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8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8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8

学校:班级:姓名:

装订线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

(可任选6题,如果8道题目全做,将按顺序只计算前6题的分数)

一、

某建设项目生产医用瓶装输液液体。该项目污水排入某河流,该河流为恒定流动,该河长约110 km,流域面积约1053km2,年平均流量12.7m3/s,河宽23~30m,枯水期2.5m3/s,环境容量不大。项目所在地位于该水体的下游,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娱乐用水。拟建排污口下游24 km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约36 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较大河流。工程分析表明,该项目废水为连续稳定排放,排放量为42000 m3/d,其中含COD Cr为1790 kg/d,BOD5为630kg/d,SS为1080kg/d,NH3—N为55 kg/d。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 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因子。

答案:该项目污水排放量42000m3/d>20000m3/d;水污染物为COD Cr、BOD5、SS、NH3—N等均为非持久性污染物,其类型为1,水质参数数目<7,因此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属简单;地面水域规模12.7m3/s<15m3/s,属小河;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娱乐用水,故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二级。

2. 写出沿河水流动方向的描述溶解氧变化的曲线名称,并解释水中溶解氧变化的过程及水质恶化的原因。

答案:沿河水流动方向的溶解氧分布为一悬索型曲线,通常称为氧垂曲线。氧垂曲线的最低点称为临界氧亏点,临界氧亏点的亏氧量称为最大亏氧值。在临界亏氧点左侧,耗氧大于复氧,水中的溶解氧逐渐减少;污染物浓度因生物净化作用而逐渐减少。达到临界亏氧点时,耗氧和复氧平衡;临界亏氧点右侧,耗氧量因污染物浓度减少而减少,复氧量相对增加,水中溶解氧增多,水质逐渐恢复。如排入的耗氧污染物过多将溶解氧耗尽,则有机物受到厌氧菌的还原作用生成甲烷气体,同时水中存在的硫酸根离子将由于硫酸还原菌的作用而成为硫化氢,引起河水发臭,水质严重恶化。

3. 写出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时期及监测方案。

答案: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现状调查监测断面,共设置4个监测断面。1#:排污口上游500m;2#:风景名胜区处一个;3#:在大河入口处的上游500m一个;4#:在大河入口处的下游500m一个。监测5d,每天各断面采一次混合样。

监测项目:SS、COD、BOD5、NH3—N、pH值。

4. 如果该项目污水排放入一湖泊,该湖泊平均水深为8m,湖泊面积为45km2,则在该湖泊中的取样位置应如何设置?

答案:因该湖泊平均水深为8m,湖泊面积为45km2,因此该湖泊为中湖。

该项目污水排放量为42000m3/d<50000m3/d,且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二级,所以对该湖泊应每1.5~3.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二、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方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置的危险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而被破坏。焚烧法不但可以处置固态废物,还可以处置液态或气态废物,并且通过残渣熔融使金属元素稳定化。某地建设一危险废物焚烧厂,该焚烧厂选址时按照相应规定没有建在地表水环境质量工类和环境空气质量Ⅰ类功能区,焚烧厂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焚烧的废物为医院临床废物,焚烧量为250 kg/h。该废物焚烧炉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等污染物质。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5. 该焚烧厂的选址是否正确?

答案:按《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中规定,焚烧厂选址原则:

(1)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工类、Ⅱ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工类功能

区;

(2)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

(3)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与题目相对照,该焚烧厂的选址不正确。

6.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中规定,可以焚烧的危险废物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中规定,可以焚烧的危险废物包括以下内容:

(1)除易爆以外的危险废物;

(2)除具有放射性以外的危险废物。

7. 该废物焚烧炉的焚烧量为250kg/h,则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应设置多少?

答案:该焚烧炉焚烧的是医院临床废物,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 2001)中规定,焚烧炉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20m。

8. 焚烧处置技术的最大缺点是产生废气污染,因此该焚烧炉还应配备什么系统以保证焚烧的正常进行?

答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中规定,焚烧炉必须有尾气净化系统、报警系统、应急处理装置。

9. 该危险废物焚烧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环境保护验收是符合要求的,验收监测采样期间,焚烧设施的运行工况应处于什么状态才符合要求?

答案:验收监测采样期间焚烧设施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的75%(含)以上的情况下监测数据有效。监测期间被监测方应监控生产负荷,若生产负荷小于75%,通知监测人员停止监测。

验收监测采样期间焚烧设施应处于正常运行工况状态。连续运行式焚烧设施采样应稳定运行至少4h,间歇式焚烧设施采样前应稳定运行1 h以上。

三、

某城市地铁项目,总投资200亿元。该工程严格执行了国家和地方城市地铁建设的基本程序,先后向国家计委、交通部申报了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等,同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在相应阶段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该项目2004年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保总局对此予以批复。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等都给予了详细评价,并对各环评要素都给出了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该地铁项目目前已完工,正在申请环境保护验收。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0. 简述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项目运行应核查的内容。

答案: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项目运行应核查的内容如下:

(1)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初步设计(环保篇)及批复文件核查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确定验收监测范围;

(2)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初步设计(环保篇)核查项目实际影响因素,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对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情况;

(3)噪声、振动、电磁污染防治及固体废物处置等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废气、废水等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

