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与InSAR数据融合在矿山开采沉陷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GPS与InSAR数据融合在矿山开采沉陷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GPS与InSAR数据融合在矿山开采沉陷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简介:独知行(1965Ο),男,江

苏沛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GPS理论与应用、空间数据

的物理解释、I nS AR、变形监测与分

析等方向的研究。

EΟmail:zhixingdu65@1631com

收稿日期:2006Ο04Ο13

基金项目: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04

Ο2ΟJZΟ101);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基金(S D040214)

独知行①,阳凡林①,刘国林①,温兴水②

(①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10;②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公司,山东肥城 271601)

【摘 要】GPS与I nS AR数据融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分析了传统测量方法在矿山开采沉陷形变监测中的不足,讨论了GPS与I nS AR数据融合的技术优势及其在I nS AR相位解缠算法、水汽模型和大气层延迟误差改正模型、时间域与空间域的融合模型和算法等方面研究内容,提出了GPS与I nS AR数据融合的研究特点与具体方法,并给出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方案。

【关键词】GPS;I nS AR;数据融合;矿山开采沉陷;相位解缠;大气层延迟模型

【中图分类号】TP196;P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Ο2307(2007)01Ο0055Ο03

1 引言

矿山大面积的开采在地表出现了地面形变和地面沉降,

其影响范围可达几十到几百k m2,由此引起的地形和水文

的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破坏了耕地、建筑物及其他基础

设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因开采所产生的破坏的

研究与治理[1,2]。

矿山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一直是矿山工作者关注的热

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矿山开采地面沉降监测的手

段和方法并未有较大变革。传统监测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

被广泛重视和利用,但其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显而

易见,归结为:①观测过程长,所用经费高;②观测标志

的保存与维护比较困难;③获取数据为离散点形变信息,

难以反映连续形变规律。I nS AR是极具潜力的空间对地观

测新技术,其高分辨率和连续空间覆盖特征是已有对地监

测方法如GPS,VLB I和S LR等所不具备的,它在沉降监测

方面所表现出的优势已被多个范例所验证[3]。因此,利用

I nS AR技术开展矿山开采沉陷形变监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应用价值。目前,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并不多见,

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GPS是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在

许多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其与I nS AR技术具有较强的互

补性,将GPS和I nS AR技术融合可以获得更高精度和更有

效的成果[4]。鉴于我国矿山开采造成地面沉降的性质和特

点,开展GPS与I nS AR数据融合的研究并加以应用,将具

有较好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针对该方向研究的技术优势、研究特点和研究方

案做一阐述和探讨。

2 数据融合的技术优势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 nterfer ome2

try,简称I nS AR)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空间遥感技术,机载或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通过微波对地球表面主动成像,记录地

面分辨元的雷达后向散射强度信息和与斜距有关的相位信

息。对覆盖同一地区的2幅雷达图像的联合处理可以提取

出相位差图(即干涉图),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 M);三幅

或三幅以上雷达图像的二次差分干涉相位图被用来提取地

球表面形变信息,如地震形变、火山运动、冰川漂移、地

面下沉以及山体滑坡等,观测精度可以达到c m级甚至mm

级的量级,这是一种扩展的I nS AR称为差分干涉(简称DΟ

I nS AR)。它具有比GPS更高的垂直形变观测精度、采样密

度高(100m之内)、空间延续性好、非接触性和无需建立地

面接收站等优点,被认为是前所未有极具潜力的空间对地

观测新技术[4,5]。

I nS AR作为一种空间对地监测手段,它的数据质量

主要受到S AR卫星轨道误差、系统热噪声去相关、多普

勒质心去相关、空间基线去相关、地面散射去相关、时

变去相关、大气层延迟误差、地形畸变、数据处理过程

噪声等因素影响,在这些方面不同S AR卫星存在不同程

度的表现,不同原因产生不同的结果。为此,可以采用

不同的方法或模型减弱或消除这些影响。利用获得的精

密星历可以减少卫星轨道误差,如ERSΟ1和ERSΟ2卫星

从荷兰D elft大学空间对地观测研究组(D EOS)获取精密

星历减小轨道误差[6Ο8];通过信噪比值(S NR)来确定系

统热噪声对相位的影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得到普遍应

用[9Ο12];多普勒去相关一般可以通过方位向滤波消除,

地面散射去相关利用散射去相关对地面变形量影响的关

系式加以确定[4,9Ο14],依据基线长度选择合适的干涉像

对可以消除基线去相关的影响;I nS AR时间序列数据库

方法和永久性散射方法是削弱时变去相关影响所采用的

两种新方法[15,16];减弱大气层延迟误差主要采用的方法

包括利用InS AR图像建立水汽模型对I nS AR数据进行改

正[14,17Ο22]。随着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对于影响I nS AR数

据质量的众多误差项的处理还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和改

进。但InS AR仍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诸多问题,如大气

层延迟、卫星轨道误差、地表状况和时变去相关性及时

间分辨率等影响,迫切需要其他对地观测技术的

参与[23Ο29]。

GPS是一种高精度的对地观测技术,能较精确地确

定电离层、对流层参数,具有非常好的定位精度和时间

分辨率。比较InS AR与GPS两种技术,其互补性主要表

现为:①GPS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已达10-8~10-9,

但是其空间分辨率较低,GPS基线长度需要几至几百

km,而I nS AR提供的是整个区域面上的连续信息;②

GPS获得的是高精度的绝对坐标,而InS AR仅提供相对坐标;③InS AR对高程信息特别敏感,利用DΟInS AR进行形变监测的精度可达到亚厘米级,GPS对高程信息不敏感,获取的高程精度远达不到这一精度;④GPS可提供时间分辨率很高的观测数据(采样率为10H z乃至20Hz),GPS允许长时间连续观测,而S AR卫星通常35天左右的重复周期,很难提供足够的时间分辨率,可被看作瞬时测量,使得S AR图像容易受时变去相关的影响。将GPS与InS AR数据融合既可以改正InS AR数据本身难于消除的误差,又可以实现GPS技术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平面位置精度与InS AR技术高空间分辨率和高程变形精度有效统一,这对于开展形变研究将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22]。

3 研究特点与方法

311 传统监测方法

大规模的矿山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地面形变和地面沉降,在相当大程度上引起了地形、水文及环境的改变,破坏了地面建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特别在比较稠密的居民区开采,其影响及破坏程度更为严重。我国矿产储量十分丰富,历经几十年的开采影响,在各个采矿中心都形成了大面积的地面形变和地面沉降,其影响范围从几十km2到几百km2,沉降量从几m到几十m。随着矿产资源的衰减,在城市、水体及重要设施下的采矿已成上升趋势,开采沉陷的监测与治理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1]。

