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技术

拔罐技术
拔罐技术

拔罐的好处和作用

时间:2011-04-26

拔罐的好处和作用,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中医拔罐巧治颈椎病

拔罐的好处和作用:负压作用

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拔罐的好处和作用:温热作用

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拔罐的好处和作用:调节作用

拔罐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哪些病用拔罐治疗效果更好

拔罐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并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

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间物质的交换,其功能的调节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且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此外,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不同拔罐罐法不同作用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如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保健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强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并可加深呼吸,增强胃肠蠕动,兴奋支配腹内器官的神经,增进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可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

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拔罐的好处就是在于能驱走身体内部的垃圾,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让身体更能放松拔火罐的好处拔罐养生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15-11-18 来源:养生围观:3882次

字号:T|T

【导读】拔火罐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粹中医文化的一部分,古老的文化现在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运用。拔火罐的好处都有哪些呢?是怎么样的魅力让可以流传千古依然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拔罐养生又要注意什么呢?

拔罐养生的好处

减肥作用。火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疏通经络,平衡气血,调整内分泌,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及脂肪消耗增加,即可减去体表脂肪,又可减去体内深层脂肪,从而达到安全、保健、快速减肥的目的。

拔火罐的好处拔罐养生要注意什么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排除体内毒素。拔罐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温热作用。当人体受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气)等外界侵袭或跌打损伤后,即可扰乱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瘀血、气滞、痰涎、宿食、水浊、邪火,这些致病因子通过人体经络走窜于全身,并充斥于经络上的穴位,打乱了气血的运行,致使气血凝滞。拔罐可祛除人体六邪气,通气通血、舒经活络,它的温热作用可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

拔火罐的好处拔罐养生要注意什么

那么,拔罐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拔罐养生的方法

放血拔罐是指在选定的穴位上或脓肿处,用三棱针扎上几针,再在上面拔罐。体内的瘀血、脓血会沿着针眼流出。放血拔罐时应注意:起罐后应做好消毒工作。本法一般用于发热、热毒引起的疾病。

闪罐就是将已拔上的罐子,迅速取下,然后再拔、再取下,反复多次。闪罐法多用于虚寒证,或肌肉萎缩,或需重点刺激的穴位。闪罐时应注意:罐子在反复闪拔中,罐子本身的温度也在迅速升高,故应备有多个罐子,交替使用,防止烫伤皮肤。

拔罐的坏处当心这样拔罐会生病

发布时间:2016-05-19 来源:养生围观:2802次

字号:T|T

【导读】拔罐的坏处有哪些?说起拔罐相信不好人都能说出一两个它的好处和优点,而你知道拔罐其实也有一些坏处吗?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讲讲拔罐的坏处,当心这样拔罐会生病哦!

拔罐治疗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一、分清体质。按体质拔罐进行补泻,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注意身体状况。有心脏病,严重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性疾病,皮肤过敏,浮肿,水肿,血压过高,有血液疾患及有出血倾向者,患皮肤病以及孕妇、经期,还有过饱、过渴、过饥、醉酒时都不适宜拔罐。

三、有些部位不宜拔。肚脐、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破损处、静脉曲张部位、瘢痕处,乳头、骨头突出处均不宜拔。拔罐旧痕未消退前,最好也别拔。

四、拔罐后不可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被“伤害”的状态,敏感脆弱,此时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等,建议等上两三个小时。

五、拔罐时应注意保暖,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

拔罐的坏处

六、根据病情拔罐,一般为轮流取穴,一次不宜过多。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时,不应再于原部位重复拔罐。

七、拔罐时间应根据年龄、体质、性别及病情轻重缓急而定留罐时间,一般拔罐时间为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疱。一般病情轻或有感觉障碍(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时间要短。病情重、病程长、病灶深及疼痛较剧者,拔罐时间可稍长,吸附力稍大

