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次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这是事关小康社会建设新胜利、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重大抉择,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如何推进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落到实处,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定中短期文化发展规划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全面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应该确定中短期文化发展规划,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定位打下基础。首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只有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确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题、目标、方法,才能增强文化改革的自

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其次,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党政领导任期目标和考核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推进。建立便于操作的评价考核体系,把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员身上,加强日常督促检查和阶段性评价考核,不断增强各级推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提高领导者自身文化素质和文化工作能力是前提和基础。领导干部应当坚持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提升思想境界。善于把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结合起来,在举一反三、厚积薄发上下功夫。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用丰富的实践经验滋养理论,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互为促进的发展趋势,更有成效地推进文化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二、建立推动文化发展的组织构架,加强文化干部队伍培养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当前重中之重。文化对全局的影响重大而深刻,抓文化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和谐。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指导调度,及时研究解决文化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一是强化政策推动。从财政、税收、土地、工商、

投融资等各个方面予以扶持,保证政策能够给足、到位。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公益性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落实财政投入各项政策,保证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增长幅度高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实行部门联动。宣传、文化、广电、出版、旅游、科教、体育等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发改、国资、财税、工商、人事、劳动、规划、建设、国土、金融等部门,需要充分履行职能、有效提供保障,共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是搞好社会互动。借助各种媒体资源,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关注文化、研究文化、弘扬文化。重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对在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大张旗鼓予以表彰和奖励,营造出浓厚的文化工作氛围。

三、调动各方力量挖掘、培育和创新文化发展动力

进一步激发文化建设的活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点要发挥其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功能,要自觉摒弃一切不适应文化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体制机制,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扫除障碍。一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文化竞争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

的理念、文化可以创造永久性财富的理念、文化是无形资产的理念、发展文化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理念,坚决克服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的不良想法。二是要大力解决影响文化发展的“瓶颈”

问题。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作,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把握文化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自觉追随和拥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实践和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既成为文化服务的对象、又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三是排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弊端。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要抓好塑造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环节,抓好顶层设计,强调各级文化工作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

领导力度,积极引导文化工作者坚守文化责任,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力量变成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合力,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的实际成效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四、壮大文化产业以形成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并进的发展格局

文化既是重要的社会事业,也是大有可为的新兴产业,还可以发挥一业兴百业旺的联动效应。文化具有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各业发展的巨大综合效应,应当深刻把握和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做足做活文化兴企、兴产、兴业、兴市的文章。应把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融入文化特色,彰显文化品位,塑造融建筑艺术、文化艺术、地方风情于一体的城市形象。把文化作为旅游业的灵魂来抓,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景点、自然风光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推进文化旅游,构建以各种特色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旅游新格局。同时,将文化品位注入餐饮经营之中,丰富发展饮食文化,提高餐饮业的品位和竞争力。

从区域经济社会的竞争发展看,文化也历来占有重要位置。文化产业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实现文化产业与经济领域其他门类的互动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为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

文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历来是群众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群众的重要力量。文化对于人民群众既有满足需求的功能,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塑造高尚精神、培育科学信仰、滋养净化心灵,凝聚统一意志。文化如光,照亮前程,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在当前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良莠并存、相互激荡的情况下,只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才能充分发挥对群众的熏陶、教育、激励作用,对社会的调控、规范、凝聚作用,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柱、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文化建设都有着特殊重要意义,都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

从电视剧中看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电视剧 一、中国电视剧发展概况 中国的电视剧几乎和电影是同步的,从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到现在,中国的电视剧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1980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敌营十八年》是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也是中国第一部采用情景剧模式制作的最早产生广泛影响的通俗电视连续剧。 1990年中国第一部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的出现掀起了中国电视室内剧的热潮,《爱你没商量》、《编辑部的故事》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这期间由宋丹丹、梁天等主演的《我爱我家》则将美国的情景喜剧的形式引入中国,为中国电视剧增加了新的剧种。1992年台湾推出的《戏说乾隆》的热播着推动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的“戏说历史”电视剧的出现,其中1998年的《还珠格格》是代表之作之一,其收视率曾经在北京地区高达44%,在全国跟高达64%。 1999-2001年是中国电视剧的“警匪时代”,出现了《永不瞑目》、《警坛风云》、《罪证》、《警察本色》、《黑洞》等一系列以弘扬主旋律为主线,以善恶斗争为卖点的“公安电视剧”热。2000年中国内地的第一部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填补了偶像剧的空白,从2001年《流星花园》的出现,偶像剧在中国内地成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2000年以后中国电视剧有了长足的展,可以用一日千里来说。随着时代被背景的变化,中国的电视剧渐渐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衡

