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论

1.什么是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对开发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一般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2.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

(1) 开发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置

组成。造成开发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2) 软件本身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软件是逻辑部件,软件开发过程没有统一的、

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困难。

(3) 尤其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原有软件开发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研制周期不易估计、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3.怎样克服软件危机?

(1) 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别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2) 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

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3)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使

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发支环环境。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4.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

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

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6.软件生存周期为什么划分成阶段?

(1) 任何一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不仅独立,而且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困难程度。

(2) 可以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

(3) 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软件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7.应该怎样来划分阶段?

(1)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独立;

(2)同一阶段内的任务性质尽可能相同;

(3)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有严格的标准。

1

8.软件开发模型有几种?它们的开发方法有可特点?

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型、渐增型和变换型。

瀑布型开发方法是按照软件生存周期的划分依次实施,每一个阶段有明确规定的任务。它的特点:

(1)各个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

(2)划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尽可能推迟程序的物理实现;

(3)每个阶段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对其中问题通过复审及早发现,及早解决。渐增型开发方法及特点:

(1) 从部分需求出发,先建立一个不完全的系统,通过测试运行该系统取得经验和信息反馈,加深对软件需求的理解,进一步使系统扩充和完善。如此反复,直至软件人员和用户对所设计完成的软件系统满意为止。

(2) 在渐增型开发下的软件是随软件开发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3) 渐增型开发方法适合于知识型软件的开发,设计系统时对用户需求的认识开始不是很清楚的,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认识、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去丰富和完善系统。多数研究性质的试验软件,一般采用此方法。

变换型开发方法及特点:

(1)从软件需求的形式化规格说明出发,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变换,得到最终的程序系统。

(2)该方法必须有严格的数学理论和形式化技术的支持。

9.什么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1) 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

(2) 它将管理技术与当前经过时间考验的而证明是正确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3) 它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结构分析和结构技术;

(4) 经过人们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围绕着实现软件优质高产这个目标,从技术到管理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软件工程学"这一新的学科。

10.什么是软件工程环境:

方法与工具的结合,加上配套的软、硬件支持称为软件工程环境。它能支持开发者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全面完成生存周期中的各项任务。

第二章可行性研究习题答案

1. 问题定义的任务和主要工作?

问题定义的任务:将用户提出的要求具体化、定量化;确定研制系统的范围,明确研制的边界。

问题定义阶段的工作:

(1)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系统需求;

(2) 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及保密性、资源、开发费用及开发进度等的需求;

(3) 问题定义阶段的产品--系统目标与范围说明书。

2.可行性研究目的?

确定在问题定义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在限制条件下,问题能否解决。

3.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1) 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的定义,在澄清问题的基础上,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2) 从系统逻辑模型中,选择问题的若干种主要解法,研究每一种解法的可行性,

2

为以后的行动提出建议;

(3) 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建议停止系统开发;如果问题有可行的解,应该推荐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为工程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

4.可行性研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1)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能否实现本系统,现有技术人员能否胜任,开发系统的资源能否满足;

(2)经济可行性:经济效益是否超出开发成本;

(3)操作可行性:系统操作在用户内部行得通吗?

(4)法律可行性:新系统开发是否会侵犯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是否违反国家法律。

5.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1)复查系统的规模和目标;

(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总结现有系统的优劣,提出新系统的雏形;

(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4)推荐建议方案;

(5)推荐行动方针;

(6)书写计划任务书(可行性报告);

(7)提交审查。

6.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1) 系统概述:说明开发的系统名称,提出单位和开发单位。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系统目标;要求;约束和限制;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准则等。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处理流程,图示说明现有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4) 系统需求:主要功能;主要性能及其要求;操作要求;信息要求;限制性要求。

(5) 建议系统:系统目标;处理流程;系统结构,功能,性能;系统技术可行性;投资和效益分析;操作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6) 其它可选方案:与国内外同类型方案的比较;提出一两个可行性方案供论证和探讨。

(7) 制定下一阶段的预算。

(8) 结论性意见:由用户方、设计方和投资方共同签署意见。

第三章需求分析习题答案

1.需求分析的描述工具有哪些?

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判定表、判定树、结构化自然语言、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IPO图和需求描述语言等。

2.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准确定义未来系统的目标,确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系统必须做什么。

3.怎样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要经过哪些步骤?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数据流图的分解过程。它的导出过程如图:

3

4.什么是结构化分析?它的结构化体现在哪里?

结构化分析:使用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英语、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工具,来建立一种新的、称为结构化说明书的目标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结构化体现在将软件系统抽象为一系列的逻辑加工单元,各单元之间以数据流发生关联。

5.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由哪些部分组成?

组成包括:

(1) 引言:编写目的、背景说明、术语定义及参考资料等。

(2) 概述主要功能、约束条件或特殊需求。

(3) 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

(4) 用户接口、硬件接口及软件接口。

(5) 性能需求、属性等。

(6) 其它需求,如数据库、操作及故障处理等。

6.为什么数据流图要分层?画分层的DFD要遵循哪些原则?

分层的目的:便于逐步细化、结构清晰。

画分层的DFD要遵循哪些原则:

(1)父图与子图之间数据要平衡。

(2)分解的深度和层次达到使加工足够简单、易于理解的基本加工为止。

(3)区分局部文件和局部外部项(局限于数据流中某一层或某几层的文件和外部项)。

(4)不要把控制流作为数据流。

(5)忽略琐碎的枝节。

(6)每个数据流要有一个合适的名字,尽量使用现实系统中有具体意义的名字。

7.系统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有什么区别?

系统流程图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工具,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

系统流程图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抽象的描述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信息流动的情况。

数据流程图从数据传送和加工的角度抽象的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和数据处理的工作状况。

8.数据字典包括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

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流图中数据的信息的集合。它对数据流图上每一个成分:数据项、文件(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和外部项等给以定义和说明;它主要由数据流描述、加工描述和文件描述三部分组成。对用户来讲,数据字典为他们提供了数据的明确定义;对系统分析员来讲,数据字典帮助他们比较容易修改已建立的系统逻辑模型。

9.描述加工逻辑的工具有哪些?

