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科学2

一单元科学2
一单元科学2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简单机械有__﹑___﹑___﹑___。

2.___、____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3.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____或___的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机械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类。

4.简单的机械可以组成____,通常叫做____。

5.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_______。

6.机械的作用是_______或_______。

7.构成杠杆的要素有:_____________。

8.杠杆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省力的杠杆有____﹑____,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既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____。

10.____﹑____利用了斜面的原理。

11.楼房的楼梯应用了____的原理。

12.斜面的角度越小就____,斜面的长度对拉力____(填有或没

有)影响。

13.轮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14.轮轴的作用是____:例如___﹑___。

15.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定滑轮,____利用了定滑

轮,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

16.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动滑轮,______利用了

动滑轮,它所起的作用是__。

17.传动装置可分为____和____,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属于___

_,钟表的传动装置属于____。

18.自行车的____﹑____利用了轮轴。

19.在齿轮传动中,两个轮子的转到方向是___,在链条传动中,两个

轮子的转到方向是____。

二.选择题

1.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

(1)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

(2)是否能改变力的方向

(3)是否省力

2.下列机械,属于杠杆的有(),属于斜面的有(),属于轮轴的有(),属于滑轮的是()。

(1)吊车臂(2)水龙头(3)钻头

(4)螺丝刀(5)撬棍(6)斧子

(7)刀(8)刀把手(9)方向盘

(10)镊子(11)辘轳

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①齿轮传动②链条传动

三.判断题

1.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2.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3.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4.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5.筷子不能省力,所以不属于机械。()

6.较长的斜面比较短斜面省力。()

7.斧子劈柴是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四.分析题

1.用瓶盖起子起盖子为什么很容易呢?

2.螺丝钉上的螺纹和盘山公路十分相似,虽然延长了距离,但省了不少的力。

说说省力的原因。

3.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他的方向?4.观察你的自行车,它的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5.自来水龙头是不是轮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轮有什么作用?所有自来水龙头的轮都一样大吗?还有什么装置像自来水龙头?

6.拧螺丝钉时为什么用螺丝刀比较省力?

7.请简述一下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原因。

8.用杠杆搬重物时怎样才省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简单机械有(斜面)﹑(杠杆)﹑(轮轴)(滑轮)。

2.(剪刀)(筷子)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3.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装置,都可以称做机

械。机械可以分为(简单机械)(复杂机械)两类。

4.简单的机械可以组成(复杂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5.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6.机械的作用是(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7.构成杠杆的要素有:(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8.杠杆的原理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省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费力;动力

臂等于阻力臂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9.省力的杠杆有(指甲剪)(起子),费力的杠杆有(钓鱼竿)(镊子)(筷子),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天平)

10.(螺丝钉)(盘山路)利用了斜面的原理。

11.楼房的楼梯应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12.斜面的角度越小就(省力),斜面的长度对拉力没有(填有或没有)

影响。

13.轮轴是由(轴)和(固定在轴上的轮)组成的。

14.轮轴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例如(方向盘)(门把手)。

15.(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旗杆的顶

端)利用了定滑轮,它所起的作用是(改变用力方向)。

16.(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吊车臂的垂吊处)利用了动

滑轮,它所起的作用是(省力)。

17.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属

于(链条传动),钟表的传动装置属于(齿轮传动)。

18.自行车的(车把)(脚蹬子)(车匝)利用了轮轴。

19.在齿轮传动中,两个轮子的转到方向是(相反),在链条传动中,两

个轮子的转到方向是(相同)。

二.选择题

1.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⑵)

(1)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

(2)是否能改变力的方向

(3)是否省力

2.下列机械,属于杠杆的有(⑤⑩),属于斜面的有(③④⑥⑦),属于轮轴的有(②⑧⑨(11)),属于滑轮的是(①)。

①吊车臂②水龙头③钻头

④螺丝刀⑤撬棍⑥斧子⑦刀

⑧刀把手⑨方向盘⑩镊子(11)辘轳

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②),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①)

①齿轮传动②链条传动

三.判断题

1.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2.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3.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4.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5.筷子不能省力,所以不属于机械。(×)

6.较长的斜面比较短斜面省力。(×)

7.斧子劈柴是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四.分析题

1.用瓶盖起子起盖子为什么很容易呢?

