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_计新丽

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_计新丽
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_计新丽

第19卷 第4期海洋环境科学V ol.19,N o.4 2000年11月MARINE ENVIRONM ENTAL SCIENCE N ov,2000

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计新丽1,林小涛1,许忠能1,林燕棠2

(1.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2;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0)

摘 要:对近年来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方面的研究作了全面的综述,探讨了投饵养殖和非投饵养殖两种类型,特别是贝类养殖、网箱养殖、池塘养殖模式自身污染产生的机制和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止和减轻自身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X52;S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336(2000)04-0066-06

Machenism of mariculture self-pollution and its

effects on environment

JI X in-li1,LI N Xiao-tao1,XU Zho ng-neng1,L IN Yan-tang2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Jinan U 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2.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Insti tute,

T h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Guangzhou 510300,China) Abstract:The studies on mariculture sel-f pollution in recent years w ere review ed in respect of feeding culture and non-feeding cu-l ture.The reasons for sel-f pollution and the effects on marine environment of cage farming and pond farming w e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Some measures w ere made for reducing and lessen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el-f polluti on.

Key words:mariculture;sel-f pollution;effects on environment

一直以来,在水产养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上,人们都较重视环境对养殖的影响[1~3],而对水产养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关注不够。近年来,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也由半集约化向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逐渐显露且日益突出。

养殖污染物的排放、沉积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严重时导致养殖生态系统失衡、紊乱乃至完全崩溃。国外自80年代初、国内自90年代后陆续发表了不少有关报道,诸如养殖污水对附近海域的环境影响和生态效应[4~6],海水鱼虾养殖引起水体水质恶化[7~12],水产养殖造成水域生物多样性和生境减少[13],网箱养殖区投饵对附近海域造成的营养盐负荷成为赤潮发生的诱因、导致鱼虾大量死亡[14,15]等。本文将从投饵养殖和非投饵养殖两方面对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养殖类型及特点

1.1 非投饵和投饵集约化养殖

根据系统获取能源特点,养殖生态系统可分为自养和异养生态系统。前者主要靠太阳辐射直接获得能源,养殖过程不需投放饵料,是开放的生态系统;后者则主要靠人工投饲来提供能源,也称为人工营养型生态系统[16]。

收稿日期:2000-02-21,修改稿收到日期:2000-03-15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基金资助项目(P9908)

作者简介:计新丽(1972-),女,河南周口人,硕士,助研,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生生物学。

目前世界上的海水养殖系统,无论其属于自养还是异养,大多都已进入半集约化或集约化养殖(半精养或精养),其养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人为的调控,可从投饵与否加以区别。

1.2 养殖场的地理特征

一般海水养殖场多选在沿海半封闭的内湾,风浪小,水流较缓,有利于网箱、浮筏的架设,也减少风浪、水流对养殖池塘的塘埂、堤围的冲击。但这种半封闭的地理特征,使得湾内外海水交换速率缓慢,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如残剩饵料、排泄废物等不易转移和扩散,导致养殖自身污染的发生。

2 非投饵集约化养殖的自身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这类养殖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海藻养殖系统、贝类养殖系统等。对于海藻养殖系统,人们只需投入苗种,即可利用太阳能和水体的营养物质生产出经济产品[16],该类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体的营养负荷,但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由于海藻有可能影响到水体的碳酸盐平衡,导致养殖海区局部水域pH值升高。此外,密集的藻体还会阻碍水流、降低海水交换速率等。

本文重点以滤食性贝类为例,说明引起贝类养殖自身污染产生的一些重要因素。

2.1 贝类养殖的生物沉降及其他生态效应

滤食性贝类通过过滤水体中浮游植物和有机颗粒而摄食,并通过排粪作用把废物排入海水中,沉积到水体底层。在荷兰Wadden海贝类分布的区域,每周约43%的浮游植物被转化为贝类的粪便或伪粪[17],胶洲湾筏式养殖的扇贝每日废物排泄量约8.2~12.0kg/ hm2,一年内可达4000~6000t(养殖面积为1333.3hm2,6000笼/hm2,270个贝/笼)[11]。

有机物在底层的堆积促使微生物活动加强,增加了底质的氧需求量,造成缺氧或无氧环境[18],促进了脱氮和硫还原反应[19,20]。微生物的活动还可加速无机盐从底质向水体的释放,加快水体营养盐循环的速度[21]。生物沉降的另一个作用是改变了底栖生物群落结构[22]。Tenore[18]、Kaspar[20]对贻贝养殖区的调查发现,和对照区相比,养殖区底栖动物种类大大减少,而耐缺氧的多毛类开始占优势。

另一方面,贝类的摄食压力对浮游植物的繁殖有控制作用[23],Officer的latka-Volterra 方程及桑沟湾贝类的研究都表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与贝类滤水率成反比关系[22]。

由于贝类养殖的以上生态效应,使养殖水域成为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同时在水动力的作用下,对周边水域生态系统也产生影响[22]。

2.2 自身污染的形成和对环境的影响

对贝类养殖海区自身污染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重要因素有两个:(1)贝类的生物沉降作用和由此引起的养殖水域营养物滞留,造成该养殖区及近邻海域水体的底质缺氧、水质恶化。梁玉波等对海湾扇贝的研究表明,来源于贝类代谢物(主要为粪便)的有机和无机氮造成养殖的自身污染,导致水体pH值和DO下降,COD和BOD增加,以及病原微生物弧菌的大量繁殖[24]。当养殖区自身污染程度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或者环境容纳量时,便会导致养殖贝的大量死亡[25,11]。(2)养殖区筏架对海流的阻碍造成水体交换和物质循环减慢。据报道,桑沟湾贝类悬浮式养殖使潮流速度比养殖前减小约35%~40%[22],蓬莱芦洋湾浅海筏式养殖面积从1976年的180hm2扩大到1990年的476.7hm2后,其大潮期5m水层最大流速和最小流速分别从46cm/s和16 cm/s降至16cm/s和2cm/s[21];Grenz也报道Than湾养殖海区的流速由于贻贝筏架过密而减少约半[23]。

可以说,贝类养殖自身污染的形成和程度即是以上因素和其他一些因素,如水文、气象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海流流速大的区域,水体交换和物质循环较快,可将粪便、CO2、多余的营养盐等及时带走,有助于减少自身污染形成的可能性和污染程度,而在养殖面积和密度

67

第4期 计新丽等: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较大的养殖区则易造成自身污染且较难缓解。

3 投饵集约化养殖的自身污染和环境影响

投饵养殖主要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形式。饵料的投入和残饵的生成是促成养殖自身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由于养殖对象单一,生物组成简单,且人工所投饵料是养殖对象的主要食物来源,从而使整个系统营养层次减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受阻或某些环节被切断,正常的食物网链也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结构不合理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26]。这些都造成系统的稳定性差,自身调节能力弱,其生态平衡及结构和功能的完善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工调节,因而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紊乱和环境问题。

