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诺曼底地图

最新诺曼底地图

多多制造!!诺曼底地图!

多多制造!!诺曼底地图!

诺曼底(法文:Normandie )是法国的一个地区。在行政上它被分为两个大区:上诺曼底由滨海塞纳省和厄尔省组成,下诺曼底由卡尔瓦多斯省、芒什省和奥恩省组成。诺曼底还曾是法国的一个省

中国最新版地图

中国新版地图介绍 2012年6月21,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进行的进学校、进社区、进媒体的“三进”调查活动中,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的版图是东西更宽而不是南北更长”,但正确答案却是南北更长。 该地图比例1:6 700 000,展开张贴后,宽0.86米,长1.16米。本图上中国国界线系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绘制。 中国新地图出版意义

我们看到竖版中国地图贯彻了陆海统筹的方针,为全国、全党、全军、全民认识祖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给出了科学、完整、直观、清晰、准确的疆域版图概念,深感欣慰。我国不仅有960余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还有300余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在海洋方面还很严峻,我国海洋开发任务还很艰巨与繁重,而世界又已进入21世纪海洋时代。我们为湖南地图出版社以及率先正式编辑出版竖版中国地图而欢呼! 新版地图为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梁淑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竖版中国地图将我国的海域和陆域结合在一起,整体展现出来,能让读者对我国海疆分布有完整清晰的印象。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将有力地增强他们对我国海洋疆土范围的意识,也将提高全体国民的海洋意识。“新版地图明确标识出南海诸岛的主要岛屿、礁岩以及同周边国家的海域、岛屿地理位置关系,将为我国维护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公海的海洋权益提供重要支撑”。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刘丹认为,竖版中国地图不仅在编辑意识上有所创新,也让读者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海陆疆界分布。另外,竖版中国地图将我国南海诸岛的岛屿、海域、岛礁以及与周边岛国、岛屿、岛礁的地理位置关系标注出来,将为我国处理领土争端问题提供有力的证据。 你可能对如下感兴趣:web

地图学期末试卷

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2’*10)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与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就是:( )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就是:( )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就是:( )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 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就是:( ) A、 a=b B、 a>b C、 ab C、 a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正是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 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具体建设内容: 1、“四纵”客运专线: 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京沪高铁),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 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 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地图学期末试卷

1、地图的基本特征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的数学法则 解决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的综合法则 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 地图内容的综合法则包括:1)地图内容的符号化;2)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另,我们把符号系统和制图综合统称为综合法则。 制图综合形成地图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 3)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模型—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性,并且,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性以及地理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 地图信息是由它所描述的对象的空间、时间、属性三元素构成的信息元组。 2、地图定义: 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现代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3、地图的基本内容(地图构成要素) 1)数学要素包括与地图投影有关的坐标网(平面直角坐标网(方里网、公里网)、地理坐 标网(经纬网))、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基本要素 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与该线段在椭球面上的平面投影的长度之比。 表达方式: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 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埋石点、水准点、GPS(卫星定位)等级点、独立天文点等。 2)地理要素--(图形要素)是用地图符号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以及其他要 素的总称。----主要组成部分 3)辅助要素分为读图工具和参考资料。 读图工具包括图例、图解比例尺、坡度尺、三北方向图(真北、磁北、坐标北)、图幅接合表、政治行政区划略图等内容。 4)补充说明 出版单位、成图时间、地图投影、坐标系、高程系、资料说明和资料略图等。 4、地图的分类 1)按地图主题(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按比例尺分为: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类可将其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地形图按比例分为 大比例尺地形图(大于或等于1:10万)、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和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地理图是比例尺小于1:100万的普通地图。 3)按制图区域分类:必须坚持由总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依的原则,首先是世界图,其次是

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

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 五纵 京沪线 京-津-冀-鲁苏-皖-沪 北京、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上海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 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的交通大动脉。 京九线 京-津-冀-鲁-豫-皖-赣-粤-港 北京-霸州-衡水-商丘-潢川-麻城-九江-南昌-赣州-龙川-深圳-九龙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缓解京广线、京湖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辞富,维护港澳的稳定繁荣。

