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外包视角下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模式研究_杨文正

公共服务外包视角下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模式研究_杨文正
公共服务外包视角下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模式研究_杨文正

公共服务外包视角下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模式研究

杨文正,熊才平,江星玲,周杰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丰富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及其高效利用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深化的关键。研究首先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具有公共产品特征和基础教育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切入,明确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是政府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然后,以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价值链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的动因,构建了“用户驱动、政府主导、企业承包、服务至上”的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模式。最后,从系统动力学视角分析了模式的运行机制,说明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在出资主体、开发主体、供给方式、供给决策、经费划拨、资源规划和用户使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研究试图突破现有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模式的局限,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服务外包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杨文正(1979—),男,云南大理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

E-mail:yang121@https://www.360docs.net/doc/95410070.html,。

一、引言

丰富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也是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的前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的要求。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自主建设”、“共建共享”和“公建众享”建设形式进行了探讨。政府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实现了教育信息资源从无到有的转变。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规模,大多数学校拥有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匮乏且配置不均衡,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信息资源“自然禀赋”的共享特性;广大师生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多元需求日益增长,而很多区域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还停留在封闭、自给自足的状态;同质教育信息资源的重复与数量的急剧增加,已有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应用重视程度不够。作为公共服务的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凯恩斯定律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供给,只要有需求,就会创造供给。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过程可以看作是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十八大报告》提出“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在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服务方面“制定政府购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服务的相关政策,支持使用者按需购买资源与服务,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资源服务”。本文把教育信息资源供给问题投射至公共服务领域,以公共服务外包为切入点,在“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建设新机制方面进行探索,逐步形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资源供给与应用新模式。这一模式旨在提升教育信息资源质量和应用水平,缩小广大师生对教育信息资源期望与使用满意度之间的差距,提高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配置方法、路径与绩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71273108);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绩效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项目编号:ECA120339)

DOI:10.13811/https://www.360docs.net/doc/95410070.html,ki.eer.2013.11.014

生在教学中主动使用信息资源的积极性。

二、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特性的辨析

(一)基础教育是政府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公共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基本的、非盈利性的服务。[1]教育公共服务是当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指由政府主导、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在教育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承担相关职责和履行相应职能[2]。基础教育是公民生存发展和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基础。“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基础教育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权、满足其基本尊严、提升其基本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最直接、最密切、最现实的教育和文化公共服务。因此,基础教育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是一项由政府主导、惠及社会公众且满足社会教育共同需求的公益性服务。[3]

(二)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具有公共产品特征

信息资源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相对于物质和能量资源,最大的区别是其具有“自然禀赋”的共享特性:在排除技术和人为约束(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约束)的条件下,某些人对信息资源内容的控制和享用并不以其他人减少或失去对该信息资源内容的控制和享用为前提。[4]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一方面使其易于扩散且能够得到比物质和能源更为广泛的利用。另一方面信息资源产品从设计到单个产品的开发,再到大规模使用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这就说明只有使信息资源得到极大共享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用。由于同一信息资源可以同时被多个不同的使用者占有,使用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这与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是相符合的。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1954所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5]一文中,认为公共产品是“每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任何其他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的物品。根据这一经典定义,人们归纳出公共产品在消费中的两个本质特性:一是消费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使用者对该产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二是受益的非排他性,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产品的消费之外。如果将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看作物品分类的两极,则现实中的物品是处于两极间逐渐过渡的一系列产品。1965年,公共选择理论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对萨缪尔森的理论做了重要的修补,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6]中首次提出“准公共产品”的概念。由此,根据信息资源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强弱,可将信息资源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等三类。

(三)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应由政府主导供给

从经济学的角度,公共物品的提供一般有三种方式,即政府提供、市场提供和政府与市场的混合提供。政府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教育信息消费需求,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教育信息资源产品,消费者可以无条件地获得产品的消费权。市场提供是指由市场向消费者提供教育信息资源,一般通过收费来获取生产成本和一定的利润,提供者和使用者遵循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等自负盈亏,实行商业化运营。混合提供是指政府与市场结合,以一定的成本价格,通过补偿或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来向教育信息资源的消费者提供产品。

有学者从公共产品的视角对具体教学中所使用的信息资源产品特性作了具体的分析(如图1所示)。根据其纯度的不同,将其供给模式归为四大类:政府供给;市场供给或校际共享,政府购买或补助,政府管制;市场供给,政府管制;市场供给。[7]也有学者根据公共资源产品在竞争性上存在的差别,进一步细分为弱竞争和强竞争两类,得出教育信息资源的生产和提供组合有三种方式:公共生产、公共提供;公共生产、混合提供;公共生产、市场提供。[8]

图1公共产品视角下教育信息资源分类

我们认为,无论是基础教育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还是信息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属性(除了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外,还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消费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产品利益边界不清晰、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不成比等),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都应由政府来主导供给。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政府主导供给是指政府作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生产和使用经费的主要提供者,而不是唯一生产者,其生产可由政府部门、公共组织、非政府

组织、非营利组织乃至私营部门完成。即把资源建设资金提供者与生产者分离,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充分发挥用户需求、自主选择的权力和借助第三方的技术优势,实现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效率的提升。

三、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模式构建的依据

(一)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外包供给的提出外包(Outsourcing )又称“外部资源利用”。最早见于加里·哈梅尔(Gary Hamel )和C ·K ·普拉哈尔德(C.

