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教材(computer)微机部分

自动化教材(computer)微机部分
自动化教材(computer)微机部分

第2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数制与码制

数制是人们利用符号来计数的科学方法。数制可以有很多种,但在计算机的设计与使用上常使用的则为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一、数制的基与权

数制所使用的数码的个数称为基,数制每一位所具有的值称为权。

十进制 (Decimal System) 十进制的基为“十”,即它所使用的数码为0、1、2,3,4,5,6,710为底的幂,如下面这个数:

101010101010

十万万千百十个

其各位的权为个,十,百、千、万,十万,即以十为底的0幂、1幂,2幂,3幂……等。故有时为了说话简便而顺次称其各位为0权位,1权位、2权位、3权位等。

二进制 (Binary System) 二进制的基为“二”,即其使用的数码为0,l,共二个。

二进制各位的权是以2。为底的幂,如下面这个数

222222

32 16 8 4 2 1

其各位的权为1,2,4、8……,即以二为底的0次幂、1次幕、2次幂、3次幂……等。

八进制 (Octave System) 八进制的基为“八”,即其数码共有八个:0,1,2,3,4、5,6,7。八进制的权为以8为底的幂,有时也顺次称其各位为0权位, 1权位、2权位等。

十六进制(Hexadecimal System) 十六进制的基为“十六”,即其数码共有十六个,0、1、2,3,4,5,6,7,8,9,A,B、C、D,E,F。十六进制的权为以16为底的幂,有时也称其各位的权为0权,1权、2权等。

在微型计算机中这些数制都是常用到的,但在本书后面的内容中,二进制和十六进制更为常用,希初学者注意。

二、为什么要用二进制

电路通常只有两种稳态:导通与阻塞,饱和与截止,高电位与低电位等。具有两个稳态的电路称为二值电路。因此,用二值电路来计数时,只能代表两个数码:0和1。如以1代表高电位,则0代表低电位,所以,采用二进制,就可以利用电路进行计数工作.而用电路来组成计算机,则有运算迅速、电路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三、为什么要用十六进制

用十六进制既可简化书写,又便于记忆。如下列一些等值的数:

1000(2)=8(16),(即八)

1111 1001(2)=F9(16),(即二百四十九)

可以看出用十六进制,可以写得短些,也更易于记忆。尤其是,当二进制位数很多时,更可看到十六进制的优点了。

如: 1010 1101 1000 0101(2)=AD85(16)

显然,记AD85(16),要比记十六位的二进制数容易得多了。

上面书写的意义;在数字后面加上(2)和(16)是指二进制和十六进制.同理如写(8)和(10)则表示为八进制和十进制。也有用字母符号来表示这些数制的,

B——二进制,H——十六进制,D——十进制,O——八进制。

通常如上下文可以理解所写的数是什么进位时,就不必附加数制符号.

四、数制的转换方法

由于我们习惯用十进制计数,在研究问题或讨论解题的过程时,总是用十进来考虑和书写的。当考虑成熟后,要把问题变成计算机能够“看得懂”的形式时,就得把问题中的所有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代码。这就需要用到“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在计算机运算完毕得到二进制数的结果时,又需要用到“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才能把运算结果用十进制形式显示出来。

(一)、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

这可以由二进制数各位的权乘以各位的数(0或1)再加起来就得到十进制数.

[例] 把二进制数1011100011B转换成十进制数为

110111011B=1x28+1x27+0x26+1x25+1x24+1x23+0x22+1x21+1x20=443

此外,还有十进制与十六进制互相转换其方法和上述的差不多,都可以从数制的定义中找到转换的方法。

(二)、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

一般可用下列方法来求一个十进制数的二进制代码:

用2除该十进制数可得商数及余数,则此余数为二进制代码的最小有效位(LSB)之值。再用2除该商数,又可得商数和余数,则此余数为LSB左邻的二进制数代码。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用2除下去,就可得到该十进制数的二进制代码。

[例] 求26的二进制代码。其过程如下:

这样把十进制数26转换成的二进制数为11010B

(三)、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把一个十六进制数按权数(16i)展开,然后求和,即为十进制数;

[例] 把十六进制数EA71H转换成十进制数的计算如下:

EA71H=14×163+10×162+7×161+1×160=3840+48+13=60017D

(四)、十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与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类似,只是对要转换的十进制数,用十六进制的基数16连除取余数,最先得到的余数是十六进制数的最低位,最后得到的余数是最高位。 [例] 把十进制数7382D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其计算方法为:

这样,把十进制数7382D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为1CD6H。

(五)、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这种转换是很简单的,只要把每一位十六进制数用相应的4位二进制数表示即可。[例] 把十六进制数1CD6H可转换成二进制数为:

转换结果: 1CD6H=1 1100 1101 0110B

(六)、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若把一个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可把要转换的二进制数从右向左(从低位到高位) 每4位分一组,每组用相应的十六进制数表示即可。最后一组如果不够4位二进制数,其高位用零补足。

[例] 把10101101011B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结果:10101101011B=56BH

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是很普遍的。计算机存贮、运算和处理的数都是二进制数。如果在编程时,每条指令都用冗长的二进制来表示,不仅很不方便,而且容易出错。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就简单多了。在计算机中,把一个8位二进制数叫一个字节,一个字节正好可用2位十六进制数来表示,2个字节可用4位十六进制数来表示,这既方便又不会出错。另外,把一个较大的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用连除取余的办法是很麻烦的。如果先把十进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在把十六进制数转换成而今指数,其计算过程就会简单一些。

(七)、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也是很方便的。因为八进制数的基数是8,与二进制基数2之间存在8=23的关系。因此一位八进制数相当于3位二进制数。

要把一个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只要把八进制数中的每一位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即可。

[例] 有一八进制数5726Q,可转换为:

转换结果:5726Q=101111010110B。

(八)、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

把二进制数从右向左(从低位到高位),每3位分一组,每组用相应的八进制数来表示即可。如果高位的一组不够3位二进制数,则用零在高位上补足。

[例] 有一二进制数10111110B,要转换成八进制数为:

转换结果:10111110B=476Q。

五、数字电子计算机中常用编码

计算机中要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各种字符和符号。另外,有时也希望计算机能用二进制的方式直接进行十进制的运算,这时就要用BCD码来表示十进制数。这一节介绍有关这些编码的基本知识。

(一)、BCD码及十进制调整

BCD码就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十进制数,有时也称为BCD数。它是采用二进制代码0000—1001来代表10个十进制数0—9,而1010—1111不用,在BCD码中,该数字范围作为非法码来处理。准确地说,这种代码应该称为8421BCD码。但一般也就直接称为BCD码了。

若是两位十进制数则要用两个相应的BCD码的组合来表示。如十进制数39写成BCD数

为0011 1001。十进制数的位数越多,所用的BCD码也越多。已知一个BCD码,也会很容易写出所对应的十进制的数值。例如0111 0100 0010其对应十进制数字为742。但BCD码与二进制之间是不能直接转换,因此,对任何进制的数字,都必须先转换成十进制数字,然后才能写出BCD码。例如,有一二进制数字为1010 0110B,要把它写成BCD码,先要把这个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数,即1010 0110B=166D,其BCD码为0001 0110 0110。把十六进制数字C5H写成BCD码,先要把C5H转换成十进制数,即C5H=197D,在转化成BCD码为0001 1001 0111。把八进制数字672Q写成BCD码,先把736Q转换成十进制数为442,故BCD码为0100 0100 0010。

前面介绍了各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及十进制数字的BCD码。现以4位二进制数为例,把它所对应的十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及其BCD码均列人表1.1中,以便能熟记这些常用的转换。

表1.1

(二)、 ASCII码及国内通用字符编码

计算机系统中除了数字0—9之外,还经常用到其他字符,如字母a—z,各种标点符号,及其他的控制符号,如空格、换行等等。ASCII码本是美国的一种标准,全称为“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即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简称为ASCII 码。这个标准制订于1963年。后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以它为基础制订了相应的国际标准。现在微型计算机的字符编码都采用ASCII码。这种编码在数据传输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ASCII码是一种7位代码,共有128个字符和控制符。一般使用时仍然用一个字节表式,最高位用0,或者最高位可用于奇偶校验。也可以将最高位固定为1,构成扩展的ASCII码,来表示一些图形符号。但扩展的ASCII码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的标准。

128个ASCII代码中,前33个和最后一个代码都是控制字符,共34个。其余94个是各种字符和符号。ASCII码表见表1.2。在表中最高一位未列出,一般表示时都以0来代替而不考虑其奇偶校验位的功能。

表1.2ASCII码字符表

如数字0—9的ASCII码为00110000—00111001,可表示为十六进制数30H—39H。字母A—Z的ASCII码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为41H—5AH。字母a—z的ASCII码用十六进制数表示61H—7AH等等。常用的控制符如回车键的ASCII码是0DH(表中用CR表示),换行键的ASCII 码是0AH(表中用LF表示)。

