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哲学专业参考书目

科技哲学专业参考书目
科技哲学专业参考书目

哲学基础书目

哲学基本理论,或者元哲学理论方面:

《哲学通论》,孙正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哲学导论》,孙正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哲学导论》,王德峰,复旦大学出版社,?年

马哲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李秀林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肖前等,人民出版社,?年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肖前等,人民出版社,?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杨耕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辛敬良,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疌父主编,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中国哲学智慧》,向世陵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外国哲学:

《西方哲学史》(上下),罗素著,商务印书馆,最新版本(自查)

《西方哲学史》,梯利著,商务印书馆,最新版本(自查)

《西方哲学智慧》,张志伟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哲学》,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年

《西方哲学问题研究》,张志伟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科技哲学专业参考书目

科技哲学导论

陈其荣:《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科学社会学

罗伯特·K·默顿:

《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商务印书馆,2002年

《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科技史:

(英)W·C·丹皮尔:

《科学简史》,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科学哲学

[美]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拉卡托斯著:《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美]劳丹著:《进步及其问题》,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美]保罗·费耶阿本德著:《知识、科学与相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英]罗姆·哈瑞著:《科学哲学导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英]戴维·米勒编:《开放的思想和社会:波普尔思想精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德]汉斯·波塞尔著:《科学:什么是科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沈铭贤,王淼洋著:《科学哲学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刘大椿:《科学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科学与文化

[英]C.P.斯诺著:《两种文化》,三联书店,1994年版

[美]阿伽西著:《科学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杰伊·A·拉宾格尔,哈里·柯林斯主编:《一种文化:关于科学的对话》,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美]索卡尔等著:《“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桑德拉·哈丁著:《科学的文化多元性——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认识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法]让·拉特利尔著:《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德]李凯尔特著:《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德]胡塞尔著:《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论的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安德鲁·罗斯主编:《科学大战》,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年版

肖峰著:《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后现代科学观等

[英]大卫·布鲁著:《知识与社会意象》,东方出版社,2001年

[英]约翰·齐曼:《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英]迈克尔·马尔凯著:《科学与知识社会学》,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英]巴里·巴恩斯著:《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瑟夫·劳斯著:《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美]诺里塔·克瑞杰编:《沙滩上的房子——后现代主义者的科学神化曝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 安德鲁·皮克林著:《实践的冲撞——时间、力量与科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赵万里著:《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技术哲学

肖峰著:《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其他

[德]康德著:《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 [德]海德格尔著:《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专业主要杂志:

《自然辩证法通讯》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

《哲学动态》

《世界哲学》

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

哲学和科学关系

【作者简介】李醒民,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文化研究。 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其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归起来,不外乎两种看法:无关或有关。在谈到现代哲学对科学的反映时,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第一种态度的表现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把哲学的所有课题让与其他科学,而哲学尚可保留有关自身的历史知识,也就是退缩到哲学史上;其二是把哲学的论点尽量变得合乎科学,成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基础的学问,如数理逻辑等。第二种态度与第一种相反。他们认为哲学自有其他天地,和科学无关。 基伯格持有无关的见解:“哲学是人文学科之一,科学就是科学……我们在这里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它们的居民罕见能够完全相互交流。人文学科聚焦于人的成果、历史、观念的游戏;科学聚焦于世界、事实、新的和切实的知识积累。” 蔡元培却不作如是观。他论及科学、哲学、文学三者的关系时说:“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懂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而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科学,即最超然之玄学,亦不能与科学全无关。”[3] 科学(Science)即指其本来的含义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哲学(Philosophy)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谓的哲学。 一、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不同之处 王星拱:(1)哲学与科学之范围不同而其方法亦不同:哲学是研究本体的,科学是研究现象的;哲学是研究知识的,科学是研究事实的;哲学是研究形式的,科学是研究实质的。由此言之,研究科学须用经验,研究哲学须用理性。唯其要用经验,所以要在观察试验上做工夫。唯其要用理性,所以注重纯粹的推论。(2)哲学与科学之范围相同而其方法不同:哲学在前而科学在后,即先有哲学做急先锋,探险于未知之疆域,然后有科学一步一步地切实布置起来;科学在前而哲学在后,即它俩也是以全世界为领土,但是科学先从局部方面详细考察,把局部研究所得的结果,聚在一处,于是哲学集其大成,组织一个系统起来,安置于一个普遍的原理之下;哲学是全部的,科学是局部的,即哲学立原理以统事实,科学就事实以求原理。他进而表明:“哲学是偏重理论的,科学是偏重事实的;哲学是偏重思想的,科学是偏重试验的;哲学家多用脑,科学家多用手。”[4 王平陵举:(1)哲学以实有的全体性及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具体的、根本的。科学则以实有之部分性及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抽象的、表面的、假定的。(2)哲学的目标,在创造其规范和价值;科学的目标,在说明或运用其法则与事实。(3)哲学的机能,为人格的基本性性质,而科学的机能,则为理知作用。(4)哲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内在的,故哲学为“自我之学”,或“主观之学”;科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外在的,故科学为“非我之学”,或“客观之学”。(5)哲学以解决根本疑问,满足根本要求为职能,科学则以解决实际疑问,满足实用要求为职能。 吴怡指出,哲学和科学的分歧在于:(1)科学追求事物的真相,哲学探索事物的意义和价值。(2)科学考察的对象是局部的对象,哲学的对象是整体的概念。(3)科学重视客观的分析,哲学重视主观的反省。(4)科学把握的是量度,哲学把握的是生命[6]。 二、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相同之处 科学在历史上与哲学关系密切:科学脱胎于哲学母体,而且在17世纪科学革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被称为自然哲学。在词源上,二者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乃至科学本来就是哲学的一部分。

