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演进

国际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演进
国际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演进

近几年,

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成果颇显,但相对于义务教育领域的研究,还有相当差距。对国际学前教育热点和前沿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内以往对国际学前教育前沿问题的研究一般以某一问题的单独研究为主,从整体上把握的相对较少,而且特别缺乏通过文献计量或统计分析手段进行的定量分析。本研究希望通过对Web of Science (WOS)检索平台SSCI 数据库中最有影响力的5种学前教育期刊2000—20012年全部文献的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展现21世纪以来国际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热点领域和前沿演进情况,以为我国研究者迅速把握国际学前教育最新研究方法与理论成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研究系统服务。

一、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进行计量分析所使用的文献数据,均来自美国科学技术信息情报所(ISI )的WOS (Web of Science )检索平台,它是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入口网站。本研究应用的分析工具是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系统。具体分析的文献数据来源于SSCI 数据库中在国际学前教育领域具有权威影响的学术期刊,结合被引频次、发文量以及近5年内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排名前5位的杂志分别是:1.《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即《儿童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杂志》,其影响因子为6.235;

2.《Child Development 》,即《儿童发展》,其影响因子为5.694;

3.《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绘制美国SSCI 数据库中最有影响力的5种学前教育期刊2000—2012年文献的共被引网络图谱,可以发现当前国际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包括:儿童入学准备与早期教育的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认知理论研究、儿童道德培养中品行障碍的研究、婴幼儿自闭症早期研究等。国际学前教育渐强型研究前沿包括心理学著作《潜变量统计分析》、障碍诊断标准(DSM )与《分层线性模型:应用与数据分析方法》;渐弱型研究前沿包括5-羟色胺(5-HT)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儿童课程发展研究等;最新研究前沿包括执行功能与儿童学习能力的研究、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对其后期学业成就的预测研究、师幼互动对儿童认知与情感发展的影响研究等。与我国相比,国外学前教育研究具有科研技术先进、研究问题跨学科、研究方法多样等特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研究;研究热点;研究前沿

21世纪国际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演进*——

—基于SSCI 中最有影响力的5种学前教育期刊文献的计量和可视化分析邱淞1潘

黎1**侯剑华2(1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连116021;2大连大学人文学部,

大连116622)收稿日期:

2013-12-23;作者修改返回日期:2014-2-26*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基于信息可视化的国际道德教育领域前沿计量研究及对辽宁省‘十二五’学校道德教育研究之启示”(编号:W20121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潘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E-mail:panli23@163.com

2014年第6期

(总第234期)No.6,2014Serial No.234

Studi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学前教育研究DOI:10.13861/https://www.360docs.net/doc/9f915407.html,ki.sece.2014.06.001

即《早期儿童研究季刊》,其影响因子为3.488;4.《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即《儿童发展展望》,其影响因子为2.232;5.《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即《小学教育杂志》,其影响因子为1.176。研究者的检索时间为2013年8月,检索到的文献发表时间范围为2000—2012年。运用CiteSpace软件的Pathfinder数据处理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清洗,即在去除重复的文献数据和部分信息不全的无效文献数据后,共获得用于分析的文献数据3210条。

文献计量方法是运用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其计量对象主要包括文献量(各种出版物,尤以期刊论文和引文居多)、作者数(个人、集体、团体)、词汇数(文献标识、词)等。[1]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是文献计量分析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与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2]由于在科学文献体系中,科学文献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3]突出地表现在文献的相互引用方面,这样就形成了科学文献之间的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引用是科学文献的基本属性之一,科学文献的相互引用关系是引文分析的主要依据。信息可视化使人们通过视觉的通道可以更快速地得到某领域的信息,更有利于快速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引文分析可视化是信息可视化的重要分支,它首先处理海量的引文数据,之后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使人们更容易观察、浏览和理解信息,进而找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和模式。[4]

本研究使用的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工具是当前国际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的先进工具CiteSpace 的应用软件系统。它是由美国德雷克塞尔(Drexel)大学的陈超美博士基于JAVA程序语言编写的专门用于引文分析的信息可视化应用软件。该软件基于共引分析的原理,通过对文献数据信息的计量和可视化处理,探测和分析学科研究前沿随着时间发生的变化趋势以及研究前沿与其知识基础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不同研究前沿之间的内部联系。通过对学科领域的文献信息的可视化,使研究者能够直观地辨识出学科知识结构、研究前沿与知识基础的演进。研究领域(Specialty)的概念和可视化基于信息科学中的两个概念——

—“研究前沿”和“知识基础”间的时变对偶(Time variant Duality)。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被定义为一组突现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的研究问题。[5]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绘制图谱,可以揭示科学知识领域的知识基础,即热点领域和研究前沿,并使研究者能够直观地辨识出相应学科领域的经典基础文献及学科前沿的演化路径。

二、国际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

研究热点是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内在联系的、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论文所探讨的研究问题或专题。本文生成了经Pathfinder裁剪的文献共被引的合并网络。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看,可以从文献的共被引网络的聚类结构来分析某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要方向。[6]为使结果更清晰可见,将阈值调整为(6,8,20)、(5,7,15)和(6,8,10),时间区间隔为1年。用于标记是否适宜聚类的指标Modularity Q=0.548(一般认为0.4至0.8之间较好),聚类内部相似程度的指标Sihouette的均值为0.598,该指标为0到1之间的小数,数值越大,相似度越高。[7]在国际学前教育研究的文献共被引网络的聚类分析结果中,选取聚类节点排名前4项的聚类进行分析。这些聚类折射了国际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结构及其研究热点问题。在标识词(标识词来源施引文献的标题)的列表中,权值最大的标识词代表了各聚类的最主要的研究热点问题。依据本研究选取的前四项聚类中的权值最大的标识词,并结合施引文献的分析,可知当前国际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包括:儿童入学准备与早期教育的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认知理论研究、儿童道德培养中品行障碍的研究以及婴幼儿自闭症早期研究。

(一)儿童入学准备与早期教育的研究

排名第一位的聚类是Cluster15,共包含42个节点。从标识词分析(最大标识词Early Education 和School Readiness),总结该聚类主要研究儿童的早期保育与教育等问题。近些年,美国教育改革政策的焦点转移,目标指向提升儿童学业成就以及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关注,这些改革引发了学前教育领域的微妙变化。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开展的“开端计划”(Head Start Project)一直以来指导着家长、幼教机构为儿童更好的发展服务。2011年修订的《提前开端儿童发展和早期学习框架》(The Head Start Child Development and Early Learning Framework)继续提高儿童的学习标准,在需增强的早期阅读、语言和数学的基础上,增加了逻辑推理、社会知识和技能等新领域,[8]并且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领域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师资质量提升,要求截止到2013年,提前开端项目至少一半的教师要具备学士及以上学位,所有助教都要拥有儿童发展副学士证书。入学准备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自1991年,美国把儿童“入学准备”纳入《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Goals2000:Educate America Act)以来,入学准备日益受到关注。对于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主要包括:儿童入学准备的评估、缩小入学准备差异的研究、儿童入学准备教学内容的研究。目前在儿童入学准备的评估方式上,以课堂为基础的生态化取向评估方式已经逐渐取代针对儿童的个别测试与成人评价而倍受青睐。[9]生态化评价系统的优势在于,它打破了其他评估方式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建立了评估与教学的同步系统。它以课堂为基础,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测量,并且能够及时了解儿童的认知与情感发展走向,根据儿童的变化设计出有效的课程计划与教学策略。生态化评价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行为评定量表、成长记录(儿童的作品)、总结方案。教师在综合行为评定量表和成长记录袋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整体评估与教学。受种族问题、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入学后期学业成就和认知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使得如何缩小儿童入学准备差异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外研究成果显示,采取以儿童为中心的干预原则,有效的干预策略主要有以下特点:关注特殊需要儿童、关注处境不利儿童、关注儿童认知发展以及关注儿童早期教育。在《准备好学习了吗?儿童在学前班可达到的学业成就》(Ready to learn?Children’s Pre-academic Achievement in Pre-Kindergarten Programs)一文中,豪斯(Howes)对2800个儿童进行了控制分组实验。结果发现,早期教育方案的质量、儿童对教师的信赖感直接决定儿童的学业成就。[10]按文献产出量来看,在儿童入学准备学习内容的探索上,主要是关注认知和语言领域课程的开发。

