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中国古代政权沿革(历史发展脉络)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建立:夏朝(约BC2070—约BC1600年)

发展:商朝(约BC1600—BC1046年)

鼎盛:西周(BC1046—BC771年)

瓦解:东周春秋(BC770—BC476年)

3封建社会

(1)形成:东周战国(BC475—BC221年)

(2)发展、鼎盛、衰落:

秦(BC221—BC207年)

①封建大一统时期 西汉(BC202—AD9 东汉(AD25—220②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魏(220—266年)

280年) 蜀(221—263年)

吴(222—280年)

266—316年)

317—420年)

420—589年):宋、齐、梁、陈

439—581

③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隋(581—618年)

唐(618—907年,“安史之乱”〈775—763年〉)

④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五代(907—960年)

辽(契丹政权)(916—1125年,947年称辽,983年称契丹,1066年称辽)

北宋(960—1127年)

南宋(1127—1276年)

西夏(1036—1227年)

金(1115—1234年)

元(1271—1368年)

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明清

明(1368—1644年)

清(1636—1912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进入近代史)

二、历代封建王朝(或时期)的特点或地位和影响

⑴春秋战国时期:①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国

家由分裂走向统一。②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有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国有制转化,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③民族关系上:民族的交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④思想文化上: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⑵秦朝: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②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统一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修筑长城等。③秦朝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西汉出年兴盛局面的出现。④留下的伟大工程万里长城对后世影响深远。

⑶两汉:①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文景之治、光武中兴)。②统一多民族国家

得到巩固和发展(两汉疆域进一步扩大,西域、西南夷、百越开始纳入汉朝版图)。③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的频繁)。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王国问题的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⑤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取得的成就,为后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⑥儒家思想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⑦文化具有多样化有机结合、水平居世界前列、气势恢弘等特点。

⑷三国:①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复杂,斗争激烈,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分裂的时期。②对东

汉末年大混乱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是趋向三国统一的必要步骤。③是江南、西南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北方经济逐渐恢复时期。④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相当成就和进步的时期(人才流动的自由,文化的多员,建安文学,张仲景、华佗、马钧等)。

⑤较为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锻炼了一批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中影响较大的

是曹操和诸葛亮。

⑸两晋南北朝:①政治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南北政权更替频繁;士族势力由

兴盛走向衰落;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加快。②经济上:江南迅速开发,中原相对停滞;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③文化上:宗教在这一时期成了地主阶级思想统治的重要工具,宗教又影响着哲学、文艺和艺术;为佛教服务的雕塑、绘画有着辉煌的成就。

⑹隋朝:①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实现了南北统一。②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开启了

中国中世纪的盛世局面。③大运河的开通,对巩固国家的同意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④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对唐朝和后世的中国以至东亚,都有深远影响。

⑺唐朝:①政治稳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很多建树(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③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的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灵活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④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⑤文化具有全国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的特点。

⑻五代十国:①政治上:藩镇割据局面仍在继续和发展;朝代更替频繁;统治残暴,剥削苛

重。②经济上:江南进一步得到开发,经济中心南移。

⑼两宋:①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立,国家不统一。②经济上:北宋时,农业有较大发展,

南北作物交流频繁,农产品商品化明显增强;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

同时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北宋时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南宋海外贸易空前发展。

③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④科技文化:为战争需要,火药、火器

的研制与生产得到发展。大量文学作品反映战争与分裂的社会显示。如北宋广泛使用火药和火药武器;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的诗词。

⑽元朝: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实行行省制度,行使了中央对西藏、台湾、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②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广植棉花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漕运和海运的畅通促进了经济交流;大都等一些较大的城市商业繁荣;泉州对外贸易发达。③中外交流频繁。来大都的亚洲、东欧和非洲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还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④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汉族人民对开发边疆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大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中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经同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少数民族——回族。但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⑾明清:①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明朝戚继光抗倭,巩固东南边疆。清朝平定葛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确立由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立驻藏大臣;热情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台湾府起到了开发台湾和加强祖国海防的作用;反击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订立《尼布楚条约》,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并削弱封建的自然经济;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皇权得到空前加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进步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启迪人们思想,预示着新制度的出现。③经济上: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适应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④中外关系开始出现一些新特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⑤文化承古萌新,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理学走向极端,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戏剧和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充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西方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水平已超过自己的外来文化。

三、政治制度

1、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概念、表现、意义

禅让制大约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禹时期,是传说中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但这是仅限于氏族贵族内的“民主”,是原始社会全面崩溃的信号,即将被奴隶社会所取代。

2、奴隶社会时期的世袭制和分封制:

(1)世袭制:表现、意义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

(2)分封制:目的、分封方法、周王与诸侯关系、作用、重要诸侯国(联系春秋战国)、结果。

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政治统治方式。分封制虽然使周王室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对发展边远地区经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事实上使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处于分裂割据转台。西周后期,随着王室衰微,国家统一局面遭到破坏,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导致分封制崩溃。

3、封建社会时期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政府没有性,必须听命于中央,二者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权威。

(2)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来掌握人事大权,核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皇帝。

(3)它的建立既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因为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的安全,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他们的利益,镇压人民的反抗,加强对人民(农民)的控制。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正是这一政治和经济要求的体现。(4)建立和发展:

a、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

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的变法,进一步扫除了奴隶制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商鞅变法中军功授爵,废奴隶主贵族特权与设县制等规定;法家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b、秦朝正式建立:秦统一后,正式建立该制,其内容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

制。既加强皇帝对中央白官的控制,有加强了对地方官吏与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决策方式与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机结合,正式确立该制。(经济文化等措施的配合)c、西汉巩固:汉初,王国问题影响了中央集权,经汉景帝的平定七国之乱,至汉武帝采

取专制措施,形成“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东汉初,光武帝曾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d、隋唐完善:魏晋南北朝时基本处于分裂割据状态。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

为三,互相牵制:尚书省权分六部,从而加强皇权;废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但随着藩镇势力的膨胀,终酿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出现五代十国,中央集权再遭破坏。

e、北宋加强:宋初吸取教训,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

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但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了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f、元代新发展:元结束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加强统治与管辖,元朝实行行省制

度。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设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从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g、明清达到顶峰与衰落: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与

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明初在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其核心是加强皇权。清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小农经济,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过程中的两大基本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趋势。

(7)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①财政上,“利出一孔”,权归中央,即财源由中央垄断。为达到对全国财政的控制,历代王朝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以保证农业税收的来源。如西汉编户制,一些朝代丈量土地及隋唐设户部管财政等,另一方面加强对盐、铁、铜、钱币等重要资源的管理,如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等。再者收地方财权,将地方税收上缴中央。②剥夺地方权力,官吏由皇帝任命。③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④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国家军队,皇帝总揽兵权(北宋、明清)。

⑤意识形态领域,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封建社会影响的双重性: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他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赋役征发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的作用。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在增大。在明清前,它适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体现出其进步性。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内部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而言,日趋衰落。

(9)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

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日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形成。宋元之际的邓牧曾着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圣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他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工商皆本”的主张,他的思想震动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10)相关小专题。

①古代宰相(丞相)制度的变革:秦在中央设三公制,丞相为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西汉汉武帝改革官制,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权力,形成“虽置王台,事归台阁”的局面;隋唐设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体现皇权的加强;北宋在宰相下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军权,设三司使分割财权,把宰相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元朝设中书省,置右、左丞相,行宰相职权,为最高行政机关;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永乐朝设内阁,实行“票拟”;清朝设军机处,城厢制残余荡然无存,这一巨变反映皇权已达到顶峰。从变化之中看到,皇帝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②古代的选官制度(重要选官制度)(其作用明清前的积极作用为主,后以消极作用为主)

a、汉代的察举制:包括察举、皇帝征召、举荐、考试等内容,其中察举和征辟是两汉选

官的最主要途径。

b、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起初家世、才能并重;西晋后,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