长期以来,人们对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通常采用三角测量及水准测量的方法,即在形变区域建立地面控制网,并进行定期监测,通过数据处理及分析获取地面形变信息。随着GPS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对于大区域地面沉降逐渐采用GPS地面沉降监测网,进行GPS测量,来确定水平位置和椭球体的高度,根据椭球体高度的差异来确定地面垂直变化的程度。对某一局部的区域(约几k m2的范围),为了获得精确的形变参数,通常建立专门的地表岩移观测站,进行定期观测。传统测量方法在地面形变监测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工程问题。但随着测绘手段的发展,其局限性也越来越突显,其主要表现:①监测网的投资和维护费用比较大,观测受气候和地形条件的限制;②形变监测的实施比较困难,观测成本较大;

③每期观测的时间比较长,大区域的形变监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影响形变数据的分析质量;④为离散点监测,只能获得空间尺度较大的离散点形变信息。

312 数据融合的研究特点与方法

鉴于GPS与I nS AR的技术互补性,其数据融合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利用GPS数据改善I nS AR相位解缠算法

研究GPS技术测得的角反射器的精确三维坐标转换成绝对相位值的算法,选取最优积分路径,确定孤岛之间的解缠相位关系,改进枝状缺口算法。

2)利用数据融合建立水汽模型和大气层延迟误差改正模型

采用GPS获得高精度和高时间分辨率的离散大气参数(P WV和TEC);采用I N S AR数据获得以上大气参数的高精度空间分布特征;数据融合处理分析,建立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水汽和TEC模型。

3)研究时间域与空间域的融合模型和算法

利用GPS数据改正I nS AR结果和由GPS联合地面观测资料建立的形变场模型,依据最小二乘法准则,确定高空间分辨率的形变场;根据GPS观测的形变时间序列数据,应用自适应滤波方法,对每一测站的东向、北向和高程方向分别建立形变量的动态模型;依据GPS时间序列建立的动态模型和两种数据联合处理得到的瞬时形变场,采用插值计算I nS AR图像上其他点的时间序列,然后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预测所有点位在某一时刻的形变量。

由于矿山开采产生的地面沉降范围通常不是很大,属小面积测量,测量区域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传统测量资料,如测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沉降观测等资料,并且对引起地面形变的因素及形变规律都有历史资料,利用GPS和I n2 S AR数据融合进行该方面的研究具有许多便利条件和优势,可以采用多种方案进行研究。

31211 数据融合监测地表变化

对于矿山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可以假定地面沉降接近于垂直移动。大多情况下,地面沉降表现为一个范围约为1k m2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沉陷槽,形变最大的区域位于采掘区域的中心[1,3]。利用I nS AR进行地表变化监测的研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①地面变化可以假定为垂直移动,I nS AR干涉条纹的解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地面沉降,如多方向都有变化的地震形变等;②尽量利用非常近的轨道获得数据,轨道垂线基线长度不超过100m,以消除地面地形的影响;③由于雷达干涉测量对干涉影像轨道参数、季节和每天的天气状况具有严格要求,通常可利用的雷达干涉图会大大减少,选择适当的图像非常重要,如果选择两幅最匹配的S AR图像对,造成的误差可能最小,这样观测到的干涉条纹最能代表地面形变量;④建立GPS连续跟踪站,充分发挥GPS在水汽模型建立、绝对坐标确定、时间分辨率等方面的优势;⑤利用永久散射体(Per manent Scatters)技术,发挥永久散射体在长时间间隔内保持相干的特点,消除大气影响,提高数据的利用率[3]。

31212 与地面测量比较研究

在地面变形区域,建立平高控制点,控制点密度可根据传统监测方法确定,布设成纵横剖面线,变形参考基准点应布设在不受变形影响的地方。变形监测周期依据变形速度2至3个月定期观测一次,为便于与数据融合比较研究,某期观测时间尽量与卫星飞过的时间重合。在布网与观测时,特别要充分考虑两种方法数据融合研究的特点和要求。

两种观测手段所得结果会有所不同,差异可能是c m级的,这一差异可以根据所用方法的不同来解释,原因多个方面:方法自身固有误差,观测周期的差异,观测条件,数据处理方法等。我们的目的在于探讨两种方法数据融合成果的精度及可靠性。

31213 农业区与城镇区实验研究

农业区往往植被覆盖较多,存在作物生长、更替,雷达反射的相关性较差,为图像的干涉带来困难,但地面测量(包括GPS测量)的实施比较容易。而由于城市周围一般地势比较平坦,植被相对较少,雷达反射的相关性较好,容易获得质量较好的干涉图像,是进行DΟI nS AR技术应用的理想领域。在一个不太大的区域如几十k m2的范围内,受水平煤层开采及常用的填充技术所造成的地面沉降量一般是煤层厚度的60%~80%。其地面沉降存在一定的规律,随着开采的进行,沉降会出现沉陷凹槽,起初下陷速度的很慢,每天不超过几mm,8~10个月后可达到每天1c m,到18个月后地面沉降速率很小。根据I nS AR技术特点,在某些时段的沉降变化难以分辨。

鉴于以上原因,在农业和城镇实验区布观测网,定期开展地面监测,开展农业区与城镇区比较研究、地面监测与I nS AR数据融合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4 应用研究展望

利用GPS与I nS AR数据融合研究对于矿山开采导致的

65测绘科学 第32

卷 

地面沉降是一种新尝试,开展该项研究既有技术优势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相位解缠算法、区域水汽模型和大气层延迟误差改正模型、时间域与空间域的融合模型和算法等方面,在应用层面上应主要集中于:大区域动态地面沉降及其空间分布作用的研究与分析,确定地面沉降范围、沉降量、沉降变化率与地下开采的关系,进而有效地调整开采区域、开采量和开采速度等,科学地控制地面沉降;采区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规律研究,比较精确地确定地面沉降的位移模式、沉降参数,达到传统观测求算的参数精度,使其应用向可操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国清,杨伦,凌赓娣,等1矿山开采沉陷学

[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041 [2] 邹友峰,胡友健,郭增长1采动损害与防护[M].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091

[3] 王超,张红,刘智1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091

[4] 刘国祥,丁晓利,陈永奇,等1使用卫星雷达差分

干涉测量技术测量香港赤腊角机场沉降场[J].科

学通报,2001,46(14):1224Ο12281

[5] 刘国祥,丁晓利,李志林,等1使用I nS AR建立

DE M的实验研究[J]1测绘学报,2001,30(4)

