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1第四章 第一节

通用技术1第四章 第一节
通用技术1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

第一节工艺—木工工艺

一、设计思路

木工加工是《技术与设计1》中《设计的实现——制作》一章里第一节《工艺》的一个实践性内容。设计这一内容的意图是通过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体会一些常用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二、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广东版第二版。该内容是本节书里面的一个实践活动,版幅不多,但有必要开设,根据《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意图,这一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制作能力,而工具的使用不能单凭理论知识就可以学懂,而且没有初步的掌握不利于以后开设更高要求的整体设计。教材内容少,说明了教材给与学校开设内容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校的资源合理安排实践内容。

三、学情分析

在日常与学生交谈当中,理解到这年级绝大部分学生以往没有接触过木工工艺的知识,而木工工艺加工从技术难度,安全性,成本等方面来说都是比其他加工更有优势。因此我们选择《制作一张简易木凳子》进行实践活动。由于课程实践只有40分钟,我们备课组打算用10分钟时间讲解和演示制作中各种工具的技巧,25分钟供学生进行制作,5分钟总结和评价。考虑到器材和空间的问题,学生制作以分工形式进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一些常用的木工加工工具;

②掌握板锯、锉刀、凿子、锤子的使用技巧。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认识各种工具使用时候的难点和技巧;

②通过制作简易木凳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并体会板锯、锉刀、凿子、锤子等工具使用的方法。

③尝试对制作出来的简易木凳经行初步的评价,培养审美标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亲身体会每一样设计来之不易,养成珍惜财务的品德;

②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承担分工责任的团队意识;

③锻炼实践的意志,养成精益求精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

2.教学难点:

A. 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

B. 合理分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六、教学策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把握技术要领,及时思考、分析、提炼、评价。

1.在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趣味,以制作简易木凳作为主线,以任务形式为考察点,增加学生的使命感。

2.教师切实的去创造环境,“制作简易木凳”能调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如: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亲身体会技术,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木工加工技巧。

七、教学资源

1.鲁班锁组装视频

2.器材:鲁班锁(1套)、手板锯(16把)、框架锯(1把)、木工凿子(16个)、羊角锤子(16个)、刨子(1个)、木工铅笔(16支)、斧头(1把)、雕刻刀(1把)、木工锉(8个)、30cm 直尺(8把)、1cmX21cmX21cm三合板木板(8块)、1cmX21cmX20cm 三合板木板(8块)、急救箱(1个)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①展示一些精美的木制建筑和物品(土木建筑、家私、礼盒等)

②【演示实验】:神奇的鲁班锁

传说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说.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sǔn)卯(mǎo)结构.所以,孔明锁亦称鲁班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

利用鲁班锁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木工工艺的博大精深,上至琼楼玉宇,下至孩童玩意。来引出学生的自豪感以及对学习木工技术的兴趣。但不能让学生对鲁班锁的兴趣大于后面的内容,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考虑这点不给与学生拼鲁班锁的时间,只提供鲁班锁的拼法。老师可以堂上纯熟地演示一次或播放3D视频。可以提起“隼卯”这种工艺,因为制作木凳的时候也用到。

2.木工工具介绍

这环节主要是介绍一些常用的木工工具,建议用对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识别。介绍的过程中以实物结合PPT的结构或使用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各工具的功能。

①斧头——大开大合,对木料进行粗加工时使用。

②刨子——对木料表面进行刨直、削薄、出光、作平物面的处理。

(在课件图注明:刨身(刨堂、槽口)、刨铁(刨口)和枕子等部分组成。)

③锯子——切割木料使用的工具

框架锯——中国传统的木锯,齿纹不对称,外平内斜

手板锯——对称齿纹

台锯——电动木锯

曲线锯——手持式电动木锯

堂上练习使用的是板锯。

④厚身刀——切削木料时使用

⑤雕刻刀——雕刻木料时使用

⑥凿子——开槽、开眼时使用

⑦羊角锤子——上钉子时使用

⑧木工锉——对木料边缘去棱时使用

3.制作简易木凳

①明确实践任务(这部分课前发放学案,预先让学生清楚今天的任务)

课堂上老师只需要提出实践流程和评分要求。

实践流程:

1)一名同学根据图样用铅笔画出木件的板样;

2)两名同学负责把板锯开;

3)两名同学负责凿榫槽;

4)两名同学负责钉接木件;

5)一名同学负责边缘的修整。

评分要求:

1)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制作20分

2)钉板子的位置准确20分

3)凳子的稳定性强30分

4)凳子边缘平整10分

5)使用工具恰当,不出现意外10分

6)整理工具10分

②示范制作过程中工具的使用要领(7分钟)

