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医证素及血脂指标对照研究

原发性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医证素及血脂指标对照研究
原发性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医证素及血脂指标对照研究

·临床研究·

原发性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医证素及血脂指标对照研究

韩丽蓓1李小玲2刘金凤3崔红霞4王丽娟2(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3北京市朝阳区东风卫生服务中心;4天津市滨海塘沽东江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以及血脂指标的临床分布特点。方法纳入原发性血脂异常(原脂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糖脂组)患者各100例,收集中医四诊信息,观察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变化。对数据进行处理,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证素分析。同时将2组血脂指标进行对照,探讨临床分布特点。结果2组病位均以脾、肝、肾为主,但原脂组更偏重于脾,糖脂组肾更突出;病性证素中皆有湿、痰、气滞、血瘀、热、气虚、阴虚、阳虚等,但原脂组以湿、痰、瘀等实性证素为主,糖脂组阴虚、气虚等虚性证素更为突出。2组TC、TG、HDL-C、LDL-C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原发性血脂异常中医证素以脾、肝、肾,痰湿、气滞、血瘀等为主,治疗应以疏肝健脾、化痰祛湿、活血理气为主,佐以补益肝肾等;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医证素以肾、肝、脾,阴虚、气虚为主,治疗应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为主,佐以化痰祛湿等。②原发性血脂异常以TC、LDL-C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以TG升高及HDL-C降低为主。

关键词: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血脂指标;证素

中图分类号:R259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factors and indexes of blood fat between primary dyslipidemia and type2 diabetes complicating dyslipidemia

HAN Li-bei1,LI Xiao-ling2,LIU Jin-feng3,CUI Hong-xia4,WANG Li-juan2(1Dongzhimen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700;2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3Dongfeng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4Dongjiang Hospital,Tanggu District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laws of TCM syndrome factors of primary dyslipidemia and type 2diabetes complicating dyslipidemia,and clin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exes of blood fat.Methods The information of TCM four examinat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lipidemia(primary group)and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complicating dyslipidemia(diabetes group,each n=100).The changes of total cholesterol(TC),triglyceride(TG),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were observed.After the data were treated,the syndrome factors from results of factor analysis were studied.The indexes of blood fat were compared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reviewed in two groups.Results The disease locations mainly included spleen,liver and kidney,and especially spleen in the primary group and kidney in the diabetes group.The syndrome factors of disease nature included dampness,phlegm,qi stagnation,blood stasis,heat,qi deficiency,yin deficiency and yang deficiency,and especially dampness,phlegm and blood stasis in the primary group,and yin deficiency and qi deficiency in the diabetes group.The levels of TC,TG,HDL-C and LDL-C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between two groups.Conclusion①The TCM syndrome factors of primary dyslipidemia are mainly spleen,liver,kidney, phlegm,dampness,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The therapies are soothing liver and fortifying spleen, resolving phlegm and dispelling dampness,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gulating qi assisted by replenishing

韩丽蓓,女,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血脂异常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备受关注。临床上血脂异常根据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血脂异常以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最常见,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高达63.8%[1]。

目前对于血脂异常的研究较多,但对其证素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来探讨原发性血脂异常及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2组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2组血脂指标进行比较,以期为原发性血脂异常及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辨证及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1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的病人,纳入原发性血脂异常(以下称为“原脂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以下称为“糖脂组”)病人各100例。原脂组中男44例(占44%),女56例(占56%);糖脂组中男41例(占41%),女59例(占59%)。2组最大年龄均为75岁,最小年龄45岁。原脂组平均年龄(61.39±9.87)岁,糖脂组平均年龄(62.81±8.55)岁。

2方法

2.1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制定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周内2次检测,满足下列4条中的1条或1条以上:①总胆固醇(TC)≥5.18mmol/L;②甘油三酯(TG)≥1.70 mmol/L;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 mmol/L;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 mmol/L。

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试行本)》[3]制定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2.2纳入标准

2.2.1原发性血脂异常①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未服用降脂药物或虽服用调脂药物,但已停药2周以上,且血脂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45~75周岁。

2.2.2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者;②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未服用降脂药物或虽服用调脂药物,但已停药2周以上,且血脂仍符合诊断标准者;③年龄在45~75岁。2.3排除标准

2.3.1原发性血脂异常①年龄在45~75周岁之外;②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痛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所致的血脂异常,或由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及某些避孕药等)引起的血脂异常;③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合并心功能不全Ⅲ级以上及严重脑血管意外昏迷的患者。

2.3.2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①年龄在45~75周岁之外;②2型糖尿病以外的其他类型糖尿病;③原发性高脂血症;④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痛风、肾病综合征等所致的血脂异常,或由药物(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及某些避孕药等)引起的血脂异常;⑤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⑥合并心功能不全Ⅲ级以上及严重脑血管意外昏迷的患者。

2.4调查方法

收集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数据库(2000—2010年)中与原发性血脂异常及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相关的文献。

根据文献调研,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规范医学术语,制定“血脂异常中医临床调查量表”。

采集2组患者的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信息及血脂指标(TC、TG、LDL-C、HDL-C)。

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证素分析。

2.5统计方法

运用SAS8.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比描述。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公因子提取采用因子分析。依据《证素辨证学》[4]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证素分析。

liver and kidney.The TCM syndrome factors of type2diabetes complicating dyslipidemia are mainly kidney, liver,spleen,yin deficiency and qi deficiency.The therapies are nourishing liver and kidney,replenishing qi and nourishing yin assisted by resolving phlegm and dispelling dampness.②The increase of TC and LDL-C are mainly changes in primary dyslipidemia,and the increase of TG and decrease of HDL-C are mainly changes in type2diabetes complicating dyslipidemia.

