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作业

口述史作业
口述史作业

口述史作业

采访人:罗舒琪

受访人:张绮雯

采访内容:客家特色美食、客家女性、客家的道教信仰

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据有关学者估计,全世界约有八千万客家人。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19个省(市、自治区)的180多个县(市),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出,客家人在广东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今天采访的对象是在客家四州之一的惠州土生土长的客家人。相信通过这次的采访,会让我领略到不一样的客家文化。

采访人:绮雯你好,谢谢你接受这次的采访。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受访人:好的。我是法政学院法学专业大四学生张绮雯,家乡在惠州市惠城区,客家人

采访人:绮雯,我是标准的吃货,能介绍一下客家的特色美食吗?

受访人:可以的。说到客家美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梅菜扣肉和客家三酿。梅菜扣肉大家都知道,我相信不少人也吃过这道客家名菜,我吃过一次很正宗的梅菜扣肉,估计永生难忘。客家三酿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是哪三酿,就是酿苦瓜、酿茄子和酿油豆腐,这三样菜经常出现在客家人的餐桌上。今天想介绍一下我家乡的一些特色食物,就是萝卜粄、年糕和荔枝酒。

采访人:是的,你说得对,我想很多非客家人都没听说过萝卜粄,那它究竟是怎样的客家美食呢?

受访人:“粄”这个字我特意查了一下百度,意思是“大米制作的食品”。客家人都喜欢这种类型的食物,因为最初的客家人依山而居,居住条件艰苦。要做大量的劳力,所以他们都会随身携带干粮,粄耐储存,体积小而且口感好,成了客家人钟爱的食物,一直到今天,它都还是客家人的必备食物。开始说萝卜粄了。顾名思义,萝卜粄的主要材料当然是萝卜,其他的还有糯米粉、瘦肉、香菇、小虾米、腐竹、葱蒜。首先把萝卜用擦子擦成丝,萝卜丝放锅里头,加稍没过萝卜的水,用大火焯至断生,捞起来,沥干水分。再把瘦肉等食材切成粒状,加调料翻炒,待炒熟后再加萝卜丝,加调料再翻炒,之后就可以盛起来当馅料。糯米粉加水搅拌至面团状,然后就可以制作萝卜粄了。根据个人喜好捏适当的面团,揉搓至两端较长的椭圆状,把馅料放入,两边对折包好即可,注意馅料不要放太多,根据面团大小而定。萝卜粄的吃法可煎可煮,看个人喜好。

采访人:那你们是经常都会做吗?还是在一些特别的节日才会吃?

受访人:我们是冬至和过年才吃。毕竟制作萝卜粄也不容易。客家人有这样的

说法:冬至大过年。客家人对冬至是很看重的,我们有这样的说法:“冬至饿一天,来年饿一年。”

采访人:好想吃一口啊。刚刚你有提到年糕,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在超市、商场看到年糕的身影,你家乡的年糕和市面上的是一样的吗?

受访人:不是的。我家乡的年糕制作起来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年糕,顾名思义,是在过年时才会吃的食物,制作年糕需要糯米粉、黄糖、冬叶、花生油,糯米粉和黄糖的比例约1:1.5,去年我家蒸了一个大的,用30斤面粉,50斤糖。.把黄糖放入锅中,不开火,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黄糖中,没过白糖半指高就可以了,立即搅拌至黄糖融化。把糯米粉倒入大的不锈钢盆中,黄糖水慢慢倒入中间,一边倒,一边搅拌,倒少许花生油,继续搅拌。搅到棍子拿起来,年糕糊成细条状流下来,而且不会断,就可以了,然后倒入用冬叶垫在四周和篮子底部的竹篮子里,放入大锅里蒸熟。在蒸的过程中要注意,火是不能断的,而且要时不时在锅的边缘倒水,以防水完全干掉,大概7、8小时才能蒸好一个大的年糕。等出锅的年糕放凉后要在表面抹一层花生油,一两天后就可以切了。年糕一般只留很小一部分给自家人,大部分都送人。年糕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切成片状放进锅里煎熟。

采访人:惠州是著名的荔枝产地,苏东坡有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荔枝广东人都应该吃过,但荔枝酒就不是所有人都喝过了。能说说荔枝酒的做法吗?受访人:我家乡的荔枝酒和其他地方的有点区别。很多客家地区酿荔枝酒是直

接将荔枝剥壳后泡入米酒中,家乡的客家人酿荔枝酒还会加红枣、枸杞、党参、北芪等药材,这样的荔枝酒酒味更浓,也更入味。酒和荔枝的比例大概是2:1.

采访人:荔枝酒有什么功效吗?

受访人:荔枝酒对女生很好,有美容、防老、减脂等作用,滋补效果很好,适合冬天喝,还有养脾键胃等功效。

采访人:重男轻女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客家人也有吗?能简单说说客家女性吗?

采访人:就像你说的,重男轻女在中国存在了那么多年,客家人当然也受此影响。我所在的村子里有个女孩就是她的养父母在小溪边上捡来的,那家夫妻生了三个儿子,想要个女儿就去小溪边碰碰运气。那个女孩和我一般大,至今她的亲生父母都没有露过面。“童养媳”的现象也有,村子里许多老人就是从小被父母许给人家当童养媳才嫁过来的。“童养媳”在严重缺乏劳动力的当时,对男方来说就意味着增添了一个劳动力。童养媳也就变相的成为了另类的长工。更有甚者因为经济贫瘠孩子娶媳妇比较困难,在孩子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就预备了一个女孩当媳妇。这也就是俗话说的“待郎妹”,“待郎妹”的命运是很悲惨的。

我们当地有“点灯”的习俗。哪家要是添了男丁,在正月十一一定要在宗祠“点灯”。“点灯”前要杀鸡、鹅祭祀祖先,灯不能灭,等满一整年后再把灯从祠堂取

下放在家里。如果生女孩,女孩是没有资格点灯的。

客家女性崇尚天足,从不裹脚,这和她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客家男性主要以读书经商为正业,这样就导致了男性劳动力的大量缺乏,很自然的料理家中内外、哺育孩子、孝敬老人这些事情都落到了女人身上。这种一肩承担的局面也磨练出了,客家女性勤劳、坚强、果敢、能干等等的让人敬佩的品质。

时代进步,客家女性在家中的地位也在提高。或许是常年担任家庭重担的缘故,客家女性相比于潮汕女性的贤惠,更多的是干练,如今的客家家庭,其实更多的是女性当家。

采访人:每个地方的过年习俗都有所不同,能简单说一下你家乡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吗?