了士族制度的发展。

c、隋至清的科举制: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

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北宋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实行糊名法,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变法废除明经科,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等。明代起实行八股取士。

③古代的文化专制政策(背景、概况、影响)

A、秦朝的“焚书坑儒”。

B、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明朝的八股取士。

D、清朝的文字狱。

④士族制度: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达到鼎盛,南朝时衰落,庶族地主

地位上升,到隋唐两代废九品中正制该行科举,士族制度终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消亡。

⑤古代监察制度: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A、秦: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

B、西汉:汉武帝设州(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进行监察,级别不高,可监察诸侯以及

地方高官,后刺史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

C、东汉:加强监察制度。

D、北宋:设通制,负责监督知州。

E、明: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又增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百官与平

民。

⑥古代宰相(丞相)制度的变革

秦设三公九卿制;东汉扩大尚书台的权力;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北宋宰相之外增设参政知事、枢密使、三司使;元朝设中书省;明权分六部,后增设内阁;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后弃用,雍正朝始设军机处。

⑦地方官制的演变。

秦商鞅变法设县,统一后推行郡县制,郡守为地方最高长官,掌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州刺史成为地方最高长官;唐玄宗设节度使,有行政、财政、军事等大权,演变为藩镇割据;北宋削减节度使节度使权力使其徒有虚名,又集中地方财权与司法权(设转运使等);元设行中书省;明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提刑按察使司(监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军事),互相牵制,始改土归流;清在各省区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进行管理,并大规模改土归流。

四、治乱兴衰(封建盛世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1、我国封建时期曾经出现过许多天下大治的盛世局面,这些盛世局面大多出现于一个朝代的初期或前期。

(1)概况:

A、西汉:“文景之治”(原因措施、作用、经验)

西汉建立后,很注意吸取秦之教训,再加上汉初社会经济贫困等因素,使汉初文帝、景帝时能够以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实现了休养生息政策。这一政策达到了应有的目的,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B、光武中兴:东汉(含义、措施、作用与文景之治比较的特点)

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惩治贪官酷吏,提倡节约,(约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使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全的局面,使一度衰落的汉王朝又兴盛起来,故称“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唐太宗(原因、内容、措施、作用、经验)

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之教训,正确认识君臣关系,善于招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以俭;政治上,采用隋唐三省六部制,知人善用,虚怀纳谏;文化教育上推行隋科举制,以儒为师,大兴学校;民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对外关系上,实行较积极的对外交往政策,从而使其在位时社会稳定,政治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原因、表现、影响、经验)

得力于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推进,到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E洪武之治:明朱元璋

明初,由于经过长期战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为安定社会和增加收入,明太祖采取了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休养生息政策,使明初出现“洪武之治”

的局面。

*F唐朝盛世:清朝(原因、表现、影响)

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

(2)这些治世局面的出现,大致有三种情况:

A、在长期战乱或分裂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社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

者为顺应这一形势,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治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洪武中兴。

B、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

世。

C、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等出现的所谓“中兴”。但“中兴”

并未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所谓的“中兴”也只能是暂时的。

(3)这些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

A、统治阶级目睹和认识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是根本原因。如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统治阶级的代表即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

族政策与对外政策。

C、良好的安全统一的社会环境。

D、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

E、科技新成果的应用。

(4)对盛世局面的正确认识:

一方面安定盛世的进步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在封建社会盛世,其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例如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都曾实行过三十税一的田租,这种土地政策使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了一些,生产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但这并不表明当时农民可以据有大部分收获物,实际上农民为交纳算赋和口赋,仍然要变卖收获物,无地少地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还要向地主交纳田赋,服徭役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正是对农民的剥削才使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盛世局面。

2、动乱

(1)中国古代也出现过多次动乱,如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三藩之乱等,它们

属于地方割据势力反叛中央或争夺中央政权的斗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化的反映。二者的结果和影响不尽相同:七国之乱平定后,西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安史之乱后,继而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中央集权更加衰弱。

(2)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A、叛乱:西汉七国之乱,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军阀割据,西晋八王之乱,南朝梁侯景之

乱,唐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清三藩之乱。

B、政变:唐玄武门之变,后周陈桥兵变,明靖难之役。

C、官僚斗争:唐牛李党争,明后期东林党事件,东汉党锢。

D、宦官专权:东汉、唐、明。

E、外戚专权:西汉、东汉、唐(杨国忠)。

3、封建社会每一朝代前期强盛,后期衰败的共同原因。

除较典型的治乱现象外,仅就某一朝代而言,也普遍存在着前期强盛,后期衰败的现象。这是封建统治者无法摆脱的一种周期率。

(1)一般而言,每个朝代前期强盛的原因主要包括:

A、前期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部分地调整了生产关系,在不同程度上使封建社

会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B、王朝初期,社会经济残破,统治者慑于农民战争的威力,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

会经济的措施。

C、初期统治者较有作为,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D、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民族关系较融洽,中外交流较频繁。

E、劳动人民积极参与生产活动,为强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等。

(2)封建王朝后期衰败的一般原因包括:

A、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土地兼并严重,对农民的剥削加重,阶级矛盾

激化。

B、统治者进取心减退,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尖锐。

C、皇帝腐败,不理朝政,地方割据势力发展,中央集权削弱。

五、变法改革

改革贯穿于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始终。尽管各个时期,不同朝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不同,具体改革的内容、目的、手段为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即改革都不是固守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的旧的法制、体制或政策。

1、知识梳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1)春秋:管仲改革(原因、内容、作用)“相地衰征”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齐桓公为成就霸业,任用管仲为相,改革经济(其中的“相地而衰”,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政治、军事,使齐国的经济、军事势力迅速壮大起来,国势增强,首先确定了霸主地位。

(2)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的变法(背景、内容、作用)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各国掀起了100多年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著名。经过商鞅变法(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划时代的政治沿革。

(3)新:王莽改制(背景、中心、内容、结果)

西汉末年,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是土地兼并,以及由此引发的奴婢和流民问题,阶级

矛盾十分尖锐。公元9年,王莽篡汉并实行改制。主要是禁止买卖土地和奴婢还改革币制。

但是由于王莽的土地制度的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币制改革又是对人民的一种掠夺手段,因此王莽改制不仅没有达到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目的,反而还引起了贵族、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引起了社会动荡,再加上对各地少数民族的不义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人民的痛苦,终于导致绿林、赤眉起义,王莽政权被推翻。

(4)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作用)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客观规律,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顶住来自本民族贵族的各种阻力,进行了改革,其中心在于促其鲜卑族的封建化(汉化)。这次改革加速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北周统一北方和以后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5)北周武帝改革(主要措施、作用)

七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其中西魏又为北周所代替。北周武帝即位后,采取经济、政治、军事等措施,国力日盛,后灭代东魏的北齐,统一黄河流域,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6)后周:世宗改革(背景、内容、作用)

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后周世宗在位时,为革除五代弊端,增强实力,进行了发展经济,整顿吏治和军队的改革,增强了后周国力,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准备了条件。

(7)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时间、背景、内容、作用、失败原因)北宋初年统治大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利有弊,至北宋统治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克服危机,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时政,史称庆历新政。这是一次从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局部改革,但遭保守派官僚阻挠而失败。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这是依次以富国强兵为目的,针对北宋积贫积弱危机,以整军理财为核心内容的变法。曾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变法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无法从根本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变法中又出现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的现象,最终变法失败。

