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企业需求作为学院追求扎实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

把企业需求作为学院追求扎实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
把企业需求作为学院追求扎实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

把企业需求作为学院追求

扎实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

山东省第二技术学院

山东省第二技术学院是省劳动保障厅直属、省委高校工委管理的高级技工院校,主要面向工业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目前占地420亩,在校生1.7万人。专业设臵主要有机械、焊接、电气、汽车、建材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培养层次为技师、高级技工以及同时具有高级工和专科学历的?双高?人才。近年来,学院积极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的要求,坚持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方向,突出技能训练的办学特色,改革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扎实有效地推动校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被劳动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高技能人才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毕业生供不应求,当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已有企业开始出资?购买?毕业生。

一、牢固树立“企业需求就是学校追求”的办学理念

技工院校多年来特色鲜明、定位明确,就是一心一意为企业一线培养?下的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多年来,与企业保持天然密切的联系。在企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学院认为,要使学院为我省经济发展做

— 1 —

出更大的贡献,为企业培养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就不能把校企合作停留在一般水平上,必须进一步破除封闭式学院式办学理念,面向市场和企业开门办学,要把企业需求作为学院的追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就提供什么样的培训,让企业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形成有企业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为转变观念,学院集中进行教育活动,党委书记亲自宣讲,把校企合作的意义讲清,把?企业需求就是学院追求?的理念讲深讲透,让全体教职员工都明白这一道理,成为大家的普遍认识和自觉行动。观念的转变,带来学院办学思路的变化,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目前,学院无论是教学、培训还是招生就业,包括后勤管理,不管哪个部位,哪个方面的工作,考虑问题,都要想企业需求,都在研究如何改革创新适应校企结合的要求。只要涉及与企业相关的事务,都把它放在首要位臵,克服困难为企业服务。全校上下都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学校要随着企业变,而不能让企业迁就学校。有些企业急需用人,需要学生提前离校,学院就调整教学计划,加班加点完成教学任务,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量满足企业需求。去年为鲁西化工集团承担200名在职本科生培训任务,由于新校舍还未启用,校舍紧张,我们让在校生租用外面的校舍,而为企业提供校本部最好的生活和教学条件,充分体现学院加强校企合作的诚意。今年又与鲁西化工集团签订了200多人的新录用大学生岗前培训协议,9月份开班,培训半年。近日,约克(无— 2 —

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与我院签约,双方共建合作关系。主要内容是: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在我院设立?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基地?,设臵?江森自控冠名班?,建立?山东省第二技术学院实训基地?;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向我院赠送焊机实训设备,在我院设立?江森自控奖学金?。

二、组建校企集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作为政府办的学校,要使校企结合不断深入,就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强化校企双方的共同体意识,增强校企合作的主动性,满足校企合作的愿望和要求,从而为深化校企合作创造条件。为落实全省职教会省经贸委、教育厅、劳动保障厅提出的组建校企集团的要求,学院从2006年初开始研究建立校企培训集团,实现校企的深度联合。鉴于学校过去曾是?建材高级技工学校?的基础,与建材企业联系密切。我们设想,首先从建材工业做起,逐步向外延伸。在省劳动保障厅和省建材办全力支持下,学校首先与建材行业大企业沟通协调,发起酝酿,形成共识。于2006年11月,组建全省第一家校企合作集团——山东建材工业职业培训教育集团。校企集团实行理事会制,由省劳动保障厅、省建材办领导和企业负责人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常务理事,同时还吸收了部分行业中介机构参加。秘书处设在学院,负责日常工作。职教培训集团在省劳动保障厅、省建材办的

— 3 —

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宗旨是服务全省建材工业;目标是充分发挥学院、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各自的优势,加强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有效推进学校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形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使学校办学和企业经营获得双赢。

为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集团制定了章程,规定了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成员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包括职工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和技能鉴定等全方位服务,提升专业水平,设臵新专业,优先满足企业用人要求。作为成员企业,优先获得学院提供的优秀毕业生;优先利用学校资源开展企业在职培训和技能鉴定;优先与学院签署人才需求订单;优先获取学院研发的科学技术成果;并为学院专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参股等形式进行校企合作,逐步实现部分专业合作共建。同时章程还明确了集团的工作方式,定期召开理事会,成立教学研究小组,组织师资交流培训,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等,确保其正常运转。

