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题2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题2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题2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二(答案)

(主观卷)

4.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三个阶段中引发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20分)

答案:引发期(20世纪30年代末~70年代末),大约40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引进西方语言学理论,解决汉语的问题,同时注意观察发现汉语自身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语法学论著。这些论著主要有: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商务印书馆。

《中国语法理论》,1945.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纲要》,1946.开明书店。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商务印书馆。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8.开明书店。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说“的”》,《中国语文》,1961.12月号。

《句法结构》,《中国语文》,1962.8~9月号

(二)学术气氛活跃。

从3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曾经有过几场重要的语法问题大讨论,值得一提的有下边几次。

1. 1938~1943年的“中国文法革新讨论”。

2. 195

3.9~1955.5的汉语“词类问题的讨论”。

3. 1955.7~1956.4的汉语“主宾语问题讨论”。

4. 1957.1~12的汉语“单复句问题的讨论”。

5. 1959.3~1961的“语法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的讨论。

(三)教学语法得到重视。

第一阶段实际上没有所谓的教学语法,语言教学大多使用专家著作进行。而且,当时从事语言学习的人数也比较少,语法专著都比较注重实用,因而各家之间的矛盾不突出,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语法专著多了,语法学习者也多了,各家体系之间的分歧也明显起来。很显然,这种分歧不利于教学,因而有必要让专家们坐到一起来共同拟订一份使用于广泛应用的教学语法系统。从1951年开始,经多方协作、酝酿,最终于1956年1月制定、公布了《暂拟教学语法系统》,同年4月,又出版了《汉语》课本三、四、五册(语法部分)。(四)重视对于汉语语法特点的发掘与研究。

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开始有意识地探讨汉语语法特征。

王力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汉语语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词序固定。

相同的句法结构成分而使用了不同的铺排顺序往往造成不同结构类型的句法结构。如:写完了信(动宾)→信写完了(主谓)

2. 虚词运用多。

许多在西方语言中使用词形变化来表现的语法意义在汉语中往往是通过附加虚词的方式来表示的。比如:

~着|~了|~过

另外,汉语中的语气词的使用也是西方语言所没有的。

3. 语法成分之间的“意合”特点。

“意合”是在王力著作中最早提出来的。其基本涵义是:和西方语言的“形合”不同的是,汉语在表述过程中,在语义内容能够得到正常的表达的情况下,常常隐慝、省略一些作为句法组合标记的句法成分。

例如,汉语句子经常省略作为句子完整形式标志的主语(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自述省等等)。

关联词语本来是标示两个以上小句句件联结的,但是在汉语表述过程中,尤其是在口语中,这种作为小句联结标记的关联词语却经常缺省:

(如果)他来了,(那么)我马上就走。

表示汉语时间、处所的介词在使用过程中也常常缺省:

(在)三年之前,他就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

(靠)西边,有一张木床。

汉语的这种关注语义内容的表述而不重视相关形式特征的完整特性,正如孔子所说的“辞达意而已”。

吕叔湘也指出汉语语法的两个特点是:

1. 没有形态变化。

2. 常常省略虚词。这一点和王力的“意合”特征相近。

高名凯谈到的汉语语法特点主要有两点:

1. 汉语语法单位及其特征只有在句子中才能得到体现,因此,汉语应重视句法的研究。

2. 汉语用较多的蔟词来表达语法范畴,所以,汉语应重视对于虚词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学者所谈到的汉语语法特点和现阶段汉语语法学者们的看法比较接近,因而是值得重视的,这实际上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引发”与“套用”是有实质区别的。(五)语法分析的方法也有了变化。

60年代之前,汉语语法分析的方法只有句子成分分析法一种。到了中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结构主义的语法理论尤其是美国描写语法理论被系统地引进并用于汉语事实的分析过程中来。丁声树等编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12,商务)就是最为主要的标志。以此为契机,层次分析法也由此在汉语语法分析中安家落户了。

2.谈谈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20分)

答案:(一)句子成分分析的主要作用

作为一种语法分析的方法,句子成分分析自从引进之后,对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起到过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其他方法引进到汉语中来之前,汉语语法研究者就是靠这种方法建立汉语语法学、普及汉语语法知识的。总之,句子成分分析在汉语语法教学和研究中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

通常人们谈到句子成分分析的优点、作用,经常提到以下几点:

1.容易抓住句子的主干,明确句子的格局。

2.有利于检查句子搭配上的错误。

3.可以帮助初学者阅读、理解句子。

句子成分分析的上述三个优点都缘于“找中心”的特色。现在人们已经看到,“找中心”的方法是有严重缺陷的,所以上述几个基于“找中心”的评价就难免存在偏颇,对句子成分分析的优点不宜估计过高。

(二)句子成分分析的主要局限

从现在的观点看,句子成分分析的主要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范围窄,对于语言事实的解释能力有限。

第一,句子成分分析只适用于句法分析,不适用于词法分析,即不能用于合成词内部构

造的分析,原因在于只有词或者词以上的单位才有可能成为句子成分。

第二,在句法分析中,句子成分分析只适用于单句结构的分析,而不适用于复句结构的分析。

第三,即使用于分析单句结构,仍然有许多的局限,具体表现是:

(1)句子成分分析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找中心”的方式来确定句子的主干,但汉语中相当多的句子光靠句子的主干是不能成立的:

