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科学测量(1)学历案

第4节 科学测量(1)学历案
第4节 科学测量(1)学历案

南市中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第4节《科学测量》第1课时学历案

主备:马老师审核:胡老师班级:_______ 姓名: _______ 2015年9月【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的概念,单位:米,m。

2、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

3、培养自己的估算能力和正确的实验习惯。

4、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一、课前预学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此外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2、认识以下长度单位

单位名称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单位符号km m dm cm mm μm nm

3、自学科学计数法

科学记数法就是用10的指数的形式来表示数的方式。它的形式是:a×10n,a叫首数,10n 叫为尾数。其中首数a的范围是:1≤ a <10。

4、思考一下,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如果测出《科学》书的宽度在18.3厘米和18.4厘米之间,你应该怎样读数呢?

二、探究共学、解决疑难

1.最接近4.5厘米的是…………………………………………( )

A.铅笔的直径

B.课本的长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钢笔的长度

2、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A.10厘米B.0.45米C.36000毫米D.42分米

3、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应是……………………………()A.1毫米B.1厘米C.1米D.1微米

三、课堂验学、评价诊断

4.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A 15毫米

B 0.5厘米

C 0.8分米

D 0.2米

5.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

A 科学课本的长度

B 铅笔芯的粗细

C 乒乓球的直径

D 课桌的高度

6.一幢7层楼的普通住宅楼高约( )

A.2400cm.B.40m.C.0.24km.D.350dm.

7、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A.分米刻度尺;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D.要根据测量要求而定

8、隔壁王师傅家的玻璃窗坏了,要你给他配玻璃,你会选择下列测量工具中的()

A.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刻度尺

B.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刻度尺

C.最小刻度是1分米的刻度尺

D.以上三种都可以

9.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

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 2.42cm

B. 2.428cm

C. 2.43cm

D.2.47cm

10、估算及单位换算: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 ;

(2)一枚硬币厚度为2.1 ;

(3)甲同学跳高成绩为110 = 米

(4)1厘米= 纳米25分米= 微米

2米= 厘米15千米=厘米=毫米

50分米= 千米880毫米=米=微米

3.2米= 微米8Ⅹ106纳米=8Ⅹ10 分米

11.如下图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l7圈,总长度为______厘米,铜丝的直径是______毫米。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1课 测量长度教案 冀人版

第1课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的概念及长度的单位,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正确选择刻度尺。 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习惯,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 教学难点: 使用刻度尺时做到放对、看对、读对、记对。 教学准备: 直尺、卷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吗? 二、学习使用刻度尺 1. 认识测量长度的工具。 (1)认识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图文结合认识直尺、三角尺、软尺等常见的测量工具。 2. 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 (1)单位: 厘米(cm ) (2)零刻度线 (3)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1mm (4)最大量程: 15cm 3. 测量长度的方法。 (1)选对: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放对: 刻度尺要放正,尺面沿着所测物体放置,薄的刻度尺只需尺面贴着被测物体,而较厚的刻度尺就应让尺面与被测物体垂直放置,且使刻度线一边紧靠被测物体。通常测量时,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使

