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形成过程

论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形成过程
论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形成过程

第27卷第2期

Vol 127 No 12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 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8年3月Mar 12008

论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形成过程

陈 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102)

[摘 要]大化改新在日本古代官僚制度的形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其重要性在于使各级地

方官吏的任命、罢免权集中于中央,从而打破了氏姓贵族世袭制的特权,迈出了律令官司制的第一

步。天智朝的官制在继承大化时代官制的基础上,通过天智十年施行5近江令6使得官司制得以大大

完备,作为一个体系已经确立,在以制度化确立官僚制这一点上可以称为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到

了天武朝时期,无论是从官司制、冠位制,还是从官吏任用、考课等方面来看,都反映出日本古代官

僚制作为日本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持统朝进一步完善了天武朝的官制,持统

天皇八年迁都藤原宫,稳固的统治中心从此形成,官僚制度的体系也得以确立。5大宝律令6和5养

老律令6的制定和实施,在法律体系上标志着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正式形成。

[关键词]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形成过程

[中图分类号]K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8)02-0040-06

[收稿日期]2007-10-21

[作者简介]陈 伟(1969-),男,河北徐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日本史研究。 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作为日本古代国家的政治统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而诞生的。日本古代国家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从弥生时代到公元七世纪中叶大化改新之前视为日本早期国家发展阶段。以公元645年大化改新为转折点,日本的古代国家开始引进大陆的律令制度,而由此逐渐确立的国家是成熟形态的国家。在日本学术界一般把这种成熟形态的古代国家称之为律令制国家。而作为律令制国家统治基础和核心制度的官僚制度维系着整个国家的行政运作体系,保证了以天皇为首的统治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越地位。由此不难看出日本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性之所在,但据笔者浅陋之所见,国内日本学界尚无有关日本古代官僚制的专门论述,故草成此篇。

一、大化改新时期的官制

大化元年(645)六月十二日,由以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为核心、包括从隋唐留学回来的留学生和学问僧等所组成的反苏我氏的政治集团,经过精心计划,借三韩使者进贡的时机,在大殿诛杀了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在入鹿被杀的第二天,也被迫自焚而死。政变取得了成功。随之,日本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改革)大化改新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政变后的第三天,皇极天皇/思欲传位于中大兄0[1],但是由于中臣镰足的劝说,中大兄将皇位让于

其舅轻皇子,即孝德天皇,史载/孝德天皇尊佛法,轻神道,为人柔仁好儒0[2]。在官制改革方面,孝德天

皇上台伊始,即仿照唐代官制,设立左大臣、右大臣、内大臣、国博士等职位。/以中大兄为皇太子,阿倍内麻吕为左大臣、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为右大臣、以大锦官授中臣镰子为内臣0

[3],名义上内大臣职位低于左、右大臣,实际上/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故进退废置,计从事立0

[4],可见其地位的举足轻重。还任命从隋唐留学回来的留学生和学问僧僧

、高向玄理为国博士,参与政治改革的谋划。六月十九日,宣布

改年号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阴)一月甲子朔,孝德天皇发布著名的改新之诏。在陆续推出的改革措施方面,其中官制改革的目的是废除氏族世袭制度,确立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主要措施包括:#

40#

/改去旧职,新设百官及著位阶,以官位叙0[5]。规定在中央设置二官八省一台,二官是指神官和太政官,八省包括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一台是指弹正台。在地方建立国、郡、里等机构,国设国司,郡设郡司,/凡郡以四十里为大郡,三十里以下四里以上为中郡,三里为小郡。其郡司并取国造性识清廉堪时务为大领、少领。强干聪敏工书算者为主政、主帐0。[6]里设里长(每五十户为一里),里下设十保(五户为一保),每保置一人为长。由于中日学界在改新之诏的真伪性上存在较大争议,故这些规定是否在现实中得到实施,还存在很大疑点。另外从改新之诏中的中央和地方机构的名称与5大宝律令6和5养老律令6中相关规定的一致性来看,说是巧合似嫌牵强,说是后人伪造似有道理。

但与此同时,朝廷上对于新的冠位制的抵制势力也很强大,以左右大臣为首,拒不执行,史载/四年夏四月辛亥朔,罢古冠,左右大臣犹著古冠0[9]。

大化改新时期的冠位制改革不只是体现于形式上,在实际中也在施行。如大化五年(649)/夏四月乙卯朔甲午,于小紫巨势德陀古臣授大紫为左大臣,于小紫大伴长德连授大紫为右大臣0[10],从这条任命官吏的记载中还可以看出/官位相当制0的雏形已经出现,所谓/官位相当制0是指位阶与官职是相互对应的,即/凡位有贵贱,官有高下,阶贵则职高,位贱则任下,官位相当,各有等数。凡臣事君,尽忠积功,然后得爵位,得爵位然后授官0[11],在此显示出大紫位才可以被任为左右大臣。

通过以上两次冠位制改革,可以看出冠位的细化和日趋完备化。阶位的增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官僚体制的日益复杂和等级制度的日趋严格。授予冠位的范围不仅限于中央贵族,也覆盖了包括国造(评造)在内的地方豪族。

综上所述,大化改新时期的官制改革奠定了律令官司制的基础,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统治机构,其官职具有明显的唐制特色,大化五年(649)的八省百官的设置是基于对于公民进行统一的统治需要,而把诸氏族的传统的职能转化为国家职能,即掌握公民和役使劳役,租税的收缴和分配以及官吏的职务管理。[12]在冠位制的改革方面,大化三年(647)的冠位十三阶实现了一个飞跃,具体体现为/在与冠位十二阶相对应的大锦)小黑六冠的上位和下位分别设置了大织)小紫的六冠和建武冠,并且覆盖了各个阶层,不仅对于中央贵族授予冠位,而且也包括评官人等地方豪族,体现了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彻底性。五年(649)的冠位十九阶,其改革重点在于大锦)小黑的中级六冠,把中级六冠改为花、山、乙等简明的冠位名称,同时把六冠分为上、下二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因制度变更而带来的混乱,但是另一方面,担负改新政府实际事务的中下级官吏阶层也成为赐予冠位的对象,他们也被统一纳入了冠位体系0[13]。

如上所述,可以看出大化改新在日本古代官僚制度的形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其重要性在于使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命、罢免权集中于中央,从而打破了氏姓贵族世袭制的特权,迈出了律令官司制的第一步。

