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世技巧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事技巧/德川编著.—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10

ISBN 978-7-80197-834-9

Ⅰ.经…Ⅱ.德…Ⅲ.①李嘉诚-生平事迹②李嘉诚—商业经营—经验Ⅳ.K825.38 F71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45080号

书名:经商从做人开始

作者:德川

责任编辑:安冉

书号:ISBN 978-7-80197-834-9

出版发行:企业管理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邮编:100044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8114286523.html,

电话:出版部:68414643 发行部:68414644 编辑部:68428387

电子信箱:80147@https://www.360docs.net/doc/8114286523.html, zbs@emph.con

印刷:保利达印刷有限公司

经销:新华书店

规格:720毫米×920毫米16开16印张18万字

印次:2007年10月第1版2007年10月第1次印刷

印数:5000册

定价:28.00元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印装有误负责调换

卷首语

1943年,李嘉诚的父亲病危,临终时没有任何财产可以留下,只好反问爱子可有话跟他说,当时,11岁的李嘉诚对父亲说:“我们一家人一定生活得好好的。”1954年,在为别人打工9年后,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料厂,60年代中期,将公司的主营业务转到地产,廉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楼宇,成了香港政府之外的最大的地产所有者。在2007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230亿美元的身价名列亚洲之首。李嘉诚好学,能吃苦,少年时代,因为要上夜校及到工厂跟单,李嘉诚每天回家时已经非常晚,而住处每晚12时后便会熄灯,他只好摸黑走楼梯,“一步步计算,数到一定的数目就知道到了家。”

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之一。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

那么李嘉诚是凭什么做到的呢?

从他在演讲会和书中的言论,便能找到答案。

李嘉诚说:

“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

“为什么要和他合作?你要说服他,跟自己合作都有钱赚。”

“如果我要到达对岸,我要确信我的能力不是仅可划到对岸,而是肯定有能力划回来。”

“有时可能有人会把一世的积蓄投资在你的公司,所以要有责任,必须小心。”

“不要与业务‘谈恋爱’,不要沉迷于任何一项业务。”

“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

“我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

“永远确保你没有买下来你不需要的东西。”

“只有盈利的生意,没有永远的生意。”

“收购不像买古董,不是非买不可。”

“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

“钱要赚,但原则也要讲。”

“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

“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

……

事实上,作为伟大的生意教练,李嘉诚的很多言论都已被企业界所传诵。本书把最经典的经营理念和生意心得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青年人的目的。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生意的书,但更是一本教你如何做人的书。相信每一个深谙李嘉诚经商之道的人,都能赚到大钱,赚到开心钱。

李嘉诚说:“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

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全力经营自己的生意吧!只要你相信,你的生意就有强大的那一天。