[1]他从小贪图安逸。(*他+贪图)

[2]他的想法合乎事实。(*想法合乎)

[3]旧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4]合格产品占百分之九十。(*产品占)

(2)上述各例中的“主干”都是不成立的,它们当然不能代表句子的“基本意思”,因为在汉语中,它们都“没意思”;而且这类现象在汉语中的存在是大量的。其原因是:

a.汉语中有许多动词不能单独作述语核心,这些词被单独拿出来作为“主干成分”,句子的主干就不能成立。比如,

贪图合乎背离介乎给以安慰遇见怨……

b.汉语中有些名词只有带上定语构成名词性偏正短语之后,才能与某些动词组合。由这些名词和动词构成的“主干”也是不成立的:

*培养品德/学习品德──培养良好的品德/学习他的品德

*清除思想/树立思想──清除坏思想/树立乐于助人的思想

2.汉语有些句子中的主干成立,但不表示原句的基本意思,甚至相反。有以下几种情况。

a.句子含有否定词:

[1]我弟弟不喜欢京剧。(≠弟弟喜欢)

[2]他晾的衣服没收进来。(≠衣服收进来)。

[3]我们都听不懂。(≠我们听)

b.有的动词带不带宾语意思不同,这类动词充当主干成分时,“主干”的意思就可能与原句的意思不同:

[1]他死了爸爸。(≠他死)

[2]秦国亡了赵国。(≠秦国亡)

[3]北京队大败安徽队。(≠北京队败)

c.兼作动词的形容词充当“主干”成分时,“主干”与原句意不同:

[1]日夜商店大大方便了群众。(≠商店方便)

[2]你可便宜了他。(≠你便宜)

[3]他的话振奋了大家的精神。(≠话振奋)

d.有些名词带上宾语之后,所指与原名词不同甚至相反,这类名词充当句子主干成分时句子的主干意思不是句子的基本意思:

[1]无原则的团结对事业有害。(≠团结有害)

[2]假学者应该开除。(≠学者开除)

[3]他是一个口头的实干家。(≠他是实干家)

除了上边说的几种情况之外,还有一些句子的“主干”不能很好地代表句子的基本意思:

[1]他讲得很生动。

[2]他给我们讲故事。

[3]他早就讲完了。

[4]他讲累了。

[5]他讲了十分钟的注意事项。

[6]他讲得清楚。

上述句子的“主干”都是“他讲”,但很显然,各句的意思都有差异。

3.许多重要的语法现象不能通过句子成分分析得到揭示。

(1)很+VP,比如:

在上边的两种分析模式中,b分析属于层次分析,它可以很好地分析各种“很+VP”的具体实例:分析后得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一个能明确说出的语法单位,都有意义。a分析显然不能很好地处理“很+VP”的问题,其中的“很讲”是没有意义的,不可理解的。诸如此类的还有:

很有意见很解决问题很说了一阵话很看得起……

类似的实例都不能通过a分析得到很好的处理。

类似的现象还如:

[1]你就白白送给他?(*你[就][白白]干)

[2]我白白干了一天。(*我[白白]干)

(2)歧义分化

歧义句式又称多义句式,它的存在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研究、分解歧义句式对于研究揭示语法规律及语言运用都有实际意义。

在分化歧义方面,句子成分分析对于一些关涉到句子成分变异的歧义句式(因相同的词语在句中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而使句子具有不同的意义的现象)的分化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例如:

[1]我们|五个人一组。(我们每五个人分为一组/分组的方案)

(我们)五个人|一组。(我们组有五个人)

[2]他|穿<好>衣服,(就回去了。)

他|穿(好)衣服,(就把旧衣服扔了。)

但是,对于不涉及句子成分变异的歧义句式的分化就不能分解了:

[4](那块)布|染<红>了一点儿。(那块布染后变红了一点儿/染得过于红了一点儿)

[5](这个)坑|挖<深>了三尺。(这个坑挖后变深了/挖得过于深了)

4.严重忽视语言单位组合的层次性。

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在组合上往往不是一字排开,而是有一定顺序的,而这个先后顺序就是组合上的层次性或层级性。如:

这种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相临的成分未必就有联系。

语言单位的层次性是句子成分分析所不能揭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它的操作方式是将所有的成分都摆在一条线上加以区别、界定。并在客观上认定,相邻近的成分通常是有结构关系的,三个以上的成分构成的句法组合是一种线性的组合。

也有专家曾经力主句子成分分析也是讲究句子组合有层次性的。例如,史存直说句子成分分析在分析句子的时候首先将句子划分为主语和谓语这就是讲究层次性。但一般认为,这里的层次是句子层的层次性而不是句子内部各词语在组合上的层次性。一句话,句子成分分析对于句子内部各语言单位之间在构成上的层次性是不够重视的,这也是它的致命的弱点。

总之,句子成分分析有值得借鉴之处,对于语言事实也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在汉语法研究中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严重忽视句子组合上的层次性,所以,对于语言现象的解释不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方面,都有局限,因而有必要作出全面的革新。

3.汉语语法学者在使用层次分析法的时候,对美国描写语法学派的层次分析法作了哪些改进?

