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日三国城市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美英日三国城市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美英日三国城市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011年7月第13卷第3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Jul .2011

Vol.13,

No.3收稿日期:2011-04-11

作者简介:蒋季雅(1977—),女,湖南辰溪人,博士研究生。

文章编号:1673-1387(2011)03-0319-04

美英日三国城市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蒋季雅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要:以美英日三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为背景,在对其城市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

的方法进行分析、对其城市管理经验予以多方面探讨的同时,指出了这些国家的城市管理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这些经验中的共性能够为我国当前城市管理所借鉴。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化;法治;公民参与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志码:A

美、英、日三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同

时也是城市化程度相当高的国家。美国的城市化任务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基本完成。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近尾声。始于明治维新的日本城市化进程受军国主义影响,在二战期间陷入停滞,但二战结束之后则很快恢复了发展,并只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百余年才完成的城市化进程。三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在历史上并非一帆风顺,街道脏乱、疾病流行、贫民窟遍地、犯罪率高等都曾经是其城市的真实写照,但如今的美、英、日三国城市却能以井然的社会秩序与整洁的城市面貌迎接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其经过探索而形成的成功的城市管理经验足以供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我国政府借鉴。城市管理领域涉及面非常广泛,对美、英、日三个国家城市管理经验的探讨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予以展开,但在笔者看来,其成功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依法治市作为城市管理的根本保障

法律是美、英、日三国城市管理中最为倚重

的手段,三个国家以立法的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地位,并以有强制力保障的规范形式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解决。

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农民进城的过程”[1]

。工

业的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涌入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对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城市化的国家,其政府一向遵守“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一传统信条,在飞速发展的

城市化时期基本上保持着消极无为的态度。“直到1914年8月,除了邮局和警察外,一名具有守法意识的英国人可以度过他的一生却几乎没有

意识到政府的存在。”[2]政府疏于城市管理的结果是城市成为疾病与灾难的多发地,如1865—

1873年,伦敦共发生了十多次烟雾事件,导致大量市民因此丧生

[3]

。城市生活质量的低劣使英

国政府被人们视为“一个混乱不堪的、传统的既

得利益者大杂烩,他们目光狭隘,不愿意在城市

建设上花大价钱”[4]

。而“纠正社会和经济的弊

病是政府的职责”[2]

这一民主国家的普遍共识促

使政府必须从无为转向积极作为,转变职能以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美、英、日三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宪政民主的背景之下进行的

,“有公民权的公民……通过选举箱已经获得使政治体系对其要求予以回应的权力”[2]

,而在回应的具体方式上,政府无不选择了法律这一权力行使与权利保障集中体现的载体作为城市管理的主要手段。由于城市管理涉及面广泛,立法要求细致和专业,仅靠立法机关很难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大量的立法任务由立法机关以授

320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

权的方式交给行政机关完成,这也就意味着城市化时期实际上是行政法发展壮大的时期。美、英、日三个国家城市管理立法涉及城市管理中土地、规划、住宅、绿地、卫生、供水、环保等多个领域,立法数量繁多而严密,构成了健全的城市管理法律网络体系。以环境保护为例,美国的环保法律体系有《环境质量改善法》、《美国环境教育法》、《酸雨法》、《有毒物质控制法》以及《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等从预防、控制到惩处的数量众多的法律。日本的环保法律除了从基本法到特别法的一整套法律体系之外,其更为重视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法律上的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家用电器再利用法》以及《绿色购买法》等。严密的法律体系为美、英、日三国的城市管理提供了治理依据与保障。

二、以城市规划代替无计划的城市管理

城市规划的出现是城市管理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大量城市问题的出现实际上是由于城市发展中自发性大于自觉性,城市各功能区域划分不合理所造成的。由于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混杂在一起,城市基础设施缺失,贫民窟四处蔓延,卫生条件极差,美国和英国历史上的城市问题重重。英国每年有大量的人口丧生于城市污染所导致的各种疾病。而日本由于城市发展初期片面强调以经济为中心,没有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结果1886年贫民窟流行病爆发,东京府就有近一万人死于霍乱。在认识到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性之后,三个国家都针对城市规划在立法和政策层面采取了行动。1907年美国康涅狄格州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规划机构,1933年美国成立了联邦规划委员会,同时美国规定城市规划方案经议会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应。英国政府于1909年出台了《住宅与城市规划法》,明确了城市规划是政府的一项管理职能。1947年《城乡规划法》则进一步规定城市规划是政府的义务,在城市开发之前必须要编制城市规划。日本在经过城市发展中一系列的惨重教训之后,于1919年正式制定了《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作为规划者的主观设计,其能否与市民客观需要相符合取决于规划制定程序是否完善。美英两国的规划程序都随时代进步而不断调整。如2001年英国发表的城市规划程序评估绿皮书,指出程序必须加以改进以更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简洁性与效率性,尤其应当在规划中吸取社区居民的意见。日本国土面积小,其城市规划对土地的可利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更为关注。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日本广泛开发地下空间的功能,在地下修建图书馆、健身房、交通通道、排污通道等。而欧共体于1990年《城市环境绿皮书》中提出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紧凑城市”规划理念,虽然目前仍存在不少争议,但日本政府也将其纳为城市管理政策之一。

