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像技术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_田光

红外热像技术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_田光
红外热像技术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_田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第9卷第3期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4,Vol.9,No.3

·综述·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o.2010CB530506);吴阶平医学基金(No.320.6750.10067)作者单位: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天津300193

通讯作者:孟智宏,

Email :yj1988mzh@163.com 红外热像技术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田光

孟智宏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红外热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情况:红外热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健康评估、

疾病诊断、疗效评价、针灸经络研究、中医诊法及疗法的研究等诸多领域,具有操作简单,精确度高,可动态全程观察体表温度变化,反映组织功能代谢状态等优点,同时由于红外热像检测受环境、心理、生理等诸多因素影响,如何规范其检测条件、操作流程及诊断标准还需要多学科的共同探索。总之,

红外热像技术在临床医学研究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关键词】红外热像;临床医学;针灸经络

【中图分类号】R14;R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613(2014)03-0323-04

人体新陈代谢不断产生热量并与外界环境进

行热交换,在皮肤表面形成相对稳定的温度分布。医用红外热像仪可以通过检测体表红外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图像来直观显示人体表面温度的分布。当人体功能结构发生变化时体表温度的变化就可以被红外热像仪探测到,并通过成像系统显示出来。所以红外热像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精确度高、对人体无损伤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一、红外热像技术在健康评估方面的应用人体体表温度与局部皮肤血流量、组织代谢水平、深部组织器官功能状态及神经调节密切相关,当人体发生病理改变或某种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局部温度的变化往往要早于主观症状的发生,这就使红外热像技术成为健康评估领域的一项新技术。

1.正常体表温度:一些学者通过分析健康成人体表红外热像图,探寻人体正常生理状态及某些特殊生理时期的体表温度分布,发现正常人体表温度对称性好,两侧温差不超过0.2?

[1]

;健康成人肝

脏体表对应区的温度高于其身体对侧的对应区域

的体表温度,且男女间不存在差异[2]

;乳腺和肝区红外温度变化曲线接近理论上的女性月经周期基

础体温曲线[3]

;早期宫内妊娠妇女腹部红外图像显示子宫区、附件区及乳腺高温区与周围组织温差均

明显高于未孕妇女[4]

。这些研究探讨了正常人体

表温度参考值范围,但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统

一检测条件,才能建立人体体表温度的数据库。2.中医体质辨识研究: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每种体质人群都有其特定的易

感疾病类型,

所以准确辨识中医体质对健康评估及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医体质的辨识具

有一定的主观性,红外热像为客观评价中医体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厚磊等

[5]

研究发现兼夹体质

上焦及上焦所属脏腑热像趋热,下焦及下焦所属脏

腑热像趋凉,这表明兼夹体质与“上热下寒”相关。

3.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存在机体功能的下降,准确、便

捷的判别亚健康状态并及时纠正,对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王超等

[6]

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分别

对出现颈部不适及胸痹症状的亚健康人群进行研究,发现其颈部不适部位与热图异常区域符合,亚健康态胸痹组的症状表现程度亦与红外热图异常

变化相符[7]

二、红外热像技术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红外热像仪首次用于乳腺癌的诊断。此后,红外热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

病的诊疗中。局部组织的血运、代谢水平及神经支配的变化都可引起体表温度分布异常,与这些病理变化密切相关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价,也是红外热像诊疗技术应用的优势领域。同时,红外热像技术还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医诊法的研究中。

1.乳腺疾病:乳腺疾病常伴随血管及腺体的增生扩张,对体表温度影响较大,也是最早应用红外热像技术进行诊断的疾病。任红等

[8]

对165例乳腺

·

323·DOI:10.13935/https://www.360docs.net/doc/8d16971671.html,ki.sjzx.2014.03.025

疾病患者进行红外热像检查,以针吸活检病理或手术做对照,结果提示良性病变的红外诊断符合率89.05%,乳癌红外诊断符合率78.57%。李源等[9]对5000余例乳腺疾病普查的女性进行红外热图采集筛查出乳腺增生症患者,未出现漏诊的情况。

2.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是肿瘤诊治的核心,目前的结构影像检测手段只有在肿瘤增长的一定体积时才能发现,而肿瘤组织增长迅速,在其发生的早期代谢水平及血液循环迅速增加,这些变化对体表温度影响很大,所以红外热像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Herman[10]用压缩空气对黑色素瘤患者的癌变区域皮肤及正常皮肤进行冷却,并用红外热像图记录升温过程,发现癌细胞区域的升温过程通常比周围健康组织快。夏明银等[11]通过分析结肠癌患者腹部热图,发现异常热区部位与结肠病变的体表投影部位基本一致。由此可见,红外热像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应用前景广阔。

3.疼痛性疾病:对于疼痛性疾病,疗效评价通常依赖于患者主观感受,缺乏客观指标,红外热像技术为此类疾病的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腰扭伤[12]、肩关节周围炎[13]等疾病的针灸治疗的疗效评价中,并得出了红外温度分布变化与疼痛症状改善密切相关。

4.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病变通常可改变神经支配区域的体表温度分布,所以红外热像技术也被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Ovechkin等[14]对1256例颅内高压患者印堂穴周围进行红外热像采集,发现印堂穴的温度分布于颅内高压综合征的严重程度相关,其低温区的温度梯度大于0.8度,患者就会有颅内高压表现。李自立等[15]的研究提示对臀上皮神经损伤患者的红外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8.6%。还有研究发现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患者针刺治疗前后面部穴位红外温度变化的反应与临床症状改善有一定联系[16]。

5.其他疾病:郑玉江[17]对临床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红外检测,其诊断的灵敏度79.3%,特异度60%,假阳性率20.6%,假阴性率40%,诊断符合率为71.4%。汪培清等[18]的研究揭示红外热像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肢体血管病变。对SARS病例躯干正前位红外热图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定位特征和定量规律,各温区色码与SARS病例的病理特征及代谢状态相符[19]。还有研究发现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患肢红外热像温度分布变化与疗效相关[20]。

6.中医诊法的研究:中医诊法是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对于临床处方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医诊断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及经验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运用红外热像技术探讨客观显示中医诊法的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医面诊和舌诊的研究,面诊研究发现面温与阳气呈正相关:五脏色部区平均温度中,心区>肺区>肝区>肾区>脾区;男性平均面温大于女性[21]。舌诊的研究提示健康人舌根部温度最高,舌边次之,舌中较低,舌尖最低,而肝病患者全舌温度普遍降低,且肝瘀痰阻、气滞血瘀的舌体各部温度值均低于气虚血瘀的患者[22]。

三、红外热像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1970年法国的J·Borsarello首次将红外热像技术应用于经络研究以来,探讨经络腧穴的温度特性,寻找经络理论存在及其特异性分布的客观证据成为红外热像技术应用的又一热点。

