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一组动词例释

古汉语一组动词例释
古汉语一组动词例释

古汉语一组动词例释

在古代典籍中,每每讲到官吏职务的升降迁调,常常会使用这样一些词,如“迁”、“除”、“拜”、“擢”、“拔”、“转”、“徙”、“行”、“署”、“放”、“出”、“升”等。这些词,大部分是同义词和近义词,如“擢”、“升”、“拔”可分别组合成“擢升”、“拔擢”来使用。但这些同义词之间,还是有细微差别的,使用的语言环境不同,表达的意义地也不尽相同。所我们在阅读中必须加以区别。

迁,古时候调动官职一般叫迁,多指升职,因为“迁”的本义是由下而上的迁移。《汉书·主父偃传》:“偃数上疏言事,迁谒者,中郎,中大夫,岁中四迁。”《汉书·张禹传》:“由是迁光禄大夫。”“超迁”则相当于破格提升。《史记·贾谊列传》:“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大中大夫。”“迁”又有流放、放逐的意思,因而又可引申为降职,用“左迁”表示。(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下)如《史记·周昌传》:“吾极知其左迁。”韩愈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

除:授予官职。有去旧职,领新官的意思。李密《陈情表》:“寻(不久)蒙国恩,除臣洗马。”在晋武帝徵召李密喂太子洗马前不久,曾拜他为郎中。同样的例子还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德佑二年三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左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白居易《除苏州刺史》诗:“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拜:本指表示一种敬意的礼节,后引申为用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取晋阳,拜为上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2009-04-29 21:52:36) 标签:古代汉语教育分类:文言文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 汉语的词类,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一些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属于实词。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带宾语,经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作定语,这些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例如《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的“风”本是名词,在这句话中,它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有吹风、乘凉的意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由名词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并带上了宾语“相如”。又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句中的“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这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临时改变词性和用法的现象叫做词类的活用,上古汉语中很常见,后代仿古作品中也不鲜见。现代汉语虽也有这样的现象,如“铁了心”的“铁”,名词活用作动词,“今天你‘布袋’了吗?”(《扬子晚报》2003年9月15日B12版)中的“布袋”,但总起来说比较少。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和用作状语的现象也很常见。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系结构来表示。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 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

古代汉语试题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 1豕;象形:象猪形 2字;会意:从从子 3荆;形声:从刑声 4刃;指事:刀上加一点指示此处是刃口 5牧;会意:从攴从牛 6闽;形声:从虫门声 7车;象形:象车形 8豫;形声:从象予声 9本;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根部 10集;会意:从雥(省)从木 1、行:象形:象道路形 2、颍:形声:从水顷声 3、逐:会意:从辵从豕 4、豫:形声:从象予声 5、寸:指事: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寸关节 6、集:会意:从雥(省)从木 7、益:会意:从水从皿 8、本: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为根部 9、好:会意:从女从子 10、鱼:象形:象鱼之形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 1、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避 2、公赐之食,食舍肉。舍捨 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共供 4、闲于兵甲,习于战攻。闲娴 5、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县悬 6、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反返 古代汉语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1×10)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信武果 B 取尖安 C从休亡 D 朝高回 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 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B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C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肖 B服 C 期 D朔 4、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 阙掘咏詠 B沽酤预豫 C賸剩笋筍 D陈阵泪淚 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A引申义 B 本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恭敬 B动静 C恐惧 D逶迤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的是()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C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8、《方言》的作者是()A王念孙 B许慎 C 段玉裁 D扬雄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B遂置姜氏於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生庄公及共叔段。 B公赐之食。C姜氏何厌之有? 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二、填空题(1ⅹ15)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和()。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和()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的标志。 5、“知、智”是一对()字,“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由”通()。 6、“隄”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 7、采取()或()两种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 四、名词解释(3×4)1、金文2、四体二用3、词的引申义4、同源词五、简答题(23) 1、举例说明词义范围变化的主要类型。(6) 2、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6) 3、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11)六、短文阅读(20)(一)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10)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