有决策树(又称判定树)、决策表(又称判断表)和结构化语言等。

10.某单位拟开发一个计算机房产管理系统,要求系统具有分房、调房、退房和查询统计等

4

第四章总体设计习题答案

1. 系统设计包括哪两个阶段?

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2. 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软件结构的设计,确定系统的模块及其模块之间的关系。

3. 什么是模块?模块具有哪几个特征?总体设计主要考虑什么特征?

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可以单独命名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模块具有输入和输出(参数传递)、功能、内部数据结构(局部变量)和程序代码四个特性。概要设计主要考虑输入、输出(参数传递)和功能两个特性。

4. 什么是模块化?模块设计的准则?

模块化是按规定的原则将一个大型软件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相对独立但又相关的模块。模块设计的准则:

(1) 改进软件结构, 提高模块独立性:在对初步模块进行合并、分解和移动的分析、精化过程中力求提高模块的内聚,降低藕合。

(2) 模块大小要适中:大约50行语句的代码,过大的模块应分解以提高理解性和可维护性;过小的模块,合并到上级模块中。

(3) 软件结构图的深度、宽度、扇入和扇出要适当。一般模块的调用个数不要超过5个。

(4) 尽量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

(5) 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

(6) 模块的作用域应在控制域之内。

5

5. 变换型数据流由哪几部分组成?

变换型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传入路径、变换(加工)中心和传出路径。

6. 变换分析设计的步骤?

(1) 区分传入、传出和变换中心三部分,划分DFD图的分界线;

(2) 完成第一级分解:建立初始SC图的框架;

(3) 完成第二级分解:分解SC图的各个分支;

(4) 对初始结构图按照设计准则进行精化与改进。

7. 事务型数据流由哪几部分组成?

事务型结构由至少一条接受路径、一个事务中心与若干条动作路径组成。

8. 事务分析设计的步骤?

(1) 在DFD图中确定事务中心、接收部分(包含全部接收路径)和发送部分(包含全部动作路径);

(2) 画出SC图框架,把DFD图的三部分分?quot;映射"为事务控制模块,接收模块和动作发送模块.一般得到SC图的顶层和第一层(如果第一层简单可以并入顶层);

(3) 分解和细化接收分支和动作分支,完成初始的SC图;

(4) 对初始结构图按照设计准则进行精化与改进。

9. 比较层次方框图与结构图是的异同?

(1) 层次方框图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 结构图描绘的是软件结构。

(2) 二者都采用多层次矩形框树形结构。层次方框图的顶层矩形框代表完整的数据结构, 下面各层矩形框依次代表上个框数据的子集;结构图是在层次图的每一个方框内注明模块的名字或主要功能,方框之间的直线表示模块的调用关系,用带注解的箭头表示模块调用过程中传递的信息。

10.欲开发一个银行的活期存取款业务的处理系统:储户将填好的存/取款单和存折交给银行工作人员,然后由系统作以下处理;

(1)业务分类处理:系统首先根据储户所填的存/取款单,确定本次业务的性质,并将存/取款单和存折交下一步处理;

(2)存款处理:系统将存款单上的存款金额分别记录在存折和帐目文件中,并将现金存入现金库;最后将存折还给储户;

(3)取款处理:系统将取款单上的取款金额分别记录在存折和帐目文件中,并从现金库提取现金;最后将现金和存折还给储户。

绘制该系统的数据流图和软件结构图。

顶层

6

一层

二层

软件结构图

7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回答问题

1.详细设计的目的?

为软件结构图(SC图或HC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采用的算法和块内数据结构,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给出清晰的描述.

2.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

编写软件的“详细设计说明书”.软件人员要完成的工作:

(1) 为每一个模块确定采用的算法, 选择某种适当的工具表达算法的过程,写出模块的详细过程描述.

(2) 确定每一模块使用的数据结构.

(3) 确定模块结构的细节,包括对系统外部的接口和用户界面,对系统内部其它模块的接口,以及关于模块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及局部数据的全部细节.

(4) 为每一个模块设计出一组测试用例,以便在编码阶段对模块代码(即程序)进行预定的测试.

3.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详细设计中所有模块都使用单入口、单出口的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4.比较面向数据流和面向数据结构两类设计方法的异同?

相同点:

(1) 遵守结构程序设计“由顶向下”逐步细化的原则,并以其为共同的基础;

(2) 均服从“程序结构必须适应问题结构”的基本原则,各自拥有从问题结构(包括数据结构)导出程序结构的一组映射规则。

不同点:

(1)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以数据流图为基础,在分析阶段用DFD表示软件的逻辑模型,在设计阶段按数据流类型,将数据流图转换为软件结构。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以数据结构为基础,从问题的数据结构出发导出它的程序结构。

(2)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软件的最终SC图,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程序的过程性描述。

8

5.比较Jackson方法和LCP方法的异同?

Jackson与LCP设计方法都是以数据结构为出发点,以程序的过程描述为最终目标,设计步骤基本相似。它们的主要差别是:

(1)使用不同的表达工具,其中LCP方法中的表达工具Warnier图

比Jackson设计方法中的表达工具Jackson图有更大的通用性;

(2)Jackson方法的步骤和指导原则有一定的灵活性,而LCP设计

方法则更加严密。

6.详细设计的描述工具应具备什么功能?

无论哪类描述工具不仅要具有描述设计过程,如控制流程、处理功能、数据组织及其它方面的细节的能力,而且在编码阶段能够直接将它翻译为用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源程序。

二.给出一组数从小到大的排序算法,分别用下列工具描述其详细过程:

(1) (1) 流程图;(2)N—S图;(3)PAD图;(4)PDL语言。

PDL语言略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34385

软件工程期末试卷(A) 说明:本试卷为04级计算机专业(专升本)软件工程期末试卷,总计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将答案写在题号前的()中) ( C )1. 软件是()。 A. 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 B. 程序 C. 程序及其文档 D. 计算机系统 ( B )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内容不应包括()。 A. 主要功能 B. 算法的详细描述 C. 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 D. 软件的性能 ( B )3.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A. 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B. 顺序、选择和重复 C. 递归、迭代和回溯 D. 调用、返回和转移 ( D) 4.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三类模型,即( )。 A) 系统模型、ER模型、应用模型 B)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应用模型 C) E-R模型、对象模型、功能模型 D)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 C ) 5. 在E-R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 A) 数据、对象、实体 B) 控制、联系、对象 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操作 ( A ) 6. 各种软件维护的类型中最重要的是( )。 A) 完善性维护B) 纠错性维护C) 适应性维护D) 预防性维护 ( B ) 7.软件测试的目标是()。 A. 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B. 发现错误、降低错误带来的风险 C. 排除软件中所有的错误 D. 与软件调试相同 ( D )8.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试 D.软件维护 ( C )9.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 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1.001, -1.0, 1.0, 1.001.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A.条件覆盖法 B.等价分类法 C.边界值分析法 D.错误推测法 ( D )10、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设计 A.功能 B.调用关系 C.输入输出数据 D.算法 ( A )11.设函数C(X)定义问题X的复杂程序,函数E(X)确定解决问题X需要的工作量(时间)。对于两个问题P1和P2,如果C(P1)>C(P2)显然E(P1)>E(P2),则得出结论E(P1+P2)>E(P1)+E(P2)就是:() A.模块化的根据B.逐步求精的根据C.抽象的根据D.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根据 ( D )12.下面几种白箱测试技术,哪种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A.语句覆盖B.条件覆盖C.判定覆盖D.条件组合覆盖

软件工程考试题库

软件工程考试题库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一填空题 1.用原型过程代替全部开发阶段,这种快速原型是(实验型或演化型)原型。 2.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进行一种简化、压缩了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3.结构图的主要内容有(模块)、(模块的控制关系)、(模块的信息传递)。 4.模块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就越(差)。 5.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开发管理两个方面,在软件开发技术方面,主要是研究(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在软件开发管理方面,主要是研究(软件管理学)、(软件经济学)、(软件心理学)。 6.状态图反映了(状态)与(事件)的关系,状态图确定了由事件序列引起的(状态序列)。 7.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进行一种简化、压缩了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8.在数据流图中,(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因此由一组(成分固定的数据项)组成,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是对数据流进行某些(操作或交换)。 9.(偶然内聚)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是内聚程度最(差)的内聚。 10假如n个相同的系统(硬件或软件)进行测试,它们的失效时间分别是t1,t2,tn,则平均失效等待时间MTTF=(1/n )。 11(维护申请报告)是一种由用户产生的文档,它用作计划维护任务的基础。 12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一个软件往往有许多版本,版本控制工具用来存储、更新、恢复和管理一个软件的(多个版本)。 13软件工具通常由工具、(工具接口)和用户工具三个部分组成。 14类的实例化是(对象)。 15形式化规约语言由(语法)、(语义)和(一组关系)组成。 16 软件质量保证应从(产品计划和设计)开始,直到投入使用和售后服务的软件生存期的每一个阶段中的每一步骤。 17 为了提高软件的质量,软件质量保证的任务大致可归结为以下8类:(正确定义用户要求)、(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软件开发的工程能力)、(软件的复用)、(发挥每个开发者的能力)、(组织外部力量协作)、(排除无效劳动)、(提高计划和管理质量)。 18 软件测试时需要的三类信息,分别是(软件配置)、(测试配置)、(测试工具)。 19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信息隐蔽通过对象的(封装性)来实现,类结构分离了(接口)与(实现),从而支持了信息隐蔽。 20 增量模型在开发工程中以一系列(增量方式)开发系统,推迟某阶段的(细节),从而(尽早)产生工作软件。 二选择题 1.(A)是计算机程序及其说明程序的各种文档。 A 软件 B文档 C 数据 D 程序 2.软件生存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B)和维护等活动。 A 应用 B 测试 C 检测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建立原型的目的不同,实现原型的途径也有所不同,下列不正确的类型是(B)。 A 用于验证软件需求的原型 B 垂直原型 C 用于验证设计方案的原型 D 用于演化出目标系统的原型

软件工程习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2. 与设计测试数据无关的文档是。 A、需求说明书 B、设计说明书 C、源程序 D、项目开发设计 3. 结构设计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系统设计方法,是以为基础、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的过程。 A、数据流 B、数据流图 C、数据库 D、数据结构 4. 概要设计的结果是提供一份。 A、模块说明书 B、框图 C、程序 D、数据结构 5. 需求分析是由分析员经了解用户的要求,认真细致地调研、分析,最终应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并写出。 A、模块说明书 B、软件规格说明书 C、项目开发计划 D、合同文档

6. 注释是提高程序可读性的有效手段,好的程序注释占到程序总量的。 A、1/6 B、1/5 C、1/4 D、1/3 7. 变换型和事务型是程序结构的标准形式。从某处获得数据,再对这些数据作处理,然后将结果送出是属于。 A、变换型 B、事务型 8. PAD(Problem Analysis Diagram)图是一种工具。 A、系统描述 B、详细设计 C、测试 D、编程辅助 9. 分层数据流图是一种比较严格又易于理解的描述方式,它的顶层描绘了系统的。 A、总貌 B、细节 C、抽象 D、软件的作者 10. 数据流图中,当数据流向或流自文件时,。 A、数据流要命名,文件不必命名 B、数据流不必命名,有文件名就足够了 C、数据流和文件均要命名,因为流出和流进数据流是不同的 D、数据流和文件均不要命名,通过加工可自然反映出 11. 分析员是。 A、用户中系统的直接使用者 B、用户和软件人员的中间人 C、软件的编程人员 D、用户和软件人员的领导 12. 在软件开发中,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的一种做法是。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

