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

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
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

稻曲病是一种黄曲霉菌不能食用

温謦提醒:稻曲病是一种黄曲霉菌不能食用 发布单位:沙头镇发布时间:2009-11-6 18:46:19 来源:沙头镇作者: 目前,正是晚稻收获季节,笔者下村看到大部稻谷有稻曲病,学名叫水稻稻曲病,稻曲病俗称谷曲、天曲,农民朋友认为水稻谷曲是丰收的象征。 近几年稻曲病呈上升趋势,稻曲病是一种黄曲霉菌感染的一种真菌病害,黄曲霉菌可分泌出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毒素,可导致细胞基因突变,是一种致癌物因此应当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稻曲病俗称谷黄、谷曲、天曲。稻曲病不仅影响产量,且因病菌含对人、畜、禽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用混有%以上病谷喂猪后,肉猪生长、增重速率下降;母猪产死胎,畸形胎,仔猪成活降低。对人的健康也有不良影响。

稻曲病病菌毒素致病色素对人类健康和畜禽生产造成危害。稻曲病菌可产生对人畜有害的毒素,通过稻米、饲料等农产品,直接进入食物链,造成淀粉类食品,动物性食品与肉蛋奶等连锁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自然环境污染。随着感病稻谷的收割、晾晒、加工,致使稻曲病菌扩散漫延,进入空气、水域和土壤,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也为下年稻曲病的大发生流行,提供了病原菌。 那么,怎样吃米才安全有益呢首先,要将稻谷中呈黄绿色的谷曲剔除,然后加工大米,在食用时用水反复冲洗干净煮饭才能食之。黄曲霉菌毒素有水溶性,即使加温到200℃,也不能破坏黄曲霉菌毒素。而经过漂洗、冲洗,稻米所污染的黄曲霉菌毒素基本上能溶到水里去,从这一点来讲,吃煮熟的米饭相对来说较为安全。 据介绍,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霉菌代谢产生的生物毒素,其毒性非常强,是砒霜的68倍、敌敌畏的100倍,被证明对人和动物肝、肾脏有很大危害。人类摄入被该毒素污染食品可诱发原发性肝癌、胃癌、肺癌等,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牲畜摄入被污染饲料可引起病理学变化,降低生长率和抗病能力,导致死亡率上升。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黄曲霉毒素后,引发肝癌的几率是一般人的60倍。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一)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 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 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 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 霉素、农抗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炭疽福美、杀毒矾、霜脲锰锌、甲霜灵• 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 克菌丹等。 (二)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 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人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等。 (三)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 1、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浸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如多菌灵、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杀毒矾、拌种双等。 2、非内吸性杀菌剂指药剂不能被植物内吸并传导、存留。目前,大多数品种都是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此类药剂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比较经济,但大多数只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防治深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如硫酸锌、硫酸铜、多果定、百菌清、绿乳铜、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硫合剂、草木灰、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此外,杀菌剂还可根据使用方法分类,如种子处理剂、土壤消毒剂、喷洒剂等。

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有几种

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有几种? 一、稻曲病症状及危害 稻曲病又叫稻伪黑穗病、稻绿黑穗病、稻谷花病、稻青粉病,俗称丰产病、丰收果,为真菌病害,在世界水稻产区均有分布发生,一般发病率为3%~5%,严重的达30%以上,减产可达20%~30%。 稻曲病主要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染病,病菌主要危害稻穗上部分谷粒。发病的谷粒先在颖壳的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的病菌孢子代替米粒,一般一穗有一粒至数粒受害,也有多到十几粒,甚至数十粉的。起初“稻曲”很小,以后撑开内外颖自合缝处外露,将整个花器包裹起来,表面光滑,外被薄膜,逐渐向两侧膨大,或呈稍扁平的球形。薄膜随“稻曲”的长大而破裂,颜色由橙黄色转为黄绿色,最后成墨绿色,外壳龟裂。最外面被覆盖着一层墨绿色的粉状物,即病菌的厚垣孢子,带黏性,不易随风飞散。 二、稻曲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稻曲病病菌以厚垣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和落入田间越冬,也可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第二年菌核萌发产生子座,形成子囊壳,产生子囊孢子,成为主要的初侵染源。厚垣孢子产生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开花时萌发,菌丝侵入子房和柱头,并深入胚乳中迅速生长形成孢子座,造成谷粒发病。 稻曲病病菌在气温24~32℃时发育良好,以26~28℃时为最适温,低于12℃或高于35℃时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和被抑制。菌核萌发产生子实体的最适温度为26~28℃。 1、一般抽穗晚、梗粒数多、抽穗慢、抽穗期长的水稻品种,稻曲病发病重。