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古代汉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以作状语。由于名词的这种作用和副词相似,所以有的人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普通名词作状语,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比喻。 1.表示方位或处所。例如: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 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说秦王》 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例一的“北”、例二的“上、下”、例三的“西”表示方位,例四的“庭”、例五的“面”表示处所。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父”是“用对待兄长、老师、父亲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用在动词“事”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张苍德王陵,……及苍贵,常父事王陵。《史记·张丞相列传》 4.表示比喻。例如: “犬马畜伋”意为“把伋当作犬马畜养”;例二、例三、例四的“兄、师、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涉王。”《陈涉起义》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 东向坐,西向坐,师事之。《韩信破赵之战》 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华陀传》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范雎说秦王》 2.表示工具或依据。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 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3.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 是“依法”的意思,表示依据,作“斩”的状语。 “橐、剑、箕畚、船”都是表示工具的,用在动词前,作状语;例六的“法” 失期,法当斩。《陈涉起义》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第二,“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当“一天一天”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公下》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孟子·滕文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 现代汉语单个的时间名词“年、月、日”则没有这些用法。 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第一,“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有“岁岁、年年(每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左传·昭公七年》 第三,“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用来追溯过去。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发展。如: 解”、“星罗棋布”、“瓜分”、“蜂拥”、“响应”。 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这些句子中的“人、蛇、翼、狐、云、景、犬”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为“像……一样”,因而,这一种用法具有坐在前面”。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样聚集”,“景(影)从”是“像影子一样跟着”;“犬坐于前”是“像狗一样“人立”就是“像人一样站着”,“蛇行”是“像蛇一样爬行”;“翼蔽”是“像鸟翅一样遮挡着”;“狐鸣”是“像狐狸一样叫”;“云集”是“像云一浓厚的修辞色彩。这种用法还保留在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或词语中,如“土崩瓦此外,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时间名词也作状语,如: 但是,时间名词作状语时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古汉语中“岁、月、日”等时间名词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不再是单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郑伯克段于鄢》 纯的时间修饰。具体来说,有下面几三种情况: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著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的规律性。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和注释中的一个大问题。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和文言文的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和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例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四》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其中?疾?为形容词,作?走?的状语。?粟?为名词,作句子的宾语;而第三句中的?生?作句子的谓语,为动词词类。 以上这种情况,古今都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语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类现象叫做词类活用。①例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句话: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字在一般情况下是用作形容词词性,但在某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例如在上面几句里,第一句的?美?是形容词,第二句的?美?是用为名词,而第三句的?美?则用为动词。其中后两个?美?就是词的活用。 二、具体分类 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因而对于词类活用的具体分类也有所不同。各家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按照李新魁在《汉语文言语法》一书中的观点,我们可以以是否需要加上?特殊意念?来理解某个词这一标准来将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分为一般的活用和特殊的活用。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