4.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三类模型,即( D )。 A) 系统模型、ER模型、应用模型 B)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应用模型 C) E-R模型、对象模型、功能模型D)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5. 在E-R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 A) 数据、对象、实体B) 控制、联系、对象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操作 9.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 ],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 , , . 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 c ) A.条件覆盖法 B.等价分类法C.边界值分析法 D.错误推测法 10、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d )A.功能B.调用关系C.输入输出数据 D.算法 11.设函数C(X)定义问题X的复杂程序,函数E(X)确定解决问题X需要的工作量(时间)。对于两个问题P1和P2,如果C(P1)>C(P2)显然E(P1)>E(P2),则得出结论E(P1+P2)>E(P1)+E(P2)就是:( a ) A.模块化的根据 B.逐步求精的根据 C.抽象的根据 D.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根据13.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 D )映射成软件结构。 A.数据流 B.系统结构 C.控制结构 D.信息流 14.内聚程度最低的是( A.偶然 )内聚A.偶然 B.过程 C.顺序 D.时间 15.确定测试计划是在( D )阶段制定的.A.总体设计 B.详细设计 C.编码 D.测试 16.需求分析的产品是( D ) A.数据流程图案 B.数据字典 C.判定表D.需求规格说明书 17.数据字典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C ) A.数据库设计 B.数据通信 C.数据定义 D.数据维护 18.( D )引入了“风险驱动”的思想,适用于大规模的内部开发项目。 A.增量模型 B.喷泉模型 C.原型模型D.螺旋模型 (×)2、系统测试的主要方法是白盒法,主要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及可靠性等测试。 (×)4、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建立软件模块结构图。 (√)5、尽可能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6、以结构化分析方法建立的系统模型就是数据流图。 (×)7、进行总体设计时加强模块间的联系。(×)8、编码时尽量多用全局变量. (√)9、用CASE环境或程序自动生成工具来自动生成一部分程序.(×)10、软件测试是要发现软件中的所有错误。 1. 软件生命期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答:软件生命期分为7个阶段:1、问题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可行性研究: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3、需求分析:系统必须做什么 4、总体设计:系统如何实现,包括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 5、详细设计:具体实现设计的系统 6、实现:编码和测试 7、运行维护:保证软件正常运行。 2、软件重用的效益是什么?

软件工程考试题库

软件工程概述 一单项选择 1.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包括:软件开发期和软件运行期,下述(D)不是软件开发期所应包含的内容。 A需求分析B结构设计C程序编制D软件维护 2.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它的开发主要是(A)。 A研制B拷贝C再生产D复制 3.以文档作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很明确的软件项目的生存周期模型是(C)。 A喷泉模型B增量模型C瀑布模型D螺旋模型 4.在软件生存周期中,(B)阶段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是做什么?”。 A详细设计B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C概要设计D软件测试 5.软件产品与物质产品有很大区别,软件产品是一种(C)产品 A有形B消耗C逻辑D文档 6.(C)把瀑布模型和专家系统结合在一起,在开发的各个阶段上都利用相应的专家系统来帮助软件人员完成开发工作。 A原型模型B螺旋模型C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D喷泉模型 7.(B)阶段是为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的描述,要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 A概要设计B详细设计C编码D测试 8.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适合于那些不能预先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的模型是(A)。 A原型模型B瀑布模型C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D变换模型 9.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以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为基础,以用户的需求为动力,以对象来驱动的模型是(C)。 A原型模型B瀑布模型C喷泉模型D螺旋模型 10.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支持需求不明确,特别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并支持多种软件开发方法的模型是(D)。 A原型模型B瀑布模型C喷泉模型D螺旋模型 11.软件特性中,使软件在不同的系统约束条件下,使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难易程度称为(C)。 A可修改性B可靠性C可适应性D可重用性 12.软件特性中,一个软件能再次用于其他相关应用的程度称为(B)。 A可移植性B可重用性C容错性D可适应性 13.软件特性中,(A)是指系统具有清晰的结构,能直接反映问题的需求的程度。 A可理解性B可靠性C可适应性D可重用性 14.软件特性中,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在实现改正潜伏的错误、改进性能、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工作的难易程度称为(B)。 A可理解性B可维护性C可适应性D可重用性 15.软件特性中,软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移植到另一个上去的难易程度指的是(C). A可理解性B可修改性C可移植性D可重用性 16.软件特性中,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指的是(D)。 A有效性B可适应性C正确性D可靠性 17.软件特性中,允许对软件进行修改而不增加其复杂性指的是(A)。 A可修改性B可适应性C可维护性D可移植性 18.软件特性中,多个软件元素相互通讯并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指的是(B)。 A可理解性B可互操作性C可维护性D可追踪性 19.软件特性中,根据软件需求对软件设计、程序进行正向追踪,或根据程序、软件设计对软件需求进行逆向

软件工程部分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这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软件系统通过运行程序来实现各种不同应用,包括用户为自己的特定目的编写的程序、检查和诊断机器系统的程序、支持用户应用程序运行的系统程序、管理和控制机器系统资源的程序等。 3.在软件工程学中,软件开发技术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 4.在软件工程层次结构中,包括工具层、方法层、过程、技术层和质量保证层。 5.在面向对象概念中,消息传递是其与外部世界相互关联的唯一途径。 第三章 1.软件需求分析,可以把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体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进而建立软件开发的基础。 2.软件需求工作基本上包括收集用户、市场等方面对项目的需要,经过分析建立解题模型,细化模型,抽取需求。 3.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是采用由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功能分解,画出分层数据流图;由后向前定义系统的数据和加工,绘制数据词典和加工说明;最终写出软件需求和规格说明书。 4.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总是从理解系统的“使用实例”开始,基本步骤是:定义系统的用例,在领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问题域的类(对象模型),然后开始建立对象——关系和对象——行为模型。 5.需求分析评审过程由以下5个步骤组成:规划、准备、召开审查大会、修改缺陷、重审。 第四章 1.与软件需求分析一样,软件设计也有两种主要设计方法:以结构化设计为基础的结构化软件设计和面向对象方法指导的面向对象软件设计。 2.传统的软件设计任务通常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个阶段是概要设计,包括体系结构设计

和接口设计,并编写概要设计文档;第二阶段是详细设计,其任务是确定各个软件的数据结构和操作,产生描述各软件组件的详细设计文档。 3.结构化的软件设计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在面向数据流的方法中,数据流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4.在数据流图中所代表的结构化设计模型中,所有系统均可纳入两种典型的形式,因此系统结构图也有两种类型:变换型系统结构图,事务型系统结构图。 5.Jackson表示法包括图形描述(Jackson图)和文本描述(Jackson伪代码)两种形式。 第五章 1.与结构化设计一样,面向对象设计也是将分析阶段所建立的分析模型转变为软件设计模型,应用数据设计(对象属性设计)、接口设计(消息模型开发)以及过程设计(子系统级设计)。 2.当两个子系统相互通信时,可以建立客户机/服务器连接或端对端连接。 3.系统设计不仅包括主要的业务需求子系统设计,还包括用户界面子系统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 4.对象设计强调从问题域的概念转换成计算机领域的概念,通过对象的描述、算法和数据结构设计、程序构件和接口,实现相关的类、关联、属性和操作。 5.在面向对象设计中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表示软件体系结构。对象设计着重于对象及其交互的描述 第八章 1.软件程序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在计算机上执行程序,暴露