量。古装、现代、武侠、都市、军旅、励志、神话、历史、言情、穿越等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电视剧层出不穷。《隋唐英雄传》、《媳妇的美好时代》、《天下第一》、《摩登新人类》、《第五空间》、《奋斗》、《白蛇传》、《大秦帝国》、《佳期如梦》、《神话》、《宫锁心玉》等都是很好的作品。 17大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后中国已电视剧产业更是风生水起。到目前为止,中国电视剧已摘得三个“世界第一”的桂冠:电视剧年产量世界第一,电视剧年播出量世界第一、电视剧观众总量世界第一。据国家广电总局年度统计资料,2007 年中国生产电视剧529 部14670 集,2008 年502 部14498 集,2009 年402 部12910 集,2010 年436 部14685 集,2011 年469 部14942 集。不论是创作热情还是生产规模,中国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电视剧生产第一大国。 二、中国电视剧和外国电视剧的比较 中国电视剧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它许多外国作品中还有很多的差距。 中国电视剧同外国电视剧(如美剧、日剧、韩剧)的差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中国电视剧与美剧: 中国的电视剧产量高、但是质量较差,美剧的制作成本很高,但是美剧的质量很高,在美国虽然没有中国的历史剧、乡村剧等题材优势,也没有古龙、金庸等小说家给他们写武侠小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刘奇葆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3日06 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切实增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责任感使命感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意味着新任务、新要求,新方位意味着新起点、新作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国家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开创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

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是有了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奋勇前进;也正是有了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旺盛生命力。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凝聚起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强大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综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振兴强盛,都需要以文化繁荣发展为支撑。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就在于我们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不仅为自身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提振起全党全国人民的信心和斗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就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可以说,衡量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

文化大繁荣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 答案

文化大繁荣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100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爱国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自由主义 2. 《周易》有言,观乎(),以察时变。 A.人文 B.水文 C.星文 D.天文 3.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出自于() A.《周易》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4.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是兴国之魂。 A.社会主义核心政治体系 B.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体系 C.社会主义核心民主体系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 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6.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A.文化 B.文明 C.民主 D.政治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郭建宁教授指出,五四文化批判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对西方文化基本上只有肯定没有否定。 B.对中国固有文化基本上只有否定而很少肯定。 C.对中国固有文化基本上只有肯定没有否定。 D.对西方文化基本上只有否定而很少肯定。 2. 郭建宁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点包括() A.引导性 B.整合性 C.包容性 D.适用性 3.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 A.思想自由

B.兼容并包 C.自强不息 D.厚德载物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戊戌变法的内容之一是设译书局,派留学生。 正确 错误 2. 亨廷顿指出,现在的冲突主要不是军事冲突——“热战”,也不是意识形态冲突——“冷战”,而是文化、文明、宗教和价值观的冲突。 正确 错误 3. 郭建宁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的“仁”与西方文化讲求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确 错误 4. 戊戌变法的内容之一是废八股,兴西学。 正确 错误 5. 郭建宁教授指出,文化何来,是由人化文。 正确 错误 6. 郭建宁教授指出,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文化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 正确 错误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①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④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⑤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力。③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那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它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文化大繁荣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 课程的考试100分

