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制作步骤

CAM制作步骤
CAM制作步骤

==============================常规板CAM制作步骤==============================

前期制作

□ 看《下单生产通知书》及客户文件,明确客户要求。

□ 【导出】(Protel 99 SE): GERBER:Millimeter 4:4; NC:Millimeter 4:4 Trailing。□ 【导出文件另存&改名】“CAM for…”文件夹中全部文件先复制到“CUST”文件夹, 再改短文件名:选中“CAM for…”文件夹中全部文件,按F2,输入任意数字按回车。□ 【自动导入】调整NC文件格式为:Absolute、Trailing、4:4、Metric。

□ 【增加D码】Round 0.1/0.15/0.2/0.7。

□ 【测量GKO】测量并记录单PCS尺寸。

□ 【更改GKO】更改GKO的D码为R0.1。当GKO不完整或有多余线条时重建GKO。

□ 【层排序】从上至下顺序为:两面线路、两面开窗、两面字符、钻孔、外形框、分孔图。

GTL/GBL‖GTS/GTP/GPT/GBS/GBP/GPB‖GTO/GBO‖TXT‖GKO‖GD1/GG1。

□ 【层对齐】先相对对齐:所有层相互对齐;再绝对对齐:定零点于外形框左下点。

□ 【层瘦身】合并:GTS/GTP/GPT、GBS/GBP/GPB、GD1/GG1。其中:GTP/GPT/GBP/GPB视情况删除;GG1移至GD1后删除GG1;GTS/GBS过孔开窗视情况。

□ 【初改钻孔】检查孔径≥0.4,且为0.05的整数倍(进入刀具表查看并修改)。

□ 【拷贝外框&拷贝钻孔】先将GKO拷贝至:GTL/GBL‖GTS/GBS‖GTO/GBO‖TXT‖GKO‖GD1 (备注:钻孔层不添加外框,事实上NC层也增加不了外框)。再将TXT拷贝至GKO层。 □ 【排版&移动排版】打开:GTL/GBL‖GTS/GBS‖GTO/GBO‖TXT‖GKO‖GD1 进行排版 (备注:此时GKO代替了TXT)。排版后整版之左下角移至零点。

□ 【删除多余外框】删除以下层外框:GTL/GBL‖GTS/GBS‖GTO/GBO‖TXT‖GKO‖GD1。 □ 【GKO放大】放大带钻孔的GKO层0.4(备注:2OZ板放大0.5)。

□ 【放大后改D码】改放大后的新层外框D码为0.7,产生新层+0.4BKD。

□ 【建L1-/L2-】新建两层,把0.7的外框拷贝进去,产生新层L1-/L2-。

□ 【层命名及排序】CUST/L1/L1-/L2/L2-/GTS/GBS/CH1/CH2/BKD/GKO/GD1/+0.4BKD。

钻孔制作

□ 【参照层】“两面线路层”。

□ 【孔距≥0.2】孔距不够则移孔。BKD与+0.4BKD一起移动,移动时参照层设定为Ref。 □ 【孔环≥0.2】线路层铜皮要大于+0.4BKD(备注:放大了0.4的孔不能挨着0.7的边框)。

孔环不够有两种处理方法:A:移孔:BKD与+0.4BKD一起移动,移动时参照层设定为Ref。

B:拷贝+0.4BKD层的焊盘至L1/L2层。

线路制作(一)

□ 【参照层】“线路负层”。

□ 【线宽≥0.2】不够则把线路加粗。

□ 【线距≥0.2】不够则削线或移线。

□ 【削线量】≤原始线宽的30%(备注:L1-或L2-的削线量也要检查)。

□ 【填铜】放大查看,Acid Traps增加线填铜。

覆盖膜制作

□ 【参照层】“线路层”&“字符层”。

□ 【转移战场】为使GTS层保持原样,拷贝GTS层至新层1,在新层1进行后续操作。 □ 【转圆PAD】①更改新层1的正方形为圆形,圆直径≈正方形边长*1.1,且直径为0.05

的倍数;②更改新层1的长方形为圆形,圆直径≈长方形宽度,且直径为0.05的倍数+0.0001以区分为槽刀,针对转换后新增的D码,先MOVE后COPY,制作槽孔的两端;

