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小篆艺术分析——龙耀宗

唐代小篆艺术分析——龙耀宗
唐代小篆艺术分析——龙耀宗

河北美术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唐代小篆艺术分析

学院书法学院

专业书法学

年级2014 级

班级 1 2 8 11

姓名龙耀宗

指导教师李松

河北美术学院教务处制

2015 年 5 月 20 日

河北美术学院

毕业论文诚信声明书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唐代小篆艺术分析》,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加以说明;有关教师、同学和其他人员对本研究成果提出过并为我在论文中加以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说明。

如本人的毕业论文涉及抄袭或剽窃等行为,本人愿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及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创作)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摘要

唐朝文化兼容并蓄,展现出泱泱大国的风采,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其书法艺术也达到成熟时期。在楷书、行书和草书上,一大批优秀书家脱颖而出,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楷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尽管篆书受到官方文字楷书的排挤,但以李阳冰为主的领军人物却推动了唐代篆书的发展,是继秦小篆之后的第二次复兴,显然李阳冰的篆书别出心裁。因此,本文通过了解李阳冰的社会生活背景,分析各个时期传世代表作品的特点,来总结其篆书艺术的成因。

关键词:唐朝;篆书;艺术;文化

ABSTRACT

The Tang Dynasty is the history of China on the layout of the largest, only not to build the great wall of unified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y is historically recognized as the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dynasties. The inclusive culture, showing the magnificent country style,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world culture, the calligraphy art has reached maturity period, regular script, running script and cursive script emerged a large number of artists, an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in the regular script has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Although seal all liaorechenxing. But the author thinks, Tang xiaZhuan is Chinese calligraphy history after Qin Xiao Zhuan in the second renaissance, seal all the rare can have so great artistic achievements, apparently the representatives have not the same legend. Therefore, this paper art of the Tang Dynasty Xiaozhuan to try to make the analysis.

Keywords:The Tang Dynasty;Xiaozhuan;Chinese culture; art;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绪论 (1)

一、唐代篆书艺术概括 (1)

二、李阳冰生平介绍 (2)

(一)家世 (2)

(二)仕途 (3)

(三)交游 (3)

(四)学养 (3)

三、李阳冰篆书传世代表作品分析 (4)

(一)退隐前 (4)

(二)退隐后 (5)

四、李阳冰篆书风格形成的成因 (7)

(一)崇尚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7)

(二)家族显赫与高雅的素养 (7)

(三)独立的人格魅力 (8)

结论 (8)

参考文献 (10)

后记 (12)

绪论

唐朝的强盛,使科技、文化、经济、艺术高度发展,正因国势的空前兴盛,书法艺术也走向了高峰期。与其国势演变一样,书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唐时期的太宗皇帝李世民酷爱书法,并且在书法上拥有极高的造诣,又特别推崇王羲之,所以初唐的书法艺术风格基本上以王羲之为主流,只是在楷书的技术上进行了完善,融合了魏晋、南北朝的鲜明特质,书圣王羲之的“遗韵”引导着初唐,不激不厉、温文尔雅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流书风。史称“初唐四大家”的薛稷、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则代表着初唐的整体书法面貌,所以说初唐是前朝书法风格的延续,又是唐代“尚法”书风形成的基石。

到了盛唐,书法艺术也随其国势一样达到了顶峰,规范之中显自由,法度之内又灵活,代表人物有颜真卿、张旭、怀素等。其中颜鲁公的楷书极具个人风格,他将书品和人品进行了高度融合,把唐代书法的“尚法”的艺术特色推向了顶峰,形成了法度严谨、雄伟端庄的艺术风格。另外两个著名的草书大家张旭和怀素,他们的狂草狂而不乱法度,受约束但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巧妙的把法度与个人内心情感完美融合,将崇尚法度的唐代书法艺术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体现出正大光明的泱泱大国气象。狂草和楷书开创了新的境界,篆隶也重现书坛,虽然没有超前贤之上者,但也有几位名家。此中李阳冰篆书驰名中外,隶书方面则有韩择木、李潮、史惟则、蔡有邻四位。

然而物极必反,晚唐国势逐渐衰微,书法也呈现出萧条现象,虽有将法度高度完备的中流砥柱者柳公权,但昙花一现,这一期间的大部分书法家对“尚法”的追寻日渐削弱,比如杨凝式的个人艺术特色为风度凝远,萧散有致,直追东晋气韵。晚唐书法在风格上开始不拘成法、适性天然,书法艺术体现出多元化。

一、唐代篆书艺术概括

唐朝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时代,各类书体基本上完善,名家辈出,风格百花齐放,而且在书艺评论、技法理论、美学探究方面均有突出的成就。唐朝篆书的复兴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唐朝的割裂与内部战争的结束,使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均发展到鼎盛时期。国力强盛,人民安定团结,南北交流,取长补短,促进了文化的大融合,陈规旧制的打破造就了盛唐的社会氛围。国家的振兴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书家创作愈发活跃,名家辈出,名作不绝于缕。作为古老文字的篆书也在汉魏的波涛平静后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生机勃勃。

唐代篆书在秦小篆的端庄之中显流丽,刚健而又含婀娜的古厚之气的基础上,转变为婉转通畅、劲利豪爽的细劲圆匀风格,其载体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多数出现在碑刻、碑额、墓志盖上,出现在这些载体上的篆书充实地代表了唐代篆书的集体面貌与艺术特色。其篆书可分为二种:一是玉箸篆,多见于墓志盖、碑额、摩崖。何为玉箸篆?它又名玉筋篆,因其笔画圆如玉箸而得名,李阳冰擅书。二是悬针篆,其用笔垂直出锋,状若悬针取名,有唐一代悬针之篆,当推瞿令问。

笔者认为,唐朝篆书的代表人物首推李阳冰,他的篆书推陈出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别开生面,形成了别出心裁的个人书法艺术风格。

二、李阳冰生平介绍

李阳冰,字少温,祖籍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人,后徙居云阳(今陕西泾阳,)约生于唐玄宗开元九、十年(721、722)间,卒于贞元初年(785、787)。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是李白的从叔。早年便出仕当任县令,后升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世人称他为少监。在文学方面,李阳冰早年登科,为著名的古文运动倡导人萧颖士的得意门生,有“一代大作手”的美誉。他工书法,专研小篆,所创立的铁线篆与秦代斯相的玉箸篆相媲美。

(一)家世

书家的艺术成果离不开书家的社会生活背景,而社会生活背景无不与其家世、仕途、交游、学养关系紧密。李阳冰在其家世上,窦蒙下注有云:“李阳冰,赵郡人,父雍门,湖城令,冰兄弟五人,皆负词学…冰子均,并词场高第。幼子曰广,勤学孝义。以通家之故,皆同子弟也。”窦臮《述书赋》有云:“通家事业,赵郡李君。《峄山》并骛,宣父同群。洞于字学,古今通文。家传孝义,气感风云。”[1]穆元《刑部郎中李府军墓志》:“府君讳澥,字坚冰,京源宗派…曾祖行敷,皇朝曹州离谷县主簿;祖怀一,左千牛、并州晋阳县尉;父雍问,虢州湖城县令。[2]”上述资料说明李阳冰乃名门望族出生,族中为官善学者不乏其人,譬如赵郡李氏始祖李牧曾任丞相,受封为武安君;李阳冰的曾祖李行敦任离孤县掌管文书的佐吏;祖父李怀一为晋阳县令,父亲李雍门则为湖城县令。由此可知,李阳冰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仕途