卷首语/1

第一章先做人后经商/1

先做人后经商/2

从善生意隆/4

友情即财情/6

为没有敌人而自豪/8

信用最重要/10

别做断生意/12

有人愿意跟你/14

令别人对你信任/16

勤劳胜过机会/18

永远坚守诺言/20

第二章实业、伟业和创业/23

我要自己找工作/24

实业、伟业和创业/26

多问一个为什么/28

惟有合作才能壮大/30

学会讨顾客欢心/32

比别人努力/34

推销制胜/36

机会不会坐着等你/39

长江实业三件宝/41

长江没有次品/43

第三章老二如何变老大/45 有心人有机会/46

广告就是生产力/48

失败中一定清醒/51

老二如何变老大/54

游泳哲学/56

快一点便是赢/58

可能性研究/60

决战马鞍山/62

竞争不等于斗争/65

寻找市场空白/67

第四章不与业务谈恋爱/71 不与业务谈恋爱/72

处理好政商关系/74

眼界全球化/76

亲身体会挣钱不易/79

决定后决不更改/81

看重高新科技/83

有所不为/85

商人的角色定位/87

视竞争者为聪明人/89

用心思考未来/91

第五章人才大于钱财/93

旧欢不离不弃/94

员工养活老板和公司/96

大象蚂蚁各尽所能/98

人才大于钱财/101

神奇智囊团/103

惟亲不用/106

我算什么超人/108

集体磁力场/110

核心分子的标准/112

组织是最大资产/114

第六章没有永远的生意/117 两条腿走路/118

该取则取该舍则舍/120

恰时收网/122

投资风险评估/124

建设嘉湖山庄/127

股市弄潮/129

十年磨一剑/132

挑战地产霸主/134

没有永远的生意/137

推出收购计划/139

收购不像买古董/142

第七章长江不择细流/145

足够的信心和耐心/146

紧抓住政策的手/148

不放过每个机会/150

洞悉危机所在/152

事不过三/154

不在细节浪费时间/156

赋予企业生命/158

让合作者有回报空间/160

不为暴利心动/162

长江不择细流/165

第八章不浪费一分钱/169

让对方有赚头/170

照顾小股东利益/172

大家与小家/175

钱要赚原则也要讲/177

在英、美等国的投资/179

不浪费一分钱/181

花钱花到实处/183

现金流掌控权/185

最骄傲的交易/187

理财要有耐心/189

第九章自我管理有动静/191 自我管理有动静/192

保持低调/194

永远不过分显示自己/196

名誉是第二生命/198

争分夺秒抢学问/200

风水问题/202

简朴生活更有趣/204

日常管理九要点/206

全身心投入工作/208

平衡自控心经/210

第十章建立一个好信誉/213 学会包装自己/214

保持做人的一贯风格/216

不伤害他人/218

强烈的爱国热情/220

不可独霸行业/222

无形资产附加值/224

让员工喜欢你/227

不要烦人太多/229

我喜欢友善交易/231

第三个儿子/233

附录:李嘉诚经典言论101句/235

先做人后经商

未学经商,先学做人。

——李嘉诚

“未学经商,先学做人”,这是李嘉诚经常说的一句话。

有人说,传统文化与商业文化大相径庭,水火不相容。成为商界巨子的李嘉诚,却能将这两者很好地结合成一体。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他体现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传统美德。

这种传统美德是李嘉诚为人处世的基础,并由此延展为他从商的准则。这些都得益于他父亲的熏陶。

1943年,李云经英年早逝。他没有给李嘉诚留下一文钱,相反,给李嘉诚留下了一副家庭的重担。但另一方面,李云经给李嘉诚留下了终生受益的丰厚遗产,那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

生活重担与做人之道,在李嘉诚的商业生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李云经临终前,哽咽着对李嘉诚说了两句话:

“阿诚,这个家从此就靠你了,你一定要把它维持下去啊!”

“阿诚,阿爸对不起你……”

就是因为对父亲的承诺和对家庭的责任,年仅14岁的李嘉诚谢绝了舅父继续供他上中学的好意,毅然决然地辍学求职。他要挣钱,要挣好多好多的钱。14岁的少年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养活母亲和弟弟妹妹,他必须挣钱。残酷的生计,迫使李嘉诚别无选择地走上从商之路。

李嘉诚的理想是当一个教育家,而不是商人,如果不是迫于无奈,他是不会去从商的。李嘉诚后来回忆说,就是立业之初,他的理想还依然是“赚一大笔钱,然后再去搞教育”。由此可见,李嘉诚从商实在是身不由己、逼上梁山。别无选择使李嘉诚义无反顾,在商海搏击,最终成为香港首富、世界华人首富。

父亲生前教给李嘉诚许多丰富而珍贵的做人道理。比如“贫穷志不移”、“做人需有骨气”、“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等。

父亲的熏陶和遗训,李嘉诚永志不忘,并延展为从商准则。李嘉诚在香港乃至国际商界树立起良好的大家风范,因恪守商业道德而赢得了高度的信誉。这千金难买的信誉又回馈了

李嘉诚无数的财富。

从善生意隆

善是财源,善是财路。

——李嘉诚

在李嘉诚的经商原则中,以善从商是始终不变的,因为他懂得惟有从善才会生意兴隆。

李嘉诚终生难忘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饭碗危机”。

他在茶楼跑堂时,有一天,一位生意人在大谈生意经,李嘉诚听得入迷,竟忘了侍候客人茶水。待听到大伙计叫唤,才慌里慌张地持茶壶为客人倒茶,结果不小心把水洒到茶客的裤脚上。