1)锯子使用技巧:把木板用脚固定在凳子上,先轻移开出切割口,保持锯面与板的角度不大于15°,然后前后均匀抽拉,按照习惯前推用力,后拉轻放。手不要晃动,保持沿线切割。到了末端以慢速切割,锯面与板面的角度可以大点。榫口深度为木件宽度的一半,榫口宽度略小于木件厚度。

2)凿子使用技巧:凿子开断口是两边对半开;

3)锤子使用技巧:先轻锤把握下锤子的位置;

3)钉钉子技巧:兰花指的手势抓钉。钉钉子的位置可以先在凳面上标记,先把钉子平齐钉进凳面然后再加固。

这里要提醒学生们,锯木板是在室外进行的,锯木板别过快,有足够时间的。如发现问题马上找老师。

③学生制作木凳

这过程老师必须时刻留意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使用过程中,存在危险的动作。

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锯子的角度不当,造成切割困难;

2)再次放锯时,容易出现偏离切割线的情况;

3)钉钉子的手法不当,容易把钉子钉歪;

4)两块底座的榫槽的深度不对应,造成底座不稳;

④整理工具

4.小结

①指出这堂课学生使用工具的常犯的错误

②展示完成的较好的学生木凳

高一通用技术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教案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巨大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技术产生源自于目的性,即技术是人类为改造大自然而产生的。(技术的性质之一) (2)了解技术的发展史 (3) 能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技术各方面的影响,即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性质之一)2.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技术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技术的人文精神的理解。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知识点: 1。技术的目的性; 2。技术的两面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难点:1。对技术史上某一事件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 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手段: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上节课我们系统的介绍了通用技术这门课程,知道了什么是通用技术,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以及怎样学好通用技术这门课程,那么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通用技术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技术的世界。 (展示各种技术的图片)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产生了无数的技术发明,这些技术发明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的世界里,可以这样说,生活离不开技术。那么人类的技术活动源自于什么呢? (二)新课教学 一、技术源于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3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归纳出技术的第一个性质是什么。(学生回答)技术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教师)没错,技术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以能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且从课本的叙述中我们可知,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在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要。所以技术的性质之一就是技术具有目的性。 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技术是如何满足人的需求的,其目的性是如何体现的。 (1)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来切割兽皮兽肉外,还有什么用途? 答: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筑技术可以使人们免受风雨、野兽的侵袭; 车船制造技术可以使人们很方便的到达想去的地方,不必那么辛苦; 引导学生回答:技术满足了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需要。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1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复习提纲及针对性练习

第四章 展现设计成果 一、材料的分类(选择题) 分类 取材 性质 举例 取材于大自然 保持着原本特质的材料 木材、黏土、石材 、木鱼 石 (人造材料) 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而成的材料 其特质与原料不同 塑料、玻璃、钢铁 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综合 保持部分原来的特质 胶合板、纸、混纺料 例题1、下列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 、塑料 B 、纺织毛巾 C 、木材 D 、纱线 2、下列属于混合材料的是( ) A 、胶合板 B 、玻璃 C 、木材 D 、塑料 二、材料的性能: 、 、 。我们先来了解材料的几种基本物理性能。 1、 是指材料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坏(不可恢复的变形也属被破坏)的能力。 ① :材料承受压力的能力。 ② :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 ③ :材料对致弯外力的承受能力。 ④ :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2、 :材料受外力作用时改变了形状,当外力消失后又能恢复原来形状的能力。典型例子如橡皮筋、弹簧。实际上,很多材料如塑料、金属、木材等都具有一定的弹性。

3、:材料抗冲击震动的性能。例如,玻璃的韧性很差,易被敲碎。 4、:材料抵抗刮削、切割或磨损的能力。例如,制作切削工具用的钢材,其硬度就比较高。 5、:指材料接受折、锻、压等外力,被改变形状或被延伸,而材料没有运受破坏的性能。例如,铝的延展性好,可以压制成盘、碗等,而木材则不能。 (延展性是延性和展性的合称。延性:物体可以拉成细丝而不折裂的性质,金属多具有延性。展性,物体可以压成片断而不断裂的性质,金属多具有展性。) 6、其它---材料具备的物理性能还有、、等。 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与物质的化学变化有关的性能,主要有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例如铁容易被氧化,而不锈则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有些特殊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材料的加工性能是指与材料被加工时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又称工艺性能。例如,塑料和一些金属材料可以熔铸成型,有的金属适宜锻造成型,有的金属适宜弯折成型,而木材则只适应切削加工,此外各种材料材质不一样,加工时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例题1、在我校进行拔河比赛之前,选择比赛用绳的时候,对用绳的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其()的要求上。 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弯强度 D、抗剪强度 2、钢筋混凝土梁中比无钢筋的水泥梁的()强度更强。 A、抗弯 B、抗压 C、抗拉 D、抗剪 3、某厂生产一种抗拉能力为2000N的钢丝,生产出一部分样品要进行技术测试,下面方法最合理的是() A、用2000N拉力作用在钢丝上,看钢丝是否被拉断 B、用2500N拉力作用在钢丝上,看钢丝是否被拉断 C、用钢丝剪测试是否容易被剪断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1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练习题及学习材料

