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仿真复习归纳-同济交通

系统仿真复习归纳-同济交通
系统仿真复习归纳-同济交通

1.系统分类

1)确定性-随机性

确定性系统:输出完全有系统的输入以及相应的转换关系(逻辑关系)所决定的系统。_ 随机系统:在既定的输入下,系统的输出时非确定,带有随机的性质。

2)连续系统-离散系统

连续系统:指系统的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发生连续变化_ 离散系统:指系统的状态变量在某些离散的时间点瞬时变化。

3)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

_ 线性系统:要素间线性变化_ 非线性系统:大部分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

4)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_ 静态系统:描述某一时间点上系统状态_ 动态系统: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

2.系统仿真的定义、实质

仿真:对客观世界实际过程或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运行的模拟。

1)定义:在定量分析的条件下,需要建立一定的数学逻辑模型进行,但实际系统的这种数学逻辑模型十分复杂,以致很难甚至无法用解析的方法求解。

实验是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直接用真实系统进行实验,往往是不经济或不安全的,有时甚至是做不到或者没有意义的。

系统仿真就是在建立数学逻辑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实验,对一个系统按照一定的决策原则或相互作用原则由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个状态的动态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

2)实质:仿真是一种数值技术;仿真是一种人工的实验手段;仿真主要依靠计算机实现;仿真是对系统状态在时间序列中的动态写照;大多数的系统仿真属于随机性系统仿真

3.系统仿真建立的步骤

调研系统,问题描述和系统定义_ 建立系统模型_ 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_ 建立模拟模型,编制程序,验证模型_ 调试程序,确认模型_ 实验设计_ 计算机模拟运行_ 输出结果分析_ 建立文档_ 实施模拟决策

4.Multi-Agent仿真的定义、特点

Agent (主体、智能体):指在一定的环境下能独立自主地运行,作用于自身生成的环境,同时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并能不断的从环境中获取知识以提高自身能力,且将推理与知识结合的智能实体,并且具有自治性、反应性、自适应性、可通信性及自学习性等特征。

Agent 的组成部分:知识库:用户增加+学习模块;推理机;通信模块;事件处理模块;学习模块

Multi-Agent 的建模:一种由下而上的建模方法;先建立Agent基本抽象单位;组装所有Agent

Multi-Agent 系统的特点:重点在相互作用;能够实现数据、控制、资源的分布,适合分布或并行仿真;具有

第二章

1.系统仿真术语:实体、活动、事件、进程、状态的定义

1)实体(Entity):一个系统边界内部的客观对象称为实体。

实体可分为永久性实体和临时性实体。

永久性实体:是指经常处于系统之内,其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实体。也称为资源。

临时性实体:是指进入系统并在经过相应环节以后再离开系统,它们在系统内的数量经常发生变化的实体。

2)活动(Activity):占用一定时间和资源,导致系统状态发生改变的一定过程。通常活动是由几个实体协同完成。

3)事件(Event):引起系统状态发生瞬间变化的事实。

4)进程(Process):由若干事件及若干活动组成,描述他所包含事件及活动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及时序关系。

5)系统状态(System State):在某时间点对系统的所有实体属性和活动的描述。

6)属性(Attribute):系统实体的特性。用特征参数变量表示。

7)队列(Queue):处于等待状态的实体队列。

8)时钟(Clock):离散事件仿真所研究的系统是动态的。系统状态、活动的实体数和实体属性以及正在处理的活动等都是时间的函数,时间是自变量,称之为时钟。

9)系统环境(Environment):存在于系统周围的对象和过程(即实体和活动)称为系统的环境。

2.用图示表述事件、进程、活动及系统状态间的关系

3.时间推进机制的分类、定义

1)固定增量时间推进法

在仿真过程中仿真时钟每次递增一个固定的步长。在每次更新仿真时间后,检查在相应的步长时间内是否发生事件,更新系统状态时,该区间发生的事件移至区间终点处理。

特点:仿真时钟必须一步步推进,并且要计算检查每一个步长内有没有事件发生;把发生在同一步长内的事件看做是同时事件,都发生在该步长的末尾,势必产生误差;步长的取值影响仿真效率和仿真精度2)下次事件时间推进法

按照下一个事件预计将要发生的时刻,以不等距的时间间隔推进,并相应更新系统状态变量的数值。两类时间推进机制与仿真效率和精度的关系

特点:只在事件发生的时刻,更新状态变量的数值;不会导致虚假的同时事件发生,仿真精度高;仿真效率取决于事件发生的频率

3)时间推进法的适用性:

固定步长法适用于事件发生呈均匀分布的系统;下次事件法适用于事件发生数小的系统

离散-混合系统一般都采用固定步长法;交通系统仿真一般多采用固定步长法

第四章

1.仿真类别

1)终态仿真(Terminating Simulation):是在规定的事件时间TE内作仿真运行,并统计系统性能测度的一种仿真方式。

终态仿真时,初始状态的确定对结果影响很大。

2)稳态仿真(Steady-State Simulation):是指仿真运行时间趋于无穷时,系统的性能测度达到某一极限值且趋于平稳状态的仿真方式。

稳态仿真时,初始状态不影响结果。

3.两种方案比较,可能的结果

1)比较目的:两个方案的平均差别有多大;对平均差别的估计精度;两个方案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别