唐代作为政治军事等高度集中的王朝,想要在仕途上立足,就只有寒窗苦读、让自己才高八斗,尤其是贫民子弟。而李阳冰世家学识渊博名声远扬,族人打小就接受着想要立志报国就必须入仕为官的思想,李阳冰具备着从政的学养与见识,又兼济以天下为己任之大志,政绩当然斐然。弱冠至吴,初仕上元县尉。乾元二年(759)官至缙云令。跟据历史记载,李阳冰在缙云县为官期间做了八件利民大事:城隍神求雨;坐矶分水;治理好溪;减赋税,赈灾荒;重现农耕;大兴教育,程门立雪;发展商贸;公正廉明,带头正风。太白又有诗为证:“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3]”这足可见李阳冰政绩一斑。李阳冰不仅政绩斐然,还体谅苍生,任职期间倡导官吏们要两袖清风,爱民如子,东门村《李氏宗谱》说:“李阳冰平时爱民如子”,天大旱,忧心如焚,日夜难安,”[4]李阳冰是缙云的好县令,拥有父母官的美誉。慧眼识人心,群众

[1]《历代书法论文选》第二五七、二五八页.

[2]《唐代书法家年谱》卷七第493页.

[3]《石园诗话》太白《赠崔秋浦》.

[4]《李氏宗谱》编写组.《李氏宗谱》第三十页.

的眼睛是雪亮的,因为李阳冰在缙云县的利民举措让他身名远播,也难怪乎千多年过去了,缙云县的人民还是非常的怀恋他!

(三)交游

举邑抃舞,式图丹青。眉秀华盖,目朗明星。[1]纵观李阳冰一生,与其来往多的基本上是当时的能人志士、廉洁官僚。比如颜真卿、孟皎然、李白、萧颖士、李幼卿、韩择木、窦臮窦蒙等等。

大历七、八(772、773)年间,李阳冰在法曹任上,曾南游湖州期间与颜真卿、皎然[2]诸名士周旋,皎然作《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李法曹阳冰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征赴京》[3]记述此事,有“汉日中郎妙,周王太史才。云书捧日去,鹤版下天来。草见吴洲发,花思御苑开。羊公惜风景,欲别几迟回”[4]之云,同时,颜真卿亦有诗送行,且颜真卿很多碑额提字均出自李阳冰之手,如《颜氏家庙碑》。

除了颜真卿、皎然,还有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古载:“宝应元年,为当涂令,白往依之,曾为白序其诗集。”[5]唐上元二年(761),此时的李白已入年迈,失意颓丧,他从金陵(今南京)来到当涂投靠从叔李阳冰。刚开始的李阳冰并不知晓李白当前的来意与困窘,在与李阳冰告别之时将《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给李阳冰后,李阳冰这才明白了李白的难言之隐将其挽留。太白寄居当涂后,常与李阳冰在县署和山间相遇,李白为了表达对李阳冰的敬慕,专门为其作《当涂李宰君画赞》,李白认为李阳冰拥有如此谋略、胆识与政绩,在世道骚乱的情况下不能一展宏图之志而深感痛惜。足以可见,李阳冰的“朋友圈”不乏高人,在此笔者就不一一详述。

(四)学养

李阳冰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加上他后天又虚心求教四方君子,其文学修养必定深厚。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李白一病不起。他把自己毕生所作之诗稿呈交给李阳冰,并委以重任嘱托请他编辑作序。阳冰不辞劳苦把诗文编辑成《草堂集》]十卷,并为之作《序》。序言主要对李白的家世、生平、思想、性格、交游进行了详述,以及对李白的才华作出了高度称赞。李阳冰《草堂集》的成功,让李白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得以流芳百世,可以说是中国文坛史上的一次丰功伟绩。除此外,李阳冰在归隐山林间,奋笔著书,日夜操劳,还写下了《上李大夫论古篆书》以及重新修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两篇书法著作,著作的面世,让李阳冰更显个中翘楚,远在千里之外的代宗皇帝都缕赞不绝,竟然在的李阳冰的垂暮之年还急召进京,再度上为朝官,并直至命终。或许,“吐辞又炳焕,五色落华星。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6]。”

[1]李白《当涂李宰君画赞》.

[2]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谢灵运十世孙),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皎然是他出家为僧的法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极高的成就,堪称一代宗师.

[3]集部·全唐诗(下)·卷八百一十八.

[4]《全唐诗》(下)·卷八百一十八.

[5]文化遗产,缙云县门户网站.

[6]全唐诗:卷171-21,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是大诗人李白对他文采飞扬的高度肯定吧。

纵观李阳冰一生,虽留下了千古美誉,但其任职不上三品,笔者认为原因有二:李阳冰虽然生处盛唐,但已然进入了由盛转衰的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1]。李阳冰出生不久后便赶上了安史之乱,良辰好景虚设,当才华遇上战乱,即使李阳冰有着千种风情,又能与何人说?“上元二年(761)移官当涂,其年秋冬之际,诗人李白字金陵来,以叔事之…阳冰便挂冠去郡,退居缙云,精研篆籀近十年。”因为李阳冰特喜欢篆书,所以他对自己是出山为官还是归隐研究书艺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三、李阳冰篆书代表作品分析

根据笔者调查,李少温的传世作品大约有六十余件,多数已经不在人间,部分碑作重新翻刻或有拓本,但以失去本来面目,并且李阳冰久负盛名,其委托之作必然不少。根据少温的传世作品与思想,可以分为二阶段:

(一)退隐前

少温于上元二年(761)移官当涂[2],不久后便挂冠去郡,退居缙云[3],所以761年以前李阳冰所书的作品均为退隐前。此期间的传世代表作有《城隍庙碑》(759年)、《谦卦碑》(761年)。

图1

[1](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2]当涂,安徽省马鞍山市辖县.

[3]缙云,隶属浙江省丽水市.

