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治的报告

一例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治的报告
一例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治的报告

鸡白痢诊断与防治主答论文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对于养鸡成产者而言,鸡白痢病是发病率较高并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细菌病之一,它也是导致10日内雏鸡死亡的常见罪魁祸首。因此,鸡白痢病的诊断和防治显得日益重要,也成为养鸡成产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笔者响应这一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分析,论述了鸡白痢病的发病症状以及病原,紧接着对如何诊断鸡白痢病进行了诠释,最后针对这一疾病提出了其防治措施,希望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关键词:鸡白痢病;诊断;防治;症状 一、鸡白痢病的表现症状以及病因 鸡白痢病是在鸡群中易发生的一种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在各地都出现过,其对禽类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危害。可见及时发现其症状,并针对病因早做准备十分重要。 (一)鸡白痢病的发病症状 雏鸡若患有鸡白痢病,其主要症状如下: 1、食欲不振,不吃饲料或少吃私聊; 2、比较怕冷,身体会缩成一团; 3、精神状态不佳,显得无力,多处于昏睡状态,翅膀多为下垂姿 态。 4、排便不畅,粪便多为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的稀释状,肛门 很可能会被变硬的粪便堵住; 5、呼吸不顺,出现困难现象

成年鸡若患有鸡白痢病,其主要症状如下: 1、病情比较严重的成年鸡精神处于萎靡状态,排除的粪便比较稀,多为黄绿色或者淡青色。 2、内脏器官会变得水肿,抵抗力大大降低,甚至有坏死点出现,肾脏会出现充血或苍白贫血的现象,最后腹膜炎也不可避免。 3、产蛋鸡会出现卵巢收缩,卵子性质改变,产蛋减少,严重的停止产蛋。 4、成鸡大多数是属于隐性带菌,在十分严重的时候有贫血和下痢。(二)鸡白痢病的病原 鸡白痢病的病原就是禽白痢沙门氏菌,为两端钝圆的细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这种病菌若在麦康盖进行培养,其能生长得很好,会生产出一些细小的、透明的、比较圆整光滑的不变色菌落,它既没有荚膜、鞭毛也没有芽胞。常用消毒剂就可以将其消灭,这种杆菌对很多抗生素都很敏感,但是也非常容易形成抗药性,若该菌污染的食品误被人食用容易发生急性胃肠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如何诊断鸡白痢病 由上可知,鸡白痢病的表现症状以及病原,但是如何诊断这一疾病呢?我们可以通过下文五种方式达到目的: (一)细菌分离培养法 这一方式主要是先采集患病鸡的内脏器官,例如鸡肝脏、心脏等,然后把其进行划线处理,接着在康凯琼脂进行培养,在这一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温度基本要控制在37℃,时间为24小时。

蛋鸡沙门氏菌简介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鸡蛋沙门菌感染及公共卫生专业:畜牧兽医 学生姓名: 学生证号: 指导教师: 畜牧系 2012年6月

鸡蛋沙门菌控制及其公共卫生意义 ***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武威733006) 摘要沙门菌引起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是长期困扰养禽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鸡蛋召回事件让鸡蛋的沙门菌感染再次成为食品安全关注的焦点。沙门菌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品传播两种途径感染鸡蛋。虽然鸡蛋存在一些物理和化学屏障以抵抗沙门菌的侵入,但这种抗菌能力是有限的。为了更好的控制沙门菌爆发,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措施。此外,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报道从环境控制、蛋鸡的饲养管理以及鸡蛋的加工、存储和消费等方面详述了如何降低鸡蛋感染沙门菌的可能性以及由此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沙门菌鸡蛋安全传播途径控制措施 1鸡蛋与沙门菌感染 沙门菌是引起人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其中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鸡白痢沙门菌比较常见。感染后的典型症状为发热、腹泻和呕吐等。 近几年,人通过食用鸡蛋感染沙门菌的案例不断出现。如今年美国在5月份出现首个病例后,但8月份疫情已蔓延至全美,其持续时间之长和蔓延地区之广为多年来罕见。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疫情通报,2010年5月开始,美国几个州先后出现了沙门菌疫情,多数病人都是食用鸡蛋后染病。这些鸡蛋都是由爱荷华州两家食品公司生产,在声场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卫生问题导致沙门菌污染。病人此前多吃过餐厅永生鸡蛋制作的沙拉,或是喝了放了生鸡蛋的汤。到2010年9月份全美各地已接到2000多个可疑病例报告,超过往年同期病例数的两倍,全美回收鸡蛋数目已增至逾5亿个。由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一事件引起了各国对鸡蛋生产安全的高度重视。 虽然美国的沙门菌事件并没有影响到我国,但从长远发展角度看我们要高度重视。一是我国年轻人的饮食习惯逐步西化;二是鸡蛋消费量和消费方式不断增长和变化;三是我国市场上所销售的鸡蛋大部分都是没有经过清洗、灭菌处理的原始产品,蛋壳表面可能会携带一些细菌如沙门菌、大肠杆菌等,危害人体健康。鸡蛋被认为是自然界中营养最丰富和经济的食品之一。在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的同时,鸡蛋还为各种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场所。由鸡蛋引起的沙门菌感染被认为是人类感染沙门菌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情况下,老人、小孩以及一些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容易感染沙门菌,感染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严重的会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美国每年约有370万人感染沙门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400万到1亿多美元。我国沙门菌的感染也比较严重,据调查分析,从1983-2002年的20年间,山东省共发生沙门菌食物中毒286起,11228人中毒,15人死亡,病死率达0.13%。 2鸡蛋感染沙门菌的途径

