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气体分类

VOC气体分类
VOC气体分类

1. VOCs的定义

VOCs的学术定义:是指在正常状态下(20℃,101.3kPa),蒸气压在0.1mmHg(13.3Pa)以上沸点在260℃(500℉)以下的有机化学物质。

2.VOCs的特性

●均含有碳元素,还含有H、O、N、P、S及卤素等非金属元素。

●熔点低,易分解,易挥发,均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在阳光下产生光化学烟雾。

●常温下,大部分为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或特殊气味。

●大部分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种类达数百万种,大部分易燃易爆,部分有毒甚至剧毒。

●相对蒸气密度比空气重。

3.VOCs的分类

VOCs按其化学结构,可以分为:烃类(烷烃、烯烃和芳烃)、酮类、酯类、醇类、酚类、醛类、胺类、腈(氰)类等。

4.常见VOCs的理化性质

所列部分VOCs选自GBZ2.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VOCs的主要危害

1.总体危害

(1)危害环境

①在阳光和热的作用下参与氧化氮反应形成臭氧,导致空气质

量变差并且是夏季光化学烟雾、城市灰霾的主要成分;

②VOCs是形成细粒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质,大气

中VOCs在PM2.5中的比重占20%~40%左右,还有部分PM2.5由

VOCs转化而来;

③VOCs大多为溫室效应气体--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升温。

(2)危害健康

①刺激性&毒性

VOCs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使皮肤过敏、咽痛与乏力;VOCs很容易通过血液-大脑的障碍,损害中枢神经;VOCs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

②致癌性、致畸作用和生殖系统毒性

2.常见毒性VOCs的具体危害

注:皮:指因皮肤、黏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引起的全身效应敏:指已被人或动物资料证实该物质可能有致敏作用

G1:指国际癌症组织(IARC)确认为致癌物;

G2B:指为可疑人类致癌物

3.常见毒性VOCs的容许浓度

注:①中国职业接触限值悉依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②美国标准悉依NIOSH(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或OSHA(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标准。

4.苯中毒

(1)苯中毒原因

主要是因苯在肝中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作用下被氧化为环

氧苯有毒中间体,环氧苯在肝脏和骨髓中通过代谢形成苯酚、

邻苯/对苯二酚、邻苯醌、对苯醌等代谢产物,该等代谢物进

入细胞后,与细胞核中的DNA结合,会使染色体变化,直至癌

变。

(2)苯与白血病

1897年Nenoir与Claude报道了第1例苯作业工人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中,很大部分与苯及其有机制品有接触历史。卫生

机构对苯接触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白血病的发病

与苯接触的时间、浓度相关。苯引起的白血病多在时间、高

浓度接触后发生,最短6月,最长23年。

(3)职业接触

①以苯为最终或中间产物的石油、化工行业,如煤化工中的干

溜、焦炉气、煤焦油分馏;石化中的连续重整、苯抽提、苯

乙烯、干气制乙苯、PX、乙烯等。

②以苯为生产原料的染料、药物、香料、农药、塑料、合成橡

胶等行业。

③以苯为溶剂及稀释剂的油漆、印刷、电镀、油墨、粘胶、树

脂、制鞋等行业。

(4)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嗅出苯的气味时,它的浓度大概是0.5-1.5ppm,这时就应该注意到中毒的危险。

VOCs检测法律依据

一、 VOCs检测的法律依据

1、安全生产法规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第18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

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报警装置。

(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 -2008)5.3.1.c:对产生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过程,应配置监控检测仪器仪表。

(3)《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2004)第6条: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十一)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 3036-2010)

2、职业健康卫生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23条:对可能发生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

(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

-2010)6.1.6 应结合生产工艺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根据自动报警装置技术发展水平设计自动报警或检测装置。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 2002年第352)第11条: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

3、环保法规

(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2011,环保部)该文将“有机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列为“支持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项目。

(2)《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2,环保部)该文规定“工业VOCs排放逐步安装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厂界安装VOCs环境监测设施”。

(3)《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号)(二十三)各地环保部门应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并推进其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

4、生产使用法规

(1)《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

(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4.6.11条: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装置内,宜

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探头。

二、毒性VOCs的检测范围

1、确定依据

(1)《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5.3.1(4)“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宜为0~300%最

高容许浓度或0~300%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

4.1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苯的PC-STEL为10mg/m3

(2.87ppm)(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

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 5.3 气体检测仪检测范围0~10倍PC-STEL,最小检测量≤0.5倍PC-STEL

2、苯的检测范围

(1)依据上述规定,苯的检测范围分别为:2.87ppm×3 = 8.61 ppm≈ 9 ppm

(2)目前国际、国内苯检测器的实际测量范围:

① 固定式:0-10 / 20 ppm

② 便携式:0-1,000 /2,000 ppm(主要用于测漏)

三、毒性VOCs探测器报警点的设定(以苯为例)

1、设定依据

(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6.1.6.3 毒物报警值应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至少

设警报值和高报值。预报值为MAC或PC-STEL的1/2,无PC-STEL 的化学物质,预报值可设在相应超限倍数值的1/2;警报值为PC-STEL值,无PC-STEL的化学物质,警报值可设在相应超限倍数值;高报值应综合考虑有毒气体毒性、作业人员情况、事故

后果、工艺设备等各种因素后设定。

(2)《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5.3.3(3)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00%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3036-2010)4.3.6 有毒气体报警至少分为两级,第一级报警阈值为最高允许浓度的75%;第二级报警值为最高允许浓度的2倍-3倍。

2、苯检测器的报警设定值

(1)、按上述要求,苯检测器的报警设定值应为:

①低段报警设定值: PC-STEL 3.08ppm(10mg/m3 )的1/2,约

1.5ppm(实际为3-5ppm);

② 高段报警设定值:PC-STEL 3.08ppm(10mg/m3 ),约3ppm(实

际为5-7ppm)。

(2)、实际应用中苯探测器的建议报警设定值为:

①低段报警设定值:一般为 1.5-3ppm(量程0-10ppm);

② 高段报警设定值:一般为3-7ppm(量程0-10ppm)。

PID检测技术介绍

1.什么是PID?

PID是英文Photo Ionization Detection–即“光离子化检测”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PID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惰性气体真空放电现象所产生的紫外线

(VUV),使待测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并通过

测量离子化后的气体所产生的电流强度,从而得到待测气体浓度。

2.光离子(PID)检测方法具有哪些优点?