三、建立城市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

城市化的负面影响包括郊区化以及城市间竞争的加剧,由此带来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的碎片化。尽管美、英、日三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但其地方政府都具有较高程度的自治权力。各地方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市差距加大,从而造成州或中央的调控政策也就难以在全州或全国范围内推行。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迁居到郊区的中、高收入的人口以压倒多数的投票通过了加利福尼亚州第13号议案,将州的财产税削减了60%,大部分投票者反感政府对穷人补贴的增长,2/3的投赞成票的人认为福利开支应该被砍掉”[5]。即使是中央集权程度较高的英国与日本也同样出现了类似情况。因此城市化对于政府之间的合作要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政府之间合作的优势在于:(1)减少政策互相拆台现象;(2)更好地利用短缺资源;(3)向公民提供无缝隙的而不是碎片化的公共服务[6]。政府之间的合作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1)政府之间签订购买服务协议。(2)成立常规的合作组织。如美国的华盛顿大都市区委员会,英国由13个地方政府、5所大学及企业等组成的伦敦泰晤士通路区合作委员会等。(3)成立地方政府协会。英国有由10个地方政府组成的大曼彻斯特政府协会,美国的地方政府协会则是在联邦与州政府支持之下成立的半官方组织。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也是常见的合作形态。日本政府之间的合作则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日本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震)频繁,20世纪90年代该国就采用了卫星通讯系统以确保各地方政府之间能取得及时的联系。同时,在一个城市往往包含多个市政府的日本,以政府共同投资组建私营机构开展公共事务的“一部事务组合”是政府间合作的主要方

第3期蒋季雅:美英日三国城市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321

式。

四、发动公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

城市更新运动的失败以及郊区化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是公民参与意识复苏的起因。20世纪中期美、英、日各国都先后出现了公民运动。政府在群众发起的运动中意识到倾听公众的意见是避免政府诚信危机的最好方式,逐步开始将公民参与引入到立法、政策制定中来。当前公民参与程序贯穿于三个国家的立法,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反馈的全过程。美国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将决策前征求公众意见、进行公众评议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必经环节,并在实施条例中对这一环节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美国绝大多数州城市开发或再开发时都将公民参与列为程序中的必要条件。英国2004年的《规划和强制收购法》也将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阶段提前到城市开发意愿形成阶段。日本1992年的《城市规划法》规定:区市町村级政府在确定本地区城市规划的基本方针之前,必须以召开听证会等形式,采取必要措施听取征求市民的意见。日本还通过各种法规评估体系、影响评估体系(如环境影响评估)使公民意见成为决定法规存废或修改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公民参与城市管理既提高了立法、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也保障了政府的公信力。同时,市民通过参与城市管理立法与政策的制定,增强了对城市发展的责任心与荣誉感,因此为城市管理立法、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五、培育发展社区自治

社区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7]。社区组织是参与式民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之一。为了使公民更有效地参与到城市管理之中,美、英、日三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扶持社区组织自治发展。1976年美国联邦国会通过了《全国邻里政策法案》,并于1977年组建了全国邻里委员会。每年社区组织可以得到由联邦政府发放的活动补贴。英国政府则积极提倡“赋权社区”,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与社区相关的决策。日本民间争取社区自治的活动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2000年日本《地方分权法》的实施确立了社区自治主体的地位,该法将町内会定位为服务于社区,以从事居民相互联络、完善环境、维护管理集会设施等有助于维持和形成良好地域性共同活动为目的的公益法人。社区自治不仅能使公民有组织、有效率地参与到政府决策之中,同时也改善了城市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2006年英国一家保险公司对全英国人民的安全意识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全英国有200万人在离家时不锁门,因为他们觉得社区关系非常融洽而且犯罪率极低,且邻居们在其离开后会帮着看守他们的房子[8]。

六、政府与NGO、NPO建立公私合作关系

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引发了美、英、日三国城市管理制度的深远变革。财政不足使危机前地方发展主要依靠中央财政支持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之民众纷纷指责危机是由于政府职能重叠、效率低下与腐败所导致,因此70年代后美、英、日政府开始探寻放松规制的政府体制改革之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建立起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企业型政府”。以企业家的精神重塑政府,要求政府必须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利用日渐稀缺的公共资金,因此公私合作制被广泛运用于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之中。公私合作的方式有服务外包、特许经营、补贴、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它对于政府、市场和社会而言是一种共赢机制。NGO、NPO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承接大量以往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其机制灵活的服务方式、更有效率的工作机制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市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同时NGO、NPO的壮大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之其天生具有的贴近市民生活的特点,在解决城市贫困这一顽固问题方面,NPO、NGO的优势是政府所无法比拟的。政府通过公私合作制则可以从具体的服务事项之中脱身而出,更好地发挥其宏观调控与监督功能,重新获得公民的信任。由于公私合作制的种种优势,美、英、日三国都非常注重这一制度的实施,并大力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英国1990年的《国民健康服务和社区照顾法》中要求地方政府向志愿组织或私立单位购买健康服务。日本2004年的《介户保险法》规定参与了看护保险的日本公民通过向政府申请可以得到一笔保险赔偿费用,公民可以用这

322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

笔费用选择任意一种养老服务机构所提供的看护服务。同时,日本拥有大量参与城市管理的社会组织,如日本崎玉县2006年统计结果显示县内1300个社会组织中有近1/3从事的是“城市社区建设管理活动”以及“城市社会安全活动”[9]。

城市化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但与城市化相伴而来的还有“贫穷和不公平、贫民窟和环境退化、社会不稳定和缺乏安全”[10]等现象。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和城市问题凸显的时期。城市人口失业问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以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发展以及城乡二元发展不平衡问题等都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紧迫课题。如果这些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必然会更加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繁荣;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成为社会动荡的诱因。而美、英、日三国政府在解决城市化问题中呈现出的相似的城市管理理念与政策进路无疑为我国城市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城市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只能顺应并推进它,而不能走倒退之路。借鉴发达国家城市管理先进经验,转变政府管理理念与方式,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应当成为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樊纲,武良成.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

[2]韦德W.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3.

[3]章友德.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235-236.

[4]弗莱明F.城市的进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53.

[5]刘敏.浅析1970年以来美国中心城市的发展[J].安徽史学,2006(4):121-124.

[6]Pollit C.Joined-up Government:a Survey[J].Politic Studies Review,2003(1):34-49.

[7]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0.

[8]英国社区邻里关系融洽,200万英国人离家不锁门[EB/OL].[2011-02-27].http://news.163.

com/06/0807/14/2NU9GD000001121M.html.[9]俞慰刚.日本城市管理法制化与我国的借鉴[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26-

29.

