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法律风险防范

波斯灣戰爭
分析
波斯灣戰爭是本世紀繼越南戰爭之後,最大規模的戰爭,其緣起於伊拉克與科威特兩國為領土、油權利益等糾紛,及伊拉克對油償、租借布比揚島、瓦巴島談判破裂,導致伊拉克於一九九0年八月二日入侵科威特。此次之侵略行動因發生於歐、亞洲交界之戰略要域上,而其發展可能引起中東區域性戰爭,甚至引發世界大戰,而遭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六七八號決議案,強烈要求伊拉克部隊撤出科威特。事發後聯軍旋即展開部署實施「沙漠之盾」防衛作戰,並於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七日淩晨三時開始實施毀滅性的「沙漠風暴」戰爭,迄同年二月廿四日至廿八日0八00時止,歷經一百小時地面作戰,伊拉克無條件投降,戰爭劃下休止符。波斯灣戰爭發生的原因根據各方面之資料分析,概可區分為遠因、近因及西方國家利益三大部份說明:

歷史淵源
西元十三世紀,阿拉伯人的勢力隨著其在歐洲及中亞統治衰退而沒落。迄十六世紀,土耳其人建立鄂圖曼帝國,統治了大部份阿拉伯語世界,在該時期,科威特僅為一個部落,統治科國之薩巴赫族係阿拉伯貝多因人後裔,在十八世紀初定居於此,十九世紀下半葉接受鄂圖曼帝國冊封,土耳其人將統治中心設於今伊拉克第二大城巴斯拉。在十九世紀期間薩巴赫統治者採取了親英的態度,直到一八九九年薩氏家族正式和大英帝國簽署了保護條約,結束了科威特介於英國殖民強權與土耳其人之間的猶豫角色。一九一四年科威特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鄂圖曼帝國瓦解,英法兩國為瓜分阿拉伯半島,於一九一六年簽訂「塞克斯│皮考特協定」,將科威特問題列入議程,科威特變成英國殖民地。一九一八年英國驅逐在巴格達之鄂圖曼帝國勢力後,幫助沙利法.哈珊之子費瑟統一巴斯拉、巴格達及摩蘇爾等三個鄂圖曼帝國省份,成立伊拉克王國,但仍為英國託管地。一九二一年英國在國際聯盟授權下建立了伊拉克(一九三年伊拉克脫離英國託管地獨立後始有外交權),一九二三年土耳其─鄂圖曼帝國之後繼者於瑞士洛桑和科威特簽署了永久放棄科威特的國際條約,但有關伊拉克與科威特疆界關係上,卻沒有明白標定國界範圍。雖然,在一九三二年伊拉克宣佈了它的獨立建國宣言,並平行地和科威特相互承認了具國際法效力的疆界劃分,但伊拉克方面卻不承認其在一九二二年由英國的殖民統治者考斯克爵士個人專斷所確立的伊拉克新國界︱波斯灣一段海岸線了。此後,伊拉克就一直不斷宣稱科威特在鄂圖曼帝國期間是由巴斯拉所統治而英國卻無視於昔日的疆界劃分

,在一九三年代,將科威特劃為自治區,而不承認它是伊拉克的一部份。當時的伊拉克國王不接受這項安排,聲稱有關的條約從未獲得批准。雖然伊拉克人─當然包括胡辛總統─忽略了或不願承認,當年並未存在一個科威特國。
一九五八年當哈什米王朝在伊拉克軍事強人阿布都卡林.奎錫姆推翻,新的革命政府即提出對科威特領土主權,這一緊急的尖銳關係逼得科威特在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九日宣佈獨立,並加入聯合國(一九六三年)及阿拉伯聯盟(一九六一年),獨立未幾,時任伊拉克總理的奎錫姆宣稱科威特是「伊拉克整體的一部份」,因為它曾經是鄂圖曼省巴斯拉的一部份。伊拉克威脅要吞兼併科威特,英國遂於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廿七日派遣海軍艦隊抵達波斯灣,並倖經阿拉伯聯盟先後派兵駐守,使得伊拉克的併吞意圖無法得逞,因此一場地區性的危險得以解除。
一九五九年胡辛在暗殺奎錫姆失敗,於?年後(一九六三年)政變成功,伊科舉行談判,在科國允予八五、000、000美元的大量經援條件下,宣佈伊拉克放棄對科威特的主權要求,十月四日兩國代表在巴格達簽署和約,正式承認對方。故伊拉克與科威特兩國領土的糾紛,在整個阿拉伯世界有其歷史的夙怨。