(1)精度高,可满足低浓度苯的定量检测

(2) 抗干扰性强,石化行业常见气体(烷烃)不易对其产生的影

(3) 配合泵吸式进气,响应迅速,恢复快;

(4) 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器,它不会“燃烧”或永久性改变待测

气体

3.PID传感器原理

PID传感器由紫外灯光源和离子室等主要部分构成,在离子室有正负电极,形成电场,有机挥发物分子在

高能紫外线光源激发下,产生负电子和正离子,这些电离的微粒在电极间形成电流,经检测器放大和处理后输

出电流信号,最终检测到ppm级的浓度。

4.PID能检测哪些气体?

主要是各种人工合成的不饱和烃类及大分子、长链的有机化合物。

(1) 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① 卤代烃类、硫代烃类、不饱和烃类(如烯烃)等。

② 芳香类:苯、甲苯、二甲苯(包括邻、间、对位二甲苯)、奈

等。

③ 醇类:甲硫醇、丙烯醇、正丁醇、2-丁氧基乙醇等。

④ 酮类和醛类:乙醛、醋醛、丙酮、丙烯醛等。

⑤ 胺类:二甲基胺、二甲基甲酰胺等。

(2) 部分不含碳的无机气体:氨、半导体气体(如砷、硒、溴、碘)

等。

5.PID不能检测哪些气体?

PID不能检测大部分自然界中存在的小分子、含饱和键的化合物。

(1) 空气(N2,O2,CO2,H2O)

(2) 常见毒气(CO,HCN,SO2)

(3) 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等)、氢气

(4) 酸性气体(HCl,HF,HNO3)

(5) 氟里昂

(6) 臭氧

(7) 放射性物质等。

PID探测器优势

●优势一:采用专利真空陶管电离型PID灯

应用最新一代光离子技术,具有远超上一代产品的寿命及检测精度(PID灯18个月质保)。相对业内

平均6-8个月的PID灯质保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同时具有更高的整体性价比。

●优势二:采用专利双通道供气,具备自动清洗、自动调零功能

专利双气道进气系统,配合专用过滤装置,可实现自动清洗、自动调零功能。使其具有超强的对抗恶

劣环境(高湿、粉尘)的能力,同时确保检测精度,减少现场维护工作量。

●优势三:内置长寿命隔膜泵,检测灵敏、响应迅速

1.扩散式检测

优点:成本相对低廉

缺点:① 苯及大多挥发性有机物常温下为雾状的汽液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很难自由扩散透过隔爆片

进入离子室,故响应时间长(通常15分钟以上);

② 同样原因导致挥发性有机物扩散进入离子室后很难被

排出, 故恢复时间长;

③ 因PID检测为非破坏性检测,有机蒸气会在离子室内

循环电离,不仅缩短了探测器的寿命,更会

导致其长时间误报(通常30分钟以上);

④ 传感器和离子室不能置于防爆壳体内,受环境(温度、

湿度、粉尘)影响大,故障率高。

2. 泵吸式检测

优点:① 吸入检测,检测灵敏,响应迅速(T90<20S);

②有机蒸气吸入离子室经检测后立即被排出, 不会在离

子室内循环电离;延长了探测器的寿命,同时恢复时间

短(小于20S);

③传感器和离子室内置防爆壳体,避免高湿气及粉尘

的干扰,故障率低;

④配合专利双气道设计,可实现自动清洗和自动调零

功能,长期稳定性好。

缺点:成本相对较高。

●优势四:内置温度、湿度补偿功能

内置温湿度传感器,自动修正由温度及湿度所引起的测量偏差。保证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都具有同样的高测量精度。

●优势五:采用点阵式液晶屏、中文菜单

采用128x64点阵的大尺寸液晶屏,可显示丰富的仪器运行及操作信息(包括存储报警记录、查询TWA和STEL等数据)。采用中文菜单,配合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及维护。

VOC废气处理技术

VOC废气处理技术 目前,中国的工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环境问题的昌益突出影响到了 从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必须控制工业等生产领域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其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东盛VOC 废气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冷凝处理法、氧化处理法、液体吸附法、生物处 理法各吸附法等。 众所周知,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大气环境有危害的有机气体。当前,中国的大气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北方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雾霾天气。在这种 情况下,必须加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提高废气处理技术来降 低其对大气环境的危害。本文从VOC气体的危害入手,分析了其相关处理技术。 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简称为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在工业 生产中,通常作为溶剂来使用,使用之后便散发到大气中。现阶段,其应用比 较广泛的领域包括石油化工、印刷、人造革及电子元器件、烤漆和医药等。 从化学物质的性质来看,在工业生产等领域,一般用作溶剂的主要包括脂肪 族化合物、卤代烃和芳香族化合物等。这些有机溶剂如果挥发到大气环境中, 不仅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人体呼入被污染的气体后,对人体健康 产生危害。比如苯,它常常被当作一种溶剂来使用,作为溶剂挥发到大气环境中,不仅可以被人体的皮肤所吸收,而且还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部,造 成慢性或急性中毒,不过人体的大部分中毒均是由于呼入有毒气体造成的。 苯类化合物不仅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还可能造成神经 系统的障碍,进入人体后还会危害血液和造血器官,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甚至 会有出血症状或患上败血症。氧化作用下,苯在生物体内可氧化成苯酚,从而 造成肝功能异常,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苯 蒸汽浓度过高,生物可能因急性中毒而死亡。因此,ACGIH把苯列为潜在致 癌物质。卤代烃类化合物会引发神经症候群和血小板的减少、肝脾肿大等不良 状况,而且很有可能致癌。所以,必须控制VOC的排放,这不仅是对环境负责,也是对我们的生命健康负责。 1、生物处理法 从处理的基本原理上讲,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处理有机废气,是使用微生物的 生理过程把有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比如CO2、H2O和其它简单无机物等。这是一种无害的有机废气处理方式。