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练习题及学习材料 一.练习题: 1、在钢板上加工螺纹孔,用到的工具是() A、钢锯和丝锥 B、锉刀和丝锥 C、钻头和丝锥 D、板牙和丝锥 2.工艺的一般过程正确是() ①备料②部件装配③零部件加工④总装配⑤形成坯件⑥表面涂饰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③②④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⑤②③④⑥ 3、张明用薄铁板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下列操作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 4、周文用麻花钻加工了一个孔,该孔剖开后的形状应该是( ) A.划针紧贴导向工具,在薄铁板上划线,样冲倾斜对准交叉点,扶正冲眼 B.左手紧握薄铁板,右手握紧手锯进行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C.用台虎钳夹紧零件,锉削锯割面,推锉时左手施压由大变小,右手施压由小变大 D.将钻头正直装夹在台钻上,用手钳夹紧零件,对准冲眼钻孔 5.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闻名天下。它是一座三层的纯木结构建筑,斗拱、飞檐的结构复杂,工艺精美,令人惊叹。斗拱使屋面凹曲,飞檐使沉重的建筑增添了轻快欲飞的美感。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木结构的各个构件,先表面处理,后进行榫卯连接。用于表面抛光的工具是( )。 A、锯 B、刨子 C、锉 D、凿子 6.小兰家的茶几的一个铁质脚断裂了,她最好采用那种连接方式进行修补。( ) A、焊接 B、榫接 C、胶接 D、铆接 7.以下不属于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是( ) A、锯割 B、划线 C、刨削 D、切削 8、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加工,下列不需要的工具是( ) A、钢锉 B、台虎钳 C、刨子 D、手锯 9下列不属于金属加工工艺的是:( ) A.攻丝B.锉 C.錾D.刨削 10王强家里的木质靠背椅的靠背出现了无法修复的损坏,详见示意图圆圈部分。现要对 这张椅子进行简单的木工处理,使它变成一张小茶几。他完成这个任务最适合的工具组 合是()。

通用技术第一章_第四章_测试题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选择题(50分) 1、关于技术与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技术先于人而产生 B、技术与人毫无关系 C、技术一旦产生就不会再发展 D、技术来源于人的需求与愿望,伴随着人的劳动而产生的 2、显示器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普通电视机常用的是阴极射线管,它经历了从球面显像管,柱 面显像管,平面直角显像管到纯平显像管等革新过程。说明了技术的()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3、为了保护2008年奥运会会徽不受侵犯,该公司应进行技术的()保证。 A、综合性 B、两面性 C、专利性 D、目的性 4、太空飞船的发射需要运用到物理学、数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例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知 识,这说明了技术具有()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5、据报道一小孩发明了钩形汤匙,并申请获得专利。获得专利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转让了该专利,并从中获得利200万。他转让并从中获得利益,说明了他享有哪两种权利?()。 A.占有权和处分权 B.占有权和收益权C.处分权和收益权 D.使用权和收益权 6、自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这主要体 现技术的()。 A、目的性 B、创新性 C、两面性 D、专利性 7、现在很多食品包装上都印有“商品外包装已申请专利保护,请勿仿造”的字样,这是属于专利的哪个种类() A、发明专利 B、外观设计专利 C、实用新型专利 D、食品包装专利 8、人们发布在网上的论文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这时()制度起作用。 A.房地产权 B.知识产权 C.财产权 D.专利权 9、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专利抢注的现象,它利用了专利申请的()原则。 A、法律保护 B、占有权 C、先申请 D、收益权 10、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含义不同 B、成果形式不同 C、任务不同。 D、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技术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其价值。 11、黄河在旧社会年年泛滥,解放后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黄河上游建起了许多发电站,黄河大坝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此案例说明了以下那种关系:() A 技术与人 B 技术与自然 C 技术与社会 D 技术与水利 12.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技术具有目的性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醉自然 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13、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涉及到多门学科的知识,这说明了技术的() A、复杂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14、福娃是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目的是向世界展现中国的灿烂文化,这主要体现了技术的() A.两面性 B.目的性 C.综合性 D.创新性 15、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D专业技术 16、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①初审②授权③.提交申请④.实质审查⑤.公示⑥.受理.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⑥①④②⑤; C、③⑥①⑤④②; D、④⑥②①③⑤。 17、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神舟六号”飞船上天 C、万有引力的发现 D、B超的技术 18、温室效应说明技术的发展() A、应高度关注自然问题; B、应高度关注社会问题; C、应高度关注人文问题; D、应高度关注社会和人文问题。 19、都江堰的建造使得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并使直接受益的成为“天府之国”。这体现了() A、技术与人 B、技术与社会 C、技术与自然 D、技术与环境 20、1928,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开启了抗生素时代,挽救了无数生命;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抗生素束手无策,许多重症感染者因此死亡,这反映了

