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03209213

作者简介:彭建东(19682),男,江苏人,讲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研究.

文章编号:167128844(2003)062132205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以景德镇三闾庙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为例

彭建东,陈 怡

(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城镇及城市地区保护的《IC OM OS 宪章》为出发点,分析总结出历史街区价

值的衡量标准和保护原则;将体验经济的原理与历史街区的价值分析相结合,提出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主题的确定方法和功能分布的组织原则;最后结合景德镇三闾庙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实例进行详细说明,从而为历史街区的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历史遗产保护;体验经济

中图分类号:T U 984 文献标识码:A

R esearch on mode of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historic blaks

———An instance of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planning

in Sanlv Miao historic blocks in Jingdezhen city

PE NGJian 2dong ,CHE N Y i

(School of Urban S tudi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

Abstract :The report starts its analysis from the IC OM OS conventions ,and lists the criterions that should be obeyed in the exploitation in historic blocks.And then s ome principles in the experience economy are used in the historic evalua 2tion and analysis ,which direct the subject of the exploitation and the rules that be abided in function organization.At last an instance of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planning in Sanlv Miao historic blocks in Jingdezhen city is illustrated in detail.All the disquisition intends to provide a s olution for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historic blocks.

K ey w ords :historic blocks ;tour exploitation ;historic heritage protection ;experience economy

为了展现城市特色、发展旅游经济,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历史街区”作为旅游景点加以保护和开发.一方面,一定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对历史街区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当的开发方式也给历史街区保护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将历史街区开发混同于普通旅游景点开发,受利益的驱动,加之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

匮乏导致游客量过速增长,影响街区的生态文化价值.以世界遗产地丽江大研古镇为例,1995-1999年,旅游的海内外旅游者从84.05万人次增加到280.4万人次[1],这种片面追求数量型增长的旅游发展模式,不仅使旅游质量出现下降,而且使居民和谐宁静的生活变得喧闹而拥挤,街区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2)将历史街区开发商业化,商业开发过热,旅

第36卷第6期2003年12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Engineer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V ol.36N o.6Dec.2003

游功能单一.以周庄为例,周庄是江南水乡古镇中发展得最早和最快的古镇.自1996年以来,游客数量每年递增[2],然而近年来水乡的商业开发过度,无控制的商业店铺使街区的风貌日趋千篇一律,“人人皆商”的浓重气息使街区的文化氛围受到侵蚀.

历史街区是保存城市历史文化信息、体现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区域,也是城市中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都极为脆弱的地带.历史街区中历史价值的真实性和物质环境的完整性,是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和景观特色塑造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本应在开发活动中得到绝对保护.而产生以上两个问题的原因,根本在于对历史街区价值的认识不足和对历史街区开发模式的不合理.因此,要避免历史街区的过度开发和对街区历史价值的破坏,首先应加强对历史街区特殊价值的认识,并进行旅游开发模式的定位———前者从历史遗产保护的角度分析街区的历史价值,确定旅游开发的主题和基础;后者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创造多样化的历史体验,通过功能组织充分展示街区的历史价值,避免商业的过度发展.

1 历史街区的特征分析和价值衡量历史街区的特征分析是衡量历史街区价值的基础.在我国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中,对历史街区特征的认识大多局限在物质方面,诸如建筑风格、街道景观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城镇及城市地区保护的《IC OM OS宪章》将体现一个地区历史特征的元素作了更为全面的定义,确定为:?由地块和道路所确定的城市模式;

?建筑、绿色空间和开敞空间之间的关系;

?由规模、尺度、形式、建造、材料、色彩、装饰所确定的建筑的外观和内涵;

?城镇或城市地区与其周边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和人工环境;

?城市或城市地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多种功能[3].

可见,历史街区的特征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空间形态等物质元素上,而且包括城市功能、文化内涵等精神元素.因此,历史街区的价值衡量也应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在城市规划、建筑形式和历史联想等多项作用的基础上确定[4].由此可将衡量标准分为以下3项:

(1)真实性

真实性指能给人们带来真实的历史体验的特性.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代表特殊建筑风格,如安徽宏村历史街区;

?代表特殊空间形态,如江南水乡历史街区;

?代表一定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形态,如上海建国路步高里街区、武汉江汉路街区;

?反映特殊的地域文化内涵,如丽江古城、上海绍兴路书画艺术一条街、南京夫子庙商业文化街.

(2)多样性

历史街区蕴涵着城市的历史积淀,积淀的结果就是多样性.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的多样性,如各种建筑和场所,这种多样性是可见的;另一方面是环境氛围的多样性,如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历史结构和在历史街区中感受到的丰富体验,这种多样性是不可见的.