答:因为起子利用了杠杆省力的原理

2.螺丝钉上的螺纹和盘山公路十分相似,虽然延长了距离,但省了不少的力。说

说省力的原因。

答: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是坡长延长,坡度变小,这样可以更省力。

3.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他的方向?

答:因为方向盘利用了轮轴可以省力的工作原理,而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4.观察你的自行车,它的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答:自行车的车吧,脚蹬子,车匝应用了轮轴。作用是省力。

5.自来水龙头是不是轮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轮有什么作用?所有自

来水龙头的轮都一样大吗?还有什么装置像自来水龙头?

答:自来水龙头是轮轴,轮起省力的作用,

自来水龙头的轮不一样大,门把手的装置像自来水龙头,也是轮轴。

6.拧螺丝钉时为什么用螺丝刀比较省力?

螺丝刀是轮轴,利用了轮轴可以省力的原理。

7.请简述一下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原因。

答:自行车通过脚蹬子把力传给轮盘上,又由链条将力传给后轮的飞轮上,后轮推动前轮前进。

8.用杠杆搬重物时怎样才省力?

答:使用杠杆撬重物,使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即动力臂),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即阻力臂),才能省力。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观察大树可以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耳朵听、测量、用放大镜等。 3、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 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5、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等 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等 7、大树和小草的比较 大树的特点:高大、木质茎、寿命长;小草的特点:矮小、草质茎、寿命短 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①有根、茎、叶,②有生命,③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等,④会繁殖,⑤会死亡。 8、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9、叶子的结构分两部分:(叶片和叶柄),其中叶片上长有(叶脉)。 10、新鲜的叶和落叶比较 新鲜的叶的特点:有生命,软,有弹性。落叶的特点:无生命,没有弹性,易碎 11、在观察叶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12、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3、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4、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15、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莲等) 常见的陆生植物有:(狗尾草、车前草、三叶草、桃树、梨树等)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②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③都会 生长发育,④都会繁殖后代,⑤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科学第二单元

第2单元小结 一、判断题 1.如果油菜花的花瓣只剩下3瓣了,它就成为不完全花了。(×) 2.只有雄蕊,没有雌蕊或者只有雌蕊,没有雄蕊,这种花叫两性花。(×) 3.雌蕊柱头有黏液主要是为了沾上花粉。(√) 4. 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 5. 植物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6. 鸡蛋是母鸡产的卵,它一定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7. 植物和动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后代。(√) 8. 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二、选择题 1. ( C )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 的任务。 A.果实 B.根 C.花 2. 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两性花的是( B ) A.南瓜花 B.油菜花 C.丝瓜花 3. 下列各项中,不是蚕豆种子构造的是( C ) A.胚芽 B.胚根 C.胚茎 4. 种子前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是由种子中的( C )提供的。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5. 植物的根是由种子中的( A )发育面来的。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6. 蜜蜂在花从中飞舞,会把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 C )受精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A.花柱 B.花药 C.胚珠 7. 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中的( C )发育面来的。 A.柱头 B.花柱 C.子房 8. 像蜗牛、乌龟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 B ). A.胎生 B.卵生 C.卵胎生 三、实验操作题 1. 解剖花的顺序应该是从 ( 外)到(内)的。 2. 请写出油菜花各部分名称。(答案见第一课) 四、分析思考题 请根据植物的果实特点,推测其传播种子的方式并用线连起来。 苍耳水流传播 莲蓬弹力传播 油菜荚风力传播 蒲公英动物传播

