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第四节、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由于地壳中存在有很大的应力,组成地壳的上部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就会发生变形,形成构造变动的形迹,我们把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

来的各种构造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如构造带,可以纵横数千公里,小的则如前边讲过的岩石的片理等。尽管规模大小不同,但它们都是地壳运动造成的永久变形和岩石发生相对位移的踪迹,因而它们在形成、发展和空间分布上,都存在有密切的内部联系。

本节着重就一些简单的和典型的基本构造形态进行讨论。

一、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水平构造

始产状是水平的,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

积的新岩层在上,称为水平构造。

分布:只是局限于受地壳运动影响轻微的

地区。

单斜构造

原来水平的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产状发生变动,当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形成单斜构造(图1-11)。

分布:单斜构造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局部地层不均匀的上升或下降

所引起。

(一)岩层产状

产状定义:岩层在空间的位置,称为岩层

产状。

产状三要素: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

角(图1-12)。

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称为岩层的走向。岩层的走向表示岩层在

空间延伸的方向。

倾向:垂直走向顺倾斜面向下引出一条直

线,此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的方位角,称

为岩层的倾向。岩层的倾向,表示岩层在

空间的倾斜方向。

倾角: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称

为岩层的倾角。岩层的倾角表示岩层在空

间倾斜角度的大小。

用岩层产状的三个要素,能表达经过构造

变动后的构造形态在空间的位置。

(二)岩层产状的测定及表示方法

测定方法: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

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坚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锤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表示方法:(一组走向为北西320°,倾向南西230°,倾角35°的岩层产状)一般写成:

(1)N320°W,SW230°W,<35°。的形式,在地质图上,岩层的产状用符号""表示,长线表示岩层的走向,与长线垂直的短线表示岩层的倾向(长短线所示的均为实测方位),数字表示岩层的倾角。

(2)可记录为SW230°<35°的形式。

(3)230°<35°。

二、褶皱构造

定义: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产生的塑性变形,是地壳表层广泛发育的基本构造之一。

(一)褶曲

定义

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褶曲是褶皱构造的

组成单位。褶曲要素:每一个褶曲,都有核部、翼、轴面、

轴及枢纽等几个组成部分,一般称为褶曲要素(图1-13)。

褶曲的中心部分,通常把位于褶曲中央最内部的一个岩

层称为褶曲的核。

位于核部两侧,向不同方向倾斜的部分,称为褶曲的翼。

轴面

从褶曲顶平分两翼的面,称为褶曲的轴面。

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褶曲的轴。轴的方位,表示褶曲的方位。轴的长度,表示褶曲延伸的规模。

枢纽

轴面与褶曲同一岩层层面的交线,称为褶曲的枢纽。枢纽可以反映褶曲在延伸方向产状的变化情况。

(二)褶曲的类型

1.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图1-14)。

背斜:

褶曲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较老的

岩层出现在褶曲的轴部,从轴部向两翼,

依次出现的是较新的岩层。"新包老"

向斜:

褶曲是岩层向下凹的弯曲。在褶曲轴

部出露的是较新的岩层,向两翼依次出露

的是较老的岩层。"老包新"

2.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类:如图1-15:

(1)直立褶曲:轴面直立,两翼向不同方向倾斜,两翼岩层的倾角基本相同,在横剖面上两翼对称,所以也称为对称褶曲。

:轴面倾斜,两翼向不同方向倾斜,但两翼岩层的倾角

(2)倾斜褶曲

(3)倒转褶曲:轴面倾斜程度更大,两翼岩层大致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层位正常,另一翼老岩层覆盖于新岩层之上,层位发生倒转。

(4)平卧褶曲:轴面水平或近于水平,两翼岩层也近于水平,一翼层位正常,另一翼发生倒转。

3.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类:

(1)水平褶曲:褶曲的枢纽水平展布,

两翼岩层平行延伸(图1-16)。

(2)倾伏褶曲:褶曲的枢纽向一端倾伏,

两翼岩层在转折端闭合(图1-17)。

当褶曲的枢纽倾伏时,在平面上会看到,

褶曲的一翼逐渐转向另一翼,形成一条圆滑的

曲线。在平面上,褶曲从一翼弯向另一翼的曲

线部分,称为褶曲的转折端。

在倾伏背斜的转折端,岩层向褶曲的外方

倾斜(外倾转折);

在倾伏向斜的转折端,岩层向褶曲的内方倾

斜(内倾转折)。

4.按褶曲构造延伸的规模分:

线形褶曲:长宽比大子10:1,延伸的长度大而分布宽度小的,称为线形褶曲。

短背(向)斜:褶曲向两端倾伏,长宽比介于10:1~3:1之间,成长圆形的。

穹隆:长宽比小于3:1的圆形背斜称为穹隆;

构造盆地:宽比小于3:1的圆形的向斜称为构造盆地。

(三)褶皱构造

定义:褶皱是褶曲的组合形态,两个或两个以上褶曲构造的组合,称为褶皱构造。图1-18所示的,就是一个舒缓开阔的褶皱构造的实际例子。

(四)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和野外观察

1.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1)褶曲的翼部基本上是单斜构造,也就是倾斜岩层的产状与路线或隧道轴线走向的关系问题。

(2)对于深路堑和高边坡来说,路线垂直岩层走向,或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但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时,只就岩层产状与路线走向的关系而言,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是有利的;

(3)不利的情况是路线走向与岩层的走向平行,边坡与岩层的倾向一致,特别在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千枚岩等松软岩石分布地区,坡面容易发生风化剥蚀,产生严重碎落坍塌,对路基边坡及路基排水系统会造成经常性的危害;

(4)最不利的情况是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岩层倾向与路基边坡一致,而边坡的坡角大于岩层的倾角,特别在石灰岩、砂岩与粘土质页岩互层,且有地下水作用时,如路堑开挖过深,边坡过陡,或者由于开挖使软弱构造面暴露,都容易引起斜坡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顺层滑动,破坏路基稳定。

(5)对于隧道工程来说,从褶曲的翼部通过一般是比较有利的。如果中间有松软岩层或软弱构造面时,则在顺倾向一侧的洞壁,有时会出现明显的偏压现象,甚至会导致支撑破坏,发生局部坍塌。

(6)在褶曲构造的轴部,从岩层的产状来说,是岩层倾向发生显著变化的地方,就构造作用对岩层整体性的影响来说,又是岩层受应力作用最集中的地方,所以在褶曲构造的轴部,不论公路、隧道或桥梁工程,容易遇到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是由于岩层破碎而产生的岩体稳定问题和向斜轴部地下水的问题。

2.褶曲的野外观察

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认为背斜为山,向斜处为谷。

在一定的外力条件下,向斜山与背斜谷(图1-19)的情况在野外也是比较常见的。因此,不能够完全以地形的起伏情况作为识别褶曲构造的主要标志。

在野外就需要采用穿越的方法和追索的方法进行观察。

穿越法:就是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

用穿越的方法,便于了解岩层的产状、层序及其新老关系。

如果在路线通过地带的岩层呈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则必为褶曲构造。

根据岩层出露的层序及其新老关系,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

分析两翼岩层的产状和两翼与轴面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褶曲的形态类型。

追索法:就是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观察的方法。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追索观察,便于查明褶曲延伸的方向及其构造变化的情况当两翼岩层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展布时为水平褶曲,如果两翼岩层在转折端闭合或呈"S"形弯曲时,则为倾伏褶曲。在实践中一般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根据不同情况,穿插运用。

三、断裂构造

定义: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是地壳上层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和裂隙等。

