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经济法概论 李侠 精讲班 第12章

自考  经济法概论   李侠  精讲班   第12章
自考  经济法概论   李侠  精讲班   第12章

经济法概论

主讲老师:李侠

第十二章反垄断法律制度

学习目标及要求:

本章是重点章节,主要理解和掌握垄断和反垄断法的原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联合

限制竞争、经营者集中和行政性垄断等四类垄断行为及其规制的原理和制度,反垄断

执行体制与程序、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等三个方面的反垄断体

制与程序制度。

本章重点考察:垄断和反垄断法的界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经营者集中行为和行政性垄断行为的概念、特征、表现方式;反垄断法执行体制的类型、执行的一般程序,反垄断法域外效力的含义,适用除外的条件和范围等问题。考

察题型:所有类型。

第一节反垄断法概述

一、垄断的概念(记法学定义)

(一)垄断,是指经营者或其利益代表者,滥用已经具备的市场支配地位,或者通过

协议、合并或其他方式谋求或谋求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借以排除或限制竞争,牟取

超额利益,依法应予规制的行为。简言之,垄断是指经营者或其利益代表者排除或限

制竞争的违法行为。

(二)具体含义:

1.垄断的客观方面是垄断行为而非垄断结构。

2.垄断的主体是经营者或其利益代表者。(最常见主体)。

3.垄断的主观方面是牟取超额利益。

4.垄断的后果是排除或限制竞争。

5.垄断具有违法性。

典型例题:

垄断行为最常见主体是()

A.经营者

B.行会

C.商会

D.公会

答案:A

二、反垄断法的概念

(一)反垄断法,有实质意义和形式意义之分。

1.实质意义,是由反垄断法律规范构成的系统,是部门法意义上的反垄断法;

2.形式意义,是一国规制垄断行为的基本法律。如,我国2007年8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二)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

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在国家规制垄断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反垄断关系。

1.垄断行为规制关系。是在规制垄断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⑴市场规制

部门和经营者之间因规制垄断行为发生的关系⑵经营者相互之间因规制垄断行为发生

的社会关系。

2.反垄断体制关系。是各相关国家机关因反垄断的权限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反垄断

权力分配关系。

(三)反垄断法的定义

反垄断法是调整在国家规制垄断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反垄断法的地位和体系

(一)反垄断法的地位

1.部门法视角,是经济法体系中市场规制法的重要部门法之一。

2.法域视角,不属于私法。

3.与相关法的关系,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同属市场规制法,是平行两部门法间

的关系.

(二)反垄断法的体系

1.垄断行为规制法和反垄断体制法。

2.垄断行为规制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制法、联合限制竞争行为规制法、经营

者集中行为规制法、行政性垄断行为规制法。

典型例题:

我国的垄断行为规制法包括()

A.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制法

B.联合限制竞争行为规制法、

C.经营者集中行为规制法

D.行政性垄断行为规制法

D.欺骗性标示行为规制法

答案:ABCD

第二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一、市场支配地位(独占)

(一)市场支配地位

1.市场地位,是经营者在与其有竞争关系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相关市场)中的影响力。

2.市场支配地位,是经营者在相关市场中对其他经营者有较大的影响力。

(二)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依据

认定市场支配地位,是判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前提。认定依据,一般以市场份

额为主,兼顾市场行为及其他相关因素。

1.市场份额和市场份额标准

⑴经营者的市场份额是决定其是否具备市场支配地位的主要因素。市场份额,是指经

营者的生产量、销售量或生产能力占相关市场的比例。常以销售量为据,计算经营者

的销售量占相关市场总销售量的百分比,判断经营者的市场支配地位。

⑵我国《反垄断法》规定:

①如果l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

②2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

③3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的,可以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2.市场行为和市场行为标准

经营者的市场行为,包括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和组织调整行为,其中主要是价格行为。测算该经营者价格行为对市场其他经营者以至整个相关市场的影响程度,进而判断该经营者的市场支配力。

3.其他相关标准

比如:市场进入退出障碍;交易自由度;经营者资产规模及其横向或纵向联合的紧密程度等等。

典型例题:

1.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依据主要是()

A.市场行为

B.市场进入退出障碍

C.交易自由度

D.市场份额

答案:D

2.我国《反垄断法》可以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况是()

A.1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

B.2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

C.3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

D.1个经营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2

E.2个经营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4

答案:ABC

3.经营者的市场行为主要是()

A.价格行为

B.非价格行为

C.组织调整行为

D.主体行为

答案:ABC

(三)相关市场

相关市场,是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产品和服务市场。

相关市场的相关性,是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存在竞争关系的特性,具体表现为在产

品和服务种类、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关性。

1.种类上的相关市场(产品市场)

是能够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发生竞争关系的、同类和替代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包

括同类产品和服务市场、替代产品和服务的市场。

如考察某电脑显像管显示器经营者的市场地位,所有品牌、型号的电脑显像管显示器

市场是其同类产品市场,其他类电脑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市场则是其替代产品市场。2.空间上的相关市场

是指在能够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发生竞争关系的同类和替代产品和服务所分布的空

间范围内的市场。能发生竞争关系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在空间上总是有边界的。

3.时间上的相关市场

是指能够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发生竞争关系的同类和替代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测算

要求的时间范围内的市场.