K.Praharad )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意指企业将生产链条中一些非核心环节发包给第三方企业来做的生产经营方式[9]。服务外包作为外包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指企业、机构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将原先由自身完成的部分或全部服务业务流程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给外部优秀的专业服务承包商完成的一种商业模式。公共服务外包是指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政府通过竞争机制,利用外部优势资源,将本应由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委托私人部门或非营利部门来完成的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公共服务外包能够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政府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一种新型行为模式,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就是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信息资源供给的多元化。

(二)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外包供给的动因开展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有着利用外部资源、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和资源质量的内部动因,有着技术、市场和用户等方面的外部动因,如图2所示。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信息处理的成本,增加了信息储存的容量,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等等。为信息资源共享跨越时空障碍提供技术支持;市场环境的变迁导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需要向外部寻求优势资源,迫使政府采用服务外包的供给方式;用户数量的递增和需求的多样化,不仅要求政府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资源,而且还期盼得到便捷和优质的技术服务,为他们实时解决教学中使用信息资源的难题。公共服务外包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挥核心竞争力,实质上是利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实现专业化分工,整合资源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政府将信息资源的开发任务交由企业或第三方来完成,可以专注于教育信息资源平台的搭建服务、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绩效等业务。企业发挥其技术和经济的优势,专心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用

户问题的反馈等服务业务。通过服务外包,以信息技

术为依托,把具有不同优势资源的合作力量整合成反应快速、灵活多变的动态联盟,实现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合作。

图2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动因分析

(三)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的理论依据

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由于部门或组织间技术水平相对差异而产生的生产同一商品的成本差异,构成商品交易的原因并且决定着交易的模式

[10]

。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关

键概念是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是指一个部门所拥有的各种可用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丰裕关系。要素密集度是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投入要素之间的比率。教育信息资源产品是一个技术和资本相对密集型产品,技术和资本相对丰裕的部门具有供给的比较优势。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资源新产品的开发需要企业具有技术创新和市场反应灵活的优势,专业化的分工能提高开发的效率。从资金角度来看,教育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政府具有资金提供的责任和管理方面的优势,采取一定的制度措施,根据信息资源的需求,来委托或购买企业开发的专业级产品,在保证资源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相应的成本,提高了资金投入的效益。从内容角度来看,教育信息资源产品需要具备科学性和符合师生教学和学习的规律,学校可以发挥其在知识内容、教学设计和使用反馈方面的作用,保证满足教学设计在教育性、科学性、准确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要求。

2.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一定规模内增加产量,生产效率能相应地提高,其产品的平均成本可以不断降低,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

[11]

根据信息资源的

共享特性,这里的规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品种大批量,也不是指企业规模或产品规模大小,而是指节约或效益的意思。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一方面是劳动专业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专门做一项工作的人比样样工作都要做的人干活快而且准确。同理,一家

企业提供具有共同投入要素的各种产品要比各个企业分别提供节约成本。虽然教育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不具备重复生产的特性,但开发资源产品所需要的技术、人力和资金等形成了产品开发的共同要素,同样具有规模经济的效应,而且长期从事信息资源产品开发的企业一般都积极主动地促进技术的改进和高素质人才的扩充,具有开发高质量信息资源的优势。另一方面是与信息资源生产相伴而生的经验曲线效应。即由于信息资源开发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在熟悉他们的工作中获得了经验,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3.价值链理论

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12]。教育信息资源供给过程可以看成是从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共享到应用的产品价值增值服务流程,从而具备了价值链特征。从学校用户的需求到信息资源开发规划,从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到实际运行管理,从信息资源商品的设计、开发到使用、反馈等环节都充满了相应的价值节点,形成一个有机的价值链。根据迈克尔·波特给出的价值链一般模型,可以描绘出教育信息资源供给的价值链过程,如图3所示。学校用户作为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主体,除了在使用信息资源过程中付出相应的学习成本外,还应该发挥其在需求分析和应用效果反馈方面的比较优势,提升信息资源产品的价值。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整个过程中,处于价值链的中游,拥有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售后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教育信息资源根本旨向是公益性的,并非以获取自身利益为取向,政府的组织效应最终也是服务于社会效应,在强调资金投入和产品质量监管与评价的同时,更应该强调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图3教育信息资源供给价值链

四、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模式的构建

(一)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模式的构建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融合公共服务外包理念,我们提出“用户驱动、政府主导、企业承包、服务至上”的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与使用模式,如图4所示。“用户驱动”体现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多元需求角度来规划、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并且将资源的使用率作为教育信息资源质量的评价尺度,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作为信息资源质量改进的依据。“政府主导”说明政府将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供给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教育主管部门主动承担信息资源供给费用、组织资源开发和服务质量监管的责任。政府通过资金投入和服务监督等手段积极引导企业或非政府组织参与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供给过程,采用一主多元的供给方式。“企业承包”说明企业作为信息资源的开发主体,凭借其技术先进、规模开发等优势,在教育信息资源供给中引入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市场的供求机制,及时把握用户群体的信息资源需求;利益机制迫使企业降低开发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价格机制不断调整政府投入的数量和比例,以平衡供给与需求,避免信息资源产品开发的无目的性;竞争机制促进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服务至上”体现在政府通过搭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平台和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企业通过技术支持与培训、学校通过改善信息化环境和营造信息资源使用氛围等方式主动服务并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进而提高资源使用的满意度。

