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筛查与康复工作方案

儿童孤独症筛查与康复工作方案
儿童孤独症筛查与康复工作方案

儿童孤独症筛查与康复工作方案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患病儿童发育的精神障碍,国家已将其归入精神类残疾范畴,属于精神残疾二级。近年来,精神疾病救治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务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诊断方法和康复治疗原则,并能指导相关康复机构、学校和家庭对患儿进行正确干预,做到规范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患儿状况,促进患儿康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孤独症儿童筛查与康复工作,在社会营造关注关爱孤独症儿童的良好氛围,探索建立我市孤独症儿童救助工作体系,为建设和谐荆州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筛查,掌握我市0—6 岁儿童孤独症的数量、发病率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实施救助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做好儿童孤独症诊疗知识培训工作,将孤独症儿童筛查与儿童保健工作有机结合,确保孤独症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工作措施

(一)做好筛查工作

1、充分利用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进行培训。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妇幼保健院、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对荆州市市直综合医院、各县(市、区)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进行第一轮培训。县(市、区)卫生计生局组织专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的人员进行第二轮培训。通过层层培训,提高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和临床医生对儿童孤独症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使之在进行儿童系统管理和日常接诊工作时能够及时发现孤独症高危儿童,并引导到专业诊疗机构进行确诊和治疗。

2、充分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进行筛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牵头负责入户调查,针对18 个月、2 岁、4 岁、6 岁的儿童,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对儿童孤独症进行筛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发现高危人群后进行转诊,由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或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科医生进行最后诊断与评估。

3、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强化健康教育。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加强宣传,向广大家长普及儿童孤独症的相关知识,使家长能够早期识别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征象,对有可疑孤独症表现的小孩及时带到专业诊疗机构进行确诊,对确诊的患儿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开展孕期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利用孕妇学校、家长课堂等手段,大力普及儿童孤独症防治知识。荆州市妇幼保健院要充分利用母婴健康热线,开通电话咨询服务。

(二)做好康复工作

1、确定定点康复医院。我市目前确定荆州市妇幼保健院、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为市级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医疗机构。

2、强化定点康复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定点康复医疗机构要重点做好3 岁以下儿童孤独症的确诊和康复工作,强化康复专科医务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工作,提升业务水平,丰富康复手段,逐步配齐康复器材、拓展康复基地规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做好儿童孤独症患者的康复工作,3 岁以上儿童孤独症原则上转入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康复训练。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充分认识做好儿童孤独症筛查与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要以对孤独症儿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各项工作安排好、部署好,把筛查和康复任务落到实处。

(二)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相互支持配合,共同推动儿童孤独症培训、筛查与康复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要组织好辖区筛查工作,确保筛查工作质量和数据真实有效。

(三)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广泛动员各社会团体、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孤独症儿童救助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局面。

岁儿童孤独症筛查技术

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技术 一、孤独症定义 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的精神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为主要的临床表现,通常起病于3岁之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目前国际上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二、孤独症筛查 (一)初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通过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进行孤独症初筛,筛查阳性者,或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社交技能倒退的儿童,转介至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1.初筛工具: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附表1)。 2.初筛方法:相应筛查年龄段任何一条预警征象筛查阳性,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 3.转介指标 (1)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阳性。 (2)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社交技能倒退。 (二)复筛 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采用孤独症筛查量表进行复筛。复筛阳性者转介至孤独症残疾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1.复筛工具:孤独症筛查量表,包括修订版孤独症筛查量表(Modified-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M-CHAT)、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其中18-24月龄儿童首选修订版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进行筛查。 2.复筛方法 (1)修订版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适用于18-24月龄儿童。量表中项目11、18、20、22回答“是”,其余项目回答“否”视为筛查不通过。若项目2、7、9、13、14、15

中有两项或以上不通过,或者在全部项目中有三个项目或以上不通过者,视为存在孤独症或其他发育障碍的风险。 (2)孤独症行为量表(ABC):适用于8个月-28岁的人群。总分大于等于53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样症状,大于等于67分明确存在孤独样症状。 3.转介指标 (1)修订版孤独症筛查量表筛查提示可疑或存在风险。 (2)孤独症行为量表提示可疑或明确存在孤独样症状。 三、孤独症评估 (一)评估机构 1. 技术:掌握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领域的知识、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特点以及心理测量工具的使用。 2. 设备: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ale,ADOS)或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 (二)评估方法 孤独症诊断主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标准化儿童孤独症评估或诊断量表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完成。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四、孤独症早期干预 孤独症儿童应尽早诊断并在发育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一般为6岁以前)对其进行长期系统的干预。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教育干预遵循早期长程、科学系统、个体训练、家庭参与的原则,以改善症状,同时促进智力发展,培养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教会孤独症患儿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劳动技能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中国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与现状报告