通用技术必修1全册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1全册知识点 导读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国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作、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概念: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二、技术的价值表现在技术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三个方面: 1、技术与人:技术具有保护人(提供防侵害的手段)、解放人(解放、延长了自身器官的功能或提高其效率)和发展人(自身能力的发展、自身价值的实现)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3、技术与自然:人类依靠技术利用、合理改造自然;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思考:1、区分“保护人”和“解放人”。如:B超的应用体现技术(解放人)的价值。 2、理解技术“发展人”的含义:如爱迪生在完成大量发明项目过程中,自身造诣日渐深厚,并且博得世人的尊重。 三、技术的性质 技术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其中: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和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由“技术的综合性”引出“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二者的区别:科学是发现规律并对其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对大自然的改造;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而技术侧重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科学回答“为什么”,技术回答“怎么办”;过程:科学用实验证明理论规律;技术用试验验证可行、合理性。二者联系: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促进科学的应用)。 3、专利权申请: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可以提出申请,其程序为:提交申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 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 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目的性 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 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 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专利申请过程:1、提交申请;2、受理;3、初审;4、公布;5、实质审查;6、授权。 三、技术的未来(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考试要求:理解(b))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①设计成为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③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改进产品的性能。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①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做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③技术进步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 ①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②技术设计侧重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实用等,围绕技术的目的而展开;③艺术设计侧重欣赏、审美、色彩、造型、视觉效果、包装等,强调感觉的需要

通用技术第一章_第四章_测试题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选择题(50分) 1>关于技术与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技术先于人而产生 B、技术与人毫无关系 C、技术一旦产生就不会再发展 D、技术来源于人 的需求与愿望,伴随着人的劳动而产生的 2、显示器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普通电视机常用的是阴极射线管,它经历了从球面显像管,柱 面显像管,平面直角显像管到纯平显像管等革新过程。说明了技术的()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3、为了保护2008年奥运会会徽不受侵犯,该公司应进行技术的()保证。 A、综合性 B、两面性 C、专利性 D、目的性 4、太空飞船的发射需要运用到物理学、数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例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知 识,这说明了技术具有()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5、据报道一小孩发明了钩形汤匙,并申请获得专利。获得专利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转让了该专 禾U,并从中获得利 200万。他转让并从中获得利益,说明了他享有哪两种权利?()o A.占有权和处分权 B.占有权和收益权 C.处分权和收益权 D.使用权和收益权 6、自上个世纪 40年代以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这主要体 现技术的()o A、目的性 B、创新性 C、两面性 D、专利性 7、现在很多食品包装上都印有“商品外包装已申请专利保护,请勿仿造”的字样,这是属于专 利的哪个种类() A、发明专利 B、外观设计专利 C、实用新型专利 D、食品包装专利 8、人们发布在网上的论文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这时()制度起作用。 A.房地产权 B. 知识产权 C.财产权 D. 专利权 9、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专利抢注的现象,它利用了专利申请的()原则。 A、法律保护 B 、占有权 C、先申请 D、收益权