[10]坦纳菲尔德G,卢詹克P.发展城市,减少贫困[M].刘超,陈亮,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4.

The Urban Management Exper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UK and Japan on China

JIANG Jiya

(Law Schoo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UK and Japan not only have a high development level in economy,but also in urbanization.This article sets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se three countries as research object.After analy-zing their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solutions in urban management,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ir urban man-agement experiences in many aspects.Then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their urban man-agement systems.Thes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

Key words:urban management;urbanization;rule of law;citizen participation

三国演义读后感(共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共5篇) 《三国演义》通过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争霸之事,体现了天下大势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读完全书,掩卷长思,最吸引我的还是书中的人物。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就如《隆中对》中所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具有江东三世,刘备凭何能与他们争强,除了一个大汉皇叔的身份,他也不过是一个小老百姓罢了。凭什么能让百姓归心,凭什么能让卧龙,凤雏尽为他所用,原因只在人心二字。因为他对百姓好,宁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宁日行十里也不弃百姓于不顾,所以百姓愿意跟着他。因为他待手下好,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能让诸葛亮和手下诸位将领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切皆因他的仁爱。 刘备是仁的代表。 相较刘备,我则更偏爱诸葛亮,羽扇纶巾,八尺男儿,仅二十七岁之龄就拥有安邦定国之才,三国中的孔明实在是一个让人无法不着迷的人物。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博望用兵·舌战群儒·巧借东风·平定荆益·七擒孟获······自他在这本书中出现,所成就的每一件事都可被千古传诵。更难得的是他的忠心,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事亲力亲为,即使明知后主昏庸无能,他也不取而代之,反而是更尽心竭力的兴复汉室。他出山时曾说待功成之后必当归隐,但最后却在五丈原丢了性命,有一首诗曾叹“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叮咛后,星落秋风五丈原。”正因为他这些品质,所以我分外敬重他。白居易赞他”托孤既受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虽然他没有成功扭转三国归晋的结局,但他已成功改变了三国,没有他,就没有这个我心中的三国。 诸葛亮是智的化身。 凭心而论,其实我并不欣赏关羽其人,他的傲慢,他的自视清高,都让我无法从心里尊敬这个被万人景仰的关公。但他的义是我所不能否认的。他可以为了兄弟之谊放弃高官厚禄,过五关斩六将,只为和兄长并肩作战。他也能为了以前的恩义,冒着砍头的危险,华容道义释曹操。 关羽是义的诠释。 三国中的人物各有千秋,正是他们构筑了这段传奇,让无数人沉醉其中。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2)| 返回目录 文/马乐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着之一,讲了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鼎立。一场刀光剑影的战争还清晰可见,显示三国时期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动荡不安的现象。 什么“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以及“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足智多谋”的忠臣诸葛亮;还有心胸狭隘的周逾,长厚的鲁肃等人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非常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 我最近看的书是《三国演义》。其中我最爱看的一篇是"三英战吕布",因为在京城有个大贪叫董卓,曹操就联合四十万兵马来打董卓,可是董卓手下有个非常出色的大将叫吕布,一下把曹操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时张飞挺起蛇矛枪,关羽舞起青龙偃月刀,刘备挥动双剑,围攻吕布,将吕布打得落荒而逃。 这证明张飞、关羽、刘备都很勇敢。所以我很喜欢看《三国演义》。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已也变成了书中的其中一位人物。 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丞相,因为他满腹经纶,神机妙算,可厉害了。还有姜維,他虽然没有诸葛亮的计谋多,但也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军。 我最喜欢的是赵子龙,他勇于冲前,武艺高强,是我的偶像。 读过这本书的小朋友都知道刘备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被他们这种浓浓的感情深深打动了我。 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小朋友会爱上这本书的。 寒假里,我一直在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层次清楚、

人物形象生动细致,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有智勇双全的姜维、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令人肝胆俱裂的五虎上将、阴险狡诈的曹操…… 刘备利用贤臣武将的扶佐,建立了蜀国,成立了自己的大汉政权. 最终,却是司马懿父子从魏王曹芳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晋朝。 无数文臣武将,用自己的生命,编造了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神话,真令人感叹哪。 这是一部很好的小说,它臭化了曹操、美化了刘备、神化了诸葛亮、提高了赵云,贬低了周瑜、总的来讲,这部书是我最爱看的书之一,常言道:"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我虽年老,但还是继续看。 最使我感得好的,是这部书的大小战事四百多次,每次不一样,即使同是水或火;好有不同;其次桃园三结义,永世不相忘,这种情谊值得推广。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作者:安丽晓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演义类小说之一,其中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不仅深入人心,还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与智慧,本文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与人力资源思想进行分析,发散性思考了《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性与艺术性,深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探索。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人力资源管理当代社会启示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历史故事,其中包含了200多个历史人物形象,以丰富的社会形态为读者展现了忠于历史的艺术作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小说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曹操、刘备、孙权的用人之道,通过对人才管理的智慧,以充分发挥人才在“争霸”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取得竞争中的制高点,历史的发展确如小说中所揭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完胜成就了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曹操,生于公元115年,卒于公元220年,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凭借卓越的政治军事管理方面的才能奠定了曹魏政权,统一了北方地区,并与蜀、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在曹操的统治之下,黄河流域一度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复苏、社会风气好转的局面,由此可见,曹操对人力资源管理深谙人性。 一、《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与人力资源思想分析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属于冷情、胆大和狡诈的综合型,曹操之所以被称为枭雄,就是因为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参半,他对求贤的强度,与残害贤士相等同,他曾说过“宁我负天下人,休天下人负我”,书中写到他知道误杀了吕伯奢的家人后,也将错就错地将吕伯奢也杀掉了;还有对他忠心耿耿的荀彧,在反对曹操进爵后被逼自杀。曹操的残忍、狂暴的性格在这些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为后来他的失利埋下了导火线。尽管在“争霸”的征途中充满了血腥和危机,但曹操的人力资源思想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典范。《三国演义》中曹操对人才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进行总结,就是“唯才是举”,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大背景与大环境的因素。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进行了打击,并削弱了当时政府的控制,从而导致“自由竞争”局面的出现。“争霸”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领导人成为一名伯乐唯才是举,还需要有真正能力的千里马。曹操为了得到贤才,组建了青州军,先后进行招贤纳士,在赤壁之战后,总结战败经验,求贤若渴的认识越加深沉,甚至先后定下《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和《举贤勿拘品行令》。面对贤才,曹操竟然能不顾自身形象,未着鞋袜就起身相迎。求

