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方法论30年_现状_问题与发展_一项对86本有关政治学方法论教材的研究报告

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问题与发展

———一项对86本有关政治学方法论教材的研究报告

冯志峰

内容提要:对国内1979年以来出版的86本有关政治学方法论教材的分析表明,我国政

治学方法论研究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研究规范、体系划分、模型设置、逻辑

论证、价值取向”五个方面仍存有缺陷,制约了政治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因此,今后

的政治学方法论研究要着力实现“大学科和小学科、规范性和经验性、理论性和实践

性、传统性和现代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进而建构科学的政治学方法论体

系,以推动政治学研究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政治学方法论;现状评估;研究原则;学科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正处于急剧变革时期,伟大的改革实践强烈地呼唤着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并用于指导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而政治科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又依赖于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因为任何科学理论都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支撑,政治学也概莫能外。

中国政治学自恢复以来,“在极短的时间获得了勃勃生机,不仅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既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原则,又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而且积极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研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挥了独特的作用”①。但就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原创性而言,我国“政治学研究尚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②且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的落后。研究方法的滞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制约了政治学研究的开展,削弱了政治学解决当代中国政治实践问题的作用和功效,使政治学研究游离于政治现实之外,导致“学术性与现实性脱节乃至相互冲突,造成论点武断、缺乏严密精巧理论论证的严重后果”③。

为此,有必要对当前我国政治学方法论的现状进行评估与反思。笔者在此对86本有关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教材的政治学方法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科学的政治学方法论的路径选择,以求推动政治学研究的科学发展。

二、研究设计说明

此次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①②③杨海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特点及发展趋势》,《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冯志峰:《政治学研究呼唤科学的政治学教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肖唐镖:《经验研究方法在我国政治学研究方法中的现状分析》,《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期。

(一)样本归集。归集调查样本主要采用三个标准。一是时间的选取。时间上选取自1979年4月(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的讲话后)至2008年6月为时间段;二是样本的选取。所选取的样本以苏州大学可资查阅的政治学方法论有关教材为主,包括9本政治学方法论教材和77本政治学基础类教材两个部分。政治学基础类教材中政治学方法论的观点在学界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将之列入可以更好对政治学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客观地考量;三是科目的选取。研究科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政治学基础类有关方法论内容主要按照多数编著者的研究取向,将研究方法分为传统研究方法、现代研究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并对之设置了相应的二级科目。二是对政治学方法论教材的研究科目主要划分为作者国别、作者单位和研究科目。研究科目又划分为质化指标和量化指标两大部分,并设置了30个二级科目。在上述两种研究划分中,科目的设置和数据填列主要是按照每本教材的章节部分所涉及到内容进行填列和统计的。

(二)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决定一项政治学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基本前提”①。此次研究,笔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使用经验研究基本方法,采用定量研究从技术角度出发来揭示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力求做到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即在采用描述性手法揭示教材文本内容基础上,利用文献查阅法和实地调查法两种方式进行分析评估,借助统计表格、数学计量等方法为研究论证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三)分析框架。此项调查目的是分析当前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现状,找出我国政治学方法论的发展方向。本文第一部分交代研究的缘起,第二部分对研究设计作了说明,第三部分就政治学方法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述评,继而在第四部分提出了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发展走向,结论部分对全文主旨进行了提炼。

三、政治学方法论研究的现状述评

通过对教材作者、基础教材方法论部分和方法论专著的分析,可以得出目前我国政治学方法论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有的缺陷。

(一)政治学方法论教材的作者构成

政治学方法论有关教材编(著)者是教材的创作者,其学习经历和研究环境等相关因素直接影响到教材观点的形成和研究质量的高低。

表1 政治学方法论教材作者部门统计表(n=86)

部门数据 高等院校党校部门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

外国

韩法意德英美

合计

数量(人)63311111131186

比重(%)7431121100

由于存在一人多著或一著多人的情况,笔者对教材作者只抽取第一主编86人为核算对象。由表1中可知,从事高等院校的教育研究人员所占比重最大,表明高等院校编著者是政治学基础类教材编著者的主体,承担着政治学教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对高等

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问题与发展

①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第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院校研究者的扶持力度,同时也发挥社会科学院、党校和政策研究机构学者的积极作用。外国教材的作者所占比重为21%,主要以西方学者为主,说明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政治学者对中国政治学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在政治学方法论专著中(参见表4),我国作者所占比重为45%,外国作者所占比重55%。我国方法论教材的作者都来自高校,外国教材作者和译者也都来自高等院校。从教材指标的分析和作者的分布可知,我国方法论研究水准在科学性方面相对而言还处于劣势,这种状况直接反映出我国政治学方法论研究队伍弱小的实际情况。如果再深入考察就会发现,外国方法论专著是由我国学界挑选的一部分,并未囊括其全部著作,而我国有关专著就是4本,说明我国对于政治方法的专门研究存在很大不足,应加大方法论的研究力度和扶持力度。

(二)政治学方法论基础教材的研究现状

政治学基础类教材有关方法论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1方法论内容的普及性和简略性。大多数教材对政治学研究方法进行了普及性介绍,但结构安排在两个方面过于简单。一是方法论内容所占比重很小。大多数教材对政治学研究方法作了一些专门性描述,但仍有些教材没有设立专门部分来介绍、或根本就没有涉及政治学方法论。如赵宝煦《政治学概论》、马洪《政治学浅谈》、皮纯协《政治学教程》、邓初民《政治科学大纲》、邱晓《政治学原理》、蓝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学》、刘彤《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云光《社会主义政治学》等编著的教材都没有专门论述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内容。此种情况在我国早期政治学教材中是一个普遍现象,随着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技术的应用,方法论介绍比重逐渐提高。但即使设置了方法论内容的教材,多数也没有设置专章关于方法论的论述,一般为1节或更少,主要表现为对政治学研究方法常识的简略性介绍。华世平《政治学》安排整章篇幅来论述政治学研究方法当属进步之举。外国有些学者做法比较可取,如德国学者柏伊姆《当代政治理论》对规范理论、经验分析理论和辩证批判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方法作了深入的探求。英国学者马什《政治科学理论与方法》以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研究议题为脉络对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作了系统的介绍,理论与方法研究相得益彰。二是政治学方法论内容逻辑安排不够合理。教材对方法论的介绍大多简单采用条块结构,方法论各种概念和体系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基本上都是概念的堆积和空洞的说教,方法论研究存在表层化、平庸化现象,未能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具体地分析和描述,研究方法缺乏操作性。三是方法论内容表现为概略性介绍,常常形成教材内容的雷同或相同,不同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表2 政治学基础类教材有关方法论知识要点分布统计表(n=77)