種族歧異:
在中東地區有伊朗的波斯人、以色列的猶太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及少數民族庫德人等,種族不一,加上宗教與教派不同,故常起衝突,在種族衝突最嚴重地區為以、阿之衝突,其間歷經四次大戰;其次為伊拉克之阿拉人與伊朗之波斯人,歷經八年作戰;另外則為庫德族人飽受伊拉克及土耳其之鎮壓與迫害,現己潛入兩伊及土耳其交界之山區,進行遊擊戰。(庫德族分佈地區如附圖一)

宗教糾紛:
猶太教與回教之爭:
原兩教之共同祖先為亞伯拉罕,後因雙方教義不同,遂演變成宗教之爭,從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七三年,爆發了四次以阿戰爭,以色列雖三面環敵,但能自立自強與在西方國家支持下,屢敗阿聯,並佔領戈蘭高地,約旦河以西地區(含三教聖地耶路撒冷),更加深了猶太教與回教之間的仇恨。
回教之素尼派與什葉派之爭:
兩伊戰爭發生原因甚多,其中最重要之因素為教派不同之爭,兩派均信奉真祖阿拉,唯什葉派另須參拜神秘主義者蓋拉尼。而素尼派為回教正統,什葉派為其支派,且作為激進,所以不為素尼派所承認,在兩伊戰爭中,伊朗是什葉派,伊拉克是素尼派,阿拉伯國家均支持伊拉克(阿拉伯國家除伊朗外,均以素尼為國教)。
基督教與回教之爭:
兩教之爭為時已久,可遠溯至十字軍東征,西元一九九年奪

取耶路撒冷,迄一一七八年又為鄂圖曼帝國奪回,最後並於一四五三年鄂圖曼帝國滅了東羅馬帝國,更加深東、西方之仇恨。

二、近因:
權慾:
伊拉克長期以來即想爭取阿拉伯世界領袖地位,尤於一九七八年以埃簽訂大衛營協定,埃及遭阿拉伯國家開除會籍後,更積極爭取接替埃及之領導地位。一九七九年胡辛(胡辛於一九三七年四月廿八日出生於提克裏附近,雙親離異後由舅父撫養成人。進入伊拉克的軍校就讀遭開除後,忿忿不平的胡辛轉而加入伊國的復興黨。身為該黨的一,於一九五九年抵埃及,據說曾負笈大學。一九六三年復興黨於巴格達政變成功後胡辛返國;同年稍後,復興黨再度被逐,胡辛被捕下獄兩年。他逃獄並從事地下活動兩年,規畫一九六八年七月十七日奪權成功的政變。胡辛成為革命指導委員會的副主委,他藉消除反對人士而成為伊拉克實際的統治者。一九七九年七月,胡辛說服當時的總統哈珊阿巴辭職,一舉成為共和國總統、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武裝部隊最高指揮官及復興黨的總書記。)掌權大肆擴充軍力,並與伊朗爆發八年的戰爭,戰後大批武器彈藥與龐大兵力正好利用,做為達到此目的之工具,而科威特人口少、財富多、國力弱,自然形成理想的首要目標,而沙烏地阿拉伯更是其覬覦的大餅。
藉口:
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迫切需要資金以圖建設,十二個會員國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曾普遍同意將石油生產量限制為每天 一、二五萬桶,但實際生產則為一天一、三五萬桶,使得石油價格從原有十八美元一桶,跌至十三美元一桶。此正與胡辛主張之高油價政策背道而馳。一九九年七月十七日,胡辛指責科威特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石油生產配額上作假,更為油價下跌的罪魁禍首,並聲稱伊拉克因此損失一四億美元。(油國組織生產配額一覽表如附表一)
賴帳偷油:
伊拉克於一九八年至一九八八年兩伊戰爭花費,大都靠借貸支付,戰爭結束伊拉克外債高達七百億美元,財政上極度惡化,加上戰後重建需款甚殷,伊國除拖欠「軟貸」外,並希望一筆勾銷阿拉伯鄰國借給伊拉克的三七億美元,且亟思再貸未果。一九九年七月十八日伊拉克指控科威特趁八年兩伊戰爭時期從魯麥拉油田非法抽取石油,伊拉克這個跨越兩國交界的油田屬於該國,並提出廿四億美元賠償要求,又指科國傾銷石油的目的在破壞伊拉克的經濟。
經濟利益:
一九九年伊拉克的軍費支出為一二九億美元,亦即全國每人大約負擔一、九五0美元。其通貨膨脹率達四十%。伊拉克為解決與伊朗八年戰爭所

