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在新剂型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新剂型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新剂型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新剂型中的应用

近十几年来,随着新剂型的发展和完善,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开发。本文结合新剂型的特点对表面活性剂的新应用作一综述。

1 缓、控释剂型

为了能较持久的传递药物,减少用药频率,降低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提高药效和安全性,近年来人们常将药物制成缓、控释剂,如缓释骨架片、膜控释包衣片、微球、微囊等。其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宽。

1.1 骨架材料

表面活性剂与其它骨架材料混合使用,可以控制释药速率,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如:氨茶碱缓释片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微晶纤维素混合作为生物溶蚀性骨架材料,采用热熔法制成,延长了氨茶碱疗效,减轻了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在生物溶蚀性骨架片中,表面活性剂对药物的释放有一定影响,释药速率随表面活性剂水中溶解度增大而加快。如:盐酸去敏灵的巴西棕榈腊,在硬脂醇溶蚀片中如加入不溶性表面活性剂单硬脂酸甘油酯,则不影响药物释放速率;加入微溶或溶解缓慢的表面活性剂如硬脂酸钠、硬脂酸胺等,则中等程度增加药物释放;如加入水溶性的聚氧乙烯23-月桂醚则相当大程度地增加药物溶解度。

1.2 润湿剂

为增加制剂的亲水性,改善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可加入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如:在呋喃酮胃漂浮片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硫酸钠作为润湿剂,该制剂在人胃内滞留时间为4小时~6小时,明显长于普通片剂。

1.3 阻滞剂

为了提高胃内滞留片滞留能力,可在制剂中添加密度相对小的疏水性表面活性剂。如:在地西泮胃内漂浮控释片中添加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阻滞剂,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得,药物体外释放时间显著延长,体内吸收AUC为普通片的2倍。

1.4 凝胶材料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407是一种新型的药物缓释材料,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在低温(4℃)条件下为流动的液体,在人体温范围内则迅速形成固体软凝胶。以其为载体,将抗癌药去甲斑蝥素制成注射用缓释剂使用,能起到减毒增效作用,且泊洛沙姆-407浓度与去甲斑螫素体外释放度呈线性负相关。

1.5 致孔剂

在膜控型制剂和微丸中,人们常在包衣液或膜材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致孔剂,以调节释药速率。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月桂醇硫酸钠、吐温-20。如:茶碱微孔膜控释小片,以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以吐温-20为致孔剂,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得。

2 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该系统可提高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患者的依从性。目前,国内、外靶向制剂的研究集中在脂质体和纳米粒子上。

2.1 脂质体(liposome)

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脂质体双分子层厚度约为4nm,含有单层双分子层的泡囊称单室脂质体,粒径0.02μm~0.08μm;含多层双分子层的泡囊称为多室脂质体,粒径1μm~5μm。常用膜材为磷脂和胆固醇,而磷脂本身就是天然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质体双分子层膜类似生物膜结构,可生物降解,可与细胞亲和,可与组织相容,因而毒性和免疫原性低。以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一定程度靶向性、缓释性,能减少药物给药剂量,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稳定性。但是,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仍有包封率低、容易泄漏、不易灭菌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常用表面活性剂对脂质体进行改造,从而得到新型脂质体。

2.1.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niosome):

随着膜模拟化学的发展,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司盘类)、胆固醇和十六烷基磷酸为材料,采用醚注入法、逆相蒸发法、超声法等方法可获得双分子层囊泡,一般称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泡囊。与脂质体相比,这种囊泡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代替脂质体中两性表面活性剂磷脂,不仅具有脂质体的许多优点,而且能克服磷脂不稳定和来源不一的问题,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给药系统。如喜树碱囊泡,加入司盘,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得,包封率较高(61%),不仅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而且能显著降低喜树碱的毒性。

2.1.2 多相脂质体:

脂质体结构类似生物膜,流动性较大,对于某些药物的包封量不够理想。为了增加包封量,可加入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类、司盘类、泊洛沙姆类等)制成多相脂质体,将处方中水溶性、油溶性药物均包封于脂质体中,同时油性药物也可被增溶在胶束中,或被乳化成O/W、W/O/W型复乳。所有这些微粒都存在物理界面,各部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不均一,故称多相脂质体。

多相脂质体在抗癌药的靶向性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如喜树碱多相脂质体,加入吐温-80和司盘-80,包封率可达(73±3.4)%。同时实验表明,含表面活性剂胆酸钠或司盘类的多相脂质体在透皮稳定性方面优于分别混入乙醇、磷脂、油酸的脂质体。

2.1.3 表面活性剂处理脂质体:

将脂质薄膜、多室脂质体或单室脂质体与胆酸盐、脱氧胆酸盐等表面活性剂混合,通过离心法或凝胶过滤法或透析法除去表面活性剂可获得粒径比较均匀的小单室脂质体(30nm~180nm),该法特别适合于制备脂溶性蛋白类药物的脂质体。如三磷酸腺苷(ATP)酶脂质体的制备,该脂质体粒度的分布依赖于类脂与表面活性剂的比例、胆固醇的用量和透析的速度。

2.1.4 前体脂质体:

前体脂质体通常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干燥粉末,贮存稳定,应用前与水混合即可分散或溶解成等张的多层脂质体混悬液。这种脂质体解决了稳定性和高温灭菌等问题。如用胆酸盐和卵磷酰胆碱的混合胶束作为前体脂质体以增加鬼臼噻吩苷的水溶性,也有人采用改进的旋转蒸发器用山梨醇制备了两性霉素B 前体脂质体。

2.2 纳米粒子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科技,其基本涵义是在纳米尺寸(10-9m~10-7m)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造新物质。将纳米技术运用在药剂学上可以产生新剂型,如纳米囊、脂质纳米球等纳米粒。由于纳米粒表面容易改性,能生物降解,因此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使药物具有靶向性,并且纳米粒包封率较高,可合并使用亲水性药物和亲脂性药物,能增强药物稳定性,更能适合大规模生产和灭菌。在生产

制备中,表面活性剂的运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2.2.1 纳米囊(nanocapsule):