浅析科学技术进步与哲学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浅析科学技术进步与哲学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题目太大,如果要写此题目,可以分四个部分,科技对哲学的促进,科技对哲学的阻碍,哲学对科技的促进,哲学对科技的阻碍等四个方面;如果是想写一个方面的话,比如就写科技对哲 学的积极作用等》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实现了科学技术领域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同时,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又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或是起到促进作用,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同样会阻碍社会的进步,甚至会破坏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哲学;辩证统一 引言: 人类发展繁衍了上千年,科学技术的出现一次又一次的改写了人类的历史,不断推进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进步;科学技术的出现,也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了人们对待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看法,让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跨越,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与哲学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同时也是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的作用,是促进或者阻碍,或是破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哲学观也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正是二者之间关系的精彩之处。 一、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双刃剑”效果 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尽管科学技术不用任何人来标榜其重要的程度,但是正是由领袖人物对其重要性的阐述,更是凸显出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创新力的体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立于世界之林的有力武器,因此,各个国家无一不对科学技术表现出高度的重视。毋庸置疑,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我们生活的进步,以及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这正是科学技术的魅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科学技术对我们带来的危害:早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让很多国家的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或者身患绝症,或是为此付出了生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说英国多年前的雾霾天气,日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讲课要点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课堂讲课内容要点 第一章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一、卡尔纳普的证实原则 生平著作 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是美籍德裔著名数理逻辑学家、哲学家。1910-1914年在弗莱堡大学和耶拿大学学习数学。 一战期间在军队服役,战后回到耶拿大学学习物理和哲学。 1926-1931年在维也纳大学任哲学教授。 1935年移居美国,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61年退休。 主要著作:《世界的逻辑构造》(1928)、《哲学与逻辑句法》(1934)等。 科学划界标准 两类命题 卡尔纳普认为,科学命题有两类:一类是综合命题,另一类是分析命题。 综合命题是对事实有所断定的经验科学命题,能被经验证明真假。例如:“地球围绕太阳转。” 分析命题是对事实无所断定的形式科学的命题,其真假由定义和逻辑形式来决定。例:“单身汉是没有妻子的男人”,“2+3=5”。 划界标准 是否属于分析命题或综合命题是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 科学:属于综合命题或分析命题的命题。 非科学:既非综合命题又非分析命题的命题。例如:“宇宙是无限的。” 真理:综合真理和分析真理。综合真理是被经验证实的综合命题,分析真理是符合逻辑句法的分析命题。 二、波普的证伪主义 生平著作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是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生于奥地利。1928获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定居英国,任伦敦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加入英国籍。 主要著作:《研究的逻辑》(1933),《科学发现的逻辑》(1956),《猜想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等。 波普认为,科学命题不能被经验证实,只能被经验证伪。能够被经验证伪的命题才是科学命题。这就是他的著名的证伪主义。 划界标准:能否被证伪是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标准。 科学命题:能被经验证伪的命题。例:“所有天鹅都是白的。” 非科学命题:不能被证伪的命题。占星家的命题、宗教和哲学上的一些命题都属于这一类命题。 理论是大胆的假设 波普认为,理论仅是一种猜测,它是为解决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大胆的假设。 因此,理论是真实性和虚假性的统一。