第二节 Intel 8085A微处理器

Intel 8085A微处理器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8位微处理机。它是在8080微处理机的基础上开发的,并大大提高了它的集成度和性能,它共有40线双列直插式片脚,74条指令。

一、Intel 8085A 微处理器内部结构

图2.1给出了Intel 8085A的内部结构图。

INTA RST6.5 TRAP 图2.1

8085A 包含有专用和通用两种寄存器的寄存器阵列。 (一) 一个16位程序计数器(PC)

16位程序计数器从65536个可能的存贮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取指令。当8085A 的RESET IN 引线为逻辑0时,程序计数器复位到0;当RESET IN 引线返回到逻辑1时,控制单元把PC 的内容传送到地址锁存器,提供被执行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因此,8085A 中的程序是从存贮单元0中的指令开始执行的。

8085A 指令的长度是1到3个字节。第一字节总是装有操作码的,在取指令期间,第一个字节用外部数据总线经由数据总线缓冲器锁存的方法从存贮器传送到指令寄存器。PC 是自动加l 的,因此,若指令只含有1个字节,PC 就装有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若指令由2个或3个字节组成,则PC 装的是现行指令的下一个字节的地址。

在多字节指令的情况下,定时和控制部分提供读取附加字节的附加操作,它使用指令译码器的输出和外部控制信号来产生状态和循环定时信号以及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在指令的所有字节均被取到微处理机之后,就执行指令。执行时可能需要在微处理机与存贮器或I /O 设备之间传送数据。对于这些传送,来自被取出指令的或来自作为数据指示器的寄存器对HL 、BC 或DE 的存贮器或I /O 设备的地址被放置到地址锁存器中。 (二) 一个16位堆栈指示器(SP)

它是16位的能自动加l 、减1的计数器。在微型计

算机中,总要在存贮器的读写存贮器(RAM)中开辟一个区域叫堆栈。在堆栈中的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其固定的地址,该地址由堆栈指针SP 给出,并SP 始终指向栈顶,如图2.2所示,比如堆栈各存贮单元的地址是从3000H ~3FFFH 。向堆栈中送数据,我们叫做把数据推入堆栈,要想把一个数据推入堆栈,堆栈指针SP 所给的地址必须自

动减1;然后再推入数据。如该堆栈只存一个数00110111,

3000H

3001H

3FFDH 3FEHH

3FFFH

SP

图2.2

堆栈指针所给地址为3FFFH就是栈顶,只有堆栈指针SP自动减1其地址为3FFEH时,才能推入一个新的数据。一个新数据推入后,地址为3FFEH的存贮单元(SP所指单元)就成为栈顶。从堆栈中取数,我们叫弹出堆栈,由于SP始终指向栈顶,故每弹出一个数据后,堆栈指针SP要自动加l可见,堆栈的工作过程是,先推入的后出,SP自动减1推入,弹出后SP 自动加l。

(三)六个排列成对的8位通用寄存器BC、DE、HL

内部通用寄存器有六个B、C、D、E、H、L每个寄存器都是8位的,它们都可分别寄存一个字节,即一个8位二进制数。它们也可以成对使用,称为寄存器对,寄存器对不是随便两个寄存器就能组成一个寄存器对;而是已规定好只能由BC、DE、HL分别组成三个寄存器对,每个寄存器对可寄存16位二进制数,也可寄存16位地址码。因此,一个寄存器对可寄存两个字节。

(四)算术逻辑单元ALU

8085A的算术逻辑单元ALU是用来完成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的。这些操作的操作数被存放在与ALU相联系的两个寄存器中,即8位累加器A和8位暂时寄存器。累加器可从内部总线取数并且也能将数据传送到内部总线。因此,对于数据来说,累加器就起到目的寄存器和源寄存器两者的作用。在二进制运算中,暂时寄存器暂时存放操作数中的一个操作数。例如,若将寄存器B的内容加上累加器A的内容,并将结果保留在累加器A中,则当进行算术运算时,暂时寄存器中就保存着寄存器B的内容的复制品。与ALU相联系的是5个位标志寄存器,它指明与算术或逻辑运算有关的状态。各个标志分别表示零、高位的进位、符号、奇偶性和辅助进位。

8085A内部数据总线是8位的,且在各个内部寄存器之间或多路地址/数据总线缓冲器到外部设备之间传送指令和数据。双向三态地址/数据总线缓冲器把微处理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与外部系统地址/数据总线隔离开来。在输出方式上,内部总线上的信息装入驱动地址/数据总线输出缓冲器的8位数据锁存器内。在输入或者非传输操作期间,输出缓冲器是浮动的。在输入状态期间,来自外部数据总线的数据被其传送到内部数据总线。

二、Intel 8085A微处理器片脚及功能

8085A CPU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共有40个片脚。图2.3给出了8085A CPU引线片脚图,现说明各片脚的功能。

AD0~AD7(地址/数据总线)。三态输入输出,用来分时传送低8位地址和数据信息。

A8~A15(地址总线)。三态输出,提供高8位地址。

CPU与存贮器及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设备,或I/O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是用三组总线把它们联接在一起的,其中地址总线是16根,应占CPU 芯片16个片脚,数据总线是8根,要占CPU 芯片8个片脚,一次传输8位二进制数。除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所占的片脚外,剩下的片脚用于接控制总线,这样安排,控制总线的数量比较少。为了增加CPU的控制功能, X1

X2

RESETOUT

SOD

SID

TRAP

RST7.5

RST6.5

RST5.5

INTR

INTA

AD0

AD1

AD2

AD3

AD4

AD5

AD6

AD7

V S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Vcc

HOLD

HLDA

CLK(OUT)

RESET IN

REDAY

IO/M

S1

RD

WR

ALE

S0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8085A

图2.3

8085A CPU 把低8位地址A 0~A 7总线和数据总线D 0~D 7合用8根总线AD 0~AD 7。分时传送地址和数据。在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中的每个机器周期的第一个时钟周期内,AD 0~AD 7作为8位地址总线用,载有存贮器的低8位地址或I /O 接口的地址,并送入锁存器。而在以后的时钟周期内,把该8位线腾出来,作为数据总线用。

ALE(地址锁存允许线)。输出,在机器周期第一个时

钟周期内,ALE 为1,打开地址锁存器的三态门,允许由AD 0~AD 7总线传送的地址信息A 0~A 7送入锁存器并输出,与A 8~A 15合在一起,构成16位地址。在其它时钟周期内,

ALE 为0,使三态门处于高阻抗状态,AD 0~AD 7不能送入锁存器而是用于数据总线。AD 0~AD 7信号传送示意图如图

2.4

IO /M(存贮器与外部设备选择线)。三态输出,此信号

规定CPU 是访问存贮器还是访问I /O 接口。其中IO /

M=0,CPU 是访问存贮器;IO /M =1,CPU 是访问I /O 接口。

S 0和S 1(总线状态指示线)。输出,S 0和S 1这两个信号进一步规定了系统总线的状态。其具体规定见表2.1。

RD(读信号线)。三态输出,低电平有效。当RD =0 时,把选中的存贮器或I /O 接口的数据放在数据总线AD 0~AD 7,由CPU 读入。

WR(写信号线)。三态输出,低电平有效,当WR=0时,CPU 把输出的数据放到数据总线AD 0~AD 7,写入选中的存贮器或I /O 接口。

SID(串行输入数据线)。输入,CPU 通过这个片脚能以串行方式输入数据,每当8085A CPU 执行RIM 指令时,SID 上的数据就送入累加器A 的D 7位,每执行一次RIM 指令就输入一位信息。

SOD(串行输出数据线)。输出,通过这个片脚,CPU 能以串行方式输出数据,当执行SIM 指令时,就把累加器A 的D 7位的信息通过SOD 这个片脚送到I /O 接口。每执行一次指令,就输出一位信息。

CPU 输入输出数据有两种方式:一是并行数据传输,CPU 与存贮器和I /O 接口通过数据总线一次传输8位二进制数;二是CPU 与I /O 接口之间可并行传输数据,也可以串行传输数据,也就是CPU 可把一组数据一位一位的送至I /O 接口,或从I /O 接口一位一位的接收数据,这种数据传送方式,对于多台微型计算机之间的通讯是方便的,特别是当微型计算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其数据总线不用8根,只用一根就够了。同时,这种数据传输方式也便于快速的CPU 与慢速的I /O 接口之间的通讯。

READY(准备就绪)。输入,高电平有效,当READY =0时表明CPU 所要访问的存贮器或I/O 接口读出或写入数据操作还没有准备好。CPU 要继续等待。直到READY=1。说明存贮器或I /O 接口已准备好接收或发送的数据,CPU 方可进行读、写操作。