图2

从李阳冰的生平得知,退隐前的这二件作品为李阳冰中年所书,此时他已政绩斐然,成为了百姓心中的父母官,因此,其大部分精力放在从政上,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故个人是艺术风格也相对“嫩”。这里的“嫩”是指其篆书风格端庄秀美,诚然这“嫩”与个人的社会阅历及思想沉淀也有很大关系。从《城隍庙碑》(图1)来看字形的长短基本与《峄山碑》一样,用笔上继承李斯玉箸之法,笔画纤细圆劲,但在曲直方面,将李斯的方中代圆出改为圆弧,多用曲线少了李斯几分朴厚,却多出几分秀美。从整体上看,《城隍庙碑》还处于继承《峄山碑》的阶段,虽然增添了秀美之气,但其静穆雄浑之感仍保留着,该时期李阳冰的篆书还未完全走出李斯的影子。李阳冰致力于研究《周易》,尤其在《周谦卦》上心得颇深,两年后,摘录其重点作篆书铭,书《谦卦碑》(图2)。细观此碑,已完全脱骨于《峄山碑》,结体修长,因为在弧线上的特别讲究对称,字形变化多端,仿佛有美女插画之态。笔画更加纤细,瘦劲如铁,秀丽多姿,开创一代铁线篆,因其比划瘦劲如铁,又细如铁丝而得名,形成了继斯相之后的有一座高峰。

(二)退隐后

李阳冰退隐后的传世代表作有《三坟记》(767年)、《崔祐甫墓志盖》(780年)、《颜氏家庙碑》篆盖(780年)等。

李阳冰归隐山林后潜心翰墨,书法风格上大有转变,《三坟记》(图3)笔画珠圆玉润,其雄健之气比退隐前作品的更加强大,结体严谨大方,字势饱满,雄健刚强,法度之高度严谨渐渐体现出了盛世大唐的风范。《庚子消夏记》中云:“今观《三坟记》,

运笔命格,矩法森森,诚不易及。然予曾于陆探微所画《金滕图》后见阳冰手书,遒

劲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1]。”

《崔祐甫墓志盖》(图4)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因为李阳冰的传世作品大多为宋人翻刻,已大伤原貌,此盖乃李阳冰原滋原味的篆书作品,保存之完好度凤毛麟角,为唐代墓志中一道靓丽风景线。

图3

图4

[1]《庚子销夏记》,(清)孙承泽撰,[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8,1.

图5

细观此盖,其大体感觉与《颜氏家庙碑》(图5)比较接近,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有异曲同工之妙,字的重心稍往下移,这样少去几分秀美,增添了几分古拙。笔法上尤显仓劲雄浑,陈槱云:“小篆,自李斯之后,惟阳冰独擅其妙,常见真迹,其字画起止处,皆微露锋锷。映日观之,中心一缕之墨倍浓,盖其用笔有力,且直下不攲,故锋常在画中。[1]”可见李阳冰作篆笔笔中锋,点画圆融饱满,极富张力。因此可知,李阳冰的晚年力作,其用笔与结字已炉火纯青,“虫蚀鸟迹,风行雨集”[2],完美的体现了端庄雄健的大唐气象。

四、李阳冰篆书风格形成的原因

(一)崇尚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效法于大自然,大自然的运行自然而然而又富有规律。李阳冰在他的《上李大夫论古篆书》一文阐明了自己的学书思想:“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牙齿,得摆位咀嚼之势。[3]”李阳冰能发现大自然的事物中所蕴含的哲理,这不正是取法自然吗?正因如此,他取“象”入书,即自然之现象、规律,重视自然之“象”的意味和情趣,将篆书与“象”巧妙地融合,所以他的篆书正如清代王澍所云:“运笔如蚕吐丝,骨力如绵裹铁[4]”般极具生命感。纵观历代书法史,没有哪位大家不是留心观察大自然从中汲取灵感而名垂青史的。如索晋在《草书势》云:“蝌蚪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5]。”书圣王羲之老师卫烁又云:“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6]”又如张旭观夏云多奇峰,颜真卿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得笔法,如上种种取法自然的佳话说明了书法大家在大自然中不断取法,揭示了书法应该崇尚自然,回归自然,道法自然。

(二)家世显赫与高雅的素养

李阳冰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诗词歌赋,明查事理更是耳濡目染,加上他又与颜真卿、李白等名士交好,李阳冰在艺术上的造诣更是了得。其篆书在古人

[1]《负暄野录?篆法总论》:书道二十讲(六):篆书之道.

[2]‘虫蚀鸟迹’语其形,‘风行雨集’语其势,‘太龙泉’语其得,‘嵩高华岳’语其峻.

[3]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4](清)王澍著,《虚舟题跋》,[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5]乔志强.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解读,第一百五十五页.

[6]乔志强.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解读,第四十八页.

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而又能代表大唐气象的风格面貌,仲尼《吴季札墓志》:“变化开合,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文字之本,悉在心胸,识者谓之仓颉后身。[1]”李阳冰篆书有根源而又创新在我,正是他熔古铸今的结果。当代艺术评论家王南溟先生曾撰文评李阳冰的小篆:“线条或如垂柳之摇曳,或如流云之舒卷,洋溢著一种抒情的气息,代表著小篆书法在唐代复兴的文采风流[2]。”他晚期的学养与书风成正比,都表现出凝练朴厚的成熟风格,流露出浓烈的艺术感染力与生命的气息。

(三)独立的人格魅力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的积累与感悟,是将个人的内心情感赤裸裸地注入到其中,她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写照,是对生命的感叹。书法作品也是如此,“书为心画’早就证实了这一说。“郄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壻。丞相语郄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郄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郄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3]。”从东床快婿一事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有着洒脱淡雅、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与其品格般,书法也艺术特征亦平和自然,用笔含蓄,遒劲秀美曹植的《洛神赋》中有云:“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4]。”又如唐代张旭,性好酒,与李白、贺知章等名士共列饮中八仙之一,为人放荡不羁,庸容大度,是一个极富个性的草书大家,每每酩酊大醉就呼叫狂走,落笔成书,有时甚至用自己的头发蘸墨书写。除此之外,更有怀素“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襟气。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麹犹半醉。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吴兴张老尔莫颠,叶县公孙我何谓[5]。”的自在与狂放。足见书家的书法艺术风格无不与其人格成正比。

结论

唐代小篆除了李阳冰之外,几成绝响。尽管有一代悬针篆当推瞿氏第一者的令问,其篆书结法古朴,但华饰有加;用笔圆劲的李庾篆书结体方长,但近似李监的玉箸;有功夫亦到,但出于人意,乃近天造之评的卫包、王逾等诸人,均是在某方面存在不足,唯少温李阳冰篆书可举步唐代,因其为人,为官,为艺,都与大唐盛世的端庄,严谨,雍容,豪迈之气象相吻合。诚然,李阳冰的为人耿直与气宇轩昂造就了他秀句满江园,笔法妙天下的美誉。“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6]。”“运笔如蚕吐丝,骨力如绵裹铁,”书为心画,历代大家对他的赞誉都是李阳冰人格魅力的真实体现。

[1]《法书要录》.唐.张彦远.卷六.

[2]王南溟,1962年生于上海,职业艺术家,批评家.

[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4]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百三十.

[5]唐.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

[6]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

参考文献

[1](清)王澍撰《虚舟题跋》[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2]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朱关田.《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4]王镛.《书法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朱关田《沙孟海论艺》[M].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1-1版.