比如,特定区域内长途旅客运输市场,一周年的相关市场规模与春运期间的相关市场

规模不一样,铁路客运在不同时段相关市场中的绝对份额和相对份额也不一样,市场

地位也不一样。

典型例题:

相关市场的相关性,是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存在竞争关系的特性,具体表现为()

A.产品和服务种类上的相关性

B.产品和服务空间上的相关性

C.产品和服务时间上的相关性

D.产品和服务主体上的相关性

答案:ABC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基本特征和含义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为德国等使用,后在《联合国竞争法范本》中也采用。

1.基本特征:(简答)

(1)行为主体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

(2)行为目的是维持或提高市场地位,获取超额垄断利益。

(3)行为后果是对市场竞争的实质性损害或损害的可能性。

2.含义: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的妨碍竞争的行为。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简答)

1.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垄断高价,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以远高于平均利

润率的销售价格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为。如电信、电力等易于实施垄断高价行为。

垄断低价,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以远低于平均利

润率的购买价格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如独家收购权。

2.掠夺性定价

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直接目的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为。

构成条件:

(1)低于成本价;

(2)直接目的是排挤竞争对手,即阻止进入或挤出市场;

(3)没有正当理由,即不属于销售鲜活商品、季节性降价、处理积压商品、转产或歇业及其他有正当理由的情形;

(4)具有排除或限制竞争的后果或者可能性。

如过剩生产,压低市场价格。

3.拒绝交易

指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行为。

其直接目的在于作为向其他经营者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维持转售价格。

4.独家交易

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如电、煤公司、固话公司限定客户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生产的仪表设备的行为。

5.搭售

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销售其市场份额高的商品和服务时,搭配销售其市场份额低的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如强行捆绑销售。

6.差别待遇

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设定不同的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的行为。

因预先付款、数量和数额大等特殊情况而给予折扣和奖励,并且对所有符合这些条件的交易相对人都给予相应的待遇,不构成差别待遇。

差别待遇:价格歧视(最常见),差别性信贷、附加服务的提供等。

典型例题:

1.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以远高于平均利润率的销售价格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为是指()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掠夺性定价

D.拒绝交易

答案:A

2.差别待遇最常见的是()

A.价格歧视

B.差别性信贷

C.附加服务的提供

D.搭售

答案:A

3.简答题: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

答案:

1.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2.掠夺性定价

3.拒绝交易

4.独家交易

5.搭售

6.差别待遇

(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分类问题

学理分类:

1.根据实施者在产业链中地位,分为供应者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和购买者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2.根据滥用行为直接目的,分为阻碍性滥用和剥削性滥用。

⑴阻碍性滥用,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的、以限制和排除同业竞争者、维持和提高自身市场地位为直接目的的市场行为。最突出特征是其行为的直接目的和主要效果是排挤竞争对手。如掠夺性定价(仅属)

⑵剥削性滥用,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的、以获取超额利润为直接目的的市场行为。最主要特征是行为的直接目的和主要效果是获取超额利润。如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仅属)

搭售、独家交易、差别待遇等兼具阻碍性滥用和剥削性滥用的属性。

典型例题:

1.下列属于阻碍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有()

A.掠夺性定价

B.独家交易

C.差别待遇

D.搭售

E.垄断高价

答案:ABCD

2.下列仅剥削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有()

A.掠夺性定价

B.独家交易

C.差别待遇

D.垄断高价

E.垄断低价

答案:DE

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危害

(一)掠夺社会资财,侵犯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

(二)践踏平等交易规制,破坏公平竞争秩序

(三)效率低下,损失社会整体福利,阻碍社会进步

(四)“俘获政府”,左右政府的市场规制法律和政策

第三节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一、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简答)

(一)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

德国称“卡特尔”(“限制竞争行为”),日本称“不正当交易限制”,意大利称“限制竞争自由的协议”,美国称“合同”、“联合”和“共谋”,“联合行为”,我国《反垄断法》称“垄断协议”。

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为限制竞争而达成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一致的行为。

(二)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特征

1.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和经营者团体

2.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客观方面是合同、协议、决议或其他协同一致的行为

3.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目的和后果是排除或限制竞争

4.联合限制竞争行为需要有特定的市场条件

二、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类型

(一)不同形式的联合

1.经营者之间限制竞争的协议

参与联合的可以是具有竞争关系经营者之间,也可以是有交易关系的经营者之间。必须是彼此产权独立性。如经营者存在从属关系,则不视为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2.经营者团体的决议

经营者团体,是指同行业经营者的联合组织或者同职业人员的联合组织,如经营者联合形成的行会、商会、协会、联合会等联合体等。经营者团体的决议,指经营者团体作出的反映团体及成员意愿的决定,包括章程、规章、决定、决议、建议、标准合同等。

3.经营者之间其他协同一致的经营行为

在没有经营者的合同或协议,也没有经营者团体的决定、决议的情况下,经营者以事实上协调一致的共同行为,以限制竞争的各种活动,是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二)不同内容的联合

(1)市场价格联合,即统一确定、维持或者变更商品或服务价格。

(2)市场额度联合,即统一确定、维持和变更限制商品的生产或者销售数量。

(3)市场区域联合,即统一确定、维持和变更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或服务的地域范围。

(4)技术开发与技术标准上的联合,即统一确定、维持和变更技术标准,限制购买或者开发新技术、新设备。

(5)交易相对人选择上的联合,即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交易相对人,常见的是联合抵制。

(6)其他联合。

典型例题:

联合限制竞争行为中,不同内容的联合主要有()

A.市场价格联合

B.市场额度联合

C.市场区域联合

D.技术开发与技术标准上的联合

E.交易相对人选择上的联合

答案:ABCDE

(三)在产业链上不同关系主体间的联合: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

1.横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⑴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所为的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即是横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如彩电销售商之间的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⑵横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表现为:

①固定价格;

②划分市场;

③联合抵制;

④不当技术联合;

⑤其他方式。如联合限制广告等。

⑶我国《反垄断法》禁止:

①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②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③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④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⑤联合抵制交易;

⑥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典型例题:

1.横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表现为()

A.固定价格

B.划分市场

C.联合抵制

D.不当技术联合

E.其他方式

答案:ABCDE

2.我国《反垄断法》禁止的横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有()

A.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B.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C.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D.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E.联合抵制交易

答案:ABCDE

2.纵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选择同上)

⑴指处于同一产业链上下环节(即有交易或供求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所为的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比如,电脑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所为的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2)纵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形式:

①限制转售价格

②独家交易

③特许协议

⑶我国《反垄断法》禁止:

①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②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③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如:投标方串通行为属于横向联合限制竞争,招标方与部分投标方串通则是纵向联合限制竞争。

三、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成因与利弊(不掌握)

第四节经营者集中行为

一、经营者集中的概念和特征(简答)