VOC处理方法都有哪些

对于VOC相关的知识,大家知道多少呢,尤其是关于其具体的处理方法,更是需要我们去熟悉掌握。为此,接下来我们就有必要来具体看看都有哪些方法吧。 1、吸附法 吸附法利用某些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活性炭、硅胶、沸石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等具有多孔材料吸附有害成分而达到消除有害污染的目的。吸附法的优点在于去除效率高、能耗低、工艺成熟、脱附后溶剂可回收。 此外,吸附法其吸附效果主要取决于吸附剂性质、气相污染物种和吸附系统工艺条件(如操作温度、湿度等因素),因而吸附法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对吸附剂的选择。 2、溶剂吸收法 以液体溶剂作为吸收剂,使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被液体吸收,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其吸收过程是根据有机物相似相溶原理,常采用沸点较高、蒸气压较低的柴油、煤油作为溶剂,使VOC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中,然后对吸收液进行解吸处理,回收其中的VOC,同时使溶剂得以再生。该法不仅能消除气态污染物,还能回收一些有用的物质,可用来处理气体流量一般为3000~15000 m3/h、浓

度为0、05%~0、5%(体积分数)的VOC,去除率可达到95%~98%。 3、热氧化法 热氧化法分为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和浓缩燃烧法。其破坏机理是氧化、热裂解和热分解,从而达到治理VOCs的目的。热破坏法适合小风量,高浓度的气体处理,对于连续排放气体的场合,使用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少,另外可以回收利用热能,气体净化彻底。由于热破坏法是催化燃烧,所以要求的起燃温度低,大部分有机物在250~400℃即可完成反应,故辅助燃料消耗少,而且大量地减少了氮化物的产生,适用于较多场合。但热破坏法有燃烧爆炸危险,热力燃烧需消耗燃料,不能回收溶剂。而热催化氧化法中不允许废气中含有影响催化剂寿命和处理效率的尘粒和雾滴,也不允许有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以防催化剂中毒,因此采用催化燃烧技术处理有机废气必须对废气作前处理。 4、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技术应用于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生物过滤法、生物滴滤法、生物洗涤法、膜生物反应器和转盘式生物过滤反应器法。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VOC的一些具体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各类voc处理方案优缺点

各类voc处理方案优缺点

各类VOC治理方案及其优缺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有机废气种类繁多,来源广泛,治理难度大,一次性投资和操作费用高,基本上无回收利用价值。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则更加难以净化、分离和回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有机化合物主要分支,是指在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内的有机化合物。从环境监测角度来讲,指以氢焰离子检测器测出的非甲烷烃类检出物的总称,包括烃类、氧烃类、含卤烃类、氮烃及硫烃类化合物。VOCs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根据部分国外主要环境优先污染物名录,VOCs占80%以上。日本1974-l985年环境普查表明,在检出的化学毒物中,卤代烃类最多共52种,一般烃类次之共43种,含氮有机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胺类化合物)共40种,以上三类占总检出毒物的70%。VOCs污染严重,与NOx、CnHm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吸收地表红外辐射引起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引起人体致癌和动植物中毒。 随着VOCs污染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其危害的逐步认识,197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跨国大气污染会议,重点讨论了VOCs控制问题,1991年11月通过了《VOCs跨国大气污染议定书》,要求签字国以1988年VOCs排放量为基准,到1999年每年削减30%;1990年,美国修订了清洁空气法(CAA),要求到2000年将VOCs的排放量减少70%。为此,开发VOCs替代产品,寻找VOCs控制最优技术已成为解决 VOCs污染的必由之路。 随着世界各国对VOC污染的日益重视和环保法规不断严格VOC的排放标准,其治理技术亦在逐渐改进和完善。 (一)有机废气治理技术 早在1925年欧洲就开发出固定床活性碳吸附装置,1958年日本也开始使用该项技术。这是一种非常经典、成熟的方法,可用于治理任何浓度的常温有机废气,但处理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时,设备庞大,不经济。对于排气温度较高的高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首先由美国于1950年开发成功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直接燃烧技术。1965年日本与美国合作,将该项技术引入日本。该法需将有机废气加热到760℃,方可将有机溶剂氧化分解为无害的CO2和H2O,其缺点是燃料费高,故在欧美等天然气便宜的地区应用广泛。后来人们开发出催化燃烧技术,由于催化剂的作用可在300—350℃的低温下将有机溶剂氧化分解,因此大大降低了燃料费并且产生的NOx 量非常少。其缺点是需对废气中易引起催化剂中毒的物质和粉尘进行前处理,另外,在催化燃烧装置中使用的热交换器换热效率较低,约在50%。为了提高热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美国于1975年开发出换热效率在90%以上的蓄热式燃烧装置。由于其运行费用的降低,因此,可用于

常用的VOC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介绍

有机废气种类繁多,来源广泛,治理难度大,一次性投资和操作费用高,基本上无回收利用价值。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则更加难以净化、分离和回收。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有机化合物主要分支,是指在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内的有机化合物。 下文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常用的VOC废气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1、炭吸附法 炭吸附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回收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粒状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的多孔结构,将废气中的VOC捕获。将含VOC的有机废气通过活性炭床,其中的VOC被吸附剂吸附,废气得到净化,而排入大气。 炭吸附技术主要用于废气中组分比较简单、有机物回收利用价值较高的情况,其废气处理设备的尺寸和费用正比于气体中VOC的数量,却相对独立于废气流量;因此,炭吸附床更倾向于稀的大气量物流,一般用于VOC浓度小于5000PPM的情况。适于喷漆、印刷和粘合剂等温度不高,湿度不大,排气量较大的场合,尤其对含卤化物的净化回收更为有效。

2、催化燃烧 催化燃烧是一种类似热氧化的方式来处理VOC的,它净化有机物是用铂、钯等贵金属催化剂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来代替火焰,操作温度较热氧化低一半,通常为250℃-500℃。由于温度降低,允许使用标准材料来代替昂贵的特殊材料,大大地降低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与热氧化相似,系统仍可分为间壁式和蓄热式两类热量回收方式。 间壁式催化燃烧是在催化床后设一个换热器,该换热器在降低排放气温度的同时,也预热含VOC的有机废气,其热回收达60%—75%。该类氧化器早已用于工业过程。 蓄热催化燃烧(简称为RCO)是一种新的催化技术。它具有RTO高效回收能量的特点和催化反应的低温操作及能量有效性的优点,将催化剂置于蓄热材料的顶部,来使净化达到最优,其热回收率高达95%-98%。 3、热氧化 热氧化系统在700℃-1000℃下操作,适于流量为2000-50,000m3/h,VOC浓度为100-2000PPM的情况。