关于读了三国演义的心得体会五篇

关于读了三国演义的心得体会五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关于读了三国演义的心得体会五篇,欢迎阅 读参考! 读了三国演义的心得体会(一)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暑假里,我看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 《三国演义》,那里面描写的一些气势磅礴的场景真是让我回味无穷。 这些场景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温酒斩华雄”了。 以袁绍作为盟主的十八路诸候云集说是讨伐董卓,其实暗中比拼的的是兵强将广,身世显赫,谁不是心怀鬼胎,想乱世称雄?只有刘、关、张三人三骑,竟也赶来会盟,他们凭的是一腔忠肝义胆。在一帮庸碌之徒眼里,当然是看不上这势单力薄的区区无 名之辈的,只有曹操对他们另眼相看。 英雄不问出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蹓蹓。果然,在众诸候被董卓的先锋华雄的气 势所吓倒,一个个惊恐慌乱、手足无措之际,关羽这个籍籍无名的马弓手提刀请战, 众人不禁瞠目结舌,不以为然;袁绍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 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 的脑袋。”曹操叹服,倒了一杯热酒给关羽,意在为其壮胆,关羽轻轻一笑说:“等我 杀了华雄再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果然,艺高胆大的关羽,稍后即 提着华雄的脑袋走进中军帐来将那头掷在各路诸候的脚下,而那杯酒依然还是热的。 “只见曹操拿起一杯酒递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放下,某去便来。说完便 离开军营,才过一刻,便闻鼓声大震,只见关公提了华雄的头来到营中。其酒尚温。” 我们的古典文言文文字简洁,但是一样描绘的形象入微,让人仿佛身临其中,我们文 字真是魅力无穷。 读了三国演义的心得体会(二) 三国演义有很多人看过,而我又看了一遍三国演义,发现了很多启示呢! 这个故事里有三个国家分别是:吴国、魏国、蜀国。 这个故事主要是围绕三个国家,魏国的曹操是十分奸诈、无情无义的人。就因为 这样,经常会有人想刺杀曹操。他最经典的话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三国读后感(共10篇)

三国读后感(共10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三国读后感(共10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800字高一暑假读后感作文:三国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本良好的历史教育书。在我还没有读者本书之前,我早就听说了诸葛亮的赫赫大名,开始读《三国演义》,让我对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又有了新的认识。 没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觉得诸葛亮是一个不怕危险、神机妙算的人,他的才华、他的勇敢和他的想法都十分令我敬佩。 提到诸葛亮,便是卧龙先生、孔明两个称号,聪明机智的他,受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邀请,他和刘备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还当上了军师。 诸葛亮在作者罗贯中的笔下,更是足智多谋,在“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中,诸葛亮三次让不怀好意的周瑜受伤,在最终的那一次,周瑜被气死了。在这个故事中,我佩服诸葛亮的敏捷与勇气。在“七擒孟获”中,我佩服诸葛亮的有胆有谋和智慧。他真是一个好军师。 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诸葛亮用行动打败了周瑜,说服了他,还打败了曹操,不费吹之力地就获得了十万只箭。让我加深了对他的印象,知道他还会知天文,懂地理。 但,诸葛亮也不是万能、十全十美的,他一生中最遗憾的事就是“斩马谡”,在刘备临终前,曾告诫过诸葛亮,他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结果诸葛亮没听,听信了马谡的军令状,在最要紧的一站差一点大败。真是诸葛亮斩马谡——不念旧情啊! 又过了六年,诸葛亮与几千名工匠用木头造出了神奇的“木牛流马”,

这些木牛流马都是诸葛亮自己发明的运粮食的好工具啊!司马懿知道后,下令抢木牛流马,自己又仿造了一批,结果在运粮食时,被诸葛亮他们抢回。在这一仗中,诸葛亮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一万多石粮食,数千匹木牛流马。 诸葛亮临死七天,他在老将姜维的劝说下用了祈禳之法想为自己增加十年寿命,七天之内,如果点燃的本名灯灭了,便必死无疑。结果前六天都没有问题,偏偏到了第七天,本名灯被刮来的一阵风吹灭了,我也很伤心,为什么会被风刮灭啊!里明十分,诸葛亮口吐鲜血,病死了…… 合上这本《三国演义》,我很激动,又很伤心,激动是因为我欣赏完了这本名著,而伤心是因为刘备、诸葛亮等人纷纷去世,有些舍不得,又有些难过。 这本书中的人物有很多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如,刘备的好学、不莽撞,关羽的大胆、有勇气等。《三国演义》让我明白做事要一心一意,多动脑筋,因为一不小心很可能就会“大意失荆州”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作文 今天,我成功地读完了《三国演义》这一篇名着,因为自从买上了《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后,一直还没有来得及读,幸好有了这个很长的暑假,才让我读到了这麽好的书。 本篇小说主要从黄巾起义,终于到了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