二、天智朝的官制

#

#

41

齐明天皇七年(661),齐明天皇因病死于筑紫朝仓宫。中大兄皇太子(天智天皇)素服称制。天智称制二年(663),日军与新罗、唐朝联军在白村江交战,遭到惨败,百济灭亡。面临外交上的困境,天智天皇开始致力于国内体制的整备,其中在冠位制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于天智称制三年(664)有名的甲子之宣之中,史载/三年春正月己卯朔丁亥,天皇命大皇弟(天武)宣增换冠位阶名及氏上民部、家部等事。其冠位有二十六阶,大织、小织,大缝、小缝,大紫、小紫,大锦上、大锦中、大锦下,小锦上、小锦中、小锦下,大山上、大山中、大山下,小山上、小山中、小山下,大乙上、大乙中、大乙下,小乙上、小乙中、小乙下,大建、小建,是为二十六阶焉。改前华曰锦,从锦至乙加六阶,又加换前初位一阶,为大建、小建二阶,以次为异,余皆依前。其大氏之氏上赐大刀,小氏之氏上赐小刀,其伴造等之氏上赐干循弓矢,亦定其民部、家部0[14],冠位二十六阶与大化五年的冠位十九阶相比,其变化主要是冠位的划分更加细密,把华位改名为锦,从锦至乙增加了六阶,把立身阶改为大建、小建二阶。/大锦)小乙的中级冠位进一步细分,立身冠也分为大小建冠。其重点有两方面,一是它是作为甲子之宣的一部分而颁布的,与氏上以及民部、家部的规定相适应,甲子之宣颁布的目的是为了对官吏进行管理,也就是使得统治体制进一步趋于组织化。0[15]这也是为应对因白村江之战失败后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日本古代官僚制的形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日本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5近江令6,也是天智天皇在位时期颁布的。天智称制六年(667)三月迁都近江。翌年,即位称天智天皇。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天智七年(668),/天皇命中臣镰足制定5近江令622卷,是日本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但早已失传0[16]。在日本古代史籍中没有明确提到5近江令6,只是有两处记载透露出其可能存在,一是在天智十年(671)/甲辰,东宫太皇弟奉宣施行冠位法度之事,大赦天下(法度冠位之事具载于新律令)0[17],从中可以推测出新令正式开始颁布;另外从5日本书纪6卷二十九天武天皇纪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天武天皇十年(682)/二月庚子朔甲子,诏之曰,朕今更欲定律令,改定法式,故俱修此事,然顿就是务,公事有阙,分人应行0[18]。其中/今更欲定律令0一句,反映出在这以前曾经存在过一部律令,自然只能是天智朝制定的5近江令6。在天智朝,中央官职方面首次出现了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和御史大夫等四官,史载天智十年(671)/春正月癸卯,以大友皇子拜太政大臣,以苏我赤兄臣为左大臣,以中臣金连为右大臣,以苏我果安臣、巨势人臣、纪大人臣为御史大夫0[19]。有关此条记载是否标志着太政大臣机构的正式确立,日本学界对此也有诸多争论。一种观点从肯定近江令存在的立场出发,认为天智十年所任命的中央官制四官中的左大臣、右大臣是以大化前代的大臣为基础,同时参照唐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分为左右两职,但是其所设立的太政大臣一职与大宝、养老令中所规定的太政大臣不同,它只是参照了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和这之前的皇太子摄政的先例而设置的。御史大夫也是新出现的官职名称,它是之后纳言一职的前身,是借用了秦、汉官职中的职责相当于副丞相的御史大夫的名称,与大化前代的大夫制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近江令下的官制一直到净御原令颁布的持统三年还在实行,在太政官下已经出现了令制下的八省前身的六官。宫内官作为天皇的家政机构,与作为外廷的六官是相互独立的,也是模仿唐制中的殿中省一职。[20]与之相反,另一种观点站在否定近江令的立场,主张天智十年所任命的中央官制四官即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和御史大夫等不是根据近江令而设置的常设性的官职,而是依据天智天皇颁布的单独法令所设立的,设置的原因是基于这一时期的紧张的政治状况,目的在于对抗大海人皇子的势力,加强大友皇子的地位,从官职名称上看有些模仿大陆的特色,但从意图上来看是为了形成以大友皇子为中心的统治体制。因此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和御史大夫不能看作是律令制度下的太政大臣、大纳言、左大臣、右大臣的前身官职,而只是延续了大化改新时期的左右大臣。[21]当时日本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极其紧张,主要是由于天智天皇与太皇弟大海人皇子关系急剧恶化,大海人皇子为避祸,/以出家为名避居吉野0[22]。而天智天皇为了确保大友皇子顺利登上皇位,势必要推行各项措施以至颁布诏令来巩固其地位,中央四官的出现也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了,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和御史大夫四官并不是如以后律令制度中所规定的常设性的官职,其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大海人皇子,建立一个以大友皇子为核心的统治体制,其官职名称带有明显的模仿中国大陆的特色。

总之,天智朝的官制在继承大化时代官制的基础上,通过天智十年(671)施行近江令使得官司制得以大大完备,作为一个体系已经开始确立,在以制度化确立官僚制这一点上可以称为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

42

三、天武朝的官制

大海人皇子和大友皇子争夺皇权的/壬申之乱0,以大海人皇子的胜利宣告结束,公元673年,大海人皇子在飞鸟净御原宫即位,称天武天皇(673-686年在位)。天武天皇即位后,积极推进大化革新未了的事业,在官制方面又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措施有废除太政大臣、左右大臣和御史大夫四职,在天皇之下只设太政官和大弁官,御史大夫改称为纳言。中央统治机构由天皇)太政官)大弁官)六官组成,太政官由统括、审议国政的太政大臣、左右大臣和担任奏宣、参议之任的御史大夫组成,他们分别起源于大化前代的大臣、大夫,是以唐朝的尚书省和门下省为模式改组而成。这一时期的太政官是借用唐门下省长官侍中的旧名纳言一职,其职能不是作为执政官来参议国政,而是在天皇侧近担任侍奉和奏宣之任的官职,并且继承了旧有的大夫制,保存着浓厚的族姓特色。而大弁官作为全国规模的行政机构,是改进了唐朝的尚书省机构而创立的一种新型的中央行政机构,自然并不是全面模仿唐朝的尚书省,而是模仿唐尚书省中作为纯粹事务性官僚的左右丞。政府的统治系统除天皇的敕命经过太政官传达给六官之外,还存在作为行政执行机构的大弁官直接接受敕命而下达给地方官的另一系统。[23]