2)比较可能的结果(假设系统性能参数较小者为优):若的95%置信区间在0的左侧,即至少有95%的把握,方案1优于方案2。若的95%置信区间在0的右侧,即至少有95%的把握,方案2优于方案1。若的95%置信区间内含0,则两种方案的优劣难以判断。

5.方差缩减的三种方法,定义、原理

1)公共随机数法:

适用性:当比较两种系统方案时,主要是确定不同方案仿真结果的差别。

原理:尽量消除随机数选取所造成的仿真运行结果的差异。

2)对偶变量法

适用性:单个系统模型仿真运行时的方差缩减技术。

思路:设法是第一次运行中的小观测值能够被第二次运行中的大观测值补偿。

原理:对系统作成对运行,两次观察值是负相关的,将这一对观察值的平均值作为基本数据。

3)控制变量法

适用性:单个系统模型仿真运行时的方差缩减技术。

原理:利用随机变量间的相关性以达到减少方差的目的。

定义:Yc=Y-a (X–γ)对任意实数a都是u的一个无偏估计.

第五章

1.仿真模型的验证与确认的定义及区别

1)验证(核实,Verification),就是检查仿真程序是否能按预期的模型行为进行。也就是调试计算机仿真程序。

定义:仿真模型与仿真程序在逻辑结构和数据参数之间的比较过程。通过验证,使得在计算机上运行该仿真程序能够复现仿真模型内在的逻辑和数量关系。

2)确认(致效,Validation),使仿真模型(不一定是计算机程序)能有效地代表所研究的真实系统。

定义:检验所构造的模型能否真正代表一个实际或所设计系统的基本性能

2.验证与确认的主要方法

1)验证的方法:

1.用子程序编写和调试仿真程序

2.在仿真程序的运行中检查输出的合理性

3.仿真程序运行过程中的跟踪检查(从小系统到大系统),或者绘出/输出实时运行结果仿真输出与实际观测结果的比较方法

2)确认的方法:

1.从直观考察模型的有效性;

2.检验模型的假设;

3.模型的输出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较

3.仿真输出与实际观测结果的比较方法

1)验证法

定义:分别根据真实系统的观测数据和相应模型的输出数据计算一个或几个相应的统计量,然后用所得到的模型统计量与真实系统的统计量对比,而不使用正规的统计法。

缺点:说服力不强

优点:可行性强

2)零假设检验法

u0 —真实系统性能均值;Y —仿真输出性能均值

不能拒绝H0:不能断定模型是“非确认的”;拒绝H0:模型肯定不能确认。

3)置信区间法

X —真实系统性能数据;Y —仿真输出数据;计算E(X)-E(Y)的置信区间来进行模型的确认

4)RMSPE(Root Mean Squared Percent Error)缺点:没有考虑大的误差的影响

5)相关系数法(Correlation Coefficient)缺点:不能反映仿真值与系统观测值的差别

6)Theil’s Inequality Coefficient 优点:更精确、灵敏

第六章

1.仿真实验设计的定义

1)基本概念:

-因子(Factor):影响系统性能的输入变量

数量因子:可用数量描述的因子;质量因子:表示某种结构性假设且不能用数量表示的因子

-因子的水平(Level of Factors):模拟输入变量的可能取值或质量因子可取的方案。

-处理(Treatment):在规定水平上的因子组合。

对某一处理进行模拟将得到一定的输出响应。若共有m个因子,每个因子都有n个水平,则共可组成nm个不同的处理。

2)单因子多水平仿真实验设计定义:

实验中只考察一个因子,该因子共有k个水平。对每一个水平都作仿真实验,分析该因子每个水平对响应(仿真结果)的影响程度。

2.方差分析法的定义

1)检验不同的处理所产生的效应的差异是否显著的统计分析方法

2)根据不同需要把某变量方差分解为不同的部分,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并用F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方法。

3)在各水平方差相等的条件下对各水平均值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问题

4)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3.组内与组间偏差平方和的计算

4.2m析因实验设计的定义

1)析因实验设计定义:析因设计是一种多因子多水平交叉分组进行全面实验的设计方法。

2)2m定义:每个因子只取两个水平的实验设计方法。一个高水平(+),一个低水平(-)

5.主效应与单独效应的定义与计算

单独效应:其他因子水平固定时,某因子不同水平下的性能差别

主效应:该因子单独效应的均值

交互作用:当某因子的各个单独效应随另一因子变化而变化,则称两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