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 (概要) 意义: 这是一份汇聚国内外自闭症有关研究和发展状况的前沿信息报告,从自闭症最新的定义、诊断标准、权威的诊断工具、当前的病因研究、有关法律政策、科学教育服务、患儿家庭情况,到美国自闭症研究发展概况等,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自闭症这个世界性难题的“难”之所在、“世纪之谜”的“谜”之所思,也提醒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自闭症的认识、关注、支持和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自闭症研究指导中心、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以促进中国自闭症康复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五彩鹿积累了十年的行业实践经验,集合国内外专家,几经探讨和修改,最终促成这一报告的发行。作为这个行业中的拓荒者,我们期望此报告能对中国自闭症行业的发展起到回顾总结历史、分析思考现状和发展推动未来的作用。 谨借此次大会机遇,发布报告中的一些相关梗概,望业内的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教: 第一章综述 一、自闭症概述 (一)自闭症的定义及核心症状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组起病于儿童发育早期,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

碍。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简称DSM-Ⅴ),修订了自闭症的定义,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 (二)自闭症的研究与发展 国外自闭症的研究历史起源于1943年,美国霍布金斯医院的儿童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发表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儿童自闭症案例的正式报告——《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而我国自闭症的研究始于1982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所陶国泰教授发表的题为《婴儿自闭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的论文,其中报道了中国内地最早发现并确诊的自闭症儿童病例。 我国自闭症的研究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涌现出一大批自闭症研究的专家学者。而媒体的大量宣传,使自闭症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但总体还是落后于西方。报告对国外和国内自闭症的研究发展史进行了简介。 (三)自闭症的发病率 自闭症的发病率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原因还不能确定。 2014年,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新统计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为1/68,男孩患病率为1/54。 我国尚未开展针对自闭症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有部分省市和地区进行过此类调查:2004年北京抽样调查结果为1.53‰;2012年深圳报道18-24月龄婴幼儿自闭症患病率为2.76‰;2013年广州开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 一、应用行为分析法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的Ivar Lovaas医生是应用行为分析法(ABA)创立的先驱者。1981年,洛瓦斯写了《发展障碍儿童教育》一书,该书是采用应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参考书。1993年,莫莉思按照这个方法训练两个孤独症的孩子,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此以后,应用行为分析法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 应用行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简单地说,就是所有生物都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取他所需要的东西,得到的东西就是对他行为的奖赏,并会强化、巩固他的这个行为;如果没有一定的奖赏物,那种固定的行为也会逐渐消失。应用行为分析法的主要目的是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个体提供专门的强化行为干预。 1.应用行为分析的设想 所有的行为均被认为是适用于ABA的学习。在恰当治疗方式下,有利于个人和环境形成互动。如果在学生与环境之间取得恰当平衡,就会产生持久的行为改变。ABA鼓励通过新行为的建立来发展新的技能,通过教导新的替代行为来减少不恰当的行为。 2.应用行为分析的特点 一对一教学;早期训练,最好在3岁以前进行;在确定患儿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设计特殊的恰当的教学内容;需要一定强度的训练,给予频繁的学习机会,每周30--- 40小时,每次训练2~3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分钟,结束后休息1~2分钟;训练计划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治疗组来进行,一个治疗组每周工作合计达30~40小时。 3.ABA的主要治疗目标