最新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千米。 2.地壳越往深处,温度——,压力——。 3.岩浆像烧熔了的————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岩浆不断——过程中,遇到——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形成火山。 4.卵石的形状像——,表面——。 5.岩石由——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 6.——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化石。 7.底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 8.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 9.地震波能够向——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 10.科学家利用——、——等提供i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索。 11.用手挤压毛巾和弯折木棍的地震成因模拟试验中,木棍和毛巾都相当于地球构造中的——,手用力弯折木棍、挤压毛巾相当于————-。 12.——作用使岩石崩解,滚落到河道中的岩石在河水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和石头间的相互——,棱角消失,变成表面光滑的卵石。 13.煤、石油和——属于矿产,铁、铜属于——矿产,石英、——属于——矿产。 14.煤是远古时期的——形成的。 15.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 16.在江河的——游会有很多卵石。 17.为了保和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 二.选择题: 1.世界上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①火山②水灾③地震 2.到目前为止,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 ①岩石分析法②地震波研究③电波测试 3.在“做一块卵石”的实验中,哪种材料是不需要的()。 ①水②有盖的大口玻璃瓶③页岩④木棒 4.下列物体中不是矿物的是()。 ①制造铅笔芯用的石墨②食盐③水 5.属于地质作用改变地表的是()。 ①岩浆活动②毁林开荒③开山修路 6.构成地幔的主要物质是()。 ①硅、铁、镁②岩浆、岩石③煤、石油 ④铁、镍 7.在模拟火山成因的材料中,相当于岩浆的是()。 ①毛巾②木棍③番茄酱④土豆泥 8.形成卵石的主要因素是()。 ①空气②水③温度④生物 9.下列哪项对地表的影响不是自然因素?() ①地震②火山喷发③修路架桥④板块挤压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题 一、填空 1、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种子里面有胚根和胚芽。 4、观察植物,我们可以用记录表,也可以用文字、图片记录,还可以写观察日记。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不同植物的根是不相同的,但是生长方向都相同. 6、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7、播种方法:选种、松土、下种、浇水。 8、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绿叶提供的。 9、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光合作用的结果 11、有人把绿叶比作一个“绿色工厂”,这个“工厂”的厂房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养料和氧气,动力是阳光。 1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一部分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一部分由叶制造。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14、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15、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7、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沿着茎向上运输到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叶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食物”——养料。 18、直立茎:凤仙花缠绕茎:牵牛花攀缘茎:葡萄匍匐茎:红薯、南瓜 19、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20、花的结构: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从外到内 21、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22、凤仙花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 23、凤仙花种子由种皮和胚等部分组成。从种子的结构上看,同凤仙花种子相似的种子双子叶植物有蚕豆、黄豆等,同凤仙花种子不相似的种子(单子叶植物)有玉米、小麦等。但所有这些种子都有胚根、胚芽等部分。凤仙花、黄豆种子的两瓣子叶变成幼苗的第一对叶子。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 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 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 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科学第二单元

小学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 2.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过滤时,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高锰酸钾是一种紫色的、颗粒状、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用。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有些液体相互之间也可以溶解。如:胶水、醋、酒精能溶解在水中。 2.胶水放入水中,一开始沉入水底,经过充分搅拌,会均匀分布。醋放入水中后快速扩散,并均匀分布。酒精放入水中先在上层扩散,再慢慢向下扩散,最后均匀分布。 3.食用油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充分振荡后还是浮在水面。(不能溶解于水。但可以溶解在洗洁精中)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一些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于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1.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温的高低、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水果糖在水中加速溶解的方法有:弄碎、加热水、搅拌等。 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在一定的水量中,物质溶解是有限度的。 2.常温下,100毫升水里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出来。加热可以使食盐水蒸发更快。 2.加热蒸发实验要用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等噐材,用石棉网可以使蒸发皿受热均匀。 3.酒精灯的火焰从外到里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一般用外焰给物体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 4.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下次使用打不开灯帽。 《资料库》 海水里蕴藏着丰富的盐。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适合人类使用。