(二)儿童语言习得的认知理论研究

第二个研究热点问题是由排名第二位的聚类Cluster52所代表的,该聚类共包含35个节点。聚类的最高标识词为Children’s Language Acquisition和Metalinguistic Awareness。总结该聚类研究主题,可知是关于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理论,主要有刺激一反应论、天赋论、认知论、功能论。皮亚杰的认知论因更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而被国内外学者所推崇。认知论的观点支持儿童的认知和语言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儿童的多语学习现象普遍,已成为儿童早期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早期研究者们多倾向于双语学习对儿童的认知发展没有益处,如他们认为双语儿童可能在一种语言的表达上的词汇量小于单语儿童,从而在对一种语言的深度理解和流畅性上,相对单语儿童处于劣势。而现代心理语言学界的“双语认知优势效应”认为,儿童早期的双语学习对其语言和非语言的认知能力的开发均有促进作用。双语认知优势更多表现在非言语认知领域,尤其是体现在注意选择和抑制控制能力方面。[11]这是由于双语儿童在言语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和语用(Pragmatic Awarenes)等因素来控制两种语言的交叉表征,有意识地选择目标语言,抑制非目标语言。国外多项研究成果表明,双语儿童在元语言意识、执行控制能力、学习策略等非言语方面表现出相对优势。

元语言意识(Metalinguistic Awareness)指学习者具有反思与运用语言结构特征的能力,自发地注

重语言单位与语言形式,而不仅仅是运用语言系统去理解和产出语句。元语言意识包括语音意识、正字法意识、语素意识、词汇意识。[12]有研究者指出“元语言意识可能是提高多语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3]元语言意识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把握语言结构及根据语言任务有意识地调整语言分析策略。[14]元语言意识较高的儿童在阅读准备性、语言表达和交流上能力较强。[15]元语言意识中的语音意识(Phonological Awareness)被誉为近20年心理学最伟大的发现,语音意识缺陷是导致英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婴儿在3—6个月时处于语音敏感期,这时会产生一种神经修剪(Neuralpruning)效应,促使婴儿发出他们常听到的某种语言的语音。对英语音位的研究则发现,英汉双语儿童中主要使用英语的儿童,其音位意识的水平显著高于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汉语的儿童;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语的儿童倾向于把音位意识和音节意识迁移到汉语学习中,而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汉语的儿童似乎需要更多的英语语言刺激,才能发展出音位意识,所以在儿童双语教学时应加强英语语音意识方面的指导。儿童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其处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注重元语言意识对儿童以后的语言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元语言意识的训练方法是将外显式教学方式与多感官教学法(Multisensory Structured Language Instruction)相结合的方法,[16]即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儿童听觉、视觉、触觉和动觉等感知系统,清晰地教授语音和句法,循序渐进并反复练习。

(三)儿童道德培养中品行障碍的研究

从聚类结果来看,排名第三位的聚类是Cluster72,共包含27个节点。从聚类的标识词(Conduct Disorder和Callous—unemotional Traits)分析,总结这一聚类是关于儿童道德水平的研究,其中品行障碍是该聚类的标识词之一。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是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一种破坏性行为障碍,表现为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包括攻击他人、偷窃、破坏行为、离家出走、逃学等。[17]随着美国青少年日益严重的暴力行为等问题,为找出解决方案,婴幼儿成为品行障碍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也已扩展到认知神经学、遗传学。冷漠无情特质(Callous—unemotional Traits,CU)是近年在儿童品行障碍的情绪认知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一种病理性特质,指个体的共情和情绪反应降低。

[18]瑞查德(Richard)在2010年发表的《品行障碍中冷漠无情(CU)的影响》(The Role of Callous and Un-emotional Traits in the Diagnosis of Conduct Disorder)一文中对7977名儿童进行了随访实验,结果显示品行障碍中46.1%为高CU特质。[19]高CU特质的儿童会出现严重的攻击行为与暴力犯罪,并且具有独特的犯罪模式,如更多地表现出预谋性的攻击,暴力掠夺更具目的性,而不具有CU特质的品行障碍儿童则表现为管理情绪的困难,情绪被唤醒后易产生冲动攻击等。[20]品行障碍的伴发性障碍还包括多动性障碍、药物滥用、抑郁症等。多动性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中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和品行障碍是最常见的共病,并且这种共病的重叠非常固着。目前国外对品行障碍的治疗主要是对儿童采取认知行为理论的干预方法,并建立起家长—教师—幼教机构的合作性支持系统。诸多实验证实,对家长的训练越细致、支持系统越完善,对儿童干预的效果越好。在施引文献《家长团体对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多因素分析的随机对照试验:发言方案》(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Parent Groups for Child Behaviour Targeting Multiple Risk Factors:the SPOKES Project)一文中,司各特(Scott)设计了一个父母和儿童共同参与的“发言”方案,对英国936名6岁儿童进行了为期28周的实验。治疗师对家长每周进行培训与监督,家长定时与儿童玩耍,并赞美和鼓励儿童,控制批评的效应值介于(0.31-0.59SD),要求家长每周定时反馈。实验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减少了0.52个标准差,下降了20%,对立违抗性障碍(ODD)也从60%下降到了31%;多动症的症状减少了0.44个标准差,平均阅读年龄提高了6个月。[21]结果说明,有家长参与的早期干预,并用鼓励替代批评,可有效提高干预效果。

(四)婴幼儿的自闭症早期研究

排名第四位的聚类是Cluster12,共包含17个文献节点。该聚类主要是关于婴幼儿自闭症早期诊断与干预的研究,其最大标识词是Autism。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有神经基础的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PDD),包括自闭症(Autism)、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AS)、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型(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等亚类。[22]2013年5月发布的DSM-V排除了雷特综合症(Retts’sydrome)与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Childhood Disintegative Disorder)。自闭症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从20世纪60、70年代的0.5‰,80年代上升为1‰,到现在已达1~2‰,且国外普遍高于国内。越早对婴幼儿进行诊断与评估,抓住最好的干预时机,是自闭症治疗最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所以对婴幼儿自闭症量表的开发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幼儿孤独症诊断量表》(M-CHAT)只可诊断16—30个月的婴幼儿,马斯顿(Matson)在《“BISCUIT”孤独症婴幼儿筛查工具的信度和项目内容》(The Baby and Infant Scree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Traits,BISCUIT)一文中对婴幼儿孤独症诊断进行了表述和验证。“BISCUIT”弥补了以往婴幼儿孤独症诊断量表的不足,将诊断时间提前到6—12个月的婴儿。

[23]目前国际上已有几十种比较常见的孤独症干预理论与方法,如TEACCH法、游戏疗法、感觉统合训练、音乐疗法等。洛瓦斯(Lovaas)将ABA行为干预应用于自闭症治疗的洛瓦斯模式(Lovaas Model)是目前国外最常用的儿童自闭症早期干预模式,他认为社交和行为技巧可以通过ABA指导孤独症儿童。[24]洛瓦斯模式也是儿童自闭症游戏干预的行为主义模式的代表。比较常用的游戏干预模式还有关键性技能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PRT)、相互模仿训练(Reciprocal ImitationTraining,RIT)。

三、国际学前教育研究的前沿演进

“研究前沿”的概念最早是由普瑞斯(Price D)于1965年引入的,用来描述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本质的概念。他观察到即时指数的概念,可以看出科学家引用最近发表文献的趋势。在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前沿指的是学者们积极引用文章的主要部分,这样研究前沿可以被视为是在某一时段内,以突现文献(Burst Artcle)为知识基础的一组文献所探讨的科学问题或专题。研究前沿必须在分析突现文献和突现词(Burst Terms)的基础上,结合对施引文献(Citing Articles)的分析,进行综合判断和探测。本研究根据突现文献被引突现的时间和趋势,将研究前沿的概念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渐强型研究前沿、渐弱型研究前沿和最新研究前沿。学前教育研究的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形成了若干突现节点(见表1)。根据前文界定的三种类型的研究前沿,结合相关突现词(来源关键词)和施引文献信息,深度剖析这些突现节点文献的被引历史折线,可以进一步厘清国际学前教育研究领域近年来关注的前沿问题及其演进情况。[25]

