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_母爱形象_之探_丹娅

冰心_母爱形象_之探_丹娅
冰心_母爱形象_之探_丹娅

冰心“母爱形象”之探

丹娅 晓燕

提 要 爱贯穿于冰心一生,本文从以“母爱形象”为文本特征的冰心爱入手,分析构成冰心“母爱形象”的重要文化资源——与五四反叛精神相生互应的政治资源和与现代启蒙意识同进共长的宗教资源,指出二者资源正是使冰心的“母爱形象”拥有鲜明原则性与恒久稳定性之奥秘。

关键词 冰心文学 母爱形象 政治资源 宗教资源 人格力量

冰心是文学的奇迹

1999年2月18日,冰心,这位被喻为文坛慈母,世纪烛光的近百岁老人,溘然离世。然而她用智慧凝结而成的以“爱”为主旨的生命与文学文本已经润泽了好几代中国读者的心灵。对于冰心来说,爱就是她生命的信念,就是她文学事业的灵魂。爱意味着对邪恶的驱除,对苦难的修复;爱指引着理想和光明,带给人们生活勇气和信心,人类将因此而获得和谐与安宁。“有了爱便有了一切!”①冰心充满爱心的文学人生,在中国文学史上,本身即是个奇迹。她不仅是创作年龄最长的女作家,而且是在现代新文学文体写作上,因问题小说、哲理小诗、现代美文而占有一席开山之功的唯一女作家。而更为重要与殊为不易的是,冰心以她八十余年为文与做人一体的成就,在多灾多难,大悲大喜的中国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在层出不穷、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矛盾中,在纷纷攘攘、转瞬即逝的文学现象中,成为一个既不流俗更不为流俗淹没的声音。她成为中国作家在本世纪的中国现状中可以这样高尚与高贵地生活的一种象征。这个象征一方面通过作家冰心的做人昭示着文学本身的理想,一方面通过冰心的作家生涯昭示着生活本身的意义。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冰心这样做人为文的境界,无论是男性女性、年轻的和年老的、保守的和先锋的,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力量与思想的资源而欣然接受她。这是冰心这个文本的魅力。这是文本的奇迹。这个文本虽然不曾惊天动地,但却肯定是深厚持久地影响着人心,同时亦为人心所期待。因此,探究冰心做人为文这样一个在人心目中趋向至善至美的综合性文本的成因,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是本文努力的方向。

以母爱为特征的冰心之爱

冰心的一生拥有的爱最为丰富完整,一生付出的爱也同样广博深厚。她出生在一个进步幸福的家庭,自小就获得父母、长辈的慈爱,兄弟们的亲爱;在学校里享受着深挚的师爱、友爱;成家以后更得有绵长的夫爱,以及儿女、子孙的尊爱;解放后,党和国家给了她周致的关爱;数以万计的读者仰慕、爱戴着她。在这样一个爱的环境里,她爱花爱草、爱星光和大海;爱小动物以及世上一切的生灵;爱祖国和人民;爱世界与和平。她的文学是赞美爱宣扬爱的文学;她的一生,是倾其所爱与她四海之内皆儿女兄弟的理想的一生。她不仅用语言,而且用行动把真、善、美的大爱精神奉献给文学的世界与人的世界。

“造物主,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的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五》)在这首小诗里,童真、母爱、自然之爱与神爱交织在一起,精炼地点出了冰心“爱心文学”的主旨。“背上光明的十字架,不写`血与泪’而歌咏`爱与美’”;“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挡天空下的遮蔽?”(《往事之五》)冰心说:人类以及一切生物的爱的起点,是母亲的爱。归根溯源,可以说母爱是冰心爱心哲学的根基和出发点。一切对社会人生的鄙弃、失望和烦

123

2000年秋之卷

C H I NESE C ULTURE RESEARC H

AUTUMN EDITION2000

闷,都将因母爱而消失,为母爱而消除。“有了母爱,世上便随处种下了爱的种子”“万物的母亲互相爱着,万物的子女彼此爱着”,这样“宇宙间的爱力”“便流转运行了”(《悟》)。在冰心的语言文学文本中,爱的哲学理念固然无不落实到具有“母爱”本质特征的文学形象上,但她又绝不仅仅是生物之爱。在冰心的“母爱”的意象里,涵义丰富。“母爱”,你可以把她想象为祖国、民族和人民;想象为宇宙、自然、天地之精魂;想象为上帝之慈爱、人神之恩光。她意味着修复与整合,修养与生息、和谐与安宁。惟其母爱,人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人情,才皆有了最切实的根基;惟是母爱,世间诸情才具有不息之源。母爱构成了她人生观、世界观的基本底色,使她的爱从具体的、个别的延伸及对宇宙自然、万事万物的博大的爱。反之,冰心那无所不至的爱意,因有了“母爱”这个爱的最本质特征与最直感形式,才使她的爱从施者与受者两方面、从自然规律与社会意识两方面都获得了产生的必要与共识的基础。正是这种爱,使冰心生命与她的文学生命共获得了她特具的价值和意义——对其“母爱”哲学的回应构成了她的文学形象、她在文学中的形象——同时也构成了她的文学奇迹。

那么,什么是构成冰心母爱的“特殊性”呢?换而言之,如果我们不能探究冰心文本之爱的成份来源,那么我们实际不能避免对冰心文本本质认识的模糊性与空泛性。

母爱形象的“政治资源”

“我是生活美满完全的人,不知人情甘苦,然而即你的经验,你所谓的二十三年的苦日子,也不能证明人类是不爱的!”“谈别的你或不懂,而童年母爱的经验,你的却和我一样。”“自私自利的制度阶级,已在人类中立下牢固的根基,然而如是种种,均由不爱而来。”(《悟》)冰心是“五四”时期,挟新文学书写风气之盛,以女性这样一个一直在历史上处于弱势书写地位的性别面诸于世的。如果把冰心这样一个个体置放在“五四”男女青年知识分子写作中来看,冰心无疑具有新文化的立场与思想倾向,在文学中体现出来共有的特征之一,那就是“以母亲的名义书写无名的自己”②。本来写母亲的文本并非不寻常,不寻常的是,这时的母亲形象是被当作父权宗法统治形象的对立面出现的。绿绮曾经这样说:“在中国万恶的大家庭里,谁不感着痛苦,但我母亲感着的痛苦更大。”母亲的世界是如此温情、慈爱、任劳任怨、充满生机,但却历来无名无价值。荣宗耀祖的不是她们,制造人类历史与财富的同样没有她们。“五四”时期,家庭中年轻成员对封建权力产生的一切旧事物的决绝姿态,首先表现在对“天地君臣父子”秩序——父权制秩序的反叛与颠覆上。反映在文学书写上,就是“母爱”文本大量涌现,形成了文学儿女们联手抬出“母亲”形象的文本景观。这无疑是年轻人对父权之封建礼法、专制权威统治造成“祖国——母亲”苦难的不满,也是对自身所处体制现状的不满。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也许也是年轻一代反父权专制的一个策略,他们由此获得了反叛父权传统最充足的理由与力量。这些因素综合地体现在文学表现中,“祖国——母亲”相对于父权的历史体制与现实腐败便成为儿女们深情褒赞、怀念、渴望、理想的对象,譬如以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为代表的各种或象征或写实的“我的母亲”之文本。“母亲”作为父权的对立面,冰心的文学母爱主题无疑因顺应了“五四主”潮获得了其坚实的政治资源。冰心的切身情感体验与政治内涵的契合,使冰心的爱心文学较之以往的母爱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自然性,从而更具社会震撼性与精神感召力。

而另一方面,在冷酷的父子血统同一与斗争的“国\家”历史系统之中,“母爱”常常作为“父子之争”中二者永在的维系纽带,而具有了她特殊的中介角色、地位与作用。她是“父子”这对矛盾中互相联系、相互转化的一面,是矛盾中积极否定的一面。换而言之,处在“国\家”历史、政治、体制的纠缠争夺之外的母亲——大地之母,似乎也成为人类情感的最后栖息地。她保留着人类原初与天地万物、宇宙自然生生和谐的宽广深沉之“爱”。在反叛权威、颠覆秩序的一片混乱、狼籍之后,人类必定走向重整,渴望再生。“母爱”在这个层面意义上不仅是人类重获生命与情感,和谐与安宁的母体,而且对其具有弥合、疗救的功能。