为什么?请举例说明。(20分)

答案:在操作上,和目前汉语语法学者不同的是,美国描写语法学派在运用层次分析的时候,通常只讲切分不讲定性。也就是只要求指出一个句法结构的结构层次以及找出每个层次上的直接构成成分,而不要求说明各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具体原因大致有两点:

1.传统的研究对象和习惯的影响。层次分析最早是在分析印地安语的过程中形成的。最初的学者们对于研究对象的意义并不理解,就只能采取一种从形式入手的方法,通过选取、比较大量的语料,确定分析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描写语法的本质工作过程就是要区分一种语言中的各级各类语法单位,探讨这些语言单位相互构成的规则,而这些内容是只通过形式上的分析大多可以实现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分布、扩展、替换等等具体的分析手段实际上体现了描写语法的这方面的特点。

2.在现代英语中,词类在句子中的语法表现是有特定形式标志的,这就是词的形态标志,如名词的数、格的标志; 动词的时、体标志等等,这使得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如名词与主宾语对应; 形容词与定语对应等等。这样,词语的搭配关系可以反映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

但是,汉语中的词没有明显的、一贯到底的形态标记,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没有这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光看词语的搭配往往不能明确地知道它们之间的句法结构关系是什么。比如:

(1)汉语中的NP+VP未必就是主谓结构关系,而可能是其它类型的结构关系:

儿童教育|市场管理|农村调查|课堂教学|民俗研究|出版计划|指导教师

上述各例都是偏正结构而不是主谓结构。

(2)汉语的主谓结构也不一定是NP+VP,而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组合:

a.NP+NP:今天春节|我北京人|小王三十二

b.VP+VP:改了就好|来是对的|打人犯法

c.VP+NP:解说:赵忠祥|化装:XXX

让汉语语法学者直接受到震动的是,在具体操作上只切分不定性有时会造成层次相同而内部结构不同的两个句法结构的“同构假相”:

鉴于上述种种情况,汉语语法学者们在使用层次分析处理汉语语言事实的时候,通常是先切分得到两个直接成分,紧接着确定并标明两个直接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这本质上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作法,但在客观上确实是汉语的语法学者们对层次分析法的创造性的改造和发展或者贡献,运用于汉语语法分析的层次分析具有中国特色。

汉语语法学者们在使用这种方法处理汉语语法现象的时候,处于汉语自身的特点而对它进行了改造。在具体分析汉语语法现象的时候,一要进行切分,二要定性:对切分得到的两个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加以说明、标示。

4.请用层次分析法分化下列句子的歧义。(20分)

①咬死了猎人的狗。

②对厂长的意见我并不了解。

咬死了猎人的狗。

1 2 (述宾)

3 4 (偏正)意思是“把猎人的狗咬死了”

咬死了猎人的狗。

1 2 (偏正)

3 4 (述宾)意思是“那条把猎人咬死了的狗”

第二句请仿照第一句做

5.简述语义特征分析的主要作用。(20分)

语言研究乃至语法分析有两种方式:描写和解释。

a.描写的目的在于:分析、研究对象“是什么”或“怎么样”。

b.解释的目标在于:分析、研究对象的现状形成的前因后果,回答“为什么”。

在这方面,已经涉及到的几种汉语语法学分析方法的分工是有所不同的:

可以看到,语义特征分析与前边几种分析方法的主要差异在于,它是一种以语义因素为主要观察目标的、以解释为主要追求目标的一种研究方法。这实际上就是语义特征分析的主要作用──就某种句法形式上的问题进行某种语义上的解释。这种解释功能范围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解释词语搭配

词语搭配到底属于语义问题还是语法问题? 语法学界早期是有争议的,有人说属于语义问题,不涉及语法。也有人说属于语法问题,不涉及语义。现在看来,上述说法都是有偏颇的。最简单的实例就是:如果一个组合体在语法上是完全成立的,但在意义上是不可接受的,这时,就需要从语义方面找到解释。如:

a.一群群人/马/牛/羊/鸡……──Na[+生命]

b.*一群群木头/石头/死人……──Nb[-生命]

c.孩子/猴子……吃面包──────Nc[+生命]

d.*桌子/死人……吃面包─────Nd[-生命]

e.吃饭、菜、包子……──────Ne[+生命](“粥”例外)

f.*喝汤、奶、饮料……─────Nf[-生命]

再比如:

“NP了,S。”中,NP的出现是有选择的:

2.解释句法结构分化的原因

前文曾经谈到“台上坐着人”和“台上演着戏”为什么分属于两类不同的格式:

通过变换分析,使表面上看来别无二致的格式得到分化。

3.解释造成歧义的原因

如前所述,一些由于内部语义因素不同而造成的歧义现象可以运用变换分析得到分化:再比如:

通过变换分析,使歧义得到分化。从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所谓歧义分化的本质在于:通过一定手段,使特定的语义内容与特定的表达形式对应起来。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 1.介绍与说明:“是”字句 (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否定式:A不是B。疑问式:A是B+吗?(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2.疑问句(1) (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 (2)用法:用“肯定句+吗”,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用“否定 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 /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 3.否定的表达 (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 4.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 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 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 样的+中心语”的问题。 所属关系的表达(1):名词/代词+的+名词 所属关系的表达(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 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 5.疑问句(2):特指问句 (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 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 (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询问句子 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置上。 6.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 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肯定式:主语+有+宾语。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 7.汉语数字的读法 (1)1~100数字的读法 (2)询问10以内的数目:用“几” (3)询问10以上的数目:用“多少” (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 二/两+量词二十/百第二、二月、二楼 (5)100以上数字的读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