造成的國家經濟困頓,故亟思掠奪科國之大量財富(科威特與伊拉克石油儲藏量約各佔中東石油的十%。科威特更擁有海外存資約美金一、000億。)而沙烏地阿拉伯更為其覬覦的大餅。
判斷錯誤:
伊拉克認為美蘇兩國將不致以軍事幹預其入親科國之行動,蘇聯因外交政策轉變和內部政經問題困頓,無暇兼顧或介入國際事務;美國則因當年越戰失敗陰影猶在,亦不會冒然投入大量兵力、物資,故研判美國將會透過聯合國協調,企使伊軍撤退並以談判方式解決,以致有恃無恐,大膽出兵侵佔科威特。
外交誤導:
美駐伊拉克大使莉兒格拉斯於七月廿五日與胡辛晤談時,告訴胡辛:「但對於類似您與科威特之間邊界紛爭的阿拉伯│阿拉伯衝突,我們沒有意見。」她說美國只堅持以非暴力方式解決。格拉斯大使的保證及美國過去的溫和妥協政策,使胡辛誤信伊國入侵科威特,最多只會受到美國的強烈抗議。而格拉斯更在侵略前一日離開巴格達飛回華府,更讓伊方產生美國將置身事外的錯覺。
島嶼糾紛:
伊拉克海岸線極短,加上出海口被伊朗與科威特所控制,海軍發展倍受限制,故其希望從科威特索回瓦巴島、布比揚兩島,或是採取租借方式,但未獲應允。

三、東、西方國家利益:
東、西方國家在此次波斯灣危機中,各國利益互有相異,概可區分如次:
美國:旨在維持國際秩序,確保其世界民主陣營之盟主地位,使西方石油能長期安全供應。
蘇聯:為伊之武器最大輸出國,且為世界第三大產油國,在石油禁運後,可坐收漁翁之利;對波灣危機反應不反對聯合國使用武力將伊拉克軍隊逐車科威特,但表示不會派兵參戰。
中共:雖認同聯合國制裁案,但暗地支持伊拉克,並表示反對大國軍事幹預。
英國:英國政府對胡辛之入侵行動表示譴責與嚴重關切,並實際派兵支持美國之行動。
法國:為伊之第二大武器輸出國,且七十%原油進口更與阿拉伯世界貿易關係密切,雖派有部隊加入聯軍,但其態度相當謹慎。
其餘各國:為避免石油問題造成經濟危機,影響本國工業發展,態度傾向美國,有的國家派遣部隊參戰,有些國家則給予實物支助或是人道援助。

美國介入波斯灣危機原因
美國在中東的傳統利益:
美國自二次世界大戰後更積極介入中東事務,主要係為填補英國退出中東所留下的權力真空,以阻止蘇聯勢力進入該地區。
為了維持中東地區的均勢與和平,美國中東政策之政治目標係阻止蘇聯在此區域擴張以及儘量減少區域衝突。經濟目標則是確保美國及其盟邦能取得該地區的石油。因此美國政策的總體目標乃是確保