第七章

1.随机效用理论的定义

效用最大化(U-Z)出行费用出行收益出行效用

如果(U-Z)<0,则不出行;如果超出费用预算,则不出行;如果超出时间预算,则不出行

2.Logit模型与Probit模型

3.交通分配的原理

交通分配的定义:确定出行路径,并将交通需求分配到不同路径上,从而得到交通量在路网的空间分布及交通拥堵状况。

路径选择取决于:行程时间,出行费用(收费等),拥挤状况,距离,交叉口延误

4.四种分配方法的定义、区别

1)全有全无:每个OD的交通量全部分配到一条路径上(一般是最短路径)

不考虑流量对行程时间的影响,即拥堵效应

2)随机分配:出行者选择他们主观认为的最短路径。

3)确定性用户均衡(DUE):所有出行者都选择最优路径,任何出行者都不能通过改变路径来减少他/她的行程时间。

用户最优(DUE):所有使用的路径,行程时间都相等,且小于路网其他没有使用的路径行程时间。每个出行者的行程时间相等且最小。

系统最优(DSO):总行程时间最小

4)随机性用户均衡:路网所有路径,出行者主观认为的行程时间都相等。

智能交通建设系统总体设计

智能交通建设系统总体设计 1.1 总体设计原则 在本次系统的总体设计中,要求在总结同类型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将遵循以下总体设计原则。 ?标准性 本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之间存着大量的数据交互,因此强调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系统应保证与现行业务系统实现有效的衔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在系统建设中将遵循各类业界标准,从数据结构、技术架构、数据库存储等多个方面标准化建设。 ?先进性 采用当前成熟且先进的技术,保持系统硬件、软件、技术方法和数据管理的先进性,保证系统建成后在技术层次上3~5年内不落后。同时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在将来能迅速采用最新技术,以长期保持系统的先进性。 ?可靠性 一是以可靠的硬件、成熟的软件产品为基础,结合具体需求进行配置、定制和二次开发的方式进行实施,保证有效缩短项目实施时间,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 二是系统应能够支持较大并发用户同时进行浏览、操作等与数据库的交互式的操作,并且相对占用较少的硬件资源。当意外事件发生时,能通过快速的应急处理,实现故障

修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丢失重要数据。 三是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容错能力,确保系统在运行时反应快速、安全可靠。 ?安全性 一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首先,选择先进、可靠的主流硬件产品和成熟、领先的软件产品构建系统,为系统的安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必须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下的恢复机制和备份机制,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以及灾难恢复;再次,严格管理制度,为系统安全性提供制度保证。 二是完整的权限控制机制、考虑充分的系统保密措施也是保证安全的重要因素。需依据信息访问权限,向用户提供授权查询,有效避免越权使用。 系统后台用户分层次管理,并且具有可灵活调整、可细分的权限控制。可对信息内容进行严格的角色权限管理,保证每个用户能够看到且只能看到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信息。对系统的管理操作有详实的历史记录。 ?扩展性 系统真正符合多层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不仅基于当前的需求,而且应保证在系统的体系结构不需做较大改变的前提下,实现今后的平滑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数据的扩展:可以利用可视化的工作界面,进行数据的添加,或通过数据库管理工具,创建新的数据库、词典。 应用的扩展:考虑到和其它信息系统的连接,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外接接口,将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充,整个系统中应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业务模块;利用开放标准的应用开发接口可以进行更加个性化的二次应用开发。 ?易用性 系统应具有一致的、友好的客户化界面,易于使用和推广,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使用户能够快速地掌握系统的使用。除特殊的、必须的应用外,用户终端全部采用浏览器方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交通灯控制系统

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报告书 课题名交通灯控制系统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____ 指导教师 ______ 日期 _________

目录 1 设计目的 (1) 2 设计内容 (1) 3 设计要求 (1) 4 设计原理与硬件电路 (2) 5 程序流程图 (4) 6 程序代码 (4) 7 程序及硬件系统调试情况 (8) 8 设计总结与体会 (9) 9 参考文献 (9)

1 设计目的 电子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统一的一个环节,是真正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交通灯能保证行人过马路的安全,控制交通状况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很多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交通灯是采用计算机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控制的。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广泛用于十字路口,车站, 码头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出行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广泛应用,使得交通灯的功能多样化,远远超过老式交通灯, 交通灯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交通灯的功能。诸如闪烁警示、鸣笛警示,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倒计时显示,所有这些,都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还可以根据主、次干道的交通状况的不同任意设置各自的不同的通行时间。或者给红绿色盲声音警示的人性化设计。现在的交通灯系统很多都增加了智能控制环节,比如对闯红灯的车辆进行拍照。当某方向红灯亮时,此时相应的传感器开始工作,当有车辆通过时,照相机就把车辆拍下。 要将交通灯系统产品化,应该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设计,应该在程序中增加一些可以人为改变的参数,以便客户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调节交通灯。因此,研究交通灯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2 设计内容 交通灯控制系统 利用8253定时器、8255等接口,设计一电路,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要求能实现自动控制和手动应急控制。 3 设计要求 在Proteus环境下,结合课程设计题目,设计硬件原理图,搭建硬件电路 软件设计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年真题讲解学习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年真题