科目数据

传统研究方法现代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

合计

数量(项)373532114133323129252219155246382926553比重(%)765286555444398755100

21方法论体系的建构性和批判性。政治学方法论体系的建构大致完成,多数教材对政治学研究方法的要点如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类型、研究技术等不同层次知识作了系统简明的比较性介绍,包括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经验研究和规范研究、演绎法和归纳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政治学研究 2008年第4期

究等。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治理论、过程研究法、行为分析法、政策分析法、角色分析法、精英分析法、博弈论等知识有不同程度地研究,基本符合“伊斯顿研究方法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目标”①。这些方法的介绍和运用,使我国的政治学研究逐渐“从传统的政治思维范式走出来,开始用政治学的理论逻辑和范畴体系来思考政治学问题”②。如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对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作了初步的区分,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将博弈论的内容引入了政治学基础教材并试图与现实政治实践相联系,表明我国学者正在努力进行理论创新研究。但是,许多教材在吸收国外政治学知识方面缺乏学理上的批判性。一是受简单化的实证社会学观念限制,多数教材通常把研究和介绍国外政治学方法论的视野,仅仅限制在英美政治科学范围内,而未把欧陆政治学方法论更多地纳入研究体系。二是在国外政治学方法论的分析方面,基本上还停留在客观介绍上,甚至还存在着“食洋不化”的问题,未能做到批判地吸收和借鉴。

31方法论划分的主流性和多样性。众多基础类教材中,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王浦劬《政治学基础》、俞可平《政治学通论》在方法论分类与结构方面比较规范和有所创新。对于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划分,国内教材对方法论的划分体现出多样性。有的划分为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也有划分为学科性方法、程序性方法和工具性方法等不同分类。笔者按照多数教材的做法,将政治学研究方法分为三类,即传统研究方法、现代研究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在三种研究方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普遍地、灵活地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其他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不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之所以高明的基本原因”③并占据着方法论主流阵地。其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数值也说明,当前中国政治学最基本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如表2,传统研究方法中的历史研究比重为7%、制度研究比重为6%、哲学研究比重为5%、法律研究比重为2%,现代研究方法中的比较研究比重为8%、系统研究比重为6%、实证研究比重为5%。上述数据表明,传统研究方法已失去昔日强势地位,现代研究方法形成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抗衡的态势。传统研究方法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其不适应现代政治学研究发展的需要、不能对现实政治生活提供合理解释所致。历史研究和制度研究指标数值较高,是由于历史主义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当前在借鉴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中也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由于吸收最新科学知识成果,比较适应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和系统分析指标的数值说明了这点。但尽管对实证研究论及颇多,多数教材撰写体例却“缺乏实证研究、严重无视政治实践案例,使学科长期处于一种形而上学的状态。”④因此,政治学教材的实证研究,目前还停留在介绍和传播阶段,传统的、静止的、定性的学科研究方法依然是学界主流的研究方法。此种方法格局的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待传统和现代研究方法的认识上有偏差。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无力提供对政治现实的合理解释而忽视该方法的研究,但对现代研究方法比较重视却又存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因而只能对方法论体系的研究作比较粗略的描述。二是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深入研究。认为只有实证研究才称得上是政治科学,在研究中并未科学地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而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指导思想来供奉。其实,“马克思是第一个运用科学术语来解释政治问题的理论家。他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揭示历史发

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问题与发展

①②③④陈波:《社会科学方法论》,第19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林尚立:《政治与政治学发展:中国政治学发展20年》,《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第3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张国清:《从政治学到政治科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展的动力,这使其得以凭借自然科学的法则来预测未来”①,成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

表3 政治学基础类教材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统计表(n=77)

内容数据

政治学基础类教材主要内容

 

 

 

 

 

 

合计

数量(项)62595738504942413937363331281915636

比重(%)10996887666655432100

41方法论取向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政治学研究取向随着政治学主要内容的变化而发展变换,研究取向的变化也影响着政治学主要内容的构成。如表3,政治学基本框架主要由国家论、阶级论、民族论、权力论、政党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政治文化、政治行为、政治制度、国际政治论等内容构成,基本上继承了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所涉及的内容。表2中交叉研究指标数值表明“当代政治学研究还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交叉,产生了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经济学、地缘政治学、生态政治学、政治人类学、计量政治学等一系列新兴边缘学科”②,拓宽了研究领域。但政治学研究方法对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关注还不够全面或深入,有许多应由政治学回答的问题没有着重研究,创新力度还需加大。如对公民政治权利的研究力度,与政治权利在现实社会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不成比例等。

51方法论研究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多数教材比较侧重于理论的传授而忽视对现实政治实践的关怀。相对于政治学方法论理论研究的成就而言,政治学方法论现实应用分析比较缺乏。即使有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分析,那也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简单嫁接而未达到有机结合的状态。如对“治理理论”的研究,多数学者将研究视阈满足于西方治理理论的介绍和引用,局限于用西方的理论来剪裁中国的现实,导致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水土不服”。这种研究方法的“两张皮”现象比较普遍,使我国政治学研究成为国外政治学说在中国现实的简单论证,既降低了我国政治学的研究水平,也限制了对国外政治学说的正确理解。这是因为政治学研究队伍主要以高校学者为主(见表1),从事实际政治工作的政务型人员很少,学者和政务人员的分割使研究缺乏应有的沟通和合作,政治学者缺乏对政治的实践和经验,导致政治学理论研究缺乏对现实政治的解释力。