美國在此區域之友邦的安全與穩定。一般來說,美國之所以重視中東利益的消長,主要係基於中東在全球政治、經濟及戰略重要性等三個層面作考量。
國際政治之考量:
由於中東地區內部充滿根深蒂固的宗教、種族、領土及政治等紛爭,此地區一直是世界的火藥庫之一。中東地區是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宗教聖城之歸屬問題常導致各國兵戎相見。中東亦是一個多種族的社會,伊朗人、猶太人、阿拉伯人及庫德族等分佈其間,阿拉伯國家之間又有很複雜的政治岐視,而領土的爭執更是層出不窮。以色列建國以來,以、阿間的衝突即未曾停歇,更成為中東動亂的根源。此種區域的不穩定性,必然會危害美國在此區域的主要的政治目標,以及維持該地區的穩定與發展,特別是溫和派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安全保障。
對以阿衝突,美國政策有一基本前提,對維護以色列的生存,美國有一種強烈的道德感。就戰略上而言,阻止蘇聯在中東勢力的擴張符合美國利益,以色烈的存在使激進派阿拉伯國家不敢妄動,此舉可確保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更可利用以色列在中東扮演一個平衡者的角色,擔任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代理人。
美國偏袒以色列,不僅因為美國猶太團體勢力龐大,使美國的全球政策是圍堵共產主義,某些阿拉伯國家不願參加美國圍堵蘇聯的同盟,致使以色列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以色列的地理位置,亦使其在美國對抗蘇聯的政策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此外,以色列長期以來為華府試驗美製武器和獲取重要情報的最佳夥伴,有助於美國的國防工業與情報的蒐集。
中東戰略地位之重要性:
中東是歐亞非陸塊的交匯點,也是個「七海輻輳地」。它橫跨從烏克蘭南部,經由黑海、博斯普魯斯海峽、瑪莫拉海、達達尼爾海峽與愛琴海通往地中海的水道。至於波斯灣則係一長八公里,平均寬度一九二公里,擁有面積廿四萬平方公里之廣大地區。沿波斯灣的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巴林、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該灣形若手臂,出荷姆茲海峽可入阿曼灣,經阿拉伯海則入印度洋,又可由紅海經蘇彝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可見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對美國和西方國家而言,其正當通達亞洲之東西方石油資源運輸航線要衝;對蘇聯而言,中東則是其通往南亞、印度洋與非洲的南北通道,亦是蘇聯自沙皇時代起亟欲取得阿拉伯海之不凍港之所在。
中東地區所具重要的戰略地位,正如英國地理學者麥金德所言,中東為全球地理上的「世界島」,位居樞紐,是歐、亞、非三洲之屋脊