1.生理状态下经络腧穴特异性红外温度分布: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不论在自然状态下还是受激发后体表腧穴及经络循行都具有特异性的红外温度分布。许金森等[23]观察到自然状态下健康成人体表与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相一致的红外辐射轨迹,背部督脉出现率最高,其温度大多高于周围皮肤。而加热经脉线上的穴位及非穴位,皮温反应可沿经双向扩展,而在非经对照部位加热,皮温反应仅限于局部,无明显的扩散[24]。马惠敏等[25]发现曲池穴经针刺、电热针、激光照射刺激后,上肢以升温为主要趋势,对照组则以小幅降低为主。

2.疾病状态下经络腧穴的红外温度改变:经络与人体脏腑密切相关,疾病状态下,相应的经脉循环部位可反映脏腑病候。目前许多研究致力于通过红外技术发现经络腧穴的病态反应。吴振英等[26]研究发现面瘫患者阳白、攒竹、地仓、鱼腰、颧髎、颊车6个穴位的红外温度不对称性系数与面部残疾指数相关。魏鹏绪等[27]的研究提示中风患者督脉红外高温带断续、缩短;偏瘫患者背部两侧上中胸椎段红外温度明显失对称。还有研究发现乳腺增生病患者右幽门穴的体表红外辐射温度显著高于正常人[28]。

四、红外热像技术在针灸疗法研究中的应用

针灸疗法是基于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毫针刺法、艾灸法、电针刺法、拔罐法、

刮痧法、穴位埋线法等诸多疗法。近年来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探索针灸疗法作用于人体后的效应与机制进展显著。

1.毫针疗法:红外热像技术目前多应用于针刺补泻效应、针刺不良反应及针刺研究方法等领域。李铁等[29]通过分析健康人接受不同手法频率针刺足三里穴不同时间段穴位局部及胃体表投影区红外热图,发现60次·min-1操作“补”的效果最好,120次·min-1“泻”的效果最好。Norheim等[30]运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到晕针患者针刺合谷穴后手部外周循环显著减少,且皮肤温度变化在1min内迅速发生。Lee等[31]则将红外热像技术应用于假针的研究中,发现吸烟后接受假针治疗的6名患者面部温度均降低,而接受针灸针治疗的7名患者中,有5名患者面部温度升高。

2.艾灸疗法:艾灸疗法的治疗作用是通过灸火的热力及药物作用起效的。体表温度的改变贯穿其作用的整个过程,故许多研究都选用红外热像作为检测指标。张秋芳等[32]发现艾灸健康人双侧劳宫穴、神阙穴、足三里及涌泉穴前后除鼻部、口部、胸部左侧、胸部右侧外,其他部位红外热像数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变化,且艾灸效应具有性别差异。许培昌等[33]通过记录分析热像图,发现在施灸时,以艾条距皮肤的距离为3 4cm为宜。

3.其他针灸疗法:对电针的红外研究发现电针刺激可使经脉循行线变得更加连续和规整[34]。徐青燕利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到正常人痧区温度与同侧刮痧前和对侧非刮痧区相比升高了1.5?左右,并在刮痧后90min内这种温度的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35]。拔罐疗法的红外热像研究表明拔罐可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并持续一段时间,皮肤温度升高的面积由拔罐中心区域向周扩展,血流量也相应增加[36]。任晓艳等[37]采用红外热像技术观察到羊肠线、PDO材料基础线、纳米银丝线3种线体在埋线后5d内均导致局部温度升高,羊肠线高温状态最为持久,纳米银丝线高温持续时间较短。

五、小结与展望

红外热像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已有50余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无创的新型医学检测技术,其与CT、B超等结构影像检查手段不同,可以显示组织的功能状态及代谢水平,能够更早的发现机体的病理变化,从而使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同时,在一些缺乏诊断标准的疾病研究中,以及那些主观性较强的中医诊法疗法研究中,红外热像技术提供了新的更为客观精确的检测手段。但是与体温相比,体表温度在机体不同部位差异很大,且受环境、心理、生理等诸多因素影响,这就给建立正常体表温度标准带来很大困难。临床研究中多通过严格控制环境条件,采用自身两侧对比来检测温度异常部位等方法来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何更为科学的规范医用红外热像仪的最佳检测条件、操作流程及诊断标准还需要多学科的共同探索。

在针灸经络研究中,红外热像技术也有其独特的优势,红外热像仪可以在不影响机体自身变化的情况下连续对针灸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客观精确显示体表循经区域组织的功能代谢变化。目前的研究中,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对经络理论的探索较多,对针灸治疗效应的连续观察及机制探讨较少,特别是对针灸治疗疾病的最佳取穴及量效关系等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参考文献

[1]炉庆洪,杨洪钦,陈丽,等.正常青年体表温度分布的红外热像分析[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26(4):528-531,536.[2]王跃龙,王宝恩.正常成人肝区体表温度分布的红外热像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4):252-255.

[3]厚磊,崔月萍,王琴,等.月经周期对乳房热成像(TMI)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4):272-275.

[4]黄东晖,苏萍,熊承良,等.红外热像技术在早孕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激光与红外,2005,35(10):722-724.

[5]厚磊,李洪娟,许俊琴,等.兼夹体质与上热下寒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杂志,2011,52(16):1396-1397.

[6]王超,张晓抒,高祺,等.亚健康态颈部不适的红外热图特征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91-192.

[7]王超,吴仕明,黄祖波,等.亚健康态胸痹的红外热图特征探讨[J].激光杂志,2007,28(6):88-89.

[8]任红,马培东.红外线热像扫描仪诊断乳腺疾病临床观察[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7):1000-1001.

[9]李源,江国泰,金宗浩.计算机体内热估计处理对筛查乳腺增生症的价值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9):7645-7648.

[10]Herman C,Cetingul MP.Quantitative Visualization and Detection of Skin Cancer Using Dynamic Thermal Imaging[J].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2011(51):1-4.

[11]夏明银,周雅娇,李锦,等.远红外热扫描成像系统早期诊断结肠癌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2):153.[12]吴耀持,张峻峰,李石胜,等.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与红外热像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716-718.[13]汪崇淼,吴耀持,朱伟民,等.透刺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6):27-28.

[14]Ovechkin A,Kim KS,Lee,et al.Thermo-visual evaluation of the Yin-Tang acupuncture point for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syndrome [J].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03,31(3):455

-466.

[15]李自立,赵敏.红外热像图对臀上皮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3A):419-420.

[16]吴君怡,黄儒德,葛林宝.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2):85-87.

[17]郑玉江.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红外热像技术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D].广州:广州医学院,2011.