Key words:dyslipidemia;type2diabetes;indexes of blood fat;syndrome factors

证候要素虚实夹杂

病位病性脾湿、痰、虚肝、肾阴虚/精亏

公因子

F1F17

原发性血脂异常症状

头身困重、头蒙如裹、脘腹胀闷、苔腻、脉滑、脉涩、脉细

健忘、头晕

脾、肝胆气虚、湿、热F2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口苦、口干渴、耳鸣、小便短赤、脉弦、舌红、苔白、苔黄

F15咽部异物感、口干渴、便结

阴虚

F6失眠、畏寒肢冷、脉沉脾、肾、心神

阳虚F4健忘、视物模糊、腰膝酸软、耳鸣、脉细

肝、肾阴虚/精亏虚

F16形体肥胖、情志低沉、目涩、舌暗

脾、肝

痰、湿、气滞、血瘀

F14脘腹胀闷、呕恶痰涎、心慌、胸闷、心烦不安

脾胃、心神痰、湿

F13急躁易怒、情志低沉、咽部异物感、心前区刺痛、脉弦

肝气滞、痰、血瘀、热

F12排便不爽、口唇紫黯、舌暗

气滞、血瘀

F11脘腹胀闷、胁胀、走窜痛、心前区刺痛、心烦不安

脾、肝、心神

气滞、血瘀F10脘腹胀闷、食后腹胀、视物模糊、渴不欲饮、舌暗红脾胃气滞、湿、血瘀、热

F7口黏、口苦、呕恶痰涎、小便短赤、脉滑脾、肝痰、湿、热

F3胁胀、心前区刺痛、心烦不安、舌红、脉弦、脉涩、脉细、脉数

肝、心神气滞、血瘀、热实

F8食后腹胀、目涩、脉细、舌暗、舌暗红胃、肝气滞、阴虚、血瘀、热

F5少气懒言、自汗、情志低沉、视物模糊、渴不欲饮

脾、肝气虚、气滞、湿

F9倦怠乏力、善太息、头痛、目涩

脾、肝

气虚、气滞、血虚

F18头蒙如裹、肢体麻木

痰、湿

表1

原发性血脂异常中医证素分析

3结果3.1

证素分析

3.1.1

变量的筛选和调整首先对所有症状、舌、脉

等四诊信息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由于数据变量数目过多,故删除中医四诊信息指标中出现频率小于总频数10%的变量。

原脂组50个指标: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为头身困重(66%);出现频率高的症状依次是善太息、口燥咽干、健忘、倦怠乏力、视物模糊、头晕、口唇紫绀、口黏,出现率均在50%以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有脘腹胀闷、失眠、呕恶痰涎、肥胖、口苦、腰膝酸软、急躁易怒、肢体麻木、心烦不安、胸闷,出现频率在40%以上;再次为心慌、食少纳呆、少气懒言、咽部异物感、胁胀、渴不欲饮、头痛、便结、小便短赤、情志不舒、排便不爽、头蒙如裹、目涩、食后腹胀、耳鸣、心前区刺痛、走窜痛、自汗及畏寒肢冷。舌苔脉象中主要见舌红、舌暗、舌暗红,苔腻、白或黄,脉弦、滑、细、涩多见。

糖脂组46个指标: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为倦怠乏力(76%);出现频率高的症状依次是视力模糊、健忘、急躁易怒、咽干口燥、头身困重、口渴喜饮、腰膝酸软、便结等,出现频率均在60%以上;出现频率较高的病状主要有失眠、肢体麻木、头晕、汗

多、小便短赤、胸闷、心烦不安、少气懒言、多食易饥、多尿、潮热盗汗、肥胖、口苦、心悸等,出现频率在40%以上;再次为头蒙如裹、头痛、多梦、四肢疼痛、口唇紫黯、脘腹胀闷、消瘦或体重下降、畏寒肢冷、手足心热、耳鸣、畏热、肢体浮肿及食后痞满。舌苔脉象中主要见舌暗、舌红,苔腻、黄或白,脉细、沉、弦、滑、数多见。

3.1.2因子分析对2组筛选后的四诊变量分别采

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因子载荷>0.3的症状来判定原发性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证候要素。

运用SAS 8.2软件包对全部症状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抽取公共因子,依据约相关矩阵中特征根>

1及累积率>70%来确定因子数目。如此得出本研究

原发性血脂异常考虑18个公因子,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考虑16个公因子。对2组数据分别抽取因子后进行因子旋转,根据因子旋转矩阵得出2组因子。分别对其病性证素及病位证素进行提取,并对虚、实病性进行分类。

通过对原脂组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得知,其病位证候要素以脾、肝、肾为主,涉及心神、胃、胆等;病性证候要素有湿、痰、气滞、血瘀、热、气虚、阴虚、阳虚等,病性有虚、实、虚实夹杂,以实证为主。见表1。

组别HDL-C 原脂组 1.143±0.303*LDL-C 3.318±0.812*TC 5.684±0.018*TG 1.968±1.041*糖脂组

1.069±0.660

2.997±0.9215.251±1.177 2.521±1.688P

0.006

0.015

0.010

<0.001

表3

2组血脂指标值及组间比较(mmol/L ;x ±s ;n =100)