(三)政治学方法论专门教材的研究现状

政治学方法论专门教材研究现状的考察有两种分析视角。

第一种分析视角是从质化、量化指标角度来进行考察,其二级科目指标分布在三个区间。第一区间指标数量为1—3的二级科目有:博士论文写作、方法评估、方法创新、课程论文写作、语言表述、研究方法基础、研究认知基础、比较研究、软件演示、数学模型等10项。此区间的指标数值较低,一方面说明这些指标尚处于探索性阶段,还没有得到学界专家的认同,其质量高低有待于研究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也说明某些指标研究需要较高的跨学科知识,研究者因为能政治学研究 2008年第4期

①②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第14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2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问题与发展

力所限,未能涉足或不敢进入此领域。如数学模型建构、数理分析软件应用、方法创新等指标都对研究者能力具有很高的挑战性。第二区间指标数量为4—6的二级科目有:研究模式分析、研究策略取向、文献研究、理论建构、因果联系、政治测量、调查研究、职业道德等8项。此区间的指标数值适中,说明研究者对之已采取认可的态度,并显示出对此类指标的喜好。职业道德、政治测量等指标数值较高,可看出学界对思辨方法的应用或文献资料的引用还非常热衷,也说明政治学方法研究者数理知识的薄弱。第三区间指标数量为7—9的二级科目有:方法类别、统计方法、方法含义、选题说明、研究样本、研究变量、数据搜集、数据分析、研究程序等9项。此区间的指标数值较高,说明学界的研究者对这些指标都充分认定。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方法论含义是每一个研究者都必须进行明确的指标,方法类别的划分和统计方法的应用已常见于政治学研究方法中,经验性研究方法比重日益加大。其他指标,从选题说明、研究样本、研究变量、资料搜集、数据分析到研究程序都是理论研究的各个环节,说明每个研究者都重视研究环节的逻辑论证或理论论证。在科学化研究的趋势下,理论、命题、假设、变量和测度成为研究的核心概念或过程。

第二种分析视角是从各教材涉及指标来进行考察,其二级科目指标分布在两个区间。第一区间指标数量为12—18的著作有:夏夫利《政治学研究方法》、王德育《政治学定量分析入门》、李瑛《现代政治学计量方法》、张铭《政治学方法论》、卢卡斯《政治及有关模型》、齐斯克《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除张铭《政治学方法论》外,其余都侧重于从定量角度去研究。因为政治学定量研究较少侧重知识点的介绍,而是侧重理论研究的实战训练,所以它们的数值比较低。同时,这些著作都倾向于选择特定角度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不力求面面俱到,也是形成指标数值较低的原因。第二区间指标数量为19—23的著作有:严强《政治学方法论》、胡宗山《政治学方法》,分别从方法的质与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优点是可以较全面地介绍方法论知识,不会导致重要知识点的遗漏。但其弊端常表现为研究的不够深入和不够精确。如何科学处理方法论两个方面的知识结构,是方法论研究者面临的一道亟需解决的难题。

(四)政治学方法论研究取得的成就

政治学研究成绩的取得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1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架构大体完成。教材对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已经取得初步共识,我国政治学研究方法从规范研究到经验研究、从宏观研究到微观研究、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已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方法论体系。方法论体系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质化研究,另一部分是量化研究。另外还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体系的划分,在研究侧重点方面有所不同,由此形成比较研究的良性发展趋势。在方法论体系各层次结构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对所属内容结构作了较为合理的区分。

21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视角取向日益多样。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日益发展,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都被政治学研究予以借用或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成为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主要来源或补充力量。特别是数学模型、决策过程分析、系统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政治学研究渠道日益多样化。政治学研究初步实现了学科间研究方法的融汇贯通,丰富了研究手段,提高了研究质量,拓宽了研究视野。

31政治学研究方法的量化研究比例得到提高。我国政治学研究方法由于受传统思想和苏联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一直以来注重思辨研究。恢复政治学科以来,由于很多政治学研究人员是从历史学、哲学和伦理学等专业进入政治学领域,其原来自身所持研究方法不可避免地影响

政治学研究 2008年第4期

到政治学的研究,其学生也必然受到此种研究方式的影响,学界形成注重质化研究的状况。近年来,由于西方教材的大量传播,政治学者与西方人员的频繁交流,我国研究方法日益受到西方学者的影响,量化研究比例日益提高,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日趋增强。

41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统计方法应用受到认同。如表4,统计方法的应用受到作者的一致肯定,其指标数值为9。这表明学者都强调统计方法在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也间接表明学者们对定量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因为在当代,政治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数理统计方法等知识的支撑。这种趋势要求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一定的数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以便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51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研究模式流程日趋统一。研究过程是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一个重点,其研究过程包括一般的逻辑过程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两个方面。逻辑过程是政治学研究从理论到研究,从研究到理论的政治学知识的产生和积累过程,而具体的实施过程则是任何一项完整的政治学研究都需要经历的几个特定阶段,它“包括研究准备、资料收集及资料分析”。①方法论教材对研究模式或研究流程都有提及,只是侧重点不同,有的是侧重研究逻辑过程,有的是侧重研究实施过程。

(五)政治学方法论研究存有的缺陷

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缺陷也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1研究规范的缺失现象大量存在。一是规范研究不注重规范。规范研究整个研究体系存有很多缺陷,如缺乏理论预设、问题意识不明确、文献引用不准确、文献评论不规范、研究方法侧重思辨研究等;二是经验研究不注重规范。经验研究资料获取途径单一、资料分析方法单调、资料引用与问题结论相脱离。如引用的案例不适合方法解说、研究的资料搜集局限于文献的引用而不注重拓宽研究资料来源等;三是研究方式不注重规范。政治学研究方法陈旧单一的局面并未打破,由于深受传统研究方法的影响,一些学者难以从思想层面上和习惯做法上突破以往传统研究方法上的陈旧框框,仍未能实现从“应然”研究方法向“实然”研究方法、静态研究方法向动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向定量研究方法的根本转变。