3.1 池塘养虾

虾池生态系是一个半人工控制的生态系[27]。人工放养使被养殖虾种群成为该系统中的绝对优势种群,人工投饵是主要能量来源[28]。

同其他人工养殖生态系一样,虾类养殖中也存在着残饵不断产生的问题,残饵是对虾养殖自身污染的主要来源。杨逸萍等[29]报道人工投饵输入虾池的N占总输入N的90%左右,其中仅19%转化为虾体内的N,其余大部分(62%~68%)积累于虾池底部淤泥中,此外尚有8%~12%以悬浮颗粒氮、溶解有机氮、溶解无机氮等形式存在于水中。即使是在管理得最好的养虾场,也仍会有多达30%的饲料从未被虾摄食[30],其中所溶出的营养盐和有机质是影响养殖水环境营养水平甚至造成虾池自身污染(俗称虾池老化)的重要因子。孙耀等[31]将虾塘有机质自身污染速率定义为:在对虾养殖期间,从养殖水体垂直迁移至虾塘底部的颗粒态有机质总量,其中不包括重新溶入水中部分。养殖中大量残饵的生成,致使新、旧虾塘投饵区的自污速率都大大高于非投饵区。

虾池残饵和排泄物等有机物在海水中经微生物分解后还可产生大量氨氮,而氨氮是养虾池中普遍存在的毒性物质,不仅在高浓度时对虾体有致死作用,即使在安全浓度范围内也显著影响虾体的生理功能,如增加对虾的氧耗,阻碍其N排泄,降低其ATPase活性,破坏其渗透调节能力;更重要的是,对虾在氨氮的胁迫下,抗病力下降,更易发生疾病[32]。

同贝类养殖相似,虾塘底层残饵腐解也会引起海水DO和pH值的下降,杨庆霄等[33]通过模拟实验,表明过量虾饵在池底分解使海水的DO在24h内由8mg/L下降到零,pH值由8下降到6。虾类养殖业自身污染的形成因素归结为以下5点[34]:虾池集中连片,导致换水条件不良;高密度养殖造成严重缺氧;投喂缺乏科学性;饵料质量差;生态结构单一,自身调节平衡能力差。

孙耀等[35]还发现,新生残饵溶出的N、P 营养物质是对虾养殖水环境及其邻近浅海环境的主要污染源。Suvapepun[15]1995年对泰国Inner湾养虾场的养殖面积和该海湾的平均N浓度的研究发现,二者间呈正相关,说明Inner湾的硝酸盐可能来自于养殖场的N排放。虾池排出的污染物已超过了附近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在一些地区,养虾场所排出的污染物已超过了附近海滨水体的接收能力[30]。

3.2 网箱养鱼和池塘养鱼

随着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半数发展中国家的人从海鱼获得其约30%或更多的蛋白质[36]。因此网箱养鱼和池塘养鱼成为主要海产品养殖形式,并迅速发展。

饲料是网箱精养鱼类的主要营养来源。但无论是以小杂鱼粉碎而加工成的鱼糜还是现有研制的配合饲料,投喂后都不能被充分利用[37],未摄食部分和鱼类粪便进入水体,沉积到底层。日本的鱼师鱼网箱养殖场沉积率为5 kg/m2 a[38],Merican等曾报道网箱养殖虹鳟

68

海 洋 环 境 科 学 第19卷

固态废物的沉积率为149.6g/m2 d[39]。以饵料和鱼苗形式人为输入海水网箱养鱼系统中的N只有27%~28%通过鱼的收获而回收,有23%积累于沉积物中[29]。底质的有机物富集的效应之一便是其中的异养有机体耗氧增加[5],对沉积物进行分解,放出N、P等无机营养物,刺激水生植物和藻类的生长,在缺氧的情况下还释放有毒的NH3和硫化物,妨碍鱼类的生长和健康[40]。由于溶解性无机氮(DIP)是沿岸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盐[41],网箱养殖区人工投饵活动为附近海域带来的N、P、维生素及Fe、M n等微量元素的数量,特别是N营养盐,还为浮游植物的增殖和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42]。

投饵精养渔业引起的有机污染和危害也相当严重。杨美兰等[43]对大鹏湾南澳网箱养殖区的营养盐含量以及其他水质指标的研究表明,部分养殖区有机污染指数(A)大于4,出现严重的有机污染现象。因此,无论是网箱精养还是池塘养鱼都会产生相当数量的有机和无机废物,并不断排入周围环境[5],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其所产生的有害反馈还可能对渔场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和贝类的自身污染相类似,鱼类养殖也会影响其底栖群落的变化,通过研究富营养化对底栖群落的影响,发现随着底栖氧饱和度的改变,底栖生物类群不断地发生演替。这主要是底质有机物富集,耗氧增加,当需氧量超过供应量时,底质会变为无氧态,从而改变了底质的化学和生态学环境[5,42,44]。

4 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的防止和对策

综合起来,防止和减轻海水养殖自身污染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4.1 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养殖容量

海湾或沿海水产养殖环境容量可理解为:水域在它的功能规划和用途确定的水质指标及水动力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水产最大养殖纳污量[45]。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许多养殖自污都是养殖超标的结果。因此,确定养殖容量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对各种养殖的养殖容量的研究正在进行,并有不少报道[45~53],其中贝类方面的研究较多。杨红生等[48]将贝类养殖容量研究的方法归纳为:借助于实验海区的养殖历史资料;根据实验海区的环境条件,如水流速度、水交换率、浮游动物或浮游植物现存量等;以能量为基础的养殖容量模型;生态动力学模型等。

通过养殖容量的研究可将养殖密度控制在水体承载量以内[54],使养殖污染物不致于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如水交换所能提供的物质循环通量、水体中其他生物对多余营养盐的吸收能力等。

4.2 调整优化养殖结构

进行藻类间养,降低水体营养负荷。根据集约化养殖水体营养水平较高的特点,可以利用大型海藻吸收多余营养盐,进行养殖动物和藻类的间养,可随着藻类的收获降低水体的有机和营养负荷,同时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多见的有贝藻混养、虾藻混养、鱼藻混养等。例如,海带与贻贝间养,其收入比同类海区单养海带提高47%,比单养贻贝提高2倍多;海带与扇贝间养,其收入比单养海带提高3.5倍,比单养扇贝增加29%[55]。李永祺[56]还提出虾贝混养,利用滤食性贝类清除虾池中的颗粒有机物和微型藻,此举还可降低虾的发病率。

发展海底增养殖,利用和减少底层沉积营养物质。精养过程中的残饵及养殖动物的代谢产物大部分沉降到养殖区底部及底质中,使底部的有机碎屑、生物群落相当丰富。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底播苗种等方法,可以发展鲍鱼、海胆、海参等底栖经济种类的增养殖,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潜力大的新的养殖途径[21],同时也可以因此降低水体底层的自身污染。4.3 改进投饵技术,提高饲料质量

残剩饵料的生成是形成养殖自身污染的

69

第4期 计新丽等: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重要因素,因此改良养殖技术,如饲料的颗粒粘合度、转化率等,必将对减轻水体污染大有裨益。Parjala等[7]认为,渔场污染的解决方法在于饵料质量的改善和养殖技术的提高等方面。在养虾方面,孙舰军等[32]通过实验证明,加入饲料重量0.5%的光合细菌和定期向池中投放吸附剂(麦饭石),可以吸收和吸附H2S、胺类以及消除水中的致病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微生物。从养殖者自身而言,应加强生态观念,对养殖生产进行科学管理。

除以上几点外,针对不同的养殖种类,可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在养殖污水排放方面, Corea等[57]报道了Pilay的一个处理养殖废水中悬浮固态物的方法,即让池水在排放前先静置几天,使悬浮物沉淀并保存在池底,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等。

参考文献:

[1] 姜礼燔.生态环境污染与爆发性鱼虾疾病的关系[J].