(4)核查敏感点分布、人口分布情况,试车线位置和长度。

11. 简述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项目运行产生的噪声应勘察的内容。

答案: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项目运行产生的噪声应勘察的内容包括车站、停车场、车辆段、变电站、沿线风亭、冷却塔声源的具体位置,所属功能区类别及边界外噪声敏感点的距离,轨道交通线路两侧噪声敏感点的规划建设时间、性质(建筑物的功能、层数、结构等),所属功能区类别,与项目工程外侧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与顶面或轨道梁顶面的高差等。

12. 简述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环境保护设施应勘察的内容。

答案: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环境保护设施应勘察的内容如下。

(1)轨道交通线路各类消声、隔声设施,轨道的减振系统。

(2)废水处理站各项设施如:预处理设施、沉淀池、处置装置等。

(3)废气处理设施如:排气筒、烟道、除尘器、烟气净化装置等。

四、

某煤矿井田面积约30km2,含煤地层全区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6层,但硫分大于3%的煤炭资源暂不开采。该煤矿设计可采量为7500万t,设计开采煤层总厚度为4.3 m,平均采深50~700m。该煤矿开采原煤属于低变质无烟煤,煤中有害元素砷含量较低。原煤经洗选后主要产品为电煤,该矿井瓦斯平均涌出量30m3/min,属于高瓦斯矿井,设有地面固定式瓦斯抽放站,矿井投产初期,瓦斯作工业场地锅炉和生活燃料,后期用于发电。该项目配套建设同等规模的选煤车间和1000m铁路专用线。矿井服务年限60年。配套建设生产和生活污水处理站。矿井建设总投资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000万元。该煤矿位于云贵高原,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多样。评价范围内井泉较多,其中一部分为饮用水源功能的井泉。该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风速为1.5 m/s。井田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3. 确定该项目的评价重点。

答案:该项目的评价重点:

(1)产业政策与相关规划相容性分析;

(2)工程分析;

(3)矿井开采产生的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

(4)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5)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6)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7)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和综合利用。

14. 如何对地表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1)从矿井水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利用率方面分析项目相应指标与国家相关环保政策的符合性,提出矿井水综合利用方案,方案应具体,有可操作性;

(2)从水质的角度分析污水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污水外排对地表水体的环境影响;

(3)从水量角度评价采煤对地表水体水量的影响,论证防水煤岩柱留设的合理性。

15. 如何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答案:评价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应从区域水文地质(岩性,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质构造、采煤导水裂缝带发育程度进行考虑,对煤层顶板或底板较为敏感的含水层,可采取划定禁采区的办法减缓其影响,对井田采区或开采巷道毗邻导水断层和河流,要按设计规范留设足够宽度的防水煤岩柱,确保采煤不对这些敏感地段产生明显的影响。

16. 简述该项目的环境风险?

答案:(1)煤矸石堆场遇洪水溃坝问题,云贵高原土石山区采煤后引发的岩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

(2)露天矿大型排土场的滑坡风险;

(3)岩溶区的煤层底板突水对附近地表或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引发的社会问题;

(4)瓦斯综合利用设施的爆炸风险预防等。

五、

某水泥项目技改工程,工程总投资4亿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0%。日产熟料5000t/d,技改工程为大型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并有自备开采的石灰石矿山。技改工程南7km处有一运河,北7km处有一天然湖泊。评价区内有四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二处,市、县级各一处。评价区大气环境属二类功能区,地表水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噪声评价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中的二类标准。技改工程依托现有生产线部分生产设施的基础上,主要建设石灰石输送、生料制备、熟料煅烧、熟料储运部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均不外排。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7. 写出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答案:该工程项目为日产熟料5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的“日产4000t及以上(西部地区日产2000t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装备配套材料开发”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8. 对依托现有工程的改扩建工程,工程分析中应突出什么内容?

答案:(1)现有生产线存在的环境问题;

(2)项目组成及与现有生产线的依托关系;

(3)技改工程原料、燃料分析;

(4)技改工程的生产工艺分析;

(5)技改工程的污染源分析、技改工程投产后区域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

19. 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哪个标准?

答案: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915—2004)的相关规定。

20. 该项目清洁生产指标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答案:该项目清洁生产指标包括的内容如下。

(1)原材料指标:毒性、能源强度、生态影响、可回收利用性、可再生性等。

(2)产品指标:销售、使用、寿命优化、报废。

(3)资源指标:熟料单位产品新鲜水耗量、熟料单位产品标准煤耗、熟料综合能耗、熟料单位产品生抖耗量。

(4)污染物排放指标:熟料单位产品粉尘排放量、熟料单位产品SO2排放量;熟料单位产品NO x排放量、熟科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

21. 该项目是否需要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如需要,如何进行评价?