常用词(五) 63字 说听毁誉劝居登临过称量鬻市假离合因改作为 取求奉致得益竭 坚利完备陈故穷难夷平庸已必一参什伯 晦朔时世期官吏爵权衡果实聪明功名北中下 253.【说】 (一)说明,解释。论语八佾:“成事不~。”(已经作了的,不要再解释了。)又名词。墨子非攻上:“若以此~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 (二)学说,主张,说法。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韩非子难一:“矛楯之~也。” (三)读shuì。说服。孟子尽心下:“~大人则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成安君曰。” (四)读yuè。喜悦。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乎?”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与郑人盟。”这个意义后代写作“悦”。 254.【听】 (一)读tīng,又读tìng。听。礼记檀弓下:“夫子式而~之。”引申为理会。韩非子五蠹:“先王胜其法,不~其泣。” (二)旧读tìng。听从。礼记曲礼下:“三谏而不~,则逃之。”汉书张骞传:“其势宜~。” (三)读tīng。旧又读tìng。治理,判断。论语颜渊:“~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成语有“垂帘~政”。〔~事〕(1)治理政事。汉书韩延年传:“是日移病不~事。” (2)名词。中堂叫“~事”。世说新语政事:“~事前除雪后犹湿。”晋书陶侃传作“厅事”。后代“客厅”的“厅”即由处理政事的中堂逐渐发展而来。 (四)读tìng。任从,由着,放任。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而斫之。”今成语有“~其自然”。 255.【毁】 (一)损坏,伤害。论语季氏:“龟玉~於椟中,是谁之过与?”(二)毁谤,说别人的坏话。跟“誉”相对。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韩非子五蠹:“誉辅其赏,~随其罚。” 256.【誉】 称赞。墨子非攻上:“从而~之,谓之义。”引申为好名声。孟子告子上:“令闻广~施於身。”现代变为双音词“名~”。按:动词的“誉”读平声(yú),名词的誉读去声(yù)。 257.【劝】 鼓励,奖励。与“惩”,“沮”相对。庄子胠箧:“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事君者。”又成公三年:“所以惩不敬而~有功也。”又表示奋勉。论语为政:“举善而教不能,则~。”引申作劝说(说明道理使人听从)的意思(后起义)。王维渭城曲:“~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意:在上古汉语里“劝”字用於积极的鼓励,而不用於消极的劝阻。直到中古还是这样。杜甫遣兴:“足以~元凶”,意思是说:这足以劝使那些最大的恶人不再作坏事。在古代汉语中“劝”字后面不用否定词。 258.【居】 (一)坐。论语阳货:“~,吾语女!”引申为居住的意思。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又为处在。孟子离娄上:“~下位而不获於上。”又名词,住处。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不告而退。”又为当或任。老子二章:“功成而弗~。”今成语有“~之不疑”。 (二)用於“有顷”,“久之”,“顷之”的前面,表示相隔了一段时间,意义比较虚。战国策齐策四:“~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史记李将军列传:“~久之,孝景崩。”又:“~顷之,石建卒。” 259.【登】 (一)从低处走上高处。荀子劝学:“故不~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今成语有“一步~天”。 (二)成,特指庄稼成熟。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 260.【临】 (一)从高处往低处看。荀子劝学:“不~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诗秦风黄鸟:“~其穴,惴惴其栗。”今成语有“居高~下”。引申为从上监视着。诗大雅大明:“上帝~女。”又为从上面到下面来。这个意义往往被用作敬词。左传襄公三年:“请君~之。”后代双音词有“莅~”,“光~”。又用於抽象的意义,表示遇到。论语述而:“必也~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二)对着书画的范本进行摹仿(后起义),如说“~摹”,“~帖”。 (三)众人相聚而哭。左传宣公十二年:“卜~于大宫。”又:“国人大~,守陴者皆哭。”(陴:读pí。城上的短墙。)又特指众人定时在灵柩前哭。汉书霍光传:“朝暮~。”按:这个意义旧读lìn。 261.【过】 (一)走过,经过。论语微子:“孔子~之,使子路问津焉。”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卫。”引申为超过,胜过。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参国之一。”论语公冶长:“由也,好勇~我。”又为过分。战国策齐策四:“王闻之~矣。” (二)名词,过错。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又动词,犯错误。论语学而:“~则勿惮改。”左传宣公二年:“~而能改,善莫大焉。” 注意:第一义读平声(guō)或去声(guò),第二义只读去声。 262.【称】 (一)称量物体的轻重。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之。” (二)举。诗豳风七月:“~彼兕觥,万寿无疆。”引申为举荐,推举。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解狐。” (三)称颂,称道。国语周语:“君子不自~也。”礼记檀弓:“其仁不足~也。”引申为称述,述说。史记淮阴侯列传:“常~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四)读chèn。相称,适合,配得上。洛阳伽蓝记开善寺:“朝臣莫不~力而去。”今双音词有“~职”,“相~”。 263.【量】 (一)读liáng。动词,计算物体容积。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之。”引申为量长短。枚乘上书谏吴王:“石称丈~,径而寡失。” (二)读liàng。名词。斗斛之类的量器。论语尧曰:“谨权~。”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豆、区、釜、钟。”引申为容积,分量。论语乡党:“唯酒无~,不及乱。”又子张:“多见其不知~也。”又为度量衡的规定。史记秦始皇本纪:“器械一~。”(甲胄戈矛之类的大小长短轻重都有统一规定。)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许慎,说文解字,14篇,30卷,540部首,9353单字,1163重文。 2.尔雅,释诂,释言,释训。 3.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 4.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5.部首,笔画。 6.读若(读如),直音,反切,反切。 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 8.王引之《经传释词》,杨树达《词诠》,刘淇《助字辨略》,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9.阮元《经籍纂诂》。 10.刘熙《释名》。 11.《方言》。 12.顾炎武,段玉裁,三十部。 13.王先谦,郭庆藩。 14.陆法言,193韵,陈彭年。 15.流水对,借对 16.精清从心邪,知徹澄娘。 17.仄仄平平仄仄平。 18.颔联,颈联 19.《诗经》,《楚辞》。 20.《切韵》。 21.帛,金。 二、单项选择填空。 1.C。 2.A. 3.C。 4. D。 5. A。 6. A。 7. D。 8. B。 9. C。 10. D。 11. C。 12. C。 13. A。 14. C 。 15. A。