(一)渐强型前沿分析

本研究分析的渐强型节点文献主要是在高突现性文献中其被引频次从整体上看处于上升趋势的节点文献,主要包括Muthen LK(1998)、APA(2000)和Raudenbush SW(2002)(见图1)。

其中姆森(Muthen)在1998年出版的《潜变量统计分析》(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Latent Vari-ables),突现性排名第一。潜变量(Latent Variables)表示某一复杂的无法直接测量的概念或建构。例如,在对儿童学业成就进行测量时获得的测试分数往往是外显变量,而儿童在学习时获得的能力、技巧以及心理上的成长是无法直观测量的。这种概念或建构就是潜变量,当该连续型潜变量的取值超过一定量时,结果就会表现为外显变量,如儿童学业成就达到标准。对这些无法直观测量的差异,如儿童的心理成长、社会情绪等需要多维度线性评估,这就需要建立潜变量模型来进行统计测量。《潜变量统计分析》一书介绍了潜变量统计的多种建模方法,其中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mod-el,SEM)与生长模型(Growth Modeling)因为既保证了潜变量的测量效度,又反映了概念之间的联系而被研究者广泛使用。[26]其中,生长模型是考察儿童各种心理与行为特点最常用的模型。无论从被引

图1渐强型研究前沿节点文献被引历史折线

(2000-2012)表1国际学前教育研究文献共被引网络中突现节点文献信息序号

1

2

3

456789被引频次774210226012655292433突现率13.0912.1112.7910.599.598.558.337.617.41作者(年份)Muthen LK (1998)Duncan GJ (2007)APA (2000)APA (1994)Raudenbush SW (2002)Caspi A (2003)Blair C (2007)Mashburn A J (2008)Bredekamp S (1997)文献《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Latent Variables 》

《潜变量统计分析》《School Readiness and Later Achievement 》《入学准备和入学后学业成就的关系》《DSM-IV-R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Applications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 》

《分层线性模型:应用与数据分析方法》

《Influence of Life Stress on Depression:Moderation by

a Polymorphism in The 5-HTT Gene 》

《生活压力对抑郁症的影响:在5-HTT 基因研究上的多态性调和》

《Relating Effortful Control,Executive Function,and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to Emerging Math and Literacy Ability in Kindergarten 》

《新兴幼儿园的儿童在数学和词汇能力上的自我调节、执行功能和

错误概念理解》

《Measures of Classroom Quality in Prekindergarten and Children ’s

Development of Academic,Language,and Social Skills 》

《学龄前儿童课堂质量的检测与儿童知识、语言和社交技能的发

展》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

《儿童适宜发展课程》频次还是突现性来看,《潜变量统计分析》都位居榜首,可以看出在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测量研究上,应用潜变量统计模型是儿童多维度测量的发展趋势。

第二个渐强型前沿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DSM 由美国精神医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出版,是一本国际上最常使用的精神疾病诊断指导手册,也是国际上最具权威的精神病分类标准之一,一直以来指导着各种疾病与障碍的筛查、诊断及干预工作。[27]自出版以来,DSM 历经了六次改版(II 、III 、III-R 、IV 、IV-R ,V)。2013年5月第六次改版的DSM-V 被官方公布。APA 在2000年发布的DSM-IV-R 突现性

排名第二,由图1可知DSM-IV-R从2000年发布至今共被引频次逐年增长,并在2011年达到峰值21篇,这可能是由于2011年左右出台了DSM-V草案,草案对一些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改,例如在儿童自闭症诊断上,将“三联症”中的语言交流障碍与社会沟通障碍合并为社会沟通障碍。诊断标准的改变,自然增加了对DSM-IV-R的关注度,而今后对于DSM-IV-R与DSM-V的比较和争议才刚刚开始。

第三个渐强型前沿是冉登布什(Raudenbush)在2002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分层线性模型:应用与数据分析方法》(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Applications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分层线性模型又称多层线性模型,是近些年心理测评较热门的模式,主要应用于纵向追踪研究中。[28]纵向追踪研究指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批被试进行重复的研究。现在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实验研究多采用此方法。分层线性模型相对于传统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更能有效地利用数据,因此是国外目前最常用的数据分析模型,近几年其突现性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检索Google学术Raudenbush SW(2002)被引频次达到2万次以上,从图1也可以看出其共被引频次在12年中达到了126次,并还有增长的趋势。

(二)渐弱型前沿分析

图2渐弱型研究前沿节点文献被引历史折线(2000-2012)

本研究界定的渐弱型研究前沿主要是指被引频次的逐年分布从整体上看处于下降趋势的节点文献所反映的研究主题。渐弱型前沿包括Caspi A(2003)、Bredekamp S(1997)、APA(1994)(见图2)。

近些年,抑郁症发病人群呈小龄化,抑郁症发病机制备受各方学者的关注。新西兰心理学家卡斯皮(Caspi)在2003年发表的《生活压力对抑郁症的影响:5-HTT基因研究上的多态性调和》(Influence of Life Stress on Depression:Moderation by A Polymorphism in the5-HTT Gene)是抑郁症研究的经典文献,对抑郁症人群运用纵向追踪研究,结果证明5-羟色胺(5-HT)系统参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29]研究主要集中在5-羟色胺转运体(5-HrlTLPR)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与人格的焦虑特质上。5-羟色胺转运体通过摄取能量,来调节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浓度。5-羟色胺存在2种等位基因,短等位基因(S)与长等位基因(L),构成SS、LS和LL三种基因型。目前对于5-羟色胺与抑郁症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不同研究者得出抑郁症与5-羟色胺的三种基因型的某一种有关联,而有些研究者则认为5-HT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无明显关联。观点的多元使这一文献成为渐弱型文献,但这并不代表对5-羟色胺与抑郁症的研究渐弱,至今对它俩关系的探究仍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第二个渐弱型主题是关于儿童课程发展的研究。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美国兴起回归基础的思潮,政府希望通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在学前教育领域同样发生了改变,从1984年起全美幼教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of Yong Children,NAEYC)召集全美著名的专业学者及经验丰富的幼教人士,着手整理幼教文献和相关研究。历时两年,于1986年在《幼儿》(Young Children)杂志上登载了《0~8岁儿童适宜发展课程》(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ren Programs Serving Children from Birth through Age8),简称为DAP方案。[30]DAP方案一经出

版,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美国多州政府将DAP作为纲领文件,成为儿童课程设定、评价和辅导幼教机构的标准,指引该州学前教育质量的方向。但是对DAP的热烈讨论,也带来了诸多质疑,如DAP缺乏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考虑等。DAP在1997年的修订版中强调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建立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上,需要教师具备儿童个体差异方面的知识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31]回归思潮褪去后,在各方的讨论下,目前更加重视发展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文化的影响。由图2可知该文在2000年至2006年突现性较强,共被引频次较高,2008年以后共被引频次逐年下降。虽然DAP属于渐弱型文献,但是它对美国学前课程的指导作用仍不可小觑。

APA(1994)是前文介绍的DSM的第四版DSM-IV,虽然其突现性较DSM-IV-R低,属于渐弱型文献,但是被引频次在网络中达到260次,是高突现性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由图2可知在DSM-V草案出台的10年之后被引逐渐降低。

(三)最新前沿分析

图3最新研究前沿节点文献被引历史折线(2000-2012)

最新研究前沿,指于近年来(2007年以来)发表的突现性较高的文献所反映的研究主题,分别是Blair C(2007)、Duncan GJ(2007)、Mashburn A J(2008)(见图3)。这三篇节点文献分别发表于2007年和2008年,是样本数据文献中发表时间最近的高突现性文献,折射出这三篇文献得到了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较多关注。