纳米囊结构和微囊相似,但纳米囊粒径小得多,一般为10nm~100nm。纳米囊的制备可采用聚合过程纳米化,如将单体与药物分散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在一定pH值下聚合成纳米颗粒;也可采用聚合物纳米化,如利用已有的聚合物(聚乙酸、聚己内酯等)溶入某些低沸点溶剂形成溶液。借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聚合物在水相中形成O/W或W/O乳液,再通过超声乳化或高压匀质乳化,有机溶剂蒸发后,含有药物的聚合物以纳米尺寸的颗粒分散在水相中,这一分散体可制备注射剂。常用的乳化剂有豆磷脂、卵磷脂、泊洛沙姆类、吐温类。通常憎液溶胶ζ电位绝对值大于30mV才可抵消粒子间范德华力而不致聚集。因此,纳米粒的稳定性是个重要问题。研究表明,使用混合乳化剂可有效防止粒子聚集,并且可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稳定剂,使其吸附在粒子表面,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2.2.2 脂质纳米球(lipid nanosphere,LN):

LN是以植物油为基质,外包磷脂的纳米球,粒径小于200nm。人们常将磷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泊洛沙姆类)合用,以增强稳定性,提高包封率,更重要的是可改变LN的体内分布行为。研究发现,静脉给药后,含泊洛沙姆的LN在循环系统滞留较多,逆靶向因子远高于含磷脂的LN。原因是泊洛沙姆吸附在粒子表面形成亲水层,厚度在5nm~30nm之间,亲水层越厚,在体内滞留时间越长,且亲水层的厚度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等级有关。

2.2.3 长循环纳米粒:

纳米粒常用的载体材料多为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由于该类材料易产生蓄积和减少体内循环时间,所以其应用受到限制。在制备中可用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对纳米粒进行包衣,形成长循环纳米粒。这类表面活性剂主要有泊洛沙姆类、吐温类、苄泽类。Illum等发现,泊洛沙姆-407包衣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只有15%被肝吞噬。邓嵘等研究表明,pluronic-F108、tetronic-908和tetronic-1508在减小微粒与蛋白吸附方面是最有效的表面修饰剂。此外,也可对纳米粒用聚乙二醇(PEG)进行表面修饰,如PEG-DSPE是一种亲脂端为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亲水端为PEG2000的长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poluromic-F68和PEG-DSPE合用,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的固态脂质纳米粒,包封率高达75%,缓慢释药,延长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可成为新型的药物载体。

2.2.4 纳米悬浮液:

许多情况下,水溶性和脂溶性都较差的药物,无法用传统的方法来克服这些溶解性因素及其引起的生物利用度方面问题。纳米悬浮液的制备可以作为一种选择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微粉技术增大了药物表面积,使药物溶出速率增加,但并没有改变药物的饱和溶解度。纳米悬浮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饱和溶解度增加,进而引起化合物溶出速率的增加。纳米悬浮液常用高压匀质器生产。静脉注射用纳米悬浮液采用吐温-80(用量0.5%)和泊洛沙姆-188(用量1.0%)作为稳定剂进行制备,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物理性能直接影响药物吸收模式和体内分布。如Kreuter等通过吐温-80表面修饰的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纳米粒子包载多肽药物亮脑啡呔类药物dalargin进行成功的脑部靶向治疗。

3 经皮吸收制剂

表面活性剂是经皮吸收制剂处方中常见的成分,可作为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和稳定剂,但其最突出的作用是促进药物对皮肤的渗透即促渗剂,其促

渗效果和对皮肤毒性依下列顺序下降: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应用中要注意表面活性剂浓度,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时,药物进入胶团中降低药物的热力学活性,药物的渗透速率降低;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能干扰细胞膜结构,增加药物的渗透速率。

3.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皮肤脱水且改变角质层脂质排列,渗透作用受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影响。例如,具有10个碳原子或12个碳原子烃链的表面活性剂比14个碳原子或16个碳原子或18个碳原子烃链的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渗透能力。亲水基团也能影响渗透速率。应用较多的是月桂醇硫酸钠,它能促进水、铬酸钠、氯霉素、萘普生和纳洛酮等的渗透。

3.2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用于角质层的角蛋白纤维,对皮肤刺激性比阴离子大,应用也不广泛。

3.3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角质层最外层的角蛋白疏松,乳化皮肤表面皮脂,对皮肤刺激性最小,但对皮肤渗透性的影响也较小。由于其对皮肤的作用较复杂,所以促渗效果不一。如吐温类能降低或增强药物的透皮速率,也可能没有影响。吐温-80能增加氯霉素、氢化可的松的透皮速率,也能降低正辛醇的透皮速率;吐温-20不影响纳洛酮的透皮速率;吐温-60对萘普生的透皮无影响。又如泊洛沙姆-188不能增加纳洛酮的透皮速率,却可以显著增加水杨酸的透皮速率。

3.4 两性表面活性剂

卵磷脂是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能促进一些药物的经皮渗透,如茶碱、硝

酸异山梨醇等。卵磷脂是脂质体的主要成分,所以也可将脂质体作为皮肤局部用药制剂,如地塞米松脂质体、维甲酸脂质体。在泊洛沙姆-407凝胶制剂透皮吸收中,随着卵磷脂浓度的增加,透皮速率反而减少。

4 吸入气雾剂、粉雾剂

4.1 气雾剂

气雾剂是指药物和抛射剂同时装封在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的制剂。在溶液型气雾剂中,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作增溶剂或助溶剂,使药物与抛射剂混溶成均相溶液;在混悬型气雾剂中,表面活性剂主要作用是混悬系统的润湿剂、分散剂、助悬剂,如抗哮喘药----布地奈德混悬雾化吸入剂,以吐温-80作为分散剂,又如麻黄碱重酒石酸气雾剂以司盘-85为助悬剂;在泡沫气雾剂中,表面活性剂主要作为乳化剂。常有两种类型表面活性剂:一类以硬脂酸-月桂酸-三乙醇胺作乳化剂,成品具有泡沫量多、泡沫维持时间长的特点;另一类以吐温-司盘-月桂醇硫酸钠作乳化剂,成品泡沫渗透性强,持续时间短。

4.2 粉雾剂

指微粉化药物与载体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储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的制剂。为了粉雾剂的流动性,可加入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如用2%的泊洛沙姆作抗静电剂,可制得流动性良好的粉雾剂。

5 冷冻干燥制品

冷冻干燥技术早期主要用于生物材料的保存,其原理是利用冷冻的溶液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从冻结状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升华除去水分完成干燥,所以