21研究体系的划分标准缺损。教材对政治学划分的标准存有模糊的理解。一是对政治学方法基本概念仍未形成清晰见解,在方法论类别和设计的理解上存有分歧。同时,很多学者把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相混淆,把政治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相混用;二是对政治学方法层级划分仍存有较大的争议。对政治学方法研究的研究范式、研究方式、研究技术等术语的所属概念不能进行相对区分和恰当归类。如对演绎法与归纳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经验研究和规范研究等在政治学方法体系中层级所属未有确定;三是对政治学方法的理论体系未能深刻把握。各教材在论及方法论时,只是笼统地做简要说明。

31研究模型的项目设置缺乏。多数教材对研究模型的项目设置缺乏科学的依据。一是在案例教学中没有利用研究方法论建立分析模型或者理论框架来讨事件的发生原因,只提供对现象的描述性信息,缺乏提供预测事件发展方向的功能;二是案例研究过程项目的设置缺乏科学的依据,缺乏对案例设置的论证或说明。尽管学者对案例研究过程已经达成共识,但对具体内容尚未形成统一意见,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环节还是照搬外国教材或移植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相关设置。

41研究过程的逻辑论证不足。目前的研究对逻辑分析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一是在运用政治学方法的时候,资料的引用与政治学研究的论证相脱节,研究方法其实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6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用。研究过程中案例的结论与案例的论证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导致学界对已有的规范性研究和经验性研究也表示出强烈的不满,提出所谓的经验研究“多沦为或人云亦云,或语焉不详的空洞推测”①;二是政治学方法的论述较为空洞。国内学者出版的政治学方法论的教材大多数没有真正以方法论标准来要求自己,有些教材只是具体就某一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和剖析,有的是从总体上就政治学方法论或基本方面进行简单论述,而很少有人“自觉地对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应用与使用情况作细致、专门而系统的分析”②。

51研究取向与政治实践有所脱节。政治学研究应该把促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作为研究中心,这是我国政治学研究首要的价值取向。为此,政治学研究应立足于这个基点,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严谨的研究,以揭示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着力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我国政治学研究在这方面存在不足。一是研究方法迁就研究目的,抛弃方法论科学性标准,从马克思主义原著中寻求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成答案,或是僵化地地拿着某些具体结论任意地规定、查照和裁判政治学的研究;二是套用西方政治学术话语和资源,忽略其形成背后的西方经验,政治理论的研究与政治实践相脱节,并以此来裁剪中国政治现实,把复杂的中国政治发展概念化、公式化,使政治学研究陷入“全盘西化”的歧途;三是把政治学的政治性片面理解为对现实政治特别是现行法律、政策的单纯注解或论证,使政治学研究成为政治实践的注释。

四、政治学方法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为解决政治学研究方法存有的缺陷,今后的研究应力求做到“五个结合”。

11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大学科和小学科”相结合,即研究方法的总体与个体相结合。大学科指所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小学科则指政治学科。由于科学的快速发展,现代政治学有条件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来丰富政治学内涵。大学科的创立促进了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揭示了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和规则,增强了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但由于上述方法往往只是从单一或特定的角度去研究政治,带有较大的片面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对政治学科自身的研究。政治学“核心问题主要是效率、民主与平等三大问题”,③其研究逻辑论证可归纳为:从政治人的逻辑起点出发,研究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政府所持有的政治权力以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博弈,经过双方的博弈,政治发展达到达到政治文明目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综合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力促政治学研究推陈出新。

21政治学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经验性相结合,即研究方法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方法强调政治学研究的价值标准,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分析手段。经验性研究方法强调以实证的数据来检验一般的理论和原则,分析手段主要是定量分析。经验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差异,也正是其各自在政治学研究中的优势。规范研究可以获得理解社会生活的深刻见解,而经验研究社会生活的理解缺乏深度,但在提供理论的论证上具有精确性特征。政治学研究过程,首先要重视事实研究,在梳理事实的过程中,切忌作出价值判断,而且即便是作出价值判断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价值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力求经验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务求科学地观察、描述、说

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问题与发展

①②③程竹汝:《21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历史使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4期。

徐功敏:《两年来我国政治学研究概况》,《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1994年第5期。俞可平:《政治学通论》,第12页,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明、解释和预测政治现象。

31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即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是指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概念、假设、定理、公理和观点等组成的事物或现象进行系统说明并且有可验证性的命题组合”①。理论是我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可对政治实践提供指导,因而寻找有效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的基本框架,是我们运用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政治学研究建构或检验理论有着一定的法则和逻辑,因而对理论及其与研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是深入研究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然而,实践是检验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标准。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或为解决现实问题做准备。这就需要对政治实践的观察和提炼,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理论并应用于指导实践。

41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结合,即研究方法的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相结合。传统性主要是指自古希腊政治学以来各历史时期政治学家对政治学研究的智慧结晶,主要被视为政治哲学。现代性则主要指当代以来政治学家借助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和完善,较多地被人们称之为政治科学。今天,“作为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政治学依然存在着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之间的争论”②。实证主义认为研究应该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观点不失科学性,但其认为“一切关于道德的和基本的选择或原则的学说都成了荒谬的无稽之谈的观点也存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使其无法作到真正的价值中立,必然转变为历史主义或相对主义,导致虚无主义和道德思想的堕落,而这种情况需要政治哲学来补救”③。

51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即研究方法的个性与共性相结合。从事政治学研究,首先必须扎根于我国特殊的土壤中,以我国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应用行之有效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提升我国的政治学研究水平,使政治学研究方法带有中国特色,这是我们开展研究的必要前提。同时,“本土化实际上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它要借鉴和学习世界各国政治学研究的一切优秀成果,将其吸收、消化并以民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以平等的身份成为世界政治学大家庭中的一员”④。因此,我国的政治学研究应当在立足中国的基础上走向国际化,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体系结构与逻辑论证应当与国际政治学研究方法接轨,吸收全人类的政治智慧为我们所用。同时,也应当使我国政治学研究方法成为国际政治学研究方法必要的组成部分,为促进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完善作出积极的贡献。