(1)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穿衣、个人卫生、上卫生间、适当做家务以及建立安全意识和行为。 (2)注意能力:主要是要让孩子能安静坐下来,认真做功课,能听从指令,与其他人共同注意同一个目标或内容。 (3)语言交流能力:训练孩子模仿发声,听从指令,提出要求,命名及进行有效交谈。 (4)模仿能力:练习模仿动作、发声模仿以及进行各种其他的复杂模仿。 (5)运动能力: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及口肌训练。 (6)游戏能力:训练孩子能够做社交游戏,假想游戏,桌面游戏,互动游戏,团体游戏,练习音乐和歌唱等。 (7)学习能力:训练孩子能够分类、排序、配对,认识数字和字母,知道数量,进行数学训练以及阅读训练。 4.教学方式 分解式操作教学是由指令、反应和结果三个环节构成的,主要是要将训练的目标行为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分成很多小的步骤,逐步练习。在训练过程注意反复强化,并使用强化物和强化手段,以巩固训练效果。训练中,可以适当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 二、心智解读 心智解读是建立在孤独症病因学假说“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基础上、促进社交沟通及情绪管理的基础技能训练。 什么是心理理论呢?就是懂得自己的以及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思维、情感、感知觉、愿望和意向等),以预测别人的行为,然后调节自己的行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缺乏这种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导致他们出现明显社交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就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的发展性障碍,主要症状表现 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与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 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 1.社会化行为缺陷。对人情感淡漠,对事缺乏应有的反应。与亲人不亲,与同伴分离,不会建立友谊与伙伴关系。不参与游戏或不懂游戏规则。 2.语言障碍。缺乏正常的有来有往的交流;常保持缄默,对语言的理解低下,常出现一些异常言语。 3.兴趣狭窄,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 4.感觉与动作障碍。不同程度表现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痛觉的敏感或迟钝。 5.特殊依恋。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 6.智力障碍。80%以上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智力障碍。但部分患儿可表现出某方面较强的能力。 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初期训练 一、研究对象 小华(化名)男孩,独子,4岁,出生时顺产,体重正常。母亲孕期无疾病与用药史。父母亲均为公司职员,学历专科以上,健康状况良好,无遗传疾病史。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该儿童现上幼儿园小班,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患有气喘性气管炎,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去幼儿园,晚上与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华1岁3个月能开口叫“baba”、“mama”,能发出很多声音,身体动作发展良好。两岁以后声音逐渐消失直至没有。由于无语言、表现异常,家人带她到处求诊。据上海儿童医院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与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两岁半时的智 力测试结果为弱智。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结果表明无明显孤独症表现,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得分高。 二、观察及访谈结果分析 1.儿童行为观察 通过观察发现该儿童喜欢独处,常常发呆或玩弄某个物体,不与她人玩耍,不参加她人的合作性游戏,几乎与她人没有任何交流,比如对家人的叫唤没有任何应声或回头的动作,即使 对着她耳朵大声叫,也无任何反应。该儿童不喜欢拥抱,与亲人缺乏目光对视,父母离开时既没

自闭症康复机构康复方案

康复方案 自闭症儿童的状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方法,针对同一个孩子的不同教育目标也需要不同的方法。所以,对机构来说康复方案是康复效果的核心和保证。我们力求提高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能力,设置康复方案如下: 1、行为干预、人际游戏、运动理论、认知理论四大理念和方法融会贯通 行为干预可以将课题分解到适合孩子的难度,有效进行行为矫正,及时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人际游戏有效地提高孩子对人的关注,从而提高社会性。感觉统合运动和口腔运作对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及语言发展很有帮助。认知理论从根本上提高了孩子的各方面技能及行为的规范性。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将四大理念和方法灵活有机地运用到康复手段中。 2、个案评估分组,一对一康复训练 采用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量(简称 PEP-3评估,引自香港,目前是最先进的专业评估工具)。通过发展和观察两个量表从发展、行为、自理、社会四方面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测评,根据评估结果制订有效的个别训练计划(IEP)。完善孩子的训练档案和教学体系,保证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针对性的训练和实际的提升效果。