图4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外包供给模式

(二)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模式的运行机制

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供给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三个利益子系统:学校师生作为资源使用的主体,政府作为资金提供者和决策者,企业是资源开发和技术服务提供者,并且三者都围绕资源的利用率展开。资源的质量作为使用的“吸引子”,用户在一定的激励下积极使用信息资源。企业为了获得更多收益,在市场竞争中更加关注用户的需求与反馈,积极改进资源质量。由此,形成“使用反馈—质量改进”的良性循环(如图5所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政府投入的最大化效益。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重在实现“用户参与、政府决策、企业服务”三者联动的价值链,形成“低成本、高收益、高质量、高效率”的多重优势,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信息资源的配置结构:将资源质量

和使用效率置于首位,更加强调资源建设资金的投入效益;将资金提供者与生产者分离,资金保障与外包决策的政府角色定位更加明确;企业由单一产品的开发转向多元服务的提供;产品开发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自下而上形式,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得到外包服务商的及时满足与互动。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外包供给模式将信息资源使用者、资金提供者和资源开发者有机结合,达到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管理、评价、整合共享和应用服务整个环节的协调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为寻求学校自主独立开发、企业规模开发和政府出资建设等三者之间的跨界与合作提出新的思路。

图5资源“使用反馈—质量改进”因果关系(三)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模式的优势分析

1.供给主体更明确、开发主体多元化

当前,用户对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主体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作为权益享受的用户没有对政府提出提供有针对性信息资源的要求,转而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也称作自愿供给)。一方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和经费的限制,只能开发一些简单的素材。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产品的供给已经不再是谁提供了服务,而是以什么方式及组合来保证服务的有效性和有益性。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外包的供给模式将政府的角色由资金提供者与资源建设者转变为资金提供者与管理者,将资源建设交由第三方来完成,政府角色定位更加明显,管理能力更加突出。政府作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的主导,积极引导社会多方的参与,发挥政府投资与企业生产方面的优势,实现政府与社会性力量合作与互补的“双向互动”,保障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供给。

2.政府市场相结合、供给方式更灵活

教育信息资源产品的供给除了前面提到的“自给自足”方式外,这种方式最大的不足是信息资源处于静态不变的状态,致使资源的固化,不利于在使用过程中重组与创造,使用效果不佳。作为市场供给代表的企业凭借自己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可以开发出专业

级别的信息资源。但其最大的不足就是企业主要面向的对象是政府部门而非用户,并且本着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他们将更倾向于开发成本相对少而获益多的资源,这会造成很多用户真正需要的信息资源无人开发。寻找政府与市场两种供给方式的“契合点”是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政府主导行为的一项制度创新。一方面采用政府供给的方式统筹规划,保障信息资源供给的基本标准;另一方面在政府信息资源供给中引入市场机制,破除政府对信息资源开发的垄断,而且也解决了“开发什么”和“如何供给”的问题。只有将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排除政府与市场的“双失灵(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才能有效提升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的质量、效益和效能。

3.经费划拨更合理、资金投入效益高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普遍采用“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这种按学生人数平均划拨资源建设经费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用户的多元需求,没有关注资源的使用反馈与质量改进的过程,没有综合分析经费投入与配置绩效之间的互动关系,没有将资金使用效益和用户需要挂钩,难以凸显政府通过财政拨款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的能力,在资金的使用效率上更难有所作为。同时传统的教育信息资源经费划拨采用单向线性的方式,这一方式的形成源于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的政府垄断和生产一元化的制度安排,资源使用者被动使用政府统一提供的资源,毫无个性化可言。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外包供给模式将资金分散到学校转变为由辖区教育主管部门集中调配使用。集中使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经费的好处在于政府可以通过行政调控措施,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前提下,统筹规划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运行和使用,在投入经费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购买优质信息资源,在应用方面同样产生更大的效益。采用相对集中的供给模式一方面实现了经费供给的规模化,充分发挥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决区域内信息资源配置的失衡问题,达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4.供给决策更科学、供给过程更透明

当前政府对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供给决策主要表现为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特征,这种“自上而下”的体制忽视了资源使用者的需求和反馈,淡化了信息资源供给的目的和效果。一方面容易造成政府在信息资源供给中的“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政府对信息资源建设的责任意识不强,造成投资不足;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资源建设与应用脱节,资源的生产滞后于用户的需求变化,信息资源产品的时效性较差。建立

需求为导向的教育信息资源“自下而上”供给制度应该成为未来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改革的方向。这种决策机制可以充分发挥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将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急切需要的信息资源表达出来,作为政府资源建设规划的基准,并将用户对资源的反馈和使用效果作为资源质量的评价依据。将用户对信息资源使用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信息资源服务供给机制合理性的评价尺度,保证供给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供给过程的透明性。

5.资源建设有规划、用户参与更主动

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外包模式要求形成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学科教研专家组、技术专家组、学科内容组构成的资源规划共同体。资源建设规划包括资源适用对象、资源建设的数量、资源类型规划、资源设计形式、学科资源分布和资源建设标准等。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模式在使用方面,要求用户参与到资源建设开发与质量改进的整个过程中。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满足教学需求,节约成本和精力,而且还会得到相应的激励,积极性将大幅提高。用户将由单一被动的信息资源获取者,转变为既是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又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者。企业采用信息资源“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或使用偏好将合适的资源推送至用户面前,以主动服务的方式带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应用。将掘客(Dig)理念移植到教育信息资源评价中,实行教育信息资源质量评价与优选准入措施,依据用户的选择与使用效果,对同类型资源进行排序,优胜劣汰,这将大大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和用户使用需求的满意度。提倡资源共享与重用的理念,鼓励广大师生参与资源的初次开发及二次质量改进的过程,让资源不断符合用户的教学或学习需求,促进资源的真正共享。

