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已修改)

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已修改)
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已修改)

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已修改)

杨宏雨

梁启超曰:“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①近代中国之每一次进步无不与巨大的历史灾难相联系。如果说鸦片战争只是在浅层次上触动了中国的知识阶层的话,那么,甲午战败则深层次地刺激了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在甲午战败的影响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高举救亡的大旗,把中国近代化运动推进到了效法日本、变法维新的新时期。甲午战败是中国思想界一次重要转折。在甲午战败后,传统知识分子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樊笼,迈出了值得珍视的一步。近代中国第一次文化启蒙运动由此拉开,民族觉醒的时代也由此开始。

一、战前传统知识分子对日本的认知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19世纪中叶以前,日本对西方除荷兰以外的“夷人”采取类似清政府的闭关不纳的“锁国政策”。1853年,日本在美国的炮舰下被迫开放。锁国政策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德川幕府的垮台。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实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措施。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是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的关键。

长期以来,中国的士大夫把日本当作东洋“撮尔”小国,不加重视。1868年的明治维新并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重视。事隔六年之后(1874年),日本军队武装入侵中国的台湾,近代中国人才开始真正关注日本。

1876年,李圭前往美国费城参加万国博览会,途经日本,在游历了长崎、神户、大阪、横滨和东京之后,留下一份简短的记录。这就是《环游地球新录》中的“东行日记”一卷。李圭是近代第一个以官方代表身份访问日本的中国人。

1877年,何如璋以首任公使身份赴日,留有《使东述略》,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他离开北京到东京上任的经过。

1879年4月,王韬以私人身份游历日本,历时四个月,留有他这次游历的记述《扶桑游记》。

1879年12月,王之春以道员身份赴日游历考察,历时一个月,回国后写成《谈瀛录》三卷。

1880年5月,李筱圃赴日游历,历时一个多月,留有记述《日本纪游》。

1884年,清第二届驻日公使姚文栋编成十卷八册的《日本地理兵要》。

①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卷,第113页。

1887年,清第三届驻日公使陈家麟编成《东槎闻见录》一部。同年,黄遵宪完成甲午战前研究日本的划时代的代表作《日本国志》。

1887年11月,清政府派傅云龙、顾厚琨等出国游历考察。次年,傅云龙编成二十卷的《游历日本图经》,顾厚琨编成《日本新政考》二卷。

1893年5月,黄庆澄前往日本游历,历时两个月,留有《东游日记》一部。

甲午战前的这些游记和著述,论述了日本的有关情形,扩大了近代中国人对日本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状况的了解。如何如璋的《使东述略》首次纠正了过去长期存在于一些地理书籍中关于日本是由长崎、萨伺马、对马三岛组成的错误说法,正确地指出:“其疆域分四大岛,而画以畿内及八道。”“全国四周滨海,大岛外,群小岛错杂其间。”①王之春的《谈瀛录》则首次运用科学概念精确叙述日本的地理位置是“起北纬线三十度,止四十三度;起偏东经线十三度,止二十九度。”②傅云龙的《游历日本图经》调查了日本的天文、地理、风俗等15类169项内容,详细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后近二十年在近代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则从各个角度系统地研究了日本的历史和现状,尤其详于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实行的各项制度,可够称得上是一部明治维新史。

与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时中国士大夫阶级反应的沉寂相异,1874年以后,明治维新是当时传统知识分子对日本认知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上提及的一些游记和著作几乎无一例外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表示了关注。当时传统知识分子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态度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1)基本否定:1880年赴日游历的李筱圃在参观德川氏墓地之后,批评明治政府“非但不能拒绝远人,且极力效用西法,国以日贫,聚敛苛急,民复讴思德川氏之深仁厚泽矣”③。阙名《日本杂记》的作者批评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是“慕虚名而难收实效,富强二字恐不易言也”。他借明治维新后日本出现的有人剪短发、穿和服、著木屐的现象,讽刺明治新政是“东头西脚,西头东脚,不成东西。”④李筱圃和《日本杂记》作者的态度基本上代表了当时中国国内守旧一派传统知识分子对明治维新的认知。这批人在当时的中国数量相当多,远远超过主张洋务救国的知识分子和早期维新派。他们随着清王朝中枢势力对洋务运动态度的变化时而活跃,时而沉寂,构成洋务运动发展的一大阻力。

(2)局部的有限的肯定:李圭评述明治维新时指出:“日本一国,当咸丰初年仍是大将军柄政,君位几同虚设,国势极不振。近年来,崇尚西学,效用西法有益之举,毅然而改者极多,

①何如璋:《使东述略》,《早期日本游记五种》(王晓秋点,史鹏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5—67页。

②王之春:《谈瀛录》,转引自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9页。

③李筱圃:《日本纪游》,《早期日本游记五种》(王晓秋点,史鹏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9页。

④阙名:《日本杂记》,转引自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2页。

故能强本弱干,雄视东海,而大将军遂不专其国政。惜乎变朔望、易冠服诸端,未免不思之甚也。”①陈家麟在《东槎见闻录》卷首评说明治维新说:“立学校、整矿务、开铁道、设银行,以及机器、电线、桥梁、水道、农务、商务各事,此利政也”,而“易服色、废汉学、改刑罚、造纸币、加赋税以及用人、宫室、饮食、跳舞之属,此弊政也”②李圭和陈家麟的观点,特别是陈家麟的议论代表了当时主张洋务救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对明治维新的认识。他们肯定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军事与工业技术、推进工商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而反对和否定其改变祖宗成法、效仿西洋政治制度的作法。这和当时清政府中的洋务官僚对日本的认知态度是一致的。甲午战争以前,他们上下一致,“朝野交哄,皆以通达洋务为能事,”③形成了强大的洋务思潮。

3)基本肯定:对明治维新持肯定态度的传统知识分子是早期维新派,他们赞赏甚至希望中国能仿效日本的明治新政。如王韬称赞明治维新说:“日本海东一小国耳,一旦勃然有志振兴,顿革平昔因循之弊”④,黄遵宪在《日本国志·凡例》中说:“日本变法以来,革故鼎新,旧日政令,百不存一,今所撰录皆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⑤在《日本国志叙》中又明白表示自己编写的目的是为了“质之当世士大夫之留心时务者。”⑥黄遵宪是近代中国主张向日本学习的最早的代表人物。在当时,他属于孤独的先行者。甲午战争以前,这种孤独有时简直可以用唯一来取代。

甲午战争以前传统知识分子对日本明治维新认知程度上的差异及其数量上的对比不仅反映了近代中国觉醒的程度,它还预示了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的命运。

二、战败引起的社会影响

就在黄遵宪孤独地先行、一般传统知识分子仍喋喋不休地责难日本明治维新“采西法”、“变祖制”、“易冠服”、“趋欧俗”的同时,1894年8月,中日之间拉开了战幕。洋务派苦心经营十多年的北洋海军在这场战争中全军覆没,几十万湘、淮军在日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日本提出了赔款两万万两、割台湾、辽东半岛等一系列苛酷的议和条件。甲午战败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极大反响。1895年4月底,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京师,“举国哗然”。广东举人

①李圭:《环游地球新录》,钟叔和主编:《走向世界丛书·漫游随录、环游地球新录、西洋杂志、欧游杂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3页。

②陈家麟:《东槎闻见录》,转引自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90—191页。

③《近四十年世风之变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741页。

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Ⅰ),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42页。

⑤黄遵宪:《日本国志·凡例》第7页,《日本国志》(吴振清、徐勇、王家祥点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⑥黄遵宪:《日本国志叙》第2页,《日本国志》(吴振清、徐勇、王家祥点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梁启超联名百余、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谭绍棠各联名数十“首诣察院,呈请代奏”。既而福建、、、、、、陕甘、广西、直隶、、、、云南诸省继之。士子们为战争的惨败和日本的要挟所激怒,纷纷上奏章、递条陈,痛心疾首,慷慨陈词,反对议和。一时都察院门外,“车马阗溢,冠衽杂沓,言论滂积者,殆无虚晷焉。”①

在所有这些传统知识分子上书“数日不报”的情况下,1895年5月2日,康有为、梁启超联络18省举人1300多人齐集都察院门外上书请愿,史称“公车上书”。康有为在上书中要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成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②他强调前三者只是“权宜应敌之谋,而非立国自强之策”③,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变法,“非变旧法,无以为治”④。他要求光绪改革封建制体,建立议会制度。“凡内外兴革大政,筹饷事宜,皆令会议于太和门,三占从二,下部施行”⑤,要求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资本主义改革。