[18]汪培清,余文珍,郭水英,等.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红外热像图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1(5):382-384.[19]吕少文,李红,贾桂林,等.临床诊断SARS病例红外热成像的定位定量研究[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6,11(2):80-84.[20]程宇.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肢体温度影响的红外热像观察[J].中国针灸,2003,23(9):506-508.

[21]王红谟,张栋.中医色诊学定位与红外热象数字化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2004,6(4):27-32.

[22]武哲丽,陈群,徐志伟,等.肝病瘀血舌象与血瘀证舌温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7):22-24.

[23]许金森,潘晓华,胡翔龙,等.督脉循行线上红外辐射轨迹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比较观察[C].第十一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论文集论文摘要集,常州: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2007:33.

[24]许金森,胡翔龙,汪培清,等.经脉线与非经脉线相关组织导热性的比较[J].中国针灸,2005,25(7):477-482.

[25]马惠敏,张栋,屈箫箫,等.大肠经上不同穴位在多种针灸刺激下的温度变化[J].陕西中医,2009,30(9):1263-1265.[26]吴振英,刘旭龙,洪文学,等.面瘫健患侧穴位温度不对称性与面瘫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11):953-956.

[27]魏鹏绪,辛随成.中风病机的背部红外热像研究—经络穴位红外热像原理的运用[J].中医杂志,2005,46(12):904-906.[28]LI Heng,YING Jian,SHEN Xueyong,et al.InfraredRadiation Tem-

perature Comparison on Body Surface of Points Between Healthy People and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J].J of Acupunct Tuina Sci,2008,6(4):215-218.

[29]李铁,刘成禹,严兴科.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胃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3):39-41.[30]Norheim,Arne Johan Mercer,James.Can medical thermal images predict acupuncture adverse events?A case history[J].Acupunc-ture In Medicine,2012,30(1):51-52.

[31]Lee S,Lim N,Choi SM,et al.Validation Study of Kim's Sham Nee-dle by Measuring Facial Temperature:An N-of-1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2:1-7.

[32]张秋芳,赵燕平,葛姝,等.艾灸对人体红外热像及生理信号的即刻效应[J].中医杂志,2012,53(16):1390-1393.

[33]许培昌,李达良,崔淑丽.不同施灸距离对人体体表皮肤温度的影响—论施灸的安全距离[J].中国针灸,2012,32(7):611

-614.

[34]郑淑霞,许金森,潘晓华.电针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和脑电地形图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3):6

-9.

[35]徐青燕,杨金生,杨莉.刮痧对正常人背部体表温度与血流灌注量影响的观察[C].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2011:4375-4380.

[36]张莉.脾俞穴拔罐后皮肤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观察[C].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1:1924-1928.

[37]任晓艳,周双琳,李洪娟.穴位埋入纳米银丝线与羊肠线在红外热像中的差异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2):20-21.

(收稿日期:2013-12-15)

(上接第287页)

具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能;蜈蚣熄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冰片性辛、苦、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诸药协同,共奏清热利湿散瘀之功效。

涂药法(敷药法)是将药物敷贴于患处或穴位处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肿止痛、行气疏风、温经散寒等作用。生肌玉红膏具有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的功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6],此药具有抗炎和收敛作用。

应用虫类中药溻渍结合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是我院内分泌科在湿润疗法基础上针对糖尿病(消渴)的病机而煎制的中药汤剂所采取的一种创新性治疗措施,突出了中医药外治法的地位。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等优点。但在应用中要注意辨证施护,三因制宜,防止模式化。

参考文献

[1]李仕明.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草案)[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2):102.

[2]王蔚文.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43-144.

[3]杨焕杰,吕培文,丁毅.中医辨证外治5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J].北京中医药,2008,27(9):717-719.

[4]李治军,王志坚.中药溻渍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函授,1994,12(6):31.

[5]张辉,姬海霞.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J].光明中医,2008,23(3):392-393.

[6]王平东.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及溃疡48例报道[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8(3):299-300.

(收稿日期:2014-01-02)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苏雄200910835319 集宁师范学院化学系09级化学3班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 波数13000~10cm-1或波长0.75~1000μm之间称为红外区,在此范围内的物质吸收红外辐射后,因分子振动、转动、或晶格等运动产生偶极矩变化,形成可观测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红外光谱技术分析速度快,分析效率高,分析成本低,测试重现性好等特点。红外光谱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木素的定性和结构分析、木素的定量分析、研究纤维素的结晶结构、测定纸浆Kappa 值等,以及在临床医学和药学方面,农业方面,以及食品方面在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环境科学中水环境监测、固体环境监测、气体环境监测,石油工业中对于油品成分,含量等方面的分析有广泛应用。 关键词 红外光谱;特点;应用 引言 分子振动、转动、或晶格等运动产生偶极矩变化,形成可观测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广泛应用于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化学组成的分析领域, 对有机化合 物的定性分析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因此,红外光谱有化合物“指纹”之称,是鉴定有机化合物和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由于其专属性强各种基因吸收带信息多,固可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定性和定量分析[1]。由于用红外光谱作样品分析时基本不需要处理,且不破坏和消耗样品,自身又无环境污染,因而被广泛运用,目前红外光谱广泛已应用于制浆造纸工业、临床医学和药学方面、农业方面、食品方面、环境科学、石油工业等学科领域,并随着技术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受到重视。 1、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同时伴随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因此,红外光谱的吸收峰是有一定宽度的吸收带。物质吸收红外光应满足两个条件,即辐射应具有刚好能满足物质振动能级跃迁时所需的能量;辐射与物质之间有偶合作用。因此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如果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与其一致,同时分子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这时物质的分子就产生红外吸收。

红外热像仪市场分析要点

红外热像仪的市场应用和前景分析 新产品开发部 2013年3月 红外热像仪是一种用来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高科技产品。红外热像仪具有很高的军事应用价值和民用价值。在军事上,红外热像仪可应用于军事夜视侦查、武器瞄具、夜视导引、红外搜索和跟踪、卫星遥感等多个领域。在民用方面,红外热像仪可以用于材料缺陷的检测与评价、建筑节能评价、设备状态热诊断、生产过程监控、自动测试、减灾防灾等诸多方面。 一、红外热像仪在各行业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行业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新兴高科技产业,被广泛应用于军民两个领域。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该技术已在卫星、导弹、飞机等军事武器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产业化过程中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红外热像仪已在电力、消防、工业、医疗、安防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电力设备检测 电力、电信设备过热故障预知检测,在电力系统和设备维修检查中,红外线热像仪被证明是节约资金的诊断和预防工具。测量电气设备,非接触红外热像仪可以从安全的距离测量一个物体的表面温度,使其成为电气设备维修操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红外热像仪可以有效防止设备故障和计划外的断电事故的发生。 ①输电设备:接头、绝缘子、夹板、跳线、高压线、压接套管、瓷瓶引线; ②变电系统:互感器、隔离开关、空气断线器、油断路器、少油量断路器、避雷