京广线 京-冀-豫-鄂-湘-粤 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韶关-广州 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珠江三角洲 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我国铁路网的中轴,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焦柳线 豫-鄂-湘-桂 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 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两广丘陵 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能力,分流京广线运量。 宝成-成昆线 陕-甘-川-滇 宝鸡-成都-攀枝花-昆明 秦巴山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 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 三横 京包-包兰线 京-冀-晋-内蒙古-宁-甘 北京-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中卫-兰州 冀北山地-内蒙古自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海线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 陇海-兰新线 苏-皖-豫-陕-甘-新 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黄淮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 沟通东部和西北,促进西北发展,巩固边防,横向联合贯亚欧为主的第二条大陆梅,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沪-浙-赣-湘-黔-滇 上海-杭州-鹰潭-萍乡-贵阳-六盘水-昆明 长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东、中南、西南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

地图学期末试卷

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2’*10)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 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A. a=b B. a>b C. ab C. a

2011年地图学_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折(每题2分,共20分) 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C )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C )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 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 )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 )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A )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C )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 道附近 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D ) A. a=b B. a>b C. a

武汉大学地图学试卷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地图学》试卷A 一、判断题(20’每题2’) 1、图号为K53E023006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沈括最早提出了制图六体。()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圆锥投影的等变形线是放射状的。() 5、我国1:2千的普通地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6、用比率符号表示数量时是根据符号的面积比计算的。() 7、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8、色光的混合是加色法混合。() 9、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10、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二、名词解释(30’每题5’) 1、数字地图 2、变形椭圆 3、普通地图 4、范围法 5、量表系统 6、地图适宜载负量

三、问答题(40’)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3、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区别是什么? 5、图形视觉感受的认识过程? 6、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成图过程是什么? 7、当境界线以河流分界时其图形如何描绘? 8、制图数据的来源有哪些? 四、综述(1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地图学》试卷B 一、判断题(20’) 1、图号为K49D005012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等角割圆锥投影两条标准纬线之间的长度比为1()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5、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6、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中国铁路干线图三横五纵

中国铁路干线图(三横五纵) 五纵(南北向):?1:京沪线:(1)跨过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苏,皖,沪?(2):经过的城市:北京。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3):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 角洲 (4):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与华东,就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 2:京九线:(1):跨越的省市区: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2):经过的城市:北京,霸州,衡水,商丘,阜阳,麻城,九江,南昌,赣州,龙川,深圳,香港?(3):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 丘陵,珠江三角洲?(4)重要意义: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 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3:京广线:(1):跨过的省市区:京,冀,豫,鄂,湘,粤 (2):经过的城市: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韶关,广州?(3)经过的地形区: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 珠江三角洲 (4):重要意义: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就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 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4:焦柳线:(1):跨越的省市区:豫,鄂,湘,桂?(2)经过的城市: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 (3):经过的地形区: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两广丘陵?(4):重 要意义: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线的运量 5:宝成——成昆线:(1):跨越的省市区:陕,甘,川,滇?(2):经过的城市:

宝鸡,成都,攀枝花,昆明?(3):经过的地形区:秦巴山地,成都平原,云 贵高原?(4):重要意义: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 ?三横(东西向): 1:京包——包兰线:(1):跨越的省市区:京,冀,晋,内蒙古,宁,甘?(2)经过的城市:北京,大同,集宁,呼与浩特市,包头,银川,中卫,兰州?(3):经过的地形区:晋北山地,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 (4):重要意义: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2:陇海——兰新线:(1):跨越的省市区:苏,皖,豫,陕,甘,新 (2):经过的城市: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3):经过的地形区:黄淮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4):重要意义:沟通东部与西北部,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横贯亚欧的第二条大陆桥,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3: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1):跨越的省市区:沪,浙,赣,湘,黔,滇 (2):经过的城市:上海,杭州,鹰潭,萍乡,株洲,怀化,贵阳,六盘水,昆 明?(3):经过的地形区:长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4):重要意义: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中,中南,西南之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 辅相成