(一)裂隙

定义:裂隙也称为节理。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

1.裂隙的类型

自然界的岩体中几乎都有裂隙存在,按成因可以归纳为构造裂隙和非构造裂隙两类。

构造裂隙:是岩体受地应力作用随岩体变形而产生的裂隙。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按裂隙的力学性质,构造裂隙可分为下面两种:

(1)张性裂隙:在褶曲构造中,张性裂隙主要发育在背斜和向斜的轴部。裂隙张开较宽,断裂面粗糙一般很少有擦痕,裂隙间距较大且分布不匀,沿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

(2)扭(剪)性裂隙:一般多是平直闭合的裂隙,分布较密,走向稳定,延伸较深、较远,裂隙面光滑,常有擦痕。扭性裂隙常沿剪切面成群平行分布,形成扭裂带,将岩体切割成板状。两组裂隙在不同的方向同时出现,交叉成"X"形,将岩体切割成菱形块体。扭性裂隙常出现在褶曲的翼部和断层附近。非构造裂隙:是由成岩作用、外动力、重力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裂隙。原生裂隙风化裂隙,卸荷裂隙等。

2.裂隙的工程地质评价

岩体中的裂隙,在工程上除有利于开挖外,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有不利的影响。

(1)岩体中存在裂隙,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促进岩体风化速度,增强岩体的透水性,因而使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2)当裂隙主要发育方向与路线走向平行,倾向与边坡一致时,不论岩体的产状如何,路堑边坡都容易发生崩塌等不稳定现象。

(3)在路基施工中,如果岩体存在裂隙,还会影响爆破作业的效果。

3.裂隙调查、统计和表示方法

调查裂隙时,应先在工点选择一具有代表性的基岩露头,对一定面积内的裂隙,按表1-9所列内容进行测量,同时要注意研究裂隙的成因和填充情况。测量裂隙产状的方法和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相同。

统计裂隙,有各种不同的图式。裂隙玫瑰图就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裂隙玫瑰图可以用裂隙走向编制,也可以用裂隙倾向编制。其编制方法如下:(1)裂隙走向玫瑰图

1)在一任意半径的半圆上,画上刻度网。

2)把所测得的裂隙按走向以每5°或每10°分组,统计每一组内的裂隙

数并算出其平均走向。

3)自圆心沿半径引射线,射线的方位代表每组裂隙平均走向的方位,

射线的长度代表每组裂隙的条数。

4)然后用折线把射线的端点连接起来,即得裂隙走向玫瑰图(图

1-20a)。

从图上可以看出,比较发育的裂隙有:走向330°、30°、60°、300°及走向东西的共五组。

(2)裂隙倾向玫瑰图

1)先将测得的裂隙,按倾向以每5°或每10°分组,

2)统计每一组内裂隙的条数,并算出其平均倾向。

3)用绘制走向玫瑰图的方法,在注有方位的圆周上,根据平均倾向和

裂隙的条数,定出各组相应的点子。

4)用折线将这些点子连接起来,即得裂隙倾向玫瑰图(图1-20b)。

裂隙的发育程度,在数量上有时用裂隙率表示。

裂隙率:是指岩石中裂隙的面积与岩石总面积的百分比。

裂隙率越大,表示岩石中的裂隙越发育。反之,则表明裂隙不发育。(二)断层

定义:岩体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了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称为断层。

1.断层要素

断层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图1-21):

断层面:两侧岩块发生相对位移的断裂面,称为断层面。

断层的产状,就是用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的。

规模大的断层,经常不是沿着一个简单的面发生,而往往是沿着一个

由于两侧岩块沿断层面发生错动,所以在断层面上常留有擦痕,在断

层带中常形成糜棱岩,断层角砾和断层泥等。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

断层线表示断层的延伸方向,其形状决定于断层面的形状和地面的起

伏情况。

上盘和下盘:断层面两侧发生相对位移的岩块,称为断盘。当断层

面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上部的称为上盘;位于断层面下部的称为下盘,

当断层面直立时,常用断块所在的方位表示,如东盘、西盘等,以断

盘位移的相对关系为依据,则将相对上升的一盘称为上升盘,相对下

降的一盘称为下降盘。

断距: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移动开的距离。

2.断层的基本类型

断层的分类方法很多,所以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情况,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1)正断层(图1-22a)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正断层一般是由于岩体受到水平张应力及重力作用,一般规模不大,断层线比较平直,断层面倾角较陡,常大于45°。