:225Ο3421

[6] 单新建,马瑾,等1利用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

(DΟI nS AR)提取同震形变场[J].地震学报,

2002,24(4):413Ο4201

[7] 张红,王超,刘智1获取张北地震同震形变场的差

分干涉测量技术[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0,

5(A6):497Ο5001

[8] 王超,刘智,张红,等1张北Ο尚义地震同震形变

场雷达差分干涉测量[J].科学通报,2000,45

(23):2550Ο25531

[9] Zebker H A,Goldstein R M1Topographic mapp ing

fr om interfer ometric S AR observati ons[J].J Geo2

phys1Res,1986,91:4993Ο49991

[10]Goldstein R M,Zebker H A1I nterfer ometric radar

measurement of ocean surface currents[J].Nature,

1987,328:707Ο7091

[11]Gabriel A K,Goldstein R M,Zebker H A1M app ing

s mall elevati on changes over large areas:differential ra2

dar interfer ometry[J].J Geophys Res,1989,94:

9183Ο91911

[12]Zebker H A,V illasenor J1Decorrelati on in interfer o2

metric radar echoes[J].I EEE Trans Geosci Remote

Sensing,1992,34:950Ο9591

[13]Zebker H A,Rosen P A,Goldstein R M,et al1On

the derivati on of coseis m ic disp lacement fields using dif2

ferential radar interfer ometry:The Lander earthquakes

[J].J Geophys Res,1994,99(B10):19617

Ο196341

[14]Zebker H A,Rosen P A,Hensle Y S1A t m os pheric

effects in interfer 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urface

def or mati on and t opographic M ap s[J].Journal of Geo2

physical Research,1997,102(B4):7547Ο75631

[15]U sai S1A new app r oach for l ong ter m monit oring of de2

f or mati ons by differential S AR interfer ometry[D].

Netherland,20011[13]Ferretti A,Prati C,Rocca F1Per manent scatters in

S AR interfer ometry[J].I EEE Transacti ons on geosci2

ence and re mote sensing,2001,39(1):8Ο201 [16]L i F,Goldstein R M1Studies of multiΟbaseline s pace2

borne interfer 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J].

I EEE Transacti ons on geoscience and re mote sensing,

1989,28(1):88Ο971

[17]Goldstein R M,Engelhardt H,Ka mp B,Fr olich R M

Satellite radar interfeor metry for monit oring ice sheet mo2

ti on:app licati on t o an antarctic ice strea m[J].Sci2

ence,1993,262:1525Ο15301

[18]Goldstein R M,Engelhardt H,Ka mp B,Fr olich R M

Satellite radar interfeor metry for monit oring ice sheet mo2

ti on:App licati on t o an Antarctic ice stream[J].Sci2

ence,1993,262:1525Ο15301

[19]Hanssen R F,W eck werth T M,Zebker H A,Klees

R1H ighΟres oluti on water vapor mapp ing fr om interfer o2

metric radar measure ments[J].Science,1999,283:

1295Ο12971

[20]Hoeven A,Hanssen R F,Ambr osius B1Cr ossΟValida2

ti on of tr opos pheric delay variability observed by GPS

and S AR interfer ometry[J].GPS N ieu wsbrief,2000,2

(15):2Ο71

[21]Hanssen R F1Rader interfer ometry:data inter p retati on

and err or analysis[D].Depart m ent of Geodesy,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The Netherlands,20011 [22]金双根,朱文耀1GPS观测数据提高I nS AR干涉测

量精度的分析[J].遥感信息,20011

[23]Ma Ss onn ET D,et al1The dis p lacement field of the

landers earthquake mapped by radar interfer ometry[J].

Nature,1993,364:138Ο1421

[24]Rogers A E E,I ngalls R P1Venus:M app ing the surface

reflectivity by radar interfer ometry[J].Science,

1969,165:797Ο7991

[25]Mass onnet D,RossiM,Car mona C et al1The dis p lace2

ment field of the Landers earthquake mapped by radar

interfer ometry[J].Nature,1993,364:138Ο1421 [26]Oza wa S,Murakam i M,Fuji w ara S,T obita

M1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 ogra m of the1995Ko2

be earthquake and its geodetic inversi on[J].

Geophys1Res1Lett,1997,24(18):2327Ο23301 [27]Price E J,Sand well D T1S mallΟscale defor mati ons ass o2

ciated with the1992,Landers,Calif ornia,earthquake

mapped b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 ometry phase

gradients[J].J Geophys Res,1998,103:27001

Ο270161

[28]Sand well D T,Sichoix L,Agne w D et al1Ne w realΟti m e

radar interfeor metry of the Mw711Hect or M ine Earth2

quake[J].Geophy1Res1Lett,2000,27(19):

3101Ο31041

[29]Roland Bürg mann,Paul A Rosen,Eric J Field2

ing1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 ometry t o measure

earth’s sruface t opography and its defor mati on[J].An2

nu1Rev1Earth Planet1Sci,2000,28:169Ο2091 [30]Rott H,Scheuchl B,Siegel A,et al1Monit oring very

show sl ope move ment by means of S AR I nterfer ometry:

a case study fr om a mass waste above a reservoir in the

O tztal A l p s,Austria[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99,26(11):1629Ο16321

75

 第1期 独知行等 GPS与I nS AR

数据融合在矿山开采沉陷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observati on equati on will be morbid if over para meterized1Traditi onal least squares can’t get reliable result1R idge esti m ati on still has not a g ood method t o deter m ine ridge para meter at p resent1W hile,p rinci2 pal co mponent esti m ati on can get p recise esti m ati on value of para me2 ter1Finally,this method is used at a test area1The result sho ws that p rinci pal co mponent regressi on can obtain g ood result in the different nu mber of para meter;and the result is sho wed that centering and standardizati on is very i m portant t o i m p r ove the p recisi on1 Key words:p rinci pal component analysis;ridge esti m ati on; Gl obal positi on syste m elevati on;polynom ial surface fitting FEN G GuangΟcai,CHEN ZhengΟyan(Depart m ent of Geo2 mantic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83, China)

The research and appli ca ti on of i n tegra ti n g the2D G I S and3D v i rtua lΟG I S i n d i g it a l c ity i n for ma ti on

Abstract:It was a great leap f or hu man beings using the t w oΟdi m ensi onal surface map t o exp ressing the multiΟdi m ensi onal world in the p r ocess of cognizing and changing the nature in the hist ory; and it is als o a great leap that we can i m p r ove the method of making use of virtualΟreality technol ogy exp ressing and analyzing the real world as we devel op the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t o a certain level nowadays1Nowadays,2D GI S and3D V irtualΟGI S each has good qualities and shortcom ings1I f we combine the m t ogether we can make better use of their advantages and avoid their disadvantages1I n such a case we can r oa m about where we want t o go and won’t l ose the way1Based on f oregoing p rinci p les we carried it out in the BDA 3DΟCity GI S and now it has been p r oved t o be a good way t o use dy2 na m ic integrating method in the digital city infor mati on app licati on syste m1