(一)经营者集中的概念

指经营者通过合并、收购、委托经营、联营或其他方式,集合经营者经济力,提高市场地位的行为。

(二)经营者集中的特征

(1)经营者集中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2)经营者集中行为的目的和后果是迅速集合经济力,提高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地位,对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利弊互现。

(3)经营者集中行为属于市场行为中的组织调整行为,具体方式包括经营者合并和不形成新经营者的股份或资产收购、委托经营或联营、业务或人事控制等。

二、经营者集中的类型

(一)经营者合并(是形式上最具经营者集中特色的行为)

1.经营者合并的含义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合为一个经营者,从而导致经营者集中的行为。

2.经营者合并的类型

⑴根据合并后原主体资格存续与否,分为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

①新设合并,两个以上经营者合为一个新经营者,原经营者主体资格均消失的合并。

②吸收合并,两个以上经营者合为一个经营者,其中一个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存续下来,其他经营者主体资格消失的合并行为,也称兼并。

⑵根据参与合并的经营者在产业链上的关系,分为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

①横向合并,是处于同一产业链同一环节经营者间的合并;

②纵向合并,是处于同一产业链上下环节经营者间的合并。

③混合合并,是不属于同一产业链的经营者之间的合并。

典型例题:

1.根据参与合并的经营者在产业链上的关系,经营者合并分为()

A.横向合并

B.纵向合并

C.混合合并

D.新设合并

答案:ABC

2.不属于同一产业链的经营者之间的合并是指()

A.横向合并

B.纵向合并

C.混合合并

D.新设合并

答案:C

(二)经营者控制

1.经营者控制的含义

是指经营者通过收购、委托经营、联营和其他方式控制其他经营者,从而导致经营者集中的行为。

2.经营者控制的类型

依其获得控制权的途径可分为三类:

⑴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资产的方式获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⑵经营者通过订立受托经营、联营合同或其他合同方式获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⑶经营者通过变更其所享有的债权而获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依其控制的内容还可分为财产型控制、业务型控制和人事型控制三类。

典型例题:

经营者控制依其控制的内容还可分为()

A.财产型控制

B.业务型控制

C.人事型控制

D.横向控制

E.纵向控制

答案:ABC

三、经营者集中的动因和利弊

(一)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动因与合理性

1.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2.可以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市场份额;

3.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合并);

4.可以通过交易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

5.有助于国家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

(二)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弊害

排除或者限制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会降低其他反垄断规制的经济社会效益。

规制方式,一般采用前置性的申报许可程序。

四、经营者集中行为的申报许可

经营者集中规制的常规方式是申报许可制度,内容是:

(一)申报的实体条件

(1)主体:参与集中的是两个以上独立经营者,并由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统一申报。

(2)行为:经营者意图实施经营者集中行为。

(3)规模: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总规模和单个经营者的规模达到标准。

2.申报的程序条件

(1)主管机关:国务院主管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2)须提交的文件、资料:申报书;集中协议;上一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等规定资料。3.审查的程序

(1)初审。(30日内);

(2)进一步审查。(自决定之日起90日内审完)。

4.审查的结果:许可或禁止

5.审查结果的公布(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五节行政性垄断行为

一、行政性垄断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简答)

(一)行政性垄断行为的概念

在反垄断法律制度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和经营者集中行为

被称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行政性垄断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

行政性垄断,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违反法律规定实施的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二)行政性垄断的法律特征

1.行政性垄断行为的主体

行政性垄断行为的主体包括:

(1)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和有行政权力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和有行政权力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

(4)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上述主体简称为“行政机关”。

典型例题:

根据我国宪法、立法的规定,可以排除在行政性垄断行为之外的是()

A.国务院各部门

B.国务院直属机构

C.地方各级政府

D.国务院

答案:D

2.行政性垄断行为方式

市场运行中更普遍、危害更严重、特性更突出的行政性垄断行为主要有:

(1)行政性强制交易。指行政机关限定或者变相限定经营者、消费者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

(2)行政性限制市场准人。指行政机关妨碍商品和服务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排除或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包括相关行政机关:

①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

②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③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④设置关卡等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或者本地商品运出;

⑤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等,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

活动;

⑥其他行为。

(3)行政性强制经营者限制竞争。指行政机关强制经营者从事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排除或者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如强制本地区、本部门企业合并。

典型例题:

1.市场运行中更普遍、危害更严重、特性更突出的行政性垄断行为主要有()

A.行政性强制交易

B.行政性限制市场准人

C.行政性强制经营者限制竞争

D.强制交易

答案:ABC

2. 行政机关强制经营者从事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排除或者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是()

A.行政性强制交易

B.行政性限制市场准人

C.行政性强制经营者限制竞争

D.拒绝交易

答案:C

二、行政性垄断的成因和危害

(一)行政性垄断行为的成因

1.行政性垄断的体制成因

我国直接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国家适度调控和规制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2.行政性垄断的机制成因

⑴我国政府部门特别是官员考核指标中,经济指标是首要指标,⑵经济发展不平衡。

3.行政性垄断的法治成因

执法权在行政机关,直接或间接地维护了行政性垄断行为的法律、法规。

4.行政性垄断的观念成因

行政中心观念和权力本位思想浓厚,以人为本、尊重公民权利的意识淡薄。

(二)行政性垄断行为的危害

(1)破坏统一市场、限制公平竞争,阻碍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2)与民争利,侵犯民权,助长、维护和强化行政腐败,毒化社会风气。

(3)强化官本、忽视民本,破坏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和制度文明。

三、行政性垄断行为的规制路径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

(二)修正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福利机制

(三)不断完善和严格实施《反垄断法》,建立健全立法备案与审查制度,修订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

第六节反垄断法的执行与适用

保障反垄断法有效实施的理论制度:反垄断法的执行主体和执行程序制度、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和适用除外制度。

一、反垄断法的执行主体制度

(一)反垄断法执行主体的概念

指反垄断法执行职责的承担者和相应权力的享有者。我国,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和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共同承担反垄断职责。

(二)反垄断法执行主体的类型

1.按其职责可分为主管机构和顾问机构。主管机构承担反垄断主要职责,我国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和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都是主管机构,但从具体职责来看,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同时承担着顾问机构的部分职责。