八、拔罐后不慎起疱,应及时涂烫伤膏,或去医院处理。

九、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因难、脉微细无力等晕罐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注意保暖。轻者可给予少量温开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中冲等穴或艾灸百会、中极、关元、涌泉等穴,一般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或马上送医院处理。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 【操作方法】 1. 点火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 1.1 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1.2 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 1.3 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 2. 拔罐 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 2.1留罐法:又名坐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般留置10-15分钟,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 2.2 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2.3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

拔罐技术(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

拔罐技术(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 目录 一、适应范围 (2) 二、评估 (2) 三、告知 (2) 四、物品准备 (2) 五、基本操作方法(以玻璃罐为例) (3) 六、注意事项 (4) 附: (6) 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6)

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包括留罐法、闪罐法及走罐法。 一、适应范围 适应于头痛、腰背痛、颈肩痛、失眠及风寒型感冒所致咳嗽等症状;疮疡、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评估 1.病室环境及温度。 2.主要症状、既往史、凝血机制、是否妊娠或月经期。 3.患者体质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 5.对拔罐操作的接受程度。 三、告知 1.拔罐的作用、操作方法,留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应考虑个体差异,儿童酌情递减。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此为正常表现,数日方可消除。治疗当中如果出现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3.拔罐过程中如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护士会做相应处理。 4.拔罐后可饮一杯温开水,夏季拔罐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 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罐数个(包括玻璃罐、陶罐、竹罐、抽气罐等)、润滑剂、止血钳、95%乙醇棉球、打火机、广口瓶、清洁纱布或自备毛巾,必要时备屏风、毛毯。 五、基本操作方法(以玻璃罐为例) 1.核对医嘱,根据拔罐部位选择火罐的大小及数量,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缺损裂痕。排空二便,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 5.以玻璃罐为例:使用闪火法、投火法或贴棉法将罐体吸附在选定部位上。 6.观察罐体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有无不适感。 7.起罐时,左手轻按罐具,向左倾斜,右手食指或拇指按住罐口右侧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顺势将罐取下。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9.常用拔罐手法: (1)闪罐: 以闪火法或抽气法使罐吸附于皮肤后,立即拔起,反复吸拔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发热的拔罐方法,以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适用于感冒、皮肤麻木、面部病症、中风后遗症或虚弱病症。 (2)走罐: 又称推罐,先在罐口或吸拔部位上涂一层润滑剂,将罐

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拔罐法是借助热力或其他方法,排除罐中的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具吸着在皮肤上,引起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罐法又叫吸筒法,古代称为角法,在我国晋代已开始应用。拔罐要用罐具,罐具的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瓷罐、金属罐(铜罐、铁罐)、玻璃罐、抽吸罐等。现代,以玻璃罐和抽吸罐使用最广。 一、拔罐的治疗作用 1、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节阴阳功能。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有机的协调,即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拔罐疗法则能调整脏器功能,促使阴阳转化、消长,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的目的。 2、调整气血,疏通经络。经络是营卫气血运行机体的通路,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则邪正相搏,运行不畅。拔罐疗法则从其穴前导之,或在对应之穴启之,从而营卫调和,经络疏通,增强体质。 3、开达抑遏,活血化淤,托毒排脓。拔罐疗法通过对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组织产生充血、淤血等变化,改善血液循环,使经络气血畅通。对于疥疮脓疡之类未成脓者则可在负压吸引力作用下,使毒血吸出,气血疏通,淤阻消散,已成脓者则托毒排脓,症状迅速减轻。 4、消肿止痛,除湿逐寒。通利关节所谓“不通则痛”风、湿、寒等邪侵袭人体,痹阻于经脉,致使关节发生红、肿、热、痛等病理变化,进而致肌体活动障碍。