同济大学2004交通工程学试题 一简答题(6×8分) 1 单向交通的设置条件? 2 交通工程1后的习题。 3 公共交通优先有什么措施? 4出行分布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条件。 5 给你道路1和道路2的时变图,如何确定是主干道还是次干道,并说明理由。 6 给你一个出行路线图,让你说明那条是基于家的出行HM和那条是非基于家的 出行NHM,计算出行产生次数和出行吸引次数。 二计算题(18+8+8+18 ) 1 运用logit模型求两条道路所占的流量的比例。 2 计算高峰小时流量,PHF(15),给你日变系数,和月变系数让你求AADT。 2005交通工程学试题 1.判断(10小题,每题3分) 具体的回忆不起来了,都是些基本概念,大部分说的都很绝对,所以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2.简答(6道?8道?每题5分) 这里面考察的都是比较理论的题目。有一题是考ITS,让你说下对ITS下面的几个子系统的看法等等。有一题是问有关转移曲线的问题,基本概念。还有考察设计车速的概念,信号配时方法等,具体的都记不清了,都是很基本的,不过有的题目出的有点偏,比如转移曲线的那道。 3.论述和计算(8道好像,每道都有10分左右) 里面考察了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的概念,及其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信号配时;排队论(很简单的排队);福来特迭代(这个比较费时间,两次迭代);泊松分布;交通网布局及其特点。(能想起来的就只有这些了) 总的看来,05年的交通工程很偏重理论的,05年也是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为专业课放在初试里考,第一次命题。计算题都比较简单,只是福来特迭代很麻烦,还要求迭代两次。 同济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 一、判断题 1交通工程学式关于道路、铁路、机场。以及标志、标线与防护栏等工程。(×) 2城市交通阻塞与其土地利用不当有关。(×) 3道路上车流到达服从泊松分布。(×) 4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畅通的。(×) 5交通控制即是用信号机控制信号灯。

同济大学 交通设计复习内容 (自己整理)讲解学习

同济大学交通设计复习内容(自己整理)

1 绪论 1.1 交通设计背景、地位、目标 背景:交通系统的建设局限于与交通相关物理要素,缺乏对交通系统本质及其系统性的认识,导致交通问题尖锐。 地位:交通设计是实现交通设施最佳建设最重要的一环,对交通设施设计来说,起统帅作用。上承交通规划,下接交通设施工程设计和交通管理,具有中微观性。 目标:交通安全、通畅、便利、效率、与环境和谐 1.2 交通设计基本概念 基于城市与交通规划的理念和成果,运用交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等基础理论,以交通安全、通畅、便利、效率、与环境和谐为目标,以交通系统的“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的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寻求改善交通的最佳设计,最佳地分配交通系统的通行权和时间与空间。 2 基础理论 2.1 通行能力理论 影响因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交通控制与管理、其他条件。 通行能力包括连续流通行能力和间断流通行能力。

交通设计的核心目标并不是实现通行能力最大化,而是实现其最佳化,无谓地提高通行能力,不仅会造成通行能力和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下游乃至网络出现瓶颈和拥挤。 2.2 交通冲突 判断方法:空间距离法;时间距离法 交通冲突改善对策: 时空隔离、提早发现、增加制动距离、降低车速(具体措施:信号控制、柔性隔离、标志标线、安全设施、渠化设计、增加视距) 3 交通设计基础与条件 3.1 交通设计流程 新建设施交通设计流程: [道路网规划条件、城市规划条件、交通规划组织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基本对策]→[交通设计(路段、交叉口、公共交通、附属设施、方案协调)]→若满足设计原则与要求则通过。 改建与治理型交通设计流程: 资料调查整理阶段(道路及沿线状况、交通状况、交通规划管理规划、政策法规,做出现状评价)→概略设计阶段(进行问题分析,提出对策,进行交叉口和路段交通设计,确定设计指标,判断是否满足要求)→详细设计阶段(交叉口、路段、公共交通详细设计、协调设计,生成设计方案)→评价比选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成绩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0902 学号:U5 姓名:姚崇富 指导教师:邹志云 职称:教授 日期:

第一章设计概述 1.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2设计题目 A市城市交通预测与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 1.3设计内容 1.3.1 运用城市交通预测理论与模型,进行道路网交通流量预测。包括: (1)道路网编码并简化; (2)未来出行分布预测,采用福莱特法和Transcad软件两种方法计算出行分布; (3)未来交通分配预测。(这里只考虑对高峰小时的小汽车交通量进行分配) 1.3.2 在对现在路网进行加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小汽车高峰小时饱和度调整未来路网。包括: ⑴通行能力的提高; ⑵路段阻抗的降低。 调整路网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道路等级、新建道路等。将调整后的路网重新进行OD分布和流量分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路网饱和度大小决定是否要继续优化道路网络。最终得到的路网饱和度应在合理范围内。 1.4 设计成果 1.4.1 说明书 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1.4.2 图纸(图幅297×420mm) (1)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图); (2)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3)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第二章设计资料 2.1 A市基本情况 A市是某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年(1995年)有人口107万,市区面积为