布莱尔(Blair)是美国纽约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主要研究儿童自我调节,研究的方向包括对儿童认知能力、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的研究,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以及如何提高儿童认知能力与早期学业成就。2002年,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大学,以新生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纵向追踪实验,从儿童自我调节的角度分析了早期体验与生物影响在执行功能中相互作用的发展。在布莱尔2007年发表的这篇文章中,他运用方差分析法,得出儿童自我调节与IQ没有关系,而执行功能中的抑制功能与数学、词汇能力产生了突出关联。实验结果表明,良好的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提高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学习能力。[32]

顿侃(Duncan)2007年发表的是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研究的文献。他为了研究儿童入学准备的评估结果对后期学习的预测作用,采用纵向研究对6项(语言加工、知觉加工、听觉加工、语言能力、记忆力及区别能力)数据组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数学能力是对后期学业成就最有力的预测指标,其次是阅读能力和注意控制,[33]并且证明了学业成就与儿童的社会情绪行为、社交技巧没有明显关系。此文在2007年发表后共被引频次逐年上升,说明这篇文章的观点被国外研究者所认可。此外,顿侃还致力于处境不利儿童的早期教育,对美国学前教育公平进行了深入探讨。

玛氏本(Mashburn)等人在2008年从美国11个州的671个幼教机构选出2439名4岁儿童参与实验,对儿童的认知、语言和社会技能等能力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发起的教育性互动有利于儿童语言和认知的发展,而教师发起的情感性互动有利于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34]由图3可知,这篇文献自2008年发表后共被引频次处于急剧增长状态,12年文献引用量达到了14次,属于本

研究界定的最新前沿。

四、研究结论及启示

通过对21世纪国际学前教育热点问题与前沿演进的探测与分析,可以发现与我国的研究相比,国外学前教育研究具有科研技术先进、研究问题跨学科、研究方法多样等特点。如有关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国外主要采取与心理学中的实证研究、神经认知科学的脑成像核磁共振等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相比之下,我国目前虽然有一些研究者使用ERP技术,用于儿童语言习得机制的研究,但将其利用在自然观察和实验比对方面的研究少之甚少。国外有关儿童双语习得的研究虽然大部分集中在元语言意识和语言习得与认知发展关系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涉及双语转换、双语脑机制等多层次。而目前我国有关双语儿童的研究涉猎面狭小,有必要结合适当的研究对象扩展到其他层次。再次,我国对语言能力较强的特殊需要儿童的关注度不够,国外对这种儿童则通常采取个别语言方案教学,今后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突破。又如,在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研究上,我国主要采取直接测量外显变量(学业成就)的测量。而潜变量(如能力)测量是近几年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测量方法,这有助于发现某些未达到标准的儿童的特殊能力。近年,我国学者对测量著作《潜变量统计分析》已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在逐渐关注与应用。再如,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为了使儿童入学后达到学习的最优效果,首先要建立全方位的完善的儿童入学准备支持系统。生态化评价系统的建立,可以帮助儿童在与周围环境良好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与成长。我国在儿童入学准备心理与能力的量表的开发与应用上均显不足,如我国主要采用艾式量表(CBCL)、《学前儿童学习能力测评量表》,根据测量需要研究者还会自编量表。由于国外在心理与认知研究方面的先进性,[35]我们应该相应引进更多的量表,结合我国儿童情况进行改编,如国际最常用的《格赛尔入学准备测验》(Gesell School Readiness Test,GSRT)、《菲尔普斯幼儿园准备量表》(Phelps Kindergarten Readiness Scale)等。在儿童道德领域的研究上,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对儿童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所以品行障碍是其儿童道德教育的研究焦点。相比之下,我国此类问题较少,但儿童道德问题仍面临很多挑战,如受不良行为影响、自私冷漠品质等,这都是今后我们应加以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顾立平.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型人研究——

—以区域经济的学科竞争力分析为例[J].科学学研究, 2011,29(2):186-191.

[2]张慧敏.引文分析法的内涵及研究实证[J].编辑学报,2006,(18):174-1771.

[3]郭卫东.技术预见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周金侠.基于CitespaceⅡ的信息可视化文献的量化分析[J].情报科学,2011,29(1):98-112.

[5]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6):401-421.

[6]陈维军.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01,19(8):884-886.

[7]陈超美.如何选取CiteSpace中的各项参数[EB/OL].http://blog+https://www.360docs.net/doc/9f915407.html,/home.php?mod= space&uid=496649&do=blog&id=378974,2011-8-6.

[8]张瑞瑞,王晓芬.社会期待与美国早期保育和教育发展趋势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4): 80-87.

[9]于涛,邰宇,盖笑松.儿童入学准备的评估与促进[J].心理学进展,2010,18(1):46-54.

[10]Carollee,H.,Margaret, B.Ready to Learn?Children’s Pre-academic Achievement in Pre-Kindergarten Programs[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08,23(1):27-50.

[11]何文广,陈宝国.语言对认知的影响——

—基于双语认知优势效应的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 2011,19(11):1615-1624.

[12]施春宏.面向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构式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研究取向[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 (6):101-108.

[13]De Angelis,G.Third or Additional Language Acquisition[M].Toronto:Multilingual Matters,2007.

[14]Bialystok,E.,Majumder,S.,Martin,M.Developing Phonological Awareness:Is There a Bilingual Advantage?[J].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2003,24(1):27-44.

[15]Baker,C.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3rd ed)[M].Britain:Multilingual Matters,2001.

[16]梁利娟,陈宝国.元语言意识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2):21-25.

[17]王朋朋,张劲松,夏卫萍,廖祥鹏.品行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及精神病态特质的初步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7):582-584.

[18]Frick,P.J.,White,S.F.Research Review:The Importance of Callous-unemotional Traits for Developmental Models of Aggressive and Antisocial Behavior[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8,49(4):359-375.

[19]Richard,R.,Barbara,M.The Role of Callous and Unemotional Traits in The Diagnosis of Con-duct Disorder[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9,51(6):688-695.

[20]杨波,黄秀.冷酷无情特质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7):80-84.

[21]Stephen,S.,Kathy,S.Randomised.Controlled Trial of Parent Groups for Child Antisocial Be-havior Targeting Multiple Risk Factors:the SPOKES Project[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10,51(1):48-57.

[22]王崇颖,江鸣山.孤独症患者言语及非言语声音辨识和偏好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 (6):422-427.

[23]Matson,J.L.Reliability and Item Content of The Baby and Infant Scree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Traits(BISCUIT):Parts1-3[J].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09,3(1):336-344.

[24]Lovaas,O.I.Behavioral Treatment and Normal Educational and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in Young Autistic Children[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87,55(1):3-9.

[25]潘黎,侯剑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和研究前沿[J].教育研究,2012,(6):136-143.

[26]Muthén,L.K.,Muthén,B.O.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Latent Variables[M].Los Angeles:CA,1998.

[27]邱淞,潘黎,侯剑华.国际特殊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演进——

—基于10种SSCI特殊教育学期刊2000—2012年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3,(7):8-16.

[28]Raudenbush,S.W.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Applications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M].Lon-don,2002.

[29]Caspi,A.,Sugden,K.Influence of Life Stress on Depression:Moderation by a Polymorphism in the5-HTT gene[J].Science Signaling,2003,(18):386-389.

[30]张家政,杨晓萍.美国DAP方案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7,(6):61-64.

[31]Bredekamp,S.,Copple, C.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M].Washington:ERIC,1997.

Hot Topics and Developments Involving Internation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into the top 5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s on the SSCI journal list

Qiu Song,1Pan Li,1Hou Jianhua 2

(1College of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1;2College of

Humanities,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

Abstract:A visual analysis of hot and cutting-edge topics o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ese researchers.The authors used the bibliometric visualization software to analyze five kinds of SSCI preschool journals (2000-2012)and found that hot research field of intern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were:school readiness in children,“Head Start ”research,evaluation system established on ecological research,the study of children ’s 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meta -language awareness,mor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conduct disorder and indifference (Callous -unemotional Traits),in-depth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ism and other early studies of infants.The international preschool crescendo type research frontier were disorder diagnostic “gold standard ”(DSM-IV-R)and psychology book “latent variable statistical analysis ”;decrescendo type frontier:5-hydroxytryptamine (5-HT)and depression disease research relationships;latest frontier:executive func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 of children,and the effects of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Key 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hot topics of research,developments of research

[32]Blair,C.,Razza,R.P.Relating Effortful Control Executive Function and False Belief Understand -ing to Emerging Math and Literacy Ability in Kindergarten[J].Child development,2007,78(2):647-663.

