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有效性 整理版

招聘有效性 整理版
招聘有效性 整理版

招聘有效性文献综述:招聘有效性的衡量方法:

定义

什么是有效的招聘

我们理解

指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

来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合理配置招聘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招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通过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招聘目标简言之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为企业招聘到足够数量的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它需同时满足招聘时间’招聘成本招聘结果数量质量要求

有效招聘的定义:

美国学者George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5579915.html,kovich 等认为有效招聘就是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

我国学者谭玲丽&王弘认为有效招聘是指企业能够通过招聘中的各项测试找到满足企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朱军,夏同雨( 2006) 认为有效招聘是指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计划&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借以合理配置各种招聘资源,提高招聘的管理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招聘目标的过程。杨倩,行金玲,李明( 2006) 认为有效招聘是指组织或招聘者在适宜的时间范围内采取适宜的方式实现人&职位&组织三者的最佳匹配,以达到因事任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互赢共生目标。

招聘实际上是企业与应聘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企业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员工,应聘者也在挑选自己心仪的企业。因此,招聘有效性不是企业招聘阶段的一个孤立的概念,不仅仅是人才开发的源头,而且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秘诀%二&有效招聘的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招聘作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起始,许多学者对于招聘的研究都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开始的。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文献大多出自一些著名的工业心理学家之手,如夏特尔布朗和杰斯利、哈内尔等,他们侧重于解决个体层次的问题。之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国际人力资源研究和政治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在过去十几年中最重要的三个研究方向。

胡斯里德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具有“通用性”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该方法假

定存在确定的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且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行为。其他一些学者也认同了这个假定,并列出十项工作归属于最佳人力资源管理,胡斯里德另外增加了三项,这十三项中与招聘有关的就有两项:招工频率和选择录用。

美国学者George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5579915.html,kovich 等认为有效招聘就是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基于招聘结果来评价招聘工作的有效性;二是基于招聘成本来评价招聘工作的有效性;三是基于新员工的质量来评价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四是基于招聘渠道、方法来评价招聘工作的有效性。

文献综述

国外早在19 世纪中期就有学者开始对有效招聘进行研究,我国对有效招聘的研究始于20 世纪末,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专门针对招聘有效性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从招聘有效性理论、招聘有效性评价体系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1.2.1 招聘有效性理论文献综述-

国内:

我国学者徐君(2002)在分析企业招聘存在的通病的基础上提出企业人员有效招聘的对策,具体包括:合理制定用人计划,进行公开招聘;考虑招聘不同人员对招聘渠道的选择;细致,严密的组织招聘;分析应聘者的动机,注重德才兼备;面试与测试相结合。

章颂红(2005)提出招聘有效性的原则:即适用,双向选择,与企业文化相适配,效率优先,公平公开的原则,认为要从招聘渠道和招聘规划设计方面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不同的行业和职位的招聘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些更有利于有效招聘研究理论与实际运用的结合,如:

陈韩梅(2005)通过对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人才的分析,提出了企业招聘物流人才的知识技能标准体系。

刘小红,王成宇(2005)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物流企业人才学历,专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对人才的招聘存在误区,认为物流教育要针对物流企业人才的现状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对策。

张晓骞(2006)认为有效招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准确界定企业人才,二是树立招聘营销观念,选聘标准明确合理,三是选择合适招聘队伍,建立规范的招聘体系,四是兼顾长远利益,礼退落选人选

孙文静(2006)认为员工招聘作为现代社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以人的判断和互动为基础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种种博弈问题和博弈现象,她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和模型对招聘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建议。

胡星(2007)从防范人才过度流失的角度谈论如何进行有效招聘,并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出现,以往受到赞赏和欢迎的注重“圈住人才”、“留住人才”的传统用人观念和科技人才政策必将受到挑战。

朱正亮、陈珍珠(2007)提出要提升中小民营企业的招聘效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充分认识招聘工作对企业的重要影响;提高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确定科学的招聘程序;选择合理的招聘渠道和方法;建立明确的招聘目标、建立科学的选拔标准以及招聘质量考核体系。

谭玲丽、王弘(2006)运用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分析了1994 年至2006年8 月发布在CNKI 全文数据库的34 篇有关企业有效招聘的文章,对有效招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他们认为未来有效招聘的研究中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各个企业应该加

强对有效招聘的研究,特别是作为具体从事招聘工作的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角度注重对有效招聘的研究。第二,对于招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受主观印象左右、技术操作失灵等,现在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需要企业和理论研究人员的进一步探讨。第三,进一步加强有效招聘的理论研究。当前学术界对有效招聘的效度界定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很难形成一致性意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一步加强有效招聘的有关理论研究十分必要。第四,专业研究人员在有效招聘研究方面,应该更加密切结合企业实际,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更多地深入企业,进入企业的招聘流程,做实地调查研究,以提高研究理论成果的质量水平和对企业招聘的指导价值。第五,可以更加注意角度,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还要注意从应聘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在招聘中如何构筑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而成为全面的有效招聘。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被运用于人力资源的研究当中,比如产生于心理学领域的胜任力、被引入人才招聘分析的博弈论和价值工程理论。目前,以胜任力来鉴别高绩效者和优秀员工的方法逐渐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流行起来,且在招聘、甄选和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973 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提出胜任力概念。他认为,所有与成功有关的心理或行为特征都可以看作是胜任力,例如:①知识:指对某一职业领域有用信息的组织和利用;

②技能:指将事情做好的能力;③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想表现出的形象;④自我概念:是指对自己身份的认识或知觉;⑤人格特质: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特征及典型的行为方式;⑥动机/需要:指决定一个人外显行为的自然而稳定的思想。麦克利兰认为,通过某些个人特征和胜任力可以将高绩效者鉴别出来。

随后其同事波雅提兹1982 年撰文将胜任力定义为“个体的潜在特征,可能是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的方面,或者他(她)所运用的知识体”。

经过多年的研究,“胜任力”的内涵也逐步发生了许多变化,罗茨(1999)更是提出了一个胜任力方程式:胜任力=智力+教育+经历+道德规范+/-兴趣

胜任力的研究及应用在我国有关领域也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例如,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根据不同层级岗位要求的胜任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发面试和笔试问题;此外,一些政府人事部门和专业招聘网站已陆续开发出一系列的人才测评工具,其测评的项目包括:卡特尔16PF

个性测评、实用性格特征测评、职业兴趣测评、事业驱策力测评、管理人员逻辑推理测评、敏感性与沟通能力测评、创新能力测评、解决问题风格测评、行政职业能力测评、领导者能力结构测评、经理人员资格测评等。这些人才测评工具的开发,为企业量化测评求职者的胜任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游戏论。它是一门研究相互影响着的局中人进行策略选择时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在国内,博弈论的发展方兴未艾,从文献中可以看到招聘和激励这两块微观职能部分是博弈论研究的热点,对于招聘的研究主要还是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进行解释。比如在管理层与招聘人员的“委托—代理”模型中,招聘人员努力工作的条件是必须在他们采取偷懒策略所能获得的报酬之上,再获得足以弥补努力工作比偷懒所付出的成本的增加额。因此,为了避免由于招聘人员的个人原因造成的招聘无效,必须给予招聘人员适当的激励,以避免其消极怠工。激励形式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因人而异。