苏教版通用技术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设计(6课时) 海宁中学许凤玲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设计的一般过程”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中第三章的内容。 教材在课本中的地位和作用: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内容,在?技术与设计1?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承接前面的第一、二章中技术的性质、人机关系、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有关内容,连接后面的以设计的一般过程为主线展开的第四到八章的内容。 教材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模块在高考说明中,要求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具体设计要求的列出”、“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等九个方面的内容掌握程度为Ⅱ层次,是八个模块中层次内容数量最多的,而且这九个方面的内容间的联系也是很紧密的。 这块内容无论从在教材的地位还是在高考说明中的份量来看,他们都是即重要的又联系紧密的。根据《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从通用技术学科立足于实践本身的特点出发,举贴近生活和时代的实例去逐个突破对各个知识点理解,并要求学生从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理解设计过程中蕴含的技术思想和方法。 2、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初中的劳技课中的动手制作,不过一般都时教师指导下的模仿制作过程,没有上升到一个技术指导思想和方法的高度——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技术思想。所以,学生在学的时候,及易松弛不学,认为很简单。再则,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却缺少发现技术问题的意识。 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深化同学们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印象及其蕴含的道理,而不是简单的记忆住五个步骤。设计过程可能有多个构思方案;设计过程也需要不断优化。 3、环境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和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苏教版)之后,学生逐步对技术有个了解,开始过渡到设计这一主题。第三章提出设计的一般过程,并在后续的第四到八章近一步加深对设计步骤的理解。所以,第三章的设计的一般过程课程上的好与坏,对前面的技术概念的理解和后面章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教师把第四章的内容提到第三章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发现与明确问题”第一步引入时直接讲,并把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理论讲述的具有可操作性,然后在教师引导下的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实践活动来突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知道设计活动是从产生需求和明确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开始的;知道设计过程可能产生多个方案;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过程与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发现可解决的问题的能力,把第四章的发现与明确问题提前上好,再开始第三章的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 为了让理论能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尽量把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第一步、第二步、第四步等关键步骤中的“什么时发现问题,怎么去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是否值得解决,怎么操作‘明确,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内容,方案构思的材料、结构、连接方式方面的知识见识展开,测试的内容和方法,对产品的设计过程和成果的评价,产品的修改优化”等重要内容作深入挖掘,讲仔细,讲透彻,并具有可操作性指导作用。让学生

通用技术必修二 第三章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

《系统与设计》测试题Ⅰ 1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系统的是() A、塑料大棚 B、森林 C、智能大楼 D、飞机 2、一棵大树是一个系统,它属于() A、抽象系统 B、开放系统 C、静态系统 D、人造系统 3、我们使用计算机离不开Windows操作系统,他属于() A、自然系统 B、人造系统 C、实体系统 D、抽象系统 4、系统优化的意义() A、获取系统的最佳效益或最佳功能 B、改善系统的环境 C、调整系统的结构 D、改变系统的特征 5、现代医学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攻克了许多难题,他采用系统中的原则是() A、整体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6、“泰坦尼克”号油轮,在当时该油轮各项技术性能是世界最先进的。但是为什么触冰后会沉没?请从系统的角度理解,他主要反映了系统对()的基本特性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现象说明了系统的()特性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8、修建隔音墙需要考虑的技术要点是() A、噪音的严重程度 B、招收工人,及早建成 C、从系统优化的角度考虑,要做到投入最小,效果最好 D、建立隔音墙防噪音的数学模型及墙体参数关系条件,求其数学解 9、在下列关于系统相关性的理解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一个系统往往存在多个目标,这些目标还常常不一致,需要进行协调 B.系统通常都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

C.系统各组成元素之间、部分和整体之间不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它部分和整体任务的完成。 D.系统包含子系统,它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10、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受到大气对流的影响而产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置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经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飞行状态,克服大气对流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保持平稳飞行。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A、整体性B、相关性C、环境适应性D、动态性11、“系统论”是研究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系统论”是一门跨学科的横断科学。是由哪位科学家创立的?A、马克思;B、霍尔;C、贝塔郎菲;D、维纳。 14.水(H2O)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但当你口喝需要喝水时,分别吸入氢气和氧气并不能为你解渴,这说明() A、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才能构成系统 B、各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方式形成整体 C、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没有的 D、系统包含子系统,它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15、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 A、整体性、先进性、相关性、目的性 B、整体性、可靠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C、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D、整体性、开放性、实用性、可靠性16.在大自然中鹿、兔奔跑速度快,能逃避猛兽追捕;刺猬身上长尖刺,使猛兽无从下口;黄鼬遇敌时突放臭气.扰乱猛兽神志,影响其情绪,在其迟疑间跑掉。这是生态系统基本特性中的( ) A.整体性B.相关性C.动态性D.环境适应性 18、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受到大气对流的影响而产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置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经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飞行状态,克服