《上清帝第二书》是划时代的社会改革文献,带有鲜明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的色彩。它代表了甲午战败后中国相当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的政治意向。《上清帝第二书》虽然没有送达光绪手中,但却“遍传都下,士气愤涌”⑥,引起朝野各界的巨大震动。1895年6月初,上海哀时老人“刻其文及姓氏以告天下”,盛赞其文“惊天地,泣鬼神。”⑦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二书》不胫而走,刊出后行销数万部。士子们辗转传抄,一时间“天下墨争磨”⑧,其影响也迅速从京师扩展到全国。

“中国维新之萌蘖,自中日之战生。”⑨“公车上书”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甲午战败最激烈最直接的反应,却又不以此为限。“公车上书”行动中的集会、讨论、请愿等手段带有鲜明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特点。“公车上书”突破了早期改良主义者王韬、郑观应等人分散活动的局限性,从书生议论发展到有18省1300多人参加的集体上书言事的社会活动。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有群众的政治运动,实自此始。”⑩参与“公车上书”的士子们散归乡里后,把维新思想传到各地。公车上书后越来越多的传统知识分子“渐知天下大局之事”11,走上了维新救国的道路。康有为、梁启超也因其在公车上书中的杰出作用成为维新变法的政治领袖。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54页。

②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6页。

③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2页。

④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3页。

⑤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5页。

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Ⅳ),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30页。

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54页。

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Ⅳ),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338页。

⑨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3卷,第42页。

⑩《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Ⅰ),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440页。

11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卷,第114页。

甲午战争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军事较量,同时也是对两国近代化力量的大检阅,也可以说是中日两国近代化程度的较量。甲午战败客观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由是谈洋务者,渐为世所诟病。”①

甲午战败后,康有为等主张的维新的传统知识分子传统站在“今欧日之强,皆以开国会、行立宪之故”②这样的认识高度对洋务运动洋进行了批判。谭嗣同认为洋务派所言所办的只是轮船、火车、枪炮、织布机和炼铁厂等物器而已,“于其法度政治之美备,曾未梦见……此皆洋务之枝叶,非其根本。”③康有为批评洋务派的做法是“变其甲不变其乙,举其一而遗其二,枝枝节节而为之,逐末偏端而举之。”他非常恰当地评论说“此皆变事而已,非变法也”④。严复批评洋务运动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⑤,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士之实弊。”

⑥梁启超形象地批评洋务运动是“补苴罅漏,弥缝蚁穴”。他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⑦

主张维新的传统知识分子从甲午战败这一事实中认清只有工艺、技术等层面的局部的枝节改革,缺乏整体的根本变革;只有经济改革、政治改革阙如,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关键。整个戊戌维新时期,变法、变法之声遍布于国中,“一般洋务时务之士靡然从风,举世若狂”⑧,世风为之一变。这与甲午战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甲午战败后,在政治上检讨洋务运动的同时,传统知识分子还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中体西用进行了突破。

一个民族停滞了思考就意味着死亡。“中体西用”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虽然已经开始突破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论,但批判的理性却被紧紧束缚在技术、工艺等层面(洋务派认为“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⑨,这样旧的束缚了新的,死的缠住了活的,批判的理性在现实中停滞了增长。不仅如此,“中体西用”中带有的“卫道精神”(“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⑩)极有可能再度狂热起来,淹没仅有的一点理性,回复到传统的华夏中心论中。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这是对中体西用最残酷最无情的批判。与此同时,批判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Ⅰ),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399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241页。

③谭嗣同:《报贝元征》《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2页。

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215-216页。

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319页。

⑥《严复诗文选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5页。

⑦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卷,第10页。

⑧《近四十年世风之变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742页。

⑨《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郭大松、张礼恒主编:《中国通史教程教学参考》(近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⑩《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Ⅰ),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60页。

的理性也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再度成长起来。1895年7、8月间,谭嗣同率先从洋务派设置的“器由道出”、“变器不变道”的樊笼里走了出来,深刻地指出:“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行,器存而道不亡……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变而为仍器,亦仍不离乎道,人自不能弃器,何以弃道哉?”①谭嗣同对道器、体用关系的崭新认识表明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敲击“中体西用”的暮鼓丧钟了。1901年,张之洞、刘坤一在《江楚会奏三疏》中重弹“中体西用”的老调时,严复于次年严正地指出:“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者也。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他进一步申论道:“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议者必欲合之而以为一物,且一体而一用也,斯其文义违桀,固已名之不可言矣,乌望言之而可行乎?”②严复的这段话仅管稍晚于戊戌维新,却很可以代表甲午战败后一部分主张维新救国的知识分子在中西和体用问题上见识。整个戊戌维新时期仅管有许多维新志士的思想中仍留有不少尊崇儒家文化的影子,光绪帝在1898年6月11日的《定国是诏》中也仍有“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实者实力讲求”③的字样,但废除八股、设立京师大学堂、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选派宗室王宫大臣游历各国等行动,无一不体现出突破中体西用的端倪,这种旧的发展了新的、死的推动了活的现象不能不说是与甲午战败有关。

甲午战争是推陈出新的助产婆,甲午战败后传统知识分子对洋务思潮的检讨及其在中西、体用关系上的突破,表明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洋务思潮开始消退。

三、尊严损伤下的心态失衡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太平天国、捻军和边疆各族人民起义相继平熄下去,清政府的对外关系也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下维持着相对和平的局面,史称同治中兴。这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的迷惘和虚骄。如1875年陈韬在编纂《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时就夸大其词地称颂同治的政绩是“削平僭伪,绥靖边陲,伟烈丰功,为书契以还所罕觏。”④1879年,王之春更吹嘘说“我朝威灵震垒,一道同风,受万国之共球,萃涂山之玉帛,聘问之使联翩而赋皇华者,几无远而弗届焉。盖中天运会所开,初非秦皇汉武徒逞远略的可同年语也。”⑤传统知识分子的这种迷茫是对时势和自我认识不清的结果。它基于自欺,其恶果远甚于自欺,

①谭嗣同:《报贝元征》《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7页。

②严复:《论教育书》,《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107页。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7页。

④陈弢:《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叙》第1页,《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

⑤王之春:《谈瀛录》(刻本)序,第8页,转引自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页。

影响了中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批判,延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中清军在陆地上的胜利则更加剧了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和封建官僚的昏聩和迷惘。中法战争之后,清政府虽然接受马尾海战的教训,以大治水师为主,但1888年以后竟开始挪用海军军费作修建颐和园之用。从1888——1894年整整六年,清王朝海军的主力北洋舰队竟未再添置任何船只和设备。甲午战争以前尽管黄尊宪等先行者已提出了“师日”的主张,但一般传统知识分子对日本还是瞧不上的。甲午战争爆发之际,“征日论”的调子在中国很有市场,很多中国知识分子做着征服“一岛孤悬”的日本,同时“摄服泰西诸国”①的美梦。应该说,甲午战败除了中日双方实力悬殊以及战略战术上的失误等诸多因素外,中国社会普遍缺少理性,昧于世界大势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②谭嗣同的慷慨悲歌很可以代表战败后一般传统知识分子的悲愤情绪。在经历了巨大的历史灾难后,理性重新回到了现实中。甲午战败后,梁启超直言中国的处境是“敌无日不可以来,国无日不可以亡。”

③康有为指陈当时的环境是“瓜分豆剖,渐露机芽”,他警告光绪说“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④传统知识分子在战败后对现实危机的清醒认识,正是中国近代化从洋务运动转向戊戌维新的思想基础。

甲午战败同鸦片战争以来的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相比较,一个显著的差别是这次打败中国的不是西方列强,而是一个向来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瞧不起的东洋“蕞尔”小国。这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加剧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理倾斜。康有为说:“夫以中国二万里之地,四万万之民,比于日本,过之十倍,而为小夷熳侮侵削,若刲羊缚豕,坐受剥割,耻既甚矣,理亦难解。”

⑤这正是对当时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理倾斜的写照。心理的倾斜又导致他们最深刻地反省自我。康有为说:“吾既自居于昧弱,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⑥谭嗣同更直接地说是“中国自己求亡。”⑦严复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得出结论是“民力已恭,民智已卑,民德已薄”①。总之,责己不责人、反躬自省、发愤为雄代表了当时主张救亡图存的传统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态。

诗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甲午战争,日本打败了中国,这一方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给中国提供了个成功地学习西方的样板,中华民族又从东方获得了