注:组间比较*P <0.05。

表2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医证素分析

证候要素虚实夹杂

病位病性脾、肝痰湿、虚脾、胃、肾

阴虚、热

公因子

F1F16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症状肥胖、脉弦、脉滑、脉沉、脉细

消瘦或体重下降、畏热、耳鸣、多食易饥

脾、肾阳虚、痰湿F3身体困重、畏寒肢冷、心烦、胸闷、肢体疼痛、脉数

F14头晕、多食易饥

肝、胃阴虚F13消瘦或体重下降、腰膝酸软、多梦、少气懒言、视物模糊

肾、脾、肝气虚、阴虚F12畏热、汗多、小便多、小便短赤、便结、脉弦肾阴虚、热F9腰膝酸软、心悸、肢体麻木、便结肾阴虚F7急躁易怒、多梦、健忘、视物模糊、肢体疼痛

肝、肾阴虚F6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头痛、耳鸣肝、肾阴虚、阳亢F5汗多、口渴喜饮、小便多、脉数肾阴虚、热F4手足心热、口干咽燥、食后痞胀、脘腹胀闷、肢体疼痛

脾、胃阴虚、气虚虚

F8失眠、舌红、舌暗肝、心神血瘀、热F2失眠、苔腻、苔白、苔黄心神痰湿、热实

F11少气懒言、头蒙如裹、小便多、脉数

脾、肾气虚、痰湿F10口干咽燥、肢体浮肿

阳虚、水停

F15口唇紫黯、心烦不安、脉数

心神

血瘀、热

通过对糖脂组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得知,其病位证候要素以肝、肾、脾胃为主,涉及心神;病性

证候要素有阴虚、气虚、阳虚、痰湿、气滞、血瘀、热、水停等,病性有虚、实、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见表2。

4讨论

血脂异常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对其认识尚不统

一,临床辨证繁多,虽然诸如《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提出了血脂异常的几个常见证型并制定了各型的诊断标准,但其方法仍会使医生的诊断思维被模型限制,无法应付复杂的、千变万化的临床情况,影响中医对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原发性血脂异常及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各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发现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我们认为从证素入手对血脂异常进行辨证施治,具有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作用,更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因子分析是一种多指标数据简化技术,它从多个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入手,找出少数几个潜

在支配原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公因子,用公因子解释原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而实现对不可观测因素的探索分析[5]。本研究要寻找四诊信息背后的公因子———中医证素,故而采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分析得出的证候要素基本与经验辨证及临床相符,证明数理统计及数据挖掘方法是可以用来科学、客观地支持临床诊断的。

本研究结论为原发性血脂异常病位证候要素以脾、肝、肾为主,更偏于脾,涉及心神、胃、胆等。病性证候要素有湿、痰、气滞、血瘀、热、气虚、阴虚、阳虚等,病性有虚、有实、有虚实夹杂,以痰湿、气滞、血瘀等实证为主。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病位证候要素以肝、肾、脾胃为主,以肾更突出,涉及心神;病性证候要素有阴虚、气虚、阳虚、痰湿、气滞、

3.22组血脂指标比较

2组间4项血脂指标比较皆有统计学差异,其

中原脂组TC 、LDL-C 、HDL-C 水平均较糖脂组高,而糖脂组TG 水平高于原脂组。见表3。

!!!!!!!!!!!!!!!!!!!!!!!!!!!!!!!!!!!!!!!!!!!!!!!!!!!!!!!!!

血瘀、热、水停等,病性有虚、有实、有虚实夹杂,而以阴虚、气虚、阳虚等虚证为主。

另外,本研究发现,肝、心神及气滞在2组尤其是原脂组证素分布中较多见,这与以往血脂异常证型研究中气滞血瘀证型较少见不一致,似乎提示我们证素可能较证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疾病的病因、病位,也表明情志因素在血脂异常的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临床需加以重视。依据本研究结果,原发性血脂异常临床治疗应以疏肝健脾、化痰祛湿、活血化瘀为主,佐以补益肝肾、益气养阴温阳等;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医治疗应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温阳为主,佐以化痰祛湿、理气活血等。

本研究观察到2组间血脂水平有差异(P <

0.05),原脂组TC 、LDL-C 较2型糖脂组高,糖脂组TG 较原脂组高,HDL-C 较原脂组低,这与以往的临

床研究结果一致[6]。

参考文献:

[1]许樟荣,王玉珍,敬华,等.血脂紊乱和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以及胰岛素抵抗[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5):458-460.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

394.

[3]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试行本)[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10-11.

[4]朱文锋.证素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8.[5]刘明芝,周仁郁.中医药统计学与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84.

[6]李理.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200例糖脂关系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3):224-225.

(收稿日期:2011-04-15)

解琳莉,女,在读硕士生,主治医师

#通信作者:王亚红,女,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辨证分型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解琳莉

1

王亚红

2#

(1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35;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直门医院心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辨证分型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确诊的15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观察,指标包括症状、体征、血脂,并结合调查问卷,收集汇总资料,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结果15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主要证型有脾肾两虚型41例,占27.3%,脾气亏虚型39例,占26.0%。

6个中医证型在不同年龄组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76~85岁高脂血症例数最多。证型分布与总胆固醇(TC )、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HDL-C )、低密度脂蛋白(LDL-C )、体重指数(BMI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脾肾两虚和脾气亏虚是中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主要证型;中医证型与不同年龄组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与

TC 、TG 、HDL-C 、LDL-C 、BMI 等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原发性高脂血症;辨证分型;血脂中图分类号:R259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ion of syndrome classification in middle -aged and older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lipidemia

XIE Lin-li 1,WANG Ya-hong 2#(1Department of Emergency,Huguosi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35;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Dongzhimen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 factors of syndrome classification in middle-