中国哲学概论论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论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史的撰写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有导向性作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与中国哲学史的叙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哲学概论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哲学概论论文篇一 论重写中国哲学史 [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史的撰写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有导向性作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与中国哲学史的叙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现有中国哲学史论述的种种不足直接导致了目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因此,必须重写中国哲学史。重写中国哲学史必须从哲学的一般意义和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出发,积极开发中国哲学特有的问题域,阐明它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特别要突出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哲学的意义。就中国传统哲学特征而言,实践哲学远比心性之学更具解释力和现实性。近代中西文化全面而深刻的交流接触使得原教旨主义的中国哲学史根本不可能。在撰写中国哲学史时,利用西方哲学的某些资源不但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即便如此,在使用西方哲学观念解释中国哲学时仍要谨慎,概念不是纯粹的形式。正因为如此,建构中国哲学自己的概念体系是未来中国哲学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内在批判和释义学阐发则是新的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 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内在批判自主性 一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哲学研究现状不满的加深,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也成了研究者持续关注的话题,甚至被某些刊物评为2003年十大热门学术话题。对研究现状的不满导致对其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哲学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与文学、史学等学科不同,中国人是在接触了西方文化后,才知道有“哲学”的。 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本没有“哲学”一词。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哲学家西周的发明,他在他的《百一新论》中首先用“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但同时特别声明:他用它来与东方的儒学相区别。直到1902年中国人才在《新民丛报》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将“哲学”用于中国传统思想。用是用了,却并未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可称为“哲学”的东西吗? 在有些西方人看来,答案是否定的。胡塞尔在他的维也纳演讲中就否认中国有哲学。伽达默尔也认为远东文化中那谜一样的沉思与智慧与西方哲学不是一回事。理由是哲学是希腊人创造的一种非常特殊的东西,有其特殊的形态、内容、概念和问题。中国人自己一开始也这么看。王国维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之一,也是那个时代西方哲学造诣最深的中国人之一。他在《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一文中,根据自己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检讨中国传统,发现在中国“凡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故“我国无纯粹之哲学,其最完备者,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耳。至于周、秦、两宋间之形而上学,不过欲固道德哲学之根柢,其对形而上学非有固有之兴味也。”[1]虽然王国维在这里并未直接否定中国传统有哲学,但从整篇文章的上下文来细细玩味,不难发现他至少是在暗示中国并无严格意义的哲学。 然而,当时日渐高涨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不会允许承认这种重要的文化阙失。“国粹”派健将刘师培在其“中国哲学起源考”中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中国的思想传统叫做“哲学”,认为中国古人的哲学与欧洲的哲学完全相似。秉着同样的思路,谢无量在191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国哲学史,在该书前言中他写道,虽然“哲学”一词是从西方来的,但“道”是普遍和统一的。他把自然科学等同于中国传统中的“方术”和“技”,而把“哲学”等同于中国传统的儒学。虽然他的写法完全是传统的:大段大段的引文,少量的疏解和评论;但他却按西方哲学的普遍做法把哲学分为形而上学、知识论和伦理学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单选题 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属于: 朴素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直接理论来源 3、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是: 主观唯心主义 4、什么标志着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哲学范畴(A ) A 、运动 B 、静止 C 、时间 D 、空间 5、从哲学上看我国制定十二五计划的依据是: 现实的可能性 6、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7、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实践活动的是(C ) A 、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 B 、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活动 C 、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 8、生产力(人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范畴是(B ) A 、人与社会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人与自然的社会关系 D 、人与劳动产品 9、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 ) A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0、一个资本家通过提高效率加强管理等方法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超额利润) 11、年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12、绝对地租的源泉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英法也正确)