冷冻干燥技术可以使药物保持原有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有效成分损失极少。在冷冻干燥制品中常用甘露醇作填充剂。如果制剂保存不当,甘露醇可进行晶型转变,由亚稳态转变为稳定的晶型,使基质中水分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基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降引起冻干制品的团块萎缩,影响产品外观。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甘露醇的结晶状态有影响,甘露醇的结晶度随吐温-80的用量增加而增加,所以必须注意吐温-80的用量。另外,在冷冻干燥过程中,表面诱导破坏对蛋白质类稳定性产生影响。表面诱导破坏主要与大量冰水界面的形成或小瓶壁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有关,添加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消除这种破坏作用。

表面活性剂最新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最新研究进展 人类的日常生活,各类生产活动,多种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表面活性剂品种和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表面活性剂科学不断发展,迄今方兴未艾,表面活性剂已经深入到生命起源以及膜材料、纳米材料、对映体选择性的反应等各个领域中,设计新的有特殊用途和应用价值的表面活性分子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新的功能型表面活型剂与附加的官能基团的性质和位置有密切关系, 对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修饰会导致其结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单位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合成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相对一般常言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表面活性剂而讲的,通常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且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像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一样,由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组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凝聚、乳化、稳定泡沫、保护胶体、增溶等性质,广泛应用作胶凝剂、减阻剂、增黏剂、絮凝剂、分散剂、乳化剂、破乳剂、增溶剂、保湿剂、抗静电剂、纸张增强剂等。因此,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根据在水中电离后亲水基所带电荷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阴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合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缩合烷基苯醚硫酸酯等。两性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丙烯酸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丙烯酸-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两性聚丙烯酰胺等。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类共聚物等。阳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烯烃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亚乙基多胺与表氯醇共聚季铵盐、淀粉或纤维素高取代度季铵盐、多聚季铵盐、聚多羧基季铵盐等。 开发低廉、无毒、无污染和一剂多效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将是今后高分子表面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作者:赵午腾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摘要:本文对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在食品中的应用作以介绍,并着重介绍单硬脂酸甘油酯用作表面活性剂的食品及其工艺。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单甘脂、食品工业、蔗糖酯、化学。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营养价值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因此在食品工业中越来越多的使用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就是最常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是分子里含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能集中在溶液表面、两种不相混溶液体的界面或者集中在液体和固体的界面,降低其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一大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一些食品制作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大大地改善加工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延长食品保鲜期等。高质量的食品加工,是离不开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的。 正文 表面活性剂简介 凡能显著改变体系表面(或界面)状态的物质都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能大幅度降低体系的表面(或界面)张力,使体系产生润湿和反润湿?乳化和破乳?分散和凝聚?起泡和消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因此,在食品工业中,表面活性剂可作为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杀菌剂等。 食品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是有严格限制的,不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批准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有: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大豆磷脂?乙酸及酒石酸一及二甘油脂?二乙酰酒石酸一及二甘油酯?柠檬酸酯?聚甘油脂肪酸及蓖麻酸脂?硬脂酰柠檬酸及酒石酸酯?硬脂酰乳酸钙(钠)?硬脂酰富马酸钠?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20)及(40)硬脂酸酯等。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海藻酸钠?果胶酸钠?卡拉胶?壳聚糖水溶性蛋白等。它们大多数是半合成的多醇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中大豆磷脂及一些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天然物。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中的主要作用 1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 乳化剂的分子内通常具有亲水基(羟基等)和亲油基(烷基),易在水与油的界面上形成吸附层,属表面活性剂,可分为油包水型和水包油型两类。可用的乳化剂总数约65种,常用的有脂肪酸甘油酯(主要为单甘油脂)/脂肪酸蔗糖酯/脂肪酸山梨糖醇酐酯/脂肪酸丙二醇酯/大豆

表面活性剂新型应用

表面活性剂新型应用 摘要 表面活性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农业及高新技术领域。表面活性剂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助剂,其应用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精”。在许多行业中表面活性剂起到画龙点精的作用;作为最重要的助剂常能极大地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性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表面活性剂也在不断的更新,表面活性剂源自肥皂,发展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单独的学科进行其研究。它的应用已得到了相应的推广,应用领域不断的再扩大,在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生产中,表面活性剂不断的体现了自身的应用价值,下面主要介绍了它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生物工程和医药技术领域、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领域等新领域的应用。 关键字:表面活性剂;农业;新能源;悬浮剂;分散剂 1表面活性剂 1.1表面活性剂的概念 既然说到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那么首先要知道表面活性剂的定义,我们通常是这样定义:凡是在低浓度下吸附于体系的两相界面上,改变界面性质并显著降低界面能并通过改变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与反润湿,乳化与破乳,起泡与消泡以及在较高浓度下产生增容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特性的化合物,是一类专用化学品。它通常不作为最终制品或商品直接与使用者或消费者见面,而是作为最终制品或某种商品的一个重要组分加入以应用。由表面活性剂可以配制多种最终制品或商品,如洗涤剂、润湿剂、渗透剂、乳化剂、破乳剂、消泡剂、分散剂等。这些制品或商品是按一定的配方调制的产品,其必要组分是表面活性剂,出表面活性剂外,还有助剂、促进剂,其配方的目的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功能。 1.2结构特点 表面活性剂之所以能在界面上吸附,改变界面性质,降低界面张力,主要是由分子结构所决定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不对称性,它包含对水由亲和性的极性基团和对油有亲和性的非极性的基团——烃链。这样在一个分子中既有亲油基,又有亲水基,即构成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两亲性。比较常见的亲油基:——CH2链,——CF链,聚氧丙烯链;比较常见的亲水基:——COOH,——SO3M,聚氧乙烯链。 1.3分类 从化学结构上考虑,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种结构,由