沙门氏菌诊断与治疗

沙门氏菌病 临床上沙门氏菌多感染雏鸡、产蛋鸡、乌鸡、 信鸽、肉鸽等,下面仅针对一例肉鸡沙门氏菌感 染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防治措施等做下分析。 1主述 山东某养殖户饲养8000只13 日龄肉 雏鸡,大群出现采食量逐渐下降,发病鸡只表现 为精神萎靡,羽毛蓬松杂乱,食欲不振或废绝,闭 目。体温明显升高,饥渴,排黄绿色和白色稀粪,水样下痢.沾污肛门周围羽毛,鸡群发病率约10%,每日死亡30只左右,呈递增趋势,遂来笔 者处救治。 2剖检症状 心脏、气管、肺脏、肌胃、肝脏、盲肠有好多针 尖大白色结节,气囊稍有混浊,脾、肾肿大,盲肠内有黄白色干酪物。直肠内有白色稀便等。 3实验室诊断 3.1培养特性鉴定 将分离菌接种于营养肉汤、普通平板、血平 板和麦康凯平板,置普通温箱和烛缸中,37℃培 养24小时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和菌落形态。 发现在有氧和厌氧的培养条件下,分离菌所接的 营养肉汤都均匀混浊,试管底部有少许白色沉 淀,振摇后呈螺旋状上升;普通平板上均长出半 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带绿色荧光的圆形菌落;血平板上菌长出灰白色、直径为1~2 毫米、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且 细菌生长部位的血平板呈黑色:麦康凯平板上均 长出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带稍许绿色荧光的圆形菌落。 3.2药敏试验 按常规药敏纸片试验法,将分离菌营养肉汤 培养物涂布于血平板,选取几种常用药物的药敏 试纸片贴于所涂血平板,置37℃培养24小时后观 察试验结果。其中高度敏感:氟苯尼考、丁胺卡那 霉素、头孢哌酮;中度敏感:头孢类;低度敏感:红霉素、四环素。 4诊断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将从该病死鸡分离到的 细菌鉴定为沙门氏菌。 5治疗方案 5.1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方法,可通过消毒来 控制此病。

【CN109999060A】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应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53984.4 (22)申请日 2019.04.29 (71)申请人 华中农业大学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 街1号 (72)发明人 金梅林 杨丽 康超 雷振宇  易海鸣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龚莹莹 (51)Int.Cl. A61K 35/747(2015.01) A61P 31/04(2006.01) A61P 37/04(2006.01) A61K 35/742(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 制剂及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中抗致病性细菌感染 的益生菌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鸡白 痢沙门氏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应用,本发 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 丁酸梭菌和植物乳杆菌;该制剂特异性的提高了 机体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抵抗力,显著提高 肠粘膜免疫水平,减少或避免肠道疾病的发生, 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减少抗生素作为预防和 治疗动物疾病的作用在饲料中的长期亚治疗剂 量和超高剂量添加, 极具推广意义。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CN 109999060 A 2019.07.12 C N 109999060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99060 A 1.一种抗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禽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为108~ 109CFU/g、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为108~109CFU/g、凝结芽孢杆菌活菌数为107~108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活菌数为107~108CFU/g、丁酸梭菌活菌数为106~107CFU/g、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为107~108CFU/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制剂,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H6,CCTCC NO:M2013249;植物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为ZN-3,CCTCC NO:M 2017286。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免疫制剂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在制备改善鸡肠道微生态环境的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在制备提高鸡肠粘膜免疫水平的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在制备提高鸡免疫力的药物中的应用。 2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车丽坚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 的总称,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存在于世界各地,对禽类危害较大。 1 流行特点 1.1 鸡白痢 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 1.2 鸡伤寒 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鸡,无季节性,但以春、冬季多发,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水平传播。鸭、鹌鹑、野鸭等也可感染。 1.3 鸡副伤寒 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雏。 2 临床症状 2.1 鸡白痢

多见孵出的鸡苗弱雏,5~7日龄症状明显,有的无症状死亡,怕冷,聚群,两翅下垂,食欲废绝,拉白色、淡黄、淡绿色黏性稀便,粪便粘着肛周,排粪困难,呼吸困难,成年鸡产蛋量减少,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大幅下降,营养不良。 2.2 鸡伤寒 雏鸡的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成年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鸡冠萎缩、苍白,腹泻,粪便黄绿色,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 2.3 鸡副伤寒 无明显症状死亡。10日龄后则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不食,口渴,排水样粪,有的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3 病理变化 3.1 鸡白痢 一周龄以内的病雏鸡主要可见到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的病雏主要表现肝脏肿大,表面上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这时可见到腹腔内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鸡白痢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与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5095696.html, 鸡白痢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与防治措施作者:郑保利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09期 摘要: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的传染病,各日龄的鸡均可患病,但是以雏鸡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该病是养鸡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养殖生产的危害极大,因此要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鸡;白痢;流行特点;临床诊断;症状;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9-0135-01 1流行特点 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鸡都可感染患病,但以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常呈流行性暴发,随着鸡年龄的增加,抗病能力增强,成年鸡偶有发病死亡,但是主要表现为隐性或者慢性感染。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该病的流行呈散发性和区域性,因此该病的传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该病主要是经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水平传播。不良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方法会加剧该病的病情,还易诱发其他疾病,从而加剧了该病病情,使死亡率升高。 2发病原因 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首先是养殖者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一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即可有效控制该病,可是实际上,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鸡沙门氏菌的感染。只有经常对鸡群进行阳性筛查,彻底的净化种鸡场,减少种蛋的传播,才可杜绝该病的发生。 养殖环境差。多年来,鸡白痢发病率的高低与养殖场的环境好坏都有着重要的关系。通常鸡白痢为阳性的鸡场,鸡舍的条件一般较差,卫生清扫不达标,鸡舍的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等,这些都是诱发该病发生,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该病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用具等进行传播。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如果对养殖环境消毒不或者清理粪污不彻底,就会扩大受病菌污染的面积,从而使鸡群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 3临床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来进行初步诊断。因鸡的日龄不同,在感染发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雏鸡。当雏鸡感染患病后,雏鸡多为体质较弱,脐部发炎,在出壳后不久发生死亡。一般在7~10日龄会达到死亡高峰期。随之着雏鸡年龄增长,死亡率减少。病雏鸡常表现为精神不