语法40项 1.助词“着” 表示行为、动作状态的持续。 ?让每位同学拿起一样东西,然后开始教学。 ?归纳并板书“V+着”,指出其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让学生描述教室里的东西,如“教室的门关着”“老师戴着眼镜”,等等。 ?以对话的方式练习存现句: 地图在哪里挂着? 地图在墙上挂着。 老师在哪里站着? 老师在教室前面站着。 让学生归纳格式:“A+在+地方+V+着”。 操练,用“着”描述学生的外貌和穿着,让别的同学猜测描述的人是谁。 2.句末“了” 句末“了”主要有三种用法: 1.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 2.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 3.肯定某个事实。 ?先讲解1,“太……了”中的“了”表示感叹语气,用于评价。芒果太贵了。

玛丽太漂亮了。 天气太好了。 ?再讲2,关着门,让学生描述。门再打开,引导学生说“门开了” ?板书“句末V/Adj+了”表示发生了变化,再给出几张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 ?最后讲3,展示例句 我们是朋友10年了,我们早就是朋友了。 3.量词 ?汉语的数词和普通名词之间有量词。 ?“个”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是比较通用的个体量词。 一个面包 一个学生 一个杯子 ?根据具体情况做一定的解释:扁扁平平的是“张”,长长细细的是“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练习,教师帮助纠 正和积累,每次积累的数量不宜过多,5个一组,1-2组比较合 适。 ?可以通过量词填空和量词搭配比赛的方式进行课堂练习,活跃气氛。 4.介词结构中的方位词 ?给出偏误

衣服放在床书本在桌子 ?汉语表示方位,必须在名词后面加上方位词(上、下、左、右、里、外、前、后……) ?讲清楚“处所”和“普通名词”的区别: 在学校上课在商店买东西字典放在教室 在床上躺着书放在桌子上衣服挂在衣柜里 ?帮学生建立“在……上”“在……之中”的框架,然后给出房间布置图或地图进行练习。 5.离合词的个别教学 把离合词放在格式中进行教学。 玛丽和谁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一面。 ?“玛丽见面同学”是错误的。 ?帮助学生总结“见面”的用法。 6.离合词的总结性教学 ?当学生学习了若干个离合词之后,就可以进行总结性教学。?请同学回忆学习过的“离合词”,如:见面洗澡游泳跑步结婚帮忙 ?讲解离合词的特点:V和O之间可以加入“着、了、过”,还可以加入表数量和性质的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词语是区别词的是()。 [A] 平常[B] 日常[C] 丰富[D] 富有 2、下列各组动词中都是不及物动词的是()。 [A] “出发”和“进行”[B] “咳嗽”和“毕业” [C] “成功”和“觉得”[D] “学习”和“休息” 3、成语“赏心悦目”的结构类型是()。 [A] 主谓并列[B] 述宾并列[C] 定中并列[D] 状中并列 4、下列各词中,不是集体量词的是()。 [A] 对[B] 群[C] 件[D] 打 5、“他连一口饭都没吃。”这一句式是()。 [A] 比较句[B] “把”字句[C] “连”字句[D] 被动句 6、教学语法又叫(),是根据教学需求而制定的语法体系, [A] 教材语法[B] 专家语法[C] 课堂语法[D] 学校语法 7、下列属于介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的句子是()。 [A] 进来参观的客人[B] 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 [C] 让他过去的时候[D] 不好的征兆 8、在受事主语句中,当主语是无生命体或者虽然是有生命体但不至于被误认为是后面动作的施事的时候,就可使用()。 [A] 意念被动句[B] “把”字句[C] “由”字句[D] “被”字句 9、“绝”和“绝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上。 [A] 句类[B] 肯定和否定[C] 音节[D] 位置 10、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非持续性动词的是()。 [A] 死[B] 听[C] 看见[D] 倒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十八节汉语语法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一、面向新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的状况 (一)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考验 经过整整一个世纪,汉语语法研究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语言事实的描写上,或者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的运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理论的介绍和运用,对汉语语法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语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很大的突破。过去的深厚基础与发展态势,为21世纪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营建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发展势必会遇到新的困难,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将会受到极为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理论上的合理解释和应用上的直接服务。正如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所说的“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2000)。 (二)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要做的工作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理论上的重新解释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建立功能范畴观 语言靠组合和聚合两根轴来运转,就聚合关系而言,不仅体现在词类、句法结构关系等方面,表达同一类范畴意义的不同手段也可以形成一个聚合。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功能范畴的观点研究同一范畴不同表达手段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价值,对于认识相关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会有所帮助。如语气范畴,其表达手段涉及到语气词、语调、语气副词、助动词、甚至某些相对稳定的结构;量的范畴涉及到数量词、某些形容词、副词、词的重叠形式等。时间范畴涉及到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动态助词甚至某些句末语气词等。 (2)对语用因素进行句法处理 语言现象是句法、语义、语用的统一体,过去所总结的语法规则实际上是包含了句法规则和语用规则的。结构主义的语法分析基于句法结构体中某一成分在组合和聚合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如对于现代汉语中的“句中语气词”,根据结构主义理论,它们出现在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主要起停顿、舒缓语气的作用。从功能主义角度看,此类词是说话人对句子心理结构切分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功能标记,而非句法标记。但上述两种分析都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句法和语用的“剥离”,对于语法规则的总结以及提高语法规则的有效性,是十分有益的。但这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语用因素的范围有多大,语法分析中如何处理此类语用因素、语用成分及其形式特征是什么,语用成分有何句法地位等。 2、应用上的直接服务 从语法研究的应用价值看,主要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和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上。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的论文中有过较为恰当的提法:这两方面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来说,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试金石。研究中得到的语法规则,拿到这两个领域中去用,立刻就可以看出哪些行,哪些还不行,或者说还不太行。可以这么说,语法规则直接服务于这两个领域“适切度”的高低,也是检验我们语法研究成果优劣的一个标志。 就目前情况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脱节依然是比较突出的现象。这种脱节现象的产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后题教学文稿

