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魏育文

农民魏育文
农民魏育文

中国改革报

2013年7月13日星期三

区域观察·关注

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大爱情怀

——访广东龙川县育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育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历史悠久,始设于公元前214年(秦33年).是赵佗的“兴王之地”,素有“秦朝卉镇、汉唐名城”的美称,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近日,笔者走访了一位在当地的水利工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农民企业家——龙川县肓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育文。

倾情农田水利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走进公司董事长魏肓文的办公室,墙上的一幅书法作品“厚德载福”就吸引笔者的曰光。我们的交流就从这四个字开始魏育文笑着说,这四个字,就是他做人做事的座右铭魏育文有着典型的广东人的特点,较黑的皮肤,身材有些偏瘦,伸出手掌,手掌上布满了老茧。谈话中,眉宇间不时地跳动着,透着南方人思维敏捷、办事利索的性格特征。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龙川人,魏育文有着比别人更深的爱乡情结。这份乡情也是他努力创业的动力,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造福家乡更多百姓。近几年,特别是在电站建设过程中,他们把电站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该公司在迸行水电站主体工程建设前,不借投入巨资对

水电工程上游防护区进行建设,以改善水电站周边环境,维护群众利益。简单的交流后,魏肓文和公司杨兴湘总工程师一起,专程陪同笔者去东扛上稔坑水电站库区黄石镇进解村实地走访。该村位于东江河畔,平整的农田连成一片,经过建设的完善的水利灌溉排洪设施贯穿于农田之中。农田里的水稻长势茂盛,丰收在望魏育文告诉笔者,就在几年前,这片平整农田还是由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的一块块三角田组成。这些农田不仅村民耕种不方便,而且还经常收成不好。原因是这些农田位于东江河畔,地势较低,遇到大雨或东江水位上涨时,地势较低的农田经常遭受水淹。进解村还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在没有修水电站前,村里交通基础条件很差,当地村民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农田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就是命根子,农田没有收成,就等于村民一年没有了收入.在地里耕作的一位农民见到笔者拍照就过来询问,当得知笔者的身份后,兴奋地说:“要不是龙川县育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水电站改造农田,真不知村民农田时常被水淹的可题何时才能得到解决。”在电站建设中库区防护工程牵涉及

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土地、电站能否顺利建成的成败,关键也在于防护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魏育文精心制定了“按设计标准,分阶段实施,先防护安民,后厂房主体”的分步实施方案。而且在防护方案的选定上,原来规划设计上提出的两套防护方案,一套是新建防护堤加电排方式防护方式(简称防护堤方案).另一垂是土地垫高农田改造方式(简称是垫高方案),虽然防护堤方案投资远低于垫高投资方案,但是,魏育文响应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体

恤民生,回报社会的宗旨,并结合试点情况,坚持采用了土地垫高农田改造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库区农田淹浸的问题。

为实施农田垫高工程,龙川县青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农田改造方面共计比预算投资多投入10000万元。特别是在改造农田方面,龙川县育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因改造农田耽误农事季节的,给予每亩每年补助1000元,并对当年复耕的每亩还给予补助600元地力恢复费用。2013年6月26日广东省水利厅农电局副局长符锦江来稔坑

水电站调研时,高度评价农田垫高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13年7月3日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局副局长王胜端到稔坑水电站库区考察时高度评价魏青文为农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据了解,龙川县肓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改造的农田涉及龙川县黎咀镇、黄石镇12个村,总改造面积达到1400多亩。经过6年多的努力,目前1400多南农田已经基本完成改造。从此以后,枫树坝水库以下至稔坑水电站江河两岸的农田告别了被洪水淹浸的历史,村民

可以放心耕种家门口的农田了。

发展育茗实业

心系百姓大爱无疆

魏育文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能帮助百姓做点实事好事,是企业家的责任和义务。”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如此做的。在黄石镇,原本的黄石中学建在山脚下、东江边,每逢下雨天有“两怕”:一怕山上泥土滑下来:二怕河水涨冲进校园。龙川县青茗实业发展有