价值工程理论就是说,使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功能和成本的变化,使使用价值最大化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提高功能、降低成本。这就是企业管理中被称为“大高低”的目标管理原则,即大价值,高效能,低成本。将价值工程理论引入人才招聘中,就是通过招聘人员有效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得招聘人员的使用价值最大化,通俗点说,就是花最少的成本和时间,为企业招聘到尽可能多且合适的人才。其实这也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

1.2.2 招聘有效性评价体系文献综述

最初关于招聘有效性的评价,集中于招聘方法和招聘渠道的选择是否有效。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S·克雷曼的观点中就体现出合理运用招聘方法的重要性。他将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归为16 种,其中四种与招聘有关,分别是:①招聘时以正确的方式挑选到合格的员工,直接有助于提高组织竞争力;②高工资,吸引更多合格的求职者,减少流失发生,表明企业重视员工;③内部晋升,给员工提供“好好干”的诱因,并能给员工一种公平和正义的感觉;④长期观点,通过对员工的长期聘用获得更为持久的企业竞争力。

我国许多学者也从招聘方法或招聘渠道的选择上研究了招聘有效性的评价指

标。

王海东(2004)认为做好员工招聘工作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做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第二,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公平竞争机制;第三,做好岗位定员和岗位说明书;第四,用改革的思想促进招聘,用招聘的机制推动改革的发展

裴敬(2006)认为双向选择只有利于招聘方,另外,招聘条件与实际要求存在差距、忽视内部招聘以及招聘人员的素质等因素都会影响招聘效果,要从这些方面进行改善

姜邵平,张斌(2006)认为有效招聘的关键要素包括正确理解企业人才概念;坚持以企业战略为指导;将招聘建立在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详细的工作分析的基础上;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通力合作;提高招聘人员的素质;确保招聘中的诚信问题等

具体到招聘有效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我国目前有两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张一驰在《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一书中就提出可以考虑用一些客观因素作为指标对招聘工作进行评价,这些指标包括不同来源申请人的招聘成本、不同来源申请人的素质、不同来源的新员工的业绩、不同来源的员工留职率以及不同的招聘者招聘来的员工的业绩的差异等。他参考George T. Milkovich 和John W.Boudreau 的观点建构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招聘评价体系,详见表1.1。他认为,所有的评价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在花费的资源既定的条件下,为工作岗位找到的招聘作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起始,许多学者对于招聘的研究都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开始的。表1.3 员工未来工作绩效预测方法的效度系数

招聘新员工并进行培训的预测方法根据当前绩效预测未来绩效的方法

智力测验0.53

工作试用0.44

个人简历0.37

背景调查0.26

实际工作0.18

面试0.14

培训和实际工作成绩0.23

学术成果0.11

教育背景0.10

兴趣0.10

年龄-0.01

工作实例测试0.54

智力测验0.53

同事评价0.49

以往工作绩效评价0.49

专业知识测验0.48

评价中心0.43

我国的学者中,陈育庆认为招聘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看是否能及时招到所需人员以满足企业需要;二看是否能以最少的投入招到合适人才;三看所录用人员是否与预想的一致、适合公司和岗位的要求(而不是面试时觉得不错一经试用才发现不行);四看“危险期”(一般指进公司后的6 个月)内的离职率。

曹红月(2005)等人编著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务》一书中提出:人员招聘的成本是鉴定招聘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所招聘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衡量招聘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对所招聘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 录用比= 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录用比越小,相对来说录用者的素质和能力越高,反之则越低。

(2) 招聘完成比= 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招聘完成比小于或大于100%,说明在数量上低于或超过计划的程度。

(3) 应聘比= 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越大,说明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越好,同时说明被录用人员的人员素

质可能越高。

(4) 收益—成本比= 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收益—成本比是经济评估指标,同时也是人员招聘工作有效性的考核指标,

收益—成本比越高说明人员招聘的质量越好,招聘效果也越好。

其实,各行业各职位的招聘标准和招聘要求并非一致,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招聘方法

的选择也是评判招聘有效性的手段之一。对于招聘方法的选择也是各取所需,其有效性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得出以一论百的结果实属不易。

近年来兴起的招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背景调查。背景调查并非当前兴起的一门招聘技术,美国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运用。背景调查是指通过从外部求职者提供的证明人或以前工作的单位那里搜集资料,来核实求职者的个人资料的行为。是一种能直接证明求职者情况的有效方法,通过背景调查,可以证明求职者的教育和工作经历、个人品质、交往能力、工作能力等信息。背景调查是美国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企业外部申请者进行筛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美国企业主要背景核实方式为推荐信核实,其次为电话核实,也有利用商业调查公司进行的。商业调查公司通过美国的公共记录系统,购买有信用记录的企业的记录资料,无论从费用还是效率上来说,对委托企业都具有吸引力

2、技能清单法。技能清单法是指根据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记录,针对空缺职位查询公司内部员工的技能清单,如学历、证书、经验、技能、能力、参加的项目,以及管理人员继任计划等,来选定职位候选人的一种内部招聘方式。其优点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选定候选人,且比较客观。但对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要求较高

3、网络招聘。也称在线招聘或者电子招聘,它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招聘活动,包括信息的发布、简历的搜集整理、电子面试以及在线测评等。对用人单位来讲,在网上招聘有着收费低、速度快、针对性强等好处,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些跨地区或者跨国的大公司而言,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选拔不同的人才,提高了其有效招聘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网络招聘在我国刚兴起,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观念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研究

4、电话招聘。电话招聘在我国尚未兴起,是通过电话来完成初步甄选。国外许多大型公司已经开始建立专门的电话招聘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甄选求职者,并把他们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这种招聘方式能更快、更节省的为企业招募到员工,如果企业暂时不具备建立电话招聘部门的条件,还可以运用专业的服务机构来获得技术支持

申请人的适用性。这种适用性可以用全部申请人中合格的数量所占的比重、合格申请人的数量与工作空缺的比率、实际录用到的数量与计划招聘数量的比率、录用后新员工绩效的水平、新员工总体的辞职率以及各种招聘来源得到的新员工的辞职率等指标来衡量。另外,企业还要对那些拒聘的申请人进行调查分析,尤其是对所提供的工资的接受与否状况进行了解,从中便可以发现许多与当时劳动力市场工资行情相关的重要信息

表1.1 招聘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具体指标

一般评价指标

1.补充空缺的数量或百分比

2.及时地补充空缺的数量或百分比

3.平均每位新员工的招聘成本

4.业绩优良的新员工的数量和百分比

5.留职至少一年以上的新员工的数量和百分比

6.对新工作满意的新员工的数量或百分比

基于招聘者的评价标准

1.从事面试的数量

2.被面试者对面试质量的评级

3.职业前景介绍的数量和质量等级

4.推荐的候选人中被录用的比例

5.推荐的候选人中被录用而且业绩突出的员工的比例

6.平均每次面试的成本

基于招聘方法的评价指标

1.引发的申请的数量

2.引发的合格申请的数量

3.平均每个申请的成本

4.从方法实施到接到申请的时间

5.平均每个被录用的员工的招聘成本

6.招聘的员工的质量(业绩、出勤等)