(8)明朝: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目的、内容、作用、评价、结果)

明朝中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急剧激化,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张居正进行了改革,一条鞭法是其重要内容,虽然最终被废除,但保留下来的白银征税的方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对中国古代三大改革(商、孝、王)要以背景、主要内容、作用、结果、评价等角度深化认识。

2、分类

上述变法或改革按照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

(2)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改革(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北周武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

(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并有封建化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3、成败的原因:

(1)上述改革有成有败,究其成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改革成败还与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是否得到皇权的有力保障,改革是否用人得当,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与进步,改革者的魄力和勇气等有关。

(2)一般说来,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大多数失败。这是因为:A、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的。农民起义风暴打碎了旧王朝的

国家机器陈章旧制受到猛烈冲击,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年深日久,政权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已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

B、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为长治久安,大力调整政治政策。这种政策

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根本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许多改革家因顽固派的扼杀而抱恨终身。此外,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

4、对改革的一些认识。

(1)改革的实质:

改革主要是对国家管理制度(广义的制度包括政策、法令等在内,它们应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革故鼎新。从根本上说,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三春柳发展要求的时候,改革这种制度也就是读上层建筑中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作局部性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因而改革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活动。

(2)改革的积极意义:

早在奴隶制时代和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就显出其对国家宏观管理,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作用。至于封建时代的改革,无论发生在王朝的什么时期,都是对当代或前人弊政进行改革并有所创新的产物,封建社会的阶段性繁荣与改革有关,一些王朝的中兴也与改革有关。

(3)对改革阻力的认识:

历史上的每次该和几乎无一不触犯部分贵族或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因而总要受到他们的竭力反对、攻击甚至诽谤,有时改革最终失败。这就表明,改革者尤其是当政者只有坚定不移才能保证改革的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同时,当政者对改革派的支持也是保证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4)对改革的理性归纳: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B、革新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C、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

步和历史发展。

D、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尖锐激烈的斗争。

六、分裂与统一。

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

(1)三次政治上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

(2)四次大统一朝代:秦;西晋;隋;元。

(3)农民起义后的统一朝代:西汉、东汉、唐、明、清。

(4)若干问题:春秋战国分裂的原因;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三国分裂局面形成的原因;西晋统一与灭亡后分裂的原因;随统一的条件;五代十国局面出现的原因。

2、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分裂是支流和短暂的,主要体现在:

(1)从空间上看: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延伸。

(2)从时间上看: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分裂的时间,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0年的历史,国家统一逾千年,分裂时间不过数百年。

(3)从朝代来看:秦、两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统治均在二百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

(4)从分裂时期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5)从程度上看:统一的稳定性和可能性越来越大。

(6)从地位和作用来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的世界影响与隋唐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统一王朝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中国古代统一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主要原因在于: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3)文化传统,如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对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利作用。

(4)一批杰出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为国家的统一奠基、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民族融合,民族间的关系愈发密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流。

*统一意义深远: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边疆开发、抵御侵略提高国防地位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4、对分裂和统一的若干认识。

(1)国家分裂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封建经济所具有的分散性所决定的;当然也与中央权威降低、中央集权削弱等因素有关;另外民族融合不够发达,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也是造成分裂现象的原因。

(2)发展商品经济,形成统一社会,完成政治统一是消除长期分裂割据的根本因素;保持中央争权的强大和政令的畅通,防止地方割据势力抬头,也是消除长期分裂割据的重要因素。

(3)对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要作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的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应作具体分析。既要分析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多民族的融合、生活范围的扩展,经济文化的交流等。分裂中孕育统一的因素。对于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要给予充分肯定,中华民族之所以从未中断,先后相承,绵延不绝,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科技文化的繁荣等发挥着重大的历史作用。

七、农民起义

1、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每一个阶级处于不同的地位,有着不同的政治要求和不同的思想观点,因而各阶级之间必然发生矛盾和利害冲突。阶级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便成为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体现阶级矛盾的阶级斗争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基本形式有三种,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经济斗争是阶级斗争的初级形式,政治斗争时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思想斗争时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反映,但反过来又给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影响。经济斗争时政治斗争的基础,但社会矛盾通过政治斗争才能解决。这三种斗争中,政治斗争是最主要的,经济斗争和思想斗争都服从于政治斗争。

2、封建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起义原因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对抗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直接原因大多是自然灾害。其具体表现是:封建暴政、土地兼并、天灾人祸。

3、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

①秦朝:陈胜、吴广以及项羽、刘邦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时间、经过、意义)

②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

③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间、特点、意义)

④隋末:瓦岗军、河北义军和江淮义军起义

⑤唐末:黄巢起义(时间、特点、意义)

⑥元末: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建立明朝)

⑦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原因、经过、特点、口号、作用)

4、起义的三种结果

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因此我国封建社会的历次农民起义,其最终结局不外乎三种情况:

(1)最终被封建地主阶级所镇压,如黄巾起义、明末农民起义;

(2)成为封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如绿林赤眉起义、隋末农民战争等;

(3)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建立起新的封建王朝,如刘邦、朱元璋等。

5、起义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具有较高的反封建斗争水平。如斗争目标明确,建立了农民政权,推翻或瓦解了腐朽的旧王朝,促使新王朝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还具有各自的特点:①秦末农民战争的突发性和首创精神;②黄巾起义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和以宗教手段发动的农民大起义;③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形成几个强大的集团,其中以瓦岗军最重要;④巢起义采取“避实就虚”、“流动作战”的方针,转战大半个中国;⑤元末红巾军起义具有反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两重性;⑥明末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赋税制。这些表明我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反封建斗争水平时逐渐提高的。

6、农民起义的历史进步形和局限性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时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每当一个皇朝政治腐败,经济发生危机,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就会发生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而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后建立的新王朝,其统治者往往恐惧于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从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农民战争对历史推动作用之所在。

但农民战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们可以打击统治阶级,实现改朝换代,但最终不能推翻这个制度。而且农民起义往往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如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崛起的朱元璋,消灭其他农民军及武装力量,演变为地主阶级代理人,建立新王朝。这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以及小生产者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八、历史人物

1、杰出帝王将相的政绩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帝王将相。这些人的政绩有的与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联系在一起;有的同某一新的政治经济面目联系在一起;有的同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与发展联系在一起;而大多都兼而有之。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产生国重大影响。

⑴秦始皇:灭六国,成统一,建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焚书坑儒,实行暴政。

⑵汉高祖:起兵灭秦,建立西汉;与民休息,经济发展;和亲匈奴,友好边关;分封诸王,

影响集权。

⑶文帝、景帝:重视农业,减免田租;改革法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形成“文景之治”。

⑷汉武帝:①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建立州的监察区,加强皇权;选拔人才,重视官吏考核

与任用;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势力;强化法制。②军事方面:三次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设郡县。③经济方面:改革币制,铸五铢钱;盐铁官营;平抑物价,征收营业税和财产税;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保证农业生产。④对外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晋见汉武帝;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⑤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家学说,提倡大一统;崇尚法制,尊儒尚法,“儒表法里”。⑥文化教育方面:制定“太初历”;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军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出现大思想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汉赋作家司马相如等。

⑸西汉明帝:王景治理黄河;派人去西域求佛法。

⑹东汉光武帝:参加农民起义,建立东汉;采取安抚的统治政策(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

以“柔道”治天下,形成“光武中兴”;日本倭奴国遣使来汉,光武帝赐之金印。

⑺曹操:善于用人,拥立汉献帝,实行屯田,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后,在北方重视弄桑;建