Key words:digital city;s patial inf or mati on;2DΟGI S;3DΟVGI S;integrati on of the2DGI S&3D VGI S

L I U D ongΟqin①③,XU W enΟzhong②,L I N ZongΟjian①(①Chi2 nese Acade my of Surveying and Mapp ing100039;②Beijing K ANQ D igital Surveying&Mapp ing Co1L td100044;③Shandong Universi2 ty and Technol ogy,Q ingdao266510)

The discussi ons on GPS and I nSAR dat a i n tegrati n g and applyi n g i n mon itori n g subsi dence and defor mati on of m i n es explo it ati on

Abstract:The integrati on of GPS and I nS AR data has an i m2 portant acade m ic meaning1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 onal methods of monit oring def or mati on and subsidence of m ine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1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integrati on of GPS and I N S AR data are als o analyzed,and the key p r oble m s and technical advantages about the integrati on are discussed1Some ideas about phase un wrapp ing algorith m,water vapor and at m os pheric delay model,and te mporal and s patial models of integrati on are p resented1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integrati on are expounded1Final2 ly,a detailed research sche me is listed1

Key words:GPS;I nS AR;data integrating;m ining subsid2 ence;phase un wrapp ing;P WV and TEC model

DU Z h iΟx ing①,YAN G FanΟlin①,L I U GuoΟlin①,W EN X ingΟshu i②(①College of Earth I nfor m ati on Science and Engi2 neering,Shando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Q ingd2 ao266510,China;②FeichengM ining I ndustry Group,Feicheng 271601)

The discussi on of the supply preΟwarn i n g and control of the city l and Abstract:The pur pose of the study is t o discuses how t o use the modern infor mati on technol ogy and relative mathe matics model t o monit or the city land supp ly and p lan management,s o as t o equilib2 riu m the supp ly of the land market and op ti m 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land being used1Methods of docu mentati on and modeling are e m2 p l oyed1The theory and technical method for the city land supp lies p reΟwarning and contr ol is p r oposed1

Key words:city land;supp ly;model;p redict;contr ol

CHE XueΟw en,YE J ing(Res ource Acade my,China Universi2 ty of Geosience,W uhan430074,China)

Appli ca ti on of the G I SΟba sed twoΟstep floa ti n g ca tch m en t area m ethod i n m ea surem en t of spa ti a l accessi b ility to hosp it a ls i n Be iji n g

Abstract:It is the traditi onal methods t o use ad m inistrative boundaries such as cities as the basic s patial units f or calculating sickbed t o populati on rati os and measuring s patial accessibility t o hos p itals based on these rati os1Such app r oaches have been criticized for their inability t o account f or either the s patial variati ons of popula2 ti on de mand and hos p ital supp ly within those boundaries or f or popu2

lati onΟhos p ital interacti ons acr oss the m1The fl oating catch ment area (FC A)method addresses the internal distributi on p r oble m by driving populati on data fr om a s maller unit,the census tract1The potential cr oss border patientΟhos p ital interacti on is taken int o considerati on1 The case study of s patial accessibility t o hos p itals is done in Beijing, which reveals s ome very i m portance results1

Key words:t w oΟstep fl oating catch ment area method;s patial accessibility;Beijing;GI S

L I U Zhao,G UO SuΟqiang,J I N HuiΟhua,X IE Zhe,WU X ian, ZHU X iaoΟdong(I nstitute of GeoΟs patial inf or mati on,Tsinghua U2 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The rea l ti m e i n tegra ted photograph i c survey and da t a process2 i n g ba sed on the a i rborne L i D AR

Abstract:Combining the research of real ti m e integrated phot o2 graphic survey based on A irborne L i D AR,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 ractices s ome key p r ocesses fr om several as pects such as syste m de2 sign,aerial phot ographic p lanning,airΟmapp ing,gr ound monit o2 ring,quality measure ment and DE M reΟsa mp ling1A s a result,it p r ovides a comp lete set of equi pment f or realΟti m e integrated phot o2 graphic survey,and a detailed app lied p lan f or the airborne L i D AR1 Further more,it offers technical support for quick and p recise obtain of omnibearing and threeΟdi m ensi onal geographic data1The experi2 ment result shows that the p lan fully meets the m ilitary realΟti m e geo2 graphic data de mands1

Key words:L i D AR;I M U/GPS;airΟmapp ing p lanning;inter2 polati on reΟsa mp ling

ZHEN G TuanΟjie①②,M I AO J ian②,G AO D eΟjun②ZHAN G YunΟbin③(①Xi’an Scien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710048;

②The Surveying and M app ing Stati on of General Staff,Xi’an 710054,China;③The Surveying and Mapp ing Bureau of General Staff,Beijing10088,China)

The research of the m ethod for co m par i n g the photographs of d i fferen t aero f il m s

Abstract:The quality of aer oΟphot ographs affects the f oll owΟup surveying and mapp ing p r oducti on directly1Theref ore,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aer oΟphot ographs is very i m portant1I n the course of i m p le2 menting the phot ogra mmetry p r oject,the aer oΟphot ographs is evalua2 ted by operat ors mostly with their experience,this method is much affected by the subjective fact or1A ne w evaluati on method put for2 ward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digital test tentatively,which had been app lied successfully in the selecti on of aer oΟfil m s in Q inghaiΟTibet regi on,20051The p r ocess of the method is:testing s ome para meters of several digital i m ages quantificati onally or qualitatively firstly, then colligating those para meters by"Rose M ap"which obtained fr om meteor ol ogy,and comparing the result finally1The app licati on shows that the method can reflect differences in vari ous as pects effec2 tively and visually,and it is si m p le,p ractical,and achievable1 Key words:digital test;aer oΟphot ograph fil m;i m age quality; r ose map

L I AO M ing①②,CHEN G X inΟw en①,L I YingΟcheng②,L I Xue Οyou②,D I N G X iaoΟbo②(①School of Engineering,China Univer2 sity of Geosciences,W uhan430074,China;②China Acad my of Surveying and Mapp ing,Beijing100039,China)

Research on a rough set m ethod for we i ght conf i r m i n g i n G I S da t a ana lysis

Abstract:Firstly,the paper intr oduces the basic concep ti on of r ough set,and combines the i m portance of attribute data and com2 mon weight analysis methods in GI S t ogether1Then,it p resents a ne w method f or weight confir m ing in GI S data analys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ough Set1Comparing t o traditi onal methods of confir m ing weight in multiΟfact ors,the ne w method p resented in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data selfΟadap ting,and does not need intervene hu man2 ly1Therefore,the method is intelligent and efficient1

Key words:r ough set;GI S data analysis;i m portance of attrib2 ute data;weight

L I W enΟjing①②,WU HeΟhai①②(①School of Res ource and Envir on ment Science,W uhan University,W uhan430079,china,②Key Laborat ory of Geographic I nfor mati on System,M inistry of Ed2 ucati on,W uhan University,W uhan430079,china)

The accuracy ana lysis of po i n tΟpo i n t d ist ance ca lcul a ted by3D coord i n a tes

Abstract:This paper deduces the accuracy esti m ati on for mula of pointΟpoint distance calculated by3D coordinates firstly1Then it puts for ward that the relative l ocati on bet w een instru ment and targets

?