表面活性剂分类及应用

表面活性剂分类及应用 1 前言(/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很多,按其产量排序分别为:阴离子占56%,非离子占36%,两性离子占5%,阳离子占3%。 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 此类活性剂常见的有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α-烯基磺酸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别名LAS 或ABS,为白色或淡黄色粉状或片状固体,可溶于水,虽然在较低温度下水溶性较差,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以下,但在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中溶解性很好。它对碱、稀酸和硬水都比较稳定,分解温度240℃。10%溶液刺激指数5.0,微生物降解率80%~90%,LD50为1300~2500 mg/kg。 α-烯基磺酸钠别名AOS。活性物含量38%~40%时,外观为黄色透明液体,极易溶于水。它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都有较好的稳定性;30℃ 3天,pH2、pH4、pH10,水解率均为0。它对皮肤的刺激性小,微生物降解率为100%,LD50为1300~2400 mg/kg。 其中,LAS一般不用于洗发香波,也很少用于淋浴液,常用于衣用液体洗涤剂和洗洁精(餐具液洗剂)。其在洗洁精中LAS可占表面活性剂总量的一半左右,在衣用液体洗涤剂中LAS 所占比例的实际调节范围很宽。LAS的水溶性主要是体现在较高温度之下(如60℃)和与某些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条件下。应用于洗洁精比较典型的复配体系是三元体系“LAS-AES-FFA”。应用于衣用液体洗涤剂的复配体系有“LAS-皂基-η·SAA”。值得注意的是,LAS直接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醇酰胺复配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LAS-FFA”体系不稳定且粘度小和外观为白乳状。 LAS是产量最大(290 kt/a),价格最便宜的合成表面活性剂品种。LAS在产量居前5 位的合成表面活性剂中价格最低,在常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与皂基(脂肪酯皂)相当。LAS 突出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去污力好、价格低廉,突出的缺点是刺激性大。 AOS在磺酸盐品种中,性能最好,具有一般磺酸盐的优点或其优点更为突出,而不具有一般磺酸盐的缺陷。AOS是洗发香波和淋浴液中常见使用的主表面活性剂之一。在其它液体洗涤剂中的应用也会随产品国产化的实现(价格下降)而逐步增多。AOS突出的优点是稳定性好,水溶性好,配伍性好,刺激性小,微生物降解也非常理想;突出的缺点是价格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是较贵的。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酸盐) 此类活性剂常见的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别名AES,醇醚硫酸钠。它易溶于水,活性物含量70%时外观为淡黄色粘稠液体(半透明),

表面活性剂在工业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工业中的应用 姓名:王化东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摘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选煤、纺织、食品、材料制备、造纸、制药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并解释了其作用的机理,以及在工业中应用不规范对环境和人自身的危害。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应用;机理 The Application of Surfactant in Industry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surfactants in the coal, textile, food, material preparation, papermaking, pharmaceutical and other industrial fields have been introduced. The mechanism of its action and the harm to environment and human caused by the non-standard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were explained. Key words:sur factant;application;mechanism 前言 能使水的表面张力明显降低的溶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这种物质通常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和憎水的非极性碳链或碳环有机化合物。亲水基团进入水中,憎水基团企图离开水而指向空气,在界面定向排列。表面活性物质的表面浓度大于本体浓度,增加单位面积所需的功较纯水小。非极性成分愈大,表面活性也愈大。表面活性剂依靠自身独特的两亲性结构而具有降低表面张力、起泡、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渗透和抗静电等性能,在各种工业和消费品应用中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表面活性剂消耗量约为900万t,其中工业用量占55%,已广泛应用于选煤、纺织、食品、材料制备、造纸、制药等工业领域。 1 表面活性剂在选煤中的应用 选煤是洁煤技术中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国际上公认的洁煤技术中的重点。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双亲结构的特点,在选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开采到的

新型表面活性剂-蓖麻油基表面活性剂

新型表面活性剂-蓖麻油基表面活性剂 蓖麻油是自然界具有独特性能的植物油,主要含蓖麻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等。主成分为三蓖麻醇酸甘油酯,分子中含有三个双键、三个酯键和三个羟基。因此可作为多种化学反应或单元加工的原料。蓖麻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人们很早就开始开发利用蓖麻油,最初只是简单加工,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获得广泛的开发。蓖麻油可发生多种化学反应生成多种衍生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制备表面活性剂也是蓖麻油的主要用途之一。由蓖麻油衍生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有磺化蓖麻油,又称土耳其红油;及由蓖麻油水解得到的脂肪酸的皂类等。近些年来又开发出蓖麻油酸烷醇酰胺、十一烯酸烷醇酰胺、十一烯酸单乙醇酰胺琥珀酸酯磺酸二钠盐等。 1土耳其红油 蓖麻油在硫酸作用下可生成磺化油,即土耳其红油(结构如下)。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乳化性和分散性,至今一直用作纺织均染剂和皮革加脂剂等。此过程的主要副产品为甘油。 2烷醇酰胺 精制蓖麻油或其脂肪酸或脂肪酸甲酯与乙醇胺或二乙醇胺反应可生成烷醇酰胺。烷醇酰胺有稳定泡沫、乳化、抗静电等作用。用于洗涤剂可增加清洗和泡沫的能力,具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力。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共用可大大增加去污力。用于洗发香波,可作为泡沫稳定剂,同时可控制黏度和弹性等,对皮肤刺激小,有保护作用。烷醇酰胺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净洗性,广泛用于纤维纺丝油剂。作为纤维用的光滑剂,可大大改善天然纤维的性能。 3十一烯酸单乙醇酰胺磺化琥珀酸二钠