三国演义的启示

三国演义的启示 时间:2017-10-12 21:43:08 | 作者:龚宇宸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可我却是一个不爱看书的孩子。我的爸爸妈妈总是让我看书,而我不喜欢看书。 一天晚上,我写完作业,时间还早,就早早地躺在床上了,慢慢地,无聊起来了,只好极不情愿地随手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书中不仅有血肉横飞,猛将如云的战场,还有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战场”;不仅有像吕布、赵云这样的猛将,还有有像诸葛亮、周瑜这样的不用刀枪却胜过刀枪的谋士。而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关云长刮骨疗毒”。讲的是关羽右臂中毒箭,毒已深入骨髓,华佗为其刮骨疗毒,围观者皆掩面失色,但关云长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打针都觉得疼,更谈不上刮骨了。我想只要我们像关云长那样勇敢面对一切困苦,没有我们不能战胜的。 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本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就抱着它看。可这本书是文言文,当有疑问或困惑时,便会向妈妈求助,她总是会十分耐心地跟我解释,与我讨论,我也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在三国这个乱世中,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曹操告诉我们要胸怀大志,刘备告诉我们想成功就一定要有执着的信念,诸葛亮告诉我们只有时刻谨慎、细心才能成就大事。从《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做人的真理,足够享用一生。 《三国演义》就像一杯茶,淡雅而幽香,只有我们去细细品味,才能体会之精髓;《三国演义》就像一盏灯,明亮而温暖,伴随我长大的步伐;《三国演义》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位朋友,在我摔到的时候,把我扶起来,使我重拾信心。

三国人物之陈宫

三国人物之陈宫 胡勇 读《三国演义》前半部,群雄逐鹿,战乱纷繁,这种沐浴着血与火的历史背景,却也成就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引人神往的乱世英雄。名臣英主,雄夫猛将,乃至布衣草莽,各有各的特色,或文韬武略,纵横天下,或义薄云天,济难扶危。因为有这些人物与情节的存在,那一段苦难悲壮的战争史才会同时成为一幅幅跌宕起伏、雄伟壮阔的历史画卷,成为一种气吞河岳、雄美壮丽的文学艺术。 这中间有一个人,大多数读者并不陌生,但却也很难说非常熟悉。因为在众多的名满天下的文臣武将中,这个人对于时势格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对于热衷英雄情结的人来说,这人也或许是最没有成就的。若一定要找出他对于历史影响重大的事迹的话,怕也只有当初他作为中牟县令时,抓住了因刺杀董卓失败逃亡的曹操,又把他放走并追随于他这回事情了。没错,这人就是陈宫,也是京剧《捉放曹》的主角之一——之所以说读者不是很熟悉这个人物,是因为很多人也只是因为这段戏而记住了这个人而已。实在,除了捉放曹之外,似乎陈宫再就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了,追随曹操之后又看不惯曹操的作为离开了他。之后跟了个笑话人物似的吕布,也没有被吕布重视和重用。直到吕布下邳被破,缢死白门楼,他也就就云里雾里的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和生命。所以综合看来,他既没有能辅佐某人成就王图霸业,也没有以奇谋妙计攻城掠地的英雄行径,在一干气场逼人的英雄人物当中

似乎很难以找到他的位置,在那一段历史里也似乎可有可无,无怪一般读者不会对他留有很深印象了。 但奇怪的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于陈宫的事迹却并没有吝啬笔墨,反而在一些与他有关的章节里写得很铺陈,如以下段落:“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 “当夜,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客店门投宿。喂饱了马,曹操先睡。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便欲拔剑来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 …… “陈宫在布侧大骂曹操奸贼,一箭射中其麾盖。操指宫恨曰:“吾誓杀汝!”遂引兵攻城。宫谓布曰:“曹操远来,势不能久。将军可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操若攻将军,宫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后;不过旬日,操军食尽,可一鼓而破;此乃掎角之势也。” ……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大人物——诸葛亮。他为刘备出谋划策,之后,刘备与周瑜合作,共同对付曹操。其中有一篇《草船借箭》更是显示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下面是WTT分享的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一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一样的时期读它,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着《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好处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我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我不犯错误,不就应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就应因为自我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就应为

自我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必须存在着需要充实改善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我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就应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一样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二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各具其态。

《三国演义》的启示

《三国演义》的启示一一谈谈历史题材创作的 “边界”问题 关键字:历史题材创作文学叙事历史叙事 [内容摘要]文学的想象与虚构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叙事的制约是目前学界关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历史小说,考察一下这部小说的文学叙事和它所主要依据的史书《三国志》的历史叙事做一些比较,看看前者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后者的限制,对丁?我们今天的历史题材创作是有重要借鉴价值的。 近年来随着历史小说、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大量涌现,关于历史题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作的一般原则问题也渐渐受到文学理论与批评界的关注。应该说,对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学现象进行理论的阐释是一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事情。本文拟以《三国演义》为例来探讨一下历史题材创作的“边界”——文学想象与虚构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来自历史事实的限制——的问题,以期借助古人的智慧与经验来为我们当下的创作实际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当下历史题材创作的成绩与问题 首先我们有必要做一下概念的区分。所谓“历史题材的创作”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小说与历史剧(包括戏剧、电影和电视剧),即基本上按照史籍记载的线索来创作出的文学艺术作品,事件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人物是历史上确曾有过的人物。此类作品也可以被称为“历史正剧”。至于那些“戏说”类作品,即借用一些历史人物的名字完全凭借虚构来创作出的小说或影视剧不能算作是“历史题材作品”。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热播的电视剧《戏说乾隆》以及后来受到普遍欢迎的《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铁嘴铜齿纪晓岚》、《宰相刘罗锅》之类,均不应看作是“历史正剧”,故而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顺便说一句,本人对时下许多学者从历史事实角度对这类“戏说”作品进行的批评深不以为然:人家并不是在写历史剧,你何苦非要用历史剧的标准来考量人家呢!既然“关公战秦琼”、“宋版《康熙字典》”之类可以在曲艺节目中引人一笑,我们又何必用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年龄差距来批评电视剧的失实呢!如果我们非要用历史的标准来批评这类“戏说”的编导们,也就难怪人家明言要“气死历史学家”了。 20多年来我国的历史题材创作毫无疑问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的,对此我们绝对不应该视而不见,更不应该因为此类作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而否定其价值。“不以一眚而掩大德”应该是我们对待此类作品的基本态度。那么历史题材作品究竟有哪些值得称道的成绩呢?我以为至少有下列几项:其一、满足了广大接受者的审美需求与乌托邦想象。我们知道,商品关系