朱军,夏童雨,旷开源(2006)从分析招聘有效性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因素入手,在此基础上也构建了一套人力资源招聘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详见表 1.2。他们认为衡量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实质上就是要考察招聘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影响招聘目标实现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工作分析不全面、招聘系统不规范以及招聘方法和招聘工作的效度与信度不高等几个方面。另外,他们认为简单加权评估法、函数分布评估法也可以对招聘有效性进

行评估。

表1.2 招聘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具体指标

基于招聘结果的评价指标

1.招聘的员工数量和空缺职位比

2.空缺职位填补的及时性

3.员工与组织制度的匹配度

4.员工与职位的匹配度

5.员工与组织文化的匹配度

基于招聘成本的评价指标

1.单个员工的招聘成本

2.招募成本

3.选拔成本

4.录用成本

5.安置成本

基于新员工质量的评价指标

1.员工的道德素质水平

2.员工的组织协调能力

3.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

4.员工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的能力

5.用人部门对员工表现的满意度

6.员工的流失率

基于招聘渠道、方法的评价指标

1.招聘渠道的效度

2.招聘方法的信度

3.面试方法与招聘结果的关联度

4.招聘周期和速度

由此可见,对于招聘有效性的界定和评估是非常繁杂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笔者对企业招聘有效性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的初衷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虽然从综述中可以了解关于招聘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不算多,但是关于招聘有效性测评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的。

早在20 世纪50 年代,通用电气公司就建立了雇员关系指数,试图通过这个指数来衡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益情况。与招聘有关的指数是人力资源绩效指数,它是使用大量的人力资源系统数据建立的,开发者称它能够成功的用来评估企业在招聘、选择、培训和留用等方面的工作。

布雷奥赫(1992)表示,可以通过效用分析来评价招聘程序是否有效。分析包括招聘过程中各阶段的标准,如求职者的数量和求职者类型、每个求职者所需花费的成本、提供的“报价”、企业需要雇佣的人数及类型和新来者的初始期望。为找出招聘成败的原因,评价应根据长—短期利益估算出不同招聘方法、招聘人类型、求职者来源和发布招聘信息的成本。

有学者运用一定的预测方法对员工的未来绩效进行预测,从而评判企业招聘员工的有效性。Wayne F. Casio 在其《人力资源管理》(1955)一书中对这种预测方法的效度系数进行评估,如表1.3 所示

表 1.3 员工未来工作绩效预测方法的效度系数

招聘新员工并进行培训的预测方法

智力测验0.53

工作试用0.44

个人简历0.37

背景调查0.26

实际工作0.18

面试0.14

培训和实际工作成绩0.23

学术成果0.11

教育背景0.10

兴趣0.10

年龄-0.01

根据当前绩效预测未来绩效的方法

工作实例测试0.54

智力测验0.53

同事评价0.49

以往工作绩效评价0.49

专业知识测验0.48

评价中心0.43

《浅析招聘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王虎邦,甘甜甜中国市场2013 年第20期维度的择取充分借鉴了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 #..!) 的#平衡计分卡$思想,即以公司招聘战略为导向,寻找能够驱动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建立与关键成功因素具有密切关联的关键指标体系,通过关键指标的跟踪监测,衡量战略实施过程的状态并采取必要的修正,以实现有效招聘系统功能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内部流程"财务"用人部门"学习与改进四个维度!在各维度的具体指标选择上,以招聘有效性指标体系的现有文献为基础,针对国内外学者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中,重点关注的指标加以分析和提炼!

结语

可以看到,国外在20 世纪初期就有学者开始对有效招聘进行研究,我国对有效招聘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在招聘有效性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不同的切入点具体地界定了有效招聘的概念%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丰富了招聘有效性的内涵和外延,为日后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善了招聘有效性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国内外不同学者结合不同行业基于不同的视角,深入研究了如何评价和提高企业招聘的有效性,这使得有效招聘在管理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纵观国内外相关的研究领域可以发现学者们对招聘有效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企业员工招聘有效性的研究尚处

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不多%对招聘有效性概念的界定仍然没有得到完全一致的认同,招聘有效性的评价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招聘有效性评价指标选取上看,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而且评价技术多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些评价技术和方法很难适合中国企业发展情况%’对于制约有效招聘的各种问题以及提高招聘有效性的对策,需要结合实证分析,从企业和应聘者两个角度做进一步探讨%

各招聘渠道分析

精品文档人员招聘渠道分析 一、招聘渠道、校园招聘1 2、职介所招聘(人才中心招聘会)3、现场招聘(社会招聘会)4、网络平台招聘(智联招聘、58同城、前程无忧等)、猎头公司招聘5 6、传统媒体广告员工推荐、7 、微信朋友圈招聘8 二、招聘渠道分析校园招聘园招聘也称上门招聘,是许多企业采用的一种招聘渠道,主要校方式有企业到学校张贴海报,招聘讲座和毕业分配办公室推荐等,吸引即将毕业的学生前来应聘,对于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由学校推荐,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职位也可通过学校委托培养后,企业直接录用。通过校园招聘的学生可塑性较强,干劲充足。但是这些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才能真正开始工作,且不少学生由于刚步入社会对自己定位还不清楚,工作的流动性也可能较大。 . 精品文档:校园招聘能够极大的提高公司在高校圈的知名度,为公司储优点备人才提供人才库,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奠定基础,而且校园招聘的费用低廉,对知名企业而言有时甚至是免费入场。校园招聘虽然能够吸引众多的潜在人才,但是这类人员的职缺点:不高,有脚踩两只船或几)(业化水平态度、与业技能、行为习惯等只船的现象,流失率较高,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精力进行系统完整的培训。职介所招聘(人才中心招聘会)在全国各大城市,一般会有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建立人才库,为企业寻找人才,另一方面也帮助人才找到

合适的雇主。一般包括针对中低端人才的职业介绍机构。企业通过 这种方式招聘是最为便捷的,因为企业只需把招聘优点:需求提交给人才介绍机构,人才介绍机构就会根据自身掌握的资源和信息寻找和考核人才,将合适的人员推荐给企业。针对性强,节省人力、费用 低廉。如果对计算机、通信等专业性强的热门人才或者高级缺点:但对于人才的招聘效果不太理想。现场招聘(社会招聘会)现场招聘是一种企业和人才通过第三方提供的场地,进行直接面对面对话,现场完成招聘面试的一种方式。现场招聘一般包括招聘会及人才市场两种方式。招聘会一般由各种政府及人才介绍机构发起和组织,较为正规,同时,大部分招聘会具有特定的主题,比如应届毕业生专场、研究生学历人才专场或IT类人才专场等,通过这种毕业时间,学历 层次,知识结构等的区分,企业可以很方便的选择适合的专场设置招聘摊位进行招聘。对于这种招聘会,组织机构一般会先对入会应聘者进行资格的审核,这种初步筛选,节. 精品文档省了企业大量的时间,方便企业对应聘者进行更加深入的考核。人才市场与招聘会相似,但是招聘会一般为短期集中式,且举办地点一般为临时选定的体育馆或者大型的广场,而人才市场则是长期分散式,同时地点也相对固定。因此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长期招聘的职位,企业可以选择人才市场这种招聘渠道。现场招聘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省企业初次筛选简历的时间成本,同时简历的有效性也较高,而且相比其他方式,它所需的费用较少。但是现场招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是地域性,现场招聘一般只能吸引到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应聘者。