1、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那为什么这种联系既经确定之后就不能随便改变?如何理解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取决于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谓“能指”,是指显示的事物,所谓“所指”,是指被代表的事物。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这个“禁止通行”和“可以通行”就是“所指”,红绿灯就是“能指”。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音表到与意义内容的结合并不依赖于因果关系,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每种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因而必须承认每次结合都是偶然的,都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同一种事物,每种语言都以不同的声音或文字来表示,这也是各种语言之所以不同的重要原因。如果音义结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必然的,人类语言就不会有什么不同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符号进入符号系统之后,它就要受到该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制约,必须按照某一语言的结构体系组成话语,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2、你是如何看待现代汉语形成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一)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四个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影响,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原文化时期,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从春秋延至秦汉,四方异族有的被中原统治者征服融合,有的流散他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与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的复杂过程。属于长江文化的“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包括长江流域一带和中南半岛的一大片区域,在秦统一中国是,这些民族大部分成员,与中原人民共同组成了汉民族。中国北部边界地区为阿尔泰语系的人所管辖,因此阿尔泰与在汉语的一发力留下很多痕迹。 (二)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统一了汉字,使全国“书同文”,最终把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 (三)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有史可考的是其大约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佛教文化自此融入汉民族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四声理论的建立2、书面语口语话倾向产生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四)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3、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答: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 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北方言区7闽南方言区8粤方言区9晋方言区10平话方言区 3、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你是怎样看待汉语语序的价值的? 4、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有哪些? 答:语素,词,短语,句子 5、怎么确定汉语的语法单位? 答:语法单位不能按音节来切分,应当按照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来切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 1. 介绍与说明:“是”字句 (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否定式:A不是B。疑问式:A是B+吗? ( 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2. 疑问句( 1) ( 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 (2)用法:用“肯定句+吗” ,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用“否定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 3. 否定的表达 (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 4. 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中心语”的问题。 所属关系的表达( 1):名词/代词+的+名词所属关系的表达( 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 5. 疑问句( 2):特指问句 (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 (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询问句子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置上。 6. 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 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肯定式:主语+有+宾语。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 7. 汉语数字的读法 (1)1?100数字的读法 ( 2)询问10 以内的数目:用“几” ( 3)询问10 以上的数目:用“多少” (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二/两+量词二十/百第二、二月、二楼 (5)100 以上数字的读法 (6)分数、百分数、小数的读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1)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试卷一 一、填充题(10%,每空1分,共10题) 01、语法这一术语包括三种含义,即()、语法科学、语法教材。 02、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一种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 03、可以代替各类实词、具有替代功能的词是()。 04、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一般为(),例如“讨论讨论”。 05、代词和其他实词的区别反映在()功能上。 06、表示第一人称复数时,(“”)方便表示“包括听话的人”和“不包括听话的人”。 07、“下棋可以训练人的思维”和“思维训练可以用下棋的方式”两句中的主语分别由()短语担任。 08、“我们觉得这个人不错”和“我们希望考完了再去旅游”两句中的宾语分别有()短语担任。 09、“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个病句的错误是()。 10、“当时钟敲响十二下时,开始了另外的一天”这个病句的错误是()。 本文档由知识社https://www.360docs.net/doc/92257898.html,分享 二、单项选择题(16%,每题1分,共16题) 11、划分词类的标准应该是()。 A、意义 B、形态标志 C、语法功能 D、音节结构 12、谓词性词语是指()。 A、能充当谓语的词语 B、不能充当主语、宾语的词语 C、名词性词语 D、动词性词语和形容词性词语 13、助动词的语法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中区别于一般动词的是()。 A、可以单独做谓语 B、可以用“X不X”格式表示询问 C、不能带助词“着、了、过” D、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红通通”、“通红通红”都是形容词,下列语法特点不全都适合它们的是()。 14、“红”、 A、都可以做谓语 B、都可以受“很”修饰 C、都可以修饰名词 D、都不可以带宾语 15、下列一组词中全部是介词的是()。 A、其实、把、关于 B、被、似的、对 C、被、对于、于 D、所以、把、被 16、“仿佛一只雄鹰浮在天空一般”中的“仿佛”和“一般”分别是() A、动词和助词 B、副词和助词 C、动词和形容词 D、副词和数量词 17、“有饭吃”和“有人吃”这两个短语分别是( )。 A、兼语短语;兼语短语 B、兼语短语;连动短语 C、连动短语;兼语短语 D、连动短语;连动短语 18、把短语分成主谓、述宾、偏正等类别,主要根据是()。 A、短语的语法功能 B、短语内部的结构层次 C、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 D、短语内部成分结合的松紧程度 19、“他去请”、“去请他”、“请他来”分别是()。