①李岳蘅:《策倭要略》,转引自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9页。

②谭嗣同:《有感》,《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40页。

③梁启超:《南学会序》,《饮冰室文集》第2卷,第65—66页。

④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2—203页。

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67页。

⑥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3页。

⑦谭嗣同:《报贝元征》《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5页。

一个自我认识的参照系。甲午战败后,主张变革的传统知识分子差不多都把目光转向了日本。中国出现了一批主张“师日维新”的鼓吹者。

甲午战败后,越来越多的传统知识分子认识到明治维新在日本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康有为等人甚至把明治维新看成是日本成功的唯一动因。康有为指出“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②梁启超也说:日本“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③要救国,只有维新,只有学西方,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这给当时主张变革的传统知识分子以极大的启示。为了救亡,中国的维新派准备向昨天的敌人日本学习,康有为建议光绪“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④

由于交通方便,风俗相似,文字易懂,加上中日两国原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相似,甲午战败后,主张维新变法的传统知识分子把“师日”看作是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一条捷径。康有为说“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取而法之,尤易措手。”⑤“更新之法,不能舍日本有异道。”⑥谭嗣同也说:“与中国至近而亟当效法者,莫如日本。”⑦梁启超主张充分利用日本学习西方的成果。他说:“泰西诸学之书,其精者日人已略译之矣,吾因其成功而用之,是吾以泰西为牛,日人为农夫,而吾坐而食之,费不千万金,而要书毕集矣。”⑧他们相信,只要中国仿效日本实行新政,就可以事半功倍,后来居上。康有为乐观地预言说:“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日本,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⑨

在甲午战败的此刺激下,在主张变革的传统知识分子的宣传鼓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下“定国是诏”,决然变法。该诏书“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①,拉开了为期103天的维新运动。戊戌维新促进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整个中国从此开始了实质性的社会变革过程。戊戌维新失败后,大批中国的知识分子涌向日本,形成了二十世纪初年声势浩大的留学日本的浪潮。当时的人们分析“留日潮”的原因说“日本学习欧美,故其强同欧美。吾若学习欧美如日本,则其强亦必如日本然。吾文学风习去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Ⅲ),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46页。

②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53页。

③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卷,第3页。

④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8页。

⑤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8页。

⑥康有为:《日本变政考跋》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彙十·彼得政变记、日本变政考》,宏业书局,第335页。

⑦⑦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4页。

⑧梁启超:《读<日本书目志>书后》,《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二卷,第54也。

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Ⅲ),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5页。

欧美甚远,势难直接为之,不若间接以学习日本为便。庚子以后,各省留学于东京者骤增数倍,其不本此意以为宗旨者,恐百无一人也。”②这话与康梁等主张师日维新的理由如同一辙。二十世纪初“留日潮”的形成正是甲午战败后传统知识分子师日思潮的继续和发展。它与师日维新的主张一样,同甲午战败对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四、叛逆传统的新觉醒

甲午战败猛烈地冲击了晚清社会,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对传统的政治制度、道德结构和思想准则提出了怀疑和挑战。

三纲五常是封建主义的精神支柱。传统的儒家思想竭力把它宣扬成先验存在的天经地义的道德规范(朱熹说:“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甲午战败后,谭嗣同首先向“纲常”、“名教”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他认为三纲五常完全是统治者为自己统治的需要而提倡的单方面的强制性道德规范。“名者,由人创造,上以其制下,而不能不奉之。”

③“独夫民贼固乐三纲之名,一切刑律皆以此为率,取便己故也。”④他指责“名教”的罪恶是“不惟关其口,使不敢昌言,乃并锢其心,使不敢涉想。”⑤从“仁——通——平等”的观念出发,他提倡父子平等、男女平等的新型道德准则,并说“君父以责臣子,臣子亦可反之君父。”

⑥谭嗣同被梁启超誉为“晚清思想界之一大彗星”,他对三纲五常的批判预示了传统的道德规范和思想准则在知识分子中即将崩溃的命运。

伴随着传统道德规范的衰落,甲午战败后,君主的神圣权威也遭到了质疑和挑战。严复认为人们原本不需要君主来统治自己,只是因为人民中间有各种“相欺、相夺”的纠纷,生命财产受到了威胁,而自己又忙于“耕织”、“工贾”,所以才“通工易事,择其公且贤者,立而为之君”,以维护民众的利益。他说:“故曰,君臣之伦出于不得已也,患其不得已,故不足为道之原。”⑦谭嗣同也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⑧谭嗣同和严复关于国家起源的学术探讨,使两千多年来的君臣观念受到了有力的冲击。

在否定君权神授的同时,传统知识分子还对君主制的罪恶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梁启超指斥

①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专集》第一卷,第22页。

②《中国如何而后能学日本乎》,《大陆》1903年第7号。

③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9页。

④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9页。

⑤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8页。

⑥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9页。

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Ⅲ),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79-80页。

⑧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9页。

二十四朝的当道者都是些民贼。严复认为“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于民而已。”①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②他认为:“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③“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初无所谓叛逆也。”④,甚至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⑤。甲午战败后传统知识分子对君权的否定和批判,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观念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廓清了基地。

甲午战败还产生了一个重大的社会后果,就是加深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政策的怀疑和批判。八股取士是从隋唐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制度,甲午战败以后,主张维新的传统知识分子从宣传西学、培养有用人才的角度出发,对八股取士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梁启超批评说:“八股取士,为中国锢蔽文明之一大根原,行之千年,使学者坠聪失明,不识古今,不知五洲,其弊皆由于此。”⑥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⑦严复批评八股有“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三大弊病。他说:“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欲讲实学,非另立选举之法,别开用人之途,而废八股试帖策论诸制科不可。”⑧并说:“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若倘因循,行将无及。”⑨传统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这种攻击真正击中了封建文化制度的弊害,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广泛反响,许多士人从此与八股制度决裂。废除八股也是戊戌维新时文化变革的主要措施。当时废除八股的诏书一下,“一时缙绅士庶,田夫市侩以及识字妇女,学语小儿,莫不交口而訾‘八股无用'。”⑩这很足以说明传统知识分子对封建文化制度的批判所引起的巨大启蒙作用。及至变法失败,顽固派恢复了科举制度,但对于八股文,“不独聪明英锐之士,不屑腐心焦脑以问此亡国之物,即于高头讲章,舌耕口穑数十年号为时艺正宗者,亦谓之无味,不如多阅报之为愈也。”11

在批判传统的旧道德、旧文化的同时,传统知识分子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广泛地开展社会启蒙活动:

1) 创办近代报刊:为了鼓吹社会变革,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1895年6月,主张维新的传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Ⅲ),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81页。

②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7页。

③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9页。

④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4页。

⑤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7页。

⑥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卷,第87页。

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Ⅰ),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448页。

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Ⅲ),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57页。

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Ⅲ),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70页。

⑩《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Ⅲ),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345页。

1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Ⅲ),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56页。

统知识分子在北京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张机关报《万国公报》。同年12月《万国公报》因与欧美传教士所办的报刊同名而改名为《中外纪闻》。1896年8月,梁启超等创办《时务报》,该报文字通俗易懂、议论新颖别致,一时风行海内外。在《时务报》的影响下,同时也是在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各地报刊蔚然兴起,影响较大的还有《知新报》、《国闻报》、《湘报》等三十多种。这些报刊或议论时政、宣扬变法,或介绍和翻译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维新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的人评价说,如果“把中日战争比作使中国震动的一次电击,”那么这些报纸“就不啻是一个强烈的电流,因为通过这个电流,可以把新的思想传布到全国各地去。”①

2)组织学会:康有为认为:“近世严禁结社,而士气大衰,国之日孱。”为了广联人才,开通风气,1895年11月,康有为、文廷式等北京组织强学会。强学会的创办是中国近代开风气的一件大事,它打破了清朝自开国以来禁止士人结社的规定,从此“学会之风遍天下。”②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7年,维新派在全国创办的学会至少有33个。这些学会广泛联络社会各阶层支持变法的人士,宣扬维变法的主张,一时间“民智骤开,士气大昌”③,起了极大的启蒙作用。

3)介绍西方学术文化:西方的学术文化是传统知识分子批判封建文化、启迪民智的思想武器。主张维新的传统知识分子非常推崇西方的学术文化,强调西学是“致治之本,富强之由。”