2.按其地位或层次分为隶属于政府首脑和隶属于政府部长两个层次。我国属于前一类型。

(三)反垄断法执行主体的职责

反垄断主管机构的职责:

1.特定行为许可。

2.违法行为查处。

3.竞争状况监控。

4.制定行为规则。

反垄断顾问机构的职责:研究、咨询、鉴定、建议,没有许可、查处和制定规则的职责。

(四)反垄断法执行主体的权力

1.调查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享有。

具体包括:

(1)检查权 (2)询问权 (3)资料调阅复制权(4)证据查封、扣押权(5)账户查询权。

2.许可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享有。

3.制裁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享有。

4.一般调研权: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与执法机构都享有。

5.规则制定权:二者都可。

6.起诉权

反垄断法执行的顾问机构,一般不享有许可权、制裁权、规则制定权、起诉权,但享有一般性的调查权和处分的建议权。

(五)反垄断法执行主体的地位

1.机构的层次高

2.机构的权力大

3.官员的专业性强

自考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资料

自考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资料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上市公司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A) A.股东大会作出决议 B.董事长决定 C监事会主席决定 D.总经理决定 2. 在中国,股东的出资方式不包括(C) A.工业产权 B.非专利技术 C.劳务 D.土地使用权 3. 下列主体能够成为普通合伙人的是(C)A.公办高校甲 B.上市公司乙 C.个人独资企业丙 D.国有独资公司丁 4. 某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的下列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是(B) A. 所有合伙人均能够劳务出资 B. 有限合伙人能够同本企业进行交易 C. 有限合伙人邢某执行合伙事务 D.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1人、有限合伙人50人组成 5. 某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王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该公司在此期间应当依法向王某支付(B) A. 一倍工资 B.两倍工资 C.三倍工资 D.四倍工资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包括(A) A.劳动争议当事人 B.工会代表 C.用人单位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7. 下列属于无效合同的是(D) A.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益的合同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与其年龄、智力等相适应的合同 C. 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合同 D. 违反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订立的合同 8. 下列合同中属于实践合同的是(C) A.仓储合同 B.承揽合同 C.定金合问 D.头卖合问 9. 甲委托乙公司研发新产品,乙公司指派员工丙完成了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委托研发合同中未约定研发成果专利申请权的归属。该研发成果的专利申请权依法应当属于(B) A.甲 B.乙公司 C.丙 D.甲与乙公司共有 10. 甲公司拥有一项产品专利,乙公司在甲公司申请专利前也自行研发出该产品并开始制造。乙公司依法对该产品专利在原有范围内享有(C)A.独占权 B.转让权 C.使用权 D.许可她人使用权 11. 某地大枣协会申请注册了“芝金”商标,核定使用在大枣上,许可本协会成员使用。该商标属于(A) A.商品商标 B.驰名商标 C.服务商标 D.联合商标 12. 甲公司在纸手帕等纸制产品上注册了“薰衣草”文字及图形商标。下列未经许可的行为不甲公司商标专用权的是(C) A. 乙公司在其制造的纸手帕包装上突出使用甲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损害竞争对手信誉的行为: 损害竞争对手信誉的行为指经营者为了竞争的目的,故意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的行为。 2.要约 要约指一方当事人在提出合同条款的基础上要求或建议对方与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3.企业的开办 企业的开办指企业设立人为取得企业生产经营资格,依法定程序所实施的行为。 4.环境行政法律责任: 环境行政法律责任指违反环境法和环境行政法规中有关环境行政义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5.商标 商标指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或服务项目提供者用以标明自己生产、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项目,并使之与他人生产、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项目相区别的一种专用标志。 6.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保险合同的投保方违反告知义务的表现有哪几种? 保险合同的投保方违反告知义务的表现有以下三种: (1)不申报,属过失不告知,指投保人应当了解的事项实际上却不了解,或者虽然了解某事项却因过失而未告知保险人; (2)隐瞒,属故意不告知,指投保人既了解某事项又清楚其重要性而故意不告知保险人; (3)错误申报,指告知的内容与事实不符。 2.《劳动法》规定的能够成为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原因的情况有哪几种? 《劳动法》规定的能够成为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原因的情况有以下四种: (1)劳动合同规定的期限届满; (2)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3)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达成解除合同协议; (4)发生法定事由,劳动者或用人单位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 3.债权人申请破产时,依法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哪些材料?

2018年10月自考00244经济法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经济法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244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经济法学的真正发展,始于 A.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C.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同所有的部门法相比,经济法具有突出的 A.经济性和规制性 B.宏观性 C.社会性 D.高级性 3.下列不属于经济法现代性体现的是 A.精神追求上的现代性 B.政策贯彻上的现代性 C.背景依赖上的现代性 D.制度构建上的现代性 4.下列属于宏观调控关系的是 A.反垄断关系 B.反不正当竞争关系 C.财税关系 D.消费者保护关系 5.下列属于宏观调控直接手段的是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综合手段 6.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是 A.程序法和实体法 B.公法和私法 C.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 D.民间法和社会法 7.经济法的价值体系中,更高层次的价值是 A.内在的客观功用价值 B.内在的主观功用价值 C.外在的主观评判价值 D.外在的客观评判价值 8.消费者协会是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而依法成立的 A.国家机关 B. 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D.司法机关 9.在主体意志方面,税收不取决于纳税主体的主观意愿,两只取决于征税主体的认识 和意愿,因而税收具有 A.国家主体性 B.单方强制性 C.无偿征收性 D.政权依托性 10. 某医药公司为了推销其药品,向医院负责人或医院药房负责人行贿,这属于 A. 混淆行为 B.商业贿赂行为