器、电容器、电抗器、变压器、总线、套管、整流器、绝缘子、线夹、阻波器; ③配电系统:配电盘、开关箱、变压器、断电器、接触器、保险丝、电缆; ④发电厂:发电机碳刷绕组装备、发电机、变压器、油枕、发电机馈电线、电压调节器、发电机马达控制中心电盘、UPS; 下面是需要采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查的部分设施: A:电气装置:可发现接头松动或接触不良,不平衡负荷,过载、过热等隐患。这些隐患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是产生电弧、短路、烧毁、起火。 B:变压器:可以发现的隐患有接头松动、套管过热、接触不良(抽头变换器)、过载、三相负载不平衡、冷却管堵塞不畅。空冷器件的绕组可直接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以查验过高的温度,任何热点都表明变压器绕组的损坏。其影响为产生电弧、短路、烧毁、起火。 C:电动机、发电机:可以发现的隐患是轴承温度过高、不平衡负载、绕组短路或开路、碳刷、滑环和急流环发热、过载过热、冷却管路堵塞。其影响为有问题的轴承可以引起铁心或绕组线圈的损坏;有毛病的碳刷可以损坏滑环和集流环,今儿损坏绕组线圈。检查发热点,在出现的问题导致设备故障之前定期维修或更换。 电动机线圈绝缘层:通过测量电动机线圈绝缘层的温度、延长它的寿命。还可能引起驱动目标的损坏。为了保持电动机的寿命期,检查供电连接线和电路断路器(或者保险丝)温度是否一致。 D:连接器:电连接部位会逐渐放松连接器,由于反复地加热(膨胀)和冷却(收缩)产生热量、或表面赃物、碳沉积和腐蚀。非接触红外热像仪可以迅速确定表明有严重问题的温升。 电动机轴承: E:各相之间的测量:检查感应电动机、大型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电线和连接器各相之间的温度是否相同。 F:不间断电源:确定UPS输出滤波器上连接线的发热点。一个温度低的点表明可能直流滤波线路是开路。 备用电池:检查低压电池以确保连接正确。与电池接头接触不良可能会加热到足以烧毁电池芯棒。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T 664—1999 Technical guide for infrared diagnosis of alive equip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1999-08-02批准1999-1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5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技综[1995]15号文)的安排制定的。本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为河北省电力局,由省局委托邯郸电业局承办。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指导设备管理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应用红外诊断技术对带电设备的表面温度场进行检测和诊断,发现设备的缺陷和异常情况,为设备检修提供依据,为开展设备状态维修创造条件,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率。本标准是在没有国内外类似标准借鉴的情况下,由起草人员经过调查研究,搜集了国内外的应用成果和科研成果,经过分析、综合和试验验证,多次征求专家意见,反复修改而制定的。本标准的实施将对电力行业红外诊断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及设备检修制度的改革起推动作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邯郸电业局、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江西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世征、程玉兰、廖福旺、陈洪岗、杨楚明、侯善敬、赵墨林、李世忠、申兴忠、胡洪钧、阎军、陈永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外诊断对象、诊断方法和设备缺陷的判断依据,对红外检测和诊断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力行业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设备。电力用户对带电设备进行红外检测和诊断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注:只要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不受阻挡,都属于红外诊断技术的有效监测设备,例如:旋转电机、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导线、绝缘子串、组合电器、低压电器及二次回路等。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55—87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 763—90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教案资料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 题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 一、 单选题 1. 红外成像仪的色标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 左右的温升范围内。 ( ) (a ) (A )10K-20K (B )5K-10K (C )15K-25K (D )20K-30K 2. 下图中哪个成像图不符合“确保被测设备不被遮蔽”原则( ) (d ) 3. 在进行红外测试时,有以下步骤需要遵循,①重点、温度异常点精确测 温,②全面测温,③环境检测;应遵循的正确顺序为:( ) (c ) (A ) ③①② (B ) ②③① ℃ 51.5℃3540 4550AR01℃51.5℃ 35404550 AR01℃ 51.5℃ 35 40 4550 AR01℃51.5℃ 35 404550 AR01 (A ) (B ) (C ) (D )

(C)③②① (D)②①③ 4.对变压器进行红外诊断,应开变电站第种工作票。()(b) (A) 第一种工作票 (B) 第二种工作票 (C) 第三种工作票 5.在红外诊断对环境的要求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为()(b) (A) 环境温度一般不宜低于5℃、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5% (B) 最好在阳光充足,天气晴朗的天气进行 (C) 检测电流致热型的设备,最好在高峰负荷下进行。否则,一般应在不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行 (D) 在室内或晚上检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最好闭灯检测 6.在对红外热像仪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时,采用的是表面温度判别法,下列 解释准确的为( ) (d) (A) 同组三相设备、同相设备之间及同类设备之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相比较 (B) 与红外测试的历史数据作相比较 (C) 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红外热像仪连续检测某被测设备,观察设备温度随 负载、时间等因素变化的方法。 (D) 将所测得温度、与环境的温差,与设备运行规定值相比较 7.红外检测中,精确检测要求设备通电时间不小于()(c) (A) 2h (B) 4h (C) 6h (D) 8h

红外线遥控器应用技术论文

红外线遥控器应用技术论文 红外线遥控器常用于电视机、空调、VCD、DVD、音响、门锁等的控制,下面是由 ___的红外线遥控器应用技术,谢谢你的阅读。 红外线遥控器检测仪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摘要:以往检测遥控器的好坏,常用收音机测听,但是收音机只能收到遥控信号的高次谐波,信号微弱,检测效果不理想。该文中设计制作的遥控检测仪是专门用来检测红外线遥控器和其他红外线的产品,只要判断是否发射了红外遥控信号,使用220V AC供电,声光被检测的遥控器的好坏一目了然,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红外遥控器检测仪。 关键词:遥控器放大检测电路设计 :TP2 :A :1007-3973(xx)003-092-02 1、引言 红外线遥控器常用于电视机、空调、VCD、DVD、音响、汽车门锁等的控制,人们通常在判别故障时很难确定是机器本身的问题,还是遥控器的问题,借助于遥控器检测仪便可简捷直接作出判断。遥

控失灵是一种常见的故障,要排除故障,首先必须检测遥控器是否完好,以往检测遥控器的好坏,常用收音机测听。由于收音机只能收到遥控信号的高次谐波,信号微弱,检测效果不理想,本文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红外遥控器检测仪的设计与制作。 2、遥控器检测仪电路设计 对照原理图,简述遥控器检测仪的工作过程及各部分电路的功能。 (1)检测仪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电压后,经过变压器(T)降压,得到约6V的交流信号。 (2)经过整流桥(VD1-VD4)将6V交流信号整流为直流信号,此时直流信号含有较多纹波。 (3)整流桥输出的直流信号经过电解电容(C1)滤波、三端集成稳压器(78L05)稳压以后,输出平滑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电源指示灯LED1(绿色发光二极管)点亮。