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金融资本的概念是: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的资本形式 14、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变化 15、下面属于可变资本的是(D) A、机器 B、厂房 D、劳动力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有(ABC)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 二者共同本质在于,都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不是 3、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 三、名词解释 1、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意识 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联系 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4、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力劳动 四、简答题 1、内因和外因的定义及二者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货币的职能包括哪些

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要研究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二者的定义。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综上所述,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的学科,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首先要了解哲学的起源。早期的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是如何从本原产生变化而成的。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物质和精神等问题的显现,急待解决,哲学家后期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把注意力转向政治和有益于人类美德的问题。研究人的内心活动,研究人的观念和意志力,

人生事务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是人和社会,探讨的是什么是正义以及国家与法律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目的是更好的认识人和社会。哲学在以前是人们为了研究自然科学而分离出来的。哲学最先是被判断成自然科学的,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逐渐被自然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所以,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学家许多都是哲学家。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例如: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并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而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逻辑范畴。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的理解全部感觉的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最小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的使用来达到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在推进人类文明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从而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当人类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得水平,人们才能考虑精神文化生活,进而去改变我们的精神生活,那么科学技术又是如何去改变人类精神生活的呢 一.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 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人们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开发锻炼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智力水平。这既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包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又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新的手段。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起步,而且也为社会科学对社会的认识,思维科学对思维的认识提供了知识的基础和科学的方法。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以外的各门科学中,并在这些科学领域获得了日益重要和卓有成效的应用。技术的进步不仅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工具,而且也为一切科学认识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研究手段。正是这些技术手段以其日益增强的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功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使人类的感官和大脑得以延长,使人类的认识能力终于突破自身生理条件的局限得以不断提高和扩大,从而推进了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把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荟萃于其中,每个时代的哲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恩格斯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上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7到18世纪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中叶诞生的辩证唯物主义,都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代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一方面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物质本性和辩证性质,为辩证唯物主义确证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哲学问题和新的科学材料,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更加牢固的科学基石。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哲学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关,它们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不足的一种反面表现,是基于这种认识不足而发生的惶恐和迷

超星尔雅2017中国哲学概论自整理题库答案全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一)已完成成绩:100.0 分1 【单选题】哲学主要论述的是()。 ? A、历史事实 ? B、物体法则 ? C、人文情怀 ? D、思维智慧 ? 我的答案: D 得分:20.0 分 2 【单选题】“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是()评价张世安的话。 ? A、班固 ? B、王国维 ? C、王安石 ? D、司马迁 ? 我的答案: A 得分:20.0 分 3 【单选题】哲学中的“哲”指的是()。 ? A、智慧 ? B、学问 ? C、哲理 ? D、明智 ? 我的答案: D 得分:20.0 分 4 【单选题】哲学在秦汉时期被称为()。 ? A、道术之学 ? B、义理之学 ? C、哲学 ? D、以上都不对 ? 我的答案: A 得分:20.0 分 5 【判断题】哲学称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始于元朝。()

我的答案:×得分:20.0 分 【判断题】哲学在宋朝被称为义理之学。() 我的答案:√得分:20.0 分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二)已完成成绩:100.0 分1 【单选题】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中“伐”的意思是()。 ? A、获取 ? B、进攻 ? C、阀门 ? D、军阀 ? 我的答案:B得分:16.7 分 2 【单选题】《黄帝内经》强调外无劳形之事,内无()之患。 ? A、思想 ? B、情理 ? C、攻伐 ? D、行动 ? 我的答案: A 得分:16.7 分 3 【单选题】()提出“天地之化日新”。 ? A、顾炎武 ? B、董仲舒 ? C、王夫之 ? D、李贽 ? 我的答案:C得分:16.7 分 4