2

6

1

? E NG L I SH ABSTRACTS OF THE PRESE NT I SS

UE

建设工程建筑变形测量监测方案

精品文档 。 - 1 -欢迎下载 1、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市**区胜利和公园路交汇处东北侧,西邻度假村,南面和东面邻动物园。场地内原有建筑物已拆除,南侧偏西残留一小山丘,四周均已形成3~7m 高的较陡人工边坡。基坑开挖前将高出基坑顶面设计标高的土坡、山丘进行平整,后进行开挖。工程基坑底面标高分为34.00m 、33.50m 、31.20m ,基坑顶面标高为43.00m 至35.50m 。本工程采用放坡支护方案,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 地上为2~16层建筑,地下室1层,地下室埋深5.5m 。本工程主体结构采用天然地基下的扩展基础,局部采用高强混凝土预应力PHC 管桩基础。建筑主体分为:A 组团办公楼;B 组团餐厅;C 、D 、E 组团公寓;F 组团图书馆。 2、执行的标准和技术依据 ①《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②《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③《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④《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 ⑤《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⑥《**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 ⑦委托人及设计单位有关技术要求; **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基坑支护图纸,基坑监测要求。 **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监测要求。 ⑧《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建设工程建筑变形监测监测方案 3、监测实施方案 3.1、监测流程 本工程监测工作按以下流程进行。

精品文档 。 - 3 -欢迎下载 3.2、实施方案 3.2.1、监测点位埋设 本工程的基坑监测部分共需埋沉降观测基准点3个,位移观测基准点3个,基坑顶沉降、位移监测点29个,建筑主体沉降监测点149个(办公楼沉降监测点42个、餐厅沉降监测点14个、公寓组团一沉降监测点24个、员公寓组团二沉降监测点24个、公寓组团三沉降监测点24个、图书馆沉降监测点12个、室外连廊沉降监测点3个、地下室沉降监测点6个)。 3.2.2、监测频率与周期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以下频率进行监测。 (1)基坑部分 ①基坑开挖前,各监测点采集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少于2次; 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频率为3天/次,结构施工为7天/次;基坑填至±0.00后停止监测。 ③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进行加密监测,观测时间间隔现场定; ④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进行连续监测。 (2)建筑主体部分 ①观测工作从基础施工完成后即开始监测,建筑物每升高2层观测一次; ②结构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 ③工程全部竣工后第一年每三个月观测一次; ④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一次,以后每年一次,直到沉降变形稳定为止。 3.2.3、信息反馈 在工程的监测过程中,监测数据报送的的及时性是发挥监测工作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监测快报、周报、月报等。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报告

基坑变形 监测报告 工程名称:

建设项目 一期基坑工程基坑变形监测报告现场监测人员: jjjjjj 二OO九年三月十八日 j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监测依据 (4) 三、监测项目与点位布置 (4) 5 5 5 6 8 9 17 25 26 5、测斜曲线图 (52) 6、侧向变形累计最大位移点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图 (61) 7、地下水水位测试结果汇总表 (62) 8、总部经济区水位随时间变化图 (73)

9、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 (74) 一、工程概况 位于开创大道西南侧、揽月路以西一带,地处科学城中心区东部,西面毗邻初具规模的综合研发孵化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该项目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本项目设置如下监测项目: 5、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支护监测点布置图。 三、监测项目与点位布置 1、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观测: 按设计要求,共布设31个监测点,编号为W1~W31,详见观基坑监测点布置图。

2、支护结构及土体侧向变形监测: 按设计要求,共布设27个监测点,编号为K1~K27,其中K2、K10、K15和K22为土体侧向变形监测点,详见基坑监测点布置图。 3、地下水位监测: 按设计要求,共布设19个监测点,编号为SW1~SW19,详见基坑监测点布置图。 3、地下水位监测采用钢尺水位计测得地下水位与管顶的距离,根据管顶高程即可计算地下水位的高程。将到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与基坑开挖前地下水位高程进行比较,得到开挖过程中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五、允许值及报警值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该工程监测项目提出以下警戒

工程变形监测

工程变形监测 最小二乘法广泛应用于测量平差。最小二乘配置包括了平差、滤波和推估。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被称为概括平差模型,它是各种经典的和现代平差模型的统一模型。测量误差理论主要表现在对模型误差的研究上,主要包括:平差中函数模型误差、随机模型误差的鉴别或诊断;模型误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对参数和残差统计性质的影响;病态方程与控制网及其观测方案设计的关系。由于变形监测网参考点稳定性检验的需要,导致了自由网平差和拟稳平差的出现和发展。观测值粗差的研究促进了控制网可靠性理论,以及变形监测网变形和观测值粗差的可区分性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针对观测值存在粗差的客观实际,出现了稳健估计(或称抗差估计);针对法方程系数阵存在病态的可能,发展了有偏估计。与最小二乘估计相区别,稳健估计和有偏估计称为非最小二乘估计。 巴尔达的数据探测法对观测值中只存在一个粗差时有效,稳健估计法具有抵抗多个粗差影响的优点。建立改正数向量与观测值真误差向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对多个粗差同时进行定位和定值,这种方法已在通用平差软件包中得到算法实现和应用。 方差和协方差分量估计实质上是精化平差的随机模型,过去一直仅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上。实际中,要求对多种观测量进行综合处理,因此,方差分量估计已成为测量平差的必备内容了。目前,通用平差软件包中已增加了该功能,但还需要在测量规范中明确提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测量作业单位喜欢采用附合导线进行逐级加密,主要依据目前规范中有关一、二、三级导线和图根导线的规定。无疑附合导线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多余观测少,发现和抵抗粗差的能力较弱,不宜滥用。建立一个区域的控制,首级网点采用GPS测量,下面

变形监测实习总结

变形监测测量实习总结 变形监测就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持续观测、对变形体变形形态进行分析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等的各项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在精密工程测量中,最具代表性的变形体有大坝、桥梁、高层建筑物、边坡、隧道和地铁等。 变形监测工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掌握各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为安全运行诊断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其次是科学上的意义,包括根本的理解变形的机理,提高工程设计的理论,进行反馈设计以及建立有效的变形预报模型。 我们本次变形监测共进行了三项内容:位移观测、倾斜观测和沉降观测。 《变形监测》是工程测量专业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课程实习。旨在通过本次课程实习来加深对变形监测的的基础理论、测量原理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切实提高我们的实践技能,初步掌握位移监测、倾斜监测和沉降监测的基本方法,熟练使用作业各工序的仪器设备及作业过程等。