鸡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鸡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近期很多网友进了鸡,然而不容忽视的开口药。那么开口药主要是防治什么呢?沙门氏菌是我们养鸡朋友首当其冲需要防治的,无论是养蛋鸡还是肉鸡,那么沙门氏菌在兽药市场上很多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目前并没有有效的免疫方案,可通过种蛋用卫可消毒来控制此病。那么我们养鸡人将如何面对不能控制种蛋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种的一种沙门氏菌 所引起的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成为禽伤寒本病主要经卵传递,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亦可感染,周的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

1、鸡白痢 表现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翅下垂缩头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 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而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囊症状,同时腹泻排稀薄如白色浆糊状粪便,致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出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死亡率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七十,个别鸡会出现关节炎,瘸摊现象。 病理变化:一周以内的病雏鸡可以看见脐环愈合不良,一周以上肝脏会出现肿大、在肝脏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会出现黄色结节;心脏有灰白色肉芽肿;有时盲肠还会出现柱状“肠心”。另外,病鸡可能还会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的现象。 2、禽伤寒 潜伏期一般为4-5 天。本病常发生于中鸡、成年鸡和火鸡。在年龄较大的鸡和成年鸡,急性经过者突然停食、精神萎顿、排黄绿色稀粪、羽毛松乱、冠和肉髯苍白而皱缩。体温上升1 -3 ℃,病鸡可迅速死亡,

但通常在5-10 天死亡。病死率在雏鸡与成年鸡都有差异,一般为10-50% 或更高些。雏鸡和雏鸭发病时,其症状与鸡白痢相似。 病理变化:最急性病例大多无明显病变或很轻微。急性发病雏鸡最常见是肝脏肿大成铜绿色,有栗粒大灰白色或浅黄色坏死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脾肿大并常有坏死灶心包积液有时会出现粘联,肺脏和肌胃也会出现灰白色坏死灶。 3、禽副伤寒 表现嗜眠呆立、垂头闭眼、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显著厌食、饮水增加、水样下痢、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靠近热源处或相互拥挤,病程约1-4 天。雏鸭感染本病常见颤抖、喘息及眼睑肿胀等症状,常猝然 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称。雏鸡一般出壳感染后数天发病死亡。 病理变化: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表面散布点状或条纹状出血或灰白色坏死灶,肺部坏死胆囊肿大,脾脏肿大表面有斑点坏死灶,心包炎气囊炎,鼻窦炎,肠炎,盲肠出现栓子样病理变化。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在各种动物以及人类当中分布广泛。其中有些菌株可导致猪病。 这种细菌主要在生长猪以及有些母猪的肠道内繁殖。感染猪只可连续数周甚至数月从粪便中排出病原,而不表现任何症状。在屠宰的时候,猪只肠道中的沙门氏菌可能污染胴体,导致人类食物中毒,对公共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霍乱沙门氏菌S. choleraesuis和德比沙门氏菌S. derby对猪具有宿主适应性,感染母猪可携带病原很长时间。其中霍乱沙门氏菌有时会引发母猪的临床症状(体温升高、抑郁、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和腹泻),但很少引起人类的疾病。然而猪当中最常见的血清型是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这种沙门氏菌有时会导致仔猪腹泻,更是导致人类食物中毒的一种主要原因。该沙门氏菌的有些毒株具有多种抗药性。如果确诊猪群中感染了这种病原,就应采取必要卫生措施,以防工作人员被感染。猪体内还常会检到一些以其它动物为宿主的沙门氏菌,但这些细菌不会导致发病。 发病与否与病原剂量有关,病原数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会引发临床症状。 需要注意,鼠伤寒沙门氏菌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这种病菌常可在猪身上检出。任何日龄猪只均可感染沙门氏菌病,8周龄以上生长猪更常见。典型的、严重的沙门氏菌病通常发生在12~14周龄阶段。 症状 断奶猪与生长猪 ?霍乱沙门氏菌会导致急性败血病和肺炎,表现发烧、厌食、呼吸困难、抑郁、咳嗽和生长缓慢等病症。 ?肢体末端(鼻、蹄、尾等部位)皮肤变蓝。 ?下痢恶臭,有时带血。这是个常见的典型症状。 ?肝脏受损时会表现黄疸,关节受损时会表现跛行。 ?患脑膜炎后会表现神经症状。 ?若不治疗,死亡率会上升。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可造成腹泻。 仔猪 ?仔猪通常可从初乳当中获得母源免疫,少见发病。 母猪 霍乱沙门氏菌感染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导致下列症状: ?体温升高。 ?精神抑郁。 ?食欲减退。 ?耳部、鼻吻部及尾部充血(皮肤变红)。 ?肺炎。 ?咳嗽。