受访人:我们那边大年初一是不祭祀、不发红包的,祭祀是在除夕这一天。这一天都要很早起,除夕前一天就要把要祭祀的物品准备好,包括前面说到的萝卜粄的馅料。除夕一大早,家家户户开始杀祭祀用的牲畜。祭祀品有鸡、鱿鱼(寓意年年有余)、茶、烟酒、苹果(平平安安)、大吉(大吉大利)三碗汤圆(团团圆圆),中间的那一颗一定要是红色的,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五贡菜(粉丝、冬菇、金针菇、红枣、腐竹)。然后就要烧白金、寿金、平安金、旺财金等,这些都是纸制品。中午我们不吃饭,吃萝卜粄。晚餐吃团年饭,鸡、鹅、粉丝、鱿鱼、茨菇这几样菜是一定要有的,其他可以随意添加。这一天洗澡也有讲究,必须用柚子叶和橘子皮、橘子叶泡水洗,洗掉一年积聚的晦气。

比较新闻采访和口述历史采访之间的异同

比较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之间的异同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一个热点与亮点,口述历史有助于普通民众书写历史,展示历史叙事的多元性,有助于深入认识人类思维及叙说方式的特质,中国当代口述历史抢救和创造了鲜活史料,弥补了文献历史的缺漏与局限,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可能。 【摘要】口述历史近年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新方法,也成为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出现的新标签。但是,以问答形式出现的文章或影像都是口述历史吗?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有何异同?本文对口述历史研究与新闻传播的互动关系进行梳理,从人物关系、工作方法、职业伦理道德以及具体的提问方式、价值判断标准等方面,对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访谈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比较。一、口述历史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国外学者认为最早的历史记录都是口述历史,但现代口述历史始于上世纪40年代,并直接受益于传播学的兴起。从物质条件上看,它依赖于现代传播技术。录音是现代口述历史研究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录音技术特别是便携式录音机的出现,现代口述历史便不存在。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数字化影音技术更让口述历史研究如虎添翼。 口述历史研究与新闻业关系密切,美国最早的口述历史学者艾伦·内文斯就曾是一名新闻工作者。1948年,艾伦·内文斯于哥伦比亚大学创立第一座口述历史档案馆,开始进行“有系统地从还活着的美国风云人物口中和文件上,套取他们最近60年来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全部记录”。这被认为是现代口述历史研究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正是由于这种渊源,口述历史在访谈方法、人物对象选择等诸多方面与新闻报道有相似之处。 口述历史研究者在访谈中直接借用新闻采访的现成经验。曾任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长的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写了一本《大家都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其中关于“如何提出尴尬问题”等访谈技巧主要借鉴名记者的采访方法。口述历史访谈强调与受访者建立良好关系,要求访谈者尽可能倾听被访者的谈话,这些有助于提高访谈质量的基本方法和观念大都来自于新闻采访。 二、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定义 (一)关于新闻采访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工学分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1班 姓名:张鹏 电话:584863 学号:201535560135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近代史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我们采访一位老人他所知道的历史,并编辑整理成口述史,但是我在学校这边没有认识的老人,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不认识的老人,于是我便打电话给我远在安徽老家的外公,在电话中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采访的主题是,您所感受到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并根据这次电话采访写了一下的口述史: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那么这场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怎么去规划这场改革的?改革的进程有哪些?改革前后中国的变化又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追寻过去吧! 1.问: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国家要改革开放的这个信息的呢? 答:我们这些个小老百姓当时知道个啥?那时候又没有电视,网络什么的,只是八几年的时候吧,村里说是要实行包产到户,每家人按人口数分田地,人多则分到的田地就多。那时候可热闹了,因为当时都是集体的,干农活也是所有人都一起,挣工分,吃大食堂,所以对于这种新玩意,大家都愿意去尝试一下! 历史补充:包产到户最初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省凤

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最先开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由于是以农户为单位负责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全部生产任务,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比较直接,因此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包产到户逐步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形式。同时,包产到户也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创新! 2.问:请问您知道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吗? 答:这个嘛,当让是因为穷呗,穷则思变嘛!那时候我们国家很穷啊,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日冻挨饿,大食堂的饭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吃,而且供销社的商品也少的很,关键是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因为买东西还需要各种票,比如粮票啊,布票啊等等,所以啊上头的人啊也要想办法啊,不能一直这么下去了啊,不然国家还不得完了? 历史补充: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4、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口述历史作业

精心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我们的中国梦”主题系列活动 口述历史 专访“右派”作家张先痴先生 口述者简介:张先痴。1934年出生,湖北黄冈人。着名作家,《格拉古轶事》作者。现居四川成都。 1949年参加解放军,随后加入共青团,曾任支部副书记,并在部队机要部门任电台报务员并且立功。后来的土改、征粮、剿匪、平叛的斗争中,立功受奖。 1957年他真心诚意给领导提改进工作的意见,被视为“向党进攻”,因而被划为右派分子。其妻由于没有检举揭发他,也成了右派,被下放到农村监督劳动。张先痴坚持“不认罪”,被改定为极右派分子,判管制五年强制劳教。 1961年底,张先痴在修了内昆、成昆、广旺三条铁路后,深感前途渺茫,与右派周茂歧一同选择逃跑。后被抓回,判处徒刑十八年。1980年4月16日平反出狱。 采访稿 (以下简称为问、答) 问:请问张老先生当年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划为右派的。 答:我的爸爸是以前国民党的高官,虽然我很坚决的和爸爸划分界限,可是还是被认为是敌 人的余孽,加之我平时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喜欢说真话,被人利用举报。无论