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的治疗分析

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的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的治疗分析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患者8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1例。两组患者经合理饮食、运动、戒烟忌酒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经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血脂变化,减少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标签:阿托伐他汀钙片;磷酸西格列汀;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呈逐年增加趋势。而在众多临床实践发现,对糖尿病患者行长期血糖控制,虽然能基本改善患者血脂异常情况,但多数患者伴血脂异常症状[1]。而糖尿病患者伴血脂异常症状,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症状,会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性。因此对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患者的治疗,临床不仅要对患者血糖控制,也应重视血脂异常情况。该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0~76岁,平均(54.43±5.71)岁;糖尿病病程1~18年,平均(6.81±2.74)年;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8.31±2.85)kg/m2;观察组41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0~75岁,平均(55.13±5.70)岁;糖尿病病程1~18年,平均(7.02±3.01)年;平均BMI(28.40±2.92)kg/m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BM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2]中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伴血脂异常症状;②经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伴心血管疾病风险性;③患者精神良好,认知正常,可积极自主完成研究;④患者无药物过敏史;⑤该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

血脂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血脂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脂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害关联性。方法选择4组同期同段人群及同孕期血脂检查结果,以2组合1对,共2对进行比对分析,即:①正常妊娠与GDM者;②GDM中血脂异常与正常者,后者还进一步比对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等发生率。结果GDM比正常妊娠者血脂异常水平高,GDM 中血脂异常较正常者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有血脂异常者,发生GDM风险及孕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从而推测妊娠期血脂异常与GDM具有很强相关性,故可通过观察孕妇血脂异常的方法,推测、了解,从而预防(如饮食调控,药物等干预血脂升高)GMD,体现出临床借鉴和推广的科学性。 标签:妊娠;血脂升高;GDM;关联;预防 GDM被临床定义为糖代谢紊乱,机体的血脂水平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得不到及时的、合理的治疗,很有可能提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加重病情,甚至对其生命产生威胁。如果该病在早期能及时的发现和诊断,经过合理的控制血糖的水平,可以防止病情不断加重,减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改善和缓解病情的意义深远。基于以上的原则,以追根溯源,“倒”看血脂,从而追溯“糖”源之角度为探索切入点,可能有助于GDM预见、预防,为此该文进行以下统计、分析及论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调查2014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该科按正规程序进行产前体检的孕妇人群,根据鉴别诊断的原则,排除具有GDM的高危因素人群:①孕妇因素:年龄≥35岁、妊娠前超重或肥胖、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②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③妊娠分娩史: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巨大儿分娩史、胎儿畸形和羊水过多史、GDM史;④该次妊娠因素:妊娠期发现胎儿大于孕周、羊水过多;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者。在该研究选取的3 670名孕妇中,健康妊娠的为3 522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48例中,血脂异常111例,血脂正常37例。 1.2 血脂标本及其检验 1.2.1 血脂标本简介检验仪器为日本日立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贝克曼AU480;试剂由北京利德曼有限公司提供,配套应用的实验试剂对分离后的血清进行检验,所有的试剂均在有效期内。 1.2.2 检验方法①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和配套应用的实验试剂对分离后的血清进行检验;②酶法检验。应用酶法检验TC和TG;直接法-表面活性剂清

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特点及对策

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特点及对策 摘要糖尿病患者体内高血糖状况与高血脂密切相关,高血脂特点多数表现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如合并有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更容易导致脑中风、冠心病等大血管并发症。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的非药物手段有控制饮食、减肥、运动、药物治疗。通过综合性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紊乱对策 糖尿病是人体内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指标发生紊乱的综合征,高血糖与高血脂密切相关。 糖尿病与血脂紊乱的关系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化验血脂时,会发现血甘油三酯明显升高,或同时伴有胆固醇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低,糖尿病患者多有这种通常被称为“混合型血脂异常”的血脂紊乱表现,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糖代谢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糖代谢发生异常时,会影响体内脂质的正常合成和分解,使体内脂质的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其结果是引起血脂紊乱。糖尿病患者这种血脂异常与血糖的控制好坏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血糖得到较好控制后,血脂异常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后,紊乱的血脂水平就会“自动地”恢复到正常,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只是其中比较

重要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青少年遗传型糖尿病)的血脂紊乱多在血糖控制后会基本恢复正常,2型糖尿病(成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后,紊乱的血脂水平仅部分恢复正常,所以,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的同时常常需要服用降脂药物。 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的特点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可表现为仅有的血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或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但多数表现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如合并有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高血糖合并高血脂时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增加 糖尿病患者中,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有人统计至少是普通人群的3倍。即使是单纯糖尿病患者,也属心血管病高危范围,在10年内发生心肌梗死或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与已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相当,所以人们又把糖尿病当成“冠心病等危症”来对待。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则急性期的死亡率会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高危险性应该与合并存在的血脂异常有关。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100ml血增高10mg,其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2%;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每100ml血降低10mg,则使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2%,这说明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会使其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对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积极进行降

2020《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答案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引起2型糖尿病发病的环节?() A .胰岛素对肝脏、肌肉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B .胰岛素对脂肪组织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C .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 D .胰岛素分泌量的缺陷 E .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 2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 A .达格列净 B .格列美脲 C .沙格列汀 D .利拉鲁肽

3 . (单选题)对于双胍类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 B .单用不易发生低血糖,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低血糖风险增加。 C .心血管保护作用尚不明确 D .可减轻体重 E .胃肠道不良反应 4 . (单选题)对于二甲双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患者接受静脉用碘化造影剂时必须停用二甲双胍 B .二甲双胍在e-GFR<45ml/min患者不建议使用 C .二甲双胍可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患者 D .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E .长期使用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2 5 . (单选题)主要降低空腹血糖的药物有() A .格列喹酮

C .二甲双胍 D .阿卡波糖 E .利格列汀片 6 . (单选题)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ml/(min.1.73m2),可以优先考虑选择下列哪个降糖药() A .格列喹酮 B .格列美脲 C .格列吡嗪 D .格列本脲 E .格列齐特 7 . (单选题)对于75岁以上老年人或低血糖高危人群者,为保证其降糖效果,应控制血糖在餐前(),餐后()范围内 A .4.4-6.1mmol/L,6.1-7.8mmol/L B .6.1-7.8mmol/L,7.8-10mmol/L C .6.1-7.8mmol/L,7.8-10mmol/L