五、结论

30年来,我国的政治学方法论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政治学方法论体系。但我国政治学研究方法总体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集中体现为五个方面的严重缺失。此种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对政治学方法论的研究,切实贯彻“五个结合”,建构科学的政治学方法论体系,提高我国政治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当代我国政治实践的需要,促进政治学研究朝原创性和科学性方向发展。

政治学研究 2008年第4期

①②③④劳伦斯?纽曼等著:《社会研究方法》,第7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杨光斌:《政治学: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9期。

列奥?施特劳斯等著:《政治哲学史》,第3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杨海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特点及发展趋势》,《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表4 政治学方法论专著简明指标统计表①(n=9)

书名数据

政治学

研究方法

举隅

政治学

定量分析

入门

政治学

研究方法

指南

政治科学

研究方法

政治学

研究方法

政治学

方法论

政治学

方法

政治及

有关模型

现代政治

学计量

方法

作者

(美)

齐斯克

(美)

王德育

(美)

范埃弗拉

(美)

夏夫利

(中)

严强、

魏妹

(中)

张铭、

严强

(中)

胡宗山

(美)

卢卡斯

(中)

李瑛

出版社出版年月社会科学

1985

人民大学

2007

北京大学

2006

上海人民

2006

江苏教育

2007

苏州大学

2000

华中师大

2007

国防科大

1996

天津人民

2003

作者单位高校高校高校高校高校高校高校高校高校

合计

方法含义★★★★★★★★★9方法类别★★★★★★★7方法演变★★★★★5方法基础★★★3认知基础★★★3模式分析★★★★4策略取向★★★★4分析框架★★★★★5比较研究★★★3理论建构★★★★4职业道德★★★★★★6博士论文★1课程论文★★2理论假设★★★3方法评估★1方法创新★1因果联系★★★★4语言表述★★2选题说明★★★★★★★★★9研究样本★★★★★★★★★9研究变量★★★★★★★★★9政治测量★★★★★5数据搜集★★★★★★★★★9数据分析★★★★★★★★★9研究程序★★★★★★★★★9调查研究★★★★★5文献研究★★★★4软件演示★★★3数学模型★★★3统计方法★★★★★★★★★9合计161318132316221514150作者:冯志峰,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苏州市,215123)

(责任编辑:林立公)

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问题与发展

①表中的指标如“方法含义”等30个二级科目都是根据方法论教材中专门章节的内容设置填列统计的。

政治学原理简答题

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 的“王道”和“霸道”。(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 善治的精神是什么?(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1) 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 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

发展观的原理及方法论

发展观的原理及方法论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发展观的原理及方法论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发对僵化的,静止的观点。 (2)发展的实质及其方法论 原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扶持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 (3)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①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前途是光明的) 方法论: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促其成长。 ②原理: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困难,勇敢的迎接挑战。 (4)质量变得辩证关系原理 ①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原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方法论:①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②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 ③原理: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量变。 方法论:坚持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区分以下概念: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道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发展的原因: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发展的动力:矛盾

(待分)《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卷号:7413A

《政治学原理》试题卷号:()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计分) .韩非指出,政治就是用权,“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政党和社会团体是公民进入政治体系(市场),形成政治输入的中介。 .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它对效率的强调则不局限于管理效率,同关注制度本身的效率。 .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对人民的保护两方面的内容。 二、选择题(每小题分,共计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 )社会时期。 .封建.奴隶.资本主义.原始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 )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法家.杂家.兵家.儒家 .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 )。 .城市国家的观念.城邦的理论 .世界国家论.直接民主理论 .( )技术指导文件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科学主义.经验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 )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国家.共产党.民族认同.利益 .( )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组织.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除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之外,下列( )因素影响着具体国家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具体政体的选择。 .具体的历史条件.民族构成 .政治力量的对比.经济生活方式 .当今世界,( )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法国.中国.德国.日本

最新政治学原理(第三版)——王浦劬

第一编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 1. 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 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①道德政治观: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②权力政治观:韩非、马基雅弗利、马克斯韦伯 ③管理政治观:孙中山、庞顿、吉尔、让布隆代尔 ④决策政治观:戴维伊斯顿、哈罗德拉斯韦尔 ⑤神权政治观:董仲舒、阿奎那、黑格尔 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①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③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④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的统一,它既包含了其他政治观的合理因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从而为我们深刻把握政治的内涵,确定政治的定义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 二、政治学 1. 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 2. 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①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划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②功能来划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 ③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划分:宏观政治学(政治现象) 微观政治学(政治人) ④研究对象的状况来划分:静态研究(政治组织、政治制度) 动态研究(政治行为、政治过程) ⑤研究方法来划分:规范的政治学、实证的政治学。 我国政治学大体上是按照政治学理论、政治制度和国际政治这三大类来划分政治学的基本内容的。 3. 政治学原理的特性:抽象性、一般性、基础性。 4.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 行为主义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家努力使政治学科学化的结果。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 主要特点:⑴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⑵注重定量研究。 ⑶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 ⑷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得到公正的结论。 ⑸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⑹分析任务应该在于政治的“实然”。

(完整word版)联系观和发展观知识点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a.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 b.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a.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b.自然事物中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 c.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形成,形成之后独立于意识之外 方法论: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a.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间接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必然联 系,偶然联系等 b.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和部分相统一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i.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发展中出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务于整体 ii.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的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佳的目标,从而达到整体之和大于部分之和的结果。2.重视部分,搞好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的方法 a.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一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二是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三是注重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一、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a.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 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方法论: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与联系的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4.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前头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前途是光明的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治学原理B张颖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B张颖及答 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政治学原理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共 3 页) 一、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政治权力的作用 答:(1)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2)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3)促进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简述民主政治实现的主要途径 答:(1)树立和增强人民是社会主人的思想意识 (2)加强程序性民主的制度建设,依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3)通过发展执政党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4)积极完善民主监督的制度体系,加强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3、简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答:(1)国家是阶级社会的政权组织形式 (2)国家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力量 (3)国家是实现阶级专政和维持社会运转的机器 4、简述冷战后世界政党的发展趋势 答:(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政党的政治态度普遍趋于温和、务实 (3)世界各国政党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强 5、简述政治社团的作用 答:(1)政治社团是公民实现政治参与的政治平台 (2)政治社团活动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3)政治社团是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 6、简述政治冲突的特征 答:(1)各政治主体之间的政治斗争是政治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2)政治冲突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政治主体的利益要求。