企业网络招聘有效性分析

企业网络招聘有效性分析 ——某木业公司网络招聘的情况与分析 摘要:某木业公司现在员工总数约400人(其中后勤及管理人员约70人),所处位置系漳州地区某小型工业园,由于附近工厂不多,流动人口较少,无法形成一定规模的劳动力市场,因此员工招聘较为困难;如果在报纸刊登招聘广告或参加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会,费用一天几百元,且也只是一天的效果,而事实上一天当中是很难马上找到合适的人才,所以目前基层员工一般依靠老员工介绍的方式,而后勤及管理人员如财务、营销、物流、采购等则以网络招聘渠道为主。本文结合该公司近期的网络招聘实际情况,分析、探讨如何科学地实施并提高网络招聘的成功率。 关键词:人才企业网络招聘成功率 一、网络招聘概述: 网络招聘也称在线招聘或者电子招聘(E-Recruiting),它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招聘活动,包括信息的发布、简历的搜集整理、电子面试以及在线测评等。在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收集应聘简历、搜索合适的人才信息,这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网上进行招聘的方式。 根据《2015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发展报告简版》: 1、2014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求职者规模达到11525.2万人,增长率为10.9%。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推动在线求职者数量的增加,2018年预计突破 1.6亿人。 2、高学历人群是网络求职者的主体,未来学历结构或将更均衡:2014年中国网络招聘求职者中,高学历人群占比为85.7%。伴随着互联网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渗透,以及生活服务的发展,未来低学历群体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 3、招聘PC网站月活跃用户数稳定在1.4亿人:2014年中国网络招聘网站月度覆盖人数平稳增长,从环比增长率来看,1-2月由于受传统春节的影响月度覆盖人数较低,环比增长率有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从同比增长率来看,下半年同比增长较快,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整体增长趋势向好。

如何提高企业招聘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企业招聘的有效性 马方军 (管理学院财111 119104013) 摘要:招聘,即“选人”是人力资源管理“选人、育人、用人、待人、留人”五大职能之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如果起点的质量不高,那么不仅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事倍功半,更会影响到公司决策的执行。有效的人才招聘是企业补充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有助于创造企业组织的竞争优势,有助于组织形象的传播,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企业招聘中存在人力资源部门职能建设滞后、招聘人员素质不高、招聘标准不合理、手段不科学、忽视成本与效率核算等问题,从而使企业招聘有效性受到影响。所以企业应从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和职位分析、组建合适的招聘团队、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采用科学有效地甄选方法以及招聘后跟进服务等环节出发来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关键字:企业招聘现状招聘的有效性影响因素改进 序言 人员招聘是企业为了弥补岗位空缺而进行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总称。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我国以其广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相对优秀的劳动力素质成为了全球资源配置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就像一块大磁铁一样,大规模地吸收着国外的直接投资,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人才争夺战已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许多跨国公司纷纷采取各种招聘渠道,运用各种招聘手段,以期能得到最好、最合适的“人才”。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人才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第一资本,成为核心竞争力,所以人才成为各方重视的第一要素,寻找人才十分重要。招聘工作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对企业招聘现状的调查发现, 很多企业的招聘工作相当随意,对人才的不重视现象很严重,致使招聘不到很好的员工。所以招聘的有效性成为很重要的环节。有效招聘主要是指企业对众多的求职者进行甄别,选择出符合自己企业需要的人,并且还应当保证这种甄别、挑选具有相应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企业能够通过招聘中的各项测试找到满足企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 相关文献回顾 近来的研究显示,几乎80%的员工流失与招聘阶段的失误有关,有效招聘就是控制人才流失的源头。而对于有效招聘的衡量,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标准。

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策略

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策略 摘要:未来的企业发展和竞争,是人才、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的竞争,究其核心,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员招聘这个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已被许多单位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而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不能提高人员招聘的有效性,将关系到能不能招聘到最合适的人员,从而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在人员招聘上下功夫,提高招聘的有效性。本文从招聘的招募、选择、录用三个阶段来分析提高人员招聘的有效性对策,首先是在招聘的招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为接下来工作打好铺垫;第二是在招聘的选人环节,工作的重心是有效的组织面试;最后是招聘的最后一个环节—录用,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录用的公平性和适用性,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人才资料库,以方便以后的招聘活动。 关键词:人员招聘有效性招聘策略 问题提出 企业的发展,人是关键因素;人员招聘作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招聘过程中,有不少单位招聘结果不尽人意:有的未能如愿以偿地招得到合适的人才,制约了单位的发展;有的即使招到了合适的人才,却不能留住人才,使前期在招聘中付出的努力都成为“无用功”。因而,如何招人,能否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将影响到企业的招聘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决定企业能否找到合适的人。 那么企业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如何才能提高人员招聘的有效性,提高人员招聘的效率的呢? 问题解决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认真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 招聘工作是否成功、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聘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在招聘前做好细致、充分的准备工作才有可能确保招聘的有效性。 1、做好企业宣传 想要招聘人才,就要让人才充分了解自己的公司,在招聘之前企业要做好自己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公司。 2、分析人才需求,确定需要招聘的岗位 在招聘之前,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确定需要招聘的岗位。 3、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明确、详细的工作说明书