14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4

考生答题情况 作业名称:14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4 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4-4-22 11:43:08 至 2014-4-22 11:54:23 学员姓名: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你喜欢这本还是那本?”是()。 A、是非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 C、正反疑问句 D、选择疑问句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4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 A、精讲精练 B、精讲多练 C、多讲多练 D、多讲精练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你明天去机场接谁?”是()。 A、是非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 C、正反疑问句 D、选择疑问句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比较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其特点就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 A、实物道具法 B、对话法 C、举例法 D、图示法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4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如仅仅表达赞美、惊叹、兴奋等感情,而无意向不知情者介绍这种情况,我们就用()。 A、“可”字感叹句 B、“真、好”字感叹句 C、“多”字感叹句 D、“多么”感叹句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主要用在是非疑问句中,即要求回答“是”或“不是”的疑问句中。 A、吗 B、呢 C、吧 D、啊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4 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简要回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确立,然后系统地总结各家之说,附以笔者个人的观点和总结。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引言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且存在着是否需要体系、有无体系和是否形成了体系之争。争论也促进了研究的深入。本文主要对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这一体系的建立进行回顾。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产生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它不仅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编写教材、进行汉语水平考试标准和等级大纲的重要依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随着1958年《汉语教科书》的出版而定型,它奠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基本模式,被称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奠基之作。 此书完成于结构主义语法风靡中国之时,它吸收了结构主义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语言研究同步进行,创造了“理论——实践”双向研究的成功范例,所确立的语法系统和对语法项目的选择、切分、解释、编排等注意到了外国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学习汉语的难点。基本上体现了合理性和实用性,然而这一新的体系也必然存在弊端。 随着新的语言理论和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出,特别是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套语法体系的局限性也不断暴露出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对这一语法体系提出质疑,并提出要研究和修改现有的语法体系。 二、主要研究概况 对外汉语语法体系需要修改,相关学者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如何修改,是修改还是重建,各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以下是近20年来不同学者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修改意见。 (一)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 崔永华(1990)认为,《汉语教科书》中的语法体系理论基础太陈旧,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句子

一、句子概说 一个句子的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分、一定的结构方式、特定的句调、一定的意义。 二、句子的结构成分(句法成分) (一)主语和谓语 语法学家对主语和谓语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主语是对谓语动词而言。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主语指话题。 中国又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老王,我昨天还见到他。 1、作主语的成分 主语可分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 名词、代词经常作主语。 数词、数量词也能作主语。 动词、形容词也能作主语。 名词性、谓词性短语也能作主语。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我们爱语法。 七等于五加二。 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骄傲是无知的产物。 教室里乱哄哄的。 他去比较合适。 吃得太饱不好。 锻炼身体很重要。 他们几个都累坏了。 放光的不都是金子。 我的男朋友很傻。 去北京查资料很必要。 注意: 昨天艺术家们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上海大剧院里艺术家们有一场精彩的演出。昨天上海大剧院里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上海大剧院里昨天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昨天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上海大剧院里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一般名词﹥处所名词﹥时间名词 2、作谓语的成分

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 名词也可作主语。 名词性、谓词性短语可作谓语。 我们开始吧。 身体好。 他呀,傻子。 主席作工作报告。 大家举手表决。 我看完了。 同学们选他当代表。 他的学问比我好。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 3、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1)施事主语 (2)受事主语 (3)中性主语 我说。狼吃羊。 报纸看完了。 叙述性谓语

描写性谓语 判断说明性谓语 狼吃羊 这件衣服好 知识就是力量 (二)动语(述语)和宾语 动语和宾语是共现共存的两个成分。 1、作动语的成分 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 我想回家。 学好外语。 讨论并通过了他的结婚问题。 有没有烟。 我不赞成派他去。 2、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和主语相似,也分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种。景琦紧紧抱住她。 我买洗面奶。 买了五本。 这间客厅有六十多平方米。 学习语法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读书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读书笔记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 以前/以来/以内/以后 在表示时段的词语后面: 在表示时点的词语后面: 注意:“以前”“以后”可以单用,“以来”“以内”不行 2. 以前/从前 以前:表示过去,单用。可在出现在时点、时段后,可以表示将来,“时点+……” 从前:表示过去,单用。不可以出现在时点、时段后,不能表示将来。 3. 以后/后来 以后:表示过去和将来,可以加时间点。单用表示未来。 后来:表示过去,一个过程的后一阶段,不能加时间。 4. 后来/然后