2、水稻在抽穗扬花时遇多雨、低温,特别是连阴雨天气,稻曲病发生重。 3、水稻偏施氮肥,穗肥用量过多,田间郁蔽严重,通风透光差,相对湿度高,发病重。淹水、串灌、漫灌是导致稻曲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三、稻曲病防治方法 1、水稻种子在播前晒种1~2天,再用清水浸泡24小时,然后用硫酸铜200倍液,或福尔马林50倍液,或3%~5%生石灰水浸种3~5小时,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4小时。药液要淹没种子,浸种时不能搅动。 2、选种高产、抗病水稻品种种植,同时在田间发现病穗,应随时摘除病粒,必要时剪除整个病穗。 3、水稻合理密植,适时移栽。施足基肥,增施农家肥,少施氮肥,配施磷、钾肥,慎用穗肥。 4、根据预测预报,水稻孕穗至破口期多雨,有利于发平邮,对密穗型品种及易感病品种、或上年发病严重地块、或后期生长嫩绿田块,在破口前5~7天进行药剂防治。如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在齐穗期再施药一次。可用药剂: 1、5%井风霉素水剂100~150mL/亩,10%井风霉素粉剂50g/亩,20%井风霉素粉剂25g/亩,兑水75~100kg,在水稻孕穗至始穗期喷施。 2、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100g/亩,兑水75~100kg喷雾,可兼治黑粉病。 3、20%瘟曲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保穗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以上药剂均在水稻抽穗前7~10天使用,如破口期施用易发生药害。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代森锌 1.作用特点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一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抱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制剂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天再喷一次。 4 ?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 安全保护。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代森锰锌(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 1 ?作用特点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黄 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 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70 %、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 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 ?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②高温季节,中午避免用药。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 ?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2. 制剂50 %、70%可湿性粉剂。 3 ?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 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0.3%?0. 4% 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4 ?注意事项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 单独使用。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③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七种农药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比较

七种农药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比较 摘要:用生产上常用的防治稻曲病农药井冈霉素(2种)?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己唑醇?稻瘟灵?蜡质芽孢杆菌进行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种农药在厂家推荐用量下,防治效果为81.01%~86.48%,防治效果最高的是1 000亿个活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WP 660 g/hm2处理, 但与430 g/L戊唑醇FW 150 g/hm2?20%井冈霉素WP 750 g/hm2?430g/L己唑醇FW 261.6 g/hm2?40%稻瘟灵EC 1 407.5 g/hm2?25亿CFU/g 蜡质芽孢杆菌WP 660 g/hm2处理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只与5%井冈霉素AS 1 800 g/hm2处理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但所有处理间无极显著差异?因此,生产上可从用药量?用药成本?药品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灵活选择常用的防治水稻稻曲病农药? 关键词:稻曲病;农药;防治效果 Effects Comparison of Seven Kinds of Pesticide for Control of Rice False Smut Abstract: 7 pesticides oftenly-used in rice production, such as jinggangmycin(2 kinds), tebuconazole, Bacillus subtilis?hexaconazola?isoprothiolane and B. cereus, were selected to compare their effects of controlling rice false sm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s of these pesticides ranged from 81.01% to 86.48% at recommendatory dosage. The 1×1011 CFU/g B. subtilis WP had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which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430g/L tebuconazole FW,20% jinggangmycin WP, 430g/L hexaconazole FW, 40% isoprothiolane EC and 2.5×1011 CFU/g B. cereus WP, bu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e 5% jinggangmycin AS. Therefore, the selection of pesticide for rice false smut controlling could be decided by the factors such as dosage of pesticide, cost, price and so on. Key words: rice false smut; pesticide; control efficiency 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属子囊菌纲麦角菌科真菌,可使水稻发生稻曲病?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1],发生范围较广泛,是世界性水稻真菌病害,已经发生于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的水稻种植区,包括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印尼?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埃及?孟加拉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2],其中以中国?日本?菲律宾发生比较严重[3]?该病只发生于水稻穗部,为害部分谷粒[4]?受害谷粒内菌丝块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孢子座,后孢子座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孢子座初期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厚垣孢子?有些谷粒两侧生出黑色扁平菌核,遇风吹雨打易脱