自考审计学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要验证长期投资是否超过其净资产的50%,为使审计工作更有效,其实施相关审计程序的最佳时间是( )。 A.审计计划阶段B.符合性测试阶段 C.对被审计单位验资时 D.审计完成阶段 2.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应付债券时,如果被审计单位应付债券业务不多,可以直接进行( )。 A.内部控制调查B.符合性测试C.实质性测试D.穿行测试 3.注册会计师审查股票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时,若股票溢价发行应查实被审计单位按规定将各种发行费用( )。 A.先从溢价中抵消B.作为长期待摊费用C.作为递延资产D.作为当期管理费用 4.基于筹资与投资循环业务数量较少、金额通常都很大的特点,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采用( )。 A.较低的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的初步审计策略B.抽样审查的方法 C.较大范围的控制测试的方法D.主要证实法的初步审计策略 5.注册会计师检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或长期投资是否列示于流动负债类或流动资产类下,是为了验证筹资与投资循环中的( )目标。 A.完整性B.存在或发生C.表达与披露D.权利与义务 6.为分析被审计单位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投资收益,从而判断其盈利能力的稳定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计算投 资收益占( )的比例是多少。 A.长期投资B.利润总额C.接受投资单位的实收资本D.应收款项 7.核实股本账户的期末余额,首先是确定资产负债表日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假定对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发行记录以及其与代理发行机构签订的相关协议已经进行了必要的审计和检查,为了证实这部分股票的真实性,注册会计师应当( )。 A.查阅发行记录B.查阅股东登记簿 C.向股东发函询证D.向代理机构函证 8.注册会计师对长期投资业务的审计,应当以( )为审查的起点。

国际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 No.1 -------------------------------------------------------------------------------- 国际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某公司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按FOB条件成交,装船时货物经公证人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但运输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因而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问: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如以CIF或CFR贸易术语成交,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答:本案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价格条件是FOB,这是FOB合同,(1)卖方不应对该项损失负责。 (2)分析提要:本案大米品质下降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究竟是大米在装运港装船越过船舷前,还是在装船越过船舷后运输过程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的原因造成的,这是分析本案的关键,也是双方争执的焦点。 (3)理由:本案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价格条件是FOB,这是FOB合同。通常适用国际贸易惯例。即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卖方的责任是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一级大米300吨的货物,装船时经公证人检验符合双方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即经公证人检验证明),并且卖方在装船后及时通知买方。卖方对货物在装运港越船舷后产生的一切风险损失,不负任何责任。而本案中,造成大米品质下降损失的直接原因,是买方在大米运输途中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而致。故本案卖方对该项损失不负任何责任,应由买方自负。 (4)如以CIF或CFR贸易术语成交,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A、如以CIF成交,是CIF合同;如以CFR成交,是CFR合同,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如以CIF或CFR贸易术语成交,卖方对该项损失仍应不负责任。 B、分析提要和理由同上2、3点。故略。 二、案例分析:法国公司甲给中国公司乙发盘:“供应50台拖拉机,100匹马力,每台CIF北京4000美元,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乙还盘:“接受你的发盘,在订立合同后即装船。” 问: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答:1、甲、乙双方买卖合同不成立。2、分析提要。 公司乙的还盘已是实质上改变了公司甲发盘的实质条件,应视为对公司甲发盘的拒绝,是新要约。而原要约(即公司甲发盘)因此而失效,导致本合同不成立。这是本案合同不成立的焦点,也是分析本合同不成立的关键。 3、理由:本案合同不成立,是因为公司乙的承 诺与公司甲发出的要约不一致,导致对公司甲发盘的拒绝,致

4月自考经济法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9年4月自考经济法概论真题及答案2019年4月自考经济法概论真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4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自考科目包150273357 1.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提及“经济法”概念的著作是 A.《公有法典》 B.《法学阶梯》 C.《自然法典》 D.《论法的精神》 2.经济法的外在价值又可称为 A.功用价值 B.客观价值

C.客观评判价值 D.主观评判价值 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最简单地说,就是 .引导关系 B.协调关系 C.管制关系 D.调制关系 4.从总体上看,经济法主体的构成体现为一种 A.一元结构 B.二元结构 C.混合结构 D.多元结构 5.下列属于市场规制法的是 A.财税法 B.金融法 C.计划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6.依据违法主体的不同,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A.调制主体的法律责任和调制受体的法律责任 B.经济性法律责任和非经济性法律责任 C.重大法律责任和一般法律责任 D.赔偿性法律责任和惩罚性赔偿法律责任

7.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发展 B.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C.提高政府的经济职能 D.产业结构合理化 8.下列属于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的是 A.监督权 B.编制权 C.撤销权 D.审批权 9.根据我国的政权结构,我国的预算可以分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10.下列不属于决算草案的编制原则的是 A.合法原则 B.准确完整原则 C.报送及时原则 D.简单明了原则 11.按偿还期限的不同,我国国债可分为 A.上市国债和不上市国债

月全国自考《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160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 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 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是(C)1-42 A.及时性 B.法律性 C.独立性 D.科学性 2.审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B)1-55 A.经济评价职能 B.经济监督职能 C.经济鉴证职能

D.经济调节职能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中,既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 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的是(B)2-60 A.独立客观公正 B.专业胜任能力 C.保密 D.职业行为 4.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的(D)5-136 A.15天内 B.30天内 C.45天内 D.60天内 5.注册会计师王某明知委托单位ABC公司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在委托单位的压力 下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行为,王某的行为属于(C)3-92 A.违约 B.过失 C.欺诈 D.严重过失 6.审计程序的起点是(A)4-103 A.接受业务委托 B.计划审计工作 C.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D.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7.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证据的是(D)5-122 A.银行进账单 B.银行对账单 C.采购合同 D.董事会决议 8.Y公司欠A公司100万货款,且注册会计师有理由相信欠款可能存在重大差错,则注册 会计师对A公司的应收账款应采取的措施是(C)7-173 A.不需函证 B.可以进行函证 C.采用肯定式函证 D.采