用零刻度线已被磨损的刻度尺时,则可让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 (3)看对: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4)读对: 读数时,正确读出准确值,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 (5)记对: 记录数值,也要写好单位。 三、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长度 学生动手测量,将结果填写到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的表格里。 四、用身体的“尺子”估测长度 1. 一拃(zhǎ): 张开手掌,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通常叫做一拃。 2. 一步: 步,就是我们走路时迈步的步。从后脚尖到前脚尖之间的距离,通常叫做一步。也叫做“自然步”。 3. 一庹(tuǒ): 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 4.估测课桌和教室的长度。 五、拓展提高 1. 应用与拓展: 了解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 激光测距仪、轮式测距仪 2. 误差: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误差。一般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使用规则,或读、记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第3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4节科学测量 教学目标: 1.了解凭感觉判断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 2.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和温度计刻度的标画方法 3.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了解温度计有许多不同的种类。 4.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点难点: 重点: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难点: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的读数。 课前准备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夏天天气很热,到了秋天天气就会变凉,而冬天会很冷,春天时天气较暖。“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 二、新知讲解 1.温度 体验1.教师准备三杯水,冷水、热水、温水各一杯,请学生用手指触摸并描述感觉。 步骤1:将左手食指浸入冷水杯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杯,说出左手的感觉和右手的感觉。 步骤2:将左右手食指同时浸入温水杯中再说出此时的感觉。 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学生结论 2. 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出示实物(图片)观察温度计。 总结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的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或多媒体素材观察) 3.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或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4. 摄氏温度:字母℃代表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这样规定的: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低于0℃用负数表示。 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例:37℃读作;-45℃读作; 0℃读作。 归纳总结: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2)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范围——量程。 (3)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 多媒体出示:判断对错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参考答案: (1)第一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 (2)第二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侧壁。 (3)第三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4)第四个图有可能发生的错误是:没有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就读数。 (5)第五个图错误是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 (6)第七个图中间一个是对的,上下两个可能的错误是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大家知道了使用温度计常犯的几种错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 讨论后共同归纳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4节 科学测量浙教版练习题三十五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4节科学测量浙教版练习题三十五第1题【单选题】 小珂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8 mL,则小珂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小于12 mL B、等于12 mL C、大于12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2 mL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记录,其中有一位同学记录错误的是( ) A、小明:用皮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数据25.36 米,这个皮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 分米 B、小红:用刻度尺测得科学书的宽是16.80 厘米,准确值是0.168 米 C、小洁:下列是几个物理量的国际制主单位:长度:米;体积:米^3;温度:摄氏度 D、小王:杭州市区2013 年冬天最低气温是-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或负六摄氏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家里餐桌的高度为80厘米 B、—个中学生的质量为120千克 C、本试卷的面积为0.5米^2 D、科学课本的长度为40厘米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两支内径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63米=1.63米×100厘米=163厘米 B、1.63米=1.63×100厘米=163厘米 C、1.63米=1.63×100 =163厘米 D、1.63米=1.63米×100 =163厘米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36.2毫米、37.3毫米、36.3毫米、36.5毫米,则他的测量结果应写为( ) A、36.6毫米 B、36.33毫米 C、36.58毫米 D、36.3毫米 【答案】: 【解析】:

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 、选择题 1 ?关于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和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 B ?都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 ?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 ?刻度范围一样 2 ? 0 C 的水和0C 的冰比较() A ? 0C 的水比0C 的冰温度要低 B . 0 C 的水比0C 的冰温度要高 C .它们的冷热程度是一样的 D .无法比较 3 .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下列四支温度计中,应选用( ) A .测量范围为-20?110 C 的温度计 B .测量范围为35?42 C 的温度计 C .测量范围为一 20?50 C 的温度计 D .测量范围为0?50 C 的温度计 4 ?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对温度计结构的改进方法,哪种是最好的( ) A .改变温度计中的液体颜色 B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细一些 C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粗一些 D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制作得更小一些 5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温度计的( ) A .测量范围 B .最小刻度值 C .每一小格的距离 D .最低测量值 6 .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接近( ) A . 72 C B . 55 C C . 35 C D . 15 C 7 .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般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42 C ,最小刻度是0 . 1 C B .用体温计测量口腔温度前应先将体温计放人沸水中煮 3分钟消毒 C .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所以准确程度高 .用体温计测量同一位同学的口腔和腋下,其数值是不一样的 .在不同的高度,水的沸点在 80 C 准确地测量在不同高度水的沸点( ) 二、填空题 9 .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 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水银、 酒精等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 甲和乙两个温度计所示的读数为: 甲:_ C ,读作 __________ ;乙: ___ C ,读作 。 100 之间变化。如图所示,下面哪个摄氏温度计能最 75 C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科学测量课时1长度的测量教学案浙教版