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

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 摘要: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病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Tak.)引起的水稻穗部真菌病害。稻曲病病原菌次生代谢产生稻曲病病原菌毒素(Ustiloxins),该毒素是一类具有阻断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环肽毒素,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对人畜和植物有毒害作用,也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对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理化性质、毒性特点、获取方式、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初步展望了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稻曲病病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稻曲病病原菌毒素;提取和纯化;检测;人工合成 Research Progress on Ustilaginoidea virens Abstract:Rice false smut is a common rice fungous disease caused by Ustilagionidea virens. As secondary metabolism of U. virens,ustiloxins are cyclopepetide mycotoxins,and exhibit phytotoxic and mycotoxic effects through their potent microtubule disassembly and inhibition of mitosis. Ustiloxins also pos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s the antitumor agents. The chemistry,obtaining manners,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detection and artificial synthesis of ustiloxins were reviewed briefly,and the developing trends were also proposed. Key words: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Tak.;ustiloxins;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detection;artificial synthesis 水稻稻曲病是一种世界性水稻真菌病害[1],主要病症为水稻穗部产生稻曲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水稻品种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和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以及杂交水稻的问世等因素,稻曲病的发生及危害呈加重趋势,已成为中国及世界上许多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1933~1937年,Yabuta等首先从稻曲球的乙醚提取物分离到一种色素,称之为Ustilaginoidins。中国植物病理学家学家朱凤美在20世纪50年代指出稻曲病含一类C9H6O7的有毒色素。邓根生[2]经研究发现此毒素是一种生物碱。到现在为止,已经发现稻曲病病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Tak.)的次生代谢产物有两类,第一类为绿核菌素(Ustilaginoidins),属于萘并吡喃酮类,为脂溶性有色物质;另一类为稻曲病病原菌毒素(Ustiloxins),又称黑粉菌素,属于环肽类,为水溶性无色物质。学者们普遍认为稻曲病病原菌毒素是由稻曲病病原菌厚垣孢子产生的。这两类次生代谢产物均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稻曲病病原菌毒素一方面对植物和人畜产生毒性,与稻谷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可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下面对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理化性质、毒性、获取方式、检测手段、人工合成以及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1 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理化性质 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从稻曲球中分离到6种毒素,分别是Ustiloxin A,Ustiloxin B,Ustiloxin C,Ustiloxin D,Ustiloxin E,Ustiloxin F,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因Ustiloxin E较为罕见,分离量太少而无法做试验,目前其结构式和分子式尚不清楚[3]。稻曲病病原菌毒素最具代表性、含量最多的是Ustiloxin A,分子式为C28H43N5O12S,精确质量数为673.262 9,为无色针晶、高极性和不挥发的化合物,茚三酮反应呈紫色,最大吸收波长为207、249和287 nm,在正离子

常见杀菌剂特性总结

常见杀菌剂特性总结 代森锌 广谱;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 较短;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 病害; 代森锰锌 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高温避免用药;雨后不必补喷; 甲基硫菌灵 广谱;保护和治疗;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灌根,防治枯萎病;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 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甘薯、桃;水稻于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喷雾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等; 油菜在盛花期喷雾可防治菌核病;大豆结荚期喷雾防治灰斑病; 百菌清 广谱;具预防作用,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易受雨水冲刷,残效期长;番茄、蘑菇、草莓、茶树、桃、烟草,对某些苹果、葡萄品种有药害;防洽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及灰霉病在封行前;防治葡萄炭疽病、 白粉病、果腐病在开花后2周开始喷药;防治桃褐腐病、疮痂病在孕蕾 阶段和落花时,祧穿孔病通常在落花时;防治草莓灰霉病、叶枯病、叶 焦病及白粉病通常在开花初期、中期及未期各喷药1次; 甲霜灵 具上下传导,保护和治疗;残效期10~14天;瓜类霜霉菌、疫霉菌 和腐霉菌; 多菌灵 广谱,保护和治疗;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桃、烟草、番茄; 麦类在始花期喷雾防治赤霉病;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喷药可防治纹枯病; 腐霉利 保护和治疗;持效期长,且能阻止病斑发展;叶、根内吸;对葡萄 孢属和核盘菌属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如在高湿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和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具抗性的病原菌有特效;不宜与有 机磷农药混配;在幼苗、弱苗、高温、高湿条件下喷洒,要注意施药浓度,避免药害产生;草莓、桃和樱桃;

水稻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稻曲病多称为“乌米”,又称青粉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名丰收果。近年来,在各地稻区均有发生,因本病原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发生危害不断扩大,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此病虽然对产量影响不大,一般减产5%~10%。但是该病的病原菌含有色毒素,不仅降低稻米品质,而且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 1.症状 稻曲病只发生于穗部,一般在水稻开花至乳熟期发病,主要在水稻抽穗至扬花期感病,危害穗上部分谷粒,少则每穗1~2粒,多则每穗10多粒。初发病的病粒大小、形状与健粒基本相同,病粒色泽稍带黄色,有充实感,不透光,剥开颖壳,可见白色絮状物。病菌孢子多在破口期进入,在颖壳内生长,初时受侵害谷粒颖壳稍张开,露出黄绿色的小型块状突起,后逐渐膨大,将颖壳包裹起来,形成比正常谷粒大3~4倍的菌块。菌块近球形,颜色逐渐变为黄绿或墨绿色,墨绿色菌块表面光滑,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孢子)。 2.传播途径

