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腰椎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腰椎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腰椎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26例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复发性腰间盘突出症;2、腰椎间盘突出巨大,终板破裂者;3、合并椎管狭窄需全椎板切除者;4、合并节段性不稳者;5、极外侧椎间盘突出需切除一侧关节突者。)进行减压的同时行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后评价疗效。结果26例平均手术时间(160±26)min,平均出血(510±53)ml。平均随访16个月,骨性融合率96.2%,患者主观满意度88.5%。并发症有硬脊膜撕裂3例。结论椎管减压、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融合

自2002年3月至2005年10月,漯河医专二附院采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对26例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手术治疗(占同期腰椎间盘手术的6%),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3岁(27~68岁)。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再次手术距初次手术时间为1~13年,平均5.8年,突出巨大,终板破裂2例。退变严重,伴椎管狭窄需全椎板切除2例,节段性不稳定性1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需一侧关节突切除3例,病程3个月~8年,平均9个月,突出间隙L342例,L4514例,L5S1 10例。

主要症状为持续性腰疼、患肢放射疼、麻、肌萎缩、肌无力,行走困难,巨大突出所致性功能及大小便障碍等。所有病例均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相应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功能及腱反射异常。术前常规行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表现为腰椎退行性变,生理弯曲消失及节段性不稳征象,CT和/或MRI检查示椎间盘突出相应神经根或硬膜囊受压。

1.2 手术方法俯卧位,连续硬外麻醉或全麻,后正中切口,暴露需减压固定的节段,先将椎间盘切除,彻底减压。之后在需固定的节段置入椎弓根螺钉,应用椎间融合器16例,椎间自体髂前骨块(先仰卧位取骨块)植骨10例。放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口。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钉系统均为国产产品。

1.3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48 h拔负压引流管,术后第1 d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术后卧床3个月。

1.4 评价方法术后3个月、半年、1年定期复查,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临床疗效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疼评分系统(JOA评分),对术前、末次随访的临床症状及扩约肌功能(15分)评价,根据评分计算改善率,改善率=(末次随访JOA评分术前JOA评分)/(15分术前JOA评分)×100%,患者满意度[1]分为5级:1级症状基本消失;2级症状明显减轻;3级症状部分减轻;4级症状无改变;5级症状加重,1、2级为满意度优良,判断融合的标准为植骨材料和椎体之间无明显透光影,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椎体间角度变化小于30°。

2 结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