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演变

第五组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演变
第五组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演变

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演变

摘要:科学的对外经济战略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自从建国以来,中国一直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状况日新月异,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其中对外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现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贸易大国。但对外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中国经济状况进行详细的研究。本课题从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对外经济战略演变的轨迹着手,全方位剖析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发展阶段,分析影响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因素,并结合当前国际政治的新形势,对当前中国对外经济战略提出合理的看法,同时详细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历史中获得启示,面对当下,展望未来,提出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以求中国对外经济的长期稳固发展。

关键词:中国对外经济战略演变新形势

一、改革开放前后对外经济战略的发展与变化

纵观新中国建国以来60多年的历史,不能不正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自此,中国踏上了一条全面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其中,对外经济产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之后,逐渐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之一。中国对外经济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发展转变过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深入剖析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发展阶段,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对外经济产业的现状,对于精确预测中国对外经济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有着广泛的意义,它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探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1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经济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内外交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迅速展开了恢复国民经济的生产活动,至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但是,当时的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基础薄弱,几乎没有什么重工业,基本还是一个农业国。国际社会中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敌视新中国政权,尽管在初期有苏联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尚无法完全满足新中国工业建设的需要。中国通过为数不多的对外贸易活动,以出口初级农业产品和矿产资源等形式,赚取额度有限的外汇,购买工业化建设所急需的机器和设备,以及相关的技术,这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极端的进口替代战略。

所谓进口替代,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

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以期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相应的进口产品,为本国工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实现本国的工业化。

建国初期实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极端的进口替代战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其目的不是为了以本国生产的产品来替代相关的进口产品,而是为了通过利用出口初级产品的创汇资金,来进口相关机器设备发展中国的重工业,即以农业为基础,来建立中国初步的基础工业体系。二、受中国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和封闭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建国初期所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的单向运作而不是与国际社会的双向交流,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也不具有明显的进口替代战略所具备的的特征,即政府部门对于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的选择余地是很小的,政府不能发挥完全的调控作用。

因为出口初级产品所得的外汇收入较低,其作用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设备要求,因此,这一时期所实行的极端的进口替代战略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中国几乎断绝了与国际社会的一切联系,这一形式的进口替代战略也渐渐走到了重点。

1.2改革开放后对外经济战略的发展与变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此次会议的举行是对中国此前各种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中国发展前进方向的明确,它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从此,中国开始了逐渐的全面的改革和开放的进程。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经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提出了科学论断,由此,以实践为基础,实事求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为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提供了一种范式意义上的理论基础。

开放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因此中国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需要对外开放,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才能振兴中国。

经济领域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1、要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可以让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兴办企业、搞加工

贸易。

2、间接使用外资,包括向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和商业银行贷款,

甚至可以到国际市场融资等。

3、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建

设。

对外开放的对象:

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开放,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

对外开放的方式:

一、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开放。即开放区域采取了由点(经济

特区先行)到线(沿海地区)、由线到面(内陆梯度推进)的做法;开放领域则采取了先货物贸易后服务贸易、先制造业后服务业逐步扩大,直至全面开放的做法;市场运行规则逐步与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惯例接轨。

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多层次、宽领域、深层次参与

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中国逐步采取了兼有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特征的混合对外经济战略。具体的经济方面的表现则是政府实行渐进式的双轨制总体改革方略。即改革开放初,为了缓解巨大的商品供需矛盾,我国曾试行把同一商品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在计划内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在计划外则按市场价格出售。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对外界经济战略已经不再是此前极端的进口替代战略,而是向出口导向战略转变,且具有进口替代战略逐步淡化,而出口导向趋势逐渐凸显的相互交错的特征。

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着重于利用国外资源与开拓国际市场,以生产出口产品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即主要以出口的增长来带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模式,属于外向型经济。

成效:

一、吸引大量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建厂,带来了中国急需的资金

和技术。

二、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大量劳动力来自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

三、使得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

的调整,推动了新的产业结构的生成。

随着中国GDP的逐年飞速增长,中国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对外经济战略也逐渐采取以出口导向战略为主,进口替代战略为辅的战略布局,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二、金融危机后对外经济战略的演变

一场历史性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国际经济体系,深刻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中国在当代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运行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讲,对外开放的战略升级有了新的含义,这就是“从开放战略到国际战略的升级”,也是对外经济关系从国内战略向对外战略的升级。