(3)政治冲突的内容是夺取和巩固政权,或争取国际霸权和扞卫国家主权 二、结合所学理论和社会政治活动实际,论述下列各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政治沟通的作用 答:(1)有助于实现更加广泛的政治参与 (2)有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正确性 (3)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的规范化 (4)有助于实现充分的政治文化整合 (5)有助于进一步调整和改善政府形象 (6)有助于提高政治系统的运作效能 2、试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 政治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不断走向完善、其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政治发展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如何完善我国政治体制,使其服务于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如何完善我国政治体制,使其能与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均是重要的政治议题。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笔者以为,在中国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三个最重要的目标。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治建设,均应当围绕以下三个目标来进行。

电大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2.( )是多党制的典型国家。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3.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民主宪政政体 D.共和政体 4.(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5.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6.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7.(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8.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 )。 A.地理条件 B.经济条件 C平等和福利 D.设施条件 9.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 出,国家统治=暴力十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10.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 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二、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1.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 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2.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和个人独立。 14.韩非指出,政治就是,“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 2.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3.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的思想。 4.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5.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6.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7.亚里士多德把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8.早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目前,现代国家一般都采用()民主制。 A.代议制 B.一元 C.直接参与 D.精英2.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正义。 A.法治 B.形式 C.结果 D.程序 3.马克思主义对于()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A.政权建设 B.普选 C.人民当家作主 D.政治参与 4.市民社会是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其发育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的基本标志。 A.制度化 B.独立性 C.平等性 D.组织化5.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 A.自由经济 B.弱国家 C.干预经济 D.强国家6.道家的政治学说以()为思想核心。 A.王道 B.法自然 C.无为而治 D非攻 7.下列关于改良社会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A.按照道德原则分配财富 B.按照市场原则分配财富 C.反对暴力革命 D.目标是推翻资本主义 8.()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9.早在古希腊时期,()就从人性恶的角度分析了权力制约的必要性。 A.西塞罗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伊壁鸠鲁 10.政治参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B.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C.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 D.有助于经济发展11.11.抽象地看,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包括()。 A.政治制度化 B.法治化 C.民主化 D.减少政治参与 12.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管理 B.文学 C.历史 D.社会伦理 1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的统一性。 A.人民当家作主 B.科学决策 C.依法治国 D.党的领导 14.政党以其()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政治、政治学、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

政治、政治学、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 一、政治相关知识简介 (一)词源 不少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法语politique、德语Politik、英语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πολι?,这个词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雅典人将修建在山顶的卫城称为“阿克罗波里”,简称为“波里”,城邦制形成后,“波里”就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的代名词,后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而被赋予“邦”或“国”的意义。后又衍生出政治、政治制度、政治家等词。因此,“政治”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城邦公民参与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 中国先秦诸子也使用过“政治”一词。《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 (二)定义 由于人们在不同时代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需要政治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不同再加上不同历史观的影响,所以在解释政治概念时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同,于是就产生了对什么是政治的各种各样回答,形成了众多的关于政治的定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认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这些论述概括反映了政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内容和特征,是研究政治现象和为政治下定义的指导思想。 西方的政治学家为政治下过许多定义,例如:①认为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②认为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③认为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④认为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⑤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联系观与发展观知识清单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知识清单 一、知识清单 二、易错易混点 1.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提醒: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提醒: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提醒: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4.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提醒: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5.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提醒: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6.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提醒: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7.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提醒:并非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可能是发展。) 8.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提醒: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与上升。) 9.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提醒: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10.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提醒:联系是有条件的。) 1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提醒: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不能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12.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提醒: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向上的质变。) 三、判断并改错 1.“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水清知酒好”说明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3.2013年1月4日意味着“爱你一生一世”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 4.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5.“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体现了联系的条件性。 6.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决定。 7.水果与香蕉、苹果的关系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8.中美经济、军事等诸领域的差距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 9.安倍首相提出修改日本宪法,将自卫队改成国防军,建设“正常国家”是新事物。 10.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意味着每个人的成长都必然要历经诸多磨难。 1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有量变必然会产生质变。 四、联系观与发展观知识对号入座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观点和观点。 2.联系的观点主要内容有 。 3.联系客观性的主要内容有 。 4.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是: 。 5.发展的观点主要内容有 。 6.发展的状态是指,发展的趋势是指,发展的途径是指。