③更改新层1的Oblong为圆形,圆直径≈Oblong宽度,且直径为0.05的倍数+0.0001

以区分为槽刀,针对转换后新增的D码,先MOVE后COPY,制作槽孔的两端。

(备注:①根据原始开窗间距、线路焊盘大小/距离、字符制作难度,可考虑适当缩小孔/槽的尺寸;②若槽较接近圆形,则直接开圆孔以代替开槽;③若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相同大小的圆PAD,则需把之前的圆PAD移动到一个新层,防止对之前的圆PAD再次操作)。□ 【生成钻孔】进入NC编辑器,在新层1使用ALT+UD命令,生成新层2(NC格式的)。 □ 【删除槽孔两端孔】把新层2槽刀所钻的孔全部删除。

□ 【增加槽】对照新层1增加(备注:新层1不能设定为Ref,否则抓捕不到中心!)。 □ 【层改名/层删除】Slot增加完后,把新层2改名为“C1”,把新层1删除。

□ 【检测C1】先检测孔距/重孔等,再把C1与GTS比对。至此,C1制作完毕!!!

□ 【生成GERBER】在C1层使用ALT+UG命令,生成新层3。

□ 【放大GERBER】放大0.3至本层,把新层3改名为“+0.3C1”。

□ C2层及+0.3C2层制作方法一样。。。 。。。或当GBS为GTS的一部分时,如下制作: ◇『新增刀具表』在NC编辑器中新增空白刀具表(刀具表名:C2)。

◇『新增NC层』(备注:新增层的刀具表选择C2)。

◇『拷贝与改名』把C1的一部分拷贝到新增的NC层,拷贝完后新NC层改名为“C2”。

◇『生成GERBER』对C2层使用ALT+UG命令,生成新GERBER层。

◇『放大GERBER』放大0.3至本层,把新层改名为“+0.3C2”。

线路制作(二)

□ 【参照层】“放大后的覆盖膜层”。

□ 【露线检查及压盘】放大后的覆盖膜层不能挨着相邻非电气共接线路/焊盘。

在线距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压盘。

□ 【记录】最小线宽、最小线距,MI上要用到。

字符制作

□ 【参照层】“放大后的覆盖膜层”&“线路负层”。

□ 【字粗】≥0.15,普通字符就用0.15。LOGO不要随便改动。

□ 【字高】≥0.8。

□ 【字符位置】字符不能挨着“放大后的覆盖膜层”与“线路负层”。

□ 【反面字符】需留意有没有镜像。

□ 【打散自定义】处理完字符后打散所有自定义D码。

拼版及边框制作

□ 【层排序】CUST/L1/L1-/L2/L2-/GTS/GBS/CH1/CH2/BKD/C1/C2/GKO/GD1 … 。

□ 【拼版】用复制命令对L1/L1-/L2/L2-/GTS/GBS/CH1/CH2/BKD/C1/C2/GKO进行拼版。 □ 【导入边框】Merge并定边框于(0,0)后打散。CUST不用导入,以保证其原始性。

□ 【核对各层原稿】

□ 【检查边框】线路/字符层周期是否是 ,Mark点是否离外形框1.5mm。

手工裁剪的板L1+有没有剪切线及考虑后续模具尺寸/模具挂孔/模具连接位。

没有CH2框的从CH1拷贝过去(周期不用拷贝)、字符需镜像、字符需避开钻孔。

后期制作

□ 【层整理】删除多余层、层排序、层命名(增加型号名)。

□ 【复合层增加与检查】增加完复合层后点击“Redraw”查看复合层,检查周期是否显露,板边字符是否完整。

□ 【CU%】在复合层ALT+NO查看L1、L2铜箔面积,计算并记录铜箔面积百分比。

□ 【C2排气孔】如果C2层开窗少,需对照SH-S增加排气孔。

□ 【更改板边字符与检查】CUST/L1-/L2-/CH1/CH2/BKD/C1/C2。GERBER层用ALT+EHTT命令。NC层进入NC编辑器增加字符→新增加的钻孔字符ALT+EM移动到新GERBER层打散→再使用ALT+UD复制到新钻孔层转钻孔→镜像C2字符→新增字符对照BKD/C1/C2进行本层移动→删除BKD/C1/C2原有字符→新增字符分别移动到BKD/C1/C2。