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由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气温24-32℃病菌发育良好,26-28℃最适,低于12℃或高于36℃不能生长,稻曲病侵染的时期有的学者认为在水稻孕穗至开花期侵染为主,有的认为厚垣孢子萌发侵入幼芽,随植株生长侵入花器为害,造成谷粒发病形成稻曲。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则发病重。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加重病害发生。连作地块发病重。 3.影响因素 3.1栽培管理。栽培管理粗放,密度过大,灌水过深,排水不良,尤其在水稻颖花分泌期至始穗期,稻株生长茂盛,若氮肥施用过多,造成水稻贪青晚熟,剑叶含氮量偏多,会加重病情的发展,病穗病粒也相应增多。 3.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重要因素。稻曲病菌在温度为24~32℃均能发育,以26~28℃最为适宜,34℃以上不能生长。同时,稻曲病菌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均借风雨侵入花器,因此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气候因素以降雨为主。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雨日、雨量偏多,田间湿度大,日照少,一般发病较重。 3.3品种。一般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病重;秆矮、穗大、叶片较宽而角度小,耐肥抗倒伏和适宜密植的品种,易发生稻曲病。此外,颖壳表面粗糙无茸毛的品种发病重。

水稻用药大全

一、水稻版 (一)褐飞虱 1、噻嗪酮。推荐使用剂量:112.5~187.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褐飞虱卵孵高峰至1~2龄若虫期喷雾使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使用注意事项:该药对飞虱成虫无作用,一定要注意用药时期。 2、毒死蜱。推荐使用剂量:低龄若虫期450~600克有效成分/公顷,高龄若虫和成虫为600~72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喷雾使用,对准稻丛基部喷药;其他事项:特大发生时,可加入25%噻嗪酮WP 150~300克/公顷一同使用。 3、氟虫腈。推荐使用剂量:30~37.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注意事项:该药剂对甲壳类虾、蟹及蜜蜂高毒,使用时防止田水污染养殖池塘、河流及喷药污染蜜源植物。其他事项:该药剂对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均有较好地防治效果,几种虫害同时发生时可优先选择。 4、噻虫嗪。推荐使用剂量:7.5~1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 5、异丙威。推荐使用剂量为450~60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 6、吡蚜酮。推荐使用剂量:60~7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喷雾要均匀。其他事项:该药剂的作用机理是成虫和若虫接触药剂后,产生口针阻塞效应,停止取食为害,饥饿致死,所以该药剂作用较慢,持效期长。 7、烯丁虫胺。推荐使用剂量为7.5~1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此产品持效期长,抗性低,而且可杀灭各个虫态。 (二)白背飞虱 1、吡虫啉。推荐使用剂量为15~3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喷雾使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 2、噻嗪酮。推荐使用剂量为112.5~15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白背飞虱卵孵高峰至1~2龄若虫期喷雾使用,喷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对稻丛基部喷药,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使用注意事项:该药对飞虱成虫无杀虫作用,一定要注意用药时期。 3、毒死蜱。推荐使用剂量为360~60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 4、异丙威。推荐使用剂量为450~60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 5、烯丁虫胺。推荐使用剂量为7.5~1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此产品持效期长,抗性低,而且可杀灭各个虫态。 (三)稻纵卷叶螟 1、毒死蜱。推荐使用剂量为600~720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2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 2、氟虫腈。推荐使用剂量为30~37.5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2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注意事项:该药剂对甲壳类虾、蟹及蜜蜂高毒,使用时防止田水污染养殖池塘、河流及喷药污染蜜源植物。

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 Rice False Smut 稻曲病又称假黑穗病、绿黑穗病、青粉病、谷花病、“丰收病”等。我国早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便有指稻曲病菌子实体为“粳谷奴”的记载。该病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及我国各稻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穗发病率为4%~6%,严重达50%以上,粒发病率为0.2%~0.4%,高的可达5%以上。它不仅使秕谷率、青米率、碎米率增加,局部田块减产20%~30%,而且当稻谷中含有0.5%病粒时能引起人畜中毒症状。 症状 仅在水稻开花以后至乳熟期的穗部发生,且主要分布在稻穗的中下部。病菌侵入谷粒后,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破坏病粒内的组织。菌丝块逐渐增大,颖壳合缝处微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的孢子座。孢子座逐渐膨大,最后包裹颖壳,形成比健粒大3~4倍表面光滑的近球形体,黄色并有薄膜包被,随子实体生长,薄膜破裂,转为黄绿或墨绿色粉状物(厚垣孢子),一穗中仅几个或十几个颖壳变为稻曲病粒。病粒中心为菌丝组织密集构成的白色肉质块,其外围因产生厚垣孢子的菌丝成熟度不同,可分为3层:外层最早成熟,呈墨绿色或橄榄色;第二层为橙黄色;第三层为黄色。 此病诊断要点是一穗中仅几粒多者十几粒颖壳变成稻曲病粒,比健粒大3~4倍,黄绿色或墨绿色,状似黑粉病粒。