生态科学,1992,(2):128-130.

[2] 贾晓平,蔡文贵,林 钦,等.我国沿海水域的主要污

染问题及其对海水增养殖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

1997,4(4):78-82.

[3] 李顺志,顾本学,丛沂滋,等.大面积养殖海区贝类与

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J].齐鲁渔业,1993,(5):13-16.

[4] 陈慈美,张彩云,朱建军,等.养殖污水对厦门西海域

浮游植物的生态效应[J].海洋通报,1994,13(6):24-

33.

[5] GOW EN R J,BRADBU RY N B.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salmonid farming in coastal w aters:a review[J].O-

ceanogr M ar Biol Ann Rev,1987,(25):563-575. [6] Anonymous.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quaculture.

Report from the Working Group on Environmental Ef-

fects to th e Steering Committee on Aquaculture Report

83:5,S widish Council for Planning and Co-ordi natin of

Research in co-operation w ith the National M arine Re-

sources Commission.1983,74.

[7] PARJALA ERRKKI,TAM M INEN ARI,L INDQVIST

OSSII V.Pollution loadings from fi nn i sh inland fish-

farms:a case study[J].Aqua Fennica.1984,14(2):

205-214.

[8] Foy R H.Rosell R.Loading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a Northem Ireland fish farm[J].Aquaculture,

1991,96:17-30.

[9] 侯文祥,陈川林.海水鱼养殖场内污染物的生成负荷

考察[J].中国水产(台湾),1996,(1):7-26.

[10] 林荣根,吴景阳,马丽,等.虾池水体的富营养化及防

治对策[J].海洋通报,1997,19(6):127-133.

[11] 吴耀泉.谈谈港湾浅海筏式养殖区 老化 与贝类排

泄物关系[J].中国水产,1996,(4):31.

[12] Hans Ackefors,M agnus Enell.Discharge of nutrients

from sw edish fish Farming to adj acent sea Areas[J].

Ambi o,1990,19(1):28-35.

[13] M ALCOLM C M B.LINDSAY G R.LIAM A K.水

产养殖与生物多样性[J].Am bio,1994,23(8):497-

502.

[14] 林燕棠,李纯厚,杨美兰,等.网箱区人工投饵与赤潮

关系的探讨[J].南海水产研究,1998,(6):35-41.

[15] Sunee Suvapepun.En vironmetnal impacts of mariculture

[A].Proceedings of the NRCT-JSPS Joint S eminar on

M arine S cience[C].Bangkok:Department of M arine

Science,Chulalongkom University,1993.25-29. [16] 董双林,李德尚,潘克厚,等.论海水养殖的养殖容量

[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8,28(2):253-258. [17] 王岩.中国对虾、非鲫和海湾扇贝对海水实验围隔中

悬浮物沉积的影响[J].海洋科学,1998,(5):1-3. [18] Tenore K R,BOYER L F,CAL R M,et al.Coastal

upw elling in the Rias Bajas,NW Spain:Contrasti ng the

benthic regi mes of the Ri as de Arosa and de M uros[J].J

M ar Res,1982,40:701-772.

[19] Dahlback B,LAH Gunnars son.Sedimentation and su-l

fate reduction under a mussel culture[J].M ar Biol

1981,63:269-275.

[20] Kaspar H F,GILLESPIE P A,BOYER I C,et al.Ef-

fects of mussel aquaculture on the nitrogencycle and ben-

thic communities in Kenepru S ounds,New Zealand[J].

M ar Biol,1985(85):127-136.

[21] 项福亭,曲维功,张益额,等.庙岛海峡以东浅海养殖

结构调整的研究[J].齐鲁渔业,1996,13(2):1-4. [22] 季如宝,毛兴华,朱明远.贝类养殖对海湾生态系统

的影响[J].黄渤海海洋,1998,16(1):21-26.

[23] 杨红生,周毅.滤食性贝类对养殖海区环境影响的研

究进展[J].海洋科学,1998,(2):42-44.

[24] 梁玉波,杨波,刘仁沿,等.海湾扇贝自身污染的研究

[J].海洋环境科学研究,1998,17(3):11-18.

[25] 李庆彪.养殖扇贝的大量死亡与环境容纳量[J].国

外水产,1990,(2):9-11.

[26] 杨圣云,许振祖.优化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结构的若干

70

海 洋 环 境 科 学 第19卷

途径[J].海洋科学,1997,(3):42-43.

[27] 李庆彪,李美芝,王宝庭.虾池生态系的特点与虾病

[J].海洋学报,1995,17(5):135-139.

[28] 翟雪梅,张志南.虾池生态系能流结构分析[J].青岛

海洋大学学报,1998,28(2):275-282.

[29] 杨逸萍,王增焕,孙建,等.精养虾池主要水化学因子

变化规律和氮的收支[J].海洋科学,1999,(1):15-

17.

[30] BOYD C E,CLAY J W.养虾与环境[J].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1998,9:15-23.

[31] 孙耀,殷丽,宋云利.虾塘养殖中有机质自身污染速

率及程度的研究[J].海洋科学,1997,(4):45-49. [32] 孙舰军,丁美丽.改善虾池环境增强中国对虾抗病力

的研究[J].海洋科学,1999,(1):3-5.

[33] 杨庆霄,蒋岳文,张昕阳,等.虾塘残饵腐解对养殖环

境影响的研究( )[J].海洋环境科学,1999,18

(2):11-15.

[34] 王涌.赤潮与对虾养殖业自污行为初探[J].现代渔

业信息,1998,13(8):11-14.

[35] 孙耀,李健,崔毅,等.虾塘新生残饵的N、P营养物

溶出速率及其变化规律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

1997,8(5):541-544.

[36] BRUNE D,CHAPM AN DV,GW YNNE M D,et al.

T he global environment 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

agem ent.Vol1[M].New York:John W i ley&Sons,

1997.515-531.

[37] 张雅芝.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J].海洋科学,1995,(5):21-26.

[38] 日本水产会,浅海养殖自身污染[M].东京:恒星社厚

生阁,1977.

[39] M ERICAN I O,PH ILLIPS M J.Solid w aste production

from rainbow culture[J].Aquaculture Fish M gmt,

1985,16:55-70.

[40] ALVARADO J R.Aquafeeds and the environm ent[A].

T ACON A,BAS URCO B.Feeding T ommorrow s Fish

[C].Zaragoza:Centre International de Hautes Etudes

Agronmiques M editerraeennes,1997.275-289. [41] DUGDALE R C.Nutri ent limitation in the sea:Dy-

namics,identification,and significance[J].Limnnol O-

ceanogr,1967,12:685-695.

[42] FENCHEL T M,RIEDL R J.The sulfide s ystem:A

new biotic community underneath the oxidized layer of

mari n e sand bottoms[J].M ar Bi ol,1970,7:255-268.

[43] 杨美兰,钟彦,林燕棠.大鹏湾南澳水域的氮、磷含量

特征[J].热带海洋,1998,17(2):74-80.

[44] PEARSON T H.&Rosenberg.Oceanogr M ar Biol Ann

Rev,1978,(16):229-311.

[45] 朱良生,王肇鼎,彭云辉.大亚湾大鹏澳水产养殖环

境容量数值预测[A].大亚湾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利

用[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29-144.