第4节科学测量(课时1)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3.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正确记录读数。 4.学会用累积法测量细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重点难点】 1.能熟练的进行长度单位的选择与转换。 2.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知识罗列】 一、长度的基本知识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 标准,即长度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还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 毫米、微米、纳米。对应的符号是km、dm 、cm、mm、μm、nm。 3.1km =_______m 1m =______dm =_______cm =_______mm 1m=_______mm、1mm =______μm、1μm=_______nm 1m______μm =_______nm 4.潜水艇常用声呐来测量距离,雷达用电磁波来测量距离,激光测距仪用激光来测量距离,这些 都是利用波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距离。 【情景品学】 激光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激光测距仪 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 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激光测 距仪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速度快而准确,其误差仅为其它光学测距仪的 五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

二、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记录 1.认识刻度尺 观察常用刻度尺的一大个格和一小格分别表示的长度,判断实际测量物体长度时该用什么量程,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2.使用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看:使用刻度尺前应仔细观察它的 , 和。 ①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这把刻度尺也可以用,只不过不把它的 _________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___________作为测量的起点线; ②观察它的最大测量值即________; ③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这个值越小,准确程度越_________ 。 (2)放:①刻度尺不能放歪斜,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_________(选填“平行”或“垂直”),即沿着被测长度。②应使刻度尺的刻度线________被测物体。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选填“平行”或“垂直”),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4)记录:测量结果由和单位组成。 测量值与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误差,但应尽量误差。采用可以减小误差。 测量结果往往要在最小刻度以下再估读一位。 三、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了解常见物体的长度,如中学生身高、课本厚度、铅笔长度、头发厚度、地球半径等 四、累积法测物体长度 将小量变成大量,使测量更容易,同时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例: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量一根铅丝的直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节。本课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运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比较和测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初步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本课内容在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的作用,将测量工具上升到了通用标准工具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 1.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能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科学态度】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 小组(两人一组):直尺、软尺、测量纸带、橡皮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同学们平常有使用尺子吗?生活中人们通常都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比如定做衣服时裁缝要去测人的腰围和上半身、下半身的长度;装修师傅也需要用尺子去测量木板、墙壁的长度。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成的测量工具,这样测量结果就可以比较了,便于人们的交流和使用。 二、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老师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尺子和一张测量纸带,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等会儿同桌两人一组仔细观察,找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听到音乐声响起后立刻停止观察,端正做好,现在拿出抽屉里的材料盒开始观察吧。 2.请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预设:相同点:都有0刻度;同一测量工具标志线的间距等长;标准单位首尾相连;数字标记 不同点:材质不同;标志线的间距长度不同;尺子有更细的标准线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进行补充。) 三、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试试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吧。 1.用尺子测量和读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生:0刻度要与物体一端对齐;测量结果要带单位(老师顺势讲出这两种尺子的单位)。 2.我们还是初步学习尺子,所以中间的小格子我们暂时不去管它,我们就看标了数字的大格子。 3.请学生上展台,投影示范测量并读出橡皮的长度。(若有错误,给予及时纠正) 4.同学们会使用尺子了吗?接下来每位同学分别用这两种尺子和测量纸带去测量一下橡皮吧,注意边观察边记录。 5.请几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老师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6.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塑料尺和软尺的测量结果是一样的,用测量纸带去测的结果有时不一样。 7.为什么这两种尺子的测量结果是一样的呢?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第2课时体积的测量同步练习