通用技术一教案全套(加实验34课时)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技术的价值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用技术》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改变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师生、学生间互动教学、自主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对周边的技术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得出结论。 2、教师构建互动,让学生探究。从而掌握知识,拓展知识和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3、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关注技术。 2、难点: 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其有关知识的拓展。 [难点突破] 由教师引导,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初步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1、模式: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2、策略:通过实验、讲授、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感受技术就在身边,技术不断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3、手段:多媒体设备、课件、实物。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课的技术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钉、拔木条上的钉子》 器材:木条、铁钉、平嘴钳、圆头铁鎯头、羊角铁鎯头。 [创设情景]:木条、铁钉、鎯头是制作家具修理家具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属木工。 下面请一位同学帮同学们在教室里做一个挂雨具的架子。 1、首先钉一枚铁钉到木条上(任选一件工具) 习惯上学生一般选择铁鎯头。 【提问】为什么选择铁鎯头,而不钳子? 因为铁鎯头专门用来敲的,而钳子是用来剪和钳东西的。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通用技术知识点1-8章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身体器官,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⑴、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⑵、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⑶、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2、技术的创新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3、技术的综合性 ⑴、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⑵、科学是回答“为什么”。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技术是解决“怎么办”如: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 4、技术的两面性 例如: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 核技术(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 空间技术(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产生太空垃圾)。 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其负作用还未知) 5、技术的专利性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权是指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过程: 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发明专利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三、技术的未来 对“技术的未来”的思考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肓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以负责、更有远见、有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练习题(无答案)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练习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 1.为了解决人们如何吃东西的问题,中国人设计出了筷子,而西方人设计出了刀叉.就 技术问题来源而言,这个例子主要体现了() A. 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B. 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C. 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地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D. 偶尔遇到的问题 2.大学生科里·森顿和尼莱什·帕特在进行工程课设计课题时,发明了可以直接测量人 心率的手套。该案例中问题的发现途径是( ) A. 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B. 收集信息 C. 技术试验、技术研究 D. 灵感 3.如图所示,通过一个次级水槽将常规水龙头的水流延 伸数寸,让小朋友或残疾人都可以方便安全地洗漱.设 计该产品时,以下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A. 水龙头的尺寸 B. 水龙头 的制作工艺 C. 洗手盆的大小 D. 次级水槽的材料 4.有人发明了一种“双头火柴”,即在火柴棒的两端均装上药头,目的是节约能源和 材料,在通常引燃次数相同的情况下,使火柴梗的用量与加工次数减少一半,所以是一种比现有火柴更经济实用的发明创造,后来进行了制作和试验.但“双头火柴” 自发明以来,一直受到市场的冷落.从设计的过程来看,这是可能是由于设计者哪个步骤没做好() A. 设计分析 B. 发现问题 C. 明确问题 D. 设计的交流 5.某设计师要为公交车站设计一款线路指示牌,制定了以下的设计要求,你认为不合 理的是() A. 产品要设计成可快捷移动,方便拆卸 B. 款式新颖、悦目,符合市容美化要求 C. 结构要稳定、牢固,经久耐用 D. 注意使用环保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6.小明发现用普通的台灯看书比较伤眼睛,于是他决定设计一款护眼台灯。在确定问 题的价值时,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已有的护眼台灯很多,相关技术也很成熟,因此确定该问题的研究价值不高。小明判断的依据是( ) A. 问题缺乏科学性 B. 问题已得到解决 C. 现有的技术条件不能解决该问题 D. 问题无普遍意义 7.夜间开车时,遭遇车祸概率最高的汽车是() A. 棕色汽车 B. 银灰色汽车 C. 白色汽车 D. 绿色汽车 某设计师查阅相关数据后,发现火灾中大多数人死亡的原因是吸入毒性气体。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消防装置,由灭火器和防毒面具组成,既能灭火又能保护使用者。请回答下列各题。

会考通用技术-必修二《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学习材料

必修二《第四章控制与设计》学习材料 学习目标和要求: ⒈积极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所遇到的和所观察到的事物中识别各种受控现象和受控过程,理解控制的含义。 ⒉能够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⒊通过案例分析,能画出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理解其中的控制器、执行器的作用,熟悉反馈环节的作用。 ⒋通过案例分析,找出并分析影响简单控制系统运行的主要干扰因素,了解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方法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⒌结合一定的案例,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划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⒍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案进行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导入): 我国古代有一种靠风力来推动的风磨,当风力强的时候,磨盘就转得快,当风力弱的时候,磨盘就转得慢。那么,怎样才能根据风力的大小,往磨盘上添加谷物呢?对此,人们设计了一个漏斗:当风磨转动慢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缩小漏口,使少量的谷物流进磨盘;当风磨转动快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张大漏口,让较多的谷物流进磨盘。 这个巧妙的漏斗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古老的控制装置,体现了人们认识并利用控制现象的久远。事实上,控制并不是人类的天外来客,它渗透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控制、善于控制,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一、控制及控制系统 1 控制 人们根据自己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control)。这里所说的手段就是控制技术。如:射手通过瞄准使箭射中靶心;人们通过电冰箱获得适当的温度,使食物能够长期存放;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通过计算机的指挥实现自动化生产等。 注意:理解任何控制现象,都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例如:在人力三轮车转弯过程中的方向控制问题中,其控制的对象就是人力三轮车,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三轮车行驶的方向,控制的手段是骑车人通过双手转动车把,改变前轮的方向并带动后轮。 2 控制的分类: (1)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人工控制、自动控制。 A 人工控制:控制的过程是在人的直接干预和全程干预下进行的。如: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掀按钮打开电灯、拖地清洁地板、驾驶汽车等 B 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事物的变化准确的按照期望的方向进行。如: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通过电视更换节目频道、联合收割机割麦子等。 (2)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分为: A 机械控制:普通水龙头、电饭煲等 B 气动控制: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气动阀门、公共汽车车门开关控制等 C 液压控制:建筑工地打桩机、修理汽车用的液压千斤顶等 D 电子控制:电子计算器、家用电冰箱、自动门和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装置等 3 控制系统 一般的控制过程都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任何一种控制的实现,都要通过若干个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一个系统,我们称之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常分为开环控制系统(open loop control system)和闭环控