安文学的杰出代表。

⑻诸葛亮:向刘备献“隆中对策”;运筹指挥赤壁之战;助刘备取得荆州、益州;在蜀汉实

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西南地区开发;多次进行北伐;成为封建社会为相的典范。

⑼唐太宗:①在唐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中,功劳最大。②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③即

位后善于总结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方面,知人善任、勇于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戒奢从简;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民族关系方面,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加强和密切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基本解决突厥问题,设置安西都护府,派文成公主入藏,从而加强对多民族国家的官吏;对外关系方面,派人去天竺学习制糖法,多次接待来华的日本遣唐使,玄奘西游促进中印文化交流。④在位时期,社会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形成“贞观之治”。

⑽武则天:①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②在位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能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制度,从而使唐朝经济继续发展。③设立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疆。

⑾唐玄宗:①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官人选、任用贤相,促进经济繁荣,形成“开元盛世”局面。②加强民族关系,设立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册封皮罗阁、骨力裴罗。③改革军事制度,改府兵制为募兵制。④后期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⑿元世祖:①建立元朝,实现大统一。②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发展:把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依据;中央设立负责农业和水利的大司农司;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一书,指导农业生产。③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民族大迁移,形成民族融合新高潮。④健全统治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为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军事机构,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⑤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马可·波罗来华,泉州成为最大外贸港口。⑦实行民族歧视和分化政策。

⒀明太祖:①参加红巾军起义,建立明朝。②北伐灭元,实现统一。③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制定《大明律》;设立内阁和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加强中央集权。④奖励垦荒,实行屯田,清丈田亩,兴修水利,推广植棉。

⒁明成祖:①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②营建并北京,改元永乐。③设置奴儿干都司。④派郑和出使西洋。

⒂顺治:迁都北京;兴文字狱;册封达赖。

⒃康熙:①调整统治政策: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固定丁数,废除“织机不得逾百张”

的限制,使丝织业兴盛起来。②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平定“三藩之乱”;进军台湾,设台湾府;平定葛尔丹叛乱;册封班禅。③抗击外来侵略: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④兴文字狱。

⒄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设立驻藏大臣;大规模改土归流。

⒅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热情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大兴文字狱;由纪昀主编《四库全书》。

2、古代选官制度与选拔人才的突出事例

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中兴以人为本”,自古有“得人皆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重要的选官制度

①(参照“政治制度”部分)

②对科举制的评价

自唐代完善的科举制度,起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举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皇权;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了一些,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大大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具体说来:积极作用:A.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B.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C.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D.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消极作用:A.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B.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C.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

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古代重视人才选拔的突出事例

①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占有优势,非常重视人才选拔如齐桓公重用管仲、秦孝公重用商鞅等。

②秦末:楚汉相争,刘邦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由弱变强,最终打败项羽。

③东汉末年:曹操重视用人,三次发布惟才是举的“求贤令”。

④三国:蜀汉诸葛亮也十分重视人才。

⑤唐朝:a.唐太宗重用贤相房玄龄、杜如晦,名将李靖、李勣等,重用谏臣,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b.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实行自荐官制度,任用明相狄仁杰、姚崇等,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3、历史人物的评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任,这种创造是指全面的创造,它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践和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从未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但对于个人的作用,必须区分他们活动的性质,区别的标准只有一个,即这个历史人物的作用,必须区分他们活动的性质,区别的标准只有一个,即这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判,否则,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估。②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③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④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是时势造就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即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等观点,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此外,对杰出的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评价时必须树立正确的观点:①清楚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②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那就是以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③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评价时首先要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④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正确方法是分析当时的社会矛盾,找出社会发展的趋向,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并以此去判断他究竟是功绩占主流还是过失占主流。

九、重大战事

1、中国古代重大战事

⑴牧野之战:时间、作战双方、结果

⑵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时间、交战国、结果

⑶秦灭六国的战争:时间、经过、结果、意义

⑷楚汉战争:时间、性质、刘胜项败的原因、历史启示

⑸两汉北击匈奴的战争:时间、结果

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作战双方、双方胜败原因、特点、影响

⑺淝水之战:时间、作战双方、前秦失败的原因、对当时政局的影响

⑻唐朝北击突厥的战争:时间、结果、影响

⑼北宋基本统一中原的战争:时间、策略、结果

⑽澶州之战:时间、地点、作战双方、结果

⑾铁木真统一蒙古的战争:经过、结果

⑿蒙古及元统一战争:经过、结果

⒀靖难之役:时间、结果

⒁明抗倭战争:时间、将领、经过、结果

⒂清平叛(平定三藩、准葛尔、大小和卓叛乱)与(郑成功)收复台湾、反击外来侵略(两次雅克萨反击战)战争:概况、时间、结果、意义

2、古代战争的分类

⑴反对民族压迫掠夺的战争:两汉北击匈奴、完颜阿骨打抗辽、两宋抗金战争等,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⑵反对分裂、平定叛乱的战争:唐朝北击突厥的战争、清朝平叛战争,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⑶民族争霸、征服战争: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淝水之战、唐末藩镇割据混战、五代十国间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辽宋夏金间的战争、蒙古政权西征等。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

⑷抵御外国异族入侵的自卫战争:明朝抗倭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雅克萨反击战等,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⑸民族统一战争:秦灭六国战争、西晋灭吴战争、隋灭陈战争、蒙古及元统一战争等,这些战争是为了结束国家分裂,实现统一,主流是正义的战争。

3、对古代战争的评价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民族之间发生战争时不可避免的,这是民族矛盾激化的表现和最高形式,同时也受到阶级斗争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犹如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样,是一国之内的问题,不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交战双方没有“内”、“外”之别,但战争有是非之分。在评判时,不宜使用“侵略”与“反侵略”、“爱国主义”与“卖国主义”以及“亡国”的提法,而是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的区别。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斗争是正义的。相反,民族政权之间为推行民族压迫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而且战争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如女真族兴起后,反抗辽的剥削和压迫,进行的抗辽战争是正义的;但金建立后为达到奴役和掠夺为目的而继续对辽用兵,此后又对宋用兵,就转变为非正义的战争。具有正义性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和非正义战争同样要付出很大代价,最终遭受灾难的还是各族人民。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1、阶段特征

(1)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底下,远古人类以其有限的劳动经验和劳动协作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抗争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发展生产力,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出现并缓

慢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原始社会组织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加剧,并逐渐产生了阶级,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2)奴隶制的确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当时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夏代农业工具以木石工具为主,出现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夏朝有了历法。商朝奴隶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业是主要部门,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以青铜制造最重要。西周井田制盛行,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农作物品种比商代更多,手工业分工更细。春秋时期,奴隶主为争霸战争的需要,重视发展生产。这一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使原有的阶级关系相应地发生变化,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各国也相继改革赋税制度,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这样,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瓦解,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3)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生产工具和水利事业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奴隶制的崩溃使更多的手工业努力转化为个体手工业者,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城市兴起,中原市场繁荣。

(4)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由于秦的暴政,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首次盛世局面。西汉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牛耕的普及、铁农具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和耕作技术的显著改进,西汉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是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生产遭到破坏。东汉初,采取恢复经济的措施,生产又得以恢复和发展。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广大农民日益失去土地,沦为依附农民。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黄河流域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5)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注重发展经济。曹魏重视农耕、推行屯田制,在淮河流域兴修水利,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蜀、吴统治之下,西南地区和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农民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迅速,福建和两广也得到一定程度开发。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北方的社会生产在十六国时期遭到破坏,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各地联系的加强,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6)隋的统一,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但由于隋炀帝滥用民力,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阶级矛盾激化,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唐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全面发展,国力强盛。那时,对外交往频繁,政治、经济制度影响到国外,唐都长安成为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唐朝实行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作为征税的主要标准,改变了以往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7)五代十国时期,黄河流域受到藩镇割据和五代各朝长期混战的严重破坏,直到周世宗改革后,经济才有所恢复。而同期南方经济有较大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的南迁和割据政权注重发展经济。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农业、手工业发展引人注目,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南宋使,江南农业生产超过北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许多方面如水稻和棉花的种植、棉纺织技术、航海造船、对外贸易等成就就非北方所能及。两宋时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棉花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棉纺