第一章科学入门 建立健康档案--体积的测量 A夯实基础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量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量筒的刻度由下往上增大,最下面的刻度为0 ,且刻度是下密上疏 B .量筒可用来测液体的体积,也可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C .量取过程中必须放平,倒人液体先快后慢,最后用滴管逐滴加到所需的量 D .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 .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后读数 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3 .小明量取80mL 水,下列量筒最合适的是( ) A .量程是50mL ,最小刻度值为1 mL B .量程是100mL ,最小刻度值为1mL C .量程是100rnL ,最小刻度值为2mL D .量程是50omL ,最小刻度值为1mL 4 .测量不规则形状的小石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 A .细棉线 B .量筒 C .刻度尺 D .水 5 .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8 mL 的水,最好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A . 100mL 的烧杯 B . 50 mL 的量筒 C . 100 mL 的量筒和滴管 D . 50 mL 的量筒和滴管 6 .一量筒中有50 毫升水,当里面放人一木块,一半浸人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 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 . 6 厘米3 B . 0 . 6 分米3 C . 12 分米3 D . 12 厘米3 7 .关于量筒和量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量筒刻度比较精确,所以实验室基本上用量筒 B .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不均匀 C .量筒的量程比量杯的量程大 D .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时,不熊使用量杯 二、填空题 8 .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饮水机用的一桶水的体积大约是19 ; (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55 。 ( 3)电冰箱的总容量大约为0 . 175 _。 9 .单位换算: ( 1 ) 900毫升= 升; ( 2 )0.5 立方米= 升; ( 3 ) 500毫升=_立方米。 10 ·小明在超市里发现:销售的“海飞丝”洗发露有两种包装,瓶装:容量为400mL ,单价24 元/瓶;袋装:容量为5mL ,单价0. 5 元/袋。其中“mL”为_的单位,从价钱上讲通过计算得知(填“袋装”或“瓶装”)更为经济。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比较与测量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与测量 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 教学内容:在观察中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明白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学习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引导学生学习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培养学生对探究过程与方法的反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学生准备:每组四只恐龙模型等(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最好是缩放比例相同的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情境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 2.聚焦问题。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 “图中的恐龙,哪只大、

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3.揭示课题:在观察中比较 二、引导学生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 2.提出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引导学生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4.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 三、学生交流讨论: 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 我们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 (1)个别学生发言:自己是如何比较恐龙的大小的? (2)全班学生交流讨论,找出不同的方法。 3. 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四、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 完成P8页比较的表格: 给恐龙模型排队: 从高到矮:1 2 3 4 从长到短:1 2 3 4 从胖到瘦:2 4 3 1

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1.测量长度 同步练习试题

1.测量长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体育老师用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测量房屋的长度。 2. 读数时,视线要与;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和 。 3.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直尺的与物体的一端对齐。 4.我们使用的刻度尺的单位一般有、、、 。 二、判断题。 1. 人的感觉不一定可靠,用工具测量比我们的判断更准确。() 2. 用直尺可以直接测量书本的长和宽,也可以直接测量我们的腰围。() 3. 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步”、“推"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三、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A.卷尺 B.刻度尺 C.直尺 D.分尺 2. 我们三年级的小学生身高大既是145()。 A.厘米 B.分米 C.米 3. 用直尺可以测量书本的()。 A.页数 B.长和宽 C.内容 四、下图是常用的刻度尺,请根据图中提示完成问题。

1.首先认识()。 2. 该刻度尺的单位是()。 3.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4.图中刻度尺的量程是()。 五、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1. 你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吗? 2.生活中还有哪些刻度尺?它们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都一样吗? 参考答案 一、1.轮式测距仪激光测距仪2.尺面垂直数值单位3.零刻度线

4.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 三、1.B 2.A 3.B 四、1.零刻度线2. cm 3.0. 1cm 4.8cm 五、1.会。①认识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测量范围;②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不能歪斜;③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④读数时,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估读最小刻度下一位的数字;⑤记录测量数据时,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 2.生活中的刻度尺有直尺、皮尺、卷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等,它们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不一样。例如直尺最大量程20cm,最小刻度1mm;卷尺一般用于建筑测量,最大量程200m,最小刻度1cm。