[46] 方建光,匡世焕,孙慧玲,等.桑沟湾栉孔扇贝养殖容

量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96,(1):24-30. [47] 李元山,牟绍敦,冯月群,等.海珍品综合养殖中的种

间关系和生态容纳量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

1996,(1):24-30.

[48] 杨红生,张福绥.浅海筏式养殖系统贝类养殖容量研

究进展[J].水产学报,1999,23(1):85-90.

[49]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y and Fisheries.Priditive

modelling of carrying capacities of oys ter(Crassostra g-i

gas)farming areas i n Tasmani a.Tasmania:1996,100.

[50] GRANT J,T hompson K R.A model of carrying capac-i

ty for suspended mussel culture in eastern Canana[J].J

Shellfish Res,1988,7(3):568.

[51] FRECHETT E M M.Carryi ng capacity and density de-

pendence(W orkshop Report)[R].ICES M ar S ci

Sympm.1992,p78.

[52] HERRAL M.Evalu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molluscan sh ellfish ecosys tems[A].S hellfish culture de-

velopment and management.Aquaculture:4-9[C].

IFREM ER.1985,297-318.

[53] INCZE L A,LUTZ R A,T rue E.M odelling carrying

capacities of bivalves molluscs in open,suspended-culture

system[J].J W orld M aricul Soc.1981,12(1):143-

155.

[54] Wu R S S.S ome practical ways to reduce the environ-

mental impacts of marine fish farming[A].Proceedings,

Sustainable Aquaculture95:Haw aii,1994:PCCON

95:Pacific Congres s on M ari ne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C].

[55] 秦友义,王世田,刘永兴.大面积贝藻间养面临的问

题与对策[J].齐鲁渔业,1991,(4):26-28.

[56] 李永祺.1993年我国人工养殖对虾大量死亡原因教

训和对策浅议[J].海洋环境科学,1993,12(3-4):

133-137.

[57] COREA A S L E,JAYASINGHE J M P K,

EKARAT NE S U K,et al.对虾养殖对Dutch运河的

影响[J].Ambio,1995,24(7):423-427.

71

第4期 计新丽等: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等级划分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等级划分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一、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一)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l00人以上; (二)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三)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四)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五)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I、II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六)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七)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二、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一)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二)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三)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四)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五)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三、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一)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二)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的; (三)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四、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一)发生3人以下死亡; (二)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三)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重大环境污染与治理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重大环境污染与治理 今日的中东部地区多日的雾霾应个景。看来污染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根 治污染也不是任何一个政府可以一蹴而就的行为。这也许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所必须经 历的困难和一代人甚至两代人注定要付出的代价。也许今天我们看到欧美日的富二代 们享受着碧水蓝天煞是羡慕,那让我们也关注下当年他们的父辈与祖辈所经过的日子,这也许是我们所要或者正在经历的。 环境污染由来已久。早在14世纪初,英国就注意到了煤烟污染;17世纪伦 敦煤烟污染加重时,有人着文提出过改善大气品质的方案①。不过直到这时,污染只 在少数地方存在,污染物也较少,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尚不至于造成重大危害。 环境污染发生质的变化并演变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则始于18 世纪末叶兴起的工业革命。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史学家普遍把工业革命视为人类或“南 一北”差距的分水岭②,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这场革命视为人类环境污染史的分水岭;又由于“从影响全球和区域的环境问题看,主要责任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工业发达 国家”③,因此,地考察西方主要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环境的污染与治理,审视西方 人对待自然的认识或态度,明确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的重要性,就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一、18世纪末--20世纪初环境污染的发生① 从18世纪下半叶起,经过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首先是英国,而后是欧洲其他国家、美国和日本相继经历和实现了工业革命,最终建立以煤炭、冶金、化工 等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这是一场技术与经济的革命,它以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 用为基本动力。而蒸汽机的使用需要以煤炭作为燃料,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 地下蕴藏的煤炭资源便有了空前的价值,煤成为工业化初期的主要能源。新的煤矿到 处开办,煤炭产量大幅度上升,到1900年时,世界先进国家英、美、德、法、日五 国煤炭产量总和已达6.641亿吨。煤的大规模开采并燃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 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也必然会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 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质。 与此同时,在一些工业先进国家,矿冶工业的发展既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 又释放许多重金属,如铅、锌、镉、铜、砷等,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域。而这一时 期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构成了环境污染的又一重要来源。另外,水泥工业的粉尘与 造纸工业的废液.也会对大气和水体造成污染。 结果,在这些国家,伴随煤炭、冶金、化学等重工业的建立、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烟雾腾腾的城镇,发生了烟雾中毒事件,河流等水体也严重受害。 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其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 普遍。除英国外,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如芝加哥、

中国海水养殖带来的问题

中国海水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 -------------以黄渤海为例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环境问题也日益增多,我们作为一个环境学习者,既窃喜又担忧,喜的是我们自己的专业可以派上用场,自己的找工作越来越容易,但忧愁总比窃喜多一点,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呼吸着含pm2.5超标的空气,抬头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吃着含重金属的蔬菜、大米等各种各样的食品,喝着变色的水,这样的生活不是我们所担忧将要到来的,而是我们已经在经受的,看看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拍的这个地方的照片,他们的天空是那么蓝,空气质量是那么好,吃得健康有益,我们的国民为了经济的发展,不惜以国民的健康,居住的环境为代价,大肆的发展经济,以至于现在的好多问题都触目惊心,有道德的缺失带来的地沟油、鼠肉充当牛羊肉等现象,有为利益而导致的污水未处理就进行排放的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因为自己是北方的孩子,虽然对海了解不多,但还是喜欢吃海产品的,所以,想了解一下海水的水产养殖会带来什么环境问题,什么原因导致了海水水产养殖带来了这些问题,因此就阅读了关于水产养殖方面的文章,有刘晴的促进水产养殖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升水产养殖发展质量;杨宇峰等人的海水养殖发展与渔业环境管理研究进展;宋志文等人的海水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余江等人海水养殖环境污染及控制对策;崔毅等人黄渤海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的评估,了解了水产养殖业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海水养殖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如养殖水域环境恶化,自身污染加剧,富营养化趋势日趋严重,赤潮频发,渔药滥用导致药物残留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黄渤海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渤海湾沿岸和辽东湾沿岸地域及其附近海域、空域,是联结中原地区与东北亚地区,乃至日本群岛和俄罗斯远东的纽带。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有鱼类( 遮目鱼、比目鱼、大菱鲆、鲷、鰤、鲑鳟鱼、石斑鱼、鲆鲽、罗非鱼、海鲈等) ,虾类( 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等) ,贝类( 牡蛎、贻贝、扇贝、蛤、鲍鱼等) 和大型海藻、红藻( 紫菜、江蓠) 、褐藻( 海带、裙带菜) 、绿藻等。美洲和欧洲仅有少量海藻养殖。黄渤海主要以对虾的养殖为主,还会养殖一些贝类。而以上的这些文章可以帮我找到关于我所质疑的问题。有些文章指出了水产养殖业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有些文章指出了投饵和非投饵两种养殖方式自身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还有一些是关于海水养殖所带来的饵料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说明。 关于海水养殖所带来的这中污染方面的控制对策有物理和化学方法,物理和化学方法一般