十一烯酸单乙醇酰胺磺化琥珀酸二钠,商品名为去头皮屑剂NS(以下简称NS),是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具有配伍性好,水溶性佳的特点,广泛用于配制香波、香皂、浴液。具有较强的杀菌止痒功效,使用安全。 NS的制备过程为:蓖麻油裂解制得十一烯酸,十一烯酸与单乙醇胺反应生成十一烯酸单乙醇酰胺,再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酯化得单酯,用Na2S03磺化,即得NS。 4蓖麻油烷醇酰胺硼酸酯 烷醇酰胺硼酸酯是一类在简单四配位硼氧杂环骨架上引入长链烷基的表面活性剂。可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抗静电剂。研究发现长链疏水基在C。1~Q。范围内,链越长,油溶性越好,其抗静电持久性也越好。疏水链中含有不饱和键及侧基上有羟基,会使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更优越。王慧敏以蓖麻油为原料,合成了蓖麻油烷醇酰胺硼酸酯(结构如下),其疏水链含有18个碳,又有双键和羟基。作为抗静电剂将其加入PE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蓖麻油烷醇酰胺硼酸酯具有较强的极性,适于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添加型抗静电剂,稳定性好,抗静电持久,耐水洗性好。 5蓖麻油酸甲酯硫酸铵 蓖麻油酸甲酯硫酸铵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由蓖麻油酸甲酯直接硫酸化制得。由于蓖麻油酸结构中含有羟基,很容易硫酸化。目前工业上常用的硫酸化剂有浓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等,但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低劣,难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应用 班级:10化汉姓名:田芳学号:20101105547 【摘要】: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在20事迹90年代人们已经开始系统的研究表面活性剂。可以说没有表面活性剂就没有现在干净的我们,现在我们对表面活性剂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更深入的研究,下面是对表面活性剂一些基础认识。 【关键词】:HLB值,分类,应用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surface - active agent covers all aspects of people's life and work, in 20. 90 time people began the study of surfactant system. Can be said without surfactant was now clean of us, now we are on the surface active agent known only stay on the surface no more in-depth research, here are som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surface active agent. 【Key words】: HLB value,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表面活性剂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粒子形成的分子,一种粒子具有极强的亲油性,另一种则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溶解于水中以后,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并提高有机化合物的可溶性。表面活性剂范围十分广泛(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及两性),为具体应用提供多种功能,包括发泡效果,表面改性,清洁,乳液,流变学,环境和健康保护 一、HLB值----HLB值越大代表亲水性越强,HLB值越小代表亲油性越强,一般而言HLB值从1 ~ 40之间。亲水亲油转折点HLB为10。HLB小于10为亲油性,大于10为亲水性。 1~--3作消泡剂 3~--6作W/O型[乳化剂 司盘(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是w/o型乳化剂,具有很强的乳化、分散、润滑作用,可与各类表面活性剂混用,尤其适应与吐温-60, HLB值4.7。 7~--9作润湿剂; 8~--18作O/W型乳化剂,也叫吐温型乳化剂, 为司盘(Span,山梨醇脂肪酸酯)和环氧乙烷的缩合物,为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的一类非离子型去污剂;常作为水包油(O/W)型,药用:(1)可作某些药物的增溶剂。 (2)有溶血作用,以吐温-80作用最弱。 (3)水溶液加热后可产生混浊,冷后澄明,不影响质量。 (4)在溶液中可干扰抑菌剂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概况

表面活性剂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概况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级药学专科,第八组) 摘要:表面活性剂在新药研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种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对一种新药的开发、剂型的改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一种优良的表面活性剂也是对人类生命的一种保障。本文重点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新药研发中的一些基本应用,以期能让大家在课本的知识外多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关键词:表面活性剂;传统药物中的应用;新剂型中的应用;微乳;脂质体表面活性剂是指在液体中仅加入少量即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急速下降的物质,分子是由性质不同的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疏水亲油的碳氢链组成的非极性基团——亲油基,另一部分为亲水疏油的极性基团——亲水基。按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中能否解离及解离后所带电荷类型,可分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和刺激性最大,非离子型最小。作为药物制剂的辅料,表面活性剂可在各类药物中应用,发挥润湿、乳化、增溶等作用。 1表面活性剂在传统药物中的应用 1.1在片剂和丸剂中做润湿剂表面活性剂作为片剂辅料,常用的有:聚氧乙烯月桂醇;PEG4000和PEG6000也有润滑作用,它毒性小,能溶于水,可用作盐洗水、硼酸等可溶性片剂的润滑剂,常用的质量分数约在2%左右。表面活性剂在滴丸剂中的作用主要是改善难溶药物的吸收和溶出,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这类应用中,以聚乙二醇类(PEG)最多。 1.2在片剂中做粘合剂常用的有聚乙二醇,用量(质量分数)一般为15%,此外也常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1.3在片剂中做崩解剂吐温类能增加药物的润湿性,加速水分的渗入及颗粒的空隙和毛细管作用,均可使片剂较快崩解。 1.4包衣物料常用的为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和聚乙烯醇醋酸-苯二甲酸(PVAP),CAP为较好的肠溶衣物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在制剂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用于薄膜包衣物料的聚合物更为重要。PVAP是一种新的肠溶性包衣物料,它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化学性稳定、成膜性能好、抗胃酸能力强、肠溶性可靠、包衣简单等特点。

新型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新型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梁政勇Ξ 叶志文 吕春绪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摘 要:简要介绍了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背景以及前景。重点介绍了N 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的合 成机理与工艺。采用过量的无水乙二胺与12溴代十二烷反应合成中间体N 2十二烷基乙二胺。然后再与过量的氯乙酸反应合成N 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用NaOH 中和,即得终产物N 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合成中间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 (乙二胺)∶n (12溴代十二烷)=(25~30)∶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8h ,收率97%;终产品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 (氯乙酸)∶n (中间体)=(6~7)∶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h ,收率86%以上。 关键词:螯合性表面活性剂;12溴代十二烷;乙二胺;氯乙酸;E DT A Synthesis of N ovel Chelating Surfactant LIANG Zheng 2yong ,YE Zhi 2wen ,LV Chun 2xu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 echnology ,Nanjing 210094,China )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ospect of chelating sur factants are introduced with the em phasis on synthesis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triacetic acid s odium.Excess anhydrous ethylenediamine reacted with 12brom olaurane to produce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which then reacted with excessive chloroacetic acid to give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triacetic acid.The end product is obtained by neutralizing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triacetic acid with NaOH.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producing the intermediate as follows ∶n (ethylene diamine )∶n (12brom olaurane )=(25~30)∶1,tem pera 2ture is 60℃,time is 8h and yield is 97%.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producing the end product are :n (chloroacetic acid ):n (in 2termediate )=(6~7)∶1,tem perature is 80℃,time is 10h and yield is over 86%. K ey w ords :chelating sur factant ;12brom olaurane ;ethylene diamine ;chloroacetic acid ;E DT A 提高表面活性剂特别是阴离子表面活剂的抗硬水能力一直是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开始使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助剂来提高其抗硬水能力,最先使用的五钠(STPP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助剂,具有很强的螯合Ca 2+、Mg 2+的能力,并有乳化污垢、防止污垢再沉积的作用,且价格便宜,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然而它的大量使用可导致水体过营养化,带来了极大的生态危害而限制其使用〔1〕。为了减轻水体过营养化,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和地区就通过限磷和禁磷的法律,取而代之 的非磷助剂主要是4A 沸石〔2〕 ,然而其不溶于水,对Ca 2+、Mg 2+的交换能力较差,性价比较低。一项研 究甚至表明〔3〕 ,使用含4A 沸石的洗涤剂可能会造 成更加严重的环境危害,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 略不符。因此,开发新型无磷助剂势在必行,螯合性表面活性剂应运而生。 螯合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型表面活性剂,是由有机螯合剂如E DT A 等衍生而得的产物。分子中含有一个长链的烷(酰)基和几个相邻的离子亲水基。早期的产品多是由E DT A 与脂肪醇、脂肪 胺制备的混合酯或混合酰胺产物〔4〕 ,质量不高。美国的Ham pshire 公司合成了纯度较高的N 2酰基E D3A 类表面活性剂,但工艺复杂。作者以乙二胺 为原料合成N 2烷基类表面活性剂,合成工艺较为简单。 众所周知,E DT A 是一种优良的螯合剂,据文 ? 81?Ξ收稿日期:03209230  作者简介:梁政勇(1978~),硕士,主要从事精细有机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  V ol.12,N o.2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第12卷第2期Fine and S pecialty Chemicals 2004年1月21日