二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备课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前后左右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前、后、左、右、远、近等词描述周围物体的位置。 2.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由该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3.学会对生活中物体的位置进行定性的观察与描述。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位置与方向》单元的第一节课,是学习描述物体位置的第一步。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先以自己为基准,再过渡到以别人为基准,学习使用前、后、左、右、远、近等次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在“拓展与应用”活动中,学生还会通过站在校园里的不同位置,描述教学楼等周围物体位置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首先说明该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每组一张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的纸条,用于学生做“找位置”的游 戏。 (二)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在教室里做“找位置”游戏时,不要拥挤,不要打闹,防止摔倒。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教师利用课间操站队情境引入问题。课间操是学校每天都会举行的集体活动,全校的同学都要参加。课间操队列人数众多,但整齐划一,这是因为每一个班、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 1.教师根据课业提出问题。 (1)你能说一说自己或者某个同学站在课间操队列里的什么位置吗? (2)在描述位置的时候,我们用到了哪些词?(前后左右) 2.明确任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描述位置。 (二)展开“科学实践”活动在引入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 题,并组织学生进 行相关活动 1.提出问题。 (1)提问:现在,谁能说一说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什么位置? (2)学生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位置。 (3)谈话:刚才在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什么位置时,一部分同

科学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共86空,43分) 1、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组成。 2、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等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非常小,可借助() 来观察。 3、显微镜由()()()()()()等构成。 4、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任何植物细胞都是由()和()组成。 5、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构成。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 ()个细胞构成。 6、人体内的细胞不停地吸收()和(),排除()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 提供物质和能量。 7、人体的基本层次构成是()→()→()→()→人体。 8、高浓度的()影响肝脏解毒,可使肝细胞受到致命的损害,也使()()受到损害。 9、暴饮暴食、过多的油腻食物以及大量饮酒,会使()充血水肿、急性发炎,然后坏死。 10、肝脏和胰脏是消化系统的两个重要的()。 11、人体营养的吸收主要在()内进行,同时,()也承担着一些吸收营养的责任。 12、在日常生活中,和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主要有()()()()等。 13、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被送往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的需要和身体的正常 活动。 14、我们进行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和()两个动作完成的。 15、在吸气时,我们的胸部向外(),相反,在呼气时,我们的胸部向内()。 16、人体时时刻刻要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 17、生活中的()()()()等因素会影响到呼吸系统的健康。 18、()是人体气体交换最重要的器官。 19、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套由()组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在这套系统中循 环流动,完成物质的运输。 20、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和()。 21、心脏有()()()()四个腔。 22、心脏跳动一次,动脉产生一次搏动,称为()。 23、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24、心跳的快慢与()有关。 25、和循环系统有关的疾病有()、()等。 26、人类不仅具备消化、吸收、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 ()()等重要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实现的。 27、神经系统由()()()组成。()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28、反应时的长短与()()()以及动作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 29、在大多数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然而,在某些条 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 30、在青春期,我们的()()()在明显增长。 31、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阶段。身体()的 改变,身体()的完善,()的成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 32、喜欢与同龄人交往是件好事,()()()()()等优良品质,往往是与同学交往的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定位是让学生对地球家园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关的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从“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这个问题入手,调取学生的生活记忆,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探索环节设计了一个“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的活动,提出了一个“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的问题。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可以让学生联系之前思考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相关信息,并以形象化的方式进行表达,促进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为了让学生补充与地球家园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地球之外的景物,这个补充是为了引导学生从地球之上和地球之外两个视角去描述“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研讨环节的“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是在小结分享探索的成果。而“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这个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球家园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在联系中看待事物的能力。拓展环节的“到田野、绿地、树林或山坡上,看看我们还能在家园里找到什么”是为了扩充学生对地球家园的认识。 【学生分析】 学生本就生活在地球家园上,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另外,作为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然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在交流“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时能对自己所知道的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我看到了什么 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二、校园的树木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3、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4、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三、大树和小草 5、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6、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7、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8、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 9、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四、水生植物 10、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植物能够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1、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等。 