七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测量(第3课时)导学案 浙教版

科学测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3.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二、重点、难点 1.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2.正确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三、课前自习 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 。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 的,在相同的温度下,用手去摸大理石桌面,感觉有点凉;去摸毛衣和棉被,会感觉到温暖。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 。 2.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 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零度以下,应读作 摄氏度。 3.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先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来选择温度计,注意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 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 ,不要接触容器的底部和容器的侧壁。 (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 ,读数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 4.观察体温计,它与水银温度计相比,在构造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提升 动手实验: 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是: 读作 (2)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 ①先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用力甩几下,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最低值。 ②把体温计夹在自己的腋下,过3~5 分钟取出。 ③读出自己腋下的温度为____ _℃。 1. 温度计与体温计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 2.温度计与体温计读数时有什么不同? 测量范围

3.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前为什么要用力甩几下? 4.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为什么要过3~5 分钟取出,才能读数? 5.体温计玻璃泡容积特别大,同时玻璃管很细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 五、当堂检测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等液体_______ 的特性制成的。 2.图中温度计甲和乙所示的温度为: 甲读作_____ __;乙读作___ ____。 3. 把手指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 度大约是_____℃,为什么? 4.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______ _ 来测量温度的,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请读出下图温度计的读数,读数是.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反思

一年级科学比较与测量

1、在观察中比较 备课人: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2、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多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劳动。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能从多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恐龙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情境导入。 2. 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图中的恐龙,

哪只大、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我们需要进行比较,这样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 二、探究活动: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他们排序。 (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法,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4)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 三、研讨。 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我们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 3.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板书设计: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1.4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同步练习

(一)长度的测量 一、选择题 1 .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至100 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 .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 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相当于“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的是() A .东方明珠电视塔 B . 468 米 C . 1 米 D .测量用的尺子 3 .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 .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 .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 " C .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 .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4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 1 . 8 米=1 . 8 ×1 000 =1 800 毫米 B . 1 . 8 米=1 . 8 米×1 000 =1 800 毫米 C . 1 . 8 米=1 . 8 米×1 000 毫米=1 800 毫米 D . 1 . 8 米=1 . 8×I 000 毫米=1 800 毫米 5 .如图所示,测量铁钉长度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 A B ¥ C D 6 .下列长度中接近1 分米的是() A .指甲宽 B .铅笔芯直径 C .手掌宽 D .地球直径 7 . (山东枣庄)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中哪种最合适() A .量程15 cm ,最小刻度0 . 5 mm B .量程10m ,最小刻度1 dm C .量程30 cm ,最小刻度1 mm D .量程3m ,最小刻度1 mm 8 .下列几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度是1 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 A . 0 . 00158 千米 B . 5 . 0 米 C . 7 . 26 分米 D . 32 毫米, \ 9.某同学先后4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 . 73 厘米、1 . 75 厘米、1 . 71 厘米、1 .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A . 1 . 78 厘米 B . 1 . 765 厘米 C . 1 . 77 厘米 D . 1 . 73 厘米 二、填空题 10 .请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 1 )我国长江的长度约为 6 300 ; ( 2 )小明的身高为172 ; ( 3 )一层楼房的高度约为 3 . 2 ; ( 4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 . 5 ; 11 .小明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 . 724m ,那么这个卷尺的最小刻度是,数据中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如果改用cm 作单位,小明的身高应记为cm 。 12 .如图是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乙图中长方体长度是 ;

教科版(新)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教案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材简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将认识世界通用的标准长度测量工具——尺子,总结有关比较和测量的重要概念。本课有两个活动,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异同,用尺子测量物体。 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的测量工具,它的单位有毫米、厘米、米。在1889年的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人们规定了1米的长度,从此用尺子测量的结果就有了可比性和通用性。 学生通过对比尺子和测量纸带,会发现以下共同点:都有0刻度(测量起点);标记线的间距等长(相当于同一标准物的长度);标记线重复出现(相当于标准物首尾相连);数字标记(相当于标准物的数量的统计数)。不同点可能有:材质不同(纸带是软的,有的尺子是硬的);标记线的间距长度不同;纸带的0刻度可能未标;尺子有更细小的标记线;数字标记方法不同等。学生深刻地认识尺子,明白尺子的读数和使用方法,并可以使用尺子测量物体,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项基本技能,将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经过前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比较物体时我们需要有“起点=0刻度”,需要测量中“首尾相连=标记”及“十进制计数=数字”的测量条件,明白标准测量工具在测量中的作用。所以,本课通过尺子与纸带的对比、使用,让学生明确尺子无论是何种材质、刻度,测量结果都基本相同,测量纸带虽然方便使用,但精确性和单位的统一性均有缺陷。同时,在动手活动过程中巩固学生的观察、比较的习惯,加深对测量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第4节科学测量教案温度的测量