更重要的是天武朝开始在5近江令6的基础上制定成文法典5飞鸟净御原令6,5日本书纪6卷二十九天武天皇纪中/朕今更欲定律令0一句可为佐证。

在冠位制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于天武天皇十四年的四十八阶冠位制,史载天武天皇十四年(686),/春正月丁卯,更改爵位之号,仍增加阶级,明位二阶,净位四阶,每阶有大广,并十二阶,以前诸王已上之位。正位四阶,直位四阶,勤位四阶,务位四阶,追位四阶,进位四阶,每阶有大广,并四十八阶,以前诸臣之位。0[24]将诸臣冠位增至四十八阶,使中小官吏有更多的仕进机会,以此削弱大贵族的势力。更重要的是整顿皇亲冠位,扩充为十二阶。/天武十四年的四十八阶冠位制是部分实行了正在编撰中的净御原令,阶数众多起因于每年的工作评定与位阶晋升相联系的考选法。采用了正、直、勤、务、追、进等抽象的冠位名称,此一时期也整顿了皇亲冠位制。如果要谈到充实程度,天武十四年的四十八阶冠位制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顶点0[25]。

在官吏的出身以及任用方面也开始出现明确的规定,此规定始于天武天皇二年(674)/夏五月乙酉朔,诏公卿大夫及诸臣连并伴造等曰,夫初出身者,先令仕大舍人。然后选简其才能,以充当职。又妇女者,无问有夫无夫及长幼。欲进仕者听矣。其考选准官人之例0[26]和天武天皇五年(677)/又外国人欲进仕者,臣、连、伴造之子,及国造子听之。唯虽以下庶人,其才能长亦听之0[27]两诏书,明确规定/在任用中央政府的官人之时首先应该充任大舍人,这种舍人制构成了大宝、养老令制的出身法中所出现的内舍人、大舍人、三官舍人等的基础。从宣召的对象来看,从以前的习惯称呼-臣、连、伴造、国造.中删除-国造.一词以及在这之后天武五年四月颁发的-又外国人欲进仕者,臣、连、伴造之子,及国造子听之。唯虽以下庶人,其才能长亦听之.的有关地方出身者的任用诏书可以看出,它是以居住在畿内地区的中央诸氏族作为对象的。另外从使用当时并不存在的-公卿.和已经废止的-伴造.一词可以看出,这种称呼是基于传统的门第的划分方法,明确了具有出身资格的各氏族的范围0[28]。总之,在天武朝确立了舍人制的规定,并为大宝、养老令中的出身法所继承,只是在以后划分的更加细致而已,另外从两诏中也可以看出门第和族姓的色彩。

官吏的考课、晋升规定也开始出现,天武天皇七年(679)/冬十月己酉,诏曰,凡内外文武官每年史以上官人等,公平而恪勤者,议其优劣,则定应进阶。正月上旬以前,具记送法官。则法官校定,申送大弁官。然缘公事以出使之日,其非真病及及重服,轻缘小故而辞者,不在进阶之例0[29],规定对于所任命的官吏的考课(工作成绩的评定)和选叙(官位的授予)的方法,各个官司每年对其下属进行工作评定,根据评定结果,确定其应该晋升的位阶,统一送交法官(以后的式部省),然后由法官申送大弁官。在这里已经确定了考课和选叙的程序,但是并没有详细规定晋升的年限和评定的标准。在天武朝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以氏姓大小作为考选的标准,天武天皇十一年(683)八月/癸未,且诏曰,凡诸应考选者,能检其族姓及景迹,方后考之。若虽景迹行能灼然,其族姓不定者,不在考选之色0[30],凡是参加考选之人,首先要看其族姓,即看其所出身的氏族门第的高下。/这种以族姓作为晋升条件的考选标准,作为律令官人制度的根本原则,

#

#

43

加速了特别是上流氏族即有资格晋升到五位以上的地位的氏族出身者的晋升过程,是对于他们的一种优惠政策0。[31]这种族姓标准,保证了上流氏族的出身者拥有五位以上的特权,从中萌生了律令官人制度下的荫位制的雏形。

在天武朝,从壬申之乱翌年到七年期间所颁布的出身、任用、考课、选叙等诸项规定,已经构成了律令官人法的基础,并在这一时期基本创立了律令官僚机构,在天武十四年重新修订的冠位中,也设置了诸王的爵位。而在这以前的冠位中官职和位阶的关系并不严密,官位相当制也没有形成,而天武朝解决了这些问题,最终确立了律令制的位阶制的基础。

总之,到了天武朝时期,无论是从官司制、冠位制,还是从官吏任用、考课等方面来看,都反映出日本古代官僚制作为日本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制度已经基本确立。

四、持统朝的官制和大宝、养老律令的颁布

持统天皇四年(690),随着净御原令的施行,恢复了太政大臣、左右大臣,纳言也分为大中小三级。在天武殡宫诔的法官、理官、大藏、兵政官、刑官、民官等六官之外,加上在净御原令中所增加的中官和宫内官,最终形成八官,并为后来的大宝令中的八省所继承。

在持统朝所颁布的净御原令官制中,统一了天武朝的太政官和大弁官,在其上位设置了太政大臣、左右大臣,作为内廷机构的宫内官得以独立存在,新设了作为侍奉和奏宣之任的中务官。由此作为大宝令制的八省的前身官司已经形成。但是在新的太政官机构中,在纳言局的组成上职掌没有区分,中务官的职掌也处于未分化的状态,这一切都体现了作为官僚机构的整体还缺乏整合性。

持统天皇三年(689)六月庚戌,班赐诸司令一部二十卷,即5飞鸟净御原令6,并在四年(690)开始正式颁布实施。

持统天皇四年(690)进行了朝服制度的大规模改革,史载/其朝服者,净大壹已下广贰已上黑紫,净大参已下广肆已上赤紫,正八级赤紫,直八级绯,勤八级深绿,务八级浅绿,追八级深缥,进八级浅缥,别净广贰已上一裆一部之绫罗等,种种听用。净大参已下广肆已上一当二部之绫罗等,种种听用。上下通用绮带白裤,其余者如常0[32],并于/秋七月丙子朔,公卿百寮人等始著新朝服0[33]。这一系列朝服制度的改革从整体来说是作为此时期官吏制度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特点是通过修订服色这种视觉的感性标志来改变天武朝时期的皇亲和诸臣的绝对的上下尊卑关系,最终起到了强化持统朝的贵族官吏制的作用,这种朝服制度并为大宝令所继承。[34]