历史街区通常是物质环境和环境氛围的综合体,因此,认识历史街区的价值不仅要把握它的主要特色即真实性,而且也要认识体现其特色的各种实际内容即多样性.

(3)品质和视觉价值

品质指街区建筑质量和景观质量.例如:建筑是否精致,环境是否优美等.视觉价值则包括多样性、空间组织、可意象性和尺度.多样性是衡量历史街区视觉体验的第一标准:景色是否丰富,是否有多种多样可供欣赏的建筑和自然景观;空间组织意味着视觉体验的多样性不是混乱的,而是有序的,容易辨认;可意象性指街区的建筑和城市设计能否融合为其经济和社会历史的组成部分,成为历史特性价值的有机整体和补充.

通过真实性、多样性、品质和视觉价值三方面的评价,可以全面衡量历史街区的特征价值,保护历史遗产,从而避免历史街区的盲目开发,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历史街区的开发模式设计

开发模式设计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历史街区真实性保护的前提下,创造有吸引力的旅游体验.根据“体验经济”的理论,人们的体验包括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体验和美学体验.创造这些体验需要经过多方面的策划,包括:体验的主题化、印象的和谐、淘汰负面影响等.其中,“体验的主题化”和“印象的和谐”是策划成功的决定因素.因此,历史

331

 第6期彭建东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街区的旅游开发模式设计应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即旅游主题的确定和街区功能的定位和组织.

2.1 旅游主题的确定

确定旅游主题的目的是使体验主题化.根据历史街区真实性的分类,可将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主题作以下划分:一种是以历史街区的物质环境为主题,包括以建筑风格的鉴赏为主题和以特殊自然环境和空间形态的体验为主题;另一种是以历史街区中社会生活为主题,包括以相关的背景知识的学习为主题,以宗教活动和民风民俗的体验为主题,以及以其他可添加的体验为主题.

主题的确定首先应考虑历史街区本身的真实性.为防止旅游开发的偏离对真实性造成的损害和歪曲,应选择与街区的真实性一致并易于实施的主题.其中第一类主题适用于建筑风格突出、品质优秀的街区;第二类则适用于物质环境保存不全,或需要进行大规模更新的历史街区.

其次应处理好现代功能和传统元素之间的关系.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之间的关系有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是以旧时功能为主,即充分发扬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实现功能、文化的延续性;另一种是以现代功能为主,即扬弃旧的街区功能,仅保留历史街区的物质环境,开发服务于现代生活的功能,体现现代与历史氛围的反差;第三种是介于两者之间,将传统功能和现代功能以适当比例融为一体[5].

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决定不同的开发主题. 2.2 功能定位和组织

按照“体验经济”的理论,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通常是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体验和美学体验的综合[6].功能定位和组织的目的,就是使历史街区的旅游体验和谐而丰富.

功能的定位以街区的多样性为依据.物质环境的多样性对应游览、参观、聚会、工作、购物等功能;环境氛围的多样性对应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

功能的分配比例由旅游主题决定.一是以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传统功能为主,适用于小城市(镇)的历史街区,有利于突出地方特色,增强游人的教育体验和逃避体验.二是以符合街区性质的现代功能为主,适用于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中,适应更高要求的娱乐体验和美学体验[5].

功能的空间组织与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3种分布有关:一是将游客吸引到城市中的旅游“主要吸引物”的位置;二是为游客提供支持、供给、娱乐等服务设施的“次要吸引物”的位置;三是实际使用这些设施的游客的空间分布模式.空间组织应达到不同层次的吸引物分布均衡,同一层次的内容相对集中,整体上体现出明确的风格,从而使旅游者的体验明确而和谐.

3 景德镇三闾庙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旅游开发模式选择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并遵循实证的态度.因此关键是对历史街区现状进行充分了解:一方面明确历史街区在城市乃至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历史价值的评价和开发主题的定位提供现实依据.在操作的程序上,应按照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价值分析、开发模式定位的步骤依次展开调查和分析,保证旅游开发模式选择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从而使所选择的开发模式得以实现.现以景德镇三闾庙地区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为例,介绍旅游开发模式选择的步骤和方法.