④为了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1896年,梁启超写成《西学书目表》,次年又编成《西政丛书辑要》,并与康广仁一起创办了大同书局。整个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创办译书局2处,报馆9家,学堂17所,广泛地宣传和介绍了西方的资产阶级文化。维新派的报刊也经常介绍和翻译西方的论著,《时务报》曾专门聘请英、法、日、俄文的翻译,译述的内容也从自然科学逐步向社会科学过渡。

在当时所有介绍西学的译著中,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影响最为重大。甲午战败对严复这样的传统知识分子是一个大刺激,他因“国势日危”而“腐心切齿”,遂“致力于译述以警世也。”⑤1896年严复开始翻译《天演论》,年底完稿,1898年春译稿出版。严译的《天演论》及其按语大力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学说,指出中国如果能够顺应天演的规律,实行维新变法,就能自强保种,由弱变强,否则就会亡国灭种,为天演所淘汰。在《天演论》译稿中,严复“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⑥严译的《天演论》敲响了民族救亡的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Ⅲ),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497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Ⅳ),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0页。

③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卷,第143页。

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Ⅰ),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448页。

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Ⅳ),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183页。

⑥严复:《译天演论自序》,《天演论》(赫胥黎著,严复译),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8页。

警钟,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激起了极大的反响。桐城派古文大师吴汝伦称誉《天演论》译稿为“大海东西奇绝之文”①,对严复的“高文雄笔”表示“倾心悦服,毫无间然”②。他亲自抄录副本,并为译稿撰写序文。维新派的重要人物几乎无一不对严译《天演论》加以称颂。梁启超最早读到《天演论》的译稿,经常在自己的论文中加以宣扬和阐发。康有为称赞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③《天演论》宣传的进化和发展的观点,成为甲午战败后传统知识分子要求变革的理论基础。《天演论》的变革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刮起了一股飓风,起了极大的启蒙作用。30多年后,胡适回忆说:“《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全国,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知识那‘优胜劣汰’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叫孙竞成,一个叫杨天择。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下的纪念品。”④甲午战败后传统知识分子翻译的其它西方学术著作的影响虽不及《天演论》那么大,但其社会启蒙作用也可从《天演论》的风行中略窥一斑。

传统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弘扬和对封建文化的批判,一起构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文化启蒙运动。

发表于《河北学刊》199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6年第6期全文转载。

①《吴汝纶全集》(四),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623页。

②吴汝伦:《答严幼陵》,《吴汝伦尺牍》(徐寿凯、施培毅校点)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98—99页。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525页。

④胡适:《四十自述》,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演讲稿终稿)甲午战争的影响和启示

甲午战争的影响和启示 甲午一战,举国震惊。这又是一场外族对华夏土地的践踏的战争,又是一次国人求索未来道路何去何从的转折。回首历史风云,路漫漫其修远兮。身为局外人的我们,能给历史中的人们多少指点,又能看透多少历史的变幻与莫测?我们能做的,恐怕只有反思战争的影响,从而警醒自我,启迪后继者的智慧。 因此,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便是:甲午战争的影响和启示。 1894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战败并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而告终。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中国洋务运动走向破产。在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了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没有成功。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虽然清朝统治阶层也有把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决心,但是洋务派的分裂,对立,终究难以形成统一、独立的力量改变中国的格局。其次洋务运动需要国家大量投资,而战后清政府的财政已是山穷水尽。因此, 甲午战争后,除了练兵之外,其它洋务运动的步伐骤然放慢。

2.中国社会性质进一步变化。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割占包括台湾在内的大面积领土、巨额赔款、开放新的通商口岸等条款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在华利益,展开了疯狂的角逐,帝国主义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社会性质。 3.中国革命进程发生变化。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救亡运动。与此同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了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随后革命派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开始了武力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更为重要的是,民主革命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器物”变革发展为“制度变革”,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更要改变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如维新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都是在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制度。 4.钓鱼岛问题的遗留。《马关条约》中,日本强行割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二战结束后,日本天皇承诺归还所侵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考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考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考2014年是甲午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不能忘记的历史事件。认真回顾与反思这场战争的历史教训,认识这场战争何以发生、何以成为那样令人不忍回首的结局,对于我们今天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爆发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 据日本史学家井上清教授的研究,公元4世纪以后,日本通过朝鲜,接触了中国文化。到了奈良时代,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率领大量留学生到长安、洛阳留学,吸收了中国文化中的许多东西,诸如文字、儒学、佛学、法律制度、行政体制、文学、庙宇建筑乃至京城设计等,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础。16世纪末期,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后,他的野心膨胀起来,想要征服琉球、台湾、菲律宾,还要征服朝鲜和中国。丰臣的这种主张一直为德川幕府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所继承。19世纪80年代,“脱亚入欧”论的主张者福泽谕吉极力为发动侵华战争制造理论根据与舆 论准备。明治维新后,明治天皇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图谋夺取琉球、朝鲜和台湾。1874年日军侵占台湾南部失败后,于1879年吞并琉球。琉球与中国之间存在

藩属关系,吞并琉球遭到清政府抗议,中日之间就琉球地位问题谈判数年,成为未决的悬案。直到1888年,日本决心用战争手段解决中日关系问题,便主动放弃谈判。日本随即把目光转向朝鲜。日军派军舰到朝鲜釜山海面进行测量,与朝鲜军队发生冲突。日本一方面与清政府谈判朝鲜问题,另一方面强迫朝鲜订立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这个条约为日本下一步侵朝行动打开了方便之门。1884年12月初朝鲜发生甲申政变失败,日本操纵朝鲜政局的图谋未能得逞。为此,日本派出伊藤博文到中国与李鸿章谈判,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规定“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日本未从甲申政变中占到便宜,但却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 此后,日本抓紧扩军备战,建设海陆军,成立直属天皇的参谋本部,派遣大批间谍到中国侦察。1887年春,参谋本部陆军大佐小川又次综合侦察结果,提交了《征讨清国方略》,对中国总兵力和各省军力分布做了详细报告,分析了清政府的财政、军费、海军建设、沿海和长江防御设施、官僚和国民素质,分析了日本政府财政状况、军费和海军建设、日本官僚和国民素质,提出以八个师团军力“攻占北京,擒获清帝”。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日本第一届国会上提出“主权线”和“利益线”概念,认为日本是主权线,朝鲜是利益线,为了确保利益线,就要攻取中国。1893年,日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8篇优秀版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一): 甲午战争观后感 这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战争》的片子,这是一部关于我们和日本的海战片。看完后,它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这外片子讲的是我们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斗争,当时我们中国人里有很多贪生怕死的小人,一开始就有一个官,一看到日本军舰就抱头鼠窜,独自一人跑到后舱躲起来中。幸亏一个炮手很勇敢,他虽然明白私自放炮会砍头,但是为了同伴,他还是毅然的开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还扯下了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为那些做官的感到耻辱,看到这,我心中充满了愤怒。 邓世昌(邓小平)当时率领的济远号和广乙号一塌回到中国时,在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当时慈禧太后贪图享乐荣华富贵,用掉了上千两银子,让我们都没有足够的钱去造军舰上的炮弹,但是我们是不屈的中国人,没有了炮弹,我们还有枪但是,日本人的两个鱼雷,船就被炸沉了 这就是电影的结尾,虽然很杯具,但是它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今日的中国已经变强大,但是我们的钓鱼岛却离开了我们。我们不能让小日本这样继续下去,加油,中国人!!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二): 甲午战争观后感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 电视机里一个一个学者教授都在述说那段用士兵、人民血肉堆起的往事,我们难过、愤恨,但是我们手中却拿着印有MADEINJAPEN字样的038记下我们的感想。经过了一世纪这么漫 长的岁月,此刻的我们能说伤痛吗或许在那40分钟,我们是吧。 军国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咬噬着中国的人民,但是我们祖先流的泪流的血,终将被时间冲淡。我们能够伤痛,但那不是重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理,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背侵略瓜分的 结局。看完这卷影片,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看了《甲午战争》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甲午战争》讲述了日本攻打北洋水师的基地山东刘公岛军港。丢了魂似的李鸿章命令:海军舰队不要远出,靠山巡走,略张声势 清晨,日本吉野号军舰要攻占小岛,北洋水师前去迎战,但是邓世昌他们船好、装备差、弹药少,抵但是日本的军舰。他们不放下,炸船的要害,炮弹百炸不穿有的船还升起了白旗,