在对外经济方面,据海关统计,2008年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1898.9亿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1 149.9亿美元,下降2.2%;进口749亿美元,下降17.9%。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主要出口省市如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的进出口普遍出现首次“双降”,尤其是加工贸易萎缩极为明短。在金融方面,目前中国外汇储备总额1.94万亿美元,其中购买美国债券9000

多亿美元,包括美国国债5000亿美元,“两房”债券3700多亿美元。由于美元贬值和美国债券收益率下降,外汇储备缩水损失不算小。在利用外资方面,2008年1~10月,合同利用外资同比下降4.8%,虽然跨国公司仍然看好中国市场,把中国作为继续投资的首选目标,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投资已到顶峰,增速难以有更大的提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的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应当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这是因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物质和技术基础比较雄厚,并有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消费、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仍有巨大潜力和空间。二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正在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消费需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扩大内需的任务相当艰巨。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方面,已初步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四是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定,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充足,国内储蓄率较高,有较强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民富国强的必由之路,扩大内需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对这一基本国策和根本方针,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一)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的力度,继续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等促进出口。引导加工贸易向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部、西部条件较好的地区转移,促进加。贸易转型升级稳定发展。要大力开拓新兴国家市场,特别是周边发展中国家市场,继续推动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大力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加大金融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通关效率、简化通关程序,降低企业费用成本。同时,要积极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以质取胜”战略。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扩大国内短缺或急需的能源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消费品进口。

(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大市场是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安家落户”的磁石。世界500强大型跨国公司,目前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采取积极的措施,稳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把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主要投在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服务业,把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进来,延长生产链条,促进产业升级,发挥先进技术的外溢效应。同时,要重视高端的科技金融人才的引进。

(三)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

扩大对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境外资源开发、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等项目,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对培育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对外投资上一定搞好信用评估,防止金融风险。

(四)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

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对待民族关系、国家关系方面,中华文化主张“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和睦共处。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国政府在处理国际经贸争端中一贯坚持的原则。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应对各种复杂多变形势的挑战,提出新的思路和战略。

现行国际经济体制的完善应当是渐进的,中国的国际战略应当是建设性的。国际经济体制机制不可能跳跃式发展,其完善的过程必然是不同国家间的利益调整过程。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建设性的参与,渐进式的改革是中国国际战略的基本原则,这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致的。合作型的创新,互利性的调整是国际经济体制完善的基本要求,这与当今世界所处时代的特征也是一致的。

三、影响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因素

1.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主导下的中国对外经济战略

(1949-1978)

第二次世界结束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纷纷开始重建之路,而美国作为战后唯一的西方超级大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

力,为西欧各国提供大量经济援助成为债权国,在与苏联的冷战中领导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逐渐构建出一张“铁幕”来阻止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切贸易活动,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新中国在初期依靠苏联所提供的技术和资金,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基础,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后来中苏断交,苏联停止对华援助,中国在国际环境中更加孤立,加上国内政策失误,使得经济建设的任务让位于政治斗争,中国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对外贸易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在冷战背景下,中国实际上并没有参与到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来,而是被边缘化了,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前进的脚步。

2、多元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经济战略新思维

(1979-1997)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由此揭开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国内环境也发生巨大变化,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和优先发展经济的战略方针,中国经济从此迈上快车道。此后,中国陆续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对外交流日益增加,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中国大力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并在沿海地区先后建立多个经济特区。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及其盟国取得冷战胜利,此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世界政治多元化格局和经济一体化趋势并存,经济全球化浪潮迅速扩展,中国在这样一个多变的环境中稳步进行着自身循序渐进的改革,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平稳发展的。正是由于中国所采取的谨慎的对外经济政策,才避免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巨大的损失,中国经济成功经受住一次严峻考验。自此以后,增加外汇储备,获取贸易逆差,鼓励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新的对外经济战略,这都是为了保证中国能够高速、长久的经济增长。

3、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反思(2008年至今)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经济迎来了另一个春天。此时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现实,中国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同一个世界市场中进行着贸易活动,中国的出口产品廉价优势和国际市场份额正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也渐渐放缓,然而,过于追求贸易顺差和大量出口创汇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也在慢慢显现,即中国实施的出口导向型对外经济战略对国际市场的需求依赖性很大,受到来自生产成本、价格、能源及贸易保护主义等个方面的挑战。中国对外经济结构不平衡,基本处于初级对外产业阶段,没有具有绝对比较竞争优势的产品,在市场上不掌握话语权,出口产业规模过度膨胀,相互间恶性竞争,也埋下了不良隐患。2008年,有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中国不能幸免也陷入了通货膨胀与经济涨滞的双重风险中。此时,中国国内的房地产投资规模非常大,增速过快,房价上涨超过居民收入增长过多,房地产投机性的需要远超正常的居住需求,并呈现出泡沫迹象。所有这些,使得中国无法保持对内对外经济的双向动态平衡,一旦出现失衡,对于中国经济将是毁灭性打击。

