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目标

从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目标
从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目标

从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策略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统一的、模糊的,而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是多样化的、清晰的。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实现课堂教学价值的多元化,目标陈述技术是最为有效的工具。目前高中化学教师中对目标设计的多样性及目标陈述技术运用不容乐观,本文重点阐叙运用目标陈述技术实现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确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实现课程标准的的教学指导思想与价值追求。

关键词教学目标目标叙写

1.问题的提出

浙江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三年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限定的行为动词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情况参差不齐。2007年,笔者完成了《行为动词使用与目标制定调查》(获省化学会08年学会三等奖),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在被调查的25个市级优秀教学案例中,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存在较大的问题,集中表现为(1)行为动词选择错误,或继续使用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非行为动词,如“培养”等。(2)教学目标的叙写普遍缺少行为条件,即不能明确地显示学生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完成学习任务的。(3)教学目标空洞,成为摆设。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4)三维目标概念混乱或缺失,许多案例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混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空乏。2008年暑期,我区教研室高中化学组组织了一次面向全体高中教师的以目标叙写为目的的培训,经过三轮次的网络培训,从上交的作业分析,一半以上的目标叙写是不合格的,其中最典型的是把省学科指导意见照搬照抄。另外,结合我个人参加的几次教研活动及组内的情况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行为动词尚未全面进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叙写技术非常缺乏。为了加深对化学课程目标的理解,笔者从教学目标叙写策略高度,探讨了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陈述问题。

2.强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策略的很必要性

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陈述技术是为更好地理解和实现化学课程与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提供保证和服务的,因而是化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化学教师对此却缺乏基本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叙写教学目标,而在实际的目标叙写过程中,许多教师存在以下质疑:质疑一:我教了十几年书,从来就不知道目标陈述技术,不也教得好好的吗?这只是

一种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质疑二:什么是目标陈述技术?我不懂这个,是不是意味着就教不好书了?

质疑三:目标陈述技术太理论化了,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只要能上好课就行了。

质疑四:目标陈述技术是不是很难呀,我们能学会吗?

很显然,笔者观察到的一线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不知道什么是教学目标陈述技术,更不知道教学目标叙写的基本策略,也不明白优化目标叙写对课堂教学能起到什么作用。2.1教学目标叙写是课程的需要

事实上,课程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运作并产生效果的。从课程的运作系统来看,课程的层级可以包括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教师理解课程、师生运作课程和学生体验课程等②,如下表所示。

由表可见,课程标准不是课程的全部,课本就更不是了。从课程理论可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所列出的目标并不是课堂教学所需的教学目标,它相当于表中的“正式的课程”,它具有全国统一要求的特点。《浙江省高中化学学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也不是课堂教学目标,它相当于“教师理解的课程”,而且只是部分教师“理解的课程”,它具有全省统一要求的特点。而本文所叙叙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指向“师-师动作的课程”,它具有“一个班级统一要求”的特点。做为教师,必须明确从《课标》目标到《指导意见》目标到课堂教学目标转化是课程的需要,是教学行为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总之,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是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它表叙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或体验,而不是说明教师将要做什么③。从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来看,《课标》规定的整齐划一的课程目标设置不可能也不应该

成为课时教学目标,还应该进一步结合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更为具体的设计和陈述,否则化学课堂教学将是盲目的。

2.2课堂教学目标叙写是教学目标多元化的需要

右图,是课程标准与学生学习的关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

看到,从课程标准到学生学习其中存在较多的变量,而这些变

量有些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则是无法控制的。如教师、学生这

两个变量,是无法控制的,我们不可能让全省的教师一个样,

更不可能让全省的学生一个样。

那么如何在同一个标准下实现不同的课堂价值追求呢。当

然方法是多样的,其中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最为关键

的一个环节。

以一个县区为例:有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之差异,在这两

类学校中,教师与学生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另外,对一所普通中学来说,也会有重点班与普通班之差异(大部分普通高中都有重点班与普通班两个层次的教学分层)。而重点高中学的分层可能更多。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对课堂的价值追求是不同的(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或者说学习结果是不同的。

为此,作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置时,必须考虑到学生价值追求的多样性。明白地说,“我的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

为此,不同层次的学校间,不同层次的班级间,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2.3课堂教学目标叙写是教学现实的需要

在浙江,为了快速提升一线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尤其是对教学目标设置的理解,在《课标》的框架下,组织了一批专家级教师编制了《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对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设置比《课标》更详细,更清晰。简单地说《指导意见》是浙江版的《课标》。在浙江,《指导意见》一书人手一册,此书的使用使得《课标》中原本模糊的目标设置变得清晰了许多。于是,在大部分可观察到的课堂教学案例中,课堂教学目标基本与《指导意见》中的课程教学目标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全浙江省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或者说,全浙江省的普通高中学生将达到相同的学习结果与体验。