后来:时间名词。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强调时间的先后,只用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一般与“开始”“原先”“起初”等词语相对应。 然后:连词。表示某一动作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另一动作或情况,强调动作或情况发生的顺序。过去、将来都可以,一般与“首先”“先”等词语相对应。 5. 之间/之内/中间 之间:两点距离以内。 之内:不超过某个范围。小于等于某个范围。 中间:可以是点,也可以是面。 6. 三年前/前三年 三年前:距说话时三年以前的时间,是过去。 前三年:一段时间的前面三年。过去将来都可以。 注意:“前三年”可以表示将来,例如“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前三年学习绘画,后两年出国深造。” 7. 头一天/前一天 头一天:一段时间里的第一天。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 前一天:某时间前的那一天。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有时可以表示“头一天”,例如:“这个周末,前一天写作业,后一天出去玩儿。” 8. ……上/……中/……下 ……上:某方面。例如“在学习上,你要多用点心。” ……中:可以是范围,也可以是过程。例如“在所有的老师中,我最喜欢李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她总是对我们微笑。” ……下:指条件。例如“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任务。” 9. 心里/心中 共同点:“里”和“中”都是指一个地方/一段时间/一件事物里面。 里:用于社会单位、领导、单位成员。例如“我们厂里有4台机器。”“我们厂中……”不行。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1

第三节数词的使用和量词的使用 一、数词的类别及表示法 (一)数词的书写方法 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现代汉语中,数词的书写方法有三种: 1、大写数字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2、小写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 3、阿拉伯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 1000 1类只适用于比较重要场合,比如钱币上使用,以及银行、商店等填写发票时使用。2、3两类比较常用,都可以用来标明书籍、报刊等内容的章节段落的序号,也都可以表示基数、系数,也都可以表示日期,但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中,使用哪一类数目词要一致,如表示“2004年11月12日”,其他地方也都这样表示。第二类主要用于表示序数,第三类主要用于公式的表达。在表示分数和百分数时,如果用来表示读法,则用第二类,直接书写一般用第三类。 (二)数词的分类 数词可以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大类。基数是表示数目大小的,如“一、二、三、四、五”等。基数词又包括系数、位数、分数、小数、倍数、概数等。数词的类别可以下列图示: 系数:一…九十零半廿卅 位数:十百千万亿兆 基数概数:两几多多少许多若干 小数、分数:3.1 三分之一 数词倍数:三倍十二倍 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十 数量数词:俩仨 (三)数词的表示法 1、整数 (1)“万”以下的读法一样,先读“万”前面的系数词,再读位数“万”,然后分别读“千”、“百”、“十”前面的系数和这些位数。例如: 54673→五万四千六百七十三 (2)“万”以上以“万”为单位,四位一级,即在阿拉伯字码数列上从个位开始,向左数每四位数可用逗号与前面隔开。“万万”为“亿”,“亿”以上,以“亿”为单位。如:6870000→六百八十七万 5726,4832,9803→五千七百二十六亿,四千八百三十二万,九千八百零三。 (3)一个数列中间有空位时,不管有几个空位,都读作一个“零”。 25006009读作:两千五百万六千零九 (4)电话号码、房号、年号习惯上只读系数,不读位数。“1”习惯上读作“yāo”。如: 64321546读作六四三二yāo五四六 512室读作五yāo二室 (5)用“以上”和“以下”结合整数表示数或数量范围时,一般包括所结合的数或数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doc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 课程学时:34学时(周2学时) 课程编号:55762204 课程学分:2学分 一、课程说明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语言、文化、教学技能等课程构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一门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课程。通过课堂讲授、教学实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基本理论、教学体系;学习和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方法和策略,并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指导汉语语法的教学实践,具备较高的驾驭语法知识、解决语法问题和组织语法教学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将讲授、讨论、课堂教学演练与实地教学观摩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的特点,突出运用和实用特征,轻理论、重实践,只介绍相关的基本理论,通过增加教学录像观摩、实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观摩的次数以及使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法教学技能,成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上手者”。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4学时) 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教学内容涉及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的研究领域,几组二语习得术语、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以及中介语等内容。理论略讲,每次课为学生安排30分钟的教学录像观摩,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实例和典范。 第二章汉语语法教学的理据与方法(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问题;语法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教学内容涉及如何依据汉语