文化大繁荣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课程的考试100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爱国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自由主义 2. 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语自()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4. 戊戌变法发生于哪一年? A.1898年 B.1899年 C.1900年 D.1901年 5.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这是下列哪位的话?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天华 6. 《周易》有言,观乎(),以察时变。 A.人文 B.水文 C.星文 D.天文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 A.思想自由 B.兼容并包 C.自强不息 D.厚德载物 2. 郭建宁教授指出,西方的核心价值包括以下哪些? A.自由 B.民主 C.平等 D.博爱 3.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内容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戊戌变法的内容之一是设译书局,派留学生。 正确 错误 2. 戊戌变法的内容之一是组织商会;改革财政。 正确 错误 3. 郭建宁教授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正确 错误 4. 戊戌变法的内容之一是创办京师大学堂。 正确 错误 5.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正确 错误 6. 郭建宁教授指出,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文化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 正确 错误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南安一中高三政治备课组 一、时政材料 1.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成果显著;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生动活泼;新闻媒体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文艺创作空前活跃,精品迭出;“汉语热”席卷世界,中华文化“走出去”,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1)和谐之花,文明之果——和谐文化构筑团结进步精神支撑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随着改革深化,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妥善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既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和谐文化如春风化雨,丰富并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内涵,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发展繁荣中的当代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促进社会和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巩固了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爱国主义、公平正义、互助互爱、真善美等思想观念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里,价值日益凸现。 (2)民族之根,时代之声——优秀传统文化再造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内容不但受到中国人民的重视,也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保护文化遗产、挖掘其优秀内涵、创新其表现形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2年,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启动;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些大工程对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3)创新之源,活力之本——文化改革促发展惠及亿万群众 据统计,十六大以来,全国文化事业经费累计达到580.82亿元,年均增长22.5%。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渐向农村和西部倾斜,5年累计对农村投入159.44亿元,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全面铺开,使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已整合的数字资源达到60TB,相当于1500万册图书或者55560小时的视频节目,辐射上亿人口。到2006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4亿元,基本实现了已通电5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公益性文化事业正在成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入世后,国产电影不仅没有被来势迅猛的外国大片打垮,而且票房连续四年超过进口影片。以《英雄》、《十面埋伏》、《夜宴》等为代表的国产大片,还成功打入壁垒森严的欧美市场。中国电影上演“绝地反击”的秘密,就在于改革创新。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增强了国

文化大繁荣

文化大繁荣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也是极力保护维护的精神财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兴国进军号角,各地纷纷响应,并积极探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形成与经济相协调、相促进的文化发展格局。学校作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至关重要。 文化需要发扬,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的文化,那就会被别人盗窃,比如韩国,就盗窃过中国的文化,,李时珍是韩国人,本草纲目韩国的,孙先生韩国人,三国志韩国人写的,赵云韩国人,针灸韩国人的,中医是韩国人研究的,叫韩医。风水学韩国的,还不要脸的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这些都是真的,不是流言。我记得看过几个日本电视节目,说得就是韩国剽窃中国文化,日本人都笑着说谁都知道韩国文化是传承中国古代文明,连日本文化都是传承中国古文化,韩国竟然还在那样说。韩国的幼稚行为把台上那几个日本人笑的肚子痛,这些都出自韩国人之口,可见,别人都在争先恐后地想着如何把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转化为自身的力量,作为中国人,肿么能就这样不值钱地让出去呢? 吸引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演出团体、近万名艺术家参与的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8日将揭开帷幕。 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创意产业活力迸发、城市形象和文化 “软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以举办上海国际艺术节为典型代表,上海正在抓住 “后世博”和“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机遇,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向着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世界级的艺术之都坚实迈进。 上海有着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等精神,向全世界宣传着那不朽的实力。创立12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成为中国规模影响最大的国际文化交流盛会。在一个月时间里,德国文化周、甘肃文化周、上海国际魔术节、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大宁音乐节、喜玛拉雅艺术节 等“节中节”活动接踵而至;“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等18项展览琳琅

范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奉行全盘西化的观点之所以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是因为() A.没有把握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 B.全面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C.割裂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 D.颠倒了中西文化的关系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提倡文化多样化 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3.江苏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强调,文化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江苏之所以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基于() 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先进文化、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什么样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那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B.培育“四有”公民 C.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6.广州市的人民公园、青年公园、东风公园,不设围墙,不售门票,均免费开放,集游览、观赏、休闲、游玩、健身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艺术需求。广州市政府的这种做法() A.有利于传播和普及各种思想文化 B.有利于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C.有利于保证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D.强化了文化公共设施的经济功能 7.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全面来临的时代,“红色经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改编。由于原作者的革命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价值观被颠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学习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心得体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校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现将个人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我深刻认识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体指的是什么。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二)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二、我能够正确理解“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重要意义。(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只有发展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我们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凝心聚力推动文化产业大繁荣