每个孩子在入学之初和离开之际都需要做一次评估,在就学期间每6个月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评估。评估为个别训练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对个别训练的效果也起到数量化的评价。 3、个训课、学习能力课、精细课、感统课、音乐课、电脑课等课程完美融合 课程目标设置: (1)自闭症儿童根据年龄和程度进行分组编班 (2)各教研组编写各小组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 (3)在实施过程中定期修改与调整 课程以ABA为基础,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法、奥尔夫音乐训练法、RDI游戏训练法、情景训练法、电脑教学软件等,让孩子们通过各种课程提高身体运动能力、手部精细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4、儿童训练与家长辅导同步进行 自闭症会伴随终生,这是一个残酷的不争的事实。在这事实面前,我们实行亲自同训的方式,让家长全面的了解与学习训练方法和教学技巧,对收训儿童家长进行为期2个月的持续的康复技术培训,以便回家后能对孩子进行持续训练。同时,我们深知自闭症儿童家庭承受的巨大压力,以至于大部分家长都会有抑郁症倾向。所以,我们利用午休和周末时间,通过开辟家长辅导室,定期一对一沟通,以帮助家长自我减压和调节,从而带动和鼓励整个家庭。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诊断与评估方法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诊断与评估方法 及使用量表 自闭症定义为:一种显著影响语文和非语文沟通及社会性互动的发展性障碍,通常在三岁前明显,这种障碍使得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表现受到不利的影响。与之相关特征包括重复性的活动、刻板运动、抗拒环境或日常规律的改变以及感觉经验的不寻常反应。 一、自闭症儿童评估流程 1.转介 由家长或教师转介个案到医院门诊。根据教师、家长或其他有关人员陶观察和学业考核的结果,将怀疑有问题的儿童送往专门的诊断机构(通常是专科医院门诊),请求进一步的鉴定和诊断 2.筛选 由专科医师或专门的诊断人员进行。筛选是在各领域对自闭症儿童个案的状况作出初步判断的一种快速、经济的方法。在筛选阶段不能正式确认自闭症,筛选的结论只能是这个个案不是自闭症或者可能是自闭症,在正式判断前还需作进一步的评 筛选工作有三个方面: (1)检查被转介儿童的出生史、成长发育史、病史、各科

成绩和有关文字记录。 (2)和有关教师、家长、保姆等进行谈话,了解儿童各方面的实际表现。 (3)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日常行为表现,察看他的适应性行为水平 3.临床评估专科医师将疑似个案进一步转俞到自闭症门诊(或联合门诊),由专业人员对儿童进行诊断性测验。这种评估应包括神经检查、言语语言评估、听力检查、智力测验等,以排除具有某些自闭症特征的非自闭症现象,这是临床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综合评定,以确定该个案是否是自闭症,若是,应确定自闭症的性质和程度如何。 4.专业团队评估 专业团队由心理专家、语言治疗师、社工师、职能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人员组成。诊断出自闭症儿童后,特殊教育工作者或治疗师还要进一步使用一些儿童身心发展量表来评估自闭症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实际状况,以便提供一个合适而有效的个别化教学方案。 5.决策 由教师、学校领导、家长、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的决策会议,确认评估的准确性、公正性,解释和分析评估的结果,评估儿童的特殊需要,作出教育安置决定,并制定出具体的教育和训练方案。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与康复训练方法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与康复训练方法 龙钢医院龙岩市慈爱康复中心沈敏海、陈蕙、曹淑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也称为广泛发育障碍,俗称“自闭症”。系指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组发育障碍疾病。其共同特点是交流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及刻板行为,其中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Rett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等。我院儿童康复中心系省残联定点自闭症康复机构,已进行约200例以上的患儿训练,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将儿童孤独症谱系疾病的特点及康复训练方法介绍如下。 一、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 1943年Kanner首次提出“早期婴儿孤独症”诊断,报告11个病例,发现其特点为:①不能与包括父母在内的周围的人建立情感联系。②极度孤独。③语言发育迟缓,已经掌握的语言并不能起到与人沟通的作用。④经常从事一些简单形式的游戏活动。 ⑤少数患儿出现在精神发育迟滞的背景下出现岛状特异功能。⑥外貌表现聪明、机敏。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如下。 1、社会交往障碍:①缺乏交往兴趣、技巧、方法。②不能与其它儿童建立伙伴关系③不会分享快乐。④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与保护。⑤与父母在婴儿期就没有目光交流,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 2、交流障碍:(1)非语言性交流:除了常拉大人的手走向他想要的物品外,不会用手势动作表达想法,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意见。(2)言语交流障碍:①语言理解能力不同程度受损,重者完全不能理解,轻者能够理解部分语言,高功能者对悠然成语的理解受损。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发病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50%终生沉默不语。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有语言的患儿常常存在即刻模仿言语,重复他人说话;自言自语,内容与周边语境无关。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不会用已经学到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儿童会背儿歌,广告词,但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 3、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①一般对正常儿童感兴趣的玩具等物品并不感兴趣,对于纸盒、化妆品瓶、绳索、广告、天气预报、旋转物品等十分感兴趣。②行为方式刻板如反复开关门,要求物品在固定位置,坚持在固定路线行走、穿固定的衣服等。③奇特怪异行为:用手指重复敲打物品、自身旋转、用脚尖走路、手在眼前凝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经验总结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经验总结 很高兴自己能够评选上市级骨干教师,也很珍惜自己能参加这次培训的机会。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全面,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感谢进修部门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学习平台,感谢这些专家、教授的毫无保留的传授。 这一培训模块我选择的是教育经验提升培训,那么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从教十年的我也积攒了一些教育经验。2010年参与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子课题《自闭症儿童认知心理干预的研究》。今年在这个大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个人带领教师团队承担了小课题《回合式教学法在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下面就将这些研究和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研究报告: 小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回合式教学法在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负责人:杜晓雪 负责人所在单位:哈尔滨市启迪学校 作者在课题中的角色:小课题负责人,负责组织小课题研究,采集试验班级信息,研究方法的实施、研究过程的记载,资料的整理、总结等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呈现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目前