简述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的意义

简述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9-04-08T11:25:23.493Z 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6期作者:高中凯 [导读] 糖尿病患者可伴有明显的血脂异常的症状,而且其血糖水平越高,其血脂异常的症状就越严重。 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血脂检测。然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的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且均高于正常值,其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且低于正常值,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可伴有明显的血脂异常的症状,而且其血糖水平越高,其血脂异常的症状就越严重。对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水平,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恢复,充分满足糖尿病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临床诊断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检测;临床诊治 The significance of blood lipid test in diabetic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lood lipid test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2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The 20 patients were us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same time, 20 healthy people who were in the hospital at the same time for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lipids were taken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blood lipid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hen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The level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below the normal value,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iabetic patients may be accompanied by obvious symptoms of dyslipidemia, and the higher their blood glucose levels, the more severe the symptoms of dyslipidemia. The detection of blood lipid levels in diabetic patients can help the treatment and recovery of diabetic patients, fully meet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diabetic patients, help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gnosis, and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clinical diagnosis High satisfaction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abetes; blood lipid detectio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糖尿病是一种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很多,最直接的方法是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然而,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不可能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研究发现,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都是代谢性疾病[1],因此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血脂异常症状。本文就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女20例;年龄39-71岁,平均(46.9±6.2)岁。对照组中,女20例;年龄37-73岁,平均(47.3±6.5)岁。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受试者在试验前3天保持低脂饮食,停止使用避孕药和激素类药物,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原有的睡眠习惯,并停止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在测试开始之前,要求受试者静置10分钟,然后在早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ml静脉血。将收集的血液样品离心,分离上层血清,并使用全自动血脂分析仪测量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2]。 采取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且均高于正常值,其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且低于正常值,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葡萄糖代谢紊乱和脂质代谢紊乱。当人体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失衡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会异常,使整个脂质代谢水平失衡。血液中的血脂沉积在管壁上,这可引起动脉硬化。因此,脂质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原因之一。载脂蛋白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112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11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20T11:48:30.937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海燕[导读] 机理(1) 胰岛素不仅掌管着血糖的高低,它还是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李海燕 (辽宁省锦州市消防烧伤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发生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入院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血糖控制3个月后98例 (87.9%)患者血脂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14例(12.1%)患者需加用降脂药物治疗。结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关键是控制血糖,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大部分病例血脂值也逐渐恢复至正常,对小部分经血糖控制后仍有高脂血症者必须予以降脂治疗,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2-0089-02 本院自2008年5月—2010年3月共收治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112例,经控制血糖、降脂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8年5月—2010年3月共收治112例糖尿病(DM)合并高脂血症的病例。根据国内的诊断标准:甘油三酯(TG)≥1.7mmol/L和(或)总胆固醇(TC)≥5.72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mmol/L 确诊为高脂血症;空腹血糖(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的状态下的静脉血浆葡萄糖)(FBG)≥7.0mmol/L或任意血糖(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11.1mmol/L或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1.1mmol/L确诊为糖尿病(DM);其中1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100例;男85例,女27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50±9)岁;病程5~16年,平均(10±6)年;单纯胆固醇(TC)增高者39例,单纯甘油三酯(TG)增高者47例,TG和TC均增高者26例,112例患者均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降低。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先予糖尿病饮食,并给予降糖药物口服或胰岛素治疗,且暂不予降脂治疗。在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血糖(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糖控制以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2h<11.1mmol/L为指标。血糖控制达标3个月后,复查血脂(空腹);结果仍然异常的病例,则予以规范降血脂治疗[1]。 2结果 所有病例于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7.0mmol/L,任意血糖<11.1mmol/L,OGTT<11.1mmol/L)3个月后复查血脂,结果发现有98例血脂正常(87.9%),血脂仍然增高者有14例(占12.1%)。予以降血脂治疗(低脂饮食及口服降血脂药物),8周后复查血脂,血脂正常11例,剩余3例血脂稍异常,但较入院时的血脂值有明显下降。入院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3.1机理(1) 胰岛素不仅掌管着血糖的高低,它还是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时,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脂。因过半糖尿病病人都会合并高血脂,因此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脂病。(2)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引起脂肪组织的脂解酶活性降低,造成甘油三酯(TG)消除受阻,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代谢活性加快,导致甘油三酯(TG)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较高,促成脂肪合成过多,导致“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3)1型糖尿病和病情危重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浆胰岛素缺乏,胰高血糖素增加,脂肪溶解相应增加,两者均使游离脂肪酸升高,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加,这是糖尿病病人血浆中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升高的主要原因[2]。 3.2危害(1) 高血糖合并高血脂可明显加速大、中动脉血管粥样硬化(AS)的进展,糖尿病病人由于糖代谢紊乱而存在不同程度的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脂。这些异常升高的脂质通过某些机制沉积在细胞内以及血管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后果,高血糖以及所致的血脂紊乱与引发冠心病的发生因素密切相关。(2)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在合并大、中动脉粥样硬化,更加重了相关器官的缺血,从而加速了器官功能减退和衰竭,这些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是单纯高血糖病人的2~4倍。(3)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升高可使肾小球内皮细胞膜的胆固醇/磷脂比例发生变化,脆性增加,致使肾损害的程度加重;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还可以通过作用于肾小球系膜细胞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导致系膜细胞和足细胞损伤,加重蛋白尿和肾小球及肾小管纤维化的进展,致使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达70.7%左右)。 3.3防治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造成的微血管病变发展到一定的阶段(2~3年)就会变成不可逆和逐渐加重的损害,必须加强防治。对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治疗,不能舍本求末,降糖治疗依然是重要的手段。不宜过早使用降血脂药物,而应当首先控制饮食,应用降糖治疗。当糖代谢异常被纠正后,胰岛素抵抗即可解除。对一般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病人可逐渐使血脂恢复正常范围;对于血糖已经控制而血脂仍然增高的患者,再适当选用降脂药物治疗,因为持久的高脂血症易致动脉粥样硬化。参考文献 [1]李珊.合并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怎样选用降脂药.求医问药,2009,9:13. [2]杜天敏.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42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30(5):295.