专科《政治学原理》试卷_答案

专科《政治学原理》 一、(共60题,共160分) 1. 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属于()。(2分) A.古典主义 B.传统主义 C.行为主义 D.后行为主义 .标准答案:C 2. 最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是()。(2分) A.强制性权力 B.操纵性权力 C.人格型权力 .标准答案:A 3. 极其重视传统、秩序、等级和自由的价值,认为这四大政治价值高于其他任何价值,维护这些价值是国家的根本任务,反对任何激进的社会改革,这属于()。(2分) A.社会民主主义 B.自由民主主义 C.保守主义 D.社群主义 .标准答案:C 4. ()是政治的核心,是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变量。(2分) A.政府 B.国家 C.权力 D.利益 .标准答案:B 5. 把政权分为讨论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但还没提出制衡问题的是()。(2分) A.波里比阿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标准答案:C 6.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支柱是()。(2分) A.普选制 B.议会制 C.政党制 D.三权分立原则 .标准答案:C 7. 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之路是典型的()。(2分) A.内生型 B.应激型 C.混合型 D.传统型 .标准答案:B 8. 政治参与导致政治不稳定的关键原因在于()。(2分) A.政治参与的无秩序性 B.政治参与的广泛性 C.社会动员产生的过高期求与政治制度化水平低之间的矛盾 D.社会动员产生的过高期求与政治制度化水平高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C 9. 政治领导的核心()。(2分) A.政治管理 B.政治统治 C.政治决策 D.政治规范 .标准答案:C 10. 20世纪初,提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理论的是()。(2分) A.李普塞特 B.罗伯特.达尔 C.丹尼尔.贝尔 D.马克斯.韦伯 .标准答案:D 11. 政治社会化的特点有()。(2分) A.成员与政治体系间联系、影响的互动过程 B.持续不断的 C.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D.渠道和媒介多 .标准答案:A,B,C 12. 弹性化治理认为()。(2分) A.控制预算 B.变革政府机构 C.放松僵化的制度 D.政府需有应变能力 .标准答案:B,C,D 13. 中国的经济改革导致者会结构重组,表现为()。(2分) A.经济改革导致社会主体分化 B.改革促使社会结构分化 C.改革引起剧烈的利益分化 D.改革导致阶级分化 .标准答案:A,B,C 14. 不同国家政府设置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与()。(2分) A.经济形态 B.阶级性质 C.国家职能 D.社会结构 .标准答案:B,C 15. 官员理论的要素有官僚自主性、信息不对称和预算扩大化倾向。(2分) A.官僚自主性 B.公共精神 C.信息不对称 D.预算扩大化倾向 .标准答案:A,C,D 16. 政治社会化(4分)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 理及方法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原理及方法论一、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四、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坚持适度原则。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2、国家的本质 3、政治权力 4、政治管理 二.判断对错:(20分,每题2分) 1、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是两个具有密切关系的概念,但政治管理突出政治性,社会管理突出社会性、自发性、自主性、自治性。()2、政治模式和政治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政治模式和政治主体相互依存;政治模式制约政治主体的关系和行为;政治主体创造、维系、 变革政治模式。() 3、政治管理的作用: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维持和保证政治制度的运转; 保持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保障公民权利,发展民主政治。()4、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它主要研究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中,影响政治体系成 员的价值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的文化和心理等因素, 以及这些因素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5、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7、奴隶社会末期,政治逐步出现,因为这时逐渐出现了政治产生的社会物质条件:首先,社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次,社会分工得到 了发展;再次,阶级出现。() 8、政治参与的主体主要有公民和政党。() 9、只有发展中国家或贫困落后国家才存在着政治发展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不存在政治发展的问题。() 10、政治冷漠也是一种政治参与方式。()。

政治学原理复习总结

政治学概论应掌握的要点 一、基本概念: 1、政治:“政治实际上就是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的各阶级、集团、社会团体、政党、领袖和人民,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围绕公共权力发生的各种关系、形成的各种制度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3、人民:人民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那些具有共同利益和政治目标,能顺应历史潮流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所构成的社会政治群体。 4、国家:是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5、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在国家生活中,那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那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6、所谓政体:则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 组成反对敌对势力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权机关,特别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7、政党实质上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 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8、所谓政党制度,就是指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总和,主要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9、两党制:所谓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 10、多党制:所谓多党制,是指一国中多个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党 制度。当今世界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其中以意大利、法国、德国较为典型。 11、政治社团:在政治社会中,以某种共同利益为纽带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们,通过有组织 地参与、影响政府的决策,以维护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群众团体。 12、公民素质:指公民群体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所形成的公民意识、参政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总和。 13、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是一定政治共同体或组织中的某些政治实体,利用已经占有的优势政治资源,以不可抗拒的公共理由,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整合、控制、支配和影响另外一些政治实体的强制力量。 14、政治权力的集权结构: 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中的权力集中于上一层面机构,而下一层面机构很少有权;同一层面机构间的权力集中于某个机关,而这个机关的权力又集中在主要领导一人或几人手中。 15、政治权力的分权结构: 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的各级各类权力机关的地位、职能和相互关系等都按照某些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规则而做了明确的规定,它们共同分享了产生于主权的治权,权力不论大小强弱都享有自主权。 16、政治权力异化:政治权力执行人改变、取消政治权力正当职能,致使政治权力偏离公

习题与解答:导论、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习题与解答:导论、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一、填空题 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___社会时期。 2、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3、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____________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4、直到____________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 6、政治学的心理研究兼顾人的政治心理的____________和有意识两个方面。 7、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____________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 8、政治学在研究政治的本质即____________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对于政治的价值形态、行为形态、组织形态、文化形态、规则和制度形态及其这些形态的发展等分别展开研究。 9、政治行为研究属于____________政治研究。 10、西方现代政治的学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___________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____________上层建筑和____________三大结构。 12、微观的政治科学研究技术,指的是在政治科学____________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具体的工具性的、手段性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13、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____________的政治学。 14、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_____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15、_____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二、选择题 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社会时期。 A 封建 B 奴隶 C 资本主义 D 原始