织技术进一步推广,海运和漕运的开辟保证了南粮北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但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崩溃,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8)明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到明朝中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都超过了前代的水平,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出现了一批具有专业职能的工商业城市,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在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基础上,江南地区如苏、杭等地个别生产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萌芽虽然弱小,但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的新现象。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土地集中、赋税沉重,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实行的一条鞭法因大地主的反对而被迫废止。明末农民战争中提出的“均田免粮”的口号,直接触及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清初,奖励垦荒,实行“摊丁入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缓慢发展,但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成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严重障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2、知识归类

Ⅰ农业篇

㈠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

商。

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干年徭役;战争期间逃往的人回家,

恢复原有田宅;把因饥饿卖生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

4、东汉:刘秀以“柔道”治天下:九次下达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

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5、三国:曹操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

汉诸葛亮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

6、北朝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

7、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8、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

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9、金:金世宗推行一些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利用黄河故道屯田;减免受荒地区租税。

10、元初:元世祖对农业十分重视,中央设立负责农业和水利的机构大司农司,向全国颁发

《农桑辑要》一书,指导农业生产。

11、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12、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等制度。

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1、原始社会

⑴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旧石器时代)。

⑵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钻孔技术。

⑶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经进入新时期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遗址出土有石凿、

石斧和大量骨制耒、耜,还发现了木器遗迹。半坡遗址发现了石斧、石锄、石铲,还有弓箭。

⑷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良渚文化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有锄、镰、镞、矛等多种,

并出现了小型铜器。

2、奴隶社会

⑴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⑵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⑶春秋晚期铁农具已经广泛使用。

3、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动,石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⑵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⑶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楼车。

⑷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⑸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㈢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⑴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河姆渡人学会了种植水稻。半坡人已经掌握了种粟的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⑵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⑶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方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也开始种植稻;南方普遍种稻,东汉已经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

⑷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⑸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

⑹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中指。明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㈣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⑴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

秦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③两汉:农田水利地区性特色明显

A.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B.江淮和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C.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D.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提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

都要通渠灌溉。

⑤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

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⑥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南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⑦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⑵对黄河的治理

①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

②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③元朝政府多次征发农民和兵士,治理黄河。

㈤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⑴土地制度

①井田制:兴衰时间、内容、特点、瓦解

②初税亩:时间、内容和意义

③屯田制:实行的朝代、内容、特点和意义

④均田制:实行的朝代、内容、作用和破坏

⑤更名田:实行朝代、内容、作用

⑵赋税制度

①租赋制——编户制度:时间、内容和作用

②租调制:时间、内容和作用

③租庸调制:实行朝代、内容、特点和作用

④两税法:时间、提出者、内容、特点、在赋税史上的地位

⑤一条鞭法:时间、提出者、内容、特点、对后世的影响

⑥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时间、内容和意义

Ⅱ工业篇

㈠古代纺织业的发展

⑴原始社会:半坡人有较高的纺织技能,会织麻布,制麻衣。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纺织技术有

新的进步,已经有养蚕缫丝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

⑵西周:纺织品除了平织物外,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

⑶战国:长沙楚墓出土的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

⑷秦朝:以民营为主,能生产锦绣等高档丝织品。

⑸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种丝绸。西汉的长安、临淄和襄邑拥有全国最重要的

官营手工业。陈宝光是西汉民间最优秀的纺织家,他发明了织花机。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西汉丝绸遗物出土,长沙马王堆出土了素纱禅衣等大量丝织品。东汉时期桑麻种植扩大,丝、麻织业发展迅速,洛阳、山东、四川等地设有服官。新疆地区已经种植棉花,有了棉纺织业。羊毛也成为纺织原料。两汉时期,会稽地区出产的葛,是当时著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越布列为贡品。

⑹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

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蜀汉所产的蜀锦,行销魏吴。后赵的邺锦与蜀锦齐名,前秦的回纹锦深受人们喜爱。北魏在纺织业发达的河北地区集中了大批工匠,纺织品产量大增。

⑺隋唐:①产地分布广: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定州出产的高级

丝织品,每年仅上贡朝廷的就达1500多匹。③分工细,品种多,有不少新产品:官营丝织业仅织染部门就有25种作坊,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其中的绫就有20多个品种。④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的风格:从发掘出来的丝织品看,颜色多达20多种,至今色彩鲜丽,图案也很新颖,有些还吸收了波斯的风格和手法。

⑻五代十国:丝织业规模大、品牌多(蜀绣、吴绫、越锦);南唐宫廷生产的染织物,染色

工艺独特、名贵。

⑼辽宋夏金:①北宋丝织业有新的进步,产地有两浙、四川两大中心;花色品种繁多,单州

的薄、亳州的轻纱、抚州的莲花纱,都是珍品。②南宋棉纺织业取得新的成就。棉纺业比重上升,从两广、福建扩展到江南地区,出现纺车、弹弓、织机等工具。棉纺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③辽代纺织业空前发展,辽墓中出土一件刻丝夹被,惊绝天下。④西夏的毛织业是其手工业的重要部门。

⑽元:黄道婆把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带回家乡松江乌泥泾。很快,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

中国古代史(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下) 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72学时) 第六讲隋唐(公元581—907) (18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隋、唐的建立与统一。隋唐对外政策与中外交通。隋与唐前期的均田制。唐代边疆各族。 基本掌握:武则天称帝。安史之乱的原因,经过及影响。唐末农民战争。唐代均田制变化。租庸调制与两税法。唐与突厥、回纥、吐蕃的关系。三省六部制。 综合分析: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发展科举制。隋唐五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唐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唐与日本、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教学内容: 一、隋朝的短暂统治(581—618) 1.隋的建立与统一 2.隋的政治 3.隋朝灭亡 二、唐前期的统治(618——755) 1.唐的建立与统一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武则天的崛起 4.玄宗继位与“开元之治” 5、唐代中国版图与民族关系 6、盛唐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三、唐中后期的统治(755—907) 1、安史之乱——唐由盛到衰转折点 2、藩镇割据 3、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4、唐末农民战争与唐朝灭亡 四、隋唐政治法律制度 (一)隋代制度 1.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 2.地方郡县二级制 3.《开皇律》 4.府兵制 (二)唐代制度 l、中央健全三省六部制 2、地方道州县三级制 3、科举制的完备与发展 4.《唐律》与《大唐开元礼》 5.兵役制度的演变 五、隋唐社会经济 (一)土地制度 1.隋代均田制 2.唐前期均田制 3.均田制的破坏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二)赋役制度 1.隋代租调力役制 2.唐前期的租庸调制 3.唐后期的两税法 4.唐代工商税 (三)户籍制度 1.隋代的“大索貌阅”与“输籍法”。 2.唐代户籍“手实”与“计帐”。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复习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 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3、作用: (1)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创造力(2)大大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4、评价: 积极方面:意义 消极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5、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⑴、掌握隋大运河的一个中心,两端,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 一个中心:洛阳两端: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南北的经济交流。 ⑷、隋大运河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6、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 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 3、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 4、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 5、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⑴、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驰。 ⑵、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7、《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8、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唐朝开国:李渊(高祖);奠基:李世民(太宗);发展:武则天;全盛:李隆基(玄宗)。 4.贞观之治 1、定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1、唐太宗重用人才: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2、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3、《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贞观政要》是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魏征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使唐朝步入鼎盛的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以及唐玄宗。 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国号为“周”。 3、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4、史称武则天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武则天。 女皇武则天巩固统治 1、加强中央集权:①重用酷吏,使用恐怖政策;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必修一至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专题一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 1、经济的发展 1. 农业 (1) 耕作方式的变迁: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②商周时期:石器锄耕。③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 (2) 土地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②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井田制。③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 2. 手工业 (1) 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 商周青铜铸造十分繁荣, 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最著名。 (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4) 商朝时己能烧制出原始瓷器。 3. 商业 (1)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2) 春秋战国时期,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4. 经济政策:战国时期, 商鞍在秦国实行变法,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 都继承并发展这一政策。 考点 2、政治制度 1. 分封制 (1)含义: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2)义务及权利: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内, 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 (3)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发了边远地区, 扩大了统治区域, 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 宗法制 (1) 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 (2) 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3. 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政治制度强调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注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考点 3、精神文明 1. 汉字 (1) 6000多年前, 原始文字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 脱离图画, 形成汉字。 (2) 商朝时, 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此后, 汉字按照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 其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2. 中国画

