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杨小欢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05级汉本4班)

摘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理念的学习模式。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同时又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具体体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从激发动机、传授方法、保证时间、培养习惯四个方面着手,力争做到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自主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下,理想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P12)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语文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鉴赏能力和体悟生活的敏锐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和需要,使他们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学习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如今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语文自主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

语文自主学习是新课改下一种全新理念的语文学习模式,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语文自主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以及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所谓语文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语文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2](P46)它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语文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语文自主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语文知识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能使学生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能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在语文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语文自主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主性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自主学习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学生能够按照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学习语文知识,能够真正体会运用语文

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新课标的真正意义所在。

2.过程性

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归根结底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呈现出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全面提高过程,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表现出由不知到已知再到能够灵活运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此,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也就在自主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差异性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在认识、接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学业和人生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理想境地中获得成功,这是开展语文自主教学的重要体现。

4.民主性

在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和谐的,表现在:教师只是知识的引导者和课堂的导演,学生可以自主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他要求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要求老师“惟为简要之启发与指点,俾学生由是而自求得之。”[3](P3)语文学习重在自主习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语文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是构建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和自主的语文学习体系。”[4](68)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

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出发。”[4](P82)新课程所倡导的语文自主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压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状态,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语文新课标的旨意在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不能只是为了掌握语文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能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今后学习所必须具有的方法和技巧。

2.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具体体现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化,是语文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生动体现。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交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语文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还是人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一种需要,它灌注着人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人们对沟通的渴望。学生在掌握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学习语文,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达和交流。语文的人文内涵不只是体现在课文中,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作为交际主体的接受与表达过程中。如果不能真正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语文教学就会只见文字不见性情,只见训练不见交际,只见枯燥的工具不见鲜活的生命。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语文学习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社会”是学好语文的基本规律。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都在学语文用语文。陶行知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语文”。[5](P61)课外的语文学习完全是自读自写,自求自得,这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若一个学生能有效地将课内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语文学习情境中,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对于提高他全面素质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可以藉以形成语文学习的“智、情、意”的综合素养。

3.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也就是整体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仅凭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每个人都必须学会随时补充和更新知识,学会自主学习,实现终身学习。从根本方向上看,综合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备科学文化素养,还要具备人文文化素养。人文文化素养主要是靠学习运用语文知识提升的。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语文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实践等现象普遍存在;语文教师常以课堂讲授为主,重视学生考试的结果而轻视了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

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且由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不可能只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和培养综合能力,语文教学的成功更需要依靠学生课下自主的开展学习。众所周知,应试能力的提高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学习成绩的提高又以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依托。因此,只会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是难以通过现代语文测试的,更不可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语文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正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直观的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进一步充实教学的内容,又可利用视频来再现教学中的一些虚拟情境。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语文的热情。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随时随地、积极主动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习。“目前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信息资源库,基于因特网应用的语文教学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6](P35)学生能够更方便的检索有关的知识信息,可以更自主的选择学习的内容、方法与途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能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三、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语文教学中, 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头痛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课堂中提问、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等学习活动, 学生很少主动配合,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经常会出现沉闷和冷场的尴尬局面。许多学生甚至与老师对立,厌学、辍学的现象也大量出现, 进而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出现这样的现象,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就教师而言,主要是观念陈旧,方法呆板,不善拨迷指津、组织引导;就学生而言,主要是依赖、懒散、怕苦畏难等不良积习所致,学习习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丧失。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7](P126)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要充分开发语文丰富的人文资源,千方百计创设情境,鼓励、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激发语文自主学习的动机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一是培养学