四、国际政治新形势下中国对外经济战略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而2009年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全球的经济发展再次探底。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然难逃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也在此次风波中遭受了一定的创伤。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均采取了各种救市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各国经济均呈现缓慢复苏的良好状态,全球经济信心有一定增强,各国政府对经济增长预期均有所上调,从各国发布的经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世界经济正在回暖,这也意味着全球经济正从危机中逐步走出,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形势之中。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面临着新一轮重大调整,客观上也要求我国适时调整对外经济战略。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下降周期,在此周期中,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会出现一定的调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格局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世界经济体系亦会因此重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再使用过去的经济战略,必定会遇到更多的阻力,国际地位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必须采取新的国际经济战略,目前也是中国经济进行调整和转型的良机,中国经济需准确把握机会,积极应对挑战,依据自身情况作出相应的经济战略决策和选择,而变革必然伴随着问题。

4.1、传统产业发展空间被压缩,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我国以前赖以支撑的传统产业包括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会逐渐失去活力,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会成为主力军,尤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过去,中国凭借着由全要素数量优势而构筑了低成本竞争优势,培育起足够强大的以量取胜和以价取胜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进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性“贸易大国”,但距离“贸易强国”,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资金成本提高、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和周边国家贸易竞争力增强,我国出口产品传统的成本与价格优势将逐步弱化,我国出口已逐步告别高速增长时代。针对这一情况,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例如汽车产业,汽车产业规划决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轻工业与石化产业的规划调整方案也获得了国务院通过,轻工业振兴规划指出要积极扩大城乡消费,增加国内有效供给,改善外贸服务,保持出口市场份额。石化产业则强调产业升级和紧抓落实成品油储备。近几年已经逐步启动了十大行业的挑战发展规划,这也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适时之举。

4.2、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跨步迈入新能源领域。

我国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发展偏重于速度,再加上工艺落后,科技含量较低,导致资源消耗巨大,并造成了相当程度上的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飞

速发展,我国为此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巨大,环境破坏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在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都把产业发展重点放在了新能源领域。美国率先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显示了其对研发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和改变美国能源消费方式的决心。欧盟一直都十分重视其能源政策,欧盟各国认识到建立共同体能源政策的重要性,因而在能源供给安全、可再生能源、能源税、能源技术、市场自由化、能源效率和能源战略储备等方面陆续制定了大量法律规范条例。日本由于国内资源短缺,促使日本不断加强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普及,加速抢占全球新能源市场,争夺新能源开发的主导权。这都为我们提供了启示,新能源领域将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

源于传统能源发展不可持续性的判断,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将能源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新能源领域。然而目前我国新能源利用的大部分核心技术和设备制造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国产化程度不高,而技术和设备部分一般占新能源投资的绝对比重,导致我国新能源利用成本高,同类产出产品竞争能力弱。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处于整个产业链中端,此部分附加值比较低,而附加值较高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却在国外。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末端发展严重不足,成为我国太阳能产业成长的制约因素。而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的净化处理、燃烧设备制造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些情况都说明我国对于新能源的研发投入明显不足,仍处于瓶颈之中,始终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因此,我国目前要抓好新能源重点项目的技术攻关,密切跟踪世界新能源的发展,增加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投资。改革现行能源科研体制,充分发挥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成大事的优势,力求在重大新能源项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新能源技术革命的过程中占据主动。

3.国家政策方向明晰,着力点准确。

鼓励企业积极进行国内产业转移、对外投资和承接服务外包,提高全球价值链治理水平,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具有成本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有条件的企业海外投资建厂,当地组装生产,带动国内零部件出口,加强技术研发、品牌管理和营销渠道建设,规避贸易壁垒,提高国际化水平,加强全球价值链治理水平;支持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提高服务贸易比重,优化贸易结构;培养专门人才队伍,帮助企业进行海外重要资源和优良资产并购、工程承包等项目的咨询与运作。同时积极支持企业进行国际战略并购活动,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多为策略投资(如投资国外房地产),这不利于长期稳定海外战略实施和布局。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战略投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对外投资管理的职责与分工;建立合理有效的税收体系,采取税收减免政策;进一步放宽企业海外并购外汇管制;加强境外投资与对外援助的有机结合;完善企业海外并购方面的相关法规。