各类voc处理方案优缺点

各类VOC治理方案及其优缺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有机废气种类繁多,来源广泛,治理难度大,一次性投资和操作费用高,基本上无回收利用价值。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则更加难以净化、分离和回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有机化合物主要分支,是指在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内的有机化合物。从环境监测角度来讲,指以氢焰离子检测器测出的非 甲烷烃类检出物的总称,包括烃类、氧烃类、含卤烃类、氮烃及硫烃类化合物。VOCs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根据部分国外主要环境优先污染物名录,VOCs占80%以上。日本1974- l985年环境普查表明,在检出的化学毒物中,卤代烃类最多共52种,一般烃类次之共43种,含氮有机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胺类化合物)共40种,以上三类占总检出毒物的70%。VOCs污染严重,与NOx、CnHm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吸收地表红外辐射引起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引起人体致癌和动植物中毒。 随着VOCs污染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其危害的逐步认识,197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跨国大气污染会议,重点讨论了VOCs控制问题,1991年11月通过了《VOCs 跨国大气污染议定书》,要求签字国以1988年VOCs排放量为基准,到1999年每年削减30%;1990年,美国修订了清洁空气法(CAA),要求到2000年将VOCs的排放量减少70%。为此,开发VOCs替代产品,寻找VOCs控制最优技术已成为解决VOCs污染的必由之路。 随着世界各国对VOC污染的日益重视和环保法规不断严格VOC的排放标准,其治理技术 亦在逐渐改进和完善。

目前常用的VOC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介绍

目前常用的VOC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介绍 继SO2、NOX和氟里昂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以下简称VOC)废气的污染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又一焦点。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指的是挥发性的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它包括烃类、芳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胺类、有机酸等。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在阳光照射下,NOX与大气中的VOC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过氧硝基酰(PAN)、醛类等光化学烟雾,造成二次污染,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如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几天或几星期),会对人造成生命危险。同时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农作物的死亡。美国洛杉矶、我国北京市燕山区、兰州市西固区等都曾出现过光化学污染。 (2) 大多数VOC有毒、有恶臭,会使人患积累性的呼吸道疾病。在高浓度突然作用下,有时会造成急性中毒,甚至死亡。有些VOC(,4-苯并芘、氯乙烯)能致癌; (3) 大多数VOC都易燃易爆,在高浓度排放时易酿成火灾和爆炸。近年来由于VOC造成的火灾和爆炸时有发生。 (4) 部分VOC可破坏臭氧层。 所以,VOC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害。发达国家不断修改法律,一再降低VOC的排放浓度。 VOC的处理技术和应用领域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生物法、热氧化法、等离子体法等,正在开发的有电化学法、膜分离法、光催化法、电子床加热法等。 欲选择合适的一种处理方法(或几种方法组合),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最终得到最佳的处理方案: (1)废气的性质; (2)废气的浓度; (3)生产的具体情况; (4)净化要求(达到何种排放标准); (5)经济性。 目前常用的VOC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1、处理方法 1.吸收法 吸收法是利用某一VOC易溶于特殊的溶剂(或添加化学药剂的溶液)的特性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最经济、最常见的溶剂是水。为了增大VOC与溶剂的吸收率和接触面积,这个过程通常都在装有填料的吸收塔中完成。 2.冷凝法 对于高浓度VOC,可以使其通过冷凝器,气态的VOC降低到沸点以下,凝结成液滴,再靠重力作用落到凝结区下部的贮罐中,从贮罐中抽出液态VOC,就可以回收再利用。这种方法对于高浓度、须回收的VOC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3.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某些具有从气相混合物中有选择地吸附某些组分能力的多孔性固体(吸附剂)来去除VOC的一种方法。目前用以处理VOC最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和活性碳纤维,所用的装置为阀门切换式两床(或多床)吸附器。这种方法对于各种浓度、须回收的溶剂类VOC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4.生物法

VOC废气处理工艺汇总

目录 1.生物除臭工艺 (2) 2.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3) 3.有机废气处理工艺 (5) 4.高能离子技术 (8) 5.吸附催化燃烧 (10) 6.RTO蓄热式氧化炉 (10) 7.光催化氧化工艺 (12) 8.化学吸收工艺 (14) 9.植物液除臭工艺 (14)

1.生物除臭工艺 BCE 系列生物除臭设备适用行业 楚天科技BCE 系列生物除臭设备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垃圾处理厂(站)、石油石化、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喷涂、印刷、纺织印染、皮革加工等生产行业的恶臭控制。 生物净化工艺能够有效的降解以上各行业相关系统产生的硫化氢、氨、甲烷、三甲胺、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 乙烯等污染物质,这些恶臭成分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的产物。后段过滤床根据废气源条件可选配,以强化处理。(如活性炭吸附除臭、植物液除臭等) 生物净化工艺介绍 各臭气源点的臭气经集气系统负压收集后,通过离心风机的抽送,被直接导入洗涤—生物滤床除臭设备。前段洗涤床具有有效除尘、调节臭气的湿温度、消减峰值浓度冲击、去除部分水溶性物质等功能。在后段的多级生物过滤床内,通过气液、液固传质由多种微生物将致臭物质降解。 含硫系列臭气被氧化分解成S、SO 32— 、SO 42— 。硫黄氧化菌的作用是清除硫化氢、甲硫醇、甲基化硫等硫黄化合物。含氮系列臭气被氧化分解成NH 4+ 、NO 2— 、NO 3— ,消化菌等氮化菌的作用是清除恶臭成分中的氮。当恶臭气体为H 2S 时,专性的自养型硫氧化菌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将H 2S 氧化成硫酸根;当恶臭气体为有机硫如甲硫醇时,则首先需要异氧型微生物将有机硫转化成H 2S,然后H 2S 再由自养型微生物氧化成硫酸根。 H 2S+O 2+自养硫化细菌+CO 2 → 合成细胞物质+SO 42— +H 2O CH 3SH→CH 4+H 2S→CO 2+H 2O+SO 4 2— 当恶臭气体为NH 3时,氨先与水反应生成氨水,然后在有氧条件下,经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硝化作用转为硝酸,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硝化: NH 3+O 2→HNO 2+H 2O HNO 2+O 2→HNO 3+H 2O 反硝化:HNO 3→HNO 2→HNO→N 2O→N 2 后段过滤床根据废气源条件可选配,以强化处理。(如活性炭吸附除臭、植物液除臭等)