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与发展

红外热成像摄象机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引言 1672年,牛顿使用分光棱镜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证实了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 F. W. 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偶然发现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其他色光温度的指示数值高。经过反复试验,这个所谓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他宣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这种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μm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 ~1.5μm 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1.5 ~10μm的部分称为中红外,波长为10~1000μm的部分称为远红外线。而波长为2.0 ~1000μm的部分,也称为热红外线。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这种红外线辐射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在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图像。或者可以说,它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而是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运用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标进行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可进行智能分析判断。 众所周知,海湾战争已成为展示高科技武器使用先进技术的平台。在这些新科技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就是其中最为闪亮的高科技技术之一。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是利用各种探测器来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再进行光电信息处理,最后以数字、信号、图像等方式显示出来,并加以利用的探知、观察和研究各种物体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光学系统设计、器件物理、材料制备、微机械加工、信号处理与显示、封装与组装等一系列专门技术。该技术除主要应用在黑夜或浓厚幕云雾中探测对方的目标,探测伪装

红外热像仪在煤矿行业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矿业的应用 1、检查井下隐性火区分布、火源位置 煤层漏氧导致 氧化,释放一氧化碳 和热量,热量逐渐累 积,达到着火点发生 自燃,造成井下火 灾。煤层总有一些微 细缝,微气体的热传 导、热对流和热扩散,使煤层表面局部产生温度变化,使用红外热像仪可以即时观察巷道煤壁,通过声光报警,及时发现存在温度过热的区域,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自燃的发生;红外热像仪采用整体实时成像技术,能将所观测物体的热分布情况完美地显现出来,从而能较好地区分出温度过高区域找出隐患点(优于红外线测温仪的点测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误判的几率。红外热像仪具有图像存储功能,可冻结图像存储后在电脑中进行准确分析。 2、预防煤炭堆积引发的自然 煤矿在开采后会被按等级在不同的区 域堆放。我们并不能排除煤堆由于温度的 上升引发的自然。使用红外热像仪,您可 以连续监测煤堆的热点,当发现火灾隐患 时,红外热像仪会自动定位温度过高点, 同时自动触发报警。接获报警后可对温度过高点采取淋水等降温措施,避免火灾的发生。 3、检查顶板冒落和采取透水 矿用红外热像仪拍取热图不需要可见光,它能够快速检查出煤壁表面的温度变化,并进行温场分析,找出温度最高点或最低点,特别适用于密闭墙、煤层

断面等,其表面温度的变化趋势能够为是否出现大面积渗水、透水做出判断提供依据。 4、检查各种电气及动力设备的运行状态 红外热像仪亦可在供电设备和 采矿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检测 所有电气设备、电缆的温度变化情 况、根据温场分布及温度变化情况, 根据温升情况判别是否存在故障、 是否需要检修。同时亦可采取非接触方式检测井下中央与采区变电所各种开关、接头、变压器的事故隐患,水泵、局扇、防爆电机及动力设备(动力电缆)的温升,运输机及运输皮带的发热状态,及时判别设备的状态,消除隐患。 5、判定识别瞎炮 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经常会采取爆破手段进行开采,爆破完成后如何有效地评估爆破效果,清除可能残留的哑炮成为每次爆破实施完毕后亟需解决的问题。有了红外热像仪的帮助,一切变得“so easy”。运用红外热像仪对原铺设的爆破面进行扫描,通过各炮眼残留热量和温度分析,进而排查有无出现瞎炮,如存在瞎炮,准备定位方便采取措施及时清理。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力行业标准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红外技术管理制度》 1、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1)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熟悉红外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红外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技术指标以及操作方法,并能熟练操作红外检测仪器。 (2)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了解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运行状况。 (3)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熟悉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和本管理制度,掌握《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试行)》和现场试验的有关安全规定。 2、红外检测的范围:只要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不受阻挡都属于红外诊断的有效监测设备。例如:旋转电机、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导线、绝缘子串、组合电器、低压电器及二次回路等。 二、红外检测与诊断的基本要求 (一)对检测设备的要求 1、红外测温仪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测温精确度高,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仪器应满足现场带电实测对距离的要求,并应能对表面放射率、大气环境参数、测量距离等进行修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 2、红外热电视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有较好的测温精确度,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图像清晰,具有图像锁定、记录、输出和简单的分析功能。 3、红外热像仪应图象清晰、稳定,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具有较强的图象分析功能,具有较高的热传感分辨率和图象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应满足实测距离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测量精确度和合适的测温范围。 (二)对被检测设备的要求 1、被检测设备应为带电设备。

红外检测技术介绍-安徽电科院

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培训 ---------红外检测技术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王庆军 2011年3月
输变电设备运维及故障诊断分析技术交流会

主讲人简介
王庆军,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所副所长,国网 公司技术专家 长期从事红外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公司技术专家,长期从事红外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输变电设备运维及故障诊断分析技术交流会

? ? ? ? ?
一、红外检测基本知识及术语 红外 测基本 及术语 二、红外热像仪的操作使用 三、判断方法 判断 法 四、诊断依据及缺陷类型确定 、诊断依据及缺陷类型确定 五、电气设备红外缺陷典型图谱
输变电设备运维及故障诊断分析技术交流会

一、红外检测基本知识及术语 红外检测基本知识及术语
? 1 、红外线是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英国物理学家 种电磁波(英国物理学家 赫胥尔 1800 年发 现) (0.75  ̄1000 微米) ,位于可见光红色光带(0.38 ̄0.78 微米)之外,普通玻璃能透过可见光,但是却几乎不能透 过红外线。
输变电设备运维及故障诊断分析技术交流会

? 2 2、热传输的方式 热传输的方式 热传输有三种方式,分别是:传导、对流和辐射。对流通常只发生 在流体介质中。 介质中 ? 3、红外热像仪一般是由三部分组成: 红外探测头、图像处理、监视器。 ? 4、焦平面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是依靠探测微型辐射热量的热探测器(Microbolometer)。探测器通过吸 收 射的红外辐射致使自身温度上升,从而引起探测器电阻变化,在 收入射的红外辐射致使自身温度上升,从而引起探测器电阻变化,在 外加电压的情况下进而产生信号电压。 ? 5、黑体: 任何情况下对一切波长的入射辐射的吸收率都等于1的物体。
输变电设备运维及故障诊断分析技术交流会