冰心把具像的“母爱”上升到一个理念的高度,这个理念又反过来照耀着、充斥着冰心文学的每一个文本每一个具像的表现中。冰心无疑是这一特定时期“母爱”理念的最突出的代言人。一发表就获得强烈社会反响的《超人》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何彬是现实——父权体制下——所

124

造就的人物。这个人物冷漠、颓丧、毫无生机与生趣,是一个一望而知的病态青年;作为这种情状的对立面,则是由梦幻中母亲所构成的具有丰富情感、生机盎然的虚拟\理想中的世界,是她提供了她这个在现实中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儿子,在梦幻中回到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里面去的精神之源。何彬在“现实\父权”世界里与他在“梦幻\母爱”世界里判若二人的表现,他在前者的现实世界中所表现出的清醒地、有意识地人性沦丧与他在后者的梦幻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朦胧的、天然的人性复苏,构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显然冰心在这里把“母爱”有意识地置放在与现实抗衡并能改变现实的力量位置上。正因为主人公何彬心中还有“母爱”的一息尚存,精神领域中还有“母爱”对他的召唤与感染,僵尸般的他才有被拯救、被复活的希望与机会。冰心用《圣经》启示般的语言,借人物告诉人们“母亲与母亲是好朋友,母亲的儿子们也是朋友,互相牵连而非遗弃”(《超人》)。我们注意到的是,正因为冰心的“母爱”在“五四”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不仅是她个人的人生哲学,同时还蕴含着鲜明的政治立场与理念,因之在冰心大肆宣“爱”的文学文本中,“母爱形象”不仅仅是直接以母亲的表象形像出现的。冰心将她母爱理念贯彻到她笔下的人物身上,常常象征着对现实的拯救与黑暗之中的光明,因之凡被她作为与父权制社会现实的对比或对抗力量出现的人物,一般都显明地具有了她这种“母爱”的特征。在冰心的笔下,体现这种“母爱形象”精神精髓的人物形象,可能是母亲,也有可能是妻子、朋友、兄弟姐妹、甚至父亲。在《两个家庭》和《第一次宴会》里,妻子就是冰心这种“母爱形象”的表现者。她们既是母亲化的妻子,又是现实中的或将来的母亲,她们同样具有母爱舒抚人心,为冰冷的现实带来“光与爱”的特征。在《两个家庭》中,作为父权统治象征的社会现实冷酷无情,人性的温暖只能来自家庭,而家庭的温馨和谐离不开妻子母亲的贤能与爱心。陈华良的颓废终致不幸正源自他在社会现实空间的碰壁不能在家庭生活空间里得到来自妻子的“母爱”抚慰与鼓励。三哥的幸福主要因为他拥有一个贤淑的妻亚茜,在这个家庭里,不仅没有夫纲妻目的封建性别差异,两性之间平等互爱,“红袖添香共译书”,而且母爱统率并滋润着这个家庭在艰难时世中生存与生活的勇气与力量。这正是冰心对传统理想家庭的现代理想之演绎。冰心把“五四”时代启蒙话语的一个层面与自己的救世之理念,在她的文学文本中十分理想化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她的理想与追求。《第一次宴会》里温甜的瑛,在对母亲之爱心的深切怀念中,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将一个乱糟糟的屋子整理的温馨可人,增添了丈夫的自豪和爱意,现代新东方女性的塑造和现代家庭模式的构筑,是冰心“爱心”之“光明理想”的落实。冰心以自己的一生境遇与体验证实了它的可行性,她一生的美满幸福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冰心生命文本与文学文本交融共生的一个方面,也是冰心这个综合性文本魅力永存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别后》中的宜姑,我们看到了以朋友身份出现的宜姑其实是个具有这种母爱特征的形象。宜姑虽然是永明家中的二小姐,但集精明能干温柔敦厚于一身,家中上下安排得周致完满,令“他”这个生活在无爱的环境中的孩子流连忘返,甚至把自己麻木了的姐姐幻想为宜姑一样穿紫衣的姊姊,热泪盈眶。宜姑就是“爱”的化身。在《海上》一篇中,“母爱”的形象甚至贯注到父亲身上。“呀!父亲来了……”“他斥责中含有慈爱的言词,也和母亲催眠的歌一样的温馨。”

而孩子,则常常会是冰心之“母爱”最喜寄托于上的人物形象了。这些孩子因其具有冰心“母爱”的理念特征,而使他(她)们同一地具有母亲式地情怀,具有小母亲式形象,在黑暗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中,崭露出一缕人性尚存的“光和爱”,这就是常常被人解读为冰心笔下的孩子具有“真、善、美”或者“纯洁、天真”的那一部分内容。与其说冰心在表现所谓孩子们的“童贞”,莫如说冰心其实是在她的孩子人物身上表现自己包涵着鲜明政治理想的“母爱”理念。她的“孩子人物”以“童贞”的形式,却如母亲般成熟地给予人们生存的“理想和信心”。譬如在《斯人独憔悴》中,父权统治的家与儿子们之间的矛盾,靠的是一个小母亲的角色“颖贞”来调和的。显然,作为女儿的颖贞是站在作为儿子的兄弟们一边的,作为“父权”之对立面同时又具有调和之功能。她体贴暴戾的父亲,爱护弱小的兄弟,周旋于父子之争中,给父亲照顾、给兄弟理解,用慈爱感化处于极端中的他们,起着生活中实际上只有母亲角色才能起到的作用。在《最后的安息》中,城里小女孩惠姑对素昧生平的乡下小姑娘翠儿同情与关爱,也是

125

建立在一种“母爱”式的情怀上,似乎只有这种爱才能冲破阶级、社会、层次、城乡之间的对立与差别,使前者心心念念牵挂后者的生存境遇。也是这种“母爱”,才能赋予在《世上有的是快乐与光明》中两个在海边玩乐的孩子,具有那样洞明人情世事的眼光,充满智慧与哲理地告诉人们“世上有的是光与爱”,使一个在社会现实中绝望寻死的青年,因这两个具有母亲特征的孩子的关爱,放弃了走“那条黑暗悲惨的路”。甚至在冰心八十年代创作的《小桔灯》中,还可看到这类“小母亲”形象对“我”所代表的现实人格起到的感染与感召作用。

冰心曾经说过,我曾写过描写儿童的作品,如《离家的一年》《寂寞》,但那是写儿童的事情给大人看的。而冰心描写成人作品中的孩子,更是写给大人看的。所谓人的童年所具有的童真与自然的天性,其实都是作为黑暗反动的现实的对比与反抗力量而存在的。在它们的对立面,便是“成年”社会中虚伪、扭曲与异化。一般来说,人们的确喜欢怀念童年,渴望回归童年。但如果童年中缺少一份母爱的话,那么这个童年便会变得不堪回首,不值一念。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失去了母爱,实际上他也就失去了童年。母爱的存在是人们怀念童年的直接条件。反应在作家笔下,有了母爱,童年即使苦涩也是甜美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壁垒森严的封建父权统治规范下,还会存在犹如红楼梦中“大观园”这样的世外桃源的缘故。在这里,“母爱”天然地成为童年的庇护,使他们更为接近自然。父权社会所构筑的成人游戏规则暂时还不完全涉足,对他们影响相对薄弱,他们获得了一个由母爱、童真、自然构筑成的生活空间。此时此境,是儿女们能够接受母亲自然庇护最为完全的时光,是儿女们两小无猜相亲相爱最无用心机的时光,是与自然声息相通最为和谐的时光。这种一般性的情景通常会被解释为是人类生物性的自然所致,但当它被视为失去的乐园并被当做理想追求时,它己显然摆脱了生物性而具有政治的理想。在冰心改造社会、改造人性现状的文学笔下,我们都可以找到这种充满“大观园”三合一理想情调的影子。也许可以这样说,在冰心的理想中,“大观园”不再仅仅只是人们想往的“世外挑源”,而应是社会的现实。所谓童真、自然在冰心的爱心文学体系中,其实都是冰心“母爱”意象的延伸,“母爱”政治理想的寄托,正是三者的相互包含,相互阐发,构成冰心文学文本中被人们所共识的那种特别热烈醒目的混合内涵。永恒的母爱,将残酷无情的、散发着血腥味的、“人吃人”的历史与现实隔绝、排斥,将遭其扭曲、残害、异化的心灵弥补、疗救。正是在“五四”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氛围里,冰心的“母爱”形象获得了坚定的政治资源,使之超越了自然自发性,于内在凝结成一种十分稳定的心理情感,为冰心“大爱”之美的创造完成,走出了第一步。