5、反映病侯,协助诊断。外邪侵袭人体,气血失调,病邪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转变。内脏出现病变时,邪气即可通过经络的流注,气血的盛衰而由里及表,在相关经络、局部及内脏相联系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或体征。因此通过拔罐部位皮肤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二、拔罐方法 1.火罐法:属于传统方法,它利用燃烧时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具吸着于皮肤上。分为投火法、闪火法、贴棉法及架火法四种。 投火法:用蘸有95%浓度乙醇的棉球(注意,不可蘸得太多,以避兔火随乙醇滴燃,烧伤皮肤)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扣在所选的区域。 闪火法: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统一圈,立即抽出,将罐扣在施术部位上。 贴棉法:将二厘米见方的乙醇棉片贴敷于火罐内壁底部,点燃后迅速扣于穴区。 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如青霉素瓶盖),上置一乙醇棉球,放在穴区,点燃后,扣以火罐。 2.抽气罐法:这是现代发展起来的方法。它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抽吸器,一为不同型号的带有活塞的塑料罐具。 三、拔罐的准备及操作方法 1.拔罐前做好准备: (1)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

中医拔罐罐具的清洗消毒方法有哪些

中医拔罐罐具的清洗消毒方法有哪 些 拔罐疗法作为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中医治疗手段。接受拔罐治疗的患者每天、每人、每次治疗至少需要10~30个火罐,特别是在针灸科和推拿科等中医特色鲜明的科室,当治疗人数较多时经常出现火罐需求数量大而不够周转的情况,如果此时消毒再不严格,火罐上污染菌落数超标,容易引起医院内感染[1]。2017年7月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联合颁布的《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中对于罐具的消毒有了明确规定,应“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但是,临床实际工作中该如何清洗消毒这些材质各异的火罐,从而降低引起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呢今天就跟大家来唠一唠。 方法一、机械清洗、湿热消毒 此法一般有消毒供应中心才能实现。需有清洗消毒器(机)、水处理设备。方法:先用流动水洗净擦干,再放进清洗消毒器(机)进行清洗消毒,90℃/5min

或93℃/2.5min。要求采用经纯化的水,电导率≤15μS/cm (25℃)。最后干燥保存备用。不过,指南[2]中强调,“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 方法二、手工清洗、消毒 1.手工清洗 罐具清洗应使用专用水池,不得与洗手池共用。有条件应与诊疗区域分开,在独立的区域清洗;应配备洗罐工具,如刷子、医用酶洗液、滤水篮筐、浸泡桶等;应配备防水围裙、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手工清洗流程见图1。 图1 罐具手工清洗流程图 2.消毒 2.1含氯消毒液消毒:清洗后完全浸泡于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血罐清洗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2000mg/L*),加盖使其完全浸泡,浸泡时间>3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2.2 清洗后完全浸泡于其他同等作用且合法有效的消毒剂中,消毒后清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保存备用。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附件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WS/T 367-2012)》中附录 C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节选)

(推荐)拔罐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拔罐法 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 适应范围:中风、眩晕、面瘫、头痛及气滞血瘀、风寒湿痹所引起颈肩痛、腰背痛、风湿痛、落枕、感冒、发热等. 取穴: 1.中风病取背部足太阳膀胱经或局部,予留罐。 2.面瘫病取面部局部,予闪罐。 3.风湿痹痛取痛点阿是穴,予留罐。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治疗卡、床头卡、手腕带,做好解释工 作. 2.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3.清洁局部皮肤,选用合适火罐,并再次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4.根据病情或医嘱,实施相应的拔罐法(1)留罐:用止血钳夹住酒 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段绕l-2圈后(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退出,立即将罐扣在所选部位,将酒精棉球放小口瓶灭火,留罐10分钟(2)闪罐: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吸再起,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为度(3)走罐:先在应拔局部皮肤上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将罐吸附在皮肤上后,操作者一只手扶住罐体用力向上下左右来回推动,另一只手固定皮肤,推动时罐体前半边略提起,后半边着力,至局部出现红紫现象。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感觉. 6.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 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切忌暴力起罐)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取合适体位,选择肌肉较丰富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 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 小适宜的火罐。 3.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患者感觉异常, 立即停止拔罐。 4.骨突部位、血管丰富部位、心尖搏动处及乳房等部位,不宜拔罐。 5.拔罐过程中,切勿变换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6.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 (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 1.1. 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 A. 局部出现水泡、水肿 B. 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 C. 罐中气暖 D. 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 2.2.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 A. 血虚 B. 气虚血瘀 C. 气血两虚 D. 热盛 3.3.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 A. 热 B. 瘀 C. 里寒