限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于2009年先后投入30多万元为学校修起了

900米长的挡土墙,拉起了600米长的防护网,垫高了校园沿河600米长的河堤,为学校营造了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黄石中学全体师生都知道,是龙川县育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这仅是“龙川育茗”爱心企业为百姓做的众多实事之一。在捐资助学方面,从200l年捐款65万元建龙母镇龙邦小学教学楼,到去年捐款30多万元帮助黄石镇黄石中学完善学校基础设施,9年间,魏肓文用于奖教、奖学、建学校和支持教育基金会等方面的捐款

高达333.8万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魏育文先后支持龙川县黄石镇公洞村、龙江村、长洲村、黄石村、高兰村,黎咀镇满东村、龙漳村,细坳镇黄龙村等完善村基础设施。尤其是在村道建设方面,他先后捐资1000多万元,为龙川县上坪镇新村、贝岭镇罗陂村、龙母镇龙邦村、细坳镇黄龙村及黎咀镇皮潭村、麻石村、龙漳村等修建村道,修建的村道总里程达到92.8公里。除此之外,魏育文还出资数十万元帮助黄石镇龙江村稔坑村民小组修建了饮水工程,让全村300多名父老乡亲喝上了清凉的山泉水。

为表彰魏肓文的杰出贡献,早在2006年11月,他被广东省委统战部授予“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民营企业”的荣誉称号,并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民营企业家”。2010年,魏育文当选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火炬手.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父老乡亲的感情,以及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魏青文十年如一日,没有辜负党

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在公司成立的11年里,他一如既往地支持龙川建设,积极回报社会。据不完全统计.11年来,该公司在公益事业

上投入的资金达2000多万元。今年4月,他被河源市委、市政府授予“河源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并于今年6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授予“河源市广东扶贫济困万绿杯”金奖.今天的龙川县青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施工机械设备先进,具有科学规范管理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现代企业.发展成为集公路、桥粱建设,矿产资源开采,水电站建设,房地产开发施工、设计,交通运输等行业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现代企业。

结束了一天的走访,在分别的时候,魏白文握着笔者的手,语气深长地说:“我是龙川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一点事情。”也正是由于他淳朴的实干精神,在龙川县,这位企业家的名字,许多百姓都耳热能详.魏育文,一个朴实平凡的农民企业家,他的心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体恤民生、回报社会的宗旨,还有心系百姓情、心装百姓事、发展不忘惠及百姓的企业大爱精神.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  收稿日期:2011-12- 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 编号:71073102)和国家社科基金(编号:10CGL048)。童雪敏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摘 要: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形成了包括“同化”与“多元”这两大基本取向的社会融合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借鉴国外的理论和视角,结合个案调查、访谈等方式来分析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的状况、适应的层次与路径等,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着包括研究视角单一、缺乏从流动人口自身因素进行探讨等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入;文献综述 目前, 中国有1.2亿农民工“离土离乡”在大中城市就业和生活。与20世纪80年代第一波民工潮中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来回迁徙、怀有叶落归根之情的“ 候鸟式”农民工相比,新时代的农民工更倾向于融入城市,他们希望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而非被当作“打工者”看待,希望在城市拥有稳定住所而不是居无定所,希望把打工地当作自己的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地方。他们的生活状态正逐步由城市流动向城市融入转变(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2006)。农民工合理、有序地融入城市,既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可促进城市化进程,对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旨在对国内外社会融合的文献成果进行梳理。国外对社会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的移民身上,虽然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国外存在差异,乡-城流动人口与国际移民自身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流入地的客观环境也不一样,但他们在流入地均属于弱势群体, 面临许多类似的问题,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情况无疑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1 国外对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研究 在国外,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90年代就展开了对从欧洲来到美国的新移民的分析,研究其如何进入和适应新的城市环境。虽然不存在城市户籍和农村土地制度的阻碍和牵绊,他们仍然要面对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要经历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其原有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可能要 随之受到巨大冲击, 因此也面临社会融入问题。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形成了不同流派的社会融合理论。虽然众说纷纭,但大致可以分为“ 同化”与“多元”这两大基本取向。1.1 同化论、 融合论与熔炉论同化论(acculturation)或融合论(assimila-tion )在字面意思有所差异(后者更强调族群之间的竞争、冲突、渗透与交融),但两者均强调外来移民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的抛弃。 同化论的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论述之中,并历经发展,到20世纪中叶,由Gordon等人发扬光大, 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大理论范式。Park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30年版)中为“社会同化”下了定义,“社会同化指的是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具有不同种族源流、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文化的过程, 这种文化的共性至少应当达到足以使国家得以延续的程度。”Gordon提出应从七个方面来测量族群的社会融合程度:文化接触、社会结构的相互深入、通婚、族群意识或身份认同、族群偏见消除、族群间教育或就业等领域无歧视和价值趋同。 同化论认为随着移民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延长,并经过语言的适应、经济的整合、文化的认同等一系列过程,移民终将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熔炉论”正是这一同化模式的形象表述。以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为实证基础,熔炉论认为,各外来民族应当、而且必然会在美国这个“上帝的伟大的熔 ·041·陕 西 农 业 科 学2012(2 )