三国演义读后感(共8篇)_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共8篇) 高一暑假读后感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代是烽火连天,战事不断,但也出现了许多英雄豪杰:曹操、刘备、关羽……这个时期就是三国。《三国演义》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历史故事。 《三国演义》这本书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罗贯中写的。它详细记载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兴盛到衰落的全过程。这本书虽说不是正史,却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将一个个丰满鲜活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也为其如此,《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我非常喜欢读《三国演义》,读了一遍又一遍,却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新的理解,新的收获。 我最喜欢《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这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刘备被曹操追赶到长坂这个地方,他为了尽快逃离,将自己的妻小托付给大将赵云,独自带着关羽和张飞杀到长板桥对岸。这时,又一拨曹军冲了上来,刘备的妻小和赵云分散了,赵云心急如焚,四处打听,最终,赵云将甘夫人和阿斗成功送到刘备身边,糜夫人不幸牺牲。赵云打得曹军人人胆战个个心惊。张飞为了掩护赵云独自站在桥头大喝一声,吓得曹军倒退几十里,可惜他考虑问题不周,拆了长板桥,这使曹操知道了刘备的虚实,他连忙派人修好长坂桥继续追击,这一次1 / 16

差一点儿就抓住了刘备,幸亏关羽前来迎接,才是刘备他们成功逃离曹军的追赶,赶到夏口。这个故事鲜明的对比出刘备得弱小和曹操得强大,我感受到了刘备以人为本得仁慈品性和赵云、张飞得勇猛。作者能将如此的场面描写的这样的栩栩如生,这让我非常惊叹。 我很佩服曹操,谁能想得到,他小时候竟是一个好飞鹰走狗、游手好闲的小顽皮。长大后的他,志向越来越远大。而且他有实际的行动,所以走上了成功的舞台。仔细品味他的事迹,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只可惜他未能统一天下,便病死在洛阳。 《三国演义》这本书给了我许多启示。仔细思品每个人的心路历程,让我懂得了许多处事和做人的方法:做事应该多听从别人的意见;我们在愤怒的时候最好别做出重大的决定。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 《三国演义》读后感:兴盛与衰败三国演义读后感(2) | 今天我和爸爸、叔叔一起又下了一盘三国演弈棋,在棋盘上回到了三国时代。下完棋后我意犹未尽,忍不住又拿起读了三遍的《三国演义》翻看了起来。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经典小说,我觉得小说最吸引人的是对于魏国、蜀国、吴国英雄人物间棋逢对手的描写。三个国家中都有各自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将领和治国能手,在人才方面达到了平衡。 2 / 16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1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一): 《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了《三国演义》,我又见识了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等一大批足智多谋人物。 《三国演义》透过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演绎了三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其中,忠义与奸佞的冲突、豪杰与奸雄的较量、谋略与武力的斗争一场场刀光剑影的生死悲欢,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留下了数不胜数、品味不尽的美谈佳话!而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精彩生动的故事,更是让我爱不释手。 《三国演义》让我领略了足智多谋的无尽魅力,也让我进一步懂得了了智慧来源于知识、知识来源于勤奋的道理。在任何时代,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掌握话语权,也才能掌握未来。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这天,更是如此。我深知自我身上肩负的职责,从此刻开始,我必须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二):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故事十分精彩。妈妈说著名作家冰心七岁就读完这本著作了,我今年已经八岁多了,我可不能落后,我决定在这个里好好地读一读这本名作。 万事开头难,刚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难倒了。东汉末年,灵帝刘宏腐败无能,致使宦官专权,民不聊生书里有好些词我梦也没梦到过,更别说理解了。幸亏有妈妈做我的后盾,在她的下,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这本经典巨作。 在这本书里,我不但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事件,如三顾茅庐、大意失荊州、七擒孟获等,还学会了很多知识,如成语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歇后语,如刘备借荆州一借无回头、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有一些良计,如美人计、反间计、连环计等等。同时我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谦逊爱才的刘备、英勇无比的张飞、攻无不克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厚老实的鲁肃、阴险狡诈的曹操 在这么多的人物当中,我最的就是诸葛亮了。他不但料事如神,而且有胆有识,他的空城计真让人拍案叫绝。当我读到司马懿来到城下,见孔明独坐城楼,焚香操琴,他明白孔明生平谨慎,怕中计,便领兵自退时,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真佩服诸葛亮啊! 《三国演义》真好看!有空,我必须再看一遍!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三): 《三国演义》读后感 这个学期,我怀着激动的情绪把《三国演义》又看了一遍。

三国演义的人才思想及现实启示

三国演义的人才思想及现实启示 中国人有记载历史的悠久文化,也有演义历史的古老传统。这部书就是融正史记载和民间演义于一体的杰作。从“以史为鉴”的角度来考察,再比不上这部书,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历史启发了。所以,在明清,这部《三国演义》,又被称之为“第一才子书”,可见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 三国人物分析: 刘备:《三国演义》推崇的人物,仁义善良,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不过妇人之仁,感情用事,在三个霸主中算能打,曹操称他为天下英雄。 关羽:忠勇义的化身,武力不是最高但是却号称“武圣”,砍无名小将是他的专长,自视甚高,他的结局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张飞:勇猛却莽撞、粗暴,但是偶尔细心就会让人刮目相看,对义兄向来一条心,未能出战彝陵实在是遗憾…… 刘备的人物特征: 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关羽的人物特征: 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张飞的人物特征: 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曹操:阴险,多疑,奸诈,不过有大志大略,军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创出自己的事业,是实干家,在《三国演义》中是奸雄,在历史上是英雄! 曹操的人物特征: 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诸葛亮:智慧的化身,鲁迅的评价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诸葛亮却是拥有非人的智慧,几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后期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肃然起敬。