D. 风湿痹症

4.4. 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 A. 割治 B. 火针 C. 磁针 D. 电针 5.5. 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 A. 灸罐法 B. 面垫罐法 C. 水罐法 D. 闪罐法 (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29:20 30 分钟 1. 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 A. 轻便、耐用、不易打破 B. 价格低廉、吸拔力大 C. 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 D. 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 2. 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 A. 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B. 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 C. 容易破损,导热快 D. 负压维持时间较短 3.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 A. 投火法

B. 架火法 C. 滴酒法 D. 悬火法 4. 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 A.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B. 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 C. 可反复应用 D. 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 5. 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 A. 抽气排气罐 B. 电动排气罐 C. 挤压排气罐 D. 有机玻璃罐 (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 分钟29:27 1. 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 A. 缓刺 B. 速刺 C. 挑刺 D. 散刺 2. 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

中医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 规范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拔罐法技术操作规范

拔罐法技术操作规范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拔罐法技术操作规范l、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备用一个),根据部位,选择号型,镊子一把,95%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火柴一合,新毛巾一条,香皂一块,脸盆一个。 2、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 3、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 4、留罐时间:过去留罐时间较长,有从10分钟留到30分钟以上的,这种长时间留罐,容易使局部黑紫一片,郁血严重,增加吸收困难,因此,现在留罐时间一般较前缩短了,根据身体强弱的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情况,可以考虑改从3分钟到6分钟比较合适。 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 6、火力大小:火力大小,也要掌握好。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小则吸拔力小。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叩得慢则吸力小。这些都可临时掌握。 7、间隔时间;可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讲来,慢性病或病情缓和的,可隔日一次。病情急的可每日一次,例如发高烧,急性类风湿,或急性胃肠炎等病,每卧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皆不为过,但留罐时间却不可过长。 8、疗程。一般以12次为一疗程,如病情需要,可再继续几个疗程。

9、部位:肩端、胸、背、腰、臀、肋窝以及颈椎、足踝、腓肠肌等肌肉丰厚、血管较少的部位,皆可拔罐。另外还可根据病情,疼痛范围,可拔l~2个火罐,或4~6个甚至10个玻璃火罐。 拔罐注意事项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2、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 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造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5、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6、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7、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8、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淤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

中医拔罐技术试题及答案

中医拔罐技术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走罐法的适宜治疗部位() A、脊背 B、头部 C、腰部 D、大腿 E、面部 正确答案: B 2【单选题】留罐法的留置时间一般为() A、3~5分钟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20分钟 E、30分钟 正确答案: C 3【单选题】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常选用的拔罐法是() A、留罐法 B、走罐法 C、闪罐法 D、刺络拔罐法 E、水罐法

正确答案: C 4【单选题】拔火罐时医用棉球所使用的溶剂是() A、75%酒精 B、乙醇 C、碘伏 D、95%酒精 E、双氧水 正确答案: D 5【单选题】拔罐法最早称为() A、吮血疗法 B、角法 C、火罐气 D、拔罐法 E、吸筒法 正确答案: B 6【单选题】拔火罐最为常用而又不易烫伤皮肤的方法是() A、闪火法 B、投火法 C、贴棉法 D、架火法 E、滴酒法 正确答案: A