锁存器A 8--A 15

AD 0---AD 7

A 0--A 158085A

CPU

ALE 图2.4

RESET IN(复位输入)。输入,低电平有效。CPU在接收到RESET IN=0的复位信号

时,使程序计数器PC清零,中断触发器和HLDA触发器复位,指令寄存器置空操作代码。

同时,地址、数据和控制总线均处于高阻抗状态。但不影响CPU内部其它寄存器的状态。

RESET OUT(复位输出)。输出,低电平有效,该信号表示CPU已经复位,它也可用

作系统总复位信号。

8085A CPU的中断功能是比较强的,它可接收五种中断请求:TRAP、RST5.5、RST6.5、

RST7.5和INTR。CPU接收到某种中断请求信号后,要判断一下当前所运行程序的重要

程度,若当前运行的程序可以暂停,则CPU将立即响应中断,转而去执行中断服务子程

序。如果当前运行的程序非常重要,如在执行对主机停油的程序,CPU将把这段程序运

行告一段落去响应中断请求。这五种中断的优先级是不同的,也就是CPU同时接收到五

种中断请求时,它是由优先权最高到优先权最低的中断请求依次响应。

TRAP(不可屏蔽中断请求)。这是一个不可屏蔽的中断,它不受关中断指令DI的限

制,即使有禁止中断指令DI,当CPU接收到TRAP这个中断请求时也要响应,并自动转

至入口为0024H的子程序去运行。

RST5.5、RST6.5和RST7.5是三个可屏蔽中断,它们不仅受允许中断指令EI和禁

止指令DI的影响(有DI指令时,CPU对这三个中断请求是不予理采的),而且通过设置

中断屏蔽寄存器的D0、D1和D2位来分别屏蔽RST5.5、RST6.5和RST7.5的中断请求,

置1允许中断,置0禁止中断,比如,CPU可以响应中断,但同时来RST5.5和RST7.5

两个中断请求信号,CPU要执行哪个中断服务子程序呢?根据中断的优先级,RST7.5

高于RST5.5,故CPU先将中断屏蔽寄存器的D0位置0,D2位置1,即先屏蔽RST5.5,

而执行RST7.5的中断请求,当RST7.5中断请求的子程序运行结束,再把D0位置1,D2

位置0,再去执行RST5.5中断请求的中断服务子程序。RST7.5、RST6.5和RST5.5的中

断服务子程序入口地址分别为003CH、0034H和002CH。

INTR(中断请求)输入。当I/O接口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INTR时,若CPU没

有关中断指令DI,且没有其它种类的中断请求,则CPU就会响应这个中断,这时由硬

件电路自动形成一个重新起动指令RST,它的操作码是一个字节,为11NNN111,该操作

码不是存在存贮器中,程序不能对它进行控制,在执行该指令时,将程序计数器PC内

容推入堆栈,并把子程序入口地址0000000000NNN000送入PC。其中,NNN为3位二进

制码,它有8种不同的编码000~111。对于请求中断的I/O接口不同,向CPU提供3

位二进制码的编码也不同,可得到8个不同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入口地址,当NNN=000

时,其入口地址为0000H,NNN=001,入口地址为0008H,依次入口地址为0010H、0018H、

0020H、0028H、0030H和0038H。在五种中断请求中,INTR中断优先权最低。这5种中

断请求的优先级及中断服务子程序入口地址可归纳在表2.2中。

表2.2 8085A中断类型和优先权级别

INTA=0表示CPU已响应中断请求,并读取由

外部硬件电路产生的重新起动指令RST或直

接调用子程序。

HOLD(保持请求)。输入,高电平有效。

它是I/O接口对CPU提出使用地址和数据总

线的请求信号。CPU响应这一请求时,就在

结束当前机器周期后,CPU放弃对地址、数

据总线的控制权处于保持状态,但CPU对不需要总线的操作仍然继续运行。此时,地址

总线、数据总线及RD、WR、IO/M等线均处于高阻抗状态。利用这一保持请求信号,可

实现I/O接口与存贮器直接交换信息而不必经过CPU,实现数据高速传送。

HLDA(保持响应)输出,高电平有效。表示CPU已接收到HOLD保持信号,并在所执行机器周期的最后时钟周期放弃总线使用权,使I/O接口与存贮器之间交换信息。在撤消HOLD信号后,HLDA变为低电平,并经半个时钟周期后CPU重新获得总线使用权。

X1和X2(时钟脉冲)。输入,8085A CPU工作的时钟脉冲频率为3MHz。在CPU内部有一个2分频电路。故由X1和X2端接入的晶振体或RC/LC振荡器电路输出的脉冲频率应为6MHz。另外,也可由X1端单端输入时钟脉冲信号,其频率也应为6MHz。在单端输入时钟脉冲时X2端接地。

CLK(时钟信号)。输出,该信号为CPU内部时钟电路的输出信号3MHz,供微型计算机系统使用:

Vcc:正5V电源。

Vss:基准地线。

三、Intel 8085A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一)8085A的寻址方式.

指令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其操作数部分可直接给出参加操作的数(立即数)或数所在的地址。所谓寻址方式就是如何确定操作数地址的方法。8085A CPU共有四种寻址方式,分述如下。

1.立即寻址

指令的第一字节为操作码,第二字节(8位)或第二和第三字节(16位)直接给

出数据本身。例如,把数24H送到累加器A中。

这一条指令的格式为:

第一字节 00111110 操作码3EH

第二字节 00100100 数据24H

这条指令用助记符表示为:MVI A,24H

2.直接寻址

在指令操作码后面用两个字节直接给出操作数的地址。例如,把存贮器5678H单元的内容80H取到累加器A中的指令,其指令格式为:

第一字节 00111010 操作码3AH

第二字节 01111000 低位地址78H

第三字节 01010110 高位地二56H

这条指令用助记符表示为:LDA 5678H

3.寄存器寻址

这种寻址方式是把操作数事先存放在某个寄存器中,并在指令中给出一个寄存器的地址。例如,寄存器A中原有一个数20H,现在要把数35H和累加器中的20H相加,我们可用两条指令进行上述操作,第一条指令把数35H存入某一寄存器(例如寄存器B),第二条指令使寄存器B中的数和累加器A中的数相加。第二条指令的寻址方式为寄存器寻址,第一条指令寻址方式为立即寻址。进一步说明如下。

把数35H送寄存器B的指令为:

00000110 操作码06H表示把指令第二字节内容送寄存器B

00110101 数据35H

助记符表示为:MVI B,35H

把B中的数35H和A中原有数20H相加,其指令为一个字节:

10000000 80H表示B中内容与A中内容相加后存入A中。

助记符表示为:ADD B

4.间接寻址

指令提供一个寄存器对的地址,这个寄存器对的内容是操作数的16位地址。

例如寄存器B和C组成的16位寄存器对,在B和C中存放了一个存贮单元的地址5678H。在这个地址5678H的存贮单元中存放了数据72H。如果要把这个数送入累加器A,可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这是一条单字节指令 00001010 操作码OAH

执行完这条指令,就可根据寄存器对BC中的地址(5678H),到这一地址存贮单元去取数(72H),把此数送累加器A。

对应的助记符为 LDAX B

(二)8085A的指令系统

8085A是8080的改进型。8080指令系统有基本指令72条,8085A在8080指令系统基础上增加2条,即74条。

下面按类别选一些指令加以说明,然后附上8080/8085A指令系统表及8085A特殊指令(见表2.3、表2.4所示)。

1.数据传送类

使数据从一个寄存器传送到另一个寄存器,或在寄存器和存贮器之间进行传送,或者把一个数据直接传送到寄存器中,这类共有13条指令。

例1 指令 MOV B,M

这条指令表示地址在寄存器对HL中的存贮单元的内容被送到寄存器B。

例2 指令 STA addr

该指令为累加器的内容被送到其地址在指令第2字节和第3字节中规定的存贮单元。 2.算术运算类

这类指令包括累加器中的数和寄存器中的数,或存贮器中的数,或立即数相加或相减。相加时可以不带进位也可带进位,相减时可以带或不带进位减。寄存器或存贮单元中的内容加1或减1以及十进制调整,共20条。