16. D。 17. D。 18-27:A、A、A、D、C 、A、D、A、C、A 三、名词解释。 1.省声 用省略了笔画的偏旁做形声字的声符。 2.省形 用省略了笔画的偏旁做形声字的形符。 3.亦声 汉字中合体字的意符兼有声符的作用。 4.反切 用两个字来拼另一个字之音读的注音方法,其原理是:切上字与被注字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注字韵母、声调相同。 5.同源词 由一个母词所派生出来的词群,它们之间有音义相同或相近的关系。 6.阴声韵 古代学者称纯元音韵母为阴声韵。 7.阳声韵 古代学者把鼻音韵母称作阳声韵。古代的阳声韵有n、m、nɡ三类韵尾,现代普通话则只有n、nɡ两类韵尾。 8.双声 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或相近叫做双声,判定古代汉语的双声现象,一般应以上古音为依据。 9.叠韵 两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叫做叠韵,判定古代汉语的叠韵现象,一般应以上古 音为依据。 10.重唇音 指双唇音帮旁並明四个声母。 11.舌头音 指舌尖中音端透定泥四个声母。 12.浊音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音。 13.古无轻唇音 上古不存在轻唇非敷奉微四母。这条论断是钱大昕提出来的,见《十驾斋养新录》。 14.七音 指唇、舌、齿、牙、喉、半舌、半齿七类发音部位。 15.清音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音。 16.全清 古代学者把不送气的清音声母称作全清。例如:“帮非端知见”之类。 17.洪音 古代学者把开口、合口一、二等韵称作洪音;后世把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称作洪音。

古代汉语之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成因分析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例如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或者基本词类不变而用法比较特殊,例如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现象。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词类活用中活用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具有直接性,也就是说发生活用的词并不需要借助其他词汇的帮助可直接进行活用。那么这些词为什么自身能够进行活用并且普遍存在,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个人认为,语言的简洁节约性是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语言的修辞性和句子结构的模式化也是其中原因。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马丁内指出:语言的经济性是人的交际表达和人的自然惰性直接相互冲突的结果。语言经济原则能对语言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众所周知,古汉语要比现代汉语更为简洁凝练,其语言经济性也更为突出。这种经济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古代汉语相较于现代汉语而言,词汇贫乏。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对言语的表意功能要求更高。为了表达更加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们往往需要扩充词汇,一般可以选择从语音方面分化出新词,形成同形异义词;或者选择创造区别性更强的新造次来代替。但这两种选择都比较难,都为容易的方法就是进行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实际上就是利用现有的词汇去表达更复杂的内容,增加词汇的表意功能,这样做在经济性层面就减少人们需要记忆

的词汇容量。但词类活用易使一个词语蕴含的义项过多,反而不便于人们记忆和使用。一个弊端就推动了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发展过程中旧词义项与新造词的相互照应。例如古代汉语中“歌、衣、舞”既具有名词的功能,又时常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中“唱、穿、跳舞”的词汇出现就取代了“歌、衣、舞”的动词义,减少了单词义项过多过杂的现象。 (二)古代汉语常常出现成分省略的现象 如果我们将出现词类活用情况句子进行观察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句子中常常会出现成分省略的现象。以更简短的句子表达更丰富的内容也是语言经济性的表现之一。例如“瓜时而至”按句意来说应该指的是“瓜熟了的时候到那里”,但句子中“瓜”后面省略了述语“熟”,这就导致“瓜”需要表达“瓜熟了”的意思,也就必须活用为动词了。类似的句子还有“今君欲一天下”“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王必欲长王”等,这些句子都是省略了充当谓语的动词而将其余部分直接充当谓语,这也造成了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成动词的现象。除此之外,名词、动词作状语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句子中省略了表示比喻关系的动词“像、似、若、如”等或者省略了引入方式、处所、工具等的介词,如“豕人立而啼”省略了“像(人)一样”,“又郊败之”省略了“在(郊外)”。 二.语言的修辞性 古代文人乐于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词类活用可以说是他们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形象,富有文采,使语句更加抑扬顿挫而使用的