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

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 血脂异常是糖尿病(DM)患者的伴随病患,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死亡及严重的非致死性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根本原因除了糖尿病状态本身如高血糖、肥胖、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外,糖尿病所致的脂代谢异常也是一个明确而重要的因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单单控制血糖是不够的,纠正脂代谢异常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 1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正常人血脂异常的发病率约为20%~40%,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病率约为60%,其发病情况主要与糖尿病类型、病情轻重、血糖控制水平、营养状态、年龄及高胰岛素血症有着密切关系,主要以血浆三酰甘油(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显著升高,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为特征。临床上常将血TG和LDL增高,HDL降低称为血脂异常三联征,常伴随早发的冠心病,而且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表现型,常伴有胰岛素抵抗。 2脂代谢紊乱与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LDL-C增高是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 素[1]。糖尿病患者血中LDL被糖化后,通过亲和机制使巨噬细胞摄取结构改变的LDL增多,造成这些细胞内的胆固醇堆积形成泡沫细胞,同时胶原组织被糖化的产物能捕捉更多的LDL,加速脂质沉积于动脉血管壁上,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另外,脂质和LDL的过氧化可直接影响血小板功能,使血小板易于黏附于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并释放出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内平滑肌细胞增殖,还可影响前列腺环素和凝血因子活性,促使血栓形成。 三酰甘油增高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常和血糖控制不满意密切相关。三酰甘油增高,影响LDL代谢,促进LDL从A型转变为B型;影响HDL代谢,影响HDL 成分,使HDL分解代谢增加,浓度下降;还影响凝血因子和促凝状态。 HDL对动脉粥样硬化最具有预示价值。糖尿病病人常有HDL降低和血三酰甘油增高,与脂蛋白酶活性降低、HDL分解代谢增强有关。HDL量的减少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此外,糖尿病患者HDL的质也有改变,其中,游离胆固醇对卵磷脂的比例增加,而这种变化已证实可致动脉硬化。 3糖尿病病人脂代谢紊乱的诊断标准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糖尿病学会[2]对糖尿病病人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表1)。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268例健康行为干预对比分析与对策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268例健康行为干预对比分析与对策 作者单位: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通讯作者:赵芳 目的控制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血糖,延缓冠状动脉硬化的进展。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已确诊的268例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6个月的家庭、单位健康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开展健康干预6个月后,98.13%的被调查者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并血脂异常对其危害性很大;73.88%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人体内糖代谢和脂代谢关系密切分别为76.86%和74.25%;正确认识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增加,不进行生活方式改变及药物干预,血脂代谢异常不会自动消失,分别为85.45%和98.51%。6项调查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干预,可以减少冠脉事件或心血管事件发生以及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事件发生,提高预防认知水平,有效改善相关态度和行为。 标签:糖尿病;血脂异常;健康干预;对策 本人就健康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遵医行为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中伴血脂异常住院患者268例,男169例,年龄40~65岁,女99例,年龄45~65岁,病程2~10年。其中伴冠心病21例,高血压78例,肥胖症13例。 1.2 方法 1.2.1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268例患者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进行6个月的家庭、单位健康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 1.2.2 调查方法调查问卷经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中心医院专家咨询修改,再对目标人群进行预试验,最终确定了有关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问卷。干预前问卷调查完成后,开展为期6个月的系列干预活动:(1)发放宣传册、张贴海报及展板、广播电台网络手机信息等宣传工具宣传预防知识;(2)开展专家健康培训、讲座、治疗、咨询,采取有效治疗方法:LDL-C是冠心病的强有力的危险因素,LDL-C每降1 mmol/L,总死亡率降低12%。初始治疗一段时间后8周复查肝功、血脂、肌酸肌酶、肾功,根据复查情况调整剂量,稳定后每6个月复查1次。在干预活动开展6个月后,截止10月初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52例糖尿病患者、健康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集两组血液并检验其TG、TC、HDL-C以及LDC-C;结果实验组TG(5.42±1.27)mmol/L、TC(2.82±1.08)mmol/L、LDL-C(3.37±1.11)mmol/L均高于对照组TG(4.01±0.62)mmol/L、TC(1.61±0.68)mmol/L、LDL-C(2.49±0.79)mmol/L,而实验组HDL-C(1.32±0.54)mmol/L低于对照组(1.64±0.71)mmol/L,并且实验组血脂异常发生率36.5%明显高于对照组11.5%,且P<0.05;结论跟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TG、TC、LDL-C升高,HDC-C降低,因此血脂检验结果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辅助手段。 标签:糖尿病;血脂;检验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出现障碍而引起的一类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血脂检验已经成为诊断糖尿病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该类方法主要是检验人体的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2014年6月~2015年6月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检验科分别检验并对比了52例糖尿病患者和5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水平,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主要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经胰岛素检测均确诊为糖尿病,男患者31例、女患者21例,患者34岁~65岁,平均年龄为(41.3±3.4)岁;现另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5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5岁~63岁,平均年龄为(4 2.1± 3.1)岁。将两组检验对象性别、年龄逐一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试剂和仪器本次检验所需要的试剂是由罗氏公司生产的原装试剂,并且均能正常使用,检验所需仪器为由罗氏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obas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2血液采集方法所有被检验对象在采集其血液前1个月便开始维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饮食的清淡、禁烟禁酒,并禁止服用任何会对血脂产生影响的药物。采血应该选择在早晨空腹,每人采血量为3ml,被检验对象应该在3h内完成TG、TC、LDL-C以及HDC-C等血脂指标的检验。 1.2.3检验方法关于被检验对象甘油三脂水平(TG)、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最新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共识汇总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 异常共识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共识 作者:常聪整理来源:医学论坛网日期:2011-08-24 近日,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在古城苏州召开。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李强教授介绍了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以混合型血脂紊乱多见,甘油三酯(TG)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LDL-C)水平高,apoB、apoC Ⅲ水平升高。 共识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被确诊时就应该检测血脂水平,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脂谱检测。若患者血脂谱位于正常范围且有多重心血管风险因素,在诊断糖尿病后应当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脂;对血脂谱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调脂则需6~8周后检测血脂水平;若通过药物治疗则需在干预4周后检测血脂水平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血脂控制达标[LDL-C<100 mg/dl,HDL-C>50 mg/dl,TG<150 mg/dl]的患者,建议每半年检测一次血脂谱。 