在持统天皇四年(690)四月的考选诏书中进一步规定了晋升的年限和评定的标准,史载/庚申,诏曰,百官人及畿内人,有位者限六年,无位者限七年,以其上日选定九等。四等以上者,依考仕令以其善最功能,氏姓大小,量授冠位0[35],在持统四年考选诏中确定了根据上日(工作天数)来确定等级,另外作为一种适用的评定标准,除去善最、功能即实际的工作业绩和能力之外,还提出了氏姓大小的标准。在净御原令的考仕令(相当于养老令的考课令)中明确提出了包含有这项族姓条件的考选规定,而持统四年考选诏也就是根据考仕令的规定而提出把氏姓大小作为考选条件之一。

总之,持统朝进一步完善了天武朝的官制,诸如确立了太政大臣、左右大臣以及大宝令制中的八省的前身官司的八官,改变了天武朝时期的皇亲和诸臣的绝对的上下尊卑关系,详细规定了晋升的年限和评定的标准以及把氏姓大小作为考选条件之一等,并以颁布5飞鸟净御原令6作为制度化的保证,持统天皇八年(694)迁都藤原宫,稳固的统治中心从此形成,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体系也得以确立。由于5飞鸟净御原令6现已全部失传,而且当时也未制定/律0,从律令条文来看还不太完善。

文武天皇四年(700),令刑部亲王、藤原不比等、粟田真人、下毛野古麻吕等19人撰定律令。大宝元年(701)律令基本修成,随之开始部分实施。第二年开始全面施行。由于该法典制定于大宝年间,故史称5大宝律令6。在制定5大宝律令6的17年后,即养老二年(718),藤原不比等奉元正天皇(715)724年在位)之命,以5大宝律令6和唐朝的5永徽律令6为依据,制定了5养老律令6。5养老律令6有律十卷十三篇、令十卷三十篇。在现存的5令义解6和5令集解6中保存了令的大部分,律则只保留下一部分。5养老律令6修成后并没有立即施行,而是搁置39年后,于天平宝字元年(757)才正式实施。5大宝律令6和#

#

44

5养老律令6的制定和实施,在法律体系上标志着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正式形成。

五、结语

以大化改新为开端,经天智、天武、持统三代天皇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至5大宝律令6和5养老律令6的制定和实施,在法律体系上日本古代官僚制始正式形成。

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始于大化改新,此一时期所推行的官制改革在古代官僚制度的形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为把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命、罢免权集中于中央,从而打破了氏姓贵族世袭制的特权,迈出了律令官司制的第一步。天智天皇所实行的官制改革在继承大化时代官制的基础上,通过天智十年(671)施行近江令使得官司制进一步得到完备,作为一个体系已经开始确立,在以制度化确立官僚制这一点上可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到了天武朝时期,无论是从官司制、冠位制,还是从官吏任用、考课等方面来看,都反映出日本古代官僚制作为日本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持统天皇则进一步完善了天武朝的官制,诸如确立了太政大臣、左右大臣以及大宝令制中的八省的前身官司的八官,改变了天武朝时期的皇亲和诸臣的绝对的上下尊卑关系,详细规定了晋升的年限和评定的标准以及把氏姓大小作为考选条件之一等,并以颁布5飞鸟净御原令6作为制度化的保证,持统天皇八年(694)迁都藤原宫,稳固的统治中心从此形成,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体系也得以确立。5大宝律令6和5养老律令6的制定和实施,在法律体系上标志着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正式形成。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4][17][18][19][24][26][27][29][30][32][33][35](日)黑板胜美.新订增补国史大系#

日本书纪[M].吉川弘文馆,1984:215,215,216-217,217,239,225,241-242,243,243,247,287,298,356-357,298,376,332, 340,347,365,405,405,405.

[11](日)黑板胜美.新订增补国史大系#令集解[M].吉川弘文馆,1982:3.

[12][13][15][25]日本史讲座1#东亚国家的形成[M].东京大学出版会,2004:221-222,217,217,218.

[16][22]吴廷.日本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59,60.

[20](日)井上光贞.井上光贞著作集[M].岩波书店,1985:497-499.

[21][23]岩波讲座日本历史#古代2[M].岩波书店,1980:216-217,217-219.

[28][31]岩波讲座日本历史#古代3[M].岩波书店,1976:46,47.

[34](日)野村忠夫.律令官人制的研究[M].吉川弘文馆,1970:16-22.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in Ancient Japan

C HEN Wei

(C 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102,China)

Abstract:In ancient Japan,the Reformation of the Taika has an epoch-making importance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Japa-nese bureaucratic system.It means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egan to centralize the right to appoint and dismiss local off-i cials at all levels that the hereditary privileges of clannish nobles were abrogated,and a legalistic bureaucracy started from scratch.Inherited from the Taika Era,the bureaucratic syste m in the Tenji Era came to maturity through enforcing of the Jin-jiang Edict.As a system,it laid the foundation of central bureauc racy characterized.In the Temmu Era,the bureaucracy,the title system,as well as the appointment and assessment of officials all reflec 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bureaucratic syste m as the core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ancient Japan.This kind of syste m was perfected in the Jito Era when E mperor Jito trans-ferred his capital to Tengyuan Palace.It brought along a firm center of governing and a complete bureaucratic syste m.And the follo wing constitution of Dabao Act and Yanglao Act gave birth to the formal formation of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in an-cient Japan from the legitimate perspec tive.