有效的选择招聘渠道分析

各种招聘渠道分析 当前人才市场活跃,各用人单位间竞争激烈,真可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因此招聘渠道的选择成为争夺人才的焦点之一。 如何来选择一个好的招聘渠道一直是困扰人事经理的问题之一。那么,什么是一个好的招聘渠道呢?一个好的招聘渠道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一、招聘渠道具有目的性。即招聘渠道的选择是否能够达到招聘的要求。 二、招聘渠道的经济性。指在招聘到合适人员情况下所花费的成本最小。 三、招聘渠道的可行性。指选择的招聘渠道符合现实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招聘渠道简介: 招聘渠道按照招聘人员来源方式不同可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所谓内部招聘,就是当公司出现空缺的位置时,主要是通过提拔内部员工来解决招聘问题;外部招聘则主要是吸收外部新鲜血液来解决招聘问题。 选择招聘渠道的步骤 一、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 二、分析招聘人员的特点。 三、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 四、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 招聘什么样的人员选择什么样的招聘渠道,不同的人才猎取的方式也不一样,要下对药才行。一个组织在进行招聘活动的时候,是采取内部招聘还是外部招聘,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招聘职位的要求、组织的文化、外部环境资源状况。 选择外招,目前市场上的招聘渠道大致可发分为:传统媒体、人才招聘会、网络招聘、“猎头”公司、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介绍所、校园招聘、内部推荐、“走进来”的方式、人事外包等。 一、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电视广告、广播电台、报纸广告、行业、专业杂志、专业的报聘媒体(报纸、刊物)。 在报纸杂志或电视上刊登、播放招募信息受众面广,一般会收到较多的应聘资料,同时也可以宣传企业的形象。通过这一渠道应聘的人员分布广泛,但高级人才很少采用这种求职方式,所以招聘公司中基层和技术职位的员工时比较适用。同时该渠道的一个缺点在于对应聘者信息的真实性较难辨别,人力资源部门在这方面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人才招聘会 每年每月每周,都会有人才交流中心与其它机构主办的人才招聘洽谈会。人才招聘会可以让应聘者与用人企业直接交流与接洽,并节省了两者之间的时间。并且这种人才招聘会走向专业会,市场发展日益完善。企业选择的余地较大,但对于招聘高级人才或特殊人才、长期人才招聘计划则不是理想的选择。企业选择人才招聘会一定要了解当地的人力资源走向,同行业的人事政策和人力需求。同时也可能现场宣传公司提供机会。 三、网络招聘 通过网上招聘是近几年来新兴的招聘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由人才交流公司或中介机构完成网上招聘,企业直接网上招聘。网上招募渠道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三大特点:一是成本较低廉,据专业人士介绍,一次招聘会的费用可以做两个月的网上招聘;二是网络本身是一层屏障,通过网络的应聘者一般在计

招聘有效性-整理版

招聘有效性文献综述:招聘有效性的衡量方法: 定义 什么是有效的招聘 我们理解 指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 来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合理配置招聘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招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通过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招聘目标简言之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为企业招聘到足够数量的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它需同时满足招聘时间’招聘成本招聘结果数量质量要求 有效招聘的定义: 美国学者George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5579915.html,kovich 等认为有效招聘就是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 我国学者谭玲丽&王弘认为有效招聘是指企业能够通过招聘中的各项测试找到满足企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朱军,夏同雨( 2006) 认为有效招聘是指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计划&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借以合理配置各种招聘资源,提高招聘的管理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招聘目标的过程。杨倩,行金玲,李明( 2006) 认为有效招聘是指组织或招聘者在适宜的时间范围内采取适宜的方式实现人&职位&组织三者的最佳匹配,以达到因事任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互赢共生目标。 招聘实际上是企业与应聘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企业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员工,应聘者也在挑选自己心仪的企业。因此,招聘有效性不是企业招聘阶段的一个孤立的概念,不仅仅是人才开发的源头,而且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秘诀%二&有效招聘的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招聘作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起始,许多学者对于招聘的研究都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开始的。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文献大多出自一些著名的工业心理学家之手,如夏特尔布朗和杰斯利、哈内尔等,他们侧重于解决个体层次的问题。之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国际人力资源研究和政治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在过去十几年中最重要的三个研究方向。 胡斯里德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具有“通用性”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该方法假定存在确定的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且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行为。其他一些学者也认同了这个假定,并列出十项工作归属于最佳人力资源管理,胡斯里德另外增加了三项,这十三项中与招聘有关的就有两项:招工频率和选择录用。 美国学者George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5579915.html,kovich 等认为有效招聘就是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基于招聘结果来评价招聘工作的有效性;二是基于招聘成本来评价招聘工作的有效性;三是基于新员工的质量来评价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四是基于招聘渠道、方法来评价招聘工作的有效性。

浅谈企业人员招聘有效性问题

浅谈企业人员招聘有效性问题 **** (**学校 **专业 **班)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小民营企业在其发展中碰到了一些问题,招聘效率低下就是其中之一。人员招聘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招聘有效性的概念入手,指出衡量招聘有效性的指标,结合相关企业的经验总结分析了影响招聘有效性的因素以及目前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提高招聘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招聘有效性,指标,因素,对策 现今的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创造出突出的业绩,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因此,为企业配备优秀的人才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这使得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有企业负责人认为“在企业中再也没有比招聘更重要的工作了”。[1]但是,用人部门常常抱怨招聘工作没有效率,没有及时招募到需要的人才,而人力资源部门常常为招聘工作奔波忙碌而得不到用人部门的肯定。因此,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招聘的有效性是指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合理配置招聘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招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通过“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招聘目标。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能否招聘到合适且优秀的人才,形成优质的人才队伍,事关着企业未来的发展。“选人”是人力资源治理“选人、育人、用人、待人、留人”五大职能之首,是人力资源治理的第一步,假如起点的质量不高,那么不仅后续的人力资源治理工作会事倍功半,更会影响到公司决策的执行。人力资源部门应该重视招聘创新,力求做到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下人才竞争的需要[2]。在招聘前做好认真分析,利用现代技术发布充分的信息,利用科学的手段组织好招聘活动,并不断提高招聘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人才招聘的有效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招聘有效性的衡量指标 招聘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包括:人员匹配度,招聘及时性,招聘效果评估以及招聘成本的控制。人力资源的招聘工作是组织的一种经济行为,必然要纳入组织的经济核算,这就要求组织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即以最低的成本来满足组织的需求。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招聘成本应该被列为评价行为有效性的主要内容。而

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才能在单位投入下实现招聘效益的最大化呢? 一、界定清晰可行的“选人标准”。 标准要求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以作为招聘部门考察人、面试人、筛选人、录用人的标杆。因为人才不是越优秀越好,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是“软”素质,这由企业文化决定。即选人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是强调个性突出还是团队合作?是开拓型还是稳健型?等等,这侧重于考察应聘者的兴趣、态度、个性等。 (二)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是“硬”条件,通过职务分析明确该岗位的人需要具备的学历、年龄、技能、体能等。这侧重于考察应聘者的能力、素质等。 只有掌握了标准,招聘人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用心中的这把“尺”去衡量每一位应聘者。否则稀里糊涂,根本没有办法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挑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更严重的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优秀的人选在试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竟然并不适合本企业,从而造成企业财力和精力的极大浪费。 二、招聘企业应走出“卖方市场”,树立“双向选择”的现代人才流动观念,与应聘者特别是重点应聘者(潜在的未来雇员)平等地、客观地交流,双向考察,看彼此是否真正适合。 时常听招聘企业抱怨人才市场虚假简历、假文凭满天飞,但反过来看看招聘企业,是否也在发布虚假信息?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一些企业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吸引应聘者,常会故意美化、夸大企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以致应聘者过分相信招聘企业的宣传而对企业满怀期望。这样的人一旦进入企业,发现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原先设想的那样好,就会产生失落、上当受骗的感觉,挫伤工作积极性。 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应把发展前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当然要保密)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做客观的介绍,以职业顾问的身份站在应聘者的角度分析其到本企业工作的利弊及发展机会、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供应聘者权衡。只有这样,才能招到对本企业感兴趣的人,同时把应聘者因前后反差大而离职的比例降到最低程度。 三、研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招聘策略。 企业选人是讲求“实用性”还是为后期发展储备人才?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招聘策略。前者要求主要针对社会上有工作经验的人开展,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上岗后经过短期的工作熟悉即能胜任工作;后者可以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展,着眼于应聘者的发展潜力,看经过几年的培养,是否可以在将来用人的时候发挥作用。 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各有利弊,如何处理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的关系,也是企业招聘的一个策略。 四、招聘人员要有高度的负责精神,既对企业负责、也对应聘者负责,树立“优秀≠合适,招进一名不合适的人才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的观念。