鸡白痢的国家诊断标准

NY/T 536—2002 前言 鸡伤寒和鸡白痢(fowl typhoid and 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和鸡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gallinarum)引起的各种日龄鸡和火鸡的传染病,以急性败血性经过或以慢性隐性感染为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所有养鸡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雏鸡发生本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青年鸡发病后,死亡率可达10%~20%,病程可达20天~30天,鸡只生长发育受阻;成年鸡感染本病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但可长期带菌,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产蛋鸡可经蛋垂直传播,因此种鸡感染后可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集约化养鸡场一旦发生本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英),Office Intentional des Epizootic(法),OIE]将鸡伤寒和鸡白痢列为B类疾病,并规定了诊断标准和相应生物制品(多价抗原)的制造、标定和使用的国际标准,指定了专业实验室向全世界提供鸡白痢阳性血清标准型(S)和变异型(V)国际标准品。我国农业部也将其列为二类疫病。 本标准中的病原分离和鉴定及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是参照OIE《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00版)(Manual of Standards for Diagnostic Tests And Vaccines,2000)等相关标准性文件制定的。 本标准中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本标准起草人:夏业才、张学琴、康凯、姚文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鸡伤寒和鸡白痢病原分离和鉴定及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技术。 本标准所规定的病原分离鉴定适用于各种日龄鸡的鸡伤寒和鸡白痢的诊断;全血平板凝集试验适用于成年鸡的鸡伤寒和鸡白痢的诊断,可用于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无本病健康鸡群监测。

鸭沙门氏杆菌病

鸭沙门氏杆菌病 鸭沙氏菌病也叫鸭副伤寒,是由沙氏菌属细菌(主要是鼠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引发的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的总称。各种家禽都可感染发病,但主发生在雏鸭、雏鹅和雏鸡等幼小家禽,导致大批死亡。禽沙门氏菌及其所致禽沙门氏菌病除对养禽业造成莫大的经济损失外,还常常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特点 1、沙门氏菌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哺乳动物、禽类和人类。在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上有极其重要意义。 2、雏鸭特别易感,主要是1-3周龄雏鸭感染发病,成年鸭感染后一般不表现症状,成为带菌者。病鸭、带菌鸭以及其他感染动物和带菌动物是传染源,通过粪便以及其他产品排菌污染周围环境、土壤、饲料、饮水和用具等经消化道传染易感鸭及其他易感动物。鼠和苍蝇等都是有本病菌的重要带菌和传播者。本病可以通过蛋传染、沾染在蛋壳上的病菌利用鞭毛及蛋生下来由体温进入环境温度的,由热变冷的收缩负压可以钻入蛋内侵入蛋黄。这种带菌种蛋在孵化中引发死胚和“爆炸”污染孵化器和出雏器,在雏群中传播。 3、病感染雏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一般病死10%-20%,严重的可高达80%以上。鸭的饲养管理不佳、防疫卫生状况不良时,可以诱发和恶化病情,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 主要症状 蛋传递的和孵化器传染的雏鸭常呈败血症急性经过,一般不出现症状,迅速死亡。水平传染的雏鸭多呈亚急性,病雏鸭呆立、废食、颤抖、喘气、眼睑水肿,眼鼻流出清水样分泌物,衰弱迟钝、昏睡、打堆、翼下垂,排绿或黄色水样稀粪,常突然倒地死亡,故叫“猝倒病”,有的倒地划动或伐空,死前后呈角弓反张。病程长的病雏鸭消瘦、衰竭而死。成年鸭感染本病菌后多为隐性带菌者,不表现症状;偶见下痢死亡的。 剖检病变 部检急性病死雏鸭可见肝肿大、充血,有出血点、条状出血或坏死灶,卵黄吸收不良,肠道出血性炎症。病程稍长的病死雏鸭,肝肿大呈红色或古铜色。表面及内部有大量针尖大小的灰色坏死灶,胆囊胀大,充盈胆汁。脾肿大,上有针尖大小坏死灶。肾色泽苍白,有出血斑和尿酸盐沉积。整个肠道外观有许多针尖大的白色坏死点,肠粘膜充血或出血,呈糠麸样坏死。盲肠里有较硬的干酪样栓子。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肌炎。气囊浑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脑壳充血、出血;有的脑组织充血、出血。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特征性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以做出初诊,确诊必须采急性病死雏鸭的肝、心血、心包液以及肠内容物等病料送有关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培养鉴定并定型的结果加以判定。在临诊中要注意与雏鸭的小鹅瘟、细小病毒病以及与雏鸭病毒性肝炎、鸭霍乱等做区别诊断。 防治方法 1、鸭沙门氏菌带菌者检出比鸡的困难。一没有现成的市售抗原、二鸭带菌者主要为肠内带菌,血液中凝集素浓度不高,因此清除带菌者只能用雏鸭严格与成年鸭分开饲养法以切断成年鸭与雏鸭间的传播途径,患病鸭痊愈后只能做肉鸭不能作种用。 平时对鸭群要加强饲养、喂全价料、供应清洁饮水,做好鸭舍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冬季防寒保暖,夏天要防热应激和潮湿,通风干燥,有害气体不超标。还要做好防鼠、防蝇、防蚊工作,不使这些传播者有立足之地。 2、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供应。可以考虑分离多个相关菌株制造自家菌并研制自家卵黄抗体供该几个相邻鸭场合用。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己发现1800种以上。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这些统称为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目前已经发现1800种以上,按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型。其中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主要有甲组的副伤寒甲杆菌,乙组的副伤寒乙杆菌和鼠伤寒杆菌,丙组的副伤寒丙杆菌和猪霍乱杆菌,丁组的伤寒和肠炎杆菌。 此菌可引起禽伤寒、鸡白痢、猪霍乱、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猪副伤寒、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等疾病。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感染沙门氏菌或食用被带菌者粪便污染的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近日美国多地暴发疑似由生鸡肉引发的沙门氏菌疫情,至少42%患者已入院治疗。数据显示,已有18个州的278人感染具有耐药性的海德堡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肠胃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能引起食物传播性疾病,近年来,已经成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通常源于奶制品、禽产品和肉产品;鸡肉和鸡蛋尤其是高风险食品。沙门氏菌感染的症状通常是肠胃出现问题,包括恶心、腹部绞痛、呕吐和腹泻,一般最多持续7天。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果不及时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沙门氏菌感染将导致生命危险。 关注食品安全,关注三方圆