大学中国古代史下复习资料

户调式 凡丁男之户,每年每户缴纳绢3匹、棉3斤、丁女及次丁之户,折半输纳,边郡纳2/3,远郡纳1/3。少数民族交賨布,户一匹,远者一丈。户纳绢3匹、棉3斤。这是同类每户应交户调的平均数,每户实际交多少,要根据各户的土地、房屋、桑树等数量和质量的评定,划为九等,然后按家产的等级分类交纳。 府兵制(西魏、北周时期) 府兵制创立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知兵。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称为折冲府,折冲一词取于古语“折冲于樽俎之间”,有不战而胜之意。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府兵作战一般不能长期在外也很少远征作战,更不能随意更换原驻屯地。战事结束后各地府兵仍归本镇,重新纳入当地折冲将军的管辖下。这种兵役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自三国、南北朝以来军队成为将领个人私产的局面,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重新抬头,此外还结合了屯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部分解决了后勤供给问题,也扩大了兵源。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政权是以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为支持建立的。东晋建立时,得到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导等的支持。王导帮助司马睿争取到吴姓士族即江南地区土著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功劳最大,王导为丞相,以王导族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王氏士族执掌了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大运河 隋炀帝时开凿了沟通了洛阳和杭州的大运河。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一带人开通济渠,由洛阳西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再由板渚引黄河入汴水,又从开封以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通于淮水。同年,又征发淮南人开山阳渎,自淮安引淮水。绕扬州、仪征入长江,即原来吴王夫差开的邗沟。大业四年(608年),征河北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这条运河长达四五千里,是沟通通南北的大动脉,适应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联系。 关陇集团 关陇和河东等地豪强地主的力量,在当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东、西魏的争夺战中,这些豪强地主都归附了宇文泰。为了把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般就称之为关陇集团。这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在西魏、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 输籍定样 开皇五年,隋文帝实行该法,又称“输籍法”。规定每年五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三党五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指定税额,并将各户赢缴纳税额写成定簿。这样百姓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所定税

大一下学期中国古代史下册.doc

大一下学期中国古代史下册 1, 九品中正制:三国时曹魏始创的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中央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中正”,由他们察访本郡士人,按才能高下列为九等,以备选用。选用的原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这个制度开始时确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但后来逐渐蜕变为世族门阀培植自己势力的工具。 2, 贞观之治: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不久即位,于次年改元贞观。贞观共二十三年,当时的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由恢复而迅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力强盛,边境较安宁。史家称此时为“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太平盛世” O 3, 猛安谋克制:女真族内部实行的一种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早在女真人的原始社会时期,猛安、谋克即作为部落和氏族组织而存在。猛安、谋克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首领。后来,随着女真族封建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猛安、谋克制度也在逐渐破坏。 4, 八旗制度: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

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 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El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 旗者皆可以为兵。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 灭,共存在296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 5, U!时捺钵: U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保留的一项特殊制度和文化习俗, U!时即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捺钵亦称纳巴、刺钵等,指辽朝皇帝贵族们所从事的与契丹民族游牧习俗相关的行在、营地迁徙和游牧、渔猎等活动, 是在辽朝初期因俗而治”的二元政治体制下的客观延续。 6, 庆历新政: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改革时弊。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 “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O这就是庆历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宗室勋贵和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招致了保守官僚的强烈反对,仅仅一年左右,范仲淹等相继被迫离职,“新政”被一一废除,改革失败。但庆历新政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借鉴。 7, 渣渊之盟:1004年,契丹军队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渣州。北宋朝野震惊,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坚持真宗亲征。真宗登上渣州城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最终议定:宋、辽双方维持旧疆,仍以白沟河为界,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交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称岁币;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汇编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夏前2070年——前1600年 商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前770年——前475年 前632年城濮之战 前551年-前479年孔子在世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前260年长平之战 秦前221年——前206年 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西汉前202年——8年 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 前140——前87年汉武帝在位 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东汉 25年——220年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魏晋南北朝 220年——581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隋朝 581年——618年 7世纪初隋创立科举制 唐朝 618年——907年 627-649年贞观之治 713-741年开元盛世 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辽)北宋 960年——1127年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灭辽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41年宋金和议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元 1271年-1368年 明 1368年-1644年 清 1644年-1911年 1661-1796 康乾盛世 1684年康熙设置台湾府 1727年乾隆设置驻藏大臣 18世纪中期乾隆平定大小和卓 叛乱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1、分封制 这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王室子弟和功臣的制度。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极盛于西周,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故有诸侯国之称。分封对象的主体是同姓亲族,分封的主要形式是“授土”、“授民”。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且自臵官署,任免官吏,征收赋税,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但诸侯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定期朝觐述职、进贡献礼、驰援拱卫王室的义务。因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名义上仍归周天子所有,故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局面。但由于其主要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无法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绝对管理,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至秦朝终被郡县制所取代。 2、宗法制 这是中国古代对家族内部成员区分亲疏关系的制度。其起源于西周时期,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属同一原始血缘的后代被分为大宗和小宗两大支系,嫡长子传宗继统,即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及庶族系兄弟受封为诸侯,接受天子封赏的土地和城邑,是为小宗。大小宗体系是相对而言的,他们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旨在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它对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有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实现“国”和“家”的密切结合。进入封建社会后,分封制崩溃,但宗法制仍然延续,尤其是嫡长子继承制对维护社会统治产生深远影响。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这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始建于秦朝,指的是封建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封建官僚机构管理并控制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其中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的,体现在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上,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权力都具有一定的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郡县制和选官制度上,即中央机构对地方拥有绝对有效的管理,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它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格局,有利于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社会文化发展繁荣,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但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其弊端也日渐显现,在封建社会末期,逐渐成为妨碍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重大因素。 4、郡县制 这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下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它起源于春秋时期,发展于战国时期,极盛于秦汉。郡县制下,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臵县令(长)、县丞和县尉。郡县长官均有皇帝直接任免,皇帝的命令通过郡县直达百姓,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建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最终确立。秦汉之后,郡县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州郡县、道府县、路州县等地方行政制度,至元发展成为行省制度。