《意见》一书的使用,一者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置提供的一个较为清晰的范围,它划定了“那些是要求的”、“哪些是不要求的”、“哪些要求到什么程度”。二者,由于其

目标设置较为具体,同时带来了直接搬用(复制—粘贴)的后果。

以下是笔者收集到一组信息,其内容是关于“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教学目标设计。表中展示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该内容设定的“内容标准”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指导意见》中的关于“内容标准”的阐叙。

《化学2》专题1第一单元内第一个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程内容标准: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要求:

基本要求: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发展要求:原子充数大于18的部分典型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说明:1.副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递变规律不作要求

2.不宜拓展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核外电子排布式、电离能、电负性等内容

以下是收集到的关于该知识教学目标设计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案例,(案例来源于区各普通高中化学教师提供的目标设计作业)

作业一:

1、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

2、学生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作业二

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并能用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20号元素原子(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会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进行简单的元素推断。

3、通过学习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业三

1、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能领会并运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

3、尝试画出原子序数大于18号的部分典型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作业四

1、会画出1—18号常见元素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

2、能根据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能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预测元素的性质

分析这些目标设计案例,我们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1)大部分教师采用了《意见》中的陈述内容:“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些则是稍做修改,如增用“画出”,或把它拆为两句话。

(2)仍有部分目标设计主体混乱,采用“培养”等教师行为动词来陈述目标,与新课程理念不符。

(3)行为条件缺乏或非外化的行为条件,不具有可操作性。

(4)对行为动词“了解”一词理解不深,基本未呈现“怎么样才是了解”的思想。

(5)未能反映出不同的课堂教学价值追求,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设计的目标基本相同。

从以上现实情况看,强化课堂教学目标叙写方法与策略是第二轮新课程实施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新课程实施以后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决定性的因素。

3.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策略

我们看到了问题,也明确了需求,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呢?这需要一些简单但实用的技巧与策略。

3.1策略一:掌握目标陈述技术

面对一个教学知识点,要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必须应用目标陈述技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结果,是一种行为性的目标,而行为性的目标叙写通常采用以下结构化的文字要求:即A(Audience:行为主体)+B(Behavior:行为动词)+C(Condition:行为条件)+D(Degree:行为结果)。

在这四个维度中,每个维度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3.1.1 行为主体为学生,从对象上看这是所有课堂均相同的,但它却是最根本性的差异。不同性质的学校,相同学校的不同班级,相同班级的不同学生,它们都是不同性质的主体,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当然,在现实教学中,我们没有必要认为他们是完全异质的,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有可能是同质的,或可以按同质处理。如一个班内的学生,或两个平行间。

3.1.2.行为条件则是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核心环节,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行为条件的差异主要由教师来控制与实现。

如:对于某一个物质化学性质的学习,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可能有以下不同的设计:(1)设计教师演示实验,学生需要观察来完成信息的获取,然后对信息进行辨认再做出判断或解释。(楷体表示课标中的行为动词,以下相同)

(2)设计为学生验证性实验;学生需要独立操作,完成实验,然后对实验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

(3)设计为学生分组探究性实验;

(4)设计为观看实验视频;

(5)设计为无实验(口头实验);

从(1)(2)两个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不同的行为条件必然产生不同的学习过程,并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第(2)设计比第(1)设计学生增加“独立操作”和“完成”两个行为动词。在实践这两个行为动词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也必然会产生差异,而做和不做的差异则更为明显。

在不同的行为条件下,学习行为(行为动词)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样,学习结果(行为结果)也必然不同。

3.1.3. 行为动词是学生完成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描叙。从《课标》的角度看,其规定是唯一的。但《课标》是一种较为模糊的陈述,外化的行为过程并不明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必须要更为明确、更为外显。

如:《课标》中“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仅是一种心理描叙,做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则必须要清楚地表达“学生做到什么程度才叫了解”。

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可能会采用多样化的陈述,以达成各自的价值追求。

(1)认识电子层及每层的电子容纳数量;

(2)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情况;

(3)辨认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区分原子和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5)比较氮与磷、氧与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6)画出指定原子或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不难看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完全不等同的。当然这里并不存在等级上的差异,因为这些行为动词都是为了达到“了解”。同样,对于“理解”我们也可以用“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叙”等行为来外化。

3.1.