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一个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学习过程中也就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要想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学生自己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训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思维的兴奋点都集中在了相关问题上,学生才能从内心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如在小说单元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影片、分析人物形象以及续写故事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采用演讲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们一次次充满激情的演讲,表达出恩格斯和千百万无产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的真挚情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演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在讲《雷雨》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戏剧比较陌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就其中几个段落进行准备,课上进行表演,同时要求各组要细心揣摩人物情感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二是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8](P12)托兰斯研究表明,创造性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设良好的氛围。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都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特别是在疑难问题面前,教师要对那些敢于质疑,有所发现的学生多加鼓励。尽量做到在课堂教学中使优生不感到枯燥,差生不感到冷落,学生们都能在和谐的课堂中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善于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寻找他们那些好上进的有利因素,如学生考试出现了较大的错误,他便请学生写一份学习“病历”;学生犯了错误,他便请学生写一份“心理分析说明书”,他没有简单的对学生进行批评和呵斥,更没有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却从中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并且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2.传授语文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仅有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久而久之,在语文学习中遭受挫折后,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兴趣也就因此而减弱。教育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

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因此,要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语文的能力,这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确保学生自觉自主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活动过程要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自行探索、自己发现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语文,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仔细想、大胆疑、虚心问、自己钻、有见解。如在教《谈骨气》一文中,我要求学生先粗读课文,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明确什么是骨气以及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观点。接下来再仔细读课文,这时学生便集中对“由于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提出质疑。有学生问封建统治阶级眼里的“骨气”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说封建社会里读书人为了一举成名,通过努力奋斗终于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了愿望,算不算有骨气?有的学生举越王勾践的例子,说他被俘后,在吴国忍辱偷生,装疯卖傻,损人格,无王威,又伤国体,算不算有骨气?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我故意向全班学生征询答案,于是针对问题大家纷纷讨论,最后学生对“由于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结合现实和个人实际,分辨什么是骨气,什么是傲气以及我们青少年应具有什么样的骨气。经过这样的反复引导和教学实践,学生逐渐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有的学生还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不断增强。

3.保证语文自主学习的时间

新课标强调语文自主学习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但是问题无论是老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在课堂四十分钟内要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那么就要切切实实的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来,最大限度的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思、议、说、写,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重效果。一般的说,一堂课上每个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应当占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保证学生能从容参与。在阅读教学中至少要保证有一半的时间是学生自己读的,写作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作更是重中之重。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充分的时间。

4.培养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

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10](P57)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积极的、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人的学习和劳动活动,以及对集体和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是在后天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必备的条件。“在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让语文学习过程逐步成为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的学习行为方式,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地促使学生终身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11](P5)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因而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慢慢来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练好“五功”,即自主阅读的“读功”,要求学生常读一些与时代合拍、健康向上的典范文章;古诗文背诵的“背功”,要求学生每天抽时间背诵一首古诗;练口才的“说功”,可以利用每节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演讲、新闻播报、名作赏析交流等活动;记录随笔的“写功”,鼓励和激发学生感悟生活,每天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钢笔字练习的“练字功”,引导学生保持前面“四功”的良好习惯,并将其转化为对书法的爱好。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听新闻、查阅工具书、预习、温习等良好习惯。现行的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前都有“单元提示”,课文下也有注释,课文后都有几道思考练习题,这些都是学习课文最好的钥匙。在每篇课文讲授前我都要求学生拿起笔,带着“提示”和“思考题”读课文,完成预习工作:边读边圈点,圈出各自不熟的生字词,借助词典完成文字疏通工作,进而默读课文,对词句进行评点,好的、妙的、不理解的,都用事前规定的不同符号标记出来,并要求学生写出赏析,写出自己的感悟,甚至让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作出解释和回答。此外,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具有独创性的问题我绝不会给予简单的否定,相反我会给学生做出认真合理的回答,并且鼓励学生的钻研精神。这样,学生长期坚持下来,不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培养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语文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这不仅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光荣使命。然而,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仅有理论观念上的更新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上来。只有如此,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切实得到提高,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受益终生。

(指导教师:贺晓玲)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将学生培育成语文学习的主人[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12)

[2]刘延明,陈明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5.(5)

[3]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J].中学语文教学,2004.(2)