海水养殖污染

环境法学案例分析 事件起因:1997年,河北省乐亭县农民孙有礼等18人为发展海水养殖业,带动农民致富,集资合伙在大清河、滦河入海口滩涂开办、经营海水养殖场。2000年10月上旬,来自迁安第一造纸厂、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企业的工业污水突然沿滦河河道和滦乐灌渠大量排放到滦河口、大清河口海域,涌入原告的6家养殖场,致使即将成熟上市的文蛤、青蛤、毛蚶、蛏子以及梭鱼、鲈鱼等滩涂贝类、鱼类成批死亡。原告诉称,位于迁安市境内的这9家企业所排污水超标,造成特大渔业污染事故,给原告带来约2 000万元的巨大损失,要求这些企业排除污染危害,停止向滦河排放污水并赔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各被告均否认此次污染事故是其排污所致。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拿出当地环保部门颁发的达标排放证书和多种文件,以此证明该企业属于政府认可的达标排放企业。案发后,秦皇岛市引青工程水质监测中心的水质检测报告、河北省有关环保部门监测散据以及农业部渔业环境监测中心黄渤海区监测站的鉴定报告表明,各被告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OD、悬浮物等对养殖生物有害的物质,其中8家企业为超标排敢(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属达标排放),各被告的污水排入滦河流至下游积聚,使原告养殖滩涂水域内的渔业水质严重超标,致使贝类、鱼类死亡。 原告:河北省乐亭县农民孙有礼等18人 被告:迁安第一造纸厂、迁安市濡远造纸厂、迁安市华丰造纸厂、迁安市自新福利造纸厂、迁安市友谊化工厂、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市冀滦纸业有限公司、迁安市书画纸业有限公司、河北华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结果:天津海事法院认定,位于迁安市境内的8家企业所排污水超标,水中含有悬浮物、重金属、挥发哇酚等大量有害物质。污水沿滦河河道和滦乐灌渠大量排放到滦河口、大清河口海域,涌入原告的6家养殖场,致使即将成熟上市的文蛤、青蛤、毛蚶、蛏子以及梭鱼、鲈鱼等滩涂贝类、鱼类成批死亡。经评估,本次污染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合计为1 365.97万元。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属达标排放,可以不受行政处罚,但并不意味着其行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损害结果;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是确定排污者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界限,鉴

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保护全区水域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根据《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暂行)》(盐政办发〔2019〕8号)要求,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水产养殖环境治理,突出加大设施大棚虾、黑鱼、泥鳅(以下简称“两鱼一虾”)等高密度水产养殖场整治,2019年底前设施大棚虾水产养殖场完成整治,养殖尾水达标排放,2020年巩固提升;黑鱼、泥鳅养殖场在2019年底前完成整治,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到2022年底,全区集中连片水产养殖池塘建成尾水处理生态净化区或循环利用设施配套率达100%,全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源头管控 1.全面摸排建档。各地要对辖区内所有池塘养殖进行建档登记,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具体位置、排水口位置、排水去向等,于7月上旬前排查完成。 2.加快养殖规划修编。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快牵头组织修编《亭湖区2018-2030年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工作,区发改、国土 —1—

规划、生态环境、水利、统计、交运等部门要及时提供编制水域滩涂养殖规划所需材料。现有南美白对虾养殖场(户)一律不得扩建,整治后仍不达标的依法关停转产。现有水产养殖项目须完善环评备案手续,新上水产养殖项目须按项目类别和规模依法办理环评手续。对“两鱼一虾”养殖产业实行严格控制,只减不增。凡不符合养殖规划、未依法办理取水手续、尾水排放达不到标准和环保要求的,一律不予批准建设。 3.推进禁养区拆除。2019年底前,各地要对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的“两鱼一虾”高密度养殖户进行拆除。其他养殖场在2020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内拆除工作;禁止在航道设置渔具或者水产养殖设施,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设置拦河渔具。 (二)规范养殖行为 1.规范用地行为。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和一级水源保护区发展水产养殖,特别是“两鱼一虾”等水产养殖,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2.规范取水行为。严禁非法取用地下水从事养殖,确需取用地下水的,须到区水利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手续。 3.规范排水行为。根据受纳水体性质特征,水产养殖尾水排入地表水一般水域的应达到国家水产行业标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尾水氯化物浓度超过 —2—

环境污染事件分级标准

环境污染事件分级标准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1)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8)造成跨国(界)的环境污染事件。 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以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4、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1)发生3人以下死亡,中毒(重伤)1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群体性影响的;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618853.html,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作者:范星旭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9年第05期 摘要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增长的压力,现有的自然水产资源非常紧缺,很多时候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于是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只有通过提高各类农产品的产量,才能积极有效地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近些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已经在养殖业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与其它类型的养殖业相比,水产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很高,但是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已经受到水污染现象的严重影响,因此本文以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为主题展开讨论,希望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策略 所谓的水产养殖过程中涉及到的水污染问题,就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由于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或者污染,从而导致了水体生态平衡被打破,在这种不平衡的生态水体环境下无法为养殖品种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另外被破坏的水体环境还会对养殖业生产行业链条发生破坏作用,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则会让水生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重,最终还会让水产养殖业本身蒙受损失和发展的阻碍。 1 积极有效发展水产养殖的重要意义 水体内的多种鱼类本质上都属于水体变温动物,与陆地动物相比其有着较高的饲料转化率,与其它行业的肉类相比,水产动物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够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日常所需蛋白营养。当前随着全世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更多的动物类蛋白营养,由于渔业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便无法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类食品,于是只有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才能够有效弥补远洋渔业捕捞产量的不足,既能解决过度远洋捕捞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又能实现生态的自然平衡,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最终促进我国水环境生态健康平衡的发展。 2 当前水环境遭受水产养殖的污染的原因 近些年来,由于水产政策的支持,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缺少整体的规划和完善,水产养殖出现了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发展水产养殖业中出现了外来富有营养的植物污染源闯入了养殖水域,当养殖水体处于富含营养化状态时,水中的氧气含量会急剧下降,这就非常容易造成大批量水产养殖动物的死亡,如果这些水产养殖动物的尸体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便会给水体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的二次污染,最终给养殖水体质量和水生态平衡带来恶劣影响;第二,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离不开饲料的投放,因此,很多时候由于养殖饲料受到了污染后再被养殖者散播到水中,水产养殖的动物因为吃了受到污染的饲料而导致死亡,此时养殖者并不知情具体情况,时间久了死去的水产养殖动物的尸体会对水体

(环境管理)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

附件: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第一批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近年来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人民健康及社会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从我国当前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实际状况出发,结合国际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是提升我国环境保护技术水平,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为此,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启动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 该重大项目分共性技术类和示范应用类2类课题,共性技术类课题将研发应对典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关键技术并为示范应用类课题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应用示范类课题将分别选择重要区域、重点行业和环境敏感目标,进行针对性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并为共性技术类课题提供研发与应用平台。示范区包括城市、工业园区、饮用水水源地、地区性重大活动场所等类型,目前本项目已启动“特大城市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综合示范”、“典型沿江化工区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示范”等应用示范类课题。