中国知识分子的士人文化传统

中国知识分子的士人文化传统 知识分子一词起源于十九世纪的俄国,这一群体由不同的职业人士所构建,对社会作批判,使社会机制加以改进;其成员要积极关注社会现实,通过影响国民思想、塑造政治领袖的行为来直接干预政治过程,并将此看作他们的道德责任和共同权利。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知识分子这一概念,但士是与之相接近的一个集团,二者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第一次知识分子大论争。持不同世界观、人生观的知识分子群体纷纷对社会体制建构抒发一己之见。儒家希望君主采取仁政,道家希望君主无为而治,法家更是与国家机制直接融合,为国君颁布法令。虽然诸子政见不同,但总体特性一致:介入社会;希望以自己的理论模式规划世界,建立起更好的国家机制,使百姓安定富足。他们对自身人格修养要求很高。孟子提出我养吾浩然之气是儒家君子的内在修养要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格表现。老、庄则在玄妙的哲学思考下指导人生境界,希望人能活得更本真,顺其自然,回归本性。诸子百家建构国家的社会理想,是在对现实生活进行严厉批判后提出来的。面对连年战乱、满目疮痍的现实社会,怎样才能让人们过上安定的生活,让国家稳定富强,这是诸子经过哲学思辩想要解答的问题。在奴隶社会渐趋衰亡,封建社会缓慢建立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纷纷游说各个国家的统治者,希望自己的社会建构理论能被统治者采纳,付诸实践。此时,由于社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知识分子以立法者姿态批判社会;而要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建构社会制度、国家机制,知识分子就必须与执政者联合起来。这一时期,教育体系并不发达,知识的传播媒介只是竹简、绢书,知识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掌握知识的人能参与国家管理机制,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知识分子对知识的掌握有绝对优势,在思想上认为自己是先进的,以一种权威姿态发言;而百姓因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社会又极不稳定,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对知识分子的权威性发言表现出依赖性。 孔子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确立了士人知识分子的权威地位。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传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血液中的一部分,并且衍生不止。士人知识分子除了参与政治的功能外,还有一部分进行文学创作,甚至二者互有融合。儒家知识分子做官的同时也进行文学创作,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不胜枚举。在魏文帝曹丕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后,文学创作的独立地位才得以确立。文学的独立由一位政治家提出来,可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联系之密切。由于文学的自觉,文学理论也开始发展起来:晋陆机的《文赋》、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等经典文论著作都成书于此时期,为文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规划。这是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立法阶段。这是对文学创作实践的初步理论、规律总结和指导,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文学这一艺术样式自诞生之初就带有审美的自身诉求和社会批判功能。文学创作者一直追求在美的表现之中蕴涵社会批判意识。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采用儒家典籍考试来选拔官员,儒家思想在士人知识分子的系统学习中深入其心。进入统治阶级内部的士人知识分子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立身准则,心怀苍生,以天下为己任。他们愿为帝王师,希望帝王能采纳自己的治国方略;如果不被帝王欣赏,郁郁不得志,或是归隐,或是死谏,都会坚持自己的人文品格。他们直接与政治接轨。明末东林党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古已有之。无论是否在统治集团内部,古代士人知识分子都希望能为国家大事发一己之言。

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的原因 今天我们还能坐在舒适的教室里上课,还能自由快乐的生活,这都是国家的强大给我们提供的。我们还记得一百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吗?我们被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国家打败了,这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今天我们要时刻反思历史,为什么我们会战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而不是去贪图享乐,逃避历史。在我看来我们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无能。在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尽管做出了很多有效的改革,但是其制度仍然未变。洋务运动使清政府建立了北洋水师,并且当时是亚洲最强的的舰队。由于政治的腐败必然影响军队的建设,清政府统治者只顾自己想乐,随意挪用军费,导致军队建设落后,在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好多枪都是假的,子弹也稀缺,还有李鸿章在军队的思想建设上放任自流、漠不关心,导致军心涣散,将士们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者比比皆是。最终在甲午战争中我们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没有打过一场胜战。 清政府对日本可能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缺乏预见,夜郎自大,轻视小日本,战备不足。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经济和军事上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走上向了工业大国,国内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于是日本就将侵略中国作为基本治国策略。而我们的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取得了一点小成就中洋洋得意,对日本一点防备都没有,还是以农业为主,小农经济。在战争危机的时候,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消减军费,停止购买大型军舰,停止拨付机械弹药的费用。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判断极为不明确,还在闭关锁国、盲目自大,仍做自己的大国梦,还认为日本就是个蛮夷小国,对当时日本的发展一点都不了解。殊不知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争就在这种时候爆发,我们是毫无防备,日本是有备而来的,最终导致我们以失败而告终。从此之后中华民族走上了危机时刻。 当时清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李鸿章等人,他们一味的依靠外国调停,没有考虑自身实力的建设,还有在甲午战争中我们的指挥者指挥失误,避战不出。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是极力主张求和,李鸿章也是坚决主张和局。从甲午战争开始到最后投降,李鸿章都是一味寻求德意美调停,已达到求和的目的,还命令北洋水师避港不出,以保存实力为名,失去了制海权,错失最佳出兵时机,最终导致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曾经是亚洲最强的舰队,拿着最高的薪水,却在甲午战争中不堪一击,这都是统治者一味求全,消极抵抗,贪污腐败造成的。 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上再次反省甲午战争,就是要求我们在和平时代要时刻记住甲午战争的教训。时刻铭记历史,我们才能居安思危,防止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观看甲午战争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观看甲午战争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本部影片从邓世昌、刘步蟾等清朝末年从福州船政局选出来一批少年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校说起,清朝末年,中国成为列强争相争夺的肥肉,个个都想分一块为背景。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甲午战争观后感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观看甲午战争观后感600字 今天我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我为邓世昌那强烈的爱国情意感动 电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和胆小怕死的人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作战,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迫不得已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观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邓世昌有一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他不像电影中的那位方大人,贪生怕死,遇到敌人就退缩,一点也没有中华民族的气概。而邓世昌他不但坚强不屈,而且视死如归。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历史悲剧,塑造成杰出的艺术经典。 另外我在电脑上知道了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1894年正是 清政府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早在一年前清政府就专门成立了庆典处。11月7日寿辰恰好是日军攻陷大连之日,战争危急,慈禧太后却照样在宫中开 殿受贺,大宴群臣,还让光绪皇帝和大臣们陪坐听戏三日,不问国事,最高统治者如此腐败是无法指挥战争取得胜利更无法领导国家走上富强之路的! 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它的强大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努力与为中国开发建设的人。当然还有那在战场上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英雄人物。 观看甲午战争观后感600字 1894年7月25日,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甲午大 海战》这部电影就是根据甲午战争改编的。 这部电影从主演邓世昌的童年说起:1877年,邓世昌的同学们怀着强国的