陕西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

陕西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农村集体资产清查重要物质基础。下文是陕西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欢迎阅读! 陕西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维护农村集体资产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乡(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管理。 本条例所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乡(镇)、村、组的成员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形式组成的独立核算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依法注册登记的乡镇企业集体资产的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农村集体资产属于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集体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本组织农村集体资产有监督管理的权利和保护的义务。 农村集体资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损害。 第四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对其所有的集体资产依法享有经营管理权。

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村、组没有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行使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权。 乡(镇)没有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负责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 第五条农村集体资产可以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经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第六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制度,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行使对集体资产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ぷ鳎加强组织协调,调动和;づ┟竦纳产积极性,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负责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日常指导和监督工作。 乡镇企业、国土资源、水利、林业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别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依法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资产范围 第八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规定,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本组织集体资产的权利。

2017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2017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希望对你调研报告写作有帮助!。 篇一:关于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中仍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 我借着暑假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如何生存。 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仍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 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一.大量农民积极入城。 据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 据走访句容市后白镇水北村农民工老家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水北村地处丘陵地带,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

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 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 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所以目前已有不少土地荒芜。 二.农民工收入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 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月平均收入约为12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1500元,男性农民工月平均收入约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月平均收入约为7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其一,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 其二,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异常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三.农民工权益问题。 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每周平均工作6.3天,平

农民画

农民画 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风格奇特,手法夸张、有东方毕加索之美誉,其范围包括农民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现代农民则有在纸面上绘制乡土气息很浓的绘画作品,自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南京六合、安徽萧县、陕西户县、江西永丰、安塞、江苏邳县(邳州)、上海金山等地的农民画乡。近年来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广泛重视,有些地方农民画已经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户县农民画 中国西安,举世闻名的古都,她以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碑林、还有巍峨的古城墙,无一不在告诉人们一个个神奇而古老的传说。 在西安西南三十八公里处,有一个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县城---户县,她以其绚丽多彩的农民画艺术为西安这座古老的都市又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户县,一个人口只有五十万的西安市郊县,现在人们习惯称她为画乡,不仅仅是因为户县地方风景美丽如画,更是因为户县这个地方几乎人人都爱画画,而且大部分画画的都是农民,他们不仅仅画,而且画出了名堂,农民画走出了西安,走出了陕西,走出了国门,走向了国际。 在户县,一提起农民画,人们就会想起李凤兰、刘志德、雒志俭、

还有樊志华、刘知贵和王景龙等。在他们的带领下,户县涌现出了二千多名较专业的农民画作家,他们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画笔,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他们画土地、画庄稼,画他们的猪狗牛羊,还有他们的农家小院,他们的生活! 农民,在一些人眼里好像就是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一说到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黑黑的脸庞、长满老茧的双手、不修边幅的衣着,很难将他们和绘画艺术联系起来,但是如果谁还那样想象农民画,还那样想象户县农民画作家,那么您就错了!只有您亲眼看过以后,您才能真正感受到户县农民画的迷人魅力,真正领略到户县农民画作家的风采! 户县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诞生于50年代,从70年代开始,不断的提高、创新、升华、成熟,逐步走出户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被视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1988年,户县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怎样维护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土流网)