地图学期末考试答案

地图的基本特征 1、地图的数学基础 2、使用了特殊的符号与注记 3、实施了地图概括(制图综合) 地图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 第一是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的矛盾 第二个矛盾: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面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结论:解决曲面和平面矛盾的数学法则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一个基本特性。自从人们将地球表面描绘到平面上来的时候,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面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就存在了。解决这一矛盾,产生了地图表象的“抽象”法则或“综合”法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图内容的符号化;二是地图内容 的简化(选取、化简和概括)。 地图上的符号能起到定位、定性、定量的作用。 1、能分类分级地表示复杂的事物和现象。 2、表示实地形体虽小,但有重要意义的物体。 3、表示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 4、表示地面上被遮盖的物体。 5、表示无形的现象。 地图的基本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地理要素。 地图的功能 1、地图的模拟功能 2、地图的空间信息载负功能 3、地图的空间信息传输功能 4、地图的空间认识功能 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及其《禹贡地域图十八篇》 朱思本的《舆地图》与元代前的地图 明代的各种地图及《郑和航海图》 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测量学、地理学、地名学色彩学与美学、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心理学符号学、地理信息系统、数学 数学要素: 坐标网:地理坐标网、直角坐标网 控制点:(大比例尺图上) 比例尺:地图相对实地的缩小程度 定向:地图上图形的方向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 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 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它实际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地球物理表面。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 椭球体三要素:

地图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地图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地图构成要素为:、、和。 2、每一种彩色视觉都可依据三个特性进行度量,即、 和。 3. 通常居民地注记使用体,而山脉则用体进行注记。 4、我国最早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是由晋朝的地图学家创立的。 5、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和控制点等。 6、北京54坐标系统采用的椭球为。 7、面积比P与最大长度比a和最小长度比b的关系为:p= 。 8、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 三个方面。 9、注记在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四种:水平字列、、和雁 行字列。 二、选择题 1、一条公路长8.1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8.1厘米,则该图属于:()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投影后经纬线垂直的投影必是等角投影 B. 等角投影的经纬线必垂直 C. 投影后经纬线垂直的投影不是等角投影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25万,在该地图上A区域有居民点100个,则根据开方根规律法,在不考虑符号尺寸和地物重要性的情况下,以该1:25万地图为原始资料编绘得到的1:100万地图上A区域应选取的居民点个数为:() A. 50个 B. 10个 C. 45个 D.20个 9、关于点值法和分区统计图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值法的概括程度高于分区统计图法 B.点值法的概括程度低于分区统计图法 C.点值法的概括程度等于分区统计图法 D.两者不可比较 10、关于命名量表和顺序量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名量表的等级高于顺序量表 B.命名量表的等级低于顺序量表 C.命名量表的等级等于顺序量表 D.二者的等级不可比较 11、《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它的是() A.沈括 B.魏源 C.裴秀 D.贾耽 12、以下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的是() A.1:30万 B. 1:25万 C. 1:35万 D. 1:15万 13、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点的方法称为() A.地图投影 B. 投影变换 C. 解析投影 D.几何投影 14、我国地形图常用的高斯投影是指() A.等角横割圆柱投影 B. 等角横割椭圆柱投影 C. 等角横切圆柱投影 D. 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15、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被称为() A.矢量地图 B. 电子地图 C. 栅格地图 D.数字地图