凝心聚力推动文化产业大繁荣——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 发展的体制机制的研究 工业和信息化局赵先文 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令林甸县广大宣传工作者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十七届六中全会认真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在当今世界文化于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只有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才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并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在世界上和平崛起的时代,正在成为现实,正在成为发

展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文明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而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则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本身必须具有相应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气。 文化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就其本源来说,来之于社会存在特别是社会经济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然而,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它不仅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实践,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而且它还有自己相对独立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它必须是在对以往文化成果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创新发展。因而,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不仅要批判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还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要“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结合林甸实际情况,我们将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今后的创作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激发文化创作活力,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创作更多的文艺精品。 全会的召开,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意义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意义 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其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把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做出重大部署,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重新审视文化的价值,重新给文化以应有的历史定位,重新认识文化的作用,这是体现党的执政理念转变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突出标志之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战略和时代的高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论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性、紧迫性,具体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四项重大任务,指明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重点领域和方针政策,是新世纪新阶段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宣言和行动纲领。其时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文化上的本质要求,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和目标,赋予了重大使命。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部分所强调的理论武装、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等丰富内涵,是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内容之一。建设好建立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引导和规范全社会的道德和价值取向。 第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繁荣民族文化开辟了道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包括繁荣发展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新世纪以来,在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号召引导下,经过广大专家学者的努力,作为北方草原民族集大成的民族文化精华——草原文化学已经宣告诞生,其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已经开始奠定,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三大主源之一的观点已成共识。在此情况下,繁荣发展草原文化,已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鲜明主题和中心任务。在我区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要的就是要推动草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继续深化草原文化研究,建设草原文化学科体系,这是我区必须长期坚持的文化发展目标,是民族文化大繁荣和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方向和重点。 第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做大做强草原文化产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包括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包括继续拓展草原文化研究,丰富和填补中华文化发展史的空白。另一方面,任何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沃壤,而草原文化产业则是草原文化理念的物化,它赋予草原文化产业以鲜活的文化特征与文化精神,使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带有鲜明的唯一性、民族性,使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将在其发展进程中催生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新的文化业态。草原文化产业既带有一般文化产业的共性,又具有一般文化产业所不具备的文化特质。“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文化新高潮的兴起,为草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期,当前要特别在整合草原文化资源,重视草原文化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草原文化丰厚资源等方面下大气力,完善有利于草原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优化环境,加大投入,努力把草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使之尽快跻身于我区强势产业行列。 第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创新是文化发展繁荣的源泉和不竭动力,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消化别的、外来的有益于自身健康发展的文化因子,而成为一种内涵全新的文化,同时使自身的文化特征更为彰显。但是,一种文化不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别种文化的影响。文化要实现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创新,增强文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计划正 式版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国家“xxx”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浙江实际,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我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深入实施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文化创新,建设和谐文化,在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的同时,深化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三大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增强我省的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全面建设惠

文化大繁荣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93分答案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93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以(A)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爱国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自由主义 2. 《周易》有言,观乎(A),以化成天下。 A.人文 B.水文 C.星文 D.天文 3. 戊戌变法发生于哪一年?A A.1898年 B.1899年 C.1900年

D.1901年 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语自(A)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5. 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B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6.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这是下列哪位的话?C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天华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郭建宁教授指出,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在() A.变迁 B.变化 C.变革

D.变动 2. 郭建宁教授指出,20世纪中国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三件大事是(ABC) A.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 B.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 C.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热” D.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大迁徙” 3.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内容包括(ABC)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的基本共识是,中国的落后主要是文化的落后,中国的问题根本是文化问题,中国的危机根本是文化危机,中国的重建根本是文化重建,中国的复兴根本是文化复兴。 正确 错误 2. 郭建宁教授指出,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文化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 正确 错误 3. 戊戌变法的内容之一是设译书局,派留学生。 正确 错误