医学界还无法明确其发病原因,并且一旦发病就会持续终生,因此及早发现,并从病情较轻时就开始进行有效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恢复是十分有益的。但自闭症儿童的特点给教学和训练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问题分析 通过实践证明,ABA回合式教学在自闭症治疗中的应用及其良好效果,在学术界,患者及家庭,以及有些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均已得到广泛的认同。 ABA是科学的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的简称,是一种结构化的教育方法。它可把要教授的技能分解成可执行的行为单元,用特殊的手段对每一个行为单元进行培训直到掌握,最后把已掌握的行为单元串联起来形成更为复杂的行为,表现在语言、模仿、游戏技巧、社会交往等。在治疗自闭症时常采用的行为疗法。1962年美国UCLA大学心理系的洛瓦斯教授在全球率先使用ABA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早期训练。 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包括指令、个体反应、结果(强化或辅助)、停顿4个基本的元素。指令发出后,孩子出现正确反应马上强化,然后停顿。预示着一个回合的结束。如果在指令后出现错误反应,停顿。进入下一个回合:重新发指令→辅助→强化→停顿。如果孩子在指令发出后1-3秒钟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反应,立刻重复指令,如仍失败。第三次发指令后立刻辅助。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从1962年至今,不仅洛瓦斯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对此法一直进行追踪报 告,全世界的特殊教育领域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研究者和工作者队伍。毫无疑问,ABA回合式教学法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解决自闭症儿童及其他发育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通过多个案例研究证明,采用ABA回合式教学法对幼年的自闭症进行干预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他们的症状,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潜力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只要能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把握ABA的原则和技巧,它对提高自闭症儿童的交往能力,减轻症状有很好的效果。这一点已经被40年的临床实践所证明。

合肥哪里有自闭症康复机构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不是病因的治疗,而是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原则。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发展患儿的潜在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的能力。也就是说,尽管孤独症无法从药物上根本治愈,但是通过家长及专业人士的努力,孩子还是会有相当大的改观。那么什么样的康复机构更好呢? 1、是否有家长培训课程 有些机构会以影响孩子上课为由,不允许家长观看学习,这样是非常不合理的!虽然机构的早期干预十分关键和重要,但家庭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如果机构能允许家长陪读,并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辅导,不仅有利于对孩子在家庭中的配合,更是对未来长期干预的一种投入,毕竟父母比老师陪伴孩子的时间更久!以为把孩子送到机构就万事大吉的想法不可取。家长,才是真正和孩子朝夕相伴的人,家庭干预和机构干预是相辅相成的,要认识到家庭干预的重要性。

家长是最熟悉孩子的人,也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家长参与干预将必不可少,因此,机构当中是否有家长培训课程,也是选择康复机构的因素之一。 2、好老师比好学校重要 一个好老师能营造出孩子向往的学习环境、氛围,开开心心的上课…孩子对上课积极、有动力,一切自然就会进步、表现好。目前国内自闭症康复机构的从业人员一般有几类:无资质或仅接受过机构内部的短期培训;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专业治疗师:包括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言语治疗师(SLP)、职能治疗师(OT)、物理治疗师(PT)等。 别忘了机构老师的工作经验、从业年限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由于孩子的独特性,老师的配比一般在1:3左右,也就是说一个老师对3个学生,是正常的,再多就顾不上了,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国内有名的机构大多需要排队等位,有些机构等待时间非常长。孩子的干预时间很宝贵,千万不要因为等位而闲着,一方面可以考虑其他机构,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自学,尝试自己在家庭进行干预。 3、听家长口碑 教学质量应该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但是如何对一所从未体验过的机构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呢?自闭症的家长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他们深知自闭症给家庭带来的痛苦,他们了解自闭症孩子点滴进步时带来的喜悦,所以他们愿意跟天底下所有的家长分享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多向他们了解吧。在上课期