7【单选题】用纸片燃着投入罐内,将其吸把于应拔部位的方法称() A、闪火法 B、投火法 C、贴棉法 D、架火法 E、滴酒法 正确答案: B 8【单选题】儿童患者适宜用() A、走罐 B、针罐 C、闪罐 D、药罐 E、留罐 正确答案: C 9【单选题】若肩背疼痛且范围较大应选下列哪种方法为好() A、走罐 B、针罐 C、闪罐 D、药罐 E、刺络拔罐 正确答案: A

10【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拔罐法的治疗作用适应症() A、感冒 B、皮肤溃疡 C、痛经 D、胃脘痛 E、丹毒 正确答案: B 11【单选题】刺络拔罐适用于() A、咽喉肿痛 B、痄腮 C、咳嗽 D、神经性皮炎 E、过敏性紫癜 正确答案: A 12【单选题】水罐法应该用何种罐子() A、竹罐 B、玻璃罐 C、陶罐 D、抽气罐 E、金属罐 正确答案: A 13【单选题】吸拔时需侧面横拔的是()

拔罐操作流程

拔罐操作流程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拔罐操作流程(操行时间3分钟) 物品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内备弯盘、火罐数个、清洁纱布数块、小磨口瓶内盛95%酒精、95%酒精纱布块、止血钳、打火机、浴巾(必要时)、速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放置:感染性污物桶 操作流程: 口诉:操作开始。 1、转抄并核对医嘱。 2、携执行卡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是吗我核对下您的腕带。*床,**,住院号123456。**,您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感冒、咳嗽。现在我遵医嘱给您拔火罐。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达到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的作用,能缓解您感冒、咳嗽的症状,您配合一下,好吗让我看看您背部皮肤好吗评估患者背部部位皮肤情况。皮肤完好,无破损。您需要大小便吗那请您在床上休息不要走开, 我去准备用物,一会过来给您拔罐好吗好的。 4、洗手,戴口罩。 5、准备用物,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6、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您好,您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开始了吗可以。 7、关闭门窗,拉隔帘。 8、*床,**,为了方便操作,我帮您脱去上衣,趴在床上好吗好。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脱去上衣,暴露背部,注意保暖。 9、再次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10、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撤手。规范拔罐,先远侧,后近侧。取浴巾盖背保暖,记录拔罐时间。 11、*床,**,罐已经给您拔上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请您在床上不要动,以免玻璃罐掉下,20分钟后我给您起罐。

火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拔罐技术 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形成罐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包括留罐法、闪罐法及走罐法。 一、适应围 适应于头痛、腰背痛、颈肩痛、失眠及风寒型感冒所致咳嗽等症状;疮疡、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评估 1.病室环境及温度。 2.主要症状、既往史、凝血机制、是否妊娠或月经期。 3.患者体质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 5.对拔罐操作的接受程度。 三、告知 1.拔罐的作用、操作方法,留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应考虑个体差异,儿童酌情递减。

2.由于罐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此为正常表现,数日方可消除。治疗当中如果出现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3.拔罐过程中如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护士会做相应处理。 4.拔罐后可饮一杯温开水,夏季拔罐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 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罐数个(包括玻璃罐、罐、竹罐、抽气罐等)、润滑剂、止血钳、95%乙醇棉球、打火机、广口瓶、清洁纱布或自备毛巾,必要时备屏风、毛毯。 五、基本操作方法(以玻璃罐为例) 1.核对医嘱,根据拔罐部位选择火罐的大小及数量,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缺损裂痕。排空二便,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 5.以玻璃罐为例:使用闪火法、投火法或贴棉法将罐体吸附在选定部位上。 6.观察罐体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有无不适感。

康复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完整版

1.毫针刺法操作规程 一、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三、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 补泻手法 4.1 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 4.2 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 4.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 四、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 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 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 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7. 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 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五、注意事项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得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