12、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荷花。 13、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4、为什么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葫芦叶柄部位膨绝大部分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五、植物的叶 15、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16、叶的结构: 17、植物的叶一般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上面有叶脉。 18、叶也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很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19、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六、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0、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21、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22、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七、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3、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土壤。 24、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25、所有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26、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27、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28、植物的相同特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都能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练习题 一、填空 1、能够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树由、、三部分组成。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6部分组成。 3、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4、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树干有,有的树皮,有的,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5、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树是植物,草是植物。 6、观察大树用到了、、、等工具。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除了水葫芦、金鱼藻以外水生植物还有、、、等。 9、植物的叶一般有和组成,叶片上有。 10、叶是有的。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死的。 11、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能够分为和。 12、我们常用方法比较叶片的大小。 13、我们能够用各种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 14、陆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和营养;水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和营养;生长在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有着共同的生长需要。 15、我知道的木本植物有:、、、;我知道的草本植物有:、、、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下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1、自然界中动物种类很多,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和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对于不同的动物,生命周期长短不同,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变化不大(比如老虎、马等),有的在生命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变化(比如蝴蝶、蚕等)。 3、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用放大镜看起来扁扁的有点椭圆,用尺量一量,长约1.2至1.3毫米左右,若一直放在常温下会逐渐变成紫黑色。(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4、观察蚕卵颜色:灰绿色或紫褐色;形状:近似圆形;大小:小米粒大小 5、通过放大镜观察蚕卵,有哪些发现呢? 有个黑色的环状物在动。有黄色的卵和白色的卵。 6、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7、孵化.蚕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后放在室温下,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室温25℃,蚕卵会逐渐变成紫黑色,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虫。幼虫把卵壳咬破后,先露出头部,然后爬出卵壳。 8、刚孵出来的小蚕是什么样的? 刚孵出来身体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蚁蚕虽然小,但蠕动速度挺快的,身上长满细毛,大约两天后毛毛就不明显了。蚁蚕长约2-3毫米,体宽约0.5毫米。 9、养蚕小窍门 ①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②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③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④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⑤盒子上要扎几个洞,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10、寿命最短的植物-短命菊生命只有几个星期。 生命周期最短的小虫——蜉蝣生命周期最长的动物-海龟 11、观察蚕的记录方式: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一生 12、随着蚕的生长,它发生了哪些变化? 1、颜色发生了变化 2、大小发生了变化(体长、体重) 3、吃食、排便的变化 13、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从蚁蚕到结茧这前会蜕四次皮。 蚕蜕皮是因为蚕的外皮不会随着蚕体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当它的身体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就会换下较小的旧皮。 14、蚕的一生是如何变化的 ①蚁蚕通过摄食迅速生长,体色逐渐变成青白色。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蚕需蜕去旧皮,生长出较宽大的新皮再继续生长。 ②蚕在蜕皮过程中,新皮形成时需要睡觉,称为眠。 眠是划分蚕龄的界限,蚁蚕称1龄蚕,第一次眠后称2龄蚕,依次类推,第四次眠后称5龄蚕。眠期长短不一,从数小时到一天。眠期时蚕不吃不喝。 ③到5龄末期,蚕会逐渐停止取食,它会排空消化道,呈透明状,此时叫熟蚕。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15、蚕的外形 蚕体是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个明显体段构成。 头部:较小,位于蚕体的最前方,呈扁圆形。 胸部:头部后面的三个环节,胸部有三对胸足,蚕进食时,帮助蚕把持桑叶。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磁铁 第1课《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磁铁很常见,在一些玩具里就能发现磁铁的踪影,一些学生可能还接触过不同形状的磁铁。对于磁铁,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磁铁能吸住一些物体”“磁铁与磁铁之间也会吸在一起,有时候会相互推开”。但是,学生对磁铁只停留在“玩”的阶段,形成的相关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很多学生认为“磁铁能吸大部分金属”,这就需要我们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来转变其错误的前概念。 学生在本课先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再经历“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的探索活动,知道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最后利用磁铁辨认有铁的物质,进一步完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单元封面图片是学生非常喜欢玩的磁铁钓鱼玩具,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磁铁游戏的回想,说一说“磁铁有哪些特点”“我们能用磁铁做什么”,以唤起前概念,激发探究磁铁的兴趣。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几乎都见过磁铁,学生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在他们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 实验技能分析:多数学生都饶有兴趣地玩过磁铁,并拿着磁铁去吸引能一些物体。