中国知识分子的反宗教传统

1553年(1552年?),耶稣会士沙勿略(FrancisXavier)在上川岛(IslandofSancian)面向中国大陆抱憾而死。这是一起象征性事件,它标志着在宗教改革(包括南欧天主教改革和北欧的新教改革)和环球航行背景下的全球福音化时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随沙勿略之后而来的意大利耶稣会士范利安(Valignani,Alexandre)在澳门眺望北方,他的呼喊代表了罗马世界面对中华帝国的焦虑和无奈:“哦,顽石,顽石,你何时打开大门?!”有耶稣会士更感慨:月球离欧洲有多远,中国就离欧洲有多远。当然,晚明到清末,从利玛窦到汤若望,从马礼逊到马提摩太,这些伟大的信徒在中国进行了艰苦的耕作。今天,在一定意义上,“神州”生活在借他们所给予的恩宠之中。不用说今天信仰方面的收获,诚实的人们不应该忘记:近代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医疗、印刷业、传媒、教育、慈善事业、现代婚姻制度、女权以及政治改良(有明一代以来)诸方面无不得益于来华传教士的文化贡献。然而,这一切在中国当代史中被彻底涂掉了,甚至换上了面目全非的说法。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反历史的解释并非完全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而同时来自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换句话说,审视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历史我们震惊地发现,至少在1949年以前,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而不是紫金城的天子是传教士最大的敌人。当然,这种说法并不排除这样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朝庭和知识分子在铲除宗教的行动中往往互相利用。今天,经过“改造”(1949年以后)和毁灭(1966年以后)的双重灾难,神学和信仰在中国开始复兴。但与此同时,原教旨主义的无神论者也卷土重来,无论是新左派还是老左派,无论是体制内的科学派还是体制外的自由派,他们在继承“沈?嗪脱罟庀取钡氖乱瞪洗锍闪斯彩丁U?是在这种背景下,检讨中国知识分子的反宗教传统是当务之急。“教案”——作为凶手的中国知识分子由于教会从来没有在中国取得过相当于它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因此基督教在中国总是处于政治权力的淫威之下。基督教在华存在的这种先天不足,给他的敌人提供了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予以打击的条件。“景教”的覆没(845年唐武宗发布铲除外宗教的诏书),似乎开启了基督教在中国受难的历史。遗憾的是,在这一连串苦难中,凶手主要是由中国士大夫来担当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诽谤者或告密者,极端的时候,他们就是刽子手。在这似乎令人费解的名单中,晚明的沈?嗪颓宄醯难罟庀忍乇鹨?人瞩目。1615年,沈?嗳文暇├癫渴汤伞U庖荒?5月他向皇帝上奏书要求将传教士与中国信徒判处死刑,这一“檄文”揭开了“南京教案”的序幕。他对基督教的指控为所有指控基督教的后来者提供了范本:传教士秘密潜入帝国。基督教是异端邪说,标新立异。在儒学经典中找不到基督教的教义(天主教自诩它的道德体系要优于儒学的三纲常伦理)。基督教不承认皇帝是最高的精神权威。……沈?嗟暮粲跛坪醯玫搅顺?了徐光启等人以外的大多明朝知识分子的响应。在中国,往往最保守的就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中最保守的就是“考试制度”熏陶下或控制下的秀才们。1617年,南昌300名秀才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请求皇帝驱逐传教士,禁止天主教。在南京,沈?嗤?样得到了秀才们的支持。南京的“知识分子”们的独特贡献是,他们为传教士的罪状补充了新的标准罪状:男女信徒深夜聚会图谋不轨,更重要的是,信徒画十字是发动革命的暗号。这显然是一份具有中国特色的控诉。这些指控不仅是阴险的,在投皇帝之所不好方面也是精明的。沈?嗍だ?了,1617年皇帝发布了逐教令。传教士被关进监狱、被驱逐,而信徒被迫害。传教被视为非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臭名昭著的魏宗贤为首的“阉党”和沈?辔?代表的知识分子结成了同盟。不仅如此,“诗人和流氓的共谋”还成功地阻止了欧洲对明朝的军事援助,那时候,满人挥师入关已经准备就绪。[!--empirenews.page--] 沈?嘞壬?的雄文后辑为《破邪集》,于1639年再次发表,长期以来,被唯物论知识分子奉为宝典。1624年4月19日,沈?嗨懒恕4?教士开始辛苦地在废墟上重新耕耘,汤若望和清顺治帝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标志着这场努力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在1659年,一个声名狼藉的文人开始发动反汤若望、攻击天主教的政治运动。这个人叫杨光先。“他的观点显示出他是一个充满仇恨的、顽固的,但又思维敏捷的人。”“他声称……

论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意义

论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中日那场海战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深远,不得不察也!!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其前因后果。甲午战争若细询其因,详观其果,恐怕远远并非“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这般简单。它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那个时代的范畴,更应该看做是一次东西方意识形态上的对决,是东西方两个世界的一次矛盾不可调和之后的总爆发,是两个世界历史发展后的一次大对决。 询前因,百年史事浑如梦。放眼历史,中华民族自夏开始,已然经历了三合三分的大局面,着实让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深入了人心,感叹了世人。但真如世人所悟,“合久必分”吗?历史的发展固然呈现出螺旋式的方式,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也足以给我们描绘出这壮阔的历史画卷并给予后人启迪,但还是想再问一句,真的“合久会必分”吗? 恐怕未必如此。让我们铺开这绚丽的历史画卷,来感受这历史车轮前进的脉动。夏商周、隋唐、元明清,可谓是这三合。从时间上看,三个时期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从这一点看,合的时间越来越长。从世袭奴隶制到封建君主制,从世传制到科举制,从专制统治到地方分治,

无不彰显历史的进步。大禹治水赢了民心,建立了夏;隋炀帝开凿隋唐大运河、开创科举和三省六部制,则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基础;元朝的大兴农业,兴修水利,各种文化的糅合,庶民文化的兴起,无不为后世打下长治久安的局面。纵观这三个时期,可以总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三个时期的鼎盛之时,无不是藏富于民,国富民强之时。细细品味这三个时期,尤其是隋唐和元明清时期,两个时期的鼎盛之时无一没有不征讨外族之举,正彰显出“安内必先攘外”的道理,看看这些朝代的鼎盛时期多是平定了外来的威胁而导致国家更加的繁荣,更加的富强。而这些时期都是经过动乱之后的时代,百姓无不期盼安定的太平盛世,正是这种安定生活的期盼,对外扰的平定则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显示着一个真理:太平盛世是打出来的!!看看这三个时期的领土,元朝达到了鼎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朝代治世方式进步的必然。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证明上述的论述,那我们在来看看这个“分”会告诉我们什么。说到分,不得不说秦,这个短命的朝代改变了世袭奴隶制,创建了封建君主制,一统江山,可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一大制度的先河,依法治国也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治国之理。但他的法是巩固自身统治,并非取信于民,养富于民,而是一种残酷刑

甲午战争观后感12篇

甲午战争观后感12篇 甲午战争观后感(九): 《甲午战争》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之后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可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 看完这部电影,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军国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咬噬着中国的人民,可是我们祖先流的泪流的血,终将被时间冲淡。我们能够伤痛,但那不是重点。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里,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被侵略瓜分的结局。 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甲午战争观后感(十): 在看《甲午大海战》之前,我就想,我并不期待场面能够拍到像

泰坦尼克那样绚丽,画面那么柔情,我只期待它会产生多大多深广的影响。有些电影,也许当你出了电影院便会忘记;而有些电影却在某一个片段里触及到了你的某根神经,叫你没有办法轻易地忘记。有人说,看电影是放松心境的,不是看一部这么沉重这么虐的电影。 可是,就那个年代而言,背负的仅有沉痛二字,给我们留下的仅有心碎的声音。如果想了解历史,明白中国的痛点,就必须选择这样一部能涤荡自我灵魂的电影,它至少让我明白一个叫甲午战争的故事,至少让我坐在荧幕前,贴近那个时代,一个叫中国人不愿回首不愿提及的时代。也许以我的资格,根本没有办法去评价影片中的某些真实,可是简明的叙事手法足以支撑起整部影片的骨架。 剩下的便是填充。 将爱国的信仰作为它的大脑,将不降的坚守作为它的心脏,将那些被流传在人们口中的被写进教课书被迎奉进祠堂里的英雄人物作为它的四肢手足。那么其实我们看到的,便是活生生的历史。 在叙事方面,大东沟海战之后和电影前半部分相比显得急促了,略感凌乱。可是前期的重重铺垫、邓世昌的壮烈殉国,以及刘公岛海战中刘步蟾、杨用霖的自杀,已将整部电影的情感带至高潮。所以即使凌乱,也毫不破坏观感,无损电影的活力。光绪皇帝在风雪中应对颐和园的石舫哀呼一千八百里江山,李鸿章在病床上含泪概叹千古骂名,算是给这段历史以苍凉的结笔。我们经常会因为它过于沉重而不去应对,可是这段历史远远没有结束,它注定深深的影响着国家的进程,当电影结尾处,解说人在海上回忆往昔,解说一百年后中国以三

《甲午风云》观后感

《甲午风云》观后感 电影讲述了甲午战争中以邓志昌为首的英雄们的壮举,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这部展现以失败告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史诗震撼着每个国人的心。 回顾历史的沧桑,中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像甲午海战对是日本主动挑起的战争,中华民族并没有就此屈辱着,忍受着,而出现了想邓世昌等热血男孩的奋力抗击,他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也是我们中 华民族那宁死不屈精神者的模范代表,体现了伟大的爱国精神,他主动请求迎战,毫无腿缩的那种无畏精神也在他身上描绘的栩栩如生, 邓世昌并没有因慈禧,李鸿章的求和政策而放弃战斗,而是代替旗舰亲临指挥,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 虽然这场海战并没有打退敌人的进攻,但给我们中华民族塑造了良好的爱国形象,所以说,中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而真正失败的人是那些卖国求荣,临阵退缩的败类,他们给中华民族丢尽了脸,这种人应当被众人唾弃,遗臭万年,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而造成即将成功的海战失败,如果不挪用军饷给慈禧半万寿庆典,不给官兵发物资。这场海战会失败的那么难堪吗?会让我们民族英雄就此牺牲吗?会让帝国

主义看不起吗?会让他们欺凌吗?我想他们不敢,只有国人团结一心,就会傲立于世界强国名族之林! 但是因为这些软弱无能的领导者,我们失败了,而且一败涂地,对中国对日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被迫签订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甲午海战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自此,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勇敢先进的中国人,也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奋勇抗击,和争取民族独立,拉开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序幕。 对于日本,不但扩大了殖民地范围,战争赔款也使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自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与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也日趋激烈,为发动新的战争作了准备,最终形成了法西斯策源地,为其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了伏笔。 110年前,在我国黄、渤海水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那是场刻骨铭心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至今仍隐隐作痛。110年的国耻,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0年的屈辱,我们将永不忘记。 而在近日日本又口出狂言说“钓鱼岛”是日本的,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强有力的方式回击日本的无知,应拒绝日货,日本能让《金陵十三钗》的日本票房为零,而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贞子》的中国票房为零呢?