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

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种的一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成为禽伤寒,有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 一、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 鸡只表现为尖叫、脱水、关节肿、鸡冠萎缩,有时呼吸困难拉白色稀便、水样便;解剖可见卵黄吸收不良、青铜肝、肝脏白色坏死点、盲肠栓子、尿酸盐沉积、白痢结节。 二、禽沙门氏菌病的症状 1、鸡白痢 精神萎顿,缩颈昏睡打堆拥挤。脱水,排白色浆糊状粪便,致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出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

本病主要经卵传播,如种鸡场白痢净化不好,雏鸡在胚胎期即感染出壳雏多衰弱并成为传染源散播病原,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每日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死亡持续至28天以后停止。 解剖: 卵黄吸收不良,脐带炎,肾有尿酸盐沉积,心脏、肺脏、肠道有白色白痢结节盲肠有奶酪样栓子。 2、禽副伤寒 表现嗜眠呆立、垂头闭眼、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显著厌食、饮水增加、水样下痢、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靠近热源处或相互拥挤。病程约1-4天。雏鸭感染本病常见颤抖、喘息及眼睑肿胀等症状,常猝然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称。 本病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禽,可造成雏鸡、雏鸭和雏鹅的大批死亡,致死率10%~20%成禽则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解剖:

卵黄吸收不良,肠腔干酪样物质堵塞,肝脏白色坏死点肝脏黄染或淤血。 3、禽伤寒 潜伏期一般为4-5天。本病常发生于中鸡、成年鸡和火鸡。在年龄较大的鸡和成年鸡,急性经过者突然停食、精神萎顿、排黄绿色稀粪、羽毛松乱、冠和肉髯苍白而皱缩。体温上升1 -3 ℃,病鸡可迅速死亡,但通常在5-10 天死亡。病死率在雏鸡与成年鸡都有差异,一般为10-50% 或更高些。雏鸡和雏鸭发病时,其症状与鸡白痢相似。 三、如何预防沙门氏菌病 1、用药期间场地、笼舍每日消毒。 2、雏鸡发病,提高鸡舍内温度,尽量减少各种应激,改善通风及 饲养密度保持舍内干燥,切勿潮湿。 3、若解剖肾脏尿酸盐结晶严重,可在饲料中添加玉米,以降低饲 料蛋白含量。

鸡沙门氏菌病

鸡沙门氏菌病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 病原分三种: 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 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 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 流行特点 1.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成年鸡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近年来,育成阶段的鸡发病也日趋普遍。 2.本病主要经卵传播,如种鸡场白痢净化不好,雏鸡在胚胎期即感染,出壳雏多衰弱并成为传染源散播病原。 3.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死亡率可达30%以上,育成鸡和成鸡也可感染发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率不高,死淘率升高,其危害贯穿整个养鸡周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4.本病四季均可发生,死亡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种鸡场的净化程度、鸡群饲养管理水平以及防制措施是否得当有密切关系。 鸡白痢: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 鸡伤寒: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鸡,无季节性,但以春、冬季多发,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水平传播。鸭、鹌鹑、野鸭等也可感染。 鸡副伤寒: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雏。 临床症状 鸡白痢:多见孵出的鸡苗弱雏,5~7日龄症状明显,有的无症状死亡,怕冷,聚群,两翅下垂,食欲废绝,拉白色、淡黄、淡绿色黏性稀便,粪便粘着肛周,排粪困难,呼吸困难。 鸡伤寒:雏鸡的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成年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鸡冠萎缩、苍白,腹泻,粪便黄绿色,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 鸡副伤:无明显症状死亡。10日龄后则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不食,口渴,排水样粪,有的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病理变化 鸡白痢:一周龄以内的病雏鸡主要可见到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的病雏主要表现肝脏肿大,表面上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这时可见到腹腔内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鸡伤寒:最急性病例多无明显病变或很轻微。急性发病雏鸡最常见的是肝脏,脾脏和肾脏的红肿。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则肝脏肿大呈铜绿色,有粟粒大灰白色或浅黄色坏死,胆囊肿大并充满胆汁,脾肿大并常有坏死灶心包积液有时发生粘连。肺脏和肌胃也有灰白色坏死灶。 鸡副伤: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表面散布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及灰白色坏死灶,肺发生坏死,胆囊肿大,脾脏肿大,表面有斑点状坏死,心包炎,气囊炎,鼻窦炎、肠炎、盲肠内形成“栓子样病理变化”。成鸡有卵巢炎、腹膜炎病理变化。 防治要点 1.通过严格的卫生检疫和检验措施,防止饲料、饮水和环境污染。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种鸡场净化工作,加强卫生消毒,防止孵化感染,可有效防止鸡白痢的发生。 3.加强禽群的饲养管理,保持育雏室、养禽舍及运动场的清洁、干燥,加强日常的消毒工作。 4.出壳雏鸡开食时用敏感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新霉素等饮水或拌料,连续使用3~5天,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5.对发病鸡群的治疗最好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高敏药物使用,并注意穿梭用药,以避免产生耐药性。