VOC处理技术综述

VOC处理技术综述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缩写。普通意义上的VOC就是指挥发性有机物;但是环保意义上是指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VOC室外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室内主要来自燃煤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采暖和烹调等烟雾,建筑和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清洁剂和人体本身的排放等。 当前,VOC废气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热破坏法、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技术、吸附法和氧化处理方法等。 一、热破坏法(直接燃烧和催化燃烧) 热破坏法是指直接和辅助燃烧有机气体voc,或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VOC的化学反应,最终达到降低有机物浓度,使其不再具有危害性的一种处理方法。 热破坏法对于浓度较低的有机废气处理效果比较好,因此,在处理低浓度废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直接火焰燃烧和催化燃烧。直接火焰燃烧处理效率相对较高,可达到99%。而催化燃烧指的是在催化床层的作用下,加快有机废气的化学反应速度。这种方法比直接燃烧用时更少,是高浓度、小流量有机废气净化的首选技术。 二、吸附法(即活性炭吸附) 有机废气中的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高通量有机废气。现阶段,这种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已经相当成熟,能量消耗比较小,处理效率高,而且可以彻底净化有害有机废气。实践证明,吸附法值得推广应用。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它需要的设备体积比较庞大,而且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当前,采用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多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因为活性炭细孔结构比较好,吸附性比较强。 此外,经过氧化铁或臭氧处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会更好,有机废气的处理将会更加安全和有效。

关于VOC气体危害及废气处理技术

关于VOC气体危害及废气处理技术 众所周知,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大气环境有危害的有机气体。当前,中国的大气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北方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雾霾天气。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提高废气处理技术来降低其对大气环境的危害。本文从VOC 气体的危害入手,分析了其相关处理技术。 1、VOC及其危害概述 1.1VOC概述 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简称为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在工业生产中,通常作为溶剂来使用,使用之后便散发到大气中。现阶段,其应用比较广泛的领域包括石油化工、印刷、人造革及电子元器件、烤漆和医药等。 1.2VOC危害概述 从化学物质的性质来看,在工业生产等领域,一般用作溶剂的主要包括脂肪族化合物、卤代烃和芳香族化合物等。这些有机溶剂如果挥发到大气环境中,不仅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人体呼入被污染的气体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比如苯,它常常被当作一种溶剂来使用,作为溶剂挥发到大气环境中,不仅可以被人体的皮肤所吸收,而且还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部,造成慢性或急性中毒,不过人体的大部分中毒均是由于呼入有毒气体造成的。 苯类化合物不仅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还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的障碍,进入人体后还会危害血液和造血器官,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甚至会有出血症状或患上败血症。氧化作用下,苯在生物体内可氧化成苯酚,从而造成肝功能异常,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苯蒸汽浓度过高,生物可能因急性中毒而死亡。因此,ACGIH把苯列为潜在致癌物质。卤代烃类化合物会引发神经症候群和血小板的减少、肝脾肿大等不良状况,而且很有可能致癌。所以,必须控制VOC的排放,这不仅是对环境负责,也是对我们的生命健康负责。 2、VOC废气处理技术 当前,VOC废气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热破坏法、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技术、吸附法和氧化处理方法等。 2.1热破坏法 热破坏法是指直接和辅助燃烧有机气体,也就是VOC,或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VOC的化学反应,最终达到降低有机物浓度,使其不再具有危害性的一种处理方法。 热破坏法对于浓度较低的有机废气处理效果比较好,因此,在处理低浓度废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直接火焰燃烧和催化燃烧。直接火焰燃烧对有机废气的热处理效率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可达到99%。而催化燃烧指的是在催化床层的作用下,加快有机废气的化学反应速度。这种方法比直接燃烧用时更少,但是如果离开催化剂辅助,则无法发挥作用。现阶段,可作为催化剂使用的大都是金属、金属盐。这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虽说比较好,技术也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其价格却比较高,所以处理成本也就比较高。近年来,催化剂研制多集中在非贵金属催化剂方向,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此外,在催化有机废气过程中,还需要有催化剂的载体,其起着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当前,多以陶瓷作为催化剂载体,但在未来的催化剂研究当中,应加快研发高效活性催化剂及其载体。 2.2吸附法 有机废气中的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高通量有机废气。现阶段,这种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已经相当成熟,能量消耗比较小,但是处理效率却非常高,而且可以彻底净化有害有机废气。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它需要的设备体积比较庞大,而且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如果废气中有大量杂质,则容易导致工作人员中毒。所以,使用此方法处理废气的关键在于吸附剂。当前,采用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多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因为活性炭细孔结构比较好,吸附性比较强。 此外,经过氧化铁或臭氧处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会更好,有机废气的处理将会更加

VOC处理技术及其工艺简介与VOC来源

一.VOC定义 0 二. VOC的危害 0 三. VOC在各个行业的产生来源 (1) 3.1制鞋行业 (2) 3.2人造板制造行业 (2) 3.3木制家具行业 (2) 3.4印刷行业 (3) 3.5塑料包装印刷行业 (3) 3.6炼油与石油化工行业 (4) 3.7汽车制造涂装和汽车维修行业 (5) 3.8电子行业 (6) 3.9半导体行业 (7) 3.10干洗行业 (7) 3.11橡胶制品行业 (8) 3.12涂料行业 (8) 四.VOC的处理技术及各技术的简要说明 (9) 4.1回收技术 (9) 4.1.1 冷凝法 (9) 4.1.2 吸附法 (10) 4.1.3吸收法 (11) 4.1.4膜分离 (11) 4.2综合应用技术 (12) 4.2.1蓄热式热氧化处置装置(RTO) (12) 4.2.2固定床吸附脱附-催化氧化处置装置 (14) 4.2.3固定床吸附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17) 4.3生物处理法 (18) 4.4其他方法 (18)