城市交通规划四阶段法课程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 城市交通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城市交通规划四阶段法课程设计 专业: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0 指导教师:.李爱增、吴冰花、张蕾 设计教室:.10#B504、505 幵始时间:2016年06月工日 完成时间:型⑥年也月3 B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一月一日

1 ?交通生成预测 (1) 1.1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 (1) 1.1.1理论知识 (1) 1.1.2分部计算过程 (1) 1.2发生与吸引预测 (5) 1.2.1理论知识 (5) 1.2.2分部计算过程 (6) 2 .......................................................................................................................................................................... 交通分布预测.. (9) 2.1理论知识 (9) 22计算过程 (10) 3. 交通方式划分 (13) 3.1换算基础资料 (13) 3.2分部计算过程 (16) 4. 交通分配 (16) 4.1理论知识 (16) 4.2分布计算过程 (17) 4.3预测结果 (18) 5. 设计小结 (18) 5.1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9) 5.2对城市交通规划及交通需求预测的认识及看法 (19) 5.3设计收获及感想体会 (19)

万达广场交通规划设计审核规范

万达广场
交通规划设计审核规范?
2012 版

主编单位: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 万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股份公司北方项目管理中心 股份公司南方项目管理中心 股份公司成本控制部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 编委成员:刘冰、朱志军、张永财、王东、刘晓峰、李彬、郭薇、侯建辉、黄泽栋、李琪

万达广场
2012版交通规划设计审核规范 总则
?

一、目的:

为规范万达广场交通规划、设计、审核管控流程, 统一万达广场交通安全设施配置,指导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 施工、验收过程,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 本规范适用于 2012 年 (含) 以后新建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项目中, 大商业部分 (自持物业) 的交通系统规划、 设计及建设过程。 三、导读: 第一章 管控篇:管控界面及职责清单---适用于全体管理者 1、 以工作表单的形式,厘定了万达广场立项、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万达集团内部各系统(发展部、规划院、 成品部、项目管理中心、各地项目公司、商管总部、各地商管公司等)与交通专业相关各项工作的职责分工, 统筹引导、全程规范万达广场的交通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交付过程; 2、 明确了各工作节点对应的管控模块节点、审核(批)流程和阶段工作成果(标准) ;
?

万达广场
2012版交通规划设计审核规范 总则
?
3、 明确了与交通系统设计、施工过程相关各专业工种间工作界面及验收标准。 第二章 技术篇:交通规划、设计导则---适用于设计和施工管理者 依据国家、行业相关规范,结合万达广场建设使用经验,明确了相关术语、技术规范、技术指标,用以指导万达内 部技术管理,尤其规范万达广场交通设计技术标准。 第三章 标准篇:适用规范、标准与模板文件、术语、参考文献
?

,同济大学《交通设计》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B卷) 2007 —2008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15014101 课名:交通设计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期终考试()、重考(V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共5题(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V”示,错误的用“浓示)(10% ) ①交通设计即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设计。() ②交通设计贯穿于交通规划与交通管理之中,具有中微观性质。() ③对于设置在路侧的公交停靠站,其设置位置宜优先选择在进口道。() ④两块板断面形式不利于道路沿线车辆左转进出。() ⑤在城市道路上设置护栏或隔离设施有助于提高其安全性,但会降低通行能力。()二、简答题,共5题(40% ) 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目标及实现各目标的设计方法。(10% ) 2)试简述城市道路路段机动车道单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0% ) 3)试述城市道路沿线进出交通组织方式及其适应性。(提示:可从道路等级方面加以考虑)(5% ) 4)城市道路公交停靠站的设置位置及形式有哪几种?试论述不同位置的公交停靠站在交通方面的适应性。(10% ) 5)试绘制路边停车场(点)的设计模式图。(5% ) 三、解析题,共2题(50% ) 1已知:某城市道路为交通型主干道,南北走向,路段和交叉口红线均为50m。道路沿线机动车流量较大,需要设置双向六车道;非机动车、行人流量适中,建议人行道设计为5m、非机动车道设计为5m。 1)请运用交通设计基础知识,进行城市道路路段横断面设计。(10% ) 2 )该道路上某交叉口为主干道-主干道交叉口,南北进口左转流量和右转流量均较大,试进行该交叉口南北进口横断面设计,同时进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功能设计。(10% ) 2试概括现行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模式,并论证各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30%) 一、错对错对错 二、简答题,共5题(40% 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目标及实现各目标的设计方法。(10% 方法:(1)交通网络与交通组织设计(2)交通流有序化设计(3)交通安全设计(4)提高通行能力设计(5)提高设施资源利用率设计(6)公交优先设计(7)交通语言系统设计(8)附属设施布局设计(9)交通环境、景观协调设计(10)以人为本设计 目标:安全(1 ; 2; 3; 7; 9; 10)通畅(1 ; 2; 3; 4; 6; 8; 9)环保(1; 5; 6; 7)便捷(2; 7; 8; 9; 10)效率(1; 2; 4; 5; 6; 8) 2)试简述城市道路路段机动车道单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0% 与路口通行能力匹配与对向车流隔离与非机动车隔离车道位置车道宽度 不同道路条件(横断面类型;交叉口类型;车道宽度;车道数;纵断面坡度;转弯半径)不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 设计