表面活性剂最新设计研究进展

word整理版 表面活性剂最新研究进展 人类的日常生活,各类生产活动,多种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表面活性剂品种和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表面活性剂科学不断发展,迄今方兴未艾,表面活性剂已经深入到生命起源以及膜材料、纳米材料、对映体选择性的反应等各个领域中,设计新的有特殊用途和应用价值的表面活性分子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新的功能型表面活型剂与附加的官能基团的性质和位置有密切关系, 对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修饰会导致其结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单位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合成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相对一般常言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表面活性剂而讲的,通常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且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像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一样,由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组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凝聚、乳化、稳定泡沫、保护胶体、增溶等性质,广泛应用作胶凝剂、减阻剂、增黏剂、絮凝剂、分散剂、乳化剂、破乳剂、增溶剂、保湿剂、抗静电剂、纸张增强剂等。因此,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根据在水中电离后亲水基所带电荷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阴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合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缩合烷基苯醚硫酸酯等。两性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丙烯酸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丙烯酸-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两性聚丙烯酰胺等。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类共聚物等。阳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烯烃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亚乙基多胺与表氯醇共聚季铵盐、淀粉或纤维素高取代度季铵盐、多聚季铵盐、聚多羧基季铵盐等。 开发低廉、无毒、无污染和一剂多效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将是今后高分子表面

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

《材料表面与界面》 课程论文 题目:新型表面火性剂——烷基糖苷 学生姓名:葛影学号:1121416033专业: M11材料科学与工程 所在学院:金陵科技学院龙蟠学院 日期:2012年5月18日

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 葛影1121416033 摘要:烷基糖苷是一种新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相比,它具有配伍性好,对皮肤刺激性小、毒性低,生物降解性好等优点。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烷基糖苷。不仅成本低,而且无污染,符合现代环境保护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烷基糖苷的合成方法、主要性能和用途。 关键字:烷基糖苷合成方法性能应用 1 引言 烷基糖苷(APG)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出的一类基于淀粉的新型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以下突出优点:①表面活性高(表面张力低)、润湿能力强、去污能力强、泡沫丰富细腻且稳定,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合用时显示出明显的协同效应,配伍性能极佳;②在浓度很高的酸、碱和盐溶液中仍有较高的溶解度,无浊点和胶凝现象;③毒性小,对皮肤刺激不大,且生物降解完全,符合环保理念; ④属可再生资源,可以弥补天然油脂资源的不足和解决石油资源日渐枯竭带来的各种弊端。因此,它将是下一代新型表面活性剂最有希望的品种之一,是绿色表面活性剂领域中真正能称得上“世界级”的唯一品种。 2 烷基糖苷的结构与性能 2.1烷基糖苷的结构 烷基糖苷是糖类化台物和高级醇的缩合反应产物, 其结构式为: 式中: R为C 8-C 10 的烷基,n为平均聚合度。当R< C 8 时,烷基糖苷的性能不佳,而R 为= C 8-C 16 时,其性能优良。 2.2 烷基糖苷的性能 2.2.1物理性状 纯的烷基多苷一般为白色粉末,它与玻璃体相似,没有明确的熔点,从软化点开始到流动点有一个较宽的熔程。对于烷基单苷而言,软化点随烷链增长而提高。实际工业生产所得的烷基多苷都为混合物,并根据精制情况不同可分为浅色、淡黄色乃至棕色吸湿性固体。烷基多苷一般溶解于水,但难溶解于一些常见的有机溶剂。在相同聚合度的情况下,随着疏水基烷链的增长,APG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2.2.2 溶解性能 APG在酸液中有优良的溶解性、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在碱液中的溶解性能及表面活性要比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良得多。使用过程中, 其他表面活性剂对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作用与应用

5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作用与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由疏水基和亲水基组成。依据“相似相亲”的原则,当表面活性剂分子进入水溶液后,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与水的接触,有逃离水体相的趋势,但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的存在,又无法完全逃离水相,其平衡的结果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的表画上富集,即疏水基朝向空气,而亲水基插入水相。当表面上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浓度达到一定值后,表面活性剂基本上是竖立紧密排列,形成一层界面膜,从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赋予表面活性剂润湿、渗透,乳化、分散、起泡、消泡、去污等作用。 由于表面活性剂疏水基的疏水作用,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中发生白聚,即疏水基链相互靠拢在一起形成内核,远离环境,而将亲水基朝外与水接触。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自聚(或称白组装、自组)形成多种不同结构、形态和大小的聚集体(参见第4章)。使表面活性剂具有增溶以及衍生出胶束催化、模板功能、模拟生物膜等多种特殊功能。 表面活性剂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及高新技术领域,是最重要的工业助剂之一,被誉为“工业味精”。在许多行业中,表面活性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只要很少量即可显著地改善物质表面(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消耗和提高产品质量。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表面活性剂分民用表面活性剂和工业用表面活性剂两大类。 民用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用作洗涤剂,如衣用、厨房用、餐具用、居室用、卫生间用、消毒用和硬表以以及个人卫生用品如香波,浴液和洗脸、洗手用的香皂、液体皂、块状洗涤剂等。其次是用作各种化妆品的乳化剂。 工业用表面活性剂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工业清洗,例如火车、船舶、交通工具的清洗,机器及零件的清洗,电子仪器的清洗,印刷设备的清洗,油贮罐、核污染物的清洗,锅炉、羽绒制品、食品的清洗等等。根据被洗物品的性质及特点而有各种配方,借助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增溶、润湿,渗透、分散等作用和其他有机或无机助剂的助洗作用,并施以机