[4]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5]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6]王言根.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

[7]佟士凡,韦志成.语文学习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8]李洪玉,何一秉.学习的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

[9]龚春燕,郎天燕.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第四卷)[M].云南:漓江出版社,2000.4

[10]叶圣陶.叶圣陶选集[M].香港:新艺出版社,1958.6

[11]程敏.中学语文教学新课标实施之我见—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安顺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On Discussion of Self-control Study of Chinese Course

YANG Xiao-huan

( Class 4 Grade 2005, Department of Chinese,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

Abstract:Self-control study is a kind of teaching mode that we advocate in the new course reform. Chinese teaching and training students in their own Chinese learning ability is not only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teaching reform is the information age, but also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 their own ability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it is the inevitable request of the times .Chinese teaching to foster self-control study ability of students from a motivational, to purify the teaching methods, to ensure the self-learning time and to foster a good learning habits, so we have an effort to make Chinese learning so that the students’corpus function can be fully developed and the independent ability can be developed.

Keywords:Chinese teaching; Self-control study; Ability development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完整版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 力的培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七级明德小学张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就体现了要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变革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实践能力的发展。①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建构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及意义。 自主学习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的研究者因其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而理解各异。②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而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专家齐莫曼提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学习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由以上的说法可以归纳出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能自觉、主动、独立地获取信息,获得经验,综合应用语文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胜利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实现自身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日益科技化和国际化的世纪。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还要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有创造发明才能。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则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和知难而进的精神品质,也有利