表三修正的幼儿孤独症检查表(M-CHAT)

M-CHAT的评分标准 当孩子的行为在重要项目中(所给答案中的红色加粗字体)有2项(或以上)与所给答案吻合或在所有已给项目中(共23项)有3项(或以上)与所给答案吻合,则被疑似患有孤独症。该表属于筛查量表,并不能作为诊断使用。孩子一经被筛查为孤独症,应由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评估或交由专业人士进行发育性评估。 请根据您的孩子平常的表现回答下列问题,如果行为出现的次数很少(例如您仅见过一两次),请回答“否”。 1、您的孩子喜欢坐在您的膝盖上被摇晃、跳动吗?是否 2、您的孩子对别的孩子感兴趣吗?是否 3、您的孩子喜欢爬高比如上楼梯吗?是否 4、您的孩子喜欢玩“躲猫猫”游戏吗?是否 5、您的孩子曾经玩过“假扮”游戏吗?如假装打电话、照顾玩具娃娃或假装其他事情?是否 6、您的孩子曾经用过食指去指,表示要某件东西吗?是否 7、您的孩子曾经用过食指去指,表示对某件东西感兴趣吗?是否 8、您的孩子会恰当地玩玩具(如小汽车、积木等)吗?而不是只是放在嘴里、乱拨或乱摔是否 9、您的孩子曾经拿过什么东西给您看吗?是否 10、您的孩子能与您对视超过1-2秒吗?是否 11、您的孩子对声音会过度敏感吗?(如捂住耳朵)是否 12、您的孩子会以笑容来回应您的面孔与笑容吗?是否 13、您的孩子会模仿您吗?(比如跟您模仿做鬼脸)是否 14、当您呼唤孩子的名字时他会回应您吗?是否 15、当您指向屋里远处的玩具,孩子会看向它吗?是否 16、您的孩子能走路吗?是否 17、您的孩子会望向您正在看的东西吗?是否 18、您的孩子是否在其脸边做一些反常的玩手指的动作?是否 19、您的孩子是否会通过自己的动作来吸引你的注意?是否 20、您是否曾经怀疑您的孩子是否是个聋子?是否 21、您的孩子明白别人所说的话吗?是否 22、您的孩子是否有时凝视或者漫无目的地来回跑动?是否 23、当孩子面对陌生的东西时会否会看您的脸色以观察您的反应?是否第一次评分:第二次评分:第三次评分:

自闭症的检测与治疗范文

自闭症 自闭症是一种很罕见的精神疾病。从80年代初开始,发病率从百分比20000分之一/5000分之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变成1000分之一,95年数据为1000~2000分之一,自闭症呈逐年上升的势头不能不引起我们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作为家长一旦孩子得了自闭症就得付出毕生的精力。在大陆,很多学校或机构喜欢称之为“孤独症”;在港澳台等地,喜欢称之为“自闭症”。 自闭症的表现 典型症状:自闭症一般都是小孩子发病,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比9。一般为以下表现形式: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 3.重复刻板行为。 4.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具体如下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社会联系,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婴儿时期就和父母不亲,也不知道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用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单调的,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自闭症(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自闭症(孤独症)得康复训练方法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她们缩短与正常社会得差距,让她们早日融入社会。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得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就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1、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 2、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得合作者或参与者; 3、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4、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与系统化; 5、治疗、训练得同时要注意患儿得躯体健康,预防其她疾病; 6、坚持训练,持之以恒。 自闭症康复训练得最佳时间为2-6岁,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治疗,只能通过ABA训练方法来解决,从训练得第一天起就要坚持,如果有效果就不坚持训练,会退化到原始状态或加重病情,本套教材就是家长学习训练得实用教程,启航星工作室祝孩子早日康复。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得含义?一种以分解目标、强化与辅助为原则,以回合式操作教学法作为具体操作法,以教师或儿童家长所组成得干预小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得形式。强调将每一项要教得技能分成小得步骤,然后一步步地反复练习,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得反应,并给与适当及时得奖励与惩罚。?ABA应用行为分析法教学得一些操作方法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得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我们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得步骤,这叫“分解目标”。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辅助”与“强化”来促使孩子正