如何评估招聘的有效性

如何评估招聘的有效性 招聘的有效性是指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合理配置招聘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招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通过“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招聘目标。 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对招聘结果的成本核算与效果评估做得不够,有的甚至根本没意识到对招聘结果的评估与总结,许多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者都不太清楚应该如何评价招聘工作的效果。有的经理只关心招聘到多少人,有的关心在招聘上花了多少时间,多少钱,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关注新雇员是否喜欢这里的工作。招聘的有效性评估被忽视了。 招聘结果——招聘评估的王道 引例:2006年12月,一家IT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了用人部门人才需求调查,共得到35个岗位需求,公司通过中华英才网和当地报纸发布了招聘信息,共收到简历520份,通过简历筛选,公司按照6:1的比例选定了210个求职者进行笔试,按照3:1的比例选定了105个求职者进行面试和心理测试,历时25天,共录取了29名合格的求职者,但最终只有24名求职者最后来公司报到并签订了劳动合同,这24名新员工在2007年底的绩效考评中,23名为优秀,1名为良好。 分析:组织的运行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作为保证,而组织开展招聘工作正是因为职位有缺口或需要实现一定的资源更替。因此,衡量组织招聘工作成效的最直接体现就是空缺职位填补数量、及时性,新招聘员工与组织、职位的匹配性等,一般认为,通过招聘行为使得组

织的职位缺口越少,空缺职位得到填补越及时,新招聘的员工与组织的职位、文化、制度越匹配,招聘工作就越有效。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考察如下指标来评价招聘的有效性。 招聘完成比: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如果招聘完成比等于或大于100%,则说明在数量上全面或超额完成了招聘计划。 招聘完成时间:职位空缺到填补空缺所用的时间。一般来说,时间越短,招聘效果越好。 应聘比: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应聘比越大,说明发布招聘信息的效果越好,同时说明录用人员的素质可能较高。 录用比:录用人数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录用比越小,相对来说,录用者的素质越高;反之,则可能录用者的素质较低。 录用合格比=录用人员胜任工作人数/实际录用人数。录用合格比反映当前招聘有效性的绝对指标,其大小反映出正确录用程度; 基础比=原有人员胜任工作人数/原有总人数,反映以前招聘有效性的绝对指标。录用合格比和基础比的差反映当前招聘的有效性是否高于以前招聘有效性的平均水平,即招聘有效性是否逐步提高。 招聘成本——公司能否承受其重 引例:黄龙公司为了加强销售工作,2007年3月开始招聘销售经理,通过层层选拔,采用了笔试、面试、性格测评,还请了大学教授设计了情景面试程序,终于选拔出了一位合格的销售经理,花费将近2万元。该销售经理上任后倒也称职,但半年后辞职,带走了公司一半的客户,使公司遭受巨大损失。

人资二参考.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对策研究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个人技术工作总结 题目: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对策研究 姓名:胡X X 身份证号:420XXXXXXXXXX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湖北省武汉市 所在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对策研究 姓名: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摘要: 招聘作为企业获取人才资源的重要来源,企业若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人力资源的供给,所以人员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重要内容,也是组织创造和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企业招聘工作的质量决定了企业整体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将起到极为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人员招聘工作普遍反映出质量偏差、效率不佳、有效性不高等失效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企业人员招聘工作的现状,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探讨导致人才招聘工作失效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提高人才招聘有效性的相应对策。 正文 一、当今我国企业的人员招聘形势 招聘(recruiting)是企业与内部和外部人力资源的一种有计划的交接方式,包括与确认是否选用工作者有关的所有活动。它强调了企业员工的资源化。所谓人员招聘,就是指组织通过劳动力或者人力市场获取人力资源的活动,它是组织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依据市场规则和本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通过各种可行的手段和媒介,向目标公众发布招聘信息,并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招募、聘用组织所需人力资源的全过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人力资源招聘涉及到规划、途径、组织和实施等许多方面,它是组织获取人力资源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人员选拔的基础。是实现企业有目的在于招募现所需的人才,使之人才与岗位之间的有效匹配,实现“让最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时间位于最合适的位置,为企业创造最大的贡献”[1]。人员招聘是企业吸引有效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现代社会竞争的制高点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才能繁荣昌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求职难”与“招工难”却双

如何评估招聘活动的有效性

如何评估招聘活动的有效性 摘要:招聘,即“选人”是人力资源管理“选人、育人、用人、待人、留人”五大职能之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如果起点的质量高,那么不仅后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轻松很多,并可以保障公司正常运行。企业招聘中存在人力资源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招聘人员素质不高、招聘标准不具体、忽视招聘成本和招聘绩效考核等问题,从而使企业招聘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本文以某民营美容连锁机构为例,企业应从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分析、组建强有力的招聘团队、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采用科学有效的选拔方法以及招聘后跟进服务等环节出发来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关键词:招聘渠道、有效性、招聘评估 一、员工招聘的意义 员工招聘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招聘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有效的招聘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素质、改善人员结构,也可以为组织注入新的管理思想,为组织增添新的活力,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技术、管理上的重大变革。招聘是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有效的招聘工作能为以后的培训、考评、工资福利、劳动关系等管理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员工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某民营美容连锁机构是一家员工人数200人左右的美容连锁机构,由于员工流动及计划新开4家美容院等因素,2012年人力资源部门通过美容人才网、智通人才网及员工推荐等渠道招聘员工65人。 二、人力资源部门从下面六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评估,顺利完成公司招聘工作。 1.做好招聘三个匹配度 人员的招聘标准是指他能胜任应聘职位的最基本要求,它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定义,即:岗位职责与人员技能相匹配;人员个性与岗位差异性相匹配;人员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相匹配。只有人员的三个匹