母爱形象的“宗教资源”

《早祷》:我把这一刻的时光/奉献给你吧,上帝!/你教我歌唱/像滴雨的松枝/你教我歌唱/像奔流的泉水……《晚祷》:我要穿着它/温柔地、沉静地,应酬众生/烦恼和困难/在你的恩光中,一齐抛弃/只刚强自己、保守自己/永远在你的座前/做圣洁的女儿,光明的使者,赞美大地……③前文已经提到:爱,作为一种生理现象,其实是最为脆弱的一种情感。虽然冰心找到了“母爱”这个更具稳定性的爱作为爱之基点,然而世上也还有不爱孩子的母亲;还有即使爱自己孩子的母亲也会“斥打使女丫环”,不爱别人孩子的“母爱”。要超越自然的生物性的“母爱”局限,使之成为一种“博爱”,一定必有其对生物自然性的理念升华。前文我们分析了冰心的“母爱形象”话语与五四启蒙话语有机联系的一面,它使冰心的母爱拥有了政治资源,因而超越了母爱的一般自然性,超越了生物心理情感的偶发性与随时机而成为一种改造社会与现实的坚定理念。但是,作为一个贯穿于冰心一生的为人与为文中始终不变的坚定理念,我们不可否认或者忽略冰心在文学文本中一再表现出来的基督宗教对其深刻的影响。从这一方面进行系统考察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支撑冰心以“母爱形象”之“爱”的理念大厦,除其政治资源之外,还有着来自信仰的力量和宗教般的虔诚。这也许是解释为什么当“五四”风潮过后——当文学儿女们争先在自己的文本中书写母亲的风潮也过后——冰心却终其一生无改这种爱的书写主题与基调。无论是对文学文本的书写,还是对自己人生的书写。也许只有来自精神深处的宗教信仰与虔诚,才使她的“母爱”超越了政治与时代,化为她人格中的文化成分,获得稳定与恒久的质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是中国现代作家中受基督教影响最深的作家之一。她在教会学校贝满女中完成了中学教育,之后升入的

126

燕京协和也是教会性质的大学。一九二三年,冰心到美国留学,基督文化的生活氛围便更为浓厚了。冰心自己也在《全集自序》中提到:因受基督的影响,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爱的哲学”。在二三十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中,只有冰心和林语堂没有放弃基督信仰④。

而“爱的哲学”在冰心人生观世界观中之潜隐形成,是有其诸多综合因素的。在“五四”之初,现代知识分子试图将“五四”之政治启蒙(自由、民主、平等)与宗教启蒙(基督之爱与情感),作为拯救“国民性”的有机联系的二个层面⑤。基督耶稣之所以被接受,主要是因为他作做为一种具有崇高的牺牲精神、伟大的宽恕精神和平等博爱精神(平等、博爱完全是一种启蒙意识形态)的象征物而被崇尚并吸收的,而非基督教之正统教条。冰心也是这样,耶稣是作为一种献身人格与爱的人格而对她一生造成深刻影响的。因为基督被理解与接受的此种人格、精神与启蒙意识形态有着一致性,所以,冰心“母爱”哲学形成的文本中政治资源与宗教资源是相互交融的而不是排斥的。

冰心眼中笔下的耶稣不是那父性的凌然不可侵犯的主宰者,而是亲临万物、慈爱众生、给生意绝灭的人心带来复苏甘泉、给灾难深重的人间带来拯救力量的母亲形象。应该说,冰心信仰的是由爱心、诗心同构而成的那种能够超度苦难,转危为安的爱之神明,是在时代的人文精神温床中生长起来的、用文学表达的理想基督的形象。

从个人气质来说,冰心有着与以爱为本的宗教气质天然亲近的因缘。对宗教的信仰一般给个人带来的那种趋向深沉而博大、温婉而坚韧的思想境界、专注情感与文化素养,似乎既是冰心的天性,又是她的追求。我们可以从她的“母爱形象”宣言中,看到她对“爱”之教义广吸博纳的印记:儒学的“仁爱”思想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给了她中国传统的熏陶;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园丁集》和《吉檀迦利》的译介,使她为其东方圣哲式的沉思深深打动,泰戈尔“泛神论”、“梵我合一”、“和谐统一”的文化精神,诗的底韵,给予她深刻的触动与莫大的影响。轰动一时影响深远的《繁星》、《春水》,便就是“读泰戈尔而有所作”的。这一切,在冰心的心灵里,都融汇在一种以基督之神为名的博爱之中。这种博爱结合时势、人事反过来折射在她的书写表达中,便形成她对比现实、改变现实的文学“母爱形象”。纵观冰心前期的文学创作文本,她的宗教情感因其直露的宣言而一览无余。她以为圣经“充满了神圣、庄严、光明、奥妙的意象”,并用这样的感悟虔诚地向人们直接演绎《圣经》,颂扬上帝,如《圣经》、《春水八九》、《春水一四九》、《早祷》、《晚祷》、《圣婴》等篇章。在文本用语中更是频繁出现光与爱、天使与上帝、造物主与十字架等等基督用语;文前章末常应用《圣经》般的语义及语式教谕众生,如在《十字架的园里》的“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旅客,向着同一归宿”;在《夜半》中的“上帝是爱的上帝,宇宙是爱的宇宙。人类啊,相爱吧”等等。冰心又因基督人格精神对自己的影响,以致自己笔下所塑造的善良人物,大多带上了这种基督精神,往往显现出宽恕、仁爱、奉献与牺牲的品质。《一个不重要的军人》描写一个士兵天性厚道善良,常为别人排忧解难;不爱听戏却要在街头停下听救世军的布道,他死之后,他的牺牲精神令全营上下“如同羊群失去了牧者一样。”《我的学生》则刻画了一个饱含基督精神的人格的成长:“我”的学生从一个富家小姐成长为一个“能忍受巨大贫穷和辛劳的革命人士”。冰心所塑造的一批新型的贤妻良母形象,强调的也是人格中的忍受和奉献。在《疯人日记》中,冰心写道:太阳怎样爱树,母亲就怎样爱孩子。无条件的爱此时已经产生。而正是母性无条件的奉献与牺牲,正是奉献与牺牲中饱含的痛苦,正是以此苦为大乐,才成就了其爱的伟大,成全了其对人世与人心的救赎。因此他们往往自然、天真,自知、知足,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对人类没有怨恨。《世上有的是快乐光明》中那在“极其明媚可爱”的海边恣情玩耍的两个孩子,有着皎白如雪的外形,温柔圣善的笑脸,更奇的是有一颗完全“母爱形象”化的心:悲天悯人、关注众生,并一语点化迷途羔羊。正是此情此景,斯人斯言使烦闷悲苦、进退无路的青年凌渝放弃了寻死的念头。母爱、儿童与自然,便常在冰心爱的文本中构成了如此三位之体之“上帝”,实施着对现实与众生的拯救。也是因了这“爱的宗教”,冰心所表达出的“爱”之理念,才超越了狭隘的阶级、民族、国家情绪,获得了宽厚的品格,慈悲的情怀。《一个军官的笔记》痛恨战争却不恨任何的人,而是怜悯和爱他们。《鱼儿》篇中,她对残杀的人类表示悲悯:无论是我们,还是敌人,都受苦,死了,沉在海里了,残肢断

127

臂喂了鱼儿。即使是正面描写阶级意识的《分》之中,她依然抑制不住地对无产阶级的儿子坚定的“宰猪——宰人”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恐惧。《国旗》一篇,冰心认为“朋友之爱,人类之爱,比国家更……!”那面小小的国旗,“隔开了世界上的,天真伟大的爱!人类呢,都蒙蔽在这……过那无同情、不互助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在冰心身上看到的一种持之以恒的奇妙境界:博爱的基督精神与鲜明的政治立场的相互交融而不是相互排斥。就如1943年至1951年冰心在国外从事文化活动间,一再强调她的“爱”不是无原则的,母爱是有其严正性的,而这种原则与严正恰表现在她依然用着《圣经》般的语言,启示着友邦“母爱”之爱心与美德,对战争的痛恨与抵制。50年代冰心回国以后,一方面冰心为新中国耸立于世界之林中欢心鼓舞,一方面因为新生活带来新的话语形式,冰心在文中已不再直露应用宗教术语,倡扬上帝与与神爱。56年至67年,除了《再寄小读者》外,冰心写作大为减少,几乎没有文学文本;80年代以来,她也不再直接流露宗教情感。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她的由母爱、儿童、自然合力而成的爱之精神已潜移默化为她的思想精髓、人格力量,言行准则,贯穿在她整个的生命文本和文学文本之中。