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01-28T16:15:36.0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7期供稿作者:吴霞[导读]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对于我们高年级的语文老师来说,引导学生接触古今中外名篇佳作,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730050 摘要:学生进入高年级,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但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还只是局限于儿童故事、童话故事等书籍。对于浩瀚文海中的众多读物,还接触甚少。所以,对于我们高年级的语文老师来说,引导学生接触古今中外名篇佳作,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与文章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产生感悟,从而达到阅读活动真正的目的,即考虑教材与学生的因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因此,我们准备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曾经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的最高阅读境界。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很容易使学生对训练失去兴趣;从而失去动机。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试图通过下列策略,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 1.加强情感投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这样,不仅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而且教师的言行也将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反之,任何伤害学生感情的言行,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增长厌学情绪。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的语言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带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选好阅读材料,引发学习兴趣。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阅读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动却有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课堂。这样不仅能保证阅读教学组织地系统,严密,循序渐进和深入,而且阅读知识新颖,奇妙,从而使学生开一把锁,上一层楼,心驰神往地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尝到学习的乐趣。 3.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当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或进步时,心情兴奋,轻松和愉快,同时能对学习产生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4.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参与掌握知识的感情,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训练中,我们将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训练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性阅读习惯是小学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1.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阅读习惯。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知识。在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另外,要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多的主观能动,使学生失去了很多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率。因此教师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3.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实际上,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再者,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材料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在训练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4.课外阅读的习惯。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练习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师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8-09-11T10:54:22.59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作者:黄永玲[导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个格外重要的问题。 黄永玲(岑溪市马路镇昙容中心小学广西岑溪 543200) 摘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个格外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激发兴趣、解放学生、有效指导、倡导合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1-062-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注意采用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猜谜语、讲故事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积极性的培养,这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良好催化剂,而且为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典范。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摒弃传统的机械式的教学观念或者形式,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以课堂主人翁的意识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来,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打好坚实有力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进程中的每个环节,从细节中找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增强的有力因素,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就是关键所在。比如在学习《田忌赛马》文章时,为帮助学生认识到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以获胜的可能性,教师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颜色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马匹,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去探索最恰当的出场顺序,从而不仅使得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独有的催化剂的成效。再者,教师在教学之余要经常性的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兴趣所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教学策略和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性保障,使得教学步伐与新课改的发展并驾齐驱。 2、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例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以后要求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驾驭课文的能力。上《丝绸之路》时,让学生搜集历史上一些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著名人物,如: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大破匈奴的班超:西天取经的大唐著名僧人玄奘……他们都曾从这条路上经过,与它结下不解之缘。拓展学生的视野,体现生活中的“大语文”。上《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让同学看文中的插图,说明这就是2002年10月19日全长工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时的场景。请大家仔细观察,试着为这照片写一写解说词。锻最好的教育素材莫过于生活,学生周围发生的事件都具有教育意义。正如建构主义强调的:教育应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在课堂导入环节时,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常以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境作铺垫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文本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据文本内容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活动如记者、推销员、解说员、明星等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我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描绘方法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向同学描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也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通过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激炼学生观察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大家都要讲礼貌》教学设计,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和助力,它能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养成。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快结束时,我提问:“课题中的‘借’字用得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字,借东西要征得主人的同意,也应该按时归还,可课文中的借箭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会归还,真的有‘骗’的味道。你们怎么认为呢?”这一问,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起来,自主思维的火花在闪耀。 3、放手合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活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调节课堂气氛,不断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确保学生不是听老师唱独角戏,盲目跟着老师思路走,不加思考,囫囵吞枣。老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传达课文主旨的理解不是唯一的这一讯息,避免学生思维刻板化,对事物的认识千篇一律。 4、点拨评价,自悟提升 通过讨论,教师进一步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实行科学评价,保证探究活动有效进行,促进学生自悟,达到提升。激励――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保持浓厚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品质,张扬个性。点拨――对学生的疑问,学习习惯,思维障碍,适时点拨、启发、引导、调控和补救。自悟――内容广泛,依据学生自学成果各有不同,重点包括:(1)对疑问的新发现、新理解;(2)对教材中的思想、情感的理性自悟;(3)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感悟。