软件工程习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习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2. 与设计测试数据无关的文档是。 A、需求说明书 B、设计说明书 C、源程序 D、项目开发设计 3. 结构设计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系统设计方法,是以为基础、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的过程。 A、数据流 B、数据流图 C、数据库 D、数据结构 4. 概要设计的结果是提供一份。 A、模块说明书 B、框图 C、程序 D、数据结构 5. 需求分析是由分析员经了解用户的要求,认真细致地调研、分析,最终应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并写出。 A、模块说明书 B、软件规格说明书 C、项目开发计划 D、合同文档 6. 注释是提高程序可读性的有效手段,好的程序注释占到程序总量的。 A、1/6 B、1/5 C、1/4 D、1/3 7. 变换型和事务型是程序结构的标准形式。从某处获得数据,再对这些数据作处理,然后将结果送出是属于。 A、变换型 B、事务型 8. PAD(Problem Analysis Diagram)图是一种工具。 A、系统描述 B、详细设计 C、测试 D、编程辅助 9. 分层数据流图是一种比较严格又易于理解的描述方式,它的顶层描绘了系统的。 A、总貌 B、细节 C、抽象 D、软件的作者 10. 数据流图中,当数据流向或流自文件时,。 A、数据流要命名,文件不必命名 B、数据流不必命名,有文件名就足够了 C、数据流和文件均要命名,因为流出和流进数据流是不同的 D、数据流和文件均不要命名,通过加工可自然反映出

《软件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6套)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是软件生存期中的一系列相关软件工程活动的集合,它由软件规格说明、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确认、软件改进等活动组成。 A 软件过程 B 软件工具 C 质量保证 D 软件工程 2、在各种不同的软件需求中,功能需求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可以在用例模型或方案脚本中予以说明,()是从各个角度对系统的约束和限制,反映了应用对软件系统质量和特性的额外要求。 A 业务需求 B 功能要求 C 非功能需求 D 用户需求 3、软件测试计划开始于需求分析阶段,完成于()阶段。 A 需求分析 B 软件设计 C 软件实现 D 软件测试 4.下面关于面向对象方法中消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键盘、鼠标、通信端口、网络等设备一有变化,就会产生消息 B.操作系统不断向应用程序发送消息,但应用程序不能向操作系统发送消息 C. 应用程序之间可以相互发送消息 D.发送与接收消息的通信机制与传统的子程序调用机制不同 5.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SEI提出的CMM模型将软件过程的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以下选项中,属于可管理级的特征是( )。 A.工作无序,项目进行过程中经常放弃当初的计划 B.建立了项目级的管理制度 C.建立了企业级的管理制度 D.软件过程中活动的生产率和质量是可度量的 6.在McCall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中,()属于面向软件产品修改。 A.可靠性B.可重用性C.适应性 D.可移植性 7.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 试 D.软件维护 8.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软件工程题库

软件工程单元一(概述) 一单项选择 1.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它的开发主要是(A )。 A研制B拷贝C再生产D复制 2.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包括:软件开发期和软件运行期,下述(D )不是软件开发期所应包含的内容。 A需求分析 B 结构设计C程序编制D软件维护 3.以文档作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很明确的软件项目的生存周期模型是( C )。 A喷泉模型 B 增量模型C瀑布模型D螺旋模型 4.在软件生存周期中,(B )阶段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是做什么?”。 A详细设计 B 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C概要设计D软件测试 5.软件产品与物质产品有很大区别,软件产品是一种(C )产品 A有形 B 消耗C逻辑D文档 6.(C )把瀑布模型和专家系统结合在一起,在开发的各个阶段上都利用相应的专家系统来帮助软件人员完成开发工作。 A 原型模型 B 螺旋模型 C 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 D 喷泉模型 7.( B )阶段是为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的描述,要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A概要设计 B 详细设计 C 编码 D 测试 8.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适合于那些不能预先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的模型是(A )。 A 原型模型 B 瀑布模型 C 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 D 变换模型 9.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以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为基础,以用户的需求为动力,以对象来驱动的模型是( C )。 A 原型模型 B 瀑布模型 C 喷泉模型 D 螺旋模型 10.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支持需求不明确,特别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并支持多种软件开发方法的模型是(D )。 A 原型模型 B 瀑布模型 C 喷泉模型 D 螺旋模型 11.软件特性中,使软件在不同的系统约束条件下,使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难易程度称为(C )。 A可修改性B可靠性C可适应性 D 可重用性 12.软件特性中,一个软件能再次用于其他相关应用的程度称为(B )。 A可移植性B可重用性 C 容错性 D 可适应性 13.软件特性中,(A )是指系统具有清晰的结构,能直接反映问题的需求的程度。 A可理解性B可靠性C可适应性 D 可重用性 14.软件特性中,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在实现改正潜伏的错误、改进性能、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工作的难易程度称为(B )。 A可理解性 B 可维护性C可适应性 D 可重用性 15.软件特性中,软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移植到另一个上去的难易程度指的是(C ). A可理解性B可修改性C可移植性 D 可重用性 16.软件特性中,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指的是( D )。 A有效性B可适应性C正确性 D 可靠性 17.软件特性中,允许对软件进行修改而不增加其复杂性指的是(A )。 A可修改性B可适应性C可维护性 D 可移植性 18.软件特性中,多个软件元素相互通讯并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指的是(B )。 A可理解性B可互操作性C可维护性 D 可追踪性 19.软件特性中,根据软件需求对软件设计、程序进行正向追踪,或根据程序、软件设计对软件需求进行逆向追踪的能力指的是(C )。 A 可理解性 B 可互操作性C可追踪性 D 可维护性 20.软件的可修改性支持软件的(D )。 A 有效性 B 可互操作性C可追踪性 D 可维护性 21.软件的可移植性支持软件的(A )。 A 可适应性 B 可互操作性C可追踪性 D 有效性 22.软件的可理解性支持软件的(B )。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软件工程三要素是:方法、工具、过程。 2、软件开发方法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方法和步骤。 二、名词(术语)解释: 1、可靠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可靠性是衡量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目标。 2、可理解性---指系统具有清晰的结构,能直接反映问题的需求。可理解性有助于控制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并支持软件的维护、移植和重用。 三、问答题 1、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答:(1)将现实世界问题向面向对象解空间直接映射,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模拟。 (2)以数据为中心,而不是基于对功能的分解,使得软件结构相对稳定,软件的重用性、可靠性、可维护等特性都较好。 2、可视化开发方法的优点有哪些? 答:(1)简化了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和编码工作,将开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程序的执行逻辑和工作流程上。 (2)软件开发简单,易学、易上手。 (3)专业或非专业人员都能参与软件开发活动。 第二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软件工程过程是:为获得软件产品,在软件工具支持下由软件人员完成的一系列软件工 程活动。 2、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所经历的生存过程经历的生存过程称为软件生存期或叫生命期。 3、软件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为3个时期是:定义时期、开发时期、维护时期。 4、软件工程标准的5个层次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规范、项目规范。 二、简答题: 1、瀑布模型的优点有哪些? 答:1、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技术方法; 2、严格地规定了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 3、每个阶段结束前必须正式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和管理复审。 2、瀑布模型的缺点是什么? 答:1、在软件开发的初期阶段就要求做出正确、全面、完整的需求分析对许多应用软件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2、在需求分析阶段,当需求确定后,无法及时验证需求是否正确、完整。 3、作为整体开发的瀑布模型,由于不支持产品的演化,缺乏灵活性,对开发过程中很 难发现的错误,只有在最终产品运行时才能暴露出来,从而使软件产品难以维护。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