无心血管病、年龄>40岁并有1个以上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者以及无CVD、年龄<40岁且LDL-C≥2.6 mmol/L或合并多个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颈动脉斑块/狭窄或周围动脉病变的患者属于极高危患者,无论其基线LDL-C水平如何,均需要开始用调脂药物。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干预应以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为基础,首要治疗目标是降低LDL-C。高危患者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的目标为<2.6 mmol/L,极高危患者无论基线LDL-C水平如何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 目标为<1.8 mmol/L。若经过最大耐受量的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后仍未达到上述目标,则建议将LDL-C比基线降低30%~40%定为治疗目标,或合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其他调脂药物。 对于高TG血症,治疗目标是TG<1.7 mmol/L,强调首先严格控制血糖,部分病人在血糖控制后TG可恢复正常。 TG在1.7-2.25 mmol/L之间,应首先开始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在2.26~5.65之间则应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加用贝特类药物,如果TG >5.65 mmol/L,则应该首先考虑用贝特类药物迅速降低TG水平,预防急性胰腺炎发生。 对于低HDL-C血症,如伴发高LDL-C,首要目标仍为降低LDL-C水平,低HDL-C的治疗目标为男性>1.04 mmol/L,女性>1.40 mmol/L。可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或用贝特类药物。 对于混合性高脂血症(高LDL-C+高TG),首先强调严格控制血糖,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先选用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在LDL-C达标后若TG 仍然≥2.3 mmol/L,则改用贝特类与他汀类联用,如TG>5.65 mmol/L则先用贝特类降低TG(见下图)。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发表时间:2013-04-24T09:10:13.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许敬奇 [导读]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许敬奇(广州市花都区天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10800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就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4项,对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按照国际、国内诊断标准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中,64例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3.3%。单项TC、TG、LDL-C升高分别为8、12、6例,TC、TG二者同时增高7例,TC、TG、LDL-C同时升高5例。结论摇糖尿病患者以TG、TC、LDL-C增高,HDL-C下降为特征。及时纠正异常血脂,利于糖尿病患者归转及减少并发症。【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血脂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202-01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其他类脂的总称。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1]。为了解本地区血脂异常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情况,笔者分析2年来120例糖尿病患者脂异常的检测结果,旨在研究其在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辅助治疗等方面的相关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对象和标本采集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检测血脂4项目的糖尿病患者。被检测者检测前未服用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检测前空腹8小时。测试项目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 1.2仪器与试剂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宁波美康试剂有限公司提供。血脂采用广东省临检中心提供的质控血清。定标液为英国朗道定提供。 1.3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血脂异常的标准。TC≥6.5、TG≥1.7、LDL-C≥3.1、HDL-C≥ 2.2或<1.0。 2 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64例,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3.3%。64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单项TC、TG、LDL-C升高分别为8、12、6例,TC、TG二者同时增高7例,TC、TG、LDL-C同时升高5例。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而引起的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并常常会合并脂类代谢的异常。在糖尿病患者中,除少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减少外,大多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胰岛素含量正常或升高,由于胰岛素不仅参与糖代谢以控制血糖水平,还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糖尿病患者分为依赖型(IDDM,胰岛素分泌的绝对量减少)和非依赖型(NIDDM,胰岛索分泌的相对量不足)两种。胰岛素具有促进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抑制脂肪组织激素敏感的脂肪酶(HSL)的活性。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浆乳糜微粒(CM)及VLDL颗粒中TG降解障碍,使血中TG含量升高,同时血中F-FA含量也增高。此外,胰岛素缺乏时,脂肪酸B氧化增强,大量乙酰COA不能进人三羧酸循环氧化而合成胆固醇量增加是血胆固醇升高。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伴有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者比非合并高脂蛋白血症者冠心病的发病高3倍,因此,糖尿病不仅仅表现为糖代谢紊乱,往往也合并有脂代谢紊乱,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3],同时血脂的代谢异常也参与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4]。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而糖代谢紊乱又会引起脂代谢异常,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同时高脂血症又会由于脂毒性因素促进脂肪的堆积,使胰岛素抵抗加剧,从而恶性循环。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大,高脂血症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机体抗氧化酶的保护作用,促使糖尿病慢性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在糖尿病中,低密度脂蛋白是心血管意外的最主簧危险因素,而富含三酰甘油升高也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发生并予以相应的治疗在临床上意义重大。 本组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是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以TG、TC、LDL-C增高,HDL-C下降为特征。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TC增高积聚血管壁会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HDL-C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HDL-C的减少可导致体内清除TC的能力下降,引起TC积聚及血管病变,因而HDL-C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低HDL-C水平已被确定为一个重要的心血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且HDL-C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转归有关,高TG水平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TG水平升高,可以预测心血管危险[5]。张帆等[6]研究后认为TC、LDL-C随血糖浓度增高而增高具有相关性。糖尿病胰岛素缺乏会引发高血脂,相反高血脂也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二者互为影响,互为加重。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该实施必要的血脂监测,如果血脂异常,在控制血糖过程中,还应注意纠正异常的血脂,使其降至正常范围,利于糖尿病患者转归和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郭金富.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102-103.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 [3]田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与其慢性血管并发症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3(11):84-85. [4]杨继荣.血脂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0,17(26):35. [5]潘英利,米古丽.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6 [6]张帆,杨继筠,李芹.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指标的联合监测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71-72.