提升――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自悟发现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巩固、拓展,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规律,形成技能。同时,在自主学习中,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得以不断提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准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学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组织指导水平。只有教师组织得力、方法科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才是高效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王维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实施的个案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0.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偏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偏弱所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兴趣不浓,自觉性差 在农村,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偶尔阅读。兴趣不浓,自觉性差。课余时间,电视,动画片吸引了 他们浓厚的兴趣,感兴趣的是图文并茂的读物,而对于其它的如中外名著、诗歌、散文、科普等没有什么兴趣,一般不读或很少读。 (二)学生的阅读过程简略,不会身临其境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较少谈论阅读过的内容,不做笔记,对文章人物、结构、内容等只是偶尔评议,对文中内容的景象或情节想象较少。对一篇文章只是囫囵吞枣的读完,这样日积月累会养成不好的读书习惯,不会把自己融入到其中。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少科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教学过于程式化,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还是习惯于以讲带读,喧兵夺主或者满堂讲或者满堂问,依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讲为主,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没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还比较少。缺乏课外阅读积累、缺乏课前自渎的感悟、探究、发现,这样的效果必然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了,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过余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因而学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学生不会选择读物,不会针对不同阅读对象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更不会有独立的见解或创造性的见解了。 (四)阅读环境差,课外阅读能力差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校家庭都没有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我校的基础设施比较差,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有图书室,但是藏书数量少,过时多。同时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少,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让小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练习题上对课外阅读没有人管理,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唯一的途径就是课本,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严重受阻,本来学生有自主阅读的能力,但是过大的学业压力让他们远离了课外书籍。家庭也没有给孩子创造很好的阅读环境。包括家庭藏书量不多,父母较少有阅读的习惯,没有给孩子们树立榜样。另外,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外面打工没有时间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多数的孩子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刍议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刍议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17-04-26T15:32:19.79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7期作者:郭玉凤[导读]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小学生提升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深度剖析。 四川省绵阳市御营小学621000 摘要:在如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教师重点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当下教师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思维。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小学生提升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深度剖析,旨在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其自发主动进行探究,提升其自学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最终目标。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究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小学阶段是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扎实稳固的基础无论在语文学科还是其他学科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因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量较少、对生活的体验以及人生的阅历都尚浅,因此,在面对有着明显特殊性的小学生们时,教师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占据主体学习地位,这也是我国摒弃应试教育,逐渐转变至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 一、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通过自身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获得相关知识内容的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是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应发挥出主导的作用,营造出使学生自愿投入到自主学习中的氛围,从而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当学生们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提升其学习效率和效果,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素养。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举措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步,老师应有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其次,通过预习引导学生对书本中的内容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其产生求知欲,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需要提到的是,在预习时教师应做到时常检查学生们的预习进度,以掌握不同学生的预习情况,因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需时常对其进步和提升进行鼓励与表扬,以使学习保持对预习的兴趣,持之以恒,在使学生养成预习良好习惯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2.找准课堂的切入点。对于一堂好课来说,开端良好与建筑物根基一样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课文,例如名人介绍、人物叙事、景色描述等等。对于不同的课文,在讲授过程时不可随意归类,因为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重点,切入点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先通过仔细研究课文,完全参透内容重点以及学生们的差异,从而找出最适合学生尽快掌握到的学习切入点。在讲授过程当中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使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但要注意的是形式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经历以及不同学生的差异,以及这些导入形式要与即将学习的教材内容有关联,使传授过程具备完整、连贯和系统的原则。 3.设计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针对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具有新鲜感与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们的主动性与积极参与意识。例如,在进行一年级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学习时,可以提前将所需材料备好,课堂上创建出让学生们在雪地这个场景里画画的情境,引导学生们将自己想象当中想要画出来的东西画下来,使学生主动融入到了所创设的情境里。然后,在学生们一边绘画的过程中,一边讲授课文知识,寓教于乐,使学生们一边游戏一边学到了知识,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记忆。第三,创设自学情境,使学生掌握到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利用查漏补缺的过程,慢慢培养起学生自学的习惯,从而辅助提升小学生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 4.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作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考验着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更会综合体现出学生社会与思维能力。在提升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途径里,锻炼习作水平也是重点内容的一项。所以在以上的途径基础上,小学生还需要掌握到写作方面的技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想要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从生活当中发生的小事入手,通过分析整理出自己的观点,提出相应规划,这样才能够使写作出的作品不空洞,具有情感和真实性。 5.培养小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学习能力。高效源自协同。合作,不但可以使自身得到收获,同时还可使成功的机率翻倍。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合作不只可以使学生们懂得不要只顾自我,而是也要听取旁人意见,同时还可以通过别人的观点,使自己加深理解,对一些不擅长于表达的学生,也可以锻炼到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形成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正能量氛围。参考文献 [1]冉祝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6)。 [2]张春梅对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z1)。 [3]魏蓓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能力——对提高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2016,(13),56。 [4]贾玉莲网络环境下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2),214。 [5]赵香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6,(17)。