分析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国胜败的根本原因

1.我的看法: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封建君主制的失败。 原理一:经济决定政治,而战争则是政治的继续。说到底战争是为 经济利益服务的。对比一下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就能搞清很多问题: (1)经济方面:甲午年间:中国的经济力量强于日本,日本打仗靠外国借款,战争只能维持一个较短的时间,否则日本即告破产。但由于满清王朝一味对外妥协,匆忙割地、赔款使日本冒险发动的战争收到了成果,光赔款一项就相当于日本六年的总产值,日本货币从那时起实现了金本位,一个日圆相当于一两银子。台湾、朝鲜的割让使日本的领土扩大了一倍还多,这为日本日后的侵略打下了基础,而中国的国力却受到了重创,赔款的白银相当于一百艘铁甲舰的造价,如果只是白白丢掉了一百艘铁甲舰问题还不严重,问题是日本得到了这一百艘铁甲舰,相当于中日两国的实力相差二百艘铁甲舰,以后就更难追赶了。这一点上日本象一个赌徒:压上了全部家当,侥幸赢了 一大笔钱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经济强于中国,但是日本的强大并未强大到可以吃掉中国 的地步,中国也没有弱小到完全不能抵抗的程度。当时日本军事的力量:海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占有优势,陆军还不能和苏联红军匹敌,但是和中国军队比较却占有优势,这一成绩的取得,不是综合国力的必然,而是提前几十年维持一个高度军事化的经济体制的结果,在战争爆发时,日本好象一个做了充分准备活动,并使出全力的的运动员,而中国好象一个正在生病的人,美国象一个正在宴会上的运动员,而苏联正在准备和德国比赛。所以日本在战争初期得胜就不奇怪了。但这样的胜利是不可能持久的。在抗战爆发时,日本政府的高度动员体制只能使国内经济维持三年,所以日军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这不只是一句疯话,其中的苦衷只有日本高层才知道,包括一些右翼军人都未必明白。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的性质与其它地区的暴行有根本不同,这是一种战略威慑手段,企图用极端的恐怖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抵抗的决心,因为它们深知持久作战就必然失败。毛主席提出《论持久战》的方针为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日本陷在中国,所以不得不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就如同一个被资金套牢的投机家,不得不冒险去抢银行来求得周转,其结果不问自知。 2)政治上: 甲午年间:日本是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政体,而中国还是封建君主制;日本的政治法律制度较完备,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强大的机会。落后的政治制度不但阻碍长远的经济发展,而且限制了现有的经济力量转化为战斗力和日本较量。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中国是少数满洲权贵统治广大汉族和其他民族。以国家的凝聚力比较,日本强于中国,这使得日本能倾全国之力与中国作战,而中国只有淮系一派军阀的力量与之抗衡。在君主政体下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西太后李鸿章割地赔款,理论上都是皇帝自家的事,百姓和官吏只有愚忠的义务,没有发言的权力。看:那时卖国多容易!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已经完成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推翻了满族贵族的统治,民主、共和的观念得以确立,国家和领土不再是皇帝的,至少理论上是属于人民的,所以任何人包括蒋介石都不敢公开的卖国投降,否则将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例如:汪逆精卫叛变之日,即是他全面破产之时绝大多数追随它多年的军政要员都弃它而去,汪逆身边只剩下少数死党,失意政客,还有蒋介石居心叵测地派去的双面间谍了。有汪逆精卫的下场在先,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力量逼迫于后,虽然蒋日秘密谈判一直断断续续,蒋介石一直不敢对日投降,只好做持久的抗争,直到日本投降。阎西山也是如此。 所以抗战的胜利,某种程度上也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孙中山先生一生坎坷,屡屡失败,然而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项功绩就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他。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比较甲午之战的失败,应该从政治、经济上去找原因,如果我们只盯著战术、技术问题那我们永远也搞不清真正的原因,更不用说汲取教训了。关于检讨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思想方法: (1)如果炮弹大多能命中敌舰而未能爆炸,则问题在于军械; (2)如果战术对而射击不准,则问题在于训练; (3)如果战术、训练、军械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于舰队司令 丁汝昌; (4)如果海军败而陆军胜,则问题在海军大臣; (5)如果海、陆军都失败了,则问题在李鸿章; (6)如果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西太后; (7)如果咸丰、西太后、同治、光绪、浦仪都没能搞好国家 这部影片笔者在小时候曾经看过数遍,片中的爱国人物邓世昌的英勇行为一直激荡着笔者的爱国之心,今日特地让笔者的儿子也在网上看了这部影片。 片中描述了中日在甲午海战中中方英勇反击的光荣事迹,但所有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最后甲午海战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我方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后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进一步拉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为以后中日之间再次发生战争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甲午海战以我们失败而告终,笔者认为并不是简单的北洋水师队形的排列错误,更不是北洋水师的坚船利炮不够先进,恰恰相反,当时的北洋水师拥有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舰船,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不一定武器的先进是必要因素! 更重要的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机制的原因,但看看当时腐-败的清政府,一切都处于混乱和飘摇之中,对外政策总是希望英美列强的调停来实现避免战争的目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法国在

甲午战争为什么失败以及失败带来的思考和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甲午战争为什么失败以及失败带来的思考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组 调查目的: 甲午战争失败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而表面的失败却反映出了内在的腐朽,那么到底是什么内因和外因一同促进了这场战争的失败呢?而之后一系列的革命战争以及国家不断发展,这场失败的战争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调查对象: 针对中国近现代史以及网上资料知乎上分析,并且结合上课所学知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背景事件介绍: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 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调查分析: 1、根本原因:中国没有彻底地改变封建制度,而落后的制度无法与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对抗 2、现实原因:指挥不力、作战不灵活、准备不充分、装备不好、战略上的失误、外国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等等。而且中国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清政府统治腐败,国民无心抗战。中国的北洋水师当时虽号称亚洲第一,但是,由于经费缺乏(海军军费被挪用给慈禧过寿),训练、养护跟不上,甚至打仗的炮弹都有假,战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更细致地从战争的参与双方来分析: 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原因细化: 一、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由此衍生出的一点思考是,据称,北洋水师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舰队,就算是日本的联合舰队与其实力相等,也不应该全军覆没。轻敌和缺乏预见性是致命的弱点之一。 二、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一直处于弱势被动的地位,不从自身实力出发考虑,一味地委曲求全。 三、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甲午战争经验与教训_马勇