对于本次实习,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的重视,在第一天的实习动员会上,李老师就本次实习的意义、实习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明确的阐述,同时,也就本次实习内容和实习步骤做了详细的说明,并给同学们准备了相关的规范和资料,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完成本次实习任务。在其后的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实习目的明确、积极主动、不怕吃苦、勇于承担重担,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的完成了大坝位移监测、土木系实训楼倾斜监测和八号实验楼沉降监测等实习内容。通过本次实习,不仅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我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对于大坝的位移监测,我们首先在面板堆石坝模型的坝体上选择了三个观测点,然后在其旁边的坚固水泥地上定了两个钢钉作为观测点,通过多次量距后,我们选择了假设坐标作为本次观测的已知数据,对坝体上的三个观测点进行了三天的前方交会法位移监测,并采用全圆观测法每次观测各六个测回,期间严格按照规范的相关要求,力求数据的精确、实用。经观测,大坝的位移量极小,非常稳固,可以安心使用。 对于土木系实训大楼的倾斜监测,我们选择了大楼的东南角,并在其南边和东边各1.5倍楼高的地方选择了坚固地面上的钢钉作为观测点,采用的是垂直投影的观测方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目的 三、监测内容 四、监测依据 五、监测方法 六、监控报警 七、信息反馈八、 九、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及时程变化曲线 十、监测结论及建议 附: 一、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二、基坑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 三、监测项目时程变化曲线 监测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正弘空港花园项目6#地块基坑变形监测项目。 2、工程地点: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四街与郑港三路交叉口。 3、基坑工程周边环境 3.1、四周较为空旷 为保证基坑开挖期间基坑侧壁的安全和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需采用基坑变形监测措施,确保基坑在施工期间能够掌握及时的数据变化量,有效的信息化施工,有异常变化前期能够及时预报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根据甲方提供的《基坑支护、降水设计总说明》做以参考,基坑开挖深度平均为-10.3米《JGJ120-99和GB50202-2002》的规定,基坑的安生等级为二级.结合基坑支护设计,考虑基坑开挖中对周边建筑物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基坑开挖中必须对基坑的安全实施基坑侧壁的位移和沉降变化等安全检测。 二、监测目的 为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测定基坑及周边建筑物从当前状态起至变形稳定期间的绝对变化量,对基坑进行健康监测,对意外变形做出及时预报,确保施工和使用中的安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援程》JGJ8-2007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相关

规定和要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结合本工程实际,在对工程地基勘察报告及支护降水设计方案分析参考。对建筑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预测预报,为确保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三、监测内容 1、主楼基坑围护顶部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暂定38点)以现场实际布设为准; 2、基坑巡视;’ 四、监测依据 (1)参考基坑支护设计图纸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l、《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五、监测方法 沉降监测分为控制网和标示点监测两部分。控制观测内容包括水准基点设置和水准基点间的高程闭合观测;标志点监测包括周期性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的方案.doc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一、概述 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 , 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 人们已针对动态 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 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 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 化的“桥梁健康系统”, 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 , 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 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 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 大小。因此 , 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研究采用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 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 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 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 2)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 , 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 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 ( 台) 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 台 ) 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 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 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 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 2)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m的上塔柱侧壁上, 每柱设 2 点。 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 与观测方法 , 以及基准网的观测方法等因素确定, 一般分两级布设, 基准网布设在岸上稳定的地方并 埋设深埋钻孔桩标志;在桥面用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作为工作基点, 用它们测定桥面观测点的水平 位移。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布置 为了便于观测和使用方便, 一般将岸上的平面基准网点纳入垂直位移基准网中, 同时还应在较稳定的地方增加深埋水准点作为水准基点, 它们是大桥垂直位移监测的基准;为统一两岸的高程系

沉降观测报告(模板)

沉降观测报告模板 一.工程概况: 简述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地基,高度,建筑面积,抗震烈度,抗震设防等级,设计的沉降观测要求,观测点建立时间,观测周期,观测等级等。 二. 沉降观测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GB/8-2007 7.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三. 沉降观测依据及要求 依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及沉降观测施工规范、规程做观测详细说明。 四. 观测目的及要求: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构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建筑沉降观测能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等数据。 五. 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1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埋设沉降观测水准基点,所埋基准点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中的规定进行建立。基准点的个数,可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合理布设。本建筑共埋设4个基准点,高程系统采用假定高程BM1=m,也可采用施工区域内国家高程系统,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绝对高程值。基准点的建立必须用高精度水准仪引测,经过闭合、平差计算而来,并定期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至提交报告时基准点稳定可靠,符合规范要求。 2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中的规定,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进行,变形观测点均设在建筑主要受力位置。点位设置的高度应有利于观测,且不影响施工的原则,并有利于长期保存。变形观测点均设在建筑主要受力点上。每个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平面图上,都合理设置沉降观测点

[建筑]变形观测与沉陷工程学课程设计书学习资料

辽宁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辽宁科技大学体育场西锅炉 房烟囱倾斜监测技术设计书学院、系: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绘工程2008-2 学生姓名:张贺 指导教师:宁殿民 成绩: 2011年12 月18 日

目录 一、作业目的及任务............................................................................ - 1 - 二、测区概况........................................................................................ - 1 - 三、测量依据、原则............................................................................ - 2 - 四、技术指标........................................................................................ - 2 - 五、技术设计内容步骤........................................................................ - 4 - 六、上交资料........................................................................................ - 5 - 七、参考文献........................................................................................ - 6 - 八、附表................................................................................................ - 7 -

天津市加强建筑工程变形观测控制的规定

天津市加强建筑工程变形观测控制的规定 建质安管〖1999〗529号 各局(集团总公司),各区、县建委及有关单位: 为确保我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使在施工和使用期间沉降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天津市加强建筑工程变形观测控制的规定》。现发给你们,望严格遵照执行。本规定自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起,在我市执行。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在施工及使用期间沉降变化的监控,规范监控行为和程序,准确反映建筑工程沉降及重要结构变形情况,确保我市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现行的有关建筑标准规范及《天津市多层砖砌体住宅建筑沉降裂缝控制设计与施工若干暂行规定》中规定必须进行结构变形控制及沉降观测的建设工程均在本规定的范围之内。 第三条凡需进行变形观测控制的工程,其勘察单位必须在岩土勘探报告中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设计单位必须在施工图中提出观测控制的要求和说明。 第四条凡需进行变形控制的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委托沉降观测单位签订观测合同,并由观测单位制定出观测方案后,方可报请开工。 沉降观测单位指有沉降变形观测资质并与地基基础处理、主体结构施工无关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 第五条建筑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应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及时收集、分析和利用原有的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观测方案。 第六条沉降变形观测应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及其它规范规定的方法,能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规定要求的亦可采用。 第七条测量仪器和设备工具,必须经天津市技术监督局认定的计量单位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且应随时检查测量仪器精度变化。 第八条沉降变形观测点的布设要均匀合理,必须能全面查明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沉降和其他变形要求。观测点必须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凡新建与原有建筑连接的工程和砖混结构住宅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允许沉降量。 第九条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485变形监测实验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1、实验要求: 应用全站仪对科技楼楼顶避雷针进行变形观测 2.实验过程: 首先认真理解前方交会原理,然后利用GPS做静态控制得出控制点坐标,将全站仪架在其中一个控制点A上,另一个控制点B架上反射棱镜,将全站仪望远镜瞄准反射棱镜定向,然后置零,转动照准部对准避雷针顶端C,记录角度,然后盘右观测,一站观测两个测回,得出夹角α将全