招聘情况分析报告

招聘分析报告 一前言 撰写此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公司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招聘情况提供参考数据及意见,因此报告的侧重点为2007年至今公司招聘情况的总结、数据分析及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给出的在网络招聘渠道的倾向性选择意见。 二正文 (一) 2007年至今招聘情况综述 综述周期为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此周期内公司共新进员工299人,根据各分析维度分析结果见下表系列: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暂得以下结论: 1该周期内所招聘员工教育水平以本科和大专的中层员工为主要群体,两者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2.14%和25.42%,合计高达67.56%,因此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中应以这两类应聘人员的数量及质量较多的平台为重点;但考虑到公司仍有部分低层及高层人员的补充,因此在选择招聘渠道供应商的附加值时以配送普工现场招聘会和高端人才交流会为佳,另外根据供应商平台实力,若能给公司提供合适的猎头服务也应当纳入甄选范畴。 2该周期内所招聘员工的年龄分布以30周岁以下的年轻员工为主,比例高达76.92%,且该周期内招聘的所有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7.5周岁,结合此年龄段员工的社会经历及教育水平,在招聘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招聘方法,提高甄选准确性及效率(推荐团体面试、结构化面试与传统面试方法相结合)。 3该周期内所招聘员工的比例为男性65.55%,女性34.45%,男性较女性约多出一半的比例,在今后的招聘中应根据公司各部门的男女比例及岗位需求进行控制,以防出现因性别比例

失调所带来的工作困扰。 4该周期内所招聘员工的入职类型中社会招聘占到了主要地位,占总人数的66.89%,,其次为应届毕业生的招聘,所占比例约为29.43%,此数据表明在选择照片渠道时仍要以面向社会求职人员渠道为主,结合当今的大学时就业形势,侧重于校园招聘的招聘渠道应放在次要位置考虑。 (二) 2007年至今招聘效果分析 综述周期为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此周期内公司共招聘员工262人(剔除因特殊原因进入公司的37名员工),在此招聘的262名员工中共有103名员工离职,即截止2009年9月30日共计实现有效招聘员工人数为159人,总招聘有效率为60.69%,各年具体招聘有效率见下表: 在以上的统计周期内所招聘员工已离职人员按公司服务年限进行的分类统计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入职后1年期限内是离职可能性高危的阶段,此阶段的员工一般仍处于适应阶段,离职原因绝大多数是不能适应企业的某些方面,因此需要从事招聘工作的人员在面

培训记录及有效性评价表

培训记录及有效性评价表 编号:ZH-6.2- 04 序号:0807 时间:2月16日培训题目: ISO与ISO9000简介培训教师:罗老师 地点:综合管理部培训方式:集中培训 4H 培训内容: 1、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写,(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是国家标准团体性联盟,各国以最具代表性的标准制定组织为加盟团体。)主要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发展共同的工业标准。成立于1947年2月,总部位于瑞士的日内瓦,有一百多个会员国和两百 多个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颁布共同的标准、包括:农业、工业、金融、化工、三产业等等。 2、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由ISO/TC176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订。首次颁 布于1987年3月,现阶段使用的是1998年开始第二次修订后二000年12月15日颁布实施。上百 个国家已正式将ISO系列的国际标准直接引用为自己的国家标准。 3、什么叫质量?什么叫管理等术语讲解。 4、ISO 9000的产生的背景 5、ISO9000:2008系列标准架构—核心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则和术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6、为何要贯彻实施ISO9001标准 7、如何推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核心精神:经济、合理、落实、有效、客观、预防性 即:怎么规范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做;怎么做就怎么记。PDCA循环 8、ISO9001管理体系建立的程序 9、ISO9001导入与推展的步骤 10、ISO9001成功的要素 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共12 人)(考核方式:提问) 参加人员考核 成绩 参加 人员 考核 成绩 参加 人员 考核 成绩

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时下正值招聘季节,企业开始大量揽才。然而,近期很多HR来信反映,自己整日淹没在大量的简历和应聘者中,简历收到很多,而符合条件的却太少,好不容易挑选出来,电话或面谈也还可以,推荐给用人部门,却又发现好像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最后,用人部门也认可的人,过一年半载再来看,会发现有些人其实并不是招聘时组织真正需要、符合职位期望的人。这一切都反映了招聘的有效性太差。那么,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呢?本刊记者特采访了业内资深HR和高级管理顾问,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在招聘中是如果避免此类问题发生的。 提高招聘有效性需要关注招聘全过程 向金辉某著名IT企业 招聘工作是否有效有很多衡量的时间维度,从短期来看是否招到了部门需要的人,及时性如何,招聘的成本效率怎样?从长期来看招聘来的人,是否满足了组织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其个人工作和推动的组织绩效如何,他长期的融合度、忠诚度和成长性如何? 企业经常反映招聘的有效性差,那么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呢? 我们一般对招聘的关注和探讨更多集中在了面试流程技术环节,而要使招聘有效,需要我们从招聘的整个过程来找方法。我认为,招聘可以分为三个大的环节: 第一,招聘需求职位的分析定位。这是整个招聘的出发点,是决定招聘工作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的关键,方向准确了招聘才可能事半功倍。 首先是职位的分析。一个职位如果是新衍生出来的,我们需要从组织架构的设置,工作流程的匹配优化,业务发展的战略和阶段这几方面来分析。要着眼于岗位本身,看新职位需要做些什么,从职责再去推他需要什么素质能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要着眼于合格层面,理想或优化层面可在面试中把握,不能在岗位说明中就把适合这个岗位的最佳人选作为招聘的基本标准。如果是已有职位,只是由于人员变动的编制空缺,这个时候也不是用现有的职位说明书就够了,对之前人员变动的原因,了解之后就会发现,职位说明书可能需要修订,如哪方面要求其实是高了,做这个岗位其实暂时并不需要,哪方面知识或素质可能已经成为这个职位需要必备的了。用人部门对这些信息只是在心里有,招聘者需要通过访谈挖掘和整理,一方面要系统的了解清楚,尽可能减低信息损耗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也要帮助用人部门分析其需求的合理性,比如从组织和工作分析的角度,给用人部门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其次是人才的定位。根据内部的分析,需要和用人部门根据掌握的外部市场情况,对需要招聘的人选在外部做一个定位。一方面是根据候选人的学历、地域、工作年限进行一个锚定,这里面如果招聘者对行业人才情况有一定掌握的话,再向用人部门了解业内行情的同时就能更好的给出职位要求定位的建议,避免要求的人才在业内基本是不存在的或极不靠谱。还有就是根据职位的工薪和职位级别,对比同类企业的职位,保证招聘的吸引力和可实施性。