古代汉语常用词

1、听:(一)单指听。如“夫子式而听之”;引申为理会。“先王胜其法,不听而泣” (二)听从。“谏而不听,则逃之”“其势宜听”(读四声) (三)治理、判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垂帘听政”(读一声,旧读四声) (四)任从、由着、放任。“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听其自然”(读四声)2、临:(一)从高处往地处看。“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居高临下”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上帝临女” 又为从上面到下面来。做敬词“请君临之” 用于抽象意境,表示遇到。“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二)对着书画的范本进行摹做。“临摹” (三)众人相聚而哭。“卜临于大宫”特指众人定时在灵柩前哭。“朝暮临”(旧读四声) 3、量:(一)、(读一声)动词,计算物体容积。“为止斗斛以量之”。 引申为量长短。“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二)、(读四声)名词,斗斛一类的量器。“谨权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 (三)、(读四声)才具,才华抱负“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四)、(读四声)审查,揣度。“量敌而后进”“量力而行” 4、因:(一)动词,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二)介词,表示通过的意思。“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三)介词,表示由于的意思。“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发展为“因为” (四)名词,缘由。“无因而至前” (五)副词,于是。“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5、完:(一)、完善、完整。“巢非不完也”“初入无完群”先演变为双音词“完整” (二)、修缮,修葺。“大叔完聚,缮甲兵”“父母使舜完廪” 作动词是表示使之完整 6、官:(一)、行政机关(指处所)。“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于万人之官”可理解为“官府”。引申为行政职务。“敢告不敏,摄官承罚”可理解为“官职” 又引申为行政机关的首长。“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 (二)、耳、目、口、鼻、心合成五官“人之百事,如耳目口鼻之不可以相借官也” 7、行:(一)、(读hang二声)名词。道路。“遵彼微行” (二)、(读xing二声)动词。走、走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引申为“走了”。“使子路反见之,知则行矣” 又为实际地做,实施。“闻斯行诸”“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三)、(读xing二声)副词。将,快。“别来行复四年”“鄙夫行衰谢” (四)、(读xing四声)名词。行为,道德上的表现。“行比一乡”“听其言而观其行”

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答案 练习四 一解释下列名词: 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 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 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 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 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 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一部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体分为十三类: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赞颂类、辞赋类、哀祭类。所选古文大部分是应用文,而且多数选文社会意义不大。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特点及其义例,书中并有评点,宣扬桐城派的文学观点。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带△的词或词组(教材引文下加△处,此处改为下加点): 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侍坐》) 译文: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解词:安,疑问代词,怎么。 2.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译文: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计划着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 解词:绝,动词,穿过。 图,动词,计划、谋划。

考研古代汉语试题库

考研古代汉语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中,“之”用作指示代词的一句是() A曰:否,以票易之。B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C仆诚以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D此车一人殿之,可以成事。 2、下列句中,“其”作人称代词的一句是() A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B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D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 3、下列句中,“所”字结构表示动作对象的一句是() A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B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C诺,恣君之所使之。D其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下列句中,“见”表示对他人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作用的一句是()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B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厚者为戮,薄者见疑。5、下列句中,“相”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的偏指关系的一句是() A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C不及黄泉,无相见也。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6、下列句中,“其”表示祈使语气的一句是()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B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C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D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7、下列句中,“以”用作连词,表示后一项动作是前一项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A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车,尽破之以归秦。D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8、下列句中,“为”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的一句是() 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D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且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9、下列句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 A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10、下列句中,“则”作连词,表示后项的行为、情况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未曾料到、一般译为“原来已经”的一句是() A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B于是至则围王离。C欲速则不达。D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11、下列句中,“而”作连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转折意味的一句是() A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B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C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D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12、在“滕君,则诚贤君()”和“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句中,括号里使用的句末语气词应该依次是() A也,焉B矣,焉C矣,也D耳,矣 13、在“晋国,天下莫强()”和“孟尝君问:‘冯公有亲()’”句中,括号里使用的句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上册) 练习一 %1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如:目、舟、鸟、手、网。 指事的主要特点是用记号指出事物的特点。如:亦、寸、本、刃、上。 会意的主要特点是组合两个以上的形体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如:从、北、莫、休、明。 形声的主要特点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如:吐、忙、胡、破、故。 关于转注,学术界看法还不一致。一般认为,它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同部,字义同源。如:考与老,呻与吟,讽与诵,空与窍,谀与谄,忧与愁等。它不是一种造字方法,而是一种释义条例。 假借的主要特点是有词无字,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如:“然”是“燃”的古字,本义是燃烧,后假借为代词“然”;“新”是“薪”的古字,本义是砍柴,后假借为新旧之“新”;“莫”是“暮”的古字,后假借为无定代词;“其”是“箕”的古字,本义是簸箕,后假借为代词;“而”本义是胡须,后假借为连词。 %1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什么意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由于汉语历史久远,我们所说的本义只能是有语言文字材料所证明的本义。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发展、演化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重要意义是:其一,可以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精确地掌握词义。其二,可了解词义演变的不同情况及其规律,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其三,可详知一个词意义的古今演变情况,明白它为什么有这样的意义。其四,可以了解字形与意义、古义与今义的联系,理性地掌握词的意义。 辨析词的本义,首先要从分析字形入手。因为汉字的形体结构与意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字形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往往是其本义。这就需要了解字形演变的历史,特别要当心字体传讹的情形。其次,确定词的本义,还必须要有实际的语言资料加以证实。一般说来,一个字的字形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符合时,就是它的本义。必须把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较为准确地辨别词的本义。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 状语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教者:刘应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几种情形; 2、掌握名词作状语的基本规律; 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总结出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名词作状语规律的概括。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教学媒介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0分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便是其中之一。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如“有狼当道,人立而