怎样维护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 第一,明确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具体归属。 按照物权理论,土地所有权是一种完全的物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个方面的权能,只有真正的权利主体才拥有完整的所有权。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明确规定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构成要素和运行原则,没有明确产权代表和执行主体的界限和地位,没有解决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利益关系,这种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并不完整。由于权利界定是土地产权交易的基本前提,也是权利人获得利益的基本前提,只有真正拥有土地所有权及其相应的使用权、处置权,农民才有可能真正拥有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防止随意征地侵权行为的发生,其合法利益才能得到真正保障。因此,必须对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进行明确界定,承认农民集体与其他社会法人具有同等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农民集体土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第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通过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现行土地承包法没有提供以承包权进行抵押的法律基础。允许抵押将能使农民更充分并有保障地享有土地权利,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享有同等的权利,因此应赋予农民的承包地在承包期内的抵押权。同时,应修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重新调整予以清晰和明确的限制,详细列出哪些是属于可以视为土地调整依据的“特殊情况”;设计和颁发统一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证书,将其纳入《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核心条款;出台土地登记监管条例,建立农村土地登记系统;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即将出台之际,继续完善有关解决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实施细则和规定,着手建立仲裁委员会。2008年2月1日起实施的新《土地登记办法》突出了对城镇和农村土地权利一视同仁的物权保护,明确规定了依法登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

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视角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20世纪50年代曾忧心忧心仲仲地指出,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入口处,这就是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这一预言已经成为中国正在面临的事实和严峻挑战。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到城市就业。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三轮驱动下,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一农民工阶层产生了。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已超过了传统产业工人的数量,农民工将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农民工是在一个特殊的国度里、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研究甚至指出,农民工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将构成中国社会新的一元。使中国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变更为三元结构。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己经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问题,而是有着复杂的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变动的背景,因此,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1.1选题的意义 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可以说是中国转型期的特有现象和重要特色在。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到城市寻找工作,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成为市民,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经历过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十一五”时期,中国将进入城市化加速期,外来农民工将成为城市化的主角(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建立并走向成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与此同时,经济制度与社会政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农民不必被束缚在土地上,城市用工制度也逐渐宽松。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推动下,工资高和的生活条件好的城市对农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流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以寻求较高的收入,人口流动变的空前繁荣,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工潮现象。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就是在这种社会转型的大前提下产生的。 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民工人数逐年增加,1994年为6000万,2000年是8840万,2003年已达1.14亿。全国已有近两亿农民工进城工作,形成了热极一时的“民工潮”。现在,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由城市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的数量,农民工将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必将长期存在,有的人甚至指出,农民工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将构成中国社会新的一元,使中国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变更为三元结构。但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市对农民工的歧视,将农民工严重边缘化了。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是没有城市的归属感和相应的文化认同。当前,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进行研究,对破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结构的平衡,重塑农民工的价值体系,加快我

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序言 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数据解读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重要指标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财产净收入等,把握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解读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机构和个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比重统 计 (3) 四、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数量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指标分析 (7) 一、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比重统 计分析 (7)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的发展被置于发展的核心立场。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从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到关注农民发展,构成了农民改革和发展的一条主线。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民发展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研究涉及农民发展的概念、农民发展的主体、农民发展的现状以及农民发展权问题。通过梳理研究文献,总结农民发展研究取得了成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发展研究。 关键词:农民发展;发展现状;农民发展权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即三农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农民进城和学者下乡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社会景观。农民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农民问题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学术术语,即农民发展,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动力,也是发展的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发展。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发展,农民发展既是中国发展的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有待于破解的最大难题。没有农民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农民发展概念的提出,把农民作为发展主体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从而产生了一批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学者们围绕农民发展的概念定义与内涵、农民发展的主体分类、农民发展的现状、农民发展权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既有共识,也存在分歧。梳理近十年来有关农民发展的研究成果,总结农民发展研究的成果,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可以进一步拓展农民发展研究的创新空间。 一、农民发展的概念 农民发展,作为一个新近的学术概念,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界定。叶敬忠(2000)将农民发展定义为农民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实现农户及农村社区的变迁的过程。这种变迁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机制与立法、人力与性别、知识与技术及环境等方面。[1]李克强(2007)认为农民发展的内涵就是农民本质力量和本质关系的发展,即农民意识的发展,根本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2]赵宇霞等(2012)将农民发展概括为农民生存发展、本质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3]周明海(2008)综合现有发展学的有关理论,认为农民发展至少应有以下四层含义:农民发展的前提是获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农民发展的条件是政府均等化的资源投资,农民发展的态势在于可持续发展,农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消除贫困、实现实质自由。[4]