Key words:Japan;ancient nation;bureaucratic system;formation process

#

#

45

中国传统特权官僚制度

中国传统特权官僚制度 作者:老知青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时间:2011年01月19日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帝制,短短十多年间,鼎新革故,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恒久的遗产,其如开灵渠、筑长城、修驰道、统一文字及度量衡等,莫不脍炙人口,彪炳史册。而秦始皇还有一项更为卓绝恒久的建树,远比上述一切的总和还要伟大,那就是为后世留下了一整套官僚特权制度。这是一座权力的金字塔,极其稳定,无比坚实,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整治加固,它巍然屹立于世两千多年而不倒,每一次被人民大起义砸烂之后,它都能奇迹般恢复重建起来。 中国官僚特权制度,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特权专制社会的骨骼与基干;而中国官僚特权阶级,也一直是中国特权专制社会最主要、最强悍的统治阶级。只有彻底认清了这一特权专制制度和这一特权阶级的本质与特性,我们才能真正弄清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面目,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走向未来。 以下就分八个方面,对此作一些剖析点评: (一)、群体庞大,耗费惊人 中国自秦汉以降,官员之多、之滥,机构恶性膨胀之难以遏制,尤为历代史家所诟病。据宋史记载,王安石施行变法,一次就裁减冗员十九万人。据此作粗略估计,北宋在编官员的总数,起码应跟当时一百多万的常备兵总数相当。宋代版图不大,全国人口至多不超过一亿;官员所占比例如此之高,在一个生产力低下的农耕社会里,民众负担之沉重,可想而知。又据汉代史料记载说:“汉宣以来,百姓赋钱,一岁为四十馀万万。吏俸用其半,馀二十万万,藏于都内为禁钱。”这就是说,当时官员的薪俸,已占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 而以上两条史料,还只是官方统计数据。实际上,各郡县的地方官僚们,还要聘用大量的书办、杂役之类编外人员或曰临时工,这些人的薪酬及日用开支,还要靠向百姓摊派苛捐杂税来满足,所以民间负担之沉重,可谓超乎想象。 (二)、机构重叠,多生弊端 中国的官僚制度,从构建之日起,就确立了从中央到郡、县、乡、亭(里)的四级或五级垂直对口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后来虽稍有变动,但基本的框架却一直沿袭了下来。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这种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也许是一种唯一的选择,因为它确实有利于君主的集权和国家的大一统。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周公参酌股礼,制定了田制、官制、禄制、乐制、法制、谥制、谶服制、嫡长子继承制等,称为“周礼”,以此为后人所称道。这反映了西周( ) A.继承了商朝的礼乐制度 B.形成了完备的典章制度 C.建立了理性的礼制社会 D.完善了官僚行政体制 2.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它们(东西方民族)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邦国和城邦,它们一个是帝制的渊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邦国”指的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据统计,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如下表)。由此可以推论 A.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变法运动促进相互朝见 C.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 D.远交近攻影响邦国外交 4. 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 ) A.农业发展迅猛 B.官吏待遇下降 C.郡县制形成 D.分封制崩溃 5. 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 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 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6. 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御史制度 D.郡县制度 7.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它 A.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B.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 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 8.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但皇家“分王子弟,以为屏藩”的事实却一直延续到明清。

官僚政治读书笔记

官僚政治读书笔记 【篇一:《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笔记】 ` 笔者认为,可以将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5篇,主要是介绍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征;第二部分包括6-9篇,介绍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发展的动力和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第三部分包括10、11、12三篇,主要是讲在古代官僚政治下,官民两个阶层的生活以及官僚政治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后,作者论述了新旧官僚政治的推移与转化以及对官僚政治前途的预测。 第一部分 本部分第一篇对官僚政治进行了定义,作者认为官僚政治可以分为社会表现和技术表现,其社会体制上表现为,“官僚政治是政府权力全把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自由的那种政治制度”;其技术上表现为讲形式、打官腔,遇事但求形式上能交代,被动的刻板的应付,把责任向上或向下推诿,不负责任,不讲效率,假公济私等。他认为,官僚政治是专制政治的副产物和补充物。“在专制政治出现的瞬间,就必然会使政治权力把握在官僚手中,也就必然会相伴而带来官僚政治。” 为了与中国官僚政治相比较,作者在第二篇引出了西方国家的官僚政治,从世界经验来看,官僚政治是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历史阶段的产物。专制主义越长,官僚政治越长久,自由经济就越难发展。本篇中作者提到了英法、德俄、美国等大国,并提出“一切现代化了的国家,显然都经历过这种政治形态”(美国除外)。 至于社会经济基础,中国的专制官僚政体是随中国的封建的地主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它主要是建立在封建的地主经济基础上的,“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不但改变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 中国的官僚阶违既不代表贵族阶级利益,也不可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为他们自己就是统治阶级。中国官僚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官僚的任用,皇帝也要考虑权力的威胁又要真正的选出有才能的人,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的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读书笔记官僚政治的朝代特色、官僚本身及文化、制度的本质挖掘 姓名吴俊 指导老师华翔 专业名称外交学 学号xxxxxxxxxx 时间 2016年10月23日

本月阅读的是吴宗国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这本书是有很高的含金量的,对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了解与感悟是有很大帮助的,开始的时候读起来有很多的专业的词汇,读起来是有些吃力,但是随着不断深入,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断的惊喜,一种突然觉悟的欣喜。另外这本书是由不同的学者写的,他们的笔锋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有的深入且高度凝练,有的简洁且深入生活及人物性格,对本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丰富。总的来说,这本书始终围绕着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分析来展开的,在官僚政治的具体描述中有所取舍,并没有所有的构成因素进行阐述分析,主要是对于前后朝代的继承关系、制度变化与创新、突出的政治问题和特色的政治体制的深入分析,从前期的萌芽到后期的发展成熟以及变化淘汰都有很细致的描写,对于古代政治重要方面的整体把握是很大丰富作用。另外在具体阐述时还有总结性的语言出现,上下承接、史论结合,论述逻辑思路非常清晰。以及加入各朝的对比、制度沿革,能够让你快速领略古代官僚政治的起伏变化和发展趋势。这便是我读这本主观的一些感受。 在读完整本书之后,首先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基本构成有了些了解,虽然书名是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但是官僚政治的各个要素是在相互交叉影响发展的,所以本书是官僚政治制度、官僚机构以及运行机制和官僚本身统一的一个整体。因此了解了基本构成是对官僚政治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之后在本书思路的指引下有了些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整体发展变化趋势的认识,现在我对其做一简单的整理,叙述一下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发展的一些现象及本质问题。 在政治制度和官僚机构方面出现了这些现象:政治体制发展愈加完善和成熟,官制机构更加精细更加繁杂,行政理性化大大提高,分工更加明确;由临时设立的管制,随着使职体制的发展,使职化的趋势下促进了新的常规机构的出现,丰富了行政机构,为国家政治制度的创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央与地方的实力彼消此长,两者之间的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国家政权只到县一级成为常态,各朝遵守的规则,是由于统治者一直维护着乡社传统,用宗族、家族、血缘去自我团结维护基层社会,用社会的士族去控制基层平民,另外对于地方的高度控制,常常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再增设机构去控制地方,而增设机构往往演变成地方一级行政单位,还会出现重内轻外的现象,重京官轻地方官;唐宋以后体制重大变化是行政权的扩大和分化,中央决策、立法群体的扩大和决策立法的外廷化、制度化,国家对行政的监察也逐步加强,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中古时代帝国官僚政治体制逐渐由以皇帝个人为中心到以整个朝廷转变。在官僚机构运行机制方面:皇帝家务逐渐从国家政治行政事务中分离出来,并且走向制度化;国家行政和决策开始在一起,最后逐渐分离,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各司其职,制度化合理化运行;在行政与决策的分离想象下,政治中心从行政走向决策;在制度方面的成熟完善下,机构的运行之间发展向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在官僚机构和机制运行中可以发现国家对地方和编户的控制,对国家机器的运转以及实行中央集权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会发现在国家政治的运转当中,非理性政治和变态政治,往往是由于皇权次生以及官僚之间的主属性和附属性所造成的。那么在最后看官僚本身:在官僚主体首

