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工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考试重点

安防工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考试重点

1.一个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入侵报警控制器功能:接收报警探测器送出的报警电信号,启动报警控制的报警装臵,如警灯、警号等发出警报。

2.入侵探测器按用途或使用场所不同来分:户内型、户外型、周界和重点物体防盗探测器等。

3.

4.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利用了微波的多普勒效应,实现了对移动目标的探测,其工作原理与多普勒雷达相似。目前常用的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中心频率约10GHz左右或24GHz左右,微波的波长约为3cm左右或1.2cm左右。

5.微波探测器的探头不应对准可能会活动的物体,如门帘、窗帘、电风扇、排气扇或门、窗等可能会活动的部位。否则,这些物体都可能会成为移动目标而引起误报。

6.摄像机用镜头:镜头的作用是把被摄景物准确成像在摄像器件的靶面上,并构成一幅清晰的光学图像,以便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后期信息处理。

7.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发射和接受两部分组成。工作原理: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构成了一道人眼看不见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光束时,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缺点: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用于室外警戒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易产生误报警。

8.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光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才有被动式之称。无串扰:由于它是以被动方式工作的,因此当需要在同一室内安装数个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时,也不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

9.单波束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它是利用曲面反射镜将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不能将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探头对准任何温度会快速改变的物体,,特别是发热体。

10.磁控开关使用时可将干簧管部件安装在固定的门框或窗框上,而将永久磁铁部件安装在活动的门或窗上。磁控开关应安装在距门窗拉手边约15cm处;舌簧管安装在门、窗框上,磁铁安装在门窗扇上,两者间对准,间距0.5cm左右。

11.双技术探测器又称为双鉴探测器或复合式探测器,它是将两种探测器技术结合在一起,以“相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即只有当两种探测器同时或相继在短暂的时间内都探测到目标时,才可发出报警信号。工作原理:采用了微波及红外线两种探测技术,必须同时感受到入侵者的体温及移动时,才可发出报警。

12.振动电缆探测器为无源被动式长线分布式探测器,很适合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油库、武器弹药库等不宜接入电源的场所安装。

13.撤防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撤防指令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不能进入正常警戒工作状态,或从警戒状态下退出,使探测器无效。布防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布防

指令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已开始工作,并进入正常警戒状态。旁路状态:指操作人员对第N个防区执行了旁路指令后,该防区的探测器就会从探测器群体中被旁路掉,而不能进入工作状态,也就不会受到对整个报警系统布防、撤防操作的影响。

14.C型镜头【附加接圈后】与CS型镜头都可以安装在CS型接口的摄像机上,但CS 型镜头不能安装在C型接口的摄像机上。非可见光摄像机:它可将非可见照射下人眼看不到的信息转变为可见光图像。主要有X射线摄像机、红外线摄像机和紫外线摄像机。

15.选择镜头时,应根据摄像机与被监控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物的大小来选择镜头焦距的尺寸。设镜头的有效进光孔径为D,f为焦距,光圈指数F=f/D=1/相对孔径。【相对孔径=D/f】光圈指数F=f/D=1/相对孔径。在有些摄像头上仅表明最小的F值,用来表示镜头的曝光特性,这个值越小,镜头的曝光特性越好。

16.变焦距镜头是指焦距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变的镜头。在监视区域内,要想实现既能进行大视场的观察,又能进行局部场面的特写就必须使用变焦距镜头。变焦距镜头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变焦比,它等于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也就是通常说的6倍变焦、10倍变焦等。

17.摄像机防护罩:功能是防尘、防雨雪风霜、自动调节温度等,根据需要,还可以附加防爆、防砸、防腐蚀、防冲击、防烟雾、防辐射等一些特殊的功能。

18.监视器屏幕尺寸选择:一般应根据值班人员的观看距离,即控制台与电视墙的距离来选择监视器的屏幕大小,通常规律是观看距离为监视器屏幕对角线尺寸的4-6倍较为适宜。

19.视频分配器用来将一路输入分配为多路同样的视频信号输入,对输入视频信号按照需要进行电压幅度放大或功率放大,并对远距离传输来的视频信号进行频率补偿。20.视频画面分割器:将多个摄像机的图像信号经模/数转换,并经适当比例压缩后存

入帧存储器,再经过数/模转换后把几个画面按同样的比例压缩在一个监视器的屏幕上,在不同的部位进行显示。如4、9、16画面分割器

21.视频矩阵切换器:采用单片机控制,具有多路视频输入和多路视频输入和多路视频输出,可根据需要将任何一路的摄像机输入图像切换至任意一路的输出监视器上进行显示,操作灵活方便。矩阵视频切换功能前端控制功能:通过矩阵上的按键或配套的控制键盘,可以对系统的各种设备进行控制,如云台的旋转、镜头的变焦、灯光的开启等等。通讯功能:矩阵主机具有标准的通信接口,如RS-232,RS-485,RS-422等,通过这些接口主机可以与配套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报警输入输出功能。