五、结语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的实质是政府出资,让营利或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其核心思想是把市场机制和管理手段引入公共服务之中,将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生产者分离,通过购买的方式间接地向公众提供服务。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利用外部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质量。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外包供给改变了传统信息资源的提供方式,是未来教育信息资源产品供给的趋势:决策由单一固定的政府决策模式转向社会公众参与互动的决策模式;供给由单一垄断的政府供给模式转向多元竞争的市场供给模式;评价监管由封闭被动的内部自我评估监督模式,转向开放的社会中立评价监管模式。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政府、市场、学校、用户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分别在供给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外包模式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制度、服务市场、绩效考核等领域创造其运作的条件。外包供给的绩效应该从用户满意度、供给成本、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等四个方面来整体考虑。对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外包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理念、政府经费投入力度、政府的合同管理与履行能力、决策评价的规范程度、承包商的信誉度及提供服务能力等。本文构建的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外包供给与使用模式也只是我们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理论指导,关于教育信息资源外包供给还需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柏良泽.“公共服务”界说[J].中国行政管理,2008,(2):17~20.

[2]蒋云根.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1):53~58.

[3]何鹏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30.

[4]查先进.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

[5]Paul A.Samuelson.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9):387~398.

[6]James M.Buchanan.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J].Econnomica.1965,(2):1~14.

[7]苏小兵,祝智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模式研究——

—公共产品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2,(8):78~82.

[8]周振军,边晓娜,贾永江.教育信息资源分类共享机制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24~27.

[9]郑雄伟,曾松.国际外包理论与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33.

[10]崔浩.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3,(12):64~68.

[11]彭星闾,叶生洪.论规模经济的本质[J].当代财经,2003,(2):5~9.

[1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6.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电馆〔2013〕40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要求,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工作,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结合我市实际,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建立鄂尔多斯数字教育云平台,在网络化管理、学科整合、自主学习、信息化推进、过程性评价等,不断努力探索,为努力推进我市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面,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资源和服务,构建本地化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和教学环境,探索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区域教育信息

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三、区域试点工作容 (一)建设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通过软、硬件建设,利用网络视频互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具备远程视频互动教学、教研、教师培训、教育视频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能力,为区域的网络教研、教师网络研修、精品课程网络直播、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应用活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录播系统的建设,完成国家要求的精品课程、学校优秀课例、优质课程的录制。由此建立优秀课例资源库,丰富资源容,促进资源建设;通过点播、直播增加教研手段;通过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功能,建立起互动平台,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共享优质教师资源。 (二)充分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服务平台,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推送资源、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名师”导学、网校选课、网校辅学、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等10种应用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试验。 (三)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探索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校试点工作重点容(主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校本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教研模式创新探索;信

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外包发展简况

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外包发展简况 20 世纪40 年代,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工人失业、贫困人口激增等问题也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不稳定因素。为了稳定民心,修复战争创伤,此时的英国政府便建立了人们所熟知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模式,而这种模式的长期发展也带给英国很多的发展弊病。不断攀升的社会福利支出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政府失灵凸显。此后的政府不断进行改革来修正这些问题。改革大致经历了公共服务市场化模式和多元治理模式两个时期。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特点就是抛弃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旧观念,转而挖掘更多的市场力量,让自由竞争之风吹入公共服务领域。 (1)撒切尔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模式(20世70年代末至90 年代) 1979 年,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面对诸多发展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这次改革中,英国政府不仅仅是把公共服务项目推向市场,让各个市场主体进行竞争,甚至要求地方政府也必须参与到竞争中,这样就使个人和团体有机会在地方政府手中争得部分服务项目。并且英国政府还推出专门的法案,以推进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改革。1988 年的《地方政府法》要求地方政府的许多职能必须通过竞争的方式来履行。这个法案就是禁止所有的地方政府对基础公共服务垄断,而是通过竞争性投标来提供地方的基础性公共服务。这种投标是强制性的,使得政府部门不得不开始与私人部门开展竞争,谁的成本低廉并且提供的服务效果好,谁就能获得这些公共事务。撒切尔政府的公共服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改善了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了效率。但是仍然有许多人提出了批评,并指出了改革的局限性:公共财政开支并没有显著降低。撒切尔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是削减财政开支,但是从实际数据来看,改革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财政支出迅速增长的势头。并且1978——1979 年度和1989——1990 年度,财政支出实际还增长了11%。与此同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也并没有缓解。 (2)布莱尔政府多元治理模式(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随着英国民众收入的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提高。因此消费需求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而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并更加多样化。面对民众多元化需求的局面,布莱尔政府在总结前面历届政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改革战略——即在传统的福利国家模式和“自由市场经济”之间走一条中间道路,强调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平衡,承诺“更好地制定政策、更好地回应公民的需求、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这种模式改变了“福利国家”完全依靠政府办福利的方式,将其变成了社会事业,由社会办福利。首先,布莱尔政府将以往政府操办一切的依赖型福利模式转变为由政府、企业、公民个人等多方共同参与和分担的公共事业。例如鼓励社会办福利以及进行单位保险、商业保险,这样既减轻了政府负担,也提高了经济效率。其次是提出了公共服务的最佳价值模式。这套模式由英国政府立法通过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核心原则是“挑战、比较、协商、竞争”。最佳价值模式不仅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也促使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倾注更多的责任意识;并且也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灵活性:地方政府决定公共服务提供的内容,然后依据其特点,采取包括公共服务外包在内的多种方式来供给服务。再次,布莱尔政府主张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组成合作伙伴关系,这些私人部门也包括社区、志愿组织等第三部门。政府、市场与社区、志愿组织的合作理念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这也使得英国的第三部门发展蓬勃,并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发挥了不可或缺