【单选题】()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 A、《素问·上古天真论》 ? B、《荀子·解蔽》 ? C、《庄子·天下》 ? D、《荀子·哀公》 ? 我的答案:C得分:16.7 分 5 【判断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意曾被当作是道德的尺度。() 我的答案:√得分:16.7 分 6 【判断题】《孟子》提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 我的答案:×得分:16.7 分 【判断题】《论语》中提出穷理尽性的观点。() 我的答案:×得分:16.7 分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三)已完成成绩:100.0 分1 【单选题】认为“道”是生成世间万物母体的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老子 ? D、韩非子 ? 我的答案:C得分:20.0 分 2 【单选题】宋代的理学家不包括()。 ? A、王阳明 ? B、程颐 ? C、朱熹 ? D、程颢 ? 我的答案: A 得分:20.0 分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笔记

思想政治4 必修 生活与哲学 唯物论 (4、5) 唯物辩证主义认识论联系观(7) (6) 发展观(8) 辩证法 (7、8、9、10)矛盾(9)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新(10) 社会历史观 (11) 历史唯物主义 人生价值观 (12)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1.1 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功能 1.“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从哲学的功能上看,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 3.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1.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什么是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 ..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世界观的特点:人人都有、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 2.哲学与世界观 (1)区别: 含义不同哲学的含义:(世界观角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特点不同哲学的特点:系统化、理论化。 世界观的特点:人人都有、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 (2)联系: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3.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的指导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 4.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体现 世界观方法论 决定 5.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具体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概括总结——哲学思想科学知识: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方面的知识。 ·但具体科学≠哲学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基础 具体科学哲学 世界观、方法论 指导 部分世界整个世界 个别和一般的 特殊规律普遍规律 关系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人类发展进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孕育了科学,而科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改变。 一、科学与哲学关系史 科学与哲学从古至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古希腊时代,二者处于原始的一体化时期。从根本上说,二者是同源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宗教与反宗教时期,科学不断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科学与哲学的高度分化又萌发出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关系。直至今日,科学与哲学高度综合,再次呈现新的一体化特征。 二、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 1、科学与哲学的区别 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其任务就是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是人类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一种理论形态。哲学所关心、表达的并非一定就是世界的真正本质或规律,而是人自己的生存状态或存在方式。 2、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作用 科学影响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也影响着科学的探索,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科学需要哲学的帮助才能更加进步,而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科学与哲学之间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科学是推动哲学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科学的发展指引人们想的进步,更加清晰的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但是科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使一些人歪曲理解,形成错误的认识,只为发展,不计后果。例如破坏环境,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等,无不警示着我们科学是有双重作用的。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比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进行食品科学的研究,就是把食品科学的理论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食品科学的理论。假如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可见,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其实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 总之,在现时代科学与哲学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对事物的研究过程中,必定是科学方法与哲学思维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的认知。 三、科学技术与哲学之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学与哲学关系发展的轨迹是合→分→更高层次的融合。科学与哲学正处于这种更高层次的融合中,具体表现在: 第一, 科学越发展, 科学哲学化趋势越明显。科学将越来越渗透着哲学精神、哲学理念。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发展科学,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 哲学科学化趋势增强, 哲学将变为科学的升华。哲学家将更关注科学的前沿,会出现一旦新的科学成果诞生,那么哲学就会发生深刻的变革,以适应发展。 总之, 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科学哲学化、哲学科学化,最终科学哲学一体化,即科学与哲学达到更高层次的融合。

(完整版)中国哲学概论

1. [单选题] “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是()评价张安世的话。 A.班固 B.王国维 C.王安石 D.司马迁 2. [单选题] 哲学主要论述的是()。 A.历史事实 B.物体法则 C.人文情怀 D.思维智慧 3. [判断题] 哲学在宋朝被称为义理之学。() 我的答案:对 4. [判断题] 人类是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一个种类。() 我的答案:对 5. [判断题] 哲学称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始于元朝。() 我的答案:错 1. [单选题] ()提出“天地之化日新”。 A.顾炎武 B.董仲舒 C.王夫之 D.李贽 2. [单选题] 《黄帝内经》强调外无劳形之事,内无()之患。 A.思想 B.情理 C.攻伐 D.行动 3. [单选题]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中“伐”的意思是()。 A.获取 B.进攻 C.阀门 D.军阀 4. [判断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意曾被当作是道德的尺度。() 我的答案:对 5. [判断题]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 我的答案:对 1. [单选题] ()提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A.王夫之 B.程颢 C.朱熹 D.程颐 2. [单选题] ()不属于南宋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A.王安石 B.程颐 C.朱熹