政治学原理题库及答案

政治学概论试题题库 一、简答题 1.简述西方司法独立原则。 答:司法独立原则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一项原则,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司法专横所取得的胜利果实。这一原则经历了从政治思想原则,到宪法原则,再到司法审判基本原则的演变过程。作为一项政治思想原则,司法独立原则起源于三权分立学说,是三权分立的派生物。三权分立学说的产生,已经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指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个部分,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机关掌握和行使,这三个机关的法律地位互相平等、互不隶属、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原则从一项政治原则上升为一项宪法原则,则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之后。最早将三权分立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并将其作为宪法原则加以确立的是美国。继美国之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宪法也都先后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从而使司法独立成为三权分立中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支柱。司法独立原则也由此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所奉行的一项宪法原则。司法独立原则成为宪法原则之后,在司法实践中就必须加以遵守,就应该使成为审判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它任何法律都必须以其为根据。西方国家关于司法独立原则的实践充分说明,司法独立是现代司法制度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行为准则。司法独立意味着法官审理案件时能够独立地作出判断,既不受诉讼当事人意见的支配,也不受公众舆论的控制,更不能成为政府权力的附庸。 2.简述政党的特征。(5分) 答:政党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的基本特征或要素主要是: 1.政纲与政策的连续性。要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并保持其稳定性。 2.组织机构的常设性。有从中央到基层的常设性政治机构以处理日常党务,推动和实施党的纲领和方针政策。 3.取得社会支持的广泛性。一方面有数目广大的党的成员,另一方面还要有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支持。 4.以掌握、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为基本目标的政治性。通过动员本党力量和社会力量,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夺取或维持政权。 5.党员身分的约束性。有明确的约束本党成员、干部和党的领袖的党纪行为规范,有吸收、处分和开除不合格的党的成员的组织措施。 3.简述国际组织的基本特点。(6分) 答: 4.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答:第一,改造旧的政治文化,传播、灌输和确立新的政治文化。 第二,推动社会政治化,维护和保持主流政治文化。 第三,塑造合格的政治人,扩大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第四,整合亚文化,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趋同主流政治文化。 第五,顺应社会政治变迁,实现主流政治文化的自我变更。 5.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所说的政治发展动力。 1、答: 6.简述单一制和复合制的基本含义。

政治学原理 试题及答案(研究生)

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1)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的起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概括的 说主要阐明了两个观点,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说明了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 它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说明了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这一理论也表明了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说明了国家产生的实质和根源。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范围以内。这说明了国家的职能。 (2)关于国家的本质与职能理论,列宁认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个定义可理解为: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 国家是阶级统治。这表明国家的本质。国家是个特殊的机器。国家具有公共权力。这是国家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 (3)关于国家消亡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了国家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现象,它有发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随着阶级的灭亡,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灭亡。国家消亡的条件是消灭阶级,消除一切阶级差别。国家消亡的途径:国家的消亡具有渐进性和自发性。 2.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 民主的定义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是在西方各国社会主义者在为人民民主的斗争中开始的,资本主义的统治者被迫接受人民的社会主义的诉求..所以,对于西方民主的本质,可从三方面观察. 一,有其进步性一面: 资本主义接受人民的社会主义的诉求..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是资本主义从野蛮阶段走向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能够与资本主义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重要依据.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在缓和阶级矛盾建立自我完善机制中得以延长其寿命. 另一方面,也有其虚伪性欺骗性一面: 由于资本主义的统治阶层接受人民的民主诉求.是被迫的.因而资本主义民主模式的设计师们为维护少数人的特权而绞尽脑汁,重点是如何扭曲作为民主原则的"少数服从多数". 他们通过权力的分割(三权分立)分层(参众议院),再引入政治骗子各色各样由背后财团操纵下的政客在玩弄选举游戏,再注入赌慱元素"赢者通吃"及"认赌服输",把民主的精神也扭曲了.如此一来,大多数人的意愿被化解于无形之中,根本无法通过资本主义的民主来实现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所得到的只是假民主. 第三方面,还有其反动性倒退性的一面: 当资本主义发展到霸权主义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美式民主全球化,以各种手段通过硬战争软战争推行冷战政策下的"颜色革命",强迫他国人民实行美国的模式,这是民主的大倒退.不惜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战争,制造大量的生灵涂炭,可见其反动性的一面.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高和最后类型的国家 3.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高和最后类型的国家。 一.社会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 (一)体现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的历史性否定。1、

漫谈政治学研究方法

漫谈政治学研究方法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李连江教授经济学家萨谬尔森有句名言:有能力者,研究科学;无能力者,侈谈方法。这句刻薄话不足以动摇方法论家的自信,但能让对方法论期望太高的学子冷静。 政治学有方法,方法有教材。可惜有些教材失于故作高深。少数方法论家喜欢以稀粥冒充参汤,设立人力不能及的高标准。诚恳的学者,著述遵循常规,多论通途,少议歧路。结果,总结经验,常变成只谈有用的成功经验,舍弃更有用的失败经验。从学的方面看,只懂方法论的字面意义,顶多学会纸上谈兵。要体会深层意义,必须积累自己的经验。所以,要学会做研究,唯一途径是实做研究。 照逻辑顺序(请注意:不是时间顺序),研究包括六个环节:选题、材料、文献、分析、写作、发表。依次讨论,最后发点感慨,算结语。 选题。政治学与医学有可比之处。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疾病,有夺命的,如癌症;有伤痛的,如关节炎;有烦人的,如粉刺。政治学的主要对象是损害普通人权益的政治制度、行为、文化和价值观。研究中国政治,不妨先想想公认的重大问题,如黄炎培与毛泽东1945年在延安讨论过的历史周期率。选题时,先决定是否关心这些问题。确定了选题方向,再参照正反两面标准。正面,最低标准是决策者是否重视,最高标准是老百姓是否关心。反面,选题须过哂笑关,不能让同行窃笑,不能让研究对象嘲笑。一个问题,人人能说几句,个个言之成理,最好回避;只有专家敢说几句,其言未必成理,才可能成为课题。 材料。材料是自己独有的经验内核,可以是新事实、新数据,也可以是旧数据的新组合、新处理。有经验内核,研究才有根。获取经验内核,常用三种方法,各有注意事项。访谈,须端正态度:是学生请教,不是“微服私访” ;有备而来,期待惊奇;存疑不质疑,追问不挑衅;不指望获得“标准答案”,更不越俎代庖;用具体问题开头,多问“当时怎样”、“后来怎样”,少问“是不是”、“对不对”。整理访谈时,小心鉴别基本实情、疑似实情、策略应答、诚实谎言、选择性记忆、事后合理化。尽信访谈,则不如不做访谈。问卷调查,应参考现成问卷,尽量少照搬;问题和表述最好来自访谈;抽样、操作要严守程序;好样本与好问卷不能兼顾,宁可牺牲好样本。看文字材料,专注纪实。遇到翔实调查,特别是新华社记者的报道,不妨像品文言或啃外语一样精读。 文献。要运用文献,而不是综述文献。学者的天职是创新,整理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