中国古代政治史(一,早期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史 第一章,夏商周早期政治制度(贵族政治) 1.(2015·江苏单科)《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2.(2015·浙江文综)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3.(2015·上海单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4.(2014·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5.(2012广东)“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 6.(2008广东)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 实行了内阁制 B. 设立了军机处 C. 实行了分封制 D. 郡县制受到挑战 7.(2011课标)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8.(2013课标I)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本资料由历史陈老师整理编写,If u love it, then stay; otherwise, get 1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逻辑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逻辑 1专制政治的逻辑 官僚政治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谈论官僚、批评官僚主义,但什么是官僚政治,也许很多人并不能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将官僚政治阐释为:政府权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的自由,官僚把政府措施看作为自己图谋利益的勾当。王亚南将官僚政治看成是专制政治的副产品和补充物,他认为只要专制主义不消除,官僚政治就不可能根除,官僚政治的顽疾是与专制政治分不开的。因此,要解答官僚政治的逻辑就必须理清专制政治的逻辑。 在王亚南看来,支撑专制政治延续的核心因素是内含于封建制度的生产关系,也即地主对农民剥削的生产关系,此种生产关系明显区别于具有离心力的领主经济。在领主经济中,领主对于其管辖范围内有无尚权力,立法、司法权皆由其行使,领主对其领域内的土地拥有所有权,领主只需向中央交纳一定的赋税。实际上,中央对领主的控制极其有限,领主实力的增强必然会削弱中央的权威。因此,在领主经济的情况下,专制主义体制很难建立起来。而在地主经济形态下则不同,地主的土地并非天然地属于自己,而是来自帝王授权,帝王集经济政治军事大权于一身,朕即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皇帝拥有无尚的富与尊荣,而分享其经济权力的地主就得仰起鼻息,而地主又通过对土地的次级占有拥有了剥削农民的资本。农民除向国家交纳赋税,还必须向地主交纳地租,导致农民受到双重剥削。 显然此种制度并不合理,但更需要思考的是:此制度何以能存续两千年而无根本性变革?生产关系虽是核心要素,但独从生产关系角度解释也并不能让人信服。既然有核心,那么也必然有非核心因素,否则,孤立的因素并不足以成就一个专制的系统维持数千年。在此,王亚南渐次提出了如下思考:第一,该如何使一般臣民,对专制君主乃至其他揽权人物,养成敬畏自卑的心习;对于其言行,无论合理与否,都得心悦诚服。第二,该如何使各方面部门的官僚势力,都在对专制君主向心的重点上保持一定的平衡。任一方面任一部门势力的突出,就将视为贾谊《治安策》中所谓大抵强者先反&&最强最先反的祸害。第三,该如何使全体人民,能安分守己、听天由命的接受官僚统治,并如何使人民中之优异分子或豪强分子,有机会有志望参加那种统治。对此疑问,本书从三方面给予了解答。 解答一曰:儒家思想。 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里面,把握着社会物质基本生产手段的阶级,同时必定要占有或支配社会基本的精神生产手段。这已经很明显的表现为一个法则。社会基本的精神生产手段被把握着:第一,将可能使不合理的物质生产手段的占有逐渐取得合理依据;第二,将借此继续制造出或生产出维护那种占有的动力;第三,将用以缓和或团结同一支配阶级内部的分离力量。所以,就中国历代王朝统治的经历讲,它们对于精神生产手段的把握是否牢固,运用是否得宜,颇关乎着王朝命运的修短,虽然在实质上,它们的存废兴亡,根本的还是看它们对于物质的基本生产手段的把握方面是否发生了破绽或动摇。儒家思想能为封建的专制统治提供合理的辩护,能生产出专制统治所需要的顺从,主要是由于它所具有的先天优势决定的,最便于专制的儒术,或者当做一种专制官僚统治手段来看的儒术说。大体上,儒术具备三项可资利用的内容:天道观、大一统观、纲常教义。 就天道观来说,统治者无非是想借天之子的玄学使其身份神秘化,以维护统治的合法性。尽管此种观念在现代看来有些愚昧可笑,但相对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和科技水平来说,此等玄学也相当具有迷惑性,至少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天子的身份是神秘的,是不容轻易侵犯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统治者维护其专制统治的要求。 大一统观的功用在于维护统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这是董仲舒所宣称的。当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自然会将四海统一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政治局面,以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大一统 官僚与文治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大一统 官僚与文治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一是“大一统”的传统;二是官僚政治的传统;三是文治的传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其深厚的政治传统。这些传统,无论是其精华,还是其糟粕,都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必须充分重视、认真研究的重大历史课题。中国近代政治,历时甚短,新传统尚未定型。而古代政治传统,则相对凝重,影响深远,其中,最值得研究的,主要有三。 一是“大一统”的传统。“大一统”观念源自先秦,本意是天下诸侯皆统属于天子,“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注疏》卷1)此后,“大一统”成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追求和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在政治实践中,特别是明清两朝,它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统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式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重要特点是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下属机构,国家号令统一于中央,重要事务决定于中央。秦汉以降,尽管知识界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孰优孰劣的讨论时有发生,但并未产生重要的实际政治影响,“不过迂儒之常谈”。“封建” 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明代,“国家罢除丞相,设府、部、院、寺分理庶务,事权归于朝廷”,皇帝实现了对国家重要政治权力的垄断(傅恒等编:《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00)。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康熙帝语,《清圣祖实录》卷144)。乾隆皇帝称:“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王先谦:《乾隆朝东华录》卷28)秦汉至明清的中国政体,实质上是以专制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16世纪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大一统”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这个时期,实现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成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在清代以前,统一问题,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和中原地区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像北方游牧民族,自冒顿一统漠北,即在蒙古高原建立相对统一的政权组织,与中原地区相抗衡。在历史上,它往往凭借其强大的军事优势,攻掠骚扰,给中原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威胁。甚至汉朝文景之世,