大学中国古代史(下)复习资料

户调式 凡丁男之户,每年每户缴纳绢3匹、棉3斤、丁女及次丁之户,折半输纳,边郡纳2/3,远郡纳1/3。少数民族交賨布,户一匹,远者一丈。户纳绢3匹、棉3斤。这就是同类每户应交户调得平均数,每户实际交多少,要根据各户得土地、房屋、桑树等数量与质量得评定,划为九等,然后按家产得等级分类交纳。 府兵制(西魏、北周时期) 府兵制创立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知兵。府兵得户籍由军府—称为折冲府,折冲一词取于古语“折冲于樽俎之间”,有不战而胜之意。与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府兵作战一般不能长期在外也很少远征作战,更不能随意更换原驻屯地。战事结束后各地府兵仍归本镇,重新纳入当地折冲将军得管辖下。这种兵役制度得初衷本就是为了解决自三国、南北朝以来军队成为将领个人私产得局面,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重新抬头,此外还结合了屯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部分解决了后勤供给问题,也扩大了兵源。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政权就是以侨姓士族与吴姓士族为支持建立得。东晋建立时,得到北方士族得代表人物王导等得支持。王导帮助司马睿争取到吴姓士族即江南地区土著士族得拥护。司马睿称帝,以王导为首得王氏士族功劳最大,王导为丞相,以王导族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王氏士族执掌了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大运河 隋炀帝时开凿了沟通了洛阳与杭州得大运河。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一带人开通济渠,由洛阳西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再由板渚引黄河入汴水,又从开封以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通于淮水。同年,又征发淮南人开山阳渎,自淮安引淮水。绕扬州、仪征入长江,即原来吴王夫差开得邗沟。大业四年(608年),征河北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这条运河长达四五千里,就是沟通通南北得大动脉,适应南北经济交流得需要,加强了南北联系。 关陇集团 关陇与河东等地豪强地主得力量,在当时有了很大得发展,在东、西魏得争夺战中,这些豪强地主都归附了宇文泰。为了把北方六镇武将与关陇豪族得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得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般就称之为关陇集团。这就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得集团。在西魏、北周、隋与唐初她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1.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①秦始皇;②郡县制;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在唐太宗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促进了什么历史局面的形成? ①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②贞观之治;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 (3)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行省制度 材料四: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著名学者周有光 (4)材料四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 利用武力可以夺取天下做君主,但是却不能只用武力来治理国家,含义是指要用文、用德、用科学的管理... (5)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者是谁?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②秦始皇(1分) 材料二: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久而久之,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 (2)隋朝开创了什么选官制度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选官依据发生了怎样变化?除选官之外,还给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革? ①科举制。(1分)②由注重门第向注重才能转变;凭才学做官;③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答对其中的一点即可得1分) 材料三:1368年至1848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 1、原始社会:禅让制(民主推选首领) 2、奴隶社会:世袭制(禹传启,家天下) 3、封建社会: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朝),科举制(隋朝)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㈠发展历程: 1、萌芽:战国、法家韩非: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初步建立: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3、正式建立:秦朝表现:政治上“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 设郡县制”,思想上“焚书坑儒”。 4、巩固: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儒思的正统地位。 5、完善:隋唐⑴实行“三省六部制”。⑵实行“科举制”(创立:隋炀 帝,进士科。完善:唐太宗扩大国学,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考诗赋。衰落:明朝八股取士。废除:清朝。影响:改善用人制度;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6、新发展:宋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 书省,简称“行省”,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7、强化:明清⑴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中央废中 书省、丞相,权归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削藩、迁都北京。⑵清朝:设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大兴文字狱(社会恐怖、摧残人才;禁锢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㈡发展总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三:清明统治(封建治世)1、文景之治(西汉):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以德化民。2、贞观之治:勤政爱民;轻徭薄赋; 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人才和重视纳谏。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4、开元盛世: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5、康乾盛世。 中国古代的思想解放运动  1、从战国到秦汉时期,思想界呈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 统一。)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一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原始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氏族的特点之一是() A.按贫富组成 B.按血缘关系组成 C.按性别组成 D.按非血缘关系组成 2. 在陕西发现的与北京人同属猿人时期的古人类是() A.郧县人 B.和县人 C.蓝田人 D.丁村人 3.半坡氏族的婚姻形式是() A.族外婚 B.族内婚 C.对偶婚 D.一夫一妻制 4.下列文化中,以玉器而闻名的文化是() A.大汶口文化 B.仰韶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5. 原始社会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是在() A.母系氏族社会后期 B.父系氏族社会前期 C.父系氏族社会中期 D.父系氏族社会后期 6. 下述不属于原始宗教观念的是() A.上帝崇拜 B.祖先崇拜 C.图腾崇拜 D.自然崇拜 二、填空题 1. 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在湖北_____________县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距今约____________年。 2. 古史传说和文献记载中反映,在我国文明社会前夕,于东部、南部和中原地区分布着三大部落群,分别是东夷、苗蛮和_______________部落群。 3. 考古发现中,代表史前制陶业高峰的是发现于____________文化遗址中的“蛋壳黑陶”。 4. 马克思说,人类社会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 原始社会末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文献记载中被称为“四岳”的_____________。 6. 地处西安市东郊的_____________遗址是保存最完好的仰韶文化遗址。 7. 大约在距今_________左右,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众多氏族部落,先后转化为父系氏族公社。 三.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 1. 我国典型的父系氏族公社遗址为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遗址。 2. 原始社会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是血缘家族。 四、名词解释 1. 禅让 2. 图腾崇拜 3. 族外婚 六.简答题 1. 略说原始社会组织演进过程中婚姻形态的变化过程。 2. 简述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各自的特点。 1

中国历史知识复习考试题目

中国历史 1.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是() A.商 B.周 C. 汉 D. 唐 2.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点是() A. 商朝与西周 B. 战国和秦朝 C. 秦朝和汉朝 D. 南北朝和唐朝 3.下列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鲁国公 D.蔡桓公 4“战国七雄”指() A.秦、齐、楚、赵、魏、燕、韩 B. 秦、齐、楚、赵、魏、晋、韩 C.秦、齐、楚、赵、魏、吴、韩 D. 秦、齐、楚、赵、魏、燕、宋 5.《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吕不韦 D.孔丘 6.《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膑 B.孙武 C.张良 D.韩信 7.创造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国传统医学所采用的是()A.华佗B.张仲景C.李时珍D.扁鹊 9.下列不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之一的是() A.民族 B.民权 C.民生 D.民主 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12.雅典、开罗、罗马与中国古代的()被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A. 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13.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是() A. 1912年5月4日 B. 1918年5月4日 C. 1919年5月4日 D. 1921年5月4日 14.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是() A.刘家峡水电站 B.鲁布革水电站 C. 石龙坝水电站

D. 葛洲坝水电站 15、在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疆域最大? A.秦 B.汉 C.唐 D.元 16、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 A.1839年 B.1840年 C.1841年 D.1842年 17、我国进行抗美援朝是在哪一年? A.1949.10 B.1950.10 C.1951.10 D.1952.10 19、成语“卧薪尝胆”说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物的故事? A.夫差 B.勾践 C.伍子胥 D.孟尝君 20、司母戊鼎铸造于哪个朝代? A.夏 B.商 C.周 D.春秋 23、墨家的代表思想是? A.无为 B.中庸 C.兼爱、非攻 D.法治 24、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的哪一个诸侯国? A.赵 B.秦 C.楚 D.魏 26、和陈胜一起发起大泽乡起义的是?