上个世纪末,老托尔斯泰、妥斯妥耶夫斯基以其深情深挚的宗教情怀,触动人心,并使文学文本获得恒久的价值。在这个世纪末的中国,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代一些文学大家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以期获得一种内在的、稳定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在做人上还是做文上。冰心获得的宗教资源,无疑是她形成长达近80年的无论是为人还是做文上的“母爱形象”的内在元素,也是冰心这个“爱心”文本典范之所以散发出经久魅力的重要成因。

从文学形象到人格力量

尽管冰心继续着八十年不变的“爱与美”的咏唱,在六十年代的《小桔灯》里,我们仍然看到小母亲的角色塑造:一个沉着,能干的小女孩,以“母亲”的情怀,安慰着成年的“我”与世人:“那时候,一切都好了!”文革结束后,冰心重又焕发了文学热情,在80年代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空巢》里,她依然高唱没有爱的“巢”是空的!但是,人们也许还是会感到,在冰心近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后期文学文本中的“母爱”形象较之于前期的确有淡化趋势。但人们同样可以发现,“母爱”作为一种人格力量在晚年作家冰心的身上,却得到愈来愈浓厚的体现——“母爱”作为文学形象长存于作为作家的冰心形象上。在她的晚年,她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文化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上了。她的数次出访,在中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的心上架起了一座座心的桥梁。她又特别关心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大力扶持儿童文学杂志和刊物,为儿童文学作评论,为少年儿童推荐好书。每年“五四”和“六一”,她都致信少年儿童,或者来到校园,与儿童见面,孩子们亲热地称她“冰心奶奶”。她把她的慈母般的爱心洒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她拿出自己并不丰厚的稿费,为家乡建设捐款,为灾区人民捐款,为失学儿童捐款⑥。她关心时势,针砭时弊,教诲晚辈,扶掖新苗,更是不遗余力。她关心祖国母亲的统一,写下《给台湾同胞的信》;关心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写下《不要玷污日本人民的心灵》。慈爱与正义构成了她人与文、文与人完整一体的母爱。政治立场的鲜明性与宗教信仰的坚韧性,构成了冰心“母爱形象”的持久魅力与效力。以此“母爱形象”,冰心在中国文坛与社会生活中获得众所崇敬的人格力量。同时构成了冰心这个生命与文学、生活与艺术的双重文本奇迹。也正是这个力量与奇迹才会如此深刻地、持久地感动着、感召着文坛内外所有她的读者。她以此达到了一名文学家常常最难于达到的、也应该是最要到达的境界: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人文统一。

冰心端的是修得正果。

附注:

①《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王一桃著,《文艺报》1994.

6.25版。②《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林丹娅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③冰心前期作品中的基督思想与内容,可参阅《基督教与文学》,朱维之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④《十字架下的徘徊》,马佳著,学林出版社。⑤《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文化》,许正林著,《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⑥《温馨小说》序,卓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28

 作者简介 

·乐黛云 1931年生,贵州贵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原理》及英文著作《面向暴风雨》等。

·葛荣晋 1935年生,河南济源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领导小组成员。著有《王廷相生平学术编年》、《中国哲学范畴史》、《道是什么》等。

·潘世东 文艺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邱紫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思辨的美学与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美学思想引论》、《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和《东方美学史》。

·汤恩佳 1934年生,广东三水人。博士,香港孔教学院院长、勤涌置业按揭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政协委员。著有《孔学论集》等。

·刘宗贤 1946年生。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所研究员,孔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中国儒学》、《陆王心学研究》等。

·王兴国 湖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船山学社会长。有著述多种。

·崔少元 文学博士,副教授,西安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唐代剑 男,1955年生,四川绵阳市人,历史学博士。著有《十大中道评传》,《宋代道教管理制度》,发表论文48篇。现为广西大学社会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柴海燕 河南温县人。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王克陵 河南慈利人。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

·傅 刚 1956年生,江苏睢宁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州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著有《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昭明文选研究》。

·赵 1961年生,内蒙古赤峰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宣传部长、副研究员。

·杨 义 1946年生,广东电白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文学评论》主编、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中国新文学图志》、《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楚辞诗学》、《杨义文存》等。

·苗东升 1937年生,山西榆次人。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从事系统哲学与科学哲学研究。著有《模糊学导引》、《系统科学原理》、《混沌学纵横论》、《系统科学精要》、《系统科学辩证法》等。

·张 炯 1933年生,福建福安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中国丁玲研究会会长,前《文学评论》主编、文学所所长。著有《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张炯文学评论选》、《新时期文学评论》、《创作思想导向》、《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论》等。

·韩经太 1951年生,甘肃定西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和宋代文学学会理事。著有《宋代诗歌史论》、《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诗学美论与诗词美境》等。

·丘良任 1912年生,安徽全椒人。著有《竹枝纪事诗》、《历代宫词纪事》、《杜甫研究论稿》。

·杨庆存 1954年生,山东平邑人。文学博士,教授,在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工作。著有《晁氏琴趣外篇晁叔用词》校注等10余部。

·武柏索 1937年生,山东临猗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副教授。

·丹 娅 1959年生,福建福州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著有《当代女性文学史论》、《用脚趾思想》及小说集、散文集多部。

·王 丽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编辑。

·李存山 1951年生,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副总编辑。发表论文50余篇,著有《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商鞅评传》、《中华文化通志·哲学志》等。

·杨 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辑。

母爱让冰心享用一生

母爱让冰心享用一生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这位多福高寿的著名作家,从“五四”开始步入中国文坛,一直辛勤耕耘了70余载,著作等身。 而人们在冰心的作品中徜徉的时候,不难发现,在她的作品中展现得最多的是那温馨的母爱之光。 于是,人们不禁会问:冰心有着怎样一位母亲,而这位母亲又是如何影响冰心的呢? “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冰心的母亲名叫杨福慈。1871年,杨福慈出生在福建一家世代为学官的书香门第。其父与福州城内道南祠办书馆的谢銮恩是好朋友。在杨福慈9岁那年,杨、谢两位长辈在谈诗论文兴奋之时,缔结为“儿女亲家”。

杨福慈19岁时做了谢葆璋的新娘。谢葆璋当时是北洋水师的一名军官,二人可谓郎才女貌,和睦幸福。 冰心是这对夫妇唯一的女儿,她曾经有两个哥哥都夭折了。算命先生曾对杨福慈说:“太太,你的命里是要先开花后结果的,最好能先生下一个女儿,庇护以后的少爷。”因此,冰心的降生使大家如愿以偿。在她之后,3个男孩接踵而至,组成了一个和睦温馨的大家庭。 在婚后长达10年的时间,杨福慈都住在谢家宅子里。谢家人多,整日宾客盈门,谢葆璋婚后不久就出海远征。她一方面要忍受别离的痛苦,一方面则挑起了家务重担。无论怎样忙乱,她的微笑从没离开过嘴角。杨福慈治家有很高的鉴赏力,屋子里的陈设、园林的布局,还有个人的衣饰、颜色,只要经她调配就新颖不俗。 特别要提及的是,杨福慈的针线活堪称一流。日常,冰

心的父母和他们兄弟姐妹4个都穿布衣,那合体的衣衫都是她缝制的。每近农历新年,她还给谢家每人缝制一件绸衣。 冰心称她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母亲一直让童年的冰心穿男孩的装束,且常穿海军制服。 原来,谢葆璋参加过甲午海战,在大东沟海域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因寡不敌众,舰艇遭鱼雷袭击沉没,他死里逃生,泅到刘公岛后才回到福州。在他归家之前,杨福慈忧心如焚,悄悄买了一盒鸦片烟膏藏在身上,准备一旦得到丈夫阵亡的消息,就服毒自尽…… 后来听祖父给他讲这个故事后,童年的冰心受到巨大震