一.VOC定义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侧重点可以将VOC分为两类定义,即普通意义上的VOC 定义和环保意义上的定义。 1.普通意义上的VOC定义,只说明什么是挥发性有机物,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是挥发性有机物,例如: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对VOC的定义是,原则上,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自发挥发的有机液体和或固体;世界最大的化工厂之一,巴斯夫公司也认为,最方便和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沸点来界定哪些物质属于VOC,而最普遍的共识认为VOC是指那些沸点等于或低于250℃的化学物质。 2.环保意义上的定义,也就是说,是活泼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这类的代表国家为美国。 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将VOC定义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CO、CO 2 、 H 2CO 3 、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 合物。 考虑到我们所处的行业具有环保性质,所以我们把VOC定义为:除CO、 CO 2、H 2 CO 3 、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 碳化合物。 二.VOC的危害 当居室中的VOC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在目前已确认的900多种室内化学物质和生物性物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至少在350种以上(>1ppb),

VOC处理技术及其工艺简介与VOC来源

一.VOC定义 (1) 二. VOC的危害 (1) 三. VOC在各个行业的产生来源 (2) 3.1制鞋行业 (3) 3.2人造板制造行业 (3) 3.3木制家具行业 (3) 3.4印刷行业 (4) 3.5塑料包装印刷行业 (4) 3.6炼油与石油化工行业 (5) 3.7汽车制造涂装和汽车维修行业 (6) 3.8电子行业 (7) 3.9半导体行业 (8) 3.10干洗行业 (8) 3.11橡胶制品行业 (9) 3.12涂料行业 (9) 四.VOC的处理技术及各技术的简要说明 (10) 4.1回收技术 (10) 4.1.1 冷凝法 (10) 4.1.2 吸附法 (10) 4.1.3吸收法 (12) 4.1.4膜分离 (12) 4.2综合应用技术 (13) 4.2.1蓄热式热氧化处置装置(RTO) (13) 4.2.2固定床吸附脱附-催化氧化处置装置 (15) 4.2.3固定床吸附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18) 4.3生物处理法 (19) 4.4其他方法 (19)

一.VOC定义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侧重点可以将VOC分为两类定义,即普通意义上的VOC定义和环保意义上的定义。 1.普通意义上的VOC定义,只说明什么是挥发性有机物,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是挥发性有机物,例如: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对VOC的定义是,原则上,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自发挥发的有机液体和或固体;世界最大的化工厂之一,巴斯夫公司也认为,最方便和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沸点来界定哪些物质属于VOC,而最普遍的共识认为VOC是指那些沸点等于或低于250℃的化学物质。 2.环保意义上的定义,也就是说,是活泼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这类的代表国家为美国。 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将VOC定义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 合物。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CO、CO 2、H 2 CO 3 、 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 考虑到我们所处的行业具有环保性质,所以我们把VOC定义为:除CO、CO 2 、 H 2CO 3 、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 物。 二.VOC的危害 当居室中的VOC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在目前已确认的900多种室内化学物质和生物性物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至少在350种以上(>1ppb),其中20多种为致癌物或致突变物,有些长期接触则能导致癌症(肺癌、白血病)或导致

VOC处理常用方法介绍

众所周知,有机废气来源广泛,并且是一次性投资,操作费用高,基本上无回收利用价值。而且如果是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则更加难以净化、分离和回收。不过现今随着大家对VOC污染的日益重视,以及环保法规不断严格VOC的排放标准,其治理技术亦在逐渐改进和完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 1、活性吸附法 在有机废气治理工艺中, 吸附是处理效果好、使用较广的方法之一, 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藻土、沸石等, 其中活性炭吸附应用最多。通过吸附系统不仅可以使VOC 浓度大大降低, 实现废气达标排放, 而且吸附后通过气提解吸, 收集物可回用于生产。 2、引风高空排放法 这是一般企业在装漆、砂磨等岗位使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其成本低、易操作、效果明显。但高空排放只是污染的转移, 并没有真正解决污染问题, 而引风机功力大小和风口安装高度又直接影响引风效果。

3、燃烧处理法 VOC 为有机挥发性物质, 易燃烧, 可采用常温或催化氧化燃烧处理, 气体由引风管道通入锅炉或焚烧炉燃烧, 但对高温有机气体还要经过安全论证。此法处理比较完全, 基本可以把VOC 转化为CO2 、H2O 。 4、吸收除气法 因VOC 一般都溶解于柴油或200 # 汽油等有机溶剂, 可用柴油或200 # 汽油吸收VOC , 吸收后的溶剂可用于燃料或稀释剂。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 但吸收处理后一般尚有挥发气体残余, 因有机溶剂本身易挥发, 因此不能使VOC 降为零, 若遇高温, 则吸收率更低。 5、冷凝收集法 对反应釜高温有机气体可采用冷凝收集, 先用直冷凝再螺旋冷凝, 该法除气效果明显, 易操作、运行成本低, 但对低沸点气体效果不佳。 6、生物处理法

VOC治理技术(2018年)

第四章VOC废气处理技术 一、VOC废气处理简介 (一)来源 大气中VOCs污染物是人为源和天然源排放到大气中有机化合物-非甲烷烃类的总称,目前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全世界在空气中检出的VOCs已经有约150余种,其中有毒的约80余种。人们关注的大气中的VOCs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源:即生产工艺过程排放。这些工艺过程包括:石化厂、炼油厂及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相关行业,如涂料生产、涂装、印刷、制药、皮革加工、树脂加工等。 (二)危害 VOCs是强挥发、有特殊气味、有刺激性、有毒的有机气体,部分己被列为致癌物,如氯乙烯、苯、多环芳烃等。其危害主要有: (l)在阳光照射下,NOx和大气中的VOCs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过氧硝基酞(PAN)、醛类等光化学烟雾,造成二次污染,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这些污染物同时也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农作物的死亡。 (2)大多数VOCs有毒、有恶臭,使人容易染上积累性呼吸道疾病。在高浓度突然作用下,有时会造成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3)大多数VOCs都易燃易爆,在高浓度排放时易酿成爆炸。 (4)部分VOCs可破坏臭氧层。 (三)污染控制技术 VOCs的控制技术基本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预防性措施,以更换设备、改进工艺技术、防止泄漏乃至消除VOCs排放为主,这是人们所期望的,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向环境中排放和泄露不同浓度的有机废气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就必须采用第二类技术。 第二类技术为控制性措施,以末端治理为主。末端控制技术包含两类,第一类是非破坏