4.行为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一种外化的,可测量评估的行为。这是实现课堂教学价值追求最为直接的证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结果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仅管我们不能以学生个体的形式描叙行为结果,但我仍然可以用半定量的数据来表明我们达成的结果。如:

……,80%的学生能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区分金属与非金属的主要性质特点(得电子与失电子)。

……,大部分学生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说明氯原子与钠原子形成氯化钠的过程是一个失电子和得电子的过程。

对于较高要求的学习过程,可以拓展到如下行为结果:

……,部分学生能判断原子形成稳定结构的离子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本质。

……,部分学生能归纳出稳定结构的基本特点。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清晰地肯定,通过ABCD四个维度的差异性陈述,可以实现教

学目标的多样化。

3.2策略二:从《课标》到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

当准备叙写某一课时的教案时,我们必须先对该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进行逐一化解。具体步骤可以用下图表示:

第一步:列出《课标》及《指导意见》中对该知识点的叙叙。

第二步:画出该知识点的概念图(有哪些点)

第三步:设计出每个环节的学习条件(行为条件)

第四步:设计出每个点的学习行为(行为动词)

第五步:设计出每个每个点的学习结果(行为结果)

第六步:叙写出完整的教学目标。

完整的教学目标叙写结果要让阅读者只通过目标的阅读就能清楚本节课学生学什么(知识点)、怎么学(行为条件)、学会什么(行为动词)、学得如何(学习结果)等要素。

案例:《硝酸的性质》教学目标设计步骤

第一步:列出《课标》与《指导意见》中相关陈述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描叙非常模糊,不具有操作性。

《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了解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指导意见》虽然比《课标》详细了些,但仍然不是一节课的目标,也不具有直接的操作性或直接应用为教学目标。

第二步:画出硝酸性质概念图

硝酸的性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硝酸是挥发性酸,浓硝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挥发时现象。

2.硝酸的不稳定性,浓硝酸易分解,分解条件、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能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还原产物与浓

度的关系,反应时相关现象及有关方程式书写。

需要说明,对于一节课能把硝酸的性质讲完也不容易,对于“知识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显然不能在同一节课内完成。

第三步:设计学习条件(行为条件)

1.硝酸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可以通过观看新闻类视频(硝酸泄露事件视频)

2.硝酸的强氧化性可以通过实验(考虑污染可安排教师实验)。

第四步:设计学习行为

1、对于现象可以用“说出”

2、对于方程式可以用“写出”

3、对于还原产物可以用“归纳”或“概括”

第五步:设计出学习结果,对于本节内容,基于硝酸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酸和强氧化剂,可以用“熟练书写”、“全体知道”、“准确描叙”等。

第六步:完整书写出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材料,知道浓硝酸是挥发性的酸,能准确描叙浓硝酸挥发时的现象。

2、通过观看视频材料,说明硝酸是不稳定性物质,能熟练地用方程式表示硝酸的分解

反应,并能解释硝酸的保存与运输方法。

3、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能说出硝酸(浓、稀)与铜反应时的现象,并能根据现象

判断生成物的特点,且熟练地用方程式表示反应,能根据以上结论,预期硝酸与其它金属单质的反应并用方程式表示反应。……

3.3 策略三:教学目标叙写与课堂教学实践

当教学目标叙写完成后,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忠实地履行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所有行为,而且这些行为必须是可观察与检测的。

如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材料,知道浓硝酸是挥发性的酸,能准确描叙浓硝酸挥发时的现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完成以下动作:

1、提供符合要求的视频材料,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播放。

2、观看完视频后,必须让学生进行口头描叙,以检测学生是否真的“知道”了。在抽

样时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3、在完成“书写”等动作时,必须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学生是否真的会“书写”,有多

少学生写错了,写错的原因是什么,并能用相类似的知识进行深度检测,以获取准确信息。如在“书写”硝酸与铜反应方程式时采用书写浓硝酸与锌反应的方程式。

为了保证在课堂中能顺利地完成课前预设的目标,教师必须对行为条件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可行。有些行为条件是可以实现的,如“阅读课本”、“小组间讨论”、“观看……”、“通过实验”,而有些行为条件在一般课堂内是不易实现的,如“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调查”等。

如下面一段目标设计: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生能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举例生活中能源使用的现象,提出至少一条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

对于“查阅相关资料”应改为:“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和数据资料”。

4.案例展示

以下几个案例由本校青年教师提供的,本文作者有修改。

案例一

教学内容:高一《化学1》(苏教版)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课程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知道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认识浓硫酸的特性,了解硫酸的应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设置: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课堂实验,结合产物的判断,能描叙硫酸与铜反应时的实验现象,并会用方程式表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2.通过观察课堂演示实验,会准确的描叙实验现象,并解释硫酸的性质与实验现象的关系。