4.积极推行商务外交战略,不断提升对外合作的层次和话语权。

过去的外交战略侧重于政治外交,如今要增大商务外交的比重。当前,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通过TPP、TTIP等高水平的自贸协定重塑国际贸易规则。未来中国参与自贸区谈判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货物贸易自由化和服务、投资便利化等方面,更要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加强与贸易伙伴的相关经济金融政策协调。

如今,世界经济形势越发复杂,这即给我们带来挑战,也为我们送来了机遇,我们只有学会适应形势需求,大胆改革创新,才能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快车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快速的前进。

五、中国对外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西方经济学研究认为,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内在周期性,即在一定的周期内,全球经济会经历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我们知道,2008年爆发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全球至今没有走出危机阴影。据专家分析,这次危机至少需要十年才能走出衰落期。也就是说,至少要到2018年,全球经济才能真正开始回暖。不过这十年的衰落期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调节”功能。其破坏作用是,世界经济呈现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国际市场需求紧缩,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其调节功能是,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出现调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转变,新的增长点逐渐孕育。所以这十年将是考验中国经济的调整和转型的重要时期,若能准确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将会实现新的突破,获得更大的成就。

中国在新时期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分析如下:

一、从机遇方面看:第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的缓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多极格局中,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这是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绝佳机会。国际分工是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基础,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不断发展、深化进而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国际分工状况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和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未来十年,国际分工的重要变化就是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即国际分工利益不再取决于企业产权和产品的产地,而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要素的质量。因此,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应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把握好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机遇期,继续发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优势,(一是“世界工厂”的基础优势,“世界工厂”也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庞大规模、生产体系的成熟及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二是人力资源优势,近年来,受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我国原有的低廉劳动力优势有所减弱,但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具有比较优势,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处于中间水平。),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质量和水平。

二、从挑战方面看:第一,是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保护主义盛行,对外贸易必然会受到一些影响。据WTO统计,2001-2010年,中国共遭受574起反倾销,占世界反倾销总数的27%;受到贸易救济调查共692起,涉及总额约400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发起101起反倾销,欧盟96起,阿根廷为82起,而印度则以137起列为对我反倾销最多的国家。第二,对外经济合作难度加大的挑战。一是对外投资风险加大。在未来十年的世界经济衰退期,债务危机和恶性通货膨胀有可能在更多国家爆发,使东道国出现投资环境的巨大变化,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都有可能给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经营构成威胁。二是新技术壁垒增多。除了关税壁垒、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措施等贸易限制措施外,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不受WTO规则限制的技术壁垒。第三,吸收外资竞争更加激烈

的挑战。未来十年,我国利用外资将面临一系列难题,包括发到国家对外投资减少,东南亚国家吸收外商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等,这些因素都将使我国吸收外资面临更多的挑战,使我国吸收外商投资需面对更多的竞争。一是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会减少。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呈持续减少趋势。未来十年,经济的不景气、产业结构调整及所面对的高失业问题,加上发达国家提出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吸引本国企业海外资金回流等,都将使得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有所减少。二是各国吸收外资竞争激烈。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相对减少的同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将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较大、基础设施较好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六、结语

考虑到以上影响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因素,以及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实现中国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使中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的中等发达国家,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应当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实行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两种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强大的内需消费市场以及尚未开发的经济潜力等优势,应当更加合理的利用;对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分析应当更加精准;要大力研发高端技术产品,争取进入上游产业链;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对外经济产业全面的、不断的优化升级,使对外经济产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创造出更多新的GDP增长点,使中国经济能够实现稳定,快速,持续的增长,进而稳步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

2019年公需课答案 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73分)

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73分) 1.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是()。(3.0分) A.储户和投保户 B.国外游资 C.财政补贴 D.社会热钱 2.外汇市场的核心是()。( 3.0分) A.CPI变动 B.GDP变动 C.利率变动 D.汇率变动 3.汇率波动的短期原因是()。(3.0分) A.资本流动趋势 B.宏观经济走势 C.游资和投机炒作 D.通货膨胀水平