学画农民画教案

课题10、学画农民画 学情分析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学习改画或添画农民画,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系列,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农民画具有大胆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等特点。农民画与儿童画从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它易于儿童理解和模仿,从而学习农民画从生活中取材的特点,鼓励学生生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学习改画或添画农民画,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知道农民画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了解农民画的特点。用农民画装饰手法改画、添画一幅农民画隐性目标:感受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借鉴农民画的用色方法,来巩固调配色彩的明度。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课题10、学画农民画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知道农民画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了解农民画的特点。用农民画装饰手法改画、添画一幅农民画隐性目标:感受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借鉴农民画的用色方法,来巩固调配色彩的明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借鉴农民画的用色方法,来巩固调配色彩的明度。难点:运用装饰线、装饰色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收集整理农民画资料,制作教学课 件。组织学生整理学生用具。一、 引导观看农民画作品。你喜欢这些 作品吗?说说理由。二、放映教学 课件。1、问题:对比农民画中 的内容与生活中的情景有什么不 同?人物动态服饰 色彩2、观察农民画的装饰性, 板书:夸张、变形、民间特色…… 3、 组织学生看书。观察对比学生作业 是怎样改画和添画农民画的。改画 ——以一幅农民画为基础将部分内 容进行改画。添画——在一幅农民 画的基础上添加内容。4、以一幅 画为例,组织交流活动。放映:一 幅农民画问题:分析画面内容,你 怎样改画或添画这幅画?5、组织 学生选材(课前转变的农民画资 料)。选一幅自己准备的农民画介绍 画面内容,并交流自己作业改画或 添画作品。三、完成作业1、提出 收集农民画图片和文字 资料。按要求准备用具。 观看农民画作品,简单分 析理由。(内容、色彩、 构图……)观看教学课 件。从人物动态、服饰、 色彩几方面对比艺术作 品与生活中实景的相同 之处和不同之处。分小组 观察、分析、交流农民画 中哪些地方具有装饰性, 色彩有什么特点。交流小 组交流。明确作业要求, 准备完成作业。自选作品 形式,完成作业。 准备上课。 初步了解 农民画的 风格。 了解艺术 作品来源 于生活,培 养学生热 爱民间艺 术的情感。 简单了解 农民画的 特点,了解 装饰手法 的运用,感 受民间艺 术的美感。 了解添画 和改画的 基本方法。 学习添画

农村土地确权流程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及具体操作办法包括每个村组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通俗的说就是包括每个村组所有的山水田林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包括了“林权证”、“草原证”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它相当丁身份证,其他证相当丁“工作证”。我们现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就是给农村集体土地办“身份证”,每块土 地还要编号相当丁身份证号码。整个过程是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 是一个依法依规 相互配合的过程,要使整个过程完成顺利,必须环环紧扣,不仅要讲究依 法依规,而且还要讲究程序到位。下面我就具体的操作程序给大家做个详细的说 明:(整个程序包括九个部分) (一)工作准备阶段。 此阶段的工作主要有:成立机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业务培训、权届资料整理,编制工作方案,收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成立乡(镇)集体土地确权 登记及土地权届纠纷调处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备登记所需表册及设备,收集资料。 市集体土地发证办公室收集: 涉及国土部门(土地详查等资料)、林业部门(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资料)、农业部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有关资料)、民政部门(行政勘界成果资料),水利部门(水域及水利设施的有关资料)规划部门(乡(镇)新农村规划资料和有关农村测绘成果)等等。 村小组收集:主要是权届资料: 1)土改时、“四固定”或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土地所有证、资料; 2)山林所有权证; 3)土地承包合同; 4)山林纠纷调解书;