通用技术第四章

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 第一节:材料 一、材料的分类: 材料的分类及其与原本特质的关系? 1、天然材料:取材于大自然且保持着原本特质的材料,如木材、黏土、石材等。 2、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玻璃、钢铁等。 3、混合材料:是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综合,保持部分原来的特质,如胶合板、纸、混纺料等。 二、材料的性能: 1、材料的性能可以分为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其中物理性能与设计工作的关系甚为密切。 2、几种基本的物理性能:强度、弹性、韧性、硬度、延展性、耐久性、传热性、导电性。 强度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 弹性橡皮筋、弹簧弹性大,塑料、金属、木材等也具有一定的弹性 韧性玻璃韧性差,易被敲碎 硬度制作切削工具用的钢材,其硬度就比较高 延展性铝的延展性好,可以压制成盘、碗等,而木材不能 三、木材: 1、木材具有质朴的表现力,做成的物品也富有人性味。 质地较软的木材杉木,即沙木钉钉子不易开裂,变形小,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制作中,如房屋的门窗、屋架、桌椅的面板等。强度差,不宜于做经常受摩擦和强度要求高的构件(如家具的脚) 松木易加工、变形小,广泛用于建筑、家具、乐器制造等行业 软硬适中的木材樟木木质比杉木硬,强度也比杉木好,木纹变化多样,比较美观。韧性好,容易加工,有一股樟脑香气,能防虫蛀,制作家具的上等木料之一。缺点是易变形。 槠木,即株木木质与樟木相近,但韧性不及樟木,常见的家具用材。 梓木木纹顺直,纹理均匀,木材变形极小,是上等的中硬度木材,在要求较精致的木制品中常被采用。 人造板材胶合板(即夹板)、纤维板、刨花板、饰面板用饰面板做成的制品表面不需要涂漆。 人造板材面积大,无拼缝,厚薄均匀,表面光洁平整,加工和使用都很方便,美观实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四、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可分为黑色金属(含铁金属)和有色金属(不含铁金属)两大类。 2、黑色金属主要有铸铁、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工具钢、高速钢、不锈钢等;有色金属主要有铝、铜、铅、锌等。 五、塑料: 1、塑料是现代广泛使用的人造材料,是一种石油化工产品。 2、塑料有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3、热塑性塑料的物态变化是可循环的;热固性塑料的物态变化是不可循环的。 六、设计时如何选择材料: 1、在设计时如何正确、合理地选用材料是一个实际而又重要的问题,它提供了设计的起点,并影响到设计产品内在和外观的质量。 2、设计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材料自身的特性与设计产品相适应,还应考虑材料与人、环境的有机联系。 3、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寿命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设计要求。 4、选择材料时,考虑的要点如下: ①产品的固有特性应满足设计产品的使用功能、使用寿命等要求。 ②材料的工艺性应方便设计产品,实现制造结构,并有利于优化生产加工工艺过程。 ③材料的质感应与设计产品的造型特点、民族和地域特征、文化艺术品味等设计风格相协调,以实现较好的外观效果。 ④有安全性等特殊要求的产品或零部件的选材要按照有关标准选用。 ⑤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优先选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有利于环保的材料。 ⑥注意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对选材的期望,并在合理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注意发挥新材料的优势为设计服务。 ⑦注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 5、技术与材料的关系: 在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技术与材料呈现着互动发展的关系。 ①一方面,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往往需要新材料的支持。 ②反过来,先进的技术又促使了具有前所未有性能的新材料的诞生。 第二节:工具与设备常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器”就是工具设备。 一、木工工具及设备: 1、常用的木工手工工具、分类及用途、用法: 分类用途、用法 锯子1、按用途:横锯、竖锯、挖锯 2、按锯齿大小:粗齿锯、中齿锯、细齿锯 3、按形状:框锯、板锯把木料锯断或锯割开 刨子平刨、槽刨、内圆刨、外圆刨、止口刨、外圆刮刨和内圆刮刨对木材表面进行刨削,使其光滑、平直 凿子平凿、圆凿凿削榫眼或其他局部形状的铲削 斧头在需要去掉较多的毛料时使用 钻子牵钻、弓摇钻钻孔 羊角锤木工通常使用的敲击工具,拔钉 量具木工使用的量具主要是钢卷尺、直尺、直角尺等