红外热像仪应用——电机检测

红外热像仪应用——电机检测 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像仪逐渐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民生行业。美国福禄克热像仪作为行业佼佼者,通过多年的推广和开发,已获得各领域工程师的广泛认可,此文将通过真实案例和热图的解说来阐述美国福禄克热像仪是如何应用于点击检测的。 电机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大量采用的一种动力机械设备,温度是电机工作的重要指标,超过额定温度时每升高10℃,则电机的寿命将缩短一半。电机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的重要保证,使用fluke 红外热成像仪对电机进行检测是保证正常生产系统运行的重要措施。 电机温度异常的主要原因 1 电机电气接线接触不良或老化导致电气接线温度异常; 2 电机外壳由于铁心老化、散热不良导致外壳温度过高或温度不均匀; 3 与电机连接的轴承、连轴器由于润滑不良 电机热缺陷的特征描述 1、电机电气接线 根据以往红外热像测试的经验来看,电机电气接线以及线缆接头缺陷所导致的异常发热比较常见。主要原因是: 散热不良导致电机外壳温度异常

1)氧化腐蚀:金属表面严重锈蚀氧化,造成金属接触面的电阻值乘几十倍到几百倍的增加; 2)导线断股、接头松动:导体连接部位长期受到机械振动,使得导体压接部位的螺丝松动、导线断股电阻值增大。 3) 因为结构设计、安装工艺质量所引起的异常发热 2、电机外壳温度分布 电机是按照绕组绝缘的热容量进行分级的,过高的热量会使绕组绝缘迅速老化失效,外部运行温度通常比内部温度低大约 20C 。电机外壳温度过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外壳部分区域温度过高:导致的原因可能是内部铁芯、绕组因绝缘层老 化或损坏导致短路。 2)外壳整体温度过高:电机的周围的空气流动不充分,或电机散热系统出现问题,电机外壳整体温度异常。 3)与电机连接的轴承、连轴器:1)过度润滑;2)缺乏润滑;3)未对准通常会导致轴承问题。 AR01 AR01 电机控制器过热 电机外壳温度不均匀

红外遥控文献综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路设计 文献综述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编码方式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姓名刘正国 班级07042011班 学号07042019 指导教师方志华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编码方式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因其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在智能化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等诸多领域内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当前单片机对家用电器控制呈现出外型简单化、功能多样化、性能优越化的发展趋向。红外遥控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遥控手段。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在家庭生活中,录音机、音响设备、空调彩电都采用了红外遥控系统。本文主要研究采用单片机发送并接收红外遥控信号的方法。 主题 1 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概述 红外遥控有发送和接收两个组成部分。发送端采用单片机的定时中断功能,由定时器 T0 产生周期性的 26us 的矩形脉冲,即每隔13us,定时器 T0 产生中断输出一个相反的信号使单片机输出端产生周期为38KHz的脉冲信号。脉冲图如图 1 所示。将待发送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端普遍采用价格便宜,性能可靠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如HS0038 , 它接收红外信号频率为38KHz ,周期约26μs)接收红外信号,它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TTL 电平的编码信号,再送给单片机,经单片机解码并执行,去控制相关对象。整个系统如图 2所示。 图 1 38KHz 载波信号 图 2 红外线遥控系统框图

2 红外遥控编码方式 2.1 脉冲个数编码方式 该方式中遥控端采用脉冲个数编码,不同的脉冲个数代表不同的码,最小为2个脉冲,最大为17个脉冲。为了使接收可靠,在编码发射的起始处设置引导帧,即第一位码宽为3ms ,用来使接收端判别遥控操作已开始。其余为1ms ,遥控码数据帧间隔大于10ms ,如图3所示。 2.1.2 遥控码的发射 系统中可采用89S51 芯片。并用P1口组成键盘,获取键值,用内部的定时器T0产生一个38KHz 的软件定时中断,当作红外遥控的调制基波,当某个操作按键按下时,单片机先读出键值,然后根据键值设定待发射遥控码的脉冲个数,再调制成38kHz 方波由红外线发光管发射出去。单片机P3.5端口的输出调制波形如图3所示。 2.1.3遥控码的接收 当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遥控信号,并输出脉冲帧数据时,第一位码的低电平将启动中断程序,实时接收数据帧。在数据帧接收时,将对第一位(起始位)码的码宽进行验证。若第一位低电平码的脉宽小于2ms ,将作为错误码处理。当间隔位的高电平脉宽大于3ms 时,结束接收,然后根据累加器A 中的脉冲个数,执行相应输出口

红外隐身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课程(论文)题目:红外隐身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内容: 1 背景 光电隐身技术可分为可见光隐身、红外隐身和激光隐身三大类。光电隐身起源于可见光隐身,成熟于红外隐身,发展于激光隐身。而现代红外隐身技术经历了探索时期(2 0世纪60年代以前)、技术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60~70 年代)和应用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红外隐身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末基本完成了基础研究和先期开发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由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实用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陆海空三军研制的新式武器已经广泛采用了红外隐身技术。 红外隐身技术通过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实现对目标的低可探测性。这可通过改进结构设计和应用红外物理原理来衰减、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使红外探测设备难以探测到目标。 2 红外隐身原理 概述 从红外物理学可知, 物体红外辐射能量由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决定: 式中W——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 σ——玻耳兹曼常数; ε——物体的发射率; T——物体的绝对温度。 温度相同的物体,由于发射率的不同,在红外探测器上会显示出不同的红外图像。鉴于一般军事目标的辐射都强于背景,所以采用低发射率的涂料可显著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另一方面,为降低目标表面的温度,红外伪装涂料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还具有较低的太阳能吸收率和一定的隔热能力,以使目标表面的温度尽可能接近背景的温度,从而降低目标和背景的辐射对比度,减小目标的被探测概率。 红外侦察系统能探测目标的最大距离R为: 式中J——目标的辐射强度; ——大气透过率; N A——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 ——探测器的探测率; ω——瞬时视场; ——系统带宽; ——信号电平; ——噪声电平。 红外隐身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公式中第一项的各项取值,也就是说,目标的红外隐身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即改变目标表面的发射率;二是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即通常所说的热抑制技术;三是调节红外辐射的传播途径(包括光谱转换技术)。 改变目标红外辐射特性采用的技术 (1) 改变红外辐射波段改变红外辐射波段,一是使目标的红外辐射波段处于红外探测器的响