地图学期末复习题库完整

地图学题库 一、判断题 1.地图、航空像片、风景画都具有可量测性。× 2.地图上表示各种信息是通过特殊的地图符号系统来实现的。√ 3.地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核心。√ 4.地图上通常用地图符号的图形、色彩的变化来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用地图符号的尺寸 变化来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 5.1:150万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6.普通地图是以表示某一项或几项要素为主的地图。× 7.高程基准面和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重合的。× 8.海洋部分的水深是根据"平均海水面"自上而下计算的。× 9.山头等高线与凹地等高线相套,则相套的两条等高线同高。√ 10.石油输出图中,主要采用的表示方法是运动线法。√ 11.在计算机制图的条件下,地图原图编绘和地图出版准备仍有严格界限。× 12.地图制作的方法通常为实测成图和数字制图。× 13.编绘成图的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14.概括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的化简。× 15.制图物体选取和形状概括都不能引起数量标志的变化。× 16.制图综合中的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17.计算机制图时,夸大也是通过对制图数据进行修改来实现的。√ 18.地图比例尺影响地图制图综合的方向和综合程度。√ 19.制图综合程度的大小只受图解尺寸的影响。× 20.地图载负量分为长度载负量和数值载负量。× 21.在彩色地图上,等高线通常不算载负量。√ 22.海洋中的岛屿图形只能选取或舍弃,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几个小岛合成一个大的岛屿。√ 23.在概括河流图形时,首先要研究河流的弯曲形状和曲折系数。(√) 24.河流经过图形概括,其长度保持不变。(×) 25.河心岛单独存在时,可以取舍,也可以合并。(×) 26.湖泊一般只能取舍,不能合并。(√) 27.在概括水库图形时不需顾及到等高线的概括。(×) 28.河流选取标准通常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围值;通常在高密度区采用高标准,低密 度区采取低标准。(√) 29.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河流舍弃愈来愈多,实地密度不断减少,图上密度却不断增大。 (√) 30.道路稀疏地区,道路网眼面积小。(×) 31.道路等级高,概括程度大;等级低,概括程度小。(×) 32.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各地区居民地的数量差别越来越大。(×) 33.取舍居民地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居民地的大小。(×) 34.最高的山顶必须选取,独立的山顶不能合并。(√)

地图学期末考试内部资料

地图学复习资料 地图的基本特征 1、地图的数学基础 2、使用了特殊的符号与注记 3、实施了地图概括(制图综合) 地图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 第一是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的矛盾 第二个矛盾: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面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结论:解决曲面和平面矛盾的数学法则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一个基本特性。自从人们将地球表面描绘到平面上来的时候,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面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就存在了。解决这一矛盾,产生了地图表象的“抽象”法则或“综合”法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图内容的符号化;二是地图内容的简化(选取、化简和概括)。 地图上的符号能起到定位、定性、定量的作用。 1、能分类分级地表示复杂的事物和现象。 2、表示实地形体虽小,但有重要意义的物体。 3、表示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 4、表示地面上被遮盖的物体。 5、表示无形的现象。 地图的基本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地理要素。 地图的功能 1、地图的模拟功能 2、地图的空间信息载负功能 3、地图的空间信息传输功能 4、地图的空间认识功能 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及其《禹贡地域图十八篇》 朱思本的《舆地图》与元代前的地图 明代的各种地图及《郑和航海图》 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测量学、地理学、地名学色彩学与美学、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心理学符号学、地理信息系统、数学 数学要素: 坐标网:地理坐标网、直角坐标网 控制点:(大比例尺图上) 比例尺:地图相对实地的缩小程度 定向:地图上图形的方向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 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它实际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地球物理表面。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

地图学 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学习-----好资料 一、选折(每题2分,共20分) 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C )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C )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 )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 )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A )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C )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 道附近 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D ) A. a=b B. a>b C. a

地图学期末复习题全

第一章 1.地图的基本特性: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2)、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3)、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定义: 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地图是地球表面在平面上的缩小图形 ①传统定义: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到平面上的图像。 ②现代定义: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构成要素 (1)、.数学要素:控制和确定地图上地理要素与地面事物的相对位置,是地图的“骨架”。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 (2)图形要素: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符号、文字注记。反映制图对象相对地理位置及与地理环境间联系的要素。 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地貌、气象、动物、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地理要素:居民地、人口、政治界线、产值、交通线、设施、军事(3)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接图表;图廓 ;分度带; 量图用表 ;附图; 编图资料 (4) 补充说明 4、地图制作方法 (1)、传统实测成图法:通过实地测量而制成地图的方法。地面实测成图 (2)、传统编绘成图法;根据已有的地图或其他编图资料,在室内编制新图的方法。 特点:图→图 (3)、遥感制图法遥感(RS):借助传感器对地物的发射反射的电磁波进行接收分析,揭示物体的特性及其变化的综合性的探测技术。 (4)、计算机地图制图法地图资料(数字化)计算机处理(机助综合);数字地图(绘图机);输出;制印特点:数字→图 5、地图的功能 (1)认识功能 作为表达空间现象一种主要的图形形式,它的认知功能表现在许多方面: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提供空间分布物体和现象的尺寸、维数、范围等概念,形成正确的对比概念、图形感受及制图对象空间立体分布和时间过程变化;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2)模拟功能;;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与概念模型之分。概念模型是对实体的一种概括与抽象。 ex: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形态;地震、火山带→板块学说 (3)信息的载负和传输功能 地图能容纳和贮存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是空间信息的理想载体,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两部分组成: 6、地图的类型