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课程设计 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班级:交通运输 081 班 成员:湛志国刘彦辉贺明光 学号: 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 11月7号至 11月13号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目的: 经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2、任务: 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设计题目: 《某小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2、相关要求: (1)、总体目标: 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2)、具体设计要求:

经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3)、成果要求 ①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②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钢笔书写。 三、设计内容 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 (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 (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 (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 (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 (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4、交通分布 (1)、建立相应的OD矩阵及距离矩阵; (2)、进行并完成规划区内的交通分布,进而得到规划区内的

西南某国家级新区交通设施设计技术导则

一、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 《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 《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XG1-2006)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082) 《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GA/T508-2014)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25280-2010) 《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译法》 成都新型路名牌设置原则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七分局关于《统一信号灯系统路段管线预埋标准的函》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七分局关于《规范路口非机动车信号灯设置的函》 二、交通工程 1.交通标志 1.1信息选取 (1)到达道路信息:表示当前路口左、右两个方向相交道路的道路名。 (2)近前方信息:指示直行后第一个可转换灯控路口相接的道路名;左、右转后的主、次干路名或可转换灯控路口相接的道路名。没有主、次干路灯控路口相接的,可使用支路名称。 (3)远前方信息:指示直行方向远端重要信息。远前方信息包括主干道、快速路、可转换立交桥、可到达的高速公路、重要地名或远端可到达道路。远前方信息的选取应确保指路信息的连续性。 (4)下一个可转换灯控路口左右方向道路名称不同,且交叉路口两侧道路等级不同时,优选等级高的一侧道路路名。 (5)当交叉路口两侧道路等级相同时,可优选前方右侧道路名称,也可根据交通主管部门对交通流的分配来选取。具体如下图1.1-1

(完整word版)同济大学交通工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2007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15014101 课名:交通设计考试考查:考试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试卷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共5题(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10%) ①交通设计就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 ②交通设计的唯一目标是提高设施通行能力。() 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有利于降低交通流量、提高设施的通行能力。() ④信号控制方案和交叉口的车道功能划分没有关系() ⑤公交停靠站总是应该设置在交叉口的出口道。()二、简答题,共4题(40%) 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含义和基本流程。(10%) 2)分析慢行交通一体化道路断面的适用性。(10%) 3)试述交叉口车道功能划分的依据和基本流程(10%) 4)试述公交停靠站有几种形式,各种形式的适应性如何?(10%) 三、解析题,共2题(50%) 1 已知:某城市道路交叉口东西向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三块板,南北向为一块板,采用两相位信号控制。 1)试绘制交叉口东西向为绿灯相位时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种交通流之间的冲突点图,并计算各种类型冲突点的数量。(10%)

北 2)试分别从交通组织、交通空间优化、信号控制优化三个层面论述减少交叉口交通冲突的措施。(10%) 2 下图为某城市道路交叉口现状交通设计平面图。已知:东西向道路为主干道、横断面形式为三块板、路段双向四车道;南北向道路为主干道、横断面形式为一块板、路段双向四车道。试指出下图中六处不恰当的设计方案,并分别说明原因。(6×5%) 北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2004-5-9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课程设计-基于PLC控制的交通红绿灯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交通红绿灯PLC控制系统 班级:工学院机电1003班 指导老师: _________ 小组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2013年6月28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不断增加,城市人多、车多道路少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实现交通道路的管理,在各个道口安装红路灯已经成为了疏导交通车辆最为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PLC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了按车流量规模给定绿灯时长,达到最大限度的车辆放行,减少十字路口的车辆滞流,缓解交通拥挤以实现最优控制,从而提高交通控制系统的效率。 PLC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并广泛用于工业过程的自动控制中。由于PLC具有对使用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同时其内部的定时器资源十分丰富,可对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渐进式”信号灯进行精确控制,能够方便实现对多岔路口红绿灯的控制,因此PLC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交通灯系统中。 PLC还具有通讯联网功能,可将同一条道路上的信号灯连成一局域网进行统一调度管理,缩短车辆通行等候时间,实现科学化管理。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PLC应用系统中,PLC大都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设计使用的。 【关键词】 PLC;交通灯;控制系统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PLC及WinCC介绍 (1) 1.1.1 PLC简单概述 (1) 1.1.2 WinCC介绍 (2) 1.2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任务 (3)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1.4 方案设计 (4) 第二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况 (5) 2.1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实际情况描述 (5) 2.1.1 控制任务要求 (5) 2.2 结合十字路口交通灯的路况画出模拟图 (5) 2.3交通灯控制流程图 (6) 第三章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 (7) 3.1可编程控制器I/O端口分配 (7) 3.2 PLC的外部接线图 (7) 3.2.1输入/输出接线列表 (7) 3.2.2 PLC外部接线原理图 (7) 3.3程序梯形图及其说明 (8) 第四章十字路口交通灯的组态控制过程 (12) 4.1工程的建立和变量定义 (12) 4.1.1 工程的建立 (12) 4.1.2 变量的定义 (12) 4.2组态画面的建立 (12) 4.3 MOVEX1~MOVEY2的脚本编辑 (13) 第五章小组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附表:PLC梯形图指令表 (16) 附图:交通红绿灯PLC控制系统实验相片 (18)