3.1 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的收集

景德镇“三闾庙”地区位于景德镇昌河两岸的山嘴上,处于昌江河与西河的交汇处,与镇上“市里渡”隔河相望,为古代通往鄱阳、九江、都昌、安徽等地的必由之地.自五代起,四川、河南、安徽就不断有人迁居此地,明代这里的手工业和商业出现萌芽,逐步发展成商船云集、人声喧哗的水运码头,至清代发展成交通与商业繁荣的集镇.当年景德镇瓷器就是从这里船装出发运往世界各地.当地居民为了纪念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兴建一座“三闾大夫庙”,该村由此而得名.虽然经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事变迁,昔日繁华的古镇早已变成单纯的居民区,但相当部分的古街道和古建筑仍得以保留,古镇的空间形态也未发生大的变化.为人们了解古代城镇布局、明清世俗建筑以及古建工艺提供了完整的原型和丰富的实例.对于研究中国工业城市史、建筑史以及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具有极高的价值.

3.2 历史价值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的收集,对三闾庙历史街区的历史价值进行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从真实性角度分析,其价值体现在:(1)提供了

431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

明清世俗建筑的原型;(2)保留了完整而优美的历史街巷空间;(3)代表了景德镇明清时期商贸集镇的城市空间形态特色;(4)反映了景德镇地区明清时期的经济繁荣、社会繁荣以及后来的历史变迁;

(5)展现了现时期淳朴的农家生活和滨水良好的自然景观.这些价值说明它具备了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体验和美学体验的开发基础.

从多样性角度分析,其价值体现在:(1)多种类型的明清世俗建筑:包括庙宇、古栅、古码头、碑记、民宅(以明代为主)、商铺(以清代为主)、清街、明街等;(2)不同特色的街道空间:包括素雅静穆、私密封闭的明街,富有节奏感和层次感的清街;(3)多样化的街道功能:包括交通、商贸、生活交流等功能,其中商贸功能最为丰富,至今保留有米行、棉花行、饭店、药店等商业店铺的原址;(4)丰富的历史内涵:古街历史可以上溯到五代时期,明代这里开始出现手工业和商业的萌芽,直至清代,发展成交通与商业繁荣的集镇.当年景德镇瓷器就是从这里船装出发运往世界各地.而历史街区里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渡口、古庙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品质和视觉价值方面:品质上,古建和古街位于三闾庙地区的中部,其外围是质量粗糙、布局杂乱的现代住宅;使古街区与周围环境相对隔离,显得古朴而宁静.在视觉价值方面,古街区具备有序的空间组织和良好的可意象性,其建筑形制反映了旧式商铺前店后堂的关系;渡口、码头和街道布局又体现了古代城镇中商贸、交通和居住功能的有序组织.尺度上,明街狭窄曲折,给人私密封闭的感觉;清街开放通透,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街区中可供人们观赏的建筑、景观也十分丰富,建筑内还保留了部分工艺精致的明式家具.另外,周围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滨水景观,也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3.3 旅游开发模式方案设计

开发主题:依据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可供选择的开发主题有5个:(1)以鉴赏明清世俗建筑为主题;(2)以历史街区的游览和空间内涵的介绍为主题;(3)以介绍景德镇城市发展历史和陶瓷贸易的发展历史为主题;(4)以再现景德镇明清时期的繁荣景象,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为主题;(5)以滨水景观带的开发、发展生态型的休闲空间为主题.主题一和主题二提供的是美学体验,主题三和主题四提供的是教育体验和娱乐体验,主题五提供的是逃避体验.依据三闾庙地区的条件和真实性,这5个主

题都有实现的可能.对于景德镇和三闾庙地区的发展来说,也将创造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就街区的整体特色来说,以历史环境的体验和滨水地带的景观最为直观,因此,可将开发主题确定为:历史、景观.表述为“在古朴的街区中感受历史,在美丽的昌江河畔享受生活”.

功能定位和组织:以“创造可体验历史的滨水休闲地”为目标,依据三闾庙历史街区在建筑、街道空间、街区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多样性,可考虑开发以下几类功能:

博物馆:景德镇城市历史博物馆(介绍景德镇历史和文化、展示当地出土文物),中国陶瓷贸易博物馆(介绍中国陶瓷贸易的发展历史及其文献展示、收藏),中国民居历史博物馆(以江南民居为主介绍中国各地民居的类型、特色和发展历史).

传统特色一条街:出售旅游纪念品、特色手工艺品、陶瓷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用品,提供餐饮、居住,以及传统风格的酒吧、茶社等.

民俗文化一条街:以清街面街住户的家庭生活为背景,展示当地的民间工艺、地方风俗、传统小吃等,也包括在街巷内较僻静的住户自行设立家庭旅馆,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体验当地居民生活的场所.