答案:解答如下。

(1)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是水泥熟料生产区是以工业污染影响为主,原料矿区的开采则以非污染生态影响为主,该项目自备开采的石灰石矿山,因此需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对矿区开采的生态影响评价,应按施工期、开采期、采完封场期不同时段进行,评价内容应包括植被破坏、生物损失量、物种影响、水土流失量等方面。

(3)生态恢复措施、补偿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要说明实施计划、资金分配、预期效果,得出矿山采完后的地貌形态、生态环境建设和利用前景。

(4)还应关注配套的公路、铁路、水运码头、长距离物料输送廊道的选线、选址的合理性,对生态环境、景观、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控制措施。

六、

某生态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区造林种草总规模200000 km2,项目建设草、灌木、树木比例分别为35%、55%、10%。项目区属典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北季风带,冬季漫长严寒,春季干旱,地下水丰富,土壤贫瘠而干旱,植被稀少。项目区设施建设包括:灌溉设备3000套,打组合井2400眼,打机电井580眼,扬水站一座,干渠8000 m,斗渠20000 m,农渠5000m,育苗设备30套,农用机械128套,变压器200套,工程机械40套,牧草采收加工设备160套,办公设备150套,作业道路480 km,土建工程2400 m2。项目区新增林草面积 200000km2,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5%增加到18%。本项目总投资额为14亿元。其中贷款10亿元,地方资金2亿元,劳务投资2亿元。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22. 简述运营期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运营期的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如下:

(1)项目区处于北季风带,有风力大、大风日数多的特点,露天堆放的生活垃圾将随大风扩散影响周围地区卫生状况;

(2)随地堆放生活垃圾,将对植被产生影响,并形成劣质景观;

(3)生活垃圾长期堆放产生废气、渗出液,废气影响空气质量,渗出液随降雨扩散及渗入地下,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

生活垃圾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而,生活垃圾要合理填埋处理,或作为肥料施入土壤。

23.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1)通过大力宣传使项目区人民真正认识到项目的实质和重要意义,并使他们认识到实施后将改善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激发大家从事该项目的积极性。

(2)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尽量少占土地,对于必须占用的土地应给予一定的补偿。

(3)在施工中遇到文物,应及时与文物部门联系,待文物部门鉴定处理后再进行施工。

(4)施乒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地表植被。

(5)对征地问题要与当地政府充分协商。

24. 简述外来物种引入的预防措施。

答案:一方面要考虑所引入的新种携带或易患病虫害情况,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所引入的新种生长蔓延情况及对当地土著种的影响。对于外来物种的影响应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善对引入物种的检疫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外来物种输入的监控和管理,建立外来物种信息库与预警系统。

25. 简述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

答案:(1)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2)运营期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3)景观生态影响评价;

(4)施工期对动物的影响分析;

(5)运营期对动物的影响分析;

(6)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分析。

七、

某水利工程验收调查项目,该项目集防洪、发电、灌溉、水产养殖等多项功能于一体,2001年2月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2001年10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予以批复。2004年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该工程项目由拦河坝、引水系统、电站产房三部分组成。工程库区淹没及工程建设占地涉及4个乡、20个居民组。库区移民从2001年5月开始,采取本县后靠、外县安置的方式。环境影响报告书以水环境、生态环境为评价重点,对该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都给予了详细的批复意见。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26. 简述水土流失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案:(1)土石方调查;

(2)取土场、弃渣场调查及措施有效性分析;

(3)临时占地及恢复措施有效性分析;

(4)边坡防护工程调查及措施有效性分析;

(5)防洪工程措施调查及分析;

(6)移民安置影响调查;

(7)绿化工程调查及景观影响分析。

27. 简述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案:(1)工程施工、淹没,工程间接影响范围内及周边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是核心保护对象,报告中应对其保护区或敏感区的名称、保护目标、保护级别等进行说明。

(2)“最小泄流量-生态下泄流量”是水利水电工程关注的重点,水利水电工程必须关注下游脱水和生态下泄流量的保障措施。

(3)对鱼类尤其是洄游鱼类的影响。大型水利工程往往留有过鱼设施,均应进行调查和分析。

28. 简述水环境影响调查、水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的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案:水环境影响调查包括水库或河流的水域的功能、水域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布、饮用水源取水口分布与本工程的位置关系等。

水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的调查包括污染源数量、源强、污染物种类、排放去向的调查,水污染源治理设施的数量、类型、工艺、处理能力等。

29. 简述移民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案:移民调查作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移出和移入地尤其是集中安置地产生的新的环境问题。应分别调查移民的数量和安置方式、安置位置,集中安置的应调查集中安置开发建设过程中及安置后产生的生态、水环境、大气、固废等的影响,并调查移入区的环境承载力。

八、

某公司生产颜料项目,包括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有机颜料中含有偶氮类物质。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湿产品生产车间,喷雾干燥车间,烘干车间,办公及技术服务部,原料及中间产品库,机修车间,供天然气、蒸汽、供电、供水系统,废气水洗系统,污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储存设施等。项目总占地面积30000m2,绿地率30%。主要生产设备包括重氮化反应釜、耦合反应釜、盐酸计量罐、氢氧化钠计量罐、盐酸储罐、水洗塔、袋式除尘器等,盐酸储罐放置在敞开空间。项目拟建在某城市开发区化学工业区内,本项目现状大气监测因子均符合 GB 3095—96二级标准,建设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化学工业区实行雨污分流。项目

厂界噪声监测点的昼间、夜间噪声均满足GB 12348—90Ⅲ类标准的要求。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30. 生产工艺废水中含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简述该项目生产工艺产生废水的治理措施。答案:本项目为颜料生产项目,生产工艺废水中含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如果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出水浓度达标比较困难,因此,在废水进行生化处理之前,对其进行絮凝、沉淀、脱色物化处理,使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如果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出现异常不能正常运转,使所排污水不能满足三级排放标准,此时应采取应急措施,比如配备事故池,以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检修期间,超标废水不外排。