[6]邓宝剑《玄理与书道》[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7]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后记

何谓书法?笔者认为:书即读书,法即是技术。古人常把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子有黄金屋挂在嘴边,《增广闲文》里又说“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可见读书之重要,更何况一代名臣曾国藩都说唯读书可改变气质呢!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读书能让人明理,我们搞书法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了才能不误入歧途,旁门左道乃至走火入魔,这些道理都是笔者升本科后才真正明白。正因如此,笔者论文才从具有高尚品格的小篆书家着手,通过了解书家的社会背景等探究书法的真谛。在撰稿期间有幸巧遇导师李松,导师说话平和,言谈举止无不与古代书生相媲美,文质彬彬,正是君子。感谢导师在论文期间的悉心指导,感谢院长创办了书法学院让我能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感谢给我正能量与负面心态的贵人让我茁壮成长。感谢答辩委员会各位专家的指正与批评,特此致谢!

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

第五讲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 一、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二、汉代文人诗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三、《古诗十九首》选析 一、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1、汉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把现实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像《诗经》民歌一样,汉乐府民歌也忠实地记录了汉代社会的现实。可以说,《诗经》民歌中反映到的,乐府民歌都有所表现,而《诗经》中没有或较少接触的主题,汉乐府却又有了新的开拓。例如,对于剥削阶级家庭内部生活的揭露。《相逢行》、《鸡鸣》、《长安有狭斜行》等揭露了他们奢侈荒淫的生活;《孤儿行》、《淮南王歌》揭露了统治阶级家庭里的兄弟骨肉相残,这都是在《诗经》民歌中少见的主题。就是相同主题的作品,汉乐府民歌在思想深度上也有新的开掘,弃妇诗在《诗经》民歌中往往就事论事,谴责的常只是男子的无情和变化,很少接触剥削阶级的伦理道德等社会原因。汉乐府的民歌中的弃妇诗就不仅把矛头指向男子本身的薄情和见异思迁,而更把矛头指向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伦理和封建纲常的社会因素,因而加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像《孔雀东南飞》就批判了封建的家长制和门第观念,体现了更强烈的现实精神。汉乐府民歌的一些题目和题材被后世文人反复摹拟过,建安时代直到六朝,出现了大量的拟乐府,唐代大诗人李白几乎写尽了乐府古题,杜甫推陈出新,即事名篇,写出了《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等诗篇,白居易等人发起“新乐府”运动,写作大量揭露社会、反映现实的作品,其精神虽上绍《风》、《雅》,但更近承汉乐府。这就使现实主义成为一个绵绵不绝的传统。 2、汉乐府的第二个成就是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中叙事诗的成熟。 我国的叙事诗萌芽于《诗经》,但其成熟是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诗,《诗经》中称得上叙事诗的是《大雅》中的《大明》、《緜》、《皇矣》、《生民》、《公刘》等被称为周族史诗的作品。其中虽有不少生动的描写,但总的来说还缺少完整的情节和细致的叙述。至于《诗经》民歌中的作品,则很少有可以被正经地称为叙事诗的。一些有一定叙事内容的作品,一般缺少有头有尾的故事情节,只有《氓》是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可以说是初具规模的叙事诗。但叙事中,主观感情的直接抒发还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不是主要由客观的叙述来表达主观的感情。所以我们说叙事诗在《诗经》民歌中还处在萌芽状态。如果说《诗经》民歌标志着我国抒情诗的成熟,那么,叙事诗成熟的标志就是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中虽也有抒情诗,像《悲歌》、《古歌》、《白头吟》等,但占突出地位的还是叙事诗。 汉乐府本是“缘事而发”,因此,作品中多叙事。一般来说,叙事的情况可分两类,一是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场面叙事,另一个是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前者可以《上山采蘼芜》为代表,后者则可以《孔雀东南飞》为代表。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共同的特点是叙述得比较详细,情节比较完整。《上山采蘼芜》写的是“故人”在上山采蘼芜归来时与“故夫”相遇时一番问答。但却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言语。情节是完整的,人物的形象是鲜明的,表现了叙事的高度技巧。至于《孔雀东南飞》,篇幅之长,叙事之纷繁,人物之众多都是古代叙事诗中无可比拟的。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孔雀东南飞》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若诉,长篇之圣。”正是肯定了它作为叙事诗的成就。作为叙事的基本方式,汉乐府民歌的特点是不用或少用作者叙述性的语言,而是多用故事中的人物的说话、对话来开展故事情节。《东门行》、《妇病行》、《陌上桑》、《孔

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可称之为汉字文化,也可称之为毛笔文化。因为汉字与毛笔相接合便形成了中国书法艺术这一神奇的艺术特色。可以说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独领风骚。但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却在他的巨著《历史哲学》中,把汉字大大奚落了一番,硬说它有碍学术的发展,他对中国绘画一窍不通,也妄加评说,更有失大师风度。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外文书法所开拓的艺术领域,与汉字书法艺术的洋洋大观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是汉字造型的独特艺术性。西方字母符号的优点是具有书写的简明性,但字形变化有限,影响了艺术的表现力。而汉字的造型却具有千姿百态、富于变化的独特艺术性。 二是毛笔书写的独艺术性。硬笔书写非常方便,易于掌握,但在字体的粗细及笔锋的变化上都受到了很大限制。而毛笔是柔毫、长锋、富有弹性。人称毛笔有四德:锐、齐、圆、健。即是说它能屈能伸,刚柔相济,通过笔的粗细、轻重、虚实、正侧、强弱、燥润、徐疾、滑涩、方圆、提顿、翻绞等形成变化无穷的线条运动美。 三是汉字字体的丰富多样性。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就发展成了相当完美的汉文字体系。周代的钟鼎文、石鼓文、玉器铭文,秦代的大、小篆,一直到汉以后盛行的隶书、真书、行书,发展到唐代相当完美的草书,经历了一两千年的群众集体创造,使汉字各种书体与流派日趋完美。中国书法文化的异常丰富的资源既有助于形成一门独立的整套程式法则,又哺育后人去进行大胆的个性与风格的新探索,在世界艺苑中独放异彩。 写毛笔字要求心平气和。练字尤须精神专注。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主张:“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卫夫人也说:“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老舍在谈自己用毛笔创作的体会时,这样说:“气静思熟,如平泉远流,不激不竭。”培养书法艺术的嗜好是一种清心养性的好方法。 中国书法的字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草书、仿宋体。 中国书法大师有:

艺术的特征

课程内容:艺术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初步理解艺术作品是由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学习重点:艺术的主体性。 ?学习难点:审美性(价值判断)。 韩雪松

(一)形象性 ?形象性要做到三个统一。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客观指艺术作品的形象的具体、可感;主观指在作品必须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这两个方面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只表现客观或主观的作品不能称为艺术作品。?齐白石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句话可以用在一切艺术创作中。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艺术欣赏中,首先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感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鲜明地形象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同一内容由于艺术的形式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形式:?如雕塑:形体、质地、空间; ?音乐:时间性、复演性、非语义性、不确定性; ?舞蹈:情感、节奏、韵律、人体结构与运动; ?戏剧:扮演性、剧场性、戏剧性。 ?就艺术整体来讲以上这些都是艺术的个性,单就一门艺术而言,它又表现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就讲到下面一点: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个性是多样的,共性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与此同时,艺术形象又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性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举一反三,甚至从“一”知“十”。 ?这里的“一”就是共性,“三”和“十”就是个性(多样性)。 ?共性就是典型和代表性。如罗中立创作的《父亲》形象,朱自清创作的《背影》中的父亲形象。