交通工程学试题样卷及答案-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教案考试试题样卷及答案 一、选择与问答题,共7题(60%) 1)判断(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O”表示,错误的用“X”表示)(10%) 交通工程即是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工程。() 当城市交通出现阻塞时首先应扩建交通设施。() 交通流流量、速度、密度基本关系模型中的速度为地点速度。() 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通畅的。() ⑤城市里主干道密度越大,则城市道路交通越趋通畅。() 2)何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的建设规模是如何确定的?(10%) 3)何谓交通期望线?交通需求预测的“四步骤”模型是何含义?每个步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0%) 4)城市道路可分为哪几个等级(不少于4类)?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应该的密度顺序如何?(10%) 5)试解释行程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饱和度之概念,并说明饱和度出现大于1的情况。(10%) 6)何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确定的理由是什么?(5%) 7)高速道路常采取车速限制措施,试给出常用的最高和最低限制车速的确定方法。(5%) 二、计算与论述题,共3题(40%) 1)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88-1.6K,如果要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试求此条件下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的密度{最佳密度Km)(15%) 2)在某一路段上车流以驶入率Q(辆/小时)均匀地驶入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进口道,在不排队等待情况下,仍以同样流率均匀地驶出停车线。而排过队的那部分车辆将以饱和流量S (辆/小时,S>Q)}均匀地驶出停车线。设信号周期为C秒,其中红灯时间为R秒,黄灯时间为Y秒。试求绿灯信号结束时无车排队的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求:(15%) (1)一个周期内的最大排队车辆数及其出现的时刻; (2)每辆车的平均排队时间。 3) 试述交通分配的Wordrop均衡原理,并给出其数学描述。(10%) 试卷答案 一、选择与问答题,共7题(60%) 1)判断错错错错错 2)交通规划是根据城市规划的基本成果,基于现状的交通特征、交通设施和交通系统的条件,以及公交优先、改善交通的新理念,面向未来(近、中、远期),分析预测交通需求,确定交通系统的结构,交通设施结构和交通设施规模,编制交通系统和交通设施投资与建设

交通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目录 1 线性规划 (1) 1.1 模型及分析 (1) 1.2 Matlab求解方法 (2) 1.3 Lingo求解方法 (3) 2 运输规划 (5) 2.1 模型及分析 (5) 2.2 Lingo求解方法 (6) 3 整数规划 (8) 3.1 模型及分析 (9) 3.2 LINGGO求解方法 (9) 4 图与网络分析 (11) 4.1 模型及分析 (11) 4.2 Matlab求解方法 (11) 5 预测分析 (14) 5.1 货运量预测 (14) 5.1.1 模型及分析 (14) 5.1.2 R软件求解方法 (14) 5.1.3 Excel求解方法 (15) 5.2 综合客运量预测 (17) 5.2.1模型及分析 (17) 5.2.2用Excel里的模型求解 (17) 6参考文献 (19)

1 线性规划 某地段的地面剖面图如图1所示(折线ABCD ),拟在AD 之间修建一条公路。修筑公路除一般的建造费用外,由于填挖土方不平衡而需要增加的额外费用为1=6M V ??元/m3 ,其中V ?为填挖不平衡土方量(公路填挖宽度为10m );由于纵坡而引起汽车额外的油料费用(设计年限内的总费用)为2=3000i M ?元/m ,其中i 为纵坡度。问如何设计纵坡才能使这些附加的费用为最少? 要求最大纵坡不大于10%,并且1230,0,0i i i ≥≤≥。因坡度不大,公路长度可按水平距离计算,即' '' ' 400AB B C C D m ===。 20 50 100 高程(m) 400800 1200 水平距离(m) A i 1 B C D C′ X 1 i 2 X 2i 3 B′ 图1 某路段的地面线高程 1.1 模型及分析 原问题可用如下的数学模型来表达: ()1212min 240001206000z x x x x =--+- 12121212901040..50500 x x x x s t x x x x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 GB 50220-95 3.1.4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3.1.5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0.5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3.1.7 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宜符合表3.1.7的规定。 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表3.1.7 3.2.1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市区线、近郊线和远郊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 3.2.2 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km/km2。 3.2.3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 3.2.4 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 3.2.5 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min的行程。