例1 指令 SUB M

这条指令表示累加器A中的内容减去地址在HL寄存器对中的存贮单元的内容,结果放在累加器中。

例2 指令 INR M

该指令表示地址存于HL寄存器对中的存贮单元的内容加1后送回原存贮单元。

3.逻辑运算类

这类指令包括累加器中的数和寄存器或存贮器中的数执行各种逻辑操作,共19条。

例1 指令 ANA B

表示累加器A中的数和寄存器B中的数进行“与”运算,运算结果存于A中。

例2 循环左移指令 RLC

该指令表示累加器A中第7位和第0位首尾相连,数字左移形成循环。第7位的b7,除移到第0位外,同时还送到进位位C y。进位位中原有值C y丢失。

4.转移类

这类指令包括条件和无条件转移、调用、返回和再起动,共8条。

例1 无条件转移指令 JMP addr

该指令表示执行这条指令后,PC不沿原程序顺序执行,而是转至由addr表示的地址开始的程序段去执行。

例2 条件转移指令 JNZ addr

该指令表示执行这条指令时,如果累加器A的内容不是零,则PC转向由addr开始的

程序段去执行。否则按原程序顺序执行。

例3 条件调子指令 CNZ addr

该指令表示执行这条指令时,如果累加器A内容为非零时调用子程序,否则不调用。子程序的入口地址为addr。

5.堆栈、输入/输出及计算机控制类

这类指令包括堆栈的推入或弹出指令、输入/输出指令、允许和不允许中断指令、暂停、空操作指令,以及读中断屏蔽位指令和设置中断屏蔽位指令等。共14条。

例1 指令 IN 05H

这条指令表示设备号为05H的输入设备中的数据读入到累加器A中。

例2 指令 HLT

这是暂停指令,它使CPU停止执行程序。如要恢复工作,需要外加一个中断请求信号。

注:[1]目标地址DDD 和源地址SSS 的意义为:

[2]两种周期时间(如5/11)表示指令的周期取决于条件标志。

8085A 比8080增加两条指令。8085A 除指令表内的与8080相同的指令外,还增加了读中断屏蔽位指令RIM 和设置中断屏蔽位指令SIM 。这是两条对CPU 引脚RST5.5、RST6.5、RST7.5三个中断请求及响应的管理指令。这两条指令还能提供CPU 串行输入线SID 和串行输出线SOD 的数据,以使CPU 与外围设备进行串行数据传送。 表2.4 8085A 的特有指令组

D 7D 6

D 5 D 4 D 3 D 2 D 1 D 0

SID 输入信息RST7.5中断信息RST6.5中断信息RST5.5中断信息

1—有请求

0—无请求0—不屏蔽1—屏蔽

RST7.5中断屏蔽状态RST6.5中断屏蔽状态RST5.5中断屏蔽状态1—允许中断0—禁止中断

RIM 指令读入到累加器中信息的定义

图2.5

D7D6D5 D4 D3 D2 D1 D0当D6=1时,由SOD输出

1—允许SOD输出,0—禁止输出

不用1—使RST7.5锁存器复位

0—不屏蔽

1—屏蔽RST7.5屏蔽

RST6.5屏蔽

RST5.5

屏蔽

1—允许屏蔽,0—禁止屏蔽

执行指令SIM时累加器A中各位的定义

图2.6

第三节单片计算机的原理及应用

一、概述

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就是将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电路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又简称为单片机或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由于单片机具有控制功能强、体积小、成本低、功耗小等一系列特点,使它在工业控制、智能仪器、节能技术改造、通信系统、信号处理及家用电器产品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1975年美国德州仪器(T1)公司推出TMS-1000,Intel公司推出4004 4位单片机。1980年Intel公司在 MCS-48系列的基础上,又推出高性能的MCS-51系列8位单片机。1982年16位单片机问世后。Intel又推出了MCS-96系列16位单片机。而今32位单片机又以其强大的功能提供给应用者。现在生产单片机的厂商已远不止Intel一家。许多厂商的单片机都是以Intel 8051为基础。如Philips公司首先购买了8051内核的使用权,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具有自身特点的I2C总线,生产出一系列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Atmel公司通过技术交换取得了80C31内核的使用权,生产出AT89C系列单片机。Siemens公司SAB-C5系列8位单片机C500CPU与80C51完全兼容。台湾华邦公司生产的W78系列8位单片机,也与标准的8051兼容。

由我国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设计、美国生产的至今世界上最新型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BT/ATP89C51,也与MCS-51系列8位单片机在指令系统和引脚上完全兼容,不仅可以完全代替MCS-51系列8位单片机,而且能使系统具有许多MCS-51系列产品所没有的功能,也可取代8751,87C51等单片机。

二、MCS-51系列单片机结构

MCS-51是一种单片机系列的名称,属于这一系列的单片机芯片有许多种,但它基本组成和基本性能都是相同的。

(一)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图3.1所示为MC5-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每一片单片机包括:

·中央处理器CPU;

·内部数据存贮器RAM,用以存放可以读写的数据,如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

果等;

·内部指令存贮器ROM ,用以存放程序,也可存放一些原始数据和表格,但也有一些单片机内部不带ROM ;

·四个8位的并行输入/输出端口,每个端口可以用作输入,也可以用作输出; ·二个或者三个定时/计数器,可以用来对外部事物进行计数,也可以设置成定时器,并可以根据计数或定时的结果对计算机进行控制; ·内部中断控制系统;

·一个串行接口电路,使得数据可以一位一位串行地在计算机和外设之间传送,内部时钟产生电路,但晶体和微调电容需要外接,最高允许的振荡频率为12MH 。 上各个部分通过内部数据总线相连接。在许多情况下,单片机还要和外部设备或者外部存贮器相连接,这时的连接仍然是三总线方式: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但在MCS-51单片机中,没有单独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而是和P0口和P2口公用的:P0口分时地作为低8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用,P2口则作为高8位地址线用。所以也是16条地址线和8条数据线,但要注意,它们不是独立的总线,而是和I /O 端口合用的。这是MCS-51单片机结构上的一个特点。

另外一个特点则是程序存贮器和数据存贮器是分开的。用同样的16条地址线,加上不同的控制信号,可以分别寻址64kRAM 和64kROM ,这样,实际上扩大了单片机可以寻址的存贮器容量:使用16条地址线,可以寻址两个64k 存贮器地址,使实际的存贮空间扩大了一倍。

图3.1

振荡器及定时电路

4KB 程序存储器128B 数据存储器

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CPU

可编程并行接口

可编程串行口

中断系统

P0P2P1P3TXD RXD INT0INT1

T0T1

频率基准源

(二) 8051单片机芯片内部逻辑结构

8051单片机内部结构框图如图3.1所示。和一般微处理机相比,除了增加了接口部分

外,基本结构是相似的,有的只是部件名称不同,如图中的PSW(程序状态字)就相当于一般微处理器中的FR(标志寄存器)。但也有明显不同的地方,如图中的DPTR(数据指针)是专门为指示RAM 地址而设置的寄存器。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图中各寄存器(除了暂存器TMP)实际上都不是独立的寄存器,而是内部数据RAM 的一部分。因此,要了解8051的内部结构,首先应了解其中的存贮器结构,然后才能进一步了解

CPU 和其他接口部。 (三)8051单片机的信号引脚及其功能 MCS-51系列中各种芯片的引脚是互相兼容的,因此,只需介绍一种芯片的引脚分配即可。

当然,不同芯片之间引脚功能也略有差异。MCS-51单片机是标准的40线双列直插式封装的集成电路芯片。图3.3是8051系列芯片的引脚

分配图。 端口0驱动器

端口2驱动器

端口0锁存器

端口2锁存器

RAM

(128x8) ROM (4Kx8)

程序地址寄存器

缓冲器

堆栈指示器SP

暂存寄存器1暂存寄存器2

B 寄存器P

C 加1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端口1锁存器端口1驱动器

端口3锁存器端口3驱动器

数据指针DPTR

PCON SCON TMOD TCON

TH0 TL0 TH1 TL1SBUF(TX) SBUF(RX) IE

中断、串行口和定时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ACC

PC

定时与控制指令译码器 A L U P0.0-P0.7

P2.0-P2.7

P1.0-P1.7

P3.0-P3.7

指令寄存器

RAM 地址寄存器

图3.2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P1.7 RST/VPD

RXD/P3.0

TXD/P3.1

INT1/P3.3 T0/P3.4

T1/P3.5 RD/P3.7

XTAL2 XTAL1 V ss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

Vcc P0.0P0.1P0.2P0.3P0.4P0.5P0.6P0.7EA/Vpp ALE/PROG PSEN P2.7P2.6P2.5P2.4P2.3P2.2P2.1P2.0

8751

8051

8031

图3.3

1.信号引脚介绍:

P0.0~P0.7:P0口8位双向I/O口。第二功能是在访问外部存贮器时可分时用作低8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

P1.0~P1.7:P1口8位双向I/O口。

P2.0~P2.7:P2口8位双向I/O口。第二功能是在访问外部存贮器时,输出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双向I/O口。每条线都有各自的第二功能,详见的表3.1 表3.1 P3口线的第二功能

ALE/PROG:ALE是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在访问外部存贮器时,用来锁存P0口送出低8位地址信号,以实现低位地址和数据的分时传送。