4.目前全球基准利率的方向基本上由( )来制定。(3.0分) A.日本 B.欧盟 C.中国 D.美国 5.一定期限内货币的供求产生的价格称之为()。(3.0分) A.利率 B.汇率 C.收益率 D.溢价率 6.外汇市场是外汇需求者与供给者以及()所形成的外汇买卖交易市场。(3.0分) A.跨国金融公司 B.中介机构 C.商业银行 D.投资银行

7.货币市场一般指的是期限在( )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3.0分) A.三年 B.二年 C.一年 D.六个月 8.国际金融中心根据其规模的大小以及所起的作用大致可分为( )。(3.0分) A.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和各国金融中心 B.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和各国金融中心 C.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和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D.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和各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9.一般而言利率和风险呈( )关系,即风险越大,利率越高。(3.0分)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比例 D.负比例 10.金融市场是指( )互相交换和流通的市场。(3.0分)

A.资金和股票 B.货币和资本 C.黄金和资本 D.货币和资金 1.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主要有()。(4.0分)) A.同业拆借 B.短期国债 C.商业票据 D.长期国债 2.造成汇率波动的原因有()。(4.0分)) A.基本面(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B.政治面(政局稳定、政党先进) C.资金面(现金流动性、政府资金) D.政策面(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3.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作用是()。( 4.0分)) A.加速资本间的国际流动,为各国弥补贸易逆差、调节国际收支、支持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标签:区域经济区域政策经济理论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呈现出不同的转型特点。从中国经济区中,东、中、西“三大部”分别实施的梯度推移非均衡发展战略中,一些区域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实际上区域之间经济差异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相关理论,将有助于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关于平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战略通过一定规模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这些理论均强调: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因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极化效应”或“反吸效应”和“报酬递增”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出在一定区域的循环积累,而其所产生的“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只能将区域差异保持在一定限度而不足以促进区域收敛。因此,不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总的发展水平低,市场力量的自然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将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如在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和“增长中心”以启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然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这些地区的积累增长。

(发展战略)我国经济的发展靠什么

我国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什么 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来拉动,这是已被世界所公认、被世界经济发展所证明、被理论界所肯定的事实。然而,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在这三驾马车上施力和侧重是不同的,这三驾马车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口主要是净出口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2002年突破50%以后,逐年提升,一直在60%以上,2008年由于后几个月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达到约58.5%,但是外贸依存度过大带来的负作用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急剧下滑而暴露无疑,面对持续的金融动荡和实体经济下滑的严峻局面,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推动措施,主要靠哪驾马车来“继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当前更加关注的课题。有人主张主要靠消费,有人主张靠投资。根据我的分析,应该在逐步降低我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基础上(最理想的是经过几年努力,使我国外贸依存度保持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短期内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并坚持不懈地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加消费、增加国内需求,来最终保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一、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坚定信心,使危机成为这一特殊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驾马车 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使人又一次更加地清醒地感受到蝴蝶效应。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紧接着第三大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大摩被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全球最大保险公司AIG因财务困境,美联储不得不拿850亿美元资金救助,华盛顿银行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倒闭的最大规模的储蓄银行,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演化成国际金融危机,随之不长时间就演变成为一场国际性、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外交政策:总体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每个阶段有所调整。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 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 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出现分歧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 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 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3、中法(1964年建交)建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外交特点: 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