论述对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看法

论述对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看法 材科113班 1109100316 吴芸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回顾历史,党的十七大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并且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同时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这充分反映出我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勇敢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必将推动中华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空前的兴盛繁荣。作为新时代主力军的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繁荣民族文化开辟了道路;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做大做强草原文化产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开辟了广阔前景;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搞好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化工作者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今年全国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当代中华儿女一定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 作为一名目标远大积极向上的优秀共青团员,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也感受到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从四个方面具体指出了行动的方向。作为大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优势,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

文化大繁荣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课程考试

文化大繁荣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A.文化 B.文明 C.民主 D.政治 2. 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3. 《周易》有言,观乎(),以察时变。 A.人文 B.水文 C.星文 D.天文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爱国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自由主义

5.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出自于() A.《周易》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6.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这是下列哪位的话?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天华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郭建宁教授指出,20世纪中国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三件大事是() A.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 B.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 C.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热” D.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大迁徙” 2. 郭建宁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点包括() A.引导性 B.整合性 C.包容性 D.适用性 3. 郭建宁教授指出,鸦片战争的意义包括() A.在时间上,中国进入了近代史。

B.在空间上,中国进入了世界史。 C.在空间上,中国进入了近代史。 D.在时间上,中国进入了世界史。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郭建宁教授指出,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文化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 正确 错误 2. 郭建宁教授指出,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 正确 错误 3. 戊戌变法的内容之一是设译书局,派留学生。 正确 错误 4. 郭建宁教授指出,中国人真正的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文化的重要性大概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 正确 错误 5. 郭建宁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下限是“耻”。 正确 错误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正确 错误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文化人才队伍

高等艺术院校要自觉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支撑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范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包括语言、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进入21世纪,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占据战略性的地位。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近两年,全国各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我国文化建设不断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建设一支规模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人才队伍成为迫切的任务。因为,人才是文化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最积极的力量,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所在。据相关统计,截至2007年,全国文化从业人员为195.6万人左右,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是,这与我国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相比,文化人才队伍显得明显不足,特别是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媒体、文化经营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人才相对匮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各级学校教育,特别是肩负艺术教育职责的高等艺术院校。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艺术院校迎来了难得发展机遇。一方面,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培育、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创作文化精品力作、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服务的职责,对于提升国

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推动社区大和谐大稳定

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推动社区大和谐大稳定 金欣社区成立于2011年4月30日,地处贵州省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距离贵阳中心城区14.8千米,服务面积约5.89平方公里,是小河区新划分的八个社区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辖区发展相对蔽塞、相对落后的格局,加之朝晖厂,齿轮厂等国有企业的改制,辖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及文化活动一度几近停滞。社区成立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紧紧抓住“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社区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通过加快文化自身发展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居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不断发掘和谐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以文化为名片,群众为基础,活动为纽带,德艺双馨目标,建设和谐文明小康社区。 一、积极引导,组织开展特色文化 搞好群众文化事业,加强组织引导是关键。社区成立以来把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进成部分,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社区通过广招贤能、组织培训、相互交流等形式,充分发挥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不断推动社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了使这些文体队伍真正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宣传者和推动者,社区把坚持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以科学的理念武装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社区文化发展宗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通过书画培训、名家交流、共驻共建等形式,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在加强情感沟通、促进人际和谐上的作用,通过文化参与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化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共建社区文化社区、和谐家园。 二、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巩固文化阵地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是基础,文化是支撑。为了不断增强社区文化发展后劲,金欣社区把加强硬件建设作为发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不断创新思路,采取社区投资和社会筹资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搭建了良好的社区文化平台。为解决社区群众文体活动设施器材落后、场地狭小等问题,社区通过多方筹资、整合资源等方式,发挥共驻共建优势,把辖区单位等多处文化设施纳入社区文化活动范围,作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在前期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社区还成立了以全省第一家集书画学习、宣传、教育、普及、研究为一体的“金欣书画院”和“金欣艺术团”为主体的“社区文化活动基地”,并定期邀请文艺界专家进行培训和交流,极大的丰富了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