综合练习一答案 一.选择题: 1.软件危机出现于____,为了解决软件危机,人们提出了用____的原理来设计软件,这是软件工程诞生的基础。 A.50年代末 B.60年代初C.60年代末 D.70年代初 A.运筹学B.工程学 C.软件学 D.软件学 E.数字 2.开发软件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作____。 A.软件投机B.软件危机C.软件工程D.软件产生 3.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有如下几点,除了______。 A、软件开发过程未经审查 B、软件开发不分阶段,开发人员没有明确的分工 C、所开发的软件,除了程序清单外,没有其他文档 D、采用工程设计的方法开发软件,不符合软件本身的特点 4.软件工程学是应用科学理论和工程上的技术指导软件开发的学科,其目的是____。 A.引入新技术提高空间利用率B.用较少的投资获得高质量的软件 C.缩短研制周期扩大软件功能D.硬软件结合使系统面向应用 5.请按顺序写出软件生命期的几个阶段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A.维护 B.测试 C.详细设计 D.概要设计 E.编码 F.需求分析6.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____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若干个更小的阶段。 A.详细设计B.可行性分析C.运行及维护D.测试与排错7.划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 A、各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相关性 B、各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相对独立 C、各阶段的任务在时间上连续 D、各阶段的任务在时间上相对独立 8.一个软件项目是否进行开发的结论是在______文档中作出的。 A、软件开发计划 B、可行性报告 C、需求分析说明书 D、测试报告 9.分析员是____。 A.用户中系统的直接使用者B.用户和软件人员的中间人 C.软件的编程人员 D。用户和软件人员的领导 10.下列叙述中,_______不属于数据字典的作用。 A、作为编码阶段的描述工具 B、为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统一认识 C、作为概要设计的依据 D、为需求分析阶段定义各类条目 11.使用结构化分析方法时,采用的基本手段是____。 A.分解和抽象 B.分解和综合C.归纳与推导D.试探与回溯12.结构化系统分析主要是通过____进行分析的。 A.算法分解B.控制结构分解 C.数据结构分解D.处理功能分解13.分层数据流图是一种比较严格又易于理解的描述方式,它的顶层描述了系统的____。 总貌B.细节C.抽象D.软件的作者 13.变换型和事务型是程序结构的标准形式。从某处获得数据,再对这些数据作处理,然后将结果送出是属于____。 A.变换型 B 事务型 14.需求分析说明书不能作为______。

软件工程考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软件开发瀑布模型中的软件定义时期各个阶段依次是:(B) A) 可行性研究,问题定义,需求分析。 B) 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C) 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问题定义。 D) 以上顺序都不对。 2.可行性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A) A)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B)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 C)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D)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时间可行性。 3 耦合是对软件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各种耦合按从强到弱排列如下:(C) A) 内容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公共环境耦合。 B) 内容耦合,控制耦合,公共环境耦合,数据耦合。 C) 内容耦合,公共环境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 D) 控制耦合,内容耦合,数据耦合,公共环境耦合。4.在详细设计阶段所使用到的设计工具是:(A) A) 程序流程图,PAD图,N-S图,HIPO图,判定表, 判定树. B) 数据流程图,Yourdon 图,程序流程图,PAD图, N-S图,HIPO图。 C) 判定表,判定树,PDL,程序流程图,PAD图,N- S图。 D) 判定表,判定树,数据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 流程图,层次图。 5 按照软件工程的原则,模块的作用域和模块的控制域之间的关系

是:(A) A)模块的作用域应在模块的控制域之内。 B)模块的控制域应在模块的作用域之内。 C)模块的控制域与模块的作用域互相独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在软件生命周期中,能准确确定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的功能阶段是(C) A.概要设计 B.详细设计 C.需求分析 D.可行性分析 7下面不是软件工程的3个要素的是(C) A过程 B.方法 C.环境 D.工具 8.下面不属于软件的组成的是(B) A程序 B.记录 C.文档 D.数据 9在瀑布模型中,将软件分为若干个时期,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般归属于(C) A.维护时期 B.运行时期 C.定义时期 D.开发时期 10.在瀑布模型中,下面(C)是其突出的缺点。 A.不适应平台的变动 B.不适应算法的变动 C.不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动 D.不适应程序语言的变动 11下面不属于软件的特点的是(D)。 A软件是一种软件产品 B软件产品不会用坏,不存在磨损、消耗问题 C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 D软件产品非常便宜 12 软件开发工具是协助开发人员进行软件开发活动所使用的软件或环境。下面不是软件开发工具的是(A)。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B)