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 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 是不断前进的。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成果: 1、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 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四阶段:80年代——90年代 面临环境:国家局势缓和,中国开始启动改革开放; 外交目标: 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 1、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2、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政策; 3、确立了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4、以“一国两制”来促进国家统一;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面临环境:国际多极化、民主化趋势加强 外交目标: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积极谋求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 综述 外交政策必须服从国家总的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服从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故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其唯一的依据,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为依据。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 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差不多原则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进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爱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 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是指:往常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显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布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进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进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状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咨询题。邓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动身,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紧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动身”,“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咨询题和处理咨询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状咨询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差异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摘要:进入新时期,国际格局发生沧海桑田之多重变化。中国和平崛起,革旧寻新,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在大战略视角下展开外交 战略的新布局,给世人展现出清新而强有力的外交新貌。当代大学生作为日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理解、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什么是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加全面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大战略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积累,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 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服务贸易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从而为拓展外交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需要研究如 何扮演大国角色,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实现有效的相互转化,构筑稳定的国际环境,进而实现国家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既要有延续性,又要开拓新思路。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政府更加强 调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外交工作更加精细, 外交活动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更加复杂。[1]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强 化对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1、“大战略”及“中国大战略”的概念定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狭隘的战略观念不能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人们对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军队日益机械化,战争的前方和后方联系日 益紧密,战略家对战争的思考在空间和范畴上更加扩大,战略研究开 始进入经济、政治等领域, 大战略的概念应运而生。“大战略”来源 已不可考, 但最早系统阐述的学者是利德尔·哈特,他将大战略定义 为“协调和集中国家的全部资源用于实现由国家政策规定的在战争中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来源:宣讲家网站报告发布时间:2011-03-15 03:12 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中国要集中精力把经济发展好,把社会建设好,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 现在我们到美国或欧洲去考察,会发现和30年前大不一样,和10年前都大不一样。我们到法国凡尔赛宫都有中文说明书, 10年前就没有,这说明中国到国外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国的各种文化、政治、经济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到国外去的人越来越多。外国人也要为中国服务,重要的旅游景点、场所都要补上中文说明书,他们欢迎我们去学习、考察,说明中国的力量越来越大。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际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在调整,中国应该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抓住机会,有所作为。一是2010年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虽然人均GDP还很少,撵上美国还要好多年的历史。但是总的GDP能在全世界由过去的几十位上升到世界第二,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大的事件。中国的地位也在上升,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在上升,给我们提供了大的机会。二是西方强势国家现在面临大的挑战,进入缓慢发展时期,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三是亚非拉国家、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非常希望跟中国建立友好的关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稳定,包括我们和这些国家进行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为我们争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空间。四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深远,整个全球经济出现大调整,围绕着市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当代中国外交-笔记

中美 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答:(1)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的策略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美关系时好时坏。美国对中国采取武力威胁和拉拢的双面政策,妄图使中国倒向自己一边。而中国站在中立立场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对美国的进攻都予以坚决的反击。 (3)第三阶段:70、80年代,79年中美建交,握手言和。 (4)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中美互利和互相竞争,在许多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3.简述中美建交的背景及其过程及其影响。 1)背景:美国方面:①70s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遏止和孤立”政策失败,③陷入越战泥潭;中国方面:①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②有利于改善中国地位,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2)过程:①乒乓外交: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②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访华。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揭开中美建交序幕。③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签订了《上海公报》,奠定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④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3)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对话,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⑤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 简述中美关系中的三个联合公报; 答:(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3)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 中国对美政策的演变 第一,联美反苏的“一条线”政策(1971-1982)。 第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1982-1989)。 第三,“韬光养晦”政策(1989-2000)。 邓小平提出战略策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它既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达到富强的目标;还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发展高尚的、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文明的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三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实现富强,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实现民主和文明的物质基础;实现民主,是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它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社会条件;实现文明,既为物质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条件。 (二)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多选)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以往发展战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台阶式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 (三)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多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在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的"新三步走"战略。"新三步走"战略步骤是指: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0年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03年第27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多选题)。第三步,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本世纪头20年我国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基础,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具有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扫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等待处理的问题: 1、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 过去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再加上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没有根本性转变。 3、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后,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不断加剧的局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调查显示中国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增幅一直在下降,粮食产品价格下降,即使收成增产了,但收入却不见增加,地方政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农业的关注。另外,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问题的深化,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剧增,也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也较大。 4、就业和失业问题 中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个人口大国。虽然我国GDP水平已达世界前列,但人均GDP 水平在世界上始终居于落后位置。就业问题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受人民币升值,取消出口退税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影响,沿海地区大量出口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情势进一步恶化。企业用工需求急剧下滑、现有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失业数量骤增。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数目激增,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致使我国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我国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这都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这些都是中国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我国经济才可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同样存在着不少隐患: 1、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摘要: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 各种矛盾交错发展, 挑战纷呈, 世界局势错综复杂, 变化剧烈。这种状况将继续延续并影响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的背景下,我国外交战略也发展了变化。谈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过去三十年外交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不同身份间保持了平衡。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多边国际对话机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把这多种关系细腻地缝合在一起。中国外交从经济角度追求双赢,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维护稳定,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机遇蕴含在挑战中,只有成功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科技、中国外交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国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相应的外交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形势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层面,正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不过,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全球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710718149.html, 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全球化 作者:朱杰 来源:《商情》2009年第14期 [摘要]跨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从低迷走向复苏,并且经济增长表现良好,那么中国经济是否又将高速发展?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初期阶段表现为“横向型经济”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地,最大化的全方位追求“量”的扩张;中期阶段表现为“纵向型经济”以竞争市场为目的,重量形出击,不断完善、创新技术来深化市场需求;后期阶段表现为“纵横交错型经济”这时基本形成了全球性的少数企业的垄断形经济,既追求“量”的扩张又讲究“质”的进步。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全球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的理论基础。它深刻揭示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经济工作 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作出了科学的论断和精辟的阐述。正 确认识中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 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瓦解”,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已大大加强,新体制的基本构架已大体确立,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第二,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得到确定并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三,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制度正在形成和发展。第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体制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添了新内容。第五,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机制和手段正日趋成熟和完善。第六,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实施。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行政指令性、计划纵向分配资源的方式 已基本上向多家竞争、市场横向配置资源的方式转变;实现了由凭票供应、商品匮乏的卖方市场向品种繁多、产品丰富的买方市场转变;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的经济向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经济转变;经济运行由以“短缺”为基本特征的供给约束型向以市场需求约束为主并与资源约 束相结合的类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国民经济由大起大落转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答案