变形监测实习报告

变形监测实习报告 变形监测实习报告_20xx301610245_王宏达 变形监测实习报告 王宏达20xx301610245 一、各监测点本期沉降量 1第1次0第2次1.2第3次0.5第4次0.3第5次-1.4第6次0.3第7次-0.3第8次-0.6第9次0.6第10次-0.9第11次-0.3第12次-0.3第13次-0.5第14次 -0.3 23003.2 4.4 -1.2-2.90 0 -1.8-0.40.8 0.5 -0.9-1.30.9 0.9 -1.4-0.71.3 0.7 -0.4-0.2-0.8-0.4-0.5-0.40.1 -0.3 45003.26-3-3.40-1.30.7 -0.2 -0.10.1-0.4-10.8 1.3 -0.3-0.80 0.5

-0.5-0.6-1.9-1.80.40.70.2 3.7 67000.50.5-0.10.41.60.2 -0.4-1.1-0.7-1 0.7-0.6-0.31.2 0.3-0.3-0.90.1 -0.9-0.4-0.9-1.31.40.5 -0.6 -3.1801.10.10.4 0-0.6 -0.40.5 -1.20.8 -0.6-0.90 -3.8 二、各期的平均累积沉降量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第9次第10次第11 101.20.50.3-1.40.3-0.3-0.60.6-0.9-0.3 20304050 600.5-0.11.6-0.4-0.70.7-0.30.3-0.9-0.9 7080 平均02.5125-1.20.15-0.575-0.0875-0.5250.5875-0.4750.2-0.487 3.24.4-1.20-1.8 -2.90-0.4 3.26-30 -3.4-1.3 0.51.10.40.10.20.4-1.1-1-0.6 0-0.6-0.4 0.7-0.2-0.1-0.4 0.1-1 0.80.5-0.9

试谈工程建筑的变形监测

Unit19 DeformationMonitoring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工程建筑【Engineering Structure或者工程结构】的变形观测) Overview(概述【Overview纵览、总的看法】) Deformation refersto thechanges of a deformable body (naturalor man-madeobjects)undergoes inits shapes, dimensionandposition inspace and timedomain.(变形指一个形变体【deformable body】(自然或人工物体)在空间和时间范围【domain领域、范围】在形状、尺度和位置上经受【undergo经受、收到】的变化)【变形指一个形变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经受的形状、尺度和位置的变化】 Due tofactors such as changes of ground waterlevel, tidalphenomena,tectonic phenomena, etc, engineering structures (such as dams, bridges,high rise buildings, etc.) are subject todeformation.(由于【Dueto】诸如地下水位变化、潮汐现象、地壳构造【tectonic构造的、地壳构造的】现象等等的因素【factor】,工程建筑物(如大坝、桥梁、高层建筑等等)受到变形【deformati on】影响【subject受……影响】) Deformation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is often measured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structure is exhibiting asafedeformationbehavior.(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经常观测以保证建筑呈现【exhibit展现】安全变形行为)【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经常观测以保证建筑物的变形在安全范围内】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文精选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文精选 篇一:变形监测实验报告 1、实验要求: 应用全站仪对科技楼楼顶避雷针进行变形观测 2.实验过程: 首先认真理解前方交会原理,然后利用GPS做静态控制得出控制点坐标,将全站仪架在其中一个控制点A上,另一个控制点B架上反射棱镜,将全站仪望远镜瞄准反射棱镜定向,然后置零,转动照准部对准避雷针顶端C,记录角度,然后盘右观测,一站观测两个测回,得出夹角α将全站仪与反射棱镜互换位置,同样方法测得夹角β,根据已知A,B两点坐标可求得避雷针顶端的平面坐标,然后在另一已知点D上架全站仪,A点架上反射棱镜,以A点做后视定向,观测A,D 两点间夹角,盘左盘右观测两个测回γ,同时观测竖角β,量取仪器高,根据观测数据计算进行比较检核。 3.实验已知数据: A点坐标X 3525052.175 Y 527483.758 B点坐标X 3525047.348 Y 527412.793 D点坐标X 3524903.239 Y 527259.558 4.实验观测数据:

α=76°22′05″,β=80°37′19″, γ=88°39′44″(检核角) 竖角θ=37°24′03″ 5 实验结果: C点坐标:X 3524875.2304 Y 527453.3827 Z 75.066 检校误差3″ 6.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巩固了在变形监测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极大的提高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仪器操作还不是很熟练,以后应该多加练习,理论和实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忍耐,有时候仪器不稳定,必须得等。 篇二:三维动画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二、实验原理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三、实验仪器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工程测量学》 课件 9-3变形监测技术和方法

9.3 变形监测技术和方法 一、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 精密高程测量、精密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重力测量 二、专门测量手段和技术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准直测量、应变测量、倾斜测量 三、空间测量技术 GPS测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 四、摄影测量和激光扫瞄技术 摄影测量方法、激光扫瞄技术

一、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 (1) 能够提供变形体整体的变形状态; (2) 观测量通过组成网的形式可以进行测量结果的校核和精度的评定; (3) 灵活性大,能够适应于不同的精度要求,不同形式的变形体和不同的外界条件。

一、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 地面高程的变化也可以间接地用重力测量测定。目前重力测量的精度约10微伽,相当于高程变化30㎜。这样的精度虽然不够高,但是由于重力测量的成本比较低,因此可以在较大范围的地面变形监测中作为水准测量的补充。

一、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 重力测量一般可以用于: ①在地震预报时,测定和解释地面的垂直运动,监测和解释地震后地壳的垂直运动。 ②在火山地区结合水准测量和重力测量可以发现地下岩浆的运动。 ③研究用于采油、抽地下水和利用地热蒸汽等造成的地表变形。 ④研究地壳的板块运动和变形。