病原 有性态为Claviceps oryzae-sativae Hashioka ,属子囊菌亚 门麦角菌属;无性态为 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 Takahashi ,异 名为U. oryzae (Patou.) Bref.。厚垣孢子墨绿 色,球形或椭圆形,直 径4~8μm ×4~7μm ,表 面有疣状突起,由菌丝 渐变粗短、原生质浓 缩、胞壁加厚形成。发 芽后产生短小而上细下粗、单生或分枝、有 分隔的菌丝,在其顶端 生几个椭圆形或倒鸭梨形的分生孢子,直径4~5μm ,分生孢子梗粗2.0~2.5μm 。菌核扁平、长椭圆形,初为白色,老熟后变黑色,长可达2~20mm 。通常一病粒内生菌核2~4粒,以2粒着生于病谷两侧包住谷颖为最常见,成熟时容易脱落。第二年落在土中的菌核产生肉质子座数个。子座具有一长约1cm 的柄和一球形或帽状的顶部。子囊壳球形,埋生于子座顶部表层,孔口外露,使子座顶部表面呈疣状突起。子囊长筒形,无色,内并列着生8个无色丝状的子囊孢子。 厚垣孢子在3~4?C 干燥条件下可存活8~14个月,但在28?C 以上高温高湿条件下,2个月便丧失萌发力。厚垣孢子中,黄色的能萌发,黑色的不能萌发。厚垣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2~36?C ,适温25~28?C ,30?C 虽也可部分萌发,但产生分生孢子数很少,40?C 时不能萌发,50?C 时致死;pH 2.77~9.05之间都能萌发,但最适pH 5~7;此外,萌发需要水滴;1%~2%葡萄糖、蔗糖、果糖、甘露糖,麦芽糖、棉籽糖及淘米水也有利于厚垣孢子萌发,并可促进分生孢子的产生,而1%的菊糖、1%的尿素、硫酸铵、氯化钾以及水稻幼苗的根、芽榨出液和根分泌物则抑制孢子萌发;日光、荧光灯和紫外线对萌发无作用。大米粒、大米煎汁、马铃薯煎汁和燕麦培养基及米饭培养基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厚垣孢子的产生,但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菌丝生长减慢,厚垣孢子数减少。菌丝体在pH3.5~8.5时能生长,最适pH6.5~7.5。病菌能产生毒素,即稻曲菌素A 、B 、C 、D 、E 、F ,它们对水稻胚芽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抗水稻的有丝分裂。 发病规律 此病以菌核在地面越冬,第二年7~8月间开始抽生子座,上生子囊壳,其中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厚垣孢子也可在被害的谷粒内及健谷颖壳上越冬,随时可萌发产生分生孢子且可维持6个月的发芽力。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都可借气流传播,侵害花器和幼颖。在北方稻区一年只发生一次,在南方稻区则以早稻上的厚垣孢子为再次侵染源侵染晚稻,或早抽穗的水稻上的厚垣孢子可能成为迟抽穗水稻的侵染源。有人认为马唐属杂草Digitaria marginita L. 是稻曲病菌的中间寄主。病菌在孕穗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则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和果皮,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增殖,并形成孢子座。病粒则在水稻扬花末期至灌浆初期出 图1-4水稻稻曲病菌 1.菌核萌发出子座 2.子座顶部纵剖面 3.子座内的子囊壳纵剖面; 4.子囊及子囊孢子 5.厚垣孢子及其着生在菌丝上的状态 6.厚垣孢子的萌发(引自浙江农业大学编《农业植物病理学》)

绿化苗木常用杀菌剂和杀虫剂

常用杀菌剂和杀虫剂 (一)杀菌剂 1.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花木表面保护性杀菌剂。 它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杀菌力强,药效范围广,作用持久。 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的。 配好的波尔多液,是一种天蓝色的胶状悬液,杀菌主要成分是碱式硫酸铜。波尔多液刚配好时悬浮性好,也具一定的稳定性,但搁置久后,悬浮的胶粒就会互相聚合沉淀,最终形成结晶。 该药液要现配现用,不宜贮存。 由于波尔多液呈碱性,与其他农药混用时应注意该特性,配制时忌用金属容器,否则易产生腐蚀作用。 波尔多液的配制: 根据硫酸铜和石灰的比例,将波尔多液分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倍量式1:2、多量式1:(3~5)和少量式1;(0.25~0.4)等类别。 波尔多液倍数,则是以硫酸铜与水之比例,例如160倍的波尔多液,即表示在160份水中有1份硫酸铜。实践中常两者结合,表示配合的比例。如等量式波尔多液100倍液,其配合比例为硫酸铜:石灰:水=1:1:100。 通常使用下列三种波尔多液,其原料配合量为: ①硫酸铜1公斤+生石灰1公斤+水100公斤,也就是1%等量式波尔