22.采用频率分割原理:在心由控制主机将控制信号编码后再调制到与视频信号不同的频率上,这样,视频信号与控制信号就可以以频分复用的方式在同一根同轴电缆中做双向传输。

23.解码器:接收视频矩阵切换/控制主机发出的控制信号,实现对云台、镜头等设备的控制。解码器与控制中心主机的连接方式:一种是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和遥控摄像机动作的控制信号共用一根同轴电缆来进行传输。另一种是控制信号与视频信号是分开传输的,即视频信号与控制信号是分别利用不同的传输线来进行传输的。

24.数字监控录像系统是以DVR为基础,在其中增加了前端设备的控制、报警信息处理及计算机网络传输功能等,从而构成晚上的数字化监控报警系统。其中图像记录部分采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利用硬盘录像,使图像的记录、重放、检索、管理等更加灵活便捷。数字监控系统总体结构:一类是基于PC机组合的计算机多媒体工作方式;另一类是嵌入式数字监控录像系统和嵌入式视频Web服务器方式。

25.不要违反程序:有的设计任务书中,对器材、设备的要求,提出的很具体:选定器

材、设备的型号和数量,是要通过现场勘察,从实际需要出发。现场勘查是工程技术设计的基础方案审核的主要依据。现场勘查注意:甲、乙双方要密切协作。

26.镜头的维护:正确的除尘方法应该是首先用吹气球吹净镜头表面的灰尘,但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压缩空气罐,因为压力过高,可能把灰尘吹进镜头的缝隙中,也不要直接用嘴去吹,会有很多的唾液微粒吹到镜头表面就更难处理了。

27.当蓄电池使用环境温度超过55℃时会造成电池毁灭性的损坏,环境温度超过25℃时,温度每增加10℃,就会导致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缩短一半。

28.检查系统接地是否符合要求: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1Ω,专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29.安全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检查或认证合格。

30.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系统、信号传输线路天线馈线以及进入监控室的架空电缆入室端均应采取防雷电感应过电压、过电流的保护措施。

31.不得在建筑物屋顶上敷设电缆,必须敷设时,应穿金属管进行屏蔽并接地。

32.存款业务区应有2路以上的独立防区,每路串接的紧急报警装臵不应该超过4个。应安装摄像机,在客户交易时进行监视、录像,回放图像应能清晰辨别客户面部特征,但不应该看到客户操作的密码。

33.现场勘察首先要依据不同行业的风险等极标准,确认其防护目标的风险等级,这是现场勘察的核心,是设计的重要依据。

34.管槽敷设工程用的金属附件(如管卡,线卡,支架,吊钩,拉环,各种盒等)均应用镀锌制品或刷防腐漆。

35.高风险对象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银行营业场所、重要物资储存库、民用

机场、铁路车站。

36.对系统中主要设备的检验,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进行抽样;抽样率不应低于20%且不应少于3台;设备少于3台时应100%检验。

37.现场环境勘察项目和内容:室外的调查、室内的调查、热源的勘察、照度的勘察、干扰源的勘察。

38.铁路、民用机场监控特殊要求:要安装防爆安检系统(包括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金属探测门、手持金属探测器、爆炸物检验仪、防爆装臵及其他附属设备)

39.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主要优点:灵敏度高;控制范围比较大;利用微波对非金属物质的穿透性可以用一个微波探测器监控几个房间,还可以外加修饰物及进行伪装,便于隐蔽安装。

40.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主要优点:防范空间大;耗电少;无串扰:由于是以被动方式工作的,因此当需要在同一室内安装数个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时,也不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

41.报警控制器对报警探测器和系统工作状态的控制有5种工作状态:布防、撤防、旁路、24小时监控、系统自检及测试状态。

4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基本特点:实时性、高灵敏性、监视空间大、便于隐藏和遥控、方便经济、可将非可见光转换为可见光图像信息、长期有效性、可工作在人类无法工作的地方、可长期保存图像资料。

43.摄像机分类:黑白、彩色;普通、低照度、微光;可见光、非可见光;

44.两类摄像器件,一类是利用内光电效应的电视摄像管,另一类是电荷耦合器件CCD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采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91893715.html,D摄像器件的像素越多,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越清晰,常见表示为水平像素数