雏鸡沙门氏菌病的控制

雏鸡沙门氏菌病的控制 幼雏鸡沙门氏菌是通过种蛋或孵化等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多发和常发传染病,该病在目前南方某些地区的幼雏中有加重的趋势。个别养殖户的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以上。在目前鸡价行情看好的今日,又给养鸡业埋下了什么隐患呢? 幼雏鸡沙门氏菌病临床症状表现 本病常发生在雏鸡出壳后2天~3天,目前这种死亡现象延迟到了4日龄后,病雏鸡精神委顿,缩头颈,闭眼昏睡,绒毛松乱,初期病鸡仅表现食欲减少,继而不食;腹泻,排白色稀浆样粪便,有糊堵肛门现象;严重者因呼吸困难或急性败血症而死亡。8日龄~12日龄期间死亡率最高。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羽毛干燥,松乱。种雏鸡在成年后带菌较多,未经药物处理鸡白痢阳性率高,可达30%。此种蛋孵化的雏鸡容易发生鸡白痢。育成鸡发病时精神不振,拉稀死亡。成年蛋鸡和蛋种鸡发病,消瘦,排绿色或白色稀粪,产蛋率下降或个别鸡产蛋停止,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降低,个别鸡突然死亡。 一、幼雏鸡沙门氏菌病剖检变化 1、沙门氏菌病死雏鸡:皮肤干燥,鸡爪干瘪,肝脏略肿,且有白色针尖大小坏死点;脾脏肿大,小肠、直肠有出血点,卵黄吸收不良,肛门上粘有粪便,个别鸡肾肿大。 2、沙门氏菌病死成年鸡:肝脏肿大,有的破裂,有白色的坏死点,脾脏肿大,肝脏破裂,鸡出现腹腔积血,卵巢萎缩,变形,有时发生腹膜炎和心包炎。 二、幼雏鸡沙门氏菌病实验室诊断 取病料接种培养,对分离细菌进行形态学鉴定,通过生化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手段确诊所分离细菌为沙门氏菌。 三、幼雏鸡沙门氏菌病综合性防治措施 1、净化种鸡群本病传染源主要为病鸡和带菌鸡,传播途径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带菌公鸡可通过精液将病原传给母鸡,因此公鸡的沙门氏菌净化尤为重要。出壳雏鸡用敏感药物预防性加药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淘汰阳性鸡,公鸡每次要全部检疫。 2、对种蛋进行严格的熏蒸消毒加强育雏期卫生,定期对环境及各种育雏器械进行消毒,以便杀灭环境中的细菌。 3、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如饲养密度大、长途高温或低温运雏,通风不良,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等情况下,都可诱发该病。应减少应激因素,在饮水中添加足量电解多维。

鸡白痢的症状

鸡白痢的症状 鸡白痢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菌鸡,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既可水平感染又可垂直感染。病鸡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污染了饲料、垫料和饮水及用具之后,雏鸡接触到这些污染物之后即被感染。通过断喙和性别鉴定等方面也能传播本病。 预防和治疗鸡白痢,就用东方健的肠康,东方肠康是治疗鸡白痢的特效药。 鸡白痢沙门氏菌是一种嗜温菌,可寄生在鸡的内脏里。在常温下能够存活较长的时间,在高温下很难存活,一般消毒液即能将其杀。鸡白痢的传播途径较多,可以通过粪便及污染物和患鸡水平传播,也可以经卵垂直传播。有的雏鸡可通过鸡接触被污染的粪便或器具等可感染该病。 有的雏鸡可从感染鸡白痢的孵化卵中直接感染,被污染的孵蛋工具等也会造成该病的广泛传播。另外,环境问题也很重要,有的养殖场不注意养殖卫生环境,不进行常规的消毒与清理,让大量的鸡挤在一个狭小不通风的环境里,也容易引发鸡白痢。 该病最明显的症状是大便稀软呈乳白色。根据临床症状鸡白痢又可分为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和神经型。败血型以白痢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饲养管理不好,治疗不及时死亡率会很高,可达100%。关节炎型以附关节肿胀为特征,多发生于肉鸡成鸡,死亡率30%左右。神经型鸡白痢以仰头、偏头、转圈和啄地等机能障碍为特征,死亡率10%左右。成年鸡感染多呈隐性经过。 对病鸡解剖可见,肝脏肿大、出现坏死。胆囊变大且充满胆汁。卵黄的颜色与正常的黄色明显不同。很多的器官出现炎症、肿大、腐烂等。心脏及心脏周围会出现灰白色的坏死点。

鸡白痢的症状 带菌种蛋孵出的雏鸡出壳后不久可见虚弱昏睡,进而陆续死亡,一般在3-7日龄发病量逐渐增加,10日龄左右达死亡高峰。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几天后出现症状,2-3周龄病雏和死雏达到高峰。病雏精神萎靡,离群呆立,闭目打盹,缩颈低头,两翅下垂,身躯变短,后躯下坠,怕冷,靠近热源或挤堆,时而尖叫;多数病雏呼吸困难而急促,其后腹部快速地一收一缩即是呼吸困难的表现。一部分病雏腹泻,排出白色浆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的绒毛常被粪便污染并和粪便黏在一起,干结后封住肛门,病雏由于排粪困难和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所以排粪时常发出“唧-唧”的痛苦尖叫声。3周龄以后发病的一般很少死亡。但今年来青年鸡成批发病、死亡亦不少见,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并长期带菌,成年后产的蛋也带菌,若留作种蛋可造成垂直传染。成年鸡感染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表现产蛋减少,孵化率降低,死胚数增多。 有时,成年鸡过去从未感染过白痢病菌而骤然严重感染,或者本来隐性感染而饲养条件严重变劣,也能引起急性败血性白痢病。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低头缩颈,半闭目呈睡眠状,羽毛松乱无光泽,迅速消瘦,鸡冠萎缩苍白,有时暗青色、暗棕色稀便,产蛋明显减少或停止,少数病鸡死亡。