我怎么申辩还是被划为右派。 问:那您被划为右派后,被怎么处置的? 答:开始只是工作被解除了,后来又被朋友出卖,加重处罚判处劳教。判处劳教的时候我又逃跑了,结果被判处劳教18年,我的青春岁月就在劳教场度过了。 问:那您是什么时候被平反的? 答:1979年8月,我已经劳教17年又半年了,突然接到无罪通知书,说,张先痴同志的观点经实践证明是正确。就这一句话,就换取了我18年的青春岁月。 问:您划成右派之后,对你的家人有什么影响? 答:我的妻子被迫逃到了新疆,5年后又嫁给了另一个工人,我的孩子又母亲抚养,由于生活窘迫,孩子现在还是个文盲,哎。 问:那您劳教中是什么样的生活? 答:非常辛苦,平时干苦力修铁路,种庄稼,我们每一个劳教犯人都是一个全能,平时像我这种大汉根本吃不饱,而且几乎没有油,只有靠偷偷庄稼充饥。在三年饥荒中,我们劳教场的人倒是比普通农民吃的要多些,好多农民想方设法犯法进我们劳教所混饭吃,唉,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问:那您平反之后的生活怎么样? 答:给我恢复了公职,恢复了名誉,但是我的妻子还是在远方,大儿子不识字。之后我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现任妻子,生活恢复了平静,偶尔跟同是劳教的好朋友叙叙旧,交流感情。 问:你对当前中国政治现状有什么看法? 答:当前的中国正处在一场制度创新的大变革中,所以稳定民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近年来边境地区发生了一系列扰乱社会秩序的暴动,政府应引起重视。才能保证中国大部制顺利进行。不然造成的后果比右派风波更加严重。 问:你怎样评价这几十年的右派生活?

简述台湾口述历史的发展

简述台湾口述历史的发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过去讨论台湾口述历史的进行与刊布,都以学术单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近史所)为其噶矢,而订在1959年12月;然而如果将口述访谈包括座谈会、座谈会记录(以第一人称表示慈一宽广的定义来看,则应以1952年台北市文献会成立后,以《台北文物》为其机关刊物,文为最早。可惜此一工作在1956年以后即停}卜。此外早期的《台湾风物》也在1954年5月刊出《士林镇乡土座谈会》为第二篇。虽然如此,但因学术机构有专才、预算,因此学术机构对口述历史的探讨虽较晚进行,但其规模成果却是地方文献机构、私人创办的杂志所难望其项背的。本文首先探讨台湾口述历史发展的两条路线:一是“中研院”近史所、台史所、国史馆、党冲国国民党党史会)、军使政编译局伪主;另一条路线自始即以台湾本土人物为访谈对象,自台湾大学、各省县市文献会、文化中心循改为文化局仍至于文化工作者。而后者在解严后,其发展更为快速,以地方文史工作室为其主力。

其次谈及台湾口述历史的推动给台湾各界尤其是史学界带来的影响。再次谈及台湾口述历史发展的趋势与而对的问题。 一、台湾口述历史的缘起与进行 卜近史所既开风气又为先口述历史是藉受访者的叙述,保留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记录,它为社会变迁保留史料,也提供历史研究或直接运用在个人传记与地方史的书写中。台湾口述历史的发端与实践,都不能不由1957年“中研院”近史所郭廷以所长开始积极推动口述历史开始说起。郭廷以所长认为只要每位重要人物都能留下一份详尽的传记记录,再与其他史料相对照,就能解决、澄清若干历史问题,遂在1959年10月拟订“民国口述史访问大纲”,于12月正式展开党、政、军重要人士的访谈。之所以在1959年展开这项工作,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1949年来台重要人士,有部分已退出政坛,有足够的人物可以选择;第二,中华民国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到1945年抗战胜利,可说历经了15年战争,因而史料征集及历史书写两相缺乏,有待补充;第三,受到欧美各国口述历史发展的影响,其中受到美国的影响较大。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最早进行相关口述历史研究的大学,而该校东亚研究所的韦慕庭、何廉得教授,已在1958

口述史规范与要求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规范与要求 一、介入访谈与传承人基础信息 1、引入相关内容,概括本次口述采访的简单成行过程,包括场景、时间、人员的介 绍等。 2、传承人姓名、年龄、职业、特征描述、生存现状及从事该行业简单经历等。 二、采访内容及要求记述内容 1、讲述者的学艺与从业经历,作为传承人的家族、师承及社会关系的描述。对讲述者的学习和创作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事件。 2、对讲述者所从事的艺术品类(或民俗)的制作技艺和过程的记述,尤其是具有 理论价值的口诀和经验的记述和整理,挖掘出所记述的艺术门类的规律性的东西。 3、对讲述者的艺术创作或表演的心路历程、生存(生活)状况及获社会认可(含荣誉与挫折)、感受和体会的记述。 4、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介绍,代表性的作品介绍。 5、对讲述者产生影响的生活和创作相关的习俗和文化事项的记述。 6、对记述者对所述内容以及当前行业、社会的评介和分析、感想。 三、录音要求 录音要求清晰完整的数码文件格式,长度不限。可以事先整理、合并后再分主题排列。可用数码录音笔或手机录音。 四、拍摄图片要求 每个传承人拍摄的图片数量(含插图)20——50幅以上。图片质量要求:清晰的数码图片,像素在800万以上(或用专业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放大(至16开大小)后不模糊。或清晰的反转片、正片。 五、关于图片拍摄范围 图片是与录音和文本相互呼应的重要内容,对口述内容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人证(合作人、参与者、目击者)、物证(实物及历史文献记载、老照片等)、传承人作品、使用工具、相关的生活环境、民俗活动、工作照、制作工艺流程、相关的地图、路线图插图等,都可以纳入图片的使用范围。