H与垂直像素数V。

46.摄像机的灵敏度(最低照度):摄像机的最低照度Lux的数值越小,摄像机的灵敏度就越高。某些黑白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可达0.0001~0.00001lux。

,75Ω。

47.视频输出:指摄像机输出的黑白或彩色全视频信号的幅度。通常规定为1V

P-P

48.自动光圈镜头:目前使用的变焦距镜头常常配以自动光圈,称为自动光圈变焦距镜头。这是因为当镜头的焦距发生变化,特别是摄取的景物亮度变化较大时,会使摄像器件上获得的光照度发生强烈变化,此事光圈的自动跟踪控制就显得尤为方便和重要。自动光圈的控制方式目前有两种,一种是视频信号控制方式(VIDEO),另一种是直流电压控制方式(DC),购买镜头时要注意与摄像机所支持的方式相配合。

49.摄像机防护罩的功能是防尘、防雨雪冰霜、自动调节温度等,根据需要,还可以附加防爆、防砸、防腐蚀、防冲击、防烟雾、防辐射等一些特殊的功能。

50.防爆安全检查设备按使用技术的不同可分为X射线检查设备、中子探测设备、四极矩谐振分析探测设备、质谱分析设备、毫米波探测设备、金属探测设备等。

51.GB50343《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防范》在安全防范系统户外的交流供电线路、视频信号线路、解码器控制信号线路及摄像头供电线路中应装设SPD具体情况:在摄像头侧解码控制信号输入端和微机控制室信号输出端,应分别安装控制信号SPD。摄像头侧SPD的接地端,可连接到云台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上,云台金属外壳接地端连接至接地网上,SPD的接地线长度应≤0.5m。

52.GA/T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规定为防止高电位反击设备,前端设备的雷电浪涌保护器应安装在前端设备的线路接口处。视频传输线、信号控制线、入侵报警信号线在进入前端设备之前或进入中央控制台前应加装相应的电涌保护器。

53.室、机要室等。

54.壁挂式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2.2m左右,为获得最好探测灵敏度,探测器的视场与可能入侵方向成900角。微波探测器正对入侵方向,成0度,壁挂式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成45度。

55.铜质接地线的链接应焊接或压接,并应保证有可靠的电气接触。钢质接地线连接应采用焊接。

56.架空线缆杆路的维护:对杆路应每月进行一次巡视,在刮风下雨和大雪后应随时检查。

57.监控中心应设臵为禁区,应有保证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和进行内外联络的通讯手段,并应设臵紧急报警装臵和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58.重要部位在正常的工作照明条件下,监视图像质量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中表4.3.1-1规定的四级,回放图像质量不应低于表4.3.1-1规定的三级,或至少能辨别人的面部特征。采用数字记录设备录像时,高度风险区每路记录速度应为25帧/秒。音频、视频应能同步记录和回放;其他风险区录像的数字记录设备,每路记录速度不应小于6帧/秒。

59.安全防范工程选用的设备器材应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0.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时,前端设备应尽可能设臵于爆炸危险区域外;当前端设备必须安装在爆炸危险区域内时,应选用与爆炸危险介质相适应的防爆产品。

61.入侵探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①探测范围②误报率③漏报率④探测灵敏度⑤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62.镜头焦距的计算:f=hL/H f-----焦距h-----像高L-----物距H-----物高

63.普通云台的水平回转范围:0°~ 350°;如果给摄像机添加红外灯只能选择普通云台。

64.安全技术防范分为:分级防护和多重防护,多重防护组成:室外周界、室内空间、目标本身。

65.微波的特点:①直线传播易反射②对非金属材料穿透能力强

66.微波多普勒效应的探测器的安装使用要点:①由于微波可以穿透墙、门、窗等物,因此安装时必须注意安装位臵,并适当调整灵敏度,以免室外的运动物体引起误报警。

②由于金属对微波具有反射性,所以不应对着大型金属物体,否则这些物体可能会将微波辐射能反射到窗外。③不应对着可能活动的物体,否则会被当做移动目标而引起误报。

④当在同一室内安装多台微波探测器时,它们的微波发射频率应当有差异(一般相差25HZ左右)。而且不要对臵,以防交叉干扰,产生误报。⑤多普勒微波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与目标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有关,当目标相对探测器做径向运动时,探测器的灵敏度最高,当目标以缓慢的速度移动时,探测器可能产生漏报。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高风险的对象应采取高级别的防护措施,才能获得高水平的安全防护。如果高风险的对象采取低级别的防护,安全性必然差,必然发生事故,造成损失或危害;但如果低风险的对象采用高级别的防护,安全性当然高,但是这种系统的性能/价格比一定会降低,造成浪费。因此,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