多液。 ②硫酸铜0.5公斤+生石灰1公斤+水100公斤,这便是0.5%倍量式波尔多液。 ③硫酸铜0.5公斤+生石灰0.5公斤+水100公斤,即0.5%等量式波尔多液。各种花木对波尔多液中铜离子敏感程度不一。 桃、梅、李、柿最敏感,故在生长期,对桃树不使用波尔多液; 樱桃、葡萄、柑桔对铜离子不敏感,但葡萄对石灰较敏感,通常要用石灰少量式的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有几种,其中两液法、稀铜浓石灰乳法较好。两液法是将硫酸铜和生石灰分别溶化于等量的水中,同时将两液倒人第三个容器中,边倒边搅均匀即成。 在配制杀菌剂时,此法常用,但需要三个容器,操作比较费事。 而稀铜浓石灰法,即用多量的水溶硫酸铜,用少量水溶石灰,配成稀铜浓石灰乳,然后将稀硫酸铜液均匀倒入浓石灰乳中,边倒边搅即成。波尔多液的防病作用,是铜离子对病菌的毒杀作用。 波尔多液喷洒在花木表面上,能形成水溶性很低的一层薄膜,它受到植物分泌物、空气中二氧化碳及病菌孢子萌发时分泌出来的有机酸作用,游离出铜离子。 当铜离子进入菌体后,使细胞原生质凝固变性,造成病菌死亡,达到防病的效果。 2.石灰硫磺合剂 石灰硫磺合剂简称石硫合剂,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是一种重要的药剂,

杀菌剂 30种常用杀菌剂

三十种常用杀菌剂 通用名称有效成分商品名称作用机理防治对象氢氧化铜波 尔多液(Copper hydroxide) 氢氧化铜 可杀得101、冠 菌铜、杀菌得、 冠菌清、猛杀 得、瑞扑、真菌 克 主要靠铜离子,铜离子被萌发的孢子 吸收,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以杀 死孢子细胞,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但 此作用仅限于阻止孢子萌发,也即仅 有保护作用。 细菌性病害,适用于瓜类的叶 斑病、早(晚)疫病、霜霉病、 炭疽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以保护作用为主。 代森锰锌(Mancozeb)代森锰锌 大生M45、大生 富、喷克、新万 生、山德生、丰 收、大胜 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主要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 病、褐斑病等。 三乙膦酸铝 乙磷铝Fosety-Aluminiu m 三-(乙基磷 酸)铝 疫霉灵、乙磷 铝、疫霜灵 抑制病原真菌的孢子的萌发或阻止孢 子和菌丝体的生长。 主要防治黄瓜和白菜霜霉病、 水稻纹枯和稻瘟病、棉花疫 病、烟草黑胫病、橡胶割面条 溃疡病、胡椒病 甲霜灵·锰锌metalaxyl+m ancozeb [D,L-N-(2,6- 二甲基苯 基)-N-(2甲氧 基乙酰)丙氨 酸甲酯] 瑞毒霉.锰锌、 蕾多米尔.锰 锌、 甲霜灵主要是抑制了对a-鹅膏蕈碱 不敏感的RNA聚合酶A,从而阻碍了 rRNA前体的转录,具体胡抵制机理尚 不清楚。代森锰锌主要是抑制菌体内 丙酮酸的氧化。 对霜霉菌、疫霉菌和腐霉菌所 致的病害均有效 氟吗啉flumorph 4-[3-(3,4-二甲 基苯基)-3-(4- 氟苯基)丙烯 酰]吗啉 灭克 有关氟吗啉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不 清楚。Kuhn等根据其杀菌谱、杀菌活 性及形态学方面的研究结果推测其主 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细胞壁物质的 合成或组装。 防治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霜 霉病及晚疫病等病害.。 霜霉威Propamocarb 3-(二甲基 氨基)丙基 氨基甲酸丙 酯 普力克、霜霉威 盐酸盐、丙酰胺 可抑制病菌细胞膜的形成,抑制菌丝 生长和孢子萌发,减少孢子囊形成和 游动孢子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 目的。 防治蔬菜、果树的霜霉病、疫 病、猝倒病(腐霉和疫霉)有 优异的效果(对霜霉病、晚疫 病特效)藻状菌引起的病害。 重点卵菌门 烯酰吗啉· 锰锌Mancozeb+ Dimethomorph, W.P. 4-[3-(4-氯苯 基)-3-(3,4-二 甲氧基苯氧 基)丙烯酰]吗 啉和代森锰锌 安克-锰锌 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而起作用,只 有Z型异构体有活性,但是,由于在光 照下两异构体间可迅速相互转变,因 此Z型异构体在应用屯E型异构体是 一样的, 用于防治霜霉病、疫病、灰霉 病等病害 氟吡菌胺· 霜霉威Fluopicolide+ Propamocarb 氟吡菌胺和 3-(二甲基 氨基)丙基 氨基甲酸丙 酯 银法利 主要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特点特 异性蛋白而表现杀菌活性,具有独特 的“薄层穿透力”,可加强药剂的横向 传导性及纵向输送力,对病原菌的各 主要形态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另一 单剂霜霉威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菌 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胞膜成 分的磷脂和脂肪酸的生化合成,抑制 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孢子萌发, 具有局部内吸作用 主要防治霜霉病、疫病、晚疫 病、猝倒病等常见卵菌纲病害 霜脲氰·锰锌Cymoxanil+M ancozeb 1-(2-氰基-2- 甲氧基亚胺 基)-3-乙基脲 和代森锰锌 克霜、霜霸、 克露、妥冻 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线粒体的电子转 移使氧化磷酸化的作用停止,使病原 菌细胞丧失能量来源而死亡 对疫霉、壳二孢属、尾孢属等 真菌性病害如疫霉病、霜霉病 均特效。 多菌灵Carbendazim 苯并咪唑-2- 氨基甲酸丙酯 苯并咪唑44号、 棉萎灵、贝芬 替、保卫田、枯 萎立克、 干扰真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 成,从而细胞分裂 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 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 病等多种病