2020年“经济法概论”导学案例分析答案

2020年“经济法概论”导学案例分析答案(部分) 第一章 在本案中某公司与其下属基层单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该公司的要求不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属于合同中的违约行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可以认定,本案中某公司与其下属基层单位所签承包合同为有效经济合同。该合同主体合格,内容合法,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且事实也证明了其行之有效。该基层单位要求合同当事人双方按照合同的各项规定履行合同是合理合法的,应予以支持。 第二章 1.答:甲这样做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甲的行为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在本案中,甲的丈夫乙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夫妻一方失去行为能力,另一方即为他方的法定代理人。甲可以代理乙的民事法律活动包括处理财产。所以甲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 2.答:本案的关键是刘某把自己的自行车送给夏某时是否处于病态。根据案情我们了解到,刘某已年满16周岁,且有独立的工资收入,应视为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其把自己的自行车送给夏某的赠予行为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如果是在此之后刘某因患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与赠予行为无关。但是,如果刘某把自己的自行车送给夏某的赠予行为发生时,已经处于病态(不论当时是否确诊),即处于不能辨别自己行为或不能完全辨别自己行为的状态,则其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夏某应予返还。 3.答:食品公司经理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是不对的。在本案中,公司经理委托采购员牛某到山东采购小枣3000斤。牛某到山东后却采购小枣10000斤,行为超越了代理权限,超越部分是属于无权代理,对被代理人没有法律效力。在第一批5000斤到货后,虽然公司经理十分生气,但是在严厉批评了牛某之后,告诉财务付款,并警告牛某下不为例。此行为等于行使了承认权(或追认权),无权代理一经追认,既成为有权代理,公司经理所说的第一批多收的2000斤也要牛某自己处理的做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因为,承认权与拒绝权都是形成权,形成权一经行使就发生法律效果。即,承认了就不能再拒绝,拒绝了就不能再承认,所以第一批5000斤小枣食品公司必须收货付款。至于第二批到货的5000斤,由于公司经理坚决拒收,是属于没有经被代理人事后追认的无权代理行为,应由行为人自己承担民事责任。 4.答:东郊站拒绝赔偿食品公司是有法律依据的。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是从权利受到侵害的人或单位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被侵害的事实和致害人或单位的时候算起。在本案中,96年9月6日食品公司提货时,东郊站将注明破损情况的货运记录交给了食品公司。且货单上已注明“收货人(发货人)应在车站交给记录的次日起一百八十天内提出赔偿要求”。东郊站已明确通知对方:铁路运输的诉讼时效是特殊时效为180天。由于食品公司于1997年4月2日后发现罐头有破损,才向东郊站提出索赔,已超过180天,其诉讼时效期间已过,所以东郊站拒绝赔偿食品公司是有法律依据的。 5.答:乙单位应返还多取走的450斤大米,或者按购买大米时的价格付款。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没有合法的根据取得利益,而给他人造成了损失的,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在本案中,某单位(乙)多取走的450斤大米,很明显是取得了利益;而且所取得的利益没有合法的根据,且给某粮油公司(甲)造成了损失,属于不当得利。所以应当返还。 6.答:甲商店不能以合同无效为由要求退货。根据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在本案中,甲商店和乙公司所

2017年10月自考经济法概论(00043)-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法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情形中,不属于个人独资企业应当解散的原因是( B ) A.投资人决定解散 B.达到了破产界限 C.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D.投资人死亡且无继承人 2.下列关于有限合伙人的表述,符合《合伙企业法》规定的是( C ) A.可以用劳务出资 B.可以执行合伙事务 C.可以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D.丧失偿债能力当然退伙 3.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法调整的是( D ) A.初级农产品 B.建设工程 C.天然矿产品 D.农药 4.张某购买一条电热毯赠送给王某,王某使用电热毯时引发火灾。经查,电热毯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是温控元件质量低劣。王某请求火灾损失赔偿的理由应是( A ) A.电热毯存在缺陷 B.电热毯存在瑕疵 C.电热毯不符合买卖合同的约定 D.电热毯是张某购买的 5.依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对垄断协议予以豁免时,不要求经营者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形是( D ) A.经营者为改进技术的 B.经营者为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C.经营者为降低成本的 D.经营者为保障对外贸易中的正当利益的 6.下列关于商业秘密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某数学原理只有李某一人知晓,该原理是商业秘密 B.某老字号的店训“童叟无欺”是商业秘密 C.甲公司将其保密的药品配方许可乙公司独家使用,该配方不再是商业秘密 D.某公司将原属于商业秘密的产品制作工艺流程公开供他人参观,则该产品制作工艺不再是商业秘密

7.下列不属于消费者协会职能的是( B ) A.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 B.主管商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C.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规 D.通过大众传媒批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8.下列关于损害消费者权益赔偿责任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在展销会购买商品,展销会举办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B.在租赁柜台接受服务,柜台出租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C.因商品缺陷造成财产损害,生产者或销售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D.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接受服务,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9.甲公司在食品类商品上注册了“农山”商标,并在其生产的床单产品上作为非注册商标使用;后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在其生产的床单产品上也使用了“农山,,非注册商标。“农山”商标不属于驰名商标,甲公司也不拥有其他在先权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 A.甲公司不能在床单产品上使用“农山”非注册商标 B.乙公司不能在床单产品上使用“农山”非注册商标 C.乙公司可以在床单产品上使用“农山”非注册商标 D.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10.下列关于注册商标终止的表述,错误的是( C ) A.商标注册人申请注销的,注册商标终止 B.商标注册人未申请续展的,注册商标终止 C.注册商标无正当理由连续3年不使用,由商标局主动撤销注册商标 D.商标注册人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未按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限期改正的,由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 11.下列不属于土地使用权的是( B ) A.土地承包经营权 B.房地产抵押权 C.宅基地使用权 D.地役权 12.下列关于林木采伐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严禁采伐环境保护林 B.严禁采伐自然保护区的林木 C.采伐成熟的用材林后,应该在三年内完成更新造林