二、专门测量手段和技术 (一)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利用静止液面原理来传递高程 (二)准直测量 测量测点偏离基准线的垂直距离 (三)应变测量 相对距离的变化 (四)倾斜测量 有相对于水平面和相对于垂直面两类。前者主要有监测地面倾斜和建筑物基础倾斜,而后者主要有监测高层建筑物倾斜。

二、专门测量手段和技术 (一)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它是利用静止液面原理来传递高程的方法。 利用连通管原理测量各点处容器内液面高差的变化以测定垂直位移的观测方法,可以测出两点或多点间的高差。适用于混凝土坝基础廊道和土石坝表面垂直 位移观测。 该方法无需点点之间的通视, 容易克服障碍物之间的阻挡,另外 还可以将液面的高程变化转换成电 感输出,有利于实现监测自动化。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

§13—4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 一、概述 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的“桥梁健康系统”,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因此,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研究采用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 2) 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 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台)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台)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 2)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1.5m的上塔柱侧壁上,每柱设2点。 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以及基准网的观测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分两级布设,基准网布设在岸上稳定的地方并埋设深埋钻孔桩标志;在桥面用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作为工作基点,用它们测定桥面观测点的水平位移。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布置

测绘工程变形监测实习报告

一 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变形监测综合实习》是《变形监测》教学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学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定内容的实训,学习正确操作方法,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深化所学内容。 《施工测量综合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放样基本要素的测设方法,掌握工程建筑物施工放样的方法,了解建筑物放样的精度分析,进一步熟悉工程测量仪器的使用。 通过实习,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能独立进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及已知高程的测设。 2、能独立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观测与解算。 3、能独立进行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时间:二周 2、地点:校内 三、实习组织 根据仪器设备情况,4-5人为一组,每组设组长一人,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分工安排和考勤,负责组内借用仪器工具的安全与管理。 四、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实习期间,实习时要按时出工,不得无故不随小组出工。实习要按实习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提倡互相讨论研究,把不懂的弄懂。实习时要集中精力,不得在仪器旁打闹,以防发生仪器事故。 2、爱护仪器,人人有责。操作仪器工具要求方法正确,防止发生丢失、摔损事故。 3、表格填写要齐全,书写字迹要工整,切忌潦草.外业记录不能改动。 五、实习任务及其要点 (一)变形监测 1、沉降观测 a 、观测校区北面河岸的沉降。 (1)沿河岸找出沉降缝,在沉降缝中打入钢钉,钢订露出地面半厘米,并用红油漆标记编号,作为沉降监测点。点数15~20个。 (2)高程控制:在河岸两端选取两组高程控制点,每组两个,每组两点之间以一站距离为宜。两组控制点间按二等水准要求测出它们间的高差,往返高差闭合差mm L f h 4 。假设其中一点高程H1=10.000米,计算其它各控制点的高程。 (3)监测点观测:从一端已知控制点开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按三级水准

(完整版)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 基坑变形监测报告 2018年10月

********** 基坑变形监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监测日期:2018年X月X日~2018年X月X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监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监测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监测工序和测点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报警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监测时长和频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监测成果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附表、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场地地处*******,北池一路西首路南侧,文昌馨苑居住区西侧。拟建*****及地下车库概况如下: 表1 工程概况 基坑平面尺寸:89.1m(东西最大尺寸)×80.1m(南北最大尺寸) 基坑支护深度:3.9-5.0m 二、监测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2016)。 5. 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方案。 三、监测内容 1.基坑顶部竖向位移; 2.基坑顶部水平位移; 3.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基坑开挖变形监测报告

郑州市健康路176号院改造工程开挖变形监测技术成果报告 河南省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郑州市健康路176号院改造工程开挖变形监测技术成果报告 资质等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 证书编号:160104-kj 批准: 审核: 校对: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 - 4 -第二章监测依据及内容 ........................................................................................ - 4 - 2.1监测的目的:............................................................................................. - 4 - 2.2监测的依据:............................................................................................. - 4 - 2.3监测内容..................................................................................................... - 4 -第三章监测精度及仪器选择 ................................................................................ - 5 - 3.1精度要求..................................................................................................... - 5 - 3.2仪器选择..................................................................................................... - 5 - 3.3控制点的布设............................................................................................. - 7 -第四章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方法 ........................................................................ - 7 - 4.1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7 - 4.2周边道路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8 - 4.3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9 - 4.4周边地表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10 - 4.5土体深层位移监测(测斜)................................................................... - 10 - 4.6锚索应力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12 - 4.7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14 - 4.8监测报警值和监测频率........................................................................... - 15 -第五章监测成果表 .............................................................................................. - 16 - 5.1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 - 16 - 5.2周边地表、道路及建筑物沉降监测....................................................... - 18 - 5.3周边水位监测........................................................................................... - 22 - 5.4锚索应力变化趋势................................................................................... - 23 - 5.5土体深层位移(测斜)监测........................................................................ - 25 -第六章监测结论 .................................................................................................. - 26 -

变形监测报告

变 形 监 测 报 告 姓名:王育强 班级:工测1401 学号:20141020627 指导老师:李聚方 实习时间:12-13周

工程概述: 变形、沉降监测是利用高精度测量仪器或专用仪器通过对物体上有代表性的变形、沉降监测点的变化状况(包括平面位移和沉降变化)进行监视、监测。其任务是周期性的对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观测点在观测周期的变化量,并用仪器记录其瞬时位臵。其目的是要获得物体的空间位臵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对建筑物体采取的可行性纠偏措施。因此它的要求是: 1、重复观测。需要重复观测。而且每一周期的观测方案要尽量一致。 2、精度要求高。因为变形基本是细微的变化,基本单位是毫米级和厘米级。 3、测量方法综合运用。为了达到较高的要求,往往综合运用大地测量、导线测量、极坐标法、水准测量等专门测量手段以达到取长补短、相互校核,从而提高监测精度和可靠性。 4、数据量大,处理分析复杂。因为重复观测和周期长,大量的数据需绘制成图并分析其动态趋势。 5、责任重大。工程项目动辄千万、亿计。若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护措施可避免工程项目损失。 沉降监测 一、监测内容 此次变形监测的对象是宿舍楼的整体沉降情况和鲲鹏山的水平位移情况(山体滑坡监测)以及校内微波塔的倾斜情况。 宿舍楼位于黄河水院东北角,整区共有十六栋住宿楼一号楼为国际留学生宿舍和校内上善酒店的住址因此建筑完工时用于检测的水准点在墙体进行装修改造时遭到破坏。测量工作有一定难度。为保护建筑物的稳定,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以后运营过程中进行检测,进行控制预报,并为有关单位提供有关数据。 一、监测方法 沉降监测 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 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3、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型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4、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求施测。 5、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可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在观测过程中,如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