《中国妈妈》的文化分析

摘要:初次学习《影视文化分析》感触甚多,从最初的不懂不理解、到后来的慢慢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再到后来的慢慢学会与自己所学的舞蹈专业联系起来,并得出相应的感想。在化分析和舞蹈艺术的王国里很多观点都相通的,都可以利用文化分析的观点去解释舞蹈所要的表达的情感和内涵。舞蹈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看一个舞蹈可以了解一个民族(文化、历史、艺术特色等),民族文化像一个纽带,将舞蹈艺术与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舞蹈艺术与文化互相渗透,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1]。鉴与所学的更多的是舞蹈学专业知识的背景,通过雷蒙.威廉斯三种文化定义:理想主义、文献主义、社会定义,对舞蹈作品《中国妈妈》进行文化分析。 《中国妈妈》这部舞蹈作品,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整部舞蹈作品主要是围绕着“母爱”这个情感主题进行编排创作。作品中,中国妈妈对日本遗孤的情感变化从开始的抗拒、不忍、接受、到最后的关爱及不舍送行整个过程中通过舞蹈演员的丰富表情和真挚的感情流露,将中国母亲的辛劳和内心的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中国妈妈》;文化分析;雷蒙.威廉斯;文化定义 1.前言 1.1选题的背景 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舞蹈技巧难度如何的高超惊人,而在于是否表达出一定的思想内涵,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程度有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妈妈》这部经典舞蹈作品,深刻的演绎出中国妈妈伟大的母爱以及博大的胸襟,她们的包容让她们从一个狭隘、憎恨的世界走向一个宽广、友爱的境界,用无言的行动将善良诠释到极致,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既具体又形象的中国母亲形象。舞蹈作品中中国妈妈压弯的身躯诉说着老人生活的沉重,黝黑的皮肤表现出老人生命中的艰涩,但她依然是那样慈祥,那样开朗,那样豁达,让人难以忘怀。具有深刻的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力,这正是中国母亲真实的性格写照,再一次的诠释了中国母爱的伟大。 1.2选题目的和意义 舞蹈作品《中国妈妈》用脸部表情、动作、音乐去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细腻的塑造了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成功的描绘出了一个母亲最伟大、最本真淳朴的胸怀,和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珍视。故事讲述的是战争年代,对待侵略过中国妈妈依然保持善良的母爱和最本真淳朴的胸怀,令人感慨万千。然而,身在和平年代在社会和国家中的各种关心、呵护的笼罩下,我们能否真正做到待人宽容、珍爱生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关注的问题。《中国妈妈》是在抗日战争这个非常时期,日本人帝国侵略中国人民,中国妈妈在惨遭日本侵略者血腥蹂躏时,面临家破人亡的背景下,不计前嫌,紧衣缩食,咬紧牙关,抚养日本遗孤,在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化下――这是何等的胸襟,但是中国妈妈真正做到了。这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几万年渊源流传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母爱是超越国界甚至是超越生死的,即使是背负着痛至骨髓的国家仇恨,也都会被母爱这人性中至善至纯的光芒所融化,大爱无言,母爱无疆!中国妈妈是伟大一段跨国的母爱,一位善良的中国妈妈抚养了令人发指的日本鬼子的遗孤,显现了女性的伟大胸怀[1]。通过对《中国妈妈》的文化分析,总结核心文化,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提供参考。为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文化意识敲响警钟,号召像中国妈妈学习。 2.《中国妈妈》的文化分析 2.1 《中国妈妈》文化分析――基于雷蒙.威廉斯的“理想主义”文化定义 舞蹈作品《中国妈妈》最终是以大团圆的结尾落幕的,是“理想主义”文化的真实写照。当年的异国小儿郎已经成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姑娘了,她的活泼与懂事,让中国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简单的播种收割动作,让人联想到妈妈辛勤劳作,抚养这个本不属于自己的孩子,

感受母爱

感受母爱·体验真情 教学目的: 1、感受伟大的母爱,抒写对母亲的真情。 2、在生活中理解母亲,关心母亲,热爱母亲。 重点难点:感受、表达母爱。 教学过程: 一、课前序曲: 课前打开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欣赏、跟唱。 二、新课导入——唤情 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有想到了什么呢?(母亲) 是呀,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可以说母爱,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道“感受母爱,体验真情”。(展示课题) 说起母爱,我想到了满文军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谁会唱吗?(许多学生可能会摇头)今天我把这首歌的MTV带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我有个要求:你要谈谈MTV中哪个细节最能体现母爱。(播放《懂你》MTV,学生欣赏。) 三、说真话,诉真情——悟情 你觉得MT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妈妈对子女的深深爱意? 妈妈在夜里为孩子盖被子的情景最令我感动。 师引:是呀,夜深了,孩子们都睡着了,只见妈妈轻轻地走到床边,他看看了看熟睡中的孩子,来到他们的身边,轻轻地把被子拉到了孩子的肩部,并用力按了按,生怕孩子冻着了,看到孩子们睡得那样香甜,妈妈笑了,我们从妈妈这个举动中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 妈妈把吃的东西都给子女了,自己在舔碗底。 师引:是呀,母亲操劳到半夜,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给孩子做吃的,也许这是她好不容易弄到的最好吃的,她自己舍不得吃,哪怕是一丁点,早晨,母亲把这些食物都分给了孩子,让他们带到学校去,也许母亲是让孩子们能安心的学习,可是孩子们全然不知,当他们去上学的时候,母亲却一个人躲在家中舔碗底。当孩子看到这种情况,他的泪水夺况而出,扑向母亲,拿出自己的食物努力地送到了母亲的嘴里,因为此时他明白了什么叫母爱。 雪地里妈妈背着孩子行走,体现了她对孩子的爱。 母亲在雪地里是前行的那样坚难,步履是那样的蹒跚,而此时的小脸却紧紧地贴在母亲的背部,他此时正感受到暖暖的母爱呢! 妈妈深夜为孩子补衣服。 师引:“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孩子身上的衣服,一针一线,无不透露出深深的母爱。 妈妈在火车站等待孩子归来时的表情最能体现母爱。 同学们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 那我想知道:诗中所写的这些,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背景音乐阎维文《母亲》) 示例:每次周末我回到家里,妈妈都会为我做很多我爱吃的东西,而且总喜欢看着我吃。

冰心:写给母亲的诗

冰心:写给母亲的诗 今天是母亲节,母爱的伟大不由感叹,请大家无论多忙都要和妈妈说一声节日快乐。这里要讲述的是作家冰心写给母亲的两首现代诗,读起来让人动容,分别是《纸船》和《写给母亲的诗》。 先来说说《纸船》,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语境优美。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诗歌原文如下: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再来看看这首《写给母亲的诗》:

冰心远在他国,时常思念母亲,这首诗歌也是她对母亲的思念,她在诗中写道“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哪怕写得不好,哪怕远在老家的你,永远也读不到……”多么让人感动,也表达出了大家的心声,尤其是远在他乡的孩子们,每逢佳节倍思亲。诗歌原文:“母亲,好久以来,就想为你写一首诗,但写了好多次,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不知道该怎样结尾,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哪怕写得不好,哪怕远在老家的你,永远也读不到……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母亲节,带着对妈妈的爱和思念,祝福母亲,感恩母亲。

父母的爱 教案分析

父母的爱 一.课前序曲,渲染亲情 课前打开课件,播歌曲《让爱住我家》。让同学欣赏跟唱。 二.激情导入,感受亲情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老师也喜欢这首歌,那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生:这首歌表达了家人之间浓浓的爱。 师:父亲、母亲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爱。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述父母爱的故事。(板书:爱) 师:其实我们每一天也都在感受着父母对我们的爱,让我们将生活中每一个温馨的镜头定格,重温一下那充满温馨的感人瞬间。 三.情景播放,诱发亲情 播放录像:(父母培养孩子成长的感人场景——1分半) 话外音: 孩子,当你很小很小的时候, 我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教了你很多很多的东西。 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 教你系鞋带,扣扣子, 教你梳头发,擤鼻涕, 教你读拼音,认汉字,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是多么令我忘怀! 孩子,是否还记得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 才学会的第一首儿歌;