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是文学学习生涯的开端,对未来的更高层次教育有着奠基的作用,而未来的教育非常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并付诸于行动,共同探讨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必先让学生明白自学的重要性,并从身边寻找熟悉的事例来证明,可以请学生的兄长来客串,和学生谈谈自学感悟,也可以列举一些高考成功人士的自学实例,使学生产生榜样心理,从而产生自学兴趣。也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渐渗透,向学生介绍一些新知识,把学生的目光带到课外,激发他们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比如向学生介绍高科技发展的信息,如激光技术、载人航天飞船、克隆技术等,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未来的“文盲”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具备自学能力的人。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介绍现代科技状况,让学生想象未来世界,或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课堂上表演,进行综合摹仿。这些内容,符合学生的口味,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学兴趣。

另外,小学生的兴趣是极不稳定的,必须及时跟踪,时时提醒,也可以建立自学兴趣小组,相互监督,相互促进,逐渐养成自学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自学感言和师生共同交流。 二、预习复习,多读多疑 课堂四十分钟时间非常有限,一些后进生学习能力较差,匆忙之中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回过神来,发现学习效果不好。因此,教师应该提倡学生预习和复习。预习,其实就是自学的一种能力体现,不少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预习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仅仅在字词句上下功夫,而对于课文的修辞手法、中心思想和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却思考得很少。教师应该知道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并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真正重视起来。复习是知识的巩固阶段,也是升华阶段,不仅要形式多样地掌握旧知,还要拓宽思路,探索新知,做到“温故而知新”。在复习旧知时,要做到条理化、系统化,做到“横成片,竖成线”,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和运用,同时通过系统整理知识,既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探索新知时,要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做到举一反三,充分发挥想象,发展创新思维,要把目光伸向课外,伸向世界,运用旧知去接触新知,认识新知,解释新知,从而巩固新知变为旧知。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课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课的自 主学习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和地位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就要实施自主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我在五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动机;设定目标培养学生目标意识;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主动学习;分层作业,自主选择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有“我要学”、“我要知道”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在“为什么”的中去探索。培养学生健康的自学心理、树立自学信心,激发自学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体验,在学习过程中找出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最终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亲自实践,学会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品味自己劳动成果所带给的快乐。

教师要勤于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多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和点滴发现,不断激励学生自学。 2.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愉快的口语交际氛围 在轻松、愉快、民主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学生能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小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及潜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平等亲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和谐、相互尊重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在这一个环境中体现“自我”角色。使学生在交际中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有勇气去质疑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都有权力保留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在宽松、民主的交际氛围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激情、启动了学生的联想、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用如下方法来实现: 2.1教师在课堂上应放下架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他们的观点给予尊重和肯定。教师应是学生忠实的听众,应适时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评价,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要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在学生交流时,要提高说话人的积极性和听话人的素养。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对好的观点和方法给予表扬,表扬立意新颖、思维敏捷的同学也应大加赞赏。鼓励其他学生拓宽说话人的说话领域,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

对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479948.html, 对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作者:郭贤贞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09期 【摘要】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中,语文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语文这门学科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大大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通过分析当下的教学大纲,我们会发现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教授学生知识,而是要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自主阅读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阅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95-01 阅读是小学语文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尽管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也会让学生阅读,但是并没有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阅读最终流于形式。当前,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倘若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那么阅读效果就会非常差。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掌握每位学生的基础,并为每位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合适、有趣的阅读方法能激发起每位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不再觉得阅读较为枯燥无味。同时,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思考主人公为什么这样说,思考每一个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等。通过思考,学生不再是毫无目标地阅读,他们能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以《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为例子,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出一幅秋景图。然后提问:图上有些什么呢?你们可以按照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顺序说一说,又可以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说一说。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弄懂图意,教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主动思考这是一幅什么季节的图画?你怎么知道的?文章中第2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呢?这些句子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對阅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迫切想要从文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创新阅读理念,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水南小学林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了。因为,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从积极意义来说,课堂“教学”正是为了课外“自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引起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兴趣是阅读学习的关键。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更应该赞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阅读就会成为令人愉快的活动,那么,

如何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我认为,最好办法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读。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往往想了解老师的学习经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我一有时间就呆在教室里,把自己最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我和我的学生们聊莎士比亚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聊冰心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聊那些读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著作文章;聊所有我知道的和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就这样影响了大批学生行动起来。在我的带动下,抽时间读书成了班里很自然的事情,同时我也和学生们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我班里就有一些孩子,一到课间就往书架跟前涌,一到外面玩儿就盘腿打坐读起书来,一到讨论问题时就说那本书里怎么讲,甚是可喜。读书成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余活动。其次,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时老师要因势利导。学生情趣不一,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也不一,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根据学生不同的志趣与爱好区别对待,诱发其阅读兴趣,逐渐培养其阅读探求的主攻方向。 只要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就会使学生忘掉疲劳,驱散懒散,使学生奋发。从而把读书看作是最快乐的事情,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会学生预习方法,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南宋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