稻曲病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稻曲病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稻曲病又名绿穗病、谷花病、开花米,在我国及日本又称其为“丰收病”。稻曲病不仅影响产量,且因病菌含对人、畜、禽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C9H6O7。用混有0.5%以上的病谷喂猪后,肉猪生长,增重速率下降;母猪产死胎,畸形胎、仔猪成活降低。对人的健康也有不良影响。 1、稻曲病的危害症状稻曲病在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只为害谷粒。每穗上的病谷少则1-2粒,多的可达40-50粒。病菌在颖壳内生长,初时受侵害谷粒颖壳稍张开,露出黄绿色的小型块状突起,后逐渐膨大,包裹全颖,渐变为绿色后龟裂,散布出黑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厚垣孢子粉状,略带粘性,不易飞散,但可借气流传播,在水稻子开花时侵染花器和幼颖。 2、稻曲病的损失稻曲病使稻谷千粒重、产量下降、秕谷、碎米增加,出米率、品质降低。此病引起结实率、千粒重下降。穗重损失与病粒数呈正相关;一般产量损失约5%,重的更多。 3、稻曲病发病过程病菌以菌核和附在种子上在厚垣孢子过冬。菌核在第二年7-8月发育而产生大量子囊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源。稻曲病从开花经7-14天,从内、外颖缝合处现淡绿白色小菌块、渐大,后为带绿黄色扁球形菌块,膨大、破裂散出橙黄色厚垣孢子粉,病粒成熟为暗绿或墨绿色,病粒出现至成熟,经约40天。 4、影响稻曲病发病的因素稻曲病发病率及程度与水稻品种抗性、施肥,特别是氮素,抽穗早迟,及气候密切相关。抽穗期阴雨日多、量大,日照弱而短,荫蔽大,露水多、雾大氮肥偏重、迟施、病重。 寄主稻曲病自然寄主有:水稻、陆稻、野生稻、玉米、马唐等。 品种不同品种,同品种不同播期发病有差异;杂交稻重于常规稻,粳稻重于籼稻,晚稻重于中稻,中稻重于早稻。 气候孕穗期低温、多雨、日照少,出穗后温高,湿大,发病多且重。病菌在24℃-32℃时发育良好,以26℃-28℃最适宜。湿度高利于病害发生,尤以抽穗扬花期阴雨日多为甚。 稻曲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水稻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选用抗病良种为防治稻曲病经济有效的措施。发病的稻田在水稻收割后要深翻,以便将菌核埋入土中。水稻播种前注意清除病残体及田间的病源物。合理施肥,氮、磷、钾要配合使用,不要偏施氮肥。 2、药剂防治用药适期在水稻孕穗后期(即水稻破口前5天左右)。如需防治第二次,则在水稻破口期(水稻破口50%左右)施药。齐穗期防治效果较差。 (1)每亩用20%井冈霉素37.5克,或50%井冈霉素500倍液防治。 (2)每亩用10%可杀得100克。按规定使用,以免产生药害。 (3)50%DT可湿性粉剂(又称琥胶酸酮),每亩100-150克。 (4)每亩用20%粉锈宁(又名三唑酮)乳油75毫升。 (5)每亩用10%胶氨酮(又名CI-311)粉剂120克对水喷雾。 (6)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对水喷雾。 (7)每亩用60克硫酸酮对水喷雾。有时叶面有轻微药害出现。应在孕穗末期使用,禁止在始穗后施用,不要随意提高使用浓度,以免发生药害。 (8)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石灰250克,硫酸酮125克,水50公斤)于始穗前10天(孕穗末期喷治,效果较好,比硫酸酮安全。但如果配制时不按规定要求或擅自提高浓度,也会发生药害。