31.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包含有危险废物,在危险废物贮存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内容。

答案: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的要求,在危险废物贮存过程中应做到以下要求。

(1)一般要求: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盛装。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

100mm以上的空间。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附录A所示的标签。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在施工前应做环境影响评价。

(2)危险废物贮存容器:建议使用高密度聚乙烯和软碳钢材料作为盛装贮存危险废物的容器。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

(3)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的设计原则: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应设计堵截泄露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

1/5。

(4)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运行与管理:盛装在容器内的同类危险废物可以堆叠存放。每个堆间应留有搬运通道。不得将不相容的废物混合或合并存放。

(5)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安全防护与监测。

32. 盐酸储罐为40m3,内径3.5m,高度4m。盐酸的密度为1.18s/m3,请对盐酸事故影响进行分析。

答案:假如该项目盐酸储罐发生泄露,建设单位应及时停机,采取预防补救措施。盐酸储罐为40m3,盐酸的密度为1.18g/m3,储罐全部装满不足48t,而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氯化氢的贮存场所临界量为50 t,因此,盐酸储槽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盐酸的泄露速率Q L用柏努利方程计算:

式中 Q L:盐酸泄露速率,kg/s;

C d:盐酸泄露系数,此值常用0.6~0.64;

A:裂口面积,m2;

ρ:盐酸密度,kg/m3;

P: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0:环境压力,Pa;

g:重力加速度;

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取C d=0.6,裂口取作边长为10m的正方形孔,则A=0.0001m2;P=P0;h=4m。则 Q L=0.63 kg/s。假设有10%的泄露物挥发到空气中,则挥发到空气中的HCl为0.063 kg/s。

由于氯化氢的密度大于空气,挥发后的氯化氢主要集中在底层。若盐酸泄露,为防治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在盐酸贮罐周围设置混凝土围堤,围堤内涂刷抗酸树脂,围堤容积

50m3,并设有专门的管道通往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另外,贮罐内设置液位自动报警系统,当液位发生剧烈变化时,计算机联网系统会自动提示,随后迅速进行检修。建议将盐酸储罐放置一封闭车间内,这样既能减少无组织排放,也能使泄露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因为如果发生泄露,可以在车间增加通风和冲洗设备,发生事故时打开紧急排风系统,将泄露的氯化氢抽排到碱液吸收系统内,由碱液吸收后再外排。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 0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l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现拟订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表l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及特点 【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 cr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 cr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5 某矿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盟,矿区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广,煤层赋存稳定,资源十分丰富,是适宜露天和井工开采的特大型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矿区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规划面积960km2,均衡生产服务年限为100年。境界内地质储量19669Mt,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0.65m,其中露天开采储量14160Mt,井工开采储量5509Mt,另外还有后备区1070Mt,暂未利用储量1703Mt。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当地拟定该矿区开发的规划,包括井田划分方案,煤炭洗选及加工转化规划,矿区地面设施规划(矿井及选煤厂、附属企业、铁路专用线、瓦斯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等),矿区给、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该矿区内目前已有一座露天矿在生产。区内只有一条河流流过,矿区地处中纬度的西风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草原面积占97.3%,森林覆盖率1.23%。多年来,由于干旱、大风、过牧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沙化、退化草场所占比例扩展到64%。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连续遭受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连续两年寸草不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问题】 6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保护目标。 7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评价内容。 8 列出该评价的重点。 9 应从哪几方面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论证? 10 矿区内河流己无环境容量,应如何利用污废水? 10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

(完整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第一章

习题 1.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参考答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原则。 参考答案: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内容的书面表现形式,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技术文件。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1)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正,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可另外编写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外编写专题报告书。 (2)文字简洁、准确,图表清晰,论点明确,典型项目或比较复杂的项目,应有主报告和分报告(或附件),主报告应简明扼要,分报告把专题报告、计算依据列入。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环境和工程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进行编写。 3.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结构应符合国家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2)基础数据可靠。若不同来源的同一参数出现不同时应进行核实。 (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 (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不能带有感情色彩。 (5)表达准确,篇幅合理 (6)署名符合要求 4.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点。 参考答案: (一)按照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点 1.总论 2.建设项目概况 3.环境概况 4.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及经济技术论证 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8.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9.结论 10.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 (二)按照环境要素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点 1)总论;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 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 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0.058H+0.0065B)(gHI)1/2 y 式中:C —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x,y) Q —废水排放量,m/s ; 3p C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p C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h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横向混合系数,m ;/s 2y H —河流平均水深,m ;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 I —河流坡降; g —重力加速度,取9.81m/s 。 2 (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3) +Q+CQ/(QC =(CQ hhpphp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参数选取1.2 )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横向混合系数(M y 水文参数1.3 水文基本特征(1)、/s ,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 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s 33 ,年平均含沙993.3mmm ,年平均径流深度,年径流量58.49×108.45m 最小流量/s 338 1370kt 。,年平均输沙量量0.25kg/m 3 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上杭县境内流,1090m/s 多年平均流量47.3m/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域面积716km ,河长45.38km ,323 /s 。最小流量2.23m 3 ,0.0012m/m ,坡降为50m ,平均水深为0.77m 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 。0.0026m ·s 粗糙率为-1/3 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2),死m ×10100.55×m ,调节库容0.264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3388 4.95km 。m0.28×10,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库容238不发电时22:00,和5:00~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 丰(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雨季~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间为23:007:00和 24小时放水发电。水期)整天年最枯月平均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 1。—/s 流量16.7m 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 3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集锦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集锦 案例一电厂 H省拟在L县新建2X1000MW超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J一址所在地形为丘陵,距L县规划边界约9km。厂址周围环境现状及厂区平面布置见图。工程供水水源为L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和P水库,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方式。正常运行情况F,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外排;工程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90%:用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串为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两台炉合用一座240m烟囱;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S02; 0.479t/h;Nox;2.71t/h;烟尘:0.213t/h。工程采用露天煤场;灰渣分除、干除灰系统,干灰场贮存方式,灰场属山谷灰场。 问题: 1、分析本项目建设与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的相关性; 2、确定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3、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影响预测因子; 4、分析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和工程需增设的污染防治措施; 5、确定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 6、确定本项目评价重点。 答:1、分析本项目建设与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的相关性; A、《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源(2000)015号