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1.2017年,特朗普宣布退出TPP,主要原因不包括()。(10.0分) A.文本过长 B.美不应消减关税 C.其他国家不遵守规定 D.与美国内法冲突 2.在我国资源能源领域,三家矿业公司控制着中国70%的铁矿石贸易量。这三家矿业公司不包括()。(10.0分) A.淡水河谷 B.力拓 C.必和必拓 D.福蒂斯丘 3.到2018年,中国已经建成()个对外自由贸易区,涉及()个国家或地区。(10.0分) A.10、20 B.12、22

C.14、23 D.16、25 4.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由英国主导,处置战败国存在缺陷,处罚德国过重,西方又遭遇大萧条,致使德国再度挑战的体系是()。(10.0分)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雅尔塔体系 1.在现代国际经济秩序中,三大国际治理机构是指()。(10.0分))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清算银行 2.我国在对外开放中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10.0分)) A.劳动供给与男女就业 B.产业结构有待合理化 C.贸易结构有待合理化

D.金融系统性风险或存在 1.目前,我国出口的钢铁比进口的钢铁多。(10.0分) 2.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制度的综合,是保障世界经济作为有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整体有序协作和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10.0分) 3.在全世界专利申请中,中国排名第一,美国和日本紧接其后,但在国际专利申请中,中国只占总数的4%,美国占45%。(10.0分) 4.2002-2014年,国际社会针对中国发起了788次“双反”调查,年均61次,占全球27.8%。(10.0分)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同名12991)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 【原文出处】现代经济探讨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99 【原刊页号】8~11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区域与城市经济 【复印期号】201002 【英文标题】Evolution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Strategy for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统筹兼顾方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CKS008)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兼顾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090450137)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小军 【作者简介】杨小军,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博士后,武汉430079,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湘潭411105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历史轨迹,将为我们统筹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摘要题】区域经济60年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基本经验/科学发展观

【正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382(2009)09-0008-0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它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年来,党和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提出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当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迈进的时候,回顾和总结这些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统筹好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近30年时间里,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制定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追求地区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毛泽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均衡布局、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原因决定的。从主观的角度看,建国后,我国曾经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是均衡的,不均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均衡布局生产力,减少甚至消灭区域差异,从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上以“平衡论”、“同步富裕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客观的角度看,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应付战争的威胁,毛泽东强调要把建设重点放在战略后方的大西南、大西北地区。因此,我国从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国防安全的考虑出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强调内地“三线”建设,希望能够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差距,使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实施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大量投入内地。在“一五”时期,主要是围绕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694个投资限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前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项目中,4/5在西部,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单位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68%。①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1958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协作区工作的文件,决定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7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各协作区根据工业和资源等条件,尽快建立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三是转向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轨道。196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加速全国和各省市战略后方建设的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经济建设的投资重点为三线地区,工业建设要大分散、小集中,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安士伟,2004)。 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的工业布局快速地向西推进,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区域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占全国的份额都有所上升,地区的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内地建立起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整体平衡,客观上也加快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步伐。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袁继富,1998):一是这种发展战略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它是通过抑制东部区域、沿海区域的发展,而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实际上所追求的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二是这种发展战略过分强调区域平衡,以牺牲投资效益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使沿海地区既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