2型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

---------------------------------------------------------------最新资料推荐------------------------------------------------------ 2型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 2 简介 2 型糖尿病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证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 2-4 倍,即使是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已有 50%以上的人群患有冠心病。 另外,糖尿病患者合并动脉硬化性疾病后,病变弥散且进展较快。 在死亡原因分析的资料中也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经流行病资料证实形成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及吸烟等。 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中,血脂异常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一、糖尿病性血脂异常的定义糖尿病的血脂异常既包括脂蛋白数量和质量的异常又包括脂蛋白代谢的紊乱。 其典型脂谱表现为: 高甘油三酯血症,接近正常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小而密的 LDL 和 HDL、餐后脂血症和过多的残粒堆积。 上述脂质异常都有致动脉硬化的作用,共同构成一组相关的危险因素。 1 / 13

二、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生机制为了更容易理解糖尿病发生血脂异常的机制,本文从糖尿病伴发的血脂异常类型分析。 (1)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 2 型糖尿病中最常见的血脂异常。 血糖升高的程度和对高脂血症的遗传易感性都可能是决定血中甘油三酯(TG)水平的因素。 TG 升高的原因是富含 TG 的脂蛋白在血中的堆积,包括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密度脂蛋白(IDL)及残粒蛋白等。 造成富含 TG 颗粒在血中升高的原因主要有肝脏 VLDL 的过度合成和富含 TG 的脂蛋白粒子的清除障碍,二者均可导致高 TG 血症。 血糖轻度升高者,肝脏 VLDL 合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游离脂肪酸(FFA)流入肝脏增多。 血糖中至重度升高的未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共存,二者同为影响血浆 TG清除的原因,因为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可显著下降(LPL 的合成和分泌需依赖胰岛素的作用存在), LPL 是 TG 的水解酶,其活性下降使 VLDL 粒子清除障碍,同时 VLDL 的过剩使 LPL结合位点饱和可进一步导致乳糜微粒聚集和餐后脂蛋白的清除减慢,因此只要糖尿病存在胰岛素的作用不足, LPL 的活性必然下降,血中 TG 的水平就会升高,升高的水平取决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的程度。 LPL 活性下降在未治疗的糖尿病的高 TG 血症形成中占重要地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治疗 糖尿病病人血管病变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发病早,病变严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对我国部分地区的调查表明,住院患者中有93%的患者合并各种心血管病发症,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发症,其中75%死于冠心病。而高血脂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的治疗中,除应积极控制血糖外,还应积极防治血管病变的发生,注意血脂异常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主要表现是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下降。TG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TG水平升高会导致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LDL)增多,载脂蛋白A-Ⅰ(apoA-Ⅰ)及载脂蛋白A-Ⅱ(apoA-Ⅱ)减少,从而导致HDL-C水平下降,HDL通过胆固醇逆向转运机制清除动脉壁胆固醇的作用及其抗氧化作用竞争性抑制LDL与内皮细胞受体结合的作用下降,从而促进粥样斑块形成,致动脉粥样硬化。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糖基化LDL及SLDL比自然的LDL 更易被氧化,在血中存留的时间也更久,它们都不易与载脂蛋白BE 受体相结合进行正常代谢,而易与“清道夫”受体相结合,从而使其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化作用。 糖尿病患者大、中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或中层钙化,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较重,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明显增厚,血管壁增厚,玻璃样变性,变硬,血压增高。有的血管壁发生纤维素样变性和脂肪变性,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有的可有血栓形成或管腔狭

窄,导致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相应组织或器官缺血,功能障碍和病变,严重时临床表现为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萎缩、肢体坏疽等。 因此,糖尿病的治疗中,调整血脂、防治血管病变的发生有重要意义。UK-PPS10年研究结果显示,影响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LDL-C和HDL-C。冠心病一、二级预防及其糖尿病亚组分析表明,降低LDL-C水平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预后。在治疗中,降低LDL-C为首要目标,而降低并维持血脂于正常为最终目标。 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调节饮食,严格糖尿病饮食,控制热卡摄入,尽量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类食品,加强体育锻炼,克服吸烟等不良习惯。 2、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本类药有良好的降低血浆总 胆固醇(TC)和LDL-C作用,VLDL-C, apoB和血浆甘油三脂也有下降,而HDL-C轻度上升,在阿托伐他酊糖尿病合作研究“CARDS”的研究中,对象为2838例年龄在40-75岁之间的糖尿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酊10-80mg/d或安慰剂,随访2年,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TC、LDL-C、TG分别下降26%、40%、21%,均有统计学差异,但对HDL-C无显著影响,心血管事件下降37%(P=0.001),总死亡减少27%,接近统计学意义,为糖尿病性高脂血症首选药物,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肌痛、无力、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等骨骼肌溶解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尽量避免联合使用红霉素、环孢素等加重骨骼肌溶解的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