,是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乃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中東又是自大西洋、地中海、紅海到印度洋航線的交通孔道。對美國而言,中東地區戰略價值極高,因為中東地處陸、海、空的交點。其中蘇彝士運河、曼地歐海峽及荷姆茲海峽是全球的交通要衝,經由這些海峽與運河運往全球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商品─石油。對於高度依賴中東石油的美國盟邦而言,中東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經濟利益的考量:
由於全球經濟資源與市場分佈不均衡,且各國在經濟上互相依賴的程度日益增加。史勒辛格有感於世界對中東石油依賴程度日益加深,便將過去地略學盛行的一句話「誰能控制心臟地帶,誰就能控制世界。」改成「能控制波斯灣地區世界石油水龍頭的國家,將可宰製大部份的世界。」
石油變成了現代工業的血液,波斯灣地區是壓送血液的心臟,而環繞波斯灣的海路也就是血液所要流過的喉頭。經歷兩次石油危機的衝擊,益加凸顯石油是現代生活及經濟活動的命脈。石油不僅造成中東地區貧富差距有如天壤之別,也成為該地區一觸即發的潛伏性危機。
石油所牽涉的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從市場供需的角度而言,石油的短缺勢將造成供需失調,進而引起油價暴漲。危急國家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將迫使各國更加重視開發、尋找新的替代能源,避免過度依賴石油資源。
世界上60%已經證實的石油蘊藏量在中東,其中絕大部份集中在波斯灣沿岸各國。美國每天石油消耗量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三十%,它每天所需的石油量約有四十%要靠進口,其中來自中東地區石油的進口量又佔二十%強。更重要的,美國的戰略夥伴│歐洲和日本,它們的油源有五十%至六十%必須仰賴中東供應。換言之,油源供應的受阻與原油價格的急劇上揚將使美國及其盟邦經濟遭受重創。因為西歐和日本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對美國的安全意義重大。因此,如何確保波斯灣原油供應的穩定並維持合理的油價,將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主要經濟利益所在。此外,確保這個地區水域的暢通亦是西方的重要利益所在。
後冷戰時期中東對美國的意義:
尼克森在其所著「掌握契機」中,把國家利益分為主要利益、重要利益及邊緣利益。尼氏認為主要利益一旦有失,便會直接危及美國的安全。他認為西歐、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波斯灣國家的「存在和獨立」以及防止低度開發世界的潛在威脅者取得核武,攸關美國的主要利益。此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對美國所造成之威脅極大,對美國所宣示的政策構成嚴重挑戰,因此,美國積極介入此次波斯灣危機將是可預期的


後冷戰時期,美國對中東有六個主要目標:
第一、維持其超級強權的地位。
第二、確保美國及其盟邦之石油供應不虞匱乏。
第三、積極壓制中東地區任何具有侵略野心的激進國家。
第四、積極保障以色列與溫和派阿拉伯國家的穩定與安全。
第五、防止中東激進野心政權擁有或發展具有大規模毀滅性之核生化武器。
第六、確保國際海空運輸暢通無阻。
根據布希總統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一書中將中東戰略利益詳述如下:自由世界仍把中東石油視為重要經濟利益,美國將盡全力來維護它。蘇聯中東政策雖然已有建設性的轉變,但對此一地區國家(利比亞、敘利亞)提供先進武器,僅管衝突壓力已降低,但美國的戰略利益仍須維持。有不少因素危及我們的戰略利益│以色列的安全、溫和的阿拉伯國家的安全、油源安全等。我們將維持海軍駐防於東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並舉行軍事演習。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制止此區域之國家生產核子武器與化學武器。我們將以國際壓力抵制恐怖主義與顛覆行為,並努力促成中東和平│巴勒斯坦政治權力合法化及以色列的安全承諾。隨著美、蘇關係由對抗者轉變成戰略夥伴,美、蘇在中東的互動關係已進入新的紀元。有鑑於冷戰時期雙方大量耗費軍費的影響,因此在冷戰結束後,美蘇雙方所面臨的最大課題無疑是如何提振自己國內持續衰退的經濟。美蘇不再互相敵對,雙方如今希望共同解決國際與區域的衝突。因此,後冷戰時期美國對中東的主要考量有四個重要目標:
美國必須積極壓制中東地區新起之具有野心的激進國家,對中東區域穩定與安全的威脅及破壞行動:
在後冷戰時期,美國要儘量減少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主要是因為美國經濟長期的衰弱,使得它無法繼續維持龐大的軍隊,美國因而希望把戰爭的危險性降至最低程度,所以美國要阻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蔓延,很自然的必須對所有具有潛在野心或支持暴力的國家加以抑制。由於中東向來有火藥庫之稱,並且是全世界最可能爆發戰爭的地方,如果美國想維持後冷戰時期全球的和平,第一要務就是要維持中東地區的安定與穩定,如果無法維持中東地區的和平則無疑是對世界其他地區的侵略者和野心家的一種莫大鼓舞。胡辛公然入侵科威特,一方面違反美國保衛中東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承諾,另一方面對侵略者的野心若無法消除,則將使其他野心份子競相效優,對美國而言更是後患無窮,致無法專心處理國內沉重的經濟問題。美國因此準備挺身而出教訓胡辛,其中更深層的涵義乃是,這個舉動也同時具有教訓世界和平潛在威脅的