[33]Duncan,L.,Greg,J.,Dowsett.School Readiness and Later Achievement[J].Developmental Psychol -ogy,2007,43(6):1428-1446.

[34]Mashburn,A.J.Pianta R,C.Measures of Classroom Quality in Prekindergarten and Children ’s Development of Academic,Language,and Social Skills[J].Child Development,2008,79(3):732-749.

[35]杨淑萍,邸燕鸣,魏新岗,刘文.当前美国儿童心理研究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学术团体———基于美国

《Child Development 》杂志的可视化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3,(1):38-43.

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计算机科学围绕信息、知识、智能等主题发展迅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处理、文字与自然语言的理解、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知识科学;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遗传算法、逻辑学等领域研究中前沿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知识科学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在短短的60年里,计算机科学发展至今,取得了巨人的成就。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时代。加速T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今天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 1 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 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中前沿的问题主要围绕信息、知识、智能三大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本文中所指的信息是指客观事物的属性。而知识不同于信息,它是人们对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与处理后,形成的规律、规则、方法及认识。智能则是指大脑从历史信息、知识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对现有信息、知识的推理、演绎、判断的方法。 根据研究分析表明,在三大研究领域中,主要有以下前沿热点研究: (1)信息方面:信息处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 (2)知识方面:以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为主要研究的问题。 (3)智能方面:以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机器证明,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代数逻辑学形成了本研究领域的主要特色。 1.1 信息科学 1.1.1 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是当今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重点,目前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可分为符号和数据,因而一切要由计算机处理的对象首先是符号化和数字化。信息科学正在形成和迅速发展,现在主要的研究课题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信息源理论和信息的获取。主要研究自然信息源和社会信息源,以及从信息源提取信息的方法和技术。 (2)信息的传输、存储、检索、转化和处理。 (3)信号的测量、分析、处理及显示。 (4)模式信息处理。研究对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处理、分类和识别,研制机器图像和语音识别系统。 (5)知识信息处理。研究知识的表示、获取和应用,建立具有推理和自动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信息处理系统,即专家系统。 (6)决策和控制。在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识别和理解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决策或控制,从而建立各种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1.1.2 数据挖掘技术 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是单一的数据资源,即以数据库为中心,对事务处理、批处理到决策分析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工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库中数据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计算机能够更多的参与数据分析与决策的制定等领域。数据库处理可以大致划分为两大类:操作型处理和分析型处理(或信息型处理)。这种分离,划清了数据处理的分析型环境与操作型环境之间的界限,从而由原来的以单一数据库为中心的数据环境发展为一种体系化环境,因而产生了数据挖掘技术。在这方面目前主要解决的前沿问题有: (1)异构数据的接口机制;(2)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问题;(3)数据仓库的数据优化问题;(4)数据仓库中数据的获取与整理;(5)历史数据的提出和信息挖掘;(6)信息挖掘的方法学问题;

关于专业研究前沿的心得体会

关于专业研究前沿的学习心得 为了更好的开拓我们的视眼,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研究热点,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飞行器结构强度研究前沿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广泛,有鸟撞试验研究、复合材料研究、单机寿命健康管理以及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各授课老师,就他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对我们作了重点的介绍,使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准确的找准方向,跟随导师,有针对性的就自己方向的前沿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不至于走太多的弯路,让我们真正地了解航空专业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方向,有思想的去做些本方向的研究课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感触很深,认识到国内航空事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着更严峻的挑战。现在就感触最深的飞行器结构强度方面的疲劳问题说说自己所学。 疲劳作为机械产品一种常见的破坏形式,尤其在长期服役的薄壁结构中(如航空器)是极其容易发生的破坏模式(是结构承载过程中物理损伤的积累过程),是学术界和工程界极大关注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在飞行器结构设计领域,属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产品寿命问题。从最早的S~N曲线实验到现代与当代科学理论及测试手段的结合,已发展了近200年的历史,现代疲劳力学在力学冶金研究领域、数学/力学研究、工程应用力学研究以及工程分析与设计应用研究方面均有发展。 在工程应用力学研究方面,损伤力学研究方法有几何损伤力学和能量损伤力学。一方面,应用热力学理论方法,建立结构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体系能量及其耗散能量的定量关系式,用损伤势函数的导数关系去求解疲劳损伤的积累与结构开裂问题。另一方面,线弹性、弹塑性断裂力学研究(当疲劳损伤发展到一个宏观可见裂纹几何阶段后,结构件有了一个裂纹形状的力学边界条件,研究其力学场量、裂纹扩展规律、寿命积分、剩余强度、断裂韧性等的应用力学描述等); 在工程分析与设计应用研究方面,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发展:①材料、构件、全尺寸结构的疲劳试验,建立疲劳损伤的工程规律描述;②结构构件局部疲劳寿命的估算技术;③疲劳寿命的概率特性研究及其可靠性分析;④结构整体的耐久性设计与分析、损伤容限设计与分析;⑤抗疲劳细节优化设计(细节构形、连接形式、强化工艺、加工质量);⑥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方法用于疲劳损伤评估和优化设计。

各类教师关心的70个热点教育问题

?教师关心的70个教育问题 ?教师职业 1.教师职业。教师自己要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词语和教师这个职业。 不要无限夸大,也不要因为挣得少而自我贬低。社会对教育的理解程度要加强。 2.教师子女教育的问题。教出无数的优秀生,送走N届毕业班,身为 一名好老师却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一说到对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教师大多头疼不已。 3.教师职称评定问题。这个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常常在实际 操作中“掉链子”。职称评定中的论文、外语、计算机等“硬性规定”卡住了优秀教师继续前进的脚步。职称评定的种种弊端反而压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呼吁建立公平的评估机制,淡化学历与职称,看重教师的实际水平,建立公平的教师评估机制。 4.论文造假。有老师说,论文热空前高涨泛滥,表现在每所学校,每 个期末每人交论文一篇,除了少部分立志于此或者对教育科研有兴趣的教师之外,其余大多是消极的、敷衍了事,更有甚者直接“借用”别人的成果,从网上下载……职称评定中上交的论文也是如此。 5.教师的模范问题。一是模范没有公开规范的标准,二是许多模范指 标,教师根本不知道,模范的威信在教师心中降格。 6.男性教师找对象有些难。女性教师可能会被许多男性列为首选对 象,因为在中国,不管是受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女性来说还是个不错的职业。相比来说,男性教师特别是小学男性教师谈恋爱找对象还是有些难,这也是造成男性教师逃离小学的一个原因。 7.工资收入。众多老师关心工资的问题,钱多了,生活有保障了,社 会地位提高了,工作起来才会更有成就感。但他们问:教师的待遇与付出怎样才能持平?给教师涨工资,可好多次都是“空调”。 8.普高与职高差别大。普通高中教师的待遇往往高于职业高中教师, 同工不同酬。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难度大,人才外流,师资只出不进。 9.社会保障。教师的医保等保障制度还没有全部建立起来,有的地方 教师没有福利,没有医疗卡,没有住房公积金……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前沿热点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前沿热点——教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吴刚平,华东师大课程与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在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方面发表学术论文、专着70余篇,在20多家刊物刊登。2015年4月10日下午,吴教授在新疆师范大学教科院作此讲座。 (讲座记录:刘军笔录,未经本人审阅。2015年4月10日) 去新疆师范大学教科院听了华东师大教授吴刚平先生的讲座,深有感触和启发。付刚老师要求我录上音转给他听一听,但这录音也没能保住。今天下午稍有点时间就整理了一下笔记,晚饭后接着整理发现就七千多字了。实际上还有一些生动的案例没记全。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吧,毕竟有许多朋友没有机会一睹吴教授的风采,领略他对课改精深的研究成果的冰山一角。 一、关于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的扩展问题。 近年来不少人说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实际上指的也就是教学。难道把教学与课程分离?许多问题不是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它是社会问题。比如说一些课程学生不喜欢,这是教学出了问题吗?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教学目标这是个核心问题,是最重要的东西。但不少教师则总觉得不是该他们关心的问题,而只关心教学。因为标准是国家定的,教师不清楚,认为做得再多也没有意义。教师只关心教学的材料和内容,不关心目标是什么,所以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比如《捕蛇者说》,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学,同样的教学内容,各个阶段怎样教,怎么学,就是目标。小学生,知道这个故事就行了;中学生则要读字习词弄清句子意思,学些修辞,还要了解时代背景;大学则要整体把握。如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学成怎样,学出什么来,这就是不同的目标。这也就是课程知识中的重要东西。教师在自己的学习、教书生涯中,关于课程是缺乏专业基础的,但课改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变化,要有专业发展,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浏览字体: 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03-31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简介:该研究成果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集体项目“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GY200839;批准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结论部分刊登在2010年8月17日《中国教育报》上,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教育学》2010.10)。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自觉地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正确对待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基于这一目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当前我国十大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这些研究从教育热点问题入手,努力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生动鲜活的案例,解读我国教育热点问题产生的症结和原因,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寻求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力图形成促进教育自我完善、科学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化解矛盾,引领教育研究的方向,对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教育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工作。为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分别于2009年1—2月、2010年2—3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收集到大量意见和建议,反映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热点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组主要以《教育规划纲要》意见征集为基础,对公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近年来两会代表意见中显示的教育热点问题、地市级教育局领导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课题组采用SPSS15.0的描述统计方法,对确定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统计并排序。位列前10位的教育热点问题包括:高考招生制度问题、农村教师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择校问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教师评价问题、政府教育投入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幼儿教育普及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这些热点问题反映了公众对教育的关切与期盼,其主要特征:一是覆盖面广,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