D.程颢 3. [判断题] 艺术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构造而成的客观世界。() 我的答案:错 4. [判断题]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是苏轼的诗词。() 我的答案:错 5. [判断题] “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生命对于时间的追求。() 我的答案:错 1. [单选题] ()提出“世事明洞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观点。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2. [多选题] 下列帝王中重视道德的是()。 A.秦始皇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商纣王 3. [判断题] 《庄子·所染》中以染布来比附国家政治善恶。() 我的答案:错 4. [判断题] 寿山石是广东有名的章石。() 我的答案:错 5. [判断题] 《尚书》为“哲学”一词中的“哲”奠定了语义基础。() 我的答案:对 1. [单选题] 现在使用的“哲学”一词是由()引入的。 A.邹代钧 B.夏鸾翔 C.黄宗宪 D.钱宝琮 2. [单选题] 人或者事物的价值是由()规定的。 A.人的主观思想 B.同类人或事物 C.客观的评判标准 D.对立面 3. [单选题] 中国现在使用的“哲学”一词其实来源于()。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韩国 4. [判断题]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客体。() 我的答案:错 5. [判断题] 老子理念中的道和孔子理念中的道在本质上讲其实是一致的。() 我的答案:错 1. [单选题] 中国哲学兴起时期的形式是()。 A.神话传奇

八万九千字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笔记[1]

绪论 本书所论及的现代西方哲学泛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各国产生和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 西方哲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转折:从古希腊哲学转向中世纪哲学;从中世纪转向近代西方哲学;从近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这一近代欧洲哲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理想主义精神,上帝的万能被代之以理性的万能。哲学家们大都自觉地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的(客体)的世界区分开来,即把心灵和肉体、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区分开来,并由此来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和作用于客体、客体如何作用和呈现于主体。哲学基本问题非常明确地表现为主客、灵肉、心物、思有关系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理性反思,因此,这个由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哲学的新时代被称为理性(或反思)的时代。 但由于对理性的不正确理解、以及主客分离的理论前提,近代西方哲学却又走向了独断论、思辨的形而上学和二元论。人的理性成了与人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相分离的思辨理性(表现在唯理论和思辨哲学家那里)或工具理性(表现在经验论者和实验自然科学家那里)。人和世界都被狭隘化了。人的存在被抽象化为理性的化身,世界成了由人的理性所构成的世界。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落为一架没有血肉、更没有灵魂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尊严和全面发展消失不见了,近代西方哲学转到了它过去所反对的东西方面。 近代西方哲学之走向终结既是一种根本性的变更,又是一种自然的发展。从笛卡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前到文艺复兴)到黑格尔的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思有等二元分立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已完成了它的发展历程,在某些方面成了哲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现在需要从整体上对它重新加以反思甚至扬弃了。但这种变更是一种自然的发展,因为它既合乎哲学和思想文化本身发展的逻辑,又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换言之,这种变更既有思想和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源(认识根源),又有社会历史根源。 19世纪中期(可往前推到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逝世或更早一些)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形成的时期。一些哲学家,其中最突出的是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向传统的理性主义公开提出挑战。他们认为以往哲学从主客、思有、灵肉等二元分立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只能及于现象界,而不能达到人和世界的本真存在。因此,必须超出二元分立的界限,转向对人及事物本身的研究,转向非理性的直觉,转向强调个人的独特个性、生命、本能,恢复和维护人的本真存在,发现和发挥人的内在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他们的观点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即“人本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另有一些哲学家(特别是英法实证主义者)则着重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性,强调哲学应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应成为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他们否定哲学对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探求,否定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意义,认为哲学应以描述经验事实为范围、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他们要求建立一种排除思辨形而上学、追求实证(经验)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切性的哲学。他们由此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除了上述两大思潮之外,还有一种较多地保留着传统形而上学、甚至思辨唯心主义特征的第三种思潮,即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思潮。 如果将整个西方现代哲学的理论走向与近代哲学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西方哲学至少于以下四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后者,即对作为体系哲学的思辨形而上