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红外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简单介绍,了解红外检测技术 的基本情况,重点研究红外诊断方法和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在此基础 上深入研究红外检测技术在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 够对红外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形成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为后 期更好的应用红外检测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红外检测技术 1引言 在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合理的状态检测是保障电气设备正常使用的重要 手段。红外检测技术就是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测的重要方法,能够实现在不接触、远距离情况下的状态检测,检测过程安全快速,结果相对可靠。但是在红外 诊断费方法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因素对其准确性造成影响。因此在现阶段加 强对于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 更加全面的掌握关于红外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针对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进行 有效的控制,从而更好的发挥红外检测技术在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的作用,更好 的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红外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在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故障,虽然发展形式比 较复杂,但是基本都会以设备热状态的异常为主要表现形式。红外检测技术最根 本的原理就是对电气设备的辐射信号进行探测,得到相应的热像特征图谱,然后 利用分析软件对得到的图谱进行专业的分析,通过与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图谱进行 对比分析,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分析可能存在故障的位置及其类型。 不同的物体之间存在宏观或者微观的热量传递,主要有传导、辐射和对流三 种形式,往往是三种形式同时进行。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也会出现不同类型 的发热以及热量传递,比如接触电阻发热、介质发热、涡流发热等。设备故障引 起的发热还会对设备的内部介质性能以及外部的表面性能造成破坏,甚至会影响 到整体的热平衡,而热量也会以各种形式传递到表面,使得表面的温度发生明显 的变化。利用红外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到表面红外辐射信息的情况,进而得到设备 在不同状况、不同故障下的温度情况,结合设备结构等就能分析判断电气设备具 体的故障类型以及严重程度。 3红外诊断方法和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 3.1红外诊断方法 红外检测诊断会遇到复杂的故障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进行分析。目前常用的红外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设备表面温度分析法是 对设备的表面发热情况进行分析,测得表面温度后结合设备温度及温升极限的相 关标准分析具体的故障,这种方法适用于电流致热和电磁效应造成的设备故障; 横纵向比较法是对同组、同相以及相同类型的设备之间的温度进行对比,对比的 数据包括某些部位的温升、温度值等,具体数值的选择要参照设备发热的具体情况;一些电压致热※的电气设备,其温度升高变化比较小,利用上述方法分析效 果不明显,可以利用热像图进行分析,对比设备在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下的热像 图的差异来分析设备的故障,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热像图分析法进行红外检测时 要使三相设备同时充满成像视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提升检测 准确性;除此之外还有相对温差判断法、历史数据分析判断法和连续分析判断法。

红外检测技术介绍

红外探测技术 红外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红外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每时每刻都辐射出红外线,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都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这就为利用红外技术探测和判别各种被测目标的温度高低与热分布场提供了客观的基础。 红外线是波长在0. 76?1000 U m之间的一种电磁波,按波长范围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类,它在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 红外线辐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299792458m/s ?3xlO lu cm/s 红外辐射的波长 A = — co 式中:C:速度 2:波长 3 :频率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的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

线。其中黑体频谱辐射能流密度对红外辐射波长的关系,根据普郎克定律: D一GxL (瓦?厘米”"微米") 式中: P一波长%,热力r AT 学温度为T时,黑体的红外辐射功率。 C一光速度 (axiomcm/s) C—第一辐射常 数二3.7415X104(瓦厘米?微米2) 之一波长(微米),T热力学 温度(K)温度辐射的能量密 度峰值对应的 波长,随物体温度的升高波长变短。 根据维思定律:人理(urn) T 式中: A一峰值波长,单位:um T一物体的绝对温度单位K 物体的红外辐射功率与物体表面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与物体表面的发 射率成正比。物体红外辐射的总功率对温度的关系,根据斯蒂芬—波尔兹曼定 律:

怎样用安卓智能手机做红外万能遥控器

怎样用安卓智能手机做红外万能遥控器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用安卓智能手机做红外万能遥控器 摘要: 本课题旨在利用现已成熟的且功能十分强大的安卓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为软件基础,配合一种合适各种手机的外接硬件模块,通过将手机耳机接口输出的高低电压信息在外接模块内转化为红外线输出,达到能遥控各种以红外遥控器控制的家用电器。 本课题的创新点有如下两点。其一是将各个红外遥控器的功能集合在一部智能手机上的集合性。其二是利用了耳机接口输出的音频电压信号进行信息的传输,保证软硬件的高度适应性。 关键词: 智能手机万能遥控器红外遥控器耳机接口 绪论 课题由来 遥控控制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家里各种各样的遥控器也越来越多,日常存放、寻找和使用都很不方便。要是一个老型号的家电的遥控器丢了,配都配不到。 手机是现在人们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持式的通讯设备,大家都已经习惯随身携带手机和把手机经常放在身边。所以,很多人都希望手机也可以当家用电器的遥控器使用。

现在,智能手机的软硬件已经十分强大,大尺寸的触摸屏可以设计成各种键盘布局的控制器。只要有合适的软件,配合小的附件,智能手机都可以当作家用电器的万能遥控器来使用。 众所周知,任何红外线的信号都是可以由一串二进制编码翻译表达出来的,而任何一段由手机耳机接口输出的音频电压信号都可以传递出一串含有二进制编码信息,只要根据一定的规则,配合合适的硬件模块,就可以将手机耳机插口输出的音频电压信号转化为红外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出来。 本课题旨在通过智能手机的软件支持,配合一个外接硬件红外发射模块,通过将手机耳机接口输出的高低电压信息在外接模块内转化为红外线输出,达到各种电器遥控器合为一体的目的,力求为使用者带来方便。 研究背景 微软的Windows Mobile、谷歌的Android和苹果的iOS等手机操作系统都有成熟的软件开发平台,个人和第三方组织为智能手机开发专门的应用软件是一门成熟的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的能达到类似功能的万能遥控器主要有以下几类,下面对主要几种类型进行分析,并与本课题进行优劣比较。 1)学习试的万能电视遥控器。图(1) 这种遥控器能够达到学习已有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编码,储存在自身内部并映射在固定实体面板的每个按键上。它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只能有一种固定的面板,操控一个电视或家电。如果要更换操纵对象,就必须对每个按键所对应的红外编码再一次进行学习与记录。与本课题相比,此类学习试的万能电视遥控器没有高度集合性。

红外遥控技术

红外遥控技术 红外遥控系统的组成红外遥控系统主要由遥控发射器、一体化接收头、单片机、接口电路组成,如图一所示。遥控器用来产生遥控编码脉冲,驱动红外发射管输出红外遥控信号,遥控接收头完成对遥控信号的放大、检波、整形、解调出遥控编码脉冲。遥控编码脉冲是一组串行二进制码,对于一般的红外遥控系统,此串行码输入到微控制器,由其内部CPU 完成对遥控指令解码,并 执行相应的遥控功能。使用遥控器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需要解决如下几个关键问题:如何接收红外遥控信号;如何识别红外遥控信号以及解码软件的设计、控制程序的设计。 红外遥控信号的接收接收电路使用集成一体化红外接收头SM0038(1 )。 图一红外遥控系统组成方框图 SM0038 对外只有3 个引脚:VS、GND 和1 个脉冲信号输出引脚OUT,外形引脚如图二所示。与单片机接口非常方便,如图三所示。VCC 接电源+5V 并经电容进行滤波,以避免电源干扰; GND 接系统的地线(0V);脉冲信号输出接CPU 的中断输入引脚(例如8051 的13 脚INT1)。采取这种连接方法,软件解码既可工作于查询方式,也可工作于中断方式。 图二红外接收头SM0038 图三SM0038 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红外遥控编码规律目前应用中的各种红外遥控系统的原理都大同小异,区别只是在于各系统的信号编码格式不同。遥控专用集成电路的编码格式是公开的,可以查阅到。下面就以TC9012 组成的遥控器说明它的编码体制规律。当按下遥控器上任一按键时,TC9012 即产生一串脉冲编码如图四所示。TC9012 形成的遥控编码脉冲对40kHz 载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后便形成遥控信号,经驱动电