校企集团建立后,为校企合作搭建起有效的平台,为今后校企合作向深度广度发展,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意识明显加强,企业积极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呈现出校企互动的好形势。学院也以此为突破口,更加广泛地与省内和全国各类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伙伴关系。校企集团的做法,得到省政府王军民副省长的关心和支持,给予很多的指导和帮助。

— 4 —

省政府以内情通报的形式介绍了我院的做法,劳动保障部也向全国作了推介。省劳动保障厅和建材办领导经常过问校企集团运转情况,组织各种形式校企活动,使集团在行业职业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认真落实校企合作计划

校企合作要办实事,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为使校企合作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学院制定了两个可操作性文件,一个是《关于开办企业?冠名班?的意见》,一个是《关于举办企业在职员工长、中、短期培训班有针对性为企业培养高、中级技能人才的意见》,同时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学院主要领导亲自抓,带领有关人员走访集团大企业,探讨实施合作的具体措施。明确一名分管领导靠上抓,协调各个方面,确保各项措施落实。一是办好企业冠名班。即冠以企业名称的有针对性的学制或培训班。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冠名班?,即企业对毕业生进行面试后,集中培训2-3个月。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执教。?冠名班?培训内容除企业生产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外,还要进行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方面的培训,从思想道德到技能水平两方面达到企业要求。另一种是长期冠名班,由企业组织招生,进行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培训。对长期合作的企业,学院设立单独教室,按企业的要求进行布臵,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即可感受到企业氛围,向师生宣传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授课人员,一

— 5 —

律由学院支付讲课费。学院虽然加大了办学成本,但是校企关系却更加密切。仅2007年学院就举办冠名班19个。二是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新技师。按照省劳动保障厅(金蓝领)计划安排,2007年共为鲁南中联水泥、晶华玻璃等10多家企业培养新技师320名。也是两种形式,一种是校企结合以校为主,一种是校企结合以企为主。不管哪种形式,都是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三是帮助企业开展在职职工岗前和技能提升培训。请进来、走出去,为鲁西化工集团、枣庄中联水泥公司等多家企业培训近千人。四是发挥学院的技能资源优势,积极承担行业技能竞赛活动。07年学院承担了由省劳动保障厅和建材办共同组织的全省建材行业车工、钳工等通用工种职工技能大赛,全省20家企业130多选手参加此次竞赛,更加凸现学院在校企集团中的作用。08年11月将继续承办全省建材行业建材分析工、物理检验工的技能大赛。五是坚持开展首席技师教技能活动。2006年学院在全省率先聘请来自于山东电力、胜利油田的省首批10大首席技师来校进行教学指导,每学期3-5次来校进行教学指导,既培养学生也带老师,帮助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难题。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胜利油田首席技师冯玉来,每次到学校授课,都把课时补贴捐献给贫困学生,从技术到品德,都给师生树立了榜样。在全国金牌教练电建二公司王启峰指导下,我院选手一举夺得全省技工院校焊工竞赛的一、三名。六是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与部分企业达成初步协议,企业提供赞助和技术支持,— 6 —

共同建立生产技能实训室,使学院的技能培训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四、建立适应企业需求的管理培养制度

虽然学院毕业生有着很好的就业形势,但学院深知培养质量不能有丝毫放松。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以创新的精神抓教学管理,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真正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融入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主要做了五件事:

第一,实行毕业生“召回制”。从去年开始,学院进行反复研究,认为,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必须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对用户负责、对企业负责。同时,也只有建立以企业评价为最终评价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把培养质量抓好。因此按照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学院正式下发文件,实行毕业生?召回制?。凡是用人单位经过试用认为不合格的学生,可以退回学校重新培训或者调换。学校将减扣被退回的学生原班级相关的任课教师的考核分数,并同奖惩挂钩。围绕实行?召回制?,学校建立一整套教学管理办法,坚持日常考核制度,重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评价,以体现企业需求导向。