(二)主体性 ?主体性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创作主体;二是欣赏主体。?1、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 ?艺术是客观化追求主观化的过程。客观是艺术本身具有的形象,主观则是艺术家主体的表现。很难想象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客观化,而没有主观的表现会成为艺术作品?如中国绘画,唐代张彦远说:“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山水画一开始十分具有装饰性,说明这时人的能力只能是追求客观,还没有达到追求主观的时候。到唐代,花鸟、人物、山水、树石、蔬果等等只要是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都被竭力的表现,元代倪瓒的山水画则是不求形似,只求逸笔草草,这就是到了主观表现的阶段。西方绘画也是如此。

唐代诗人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生平简介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连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徒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由)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误。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琳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间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轶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他是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与杜莆齐名,也称“李杜”。 2、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3、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 ),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论唐代艺术的特色

唐朝的美术气势宏伟、富丽堂皇、赋予想象,在技巧上也有不少的建树。另外在书法、工艺美术、建筑等各方面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独领风骚。唐都长安,那时是世界上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当时有位从西方来华学习的“梵僧”写诗道:“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其总体格局,也是在唐朝时期完成的。总结唐代艺术的发展特点,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一)建筑方面: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的《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中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其代表建筑为:永宁寺塔,广仁王庙,天台庵,南禅寺,佛光寺 (二)服饰方面: 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

两汉乐府诗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

浅谈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 两汉诗歌中成就最高的是乐府诗。“乐”是音乐,“府”是官府,“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署。两汉乐府诗从整体上看,不同于辞赋写作,极力描绘京都的繁华,游猎的盛况,对统治阶级的歌功颂德。而是代之人民用歌声抨击社会的黑暗,抗议阶级的压迫,诉说久役的痛苦,控诉统治阶级的罪恶,抒发当时人民的愿望追求,表现人民的生活画卷。 一、汉乐府诗内容丰富,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 (一)、深刻的反映出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愤情绪,如《东门行》、《孤儿行》、《病妇行》。(二)、反映当时苦乐不均、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揭露骄奢淫逸的豪贵生活,如《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鸡鸣》。 (三)、反应兵役频繁,人民苦于久役的时代特点,表达出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宁静生活的愿望,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 (四)、表现出两性之间爱与恨的心声,如《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 (五)、表现人世险恶、祸福无常,表达乐生恶死的愿望,如《薤露》、《蒿里》。 二、两汉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熟练的叙事的技巧,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新的范本。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关注现实,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1、苦与乐:汉乐府诗歌的作者来自不同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例如《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描写的都是平民百姓的疾苦,寄托了作者深切的同情,以恻隐之心申诉了下层贫民的不幸遭遇。 2、爱与恨:汉乐府诗歌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的袒露和表白。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比较大比重,这些诗歌大都来之民间,或是出自下层文人之手,因此,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都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例如,《上邪》中接连例举了五种千载不遇、极其反常的自然现象来表现古代女子对自己意中人真挚、强烈的爱,来表白自己对爱情的矢志不渝。 3、生与死:两汉乐府诗还表达了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如何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是古人苦苦思索的重要课题,两汉乐府诗在这个领域较之前代文学作品有更深的开掘,把创造主体乐生恶死的愿望表现的热别充分。例如,《艳歌》描绘出进入天国的理想画面,诗人自己幻想自己升上云霄,来到神界仙乡,成为那里的贵宾。各路神仙纷纷为他而忙碌,诗歌超越个体有限的生命,到大彼岸世界之后的至乐。 (二)、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1、叙事性强,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叙事诗。两汉乐府诗歌中既有叙事诗又有抒情诗,但以叙事诗的成就更为突出,故事情节的描写都很完整、细致,诗中故事性、戏剧性加强了,它的叙事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的叙事诗的成熟。例如:《孤儿行》通过行贾、行汲、收瓜、运瓜等诸多劳役,突出了孤儿苦难的命运;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情节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通篇分三条线索进行讲诉,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无形中去关注矛盾的发展和男女主人公的命运。 2、叙事诗详略得当,繁简有法。如:《十五从军行》对复员老兵家园荒芜的景象渲染得非常充分,对老兵回家后的行动也有详细的叙述,老兵内心的感受病没有进行详细的描写,全诗以叙事为主;《孔雀东南飞》首尾略写,中间太守家迎亲的场面详写,铺张扬厉,大肆宣扬。 3、叙事时注意场面描写。例如:《战城南》描写了将士战死后的景象:“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驾马徘徊鸣……”作者极力渲染战场变成牧场之后死寂、悲凉的战场画面,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亦是如此,它在遵循艺术发展的普遍法则的同时也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一、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构成音乐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声音是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即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艺术所运用的声音,是从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现象中,经过特定的方法挑选和概括出来的有组织的声音序列。“这些声音又依它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织体以及配器等音乐语言的要素”。 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声音材料的特性决定了一个事实:音乐是靠听觉来感受的,也就是说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但它不同于同样是以声音材料为基础的语言。音乐虽然是一门听觉艺术,但“音乐不仅用听觉,有时它还通过全身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但听觉仍是基础,是关键”。 三、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它是“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呈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呈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该作品的整体形象”。音乐的这种特征与电影和戏剧艺术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为了使整个艺术作品得到完整的实现,而必须把一定的时间作为前提。在此过程中,只是我们的欣赏视角改变而已,美术作品在时间中的状态是始终保持不变的。而音乐艺术却相反,它是随时间的进行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而更好的呈现给欣赏者。 四、音乐是一门空间的艺术“音乐中的空间,是听者在感受音乐整体所展示的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表象”。这是一种由欣赏者脑中派生出来的想象空间,它与欣赏者在欣赏音乐当时所处在的实际空间不同。因为音乐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变动性,所以音乐不会象其他艺术那样直接给欣赏者展示空间性。这种听觉造成的空间和由视觉造成的空间以及由知觉造成的空间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五、音乐是一门表情的艺术无论是歌曲,还是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它们可能是一种情绪、意境的反映;可能是几种情绪的对比和冲突;可能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和发展;还可能是某种乐思的概括。音乐以声音为媒介,从而体现出其巨大的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以直接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对人们的情绪起激发作用,因此,音乐最擅长的就是抒发情感。 六、音乐是一门形象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以塑造自己本门类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一定的内容”。[6]由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它既看不见,又不具有明确的语义内容,只是一种依靠人的听觉才能被感知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是非视觉性的,所以说音乐这一门类的“形象”是比较特殊的。当然,由于音乐最擅长的是抒发情感,抒情手法就成了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最主要手法,因此,音乐的形象艺术与情感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人们在音乐营造的情感气氛中,产生了自我情感的跌宕起伏,使精神世界在某些方面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并从中受到熏陶。所以,音乐一直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丰富精神生活,满足审美需要,进行教育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审美价值是音乐最根本的价值,音乐以独特的审美方式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人们的欣赏与愉悦中实现其教育价值。3.音乐“是以审美的方式进入人的精神世界,能更深入、更强烈地打动人,所以人们从音乐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能长久留存”。