家庭口述讲解

同学们好!好久没见面了,今天把同学们召集过来主要是布置一项作业,也就是我们十一之前发给同学们的“家庭口述史”调查访问材料。同学们都看了吗?知道怎么做了吗?有的同学可能比较迷惑,我现在再详细解释一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讲一下:1、首先说为什么做这么一件事。2、口述史的研究现状。3、我们应当怎样做。 一、首先说为什么做这么一件事。根据我们的教学计划,大四毕业之前要写一篇论文,根据近几年的情况看,论文的质量令人担忧,原因是什么,由于同学们平时缺少写作训练,导致到了大四还是不会写东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个学校,各个学院都在想办法解决,我们学院决定从较为简单的口述采访开始,提高同学们的能力。这个工作是我们教学计划的一环,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完成,但是时间可以相对灵活,只要你写好了可以随时交给辅导员,也可以发到我们公布的邮箱(hebeishida2012@https://www.360docs.net/doc/8614285140.html,),最晚要在明年开学前完成(也就是在顶岗实习之前完成)。这期间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写邮件(邮箱hebeishida2012@https://www.360docs.net/doc/8614285140.html,),我们会及时回复的。 二、口述史的研究现状 同学们对口述史有了解吗?口述史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立,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图书馆馆长的著名的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唐德刚致力于推动这项工作,同学们听说过吗?他写的《张学良口述历史》《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顾维钧等人的回忆录。(晚清七十年)。前不久,光明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唐德刚:“口述”民国,一生为历史招魂》。为了纪念这位大师,中国的近代口述史学会还设了唐德刚奖学金。 中国大陆口述史早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当时大力推动“新四史”-----家史、厂史、社史、村史。中国社科院在2003年推出了《口述历史》丛刊。2004年,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成立? 口述历史是什么?它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搜集历史资料的途径,它可以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我们通过访问曾经生活于历史场景的见证人,做一些文字笔录、录音、影像录影等工作,作为日后学术分析的依据,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更加接近历史真实。所以,从广义上讲,口述历史是搜集历史资料的一种手段,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口述史发展迅速。从地域分布看全国几乎都在做,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省社科院、河北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这方面的工作。中国社科院各个所的研究人员主要做近现代的口述,尤其是抗战时期的口述。南开主要做女性口述史、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主要做家族、宗族方面的口述。山东大学、河北大学的学生曾经做过义和团方面的田野调查。 目前,已经有了一批口述史方面的成果。现在比较成熟的口述史是关于抗战时期的口述调查和研究。(详见附页)。另外,自己带的书。(赴日劳工口述史,山西抗战口述史) 最近,口述历史很火,在一些大的新媒体都开设了相应的栏目。比如,人民网、凤凰卫视、中国日报网、腾讯网、优酷网等。搞得比较有规模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据说要成立口述历史专业。同学们都知道崔永元吗?今年2月,中国传媒大学与崔永元合作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及口述历史博物馆。崔永元从2002年前后开始收集口述历史资料,截至目前,已收录了6大领域、约4000人左右

口述史整理稿

我的生命历程与家风——口述史整理稿 访谈时间:2017年5月28日9:00-9:30 访谈地点:XXX 受访者:XXX 访谈者:XXX 整理者:XXX 一、家庭情况 1.家庭成员的关系 我叫XXX,1944年腊月初九生,今年73岁,生于XXX。 小时候,我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好,他们对我也很疼爱。他们有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过在过去那种社会,重男轻女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 从前,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有十七八个人,同住在XX大院里,都是普通的农民。我的父亲还有一个哥哥,也就是我的大伯,他们两兄弟从来没有分过家。我大伯生了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而我父亲的前三个孩子都是女孩,所以在那时候我父亲有点被我奶奶歧视,在家里说话也没有分量。几年后才生了我们三兄弟,实际上是四兄弟,在我头上还有一个哥哥,不过他早年去世了。在我爷爷奶奶都相继过世、我们几兄弟都出生之后,基本上就由我父亲当家了,我大伯一般不太过问家庭。至于家庭关系,不论是弟兄之间、姊妹之间、叔子之间、叔伯之间,关系都非常和睦。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家庭。 2.兄弟分家 从小到大,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那时候也不存在什么分家。58年的时候,成立了人民公社,大炼钢铁,搞大跃进、大协作,吃的是大食堂,每家每户不准做饭,都吃集体食堂,一个队三十至五十人都在同一个食堂吃饭。那个时候,我叔伯、大伯还有我父亲,他们都在外面烧炭、挖矿,而我的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了,所以家里还剩我们四个兄弟姐妹。我大伯家的两个哥哥也在外面工作,其他人都留在家里。我们人多,吃饭的时候一直是各称各的。62年的时候,伙食下放了,既然以前是各称各的,那么之后也各吃各的吧,