B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要进行一次( C )需求分析。 A.详细的B.全面的C.简化的、压缩的D.彻底的 2、系统流程图用于可行性分析中的( A )的描述。 A.当前运行系统B.当前逻辑模型C.目标系统D.新系统 3、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D ) A.不能嵌套使用B.只能用来写简单程序 C.已经用硬件实现D.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4、维护中,因误删除一个标识符而引起的错误是( C )副作用。 A.文档B.数据C.编码D.设计 5、( D )是以提高软件质量为目的的技术活动。 A.技术创新B.测试C.技术创造D.技术评审 6、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分析、设计和 实现一个软件系统的方法和过程,尽可能接近于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因此面向对象方法有许多特征,如软件系统是由对象组成的;( C );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层次结构的继承。 A.开发过程基于功能分析和功能分解B.强调需求分析重要性 C.把对象划分成类,每个对象类都定义一组数据和方法D.对既存类进行调整 7、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适用于( A )系统。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B.需求确定的C.管理信息D.实时 8、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D )。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9、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 A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A.程序的内部逻辑B.程序的复杂结构C.使用说明书D.程序的功能 10、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 C ) A.软件工程 B.软件周期 C.软件危机 D.软件产生 11、软件按照设计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达到不出故障,持续运行的要求的质量特性 称为( B )。 A.可用性 B.可靠性 C.正确性 D.完整性 12、瀑布模型的关键不足在于( B ) A.过于简单 B.不能适应需求的动态变更 C.过于灵活 D.各个阶段需要进行评审 13、软件维护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哪几种( C ) A.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测试副作用 B.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调试副作用 C.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文档副作用 D.编码副作用、文档副作用、测试副作用 14、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 B)。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化方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控制流方法 1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 要保证是( C)。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 素质 16、软件开发模型是指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主要的开发模型有瀑 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智能模型。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相结合,并增加了(1),它建立在(2)的基础上,沿着螺线自内向外每旋转一圈,就得到(2)的一个新版本。喷泉模型描述了(3)的开发模型,它体现了这种开发方法创建软件的过程所固有的(4)和(5)的特征。 B(1) A、系统工程 B、风险分析 C、设计评审 D、进度控制 D(2) A、模块划分 B、子程序分解 C、设计; D、原型 A(3) A、面向对象 B、面向数据流 C、面向数据结构 D、面向事件驱动 D(4) A、归纳 B、推理 C、迭代 D、递归 A(5) A、开发各阶段之间无“间隙” B、开发各阶段分界明显 C、部分开发阶段分界明显 D、开发过程不分段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螺旋模型是在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分析活 动。( T ) 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数据的源和终点进行详细定义。 ( F ) 3.JAVA语言编译器是一个CASE工具。( T )。

软件工程试题库集及答案

综合练习一答案 选择题: 1.软件危机出现于____,为了解决软件危机,人们提出了用____的原理来设计软件,这是软件工程诞生的基础。 A.50年代末B.60年代初C.60年代末D.70年代初 A.运筹学B.工程学C.软件学D.软件学E.数字2.开发软件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作____。 A.软件投机B.软件危机C.软件工程D.软件产生 3.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有如下几点,除了______。 A、软件开发过程未经审查 B、软件开发不分阶段,开发人员没有明确的分工 C、所开发的软件,除了程序清单外,没有其他文档 D、采用工程设计的方法开发软件,不符合软件本身的特点 4.软件工程学是应用科学理论和工程上的技术指导软件开发的学科,其目的是____。 A.引入新技术提高空间利用率B.用较少的投资获得高质量的软件 C.缩短研制周期扩大软件功能D.硬软件结合使系统面向应用5.请按顺序写出软件生命期的几个阶段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A.维护B.测试C.详细设计D.概要设计E.编码F.需求分析6.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____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若干个更小的阶段。 A.详细设计B.可行性分析C.运行及维护D.测试与排错7.划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 A、各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相关性 B、各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相对独立 C、各阶段的任务在时间上连续 D、各阶段的任务在时间上相对独立 8.一个软件项目是否进行开发的结论是在______文档中作出的。 A、软件开发计划 B、可行性报告 C、需求分析说明书 D、测试报告 9.分析员是____。 A.用户中系统的直接使用者B.用户和软件人员的中间人 C.软件的编程人员D。用户和软件人员的领导

软件工程题库

软件工程题库 一单项选择 1.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它的开发主要是(A )。 A研制B拷贝C再生产D复制 2.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包括:软件开发期和软件运行期,下述(D )不是软件开发期所应包含的内容。 A需求分析 B 结构设计C程序编制D软件维护 3.以文档作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很明确的软件项目的生存周期模型是( C )。 A喷泉模型 B 增量模型C瀑布模型D螺旋模型 4.在软件生存周期中,(B )阶段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是做什么?”。 A详细设计 B 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C概要设计D软件测试 5.软件产品与物质产品有很大区别,软件产品是一种(C )产品 A有形 B 消耗C逻辑D文档 6.(C )把瀑布模型和专家系统结合在一起,在开发的各个阶段上都利用相应的专家系统来帮助软件人员完成开发工作。 A 原型模型 B 螺旋模型 C 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 D 喷泉模型 7.( B )阶段是为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的描述,要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A概要设计 B 详细设计 C 编码 D 测试 8.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适合于那些不能预先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的模型是(A )。 A 原型模型 B 瀑布模型 C 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 D 变换模型 9.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以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为基础,以用户的需求为动力,以对象来驱动的模型是( C )。 A 原型模型 B 瀑布模型 C 喷泉模型 D 螺旋模型 10.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支持需求不明确,特别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并支持多种软件开发方法的模型是( D )。 A 原型模型 B 瀑布模型 C 喷泉模型 D 螺旋模型 11.软件特性中,使软件在不同的系统约束条件下,使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难易程度称为(C )。 A可修改性B可靠性C可适应性 D 可重用性 12.软件特性中,一个软件能再次用于其他相关应用的程度称为(B )。 A可移植性B可重用性 C 容错性 D 可适应性 13.软件特性中,(A )是指系统具有清晰的结构,能直接反映问题的需求的程度。 A可理解性B可靠性C可适应性 D 可重用性 14.软件特性中,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在实现改正潜伏的错误、改进性能、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工作的难易程度称为( B )。 A可理解性 B 可维护性C可适应性 D 可重用性 15.软件特性中,软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移植到另一个上去的难易程度指的是(C ). A可理解性B可修改性C可移植性 D 可重用性 16.软件特性中,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指的是( D )。 A有效性B可适应性C正确性 D 可靠性 17.软件特性中,允许对软件进行修改而不增加其复杂性指的是(A )。 A可修改性B可适应性C可维护性 D 可移植性 18.软件特性中,多个软件元素相互通讯并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指的是(B )。 A可理解性B可互操作性C可维护性 D 可追踪性 19.软件特性中,根据软件需求对软件设计、程序进行正向追踪,或根据程序、软件设计对软件需求进行