略论唐代绝句艺术特点

略论唐代绝句艺术特点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就是在这一时期定型并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诗体。总观整个唐代诗坛,绝句的创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绝句就是整个唐诗的缩影。清代王士缜就称“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同时由于绝句“篇只四语,而倚声为歌,能使听者低徊不倦。”(德潜<<说诗粹语>>)所以在唐代就曾广泛传唱。“考之开元、天宝以来,宫掖所传,梨园弟子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尔。”(王士缜<<唐人万首绝句选序>>)直到今天,绝句仍是人们喜爱的诗歌样式。那么,这种四句型的小诗,何以能千百年流传不衰呢?究其原因还在于唐代绝句具有灵活轻便、节短韵长、宜于抒情、便于吟诵的艺术特点。同时,为克服绝句短小而篇幅和它要尽可能容纳较多的容这样一个基本矛盾,有唐一代诗人充分施展了他们的艺术才华,以高度的艺术概况力和成熟的诗歌技巧,大力挖掘绝句体裁上的艺术潜力,使绝句达到了“语短意长而声不促”(施补华<<岘佣说诗>>)的艺术妙境,从而化其体裁的特点为艺术上的优美。 一、短小精粹 “离首即尾,离尾即首”,是绝句的体裁属性,也就是短的属性,因为它只有四句,最少二十字,最多也只有二十八字,所以绝句篇幅上的限度,决定了绝句作者在写作上不可能大肆铺,纵横开阖,必须在概况凝炼上下功夫,以使绝句做到“微尘中显大千,刹那间见终古。”的表达效果。这样,便形成了绝句短小精粹的特点。明代慎在<<升庵诗话>>中说:“言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绝句又诗之精者也。”绝句所固有的精粹特点,使得它在表现手法和表达容上必须比篇幅较长的诗歌更为严格地选择表达角度,尽量摄取表达容中最典型的片段加以表现;同时更严格地锤炼字句,以求达到“一语胜人千百”(清代翼<<瓯北诗话>>)的效果。 白曾以庐山瀑布为题材写过两首诗,题目都是《望庐山瀑布》。一首是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是指文字的书写方法,规律和法则。中国书法其特定含义是指具有美的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从广义上讲,世界上各民族文字的起源都可追溯到“象形文字”,都有自己的文字和书写技巧,都有自己的“书法”。但是,各国文字都从象形中断了,从“表意”走向了“表音”,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原始象形的“表意”,一直延续了下来。长期的发展使中国书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1、构成审美的基本要素 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对象、是以笔画、结构、章法为基本要素,通过笔、墨的运用达到表现艺术的目的。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是因为中国汉字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可为性,就是说中国的汉字天生就具有艺术素质。例如,(1)汉字的造型是变化多端的: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品字形、到品形;有上宽下窄、下窄上宽;有左高右低、右高左低等等。(2)汉字的字体是不断演变的: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竹木简书、隶书、章草、今草、魏碑、正楷、行书等。(3)汉字的每种字体又有丰富的不同

的风格和书写特色:或厚重、或飘逸、或庄严、或典雅、或苍劲、或灵秀、或稚拙、或老辣、或恬淡、或典雅、或茂密、或疏朗……(4)书法的特有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各有特殊功能的:“墨色的浓、淡、干、湿”;笔法的“方圆、刚柔、提按、顿挫、疾徐、收放”等等,以及又能写出不同意趣的“点、线、面、结构、章法”(5)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的不同:殷商的契刻甲骨、周朝的铸造金文、春秋战国的帛书竹简、汉魏的碑志摩崖、晋唐的尺牍等。可谓名碑法帖浩如烟海,方家大师群星灿灿,所有这些都足可以构成了中国书法美学的基本要素,足可以构筑了中国书法悠久灿烂文化历史。我国当代书法家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彩而有图画之烂漫,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入胜,心畅神怡。特别是书法与文学的结合更加深了精神内涵,使书法成为为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 由此可见,书法同其它姐妹艺术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书家往往借助手中的毛笔抒发情怀,或借物托志、或修养身心。将自身的生命情思,精神意蕴和审美趣味有机的与笔墨线条交织融合。画家吕子凤说:“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之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

唐代诗人简介及其代表作(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王勃(650~675),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为四杰之首,被誉为诗杰。积极开拓诗歌的表现领域,从题材内容到格律形式都有新的探索,显露了新的独特风貌。文名甚高,对近体诗有所建树,为唐诗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蜀中九日。 2、杨炯(650~692),弘农华阴(陕西)人。人称“杨盈川”,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以边塞征战诗著名,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风格雄健豪放,气势轩昂,很有气魄。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代表作:从军行、出塞。 3、卢照邻(632~695),幽州范阳(河北省涿州)人。自号幽忧子,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杨炯誉之人间才杰。擅长诗歌骈文,尤擅七言歌行,意境清迥。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代表作:长安古意、咏史四首、紫骝马。 4、骆宾王(638~?),婺州义乌(浙江义乌)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内容广泛,格

调高远,多感叹个人遭遇,抨击社会现实之作。代表作:咏鹅、易水送别。 5、李峤(约645~约714),赵州赞皇(河北)人。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宫廷诗人,诗多咏物。代表作:风。 6、沈佺期(约656~713),相州内黄(河南内黄)人。与宋之问并称沈宋,律诗之祖。重视平仄、声律的协调,对偶句式的工整。完成了五七言律诗的定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在声律方面有重要贡献。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代表作:邙山。 7、宋之问(约656~712),汾州(山西汾阳)人。人称宋学士,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律诗鼻祖。尤善五言诗。重视平仄、声律的协调,对偶句式的工整。为文赋诗,讲求比兴,属对精密,点划入微,完成了五七言律诗的定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在声律方面有重要贡献。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代表作:渡汉江、度大庾岭。 8、陈子昂(661~702),梓州射洪县(四川射洪)人。被誉为诗骨。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所作《感遇诗》和边塞诗,内容丰富,刚健朴质,现实性很强,实践了他的理论主张。以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扫荡齐梁余风,开启了一代新风。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浅析唐代服饰文化艺术与风貌