第二,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体现在培养模式上,就是要把以往理论-专业-实训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改为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为此,学院设立了一体化教室,采用一体化教材,由既能讲理论又能带实训的一体化教师任教,教学直观性强,学生学得快、记得

— 7 —

牢,提高了培训效果,大大缩短了培养过程。今年开工建设的新教学楼按照一体化教学理念进行设计,分为教学示范区和实训区,体现从?理论+技能?到?技能+理论?的培养规律。

第三,下大力气提升实训水平。为突出办学特色,学院近年来没有负债盖大楼,而把投入的主要精力放在实训条件上,使学院实训设备水平始终能够与较先进的企业相适应。目前学院建有机械、电气、汽车等八大实训中心。拥有4连轴加工中心等一批较先进设备。07-08两年学院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又增加投入1500多万元全面提升实训条件。

第四,建设熟悉企业生产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没有片面引入高学历人员,而是理论和技能并重,积极引进企业有实践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任专业教师,目前70%以上的专业教师能够承担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制定并实施教师技能培训规划,利用假期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的技能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生产,要求专业教师每人每年至少到企业顶岗生产一星期,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水平。使教师队伍基本适应了企业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第五,按企业生产的要求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技能人才,因此坚持把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作为学生管理教育的重点。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锻炼。通过推行实训产品化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从07年起,广泛开展降温教育和感恩教— 8 —

育,让学生怀抱对企业感恩思想,不好高骛远,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据不少长期合作的企业反映,第二技术学院的学生工作最扎实、最卖力、最能干、最稳定。

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学院科学、和谐发展,亮点纷呈。去年学校招生总量达到6500人,其中校本部招生3500人,创历史最高水平,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高中生源中绝大多数达到高考分数线。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办学效益和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07年我院一名学生获得全省十大劳动之星称号。在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山东选拔赛中,我院力压群芳,囊括高级组工具钳工、维修电工、焊工和汽车检测全部四个职业的冠军,有6名选手代表山东参加了全国决赛,并取得了两个第六、一个第九的好成绩。有五名同学获得?山东技术能手称号?。在今年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对口高考中,我院报考的52名学生,本科录取28人,录取率达53.85%,超过全省平均录取率(24.75%)近30个百分点;参加考试学生的平均分604.52,高出全省平均分(532.39)72.13分。其中,学生成云以686分获全省第一名,李纯龙以683分获全省第二名(高出第三名19分)。本次高考取得的优异成绩,再次展现我院较高的办学质量,同时也让技工院校的学生圆了大学梦。2008年4月19日,我院?双高班?学生参加首次山东省高等教育职业类自学考试,通过率达90%,远远高于全省试点院校的平均通过率。其中,双高数控0701班《CAD》课程通过率高达98.04%,有9个班级考试课程的通过率超过90%。

— 9 —

本次考试是对学院教学质量的又一次检阅和展示,也是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取得的显著成效。我院是全国全省培养高级技工加高等专科学历?双高?人才的首批试点院校,学院对报名的学生单独组班,自考课程纳入正常教学体系,并在考试前一个月进行集中辅导和模拟考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收到了良好的办学效果。

— 10 —

坚持校企合作不动摇推动校企合作新发展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11月1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德州市唯一的国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是以德州市技术学院为基础,与德州广播电视大学、德州经济学校、德州财贸经济学校、德州科技贸易学校五校整合组建而成,实行一个学校两块牌子,即?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德州市技术学院?,是融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为一体,培养经济社会急需的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人才的新型高职院校。

学院占地面积1120亩,规划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现有在职教职工879人,其中专兼职教师63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8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78人;中级职称的206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47.2%。聘请省内外客座教授50人。学院设有8个教学系、部。开设高职专业25个,电大专业8个,技师专业3个,高级技工专业17个,中职(中级技工)专业22个。在校生12000人。

整合建院3年来,在德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荣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0多项。先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校园文明建设检查评估、标准化学生公寓评估、标准化食堂评估

— 11 —

和德育工作评估等四大评估工作。在全省62所高职院校中较早荣获山东高校?文明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高校?先进食堂?、?标准化公寓?等荣誉称号。2007年12月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还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讲师团确定为?科学发展观宣教基地?。被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批准为培训基地,被山东省经贸委、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企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8年8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一、坚持探索,深入实践,把校企合作推向新阶段