B、《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号 C、《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 D、《关于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159号 E、《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2)26号 F、《关于印发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的通知》计基础(2002)26号 G、《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5)40号 H、《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环发(2002)210号 符合:新建2X1000MW超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的鼓励类,工程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90%:用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串为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符合《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的规定,所以该项目符合产业政策。 2、确定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该项目处于复杂地形,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大气》HJ/T2.2-95中的规定: 三个因子中NOX属于一级,所以该项目评价等级为一级。 评价范围为:16-20公里,复杂地形取16公里。重点是周围的自然村和农田。 3、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影响预测因子; 现状的监测因子:SO2、NO X、PM10、TSP 预测因子:SO2、NO X、PM10 灰场、煤场的预测因子:TSP 4、分析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和工程需增设的污染防治措施; 该该案没有风向,看图上的布置,西边的自然村距离冷却塔太近,只有80米,噪声的扰民问题可能显得突出,调整意见:一是将煤场和灰场往自然村的下风向按置,二是将噪声污染重的车间和设备远离自然村,靠近农田,减少噪声扰民的问题。三是在厂的西边的北边搞绿化带,减少噪声和扬尘。 5、确定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S02、烟尘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COD、氨氮、石油类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排放量 水重复利用率 6、确定本项目评价重点。 本项目评价的重点:现有污染源调查、工程分析、污染物防治措施、清洁生产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算清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预测项目实施后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的影响情况,论述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保证性。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 (总分78,考试时间90分钟) 1.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l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 /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现拟订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表l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及特点【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cr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cr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某矿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盟,矿区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广,煤层赋存稳定,资源十分丰富,是适宜露天和井工开采的特大型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矿区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规划面积960km2,均衡生产服务年限为100年。境界内地质储量19669Mt,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0.65m,其中露天开采储量14160Mt,井工开采储量5509Mt,另外还有后备区1070Mt,暂未利用储量1703Mt。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当地拟定该矿区开发的规划,包括井田划分方案,煤炭洗选及加工转化规划,矿区地面设施规划(矿井及选煤厂、附属企业、铁路专用线、瓦斯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等),矿区给、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该矿区内目前已有一座露天矿在生产。区内只有一条河流流过,矿区地处中纬度的西风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草原面积占97.3%,森林覆盖率1.23%。多年来,由于干旱、大风、过牧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沙化、退化草场所占比例扩展到64%。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连续遭受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连续两年寸草不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问题】 6.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保护目标。 7.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评价内容。 8. 列出该评价的重点。 9. 应从哪几方面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论证? 10. 矿区内河流己无环境容量,应如何利用污废水?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0000t/d,目前日处理量为23000t/d。拟选厂址特点见表1。表l拟选厂址特点【问题】 11. 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12. 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13. 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哪种垃圾? 14. 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15.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A市拟新建一座规模为处理能力10万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该项目建成后将收集该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其中工业废水占40%。拟建工程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截流干管、中途提升泵站等设施,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厂址目前为旱地,不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污泥经压缩、脱水、干化处理后送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受纳水体为B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 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3/d,主要污染物有pH、Cu、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3/s(属大河),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y=(0.058H+0.0065B)(gHI)1/2 式中:C(x,y)—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Q p—废水排放量,m3/s; C 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C 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x—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y—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B—河流宽度,m; u—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M y—横向混合系数,m2/s;