论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教 师 与 教 育 研 究 学院: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专业:教育学 学号:1010314047 姓名:关文涛

论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摘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 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从“穷国办大教育”转向“大国办强教育”的阶段。在这五年期间,如何加强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 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定义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指在教育领域提供的基础性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性、普惠性、基础性、发展性四个主要特征,是主要由政府提供,与全体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教育服务,是实现人的终身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① 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提出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2012年2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显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这一问题不仅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已获得合法的政策保障。“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从“穷国办大教育”转向“大国办强教育”的阶段。在这五年期间,如何加强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三、中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发展现状的对比 教育公共服务投入仍然不足,我国2010年教育财政投入只占GDP的3.66%。而高收入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001年就达到6.8%,中等国家平均为4%,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7%。② 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的公平性不足,扩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的差距。我国虽然一直坚持以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改革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但实际仍然存在着教育失衡的突出问题。例如,办学经费按学校学生人数下拨,多年来,大量农村人口通过各种方式持续不断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农村学校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经费也少,只能勉强生存,没有发展能力。城镇学校学生多,经费也多,加上不菲的择校收入,学校发展越来越快。再如,城乡学校之间教师工资待遇和福利津贴差距较大,从而加剧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和新分配的年轻教师不愿进入,优秀学生不愿入学,进一步导致城镇与农村的教育质量的分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不适应产业升级,出现教育供给结构与我国教育立国战略的要求差距明显。有资料显示,截止2009年底,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9年;主要

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南京市国际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03-05] 本文已被浏览过95次 南京市国际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市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加速推进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1]88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南京市国际服务外包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主要用于加快国际服务外包载体平台建设、鼓励境内外知名服务外包企业落户我市、扶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企业人才培训等。 第三条专项资金按“择优扶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由市财政局、商务局共同管理使用。 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申报并评审,提出资金使用意见。

市财政局负责资金预算管理,办理资金拨付,提出资金监管要求,会同商务局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四条专项资金扶持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注册地及主要工作场所在南京境内,注册成立且正常运营一年以上(含一年); (二)上年末具有大专毕业以上学历的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50%以上; (三)主要从事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且上年度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折算成美元计算,下同)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低于50%;或上年度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收入不低于300万美元,且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0%。 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包括:承接《财富》500强企业、IAOP全球外包100强企业直接发包或由其中国境内控股的分支机构发包的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承接中国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中国100强成长型服务外包企业直接发包的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承接国内百强企业直接发包的服务外包业务收入。 为了鼓励服务外包产业的全面发展,对承接国内政府部门、部队和金融、保险、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直接发包的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可视同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收入,酌情考虑。 (四)企业已按国家和省市规定要求填报有关服务外包业务统计数据和信息; (五)企业近三年无违规违纪行为;

全国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全国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支撑系统V1.0 学员端 用户手册 2012年6月

目录 声明 (1) 第一章引言 (2) 1.编写目的 (2) 2.项目背景 (2) 3.运行环境 (2) 3.1.硬件环境 (2) 3.2.软件环境 (3) 4.读者对象 (3) 第二章系统概述 (4) 1.设计目标 (4) 2.功能特性 (4) 3.定义和作用 (5) 3.1.什么是基础支撑系统? (5) 3.2.为什么要使用基础支撑系统? (5) 第三章角色说明 (6) 1.网联管理员 (6) 2.成员单位管理员 (6) 3.学员 (6)

第四章功能介绍 (7) 1.用户登录 (7) 2.选课管理模块 (8) 2.1.查询 (9) 2.2.志愿选课 (10) 2.3.实时选课 (11) 2.4.查看课程详情 (11) 3.学习档案模块 (14) 4.学分银行 (15) 第五章附录 (15) 附录A缩略语表 (15) 附录B相关术语 (16)

声明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北京安博在线软件有限公司商标均为安博教育集团商标。 注意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第一章引言 1. 编写目的 本手册首先介绍了基础支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系统机构以及操作基础支撑系统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基础吃成系统的操作使用过程。本手册共分为引言、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简介、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角色说明、基础支撑系统(管理端)功能介绍、附录五个部分,指导管理员用户如何应用基础支撑系统,任何部门和个人在使用基础支撑系统进行管理操作时,均需参照本手册执行。 2. 项目背景 按照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发展规划,实现教师网联的目标与任务,必须建设一个满足免费师范生职前培养和在职教师职后培训服务需求的,促进网联成员和全国教师教育机构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网联平台”)。网联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以教师教育创新平台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各类教师教育资源,依托免费师范生培养院校及各级教师教育机构,创新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一套技术先进、功能完善、适应全国教师教育需要的远程教育平台,为免费师范生培养与全国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3. 运行环境 3.1. 硬件环境 以下提供主服务器最低配置,根据实际流量和访问量需增加服务器配置或增加服务器。基础支撑系统服务器硬件配置要求,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硬件配置要求,如下表所示: 基础支撑系统(学员端)硬件配置要求

公共服务外包管理办法

XXX公共服务外包管理办法 (修订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够促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体制,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推进街道行政体制改革,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根据XXX政府组织行政职能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公共服务外包的管理,探索在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投资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公民及其组织的直接需求所开展和介入的活动。本办法所称的公共服务外包(以下简称“服务外包”),即公共服务社会化,是政府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来改革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确定某个项目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以市场机制为杠杆,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企业、协会、民间非营利部门(或法人)等组织的参与,在竞争中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其目的是在政府部门不放弃公共政策制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引进市场机制,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挖掘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第三条街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外包的公共服务项目主要包括:街道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政府各职能部门用专项经费在街道政府设置的公共服务项目。这些公共服务项目,需要有计划、分步逐地有序推进。