性方法,即采用物理方法将VOCs回收;第二类是通过生化反应将VOCs氧化分解为无毒或低毒物质的破坏性方法。常用的控制技术如图所示 图27 VOCs污染控制技术类型 对于比较高浓度的或比较昂贵的VOCs宜采用回收技术加以循环利用。常用的回收技术主要有吸附、吸收、冷凝、膜技术等。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处理的控制技术包括直燃焚化法、触媒焚化法、活性碳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等。 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回收法。就是通过物理方法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 ,用选择性吸附剂和选择性渗透膜等方法来分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主要包括活性碳吸附、变压吸附、冷凝法和生物膜法等;另一类是消除法。消除法是通过化学或生物反应 ,用光、热、催化剂和微生物等将有机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主要包括热氧化、催化燃烧、生物氧化、电晕法、等离子体分解法、光分解法等。 表99VOC废气处理技术简介 处理方法原理适用 回吸附 技术 吸附法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VOCs回收法。它 属于干法工艺,是通过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吸 附剂对废气中所含的VOCs进行吸附,将净化 后的气体排入大气。常见的的吸附剂有粒状活 主要用于吸附回收脂肪和芳香族碳氢化合 物、大部分含氯溶剂、常用醇类、部分酮 类和酯类等;活性炭纤维吸附低浓度以至 痕量的吸附质时更有效,可用于回收苯乙

VOC废气处理技术

V O C废气处理技术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VOC废气处理技术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中文全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通常将其作为一种溶剂,使用过程中便会挥发排放到大气中。在石油化工、印刷、人造皮革、电子行业、涂料和医药等行业应用比较广泛。普通意义上的VOC就是指挥发性有机物;但是环保意义上的定义是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目前VOC废气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热破坏法、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技术、吸附法和氧化处理方法等。 一、热破坏法 热破坏法是指直接和辅助燃烧有机气体,也就是VOC,或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VOC的化学反应,最终达到降低有机物浓度,使其不再具有危害性的一种处理方法。 热破坏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也是研究较多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特别是对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效果比较好。有机化合物的热破坏可分为直接火焰燃烧和催化燃烧。直接火焰燃烧是一种有机物在气流中直接燃烧和辅助燃料燃烧的方法。多数情况下,有机物浓度较低,不足以在没有辅助燃料时燃烧。直接火焰燃烧在适当温度和保留时间条件下,可以达到99%的热处理效率。 催化燃烧是有机物在气流中被加热,在催化床层作用下,加快有机物化学反应(或破坏效率的方法),催化剂的存在使有机物在热破坏时比直接燃烧法需要更少的保留时间和更低的温度,是高浓度、小流量有机废气净化的首选技术。催化剂在催化燃烧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用于有机废气净化的催化剂主要是金属和金属盐,金

属包括贵金属和非贵金属。目前使用的金属催化剂主要是Pt、Pd,技术成熟,而且催化活性高,但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在处理卤素有机物,含N、S、P等元素时,有机物易发生氧化等作用使催化剂失活。非金属催化剂有过渡族元素钴、稀土等。近年来催化剂的研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进行得较多,而且多集中于非贵金属催化剂 并取能得了很多成果。例如V 2O 5 + MOX(M:过渡族金属) + 贵金属制成的催化剂用 于治理甲硫醇废气,Pt + Pd + Cu催人剂用于治理含氮有机醇废气。 由于有机废气中常出现杂质,很容易引起催化剂中毒,导致催化剂中毒的毒物(抑制剂主要有磷、铅、铋砷、锡、汞、亚铁离子锌、卤素等。催化剂载体起到节省催化剂,增大催化剂有效面积,使催化剂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减少烧结,提高催 化活性和稳定性的作用。能作为载体的材料主要有Al 2O 3 铁钒、石棉、陶土、活性 炭、金属等,最常用的是陶瓷载体一般制成网状、球状、柱状、峰窝状。另外近年来研究较多且成功的有丝光沸石等。对催化燃烧而言,今后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仍将是探索高效高活性的催化剂及其载体,催化氧化机理。 二、吸附法 有机废气中的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高通量有机废气。现阶段,这种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已经相当成熟,能量消耗比较小,但是处理效率却非常高,而且可以彻底净化有害有机废气。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它需要的设备体积比较庞大,而且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如果废气中有大量杂质,则容易导致工作人员中毒。所以,使用此方法处理废气的关键在于吸附剂。当前,采用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多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因为活性炭细孔结构比较好,吸附性比较强。

各类voc处理方案优缺点

各类voc处理方案 优缺点

各类VOC治理方案及其优缺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有机废气种类繁多,来源广泛,治理难度大,一次性投资和操作费用高,基本上无回收利用价值。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则更加难以净化、分离和回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有机化合物主要分支,是指在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内的有机化合物。从环境监测角度来讲,指以氢焰离子检测器测出的非甲烷烃类检出物的总称,包括烃类、氧烃类、含卤烃类、氮烃及硫烃类化合物。VOCs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根据部分国外主要环境 优先污染物名录,VOCs占80%以上。日本1974-l985年环境普查表明,在检出的化学毒物中,卤代烃类最多共52种,一般烃类次之共43种,含氮有机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胺类化合物)共40种,以上三类占总检出毒物的70%。VOCs污染严重,与NOx、CnHm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吸收地表红外辐射引起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引起人体致癌和动植物中毒。 随着VOCs污染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其危害的逐步认识,197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跨国大气污染会议,

重点讨论了VOCs控制问题,1991年11月经过了《VOCs跨国大气污染议定书》,要求签字国以1988年VOCs排放量为基准,到1999年每年削减30%;1990年,美国修订了清洁空气法(CAA),要求到将VOCs的排放量减少70%。为此,开发VOCs 替代产品,寻找VOCs控制最优技术已成为解决 VOCs污染的必由之路。 随着世界各国对VOC污染的日益重视和环保法规不断严格VOC的排放标准,其治理技术亦在逐渐改进和完善。 (一)有机废气治理技术 早在1925年欧洲就开发出固定床活性碳吸附装置,1958年日本也开始使用该项技术。这是一种非常经典、成熟的方法,可用于治理任何浓度的常温有机废气,但处理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时,设备庞大,不经济。对于排气温度较高的高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首先由美国于1950年开发成功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直接燃烧技术。1965年日本与美国合作,将该项技术引入日本。该法需将有机废气加热到760℃,方可将有机溶剂氧化分解为无害的CO2和H2O,其缺点是燃料费高,故在欧美等天然气便宜的地区应用广泛。后来人们开发出催化燃烧技术,由于催化剂的作用可在300—350℃的低温下将有机溶剂氧化分解,因此大大降低 了燃料费而且产生的NOx量非常少。其缺点是需对废气中易引起