5)有关农村土地权届制度的历史资料及集体土地所有权形成和演变的其它资料 等。 (二)发布通告阶段。 市人民政府向辖区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发布通告。通告的内容包括土地登记区的划分、土地登记的期限、收件地点、申请人应当提交的相关文件材料,以及需要通告的其他事项。这次通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张帖; 二是直接送达申请人。 (三)提出申请及申报飞地阶段。 申请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按照权届界线所封闭的宗地为基本单元申请土地登记,由村民委员会统一组织本村所辖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提出申请,其中“一村一组”或“多村一组”的以村民小组申请,“一村多组”的以联组(自然村)申请,具体操作是: (1)村民委员会根据政府通告内容向本村所辖的村民小组下发土地登记通知 书,村民小组长收到通知后,小组法人必须在通知书上签名,以示通知已收到。 ⑵ 村小组长到乡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办公室领取土地登记申请书(制作统一表格),填好后连同相关资料,一并提交到乡“三权”发证办公室,时间定在12月20日前提交。 (3)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证由土地使用者申请,也就是谁使用谁申请。因省里正准备研究出台农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的有关规定,所以这块工作先放后一步,先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的发证工作,待省里的规定出台后,再全面铺开这两个项工作。 飞地申报包括飞在本乡本村其他村小组的,飞在本乡其他村其他村小组的以及飞在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文献综述(1)

社会学研究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文献综述 朱考金,吴磊! (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南京210095) 摘要: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逆转的潮流,而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民工潮#的出现,有关农民工的研究逐渐兴起。从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如何改善这三个角度出发,对学界的研究成果作出归纳和整理,为今后继续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入;社会融合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72(2007)03?0029?04 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作为外来人口的移民群体,进入城市后如何实现与城市生活相互融合,一直是城市研究的经典命题[1]87-94。当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制约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因素以及如何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他们对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情况进行了实证或理论的探讨。 一、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 在我国,农民工在流动人口中的比重占据着绝对主导。近年来,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社会,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社会融合的前提是社会适应,因此,考察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必须参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再社会化过程,必须具备3个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这种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能够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其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条件;最后,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当地社会的接触,使他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2]。因此,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包括3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或文化层面。田凯指出,这3个不同方面是依次递进的,经济层面的适应是立足城市的基础;社会层面是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反映融入城市生活的广度;心理层面的适应是属于精神上的,反映参与城市生活的深度,只有心理和文化的适应,才说明流动人口完全地融入于城市社会。而学界对当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研究也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的。 目前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入度很低,表现为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还仅仅限于经济上的交换关系,即农民工付出劳动然后获得相应的一份报酬,这仅仅是一种城市对农民工的经济吸纳,而从城市社会的其他方面来看,农民工实际上还是被拒于门外的。这就是城市对农民工的?经济吸纳,社会拒入#的现状[3]67-69。 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方法,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进行研究,得出了相同结论。徐志旻[4]通过对福州市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发现,农民工家庭已改变某些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城市文明体系靠拢,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在 ? 29 ? 第9卷第3期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9N o.3 2007年6月Journal o f Eastern L i aoning U niversity(Socia l Sc i ences)Jun.2007 !收稿日期:2007-03-08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部分成果(06J SCS H003) 作者简介:朱考金(1973?),女,浙江台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吴磊(1984-),男,安徽宁国人,硕士,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