PSEN:外部程序存贮器ROM的读选通信号。在读外部ROM的时PSEN信号有效(低电平),而在访问外部数据RAM或内部程序ROM时,PSEN信号无效(高电平)。

EA:访问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EA无效(高电平),访问内部ROM,EA有效(高电平),访问外部ROM。

RST:复位信号输入端。当此输入端保持两个机器周期(4个振荡周期)的高电平时,就可以完成8051复位操作。

XTALl和XTAL2 :外接晶体引线端。当使用芯片内部时钟时,由此二引线端用于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当使用外部时钟时,用于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

Vcc:电源端。

Vss:接地端。

三、MCS-51系列单片机存贮器的结构

MCS-51系列单片机是采用Harvard 结构即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相互分离,采用不

【OA自动化】PCS系列微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说明书

【OA自动化】PCS 系列微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 说明书

第一章.系统概述 PCS-2000型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在总结以往成功投运200多个变电站的5000多个单元设备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技术之长,开发的新一代高性价比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安照分层、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57电力系统控制与通信技术委员会对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分层建议,符合我国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103-1999)和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要求。 PCS-2000型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广泛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新建及改造工程。 1.1 PCS-2000系统的分层、分布、分散式结构如下:分层:该系统分成两层:间隔层和站控层。层与层之间相对独立,通过具有冗余结构的前置层设备连接通信。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设备、数据采集、控制设备及指示/显示部分等。PCS-2000系统的间隔层由独立的保护测控单元装置组成,通过CAN网络互联,并与站控层通信。PCS-2000系统的站控层由站级计算机构成,也可由多机组成网络,站控层通过通信管理机与间隔层通信,实现站级协调、优化控制和当地监控功能;同时实现与远方调度中心的通信。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当地监控系统,取代了模拟控制屏,使所有操作更安全、可靠。同时也取消了中央信号控制屏,在相应单元装置上加上相应开关的就地

操作和位置指示信号,作为开关后备操作与监视。 分布:PCS-2000的间隔层以站内一次设备(如一台主变或一条线路)间隔为对象,面向对象,综合分析变电站对信息的采集控制要求,分布式配置小型化、高可靠性的微机保护测控单元装置。各间隔单元完全独立,通过先进的CAN网络互联。在功能分配上,凡可以在本间隔单元就地完成的功能,不依赖通信网。由于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小型化设计,屏柜的数量较传统设计大为减少。 分散:PCS-2000系统对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二次保护和监控单元设备,可选择就地分散安装在开关柜上,做到地理位置上的分散。对于无人值班的35KV及以下变电站,根据用户的需要,站控层的设备也可移到调度中心或集控站,变电站内不设当地监控而只留接口,当维护人员进入变电站时,使用便携机即可代替后台机。这样的分层、分布和分散式系统与集中式系统相此,具有明显优点: ●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任一部分设备有故障时,只影响局部; ●站内减少了大量二次电缆和屏柜,节省了投资,也简化了施工与维 护; ●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既适用于新建变电站,也适用于老 站改造; ●运行维护方便,为变电站的现代化、无人值班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

微机原理学习心得

微机原理学习心得 本学期的微机原理课程即将要结束,以下是关于微机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初学《微机原理》时,感觉摸不着头绪。面对着众多的术语、概念及原理性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在了解课程的特点后,我发现,应该以微机的整机概念为突破口,在如何建立整体概念上下功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通过学习一个模型机的组成和指令执行的过程,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 《微机原理》课程有许多的新名词、新专业术语。透彻理解这些名词、术语的意思,为今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一个新的名词从首次接触到理解和应用,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而在众多概念中,真正关键的有很多。比如“中断”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不懂中断技术,就不能算是搞懂了微机原理。在学习中凡是遇到这种情况,绝对不轻易放过,要力求真正弄懂,搞懂一个重点,将使一大串概念迎刃而解。 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概念很接近,为了更好的掌握,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比如:微机原理中,引入了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这一概念;从中央处理器引出微处理器的定义;在引出微型计算机定义时,强调输入/输出接口的重要性;在引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定义时,强调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与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微机中,最基础的语言是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一个最基础最古老的计算机语言。语言总是越基础越重要。在重大的编程项目中应用最广泛。就我的个人理解,汇编是对寄存的地址以及数据单元进行最直接的修改。而在某些时候,这种方法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珊瑚虫一案,其软件制作的核心人物就是使用汇编语言来创造闻名遐迩的QQ查IP软件-----珊瑚虫,并成立了有名的珊瑚虫工作室,其威力可见一斑。 然而,事物就是有两面性,有优点自然缺点也不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汇编语言很复杂,对某个数据进行修改时,本来很简单的一个操作会用比较复杂的语言来解决,而这些语言本身在执行和操作的过程中,占有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在一些讲求效率的场合,并不可取。 汇编语言对学习其他计算机起到一个比较、对照、参考的促进作用。学习事物总是从最简单的基础开始的。那么学习高级语言也当然应当从汇编开始。学习汇编语言实际上是培养了学习计算机语言的能力和素养。个人认为,学习汇编语言对学习其他语言很有促进作用。 汇编语言在本学期微机学习中有核心地位。本学期微机原理课程内容繁多,我认为在学习中要考虑到“学以致用”,不能过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和基本理论的完整性,而应该侧重于基本方法和应用实例。从微机应用系统的应用环境和特点来看,微机系统如何与千变万化的外部设备、外部世界相连,如何与它们交换信息,是微机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所在,培养一定的微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设计能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产品说明: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1000Mbps冗余工业以太网井上、下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是以工业以太环网为核心,整合矿井的各项自动控制系统,通过防火墙与矿级管理系统组成高速统一的整体网络结构,实现了全矿井的管控一体化。 整个系统分为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层体系结构。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实现了井上、下皮带运输、通风、排水、井下供电等井下主要安全生产环节和装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集中、远程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矿井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全矿井的统一管理与数据共享。 1、系统组成: 煤矿工业以太环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地面部分、井下部分及传输信道部分。地面部分由:地面环网接口、监控主机、监控备机、监控服务器、地面数据服务器

(可扩展)、防火墙(可扩展)、地面交换机(可扩展)及客户端(可扩展)等组成。井下部分由:防爆交换机(环网接口)、各种监控分站或装置(可扩展)等组成。传输信道由:环网主传输干道(阻燃光缆)、地面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网线)、井下防爆交换机连接各和种监控分站或装置及传感器的阻燃电缆。 2、系统特点: 1.产品全部采用工业级产品,确保系统24小时连续可靠的运行。 2.工作时整个网络成链状结构,环网冗余,快速建立网络工作拓扑结构以及连接恢复,恢复时间<300 ms。 3.系统提供了多种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接口方式(OPC、DDE、ODBC、FTP),便于各种子系统的接入。 4.采用B/S结构,基于IE浏览,客户端零配置。 5.采用硬件、软件等多种安全措施,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合理实用的分级控制模式,在充分保留各子系统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有效的整合各子系统,通过严格的认证后,可在任一台工作站上实现对井上、井下所有设备的控制。 7.具有各种数据查询、曲线显示、报表输出、逐级报警、数据分级管理、报警记录、故障记录及完整的事件记录等功能。 8.强大的数据整合及处理功能,为整个矿的现代化综合管理提供数据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全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管控一体化。 9.系统数据与井下视频数据可实现全面关联:在图形动画(动态图)中可点击浏览当前区域内视频信号,当一区域内瓦斯出现报警或其它参数出现故障,系统会自动弹出当前区域内视频信号窗口。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培训课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即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代替常规控制屏、中央信号系统和远动屏,用微机保护代替常规的继电保护屏,改变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陷。 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 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量仪表、操作控制屏和中央信号屏以及远动装置(较多变电站没有远动装置)。 在微机化以前,这几大部分不仅功能不同,实现的原理和技术也各不相同,因而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和管理部门。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内容应包括电气量的采集和电气设备(如断路器等)的状态监视、控制和调节。 实现变电站正常运行的监视和操作,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发生事故时,由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等完成瞬态电气量的采集、

监视和控制,并迅速切除故障和完成事故后的恢复正常操作。 从长远的观点看,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内容还应包括高压电器设备本身的监视信息(如断路器、变压器和避雷器等的绝缘和状态监视等)。 除了需要将变电站所采集的信息传送给调度中心外,还要送给运行方式科和检修中心,以便为电气设备的监视和制定检修计划提供原始数据。 变电站自动化需完成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功能组: 1、控制、监视功能。 2、自动控制功能。 3、测量表计功能。 4、继电保护功能。 5、与继电保护有关功能。 6、接口功能。 7、系统功能。 变电站的数据包括:模拟量、开关量和电能量。 变电站需采集的模拟量有:各段母线电压、线路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主变压器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电容器的电流、无功功率;馈出线的电流、电压、功率以及频率、相位、功率因数等。还有主变压器油温、直流电源电压、站用变压器电压等。