中考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封战国:()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建规定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权至高无上; 专秦朝中央设置丞相、()、()等官职,地方推行(); 制焚书坑儒,加强()。 主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义设立三省六部制 中隋朝开创()用人之权收归中央。 央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发展了隋代开创的()制 集宋太祖通过(“”)的方式解除石守信等武将的兵权; 权北宋实行文治,消除地方分裂因素。 政实施行省制度,中央设(),地方设(); 治元朝中央设(),管辖西藏和少数民族事务; 的 建在中央:朱元璋罢中书省,废宰相制,权分(),设殿阁大学士 立明朝明成祖时设内阁; 与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 加思想上:规定科举考试采用() 强清朝:在中央:雍正时创立()、乾隆时撤消()。 思想上:大兴()。 目的:加强对各地统治。 地西周:分封制办法:周王对贵族“授民授疆土”。诸侯与周王关系为效忠和接受效忠。 方作用:对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权力起了重要作用。 统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地方。 治秦朝:实行郡县制度,郡守、县令管理地方,都由皇帝任免并听命于皇帝。 与西汉:汉武帝采取了削弱侯国实力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行隋唐:地方上设州、县,隶属于尚书省。 政元朝:行省制度:中书省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 措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分别管理地方行政、司法、军事 施三权相互牵制,统于中央)。 (六)、难点互动 1、秦朝和隋朝,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建立起来的大一统朝代。比较一下,它们还有哪些相同点? (1)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沿用。如秦朝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开创了科举制。 (2)都兴建了一项闻名于世的伟大工程:秦修长城,隋建大运河。 (3)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4)都因统治者实行暴政,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 (5)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教训。西汉、唐朝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繁荣局面。

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整理版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宏观概要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阶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在地方推行“推恩令”、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 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长期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模式。 (2)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经济政策: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 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确立。③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④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心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⑤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 【内容总结】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课程链接】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选修一《商鞅变法》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略) 1.政治 实行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的制度。

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九)·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问题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问题 在中国历史的漫长历程中,国家曾经出现过几次分裂局面,但更多的仍是统一时期,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一、中国古代史上的分裂和统一 1、中国古代史上分裂和统一概况 政治分裂时期四个实现全国统一的王朝九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春秋战国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 唐朝、元朝、明朝、清朝 注意:北宋的统一是局部性统一,只是完成了中原汉族地区的统一。在中国范围内,还存在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2、中国古代史上,国家分裂的原因和王朝统一的条件 分裂时期分裂原因 统一 王朝 统一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分封制发展的必然 结果,加上周王室东迁 以后,王室衰微,诸侯 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 令,各诸侯国之间争霸 兼并战争不断 秦朝 (1)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为统一 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2)春秋战国长期战乱,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 渴望统一 (3)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具备了进行 统一战争的条件 (4)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制定出正确地统 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以来地方割据 势力的恶性发展;少数 民族南下,民族政权之 间长期混战不休 隋朝 (1)魏晋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南北统一的条 件成熟(2)北方经济的恢复,江南经济的发展,为隋朝统一奠定了经 济基础 (3)隋文帝进行改革,增强了国力,并且加强军队建设,制定正确的 战略策略 (4)陈朝政治腐败,军纪松弛 五代 辽宋夏金元时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 的发展;少数民族政权 的崛起 元朝 (1)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代表了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过来的 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着强大的军事武装 (3)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4)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3、中国古代史上四个大一统王朝 朝 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司秀英 2010.08.08 一朝代知识 五代十国──西夏辽 北宋──西夏金 南宋──元朝 二表解知识点 1.并立的民族政权与统一

4.宋代的社会风貌 三剖析重难点 1.契丹与北宋的关系 契丹是我国历史上北方重要的民族,它早于北宋建国,却与北宋几乎同时灭亡。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扩大,与中原政权的冲突也就不断加剧。如何给学生讲清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就成为重点问题。北宋初年两次对辽用兵,试图统一北方;辽也曾在宋真宗时大举攻宋。从这一过程看,二者实力相当,所以两国订立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实际上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从此之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民间的交易也很发达。澶渊之盟是辽宋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使辽宋之间由以战为主转为以和为主。 由于澶渊之盟是北宋用“岁币”换和平的一种做法,对于北宋来说是妥协屈辱的,所以如何评价澶渊之盟是一个难点。因为“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削弱了自己的国力。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积极的作用:它结束了宋辽之间的战争,使双方边境转入相对稳定和平的状态,互相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后来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因此澶渊之盟虽有妥协屈辱的一面,但对民族的和平发展又具有正面作用。 2.岳飞抗金

当北宋与辽走向衰落时,东北地区靺鞨族的后代──女真族兴起并建立了国号为金的政权。从此,女真族的金政权和汉族的宋政权之间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女真族是我国历史上北方的一个重要的民族,它的英雄人物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金,并于1125年、1127年灭亡了腐朽的辽和北宋。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儿子康王赵构重建政权,后来定都临安。由于临安在东京之南,史称南宋。从此,开始了金与南宋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峙。金军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残暴掳掠,激起了南宋军民的奋起反抗。以岳飞为首的南宋主战派将领进行了顽强的抗金斗争,岳飞就是抗金将领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岳飞后来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岳飞抗金活动阻止金兵南下,使南方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女真贵族的破坏,是历史上的正义之举。至今,岳飞抗金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永远被人民纪念。 对于岳飞抗金的评价,又是一个难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正确的方法是把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时代,他的行为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是否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岳飞的抗金活动,实质上是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为保卫南方人民免于遭受金朝的侵掠,作出了历史的贡献。但他毕竟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完全自觉地站到了保卫宋王朝的地主阶级立场上。正因为如此,他不惜一切去残酷镇压农民起义,而当高宗发出金牌迫令退军时,他只能伏首受害。 3.南方经济的发展 秦岭淮河这道天然界线,大致把我国领土分成南北两半。历史上,南方的经济发展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远远落后于北方。但后来随着北方人口不断的南迁,南方经济不但赶上而且还大大超过了北方。自五代十国以来,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宋代以来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南宋时期,宋朝统治中心南移,加上政府的倡导,促进了南宋的商业经济发展。宋朝南方农业发展表现在: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重要的粮仓──苏州、湖州;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那时南方手工业中,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很兴旺。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泉州、广州。宋朝社会生产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经济中心的转移是一个难点。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归纳其南移的原因如下:第一,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二,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而南方自三国时期以来不断的开发,加上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第三,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第四,统治者重视经济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二《“中国古代史”经济》解析卷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二《“中国古代史”经济》解析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届高三·铜仁摸底)《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材料反映了( )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 解析:选A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表明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故A项正确;当政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是奴隶社会的产物,故D项错误。 2.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多种样式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主要的货币样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而铸造的圜钱。这说明当时赵国( ) 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赵国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铸造了多种样式的青铜货币,这说明赵国积极开展商贸活动,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无法体现。 3.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等法律极力限制不合规定的商业活动,禁止非商业单位经商,禁止官吏经商;统一商品价格,重要商品由国家专营。秦的这些商业政策( ) A.为商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B.限制了商业活动的正常发展 C.缓和了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D.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解析:选B 材料体现了秦朝对商业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会阻碍商业发展,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秦朝对商业的严格限制,会激化社会矛盾,不能缓和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秦朝这些抑商政策并非专门针对旧贵族而言,因而不能沉重打击旧贵族,故D项错误。 4.(2019届高三·成都期末)汉代盐铁专营后,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由此可见,盐铁专营( ) A.使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B.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D.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政府 解析:选B 材料仅体现了大规模的私营企业不复存在,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故A项错误;从材料“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可知盐铁专营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故B项正确;从材料“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可知盐铁专营削弱了地方诸侯经济势力,但“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盐铁专营对地方诸侯的影响,不能体现汉代实行盐铁专营是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政府,故D项错误。 5.以下是两汉人口的变化统计,据表分析可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