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 李芳明 摘要: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对“哲学是什么”的不懈探问, 在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中, 几乎总是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表明, 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形态建构具有前提性和规导性的意义。而反过来, 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为切人点, 也为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 关键词西方哲学科学问题史 对于“哲学是什么” , 即哲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理论特质和理论旨趣的不懈探问, 换言之, 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 是西方哲学在其历史演进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哲学观的创新, 也是西方哲学历史演进中理论形态更新和理论转向的基本前导因素和推动力。而在思考“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 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追问“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 对后一问题的追问和思考成为哲学家进人前一问题和思考前一问题的切人点, 并在理路的展开过程中相互交织。那么何以会如此呢?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何以会成为一个问题?它何以会成为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个非常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该问题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的自我理解、理论定位和理论建构具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该问题是否以及如何内在地规范和制约着康德以来的西方主要哲学范型的构想、更替及其理论特质? 诸如

此类的问题, 在研究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时就进人了我们的视野。 一、问题的历史发生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作为一个问题凸显出来, 这一点始于康德。那么,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为什么直到康德才成为一个问题呢?原因在于哲学与科学之关系要成为一个问题, 没有较为成熟的哲学与科学形态, 没有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 没有作为一门不同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科学或学科的哲学观念, 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在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历史发展中, 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和明确区分, 恰恰是从康德开始的。在康德以前, “哲学”与“科学”的概念虽早已出现, “哲学”与“科学”的理论特性等虽然也被系统地探究过, 但是, 在此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理论阐发和理解中, “哲学”一直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 它指称的是各门科学的总体:与此相联系,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心目中, 并不存在区别于各门具体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实际上, 我们只有从康德以来的作为一门独立于各门具体科学的学科的哲学观念出发, 回溯看待此前西方“哲学”(作为科学知识之总体)的历史发展, 才可能谈论康德以前的西方哲学, 才可能研究此前的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 康德在观念层面对哲学与科学的明确区分, 是“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化的逻辑前提;而反过来, 我们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的历史发生的探究, 又是以康德对哲学与科学的区分及其理解为基点的.那么,康德又是如何来理解哲学的呢。在康德看来, 哲学即形而卜

科学阐释与批判——库恩与罗斯科学哲学思想比较

科学阐释与批判——库恩与罗斯科学哲学 思想比较 当代西方哲学存在着两大思潮:以英美为主体的分析哲学和以欧洲大陆为主体的人文哲学。两大思潮的哲学家之间缺乏沟通的接触。但是最近几十年,哲学家们开始进行“综合”和“贯通”的努力。其中较为出色的当推美国哲学家库恩与罗斯。作为历史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库恩,通过提出范式和科学发展动态模式,把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心理学引入了科学哲学。罗斯是当代美国新一代的科学哲学家。他通过考察自然科学的社会和政治重要性,提出了对作为多方面的、复杂的社会实践的科学知识的一种分析,从根本上改变了经验主义科学认识论的混乱局面。但是库恩和罗斯并不是“简单地把英美和大陆研究结合”〔1 〕而是在不削弱科学知识力量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对科学进步及其合理性的更好理解。但是在一系列相关问题上,两人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库恩:科学革命的阐释 在人类认识史上,有一个难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那就是:自然科学是否存在有方法论的理想模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传统的看法认为:自然科学家说明自然现象;而社会学家则是理解社会现象,一个是关于事实的判断,一个是关于价值的判断,两者之间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19世纪开始逐渐形成两大对立的派别:一是以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家为代表,认为自然科学

与人文科学在认识论或方法论上没有原则上的区分,自然科学在进步和发展中建立的认识论或方法论的理想模式完全适用于人文科学,另一派与此相反,狄尔泰、泰勒等人认为,在阐科学意义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全不同:“自然需要说明(explaination),人则必须理解(unelerstanding)”〔2〕库恩从科学史角度反对实证主义的教条,同时又对泰勒等人的阐释学区分不以为然。在库恩看来,自然科学同样需要阐释,也与文化相关。1988年库恩与泰勒为此展开一场大辩论。泰勒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人文科学的对象本质上是自我解释的;而自然科学的对象则不必,也不应该被理解为自我解释。如果说自然科学在某种意义上是解释的,那么人文科学则是双重的解释:不仅提供解释,而且是解释的解释。库恩基于对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或进步的动态模式,对库恩的区分方式表示置疑。他认为,“自然科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建立在现代实践者从他们的前人那里继承来的概念基础上的。这个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它包括在文化中,是现代实践者通过训练模仿得来的,而这只有通过阐释学的技巧,由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去理解其思想模式后,才能影响社会的其它成员。”〔3〕在此,库恩已意识到我们所接触的世界被前理解所表述过的世界;我们关于自然知识,是对先天知识以及它所倒置的成功或失败的一种反应。如电池、共鸣器或电子振荡器以及化学反应等,都属于人类活动的一个有意义的范围,处于历史中并具有与历史不能分割的意义。在他的《从必要的张力》一书序言中,库恩使用了“释义学”这个词,是为了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一书作释义学的理