3.3.1 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公共交通站距表3.3.1 3.3.2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m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3.3.4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3. 4.1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3.3. 4.2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3.3. 4.3 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 3.3. 4.4 公共交通车站应与快速轨道交通车站换乘。 3.3.6 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公路,公共交通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应至少有两个停车位。 3.3.7 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m2计算。有自行车存车换乘的,应另外附加面积。 4.1.3 在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中,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比值,应控制在表4.1.3规定的范围内。 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值表4.1.3 4.3.1 自行车道路路面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按自行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

城市交通规划收费标准(内部使用、供参考)

城市交通规划工作框架、收资及收费 (2017版) (供参考) 1.综合交通规划 主要目标 分析城市现状,解决交通问题,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统筹城市用地、城市发展、城市人口等要素关系,构建合理的城市交通系统。较好的有效地支撑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并获得最佳效益。 工作框架 交通发展战略、综合交通体系组织、对外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客运枢纽、城市停车系统、货运系统、交通信息管理、互联网+交通、保障措施、近期建设计划等。综合交通调查通常进行交通调查,为更好的提高综合交通编制的时效性,交通调查与分析可单独进行。 主要收资清单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城市土地利用相关资料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 ?城市交通运行资料 ?城市对外交通资料 ?城市公共交通资料 ?城市其他交通资料 ?交通发展相关政策资料 ?其他资料 收费 根据《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结合国内相关设计院及实际工作情况,拟定收费标准如下:

2 片区交通规划 主要目标 分析片区现状,明确片区交通发展方向,协调片区与城市的关系,解决片区交通发展的相关问题。 工作框架 规划背景、交通现状分析、案例分析、规划解读、交通预测、交通规划理念及目标、交通规划方案。 主要收资清单 ?片区现状用地等相关资料 ?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及片区控规等规划资料 ?城市道路交通、交通运行、公共交通、静态交通等相关资料 ?交通发展相关政策资料 ?其他资料 收费 根据《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结合国内相关设计院及实际工作情况,拟定收费标准如下:

3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主要目标 分析城市公交发展现状,剖析城市公交发展问题,提出公交发展措施,确定公交发展战略,明确公交线网、公交线网及公交车辆的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发展体系。 工作框架 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公交需求预测分析、公交线网模式选择、公交线网规划、公交场站规划、公交信息化规划、其他公交系统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近期规划等。 主要收资清单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城市土地利用相关资料 ?城市相关上位规划 ?城市交通调查基础资料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资料 ?城市其他相关交通政策资料 ?其他资料 收费 根据《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结合国内相关设计院及实际工作情况,拟定收费标准如下:

GAT 515.1-2011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第1部分:总则

ICS93.080.79 Q87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 515.1—2011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第1部分:总则 Specif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public security traffic command system— Part 1: General 2011-12-26发布2012-3-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组成 (1) 5 设计原则和要求 (1) 6 设计流程 (2) 参考文献 (3)

前言 GA/T 515《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规范》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省(自治区)公安交通指挥系统; ——第3部分:城市公安交通指挥系统; ——第4部分:制图。 本部分为GA/T 51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邱红桐、俞春俊、马庆、缪建新。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第1部分:总则 1 范围 GA/T515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的组成、设计原则和要求及设计流程。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或独立建设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子系统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T 445-2010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GA/T 651-2006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A/T 445-2010、GA/T 651-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前端 front end 安装在道路等场所,用于交通控制、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的设备及相关附属设施。 3.2 中心系统 center system 安装在指挥中心,用于信息显示、记录、处理、控制的软件和硬件。 4 组成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a) 前端; b) 传输; c) 中心系统。 5 设计原则和要求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原则和要求如下: a)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应符合城市发展和道路交通发展规划要求;

道路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书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学习目的 为了巩固和深入掌握在《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需要掌握的实践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掌握交通数据调查采集及现状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交通网络规划等技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分析庆阳市现状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2、交通调查与预测; 3、庆阳市新区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 4、选取其中一条主干道(必须选自己设计的某一条),进行横断面、平面、纵断面线形综合设计。 三、设计要求 1、运用所学知识,文字说明庆阳市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2、交通调查与预测 调查所给路网的高峰小时交通量;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 3、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 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体系,要求路网间距合理、道路线形顺畅、各级道路宽度符合规范、路网均衡、连通性好。 4、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 (1)基本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设计车速V:40~60km/h; 红线宽度:20-80m(根据自己设计); 车行道横坡:1.5%; 人行道横坡:2%。 (2)标准横断面图(1:100); 平面图(1:1000),内容包括:红线、车行道边线、分隔带、路中心线及桩号、控制点座标及标高,平曲线要素,交叉口缘石半径,路幅宽度标注等; 纵断面图(纵向1:100,横向1:1000),根据控制点标高,结合周围地形,设计并画出纵断面图。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 3000字以上说明,包括平曲线半径及曲线要素计算书。具体内容应包括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交通调查图示及说明,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 地块道路网设计思路(快、主、次、支路)和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包括平曲线曲线半径和要素的计算过程。 2、图纸 (1)图纸目录1份 (2)道路系统规划图 (3)道路系统分析图(快、主、次、支分析及各条道路横断面设计) (4)标准横断面图(CAD) (5)平面线形图(C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