李嘉诚吓坏了,木桩似地站在那里,一脸煞白,忘了向这位茶客赔礼谢罪。茶客是茶楼的衣食父母,是堂馆侍候的大爷,若是挑剔点的茶客,必会甩跑堂的耳光。

李嘉诚进茶楼是顶一个小伙计的空缺。该小伙计犯的是李嘉诚同样的过失。该小伙计倒霉,那茶客是“三合会白纸扇”(黑社会师爷)。老板不敢得罪这位“大煞”,逼小伙计下跪请罪,然后当即责令他滚蛋。

李嘉诚深知不妙。这时,老板跑了过来,正待斥责李嘉诚,不料那生意人茶客却为李嘉诚开脱说:“不怪他,是我不小心碰了他。”

茶客走后,老板对李嘉诚说:“我知道是你把水淋了客人的裤脚。以后做事千万得小心,万一有什么错失,要赶快向客人赔礼,说不定就能大事化小。这客人心善,若是恶点,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子。开茶楼,老板伙计都难做。”

母亲知道后,说:“菩萨保佑,客人和老板都是好人。”她又告诫儿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

李嘉诚后来再也没见过那位好心的茶客。他成巨富后对友人说:“这虽然是件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大事。如果我还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让他安度晚年,以报他的大恩大德。”

知恩图报,以善从商,是李嘉诚商业生涯的准则。即使后来在股市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李嘉诚始终恪守善意收购的原则。他总会将刀光剑影化作和风春雨,皆大欢喜。以至于有人戏称,要挫败李嘉诚的收购计划很简单,只要说一声“我不愿意”,李嘉诚绝对不会恶意收购的。

此外,李嘉诚一生所做的慈善义行不胜枚举。善心佛性为李嘉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生意滚滚而来。正如他自己说,善是财源,善是财路。

友情即财情

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

——李嘉诚

精通“借法”,乃是智人所为。李嘉诚的“借法”值得任何生意人化用。

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董事长荣毅仁邀请李嘉诚出任中信董事。

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于1978年移居香港。1986年,荣智健参加香港中信集团的工作,不久,升为香港中信的董事总经理。

荣智健雄心勃勃,他不满足坐“现成”的交椅,想凭自己的实力,创立一间完全由自己所控的公司。李嘉诚以扶植两个儿子的心理,关注荣智健的事业。

李嘉诚任中信董事10年,未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如今,交情不错的荣智健有心大展鸿图,世叔伯岂有不帮之理?

李嘉诚、荣智健都看好借壳上市,英雄所见略同。借壳上市是股市术语。一家公司上市,原则上需要5年以上的经营实绩。循正式手续在交易所上市,须花费相当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一些急于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他人的小型上市公司,以实现自己上市的目的。这些小型上市公司被喻为“空壳”——资产和营业额都极少,买家无需动用大额资金,有别于一般含义的股市收购战。

李嘉诚、荣智健在股市多方寻找、权衡,相中了泰富发展这只壳。李嘉诚的英籍高参杜辉、廉任主席的百富勤,为中信的财务顾问及收购代表。1990年1月,百富勤宣布向泰富主席曹光彪以12港元/股的价格购入其泰富股份,并以同样的价格向小股东全面收购。

泰富市值725亿港元,是当时股市“蚊型股”。中信没有付现金收购,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换股,及以物业作价的步骤而完成的。李嘉诚和荣智健都曾是港龙(曹光彪的主力舰)的股东,与曹光彪打过交道。因此,这次收购是经各方慎密协商的,是互利的公平交易。

到1991年6月,泰富经改组、集资、扩股之后,股权分配是:中信49%、郭鹤年20%、李嘉诚5%、曹光彪5%。泰富正式改名中信泰富,荣智健任董事长。从股权分配上,可见李嘉诚旨在促成这件事,而无意获取权益。