3.会根据具体的实验情境,判断浓硫酸体现的性质【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酸性】

(二)过程与方法

1.模仿铜和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会书写锌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2.通过对实验装置图的讨论,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学会从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对尾气进行处理,使学生感受环保就在身边。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这种结果表现为学生在课程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的变化。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 教学目标即教学目的和要求,专指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通过一个特定教学过程(如一节课),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以是某种知识、某种技能、也可以是某种观念、态度的形成或获得。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过程的准则,通常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2)两者的指导对象不同。 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的建设,而教学目标只是指导教学过程。 (3)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 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如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厅、局、委、办等)、课程指导机构(如各教育厅、局、委、办下属的教研室)、师资培训基地(如师范院校的对口专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与审核者、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只包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

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4)两者的概括程度不同。 课程目标较为抽象,教学目标则相当具体、相当微观。 (5)两者的灵活程度不同。 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往往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讨、推敲的结果,具有导向作用。课程目标一旦确立,轻易不会改动;而教学目标往往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状况的把握来制订的,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门课程在某学期、某堂课甚至某个教学活动环节上的教学目标是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更新的。 在看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区别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两者的密切联系: (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导向。 例如,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不仅包括有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内容,而且有与科学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还特别强调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过程以及基本方法。科学教师在确定每学期、每堂课甚至每个教学活动环节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落实课程目标,注意体现课程宗旨。 (2)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 一切教学过程都必须以课程内容来支撑,不可能脱离课程而

第三章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 理解课程目标的内涵、取向及其确定的依据; 掌握课程内容的取向及其选择与组织原则; 了解当代小学教育课程的目标与课程内容。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确定课程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课程目标有助于指明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只有解决了课程目标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教的问题,才能解决应该教什么的问题即课程内容问题。因此,怎样确定课程目标,怎样选择课程内容,这是课程论和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目标 (一)涵义 课程目标是指那些人们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博比特)。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每一门课程既具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又具有具体化的学段目标。 相关概念: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 宗旨、目的、目标具有内在的联系,从宗旨到目的再到目标是一个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过程,越来越具体。在教育系统中,教育宗旨、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宗旨是指最终的价值追求,具有较强的理想色彩,一般体现为宏观的理念。教育宗旨常以教育方针的形式贯彻、落实。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规格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不同时期对教育方针的表述不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教育理论界,教育宗旨往往表现为对教育目的的研究。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总要求,它规定了人的质量规格和基本素质。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教育目的受制于社会制度、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思想。 确定了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就可制定一定的教育目标。目的一般体现长期的价值标准,关注总体任务;目标一般体现短期的价值标准,关注具体任务。教育目标一般是指培养目标,即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在教育方针或办学宗旨、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所担负的任务和学生年龄、文化知识水平而提出的。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是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总之,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或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最高层次,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起着统帅、支配、制约的作用。教学目标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二)课程目标的取向 如何把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目标,是课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课程目标是一定

学前教育美术教案2..

教案 课程名称:美术 授课专业:小学教育 授课班级:小学教育班

课程授课计划

教育系课程教案 课程内容: 第一节走进美术——美术常识 一、美术的概念 二、美术的分类 (一)绘画 国画、油画、版画、漆画、壁画 中国:清明上河图张择端西方:晚钟米勒 中国:韩熙载夜宴图顾宏中西方:蒙娜丽莎达芬奇 中国绘画以诗入画,以书入画,书画同源,诗画同源是西方绘画所无法比拟的。 西方绘画求真写实,空间艺术感较强,讲求焦点透视,光影效应。 (二)雕塑 圆雕、浮雕、透雕、木雕等 中国:兵马俑、马踏飞燕、龙门石窟等。 西方: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希腊化时期的作品)、维纳斯 (三)摄影 (四)书法与篆刻 书法:行书、隶书、篆书、楷书、草书 (五)工艺美术 装饰画、微雕等 (六)建筑艺术 中国:园林、宫殿、墓室、故宫、水立方、鸟巢等。 西方: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 三、美术的功能 (一)美术的认识功能 (二)美术的审美功能 (三)美术的教育功能 知识要点:掌握美术的概念及种类。 教学重点: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教学难点:领会中西方美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节艺术赏析 观看圆明园纪录片 知识要点:了解圆明园艺术的独特性。 教学重点:通过纪录片的欣赏,能够达到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的作用。教学难点:掌握中西方艺术的融合性。 第三节素描 (一)透视 (二)构图 (三)结构素描 (四)明暗素描 知识要点:掌握素描绘画的透视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绘画构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结构素描与明暗素描的区别。 第四节色彩 一、色彩的形成 (一) 光与色 (二) 光色与绘画色彩 二、色彩的心理与情感 (一) 色彩的心理感受 (二) 色彩的情感表达 三、色彩的要素与色性 (一) 色彩的要素 (二) 色彩的色性 暖色系冷色系渐变色对比色(互补色) 知识要点:掌握色彩的形成原理。 教学重点:区分暖色系与冷色系。 教学难点:了解对比色。 第五节简笔画