课题:第1章第4节科学测量 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和体积的单位及其常用单位。 (2)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 (3)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 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2.科学探究目标:初步了解科学探究过程 3.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直尺,三角板,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细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测量的意义 1.通过关于测量的小故事引出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同类标准量比较的过程,并举实例让学生直觉的判断长短,大小和远近,感受一下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 2.引导学生说出各种长度测量方法,如用伸开的双手去量,用脚步去量,让学生知道测量长度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使学生对长度的测量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3.提出思考问题:我们的感官对长度的判断可靠吗? 分析教材中的插图,说明感官知觉判断往往会产生偏差。要准确的测量长度,必须借助长度测量工具,还要规定长度“公认的标准量”,即长度单位。 二.长度的单位 1.请同学们目测自己科学课本和课桌的长度,宽度,把目测的数据记录在本子上, 择要板书。分析学生所测数据,指出其中的缺漏,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讲评:如有的学生只写出数而没写单位,单位使用混杂等等。强调指出,测量结果只写出数字没有单位是无意义的。 2.介绍长度的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微米,纳米等单位可以适当介绍,以激发学生兴趣。 3.举出一些物体长度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长度的单位 4.介绍“北京-杭州”的空间距离,“不同物体的空间尺度”等内容,让学生对各 种物体的空间尺度有一个较为整体的理解,有一个可比性。 三. 正确使用刻度尺 1.熟悉刻度尺:介绍零刻度线,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 让学生观察铅笔盒中的直尺,三角尺等,找出零刻度线,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 2.练习使用刻度尺:

七上科学第一章第4节体积的测量复习题.doc

D. 200厘米3 D.秒表 D. 50ml 的烧杯和滴管 D.水 );若视线是俯视,则测得体 七上科学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四节科学测量复习题 体积的测量 1. 学校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 ) A. 200 米 3 B. 200 千米 3 C. 200 分米 3 2. 下列容器中刻度不均匀的是( ),没有零刻度的是( ) A. 刻度尺 B.量杯 C.温度计 3. 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 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A. 50ml 的烧杯 B. 50ml 的量筒 C.50ml 的量筒和滴管 4. 测量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 A. 细铁丝 B.量筒 C.刻度尺 5. 量筒测最液体体积,若视线是仰视,则测得体积比液体真实体积要( 6. 用景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亳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 35毫升( ) A.大 B.小 。一?样 D.都有可能 7. 一支量筒有50;碧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 积是( ) A. 6厘米3 B. 0. 6分米3 C. 12分米3 D. 12厘米3 8. 有甲、乙、丙三种量杯,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 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40厘米3的石块体积,选择上述哪一?种量杯进行测量 好?( ) A.甲 B.乙 C.丙 D.三种都可以 9. 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桌面上,并使量筒刻度线正对自己 10. (2009-杭州)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昂倘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 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亳升 B.大于6亳升 C.等于6亳升 D.无法确定范围 11. (2012-金华)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亳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 滴管。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积比液体真实体积要( ) C. 一样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教科课标版科学一年级的的上册的的《比较与测量1在观察中比较》课教学设计0.doc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观察中比较》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将先从观察他们感兴趣的恐龙开始,比一比恐龙模型的大小,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比较。“大小”的比较有许多种方法,例如可以比较恐龙模型的高矮、长短、胖瘦等,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较方法,不同的比较 方法结果可能会所不同。本节课给四只恐龙模型排队是一个难点,学生会不知道如何进行比较,因此先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提供另外两只恐龙模型给学生进行比较,掌握比较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比较四只恐龙模型,另外,还通过微课 的形式讲解操作步骤,让学生的实验更加有序。在学生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公平”,并用排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为下一节课《起点与终点》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观察和比较大小时通常会“一看”就得出结论,但是说不出具体的原因,或者是根据自己在课外书中看到的知识进行回答。另外学生在动手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时可能会忽略“公平” ,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比如应该把恐龙对齐后比较长短,或者把它们放在同一桌面上比较高矮。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因此导入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节课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动画视频的形式,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一年级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宜过难,不然学生会失去探索的兴趣,因此采取了由易到难的设计,由两只恐龙模型的比较延伸到四只恐龙模型的 比较。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观察能力有所进步,知道在观察时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等,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比较活动。由于他们刚开始接触实验操作, 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本节课采取微课的形式讲解操作步骤。对于胖瘦的比较,不同的学生答案可能不同,教师不必纠结谁对谁错,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 何比较更准确”。 三、教学目标