微机实验心得体会

微机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qtspim的调试技术 2.了解mips汇编语言与机器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 3.掌握mips汇编程序设计 4.了解c语言语句与汇编指令之间的关系 5.熟悉常见的mips汇编指令 6.掌握程序的内存映像 二、实验任务 用汇编程序实现以下伪代码:要求采用移位指令实现乘除法运算。 int main() { int k, y ; int z[50] ; y = 56; for(k=0;k50;k++) z[k] = y - 16 * ( k / 4 + 210) ; } 三、实验要求 1.完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调试、测试全过程 2.指出用户程序的内存映像,包括代码段和数据段 3.完成软件实验报告 四、实验过程 程序源代码: .data #定义用户数据段 z:.space 200 .text main: la $s0,z #$s0=addrz li $t0,0 #$s1=k=0 li $t1,56 #$s2=y=56 loop: slti $t2,$t0,50 #判断k是否小于50 beq $t2,$0,done #当k大于等于50时跳转 srl $t3,$t0,2 #k/4 addi $t3,$t3,210 #k/4+210

sll $t3,$t3,4 #16*(k/4+210) sub $t3,$t1,$t3 #y-16*(k/4+210) sw $t3,0($s0) #写进z[k] addi $s0,$s0,4 #地址移一位 addi $t0,$t0,1 #k加1 j loop #循环 done: li $v0 10 syscall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加深了我对理论学习的代码书写规范的理解,练习 了qtspim软件的使用,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次实验的内 容相对比较简单,原理容易理解,编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点困难, 不过在同学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 【篇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总结 11107108徐寒黎 一、实验内容以及设计思路 1、①试编写一程序,比较两个字符串string1、 string2 所含字符 是否相同,若相同输出“match”,若不相同输出“no match”。 设计思路:定义一个数据段,在数据段中定义两个字符串作为 string1、 string2以及几个用于输入提示的和输出所需内容的字符串,定义一个堆栈段用于存放,定义代码段。关键步骤以及少量语句:第一步将string1和string2都实现用键盘输入,方法是 mov dx,offset string2 mov ah,0ah 并且显示在显示器上,显示方法将0ah改成09h,语句与上面类似。然后进行比较第一个单元, mov al,[string1+1] cmp al,[string2+1] jnz nomatch 若字符串长度不等,则直接跳转,输出输出“no match”; 若长度相等再逐个比较 lea si,[string1+2] lea di,[string2+2] mov cl,[string1+1]

微机原理综合实验-交通灯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实验学期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在系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09级专业班级自动化B091班学生姓名戴子昱学号15 任课教师王德志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实验报告须知 1、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时,必须为打印稿(A4纸)。页面空间不够,可以顺延。 2、学生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实验地点、时间、目的、设备环境、 内容、结果及分析等。 3、教师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成绩、教师评价等。 4、教师根据本课程的《综合性实验指导单》中实验内容的要求,评定学生的综合 性实验成绩;要求在该课程期末考试前将实验报告交给任课教师。综合性实验中,所涉及的程序,文档等在交实验报告前,拷贝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统一刻录成光盘,与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一同上交到系里存档。 5、未尽事宜,请参考该课程的实验大纲和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接口实验室2012年06月12日 实验题目 交通信号灯的控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8255并行接口来控制LED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并精确延时。 (2)实现黄灯闪烁。 (3)通过8255并口控制,人工进行交通灯的转换。 二、设备与环境 PC机(windows XP) 实验箱(TPC-386EM) 8255A、8253 三、实验内容 1需要完成的基本控制要求概览: (1)南北路口的绿灯、东西路口的红灯同时亮5秒。 (2)南北路口的黄灯闪烁若干次,维持3秒,同时东西路口的红灯。 (3)南北路口的红灯、东西路口的绿灯同时亮5秒。 (4)南北路口的红灯、同时东西路口的黄灯亮烁若干次,维持3秒。 (5)转(1)重复。 (6)紧急情况可以手动控制红绿灯的变换。一个开关控制南北绿,东西红,另一个按钮南北红,东西绿。 (7)黄灯闪烁时扬声器发声,提醒。 2交通红绿的设计基本端口规划 8255A口作为灯控制输出,PA0-PA5分别对应东西红黄绿,南北红黄绿,P6与P7口不用;8253B口作为输入,PB0-PB3分别对应启动,停止,东西方向交通管制,南北方向交通管制(高电平有效)。 8253C口最低位作为输入,接入8253通道1的产生的。1s方波上下降沿来定时;8253通道0输入时钟为1Mhz,通道0用来分频,通道1用来产生1s方波,通道2不用。接线图1所示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运行规定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运行规定 由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与传统变电所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充分体现了高科技在变电所领域的综合利用,因此为了确保变电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运行值班人员必须做好系统的运行、使用和维护工作。 一、运行巡视制度 ⑴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巡视检查周期与一次设备检查的周期一致; ⑵巡视运行中的设备和各种信号灯的工况; ⑶检查运行中的设备自检信息和报告信息; ⑷检查通信系统是否正常通信,如微机保护与管理单元通信是否正常,前置机与后台机通信是否正常; ⑸检查各设备电源指示灯及工作电源是否正常; ⑹检查设备的连接片是否在正确位置; ⑺对不间断电源进行自动切换检查; ⑻定时调看信号光字牌,以判断是否有光字牌动作。 二、运行规定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易因装置使用不当等人为因素造成系统的不安全。因此要认真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做好各种记录。 ⑴定时将光字牌界面切换监视一次,对高负荷、有缺陷的设备应增加监视次数。正常的监控界面应停留在高负荷主变压器设备上。 ⑵对设备的潮流进行监控,在主变压器负荷达90%,其他设备负荷达95%时汇报值班调度员。

⑶对系统电压进行监控,在系统电压超出允许值时应及时汇报调度员。 ⑷运行人员应定期对自动化装置进行采样检查和时钟校对,检查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 ⑸自动化装置动作后,运行人员应按要求做好记录和复归信号,并按动作情况立即向调度汇报,并打印出故障报告。 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操作注意事项 ⑴变电所整个接地系统应遵循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可靠接地。 ⑵在温差较大及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应做好温度及湿度的控制,以适应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对后台机的操作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严禁直接断电 ②严禁乱删除或移动文件 ③严禁使用盗版光盘或来历不明的软件 ④严禁带电插拔计算机所有外围设备插头 ⑤计算机主机外壳,显示器外壳,打印机外壳一定要可靠接地 ⑥严禁在后台机上玩游戏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①铁生沟35KV变电站②观音堂副四号变电所(6KV) 一、总体说明: 1、变电站综合保护装置选用许继、南自、南瑞等国内知名品牌。该保护具备煤矿安全规程及电力运行规程要求的所有保护功能,能够实时采集三相电参数,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四遥”功能及有足够的冗余,满足微机联网及检测数据传输调用。主机两台,主备运行方式,必须能够实现双机热备并自动切换。 2、本标段所采购范围开关柜综合保护装置、后台系统、变压器保护屏、线路保护屏等。 3、铁生沟35KV变电站35KV部分集中组屏,6KV部分分散安装,观音堂副四号变电所分散安装。 二、技术要求 系统应采用成熟先进的全分布、开放式结构设计,按间隔划分、单元化设计、分布式处理。 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充性,综合自动化系统从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主控层、通讯层和间隔层。 ㈠主控层功能要求: 主控层主要完成各间隔单元的信号采集、处理、控制、显示及打印,实现参数的鉴定修改、防误操作系统等。经CAN或以太网总线通讯联接各间隔单元的监控保护设备、多功能智能表、交流电源屏、直流电源及其它智能设备,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完成各类适时性数据的处理及操作。操作员工作站完成主站的监视、控制等。要求采用双网络结构。综合自动化系统要求具有性能安全可靠、运行稳定、功能完备、报表组态、曲线查询方便、SOE查询全面且分类、便于扩建、界面友好、使用与维护简单方便的特点。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2、控制操作、对断路器实现分闸/合闸控制,并具有检同期防误操作的闭锁功能 3、与微机保护的通讯接口 4、与微机“五防”的通讯接口 5、与微机直流电源的通讯接口 6、与卫星时钟同步 7、事件顺序处理: 8、报警处理 9、故障录波功能 10、变电站操作系统 11、实时画面显示 12、制表打印 13、维护功能 14、变电所专家系统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总复习试题与答案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总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常规变电所的二次系统主要由继电保护、当地监控、远动装置、滤波装置所组成。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应能全面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 3、变电所微机保护的软、硬件装置既要与监控系统相互对立,又有相互协调。 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所领域的综合应用。 5、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小电流接地系统自动选线、自动重合闸。 6、一个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如微机保护)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微型机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电源。 7、人机对话接口回路。主要包括打印、显示、键盘及信号灯、音响或语言告警,主要功能用于人机对话。