此次发布的是本重大项目的8个共性技术类课题指南。评审过程将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为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顺利完成,共性技术类课题承担单位在完成课题各项研究任务的同时,须配合好示范应用类课题有关工作的开展。 二、指南内容 课题1.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 研究目标: 基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类型,开发多类型环境风险源识别及风险分区技术,建立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与监控系统,并在本重大项目选定的沿江开发区、特大城市等示范区进行应用示范,为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 (1)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技术 开发典型行业、区域和重要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风险源分类与分级技术、环境风险源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技术。 (2)多尺度环境风险分区技术 开发典型区域环境风险定量分区技术,建立基于环境风险分区的区域功能优化调整决策支持系统。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 一、我国近海环境污染现状及评价 (一)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1、我国海域海水环境质量 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其中,我国近海水质劣于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从1992年的10万平方公里,上升到1999年的最高值20.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以14.6%的速度增长。1999年以后,我国的海洋环保工作初显成效,总体污染状况得到改善,污染加重的势头得到遏制,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由1999年的20.2万平方公里,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16.9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6.3%,环境污染状况得到了初步的改善。但2004年的数据显示,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6.9万平方公里,比2003年增加约2.7万平方公里,我国近岸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范围增加。 对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区的2001—2004年海水环境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区中,渤海和东海海水污染程度较重。渤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1/3,受污染程度较为严重;黄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中大部分为较清洁和轻度污染,受污染程度相对较低;东海主要污染区域相对集中且污染程度较重,主要集中在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中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比重相对较大;南海总体污染程度较低,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中大部分为较清洁和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珠江口、汕头和湛江港近岸局部水域。 2、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 20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2/3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其中,辽河口、大连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乐清湾、闽江口、珠江口等海域污染较重,且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大部分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日趋严重。对我国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入海口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其直接承受沿海、沿江居民排放的城市生活污水、食品工业废水及残渣、人畜粪便、造纸工业废物等富含有机物质及其他污染物,是污染物最为集中,密度最高的区域。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 3、海洋生物质量状况 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对象,并且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对海洋生物质量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底栖生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4、近海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 从1999到2004年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污染较重。在我国近岸、近海和远海海域中,海洋沉积物主要污染物为汞、铜、镉、铅、砷、滴滴涕、多氯联苯、石油类、硫化物、有机质等。其中,大连湾、锦州湾和珠江口海域沉积物五年来污染持续加重。部分区域贝类体内残留的铅、镉、砷、六六六、滴滴涕及粪大肠菌群等有毒物质含量数年居高不下。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及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及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一)事故原因 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 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松花江。 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 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

我国近海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我国近海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王庆仑 106040158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近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来严重,现在中国成了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对于治理近海的环境污染,这一市场无力解决的外部性问题,必须由强有力的政府来全面处置。制定循环经济战略、依法规约政府、升格目前的国务院直属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超正部级的环境资源部——国务院组成部门,授予其更大的权力才是彻底遏制各地环境恶化趋势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近海污染状况;环境治理;治理对策 一、我国近海环境污染现状及评价 (一)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1.我国海域海水环境质量 据200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我国海域总体污染状况仍未好转,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基本维持在近年平均水平。严重污染海域仍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江苏近岸、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面积与2004年基本持平。如在渤海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占渤海总面积的26%。在东海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长江口、杭州湾和宁波近岸。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其中,我国近海水质劣于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从1992年的10万平方公里,上升到1999年的最高值20.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以14.6%的速度增长。1999年以后,我国的海洋环保工作初显成效,总体污染状况得到改善,污染加重的势头得到遏制,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由1999年的20.2万平方公里,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16.9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6.3%,环境污染状况得到了初步的改善。对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区的2001—2004年海水环境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区中,渤海和东海海水污染程度较重。 2.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 20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2/3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其中,辽河口、大连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乐清湾、闽江口、珠江口等海域污染较重,且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大部分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日趋严重。 3.海洋生物质量状况 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对象,并且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对海洋生物质量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底栖生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4.近海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 从1999到2004年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污染比

鱼虾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鱼虾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我们小组对水产养殖方面的调查与资料表明,以及实践过程中的观察 据统计,影响我国每年直接入海的废水量高达80亿吨。另外,大量富含有机质、无机氮和磷及有机农药的农业污水也随经流进入内陆水体与近海水域,致使养殖水质恶化,严重地影响养殖种类的生存和生长。 我国水产养殖生物基本上都是野生型,未经过家化过程的遗传改良,因而,除保留了野生型对环境温度等变化适应性较强的优点外,更多地表现为对养殖环境变化的不适应性,如密度化、营养条件、病原体的侵害和恶化的水环境等。由于海水养殖野生型种类的种质难以适应逐渐恶化的环境,经过长期密集养殖后易发生大规模死亡,此外,野生型群体经过数代养殖后,其子孙性状分离,可能有一部分个体是对某些环境(病原)的敏感型,易发生死亡,并透发其他个体的死亡。这就是我国水产养殖的种质问题。 对水库进行综合开发,发展水产养殖就是主要的开发方式之一。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业主为了追求短期效应,向水库进行人工投肥(饵),肥料包括过磷酸钙、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等化学肥料和人、畜、禽粪尿、油籽饼等农家肥。投肥增加了水体的N、P、K等营养盐,促进了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等滤食型鱼类的“天然饵料”的生长,在提高水体鱼获量的同时,也给水库环境带来污染,影响了居民的饮水安全。 此外,在淡水养殖中,由于环境恶化等原因,草鱼等病害严重,在传统海水池塘对虾、滩涂类养殖中,养殖种类或类群单一问题由来己久。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在不同生态类型海区的养殖类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某海区适于某种生物养殖,其养殖,其养殖生物理就会严重超过环境负荷,进行掠夺式养殖。局部海区期结构单一的密集养殖,使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由于超支而贫乏,造成循环过程紊乱和生态失调,致使某些污损、赤潮和病原生物异常发生,而且由于系统中的生物种群多样性低,食物链短,能量转化率虽高,但是生态系统的的稳定性差,极易引发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这是我国水产养殖的病害问题。 除了外源污染物的进入外,养殖业本身对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大量新增加的养殖设施使养殖区及其毗邻水域流场发生改变,而且,由于养殖设施的屏障效应,使流速降低,影响起了营养物质的输入和污物的输出,使陆源污染物得不到及时的稀释扩散,滞留顺养殖水域。由于堆积了大量生产加工过程的废弃物等有机物并矿化,使海底和池底抬升,水深变浅,既降低了水域的使用功能,也成为二次污染的污染源,此外,植物性种类有机质的溶出,动物性种类养殖过程中的人工饵及代谢产物的排放等都对水域环境造成危害。 造成以上象的原因: 一:首先是缺乏系统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研究。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理论和技术己经满足不了实际生产的需要,科研滞后于生产的现象己经严重影响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多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海水养殖理论和技术方面缺乏真正的突破,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和有关部门对海水养殖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和投入的不足。 二:其次是缺乏整体开发利用的战略意识。不合理开发加剧人类活动对湖泊、河口和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近年来,我国滩涂埋栖性类资源的严重哀退,与沿岸带不合理开发破坏滩涂埋栖性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息地密切相关。如干旱地区利用昂贵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养鱼,虽然获得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也造成地下水趋向枯竭,导致局部地面下沉进而导致海水倒灌,后果不堪设想。 三:据专家预测,人类对水产品的消费量在今后15-20年时间内将增加50-60%。近年来水产养殖业作为全球水产品供给量的主要生产方式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迎合了人们对水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但是由于水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传统养殖方式虽可以通过增加养殖面积来增加养殖总量,但养殖效益已明显下降,水产品质量降低;养殖营养物的外排、