多年来,我院一贯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早在1995年,作为建校基础的德州市技术学院就提出了?校企联系同样是学校的生命线?的口号,确定了?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建立牢固的校企联系,共同搞好人才开发?的教育改革方向。1998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校企合作组织,走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回顾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十年的发展历史,最初主动加强同企业的联系,目的很单纯,就是为毕业生找就业单位,找就业岗位。然而,这种一厢情愿式的联系很快就暴露出它的弊端:有的毕业生不满足现有的岗位,频繁跳槽;有的不适应岗位要求,被企业辞退;还有的专业不对口,刚上岗即下岗。学生有怨言,接收企业也不满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注重抓毕业生的就业,而忽视企业的需求,培养的学生专业不对口,技能不达标,实践能— 12 —

力差,综合素质低,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只有与企业展开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真正了解企业所需,进而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才能做到企业和学生双满意。1998年,我们联合当地26家名优企业组建成立了?德州市技术学院改革发展咨询理事会?,制定章程,建立机构,聘请企业主要负责人为名誉理事长、副理事长,定期召开理事会,共谋学校发展大计。理事会把为企业培养人才、促进学校发展作为校企双方的合作方向与奋斗目标,根据理事会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臵,在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实习实训等方面更多的考虑企业要求;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招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和教学成果评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改革发展咨询理事会?这个桥梁和纽带,力促校企双方联合办学,联合培训?双师型?教师,联合培训企业员工,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双方通过建立契约式合作关系,确保了校企双方合作目标的明确性、合法权益的保障性和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借助?改革发展咨询理事会?这个平台,学校联合了更多的企业,也让更多的企业了解了学校。

2005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德州市技术学院的基础上与本市电大和3所职业学校组建了融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于一体的全新意义上的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伊始,院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迅速实现了五校实质融合,尽快编制出《德州职业技术学院2006--2010年发展规划

— 13 —

纲要》,确定了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定位,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两个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企业合作办学相结合)不动摇?的办学思想,写进了《德州职业技术学院2006--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高级技工教育的教学模式移植到高职教学当中,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训练,进一步发扬和企业密切联系的优良传统,大力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真正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双元制?高职教育的新路子,使我院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根据这一指导思想,2007年6月召开的第十次理事会全体会议,将?学院改革发展咨询理事会?正式更名为?校企合作咨询理事会?,从侧重学院发展转变为校企合作共同发展。为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拓宽校企合作领域,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创建校企?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新模式,进而达到校企双方互惠双赢的目的,这次会议还决定在?校企合作咨询理事会?统一领导下,学院6个系分别与同行业企业联合成立机械工程、电气电子、计算机、化学轻工、经济管理和汽车工程等6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各专业指导委员会由对口企业高管、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师和学院各专业各学科带头人组成。专业委员会的职责是,承担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和先进生产技术,开展前瞻性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交流;开展课程研究、课题研究、教学研究和专业建设研究;参与教学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收集提供本专业的最新信息,引进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研制开发适合产教研结合的对— 14 —

路产品;合作创办企业实习教学基地;协调校企技术设备资源,开展专项科技攻关;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使学校毕业生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等等,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二、创新理念,实现双赢,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

(一)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学校依托校企合作咨询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发校内外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院三年来,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购买实验实习设备和实训设施建设,全院实习实验设备总值达5000余万元。完成了数控机床、综合机械加工、电工电子与自动化等5个实训中心建设;其中数控机械加工、电气电子专业实习实训设施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标准;投资180万元新上化工和电化学实验设备,建成全国职业院校中首个化学电源专业;建成了德州市最大的电子阅览室,采用股份制形式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德州双元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为大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我院各专业的实习课开出率均达100%,学院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同时,积极探索?前厂后校,校企合一?路子,实现校企合作与教学直通。如经管系与山东新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建立了?德新会计咨询服务中心?;电气电子系与山东现代教具公司合作建立了?慧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系建成了?双高汽车修理厂?等。各系积极寻找专业覆盖并且对口的企业建立教学基地,有的成为学生毕业实习场所,有的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强化