陕西关中农民收入现状浅析

金融暑期调研报告 姓名:朱丹 专业班级:金融101 学号:2010014032 指导教师:王静姜晗 完成时间: 2012年8月8日

陕西关中农民收入现状浅析 朱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本文着重对我校金融专业学生暑期在陕西关中地区(其中包括西安的集飞机设计、制造、鉴定、试飞、教学、研究于一体的著名中国航空城阎良区\属于渭南市的蒲城县和高新农业示范区杨凌)农村居民的收入现状、结构及变化态势以及影响因素和有无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根据已经存在的农民收入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得到新的问题,再顺势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为促进陕西农村农民的收入增长,让关中地区经济不为落后起带头作用。特别强调提高农民素质,在根本问题上解决农民的收入增长和经济腾飞。 【关键词】陕西;农民收入;收入增长;经济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our financial professional students summer in Guanzhong region of Shaanxi(including the Xi'an aircraft design, manufacturing,assembly,test,identification of teaching,research in one of the famous Chinese aviation city Yanliang District,Weinan city Pucheng county and high-tech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 in Yangling)the income of rural dweller,structur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hange trend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d has carri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an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farmers' income after analyzing new problems,then put forward relevant proposal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meopathy,in order to promote Shaanxi rural farmers income growth,let the Guanzhong region economy backward play a leading role.He laid special stress on raising the quality of farmers,to the fundamental issue to solve farmer income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 Key words ] Shaanxi; farmer income; income growth; economy 增加农村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问题,只有增加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探讨的问题。陕西作为农业大省,理应围绕“惠农、富农、强农”这个核心,建立合理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构建和谐陕西添砖加瓦。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扩大市场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有效需求要扩大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动力源。开拓农村市场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来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潜

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 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8370043.html, 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 作者:杜景莲 来源:《企业文明》2015年第10期 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亿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1.6821亿,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农民工数量还有逐年递增趋势。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对城市现代文明是个巨大的冲击。 农民工精神层面的权益缺失则不容易被发现,从而使得这一重要的“精神权益保护”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荒芜状态。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长期处于真空状态,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城市主流文化之外。 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 文化生活的极度匮乏与单调。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用于文化消费的时间少,睡觉、聊天、打牌赌钱、闲逛是他们打发空闲时间的主要方式。二是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仅限于花钱少或免费的有限项目,并主要集中在看电视、玩手机、上网、打牌等上面,其中又以看电视和玩手机为主,总体上呈简单随意、廉价免费的特点。三是兴趣品位不高,文化消费多属于消遣娱乐型,主要集中在消遣娱乐、影视节目等上面,对有关科技、文学等的关注很少。四是本地农民工仍保留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文化生活相对传统。 有着显著的农村传统文化的烙印。农民工身上具有农村传统文化的烙印,具有农民的深层次文化背景和特质。这个特质既有积极的一面:如勤劳朴实、任劳任怨、注重亲情、讲究孝道、知足常乐、知恩图报。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是小农思想严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小进则满不求跨越。二是缺少文明意识。由于农村相对城市来说,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文化教育相对薄弱,使得农民工养成许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普遍缺乏缺少法律意识,多数是法盲,在遇到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较难采取法律途径讨回公道。三是具有群体特征。由于城市的排斥,农民工有很强的血缘、亲缘和地缘等传统意识,喜欢在企业中结集“同乡会”等自发性的非正式组织以同舟共济。 遭遇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激烈冲突。表面看来,农民工与城市的冲突是一个个农民工个体的冲突,其实深层次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农民工身上所体现的传统和守成与城里人所推崇的开放和创新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冲突。农民工震惊于城市的现代文明,羡慕城市生活,希望能早日融入其中。但是由于普遍缺乏善待农民工的社会氛围,农民工的人格缺乏基本的尊重和保护。农民工从事着市民不愿意做的脏、累、差的工作,却又受到市民的冷漠和歧视。农民工虽然置身于城市,但是与城里人生活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圈子里,茫然、自卑和对外界的敌对情绪,加深了农民工的逆反心理和苦闷情绪,导致农民工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