环境影响评价笔记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环境评价的定义及分类 环境评价(环境质量评价or 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 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PRC ,EIA ,law ) 按评价层次:项目环评、区域环评、规划环评、战略环评(政策、计划) 按时间顺序: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影响预测评价、后评估(跟踪评价) 2、环境标准的定义、分类、体系组成 环境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依据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的总称;包括污染 控制和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分为国家标准(GB )和地方标准(DB ),源于《PRC 环境保护法(1989)》,是国 家和地方政府环境政策的技术体现。 环境标准体系:各种不同的环境标准,依据其性质、功能及其间的客观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国家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国家环保行业标准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3、环境质量标准与功能区的关系 注:功能区(类别)、环境质量(级别) (1)环境空气功能区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一类区(一级标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其他需要保护区域; ? 二类区(二级标准) :城镇中划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杂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 三类区(三级标准) :特定工业区。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 (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分类及等级标准 ? I 类区( I 类水):源头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II 类区( II 类水)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 ? III 类区( III 类水)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游泳区; ? IV 类区( IV 类水) :一般工业用水区以及人体非接触性娱乐用水; ? V 类区( V 类水) :农业用水以及一般景观要求用水。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声环境功能分区以及声环境质量标准 ? 0类区:疗养区、高级别墅、高级宾馆;位于城郊以及乡村这一区域严格5dB 。 环境标准体系 国家环境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一、适用对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及相近专业的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科目学习,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学生掌握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正确解决环境影响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参考总学时 96学时,不含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四、参考学分 6分,不含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五、课程目标 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备受瞩目,随着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力度的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彰显。本课程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设计从工程分析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八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出若干工作任务,使学生具备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岗位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技能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知识、环境现状调查、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基本能力、污染防治基本知识及环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能力目标: 1. 能较熟练、独立进行工程分析; 2.能熟练、独立进行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3. 能熟练、独立进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 能较熟练、独立进行大气、水、声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 掌握大气、水、声等环境保护措施方法; 5. 掌握有关总量控制方法; 6. 熟悉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技术方法等; 7. 熟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等。 六、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为载体,以环境影响评价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任务引领课程和案例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过程中职业行为和工作步骤模块为中心来设计本课程教学项目和工程任务。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课程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职业岗位工作领域、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和职业标准涉及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方法,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具体案例,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课程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岗位所特有的工作任务关系相关性,而不是知识关系。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课程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项目的课时数。能力目标用语主要使用“能”或“会利用(根据)…来…”等用语来表述。“会利用(根据)…”用于表述背景知识目标,“来…”用于表述职业能力目标。 2.课程具体设计 本项目课程教学与实训相配合,采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引领”分四个阶段教学,分别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现场教学,做到“教、学、做”为一体。具体思路是:第一阶段设计单要素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方法(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项目,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第二个阶段设计单要素仿真案例(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案例)项目,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教学,以完成项目完整加工过程和最终产品为考核内容;第三个阶段引入环评真实案例,设计教学项目,在校内实训基地或者企业实施教学(即生产性实训),以企业对产品加工质量的控制过程和加工结果要求作为考核标准,过程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18

[模拟]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18 案例选择题各备选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 一、某核电站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00hm2,发电可以供给周边两省居民生活和生产用电。项目前期调研工作确定厂址备选3处,均地处稍微偏远地区,当地人口稀少,植被覆盖率较高,同时核电资源相对较丰富。 核电站工程初期有部分居民需要搬迁,工程负责单位积极给予搬迁协助和移民安置补偿。由于工程选址的特殊地理条件和位置,可能会出现如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同时周边生态环境原本较好,核电站建成可能对当地野生动植物有一定的影响。 [问题] 第1题: 下列属于选址原则的是( )。 A.充分考虑与厂址有关的现象和特征 B.分析厂址区域的人口特征和在核设施整个预计寿命期内执行应急计划的能力 C.确定与厂址有关的危害 D.提高工程安全系数有利于降低选址成本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范围不包括与核设施运行状态和事故工况有关的厂址与核设施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 B.核设施选址过程通常从大区域调查开始,选择出几个候选厂址,然后鉴别出优先候选厂址作为推荐厂址 C.厂址评价详细程度将随核设施类型而变化 D.核设施厂址调查覆盖厂址评价的全过程,包括厂址查勘(厂址选择)、厂址评定、设施运行前和运行阶段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选址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 A.在特定厂址所在区域内所发生外部事件(包括外部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的影响 B.与实施应急措施的可能性及个人和群体风险评价必要性有关的外围地带

的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及其他特征 C.可能影响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向人体和环境转移的厂址特征及其环境特征 D.附近居民的生活用电、生产用电状况 参考答案:BC 第4题: 考虑核设施对区域潜在影响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对现有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做出适当的评估 B.关注生物圈在放射性核素累积和传播中的作用 C.确保放射性释放对公众和环境的放射性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D.核设施的设计必须能够补偿核设施对区域所造成的任何不可接受的影响参考答案:BCD 第5题: 在外部事件评价时关于地震叙述正确的是( )。 A.必须评价厂址所在区域内的地震和地质奈件 B.必须收集厂址所在区域内史前、历史和仪器记录的地震资料,并形成文件 C.必须使用尽最大可能收集的资料进行区域地震构造评价 D.必须考虑厂址所在区域地震构造特征和特定的厂址条件 参考答案:ABCD 第6题: 对于气象事件评价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 A.气象现象的极值 B.闪电、龙卷风等稀有气象现象 C.热带气旋 D.洪水、泥石流等自然恶劣条件 参考答案:ABC 第7题: 对于抵抗洪水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复习精华总结.doc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1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生态类项目 总体思路 1、确定验收范围 2、选择验收监测标准 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置 4、分析调查重点 5、公众参与 6、结论乐析、制定整改方案 7、正确填报“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 1.1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 (注意范围的两层含义,一是工程的组成范围,二是项目的地域范围) 1、与项口有关的环保设施(工程、设备、装置、监测手段、生态保护设施) 2、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措施(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屮有关项目设计的规定) 3、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是关注的重点 4、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耍求 1.2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 1、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对项目环评批复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地方环保部门的总量控制指标 3、初步设计确定的环保设施设计标准 4、若原來没有批复标准和设计标准的,按现行标准执行。 5、监测方法标准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小推荐的标准 1.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 布点原则:以最少的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如实反映项口排放浓度和总量。布点方法:参见相关技术规范。(注:以下方法也适用于工业类项目) ⑴废气: ?冇组织排放:布设丁各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无组织排放:SO2、NOx、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高在源下风向2?5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参照点设在上风向2?50米范围内。其余污染物监控点高在单位周界外1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4个,对照点1个。