(二)拔罐法得作用机理与作用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8:30 1、1、寒湿重得拔罐表现就是D 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 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 C、罐中气暖 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 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得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 A、血虚 B、气虚血瘀 C、气血两虚 D、热盛 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得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 A、热 B、瘀 C、里寒 D、风湿痹症 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 A、割治 B、火针 C、磁针 D、电针 5、5、寒证可选用得罐法就是A A、灸罐法 B、面垫罐法 C、水罐法 D、闪罐法 (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9:20 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得就是:A 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 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 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得变化 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 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得就是:C 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得变化 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 C、容易破损,导热快 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 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得拔罐方法就是:A

A、投火法 B、架火法 C、滴酒法 D、悬火法 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得就是:D 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 C、可反复应用 D、不受燃烧时间得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 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得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得罐具就是:C A、抽气排气罐 B、电动排气罐 C、挤压排气罐 D、有机玻璃罐 (四)罐法考试答案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9:27 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与十宣等穴得刺络罐法就是:B A、缓刺 B、速刺 C、挑刺 D、散刺 2、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得罐法就是:A A、火力排气法 B、抽气排气法 C、挤压排气法 D、刺络(刺血)罐法 3、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得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得疗效,扩大了拔罐法得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得罐法就是:B A、留罐法 B、闪罐法 C、走罐法 D、刺络(刺血)罐法 4、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 A、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 B、先左后右用罐 C、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 D、罐具型号应统一 5、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得就是:D A、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得患者尤为适用 B、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吸拔力得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

中医拔罐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中医拔罐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 1 适用技术范围 适用于留罐技术、闪罐技术、走罐技术、药罐技术、针罐技术及刺络拔罐技术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2 空气通风与消毒 2.1 诊室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以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 2.2 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应进行空气消毒,可采用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灯照射方法。 3 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3.1 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方法,抹布、地巾等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或采用清洁-消毒“一步法”完成的产品,如消毒湿巾。 3.2 诊桌、诊椅、诊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清洁为主,每天2次。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400mg/L~7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4 手卫生设施 4.1 每间诊室应配备至少一套洗手设施及充足的手卫生用品,包括流动水、洗手池、皂液、速干手消毒剂及干手用品等。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干手用品宜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 4.2 应配备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4.3医务人员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的要求。 4.4治疗车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5 无菌操作要求 5.1 操作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穿工作服,必要时佩戴帽子、口罩及手套等。 5.2 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针刺操作者持针前应再用75%乙醇擦拭双手。操作人员手部皮肤破损、接触或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它感染性物质时应戴手套。 5.3 检查清洁、无菌物品,确保包装完整,无污迹,且在有效限期内使用。检查罐口是否平整、光滑。走罐所使用的润滑剂应保持清洁。 5.4 针罐或刺络拔罐时,皮肤消毒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 5.4.1 碘伏原液的无菌棉球擦拭2遍。 5.4.2 碘酊原液擦拭2遍,作用1min~3min稍干后用75%乙醇脱碘。 5.4.3 75%乙醇溶液擦拭2遍,作用3min。 5.4.4 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溶液擦拭2遍。 5.5 针罐或刺络拔罐时皮肤消毒范围:以针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消毒棉球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个消毒棉球擦拭两个以上部位。 5.6 操作中尽量减少皮肤损伤及出血。 5.7 起罐后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干燥,如有皮肤破损应用无菌敷

拔罐操作规范

拔罐操作规范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拔罐(一)操作规程 1.术前准备 认真检查和询问病人,以确定是否是适应证,有无禁忌证,根据病情拟定治疗方案;检查所需药品、器材、罐具是否齐全,同时进行消毒,做好施术前的一切准备;对病人讲明施术过程中注意事项,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2.选择体位 拔罐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正确的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拔罐部位。通常采用的拔罐体位有如下几种。 (1)仰卧位适用于头面、前额、胸腹、上下肢前侧及手足部的穴位。 (2)俯卧位适用于头颈、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侧的穴位。 (3)侧卧位适用于头侧、面侧、肩侧、胸侧、下肢外侧等,除与床接触的部位以外的所有其他部位的穴位。 (4)俯伏坐位适用于头后部、颈项、肩背、腰骶等部位的穴位。 (5)仰靠坐位适用于头前部、面颜、胸腹、腿前部等部位的穴位。3.罐具选择 根据病人的体质、肥瘦及待拔部位的面积、所治疾病的需要,正确选择罐具和罐型。 4.术前消毒