政治学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政治学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政治学是研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社会主要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的科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服务。了解政治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有利于政治学研究工作者更好地思考中国政治学繁荣发展的思路,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政治学的发展阶段 中国,政治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政治学方面的典籍,几千年的治国理念和治国实践,尤其是政治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创制和运作,曾经为中华文明的创立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 伴随改革开放恢复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政治学,坚守经世致用的学科本质,始终把握时代脉搏,紧随历史前进的步伐,服务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在30年的辉煌历程中,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恢复和重建阶段(1977-1985年)。改革开放伊始,面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一系列的制度性疑惑和体制性缺陷,中国社会呼唤着政治学为中国的政治生活提供说明、解读和指引,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服务,使我们的政治建设更加合理、科学和优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政治学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和服务。 第二个阶段,飞速发展阶段(1986-1989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飞速发展,中国政治学政治学研究的学术视野迅速拓展,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党的十三大前后,政治学研究开始出现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热潮,并直接带动、强化了政治制度研究、反腐败研究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等。 第三阶段,全面深刻反思阶段(1989-1991年)。1989年之后,中国政治学届的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恢

2019年两会10大热点问题剖析

2019年两会10大热点问题剖析 2019年两会10大热点问题剖析 社会保障调查还显示,目前共有227115万人参与了“社会保障”分项调查,其中45%的友表示参加了养老保险,30%友参加了医疗保险。在“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是否满意”的调查中,92%友希望提高养老金的上涨幅度和速度。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进,27%友期望扩大可报销病种和药物种类,42%友认为应提高个人报销金额比例,14%希望各地域之间衔接,实现异地报销。关于是否支持弹性退休制,58%的友支持,42%友表示反对。民留言中关于要求取消退休“双轨制”的呼声很高,友表示,企业退休职工和下岗职工确实非常困难,尤其是下岗、买断、失业老工人的生存艰难,还要缴纳不断上涨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还有友认为,企业退休人员连涨七年退休金才是同等条件的公务员三分之一;还有友直指“双轨制”是当今社会最大不公,为何引不起有关部门重视。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问题,已呼声日久,近年尤甚。缩小企业退休人员与公职退休人员退休金的差距,一直是多年来国家的一项重点工作。自2005年始,各地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逐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每次每月数十元至上百元额度的增长,仍未能有效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的境遇。“双轨制”问题始于1995年,国家率先对企业养老制度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核的“统账结合”模式。此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一般为国家和企业完全保障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几无差距。但1995年企业改革时,机关和事业单位未列入改革范围,依旧由国家财政完全拨付。这就形成了在养老制度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两种截然不同的“双轨”模式。在此养老模式之下,从企业退休和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养老金相差数倍。“双轨制”最直接表现,二者的养老待遇计发方式不同:在企业,退休金按照其交纳的养老保险费以及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计发;而机关和事业单位,则依据其工龄和退休前一月的工资计发。有关专家认为,改革双轨制首先要依仗于国家部委层面的共识和管理体制的变革。地方政府目前表态大多是依照国家的整体安排做力所能及的调整,差距的最终解决,必须取决于国家层面。更多的一种说法是“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年同一体制的劳动者,因分割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而享受着差距越来越大的养老金待遇,这有违社会公正。”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坦言,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尽管两者之间仍存较大差距,但应当看到国家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事实上,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是公职人员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三轨并存,在此基础上不断缩小差距,最终走向全国统一的国民养老保险制度。”职工的养老保险应有个正常的增长机制,与物价上涨幅度保持一致。最重要是健全医保和老年福利制度,民众矛盾就不可能全部集中到养老保障上。在郑功成看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应该是三大保险制度并存。国家应把重点放在促进社会公正、缩小养老差距上。政策背景: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2008年2月29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确定在上海、广东等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等。但因阻力太大而中途夭折。2019年两会期间,改革养老“双轨制”成为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当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要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保部也就此做出回应,表示将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时隔一年,改革时间表尚无迹象。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

教育技术前沿讲座

1.学习理论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学习理论主要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四类。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间的联接就是所谓的学习,即S-R。 代表人物:桑代克、毕生、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 基本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 特点:重知识、技能的学习,重外部行为的研究,忽略了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的关系,过于机械 主张:(1)强调科学心理学所研究的,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 (2)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集合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3)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4)对动物或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 特点:(1)、大胆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2)、强调行为和认知的结合。既可以通过人的思维、信念和期待等认知过程预测人类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来改变人类的行为;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传统的行为主义强调外在强化对行为的影响,忽视了“自我”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4)、强调心理过程的积极与主动性。新的新行为主义者强调要把行为主义同建构论结合起来,重视以往经由学习而获得的认知规则在对环境信息作出反应过程中的作用;(5)、坚持客观主义的态度。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试图纠正认知的符号运算方法的失误,特别是完全依靠于规则与信息描述的认知,仅仅关注有意识的推理和思考的认知,忽视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分布式认知理:论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它提出了一种考虑认知活动全貌的新观点,注重环境、个体、表征媒体以及人工制品间的交互,认为分布式的要素必须相互依赖才能完成任务。 代表人物:格式塔、布鲁纳、奥苏伯尔 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 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神经通路的联系,而是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 特点:重视智能的培养,重视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者将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皮亚杰、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康德、凯利

十大教育热点问题

热点一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问题 纵观社会各界、学术界和教育实践领域关于高考改革的观点或意见,其共同点在于,均主张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和更加公平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的跃升,这是当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关键环节。 热点二如何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教师津贴补贴拖欠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县镇超编和乡村缺编(包括结构性短缺)现象并存,边远地区教师严重短缺且补充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型短缺与师范院校毕业生无法入编并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职称有待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突出,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流失更为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缺乏保障,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清退农村代课教师难度大、遗留问题多。 热点三如何发展职业教育问题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我国主流文化教育思想史“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求学,求的是圣人之道,讲求的是大道不器、雄才大略。“技”“艺”都属于雕虫小计,这似乎是在教育领域之外的。这从深层心理上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二是社会现实劳动分工中存在的劳动环境、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者,而我国一线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差、劳动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直接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三是职业教育有关管理与政策的不完善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办学体制、招生政策等所导致的重职前教育轻在职培训、中职与高职的脱节等问题使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到有潜在需求的人群。四是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种种问题所导致的质量不高的影响,如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学结合模式推进苦难等问题导致一些职业教育质量不高,也降低了职业的吸引力。 热点四如何解决择校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中择校现象的逐渐显现和扩大,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择校问题进行规范治理。在政策的总体思路上,概括来说经历了一个从禁止择校到“堵”、“疏”结合再到以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问题的转变过程。 我们应当对义务教育阶段公众的择校需求与公众对现实中择校的不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应当反思公众究竟是反对择校,还是反对目前失控、无序以及越来越远离教育本义的择校?二者不应混为一谈。从而,治理择校的政策也不应以消除择校为目标。注重优质教育的生成而非单纯扩充,提供可选择的优质特色教育,使人人各得其所,各择其校,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热点五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教育技术学科的专题与前沿热点问题