通过将近一年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如小组分工合作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3.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实验中,如果推测“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那么, 实验中让种子有水的这组就叫实验组,另一组(得不到水的)就是对照组。(说一说: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实验计划。)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4.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我研究的是“种子发芽与的关系。” 5.绿豆种子发芽必需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说一说:研究“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实验计划。) 6.绿豆芽生长需要的条件有: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 7.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 8.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9.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10.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 生物叫做消费者。 1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3.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 1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 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5.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第七课:改变生态瓶 16.减少生态瓶里的水,会减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17.改变生态瓶中其中一种生物,会影响其他生物。 18.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但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 越好。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 1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0.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1.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建立自然保护区。 22.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生存 下来。 本单元重点实验的实验计划(要求会说,而且尽可能地说完整): 1、 实验计划 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等。 两个组不相同的条件:水的有无。 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 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 具体过程:在两个烧杯中垫上纸巾,分别放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给其中的一个烧杯适时适量地浇水,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烧杯不浇水,保持干燥,作为对照组,将两个烧杯放在同一个地方,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情况。 2、 实验计划 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土壤吗? 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土壤。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水等。 两个组不相同的条件:土壤的有无。 实验的方法:在一个容器里加土,并用勺子弄平,在另一个容器里加纸巾,分别放上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适时适量地往两个容器内洒等量的水,并将两个容器放在同一个地方,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情况。 3、 实验计划 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吗? 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科学教科书的第一单元,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转承到本册学习内容上,他们对科学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单元在“制作能力”、“猜想与假设”、“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方面,延续了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培养要素,并进行了有效的深入。在“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建立假设”、“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等科学探究方面,本单元给学生搭建起一个适于操作的平台,在科学探究的构建逻辑上,提响了一个上升的趋势。因此,本单元的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趋势,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的重要性;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科学知识: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弹力、摩擦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探究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对各种力的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课时分配: 本单元一共6课,各用1课时,共用6课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它就会()到水底了。 2. 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和浮。如一块铁放在水里会(),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在水里,它会()。 3. 同样重量和大小的物体,放在清水里要下沉,放在盐水里要上浮,这说明用不同的()也能改变物体的沉和浮。 4. 物体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与物体的()和物体的()有关,还和液体的()有关。 5.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其大小等于()。 6 . 马铃薯在清水中(),在盐水中()。盐水比清水()。 7. 当物体的重量一定时:比较大的物体容易(),比较小的物体容易()。当物体的大小一定时:比较重的物体容易(),比较轻的物体容易()。 8. 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主要方法有:()、()、()和借助外力。 二、判断:对的请在括号里打“√”,错的请在括号里打“×”。 ()1.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2.人在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3.只有盐水和糖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同。 ()5.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6.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7.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的浮力原理。 ()8.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把橡皮擦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就会浮起来。 ()10.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三、选择 1. 下列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是() ①铝球②干木球③铁球 2. 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1—5课)复习题一、填空题 二、1、凤仙花是用(种子)繁(fang)殖(zhi)的。 2、凤仙花耐(旱)不耐(寒),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 的环境。 3、凤仙花不断地生长,它的茎和叶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4、凤仙花播种后,每隔( 8 )天左右浇一次水,开花后每隔( 5 )天左右浇一次水。 5、凤仙花的一生经历(种子、发芽、长出茎叶、长出花蕾、开花、结果)六个阶段。 6、用花盆种养凤仙花,先要往花盆里装(松软肥沃)的土。 7、用花盆播种凤仙花,可按照(播下种子)、(掩上土)、(浇适量的水),然后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8、植物的叶是由(叶柄)和(叶片)构成,其中叶片上有(叶脉)。 9、凤仙花的果实如(纺锤形),果实内部有(种子)种子的颜色是(黑色)的。 10、生物从(出生)到(自然死亡)都要经过几个不同的时期,所经历的几个时期叫(生命周期)。二、判断题 1、凤仙花是用根繁殖的。() 2、凤仙花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指甲花。() 3、种养凤仙花的花盆底应该留一个小洞便于流出多余的水。() 4、凤仙花在生长期间应该天天施肥。() 5、凤仙花播种后每隔8天左右浇一次水。()