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语文是工具,亲自使用工具,才能掌握好工具。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闲在个人。”“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让学生主动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兴趣,是自学能力培养的关键 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曾指出:“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学习兴趣很成熟时,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就能达到叶老所说的“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才会举一反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二、抓好课前预习这一环节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堂教学是预习的继续。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课前、课上紧密配合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的。 在每开始讲一篇新课文,我都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对于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先是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我结合讲授新课来解决。并继续教学法提要求。例如,预习时学生不注意分析课题,我就在讲授新课时带领他们分析课题的作用,并要求再预习时注意思考课题与内容的关系。又如,预习时学生注意了每段内容的理解,而忽略了各段之间的关系,学习新课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找前后文的内在联系,并要求他们在下一次预习时也用这种方法。学生看到自己预习中的问题,随着课堂的学习逐步得到解决,对预习更感兴趣了,自学能力也从中得到了提高。 三、教给学生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传授给他们一系列的学习方法。教给小学生自学方法,语文教师要用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浅显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讲清要领,使小学生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另外,语文教师还应记住,教给小学生学习方法,不能笼统地空讲知识,一定要结合所学课文,特别是小学生学过的比较熟悉的课文来讲,这样学生才能充分理解、掌握要领。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在我国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对小学部编版语文教学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语文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语文学科素质基础,语文阅读 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蕴含的情感。“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要不断增强 自主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 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训练。文章分析了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面对的问题,并 为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不仅对自己的学科学习有 很大的帮助,而且还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所以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 的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小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并能够 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面对的问题 1.1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拥有更多的娱乐方式,很少有学生将读书作为自己 的兴趣爱好,反而将读书作为一项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样就会大大削弱学生的阅 读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讲,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遇见一些较难的生僻字,对于一 些我国经典的名著来说,若不能对名著的写作背景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学生很有 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茫然。以上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课外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兴趣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阅读,如果 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就很难投入到书本内容当中,对自身 的实际帮助就不是很大。 1.2学生的阅读能力跟不上 初级语言老师仍然使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写下文本的中心思想,然 后学生记笔记。尽管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知识点,但他们很难消化,也做不到举一 反三,没有真正领略阅读技巧。最直接的结果是,尽管学生对文本的中心思想有 了更好的理解,但他们自己在阅读文章时无法上手。 1.3生的阅读方法不正确 很多教师认为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靠学生的自觉,只要学生在课外进行 自主阅读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 地进行自主阅读,从而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语文素质水平。当前很多学生只是停留 于阅读的表面,不能从更深的角度来理解书中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日常阅读教育 过程中,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教授学生如何在读书过程中进行批注,从而更 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书中蕴含的文化色彩。 2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2.1创新阅读理念并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随着学生的阅读兴趣日益增强,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什么这样做呢?究其原因在于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他们才会 去自主阅读。首先,阅读之前,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阅读目标。在科学阅 读目标的指导下,学生不再是漫无目的地阅读,而是有重点、有方向的阅读。其次,阅读过程中,做好阅读笔记。阅读笔记既让学生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还便于学生更好的思考。最后,阅读完成后,重视阅读评价。小学生刚开始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真正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学知识、练技能,学交往,学做人,求创造,体现注重知识为载体,发展能力,健康人格。那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怎样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结合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尊重学生,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师生联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联系,能营造和谐的气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幽默生动的谈吐也将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力,进而进调动学习

的积极性。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更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进展。尊重学生是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其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个性。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创造各种条件引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学生,学生能解决的尽量让学生去解决,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理性分析能力,使其主体精神在主动获取知识积极思维后产生动力,得到弘扬,使学生内在的潜能和个性也得到发展。 二、明确目标,创设自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而后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因此课堂中需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形式上的生动性的情境,使他们被吸引着,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投入到要学的内容之中。教师要精心营造学生自学的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之想说、敢说、善说,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开放、民主、自主、喜悦的气氛中积极思维各抒己见,共同探究。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学生的学法精彩纷呈:擅长朗读的分角色读得活灵活现;记忆力强是的同学复述课文;语感较强的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人物性格分析……这样,教师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