口述历史的意义与价值辨析

口述历史的意义与价值辨析 王伟 (山东艺术学院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口述历史是人类纪录历史的最初形态,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就借助这种口头叙述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口述历史作为历史研究的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起有伏,本文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进行了简单地梳理,并探讨了其重新得到重视的原因,以期唤起人们对口述历史研究的关注。 关键词:口述历史历史研究口述史料 口述历史是一门新兴科学,但它却是记录历史最古老的一种形态。文字历史的存在大约三千多年,在没有文字的人类原始社会中,人类的历史便是口述史。口述历史的行为可以追遡到很早的时候:公元前9世纪的《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是口述文学之大成;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代的先贤孔子的思想言行就是其弟子、后人根据回忆整理记录而成;公元前5世纪西方的圣哲苏格拉底也是述而不著;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撰写《史记·刺客列传》的时候就曾到荆轲的家乡,听取他的朋友对其人和事件的看法,在撰写《淮阴侯列传》的时候也是到韩信家乡听取当地人关于韩信的故事及看法;公元8世纪的日本也曾有过对历史传说的搜集整理;公元9世纪的穆斯林也曾对宗教先知的回忆进行过整理......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采访而得其口说,此即口碑性质之史料也”; ③英国《口述史》杂志的创编人保尔·汤普逊将口述史称为“第一种类型的历史”。④ 对于“口述历史”的定义林林总总,各有千秋。如著名口述史学家罗纳德J·盖列将口述历史定义为“出于历史重构的意图对于过去事件的参与者或目击者的调查访问”;保罗·汤普逊认为“口述历史是关于人们生活的询问和调查,包含着对他们口头故事的记录”;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认为“口述历史就是通过录音访谈来收集口头回忆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个人评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立文认为“口述历史最基本的含意,是相对于文字资料而言,就是收集当事人或知情人的口头资料。它的基本方法就是调查访问,采用口述手记的方式收集资料,经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为文字稿”;北京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钟少华认为“口述历史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利用科技设备,双方合作谈话的录音都是口述史料,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加工,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历史专著”;杨祥银博士认为“口述历史就是指口头的、有声音的历史,它是对人们的特殊回忆和生活经历的一种记录”......针对以上不同的定义实质上关注的焦点在于“口述历史”和“口述史料”的差异上,对此,中国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认为:“凡根据个人亲闻亲历而口传或笔记的材料,均可称为口述史料;它可以呈现为口传史料、回忆录、调查记、访谈录等形式,但不能称为口述历史。口述历史概念的内涵是:搜集和运用口述史料,再现历史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口述史料限于提供种种研究历史的素材,口述历史则着重于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阐释历史。因此,口述历史是研究者基于对受访者的访谈口述史料,并结合文献资料,经过一定稽核的史实记录,对其生平或某一相关事件进行研究,是对口述史料的加工、整理和提升,而不是访谈史料的复原⑤。”由此可见口述历史是一种历史表达的方式,口述史料是历史存在的方法,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9世纪之前,口述历史一直是史料的重要来源,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兰克学派”的兴起,口述历史开始在历史研究中被质疑和谨慎使用,兰克学派认为:“没有文献就没有历史”,将注意力集中在官方档案与文献上,口头史不能当作证据,这种看法显然是有失偏颇

口述史学

一、口述史学义界 人类原始发展期间,有一项重大的创举,那就是利用语言。几万年以来,语言已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工具和标志。中文的“古”字,正是十口相传之意,即古代事情是由人们口述流传而来的。我们今天能够知道有盘古开天地,有所谓燧人氏、有巢氏、庖牺氏、神农氏等老祖宗的事迹,也有宙斯众神和诺亚方舟等传说,正是多少代人口述流传下来的。由口述流传到有文字,文字又再写到纸上,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到今天虽已经进步到有多种专为信息用的工具,例如电脑,但一直还没有人愚蠢地提出要取消语言。人们的嘴巴依然还是人类基本的信息传递工具之一。 口述传说(Oral tradition)各种知识,似乎象一种无形的口述制度,在从古到今的中国及世界许多国家中,一直有十分兴旺的活力。我们很容易在各地民众的习俗技艺和生活方式中,发现大量口传方式和口述专用内容,真是世传不辍,蔚为奇观。这既与各民族的文化基础有关,亦与口述传说实际上在执行教育和合法性灌输任务的特点有关。中国古人曾经留下许多格言,这里抄录几条为鉴: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诗经·小雅》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大雅》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春秋谷梁传》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 这种传统的口述传说方式和效果,是很难用行政手段来制度化的。只是越是不够发达的民族,文盲越多的国家,其口述传说越多。这种情况对于研究者来说,反倒是机会,他们更容易使用科学手段,深入口述环境,以取得将可能永远消逝的史料。 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口述传说,因为它更偏向文学了。本文讨论的是口述史学(Oral history),是属于历史学范畴。笔者作如下义界:口述史学又称作口碑史学或口头史学,是以口述史料和口述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史学,从形态上与文字史学并列,在实质上与文字为主的史学一致。口述史料是指通过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录音形式,也可以是文字形式,但文字形式一定要有录音为依据。以口述史料为主编写成的历史为口述史。 笔者的基本看法是:口述历史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利用科技设备,双方合作谈话的录音即是口述史料,其可信度与文字史料相等,可以归入档案类别。将原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加工,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历史专著。判断口述史书可以用两个标准:一是要有原始录音,以供核对;二是要符合史学的基本原则,排除幻想乱编的内容。口述史有如下五个特点: (一)口述能够纠正文字的偏见,生动形象,特别适用于表述人类生活中各种基本联系。口述的心理效果是远胜于呆板的文字的;文字组成的一句话并不能够反映其中语气的深浅份量。当然口述史并不是要取代文字史,它们各有其适用度,它们可以互相补充和纠正。 (二)口述史重视的是重现历史,而不是解释历史。重现历史是现代历史学界的主流工作,尤其在假冒伪劣“历史商品”太多的时候。 (三)口述史所运用的口述史学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方法。不能象传统史学那样仅在书房中翻