(完整版)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试行稿(2004.7. 23 ) 目录 一、课程理念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 2.结构要点说明 四、课程内容 1.生活活动 2.运动 3.学习活动 4.游戏活动 五、课程实施

1.总体要求 2.具体活动要求 六、课程评价 七、课程管理 附件 1.年龄特征 2.阶段目标 3.教育策略 4.幼儿发展的评价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为贯彻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精神,落实《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制订《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以下简称《课程指南》)。 本《课程指南》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主体建构课程。突出课程的整合、师生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要求,构建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理念 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课程应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课程应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应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 1、确立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 促进所有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和谐发展是学前教育工作的目标,因此,要从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学习能力、情感与自我意识、审美情趣等方面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要为幼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2、构建以整合、开放为特点的课程内容 根据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直接的、整体的体验,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表现等领域,并以幼儿参与的多种活动,包括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为核心,设计、组织课程的具体内容,同时,充分注意不同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渗透,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关注课程的动态生成。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日期: 来源:作者:zj[字体:大中小] 09:55:08]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在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研究过程和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人们经常使用但又常常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的概念。这些概念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认识,因此有必要分几组对它们作一些辨析。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方案 1.教学计划:有两层含义:(1)通常指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一般有学年或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及一节课的教学计划等。(2)意义同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这里探讨的教学计划属后者。 2.教学大纲: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标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要点的指导文件。它以纲要形式规定着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范围和结构,体现着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前者扼要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选择教材的主要原则与依据、教学方法的建议等;后者具体列出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内容要点、上课时数、实际作业(实验、练习、实习)的内容与时数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等。 3.课程标准: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着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1952年后,前者改 称“教学计划”,后者改称“教学大纲”,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4.课程方案:与课程总纲、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同义,国内外的有关课程文献中间或有人使用这一术语。 在以上几种概念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系由苏联引进,是从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大纲 一.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艺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也是培养学生美术素质与综合素质以及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美术课程是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学前教育工作的,具备较强美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优秀学前教育教师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 教学内容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与集体讲解相结合。尊重个性,发挥特长,以培养造型能力,色彩发配能力,设计组合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为主。在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的培养中重点解决临摹能力的提高,在设计组合,动手制作的训练中重点解决纸质手工的制作和教具,玩具的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培养。 二. 培养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水平和理论水平,能胜任幼儿美术教学和幼儿环境美化工作,有一定美术创新组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 能力目标: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设计组合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就业,创造能力。 四. 学制: 三年(两年半在校学习,第三学年下半学期在外实习). 五. 课程内容设置: 一年级第一学期:(共64课时) 一.素描基础教学(共计48课时) 1.单个几何形体结构写生——圆球体,立方体,圆柱体,棱锥体等 2.两个几何形体结构写生 3.三个几何形体结构写生 4.四个几何形体组合结构写生 5.石膏几何形体明暗色调写生 6.静物明暗调子写生(水果,蔬菜) 二.简笔画教学(共计16课时) 1.简笔画的造型方法及规律. 2.花的画法 3.动物的画法 4.人物的画法

简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word版本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试述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训练归因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1)需要与目标结构 (2)成熟与年龄特征 (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4)志向水平与价值观 (5)焦虑程度 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7)有效地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是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定义: 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课程目标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等四大规定性。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与任务指标。 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 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2. 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3.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将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分为四种类型: 普遍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洛克:绅士;卢梭:自然人。 仅体现为一般性原理,为实施者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广阔空间,但比较模糊,难于操作。 行为性目标;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基本特点:目标精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发展:博比特泰勒布卢姆 缺点:①忽视了难以测评、难以转化为行为的目标;②把学习分解成各个独立的部分,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事先明确规定课程目标,有控制本位倾向,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 生成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形成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杜威之“教育即生长”可谓是生成性目标之萌芽。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则进一步完善了这种理论: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即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而人本主义者则将其发展到极端。 表现性目标艾斯纳提出来。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结果开放。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反应,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①学习者的需要;②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③学科的发展。 课程目标的功能(一)导向功能(二)激励功能(三)激励功能 (四)测度功能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分类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的分类方式