(2)逆断层(图1-22b)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逆断层一般是由于岩体受到水平方向强烈挤压力的作用。

断层面从陡倾角至缓倾角都有。其中断层面倾角大于45°的称为冲断层;

介于25°~45°之间的称为逆掩断层(图1-22d)

小于25°的称为辗掩断层,逆掩断层和辗掩断层常是规模很大的区域性断层。

(3)平推断层(图1一22c)由于岩体受水平扭应力作用,使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平推断层的倾角很大,断层面近于直立,断层

线比较平直。

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⑴测量的工具—地质罗盘仪一般的地质测量,如测量目的物的方位、岩层空间位置、山的坡度等,均用地质罗盘仪。这是地质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工具。地质罗盘仪式样较多,但其原理和构造大体相同。①地质罗盘仪的基本构造 一般都由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如图5-1)。 图5-1 地质罗盘仪构造图 1—反光镜;2—瞄准觇板3—磁针;4—水平刻度盘;5—垂直刻度盘;6—测斜指示针(或悬锤); 7—长方形水准器;8—圆形水准器;9—磁针制动器;10—顶针;11—杠杆;12—玻璃盖;13—罗盘底盘 磁针为一两端尖的磁性钢针,其中心放置在底盘中央轴的顶针上,以便灵活地摆动。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地磁场吸引力不等,产生磁倾角。为使磁针处于平衡状态,在磁针的南端绕上若干圈铜丝,用来调节磁针的重心位置,亦可以此来区分指南和指北针。磁针制动器是在支撑磁针的轴下端套着的一个自由环,此环与制动小螺纽以杠杆相连,可使磁针离开转轴顶针并固结起来,以便保护顶针和旋转轴不受磨损,保持仪器的灵敏性,延长罗盘的使用寿命。 刻度盘分内(下)和外(上)两圈,内圈为垂直刻度盘,专作测量倾角和坡度角之用,以中心位置为0°,分别向两侧每隔10°一记,直至90°。外圈为水平刻度盘,其刻度方式有两种,即方位角和象限角,随不同罗盘而异,方位角刻度盘是从0°开始,逆时针方向每隔10° 一记,直至360°在0°和180°处分别标注N和S (表示北和南);90°和270°处分别标注E 和W (表示东和西)如图所示。象限角刻度盘与它不同之处是S、N两端均记作0° E和W 处均记作90°,即刻度盘上分成0°—90°的四个象限。 必须注意:方位角刻度盘为逆时针方向标注。两种刻度盘所标注的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其目的是为了测量时能直接读出磁方位角和磁象限角,因测量时磁针相对不动,移动的却是 罗盘底盘。当底盘向东移,相当于磁针向西偏,故刻度盘逆时针方向标记(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 所测得读数即所求。在具体工作中,为区别所读数值是方位角或象限角,可按下述方法区分:如图A 与B 的测线位置相同,在方位角刻度盘上读作285°、记作NW28°5 或记作285 °在象限角刻度盘上读作北偏西75。,记作N75°W。如果两者均在第一象限内,例如 50°而后者记作N50°E以示区别(图5-2 A、B,表5- 1 )。 测斜指针(或悬锤)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放在底盘上,测量时指针(或悬锤尖端)所指垂直刻度盘的度数即为倾角或坡度角的值。 图5-2A 方位角刻度盘图5-2B 象限角刻度盘 表5- 1 象限角与方位角之间关系换算表 象限方位角度数象限角(Y与方位角(A)之关系象限名称 I0—90° 丫=A N象限 II90° —180° 丫=18-A SE 象限 川180°—270° 丫=A180° SW 象限 IV 270°—360° 丫=36-°A NW 象限 水准器罗盘上通常有圆形和管形两个水准器,圆形者固定在底盘上,管状者固定在测斜器上,当气泡居中时,分别表示罗盘底盘和罗盘含长边的面处于水平状态。但如果测斜器是摆动式的悬锥,则没有管状水准器。 瞄准器包括接目和接物觇板、反光镜中的细丝及其下方的透明小孔,是用来瞄准测量目的物(地形和