科学测量

第四节科学测量(2)No.006 学生姓名班级 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量筒,学会正确记录液体体积测量的结果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熟悉量筒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 2、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学会用量筒和液体测量不规 的固体体积 重点、难点:学会使用量筒及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学法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1、体积的概念:。 2. 固体体积的单位与符号: 液体体积单位与符号: 体积单位的换算: 1米3=分米3 1分米3 =厘米3 1升=分米31毫升=厘米3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展示、点评) 讨论1、该如何测量出下图圆柱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通过讨论后请你总结出规则几何形状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规则几何形状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用刻度尺测出相应的,把相应的数据代入即可计算出。 长方形的体积= 圆柱体的体积= 4.量筒与量杯 请你观察右图的量筒和量杯,填写下列空格: ①量筒或量杯都用来测的体积 ②量筒的刻度特点: , 量杯的刻度特点:, 两者都没有“”刻度. ③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a、使用前,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上面右侧量筒的量程是,量杯的量程是 量筒的最小刻度是,量杯的最小刻度是 b 、放,倒入液体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c、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 思考1、如果视线是仰视,读数会有什么影响?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 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 思考回答: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用具,上面有刻度, 也是用来量液体体积的? !思考2:有一不规则蜡烛块(浮于水面不下沉),如何测量它的体积? 21世 三、自主小结 四、训练反馈 1:小明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他首先往量筒里注入30毫升的水, 然后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此时量筒内水面如右图所示, 则小石块的体积是厘米3。 2:量筒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仪器。下面是小红、小思、小方和小聪四名同学 就有关量筒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的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 100毫升量筒最多能量取100毫升液体,50毫升量筒不能量取1毫升液体 B.50毫升量筒的最小刻度为5毫升,20毫升量筒的最小刻度为2毫升 C 10毫升量筒上刻度的最小数值是1,且1毫升刻度线在2毫升刻度线下方 D.量筒上刻度的最小数值是0,且0刻度线在量筒的最下方 3:小强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形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毫升,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 A肯定等于l5毫升 B.肯定大于15毫升 C肯定小于15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毫升

第5节 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第5节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一、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 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 (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所示)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20个、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 若用n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n+k×精确度) mm。 3.游标卡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右手拿主尺,大拇指移动游标尺,左手拿待测物体,当其与测量爪相贴时,即可锁定螺钉,读取数据。 (2)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 (3)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不允许过分地施加压力,所用压力应使两个测量爪刚好接触零件表面。

(4)游标卡尺没有估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 1.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 (1)构造:如图所示,B为固定刻度,E为可动刻度。 (2)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D 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后退0.5 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前进或后退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 0.01 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1)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半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不足半毫米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 (2)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3.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在使用螺旋测微器之前,首先应检查零点。 (2)测量时,用左手拿尺架,右手转动粗调旋钮,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粗调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直至棘轮发出声音,随即拨动止动旋钮使测微螺杆固定,然后读数。这样既能使测量结果精确,又可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使螺旋测微器受损。 (3)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