浅析唐代服饰艺术与风貌 摘要:唐代时中国继汉代之后的第二个盛世,而其在服饰工艺方面的发展也有相当程度的进展,尤其是在盛唐时期。唐人的服饰融合了西域异族的服饰文化,且大胆创新,是中国服装史上最多彩、最丰富的时期。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脚上套的,以及头上和面部的装扮(特别是妇女的)变化之大,花样之多,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亦难以穷尽。通过对唐代服饰艺术风貌的解析来诠释唐代服饰在中国服装史的地位。 关键词:唐代服饰民族文化现代设计影响 1 唐代服饰的文化背景 隋代统一中国前后虽然只有三十多年,但是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国力最为雄强、文化艺术最为开放的时期,唐代的服饰艺术也空前繁荣,服饰文化都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域外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这个时期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已经成为进行中外政务、商贸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波斯派遣使者来华,波斯人入仕唐朝,拜占庭曾7次派使者到长安,中国与欧洲官方频繁往来,阿拉伯帝国也有37次向长安派遣使者,这些国际间的交流,自然也就丰富了唐朝文化。唐初,波斯的胡乐、胡服、胡帽、胡食以及染织、服饰品风行中国。服饰中出现宝相花、乘狮仙童和灵鸟,均非我国商周、秦汉以来固有的民族花纹,而是在唐代受到天竺、波斯、罗马艺术的影响,所出现的新纹饰。[1] 2唐代服饰的特点 2.1 面料的选择及特点 面料是服装表现的载体,唐代女子所穿着的各种服装款式都需要相应的面料才能得以体现。唐代是个极重视衣饰的时代,不但宫女、命妇常饰以盛装,就连一般妇女也千方百计锦衣绣孺。其所用的衣料有:丝绸、纱、棉布、葛、麻、毛等,而以丝绸和纱料最为常用。唐代丝绸纺织手工业异常发达,全国各地都有其特别名产地,以四川、江南及河南、河北三大产区的丝绸最负盛名。蜀中锦、吴越纹绫纱罗、河南北纱绫等都是服饰面料中的珍品,并通过广州、信州、扬州等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汉乐府民歌的特色与文学成就】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汉乐府民歌的特色与文学成就】 汉代文学的主流是文人创作,文人创作的主流是辞赋。乐府民歌作为民间的创作,是非主流的存在。它与文人文学虽有一致的地方,但更多不一致之处。这种非主流的民间创作,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影响了文人的创作,最终促使诗歌蓬勃兴起,取代了辞赋对文坛的统治。所以,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现存的汉乐府民歌数量不算多。但是,在到汉为止的中国文学史上,它显示出特异的光彩。下面,我们对其主要的特色与成就,逐一介绍。 第一,汉乐府民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是第一次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在汉代文人文学中,政论散文、辞赋,都不涉及社会下层的生活;《史记》也只记述了社会中下层中某些特殊人物的特殊经历,如医师、卜者、游侠等。至于汉代以前,只有同为民歌的《诗经》中的《国风》部分,与汉乐府民歌较为相近。但是,《国风》虽然也有比较浓厚的生活气息,它反映社会下层生活的特征并不显著,更没有具体深入地反映出这种生活的艰难与痛苦之处。《国风》中大量的关于婚姻、爱情的诗篇,我们只能说它写出了包括社会中下层在内的人类生活中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方面,而无法确定所写的一定是

下层的或劳动人民的生活。反映士兵征战之苦与怀乡之情的诗篇,也只是写出了下层人民生活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方面。只有《豳风七月》,反映了奴隶们一年四季的劳作生活,但它又只是概括性的陈述,而不是具体深入的描写,而且也仅有这一篇。因此,汉乐府民歌中的许多诗篇,读来就有耳目一新之感,如《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诗中写一个妇人久病不起,临终前再三嘱咐丈夫要好好养育孩子,不要打骂他们,可是她死了以后,孩子们无衣无食。父亲到市上去乞讨,碰到熟人,同情地给了他几个钱。回到家,见小孩子不懂母亲已经死了,还一个劲地哭着要母亲抱。这是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生活,又是充满苦难与辛酸的生活。这样的诗,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诗中那位母亲临终之际对自己的孩子死不瞑目的牵挂,真可以催人泪下。同样写孤儿的,还有另一篇《孤儿行》。诗中的孤儿,原是一个富人家的子弟。但父母死后,却成为兄嫂的奴隶。他被迫远行经商,饱经风霜,归来后头多虮虱,面目多尘,也不能稍事休息: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使我早行汲,暮得水来归。平日冬无复襦,夏无单衣,从三月蚕桑,到六月收瓜,什么都得干。使得这位孤儿发出了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的悲痛呼喊!这实际上也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景象。