水产养殖水环境地污染来源以及原因

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原因分析 指导老师: 姓名: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原因分析 (西南大学水产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水产行业也不端提升,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经济利益和高品质的生活。但是要想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水产养殖而言,面临着发展低碳养殖、循环养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水产养殖问题也伴随而来,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水产养殖废水。就此,目前的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原因进行调查以及查阅分析,归纳如下。希望能提供给养殖人员参考,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创建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养殖水环境,水体污染,来源,原因 引言 水产养殖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重要。2013年我国池塘养殖面积达300多万公顷,从业人员近500万人,养殖产量5000多万吨,产值5000多亿,居世界首位。池塘养殖在我国的渔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养殖者多采用高密度放养、大量施肥投饵的养殖模式。随着如此集约型水产养殖行业的迅猛发展,养殖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质恶化,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的恶化,给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成为国际社会及食品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与此同时,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严重成为影响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水污染引起水环境污染,环境恶化造成的水产动物疾病,或由此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大量剧增,水体有机负荷大大增加,远远超出其自净能力,不但造成水环境污染,影响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成为国际社会及食品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养殖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找到水体污染的确切来源于污染原因分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关于此科学问题的研究,我们采取追本溯源的方法,所以首先分析水体污染来源;其次分析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物对水产养殖造成的不良影响;然后分析主要指标有哪些,

关于海水污染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海水污染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以阳江闸坡为例 调查小组组长:陈晓丹 201302064217 调查小组成员:陈晓丹 201302064217 杨永恒 201302064218 祝海清 201302064220 黄焕明 201302064221 汤一欣 201302064222 执笔者:杨永恒 201302064218

内容摘要:本调查报告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走访群众、调查数据等方法并结合现实进行分析,逐步了解到居民、养殖户、游客、投资商、政府工作人员等对闸坡海水污染的影响的认识和成因,进一步了解到采访对象对闸坡海水污染的影响的看法和建议以及他们会选择何种方式来保障闸坡海水环境质量。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政府寄予厚望,希望加大对海水监察和检测力度,不断改善海水质量,完善立法,执法必严。人们自身应该增强环保意识,控制人为污染物,社会环保机构也应该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海洋污染;可持续发展;防治对策

地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这类的环保宣传标语朗朗上口,似乎人人都能随口拈来,但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并为环保出一份力。我国海洋生物种类、海洋可再生能源蕴藏、海洋石油资源量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海洋污染日益严重,入海流域周边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石油产品泄露、海上石油开采、海水养殖的添加剂对我国近海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鱼类种群的灭绝、自然灾害的频发等等,促使我们探讨治理海洋污染问题,推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一、调查背景与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丰富的海洋资源虎视眈眈。目前,总的来看,中国的海洋环境,基本上处于良好状态。但是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受到损害。只有对我国近海污染作出正确的分析,才能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系列措施,促进沿海经济与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什么海洋污染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呢?怎样治理污染才最有效呢?根据这些疑问,本调查小组以阳江闸坡为例展开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与目的 调查时间:2014年7月11日——14日 调查地点:阳江市闸坡镇 调查对象:居民、养殖户、游客、投资商、政府工作人员一共150人,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涉及阳江市闸坡镇的居民、养殖户、游客、投资商和政府工作人员是否了解环保知识,对海水污染的原因是否有所认知以及面对海洋污染怎么做。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了解更多关于海洋污染的看法,让更多的人们关注海洋污染,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海洋污染的成因,了解人们的心声和对防治污染的看法,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促进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数形结合说明问题 近年来,我国部分海域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状况很不乐观, 这对海洋生物、海水质量以致人们健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作出的结论如下: (一)造成闸坡海水污染的原因具有多样性 在被调查者中,约有50.98%的人认为闸坡海水污染造成了海水富营养化,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约有44.44%的人认为闸坡海水污染使海水产生难闻气味;约有37.91%的人海水污染破坏了海滨旅游资源;约有33.99%的人认为闸坡海水

近岸水产养殖对海洋渔业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对近岸海洋渔业的影响 渔科1211 内容摘要: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锐减使得海水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由半集约化向高度集约化发展。特别是高密度网箱养殖和高位池数量增加,水体超负荷运载。大量外源性饵料、肥料等,致使水中氮、磷含量猛增,透明度下降,底质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加重,病害逐年加重,赤潮频发,水质恶化。恶化的养殖废水排到近岸,对近岸海水环境造成影响。药剂、激素的不合理使用,对海洋生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高密度水产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不但开始制约养殖渔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使近岸海域的渔业水环境质量受到影响。 关键词:水产养殖;污染;理化因子;药剂激素;生态环境 海水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导致水体各种理化因子的改变和底泥环境污染的恶化。一般海水网箱养殖场多选在沿海半封闭的内湾,风浪小,水流较缓,有利于网箱、浮筏的架设,但这种半封闭的地理特征,使得湾内外海水交换速率缓慢,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如残剩饵料、排泄废物等不易转移和扩散,导致养殖自身污染的发生。采取高位池养殖的,高密度放养,通过不断投入饲料,以及一些鱼药甚至抗生素等来人工调制反自然规律的水体环境,并通过每天大量换新鲜干净海水来维持水产养殖正常生产活动。长期排放含大量残饵、粪便、死体、高浓度氨氮,亚硝酸盐,H2S,低PH的污水到近岸海域超过环境的承受力,从而使局部水域海水中氮、磷元素增加,透明度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加重,水质恶化[9]。 1、养殖业对近岸海域环境理化因子的影响 1.1养殖水体中浊度和pH值的变化对海洋影响 何悦强等人对大亚湾网箱养殖区水环境质量的调查表明:短期内网箱养殖对海水的pH值、浊度无明显影响[5]。刘家寿等研究指出:网箱养鱼对水体的pH值无明显影响[1]。但长期进行大规模网箱投饵养殖,由于受有机碎屑、各种沉淀物等的影响,水体的透明度会有所下降,pH值也略有下降。 养殖水体的浑浊,主要来自残饵,残体,粪便以及藻类死亡解体产生悬浮物有机颗粒,而泥沙的进入也会引起水体浑浊。有机物颗粒和泥沙对水体的底质主要是颗粒沉淀后在底部厌氧微生物的厌氧作用下产生H2S、亚硝酸、氨氮等对水产养殖有毒害物质,使底质恶化;水体浑浊对水体的危害,主要是降低水体透明