教育技术学科的专题与前沿热点问题 专题一: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 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理论与建设 教育技术哲学研究 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专题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素养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专题三: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与绩效管理的理论、方法、应用 教育技术与绩效评估的理论、方法、应用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的理论、技术、方法与应用 教育技术支持的绩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题四: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网络的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题五: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学习环境的理论研究 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学习环境设计、开发与应用的个案研究 专题六:教育技术与知识管理 教育中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blog的教育知识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专题七:教育技术与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问题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技术促进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体系、途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题八:教育技术应用的个案 应用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案例。 =======================================================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与教师专业化学习共同体(利用技术构建) 学习型软件开发 学习社区 传统教育中的技术与现代技术 远程教育模式、控制、评估、监控 学习资源库建设 基于资源的学习RBL 构建网络教师教与学的共同体 技术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 如何利用司空见惯的技术促进学习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教育的话题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教育的话题提案(一)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教育的话题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教育的话题 提案(一)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教育的话题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教育的话题提案(一)》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未来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许祎雯)连日来,各省份陆续召开两会。教育问题一直是市民们关心的大事,更是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基础教育改革、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随迁子女教育资源不足等教育问题,又成今年热点话题。那些身处教育界的代表、委员们,今年都在关注什么?两会之后,对

于教育的未来,他们又有哪些期盼和规划?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怎么说。 大量随迁子女入城,原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四川省人大代表、蓬溪县下河街小学校长刘红梅女士这些年一直关注着优质教育的打造、教育资源之间的平衡等方面问题,尤其是对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难、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如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特别关注。 刘红梅表示:教育之间的平衡问题,主要在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的不平衡、校级之间教育的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不平衡。虽然多年来,范文写作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作用下,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留守儿童流动性大,学校容量不足,现有的教育资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随迁子女数量的增加。反过来对比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农村校舍大量空置、城市校舍严重不足,必然会出现一

些城市学校大班额、超负荷的现象,“出现这类现象最严重的学龄教育阶段,主要存在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为此,刘红梅建议:整合现有教育资源,让现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政府加大对教育发展方面的投入,新建改扩建城镇公办小学,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难”问题,满足随迁子女入学的条件;增加民办小学,补充公办小学的不足;根据学生人数变化,对教师编制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学校学生生源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师编制,减轻教师负担,保证优质教育,使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来源:四川新闻网) 关注西宁两会:开发区学校少孩子上学该咋办 来自西宁的赵先生说,家住东川工业园区,孩子虽然还小,但他已经开始发愁孩子上小学的问题了。因为他家附近没有小学,最近的也要到澄川小学、十里铺小学、八一路小学等。 就此问题西宁市城东区教育局负责人在

教育技术前沿课题

我国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综述 摘要: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更是教师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本文对国内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培养以及调查研究分别进行了文献梳理,并对以往研究做了综述和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教师信息素养;教师研究;国内 Review of studies on Chinese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Zhang Juan 10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01202043 (Gan Nan Normal University,City Jing zhou [431000],Hu bei,China;)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 indispensable to peopl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qualities that teachers should have. This paper on the teacher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 connotation, culture and research conducted literature review of previous research, and makes a prospect of further. Key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teachers; teacher research; China 信息化是当今我国乃至世界的潮流和趋势,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已经成为全民性的话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对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有基础的作用,而教师的信息素养对公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者认为信息素养是当今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一、有关文献概况 信息素养有时也翻译成信息素质。因此在使用中国知网进行中文文献的检索时,分别使用信息素养和信息素质进行检索,截止2013年6月20日,以“教师信息素养”为篇名进行全文期刊文献检索时,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文章总共3412篇,以“教师信息素质”为篇名进行全文期刊文献检索时,关于教师信息素质的文章总共3576篇。同时,在该网以“教师信息素养”进行硕博士论文检索时,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论文总共3631篇,以“教师信息素质”进行硕博士论文检索时,关于教师信息素质的论文总共1615篇。 这些文献按照研究的主题来划分,主要有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培养、评价以及现

管理学前沿和热点介绍

管理学前沿和热点介绍 我们现在的考试中不仅仅有很多基础知识。也会有涉及到现在管理学的一些前沿知识和热点知识。所以我们现在将开辟此栏目来帮助大家!!! 这期是:标杆管理因为工作比较忙。所以希望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这期做好。 希望大家支持。你也可以这样做了,或者把好的东西发到论坛上。 标杆管理(benchmarking)起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学习日本的运动中,首 开标杆管理先河的是施乐公司。1976年以后,一直保持着世界复印机市场实际垄断地 位的施乐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特别是日本竞争者的全方位挑战,如佳能、NEC等公司以 施乐的成本价销售产品且能够获利,产品开发周期、开发人员分别比施乐短或少50% ,施乐的市场份额从82%直线下降到35%。面对着竞争威胁,施乐公司最先发起向日 本企业学习的运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标杆管理。施乐公司使用了"竞争标杆方法 "(Competitive benchmarking)概念和方法,这个方法是指,从生产成本、周期时 间、营销成本、零售价格等领域中,找出一些明确的衡量标准或项目,然后将施乐公 司在这些项目的表现,与佳能等主要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找出了其中的差距,弄清 了这些公司的运作机理,全面调整了经营战略、战术,改进了业务流程,很快收到了 成效,把失去的市场份额重新夺了回来。在提高交付定货的工作水平和处理低值货品 浪费大的问题上,同样应用标杆管理方法,以交付速度比施乐快3倍的比恩公司为标 杆,并选择14个经营同类产品的公司逐一考察,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并采取措施,使仓 储成本下降了10%,年节省低值品费用数千万美元。于是,西方企业群

起学习借鉴, 把标杆管理作为竞争的最佳指导,优化企业实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 力,取得了显著的改进成效。一些企业取得了系统突破,许多公司回报在五倍以上。 什么是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的概念可概括为: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以此为基 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从而进入赶超一 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企业学习。通过 学习,企业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这实际上是模仿创新的 过程。 标杆管理站在全行业甚至更广阔的全球视野上寻找基准,突破了企业的职能分工 界限和企业性质与行业局限,重视实际经验,强调具体的环节、界面和流程,因而更 具有特色。 标杆管理的三种方法 标杆管理主要分为战略性、操作性和国际性三种。 1、战略性标杆管理,是在与同业最好公司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关注企 业如何竞争发展,明确和改进公司战略,提高公司战略运作水平。战略标杆管理是跨 越行业界限寻求绩优公司成功的战略和优胜竞争模式。 战略性标杆分析需要收集各竞争者的财务、市场状况进行相关分析,提出自己的 最佳战略。许多公司通过标杆管理成功地进行了战略转变。 2、操作性标杆管理,是一种注重公司整体或某个环节的具体运作,找出达到同 行最好的运作方法。从内容上可分为流程标杆管理和业务标杆管理。流程标杆管理是 从具有类似流程的公司中发掘最有效的操作程序,使企业通过改进核心过程提高业绩