岩层产状

二、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如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是什么,岩层面向什么方向,以及岩层的水平面的交角。 1. 岩层的产状要素 产状通常用产状三要素表示,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a.走向(Strike):岩层与水平面的交线(图2-4,走向线AOB)两端所指 的方向(图2-4,它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 b.倾向(Dip):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OD’)叫倾斜线。 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 c.倾角(Dip angle)α: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倾斜岩层层面与任意水平面的最大锐夹角 图2-4 视产状:面状构造与非正交平面相交迹线的产状。 a.视倾向:同一岩层层面上凡与走向线不直交的任一直线(图2-5 HD,HC)均为视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位角称视倾

向或假倾向。(,) b.视倾角:面状构造与截面交线与视倾向的夹角(图2-5,β’,β) 即:视倾斜线和它的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图2-5 真倾角与视倾角间的关系:tgβ=tgα?cosω(图2-5所示) 2. 产状的表示 1)文字法 倾斜岩层三要素的文字表示方法,目前还较乱,但由于地质罗盘的方位标记有的用象限角表示,有的用方位角(360°的圆周角)表示,因后者使用较简便,通常用方位角表示。 方位角是正北方方向与走向(或倾向)之间的交角。产状的方位角表示法只记倾向和倾角,用倾向方位角∠倾角表示。 如330°∠35°(也可写NW330°∠35°)表示倾向是(从正磁北顺时针量的方位角)330°,倾角为35°; 如15°∠40°表示倾向方位为15°(北东15°),倾角40°。 2)图示法. 地质图上常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岩层面的产状,常用的产状符号及其代表

岩层产状及其测量方法

岩层产状及其测量方法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岩层产状的记录方式通常采用下面的方式: 既方位角记录方式,如果测量出某一岩层走向为3100,倾向为2200 ,倾角350,则记录为NW3100/SW∠350或3100/SW∠350或2200∠350。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需要在岩层露头测量,不能在转石(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别露头和滚石,主要是多观察和追索并要善于判断。 测量岩层面的产状时,如果岩层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上当作层面以便进行测量 &l

岩层面产状(值得一看)(谷风软件)

§2-1 水平岩层及岩层产状上一页第5/9 页转到页下一页 理论阐述 二、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如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是什么,岩层面向什么方向,以及岩层的水平面的交角。 1. 岩层的产状要素 产状通常用产状三要素表示,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a.走向(Strike):岩层与水平面的交线(图2-4,走向线AOB) 两端所指的方向(图2-4,) 岩层走向都有两个数值,二者相差180°。它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 b.倾向(Dip):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OD’)叫倾斜线。 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 c.倾角(Dip angle)α: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倾斜岩层层面与任意水平面的最大锐夹角 图2-4 视产状:面状构造与非正交平面相交迹线的产状。