口述史

原标题:公益组织自发为50名老人记录口述家史 晚报记者朱蒙雪报道 祖母的一纸遗训,令多年家庭纷争终化解;外祖父的数枚勋章,每一枚故事却再难追溯……当长者渐次凋零,他们的个体记忆要怎样留存,由个体记忆构成的城市记忆又将如何传承?目前,有一个叫“绿梧桐”的公益组织正筹划开展一项名为“口述家史——记录城市变迁中的民间记忆”的公益行动,首批计划在全市选取50名老人,为他们收集整理家史、家谱及家训。口述历史 城市由一个个家庭组成,个体记忆能直观展现城市的变迁,民间记忆里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细节。 一纸祖母遗训消弭多年家庭纷争 这项公益行动的发起人吴烨宇曾是一名资深媒体人,如今在一家教育管理集团担任高管,兼任上海绿梧桐公益促进中心监事会工作。他告诉记者,“口述家史”公益行动的设想萌生于他90岁的老祖母留下的一纸遗训。 原来,在吴烨宇的祖母去世前两年,老宅传来“可能拆迁”的消息,在吴烨宇的叔伯一辈引起不大不小的纷争,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变得“疙里疙瘩”。待祖母去世后,一家人在老宅清点遗物,发现一本巴掌大小、用旧纸片缝制而成的小本子。小本子前几页写着各子女的电话,后几页却用大号字体一笔一划写着“你们要兄弟团结、家庭和谐”。 “这其实是遗训。”吴烨宇说,“我当时偷偷看了在场的长辈,有的哭了,说对不起母亲。”多年的家庭纠纷因这份遗训化解,长辈们当即表示不再为拆迁一事相争。由于老祖母并未接受教育,解放后参加“扫盲班”后认得一些字,能留下亲笔手书的字迹不易,作为长孙,吴烨宇得以保留这份遗训。 这件事令吴烨宇感触颇深。在他看来,随着以往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分散成一个个小家庭,城市中的家庭功能正被日益削弱,在经济生活、精神生活、代际关系等方面经常会引发家庭矛盾甚至冲突,虽然原因复杂,但都与现代城市家庭不太注重文化传承、历史延续有关联。为此,他倡议发起这项为普通家庭收集、整理家史的公益行动,以期改变家庭在城市变迁、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功能,留存城市变迁中的民间记忆。 年轻人不懂得追溯自家老人往事 今年2月,“绿梧桐”的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开始着手筛选口述者、搜集相关资料、多次访谈、整理访谈记录等工作。经过好几个月的筹备,他们制作出一本口述家史的样册。“绿梧桐”执行总干事王晓婕向记者展示了这本样册——厚质牛皮纸封面、黑底白字内页的16开册子共十来页,完整呈现了本市一位大学退休老教授(注:口述者不愿在媒体披露更多详情)的人生履历,包括出生、成长、求学、择业、婚恋、子女、住宅变迁及家庭重要成员经历过的事、上山下乡、下岗再就业等,还收集了这名口述者亲笔写下的家训,由口述者亲笔签名,附口述者在人生各阶段的照片、家庭合影及访谈的音频、视频。 日前,在徐汇区社会公益组织孵化园举行的公益项目推介展示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在这本口述家史样册前驻足良久、摩挲不已。这位老先生也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最近正在回忆、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希望让小辈知道那些久远的故事,但在音频、视频的保留方面深感力不从心,看到有年轻人自发为长者做口述家史的记录,他觉得很欣慰。 长者生命中的吉光片羽,儿孙们可曾仔细珍藏?这也勾起了王晓婕的心事,她想起在自己小学时就相继过世的外祖父母。“我的姥爷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有很多勋章,可我完全不了解每一枚勋章背后的故事”,王晓婕说,“学历史的时候每次看到…长征?就会想起姥爷,他还在世的时候我太小了,现在只能通过旧照片、儿时的模糊回忆来思念逝去的姥姥、姥爷。”在王晓婕看来,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祖辈的了解相当有限,也不会想到去询问、倾听他们的故事,当老人过世后,许多东西便再也无从追溯,留下的是永久的遗憾。

口述历史的价值、限度与突破

口述历史的价值、限度与突破 作者:伍婷婷《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9日11版) 现代口述史学自上个世纪在美国兴起,发展至今已成为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我国大陆学界关注口述史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口述史特别是口述访谈呈迅猛发展之势。近几年,各类口述访谈层出不穷,由社会各界参与的大型口述项目也相继开展,让口述史不仅再次引发学界热议,而且也被愈来愈多的大众所关注。这场口述史热潮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将普通大众作为记录历史尤其是叙述历史的主体,也即由普通人来挖掘和记录大众的历史记忆和心声。面对历史学日益出现的“大众化”趋势,我们有必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反思口述历史的存在意义、现有局限和可能出路。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 美国现代口述史的创始人艾伦·内文斯在1938年提出,有必要“系统地从还活着的美国风云人物口中和文件上,套取他们最近60年来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全部记录。”十年后,这种精英史观被他创立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继承。所谓精英,指的是政界、商界以及社会文化名流,尤以政界为重。他们的口述访谈弥补了已有文献史料的不足或空白,能够极大丰富美国国家史叙述的内容。1960年代后,原有的精英史观在美国国内一系列政治运动和新思潮影响下受到冲击,史学界的自我革新促使“自下而上”的新史观形成,新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不同于传统史学,新社会史重视平民大众的历史,主张让被以往文献历史忽略的大众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过程中口述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如美国社会学者保罗·康纳顿所说,通过口述史的实践“看到了把从属群体的历史和文化从沉默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口述史寻求恢复个人的生活史,让那些即便留有踪迹,但原本一直缄默的对象说话。” 中国大陆地区严格意义上的口述史发展带有美国口述史的印记,把重要历史人物列为访谈对象。但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影响下,国内口述史访谈在起步之初也表现出精英与大众并重的特色。随着新社会史、新文化史研究兴起,口述史与大众历史的关联日渐突出,而新近的公共史学讨论更是视记录大众、大众记录的口述史为实现“让历史回到公众”的有效途径。这场“眼光向下”的史学运动,对于解放历史主体,推动阶层、代际、性别、族群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提高普通人(不管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的尊严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比较显著的例子包括近年来对抗战老兵的访谈,以及《我从新疆来》中对100名在内地工作、生活新疆人的访谈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大众口述史的一个困局 除社会意义之外,大众口述史的重要作用在于推动史学多元发展,特别是为日常生活史、社会思想史,乃至宏大的政治史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资源。但在这里大众口述史却面临着一个大众几乎难以察觉的矛盾:一方面,个人作为大众口述史访谈的主体,其讲述或是嵌套在某个历史事件或场景之下,或是内化于个体的人生经历之中,无论哪种形式,大众口述史的实践方式是从个人的角度获取历史记忆和认识,因而注重记录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感知,力求反映不同生命个体的特性。但另一方面,大众口述史的史料价值却不在呈现日常生活百态以及个体历史,而是要通过个体的历史去了解其背后社会的历史。理解后者需与大众口述史兴起的学理背景联系起来考虑。 大众口述史脱胎于新社会史研究。新社会史虽然是在对国家史、政治史的反思中产生的,但受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的影响,仍然运用诸如社会、文化、民族(族群)、地区等整体性概念,去分析具体事实背后整体性结构的意义,探讨整体的形塑、构成及其过程。整体之下,任何生活于其中的普通个体及其人生均受制于整体亦反映整体之构成,