4月自考审计试题及答案

2017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审计学试卷 ( 课程代码 00160) 本试卷共 7 页,满分 l00 分,考试时间 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 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 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0. 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 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l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对于注册会计师的欺诈行为,法院可判其( ) A 、没有过失 B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C 、只有民事责任 D 、只有刑事责任 答案:B 考点: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 类。P92 解析:一般来说, 违约和过失可能使注册会计师负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欺诈可 能会使注册会计师负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三种责任可以单处,也可并处。 2、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和合规性审计的分类依据是( ) A 、审计主体 B C 、审计实施的时间 D B 答案: 考点:第一章《审计概论》审计的分类 P50 解析: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 规性审计三类。 3、注船会计师审计方法的调整,主要是随着( A 、审计对象的变化 B 答案: C 考点: 解析: 4、无法实施函证的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可以实施的最为有效的替代审计程序 是( ) A 、进行销售业务的截止性测试 B 、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C 、审查与销售有关的凭证及文件 D 、执行分析程序 答案:C 考点:第七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函证 P174 、审计目的和内容 、审计实施的方式 ) 、审计目标的变化 C 、审计环境的变化 D 、审计责任的变化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经济法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 00246)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依《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由卖方订立运输合同的是A.FOB B.EXW C.CIF D.FAS 2.CFR这种贸易术语适用于 A.水上运输方式 B.航空运输方式 C.铁路运输方式 D.各种

3.在国际航空运输中,依《华沙公约》规定,承运人对货物和行李损失的赔偿责任限于每公斤 A.100金法郎 B.150金法郎 C.200金法郎 D.250金法郎 4.依据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部分损失包括单独海损和 A.实际全损 B.推定全损 C.共同海损 D.意外损失 5.依照《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银行可以拒绝付款的情况为A.货物数量与合同规定不符 B.货物质量与合同规定不符C.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台风灭失 D.发票与提单不符 6.中国某海关在对M企业进口的葡萄酒征收关税时,按照该企业进口报关时申报单上的 价值征收关税的方法属于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价值税7.依据《反倾销协议》,可以忽略不计的倾销幅度是指当倾销幅度小于出口价格的 A.8% B.6% C.4% D.2%8.中国大陆的李先生通过互联网向美国亚马逊公司订购工程专业图书3本,此服务属于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 A.境外消费 B.跨境提供 C.商业存在 D.自然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 ——专利权法律制度 案例: 胡某设计的茶叶包装盒被授予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200730005046.3. 采用外观设计专利的茶叶包装盒推出市场后,以其外形美观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本专利产品销量直线上升,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但2008年9月,胡某在海口市新港水产批发市场发现,该茶艺公司未经许可大量制造、销售、使用胡某享有专利权的茶叶包装盒,用本专利产品赢得市场之机,大量生产、销售、使用亲权产品,充斥市场。本专利产品由于受到这些仿制品的冲击,销量直线下降。胡某为了维权,委托海南正凯律师事务所李武平律师代理此案。李武平律师接受代理后,认真研究案情,指导当事人收集、保全证据,经过努力,最后法院判决侵权成立,判令被告海口某茶叶公司立即停止销售侵权原告胡某专利号为ZL200730005046.3的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的行为。 案例分析 一、《专利法》所称的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上的应用设计。具体涵义是:第一,外观设计必须和产品结合在一起;第二,外观设计师对工业产品外观的新设计,不涉及内部构造、功能和改善;第三,外观设计作为一种新设计必须富有美感。《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性全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中,实质上的规定条件是器具有新颖性。对本案例,茶叶包装盒已被授予外观设计专利,则胡某享有专利权,受到法律保护。 二、专利权人的权利包括精神权利和物质权利,物质权利是指专利权人对其专利限购的独占权、许可实施权和转让权。其中,许可他人实施权利,也就是对专利发明创造使用权的转让。根据双方但是人约定的不同,许可合约一般分为以下四种:普通许可合同,按照该合同被许可人可在合同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使用专利发明创造,但专利人仍保留在许可第三人使用的权利;部分独占性许可合同,按该合同被许可人可在合同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使用专利发明创造,取得利益的独占权,但不能因此排除专利人自己使用该专利发明创造的权利;完全独占性许

2017年04月自考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上市公司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A) A.股东大会作出决议 B.董事长决定C监事会主席决定 D.总经理决定 2. 在我国,股东的出资方式不包括(C) A.工业产权 B.非专利技术 C.劳务 D.土地使用权 3. 下列主体能够成为普通合伙人的是(C) A.公办高校甲B.上市公司乙C.个人独资企业丙D.国有独资公司丁 4. 某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的下列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是(B) A. 所有合伙人均可以劳务出资 B. 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企业进行交易 C. 有限合伙人邢某执行合伙事务 D.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1人、有限合伙人50人组成 5. 某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王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该公司在此期间应当依法向王某支付(B) A. 一倍工资 B.两倍工资 C.三倍工资 D.四倍工资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包括(A) A.劳动争议当事人 B.工会代表 C.用人单位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7. 下列属于无效合同的是(D) A.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益的合同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与其年龄、智力等相适应的合同 C. 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合同 D. 违反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订立的合同 8. 下列合同中属于实践合同的是(C) A.仓储合同 B.承揽合同 C.定金合问 D.头卖合问 9. 甲委托乙公司研发新产品,乙公司指派员工丙完成了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委托研发合同中未约定研发成果专利申请权的归属。该研发成果的专利申请权依法应当属于(B) A.甲 B.乙公司 C.丙 D.甲与乙公司共有 10. 甲公司拥有一项产品专利,乙公司在甲公司申请专利前也自行研发出该产品并开始制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法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2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先出现“经济法”这一概念的书籍,是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在1755 年出版的 () A .《公有法典》 B .《自然法典》 C.《煤炭法典》 D .《经济法典》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经济法渊源的是() ... A .宪法 B .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 .判例法 3.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在行使() A .经济职权 B .财产所有权 C.经营管理权 D .法人财产权 4.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处理经济纠纷的活动属于() A .经济守法行为 B .履行经济义务的行为 C.享受经济权利的行为 D .经济司法行为 5.在我国,法律对股东有最高人数限制的企业是() A .有限责任公司 B .股份有限公司 C.合伙企业 D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6.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日期是() A .发起人签订创办协议的日期 B .发起人召开公司创立大会的日期 C.公司章程制定日期 D .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 7.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内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是() A .职工互助会 B .党委 C.职工代表大会 D .企业行政扩大会议 8.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新合伙人入伙,除了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外,还须经()A . 50%以上合伙人的同意 B.占有超过50%合伙财产份额合伙人的同意 C.全体合伙人的同意 D.实际管理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的同意 1