红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红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红外技术的发展及主要应用领域 红外技术的发展 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F.W.赫歇耳利用水银温度计来研究太阳光的能量分布发现了红外辐射,从那时起,人们就致力于研究各种红外探测器以便更好地研究和探测红外辐射。在红外探测器发展中,以下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70年代,热成像系统和电荷耦合器件被成功地应用。 上世纪末以焦面阵列(FPA)为代表的红外器件被成功地应用。 红外技术的核心是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单元红外探测器:如InSb(锑化铟)、HgCdTe(碲镉汞)、非本征硅,以及热电等探测器。 线列:以60元、120元、180元和256元等,可以拼接到1024元甚至更多元。 4N系列扫描型焦平面阵列:如211所的研制生产的4x288。 凝视型焦平面阵列(IRFPA): 致冷型256x256、320x240、384x288,更大规模的如640x512,1024×1024和1280×720 元阵列也已有了; 非致冷型160×120、320x240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384x288、640x480也已开始应用。 红外探测器按其特点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1970s-80s):主要是以单元、多元器件进行光机串/并扫描成像; 第二代(1990s-2000s):是以4x288为代表的扫描型焦平面; 第三代:凝视型焦平面; 第四代:目前正在发展的以大面阵、高分辨率、多波段、智能灵巧型为主要特点的系统芯片,具有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甚至具备单片多波段探测与识别能力。 目前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主流技术为热敏电阻式微辐射热计,根据使用的热敏电阻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氧化钒探测器和非晶硅探测器两种。 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发展,其性能可以满足部分的军事用途和几乎所有的民用领域,真正实现了小型化、低价格和高可靠性,成为红外探测成像领域中极具前途和市场潜力的发展方向。 氧化钒技术由美国的Honeywell公司在九十年代初研发成功,目前其专利授权BAE、L-3/IR、 FLIR-INDIGO、DRS、以及日本NEC、以色列SCD等几家公司生产。非晶硅技术主要由法国的 CEA/LETI/LIR实验室在九十年代末研发成功,目前主要由法国的SOFRADIR和ULIS公司生产。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四个国家拥有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产业化生产的能力,其核心技术仅有美国和法国两个国家掌握,日本和以色列则由美国取得技术许可,在其国内生产和有限制地使用。对我国的出口则设置了更多严格的限制,如大家遇到的帧频限制。

红外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

红外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

目录 一、摘要 (2) 二、红外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3) 三、红外技术的应用 (4) 1、红外热像仪 (4) 2、红外光谱仪 (4) 3、红外传感器 (5) 四、红外技术的发展前景 (5) 1.红外技术的发展及主要应用领域 (5) 2.红外技术产业的主要领域方向 (6) 五、对红外技术课堂的意见及建议 (7)

摘要 红外技术的英文名称是:Infrared Technique。红外技术的内容包含四个主要部分,红外辐射的性质,红外元件、部件的研制、把各种红外元、部件构成系统的光学、电子学和精密机械、红外技术在军事上和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红外技术发展的先导是红外探测器的发展。60年代激光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红外技术的发展,促使出现新的探测器件和新的辐射传输方式,推动红外技术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红外应用产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红外线自1800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她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众多的应用产品,从医疗、检测、航空到军事等领域,几乎处处都能看到红外的身影。本文选择了红外热像、红外通讯、红外光谱仪、红外传感器等几个比较大的产品领域做介绍。红外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的广阔,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安防领域、消防领域、电力领域、企业制程控制领域、医疗领域、建筑领域、遥感领域等。 最后,提出对这门课程的意见及建议。我认为每节课都应有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每节课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学形式是实现教学目的一种手段,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 关键字:红外辐射外探测器红外线

红外热像仪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 一、为何采用红外热像仪进行工业制造领域的诊断? 非接触红外热像仪采用先进的红外技术,快速、准确、方便、直观地显示被测物体表面温度场的分布,测量出物体的表面温度。不需要直接接触被测物体的表面,就能快速测试物体表面温度读数,并能可靠地测量热的、危险的或难以接触的物体表面温度。红外热像仪测量速度非常快,可以直观、连续地测试物体表面的温度变化。 红外热像仪能够展现可能错过的现场情况。在制造工厂,错过不仅仅意味着损失时间和成本,甚至可能会有人失去生命! 几十年来,从事预防性维护的专业人员、负责过程和质量保证的工程师都使用红外热像仪来解决棘手的问题和日常的维护工作。通常的检查目标包括电机、泵、传送机、电气连接和元器件,新设备安装,压力机修理,甚至厂房本身的结构情况。 二、红外热像仪可以对工业制造哪些方面进行故障诊断? 红外热像仪在测试物体表面温度突变时,具有其他仪器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红外热像仪在对工业制造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时,对容易产生温度突变和对温度变化敏感的工业设备零部件进行故障诊断,具有判断准确、快速、便捷的效果,主要应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塑胶工业的生产过程优化与质量控制 ?玻璃工业的生产过程优化与质量控制 ?造纸工业的生产过程优化与质量控制 ?食品行业的生产过程优化与质量控制

三、红外热像仪在塑胶、玻璃、造纸和食品工业设备的具体应用 1、塑胶工业的生产过程优化与质量控制 在塑胶工业的制造过程中,红外热成像系统被成功的应用在模具的温度分布状况分析与优化,部件成型的工艺流程控制。 2、玻璃工业(灯泡)的生产过程优化与质量控制 红外热像仪通过具有“穿透玻璃”和“玻璃表面”等测量滤片对包括生产过程(玻璃制造、玻璃珠测量、玻璃形态)以及最终制成品的测量。例如,卤素灯泡的温度测量与分析,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合乎要求。通过选择镜头类型和成像速率,实现红外热像仪在玻璃制造过程对不同的工艺流程的优化。 同时,通过红外热像仪对车灯等玻璃模具加工、生产的温度控制,可控制并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模具和成型部件的温度温度分布 大型塑胶件脱模后的温度分布 一个专用挤压头的温度分布 橡胶挤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