口述历史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口述历史实践活动之个人总结 曾以为,历史是真实的但又是模糊的,许多人许多事,会渐渐的被更新,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曾以为,历史离我们很遥远,除了影响其他的都定格在昨天,成为民族不可更改的一部分;曾以为,历史对今天的影响,仅仅局限于促进或是抑制了一个民族的发展。但通过这次口述历史实践活动我明白了,历史是一本书,可以通晓古今,展望未来。正如唐太宗所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装,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确,历史是我们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面镜子,我们应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看待问题,避免再次成为错误的历史。 我们这次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旨在通过采访那些亲身经历过文革的人们,还原一部分真实的历史,深刻了解那段血泪交加的探索史。并且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修养,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现实问题,让未来的发展更快更好。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比较深刻地认识了文革,也认识了历史对现实的重要作用。在这次活动中,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但仍然收获和提升了自己以下各方面的能力: 1.与人相处与合作的能力。作为一个小组中的成员,在实践活动中,既要学会与其他成员有好相处又要具有团队精神,齐心协力把工作完成。 2.与人交流与倾听的能力。调查活动中,交流的对象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与他们的沟通更需要艺术。讲话要尊敬,提问的方式也要让他们乐于接受。 3.整理与分析材料的能力。在采访过程中,把大量的资料都记录下来,在后期写报告和展示的时候,需要把这些材料中精炼的、符合事先设定问题的部分提取出来,并加以整理。 4.随机应变的能力。从开始策划到实施再到最后的写报告,整个过程看似很完美,但真正实施起来,总是会被一些自然因素(如天气)或是各种活动影响进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重新进行适当的调整。 诚然,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让自己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尽快的弥补。

口述历史-授权书

赠予契约样本 本人,[地址]的[受访者姓名],谨此将本人目前由[请描述]构成的访谈(或口述回忆录)的所有权,永久地赠与、转让、委派给[档案馆、项目、个人的名称]应该相信,本人了解本人的访谈(或回忆录)将可能被研究者利用和引用、出版或在任何媒体上传播。 在做此项赠予中,本人充分了解本人转让了在访谈(或口述回忆录)中享有或可能被认为享有的所有合法名分和著作权,以及在任何著作权中的权利、名分和利益,它们在美国现有和今后的法律下都可以被保证有效。本人转让的著作权包括独享复制权、发行权、筹划衍生产业品、公共表演与展示权及全部的更新和扩展权。 本人,[代理人或全权代表]接受[受访者的姓名]的访谈(或口述回忆录)放入[档案馆或项目]中。 (捐赠人)(受赠代理人机构) (日期) (以上取自约翰.诺伊恩施万德的《口述历史与法律》(Oral History and the Law,2003)

访谈封存和(或)设限条款 未经本人书面许可,任何研究者不得接触本人的口述历史。 除非向本人提交了引用内容并获得了本人的书面许可,否则任何研究者不得引用本人的访谈。 本人的口述历史将向所有的研究者封闭,直到[时间]或本人去世后,两者按在前的时间执行。 除非所有涉及的能够发现本人身份之处被编辑删除,并被指定了笔名,否则本人的口述访谈不能被研究者利用。在本人去世后,口述历史访谈中被隐藏的所有部分和本人的真实身份,均可以公之于世。

受访者继承人的赠予契约书 在[时间],在[口述历史计划或项目的名称]中,根据[受访者姓名]心甘情愿的参与,他(她)自愿以[录音带或抄本及其数量]的形式,赠予[接受团体或个人的名称]一项访谈(或回忆录)。本人(我们)[姓名]作为合法继承人,同样在此永久地将其赠予、转让、委托给[档案馆、项目、访谈者的名称]。[档案馆、项目、个人的名称]应该相信,本人(我们)了解[受访者的姓名]的访谈(或回忆录)将可以被研究者利用和引用、出版或在任何媒体上传播。 本人(我们)更知道在做此项赠予中,本人(我们)转让了作为继承人对[受访者的姓名]的访谈(或回忆录)所有的合法名分和著作权,以及在任何著作权中的权力、名分和利益,它们在美国现有和今后的法律下都可以被保证有效。本人转让的著作权包括独享复制权、发行权、筹划衍生产品、公共表演与展示权及全部的更新和扩展权。 本人[姓名],[档案馆、项目或个人]的代理人或全权代表,接受[受访者的姓名]的访谈(或回忆录)放入[档案馆或项目]中。 (受赠代理人机构)(继承人) (日期) (以上取自约翰.诺伊恩施万德的《口述历史与法律》(Oral History and the Law,2003)