检查板边字符有没有在正确的位置。

□ 【刀具表整理】在NC编辑器中:先删除多余刀具表,再打开NC Tool Table进行如下操作:刀具表改名(分别叫BKD、C1、C2)、删除未使用刀具、Size栏规范刀具尺寸(普通刀具尺寸为0.05的整数倍,定位孔用2.51的刀,槽刀尺寸为0.05的整数倍+0.0001)、合并相同刀具(假如有相同刀具的话)、刀具排序、更改Display Order为Export Order、Renumber Tools、每设定好一个Tool Table点击“Apply”保存。(详细步骤见附图) □ 【层放缩与核对】对CH1/CH2/BKD/C1/C2放涨缩,放涨缩后更改各层名称,并把各生成层与1:1层核对。

□ 【钻孔删除、检查、记录】

删除C1/C2层多余的“X-6 Y-20”或“Y-13”等孔。

ALT+ND检查放涨缩后的各钻孔层,Clearance设为0.2。

Report NC Tool记录BKD/C1/C2总孔数,MI上要用到。

□ 【导出文件、改名、压缩】全部导出文件格式为:Absolute、Trailing、3:3、Metric。

钻孔文件:BKD/C1-/C1HH/C2-/C2HH/C1+/C2+(注意改名:白膜、华宏白膜、黄膜等)。

GERBER文件:CUST/GKO/CH1/CH2。

复合层(导出时Y-5%%):L1/L2。

□ 【检查导出文件】

=================================2OZ板注意点=================================■ 前期制作:放大带钻孔的GKO层0.5。

■ 钻孔制作:孔环≥0.25。

■ 线路制作:线宽≥0.3。

■ 字符制作:需打开线路层对照,字符尽量不要落在槽内。

■ 后期制作:菲林板边字符&层放缩:Y-20%% 。

■ MI沉镀铜一栏予以标注。

=================================MI填写步骤================================= 使用套用边框的流程卡:

□ 替换生产型号,要带“W”“Y”“B”以区分颜色。

□ 替换菲林日期。

□ 更改三个“客户料号”。

□ 更改三行“编制”、“审核”、“批准”、“页次”、“FM-MED-005C0”。

□ 核对“BOM(原物料清单)”。

□ 核对流程项。

附表:边框元素 L1 只提供铜皮(包括四个角的大铜皮和负层将要掏的铜皮)

方向孔掏铜5个(与方向孔等大,用于表明方向)

丝印对位靶标掏铜5个(在方向孔附近)

对位环掏铜(内径2.2/外径2.7)

字符掏铜(严格来说需包括“M”、“ET”、“P”、“SMT”、“PLD.... ....”)

周期掏铜(长方形的)

L1- (掏铜层) MARK 环掏铜(内径1.0/外径2.5)

周期(8888) L1+

手工剪裁线(线宽0.1mm,线长2mm) L2 只提供铜皮(包括四个角的大铜皮和负层将要掏的铜皮)

方向孔掏铜5个(与方向孔等大,用于表明方向)

丝印对位靶标掏铜5个(在方向孔附近)

对位环掏铜(内径2.2/外径2.7)

L2- (掏铜层) 字符掏铜(“PLD.... ....”)

方向孔丝印5个(与方向孔等大,用于表明方向)

丝印对位靶标5个(与L1-的掏铜位置重叠)

字符(“PLD.... ....”)

CH1 周期(8888)

方向孔丝印5个(与方向孔等大,用于表明方向)

丝印对位靶标5个(与L2-的掏铜位置重叠)

CH2 字符(“PLD.... ....”)

2.51的方向孔5个(孔中心离外形框X 方向4.5mm,Y 方向2mm,相邻孔中心到中心5mm)2.0的外形挂孔、测试挂孔、客户贴片挂孔(前两种孔孔中心离外形框3mm)

3.0的丝印挂孔(孔中心离外形框3mm)

0.4的型号孔

基材钻孔 0.4的沉铜切片孔(切片孔为2*8个一组)

2.51的方向孔5个(位置同相应基材钻孔)

2.5的外形挂孔开窗、测试挂孔开窗、客户贴片挂孔开窗(位置同相应基材钻孔)

3.2的丝印挂孔开窗(位置同相应基材钻孔)

0.4的型号孔

覆盖膜钻孔 2.0的MARK 点开窗(位置同相应MARK 环)

附图:刀具表整理步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