⑵废水 ?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岀口,第一类污染物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生产性污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3)噪声 ?厂界噪声:法定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包括距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位置。厂界外1米,高1.2米,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米,厂界有围墙耍高于围墙。同时设点测背景噪声。 ?高速公路噪声: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或等于200米范围内选取至少5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垂直于公路方向距路肩20、40、80、160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在机场周围受飞机通过影响的所有噪声墩感点设监测点,选在户外平坦开阔地方 ?振动: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外0.5米以内 ?电磁辐射: ?固体废物:固废的检查(来源、判定、鉴别种类、产生量、处置方式);固废的鉴别监测(对照名录和标准鉴别性质) 1 -4分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重点 1、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做为关注重点 2、环评报告确定的评价重点 3、工程自身特点确定的调查重点(表14-1) 4、受工程影响的环境特点确定的重点 1.5竣工验收结论分析及制定整改方案 调查结论要分别简述各专题的主要调查结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建议是在环境影响调杳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专题调杳结论和验收意见,综合判断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而是否符合竣工验收条件。当建设项目同时满足以下5个方而时,应明确建议政府环保部门通过工程竣工环保验收 ?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影响问题 ?环评及批复所提环保措施得到了落实 ?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止常使用 ?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 ?目前遗留的环境影响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 当建设项口不完全满足以上五条要求吋,应提出整改建议,限期达到要求, 限期仍达不到的则按法律程序由环保主管部门下达停产通知书。 1?6正确填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 应由业主填写,通常由调查单位协助。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过关必做习题集-章节习题社会区域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含

第五章社会区域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试题一 某新设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座规模为30000t/d的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和相距3km处的规划新农村小区。工业园区定向招商入区企业的工业废水总量15300t/d,拟收集的生活污水总量9200t/d。拟将入区企业工业废水分类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分质预处理。污水处理厂收集的各类废水水质见表5-1。 表5-1污水处理厂收集的各类废水水质汇总表 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其中冷却塔排水和除盐站排水直接进入深度处理段,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段设计COD Cr进水水质为1000mg/L,COD Cr去除率为80%;深度处理段COD Cr,去除率为75%。 污水处理厂采用“浓缩+脱水+热干化”工艺处理污泥,干污泥含水率小于50%,拟运至距厂址12km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或用于园林绿化。

污水处理厂位于B河流域一级支流A河东侧。A河流经拟建厂址西侧后于下游2.5km 汇入B河,多年平均流量10.2m3/s,水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接近Ⅲ类水质标准限值。B河多年平均流量30.5m3/s,自A河汇入口上游10km至下游25km河段执行Ⅲ类水质标准,自A河汇入口下游5km至25km为规划的纳污河段,现状水质达标。 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两个排水方案。方案1:污水处理厂尾水就近排入A河;方案2:污水处理厂尾水经管道引至B河排放,排放口位于A河汇入口下游8km处。[2014年真题]【问题】 1.指出宜单独进行预处理的工业废水类别以及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2.计算污水处理厂出水COD Cr浓度。 3.指出污泥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4.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的排水方案中确定推荐方案,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指出宜单独进行预处理的工业废水类别以及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答:宜单独进行预处理的工业废水以及其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对应如下: (1)含氰废水,进行氧化预处理。 (2)高浓度废水,进行厌氧预处理(降低COD Cr)。 (3)酸碱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均质调节。 (4)含油废水,进行气浮或隔油预处理。 2.计算污水处理厂出水COD Cr浓度。 答:污水处理厂出水COD Cr浓度计算过程如下: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建材火电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第四章建材火电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试题一垃圾焚烧电厂项目 某市拟在城市东北郊区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为1000t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工程建设内容包括2×500t/d的垃圾焚烧炉(机械炉排炉)、垃圾贮坑、焚烧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污水处理站等,年运行333d,每天运行24h。入炉生活垃圾含有C、H、O、N、S、Cl等元素及微量重金属,其中收到基含硫率为0.06%,燃烧过程中S元素转化为SO2的份额为80%。 该厂拟采用“炉内低氮燃烧+急冷+半干法烟气净化+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处理焚烧烟气,烟气排放量为1.024×105Nm3/h,设计脱硫效率为80%,处理后的烟气由高100m烟囱排放;垃圾贮坑的气体收集送垃圾焚烧炉燃烧处理;拟建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垃圾渗滤液、卸料大厅清洗废水、循环冷却水和厂区生活污水,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废水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A河;焚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焚烧飞灰固化处理后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后送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理。 拟建厂址位于城市东北部,距城市规划区约4km。城区至厂址公路途经8村庄,厂址与8村庄相距1.5km,距厂址东侧800m有A河由北向南流过。A河城市市区河段上游水环境功能为Ⅲ类,市区河段水环境功能为Ⅳ类,现状水环境质量达标。[2014年真题](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中规定,焚烧炉的SO2排放限值为260mg/m3。) 【问题】 1.分别指出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