地图学期末复习

二、名词解释 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3.真子午线: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真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4.磁子午线: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磁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10.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11. 三北方向: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有三种指向北方的线,即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线,称为三北方向线。这三种方向线虽然都是指向北方,但这些北方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分别称为真北、磁北和坐标北,统称为三北方向。 12. 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形成的形体称为大地体,是一种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可以称大地体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13.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14. 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15. 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 21. 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30. 等变形线:就是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31. 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32. 圆住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33.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34.等角航线:就是指地球表面上与经线交角都相同的曲线,或者说是地球上两点间的一条等方位线。 35.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以椭圆柱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36. 墨卡托投影:是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由德国制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创拟的。用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体面切于赤道,按等角条件,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体面上,沿某一母线将圆柱体面剖开,展成平面,即可构成墨卡托投影。 37.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40. 分区统计图:代表区域的点状符号,定位在这个区域的重心位置上的地图。 41. 定位符号图:把点状符号配置在数据中心位置上的专题地图。42. 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貌、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43. 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44.地理图:是指概括程度比较高,以反映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一种普通地图。

(完整word版)历史地理学期末试题总结.docx

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在我国历史地理有着悠久的历史。 2、历史地理学:简单的说,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 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融学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是相关学科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3、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①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尚书·禹贡》、《山海经》。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② 成熟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的出现。同时出现了很多区域和要素 系统地理著作,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等。已经出现了地图学和编制地图的 理论。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沿革地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编绘地图。 ③ 发展时期——唐宋元时期 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的出现:《元和郡县图志》开始,这个时期,出现了《太平寰宇 纪》、《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除此之外,大量边疆地理著作的出现:《大唐西域记》和《诸番志》等。 二是专门出现了一种学问——沿革地理。代表人物是王应麟、胡三省。 ④ 繁荣时期——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大量方志的出现。据记载明清两朝一共出现了8400 多种方志,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明清之际,很多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 的历史地理菱出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徐霞客《徐霞客 游记》、王士性的《五岳游草》等等。 4、《禹贡》:成书于战国之世,全书以1193 个字概述了当时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内容。作者在 最主要的“九州”一章中,假托大禹治水所划分的政治疆界,而以天然的山、河、海为标志, 把全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粱、雍九州,也就是九个区域。每州分叙其山 川、湖泊、物产、贡赋、交通及少数民族居住的情况,还区分各州土壤的颜色、肥力以及田 赋的等级。 5、《山海经》: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山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前八至 前三世纪)。分东、南、西、北、中五部,共五卷,因称《五藏山经》。书中以今山西省西南隅和 河南省西部为《中山经》的主要部分。《海经》八卷、《大荒经》并附《海内经》共五卷,据陆侃如先生考证,分别为西汉及西汉以后人所作。这两部分记录了古代对远方的地理知识, 内容带有许多怪异和迷信的传说。西方学者也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古的旅行指南”。 6、《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记述 对象不限于西汉,而是考诗书,推表山川,上缀《禹贡》、《春秋》,下及战国、秦汉。 7、制图六体:裴秀——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创立了“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尺)、 “准望”(方位)、“道里”(实际距离里数)、“高下”(因地形高下而道里有了远近)、“方邪” 和“迂直”(因道路的斜正曲直而道里有了参差)。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8、唐宋以来,中国有哪些地理总志? 《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圣朝混一方舆胜览》 9、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的性质 第一从属于地理学的观点 历史阶段地理学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卫生变迁及其规律,这个地理环境即指自然 地理环境,也包括人文地理环境,所以历史地理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属于地理学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