禽沙门氏菌病

禽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 avium)——鸡白痢 [2003-11-17] 一、概述 禽沙门氏菌病是一个概括性术语,指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成员所引起禽类的一大群急性或慢性疾病。沙门氏菌属是庞大的肠杆菌科的一个成员,沙门氏菌属包括了2100多个血清型。在自然界中,家禽构成了沙门氏菌最大的单独贮存宿主。在所有动物中,最常报道的沙门氏菌来源于家禽和禽产品。本属中两种为宿主特异的,不能运动的成员━━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沙门氏菌分别为鸡白痢和禽伤寒的病原。副伤寒沙门氏菌能运动,常常感染或在肠道定居包括人类在内的非常广泛的温血和冷血动物,禽群的感染非常普遍。但很少发展成急性全身性感染,只有处在应激条件下的幼禽除外。诱发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能广泛地感染各种动物和人类,因此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性。人类沙门氏菌感染和食物中毒也常常来源于副伤寒的禽类、蛋品等。随着家禽产业的飞速发展,由于禽沙门氏菌病的广泛散播,已使它成为家禽最为重要的蛋媒细菌病之一。由于这类感染不受国际边界的影响,加之很少有不易感宿主,因而全国范围的控制规划遇到了许多障碍。禽沙门氏菌病是养禽业各个时期的经济问题,从生产到上市。因为正常情况下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常出现在家禽与家禽产品中,因此,它们是那些让公共卫生领域的人们所感兴趣的问题。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本病特征为幼雏感染后常呈急性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或隐性带菌,可随粪便排出,因卵巢带菌,严重影响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 (一)病原学鸡白痢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具有高度宿主适应性。本菌为两端稍圆的细长杆菌(0.3~0.5um×1~2.5um),对一般碱性苯胺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阴性。细菌常单个存在,很少见到两菌以上的长链。在涂片中偶尔可见到丝状和大型细菌。本菌不能运动,不液化明胶,不产生色素,无芽胞,无荚膜,兼性厌氧。分离培养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因为某些菌株特别敏感。沙门氏菌在下列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如营养肉汤或琼脂平板。在普通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形成圆形、光滑、无色呈半透明、露珠样的小菌落。在外界环境中有一定的抵抗力,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二)流行病学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感染常呈慢性或隐性经过。 火鸡对本病有易感性,但次于鸡。鸭、雏鹅、珠鸡、野鸡、鹌鹑、麻雀、欧洲莺和鸽也有自然发病的报告。芙蓉鸟、红鸠、金丝雀和乌鸦则无易感性。 一向存在本病的鸡场,雏鸡的发病率在20%~40%左右,但新传入发病的鸡场,其发病率显著增高,甚至有时高达100%,病死率也比老疫场高。?本病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 (三)临床症状本病在雏鸡和成年鸡中所表现的症状和经过有显著的差异。 雏鸡雏鸡和雏火鸡两者的症状相似。潜伏期4~5d,故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孵出后几天才出现明显症状。7~10d后雏鸡群内病雏逐渐增多,在第二、?三周达高峰。发病雏鸡呈最急性者,无症状迅速死亡。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头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而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症状。同时腹泻,排稀薄如浆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影响排粪。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生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

鸡沙门氏菌的防治

鸡沙门氏菌的防治 时间:2013年10月12日来源:畜牧兽医杂志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存在于世界各地,对禽类危害较大。 1 流行特点 1.1 鸡白痢 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 1.2 鸡伤寒 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鸡,无季节性,但以春、冬季多发,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水平传播。鸭、鹌鹑、野鸭等也可感染。 1.3 鸡副伤寒 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雏。 2 临床症状 2.1 鸡白痢 多见孵出的鸡苗弱雏,5~7日龄症状明显,有的无症状死亡,怕冷,聚群,两翅下垂,食欲废绝,拉白色、淡黄、淡绿色黏性稀便,粪便粘着肛周,排粪困难,呼吸困难,成年鸡产蛋量减少,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大幅下降,营养不良。 2.2 鸡伤寒 雏鸡的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成年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鸡冠萎缩、苍白,腹泻,粪便黄绿色,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 2.3 鸡副伤寒 无明显症状死亡。10日龄后则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不食,口渴,排水样粪,有的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3 病理变化 3.1 鸡白痢 一周龄以内的病雏鸡主要可见到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的病雏主要表现肝脏肿大,表面上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这时可见到腹腔内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3.2 鸡伤寒

