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观恰同学少年

本剧是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一代人的生活,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优秀教师形象。这群人在那个时代应该是最时尚的,最先进的,最现代的。他们追求真理,追求信念,现在任何青春偶像在他们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其实,它讲的是青年时代毛泽东的经历。本应该跟以前的那些“红色经典”一样的,但是,它又确实不一样,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它将毛泽东这个伟人还原为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毛泽东也曾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是在求学过程中逐步探寻理想,成为一个有伟大抱负的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是出自梁启超梁任公先生的一段诗,在剧中这段诗也是给予了毛泽东很大的启发的。同时这首诗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览当今中日之钓鱼岛事件,无不看出中国的软弱,就连一个战败的岛国也敢与我泱泱大国做对。身为当今学子更应刻苦学习,争做社会之栋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修学储能”,这是本剧中的一个片段,是杨昌济先生私下给与毛泽东一人上的第一节课时提出的一个学习目标。杨昌济告诉润之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年轻人走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孔子曰: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也就是说一个人,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则必无法约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之力。反过来,如果光注重书本学问,而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那么知识也就成了死知识,学问也就成了伪学问,其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所以修学储能,必须平衡发展。是我们在求学路上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的方面。

“大风怎么了?大雨又怎么了?古人云: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的确,在那个大雨的夜晚,在爱晚亭,当毛泽东说出:“趁着这满山夜色归你我所独享,烈风骤雨中,凌其绝顶,一览众山,岂不快哉?”蔡和森说:“风,浴我之体;雨,浴我之身;烈风骤雨,浴我之魂!”那种在大雨中沐浴,巍巍岳麓任二人独享的快乐。有谁不想在此夜与其共鸣呢?

“修身乃必先立志,俭朴乃修身之本”,想想当年毛泽东上学的环境与当今相比,他如此艰苦的学习条件,宁可不穿鞋也要买书来看。如此的学习之心,我们无不佩服其对待学习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我们又有谁可以抱怨现在的学习环境,又有谁可以不专心学习。什么是贫困?什么是富有?穿草鞋,打补丁,粗茶淡饭难道就是贫困?穿皮鞋,坐轿子,山珍海味难道这就是富有了吗?就我看来,也许真正的贫困与富有,不在于这些表面上的东西,如今我们不能真切体会到真正的贵贱之分,但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走入社会都要经历都要面对现实与理想的选择。也许到了那时候我们就会真切的体会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