啼”句中的“人立”构成的就不是主谓关系,而是表明那横在道上的狼站立的方式。 那么,名词作状语有哪些规律呢 二、看例子找规律 (一)1、樯橹灰飞烟灭 2、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 3、赢粮而影从 4、土崩瓦解 5、星罗棋布 6、蚕食鲸吞 7、风起云涌 小结: 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二)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余自齐安适临汝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小结: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一般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当然,具体翻译须据语境而定。 (三)1、乡邻之生日蹙 2、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3、日削月割 4、族庖月更刀 5、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小结: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四)1、大江东去 2孔雀东南飞 3、外连横而斗诸侯 4、内惑与郑秀,外欺于张仪 小结: 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 (五)1、卒廷见相如 2、秦伯素服郊次 3、草行露宿

第十二讲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介绍了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并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本讲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应当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切实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

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在此活用为动词。 (三)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公赐之食,食舍肉。” ——前“食”为名词,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词“绿”在诗句中由于修辞的需要而活用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纪传体,司马迁,八书、世家。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 2.32.30 3.发音部位 1.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2.吕不韦,纪,论,览,八览 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1.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2.吕不韦,纪,论,览,八览 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1.战国末期,吕不韦,纪,论,览,八览,吕览 2.32.30 3.发音部位 二.选择题 ADCBBCADDA 三.概念题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 2.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 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4.这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5.所谓拗救,就是指在律诗的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的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鼻辅音[-m]、[-n]、[-?]收尾的,叫“阳声韵”; 2.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 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4.正义:即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唐人称“义疏”为“正义”,义疏即取疏通经注意义的意思。 5.所谓“粘”,指一首律诗中相邻两联的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所谓“对”,是指一首律诗中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清塞音[-p]、[-t]、[-k]收尾的,叫:“入声韵”。 2.叠韵: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相同。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详细分析.doc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详细分析 名词作状语详细举例分析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1)普通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比喻。例如: A.嫂蛇行匍伏。 B.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C.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简析]A句中"蛇行"的意思是"像蛇一样地爬行","蛇"是名词作状语,是用普通名词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修饰动词。B句中"儿啼"是"像小孩一样地啼哭"。C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着"。 ②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简析]A句的"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兄长的方式招待他。B句的"师"与C句的"客"都与此同。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例如: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简析]AB句的"箕畚"和"船"分别修饰动词"运"和"载",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箕畚运用渤海之尾",意思是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载运进来。C句的"目"和"耳"分别修饰动词"见"和"闻",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D句的"面"修饰动词 "刺",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 A.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B.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C.赵襄王郊迎甘罗。 [简析]A句的"廷叱",意思是在朝廷上呵叱。B句的"水陆并进",意思是从水路和陆路一齐进军。C句的"郊迎",意思是到郊外迎接。 ⑤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A.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 [辨析]例如"斗折蛇行""老人儿啼",如果是主谓结构,意思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