李嘉诚以自己的商业地位及经商才能,帮助中资,意义深远。“在商言商,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中资在香港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迅速崛起,逐渐形成与英资、华资三足鼎立的趋势。与中资交好,可为今后进一步的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力帮助中信借壳上市,李嘉诚不遗余力,但最后只占5%股权。这是李嘉诚一贯的风格。他不会饿虎扑食般锱铢必较于一单生意,而更注意日后的长远合作和利益。

李嘉诚常常说:

“最重要的是有远见,杀鸡取卵的方式是短视的作风。”

为没有敌人而自豪

这么多年来,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跟我合作之后,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

——李嘉诚

李嘉诚不仅靠他的诚信赢得他人的合作,同时也靠他的善良、仁慈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

和支持。

善待他人,是李嘉诚一贯的处世态度,即使对竞争对手亦是如此。商场充满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能做到这点,不少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

香港《文汇报》曾刊登李嘉诚专访,主持人问道: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经历那么多艰难风雨之后,您为什么对朋友甚至商业上的伙伴,抱有十分的坦诚和磊落?”

李嘉诚答道:

“最简单地讲,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

“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有中国人的勤劳、节俭的美德。最要紧的是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这是我的想法。”

“顾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老竞争对手怡和。李嘉诚鼎助包玉刚购得九龙仓,又从置地购得港灯,还率领华商众豪“围攻”置地。李嘉诚并没为此而与纽璧坚、凯瑟克结为冤家而不共戴天。每一次战役后,他们都握手言和,并联手发展地产项目。

“要照顾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与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追随李嘉诚20多年的洪姑娘洪小莲,谈到李嘉诚的合作风格时说,“凡与李先生合作过的人,哪个不是赚得盘满钵满!”

商场上,人缘和朋友显得尤其重要。善待他人,利益均沾是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诚实和信誉是交朋友的保证。正如在积累财富上创造了奇迹一样,李嘉诚的人缘之佳在险恶的商场同样创造了奇迹。

李嘉诚生意场上的朋友多如繁星,几乎每一个有过一面之交的人,都会成为他的朋友。他在生意场上只有对手而没有敌人,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信用最重要

一时的损失,将来是可以赚回来的;但损失了信誉,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

——李嘉诚

李嘉诚认为信誉是企业能否向前发展的关键。

李嘉诚说:

“在香港还是其他地方做生意,毕竟信用最重要。一时的损失,将来是可以赚回来的;但损失了信誉,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

“我做生意一直抱定一个宗旨,就是不投机取巧和以诚待人。”

“要让投资者得到利润,以建立公司的信誉,使日后配售更加容易。”

“在向客户作出承诺之后,无论碰到何种困难,仍要履行对客户的承诺,以取得客户的信任。”

1975年长实为了筹集资金,发行新股2000万股,筹得现金6800万港元,全部由李嘉诚承购。但他却自愿放弃1975~1976两年度的所有现金股息约1000万港币。

1983年长实以发行新股作价付款方式购买青洲英坭合作发展余下的土地。长实为此发行新股2400多万股,每股作价925元。附带条件是:李嘉诚私人向青洲英坭保证,在这些新股发行之日起14个月内,青洲英坭在任何时候都可拿这些股份向他换回等于925元一股的现金。换言之,李嘉诚私人承诺作长实股价倘使下跌的保障。这种牺牲自己利益的做法。在全世界的上市公司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1979年他以利息低于当时最优惠利率1/3,私人借出2亿港元资助长实向汇丰银行收购和黄的224%的股份,并没有指明还款日期,只说“在董事局决定符合集团最佳利益时归还”。

有一位与长实有工作联系的经理对《远东经济评论》的记者说:

“有三样东西对长江实业至关重要,它们是:名声、名声和名声。”

香港有一位股票经纪说:

“在投机与不诚实的环境中,很多人是靠欺骗来赚大钱。李嘉诚很诚实、正直,对自己的事负责。”

有位评论家指出:

“李嘉诚的发迹靠‘诚’,他的最大资产也是‘诚’。”