确反应,完成要求。ABA把每项技能分成很小得步骤练习,就就是为了使孩子在学习中更容易得到成功,尽量使她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可以瞧出, ABA得分解式操作教学(DTT)与传统得经典得教学方法不一样。它就是由指令、反应与结果三个环节构成得。经典得教学方法就是给孩子提供(瞧或讲)很多得信息内容,孩子在教授过程中只需被动地“听”,无需明确地作出反应。ABA教法就不一样,只给孩子很少得“信息”(比如两张动物得卡片与一个指令:“把牛给我”),对孩子得要求十分明确,孩子对此也十分清楚。因此,应该说ABA不就是那种被动、消极得学习方式,而就是一种积极得学习方法。每次“操作”时孩子必须作出反应。这种方式很适于对孤独症儿童得训练,因为我们得孩子不可能象正常儿童那样,只需被动听老师上课就能学会新得技能。 为了促使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得反应,必须使用辅助(这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与操作示范等提示)帮助。传统得教育过程往往不包括象ABA这样得提示形式。教一个非孤独症儿童时,她可能通过观察来学习,比如问她“今天就是星期几”?她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正确时,可以再询问另一个孩子。如果别得孩子回答正确,那么正常孩子下次也就可以回答出来了。但就是我们得儿童就不一样了,所以必须给她们以提示,给她们多次得机会自己作出反应,再多次得到强化。通过反复得练习,可以逐渐减少对孩子得提示,一直到无需再给提示,她也能正确作出反应。 强化也就是很重要得。ABA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与它自身得结

合肥儿童自闭症康复哪家好

大部分的自闭症儿童都是在2-3岁才被诊断出来,因此,学龄前(6岁前)的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自闭症干预机构繁多,面对选机构这个问题,家长们往往都会陷入迷茫状态!茫茫机构路,少走弯路才重要!下面的几点内容,给正在为选择机构的家长一点参考。 1、夸张宣传不可信 有一些家长被“包治自闭症”的口号吸引,结果不光浪费钱,还耽误了孩子的宝贵时间。现在对于自闭症的病因没有明确的定论,何谈包治?长期接触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和老师都明白,没有治愈,只有提升自理能力、言语、社交等,更靠近普通孩子。那些宣传夸张的机构不过是抓住了家长对孩子急于求好的心理,有些事情其实急不来的,这样只会有害无益。家长担忧、焦虑、痛苦、迷茫,而市面上又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疗法”和效果保证,太容易让人冲动。在做决定前,一定要多收集信息,而非听信一家之言,千万不要让你的焦虑情绪干扰到理性的决策。

2、考虑机构和家之间的距离 时间不等人,但是长期康复干预也很熬人,尤其是熬大人,所以要就近安排,否则长期会耗神耗力。当然长路途对于星宝来说也是一种考验,而且交通公共场所是人流密集,可以利用这些公共场所给孩子做实际的教育干预。干预是场持久战,家长一定要长远打算。 3、机构费用在承受范围之内 有些家长认为对孩子提钱就是不对的,恨不得倾尽所有去让孩子康复,但合理支出真的是自闭症家庭能长期坚持下来的重要因素。自闭症的治疗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的周期,建议各位家长以节省的原则进行康复训练,毕竟细水长流,要把钱花在实处,一曝十寒的事情千万不要做。要找对的康复机构,而不是贵的康复机构,并不是收费越高的机构,效果就越好。 合肥市燕之珍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是一家致力于孤独症、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机构。现有教师8人,高级教师2名、骨干教师2名、优秀教师3名,均是特殊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康复医学专业毕业,本机构教师先后至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和荣誉,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ABC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孤独症行为检核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本量表由Krug(1978)编制,共列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症状表现57项,每项选择是与否的回答,对"是"的回答,按各项负荷分别给予1、2、3、4的评分。原作者研究提出筛查界限分为53分,而诊断分为67分以上,其阳性符合可达85%,两位评分者间一致性相关系数0.94,同一评分者先后评定的一致性为0.95,本表由家长或抚养人使用。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1.喜欢长时间的自身旋转 2.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很快就"忘记" 3.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来这儿等) 5.不会玩玩具等(如没完没了地转动或乱扔、揉等) 6.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或位臵等的辨别能力差等) 7.无交往性微笑(无社交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8.代词运用的颠倒或混乱(如把"你"说成"我"等等) 9.长时间的总拿着某件东西 10.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致怀疑他/她有听力问题 11.说话无抑扬顿挫,无节奏 12.长时间的摇摆身体 13.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自身与物体距离估计不足) 14.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5.当他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对呼唤他的名字无反应 16.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17.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情感没有反应 18.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9.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20.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把球放在盒子里) 21.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的反应(可能让人想到儿童是聋子) 22.经常拍打手 23.发大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24.主动回避与别人进行眼光接触 25.拒绝别人接触或拥抱 26.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27.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如打挺) 28.当抱着他时、感到他肌肉松弛(即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 29.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用语言表示) 30.常用脚尖走路 31.用咬人、撞人、踢人等来伤害他人 32.不断地重复短句 33.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ABC量表