读三国演义的心得体会

要提起《三国演义》这学名着就不得不提起写他的着名小说家罗贯中了,罗贯中生于元末,猝于明初,据说在朝廷更替的变动中,它曾参加了张士诚的起义活动,在写《三国演义》一书时,他一方面剔除了司马仲相阴断狱,刘备太行山落草之类荒诞的情结,添加了一些正史和诗词书表以加强历史性,另一方面又对艺术进行了大量加工。,使得文字流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上丰富多彩,他作为一个杰出的小说家与戏剧家,罗贯中除了《三国演义》外,还着有历史演义《隋唐两朝职传》《残唐五代演义传》及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等杰出的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纷呈,分一百二十回,优秀的片段很多,有连环计,一部分取于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风波亭”和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催听贾诩”中选的,故事为董卓进京后废杀少帝,纵兵杀掠奸淫,无恶不作,越骑校尉伍孚与骁骑校尉曹操刺杀董卓不成,一死一逃;渤海太守袁绍联络17路诸侯讨伐失败,董卓更加骄横残暴写起。司徒王允表面趋奉董卓,回到府中忧心如焚,仰天垂泪。府中歌妓貂婵大义献身,与王允共定“连环计”:先将貂婵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貂婵从中取便,离间董卓吕布父子反目。王允又多方结好友吕布,晓而大义,终于使吕布杀死了董卓,为朝廷出掉了大恶。这一段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董卓的骄横跋扈,王允的深谋不漏,吕布的反复无常,均令人过目不忘,貂婵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是仍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很能显出作者的途述故事的能力和塑造人物的功力。 我觉得《三国演义》真如它的开篇词说的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椎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赏《三国》,翻阅此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页画,刘关张双手各端一碗酒,共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约,面前香炉直立立焚着三株清香,香雾缭绕,桃花满园,此情此景无不令人感慨。是的,刘、关、张桃园结义如今成为人们广为流传的佳话,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也无不教人感动。 品《三国》,会从中收获了不少为人处事的经验,它为我前方未知的道路燃起了一盏明灯,周公瑾正值英年,素有大志,功成名就,本应度过一段美好的人生,就因嫉妒诸葛亮比自己城府深,竟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怨言,设计欲将其陷害,最后自己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结果怄气口含鲜血而终,生前所得尽失,死后不得其所,何

三国演义五个人物事迹800字

三国演义五个人物事迹800字三国演义的人物事迹篇一 说到诸葛亮,人人皆知。他号称卧龙,隐居山林。他名震四方,却从不耀武扬威。他满腹经纶,饱读兵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鞠躬尽瘁,一心为国,忠心耿耿,看的是大事,理的是朝政,为的是扶持刘备父子早日统一天下,社会安宁,让人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让人人都有一个完完整整的家,不再拥有战乱。而他自己呢?虽屡获战功,得到了无数的金银财宝,但他却把所有的家产都捐给了国家,他自己却过着节俭的生活。 他的智慧,不禁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赞叹。他的才能,不禁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敬佩。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的高科技机械,譬如说木牛流马,简直是巧夺天工,木牛流马这精湛的设计非同小可,已经超出常人所能,它似牛非牛,似马非马,它能代替动物驮运重物,也能用在战略上。诸葛亮为减少士兵运粮之苦,造木牛流马。司马懿仿造,反被蜀军获得,可想其物作用甚大。他的“连弩”,是当时唯一的一个轻型连发性机械武器,一次可以连续发出十支利箭,为国家的军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诸葛亮虽然未能协助刘氏父子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但作为一代贤相和军事统帅,在历史上已享有盛名,在晋代就有诗文凭吊他。唐代大诗人元稹赞孔明诗道: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入阵图。 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三国演义的人物事迹篇二 它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是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本书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故事叙述有声有色.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周瑜,有阴险狡诈的董卓,曹操,还有英勇善战的关羽和赵云.其中,我最喜欢,最佩服的人物是诸葛亮.虽然周瑜和诸葛亮一样聪明过人,足智多谋,但是,他心胸狭窄,处处为难诸葛亮,想尽办法加害于他.竟然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枝箭,还要他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就按军法处置.而诸葛亮却以国家大事为重,顾全大局,从容应对,既巧妙地避开了周瑜的无端加害,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无人能比。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充满智慧的了不起的人物。书中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

三国演义论文

浅析《三国演义》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价值观,人生观,军事观等等。有许多东西在三国演义中被完美体现出来,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的一番品读,得出的一些结论,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广泛应用着。 关键词:三国演义、版本、典范、启示、地位影响 一、《三国演义》的版本 《三国演义》版本甚多,仅现存的明代刊本就有大约30种,清代刊本70余种。各种版本数量之多,关系之复杂,在古代小说中都十分突出。过去一个长时期中,人们对此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误以为《三国》的版本问题比较简单,形成这样几点普遍的误解: (1)明代嘉靖壬年(元年,1522年)序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或者就是罗氏原作; (2)《三国演义》只有由嘉靖元年本派生的一个版本系统; (3)在众多的《三国》版本中,最值得重视的只有嘉靖元年本(一些人径直称之为“罗本”)和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本(简称“毛本”)两种。 二、历史小说的典范 1.历史与虚构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