浅谈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从教10多年,在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到,传授语文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更重要。语文的自学能力包括许多方面,我觉得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能力以及积累语言的能力很有必要。有了这些能力,学生学习语文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我的做法是: 一、学习课文前要指导学生预习。 1、指导预习方法。预习要放在课内进行,一般在培养的起始阶段,每教一篇课文之前安排一节预习课,教师对学生指导的重点要放在让学生会思考会阅读上。 指导应面前全班学生,对多数学生碰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当然,对学习上有困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要加强巡视和个别辅导。 2、提出预习要求。对学生的预习,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要学生在预习时读通课文,要读得正确、流畅,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要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些课文有中心句,可让学生在预习时找出,有些课文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捕捉佳词警句,并对这些词句作初步的评析。 3、提供预习提纲。为了激起学生的预习兴趣,指引学生正确的思路,可以提供预习提纲,让学生看问题去预习课文。 例:《黄山奇石》一课的预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闻名中外形状奇特陡峭笑呵呵尽管 (3)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石头的名称?(用笔划出)奇石之名都与该奇石的形态有关,想想人们为什么给这块石头取这一名字? 预习提纲应精心设计,要努力做到四点:一要有针对性,针对教材的实际。二要启发性,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质疑,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三要有趣味性,对课文的预习提纲要形式乐趣。四要难易适当,一些需要教师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不要占很多篇幅。 好的提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舍得在这方面下一番功夫。 4、预习要有检查。跟任何工作一样,有布置就得有检查。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要做到三次检查。第一次是学生自学时巡视,及时指出犯错误之处和解答疑难。第二次是学生自习后,对学生的预习,按提纲检查,纠正读音和字形上的错误,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以便在教学时弥补不足。第三次是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答疑,当学生提出带有普遍性的疑问时,可放在讲读课文时再解决,而不要急于肤浅地回答,以免学生一知半解。 5、课文学习前指导学生预习,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也帮助教师在教学时找准重点、难点,创设台阶,降低难度。 二、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 文章的题目与课文的内容,主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忽视对课题的理解。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教会学生按“从题入手、看题思文、扣题读文”的方法,审清题意。 1、从题入手。就是审清题意并学习判断中心词,课题总是言简意赅的,教师应教会学生借助字典或已有知识,初步懂得题目意思用自己的话解释较复杂的课题。 2、看题思文。就是看了题目后就想想文章可能写什么内容。当然不是要学生重新构思一篇作文,而是能就题目提出些问题。通常是就记叙文六要素提问,如学习《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可提问:是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是怎样做的?这样

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授之以渔,方能“不用扬鞭自奋蹄” ——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改变学生习方式,即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预习自学能力导读默读读书方法 张田若先生说:“学习是学生的一项脑力劳动,通过脑力劳动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任何人的任何学习都要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自学。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获得,所以,阅读教学要以学生自学为主。”鉴于以上认识,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教给预习方法,掌握自学规律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一篇课文,并不是从老师讲课开始的,而是从学生预习开始的。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要上一、两节预习指导课,着重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查找与本课有关的教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通过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要求边读、边想、边记,力求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正确地、经常性地利用工具书,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关键的作用,要特别重视学生对工具书的运用。凡是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理解的字、词,我没有当众公布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查字典,自己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自学的习惯,而且掌握了自学规律,提高了自学能力。(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四)根据课后问题,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含义深刻不易理解的句子。(五)学会自我质疑:①依据课题提出问题;②依据人物的言行提出问题; ③依据重点段、重点词语提出问题。 二、课中精心导读,提高自学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