李嘉诚“忠实可靠”、“言行一致”,人如其名。这的确是李嘉诚取得成功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别做断生意

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

——李嘉诚

创业初期的李嘉诚年少气盛,急于求成,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了企业信誉的关键——质量。所以,创业不久,一帆风顺的李嘉诚遭到当头棒击,长江塑胶厂遭到重大挫折。

一家客户宣布李嘉诚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接二连三的客户纷纷拒收长江塑胶厂的产品,还要长江厂赔偿损失!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索赔的客户纷至沓来。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

“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不由李嘉诚不急如热锅上的蚂蚁。

屋漏偏遭连夜雨。银行知悉长江塑胶厂陷入危机,立即派职员催还贷款。全厂员工人人自危,士气低落。黑云压城城欲摧。长江塑胶厂面临着遭银行清盘、遭客户封杀的生死存亡的严峻局势。

质量就是信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李嘉诚竟然铸成如此大错,他深为自己盲目冒进痛心疾首。李嘉诚在母亲的开导下,痛定思痛,以坦诚面对现实,力挽狂澜。李嘉诚的第一招是“负荆拜访”。

首先要稳定内部军心,这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前提条件。因此,李嘉诚向员工坦率地承认自己的经营错误,并保证绝不损害员工的利益,希望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李嘉诚言出必信,因此,员工的不安情绪基本得到稳定,士气不再那么低落。

后方巩固之后,李嘉诚就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期限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李嘉诚坦言工厂面临着空前危机,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恳切地向对方请教拯救危机的对策。李嘉诚的诚实,得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谅解。大家都是业务伙伴,长江塑胶厂倒闭,对他们同样不利。银行、原料商和客户一致放宽期限,使李嘉诚获得了收拾残局、重振雄风的宝贵时间。

李嘉诚的第二招是立即清查库满为患的积压产品,将其分门别类、选好汰劣,然后集中力量推销,使资金得以较快回笼,分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解了燃眉之急,缓了一口气。

李嘉诚的第三招是利用缓冲的喘息机会,对工人进行技术岗位培训,同时筹款添置先进的新设备,以保证质量。

李嘉诚百般努力,在银行、原料商和客户的谅解下,终于一步一步地捱过劫难。

有人愿意跟你

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

——李嘉诚

李嘉诚深谙用人之道,他宁亏自己,也不亏大家,使企业富有凝聚力。长江有起有落,但不管怎样,鲜有跳槽者,这不能不说是李嘉诚用人的成功。

跟随李嘉诚创业的“老臣子”盛颂声在1980年谈到长江实业成功的原因时说:

“这主要是靠李嘉诚先生的决策和长江实业同仁上下齐心的苦干。”

“李先生每天总是8点多钟到办公室,过了下班时间仍在做事,公司同仁也都如此,这就使长江实业成为一家最有冲劲的公司。”

“李嘉诚先生做决策快速而准确,这么多年来从没有看错过人,没有做过错误的决定。”

“长江实业盈利近10亿港元。这么大的生意,公司的工作人员总数不足两百。”

“事业有成之后,李嘉诚又尽量宽厚待人,使和他合作过的个人或集团,全赚得盘满钵满。这便奠定了长江实业今后做更大发展的基础。”

兢兢业业是一家公司兴旺的基础,而与合作者利益共享,更是李嘉诚一贯的准则。李嘉诚很念旧情,对曾有功于长江者,都以恩相报。他留人先留心,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人才济济、高人满堂的大好局面。

李嘉诚说:

“只有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不会认为自己样样出众,承认其他人的长处,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所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假如今日没有那么多的人替我办事,就算我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李嘉诚用人留人的方法,概括起来,有这样几条:其一是以身作则,其二是利益共享,其三是以情感人,其四是知人善任。这几条,看起来简单,但真正用起来,非有博大的胸怀不可。对下属若是抱着过去的地主使唤“长工”的心理,不可能招揽到一群同心同德的追随者。

“一间小的家庭式公司要一手一脚去做,但当公司发展大了,便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令他们安心,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之道,简单来说是知人善任,但在原则上一定要令他们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