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 2.结构与情节 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作文范文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作文范文10篇读完《三国演义》,你会发现,那些英雄好汉,无一例外的都是忠肝义胆,勇猛无比,誓死追随主公,这,就是他们的英雄本色。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作文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范文一 《三国演义》共塑造了近两百个人物,其中塑造最成功的有刘备、曹操、周瑜……下面大家就听我介绍介绍他们吧。 要说三国里的头号奸臣,非曹操莫属了。曹操虽然雄才大略,很会用兵,但有谋权篡位之心,即使这样心术不正的人才能再高,也不喜欢。要说三国里心胸最狭窄的人,那就是周瑜。周瑜眼里容不下诸葛亮,他让诸葛亮三天里造出十万枝箭,一心想除掉他。他认为除掉了诸葛亮自己的才智就天下无敌了。诸葛亮才智过人,一心辅佐刘备和刘禅,并且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兵力强盛的西蜀。诸葛亮为蜀国作出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最令我敬佩的是刘备。他为人忠厚善良,清廉正直,并且非常重义气。关、张死后,他不顾众人反对,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奔东吴。最终被陆逊用火攻打败,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 《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做事应像诸葛亮和刘备,而不能像曹操和周瑜,否则,即使有再出众的才华,也会遭人唾弃,留下骂名。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范文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讲述了2000年前,在长江两岸发生的关于“魏”、“蜀”、“吴”三国之争的故事。 我从五岁开始就对《三国演义》有了兴趣,让妈妈给我买了《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和漫画,我看得爱不释手;九岁的时候看了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对故事和人物有了大概的了解;从去年开始我又看了好几遍原著,对人物的认识更加全面了。 作者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仁善的刘备、忠心耿耿的关羽、所向无敌的张飞、龙胆将军赵云、残暴奸诈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随机应变,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一生中借东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大摆空城计、骂死三朗、智取华容道、以木偶退司马懿……这些都是我们所想不到的。他还很忠诚,他跟着刘备出山之后就认定了刘备为主公,没有因为其他国家的势力大而投靠别人,一心帮刘备打天下,做到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对他非常佩服。 《三国演义》不仅让我大开了眼界,还告诉了我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每读一遍都能从中学到新的知识,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范文三 吕布、张飞、马超、黄忠……一位位豪气冲天的英雄人物。官渡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以前,我听说过《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些内容,像《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啦,都是《三国演义》里面很著名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都很吸引我,于是,我决定假期里要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三国指的是魏、蜀、吴这三个国家,三国的历史只有短短的八十几年,它是从汉朝末年董卓叛乱开始,到司马炎建立晋朝结束。 刘备是一个文比不过诸葛亮、庞统,武比不过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的人。但他为什么能称帝呢?因为他会用人才,神勇的人在他手上,料事如神的人也追随着他,所以他才能当上皇帝。 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人,他在隆中时就已料到天下要三分,真是神人呀!他辅佐刘备战无不胜,帮助刘备攻打魏国、吴国,占领了西川、荆州、汉中等大片土地,为蜀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瑜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军事家,但是他的气量太小了,

太容易生气了,他死时年仅36岁,真是太可惜了。 关羽武功高强,是五虎大将之首,他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非常的神勇。他还很重情义,为了和刘备团聚,他过五关斩六将。在赤壁之战中,因为想到曹操曾经对他好,就放了曹操。 张飞是一个鲁莽、胆大的人,他可以在百万军队中取来上将的首级,如同探囊取物,他一个人在曹军百万人面前不但不害怕,还大喊:“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和我决一死战!”吓的夏侯杰肝胆爆裂,倒下马来。他是蜀国五虎大将中的第二位,武功十分高强。 我不喜欢曹操,因为他是一个大奸雄。 三国演义真是太好看了。他不但让我了解了三国时期的那段历史,更让我认识了一个个的大英雄。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的晋朝统一之间发生在魏、蜀、吴三国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如:谦虚谨慎、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胸怀大志、弘毅宽厚的刘备,恩怨分明、忠肝义胆的关羽,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张飞,狡诈多疑、雄心壮志的曹操……这都是我们最熟悉的人物,他们之间有些人物令我感到十分震撼、十分敬畏。虽然《三国演义》里的人物角色关系复杂,但当你读起来的时候,就会从中体验出

关于读《三国演义》后感{四篇}精选优秀范文

关于读《三国演义》后感{四篇}精选优秀范文说起三国演义这本书啊,在我心中它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我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深刻的印象。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侠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阴险狡诈的曹操……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出来关于“读书报告”的范本,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读书报告1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灿如星河的古诗词文化里有不少文人雅士,他们书写了一首首,一部部不朽的经典名作。其中,我最为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很生动地反映了东汉末年间中国古代这段历史的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在这本厚厚的书里,记载着许多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高超的吕布、忠心耿耿的关羽、威猛忠心的赵子龙、谦卑有礼的刘备……每位人物作者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让人读罢不能忘怀,使我真实地感受到了那段被封尘已久的历史故事。 心怀天下的贤者刘备,他为了能解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老百姓而三顾茅庐,以为一段佳话,这是多了不起呀!虽然前两次的拜访都没有见到诸葛亮,他仍旧坚持去了第三次,室外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这一些都没有使他退却,他还是耐心谦逊地站在门口等待,毫无怨言,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鼎力协助,成为三国中的一方霸主。而文中里另一个主人公我就更加欣赏和喜爱了——诸葛亮,字卧龙,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知人善用,忠君爱国,是一位十足的智者。书中他似乎无所不能,令人钦佩。空城计骗过狡诈多疑的司马懿,设计骗取曹操败走华容道,草船借箭、火烧连营、七擒七纵孟获大块人心,一计连一计,

一环套一环,让人不得不连连称赞,拍手叫绝!可当我看到诸葛亮病死的那一段时,眼泪又不自觉地就流下来,为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为所感动,为他的忠君忠主所敬佩,他这样的一个人才并没有功高夺主,自立为王,而是选择尽忠于新主,哪怕这个新主庸庸无碌……这让我想起诸葛亮呕心沥血所写的《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攘除_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多么得可歌可泣,多么得感人肺腑!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刘备的仁、关羽的忠、张飞的义和诸葛亮的智。那些层出不穷的智慧谋略、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英雄主义的人格精神,都展现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亲爱的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愿意和我一起来读读这本书吗?我相信你也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读书报告2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 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在《三国演义》中,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