是否还记得我们穿越了千山万水, 与动物们一次次的亲密接触; 是否还记得博物馆、科技馆内, 我们一同惊叹历史,探索未来; 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们绞尽脑汁, 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 这一路的欢声笑语,千疑百问, 是多么的让我留恋! 师:看了这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一定也会让你起点什么吧。 生: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他们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养大有多么不容易! 生:我觉得我的父母有多么的了不起,他们慢慢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使我们逐渐长大。 师:是啊,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的心就为你牵动着。你的每一点每一滴的成长,都饱含着父母的心血。 生:我以前没有感受到父母为我付出了这么多,一直以为这些是他们应该做的。但是通过看这个录像,我感受到了父母是多么的爱我。 师:父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零零碎碎的小事中,慢慢地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看似繁琐,实际是艰巨的。那么在你的生活中,父母都给了你哪些爱? 生:下雨了,妈妈到学校给我送伞。路上妈妈把伞偏向我而自己却淋湿了。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 生:一次,我玩翻跟头,结果摔破了头。妈妈严厉地批评了我。但我觉得妈妈是爱我的。 师:每个父母都有爱孩子的方式,方式不同,但爱是一样的。都是那么无私。说到这,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在我上中学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把我和我的弟弟养大,并且给了我们非常严格的教育。正是在母亲严格地教导下,我的弟弟顺利地考上了大学,而我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可以说没有母亲严厉的爱,就没有我和弟弟幸福的今天。现在我理解了母亲这种严厉的爱,更爱含辛茹苦的母亲了。 师:谁还能说说父母给了你哪些爱?

母爱作文600字10篇

母爱作文600字10篇 母爱是一幅山水画,自然清新;母爱是一首歌,婉转深情。以下是橙子精心收集整理的母爱作文,欢迎参考阅读! 母爱无处不在 母爱,也许就在那一瞬间令你感动;母爱,也许就在那一刹令你热泪盈眶。其实,母爱就包含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它每时每刻都让你感动。 母爱——火焰 已是寒冬的早晨,我独自骑着自行车走在大雪纷纷扬扬的城市,面对眼前一片片白雪世界,我的身体不由地颤抖着,冰冷的身体毫无知觉。踏在白雪茫茫的道路上,发出“吱吱”的响声。“孩子!”随着一声的呼唤,我扭了扭头,望了一眼。竟是母亲!母亲走过来,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我的脸,然后便背起我的书包,轻轻地问了我一句:“孩子,冷不冷?”我顿时感觉到热乎乎地,心中似乎燃起了一把熊熊烈火,烘烤着我的身体。我不由地说了一句:“妈妈,谢谢您!”的确,母爱如火焰。 母爱——勇气 成绩公布了,我看了看我的分数,发现并不是很理想。我垂头丧气地拿着卷子,慢步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不住的想,回家准挨训,又想起考试千对母亲许下的诺言,不由地打了一个寒颤。回到家中,母亲关切地询问我的成绩,我吱吱唔唔,不敢做声。“怎么了?是不是没考好?”我羞愧地点了点头。母亲察觉了我的心情。于是,漫不经心

地说:“没关系,孩子,我相信你下一次准会考好。”我心里顿时涌上一般暖流,不住地点着头,勇气在我心中荡漾。原来,母爱是勇气。 母爱——信心 春季校运会马上就来临了,我也幸运地成为了一名运动员。本来,我跑步速度不算快,但我立志要在运动会上勇夺冠军,可随着一天天的训练,我逐渐丧失了斗志,开始抱怨起来。母亲也感觉到了我的消极情绪,便对我轻轻地说了一句话:“孩子!我相信你,你会成功的!”我顿时感到母亲给了我一种信心。于是,我在运动会上拼命的奔驰着,为了母亲,我也要一拼再拼,有了母亲给与我的信心,我奋力比赛。最终,我勇夺第一。其实,母爱还是信心。 母亲,您是一个朴素的人,但在你给我一句轻轻地问候时,我感到您的心却不朴素。 母爱,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谁又能想到,母爱无处不在?在大千世界里,是母亲给与了我们温暖,勇气,信心,谁又能与母亲相比呢? 母亲我爱你! 母爱作文 世界上有一种爱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这种爱就是母爱! 母爱是稀释在海水里的盐分,虽然看不见,但每一朵浪花都尝到了母爱的味道;母爱是沉淀在我们骨骼中的钙质,母亲的唠叨是爱的叠加,母亲的叮嘱是爱的积累。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当时的天气特别的炎热,我放学回到

风雨后冰心阅读答案

篇一:风雨后冰心阅读答案 冰心诗《风雨后》含哲理的句子是?该句的含义是? 冰心诗《风雨后》含哲理的句子是?该句的含义是? 语文°迷岛euss2014-11-16 花儿的芬芳过去了,花儿的颜色过去了,果儿沉默的在枝上悬着.风雨后的花朵不像以前的那么芬芳了,颜色也渐渐暗淡,不像风雨前的那么娇艳、色彩艳丽了,随着它资本所产生的变化,它本身的价值也没有了往日之辉煌,只有那果儿在树枝上久久的沉默.篇二:风雨后冰心阅读答案 篇三:风雨后冰心阅读答案 冰心的繁星阅读答案母亲呵!天上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多到你的怀里.(1)简单的说一说你读了这一首诗之后的感受.(2)如果你把这一首诗送给了你的妈妈,那_百度作业帮冰心的繁星阅读答案母亲呵!天上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多到你的怀里.(1)简单的说一说你读了这一首诗之后的感受.(2)如果你把这一首诗送给了你的妈妈,那么你的妈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要从语言、神态、动作等角度描写哦! 语文玩转ta01872014-10-16 1:感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2:她惊喜地睁大了双眼,一遍遍的念着,嘴角漾出一丝欣慰的微笑:“我孩子长大了,懂得关心妈妈理解妈妈了.”她笑着,那微笑越发欣慰了:“写的真好,真好.”篇五:风雨后冰心阅读答案 阅读冰心的一首哲理小诗,完成文后问题。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这首哲理小诗选自冰心的诗集《》,-七年级语文-魔方格阅读冰心的一首哲理小诗,完成文后问题。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这首哲理小诗选自冰心的诗集《》,整首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2)请用一句话说说你的阅读感言(1)《繁星. 春水》比喻(2)例如:阳光总在风雨后。(言之有理即可)马上分享给同学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冰心的一首哲理小诗,完成文后问题。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主要考查你对文史常识,修辞方法,文字创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考点名称:文史常识文史常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文化典籍等。(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应用文的常用格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易误解的文史常识:(1)“先母”“先父”已作古“生母”一词意思就是“生身母亲”,与自己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生母”一词通常是在有相对词出现的场合下对举使用,很少单独出现。同“生母”相对的词有“嫡母”、“庶母”“继母”、“养母”、“过继母亲”等。过去,男子可以有妻有妾,正妻所生的子女称自己父亲的妾为“庶母”,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妻子为“嫡母”;男子已有子女而后续娶,原有的子女称父亲续娶的妻子为“继母”或“后母”。当然,这些都是书面语言,至于口头的称呼,往往会因地域、方言、习惯及其它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含义则不会有太大出入。而“先母”则与之有所区别。“先母”一般出现在社交场合,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已谢世的母亲时所用的敬词,即“我的已经逝世的母亲”,因此,“先母”必须是第一人称用语。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使用这个词语。不论出于多么敬重的心情,称呼别人去世的母亲都是不能使用“先母”这个称呼的。“先父”的使用与此相同。对此不可不慎。(2)“家父”“令尊”是两人说起敬称,有句话需要记住,那就是“家大舍小令他人”。这句话的意思是,

冰心描写母爱的诗歌

冰心描写母爱的诗歌 篇一写给母亲的诗 作者:冰心 母亲,好久以来 就想为你写一首诗 但写了好多次 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 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 不知道该怎样结尾 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 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写得不好 哪怕远在老家的你 永远也读不到…… 篇二《纸船——寄母亲》 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放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只,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诗歌赏析】 《纸船》是冰心1923年去国留学途中在海船上写的一首诗,副标题为:寄母亲. 讴歌母爱、童真与大自然,是冰心早期文学创作的三大主题.写于船上的《纸船》,是冰心面对大海,以赤子之心,寄情于慈母的诗作,虽只三小节十一行,却把“三大主题”都融汇于其中了. 冰心出身在一个富裕、融和、充满温馨的家庭,自幼沉浸于天伦之乐和手足之情中,从孩提到成人,她从未离开过母亲的爱抚和关照,如今孑然一身离家万里、远涉重洋去异