总第666期Sum No.666 2013年第05期No .05,2013历史教学History Teaching 【收稿日期】2013-01-11 [关键词]甲午战争,中国,日本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5-0064-09 甲午战争经验与教训 马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北京100086)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是历史重大转折,后世中国在检讨这一事件时总是归因于日本人在东学党起义爆发后对中国的诱导,以为中国政府没有看清日本人的阴谋,轻易接受日本政府的建议向朝鲜派兵。这个检讨其实还有很大的再探讨空间,因为中日双方的政策走向并不因对方的一个建议而发生根本逆转。 1894年6月6日,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两千淮军精锐登陆朝鲜,准备参与镇压东学党。 中国军队的动向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兴趣,或许这就是日本政府所期待的结果。日本政府获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进行战争动员,成立战时大本营,日皇睦仁亲任统帅,日军参谋总长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为幕僚长,陆军中将川上操六为陆军参谋,海军中将中牟田仓之助为海军参谋。日本立即进入战争状态。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训令日本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视情况许可施行“适当的临机处分”,显然是让大鸟圭介注意寻找战争理由。 日本的动向立即引起了中国方面高度关切。6月7日,中国驻日公使汪凤藻行文照知日本外务省,表示中国政府依据朝鲜政府书面请求出兵,依据十年前天津专条约定,派兵应先行文照知。汪凤藻在照会中表示,派兵援助乃我朝保护属邦旧例,一俟事竣,仍即撤回,不再留防。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接受了这份照会,但对照会中“属邦”之说很不以为然。汪凤藻与陆奥“大费辩论”。稍后收到李鸿章电报指示,以为“我朝保护属邦旧例,前事历历可证,天下各国皆知。日本即不认朝鲜为中属,而我行我法,未便自乱其例,固不问日人之认否”。言下之意,中国做事只是凭着自己的良心,不管你们日本认不认。 由于日本是执意要利用此次事件与中国一决雌雄,由此确定朝鲜的未来,因而对中国方面任何解释都不愿意接受。 6月8日,日本政府向朝鲜派遣七百名军事人员。中国驻朝鲜最高负责人袁世凯即设法查询,日本方面解释说此举只是为了保护日本使馆和侨民。中国政府对此答复日本政府说,日本此举只为保护公使馆、领事馆和商民,暂且可以理解,但希望日本政府适可而止,不要多派,更不宜派兵深入内地。 日本政府已有足够准备,当然不会听从中国政府的劝告。6月10日,日本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统兵抵达仁川,不顾朝鲜方面反对,强行进入首都汉城。 针对日本人的挑衅,袁世凯强硬以对。立即请求驻扎在仁川海面的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率部进入汉城与日本人对抗。 对于袁世凯的决定,李鸿章似乎并不太满意,他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指示袁世凯:汉城平安无事而日本人不听劝阻执意妄为,各国公使当有公论,我宜处以镇静,若各调兵作声势, 一、战争起源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 导读: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一) 我怀着激愤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中日甲午战争》这本书,令我久久不能平静。 日本对我国壮丽山河,金银珠宝及丰富的物产垂涎已久。日本明治十四年,日本天皇经过精心谋划,于公元1894年7月15日发动战争。他们投入了四万五千余人,以及松野、吉野等军舰,从朝鲜发动进攻。当时昏庸的清政府还摸不着头脑,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保守派还高枕无忧呢。他们花费大量金银为慈禧太后请六十大寿,修建颐和园。以光绪帝为代表的抗战派忍无可忍,下令对日宣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因全部失利而签订了《马关条约》。宣告了清政府经历十年的洋务运动失败,丁汝昌、邓世昌等爱国将士壮烈牺牲。 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军队的致远号瞄准了敌舰吉野号发出一枚炮弹,许久无动静,原来为修颐和园,军费用完了,而火炮里不是火药是沙子!日本的速射炮一分钟五发,清政府呢五分钟一炮,好不容易发一炮,还是哑的。有此感慨当时的泱泱大国,军事是多么的落后。中国最早发明火药,用来放鞭炮,外国人却制成枪炮,用来掠夺财富,令人可悲啊! 可恶的侵略者不择手段,惨无人道的杀害人民。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世界的谴责,参拜靖国神社,伤害国际感情。破坏国际秩序。

不要再掠夺了,帝国主义们。希望你们遵守国际秩序啊!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二) “每一次大的海战都将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座右铭,他从始至终将自己的志向定在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 从1840年,中国步入了近代社会,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战败,导致了西方列强的不断侵入。割地、赔款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都深深的打击着中国的心脏。战败后的清政府,开始总结经验,是什么原因使清镇府导致失败。李鸿章等人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器物技术,来挽救清镇府的危机。 1894年9月,在黄海上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机械大战——中日甲午战争。就是这场战争,使得多少爱国志士以身殉国。这一仗打的壮烈,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威严和不容外人屈辱的气概。北洋舰队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一身正气,与舰同亡。在“致远舰”中炮倾斜后,弹药用尽。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沉没,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多少次的炮弹轰击,多少次的忍痛坚持却还是失败了。眼看着那枚炮弹穿击铁甲打在了敌人的“心脏”里,如果那枚炮弹一爆炸是否胜败会再议论一番。但那颗炮弹却是一颗臭弹,甚至还有些炮弹因做工不细而不能上膛,这些本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却出现了。有些人说如果当时清政府出银子买下那艘新式的英国军舰,也许胜败就会另堪别论了。但事实会如此吗?有些人会拍着胸脯说“会的”。但那中说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一、甲午战前的经济政策 甲午战前的30年,恰是封建中国制度变轨的30年,“自强”到“求富”,腐朽落后的清庭开始第一次救亡图存的探索。通过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情况,能够很好的概括出洋务运动时期所体现出的经济政策。 1872~1894中国工业化情况 二、中日国力对比与《马关条约》 1、甲午战争中日国力对比表

【结论】虽然日本在新式交通业、棉纺业等轻工业部门上远远超过中国,但大机器工业如军事工业及钢铁工业比不上中国。总的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于日本,如果再加上人口、国土面积、资源等因素,可以认为中国的国力远远大于日本。19世界60年代洋务运动拉开序幕,同时期19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30年间,相同的起点,不同的结果,这足以说明洋务运动并不能使封建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马关条约》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六个月内交清;第二次五千万两,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十二个月内交清;余款平分六次,递年交纳;……又第一次赔款交清后,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但无论何时将应赔之款或全数或几分先期交清,均听中国之便。如从条约批准互换之日起三年之内能全数清还,除将已付利息或两年半或不及两年半于应付本银扣还外,余仍全数免息。 第六款 第一、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第二、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 三、《马关条约》的助推作用与经济政策改变的原因 1、巨额赔款导致清政府国库空虚。

甲午战争的影响

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今年是甲午马年,正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 回首120年前甲午战争的历史伤痛,不是为了在伤痛上撒盐,而是为了总结历史教训。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甲午战争以来中日国交的历史,战争多于和平,紧张多于友好。要创造和平多于战争,友好多于紧张的局面,中日两国人民都要经常回顾历史教训,牢记历史教训。认真反思历史场景,认识那场战争何以发生、何以成为那样令人不忍回首的结局,对于我们今天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清政府事前没有料到的。日本在战争中完胜,也是欧美各国没有料到的。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却是巨大的。 甲午战争与中日的历史走向 清代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末期,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挑战,完全处在下风。在国际事务上,朝野上下颟顸无能,内政一沓糊涂,赔款压力山大,经济成长乏力,贪污腐败成风,武备不兴,民气不扬。这种状况对付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小国日本,战败是必然的。 从近代中国的历程中处处可见甲午失败的影响。中国的宝岛台湾以及澎湖列岛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清政府被迫付出2.3亿两白银战争赔款,只能忍痛向欧美银行团发起三次大借款,中国被牢牢捆绑在欧美和日本债务单上。 甲午战争的胜利给日本发挥其野心带来巨大的刺激。中国付给日本的赔款,是当时日本想都想不到的一笔巨大收入。日本内阁大臣井上馨说,看到这样大的财富滚滚而来,“无论政府和私人都顿觉无比地富裕”。这笔巨款中近2.7亿日元转入临时军费和扩军支出,用作

扩充海陆军等军事费用以及扩大军事产业基础其中建立八幡制铁所(今天属于“全日铁”)这样的大型钢铁厂,只用了58万日元。同时它还提出5000万日元作为储备金,建立了金本位制,打下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在1905年取得了对俄战争的胜利。也就是这个基础,成为此后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 年发动七七事变,企图一举灭亡中国的奠基石,第一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和第二次中日战争,带给中国人民无尽的苦难。 甲午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 甲午战争出人意料的结局,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侵略中国的胃口。欧美列强看见东方刚刚崛起的小国日本打败了中国,便认为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这个巨人的“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纷纷在中国占领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抢占路矿权利,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名义上保持着独立的地位,实际上处在半瓜分的状态。 甲午战争后,中国历史上与周边亚洲国家建立的宗藩关系体系彻底瓦解,殖民主义体系在亚洲取代了宗藩关系体系。远东以及国际格局发生变化。远东地区(包括中国与朝鲜)从此成为欧美、日本等列强关注的焦点。此后,八国联军(其中日本出兵最多)对中国的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进攻并占领中国山东),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以及九国公约,李顿调查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太平洋战争,开罗会议等等,都直接与远东,与中国相关。说甲午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甲午战争让中华民族觉醒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一击,同时也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中国不能停留在老样子上,应该有所变革。1894年11月,正是平壤战败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