沙门氏菌致病性的研究

沙门氏菌致病性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7-03T16:23:20.4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张敏 [导读] 伤寒沙门氏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可以引起伤寒,一种以发热,肠穿孔,出血,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6, 7]。 张敏 (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检验科 611530) 【摘要】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导致伤寒及胃肠炎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病原菌。沙门氏菌通过自身的毒力基因编码一系列的毒力因子以达到其感染宿主的目的。为了更好的研究沙门氏菌的致病机理,目前已经建立鼠,牛,线虫等动物模型。通过这些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沙门氏菌主要利用其毒力岛1和毒力岛2编码的三型分泌系统分泌效应蛋白。这些效应蛋白改变宿主细胞的信号通路,促进沙门氏菌入侵宿主细胞,并有助于其在宿主细胞的存活和复制。另一方面,宿主的遗传学和抵抗力也影响沙门氏菌感染的易感性。本文主要关注沙门氏菌感染后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实验室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054-04 1.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的胞内细菌[1-3],有两个种属,即邦戈沙门氏菌(S. bongori)和肠道沙门氏菌(S. enterica)。邦戈沙门氏菌主要存在于爬行动物,很少引起温血动物的感染[4]。肠道沙门氏菌有两千多个血清型,其中一些血清型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引起严重的感染[5]。 伤寒沙门氏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可以引起伤寒,一种以发热,肠穿孔,出血,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6, 7]。伤寒沙门氏菌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只引起人类疾病并不感染其它动物[8]。它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常是由于食物或者水被细菌感染[9-11]。如果没有并发症的发生,这种疾病通常会在4个月后痊愈。它多发于亚洲,非洲和南美[7]。 肠炎沙门氏菌(S. Enteritidis)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 rium)引起胃肠炎或者食物中毒,一种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为特点的自限性疾病[12, 13]。急性肠炎的特点是由于肠多核白细胞(PMN)的聚集从而导致的粘膜水肿和感染[13]。症状发生在食用了细菌感染的禽类或者蛋类6-72小时后,最长一周,然后自发的恢复。在北美,肠炎沙门氏菌(S. Enteritidis)是食物传播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无免疫应答者和婴幼儿是严重肠炎的易感人群,导致系统感染甚至死亡[14]。与有宿主特异性的伤寒沙门氏菌不同,肠炎沙门氏菌(S. Enteritidis)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没有宿主特异性,在人类和其他动物都可以引起肠炎[15]。 2.沙门氏菌毒力影响因素 沙门氏菌的致病性主要与染色体上成簇分布的编码致病相关基因的特定区域-致病岛(Salmonella pathogenicity island,SPI)相关[16]。致病岛是染色体上不连续的致病基因。革兰氏阴性菌的共同特点是致病岛编码毒力因子以及调节和分泌毒力因子的装置。目前,已在沙门氏菌中发现了5个致病岛,即SPI-l~SPI-5。其中SPI1和SPI2和致病性密切相关,SPI1和SPI2基因的突变严重影响沙门氏菌感染宿主的能力。SPI1和SPI2各自编码不同的Ⅲ型分泌系统,TTSS1(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 1)和TTSS2(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 2)[16]。TTSS是分子注射器,把毒力蛋白即效应蛋白直接注入到宿主细胞,影响细胞功能,促进感染的发生[17]。每个Ⅲ型分泌系统在感染的不同阶段转运一系列效应蛋白以改变宿主细胞的途径。两个Ⅲ型分泌系统在感染的不同阶段都发挥关键作用[18, 19]。 2.1沙门氏菌毒力岛1(SPI1) 所有的邦戈沙门氏菌(S. bongori)和肠道沙门氏菌(S. enterica)都有毒力岛1[20],目前发现无论是系统性疾病还是感染性腹泻毒力岛1在沙门氏菌感染的小肠阶段都发挥重要作用[21, 22]。所以有学者认为获得了毒力岛1使得沙门氏菌成为肠道病原菌。在鼠的伤寒模型中,毒力岛1突变使得经口腔的感染减轻但是并不影响系统感染[23]。经过口腔感染沙门氏菌,毒力岛1在其入侵上皮细胞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毒力岛1是40KB的DNA区域编码三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和调节蛋白[24]。大部分毒力岛1的基因在类似于小肠环境的条件下表达,一旦沙门氏菌在细胞内的膜性结构中存活复制,毒力岛1的基因表达就受到抑制。这些基因的表达由位于毒力岛1区域的调节子控制,分别为HilA, HilC, HilD, InvF, and SprB[22, 25, 26]。HilA的作用非常重要,删除HilA的沙门氏菌表型与与删除整个毒力岛1相似[27]。毒力岛1 的调节子也可以调控毒力岛2.比如HilA结合并抑制启动子ssaH,其为毒力岛2的编码基因。HilD结合并激活ssrAB启动子,其为毒力岛2主要的调节基因。双组份系统PhoP/Q在毒力岛1 和毒力岛2的调节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毒力岛1的效应蛋白影响宿主的一系列功能,比如细胞骨架的重排促进沙门氏菌入侵上皮细胞[28-33];中性粒细胞的募集[13, 15, 34-36]。在牛的胃肠炎模型中,很多毒力岛1的效应蛋白通过诱导自身或者宿主细胞的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多核白细胞的迁移和液体的聚集。沙门氏菌入侵宿主细胞后毒力岛1分泌的效应蛋白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37]。毒力岛1分泌的一些效应蛋白,像SopB,SopD和SopE存在于很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中。最近有研究表明,在鼠的感染模型中发现沙门氏菌感染的后期仍有SopB,SopD,SopE和SipA的表达分泌[37]。这表明这些毒力岛1表达分泌的效应蛋白在感染后期可能也发挥作用。但是具体作用和机制还不清楚。 2.2沙门氏菌毒力岛2(SPI2) 毒力岛2只存在于肠道沙门氏菌(S. enterica),而邦戈沙门氏菌(S. bongori)是没有毒力岛2的[38]。学者认为获得毒力岛2的是沙门氏菌进化为系统性细菌和细胞内细菌的关键一步。在鼠伤寒的动物模型中,毒力岛2的突变严重影响它的毒力,使其不能在器官内增殖[39]。因此,毒力岛2与沙门氏菌在细胞内复制和系统性感染相关[40]。毒力岛2的突变降低沙门氏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可能是由于其不能形成膜性结构(SCV)。这个膜性结构是沙门氏菌存活和复制的一个细胞内小泡[41]。毒力岛2抑制抗原递呈,抑制DC细胞激活T细胞,因此它可以逃避内源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追杀[42]。 最近有研究表明在链霉素预处理的鼠模型中,毒力岛2在沙门氏菌入侵上皮细胞阶段也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在沙门氏菌引起的伤寒和胃肠炎中,毒力岛2也有一定作用。毒力岛2的基因位于沙门氏菌染色体40-kb的两个不同区域,可能是通过两次独立的事件获得。大的区域编码主要的毒力因子,包括三型分泌系统装置,调节因子,效应蛋白等。双组份系统SsrAB调节毒力岛2的基因,是激活毒力岛2转录的调节因子[43, 44]。PhoP/Q和OmpR/Z也在毒力岛2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45]。 经过毒力岛2编码的三型分泌系统分泌的蛋白由转运子和效应蛋白组成。SseBCD与毒力岛2效应蛋白转运到宿主细胞相关[46]。有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