自闭症儿童ABC量表 儿童ABC量表 序项目分组评记 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4 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2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4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1 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2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2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2 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3 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3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3 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4 12 长时间摇摆身体4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2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3 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2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4 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没有反应3 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2 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4 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1 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3 22 经常拍打手4 23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3 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4 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4 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3 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3 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使他不紧贴抱他的人)2 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2 30 常用脚尖走路2 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2 32 不断地重复短句3 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3 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1 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2 3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2

孤独症的孩子能康复吗

孤独症由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诊断,它是将一些有所谓“孤独症症状”的人群都归在这个谱系内。而随着干预技术的发展,从儿童起发病的孤独症预后现在越来越好。 一般来说,8岁前是孤独症的最佳干预期,其中3岁前是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年龄越小,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最重要的方法。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帮助其回归社会。 (一)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指通过对孤独症心理理论的研究进行分析,结合孤独症心理特点,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功能进行康复矫治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和行为干预。心理干预贯穿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整个过程。

1、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原则 要求父母全程参与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过程,应制定个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方案,持续、有组织、有计划地围绕儿童所能做的事开展干预,同时还要注意患儿的身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 (1)阶段性重点干预原则 孤独症儿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心理干预要把握患儿发展的关键阶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身心结合干预原则 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是孤独症儿童的生长特点之一,在心理干预的同时要发展患儿的身体素质,在干预训练过程中既要注意发展运动能力,又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使身心两方面协调一致。 合肥市燕之珍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是一家致力于孤独症、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机构。现有教师8人,高级教师2名、骨干教师2名、优秀教师3名,均是特殊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康复医学专业毕业,本机构教师先后至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和荣誉,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

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因此,老师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康复训练,主

自闭症家庭训练

家庭对正常发展的儿童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作用更是如此。尽管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有学者意识到家庭教育在自闭症康复中的作用,但现实是自闭症家长过分依赖康复机构,认为自己没有能耐康复自己的孩子。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提醒家长,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支持与依靠。无论自闭症儿童是否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家庭的情感支持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自闭症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与家庭教养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其适应能力的强弱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环境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效果是有显著影响的。 “虽然自闭症的病因不明,也没有特效药。但爱是惟一唤醒他们的精神药物。有了爱,这些孩子才不会孤独。”这是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从一名家长口中得到的信息。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这种爱,是因血缘而产生的情感能量,这种能量潜移默化地、日夜不停地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传递就形成看不见的“情感场”。无论如何变迁,这种场永远存在、永不磨灭。 尽管自闭症儿童暂时甚至永远体会不到父母的浓浓的爱,有可能永远无法真诚地对父母报以微笑,甚至是漠视父母的一切付出,父母也可能因此会有短暂的失望,但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谁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 家长是自闭症儿童异常表现的最早发现者 家庭早期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发现有赖于家长的细心观察。家长长期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异常情况往往比较敏感,发现得越早,越早采取措施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越有利。家长在其评估鉴定中,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医务或教育工作者在作诊断前必然要耐心听取家长意见,甚至需要家长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等量表来进行系统评估。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发现,在自闭症儿童当中,虽然迟诊断的状况有不少,但随着自闭症有关知识的传布,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发现孩子异常能及时就诊,一位父亲在家长交流群里说:“医生在自闭症后面打了个问号,说孩子太小,只能打个问号,不过他的症状表现,是典型的自闭症。”这位家长的孩子尚不到两岁,他们已经联系好了训练的机构,父母也准备接受医院的专门培训。 家长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长期的亲密接触者 自闭症儿童早期的所有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家长是儿童最早最亲密的接触者,不仅如此,自闭症是伴随一生的障碍,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建议,教育干预的手段和方法必须做出适时调整,自闭症儿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