如何进行招聘的有效性评估

如何进行招聘的有效性评估? 发表日期:2008-03-05 人气:2423 招聘的有效性是指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合理配置招聘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招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通过“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招聘目标。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招聘结果的成本核算与效果评估做得不够,有的甚至根本没意识到对招聘结果的评估与总结,许多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者都不太清楚应该如何评价招聘工作的效果。有的经理只关心招聘到多少人,有的关心在招聘上花了多少时间,多少钱,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关注新雇员是否喜欢这里的工作。招聘的有效性评估被忽视了。 招聘结果:招聘评估的王道 引例:2006年12月,一家IT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了用人部门人才需求调查,共得到35个岗位需求,公司通过中华英才网和当地报纸发布了招聘信息,共收到简历520份,通过简历筛选,公司按照6:1的比例选定了210个求职者进行笔试,按照3:1的比例选定了105个求职者进行面试和心理测试,历时25天,共录取了29名合格的求职者,但最终只有24名求职者最后来公司报到并签订了劳动合同,这24名新员工在2007年底的绩效考评中,23名为优秀,1名为良好。 分析:组织的运行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作为保证,而组织开展招聘工作正是因为职位有缺口或需要实现一定的资源更替。因此,衡量组织招聘工作成效的最直接体现就是空缺职位填补数量、及时性,新招聘员工与组织、职位的匹配性等,一般认为,通过招聘行为使得组织的职位缺口越少,空缺职位得到填补越及时,新招聘的员工与组织的职位、文化、制度越匹配,招聘工作就越有效。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考察如下指标来评价招聘的有效性。 招聘完成比: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如果招聘完成比等于或大于100%,则说明在数量上全面或超额完成了招聘计划。 招聘完成时间:职位空缺到填补空缺所用的时间。一般来说,时间越短,招聘效果越好。 应聘比: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应聘比越大,说明发布招聘信息的效果越好,同时说明录用人员的素质可能较高。 录用比:录用人数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录用比越小,相对来说,录用者的素质越高;反之,则可能录用者的素质较低。 录用合格比=录用人员胜任工作人数/实际录用人数。录用合格比反映当前招聘有效性的绝对指标,其大小反映出正确录用程度; 基础比=原有人员胜任工作人数/原有总人数,反映以前招聘有效性的绝对指标。录用合

企业招聘渠道选择与招聘有效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5579915.html, 企业招聘渠道选择与招聘有效性分析 作者:刘博金融融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21期 [摘要]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招聘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方法,包括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渠道有多种。面对众多的招聘渠道要做哪些利弊分析?新形势下招聘渠道的选择有何特点?如何选择招聘渠道才能提高招聘的有效性,确保企业的人才供给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本文对各种招聘渠道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当前招聘工作的特点提出招聘渠道选择的建议,希望对改进企业的招聘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招聘渠道;特点;选择;招聘有效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47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102- 03 招聘的有效性简单地说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招到最满意的员工,按时或提前完成招聘任务,以保证岗位工作的连续性。招聘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多个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而做招聘方案设计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招聘渠道的选择,这将决定后续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直接影响到招聘的实际效果。 1 招聘渠道的分类及特点 招聘渠道也就是应聘者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两类招聘方式各有利弊。 内部招聘即在组织内部挑选合适的候选人。通常的做法是当组织出现职位空缺并且需要通过招聘来解决问题时,在组织内部通过公告招募等方式选取合适的人员填补职位空缺。具体途径包括内部晋升、岗位调换与轮换、返聘。其优点是:能够鼓舞士气,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对内部员工的了解利于提高招聘质量;受聘者熟悉企业状况,能够迅速开展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内部资源,节省开支。当然不可避免地内部招聘也容易产生“近亲繁殖”、内部争斗、思维定势、选择面窄等缺点。 外部招聘即从组织外部挑选组织所需要的人员。根据发展需要,组织对外发布招募信息,对应聘者进行相关的测试、评定、试用,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之后决定聘用。外部招聘的方式有员工举荐、广告招聘、与服务机构合作、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其优点是:选择范围广泛;为组织带来新的活力和思想;通过竞争得到高质量人才;是平复内部争斗的好办法。缺点是:选错人的风险较高;受聘者对组织环境的不了解可能需要更长的适应期;可能会打击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可能使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升高。外部招聘渠道的优劣对比见表1。

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招聘是企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优秀的人才都是通过招聘的形式进入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因此,提高招聘的有效性是招聘计划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才能在单位投入下实现招聘效益的最大化呢? 一、界定清晰可行的“选人标准”。 标准要求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以作为招聘部门考察人、面试人、筛选人、录用人的标杆。因为人才不是越优秀越好,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是“软”素质,这由企业文化决定。即选人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是强调个性突出还是团队合作?是开拓型还是稳健型?等等,这侧重于考察应聘者的兴趣、态度、个性等。 (二)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是“硬”条件,通过职务分析明确该岗位的人需要具备的学历、年龄、技能、体能等。这侧重于考察应聘者的能力、素质等。 只有掌握了标准,招聘人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用心中的这把“尺”去衡量每一位应聘者。否则稀里糊涂,根本没有办法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挑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更严重的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优秀的人选在试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竟然并不适合本企业,从而造成企业财力和精力的极大浪费。 二、招聘企业应走出“卖方市场”,树立“双向选择”的现代人才流动观念 时常听招聘企业抱怨人才市场虚假简历、假文凭满天飞,但反过来看看招聘企业,是否也在发布虚假信息?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一些企业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吸引应聘者,常会故意美化、夸大企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以致应聘者过分相信招聘企业的宣传而对企业满怀期望。这样的人一旦进入企业,发现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原先设想的那样好,就会产生失落、上当受骗的感觉,挫伤工作积极性。 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应把发展前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当然要保密)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做客观的介绍,以职业顾问的身份站在应聘者的角度分析其到本企业工作的利弊及发展机会、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供应聘者权衡。只有这样,才能招到对本企业感兴趣的人,同时把应聘者因前后反差大而离职的比例降到最低程度。

如何评估招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如何评估招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招聘的有效性是指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合理配置招聘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招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通过“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招聘目标。 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对招聘结果的成本核算与效果评估做得不够,有的甚至根本没意识到对招聘结果的评估与总结,许多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者都不太清楚应该如何评价招聘工作的效果。有的经理只关心招聘到多少人,有的关心在招聘上花了多少时间,多少钱,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关注新雇员是否喜欢这里的工作。招聘的有效性评估被忽视了。 招聘结果——招聘评估的王道 引例:2006年12月,一家IT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了用人部门人才需求调查,共得到35个岗位需求,公司通过中华英才网和当地报纸发布了招聘信息,共收到简历520份,通过简历筛选,公司按照6:1的比例选定了210个求职者进行笔试,按照3:1的比例选定了105个求职者进行面试和心理测试,历时25天,共录取了29名合格的求职者,但最终只有24名求职者最后来公司报到并签订了劳动合同,这24名新员工在2 007年底的绩效考评中,23名为优秀,1名为良好。 分析:组织的运行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作为保证,而组织开展招聘工作正是因为职位有缺口或需要实现一定的资源更替。因此,衡量组织招聘工作成效的最直接体现就是空缺职位填补数量、及时性,新招聘员工与组织、职位的匹配性等,一般认为,通过招聘行为使得组织的职位缺口越少,空缺职位得到填补越及时,新招聘的员工与组织的职位、文化、制度越匹配,招聘工作就越有效。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考察如下指标来评价招聘的有效性。 招聘完成比: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如果招聘完成比等于或大于100%,则说明在数量上全面或超额完成了招聘计划。 招聘完成时间:职位空缺到填补空缺所用的时间。一般来说,时间越短,招聘效果越好。 应聘比: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应聘比越大,说明发布招聘信息的效果越好,同时说明录用人员的素质可能较高。 录用比:录用人数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录用比越小,相对来说,录用者的素质越高;反之,则可能录用者的素质较低。 录用合格比=录用人员胜任工作人数/实际录用人数。录用合格比反映当前招聘有效性的绝对指标,其大小反映出正确录用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