《软件》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程序,程序有哪些特性? 程序:是一个用计算机语言描述的某一问题的解决步骤,它的表示是静态的。 特性:静态与动态属性,由程序语言抽象的符号表达,是对数据施行算法的过程,是分层嵌套的。2.软件有哪些特性? 特性:功能、性能相对完备的程序系统,具有使用性能的软设备,软件是信息商品,易大批量生产、成本低,是极具竞争性的商品,投入的资金主要是人工费,是只有过时而无“磨损”的商品。 3.什么是群件,目前常见的群件产品有哪些? 群件:是近几年开发的一种基于电子邮件的应急系统软件,它拓 宽了电子邮件的的内涵,涵盖了很多通信协调功能。目前常见的群件产品有:IBM公司的lotus Note、Microsoft公司的Exchange Server 、Novell公司的Group Wise等 4.计算机的软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软件由:软件程序(解题步骤)+数据(描述事物的属性和状态)+文档(功能性能的说明性信息)组成。 5.什么是程序开发环境,常见的开发环境有那些? 程序开发环境:即现在作用到的编程语言,一般以一个集成环境的形式出现。 此环境中包含了语言编辑器,调试工具,编译工具,运行工具,图标图像制作工具等。 6.常见的Internet工具有哪些? Web服务器软件、web浏览器、文件传送工具FTP、远程访问工具Telnet、邮件软件、网络聊天、多媒体等。 7.操作系统的作用(功能)是什么? 1、处理器管理 2、存储器管理 3、设备管理 4、文件管理 5、作业管理。 8.文件系统足以支持程序运行,数据库的作用是什么? 克服文件系统的缺陷。 9.软件开发的核心是编制可运行的程序,还有比这跟重要的工作么? 系统分析和数据分析。 10.程序设计语言本身是软件么? 是,而且是系统软件。 第二章 1.程序设计语言有哪两种实现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方式一:编译(优:可进行优化,目标码效率很高。缺:费时)方式二:解释(优:可以逐句读入源代码,比较灵活,小巧。解释器不大,工作空间也不大,且能根据程序的执行情况决定下一步需做什么。缺:一句一句的难于优化,效率低) 2.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有那几种基本控制结构? 顺序、选择、循环。 3.为什么要引进过程,过程和函数的区别有哪些? 引进了过程或函数可以让程序语言更清晰,可以多次调用。使用过程还可以降低程序的复杂性,使程序结构变得清晰明了。过程是不带返回值,函数是带返回值。 4.什么是全局变量,什么是局部变量? 全局变量:出了程序便失去定义,作用范围,整个程序。 局部变量:局部的程序块中有定义。 5. 什么是指针变量? 指向数据的地址的变量。 6.过程参数传递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传值:优:很安全,不会改变全局变量的值。缺:占用双倍存储单元,传值时不能带回值。 引用:优:能带返回值,存储空间小。缺;局部有可能改变全局变量的值。

《软件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C)。 A.软件工程 B.软件周期 C.软件危机 D.软件产生 2.瀑布模型本质上是一种(A )模型。 A.线性顺序 B.顺序迭代 C.线性迭代 D.早期产品 3.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是(B )。 A.用户容易参与开发 B.缺乏灵活性C.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 D.适用可变需求 4.螺旋模型是一种将瀑布模型和(A)结合起来的软件开发模型。 A.增量模型B.专家系统C.喷泉模型D.变换模型 5.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适用于(A)系统。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B.需求确定的C.管理信息 D.实时 6.下列有关软件工程的标准,属于国际标准的是(C ) A.GB B.ANSI C.ISO D.IEEE 7.结构化方法是一种基于(D)的方法。 A.数据结构 B.程序结构 C.算法 D.数据流 8.软件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 A)需求分析、设计过程。 A、简化、压缩的 B、详细的 C、彻底的 D、深入的 9.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D) A、分析开发系统的必要性 B、确定系统建设的方案 C、分析系统风险 D、确定是否值得开发系统 10.可行性研究是在(A)之前 A、系统开发 B、测试 C、试运行 D、集成测试 11.可行性研究需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系统的规模,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的成本只是预期总成本的 (C)。 A、1% B、20% C、8% D、50% 12.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的(B)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具有法律性、权威性。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D.《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13.效率是一个性能要求,因此应当在以下哪个阶段规定?B A、可行性分析 B、需求分析 C、概要设计 D、详细设计 14.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不包括(D) A、软件验收的依据 B、用户与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 C、软件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D、软件设计的依据 15.数据字典是用来定义(D)中的各个成份的具体含义的。 A、程序流程图 B、功能结构图 C、系统结构图 D、数据流程图 16.数据流程图是(A)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图形工具。 A、SA B、SD C、SP D、SC 17.DFD中的每个加工至少有(A)。 A、一个输入流或一个输出流 B、一个输入流和一个输出流 C、一个输入流 D、一个输出流 18.需求分析阶段的关键任务是确定(D)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19.在SD方法中全面指导模块划分的最重要的原则是(D)。 A、程序模块化 B、模块高内聚 C、模块低耦合 D、模块独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