布卢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其中,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最为大家所熟悉。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知道: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例如,能够叙述牛顿三大定律。 ?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例如,说出一个词的同义词 或近义词、对一个抽象概念举例、古文或外文的翻译等。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 (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括。例如,对数学公式含义的说明、对文章大意 的概括等。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例如,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 小球受到一个推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等。 ?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例如,运用运算法则解题、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装电路电灯、法语教学中运用造词法写出一个单词不同词性的系列词汇等。 ?分析: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例如,分析数学定理所给出的条件和结论、外语中复合句的构成成分、记叙文构成要素分 析等。 ?综合: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例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 通过所学的词汇归纳造词法等。 ?评价:对材料(如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例如,能判断自己所证明的几何题目的正确性。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学前教育的法规与政策,掌握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的一般原理,正确实施班级管理和幼小衔接工作,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概念、目标、任务和原则;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特点与方法;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及幼儿园教育评价等,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幼儿教育学基本理论,联系幼教实习情况,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幼儿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树立现代化的儿童观、教师观及教育观,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情感及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品质。 三、参考学时 216学时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方法 1.本课程学习应当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有意识地去观察幼儿园教育活动规律和特征;培养学生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思考能力的培养,宜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教学目标,有的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讨论,有的要课后书面完成。 2.学习方式采取班级集中学习与安排学生到幼儿园旁听上课、实习见习相结合的学习的形式;有时还可以组织收听、收视音像教材或教学节目,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看幼教电视节目。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实习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到幼儿园跟班听课和教学实习的学时数不得少于8学时

(二)评价方法 1. 建立知识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以每章节的任务为个考核项目,分阶段进行考核,根据课堂听课状态和课后练习,以及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2. 强调目标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实践比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成绩的记录,关注学生个体的阶段差异化,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议本课程的实践考核要占大部分权重。 3. 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及格。最后折算成学分。 (三)教学条件 1.资源条件: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两种。教室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 2.教师条件:具有幼儿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幼儿教育学教学的最新教学动态,有一定幼儿教学工作经验并从事过幼儿教育学教学的教师;具有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多媒体课件的能力,能够组织、实施项目教学活动。 (四)教材编写 1.本《标准》是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教材编写者需充分领会和掌握《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2. 教材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工作方面的知识需求,设置全面合理够用的课程内容,课程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3.教材应以学生对知识需求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文字宜简明扼要,原理通俗易懂,增强实践应用环节,力求模拟工作现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注意反映幼儿心理教育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各章节均要有强化训练环节,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 4.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3年制高中起点、(2+3)或(3+2)5年制初中起点)。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充分利用实训中心,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条件,可以成立一些以学习为目的的社团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训练”。 2.注意开发、收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幻灯片、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让学生观看幼儿计算教学的录像,拓宽眼界,有利于学生对于整个学

课堂目标与课程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 课堂教学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某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以便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效果 每门具体的学科目标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具体而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块、三种类型。不是要在原来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加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就像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起的,就像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样。在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它拆开,但在实践层面必须是三位一体,因为实践层面是面对完整的人的,绝对不能把它人为地分开。不是一节课分成三大环节,分别完成三个目标。

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制定依据于以下系几个方面:即学习者、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而且当前的课程目标制定也是基于这几者的。 一、学习者,他们也是课程目标指向的终极对象。对每个学习个体来说,学习是一种本能,是一种生存、生活方式,是一种经历。实际上,学习者、当代社会生活和学科对于课程目标的确定都是息息相关的,不可缺少的。另外,近些年来“让课程回归生活”,这种类型的呼声愈来愈高,或许也是对这种鱼水关系的一种反映。 二、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总纲。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目的,努力使所确定的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大纲和目的的精神,并使之具体化。 三、教材内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并掌握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吃透难点,努力保证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能具体体现教学内容。 四、当代社会生活:随着一代比一代加速的知识剧增,学校发现要把学者们公认的全部知识都包括在学校教育计划之内已不再可能。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提出了特定知识内容或特定技

能与能力对当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问题。但是,随着这种课程只是为了应对眼前的社会生活需要的发展,逐渐得显露了其局限性。正如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满足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同时也需要“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总之,这四大依据来源必须相互融合,来促进学习者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也就是要具有人生活的完整性和人的完整性。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目标所蕴含的课程理念之一就是要塑造这种“整体的人”。希望我们所有人的努力能够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让我们制定的课程目标更有时代性、前瞻性,也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

《新课标》问答录 Q 1: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学大纲改为了课程标准。那么,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哪些区别? 细心的人也许早就发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 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为此,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们在重新思考,在国家的课程标准中,究竟应当规定些什么?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众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一致认为,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为培养在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在国家的课程标准中应当首先规定国家对未来国民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过多地规定通过怎样的教学过程达到这一要求。为此,对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和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应当成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都做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每一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