a.视倾向:同一岩层层面上凡与走向线不直交的任一直线(图2-5 HD,HC)均为视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位角称视倾向或假倾向。(,) b.视倾角:面状构造与截面交线与视倾向的夹角(图2-5,β’,β) 即:视倾斜线和它的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图2-5 真倾角与视倾角间的关系:tgβ=tgα?cosω(图2-5所示) 2. 产状的表示 1)文字法 倾斜岩层三要素的文字表示方法,目前还较乱,但由于地质罗盘的方位标记有的用象限角表示,有的用方位角(360°的圆周角)表示,因后者使用较简便,通常用方位角表示。 方位角是正北方方向与走向(或倾向)之间的交角。产状的方位角表示法只记倾向和倾角,用倾向方位角∠倾角表示。 如330°∠35°(也可写NW330°∠35°)表示倾向是(从正磁北顺时针量的方位角)330°,倾角为35°(图2-6B); 如15°∠40°表示倾向方位为15°(北东15°),倾角40°。 图2-6 产状三要素的 两种表示方法示意图 A—象限角法 B— 方位角法 2)图示法. 地质图上常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岩层面的产状,常用的产状符号及其代表意义如下: 30°长线为走向(线)、短线箭头示倾向、数字表示倾角。长短线要按实际方位标绘在图上; 水平岩层(倾角为0°~5°);

岩层面产状

水平岩层及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如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是什么,岩层面向什么方向,以及岩层的水平面的交角。 走向:岩层延伸的方向,与倾向垂直 倾向:岩层倾斜的方向,岩层原为水平岩层,其倾斜的方向即为倾向。 倾角:岩层倾斜的程度 1、岩层的产状要素 产状通常用产状三要素表示,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a.走向(Strike):岩层与水平面的交线(图1,走向线AOB);两端所指的方向(图1,);岩层走向都有两个数值,二者相差180°。它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 b.倾向(Dip):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OD’)叫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 c.倾角(Dip angle)α: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倾斜岩层层面与任意水平面的最大锐夹角

图1 视产状:面状构造与非正交平面相交迹线的产状。 a.视倾向:同一岩层层面上凡与走向线不直交的任一直线(图2-5 HD,HC)均为视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位角称视倾向或假倾向。(,) b.视倾角:面状构造与截面交线与视倾向的夹角(图2,β’,β) 即:视倾斜线和它的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图2 真倾角与视倾角间的关系:tgβ=tgα?cosω(图2所示) 2、产状的表示 1)文字法 倾斜岩层三要素的文字表示方法,目前还较乱,但由于地质罗盘的方位标记有的用象限角表示,有的用方位角(360°的圆周角)表示,因后者使用较简便,通常用方位角表示。 方位角是正北方向与走向(或倾向)之间的交角。产状的方位角表示法只记倾向和倾角,用倾向方位角∠倾角表示。 如30°∠35°(也可写NW330°∠35°)表示倾向是(从正磁北顺 时针量的方位角)330°,倾角为35°; 如15°∠40°表示倾向方位为15°(北东15°),倾角40°。

产状

产状 中文名称:产状 英文名称:attitude;occurrence 定义1:岩体结构面(层理面、片理面、断层面、节理面等)的空间几何状态。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 定义2: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方位。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地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目录

指矿床在地下空间的产出形态。如黄金矿床的产状根据其形状、厚度、倾角来确定。其分类如下: (1)按矿床形状可分为:层状、脉状、块状等。· (2)按矿床厚度可分为: 1)极薄的——厚度为0.8m以下 2)薄的——厚度为0.8~2m 3)中厚的——厚度为2~5m 4)厚的——厚度为5~20m 5)极厚的——厚度大于20m (3)按矿床的倾斜角度可分为: 1)水平的——倾角一般小于5° 2)缓倾斜的——倾角为5°~30° 3)倾斜的——倾角为30°~60° 4)急倾斜的——倾角为60°~90° 岩层产状 以其在空间的延伸方位及其倾斜程度来确定的。除水平岩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任何面状构造或地质体界面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的数据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可由两个相差180°的方位角来表示,如NE30°与SW210°。垂直走向线沿倾斜层面向下方所引直线为岩层倾斜线,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走向与倾向相差90°。岩层的倾斜线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岩层的(真)倾角。所以,岩层的倾角就是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层面(迹线)与水平面(迹线)之间的夹角。 岩层产状有两种表示方法:①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如205∠65,即倾向为南西205°,倾角65°,其走向则为NW65°或SE65°。 ②象限角表示法。一般则记走向、倾向和倾角,如N65°W/25°SW,即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5°,向南西倾斜。 直线产状 直线的产状是直线在空间的方位和倾斜程度,直线的产状要素包括倾伏向、倾伏角,及其所在平面上的侧伏向和侧伏角。