具象型特性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点与策略,展示语法点的技巧、解释语法点的技巧、练习语法点的技巧以及归纳语法点的技巧等。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教案写作(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写作的基本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培训的教案模式为主,不同授课内容,教案具体形式略有不同。定期安排学生写教案,让学生熟练掌握此项基本教学技能。 第四章量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汉语量词的基本知识,学习者学习量词时的主要偏误类型,量词的认知性教学,动量词的教学等。其中量词的认知性教学、相近名量词的对比教学和动量词的教学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课前采用案例分析法,学生尝试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总结。 第五章副词、区别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主要讲授汉语副词基本知识,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常见偏误类型,副词教学的知识要点,相近副词辨析;区别词的定义,学习者习得区别词的常见偏误类型,区别词的教学策略。其中相近副词辨析和区别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六章汉语虚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介词及其短语教学以及汉语助词的教学。内容包括介词及其短语的基本知识,习得者的主要偏误类型,介词教学应侧重的方面,介词比较教学;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助词的主要偏误类型和教学策略。其中介词教学,介词比较,助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第七章汉语补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结果补语,主要偏误类型,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结果补语的主要操练模式;什么是趋向补语,主要偏误类型和主要问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具体教学技巧。其中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主要操练模式、趋向补语的主要存在问题和具体教学技巧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八章汉语句式教学要点与策略(6学时) 主要讲授汉语“把”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内容包括“把”字句的主要特征,主要偏误类型,“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汉语“比”字句概说,“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等。其中“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除以上教学内容外,本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常设置讨论题,课后适当留作业。本学期的教学过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一、引言 1.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线条性。 3.文字是符号的符号,文字是按照一定方式记录语言的书写系统,是辅助语言并且扩大它的作用的工具,是用来 代替语言的符号;文字是书写符号的体系,但书写符号并一定是文字。 4.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5.现代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普通话和方言。 6.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历史背景:(1)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3)传入中国的 佛教文化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述 1.语法:一是指语法本身,即人们说话的规则,或者是组词造句的规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客观存在的;二 是指语法著作或者是语法学这门学科。 2.教学语法:教学语法称为规范语法、学校语法、课堂语法等。是在语法教学中使用的语法学及其语法书,教学 语法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研究他们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 理论语法也称专家语法、语言学语法。 3.教学语法的特点:规范性、稳定性、可接受性(一是教师的可接,二是学生的可接受性。语法教材必须具有很 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针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是应用性的教学语法,对象既可以是外国学生,也可以是从 事或将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 5.汉语语法的特点:(1)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 在一一对应关系(3)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4)助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类词(5)单双音节对词语结构有一定影响(6)有丰富的量词 6.教学语法是贯穿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语法,而语法教学指的是语法的教学过程。 7.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地位:(1)掌握所学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2)大多数第二语言教 学流派都比较重视语法教学(3)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更需要语言理论知识的指导 8.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语法术语的表述,尽量少用语法术语(2)语法偏误的讲解(3)表 述的浅化和简化 9.第二语言教学流派方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 10.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1)演绎法,特点是从语法规则到具体语言材料,从一般到具体。(2)归纳法,特 点是从具体材料到语法规则,从具体到一般。(3)特点是从具体语言材料到具体语言材料,不演绎不归纳,教给学生范句或句型,通过模仿或替换练习掌握。 11.汉语语法规则的表达方式和方法:(1)文字描述法(2)公式法(3)比较法(4)对比法(5)图表法 1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13.量词的语法特点:(1)可以做定语:那个学校好吗?(2)可以作主语或宾语:昨天我们去商店买衣服,我买 了两件,小李买了一件。(3)可以作状语:玛丽第一次来中国。(4)可以作补语,一般指的是动量词作补语:那里我去过两次。 14.动词的语法特点:(1)动词主要充当谓语,有时也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2)动词前面一般不能加“很”等程 度副词。(3)大部分动词后面能带宾语。(5)大多动词可以受“不”“没有”修饰,构成“V不V”或“V没V” 肯定否定的重叠形式,但是可以离合的双音节动词一般只是重叠第一个语素,这些复合形式都表示疑问。(5)动词加上“着了过”“起来”“下去”或重叠的方式来表示“时态”。 15.能愿动词的:(1)表示可能的:能会可以(2)表示意愿的:要肯敢(3)表示必须的:必须应当 能愿动词的特点:(1)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相当于状语的作用。(2)不能重叠(3)不能带“着了过”。(4)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谓语+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doc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 | 这是什么书? | 你去哪儿? | 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 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你往前走。|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 +/形容 (1) + (懂、、完、在、到、、成?): 我听懂了。 |我看他了。|作做完了。|停在口。 (2) + 形容(、、好、清楚??): 你了。 |做好了。|我听清楚了。 9.向 + 上、下、、出、回、、起/来、去 后有,向是“来/去”的情况: (1)是所的形式:+ 所 + 来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去了。 (2)是事物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 +来/去+事物 我借来一本。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 +事物+来/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向 + 上来 /上去、下来/下去、来/去、出来/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复习要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复习要点

一、理论部分 1.教学语法的概念:以语言能力培养和提高为目标,以构造规律、用法和表达法为主要描写内容的一套语法系统。也称“学校语法”或“规范语法”。 2.教学语法的特点:(1)科学性:首先是语言事实的描写要科学,要符合汉语实际;其次是语言知识的讲授要科学,要符合语言理论。(2)规范性:传统语法就是一种规范语法。所教的内容要求是正确的,可靠的;强调教学语法的规范性的同时,要有动态的观念。(3)实用性:教学语法的根本目标所决定。语法项目的选择、安排和描述都要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强调实用性,不能牺牲科学性。(4)统一性:这主要是就语法分析和描写的术语、系统而言的。系统本身的统一和稳定就是一个必要的条件。(5)针对性:这也是由教学语法的本质决定的。不追求系统的完备和完美,一切以需要为导向。针对性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有总体上的针对性和个体上的针对性之分。 3.教学语法的特质:实用、适用和管用;简明与可操作。

4.语法教学和教学语法的主要区别: 5.理论语法的定义:理论语法是语法学家对语言的语法系统和语法规律所做的理论概括和说明,是把语言作为一种规律的体系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通则。又称:专家语法、语言学语法、描写语法。 6.理论语法的特点:(1)追求理论体系的自足性;(2)分类上强调标准的对内普遍性和对外排他性;(3)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7.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别:

8.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联系 (1)理论语法为教学语法提供基础(源泉)教学语法本身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要以理论语法为基础。没有理论语法的深入研究,就没有教学语法的实际效果。 (2)教学语法促进并检验理论语法 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分是人为的,为了把二者所着重的点凸现出来。根本上说,二者都应该以是否符合语言事实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9.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接口问题:实际就是理论语法研究成果能不能以及如何应用于教学语法的问题。关键点有二: 第一,要看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是否揭示了语言构造的规律; 第二,如果是,要看语言学习(教学)是否需要这样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