6、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用手捏会自动炸开。() 7、凤仙花的发芽时间和播种深度有关系,播种越深,发芽越迟。() 8、植物的胚可以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 9、凤仙花的种子是活血化瘀,利尿解毒的良药。() 10、凤仙花是直立茎。()三、问答题: 1、凤仙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答:凤仙花的种子小颗粒,黑色,比油菜籽稍大。 2、凤仙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答:凤仙花的叶子是披针形。 3、凤仙花的花长在什么地方?答:长在叶柄与茎相连的地方. 4、凤仙花的花有什么特点? 答:凤仙花的花的颜色:粉红,气味:淡淡的香,大小:大,形状:似蝴蝶 5、凤仙花的身体可分成哪几部分?答:凤仙花的身体可分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四、实践技能题 1、采集凤仙花、油菜、蚕豆、花生、黄豆、绿豆等作物的种子,仔细观察比较凤仙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与其他的种子有什么不一样? 答:小颗粒,黑色,比油菜籽稍大。 2、将凤仙花种子播在什么位置更恰当?答:将凤仙花种子播在1厘米深位置更恰当. 4、你解剖过凤仙花吗?说一说凤仙花的花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答:凤仙花的花可以分成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 5、怎样处理采集到的成熟的凤仙花种子? 答:可以制作成标本,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繁殖到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2、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需要用冷藏的方式保存,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49—56天。蚕卵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蚕卵颜色的变化淡黄色→紫玫瑰→紫灰色。蚕的生命从蚁蚕开始。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3、蚕的一生总共要蜕6次皮,其中幼虫期要蜕4次皮,蚕变成蛹蜕一次,蛹变成蛾蜕一次。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 4、蚕(幼虫期)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青白色,长圆筒形。头很小,有咀嚼式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胸有三对胸足帮助口器把持桑叶,结茧;腹部有五对足,其中四对腹足,一对尾足;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叫做尾角;身上共有9对小黑点,一对位于胸部,其余八对位于腹部,这几对黑点是气门,是蚕用于呼吸的。 5、蚕宝宝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6、蛹身体呈纺锤形,有刺激的情况下会动。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两个黑色、小圆形、隆起的眼睛,胸部没有环节,腹部有环节,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的背面有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体色呈褐色。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7、蚕蛾的身体特点: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和眼睛,口器退化,不进食,胸部长有两对翅膀,有三对胸足,腹部没有足,后端演变出生殖器。蚕蛾虽然长有翅膀但是不会飞行。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 元检测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姓名 一、填空题。(错一空扣1分) 1、种子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组对比实验。 4、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和养料。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9、生物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一片树 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4、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最着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 个自然保护区。

15、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错一题扣1分)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 5、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8、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9、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10、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没有关系(×) 11、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12、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 13、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14、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5、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16、种子只在种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17、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18、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