水稻生产植保新技术介绍

水稻水稻生产植保新技术 1.水稻病虫害近年来的变化 水稻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全省种植达2700多万亩。近年来,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病虫害种类增加,对生产造成很大威胁。水稻育苗问题较多,严重影响秧苗素质;多年以来,品种单一,缺少抗病品,使稻瘟病、叶鞘腐败病等穗部病害每年都有发生,水稻细菌性病害逐年加重,多次喷药防治效果不佳,水稻病害已成为影响产量的重大问题,必须更新防治技术。 1.1.1旱育苗床病害防治 立枯病主要有镰孢菌属(尖孢镰孢菌、禾谷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腐镰孢菌、串珠镰孢菌),立枯丝核菌,腐霉菌;青枯病;恶苗病(串珠镰孢菌)。采取以下综合防治: 1.1.2旱育苗床健身防病培育壮秧: 采取生物肥或常规施肥+调酸培育健壮秧苗新技术,不但防治各种病害,对移栽后缓苗也十分有利。 1.1.3水稻旱育苗床施化肥 置床:每100平方米施尿素2千克、磷酸二铵5千克、硫酸钾2.5千克。 床土:每100平方米施磷酸二铵1千克、硫酸钾1千克。 1.1.4调酸 ①置床调酸:98%硫酸3升+300升水混合后浇100平方米,使置床土壤pH值达到4.5~ 5.5之间。

②床土调酸:为什么要自己调酸?自己调酸不会发生在市场购买含调节剂药剂所造成不可挽回的药害。 调酸方法:首先用pH试纸检验土壤pH值,每100平方米用硫酸(98%)9升+水30升混合,配成25%稀硫酸,分层浇洒在已筛好的500公斤床土上,闷24小时,充分混拌6~8次,配成酸化土小样,再与2000公斤床土拌匀,大约可使土壤pH值下降1~1.5,用试纸再测试,如果土壤pH值偏仍然偏高,可按此比例增加硫酸用量进行调酸,调酸后用pH值试纸检验,使土壤pH 值达到4.5~5.5为止。 特别警告!!!硫酸与水混配时,千万不要把水往浓硫酸中到,正确方法是用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因为水突然到入浓硫酸中会剧烈膨胀,飞溅出来伤人。硫酸瓶和配制的液体放在安全处,防止伤害儿童。 1.1.5种子浸种消毒处理: 农药市场销售的品种较多,许老品种多已过时,要选用安全的、杀菌效果好的,如以下几种: ①100千克种子用25%咪鲜胺(施保克、使百克)25毫升浸种+0.13%康凯20克浸 种。 ②种衣剂拌种 ※ 2.5%适乐时200毫升+36%金阿普隆20毫升/100千克稻种拌种+丰业生物有机肥 13千克/100m2 ※ 1.1.6苗床消毒: 除了调整床土酸碱度、培育壮苗减轻发病外,要选择效果好的药剂进行床土处理,在发病前施药,防治立枯病和青枯病效果好。 ①生物农药2%菌克毒克水剂,在水稻1叶1心期,每20平方米用250毫升加水50升喷洒。 ② 30%土菌消(或恶霉灵)每100平方米用3~4毫升喷洒。 ③ 3%育苗灵(育苗青)每100平方米用15~20毫升喷洒。 ④ 30%瑞苗清每平方米3毫升加3升水浇苗床。 1.2.1水稻本田病害防治: 水稻本田病害种类较多,常发生的有稻瘟病、胡麻斑病、纹枯病、稻秆腐菌核病、鞘腐病(病原为禾谷镰刀菌变种、禾谷镰刀菌、其次是串珠镰刀菌,还有链格孢菌、芽枝霉菌、德氏霉菌)、褐变穗(多种病原引起的谷粒变褐)、恶苗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细菌性褐斑病、病毒病、赤枯病等。其中稻瘟病、胡麻斑病、鞘腐病、纹枯病为主要病害,稻瘟病又以穗颈瘟为重。近几年细菌性病害有上升趋势,应当加以防治。 1.2.2稻瘟病防治: 在选用抗病品种、栽培措施和控制施肥减轻病害的同时,要选用效果好的杀菌剂和诱抗剂,一种药剂防治多种病害,或几种药剂混施防治多种病害。 全国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已有几百种,经过药效进一步试验,三环唑自上世纪80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