通用技术必修1第4章展现设计成果练习题(有答案)

通用技术必修1第四章 一、选择题(1-30单选,31-40多选) 1.小明爸爸的工具箱破了一个洞,小明找了一块大小合适的铝板进行加工后修补,下列加工工件的工艺流程中合理的是 A. 划线→冲眼→锉削→钻孔→锯割 B. 划线→冲眼→钻孔→锯割→锉削 C. 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冲眼 D. 划线→冲眼→钻孔→锉削→锯割 2.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中,同学们在以下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 起锯时,起锯角约15度 B. 锯割时,一般可以从工件的远离自己一端起锯 C.冲眼时,样冲倾斜对准位置后扶正冲眼 D. 在厚钢板上攻丝时,一直顺时针方向旋进丝锥 3.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中,同学们在以下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上划线时,划针要紧贴导向工具,且与划针表面垂直 B. 划线时,压紧钢直尺 C. 攻内螺纹时,要确保丝锥中心线与孔中心重合,防止将螺纹攻歪 D. 锉削时,锉屑堵塞锉刀后应用钢丝刷顺着锉纹方向刷去 4.小军爸爸的小汽车,某处表面出现明显锈蚀,他想让4S店的工人师傅对表面处理一下以提高美观程度,在下列处理工艺中最合理的是 A.在生锈的地方直接刷上油漆 B.在生锈的地方先进行表面刷光并打上底漆,后喷涂 C.在生锈的地方进行镀层处理 D.在生锈的地方用砂纸磨光 5.如图所示是一同学设计的一款画板架,立柱上有一可活动的部件,用紧固件固定。为了操作方便,下列紧固件中应选用

6.如图马扎的连接处之间的连接属于() A、胶连接 B、刚连接 C、铰连接 D、焊接 7.对于锯条的安装及锯割操作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安装锯条时应锯齿向前 B.锯条松紧要适当,太紧失去应有的弹性,锯条容易崩断;太松会使锯条扭曲,锯缝歪斜,锯条也易崩断C.锯割圆管时,一般把圆管水平地夹持在台虎钳内,水平向下锯割 D.锯割薄板时,为了防止工件产生振动和变形,可用木板夹住薄板两侧进行锯割 8.要在20MM厚铁板上加工如图所示光滑通孔后再进行深度6MM的锥形扩孔,以下操作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用划针和划规划线 B.先用样冲冲眼,再用钻头钻孔 C.用锉刀锉削,完成锥形扩孔 D.用丝锥加工出内螺纹 9.如图所示为某装置上的一个连接件,现用2mm厚的铁板制作,其合理的工艺 流程是() A.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折弯B.划线→折弯→钻孔→锉削→锯割 C.划线→锉削→锯割→钻孔→弯折D.锯割→划线→钻孔→锉削→弯折 10.在以下加工操作要领和规程中,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划线过程中,划针要保持与划线平面垂直,尽量一次划成 B.锉削时,推锉时左手施压由大变小,右手施压由小变大 C.钻孔结束后,应用手将钻出的铁屑抹去,查看所钻孔的情况 D.用台虎钳夹紧工件时,为了夹持牢固,应将台虎钳的手柄加长 11.利用一块方钢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总长、总宽、总高不变),下列工艺或工具的选择中,合理的是( )

高中通用技术(粤教版、必修1):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第一节-工艺

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 第一节、工艺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是工艺的含义和种类。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对本章有以下要求: 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了解1至2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1至2种加工方法。3.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4.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5.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教材要求: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2种加工方法。 是学生在完成设计方案后,进行产品制作的关键一节。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分类,学会1-2种工具的使用并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操作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能体会到操作技能是实现案例产品转化中具有的一种能力,也是提高一个人自身技术素养所必不可少的。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对某些工具、设备曾经见过或略知一二,但大多数人则很少接触和使用,更谈不上正确的、安全的、使用常用的工具了。部分学生虽在初中劳技课中学过,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也很少,因此本节课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工具与设备并在实践中

掌握1-2种工具的使用就是必须的。但是学生们是非常愿意学习操作技能的,他们也知道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会对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与正确的指导,形成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安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与设备。 (3)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加工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中图示和亲历技能学习过程,了解常用工具和设备。体验和领悟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操作技能过程中,加深对操作方法的理解,懂得技能是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的,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养成认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的习惯。 四、重点、难点: 重点:锯割、锉削加工方法 难点:锯割、锉削的操作要领。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认识工艺,了解一些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学习中,以课本展现的图示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在加工方法学习中,采用模仿教学法的方式进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