓则用well-being,直译为良好的存在状态。韦氏词典,1997年版对其解释为:一种良好的或满意的生存状态: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兴旺(prosperity)的状态。在汉语词典里,如1989年版《辞海》(印缩版)中给出的定义是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