结合我街的实际情况,第一阶段外包的服务项目主要涉及:企业服务、人口综合服务、区域性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环卫清扫作业服务、劳动就业服务、街道工勤人员劳务服务、自助物业服务等。第二阶段,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街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将本着积极、稳妥、有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扩大公共服务项目外包的范围,能用市场方式解决的公共服务,都交给市场来解决,不断深化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程度。 第四条服务外包应当公开条件,坚持公正合法、诚实信用及平等竞争的原则,不受地区、部门和所有制性质的限制。任何企业、协会、民间法人组织等具有合法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都可以参与竞争,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行业、专业等为理由干预其他单位参与竞争,更不允许出现欺行霸市、强行承接公共服务外包任务的现象。 第五条公共服务外包是街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和企业、协会和民间法人组织按照市场经济法则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受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约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管理职责与分工 第六条 XXX公共事务管理办公室,代表街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承办公共服务外包各项工作,是全街实施公共服务外包工作的统一归口管理部门,业务受XXX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有关公共服务外包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制定具体实施措施; (二)公开发布公共服务外包信息,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服务外包的活动,总结交流经验;

第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世官制 2.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 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4.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5.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 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 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 C.“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6.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 C.心外无物D.知行合一 7.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该字体是 A.甲骨文B.小篆 C.隶书D.楷书 8.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 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 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9.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10.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11.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 12. 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 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下列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 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 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我爱这土地 ( 孙华清在解放路初中试讲教案) 【文本解读】 <<我爱这土地>>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诗歌, 是诗人艾青”土地情结”的名作。写于抗日形势最为严峻的1938年,诗人以一只鸟生死眷念土地做比,抒发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它以独特的意象,凝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隽永的主题给读者强烈的震撼。 从内容看:第一节从虚处落笔,化人为鸟,对土地的歌唱,含蓄表达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第二节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直接抒发对土地的爱恋。 从艺术特色看:这首诗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丰富的意象映射执著的爱。 诗中出现的意象有“鸟”“土地”“河流”“风”“黎明”。其中“鸟”是诗人的自喻。这只“鸟”生前用“嘶哑的喉咙”义无反顾地执著歌唱,既唱出了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了大地的欢乐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的怀抱。它是一个饱受磨难仍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歌唱者兼战士形象,诗人借助“鸟”的形象表现深深的被侵略之痛、被侵略者不屈的抗争、被侵略

者顽强而深沉的期望……并以不死不休的“歌唱”表达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深眷念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第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挚的爱。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鸟”歌唱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欺凌的祖国的写照,“河流”“风”象征着痛苦重压下的悲哀与愤懑、挣扎与反抗,“黎明”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坚定的信心。用过去“土地”的苦难之深重,现在人民的悲愤之激烈,斗争之残酷,来烘托未来“黎明”的美好。为土地的苦难而悲伤,为顽强抗争的人民点赞,对为来光明的憧憬,正是诗人在象征中表达的深挚而丰富的感情。 第三、巧妙的抒情强化浓烈的爱。 诗的第一节通过对“鸟”和“土地”形象的描述,间接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奉献之情,是托物寄情。鸟的生而歌唱到死后主动献身,诗的境界和情感逐渐深邃博大。第一层充分积蓄感情,到第二层,经过间歇和停顿之后,诗人提出设问,直抒胸臆,感情达到高潮,点明”我对土地爱得深沉”,道出那个年代所有爱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巧妙的结合,使这份深沉的爱一步步达到顶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区教委大力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区教委大力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一、加强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成立XX景山远洋等教育集团,完善“四横八纵”教育集群化空间格局。加大集团化办学改革推进力度,深入研究推进集团内成员学校的特色建设和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集团内优秀教师等资源共建共享,实现集团所辖区域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效益最大化。不断扩大我区优质学校的办学规模,引进十一学校合作举办北辛安配套学校,引入高端民办学校、国际教育品牌学校,实现存量提升、增量高端。 二、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 实施《XX区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多渠道扩充学前学位供给,增加公办园数量,加大优质普惠园所的扶持力度。探索国有企业资源与教育资源融合式发展,与万商公司合作办园,推进#所公办幼儿园及中加合作举办的国际化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投入使用,推进#所民办普惠园按照级类标准收费。建立优质园资源辐射常态化管理,推动区域内园际间常态化互学互促工作。进一步完善学前师资培养体系,加强学前师资队伍建设。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着力解决“择校热”问题 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规范办学为目标,研究制定区域落实工作方案。围绕《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内容,组织学校开展自查与互评,指导建立问题台账和对策解决机制。加大对区内传统优质品牌学校的支持力度。持续深化与首都高校、基础教育名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为引进优质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积极打造具有优势的区域教育品牌。以中高考改革为契机,加强课程建设管理机制建设,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际获得。 四、大力发展青少年冰雪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充分利用我区打造冬季体育运动特色先行区契机,推进青少年普及冰雪知识和冰雪技能。推动全区###%的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课程体验,###%掌握滑冰基本技能,全区##%的学校建立冰上运动队伍,举办首届XX区中小学生冰雪运动联赛。倡导冰雪与多种艺术活动相结合,开展冬奥诗词、冬奥绘画、冬奥摄影、冬奥知识竞赛等多种教育活动。 五、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区级层面实施意见。着力提升全系统教