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

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以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为视角 熊金才﹡ 摘要: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确认是集体土地流转的前提,其决定集体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人和利益的享有者,是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基础。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规定不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赋能不足以及农民土地权益法律保障缺失等,农民作为集体成员对集体土地的共有权被虚置,农民的土地利益被剥夺。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通过立法确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资格,明晰农民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中的份额,拓展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强化农民土地利益的法律保障是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也是城乡协同发展和社会公平公正的必然。关键词:农地;所有权;法律保障 On the Protection of Farmer’s Land Interes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Reform Abstract:The legal recognition of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is the base of collective land transference as well as the base for the protection of farmers’ rights to collective land, which determines the beneficiaries of respective land occupation, utility, proceeds, and disposition. Farmers’ interests on collective land, however, are deprived because of the current law ambiguilty of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rights of collective land. To access to justice and to better protect farmers’ right to collective land and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s and agricul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a should reform current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by means of legal recognization of farmers’ ownership to collective land and clarifing their respective shares to the land. Key Words: farm land; ownership; legal protection

陕西农民合作社名单

一、西安市 阎良区馥康甜瓜专业合作社 西安恒绿果菜专业合作社 西安临潼秦绿果业专业合作社 户县同兴瓜菜专业合作社 周至县华茂果品专业合作社 蓝田县沙河大樱桃专业合作社 灞桥区东李樱桃专业合作社 二、宝鸡市 眉县金桥果业专业合作社 陈仓区太公庙绿康蔬菜专业合作社宝鸡神农养殖专业合作社 千阳县兴盛乳业专业合作社 岐山县西岐民俗专业合作社 三、咸阳市 礼泉县兴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兴平市张辣妹辣蒜专业合作社 秦都区万盛蔬菜专业合作社 陕西普华兔业专业合作社 兴平市雅虎大蒜专业合作社 四、渭南市 陕西关中奶山羊专业合作社 华县立龙菜果专业合作社 韩城市联合花椒专业合作社 合阳县天马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蒲城县玉女土织布专业合作社 韩城市春丰果业专业合作社 大荔县荔民果蔬信用服务专业合作社陕西兴文麦草工艺专业合作社 蒲城县绿健农夫酥梨专业合作社 富平县科农果业专业合作社 临渭区三贤友邦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陕西鑫秦酥梨专业合作社 白水县宏达圣乡苹果专业合作社 大荔县兴旺果蔬专业合作社 五、铜川市

铜川市印台区齐威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铜川市田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宜君县绿佳源蔬菜专业合作社 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孟家塬兴果果业专业合作社 六、汉中市 西乡县城关镇五丰村富民生猪专业合作社 七、安康市 岚皋县秦巴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 旬阳县南黑山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汉阴县联发养猪专业合作社 岚皋县羚羊生态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八、商洛市 洛南县麻坪镇东方红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丹凤县华茂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丹凤县蟒岭山区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 九、延安市 宜川县兴旗果业专业合作社 宜川县祥源果业专业合作社 黄陵县阿党镇苹果专业合作社 十、榆林市 横山县双城乡羊产业专业合作社 靖边县绿源泉蔬菜专业合作社 十一、杨凌示范区 陕西揉谷果蔬专业合作社 陕西杨凌农夫果业专业合作社 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示范社(第二批)名单一、西安市 周至县三湾神舟行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考察(精)

财贸研究 2010. 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考察 冯宇李政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100083 摘要:农民土地权益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情况的直接反映。狭义上的农民土地权益主要包括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基于/产权结构要素流动0的理论分析模型,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变革下的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本质上也就是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逐步实现的过程。 关键词:土地政策; 制度变革; 农民土地权益; 产权结构; 要素流动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 02-0046-06 三农问题, 首先是农民土地权益问题。近年来, 学术界关于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的探讨日渐增多, 但研究成果大都仅以现时农民土地权益侵害问题为对象, 分别从法律制度、产权结构、经济补偿、权益维护等角度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而对于中国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的研究则十分有限。为此, 本文在系统阐释农民土地权益内涵的基础上, 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政策变革为背景, 就农民土地权益的历史变迁过程进行研究, 从而为今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农民土地权益的概念界定 农民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广义上的农民土地权益是指农民基于土地获得的全部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其他社会权益; 狭义上的农民土地权益仅指农民基于土地获得的全部经济权益, 主要包括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见图1 。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现阶段, 农民的各项土地权益问题大都是由土地经济权益所引发的, 土地经济权益是农民土地权益的基础, 没有土地经济权益, 农民的其他一切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