8、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自动重合闸。 9、变压器过负荷保护一般取两相电流。Ⅰ段用于发警告信号,Ⅱ段用于启动断路器跳闸。 10、根据继电器动作电流整定原则和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限的不同,过电流保护可分为定时限过流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把它们组成一套电流保护装置称为两段式电流保护。 11、为了补充牵引系统无功功率的不足,提高功率因数,改善供电质量,在各个变电所广泛采用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组。 12、对于瞬时自消性故障,利用重合闸避免不必要的停电。 13、微机保护的一大特色当是利用基本相同的硬件结构和电路。通过不同的软件原理完成不同的功能。 14、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通信是一个重要环节。 15、微机保护子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全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全套保护。 16、变电站的数据包括模拟量、开关量和电能量。 17、电力系统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方式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关联分散控制。 18、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要求都有快速的实时响应能力,很高的可靠性,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分层式结构。 19、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20、差模干扰是串联于信号源回路中的干扰,主要由长线路传输的互

学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学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作为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基础课之一,课程紧密结合电子信息类的专业特点。接下来就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吧。 篇1 这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个星期,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以前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强调在写一个程序的时候,一定要事先把程序原理方框图化出来,但是我开始总觉得这样做没必要,很浪费时间。但是,这次课程设计完全改变了我以前的那种错误的认识,以前我接触的那些程序都是很短、很基础的,但是在课程设计中碰到的那些需要很多代码才能完成的任务,画程序方框图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通过程序方框图,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每一步要做什么,每一步要完成什么任务都有一个很清楚的思路,而且在程序测试的过程中也有利于查错。 其次,以前对于编程工具的使用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上,但是经过一段上机的实践,对于怎么去排错、查错,怎么去看每一步的运行结果,怎么去了解每个寄存器的内容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

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编程问题,最后在赵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赵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篇2 以前从没有学过关于汇编语言的知识,起初学起来感觉很有难度。当知道要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心里面感觉有些害怕和担心,担心自己不会或者做不好。但是当真的要做的时候也只好进自己作大的努力去做,做到自己最好的。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自己的感受,我想很多同学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那就是感觉汇编语言真的是很神奇,很有意思。我们从开始的担心和害怕渐渐变成了享受,享受着汇编带给我们的快乐。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心里面的感觉真的很好。虽然我们做的东西都还很简单,但是毕竟是我们自己亲手,呵呵,应该是自己亲闹做出来的。很有成就

微机原理实验

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海米提。热合木江班级测控0902班

实验一显示程序实验 一般来说,程序需要显示输出提示运行的状况和结果,有的还需要将数据区中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本实验要求将指定数据区的数据以十六进制数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并通过DOS功能调用完成一些提示信息的显示。实验中可使用DOS功能 调用(INT 21H)。 流程图

2.试验程序 DA TA SEGMENT MES DB 'Show a as hex:', 0AH,0DH,'$' SD DB 'a'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DX, OFFSET MES MOV AH, 09H INT 21H MOV DI, OFFSET SD MOV AL, DS:[DI] AND AL, 0F0H SHR AL,4 CMP AL, 0AH JB C2 ADD AL, 07H C2: ADD AL, 30H MOV DL, AL MOV AH, 02H INT 21H MOV AL, DS:[DI] AND AL, 0FH CMP AL, 0AH JB C3 ADD AL, 07H C3: ADD AL, 30H MOV DL, AL MOV AH, 02H INT 21H MOV AX, 4C00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二数据传送实验 三、实验内容 将数据段中的一个字符串传送到附加段中,并输出附加段中的目标字符串到屏幕上 1.试验程序 DA TA SEGMENT MSR DB "HELLO,WORLD!$" LEN EQU $- MSR DDATA ENDS EXDA SEGMENT MSD DB LEN DUP() EXDA ENDS MYSTACK SEGMENT STACK DW 20 DUP() MY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DA TA, ES:EXDA START: MOV AX, DDATA MOV DS, AX MOV AX, EXDA MOV ES,AX MOV SI, OFFSET MSR MOV DI, OFFSET MSD MOV CX, LEN NEXT: MOV AL, [SI] MOV ES:[DI], AL INC SI INC DI DEC CX JNZ NEXT PUSH ES POP DS MOV DX, OFFSET MSD MOV AH, 9 INT 21H MOV AX, 4C00H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厂家直供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全国销售热线1326-007-2458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系统概述 根据现代化矿井的实际需要,为进一步提升矿井现代化装备及管理水平,增强矿井科技创新能力,沈阳研究院结合现代矿井实际,适时研制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技术的KJ333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能将矿井各类监控子系统集成到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中,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联接。将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处理、统计、优化、发布,从而实现矿井“管、控、监”一体化及减员增效的目标。 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地面调度中心大屏幕、控制器、各类监控主机、数据服务器、核心交换机、防火墙、接入网关、自动化平台软件、防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本安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井下各种监控分站、井下光缆配线器、光缆接线分线器、传输光缆及通讯线等组成。 系统特点: 1)产品全部采用工业级产品,采用多种硬件、软件安全措施,确保了整个自动化系统长期连续可靠地运行。2)主干网采用单模光纤,传输速率100 M / 1000 M。传输介质支持光纤多模、单模、超五类双绞线和普通通讯线,满足煤矿井巷安装特点,铺设方便灵活。 3)工作时整个网络成链状结构,环网冗余,可快速建立连接及连接恢复,恢复时间<300 ms。 4)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且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5)采用开放式的TCP/IP协议,提供了多种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支持COM/DCOM组件、NETDDE、ActiveX 控件、OPC、VBA、ODBC、FTTP等技术,兼容能力强,并支持CAN/RS485总线等多种信号接入及转换,可方便接入矿井各种监控子系统。 6)软件采用B/S结构,基于IE浏览,便于特殊功能的开发和第三方软件的集成,客户端零配置。 7)具有强大的网管功能,如:VLAN划分、IP地址设置、优先级控制、电源管理及端口状态监视、流量控制等。 8)系统节点容量大大增加,克服了现有煤矿监控系统所支持的节点最大容量的限制。 9)较强的信息集成能力,通过合理实用的分级控制模式,在充分保留各子系统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可有效的整合国内现有各子系统。 10)强大的数据综合及后台处理功能支撑,为整个矿山的现代化综合管理提供数据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全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管控一体化。 系统功能 综合自动化功能 l 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用于传输和管理矿山安全生产的多源异质的海量信息系统,能实时采集存储生产过程的重要信息,以实现设备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提供毫秒级的数据采集检测速度,采用高效的数据压缩算法可以大大节约存储空间。 l 综合自动化控制 可靠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对相应控制系统发送控制命令,主要包括采掘、运输、提升、供排水、压风、注浆、通风防尘等自动化系统。集中控制煤矿生产设备,实现对采煤机、破碎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可伸缩式皮带机的顺序启停控制,能实现手动、就地集控的切换。能实现对各电机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绝缘等的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能实现采煤机运行、停止状态的监测。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完全实现无人值守。 l 供电系统可视化实时监控 能实现变电所主变运行方式及各参数的监测,能实现变电所各高压开关柜运行、停止状态的监测,能实现各种矿井用电量、电气参数及故障情况的报表生成、存储、打印及显示。能实现变电所视频监视,系统模拟现场设备实际情况,实时、动态显示现场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 l 集中显示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1.1.2 研究现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如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研究单位和产品也越来越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北京四方公司的CSC 2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BSJ2200计算机监控系统,南京南瑞继电保护电气有限公司的RCS一9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电南自PS 6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武汉国测GCSIA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许继电气公司的CBZ一8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瑞典ABB的MicroSCADA自动化系统等。现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站内间隔层设备(包括微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测控、直流系统等)以互联的方式与主机实现数据交换与处理,从而构成一种服务于电网安全与监测控制,全分散、全数字化和可操作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系统站控层用的软件工具是瑞典ABB公司开发的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MicroSCADA和COM500,COM500作为前置机,它是整个系统数据采集的核心,MicroSCADA用于后台监控;间隔层测控装置用的主要是芬兰ABB公司生产的是REF54_系列和瑞典ABB公司生产的REC561等自动化产品,远动装置用的是浙江创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CWCOM200。

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

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一.综述 二.系统设计思想及遵循设计规范 三.监控系统结构 四.监控系统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 五.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六.供货范围 七.工作范围 八.设备检验 九.技术资料交付 十.技术服务、培训 十一.售后服务承诺 十二.包装、运输和储存