完整版2018哲学概论尔雅考试答案

2018中国哲学概论尔雅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提出“天地之化日新”。(1.0分) A、顾炎武 B、董仲舒 C、王夫之 D、李贽 我的答案:C 2()创立了法相唯识宗。(1.0分) A、鉴真 B、法藏 C、玄奘 D、一行 我的答案:C 3《旅獒》中提到的“不役耳目,百度惟贞”中,百度指的是()。(1.0分) A、人的思维 B、各样的事情 C、多次反复 D、获得的结果

B 我的答案: 4黄帝时期开创的中国文化对()并不十分重视。(1.0分) A、探索自然现象 B、修养德行 C、大力发展宗教 D、振兴兵力 我的答案:C 5道家是在()时候创立的。(1.0分) A、东汉中期 B、西汉晚期 C、战国中期 D、春秋末期 我的答案:D 6()反映了宇宙事物必然性的本质和法则。(1.0分) A、民心 B、道心 C、外心 D、人心 我的答案:B 7()是世界上所有的世俗学派中寿命最长的学派。(1.0分)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佛教学派C. D、基督教学派 我的答案:B 8()是《周易》六十四卦的门户。(1.0分) A、损益 B、乾坤 C、既济未济 D、咸恒 我的答案:B 9()提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1.0分) 、王夫之A 、程颢B 、朱熹C D、程颐C 我的答案:分)1.010商周时代上流社会男子一般会随身携带()。(A、香囊、玉佩、宝剑、香囊、玉佩、折扇B C、乐器、玉佩、宝剑、乐器、玉佩、折扇DC 我的答案:墨家代表的是社会()利益。(111.0分)、中下层A. B、中上层 C、士阶层 D、农阶层 我的答案:A 12佛教中的“惑”包括()。(1.0分) A、无明惑

浅谈我对科学技术哲学的认识

浅谈我对科学技术哲学的认识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萌芽,演变,成熟的历史,科学技术哲学也不例外。当代科学技术哲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演变发展而来的,并与近年来学术界崛起的关于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型领域——科学技术学有着密切的关联。科学技术哲学既是自然辩证法的当代范式,又是科学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进行哲学反思。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原本是19世纪中叶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尤其是物理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能量守恒于转化定律和电磁转化理论)和生物学的两次重大理论综合(细胞学和生物进化论),批判的汲取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在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辉煌发展,它被拓展为包括现代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科学思想史,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学,科学技术史,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研究领域――科学技术哲学。需要说明的是,在1995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将有授予学位权的“自然辩证法”学科专业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这标志着科学技术

哲学学科在中国的真正确立。其实这些变化都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一方面,20世纪中叶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的科学技术已不单纯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而成了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于是需要我们除了从哲学的视角,也从历史和社会学等不同侧面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即从主要研究科学技术的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转向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日趋科学技术化,我们需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对社会本身进行研究,考察社会是如何在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到当代水平的,探索如何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与社会。 那么作为科学技术学的哲学基础的科学技术哲学呢?科学技术学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科学技术哲学是从哲学的维度上研究科学与技术,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反思。它从科学技术本体论,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论,科学技术价值论五个方面为科学技术学提供重要的哲学基础。 以上是从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内容讨论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下面从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史来认识科学技术哲学。 其实在西方是没有科学技术哲学的,西方只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哲学,顾名思义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而且在西方主要是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西方科学哲学最早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哲学,不过当时只是作为认识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