口述史的应用价值_工作规范及采访程序之讨论_曹幸穗

《中国科技史料》第23卷 第4期(2002年):335—342 C hina Hist or ical Mate rial 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3No.4(2002) 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 及采访程序之讨论 曹幸穗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100026)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作者应邀在“口述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上所做的专题报 告,是作者对口述史工作和学术活动的一些思考,可供口述科技史工作者参考。 摘要:口述史在史学研究中起到人事记载平民化、史事记载细节化、史料载体多样化和史料组合系列化的作用;口述史的工作应遵循史学单元构成、回忆性 陈述、尊重受访者意愿和隐私、忠实于口述记录和采访资料整体性收藏等原则; 口述史项目实施分为项目准备、实地采访和资料整理收藏等三个相互关联的阶 段的若干采访加工整理程序来进行。 关键词:口述史;史学研究;应用价值;工作规范 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98(2002)04-0335-08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举办这次“口述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就科技史研究中如何运用“口述史”的问题进行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我感到很及时,很有必要。作为项目组的成员,我想趁此机会谈谈自己对口述史的一些思考和感受,籍此抛砖引玉。 1 口述史发展概述 口述史是指以访谈、口述方式,记载过往人事,搜集史料的一种学术活动。口述史形式古已有之,代不乏人。司马迁作《史记》,就使用了不少口述史料。贾思勰在《齐民要术》“自序”中写道,他的书是“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而写成的。“询之老成”一句,说明他也采用了口述史的方法。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被认为是典型的口述史书,等等。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但是,学术意义上的口述史(Oral Histor y)是由美国的现代史学家艾伦·芮文斯于20世 收稿日期:2002-07-10 作者简介:曹幸穗(1952—),广西桂平人,农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农业科技史和经济史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J CX2-W6)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周育民(旧稿) 一、什么是口述史料? 1、口述史料是通过人类口头相传的史料。 早期人类的历史都是通过口头相传而为后人所知的。中国的“古”字,上面一个“十”,下面一个“口”,有十口相传之意。英文history一词可追溯到希腊语词Historia,该词的词义是调查、访问和询问一位目击者,也带有对上述活动的结果的记录之意。由此可见,历史与口述史料的关系。 中国人很早就运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了。大家所熟悉的司马迁,他撰写《史记》时,就运用了大量的口述史料,并且进行实地考证。比如,他写《淮阴侯(韩信)传》,就曾到韩信家乡去调查,“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为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观其母冢,良然。”他写鸿门宴,人物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没有口述史料作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2、口述史料是人们叙述自己个人经历、家庭和社区变迁的史料。 中国用文献记载历史的传统十分悠久。军国大事,往往都有文献史料记载;大臣将军如果有幸宣付国史馆,他们的生平也可为后人所知。中国人家庭、家族观念很重,族谱就是家庭、家族的历史,地方则有地方志。西方国家缺乏这样的传统,因此,很少保留有系统的家庭、家族乃至地方性的历史记录。近几十年来盛行的口述史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 朱迪斯·莫叶在《口述历史初步》(Judith Moyer Step-by-Step Guide to Oral History)中指出:“口述历史是对在世人们关于自身经历回忆的系统搜集。历史学家们终于承认了平常人的日常生活,虽然他们不像富豪名人那样在历史上重要。但我们如果不把这些回忆搜集并保存下来,那么,他们的故事终有一天会永远消逝的。”(Oral history is the systemat ic collection of living people?s testimony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s. Historians have fin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everyday memories of everyday people, not just the rich and famous, have historical importance. If we do not collect and preserve those memories, those stories, then one day they will disappear forever.)人民的历史恰恰就保存在平常人的记忆中。

口述传统与口述史学的发展

口述传统是口述史学的文化机制 陈梦熊(西南大学文学院)邮编:400700 摘要:口述传统是口述史学得以形成的文化机制,中国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是神话和史诗,二者共同构建起口述传统影响“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在神话和史诗写定之后,口述传统并为退场,它的延续和保存为“口述史学”提供了成为现代学科的基础材料。我们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讨论了“口述史学”的学科构成要件,认为口述传统是促成口述史学学科形成的文化机制。 关键词:口述传统;口述史学;口述;案头 中国史学界近年来开始关注“口述史学”学科的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就“口述史学”的学科定位、“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和中国“口述史学”的发展等相关问题发表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学术界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可以从下述两个层面来界定“口述史学”:“将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史学的分支学科或综合性学科)”,又或者“将口述史学视为一种新的史学方法(论)。”1上述界定方式立足于方法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口述史学”的形成机理。我们认为“口述史学”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有关,它是文字形成之前人类用以保存本民族的文化所唯一可以利用的方式(所谓“结绳记事”则是处于口述与案头之间的过渡阶段)。本文尝试从“口述传统”的角度分析口述史学的逻辑缘起,认为口述传统是促成口述史学学科形成的内在文化机制。 一、神话与史诗——中国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 口述史学的缘起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的上古时期,而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的口述传统逐渐让位于案头形式的史书撰述。《礼记·玉藻》即有“左史记动,右史记言”之说;而《汉书·艺文志》又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其说难以确考,惟可肯定者是中国很早就设置了记录国家大事的史官,并由此形成润泽后世的“史官文化”。今日被视为史学最早形态者不过是文字进入成熟阶段后,当时人或后世人的补录,却非历史的早期面貌。中国上古社会最早的历史已经无法看到文字记录,仅可从神话、史诗中一窥其貌,而神话与史诗正是中国口述史学的最早形态。 中国学术界对神话、史诗的关注始于20世纪初期,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学术反思。蒋智由在1903年的《新民丛报》发文指出:“如‘盘古开辟天地,头为山岳,肉为原野,血为河流,毛发为草木,目为日月,声为雷霆,呼吸为风云’等类,最简枯而乏崇大高秀、庄严灵异之致。”2所谓“简枯”是强调中国早期神话的杂乱面貌,显现不出体系性,明显与西方神话不同。鲁迅先生也说:“自古以来,终不闻有荟萃熔铸为巨制,如希腊史诗者,第用为诗文藻饰,而于小说中常见其迹象而已。”3他认为中国神话、史诗都保存在“小说”中,而神话、史诗正是上古历史的口述表现形式。当时学术界纠结于中国神话为何不发达和汉民族为何为形成史诗的问题,并未关注“神话”、“史诗”的理论本体意义。现代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向我们展现了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和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宏大面貌,不仅证明中国却有史诗的存在,也印证了口述传统在中国历史上的强大生命力。 以史诗为例,它是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的例证。“在得到写定之前,它与书面语言并无什么关联。神话、传说和民族历史构成了史诗的材料,而民间的传唱活动孕育了史诗, 1徐国利、王志龙:《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理论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第119页. 2《新民丛报谈丛》第36号,1903年。 3鲁迅著,《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