李 欣 浅谈唐代陶瓷茶盏造型设计研究

浅谈唐代陶瓷茶盏造型设计研究 李欣陈思婷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宜兴214221) 摘要回顾历史,茶器的造型设计始终伴随着时代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它不仅仅是形状的设计,“茶有语,器有法”,茶具的设计应具备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因素。本文通过对饮茶的习惯、社会的发展、人文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唐代陶瓷茶盏造型特征及装饰特点,接着对时代背景下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做出阐述与分析,最后提出今天的茶器设计应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接民族土壤的地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寻找本民族的那份厚重与力量。 关键词:陶瓷、茶盏造型、茶文化、茶器 茶兴于唐,饮茶必有器。唐代茶事的兴盛,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茶器。唐代陶瓷业与茶文化是继承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起来的,茶文化的推崇与制瓷业的发展,极大程度地推动了陶瓷茶盏的进一步发展。在“佛、道、儒”思想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陶瓷茶盏在造型设计上被赋予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至此为后世陶瓷茶器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前提。 1唐代陶瓷茶盏产生的由来 (1)唐代饮茶风尚盛行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与陶瓷业发展的繁荣时期,说到饮茶器物,唐朝可谓是独立茶器时代的开始。《旧唐书?李玉传》中曾提到“茶为食物,无异于米。”,这一时期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皇室贵族,皆以饮茶为享乐。由于唐朝政策开放、百姓富足,人们对物质、精神的需求愈加强烈,这一时期的饮茶也并非仅仅停留在入药或解渴层面,而是将饮茶升华为艺术性质的精神享受阶段。唐代著名的茶学家陆羽在《茶经》中探讨了饮茶艺术,把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融入茶饮之中,由此开创了中国的茶道精神。 饮茶必有器,由于品茶技艺的提升,加之精神文化的融入,人们对饮茶器物的实用性、美观性、材质、色泽、造型、手感等的要求也就越高。由此,饮茶器具开始独立于生活器物,专为茶服务。唐代的制瓷业发展繁荣昌盛,陶瓷工艺与烧制技术的提高,为唐代专用陶瓷茶盏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 (2)唐代陶瓷茶盏的器型形成因素 茶盏的出现与饮茶方式、方法有着直接关系,在唐代之前饮茶方式较为粗放,后魏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述:“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这种饮茶方式称羮煮法,茶汤如粥状无异,由于比较粘稠,为便于盛饮,碗口较大,“六朝多潜腹、底平;隋代多深腹、直口、平底[1]。”吃饭、饮茶皆为通用。 唐中期由陆羽所创的煎茶法的流行与饮茶礼仪的推崇,极大程度上促进了陶瓷茶器在使用功能与美观上的进一步改革,进而致使饮茶专用的茶器“茶盏”问世。 2唐代陶瓷茶盏造型特征及装饰特点 (1)南北的特征差异 唐代陶瓷业是在继承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起来的,由于制瓷业的发展,在陶瓷器皿的种类、造型、装饰等方面远超前朝。唐代盛行“煎茶法”,故对饮茶的杯盏要求特别讲究,且需求量大增,由南到北窑址遍布各地,唐代主要窑场大致分两部分,一是北方的邢窑,另一个是南方的越窑。茶盏在制作上由于烧制技术、泥料、釉料、地理环境等不同,所形成的艺术风格、艺术特色各有所长。“南青北白”之局面的中国陶瓷业,就是以南方青瓷与北方邢窑白瓷为代表而著称于世[2]。”唐代茶圣陆羽对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茶盏早有评论“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3]。”邢窑较越窑茶盏器型偏大,端庄大气、造型规范,素有“白如雪”之谓。越窑茶盏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胎体较薄,釉色莹润,从釉色和瓷质方面看越窑最为精妙,因此受到陆羽大力推崇。 (2)唐代陶瓷茶盏造型特征 唐代陶瓷茶盏在造型上总的来看,日渐注重于实用,初唐茶盏造型基本继承南北朝与隋代的风格,大多平底、直口、深腹类似饭碗,中唐时期越窑首创改平底为圈足,盏口与腹向外斜出,浅腹且璧形底,一般器型较小。这种茶盏是中唐时期典型的饮茶器具,到了晚唐时期茶盏的造型样式越来越丰富,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书法,是指文字的书写方法,规律和法则。中国书法其特定含义是指具有美的欣赏 价值的艺术作品。从广义上讲,世界上各民族文字的起源都可追溯到“象形文字”,都有自己的文字和书写技巧,都有自己的“书法”。但是,各国文字都从象形中断了,从“表意”走向了“表音”,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原始象形的“表意”,一直延续了下来。 长期的发展使中国书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创立,最初都是为了记录语言。但是,纵观大千世界,在流传下来的这么多种文字当中惟有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书法就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三、构成审美的基本要素.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对象、是以笔画、结构、章法为基本 要素,通过笔、墨的运用达到表现艺术的目的。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是因为中国汉字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可为性,就是说中国的汉字天生就具有艺术素质。例如,(1)汉字的造型是变化多端的: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品字形、到品形;有上宽下窄、下窄上宽;有左高右低、右高左低等等。(2)汉字的字体是不断演变的: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竹木简书、隶书、章草、今草、魏碑、正楷、行书等。(3)汉字的每种字体又有丰富的不同的风格和书写特色:或厚重、或飘逸、或庄严、或典雅、或苍劲、或灵秀、或稚拙、或老辣、或恬淡、或典雅、或茂密、或疏朗…… (4)书法的特有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各有特殊功能的:“墨色的浓、淡、干、湿”;笔法的“方圆、刚柔、提按、顿挫、疾徐、收放”等等,以及又能写出不同意趣的“点、线、面、结构、章法”(5)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的不同:殷商的契刻甲骨、周朝的铸造金文、春秋战国的帛书竹简、汉魏的碑志摩崖、晋唐的尺牍等。可谓名碑法帖浩如烟海,方家大师群星灿灿,所有这些都足可以构成了中国书法美学的基本要素,足可以构筑了中国书法悠久灿烂文化历史。我国当代书法家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彩而有图画之烂漫,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入胜,心畅神怡。特别是书法与文学的结合更加深了精神内涵,使书法成为为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中国书画收藏在线. 四、由此可见,书法同其它姐妹艺术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书家往往借助手中 的毛笔抒发情怀,或借物托志、或修养身心。将自身的生命情思,精神意蕴和审美趣味有机的与笔墨线条交织融合。画家吕子凤说:“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之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2.字体与书体风格的庞大体系(1)篆书篆书泛指秦代以前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 五、甲骨文是商代契刻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是中国书法史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构成相当 规模的文字体系,并且具备了很强的书法艺术性。古文字学家董作宾先生曾根据甲骨文的不同风格变化,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其风格表现为“一期书风雄伟、二期书风整饬、三期书风颓靡、四期书风劲峭,五期书风严整”。使甲骨文呈现出多种艺术风格,有的率真天成,有的严整秀丽,有的奇异险绝,有的雄浑朴茂,有的肆意放纵等。甲骨文的书法艺术性开启了后世书法风格变化的源头。 六、金文是指周朝时铸造鼎、壶、盘、簋、盂、钟等青铜器皿上的文字,因为是铸造, 所以比较起甲骨文更加庄重、雄强、厚重。金文总体上体现方正,笔画布置相对匀称,从前期、中期、晚期的风格划分来看,亦是有很大区别。比如《散氏盘》的苍劲古朴、肆意天成;《墙盘铭》的厚重俊秀;《大盂鼎》刻利奇崛;《毛公鼎》严整规范等,各领风姿。 七、小篆是大篆简化的字体,是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具有一定威严的正统文字,其笔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l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本质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史“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德国古典美术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也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于“理念”或“绝对精神”。但是,黑格尔关于美和艺术的看法又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理念”是内容,离不开理性,也离不开感性。 3中国南北朝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宋代朱熹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第二种,“主管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 1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沦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2处在19世纪和20世纪转折点上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尼采那里,主管意志被说成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3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管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 1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 2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注意着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对“再现”。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美学家和艺术家们,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研究艺术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律,提出了许多精辟的,颇有意义的见解。 艺术的特征 形象性: 艺术形象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一说的形象性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

唐代诗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1、王勃(650~675),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为四杰之首,被誉为诗杰。积极开拓诗歌的表现领域,从题材内容到格律形式都有新的探索,显露了新的独特风貌。文名甚高,对近体诗有所建树,为唐诗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蜀中九日。 2、杨炯(650~692),弘农华阴(陕西)人。人称“杨盈川”,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以边塞征战诗著名,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风格雄健豪放,气势轩昂,很有气魄。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代表作:从军行、出塞。 3、卢照邻(632~695),幽州范阳(河北省涿州)人。自号幽忧子,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杨炯誉之人间才杰。擅长诗歌骈文,尤擅七言歌行,意境清迥。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代表作:长安古意、咏史四首、紫骝马。 4、骆宾王(638~?),婺州义乌(浙江义乌)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内容广泛,格调高远,多感叹个人遭遇,抨击社会现实之作。代表作:咏鹅、易水送别。 5、李峤(约645~约714),赵州赞皇(河北)人。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宫廷诗人,诗多咏物。代表作:风。 6、沈佺期(约656~713),相州内黄(河南内黄)人。与宋之问并称沈宋,律诗之祖。重视平仄、声律的协调,对偶句式的工整。完成了五七言律诗的定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在声律方面有重要贡献。明确划开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界限。代表作:邙山。 7、宋之问(约656~712),汾州(山西汾阳)人。人称宋学士,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律诗鼻祖。尤善五言诗。重视平仄、声律的协调,对偶句式的工整。为文赋诗,讲求比兴,属对精密,点划入微,完成了五七言律诗的定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在声律方面有重要贡献。明确划开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界限。代表作:渡汉江、度大庾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