象徵意義。
美國應積極確保溫和派阿拉伯國家的穩定與安全:
正如美國前國務卿舒茲對美國的職責,提出的看法:「以維護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為職責的美國而言,當國際正義與世界和平受到嚴重威脅時,美國不能沒有付出任何道德與政治的成本就輕易放棄自身的職責。」此次伊拉克公然侵略科威特,不僅升高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更對世界局勢的未來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更將使美國的中東政策面臨嚴重的考驗。如果美國現在不出面拯救盟友,則美國在後冷戰時期的任何承諾就無法取得其他盟友信任和獲得應有的尊重。倘若為美國能確保溫和派阿拉伯國家的安全與穩定,則美國可進一步將維持中東和平的責任分攤給這些國家,如此將可減輕美國的負擔,專注於振興國內經濟。
美國必須阻止中東野心政權擁有或發展具有大規模毀滅性的核子武器及生化武器:
冷戰結束後,在和解的氣氛與各自面臨國內經濟困境的情形下,美、蘇雙方均各自進行削減軍備,並減少對國外的承諾。以伊拉克為例,它是中東地區的野心份子,自一九八年代以來即積極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企圖稱霸整個中東地區。倘若伊拉克日益坐大,這不僅將影響中東地區的均勢,伊拉克一躍而成為阿拉伯世界中的一個新權力中心。區域強權的崛起,將是冷戰後中東政治發展的一項不可忽視的新變數。如果核子武器不斷的繁衍與發展,這不僅對區域和平構成嚴重威脅,更對潛在的區域侵略者提供強而有力的資產。因此,美國若不及時阻止這種情況發生,將來所須付出的代價將是現在的數倍。
為了實現中東地區的全面和解,美國必須獲得蘇聯的密切合作:
正如布希所描繪的遠景:「世界新秩序不是犧牲我們的國家主權,或出賣我們」的長期利益。它是我們成功的一項責任,達成穩定、繁榮及和平。根據這個新方式,大家共同分擔承諾,建立一套原則制約彼此關係,給這個世界帶來希望。這套原則是和平解決糾紛、團結一致對抗侵略、削減及控制軍備和公平對待所有民族。」美、蘇關係在後冷戰時期獲得重大的轉變,美國不再將蘇聯勢力排除在外,希望蘇聯能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這種良性的互動的發展,再配合聯合國安理會的抬頭將使得美、蘇在處理國際及區域性的爭端上,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鑑於東西方發生全面衝突的機率大減,美國戰略部署乃轉變為「二分之一戰略」的趨勢,這種構想主要是針對區域衝突而發,即軍力配置以應付世界各地某一區域衝突為主,方式主要是使用傳統武力,重點區域則為一向被視為世界火藥庫的東歐與中東(中東美

軍責任區如附圖二)。由於東西方已全面和解,美、蘇間已不太可能爆發核子大戰,美國今後在因應區域衝突時,將不會因畏懼戰爭升高為核子毀滅衝突而束手束腳,一切將以求勝而非求和為目標。

美國出兵的必要性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廿八日美國前國防部長溫柏格,在全美記者聯誼會發表演說,宣示美國海外用兵的六個條件:
一、除非對美國國家利益確有重大關係,美國不應派軍赴海外進行戰鬥。
二、只有具備明確的戰勝企圖心,才能在海外用兵。

三、作戰必須有明確的政治與軍事目標。
四、如有必要,作戰計畫必須不斷重新評估與調整。
五、用兵行動須獲美國人民及國會議員的支持。
六、用兵行動必須是最後解決途徑。
根據上述六個條件,觀察布希在波斯灣危機期間的反應方式,完全符合此一模式,更可說這些項目正是美國總統在指揮處理波灣危機的基本原則,而其出兵亦展現出美國海外用兵的堅定立場。

PAGE


PAGE 1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