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bed,altitude of 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除水平岩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一切倾斜岩层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可由两个相差180°的方位角来表示,如NE30°与SW210°。垂直走向线沿倾斜层面向下方所引直线为岩层倾斜线,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走向与倾向相差90°。岩层的倾斜线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岩层的(真)倾角。所以,岩层的倾角就是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层面(迹线)与水平面(迹线)之间的夹角。 岩层产状有两种表示方法:①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如SW205°∠65°,即倾向为南西205°,倾角65°,其走向则为NW295°或SE115°。②象限角表示法。一般测记走向、倾向和倾角,如N65°W/25°SW,即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5°,向南西倾斜。 方位与方位角 一、方位的功用 方位有何功能?为何会有方位的产生?若没有方位一个人将难以描述自身所在之处,因此我们需要一套大家所认可的方式来定义我们的空间坐标,使人能在空间上轻易描述自身所在位置或与自身所在的相对位置,因此人们想出各种定义方位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当一个人有了方位的观念后,他便可以轻易的告诉其它人自身所在位置,或其它物品所在位置,或自身即将前往的位置,如:「我要往东走」。 二、方位与方向 1.方向与方向角 方向:指某一特定直线所朝向的位置称之。 方向角:以南北为基准朝东西两侧所量取的角度称之。 2.方位与方位角

方位:指固定某一特定方向为基准,以其作为出其它方向起算的依据,所订出的位置称之。 方位角:以特定基准方向为起点(一般为北方),依顺时针方式旋转至指示方向所在位置,其间所夹的角度称之。方位角α的取值范围:0°≤α<360°。 反方位角:与方位角相反方向的方位角称之,亦即方位角旋转180度所得之结果(反方位角 = 方位角 + 180度)。 反方位角计算:方位角若超过180度减180度;若不足180度加180度。 三、方向和方位的表示 方向角一般是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度. 方向角(Bearing)乃一平面角,系一直线与南北方向线(参见方位角条)间所夹之角,仍系用来标出两点方位之一法。与方位角不同者,方向角系分由南北起算,角度值在零度及九十度之间。方向角之表出方式乃是在角度值之前冠以南北字样,其后则书出东西字样。例如在图一中,设O点观测点或原点,OA之方向角为N50。E(北五十度东),系由北方以顺时针方向向东量出,OB之方向角为S35。E,乃由南方沿反时针方向向东量出。OC之方向角为S35。W,OD之方向角为N30。W。此四线分别在不同之象限中,所表之值中,加上冠字尾字可表出该线在何象限,亦表出应向那一方向量出。(见图1)方向角与方位角一样,亦根据其北南线是真北南、磁北南、假定北南而有真方向角、磁方向角、假定方向角之名称。 同一条直线,由於起点终点不同,所表出直线之方向亦相反。如图二所示,直线LP,如以L为起点,向P之方向角若为N80。E,则以P为起点,向L之方向为则为S80。W,前者若称为前方向角,后者则称为后方向角。反而言之。若PL命名为前方向角,LP即为后方向角。前、后方向角之角度值相等,但冠字尾字皆要改变,即N变为S,或S变为N;同时E变为W,或W变为E。 方位角定义:从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360°。 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向线的水平夹角,从真子午线起算的为‘真方位角’;从磁子午线起算的为‘磁方位角’;从坐标纵线起算的为‘坐标方位角’。 方位角的表示:如图正北方向表示为北N0°或360°,而正南则表示为南S180°。同理正东和正西分别为:E90°和W270°;其余的区域分为8个区域,并冠以如下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