十三.监控系统网络图 一.概述 本技术方案是对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要求,该系统适用于山东齐胜工贸股份有限公司15万吨/年吕铂料加氢项目微机综合保护及自动化系统项目。 APS-2000分布式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新一代模块化、分层分布式一体化的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总结多年SCHNEIDER系列继电保护及中低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开发和实际工程经验,将测量、控制、保护、记录、RTU远动终端功能于一体以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和微机综合自动化。该系统面向对象的开放式设计、极好的兼容性和众多的规约支持,可以完全满足新站建设和老站改造的需要,它把继电保护、测控系统、计算机及PLC、RTU控制融于一体,在提高安全运行水平,优化二次系统设计和减少控制电缆等方面有其独到的特点。 1、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APS-2000系统分为主控层、通讯管理层和间隔层三层。各层间通过通讯电缆连接,层次清晰。 能方便的系统扩展。 2、开放式接口 APS-2000系统通讯规约丰富,便于与上级厂站(调度)或同级其他系统通讯便于系统扩展, 增容,将新增部分的测控单元直接联到主系统中。 3、可靠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APS-2000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选型全面,采用当今世界成熟且先进的技术及元件,以达到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 4、环境条件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3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3篇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是连接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1: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一门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期间我努力将自己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期间能够遵守纪律规章,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一共完成了11个实验,分别是1.制作直通电缆和交叉UTP、2.交换机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3.交换机端口和常规配置、4.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5.路由器Console口Telnet 配置方法和接口配置、6.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7单臂路由配置、8.动态路由协议配置、9.PPP协议配置、10路由器访问控制表(ACL)、11.网络地址转换(NAT)。 在制作直通电缆和交换UTP的实验中,我起初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来剪切电缆,导致连接不通,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将实验完成。 在做到单臂路由配置和动态路由协议配置的实验,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忘掉了一些理论知识,在重新翻阅课本和老师的指导之下,也成功的完成了试验。

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丰富的实践创造,细致的了解了计算机网络连接的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了各种配置方法,并掌握了利用虚拟环境配置的方法,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完成实验,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学习网络电缆的制作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 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是对我们所学知识及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这就要求我们用相应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夯实基础,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贡献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2: "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 作为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基础课之一,课程紧密结合电子信息类的专业特点,围绕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主题,以Intelx86CPU为主线,系统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从而使学生能较清楚地了解微机的结构与工作流程,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这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个星期,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以前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强调在写一个程序的时候,一定要事先把程序原理方框图化出来,但是我开始总觉得这样做没必

微机原理实验简易计算器

【实验题目】 简易计算器设计 【实验目的】 综合测试学生微机接口技术及应用能力,包括系统构思设计、电路设计搭建、软件调试等; 结合应用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微机技术服务应用、服务实际的能力。 【基本要求】 1)利用实验箱上的4x4键盘及6位数码管,实现两个16位宽的非负整数(0~65535)进行+、-、×运算,计算结果限制在范围-65535~65535,超过范围在数码管最低位显示E; 2)16个按键的分配可以自行指定; 【扩展要求】 1)按基本要求保持输入的范围不变(16位宽),扩展计算结果的范围到用足6位数码管,当计算结果超过-65535~999999时,显示E; 2)增加÷的功能,有小数显示; 【实验程序】 ;该程序实现了基本要求及扩展要求的2) DSEG SEGMENT BUFF DB 6 DUP(?) LED_7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77H,7C H,39H,5EH,79H,71H,00H,40H POSITION DB 0DFH,0EFH,0F7H,0FBH,0FDH,0FEH UNIT10 DW 10000,1000,100,10,1 NEWNUM DB 0 COUNT DB 0 FLAG DB 0 ;是否有键按下的标志 NEGTI DB 0 ;是否为负数的标志 NUM DW 0 NUM1 DW 0 NUM2 DW 0 TAG DB 0 ;运算种类标志 POINT DB 0 ;除法结果添加小数点标志 RESULT DW 0 DSEG ENDS CSEG SEGMENT ASSUME DS:DSEG,CS:CSEG START: MOV AX,DSEG MOV DS,AX MOV DX,300CH ;8255初始化 MOV AL,81H OUT DX,AL LEA SI,BUFF MOV CX,6 NEXT: MOV BYTE PTR[SI],16 INC SI LOOP NEXT CALL SHOW ;将显示缓冲区中内容在LED上一次显示出来 MOV COUNT,0 ;记按下了几位数 NEXT2: CALL SHOW CALL SCAN ;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 CMP FLAG,1 JZ OK JMP NEXT2 OK: MOV FLAG,0 MOV POINT,0 MOV DX,3000H ;判断是哪一个键被按下 MOV AL,0FFH OUT DX,AL MOV CH,-1 ;CH用于保存当前被扫描的列号MOV CL,07FH XL: ROL CL,1 INC CH MOV DX,3000H MOV AL,CL .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SICAM Anole SICAM Anole 灵活,强大,易用Answers for energy

概述 SICAM Anole后台监控软件适用于1000kV-6kV的电力、石油、化工、轨道交通、机场等行业的各级变电站和调度系统。SICAM Anole 具有优越的性能、灵活的配置以及开放的结构,可方便地满足中国客户的各种需求和使用习惯,最大程度的给客户带来利益。

SICAM Anole 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分层开放式系统 系统采用了目前先进的开放分布式应用环境的网络管理技术、数据库中间件和通信中间件技术和多层客户/服务器(Client /Server)技术,遵循软件互联国际标准基于IEC61970/61850/61968的统一CIM建模,为各行业用户提供了遵循IEC标准的统一支撑平台。 跨平台特性 一套代码,任意运行。跨UNIX/Linux/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跨IBM/SUN/HP/ALPHA/X86硬件平台,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各种同构或异构平台。 分布式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构架,将系统功能有序地分配到网络上各个节点:包括软件自诊断、实时处理、报警处理、历史采样记录、事故追忆、实时计算、数据服务、安全验证、远方控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各个节点的功能。全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网络方式的SCADA系统应用场合下,系统可以自动以冷备用、温备用和热备用等各种方式运行。无论在何种方式运行,均可自动维护系统中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报警、画面、WEB等数据的一致性和兼容性。避免人工干预,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先进的人机交互界面 系统提供了具备“所见即所得”功能的图文/报表一体化编辑工具。依照一组具有完备集特征的时间定义方法和统一的图形图元结构定义,无须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即可在任意工作站或服务器上定义复杂的接线图、棒图、曲线图、趋势图、实时报表和历史报表等,并且能够支持任意文字和图形的混排。 支持数据库的在线更新,在保证不干扰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在线更新数据库测点信息。 支持远程维护 系统可以允许工作站通过远程拨号/远程联网方式进入采集与控制系统主站,从而实现远程诊断和远程维护。减轻用户负担,加快服务速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验学习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验学习总结 本学期微机原理的实验课程即将结束,关于微机原理课程实验的心得体会颇多。 初学《微机原理》时,感觉摸不着头绪。面对着众多的术语、概念及原理性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在了解课程的特点后,我发现,应该以微机的整机概念为突破口,在如何建立整体概念上下功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通过学习一个模型机的组成和指令执行的过程,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 《微机原理》课程有许多新名词、新专业术语。透彻理解这些名词、术语的意思,为今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一个新的名词从首次接触到理解和应用,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而在众多概念中,真正关键的并不是很多。比如“中断”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不懂中断技术,就不能算是搞懂了微机原理。在学习中凡是遇到这种情况,绝对不轻易放过,要力求真正弄懂,搞懂一个重点,将使一大串概念迎刃而解。 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概念很相近,为了更好地掌握,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比如:微机原理中,引入了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这一概念;从中央处理器引出微处理器的定义;在引出微型计算机定义时,强调输入/输出接口的重要性;在引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定义时,强调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微机中,最基础的语言是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一个最基础最古老的计算机语言。语言总是越基础越重要,在重大的编程项目中应用最广泛。就我的个人理解,汇编是对寄存的地址以及数据单元进行最直接的修改。而在某些时候,这种方法是最有效,最可靠的。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有优点自然缺点也不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汇编语言很复杂,对某个数据进行修改时,本来很简单的一个操作会用比较烦琐的语言来解决,而这些语言本身在执行和操作的过程中,占有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在一些讲求效率的场合,并不可取。 汇编语言对学习其他计算机起到一个比较、对照、参考的促进作用。学习事物总是从最简单基础的开始。那么学习高级语言也当然应当从汇编开始。学习汇编语言实际上是培养了学习计算机语言的能力和素养。个人认为,学习汇编语言对学习其他语言很有促进作用。 汇编语言在本学期微机学习中有核心地位。本学期微机原理课程内容繁多,还学习了可编程的计数/定时的8253,可编程的外围接口芯片8255A等。学的都是芯片逻辑器件,而在名字前都标有“可编程”,其核心作用不可低估。 我想微机原理课程试验不仅加深和巩固了我们的课本知识,而且增强了我们自己动脑,自己动手的能力。但是我想他也有它的独特之处,那就是让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那就是编程。对我们来说汇编真的很新奇,很有趣,也使我有更多的兴趣学习微机原理和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