露天建筑博物馆:超越传统博物馆室内展示的思维惯例,以明街为背景,利用真实的历史街区为空间和游览线路的组织,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构造类型和生态思想.

休闲风光带:对滨水地带进行以“体验城市历史、享受现代生活”为主题的景观设计,整治绿化,构造空间,增加体现传统风格的建筑和雕塑,布置适量的休闲娱乐设施.

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如停车场、宾馆、办公、管理等.

其中“民俗文化一条街”、

“露天建筑博物馆”和“休闲风光带”为历史街区的“主要吸引物”,位置由它们的发展背景所决定,分别位于清街、明街和沿河区域.“传统特色一条街”、“博物馆”和“其他服务设施”属于“次要吸引物”,为了方便游客,同时不破坏旅游区的形象和氛围,应放置于主要吸引物的外围.总体看来,“主要吸引物”集中于三闾庙地区的中心、东北部和东南沿河地区,“次要吸引物”放置于三闾庙地区的西南部.为平衡游客的空间分布,将“博物馆”靠近入口,免费开放;对“民俗文化

531

 第6期彭建东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一条街”、

“露天建筑博物馆”内的景点收取门票,分散布置;将“传统特色一条街”靠近出口,集中布置.“沿河风景带”与历史街区内的绿化和环境统一设计,作为历史街区与城市、自然景观的协调过渡,同时向市民和旅游者开放.

三闾庙历史街区的旅游模式设计,主要解决了以下4个问题:(1)提供历史街区的开发方向,避免了开发与保护的冲突.将“历史体验”确定为旅游开发的主题,实际上就是对历史街区价值的肯定和保护;(2)为控制过度的商业开发提供办法,商业活动被限定在历史街区之外的特定区域,同时位于游人必经之地,获得商业利益和突出旅游主题两不误;(3)为防止旅游容量过度提供前提,对品质高、容量小的区域提高消费,对品质低、容量高的区域降低门槛,引导人们在品质较高的区域分散,而集中于品质较低的区域,这样有利于旅游容量的控制;(4)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实现历史街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博物馆中的学习体验、建筑博物馆内的审美体验、民俗文化一条街的娱乐体验和滨水景观带的逃避体验.这些体验一方面可以解决历史街区的就业,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增强街区的影响力、街区居民的自豪感和城市整体的文化生态保护.

4 结 语

21世纪是关注城市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世纪,也是由产品经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的时期.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模式的设计,在旅游开发的决策阶段完成了历史街区历史价值的实证,并通过开发功能的组织,为历史价值的保护和旅游体验的开发提出原则和构想.因此,对于避免历史街区的不当开发、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促进体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仅仅依靠旅游开发模式的设计,并不能解决历史街区保护和开发中的所有问题.如何将街区中的城市历史文化信息视觉化、如何实现历史街区与城市风貌的自然过渡,以及旅游体验的创新、街区品质的改善和旅游容量的控制等,这些具体而重要的问题还有待于设计者、开发者和各类专业人士继续探讨,共同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广瑞.2001~2003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 熊侠仙,张松,周 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

对策———对周庄、同里、直的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

[J].城市规划汇刊,2002(6):61265.

[3] Fergus T.Maclaren Des M E.亚洲历史城市中心区遗产

保护的真实性:在有关解释和成就中的假象[J].国外

城市规划,2001(4):9212.

[4] Basauli Umar Lubis.印尼棉兰旅游城市目的地规划

[J].姚长宏等译.国外城市规划,2003(1):19222. [5] 张艳华,卫 明.“体验经济”与历史街区(建筑)的再

利用[J].城市规划汇刊,2002(3):72275.

[6] 约瑟夫B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

业良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上接第120页)

中有小城镇自身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的限制,但更主要的是由于缺乏规划意识和规划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开发方式不合理等.

城镇人口的空间分布形态是否合理决定和影响着城镇的发展是否合理和有序,城镇总体规划可以有效地调控和引导人口的空间分布形态,从而促进城镇的合理有序发展[6].要解决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人口空间分布形态的不合理之处,当务之急是加强小城镇的发展规划和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创造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对不合理的人口空间分布形态进行调控和引导,使之日趋合理,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参考文献:

[1] 袁中金,王 勇.小城镇发展规划[M].南京:东南

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兴中.中国城市空间社会结构研究[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0.

[3] 袁中金,王 勇.小城镇发展规划[M].南京:东南

大学出版社,2001.

[4] 孙立平.一个新的社会正在形成[N].南方周末,20032

01201(3).

[5] 宋家泰,崔功豪,张同海.城市总体规划[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85.

631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