中国古代政治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 一、早期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王位世袭制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大矛盾:皇权—相权;中央—地方) 1、秦: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丞相(辅佐政务)、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制度)郡县制度(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标志着由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2、汉: (中央官制)中外朝制度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度→推恩令→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后发展为州牧,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选官制度)察举制 3、隋唐: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用以执行 (地方制度)节度使,后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4、宋: (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省(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 (地方制度)文官制度,设通判监察地方官员 5、元: (中央官制)一省制:中书省 (地方制度)行省制度,设宣慰司 6、明: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复存在) 明成祖朱棣设内阁 7、清: 康熙设南书房 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中国古代经济→农耕经济 一、农业 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耕作工具:铁犁牛耕,西汉→耦犁;隋唐→曲辕犁 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都江堰;三国的翻车;曹魏的筒车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3、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土地兼并 二、手工业 冶炼业、制瓷业、纺织业;青铜器,青花瓷,彩瓷

明中期之前,官营手工业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三、商业 宋朝之前,坊市分离 宋朝,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瓦舍勾栏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四、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和海禁 五、经济重心的南移 1、东汉末年 2、唐安史之乱之后 3、两宋年间 南宋,经济重心正式南移,南方成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国古代文化 一、思想 1、儒家思想 孔子:仁,礼 孟子:性善论,民贵君轻 荀子:性恶论 2、道家思想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逍遥,顺其自然 3、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一、先秦:世卿世禄制为主 1、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2、“客卿”、“食客”等制度 3、军功授爵制 二、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 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

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察举的主要科目: (1)孝廉:孝敬廉洁者(郡推举) (2)秀才:才能优秀者,汉光武帝为避讳改为茂才(州推举) (3)明经:通晓经义者 (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三、魏晋: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道德﹑才能。 四、隋唐:科举制 隋朝:起源 唐朝: <1>常科:每年分期举行 1、进士: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宰相大多进士科出身 2、明经:时务策与经义

3、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4、明法、明算、明字 5、俊士:不经常举行 6、……(共50多种)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 武则天时期,出现殿试、糊名、武举(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 新郎官:最早出现于唐代,是称呼考试登科及第的学子“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篇一: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课程书目 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课程书目 【课程参考书目】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 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楼劲、刘光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 【阅读参考书目】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xx年。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阎步克:《职位与品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xx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

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分析

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 [内容摘要]官僚制度是古代历史上国家行政管理的方式之一。中国古代封建官僚政治制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思考,运用所学知识,从分析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形态入手,对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主要表征、与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关系及其对后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揭示了我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为鉴,可明得失。在提高政府创新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此课题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史和社会史,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封建官僚制度背景过 程影响 官僚制度作为古代历史上国家行政管理的方式之一,它实行集权式的政治统治,官吏直接受权于君主,整个统治机构具有等级隶属、职责明确、分工细密等特点。在这样的古代国家中,官僚的行政管理控制着全社会。各种诏书律令的颁布,行政文书的运转使官僚制度得以发挥其功能。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国家性质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发展,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趋于终结。在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突出特点的中国皇权政治中,官僚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一定的背景和根源。 一、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的产生背景

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中国,这种政治制度源远流长,古代贵族政治中其实已经孕育演生出官僚政治制度的若干因素。据史书记载:在贵族制度下,大夫或士以上才能称为官,庶民或奴隶出身的家臣是不在官的范围之内的。而官僚一词初见于《国语〃鲁语下》:“今吾子之教官僚。”其义为官奴。可见,中国古代的官僚由君主的家臣发展而来。因此说,这种政治制度是由封建贵族政治向帝国皇权政治转化的产物。 1、封建的经济基础是其孕育滋长的“温床”。 官僚政治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形态。其产生的原因首先应当从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中去找寻。对封建制有全面决定作用的因素,乃是主要由农业劳动力与土地这种自然力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特别是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它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广大、分散的私有小生产者无法团结起来代表自己的利益,客观上必须要有封建官僚阶层进行分派贡税、徭役的武断统治。这一切的变化都促使非集中的贵族政治形态向集中的专制官僚政治形态的转变,促使“分田制禄”的领主经济向“履田而税”,“佃田而租”的地主经济转变。随着这种转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便诞生了。秦虽只有短短十五年寿命,但它却开了中国封建专制官僚政治的先河。李斯“废分封,行郡县”的建议彻底地将领主经济和贵族政治的余孽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专制官僚政治统治的时代。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其滋生的“助产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是在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冲击下,地主阶级的政治与血缘宗法势力进行长期的斗争中完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生气、光彩夺目的年代。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变革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家族土地所有制代替宗族土地所有制,它的政治表现就是以君主集权制代替贵族制,从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到海内一统的秦汉,分封制的废除可以说是加强中央集权所走过的最重要的一步,但是,秦朝虽然废分封而行郡县,但是相权却难以制约,难怪会出现赵高指鹿为马的一幕;而西汉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中央集权一度削

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17414579.html, 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 作者:朱贤俊王伟伟卜艳萍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06期 摘要: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皇帝始成为国家元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家事务,皇帝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来辅佐政务。宰相作为官僚集团的首领,是皇帝的最高助手,是王者佐、社稷器。宰相制度作为中国官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变化。系统研究中国宰相制度的流变过程及其流变规律,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十分必要。 关键词:宰相制度;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流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04002 1 中国宰相制度的起源与宰相的职权 1.1 中国宰相制度的起源 宰原是掌管饮食的官吏,相是掌管礼仪事物的。相本来不是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崔杼立景公而相之,庆封为左相”,相成为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国君为独掌大权而设置相来抵挡封建贵族专权,相逐渐独立并成为实际的政务官员,后来也就有了丞相、相国的称呼。公元前309年即秦武王二年秦国开始设置丞相,当时丞相有左右之分,但是在秦武王之后丞相只有一人来担任,后来丞相又改名为相国,地位更加尊崇,吕不韦就曾经获得此称号。汉承秦制,在汉高祖刘邦登基之后也设置丞相,在汉高祖十一年将其改名为相国,惠帝时丞相分左右,汉文帝时又改为一人,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产生。 1.2 中国古代宰相的职权 在中国古代,宰相主要的职权包括:决策权、颁行政令权、参加朝政权、统领百官权、献意奏章权、谏诤皇帝权等。宰相上乘承天子,下辖百官,事无不总,是官僚集团的核心,是皇帝的最高助手。因此,《汉书·陈平传》这样描述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2 中国宰相制度的流变