《经济法概论》案例复习题

1、甲、乙、丙三个公司在S市设立A灯具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A公”),拟定的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甲公司以货币出资10万元,以机器设备出资20万元,乙公司以货币出资10万元,以专利权出资35万元,丙公司以厂房出资25万元,但在公司登记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人员指出股东出资不符合法律规定,经过更正后公司得以成立。 该公司2006年发生如下事项: (1)公司董事会通过如下决议: ①根据公司产品市场营销业务发展的需要,决定增设市场开发部,并根据总经理A的提名聘任B为市场开发部经理; ②根据总经理A的提名,解聘财务负责人C的职务,聘任监事D兼任财务负责人; (2)王某为A公司董事会的董事,A公司生产的灯具价廉物美,行销市场,在S市的灯具市场占有半壁江山。2006年A 公司的灯具产品发生严重滞销,销售额持续下降。经调查,发现王某于2003年与几个朋友合资投资设立B照明器具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王某在B公司任常务副总经理,具体负责B公司的生产经营。由于B公司生产的灯具在用料、款式、功能方面与A公司生产的灯具相差无几,挤占A公司的一部分市场份额。于是,A公司董事会作出如下决议:(1)要求王某将从B公司所得收入归A公司所有;(2)撤销王某A公司董事的职务,增补张某为A公司的董事。 (3)2006年5月,经检查,发现A公司出资时甲企业出资的机器设备价值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但经过股东会的决议,将甲企业补足出资的义务免除。 【问题】 (1)公司成立时拟定的注册资本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资本限额为多少? (2)股东的出资方式和出资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公司董事会决定增设市场开发部和聘任开发部经理的决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4)董事会聘任监事D为财务负责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5)王某任B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负责B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6)A公司董事会针对王某作出的两项决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7)甲企业是否应该补足出资?乙和丙是否对甲出资不实承担责任?股东会对免除甲企业补足出资义务的决议是否符合规定?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1)公司成立时拟定的注册资本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万元。 (2)股东的出资方式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出资。但股东的货币出资额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而本题中,股东的货币出资占注册资本的20%,不符合规定。 (3)公司董事会通过增设市场开发部的决议符合法律规定,但聘任B为市场开发部经理是不符合规定的。根据规定,决定公司内部机构设置,属于董事会的职权;但聘任市场开发部经理则是公司(总)经理的职权。 (4)董事会聘任监事D为财务负责人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董事会应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和解聘财务负责人,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本公司的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财务负责人,因此,董事会聘任监事D为财务负责人违反了规定。 (5)王某在B公司的任职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本题王某是A公司的董事,又是B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而A公司与B公司所经营的业务属于同类营业,且其行为损害了A公司的利益。所以,王某在B公司的任职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6)①A公司要求王某将其B公司所得收入归A公司所有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其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②A公司董事会撤销王某董事职务、增补张某为A公司董事的决议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选举和更换董事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职权,公司董事会无权选举和更换董事。 (7)①工商部门要求甲企业补足出资的决定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②乙和丙应该对甲出资不实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③股东会对免除甲企业补足出资义务的决议是不符合规定的。发起人股东对资本充实责任是法定责任,

自考经济法概论简答题总结[1]范文

4.要约失效的原因。 (1)要约的撤回;(2)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3)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4)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5)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5.简述合同生效的要件。 (1)订约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的标的必须确定和可能,具有履行实现的可能性。 6.简述无效合同的种类。 (1)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或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7.简述可撤销合同的种类。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显示公平的合同; (3)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4)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8.简述效力未定合同的种类。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2)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 (3)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4)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合同。 9.简述合同的履行的规则。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3)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5)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10.简述不安抗辩权及其适用条件。 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在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在订约后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可以中止自己的履行。 适用条件为:(1)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下降; (2)后给付义务人未提供适当担保;(3)先履行义务人负有通知和举证义务。 11.简述债权人的代位权及行使条件。 代位权是指在合同履行中,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致使债权的实现受到危害,设置的保全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法律制度。 代位权行使的要件:(1)债权人的债权对第三人产生了约束力; (2)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3)必须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行使。 12.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违反保密义务;(4)因当事人一方的过错,致使合同无效或被撤销;

经济法概论案例2

11 2004年5月10日,甲从商场买回一台A牌洗衣机(属“三包”商品),在5 月15日使用时,发现洗衣机突然不转,遂到商场要求退货,商场售货员乙声称,商场明文规定凡是在本商场购买的任何家用电器如有问题只能维修不能退换。但修理三次后,洗衣机仍不能正常使用,为此,甲多次找到商场有关部门投诉,但无结果。双方因此发生争执。 请回答: (1)该商场售货员乙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消费者甲该如何处理? (1)该商场售货员乙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5 条规定,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对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合理费用。由此可见,商场售货员乙声称的“商场明文规定凡是在本商场购买的任何家用电器如有问题只能维修不能退换”说法是不正确的。 (2)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规定,消费者甲和经营者商场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进行解决。另外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甲可以向销售商场要求赔偿:消费者甲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12 王某、吴某和肖某拟共同设立一家生产燃气用具的有限责任公司。3人经协商后拟定了公司章程,其中包括如下内容: (1)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万元; (2)王某以货币出资人民币2万元,吴某以厂房和设备作价出资人民币8万元,肖某以普通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人民币20万元; (3)公司不设股东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4)公司因业务需要时,设立分公司,分公司具有法人资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问:上述内容中,哪些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为什么? (1)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万元。

自考审计学各章重点.

自考审计学各章复习要点 注意黄色字体的部分是根据考试大纲缩减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 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 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五)审计的目的 (六)审计的本质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部门和各机构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

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其次又指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第三. (二)权威性 审计机构或人员以独立于被审计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因此,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上计”制度,可以说是审计制度的雏形,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二)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和权威性很小。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威性。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918年9月7日,谢霖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这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 (二)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详细审计阶段 产生于英国,又称为英国式审计 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