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

新型高效、无毒、可生物降解的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 西北大学刘毅锋 烷基糖苷(APG)是新型高效、无毒、可生物降解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很好,复配后可形成目前最好的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表面张力低、起泡力强、泡沫稳定、润湿性好、配伍性能极好,对人体刺激性小,毒性极低,能迅速生物降解,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被称为无毒级的品种,因此,烷基糖苷也以其超群的性能被誉为“世界级”表面活性剂。课题组于1998年开始本课题的研究,先后受到西北大学校内重点基金项目、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的资助,2005年10完成了全部中试任务,取得了成熟、先进的一步法合生产烷基糖苷的工艺技术成果,于2006年3月通过了陕西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会(证书编号:陕科鉴字2006第021号),已取得中国发明专利权,专利号:ZL200510096464.8。该工艺无环境污染, 设备及原料能立足于国内, 适合中小型企业接产,投产后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00吨/年烷基糖苷生产工厂,需投资约250万元,厂房面积:200m2×2,员工人数:34人,年产值:900万元,年利税:355万元,返本期:1.0年,50%烷基糖苷水剂的工厂成本约5500元/吨。 烷基糖苷可应用很多行业和领域,如:洗涤业、化妆业、食品加工业、纺织印染、农药及制药等众多领域,此外,烷基糖苷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C8~12烷基糖苷都有抗菌活性,并以烷基碳数增加活性递增。因此作为卫生清洗剂更具优点。烷基糖苷还可用作乳化剂、润湿剂、发泡剂、增稠剂、分散剂和防尘剂等。近年来,在农药乳化剂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烷基糖苷用于三次采油,具有耐高温、耐碱和耐矿物盐的特点。在解决金属矿物开采所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方面取得料很好的应用效果。 据资料报道世界表面活性剂市场前景广阔,仅北美地区年需求200万吨,到2010年前还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世界年日用品消费的表面活性剂可达到1156万吨,预计亚太地区到2010年将达到年需求580万吨。尽管目前表面活性剂品种有上千种,但占主导地位仍是LAS、AES、AEO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种。APG作为新产品,在产品性能及毒性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早期的品种。另外,烷基糖苷采用可再生的淀粉和食油作原料,在生态安全性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其它表面活性剂可与其媲美。在世界石油能源危机的今天,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小谈药物新剂型

小谈药物新剂型——植入缓控释制剂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研 究发展 植入缓控释制剂是经手术植入皮下或经针头导入皮下的控制释药制剂,是一种大有前途,值得产业化生产新剂型。这个剂型的特点在于可以消除因间歇给药和药量不均匀而产生的峰谷效应,并在特定的作用部位以恒定的速率持续释药且维持治疗浓度,使得较小的治疗剂量即可达到疗效;可以避免口服用药造成的胃肠道因素影响和肝脏的首过效应,获得较一致的生物利用度;植入型控释制剂的释药速率通常为限速过程,因而能得到较平稳的血药浓度。同时,由于植入型给药制剂通过植入皮下或脏体内释放药物起到治疗作用,因此不存在表皮吸收障碍,能很快到达体循环;药物准确作用于靶位,可避免对体内其他组织的副作用。并且,还可以避免一些药物的迅速代谢,延长其体内的半衰期。特别适用于难以用其他途径给药的药物。植入型制剂通常作用时间较长,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频繁注射给药。比起其他缓控释制剂,还有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有严重过敏反应或副作用可随时中止治疗的优点。综上,植入剂在避孕、抗癌、抗菌、抗风湿痛和降血糖方面有着非常可人的开发前景。 植入缓控释制剂最开始在1937年,就是以避孕为治疗目的而出现的。一直到1975年美国人口理事会国际避孕药研究委员会(ICCR)研制出了第一个用于避孕的皮下植入剂,由芬兰的Leiras药厂生产的Norplant。Kristina Gemzell-Danielsson等就年龄的影响,平价和身体质量指数的疗效,安全性及配置,通过调查相关的用户满意度和分析一个III期临床试验的亚组数据,进行了两低剂量左炔诺孕酮宫内避孕系统的研究。最后得出不论年龄或奇偶校验的安全性和耐受性,LNG-IUS 8和LNG-IUS 13都非常的有效[1]。 常言道,药用辅料,制备工艺和仪器设备乃药物制剂发展的三大支柱。 植入缓控释机制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药用辅料的发展,其中应用广泛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和注册,作为一条支线一直默默推动着注入缓控释制剂的产业化发展。属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物源性医疗器械如羊肠线、胶原蛋白、胶原海绵、人体生物敷料等,从1992年起FDA就开始对用于医疗产品的牛提取物做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于1998年颁布了“FDA评审和行业指南:含动物源性材料

表面活性剂发展方向

表面活性剂发展方向 1. 新一代表面活性剂Gemini 目前已经合成的低聚表面活性剂有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二聚体,结构示意图见图1,二聚表面活性剂最早被合成于1971 年[4-5] ,后因其结构上的特点而被形象地命名为Gemini (英文是双子星之意)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Gemini (或称dimeric )是由两个单链单头基普通表面活性剂在离子头基处通过化学键联接而成,因而阻抑了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过程中的头基分离力,极大地提高了表面活性。与当前为提高表面活性而进行的大量尝试,如添加盐类、提高温度或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相比较,Gemini 表面活性剂是概念上的突破,因而被誉为新一代的表面括性剂。 在Gemini 表面活性剂中,两个离子头基是靠联接基团通过化学键而连接的,由此造成了两个表面活性剂单体离子相当紧密的连接,致使其碳氢链间更容易产生强相互作用,即加强了碳氢链问的疏水结合力,而且离子头基间的排斥倾向受制于化学键力而被大大削弱,这就是Gemlrd 表面活性剂和单链单头基表面括性剂相比较,具有高表面括性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在两个离子头基问的化学键联接不破坏其亲水性,从而为高表面活性的C~mini 表面活性剂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通过化学键联接方法提高表面活性和以往通常应用的物理方法不同,在概念上是一个突破。 图2炔醇类Gemini表面活性剂 Genfini 表面活性剂的优良性质:实验表明,在保持每个亲水基团联接的碳原子数相等条件下,与单烷烃链和单离子头基组成的普通表面活性剂