人力资源管理热点前沿问题

1、浅析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中国劳动力流动及户籍问题研究 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4、中国民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5、现代企业薪酬设计 6、现代企业人事测评技术及其应用 7、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培训问题研究 8、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9、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的建立 10、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应用 11、关于经营管理者称奇报酬激励机制的探讨 12、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思考 13、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14、论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5、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16、绩效考评方法体系研究 17、小型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 18、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研究 19、工资管理制度的比较分析 20、公司如何平衡各部门员工的绩效工资 21、企业销售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22、浅议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23、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24、工资决定因素与企业劳动工资改革分析 25、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26、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探讨 27、成才素质研究系统 28、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29、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员工持股计划 30、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1、职工持股计划在高技术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32、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新发展 33、关于企业职工持股若干问题的研究 34、关于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研究 35、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36、战略与绩效考核的桥梁------平衡计分卡实施研究 37、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 38、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 39、国有企业绩效考评问题研究 40、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41、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 42、手机终端零售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研究 43、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研究 44、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

2020年全球临床医学领域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

2020年全球临床医学领域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 近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2020研究前沿》报告。报告不仅遴选出了2020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11个大学科领域排名最前的110个热点前沿和38个新兴前沿,还评估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在诸多前沿领域的贡献和潜在发展水平,其中涉及临床医学的10个热点研究前沿,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 1、临床医学领域热点前沿 临床医学领域位居前10位的热点前沿主要集中于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常见慢性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医学人工智能、生物类似药规范使用、器官移植等领域。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人工智能是2020年热点前沿中的核心内容。其中,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领域包含3个热点前沿,包括肿瘤免疫治疗超进展现象、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常见慢性病领域包含2个热点前沿,包括白细胞介素单抗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单抗新药用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领域包含2个热点前沿,包括阿尔茨海默病tau PET影像诊断、血

液神经丝轻链蛋白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生物标志物;以及医学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在眼科领域应用),生物类似药规范使用领域(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可互换性),器官移植领域(供体肝机械灌注保存)。 2020年入选的Top10热点前沿,与往年相比,出现了肿瘤免疫治疗超进展、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在眼科领域应用等新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有多个前沿实现了在延续中发展,如关于生物类似药的研究,2019年侧重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2020年则多为评估与原研药互换后的长期疗效研究;关于靶向tau蛋白的PET成像研究,2019年以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结合特性研究为主,2020年则进而研究该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表1 临床医学领域Top10热点前沿 表2 临床医学领域Top10热点前沿的施引论文

浅谈当前教育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

浅谈当前教育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反复出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我就几个社会议论较多的教育热点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对于一些群众来说,他们也许更关注自己的子女能否顺利升入一所好学校,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一种好生活。他们也许不太关心什么是素质教育,却会盘算孩子教育的投入与收益。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却更加关注现实的利益。这种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利益和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矛盾非常棘手。这也正是我们常常为之苦恼、为之困惑、为之进退两难、为之遭人诟议的问题。许多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不惜金钱,不惜心血和汗水,所求无非是子女将来能立足,有发展,有出息。他们的这种“改变命运”的追求,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这个目标来运转,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灾难。科举制度曾以进步的面貌出现,却以百弊丛生的面貌而废除,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对于老百姓来说,如果把对教育的投资局限于高考升学,必然是失望大于希望,风险大于收益。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的基本目的,那么,就必须有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和规划教育发展;如果我们认同教育具有长周期、迟效性等特点,那么,教育就不可能只考虑当下,不能为了今天而牺牲明天。教育发展并非单向度服从社会发展,教育同时负有推动历史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我始终认为,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对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的体现和实现 (二)关于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 近几年,在一些地方和中小学校出现的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现象,社会反映比较强烈。国家教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连续两年抓紧专项治理工作,初步遏制了愈演愈烈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各方面、各地区在认识上还不够统一,治理工作发展并不平衡。学校在收费方面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具体分析。对腐败现象要坚决克服和惩处。但是,新闻媒体在报道这方面情况时也要实事求是。有的把教育界说成是暴利行业,这是以偏概全,是炒作和误导,不符合实际。就广大农村学校来说,主要还是投入不足。如果找不到病根,就不能对症下药,达不到治本的目的。研究学校收费问题,首先要计算教育成本;第二是确定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对教育成本的分摊比例;第三是制定收费标准。这样,判断学校收费乱与不乱才有科学依据。转移支付不能光看支了多少,而要看学校实际得到多少。在农村,我们既要减轻农民负担,又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否则,孩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损害的是农民的长远利益。 应该看到,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实质是社会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三、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与择校现象有一些同源性的原因,虽然这与教育本身的制度缺陷有一定关系,但是,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就业、生存竞争在教育上的反映。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活动,学生应该承担合理的学习负担。任何人要想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这一点我们必须告诉学生。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学习是一件轻松自在、垂手可成的事。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确实较重,一定程度使学生的身心深受其累。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必要的。“减负”所要减去的是过重的、不合理

一篇关于教育技术前沿的博文

今天是一场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盛宴,昨天我感到很多东西离我们太远,今天专家们却用智慧让我们认识到技术是如此神奇地变革着教育,是离我们如此之近。 黄荣怀教授基于自己的项目向我们阐述了教育信息化十大发展趋势和师大技术趋势,并借学习工具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导我们不断走进教育信息化的世界,有智能的e-Textbook,也有很好用的教育软件(如inkling,kno,ibook)。几个现象让我很激动,就是电子书里的图片居然可以自由地拖出来放大(如我们的手掌可以放大到几十万倍观看,并且还是高清的)又可以缩小放回原处,如果是视频或者动画还可以直接拖动播放,屏幕上的风车居然还可以直接人工吹气动起来,真正做到了声画结合,学习者和学习资源的交互。这实在太棒了,如果我们的生物课物理课等等都像那样上,我们还会觉得那些东西离我们很远呢?但是,黄教授说那只是第二代e-Textbook,第三代Smart ebook又有什么特征呢?在黄教授与我们的互动中,我们小组提出了三点:其一,体感技术;其二,3D全息投影技术;其三,大数据学习分析;其四,教材图像化,只有少量文字。教授后面还提醒我们,有了想法写了东西就要表达出来,要走出国门,多和世界各地的同行交流。 焦建利老师无疑是一位广为人知的老师,中午和老师一起吃饭我就有四点收获:其一,说话要讲究艺术,要把这个当作一个练习题或者是一个游戏来看待,例如,可以把自己说的话录下来,然后自己听;其二,做完一件事就问自己收获是什么;其三,善于分享,善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其四,善于总结、反思。下午老师推荐了很多书,有《世界是开放的》、《open together》、《互联网新思维》、《TED演讲的秘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都是精华中的精华。老师还有句重复了很多次的话——今天,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老师今天讲了七个教育技术前沿知识,分别如下:1、SNS。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建设三通两平台工程,而学习空间人人通这一点焦老师认为目前很难实现,但是星巴克却做到了,星巴克是最早在自己店里提供免费WIFI的,并且让客户提出一些建议并见证一个个建议成为现实,比如手机支付费用,下单后马上有人踩滑板送咖啡过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2、教育APP和移动学习。焦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几款APP并介绍了两个词——padagogy=pedagogy for ipads、The padagogy wheel,焦老师还给我们留下来两个问题:其一,教师与学生用平板电脑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困难?其二,阿兰的是如何走向实际应用的? 3、MOOCs。自2013来,这一直是学界很热的词,焦老师同样提出了几个问题:其一,一般管理平台(CMS)是否可以充当一个慕课平台?其二,MOOC学习者的共同品质是什么?其三,给学习者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 4、Flipped Classroom。问题是:一,普及颠倒教室教学模式可能碰到的问题;二,颠倒教室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三,颠倒教室教学模式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哪些? 5、专门性训练。问题是:一,培训方面的实践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二,教师培训与教师远程教育有哪些问题? 6、量化自我。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词,那意味着未来我们的学习生活等等都可以以特定的数值来表示,世界将以我为中心,我们的生活也可以概括为追踪——自我意识——作出改变。问题有:一,量化自我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利用;二,中小学应如何利用scratch和Arduino 平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三,我们每个人都会变成数字吗? 7、微课。问题是:一,微课的设计和开发;二,微课发展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三,微课研究存在什么问题?四,微课如何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最后引用焦建利老师的一句话——要想革别人的命,就必须先革自己的命。要使技术真正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就要把自己的思想转变过来,躬身实践,为教育信息化注入活力。(注:今天的思考问题很多,后面我将在博客逐步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