官僚制度的特点

当前中国官僚体制的特点分析 作者:大漠胡杨 谈起中国古代社会,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阶级社会,其实不然。虽然不可否认,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也的确存在着不同的阶级,但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并不是阶级对立社会。中国从古至今,除了极短暂的军人执政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官僚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是官僚集团,所谓的奴隶社会的奴隶主阶级、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实际上都是依附于官僚集团而存在的。官僚集团本身既不代表任何阶级,也不为任何阶级支持,它只代表自己,它的产生和存在,与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所谓“社会经济基础”毫不相干,并且不会因这些因素改变而改变。从中国古代国家产生初期的“奴隶社会”到后来的“封建社会”,再到民国时期和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根本特点始终都没有改变。民主制度和官僚制度是世界政治制度史上最重要的两种制度,民主制度的故乡是古代希腊,而中国则是官僚制度的故乡,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官僚体制发展到如此复杂的形态,可以说,撇开官僚制,就没办法讲中国的政治经济史。回顾历史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体系和社会管理制度的最核心传统,就是官僚制度。 民主制度和官僚制度的不同之处在于,民主制度下的官吏是通过民选产生的,官员需对选民负责,各级官吏几乎都处于人民的有效监督之下,使得官僚很难形成利益集团。而官僚制度下的官吏则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任命产生的,官员只需对任命他的上级官员负责,无需对人民负责,使得人民无法对官吏进行监督,由此使得各级官吏有条件形成利益集团。官僚利益集团一旦形成,便会形成自己独立的集团利益,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和使利益最大化,官僚集团往往会不择手段地去尽可能扩大控制社会资源。从社会管理效率上来说,政权建立初期,官僚制度往往比民主制度具有更高的效率,其优点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而民主制度由于过于分权,容易造成互相扯皮,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导致社会发展机遇的丧失。因此在政权建立初期,官僚制度下的国家往往会比民主制度下的国家能够更快速的稳定和更高效的运转。但是随着官僚集团自身的力量的逐步发展壮大,官僚集团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腐败和特权,从而逐渐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官僚制度下的

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一、名词解释 1.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2.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3.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4.三公九卿:秦朗统一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央官吏系统.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太常,朗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分理中央事务。 5.三省六部制:隋唐以后,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行政事务的职能管理机构,六部隶属于尚书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成熟。 6.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系列变动,土地兼并战争到处发生.在大国吞并小国之后,征服者大都将小国变成县郡,以隶属于自己的行政系统之下.这种郡县制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汉时期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天下一统的王权体制,君主集权达到空前的高度。 7.科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8.察举制: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这种由地主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察举".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9.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人士,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土族的利益。 10.明经科: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东汉开始设置.隋唐以后,汉代察举考试中强调的儒家经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11.诗赋取士: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进士科,进士试主要是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唐代崇尚文学成为一代风气.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唐诗时代的形成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专题一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目标定位】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知识整合】 分封制:目的,内容,特点,影响。(重在分配)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目的,特点,内容,影响。(重在继承) (贵族政治)礼乐制:强化巩固分封制(工具) 政治文明开创-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度。 巩固-汉:中朝制度,推恩令。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唐:三省六部制,设节度使。 发展-宋元:二府三司、通判、转运使;行省制。 强化-明清:废丞相、设内阁,三司;军机处。 【疑难拓展】 一、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1)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 (2)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 (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修族谱、宗祠;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社会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现象属于宗法制范畴。

二.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3)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四、郡县制与分封制、行省制的异同 ⑴相权逐渐被削弱、分割,(元代反弹)到明朝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⑵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⑶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如汉中朝。 ⑷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导致了一人独尊,将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 6、正确理解秦朝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内涵 (1)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专制解决的是君主个人专权与大臣民主集中的矛盾,也是君主与大臣的权力分配问题。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 一、清官与贪官(兼作导入环节) 1、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看里面的两位著名历史人物是谁。 他们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官吏清官包拯和贪官和珅,是影视剧和文学创作的重要人物。 2、哪位同学知道和珅的“贪”到了什么程度呢? 3、和珅的“贪”是如此,那么包拯的“清”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撇开影视作品的艺术加工我知道同学们曾经在语文课上学习过有关包拯的历史资料《包拯家训》你们还记得吗? 4、类似包拯这样的清官你还知道哪些事例?可以参照教材P43。 5、这些清官的品质体现在清廉、公正、刚直不阿,深受百姓爱戴,于成龙的清廉对比和珅的奢靡,那么不同于包拯公正的断案有一个成语故事叫做“请君入瓮”,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6、在酷吏不分青红皂白的严刑逼供下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7、海瑞刚直不阿为民请命,抨击嘉靖皇帝,而更多的官吏在皇权专制下随波逐流成为昏官。因此,百姓们对清官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而对于贪官酷吏则敢怒不敢言,进而对清官神化来表达期待与怨恨。 转接: 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都是按照一定形式组织起来的,在官僚机构担任职务才叫做官,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中国古代官僚机构。 二、官僚机构 1、皇权至上,为什么皇帝还要设置官僚机构行使权力呢?为了有效的管理庞大的帝国自秦汉以来逐步完善了官僚机构。 2、设置在天子脚下的机构叫中央机构 3、请同学们从教材P42中找出中央机构的历史演变过程 秦汉——设置丞相协助皇帝管理国家事务 隋唐——“三省六部制”一位丞相演变成了若干侍郎,也就是宰相。 4、和中央机构相辅相成的是地方机构,它也经历了历史演变过程。 秦——郡、县制 东汉后期——州、郡、县制 元明清时期——省领路、府、州、县制虽然也有反复,总体上是两级变多级。 5、我们即将学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面的鲁达就被描述为北宋路一级的官员——曾任关西五路联访史,唐代没有郡、路的机构但是有道,道这一地方机构目前朝鲜还在使用,例如平安北道。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参考书目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楼劲、刘光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

2000年。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阎步克:《职位与品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阎步克老师主讲部分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中华书局2002年版 西嶋定生:《二十等爵制》,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002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