2.评价该厂SO2排放达标状况。 3.针对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判定该厂产生固体废物的类别,并分析处理方案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1.分别指出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 答: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如下: (1)垃圾临时储存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NH3、H2S、甲硫醇。 (2)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烟尘、SO2、CO、NO x、氯化物、二噁英、重金属等。 2.评价该厂SO2排放达标状况。 答:该厂SO2排放量:[1000×0.0006×0.8×2×(1-80%)×1000000000]÷(24×1.024×105)≈78.1(mg/m3)<(260/2)mg/m3(标准限值的一半),SO2达标排放。 (注:按照硫元素的物料平衡求解,注意S和SO2差一倍质量;即使100m烟囱高度低于或等于200m半径范围最高建筑物3m,排放浓度严格按50%执行,SO2仍能做到达标排放,因此SO2达标排放) 3.针对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答: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改进建议如下: (1)缺陷一:循环冷却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地表水的污染和自净 地表水是河流、河口、湖泊(水库、池塘)、海洋和湿地等各种水体的统称,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地表水资源 地球水97%的水是海水,剩余3%的淡水中2.977%是以冰川或冰川的形式存在,只有0.003%的淡水是可为人类直接利用的,包括土壤水、可开采地下水、水蒸气、江河和湖泊水等。只要人类不过度开采和滥用并适当的保护,这些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和自净过程还是可以满足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如图4-1. 二、水体污染 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色、嗅、味、透明度等)、物理化学性质(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放射性、有机和无机物质组分等)、水生物组成(种类、数量、形态和品质等),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按排放形式不同,将水体污染分为点污染源和非点污染源。 1.点污染源 是指由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和工企业通过管道和沟渠收集排入水体的废水。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Q s 计算式(4-1): Q s = 86400 s qNK(4-1) 式中:Q s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L/s; q ——每人每日的排水定额,L/(人.d); N——设计人口数 K s ——总变化系数(1.5~1.7)。] 工业废水Q s 按式(4-2)估算:

Q = t m M K i 3600 (4-2) 式中:m ——单位产品废水量,L/t ; M ——该产品的日产量,t; K i ——总变化系数,根据工艺或经验决定; t ——工厂每日工作时数,h. 某些工业的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4—1。 2. 非点污染源 又称面源,是指分散或均匀地通过岸线进入水体的废水和自然降水通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水。 (1) 城市非点污染源负荷估计:不同区域径流系数见表4-2 (2) 农田径流污染负荷估算 3.水体污染物 由点源和非源排入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可分为:耗氧有机污染物、营养物、有机毒物、重金属、非金属无机毒物、病原微生物、酸碱污染物、石油类、热量和放射核素等。 三、水体自净 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这种过程叫水体自净。水体自净可以看作是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和衰减有过程。 1. 迁移和转化作用包括:推流迁移、分散稀释、吸附沉降等方面。 2. 衰减变化包括: (1) 污染物的好氧生化衰减过程 见图4-2; (2) 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化降解 (3) 硝化作用 (4) 温度影响 (5) 脱氮作用 (6) 硫化物的反应 (7) 细菌衰减作用 (8) 重金属和有机毒物的衰减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资料一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资料一第一讲案例分析中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考试目的: 1. 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运用 (1)分析国家法律法规在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中的落实情况 (2)分析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落实情况 二、2005年环评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试题分析: 1. 水泥厂异地扩建(考点是相关法律法规中的产业政策,技术方法中的监测布点、大气预测等); 2. 竣工验收监测(考点是工程分析中的水污染源,技术方法中的含重金属、氟化物、镍等污染物废水验收监测布点及验收标准); 3. 高速公路(考点: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水源地保护,技术方法中的声环境评价范围,工程分析中的生态调查、主要环境问题等); 4. 商贸中心(考点: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烟囱高度规定、文物保护相关规定;工程分析,油库分析等); 5. 化工(考点: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废水处理原则、排放标准、选址考虑的要求等;工程分析:处理效率、危险废物焚烧等); 6. 糖厂扩建(考点:工程分析,包括扩建项目的“三本帐”,技术方法中的地表水监测布点及预测等); 7. 危险废物处置(考点:选址论证、环境背景调查、工程分析、封场环境管理); 8. 西气东输干管案例(考点:工程分析中的生态调查、不同阶段的环境问题等)。 三、本讲主要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6、《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17、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四、内容讲解 案例分析的首要问题是分析国家法律法规在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中的落实情况,该内容即是解决建设项目环评要依据的法律法规问题。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内容很多,主要有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有关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渔业保护区、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等环境敏感区,海域、矿产资源、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 项目环评应结合工程所涉及的相关环境要素、建设项目排污特征、拟建厂址及周围环境功能等状况,分析建设项目要执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将此列为评价依据;并在评价报告书编写工作中,要注意和重视其符合性,不得违反。 对与建设项目无关的法律法规,可不作为评价依据。下面对案例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讲解。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重要内容 (1)掌握环境的含义(第二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