国他乡求学深造,这对感情极重、眷恋家庭的冰心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的痛苦.她乘“约克逊克”船启程后,在途径日本国的三天航行中,每天都独自一人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凭栏远眺,脚下的滚滚波涛,更加激起她对烟台儿时生活的回忆和对母亲的萦念.船抵横滨码头时,她在船舱里接连写下三首思念母亲的诗,《纸船》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首诗里,诗人凭借叠纸船嬉水这种孩提时常玩的游戏,遥寄自己对母亲的怀恋,亲切自然地创造出一种梦幻似的悱恻的意境,不禁令人凄然泪下. 全诗分三小节. 第一节,写行动:我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接连两个“留着”,不仅形成了诗韵的旋律感,也使诗人执著的情感得以强化.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与前两句衔接,这“一只一只”,自然是说船儿虽小而数量却多,体现出诗人这一行动的意切情真. 第二节,写意愿.前两句: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乍看似写自然环境的无情干扰,其实是表达诗人内心的痛楚.她知道,自己此去,与亲人将相隔万里,短期内是无法相聚的.然而她坚信,母女之间的亲情,是风吹浪打不能拆开,万水千山不能隔断的.因之下两句随即接写: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节制的母爱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节制的母爱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学设计 湖北省嘉鱼一中余萍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阅读小说,积累字词,理清小说的行文脉络。 能力目标:鉴赏细节描写,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理解执著、博大的母爱及母亲面对苦难时所表现的宽厚无比的忍受能力与有力的抗争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概括母亲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节制处理。 课时: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先锋小说”家余华曾说:“为什么神父都会在这个女人面前不安?为什么枯萎的鲜花会令我们战栗?”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两个疑问一起学习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 二、整体感知小说情节 ①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颤(zhàn)窒息(zhì)褴褛(lánlǚ)孱弱(chánru?)麇集(qúnjí)龟裂(jūnlia)档案(dàngàn)趿拉(tālā) ②关于作者马尔克斯及其创作风格。 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喜欢用极其简练、内敛的语调和冷静的态度写作,并且他的创作还深受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影响,小说情节极其精练,人物的感情极其节制内敛。 1、关于作者马尔克斯 1927年3月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1982年,他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揉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2、代表作品《百年孤独》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文中有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作家采用倒叙手法,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

母亲节儿童画图片大全

母亲节儿童画图片大全 母亲节一到, 大家肯定都十分苦恼送妈妈什么礼物, 一般大人们有经济能力 可以买妈妈比较实用的东西送,对于小朋友来说,有心意就十分可贵了。不如送 一幅自己亲手画的画, 妈妈肯定会十分开心。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节儿童 画图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母亲节儿童画图片
感恩母亲节的话语 1、有一种情感它是与生俱来没有条件。绵绵不绝的它是母爱。有一个人不 管你给她的回馈是什么。 她永远爱你无论你成功和失败。 她的名字叫——-母亲。 2、母亲,女而亲者。浩荡如长江,义无返顾,前赴后继。温婉如小溪,涓 涓细流,延伸爱意。一双小脚站立成一座山,一双糙手撑起一片天。

3、 有那么一个怀抱, 不宽厚但很温暖。 有那么一张脸庞, 不艳丽但很慈祥。 有那么一段记忆,不富有但很幸福。有那么一个人,付出却不求回报。妈,您辛 苦了! 4、一声问候,温暖涌上心头。一句安慰,感动充满心扉。一份祝愿,脸上 绽放笑颜。一片温情,母爱紧紧相融。母亲节,把母亲的快乐留住,让她感受幸 福。母亲节精彩彩信。 5、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不 会忘记我们的母亲, 永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减我们对母亲那深深的爱。 母 亲节快乐! 6、岁月的流逝能使皮肤逐日布满道道皱纹,我心目中的您,是永远年轻的 妈妈。 7、亲爱的妈妈,今天是您的节日,不管时间有多么久远,我永远是您怀里 的小宝宝! 8、呵!慈母的爱!这种爱谁也不能忘怀! 9、妈妈,您辛苦了,儿子祝愿您幸福愉快,母亲节快乐! 10、母亲节快乐!妈妈!您生我、养我、育我……儿子已长大,在这个节日 里,向您问个好,盼望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1、一年又一年,母爱为我们遮挡风风雨雨。一天又一天,母爱渗入我们的 心底。母亲节到了,敬苍天一杯真挚的酒,保佑我们的母亲安康长寿! 12、我若是经理,您就是经纪人。我若是总技师,您就是总设计师。不论我 人生的路将是怎样,我都会永远爱您,妈妈! 13、完美的母亲:善良如茶,香浓甘冽。宽容如海,辽阔博大。坚强如山, 厚重稳健。柔情如玉,温润优雅。你如此的完美,因为你是我的母亲! 14、用我的真心抚平您额上的皱纹,用我的情感染黑您头上的白发。妈妈, 谢谢您给我生命,在今天属于您的节日里,做儿女的祝您健康长寿!祝您母亲节 快乐! 15、走过了那么多年,我才深深知道,最爱我的人是您,妈妈。把无数的思 念化做心中无限的祝福,默默的为你祈祷,祝你健康快乐! 16、 世上母爱是伟大的, 母亲的爱是无以回报的。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17、一束鲜花,一张贺卡,一句温馨的祝福。……这都不能表达我对您的热 爱感激之情,即使把整个世界都来出来,还有什么比母爱更伟大,更无私,更珍 贵呢?妈妈,我爱您! 18、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妈妈您说声:妈妈节日快乐!愿妈妈在今 后的日子里更加健康快乐! 19、山,没有母亲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 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祝妈妈节日快乐! 20、今天是母亲节,愿您永远健康,美丽。一切事情都顺心,如意。送上鲜 花,送上我深深的祝福!

母爱是天下最无私的爱

母爱是天下最无私的爱 在土耳其旅游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讲述了一个感人而且令人悲伤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地震后的第二天…… 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援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 两天后,他们在废墟中看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援人员,她便拼命哭喊:“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 她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援人员大惊,他们卖力地搬移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他们始终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 媒体记者到这儿拍下画面,救援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则苦撑着、等待着…… 看着电视上的画面和报纸上的图片,土耳其人都心酸得掉下泪来。

更多的人纷纷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将她拉了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 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唯一的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援人员终于受不了了,他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 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的意志,松手让土石压死自己,所以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 第二天,土耳其很多报纸上都有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到这篇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

其实不止他哭了,在车上的我们,也哭了……

新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赏冰心作品》

新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赏冰心作品》精品教案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回顾学习方法 回顾在学习《海伦凯特》时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回顾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挖掘已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冰心母爱的文章范文

冰心母爱的文章范文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一种爱,我们任意地享用,但她却不求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下面是关于冰心母爱的文章的内容,欢迎阅读! 《母爱》 冰心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脸问说:「妈妈,你到底为甚麽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甚麽,——只因你是我的女儿!」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甚麽」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与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元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至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与一切都变更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

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於我的爱,不因万 物毁灭而变更!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冰心母爱的赏析 冰心先生的散文中的“母爱”的主题是众所周知的。冰心在成 年后曾这样讲述:“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虽暂时在最低的空间上,幻出种种的闪光,而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在社会的动荡与时代的剧变,人们不再满意于看到母爱的作品但是人们又不能缺少母爱的作品。人们想要看到反映社会现实、反映火与血、反映生与死、挣扎与搏斗。但是让我们试着回想一下,当我们幼年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是挫折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有一个温暖的怀抱来安慰自己,而这个怀抱通常是母亲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需要母爱的作品,需要母爱给我们力量与温暖的原因之一。 人们都会珍视这份平平凡凡的情感——母爱。它是高尚的、无 私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并要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的、是永存的。冰心先生的散文就这样适时而生。她的散文中的母爱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于她的母亲杨福慈对其的影响,另一部分则是冰心先生作为一位母