挥发性有机物VOC处理进展概述

挥发性有机物VOC处理进展概述

挥发性有机物VOC处理进展概述 一、有机废气的各种净化方法 1.1吸附法 吸附法是一种从有机废气中去除可吸附的VOC组分或回收溶剂的一种传统方法。吸附操作的原理是在气相中需要分离的气体组分(吸附质)可以选择性的与固体表面(吸附剂)相结合,然后再经解吸又回到气相中,通常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VOC的净化主要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吸附法可以吸附浓度很低的(甚至痕量)组分,经解吸后可大大增浓,因而可以从废气中出去溶剂蒸气和最后经分离来回收溶剂。它有很多优点:不需要水,不需要辅助燃料,而且能适应废气浓度的变化和吸附卤代烃类和含无机物的挥发组分。 典型的吸附等温曲线如图3所示,工业上吸附等温曲线方程常用经验公式表示,其中与最事实最吻合的是由布鲁诺(Brunauer)、埃麦特(Emmet)和泰勒(Teller)于1938年在兰米尔方程基础上提出的描述多分子层吸附理论的方程(BET方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气体混合物通过填装固体吸附剂的床层时,要分离组分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当吸附剂达到饱和时,被吸附的物质通过加热或减压而解吸,在这个过程中吸附剂得到再生。由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较低,因此至少需要两套吸附器来完成吸附、解吸的连续操作过程。若用热空气或过热蒸汽来解吸,则不仅可以使床层温度升高,而且可使要吸附的气体组分的分压降低;分离出的气体组分就处于热空气或水蒸气中,经冷却、冷凝分离。在用水蒸气解吸的情况下,由于大部分的VOC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经冷凝而成为两相,因此很容易分离。 有机废气净化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或活性焦炭,因为它们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对非极性物质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而对极性物质如水的吸附性能很差,因而就有可能方便的用水蒸气再生。

VOC处理流程

VOC处理流程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状态: A1/有效 文件修订 序号版本修订日期条款修订内容修订者1 A0 新发布 执行岗位:各部门通知形式:1、培训会□ 2、发行█ 3、留言通知□ 检查岗位:内审监察部 分发部门/份数人力/1 制造/3 财务/ 研发/3 内销/1 外销/1 物流/2 董办/1 总办/1 企发/1 工程/1 内审/1 保密规定 为公司商业机密对外全部保密█ 对内保密定为4级,不得对无关岗位公开□ 会签 制定人:审查人:审批人:

1.目的: 对在客户发生的产品质量问题,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预防、改善,从而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信赖度。同时明确质量问题处理流程、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所有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分析,找出原因和明确责任人,并予以纠正和预防,达到内部不断改进的目的。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任何产品/服务在客户处发生任何质量问题时。 3. 用语定义: VOC VOICE OF CUSTOMER(客户的声音)指我司产品在客户因品质、物流、供货等方面发生不恰当的事项,从而影响客户正常的生产活动或给客户带来不便的情况,由此客户提出改善要求及补偿要求;或因进行品质评价、内部品质改善使得客户满意而收到感谢信或公文的情况。 4. 内容 4.1组织职能和权限: 4.1.1 国内客户服务部 负责接收国内客户相应VOC,收集详细资料,并将客户VOC信息转交品质部安排对策;负责收集客户对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负责将我司改善和对策信息及时有效的与客户进行沟通,并跟踪改善结果;必须在六个月内回访客户,确认改善效果,将结果回复品质部;具有督促品质部按期提交处理报告的权限。 4.1.2 国外客户服务部 负责接收国内客户相应VOC,收集详细资料,并将客户VOC信息转交品质部安排对策;负责收集客户对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负责将我司改善和对策信息及时有效的与客户进行沟通,并跟踪改善结果;必须在六个月内回访客户,确认改善效果,将结果回复品质部;具有督促品质部按期提交处理报告的权限。 4.1.3 品质部 具有唯一(包括光明事业部)接收管理所有VOC发生时内部改善全阶段业务处理的职责; 在收到相关内容后必须在24小时内与相关部门确认,给出临时处理方案,交国内/国外客户服务部;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对策会议、原因分析及树立对策并监督实施;向上级报告VOC 进展结果,相关信息发布,直至移交国内(外)客户服务部;具有向国内/国外客户服务部要求提供详细资料的权限,具有对所有VOC内容的责任部门最终判定的权限,具有监督相关部门实施的权限,具有向公司领导报告(经营分析会时)的责任和权限,具有对相关部门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的权限。 4.1.4 制造中心/物流中心/采购部 负责与本部门相关VOC, 配合品质部组织改善对策会议,给出原因分析及树立对策并实施,

VOC处理技术综述

VOC处理技术综述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缩写。普通意义上的VOC就是指挥发性有机物;但是环保意义上是指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VOC室外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室内主要来自燃煤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采暖和烹调等烟雾,建筑和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清洁剂和人体本身的排放等。 当前,VOC废气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热破坏法、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技术、吸附法和氧化处理方法等。 一、热破坏法(直接燃烧和催化燃烧) 热破坏法是指直接和辅助燃烧有机气体voc,或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VOC的化学反应,最终达到降低有机物浓度,使其不再具有危害性的一种处理方法。 热破坏法对于浓度较低的有机废气处理效果比较好,因此,在处理低浓度废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直接火焰燃烧和催化燃烧。直接火焰燃烧处理效率相对较高,可达到99%。而催化燃烧指的是在催化床层的作用下,加快有机废气的化学反应速度。这种方法比直接燃烧用时更少,是高浓度、小流量有机废气净化的首选技术。 二、吸附法(即活性炭吸附) 有机废气中的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高通量有机废气。现阶段,这种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已经相当成熟,能量消耗比较小,处理效率高,而且可以彻底净化有害有机废气。实践证明,吸附法值得推广应用。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它需要的设备体积比较庞大,而且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当前,采用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多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因为活性炭细孔结构比较好,吸附性比较强。 此外,经过氧化铁或臭氧处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会更好,有机废气的处理将会更加安全和有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