确定治疗部位以后,用热毛巾擦洗待拔部位,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后拔罐;如果施行针刺或刺络拔罐时,则必须以酒精或碘酒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拔罐;如果待拔部位有毛发,则必须剃光毛发,洗净擦干后再拔罐。 5.罐具预热 在秋冬季节或寒冷天气里拔罐,须将罐具用火烤或水烫进行预热,使罐具温度稍高于体温为宜。罐温不可过高,以免烫伤皮肤。6.观察反应 罐具全部拔上后,要不断观察受术者的反应,询问感受,及时处理和调整不适。如吸拔力太大产生疼痛,应适当放气减小吸拔力;若吸拔力太小负压不够,可起罐后再拔一次;如病人疼痛异常,头晕、恶心、心悸,或刺络拔罐出血过多,必须立即起罐检查处理。7.拔罐时间 大型号罐具吸力强大,每次可留罐5~10分钟;中型罐吸力较强,留罐10~15分钟为宜;小型罐吸力较小,留罐15~20分钟为宜。8.拔罐次数 常规治疗一般每天拔罐1次或隔日拔罐1次;每10次为1疗程;2疗程间隔3~5天。

中医护理_操作技术的拔罐疗法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拔罐疗法 2013年02月01日 拔罐疗法定义 ●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的局部组织充血和皮轻微瘀血,促使经络畅通,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物理性治疗方法。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可以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两种角度来解说。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 中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罐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代,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促进。加快肌肉和脏器对代产物的消除排泄。 火罐的种类 ●角制罐 ●用牛角或羊角加工制成。用锯在角顶尖端实心处锯去尖顶,实心部分仍需留1-2cm,不可锯透,作为罐底。口端用锯锯齐平,打磨光滑。长约10cm,罐口直径分为6cm、5cm、4cm 三种。其优点是经久耐用。

拔罐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拔罐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 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 二、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三、禁忌证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2、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 后自然消失。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2、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 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3、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七、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推拿科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市中医医院 推拿科 中医诊疗方案 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 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具有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滯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用;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一、适应症: 1 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胸胁迸伤,胸肋软骨炎,急性腰扭伤等。各种常见关节脱位,如下颌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等。四肢关节扭伤,如肩关节扭伤,腕关节扭伤等,踝关节扭伤等。 2 内科疾病:如胃脘痛,胃下垂,胆绞痛,便秘,腹泻,肺气肿,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 3 妇科疾病:如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痛经,闭经,月经不调。 4 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耳鸣,耳聋等。 5 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咳嗽,发热,顿咳,泄泻,呕吐,疳积,佝偻病,肌性

斜颈。 二禁忌症: 1 各种急性传染病。 2 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 3各种溃疡性皮肤病。 4烧伤,烫伤。 5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关节炎。 6严重心脏病,肝病。 7严重的(不能合作,不能安静)精神病。 三操作流程: (一)操作程序 1.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 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要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二)常用操作方法有: 1.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 2.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3.摩法: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此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弯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 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此法刺激轻柔,常用于胸腹、胁肋部位。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滯、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 4.擦法(平推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操作时手指自然伸开,整个指掌要贴在患者体表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移动。动作要均匀连续,推动幅度要大,呼吸自然,不可屏气,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此法用于胸腹、肩背、腰臀及四肢。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 5.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指指腹紧贴皮肤,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操作时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滯。本法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等作用。 6.按法:用拇指端、指腹、单掌或双掌(双掌重叠)按压体表,并稍留片刻。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