海水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海水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温志良 温琰茂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 广州 510275) 摘要 本文分析了海水养殖造成自身污染的主要原因,对海水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作了综述,就实现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降低海水养殖造成的自身污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近海污染预防措施。 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锐减使得海水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过去的20年间全球的海水养殖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为丰富人民的菜篮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重要贡献。然而,大规模海水养殖使得大量水面被围拦或密置网箱,水面超负荷运载,由于网围精养采取高密度放养,并大量投喂外源性饵料、肥料、排泄物增加,致使水中氮、磷猛增,透明度下降,水质恶化,底质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加重,病害增加,赤潮发生率提高,养殖业自身污染已制约渔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其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1 海水养殖废物的输出 海水养殖输出的废物主要包括未食的饲料、排泄和排粪以及化学药品等。海水养殖多采用精养或半精养网箱、网围等集约型养殖方式,这种高密度的养殖方式需要投喂大量的饵料,其中相当一部分不能被鱼类食用,而成为污染因素。Braaten[1]研究发现在海水网箱养殖鲑鱼中,投喂的干湿饲料有20%未被食用,而成为网箱养鱼输出的废物。G owen[2]等对网箱养殖大马哈鱼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饵料中76%的碳和76%的氮将以颗粒态和溶解态的形式进入海水环境中,其它一些研究表明52%-95%的氮将进入水环境中。此外, Wallin和Haknis on[3]研究了养殖过程中磷的物质平衡,饲料中15-30%的磷被鱼利用,16% -26%溶解在水中,51%-59%以颗粒态存在。应注意到一种物质的利用率与氮、磷及有机质的流失率与饲料质量、投喂方式、鱼类种类的生长阶段、环境状况有密切关系。 集约化水产养殖中生物大量的排泄、粪便也是造成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重要因素,如贝类养殖中的主要污染是贝类产生的粪便,其含有的有机质。K autshy和Evans[4]研究了自然种群的贻贝(Mytilus Edulis)产生粪便的情况,结果显示每年每克干重贻贝产生粪便量未1. 76g干重物,其中含碳0.13g、氮0.0017g、磷0.00026g。R odlhouse[5]研究了同种贻贝筏式养殖中的粪便产生情况,结果表明每年每m2产生8.5kg碳和1.1kg氮,其中C/N比值约为8。 此外,网箱养殖过程中经常应用许多药品,如疫苗、激素、肌肉色素、麻醉剂和水处理化合物等,对水域环境的污染不可低估。1990年挪威在水产养殖上食用的抗生素比农业上使用的还多。[6]网箱养殖中许多药品使用后直接进入水环境。饲料的化学药品既可通过粪便排入水中,也可通过未食的饲料消散。化学药品的摄取、分布和消散取决于养殖种类、化学药品的理化性质、饲料的组成和环境因素。化学药品的大量使用对水环境及水产品的影响不可忽视。

海水养殖污染与生态修复策略.pdf

海水养殖是指利用天然海水进行鱼、虾、贝、藻等经济海产品的养殖活动。海水养殖根据养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网箱养殖、池塘养殖、筏式养殖、吊笼养殖和底播养殖等。随着海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近海渔业资源的衰竭,海水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海水养殖已成为获取海产品的重要方式。海水养殖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饵料及治疗性药物以促进鱼类等快速成长。由于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生态效率低下,这些输入的物质和能量无法被充分地循环利用,给养殖海域生态环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海水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主要有营养盐、有机质、重金属及抗生素等药物。这些污染物质主要通过残饵、排泄物、化学药物等形式排入养殖海域中。有研究表明,海水养殖污染不仅降低了养殖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还威胁着养殖生物质量与食用安全。海水养殖已是我国近岸海域重要污染源之一,并成为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开展养殖海域生态修复,科学、合理、有效地治理海水养殖污染已迫在眉睫。 1海水养殖污染物类型及生态影响 1.1有机质及营养盐污染。海水养殖中产生的有机质污染与营养盐污染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且在需要大量投饵的网箱养殖、池塘鱼虾养殖中较为常见。在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中,渔民通常采取提高投饵率的方式来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鱼类等养殖生物仅摄食部分饵料,导致大量未能有效利用的残饵和鱼类粪便等有机质在养殖区沉积物中大量累积,使养殖海域悬浮颗粒物的沉降通量显著增加,海域底质环境发生改变,海水水质质量下降。研究发现,每养殖1t鱼,将向海洋中输入9104.57kg的悬浮固体、843.20kg的颗粒有机物、235.40kg生化需氧量、36.41kg氨氮、4.95kg亚硝态氮、6.73kg硝态氮、2.57kg正磷酸盐磷[3]。这些悬浮颗粒物和营养盐的输入直接导致了网箱养殖区沉积物及水体中有机质和营养盐含量的快速升高。有研究发现,海水网箱养殖区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区,超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约90.9%[4]。蒋增杰等[5]进一步对养殖区有机质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发现网箱养殖区养殖源有机质平均比例为56.88%,其中,网箱正下方比例可高达87.88%。Yokoyama等[6]研究则发现,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养殖源有机质的比例为40.7%,其中残饵为28.8%,鱼类粪便为11.9%。可见,海水网箱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质输入对养殖底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有机污染。由于潮流影响以及野生鱼类觅食扰动,网箱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质还容易被带到周边海域,影响周边海域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其扩散范围可达300~500m[5-6]。这些网箱养殖源有机质的输入不仅会改变养殖海域水体化学因子的垂直分布特征,其在降解过程中还将持续释放溶解性有机质、氮、磷等化合物,导致养殖海域周边水体有机负荷增加,加速养殖海域富营养化[7-9]。有机质降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将使养殖底质环境长时间处于厌氧还原状态,滋生有害病原体,引起硫化物含量升高,对海洋生物生长、繁殖产生影响。由于有机质的降解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导致养殖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累积性和滞后性,也使得当外源营养盐输入得到控制时,由于养殖海域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释放大量氮、磷等元素,使水质在较长时期内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出现渔场老化现象[10-11]。此外,还有研究指出,高密度的海水养殖源有机质和营养盐输入为海洋赤潮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是部分海域赤潮发生的诱因[12]。1.2重金属污染。我国海水养殖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Liang等[13]调查了珠江三角洲6个海水养殖区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发现养殖区的Cu、Zn、Cr、Pb含量显著高于非养殖区。韩现芹等[14]调查了天津汉沽海水养殖区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发现超标重金属以Zn、Cu、Ni为主,分别超出三类、二类和一类海水水质标准。Wu等[15]则调查了漳江口蛤、螃蟹、对虾等池塘养殖对周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现池塘养殖尾水的排放明显提高了周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Cu、Cr、Cd、Pb等重金属的含量,增加了周边海洋生态系统的重金属污染风险指数。海水养殖过程中随饲料添加、有机肥使用和药剂投放等输入的重金属元素是导致海水养殖环境重金属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渔用配合饲料只对无机砷、Pb、Hg、Cd及Cr提出了安全限量要求,而未对Cu、Zn等动物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作出限量要求,因此造成了这些重金属元素随饲料过量的输入到海水养殖环境中[16]。梁炽琼等[17]研究发现,我国水产配合饲料生产中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多数重金属指标未能符合相关标准限量要求。在池塘养殖中以畜禽粪尿为主的有机肥投放也是重金属的重要输入源。猪粪有机肥中Cu、Zn含量最高可分别达到 1742.1mg/kg和2286.8mg/kg[18]。在池塘养殖过程中,有些养殖户还会使用含Cu和 As的化合物对养殖品种进行消毒,造成重金属元素在水体及池塘底质环境中累积,并会随养殖尾水排放到周边海域中[19]。过量的重金属输入对海洋生物具有毒害作用,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甚至引起死亡[20]。由于重金属不可降解,海洋生物摄取的重金属将在食物链中传递,并层层富集,最终将对食用海产品的人群身体健康产生威胁[21]。此外,输入养殖海域的重金属元素还会在生物地球化学的作用下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毒性更大的污染物质,例如甲基汞等,对水产品食用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1.3抗生素污染。海水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抗生素污染主要来源于饲料添加剂、鱼类粪便以及药物直接投放[22]。抗生素在海水养殖中主要用于疾病防治和促进养殖动物生长。由于缺乏指导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我国海水养殖中普遍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按其作用机理、化学结构和活性普,常用抗生素可以分为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和多肽类[23]。李云莉[24]调查了我国沿海11个养殖水域沉积物的抗生素污染现状,包括鱼、虾、蟹、贝、刺参等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