2011年商务部-服务外包政策 财企〔2011〕69号

财政部 商务部 财企…2011?69号 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做好2011年度支持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 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商务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商务局: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精神,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安排专项资金,对2011年度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相关业务(服务外包业务范围见附件6,下同)予以资金支持。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1年资金支持的领域和重点 (一)2011年重点支持“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以下简称示范城市)的服务外包企业,以及列入商务部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名录的企业。 (二)鼓励培训各类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训机构(含大专院校,以下统称培训机构)。 (三)支持示范城市相关公共服务平台设备购置、运营及维护。 (四)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通行的资质认证。 (五)支持和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二、申请资金支持的企业和培训机构须具备的条件 (一)服务外包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备案登记的对外贸易经营者,且如实填报《服务外包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的报表;

2.近两年在进出口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管理、外汇管理、海关管理等方面无违法行为; 3.已与服务外包发包商签订中长期提供服务外包业务合同,企业2010年提供服务外包业务额不低于50万美元,其中向境外最终客户提供服务外包业务额占50%以上; 4.具有服务外包承接能力及服务外包市场开拓和项目管理人员,大学(含大专)毕业及以上学历员工总数70%以上。 (二)培训机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从业资格; 2.具有符合条件的场地、设施、专业教材和师资力量; 3.具有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定制培训的经验; 4.具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5.所申报的培训项目原则上为非盈利培训; 6.上年度培训机构无虚报、瞒报等违规行为。 省级(含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应根据上述条件制定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并报商务部备案,对培训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指导,对符合规定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进行备案。 三、支持的标准和支持方式 对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期间的服务外包业务予以支持: (一)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学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以上(含1年,下同)《劳动合同》的,给予企业每人不超过4500元的定额培训支持(定向用于上述人员的培训)。 对被录用人员提前解除合同,并在原合同规定的一年期内,与其他服务外包企业或原企业签订新的《劳动合同》的不再予以资金支持。 (二)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大学以上学历),通过服务外包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并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培训机构每人不超过500元的定额培训支持。 (三)给予示范城市500万元定额支持,专项用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培训服务平台所需设备购置、运营及维护费用。具体由示范

长春服务外包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项目}

- 长春服务外包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二月

目录 一、建设目的和内容 (1) 1、建设目的 (1) 2、建设内容 (1) (1)服务外包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门户 (1) (2)技术服务平台 (1) (3)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 (4)商务服务平台 (2) (5)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2) (6)质量服务平台 (2) (7)项目申报服务平台 (3) (8)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3) (9)诚信体系服务平台 (3) 二、平台结构设计 (4) 1、硬件构架 (4) 2、软件构架 (5) 3、功能架构 (6) 三、平台建设与运营推广建议 (8) 1、平台建设 (8) 2、后期运营推广 (8)

一、建设目的和内容 1、建设目的 “长春服务外包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对于吉林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平台借助长春高新区及长春软件园的产业优势,依靠一汽集团,以汽车产业为突破口,以启明公司为龙头,以凤凰惠邦、泰斯特、孔辉汽车等一大批中小企业为配套,大力发展特色化、差异化的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通过汽车电子服务外包带动其他外包产业的共同发展。平台将利用互联网技术、跨平台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网上接发包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技术服务等。 2、建设内容 平台主要建设以下几个内容: (1)服务外包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门户 平台门户集合了平台所有针对服务外包企业的各种专业服务平台,作为平台统一的入口,服务外包企业只需要登录这个门户,就可以点击进入相应的专业服务平台。 (2)技术服务平台 技术服务平台接入系统,主要接入“长春软件企业信息资源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三库四平台”系统和“长春软件园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的仿真模拟测试系统,为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以及产品测试等服务。

一、网络课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附件5 2013年度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为落实教育部《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应用力度,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加快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为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资源,特制定《2013年度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一、建设原则 教师培训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原则包括:(1)适切性原则:在对教师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成人认知方式和网络学习模式等研究成果为依据,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2)前瞻性原则:本着信息技术动态发展的观点,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要体现超前意识,密切关注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以及教师日益发展的专业需求;(3)实用性原则: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应用,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必须符合信息技术特点,体现技术的应用性,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公开征集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500学时数字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典型案例、“微课”资源、研修工具等。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辐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资源种类与基本要求 (一)资源种类 2013年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重点建设的种类包括网络课程、典型案例、“微课”资源和研修工具。 1.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实现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的培训活动的总和。从组成内容来说,它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等课程教学必备的要素。从组成形式来说,它包含符合网络学习特点、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起来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网络课程教学支撑环境,以及基于以上二者开展的网络教学活动。 2.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是指在记录培训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活动、典型意义事例及相关信息的资源。概括来说,典型案例有两类,一类是培训案例,可用于培训者总结培训教学经验,开展培训研究,促进培训水平提高。这一类培训案例需要包括培训设计方案、教学课件、课堂视频实录和教学反思四个部分(有的还包含专家、培训学员点评)。另一类是应用案例,可用于培训学员了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激发培训学员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3.“微课”资源