制定课程目标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之一是学习者,学习者他们也是课程目标指向的终极对象。众所周知,学习者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个体。对每个学习个体来说,学习是一种本能,是一种生存、生活方式,是一种经历。从这一角度说来,个体是应当热衷于学习的。可是许多研究显示,热爱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生活的程度却是递减的。那么这是因为什么?究竟是什么夺去了学习者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是我们应该深入关注的问题。抛开课程实践中存在的操作性问题不谈,就是在现实的课程目标制定中,容易缺失和忽略的部分也正是学习者这一依据。可喜的是,在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中,已经突显了学习者这一主体,开始关注学习者自身的知识。从当代生活的研究中获得教育目标,这种尝试最初主要起始于科学问世和工业革命的需要。但是随着一代比一代加速的知识剧增,学校发现要把学者们公认的全部知识都包括在学校教育计划之内已不再可能。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提出了特定知识内容或特定技能与能力对当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问题。但是,随着这种课程只是为了应对眼前的社会生活需要的发展,逐渐得显露了其局限性。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激起的人们的深入思考或许就说明了课程完全地依据社会生活并不是绝对可行的。正如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满足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同时也需要“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学习者、当代社会生活和学科对于课程目标的确定都是息息相关的,不可缺少的。另外,近些年来“让课程回归生活”,这种类型的呼声愈来愈高,或许也是对这种鱼水关系的一种反映。 课程目标的制定还来自学科发展的需要。为了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当积极向学科专家进行学习与了解。这是因为,学校的教科书通常都由学科专家编写,基本上反映了他们对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的看法。所以,当课程专家进行课程目标制定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学科专家的建议。因为只有两者的深入融合,才可能使课程目标的制定更有操作性、更为科学化。由此,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当两者合作发生不协调时,应当对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尽量地进行预防和弥补。例如,泰勒认为学科专家往往把学生看作是将来在这个领域从事高深研究的人,而不是把这门学科视作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课程专家通常考虑的是这门学科对一般公民有何用处,即探讨这门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而不是该学科本身的特殊功能。所以必须将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的意见结合起来,否则制定出的课程目标肯定会要么欠缺先进的课程理念,要么就泛化了课程。总之,这三大依据来源必须相互融合,来促进学习者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也就是要具有人生活的完整性和人的完整性。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目标所蕴含的课程理念之一就是要塑造这种“整体的人”。希望我们所有人的努力能够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让我们制定的课程目标更有时代性、前瞻性。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美术》课程一直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已制订了《美术》课程的教学大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也应该看到,与其他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相比,我们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仍有一些需要改革和完善的地方。 制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其目的是使这门课程更加规范,便于检查、监督。同时,通过实践、研究,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的体系,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与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要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在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起一定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能帮助学生实现以下的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人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等方面,具有其他专业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陶冶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品位。 (二)抒发个人情感,获得个性发展 美术创作与欣赏是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创作与欣赏的表达过程中,来抒

发个人的情感。美术创作强调想象力与创造力,作品的独特性与独创性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美术创作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会起很好的作用。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抒发个人情感,获得个性发展。 (三)掌握必备技艺,形成职业素养 美术是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与技巧。因此,技能技巧的学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由于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与美术专业院校所要求的技能技巧不同。我们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是尽量广一些,浅一些,主要能为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一些必备的基本技艺。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掌握必备的技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体现时代性与基础性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既要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如增加学习现代设计艺术等内容;又要注重学科的基础性,如绘画中的素描、色彩的学习等。 (二)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如敏锐的洞察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绘制的能力等。 (三)提升未来教师的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通过美术学习,一方面使其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使其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职业提高艺术素养。

英语课程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

英语课程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设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一课程体系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优化学习过程。要在发展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力求使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跨文化意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构成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程设计思路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建立和目标设计与实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英语课程总体目标 英语课程的目标设计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体现出更加清晰的三个层次,即:课程总目标,课程分级目标和课程分级标准。总目标提供目标的总体框架结构;分级目标在整体框架下按五个级别描述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表现;分级标准进一步细化总目标和分级目标,根据五大组成部分按主要级别描述各部分的标准;分级标准之间是递进和涵盖关系,高级别自动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课程总目标的框架结构与修订前相比在形式上没有变化,但其内涵较之前有所丰富,阐述也更清楚。课程总目标首先指出:要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对总目标核心的描述突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展现了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同时也凸显了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关于总目标、分级目标与分级标准 ?总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部分构成) ?分级目标(从五个构成部分对一级~五级进行目标的综合描述) ?分级标准(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描述二级和五级的能力标准,对语言技能描述一级~五级的能力标准。 (二)英语课程分级目标 分级标准力求概括性地从五个方面描述一至五级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由于概括性比较强,不可能面面俱到,一般可用于对整体级别水平的综合评价。但对于每个级别的具体教学和评价指导,应参照分级标准执行。 关于一至五级的分级目标请参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四、解读对英语分级标准的调整及原因 (一)分级标准的分类方式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要求,本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级别要求。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提出了五个级别的不同目标要求,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提出了二级和五级的目标要求。 “分级标准”中对总目标的五个方面的描述请参照下面的表格。 (二)对分级标准修订的出发点:

课程目标

第二章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1.掌握课程目标的涵义 2.理解课程目标的取向:三种价值取向、三种形式取向 3.了解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4.了解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重难点:课程目标的取向 周次: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节课程目标涵义及取向 一、课程目标的涵义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宗旨(目的)(aims)、教育目标(goals)、课程目标(curricular objectives)、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 objectives)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些概念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从技术上看,又可以看成课程的水平和标准。一门课程目标总是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的目标组成。 二、课程目标的取向 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 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般来说,社会、学生和知识是课程目标形成的源泉。但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人们制定课程目标往往强调了其中的一个因素,从而出现了不同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即隐含了某种教育信念和意识形态。当前,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反映学科的价值,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看成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术系统性是课程的基本形式。 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主要是反映课程促进个体成长的价值,如人本主义课程观就把情感(情绪、态度和价值观)与认知(知识和理智技能)和学生行动的整合看成课程的核心。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课程的社会性价值,主张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并将它们付诸社会行动。 2.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认为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四种类型: (1)、“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一定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具有普遍或一般性质的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于课程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的课程目标选定方式。这一取向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直接作为课程目标,使课程目标与教育的一般宗旨和原则混同起来,往往具有普遍性、模糊性、指令性的特定。可普遍运用于所有教育实践中。 (2)、“行为目标”取向 “行为目标”是将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作为课程所要达成的结果的目标陈述方式,它以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为指向。具有目标精确、具体,可操作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L.W.安德森 教学是艺术,心理学是科学,目标分类学是目标建模工具 读书笔记

二〇一〇年一月 一分类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 1 绪论 在生活中,目标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和精力,并标明我们想要完成的任务。 1.1 需要分类学 一个教学目标的示例:“描述历史和文化影响与文化选择之间的联系”。产生如下问题: ?什么联系? ?什么影响? ?什么选择? ?描述是什么意思? “这些东西怎样帮助我们教得更好,怎样帮助学生学得更好?” 分类学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用来清晰的描绘目标是什么。同时,就像建筑图纸中所使用的标准图标、软件工程中的UML(建模语言)一样,在教师、教师培训人员、课程协调者、评估专家、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标准表述语言的作用。 1.2 分类学应用 增强对分类学的理解,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教师传统上经常被教育、教学、学习问题所困扰。主要有四个最重要的组织问题: (1)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学习问题) (2)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大多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 (3)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评估问题)(4)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一致性问题) 2 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和争论问题 2.1 目标的结构 泰勒提出“陈述目标的最有用形式是按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陈述,行为类别指意

欲通过教学发展的学生的行为类型;内容指学生的行为加以运作的教材内容”。

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 ?动词,描述我们意欲实现的认知过程(行动)。 ?名词,描述预期学生要学习或建构的知识(内容)。 2.2 目标的具体性 克拉斯沃尔和佩尼鉴别了三种具体性水平: 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2.3 目标不是什么 不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或评估混淆: ?目标描述结果――希望的结果,希望的变化。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艺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也是培养学生美术素质与综合素质以及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美术课程是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学前教育工作的,具备较强美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优秀学前教育教师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教学内容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与集体讲解相结合。尊重个性,发挥特长,以培养造型能力,色彩发配能力,设计组合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为主。在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的培养中重点解决临摹能力的提高,在设计组合,动手制作的训练中重点解决纸质手工的制作和教具, 玩具的设汁与制作的能力培养。 二.培养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水平和理论水平,能胜任幼儿美术教学和幼儿环境美化工作,有一定美术创新组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能力目标: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设计组合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就业,创造能力。 四.学制:三年(两年半在校学习,第三学年下半学期在外实习). 五.课程内容设置: 一年级第一学期:(共64课时) 素描基础教学(共计48课时) 1. 单个儿何形体结构写生一一圆球体,立方体,圆柱体,棱锥体等 2. 两个儿何形体结构写生 3. 三个儿何形体结构写生 4. 四个儿何形体组合结构写生 5. 石膏儿何形体明暗色调写生 6. 静物明暗调子写生(水果,蔬菜) 二. 简笔画教学(共计16课时) 1. 简笔画的造型方法及规律. 2. 花的画法 3. 动物的画法 4. 人物的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