《母亲》的分析

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素材来源于1902年下诺夫戈雷德索尔莫沃区的工人五一游行及其组织者扎罗莫夫和他母亲的事迹。 母亲尼洛芙娜是小说最主要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从普通群众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典型。小说开头时母亲时一个典型的旧俄时代工人的妻子和母亲的形象,“黯淡的眼睛里流露出工人区大多数妇女都有的那种愁苦不安的神情”。她不但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利,经济上不能独立,而且还要忍受夫权的压迫。过度操劳、挨打流泪是她生活的主要内容。但也正是这种备受压迫的处境使她易于接受革命思想。在小说的第四章,当母亲发现儿子在读禁书时,儿子和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巴威尔能正确理解母亲的生活,讲出了她的痛苦,这在母亲心中引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喜交集的感情,并使她第一次回忆和思考了自己的生活,被苦难折磨得麻木了的心灵开始复苏。工人自学小组在家中的活动,使母亲了解了一些革命道理,启发了她的觉悟。“沼地戈比”事件后,母亲答应去工厂送传单,虽然她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搭救在狱中的儿子,但这毕竟是她第一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加革命斗争。 五一游行是母亲成长的重要一步。当听到儿子要举红旗并可能因此被捕时,母亲已不像过去那样只会软弱地流泪,而是强压住自己的悲痛支持了儿子的决定。游行那天,她和儿子一同走上街头,面对挥舞着皮鞭的骑警,她精神抖擞的站在儿子身后。游行队伍被冲散,巴威尔被警察抓走后,母亲从地上捡起被扯碎的红旗,向着街角还未散去的群众大声宣讲革命道理。这时的母亲已开始自觉地参加革命斗争

了。 巴威尔再次被捕后,母亲搬到城里和革命知识分子住在一起,她不仅积极参加送传单等革命活动,而且内心也变的越来越充实,人也变得稳重、坚强、开朗。当母亲在法庭上倾听巴威尔的演讲时,她已完全理解了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在小说的结尾处,母亲不顾暗探的毒打,向群众散发传单,进行演讲,她一边挣扎,一边高呼,“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这时的母亲和小说开始时早已判若两人,她勇敢坚强,具有革命理想,是一个自觉的革命战士。 尼洛夫娜是20世纪初期,普通群众在革命真理教育下迅速觉醒和成长的典型。这一形象对小说的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母亲时周围人与事的观察者,小说正是以母亲的视角描写生活和斗争的。 巴威尔是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个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典型,是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高涨的年代。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他迅速脱离老一代工人的生活轨迹而走上革命的道路。巴威尔参加革命后迅速成长,很快成为一名工人领袖和领导者。他组织工人自学小组,团结教育了一批工人。“沼地戈比”事件是一次自发的工人斗争,由于巴威尔没有领导经验,斗争失败了。巴威尔领导的第二次斗争是五一游行。群众的充分发动和周密的准备工作使这场斗争成为轰轰烈烈的和反动派的公开较量。游行那天,巴威尔高举红旗,和同志们进行演讲,高呼革命口号,把真理传播到群众中去。虽然巴威尔再次被捕,但游行唤起了更多工人的觉悟,展示了革命的力量。巴威尔在狱中通过学习,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拒

三八妇女节与妈妈的图片

三八妇女节与妈妈的图片 篇一:我为妈妈过三八妇女节 我为妈妈过三八妇女节 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就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是全世界母亲的节日。 今天,我也想给妈妈也过一个特别的三八妇女节,因为平时日常生活学习中都是妈妈在照顾和关心我,我想:我要怎么做才能给妈妈过上一个特别的节日呢?我转了转眼珠子,想妈妈平时总是起早摸黑的上下班非常辛苦,干脆给妈妈洗一次脚,把妈妈的所有烦恼都赶走。 晚上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大盆子,在盆子里放上了热腾腾的热水,再准备了一张毛巾,我走到屋里把正在看电视的妈妈的眼睛给蒙上,牵着妈妈手把妈妈扶进了卫生间,我让妈妈坐在板凳上,

然后取下蒙着眼睛的手帕,说:妈妈,请您洗脚,说完,看着一脸惊讶的妈妈,我就把妈妈脚上的袜子脱了下来,把妈妈的脚放进了热水盆里,我用手把水浇道妈妈的脚上,并用毛巾给妈妈的擦了一遍,我现在才发现妈妈的脚上有有许多皱纹和粗糙的茧,我想:妈妈每天是多么辛苦啊!肯定走了不少路。这时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的对我说:真是我的乖女儿,你现在长大了懂事了妈妈感到非常幸福,我笑了,妈妈也笑了。 这个三八妇女节,我让妈妈过了一很特别的节日,愿所有的妈妈节日快乐! “ 一日鸡妈妈” 这个星期二,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我们的班主任邓老师宣布,让我们回家准备一个生鸡蛋,准备在明天的班集护蛋活动所用。 晚上,我对妈妈说:“妈妈,邓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带上一个生鸡蛋,班里将举行一次护蛋活动,看谁的鸡蛋在一天中保护得最好最完整,最将

得到一个精美的精品。用什么方法才能把鸡蛋保护好呢?”这可把我和妈妈给难住了,想了半天,妈妈说:“这样好不好,我们把平时装棉花棒的塑料盒来装鸡蛋,把盒底下面垫上厚厚的纸,这样就有了任力,鸡蛋即使在碰撞中也不会破碎”。妈妈一说完,我就把护蛋用的材料准备好,让后小心翼翼的把蛋放了进去。 第二天,我上学的时候我用双手紧张的捧着蛋盒,生怕一不小心鸡蛋就被摔坏了,为了保护鸡蛋,我还差点撞上了电线杆上,我在学校的时候,每节课下课时,都忍不住要去观察一下我的鸡蛋是否完好,平时每节课下课时,我都是和同学道操场上去玩,今天我一次都没有出去,就像鸡妈妈在精心的看护着小鸡一样,而是一直守护着鸡蛋。这一天的护蛋活动终于结束了,我的鸡蛋在我的保护下完好无损。 通过这次护蛋行动,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细心,不能掉意轻心,就像

齐越节决赛母爱

母爱 我的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 在为你煮长寿面的那短短得十分钟里,缓缓的炉火,似乎传达了一种关于回忆的情绪。 过去的种种,就像电影里的那些泛黄但精致的黑白画面 从你降生的第一天直到现在,我似乎从不曾这么苍老,以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年轻。 在这十分钟的回忆里,生命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如水流不停歇,这个时候我多想你也能回头一看或许能等一等那被自己走得太快,而落下的灵魂。 我的孩子,有一天,妈妈将会离你而去。 请你不要伤心,更不要害怕。 你要认真倾听,并记住妈妈对你说的这些话。 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心,就紧紧的连在一起了。 妈妈忍住了所有的痛楚,没有哭泣,却在你的第一声啼哭里流下了眼泪。 虽然妈妈从此再没有过一个完整的睡眠,但是,当你第一次叫我“妈妈”,第一次颤颤巍巍的迈开人生的第一步,第一次张开笑脸,跑进我的怀抱,再多的疲倦,也在瞬间融化。 当你第一次背上书包,挣脱了妈妈的手,独自走进校园,当你第一次把领回的奖状,作为礼物递到妈妈的面前,当你第一次在母亲节,为妈妈买了一束鲜花,妈妈总是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微笑得都有些不太自然。 而当你有一天,终于学懂爱情,第一次把你的爱人领到妈妈的眼前,请不要在意我突如其来的伤感。我的孩子,我是如此衷心的希望你幸福,却又担心她对你的照顾能否像妈妈那样细心。 在你的孩子学会走路的那些日子里,妈妈的腿脚,已经开始变得有点不听使唤了。有时候不但会让我变得胆小和焦虑,有时候我会用一天的时间等着你的电话。甚至常常会把别人的声音听成是你对我的呼唤。 而当有一天,你忽然间发现,妈妈的头上,早已生出了白发,脸上,也布满了皱纹,不要恐慌,更不要悲伤。我的孩子,你的成长,是妈妈毕生的梦想。而岁月,是我甘愿付出的代价。 如果你的生活让你感到开心,快乐,健康,那将是妈妈最大的快乐。而不论在何时,如果你感到伤心,疲惫,甚至是绝望,都不要感到孤独。因为妈妈随时都会向你敞开怀抱。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堂,妈妈一定会在那里等你。如果天堂里真的有神,妈妈一定是你的保护神。我会永远爱你,我的孩子。

《母亲》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

母亲 肖复兴 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②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 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 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⑥“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⑦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⑧“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⑨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⑩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⑾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⑿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⒀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⒁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①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