2020年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工作要点

附件: 2020年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我馆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加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深度整合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信息化常态应用机制与模式,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促进教育发展与改革为总体目标,集中力量确保完成2020年各项工作。 二、核心目标 (一) 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全馆党的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进一步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争做先进单位。 (二) 组织开展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贫,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支持教育脱贫攻坚的有效性,保证教育脱贫攻坚收官工作顺利完成。 (三) 深入推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实现省级平台全部接入体系。扎实推进国家平台资源汇聚工作,新增汇聚20个以上单位的应用。 (四)进一步深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大力挖掘“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资源应用路径与方式,巩固活动成果,持续开展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全面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五)全面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工作,探索形成并推广空间应用新模式。充分发挥国家级培训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和“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工作”,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和案例,推动教育信息化机制与模式创新。全面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创新开展各类教育信息化交流活动,帮助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六)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运维安全。 三、重点工作 (一)克服疫情影响,夺取脱贫攻坚战最后胜利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帮扶工作。进一步提升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教育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做好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服务,继续做好“网联优教”、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等帮扶项目工作,重点向52个未摘帽贫困县倾斜。持续完成援滇脱贫任务。作为主责单位重点做好广西柳州三江县的教育脱贫工作。 (二)全面提升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服务水平和质量 一是强化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推进力度。充分发挥体系联盟作用,推动完善体系标准、省级体系统筹规划和应用服务深入,提升体系常态化技术支撑能力,为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服务。探索推进

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发展的思考

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发展的思考 字体:[ 大中小] 日期:2010-03-19 浏览次数:443 信息来源:慈溪市财说局保护视力色: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最根本的职能,长期以来传统的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作为唯一的提供者和服务产品的生产者,虽历经数十年改革开放,这种思维依然习惯性的存在,以致政府机构日益膨胀,财政供养人数不断增长,政府管理服务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政府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本世纪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逐步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更多的依靠私营企业和民间机构来完成部分公共服务,这就是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理念的确立和具体应用,对创新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提高财政资支出绩效,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内涵,培育非政府组织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本文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和各地相关实践经验,结合慈溪市实际,就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发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合理界定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范围 政府公共服务按照公共产品理论可划分为纯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纯公共服务包涵国防、安全、司法、行政、经济调控等非政府生产提供不可的服务,准公共服务包涵教育、医疗、环境、广电、文化等介于政府和私人都能生产提供的服务。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二者间的内容也可能发生变化。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大多数都是从城市绿化、街道清洁等服务领域逐渐发展到能源供应、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环境改善、文化体育等较高层次的公共事业领域。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改革的前沿地带,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已成为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圳市从2001年开始试点公共服务外包,最早从园林、绿化、环卫等距离政府权力中心比较远的公共事务开始,慢慢发展到公用事业、医院、学校、政府培训机构,现在深圳大量公共事务都委托外包给了非政府的机构,形成公共品市场化和社会化生产趋势。 近几年,慈溪市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开始进行有益的探索,正在运作的较大项目可分为:建设维护外包的主要有“天网工程”、“数字城管”工程;建设运行外包的有杭州湾漂印染园区废水处理厂、慈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外包的有慈溪会展中心、东部、北部污水处理厂;公共培训及部分教育、环境卫生也试行外包方式。总投资及运行费用达8.5亿元。 从现阶段的实践来看,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范围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重点推动医疗及医保基金服务、环卫作业服务、科学研究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广电服务、资产管理运行服务等领域的外包。 二、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发展的基础条件

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莱芜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过去的十多年来,尤其是2012年以来,莱芜市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软硬件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潮中,信息化软硬件投入的重复性建设、信息化辅助教育教学效益不理想、教育均衡无法真正落实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信息化发展遇到重大的瓶颈,如何跨越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经过近2年的内部需求研究、方案论证、相关产品调研,2015年3月,莱芜市教育局完成了莱芜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招标工作,目前已部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测试,预计整体平台在2015—2016学年将整体投入应用。基本目标是基于区域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并着眼于未来,让全体师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行“平台+空间+业务+资源”的整体教学模式,构建互动教学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和政府办公效率,提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一、建设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加快教育信息基

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将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应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为手段,促进每一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力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明确要求:到2015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实现宽带联网,基本建成网络条件下教学与学习环境;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实现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普遍使用;使所有教师、初中以上学生基本实现每人拥有一个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山东省数字教育资源

公共服务外包对比

对比 国内外相关情况: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如何发展_服务外包_中国外包网 (一)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涵义 政府采购公共服务一般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政府补贴、对外出售等多种方式向社会采购。 其中,政府将公共服务以合同形式委托给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来完成的采购方式属于政府服务外包范畴,此时,政府不再是公共服务的直接生产者和提供者,而是公共服务的购买者、委托人和监管人,即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是指政府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将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公共服务或管理职能,通过契约形式委托给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来完成,并以财政性资金予以支付报酬的经济活动。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是服务外包商务模式在政府业务领域的应用扩展。目前,其业务领域基本涵盖了服务外包的三大业务类型,如以计算机系统运行维护、门户网站运维等业务为主的服务信息技术外包(ITO);以财务和审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等外包为主的业务流程外包(BPO);以专业技术鉴定、检验、检测等业务为主的知识流程外包(KPO)。 (二)国外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发展概况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便开始了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尝试,委托承包的范围从城市绿化、垃圾清理、街道清洁等公共基础服务领域逐渐发展到能源供应、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较高层次的公共管理领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是公共政策制定外包。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体系,在管理体制、技术监督、业务整合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三)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释放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业务,涉及范围主要包括街道清洁、垃圾处理、居家养老、电子政务、公共治安、法规规章等文件的起草、专业技术鉴定、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主要来源于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ITO业务占主要比例,其他业务类型比例较低,如图1所示。 外包前后对比: 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_中国论文网 一、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现状 (1)公共服务外包是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政府民营化的一种主要形式,政府部门对此青睐有加,普遍利用它来解决近年来由于预算减少、开支增大、管理规模过大等所带来的财政危机、信任危机以及管理危机等问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