相比,离子型Gemini 表面活性剂具有如下特征性质: (1)更易吸附在气/ 液表面,从而更有效地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 (2)更易聚集生成胶团。 (3)Gemini 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倾向远大于聚集生成胶团的倾向, 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效率是相当突出的。 (4)具有很低的Krat~ 相转移点。 (5)对水溶液表面张力的降低能力和降低效率而言,Gemini 和普通 表面活性剂尤其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能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6)具有良好的钙皂分散性质。 (7)在很多场合,是优良的润湿剂。从理论上讲,在极性头基区的化学键合阻抑了原先单链单头基表面活性荆彼此头基之间的分离力,因而必定增强碳链之间的结合。实验证明这是提高表面活性的一个重要突破,而且为实际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另一方面,由于键合产生的新分子几何形状的改变,带来了若干新形态的分子聚集体,这大大丰富了两亲分子自组织现象,通过揭示新分子结构和自组织行为间的联系有助于深刻认识两亲分子自组织机理。为此Gemini 表面活性剂正在成为世界胶体和 界面科学领域各主要小组的研究方向。 2. AB 型嵌段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涂料中颜填料的分散先后使用过聚磷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等无机分 散剂,传统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和聚羧酸盐、聚丙酸酸盐等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利用空间位阻使颜填料颗粒稳定,效果好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的静电排斥作用。研究表明,在众多类型的高分子分散剂中,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是AB型嵌段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从分子

化妆品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发展

化妆品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发展类不: 化妆品工业 钞票志荣 关键词: 【内容】 1作为清洁用的低刺激表面活性剂 作为清洁用的个人用品,要紧有香波、浴液和洗面奶等。除了要求它们具有清洁、发泡、润湿等功能外,目前要紧考虑的是对皮肤的温顺性,要求表面活性剂不损害表皮细胞,不对皮肤的蛋白质发生作用,不渗透或少渗透到皮肤中去,不溶出皮肤中有效成份,使皮肤油脂及皮肤本身保持正常状态。 以洗涤作用为主的许多新表面活性剂已有供应。 2作发用调理剂的表面活性剂 其中n=10,12,14。 波中。 我们合成了烷酰胺基丙基、二甲基、二羟丙基氯化铵阳离子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由于其阳离子头的水溶性增加,在阳离子/阴离子的比例为10∶1和1∶10(总的浓度为5.5%),大多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和本阳离子发生沉淀反应,仅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浓度比不能过高。实验表明这类阳离子具有专门好的调理、杀菌、润湿、增稠作用,是一类多功能性的阳离子,适用于二合一香波中。 在化妆品中,重要的乳液有以下几种: 大乳液:O/W、W/O、液晶相、多重乳液;三相乳液:W/O/W、O/W/O;微乳液:细小粒子乳液。 4表面活性剂作活性成份的皮肤输送剂

化妆品活性成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生理作用,就要把它输送到皮肤中去。使用皮肤助渗剂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使用过的皮肤助渗剂有乙醇、丙二醇、二甲亚砜、油酸酯、氮酮等。有些活性物在皮肤助渗剂的作用下,会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这是我们所不期望的。一种皮肤吸取操纵剂可使活性物实现优化定向目标输送。既强化了活性物皮肤渗透,又使活性物滞留在皮肤中。 5展望 时具有发泡性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将把护发素的成效和香波的发泡、洗涤性真正结合成一体,成为洗涤性“润丝”。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在食品中的应用作以介绍,并着重介绍单硬脂酸甘油酯用作表面活性剂的食品及其工艺。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单甘脂、食品工业、蔗糖酯、化学。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营养价值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因此在食品工业中越来越多的使用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就是最常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是分子里含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能集中在溶液表面、两种不相混溶液体的界面或者集中在液体和固体的界面,降低其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一大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一些食品制作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大大地改善加工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延长食品保鲜期等。高质量的食品加工,是离不开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的。 正文 表面活性剂简介 凡能显著改变体系表面(或界面)状态的物质都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能大幅度降低体系的表面(或界面)张力,使体系产生润湿和反润湿?乳化和破乳?分散和凝聚?起泡和消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因此,在食品工业中,表面活性剂可作为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杀菌剂等。 食品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是有严格限制的,不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批准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有: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大豆磷脂?乙酸及酒石酸一及二甘油脂?二乙酰酒石酸一及二甘油酯?柠檬酸酯?聚甘油脂肪酸及蓖麻酸脂?硬脂酰柠檬酸及酒石酸酯?硬脂

酰乳酸钙(钠)?硬脂酰富马酸钠?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20)及(40)硬脂酸酯等。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海藻酸钠?果胶酸钠?卡拉胶?壳聚糖水溶性蛋白等。它们大多数是半合成的多醇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中大豆磷脂及一些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天然物。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中的主要作用 1表面活性剂做乳化剂方面的应用 1乳化剂最主要的特性是使已形成的乳状液稳定,在一些食品应用中,此过程比初始的分散作用更重要更有意义。这类食品中聚结和失稳现象是我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亲水性单甘对乳状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 化学合成单甘酯不仅具有分子蒸馏单甘的特性,而且其乳化性能更加优越,消泡、起泡、稳泡性能更加优良。 3. 亲水单甘酯是一种优质高效食品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用于面包、糕点、饼干、人造奶油、巧克力、冰淇淋、方便面、豆制品及蛋白类饮料,且有良好的乳化稳定、分散、消泡、保鲜、抗淀粉老化硬结等作用,是国际上公认的无毒、无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4. 在塑料橡胶类制品、纺织、日化、医药等行业中也有较广泛的应用。它除了具有乳化作用外还兼有发沉、消沉、防老及控制脂肪酸凝聚的作用,是一种典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乳化剂的分子内通常具有亲水基(羟基等)和亲油基(烷基),易在水与油的界面上形成吸附层,属表面活性剂,可分为油包水型和水包油型两类。可用的乳化剂总数约65种,常用的有脂肪酸甘油酯(主要为单甘油脂)/脂肪酸蔗糖酯/脂肪酸山梨糖醇酐酯/脂肪酸丙二醇酯/大豆磷脂/阿拉伯树胶/海藻酸/酪蛋白酸钠/明胶和蛋黄等。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互之间的表面张力,使之形成均匀的分散体或乳化体,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