— 15 —

学生操作技能的校外实训室。计算机专业指导委员会与德州财富软件公司等11家企业正式签约,互为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目前与我院签约的校外实习基地共有36家。利用这些基地,对于落实?双高?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基本保障作用。

(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校企合作这个平台,畅通了学校对社会人才需求的信息渠道,准确掌握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臵,做到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我们的专业就教什么,专业设臵看市场导向,紧跟经济增长点走,服务地方经济。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增设了?餐旅管理与服务?、等专业。顺应绿色生产、循环经济的需要,设立了化学轻工系、汽车工程系,开设了?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太阳能光电技术?、?电池制造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等专业。专业设臵更符合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目的。

校企合作咨询理事会6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为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和各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通过校企合作教育实践的信息反馈,不断发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不足和缺点,不断进行专业教学改革,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专业教学的改革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例如,我院的基础课教学以校企合作为指导,突出职业院校特点,围绕?基础课为专业— 16 —

课服务?核心,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系列教科研工作,自己动手编写符合职业院校要求、适合我院学生特点、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教材。体现了?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育特征。

(三)教师、专家双向兼职。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定期组织教师深入科研院所和企业,联系科研课题。每年组织专业课教师用两个月的时间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参与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同时,对取得高级技师特别是首席高级技师的教师给予重奖,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读研。同时,充分利用合资企业的老专家、综合高管实践经验丰富、实战能力强的优势,特聘客座教授50余名,定期到学院开展专题讲座、带实习实训课和就业指导等。这些兼职人员深受合作双方的欢迎。

(四)发挥学校人才、技术优势,服务企业。校企合作,推动了我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学院内部全面实施?教师提高工程?、?技师培训工程?和?青蓝工程?,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每年选派50余名优秀教师到国内外企业和高校对口考察培训,开展联合科研开发、技术合作,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大大增强。如电气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与山东现代教具公司合作开发的教学逻辑试验仪、模拟电子线路试验箱等职教仪器、设备,已投入生产。为新工启动设备有限公司?电磁制动器?产品进行的直流启动电路改造获得了国家专利。目前,我院教师研发的《电

— 17 —

网电压波动较大环境中正常使用的高压变频器》等两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引领世界功能糖业》获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五)企业职工培训。为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校企双方达成共识,为企业举办各类职工培训班。我院先后为京张高速公路、山东移动客服中心、济南阿古达、北京阳光骄子等企业举办职工培训班,为德州市教育局培训?农村远程教育骨干教师?500多人。把企业经济发展动态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等带给企业,对于促进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提高学历层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捐赠奖学助教基金。校企合作理事会成员主动捐赠奖学助教基金,鼓励优秀学子到企业做贡献。建院以来,德州豪美帝家家具有限公司、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天元集团、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钻探研究所、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树研光学(烟台)有限公司、山东移动德州分公司等理事单位每年都向学院捐赠,还有校友会等组织设立捐赠项目,这些奖学助教基金的设立,在推动学院发展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了稳固的人才基地。

(七)提供就业岗位。我院通过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渠道越走越宽。今年,我院高职毕业生全部被实习企业接收,每个学生都有2至3个岗位可供选择。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对高职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毕业生接收工作中,他们不仅接收对口专业— 18 —

实习学生,而且跨专业接受学生,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2008年3月25日在全国?校园金话筒?德州赛区的主持人选拔赛中,我院选手郝逢良、孔丽霜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多家企业争相聘用。几年来,我院通过校企合作,调整专业设臵,深化教育改革,使得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有些专业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好局面。目前,我院校企合作理事会成员单位企业170余家,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达200多家,遍布全国各地,合作企业大多是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全国500强企业就达40多家,学院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达95%以上,近两年更是达到98%以上,不但一次就业率高,而且就业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

三、面向市场,深化改革,实现校企合作从量变到质变

(一)大力开展“订单培养”,为企业定做“超值人才”。学院把培养具有创业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校企合作的重点,实行?订单培养?,学院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所培养的技能人才不仅?对口?,而且?接口?,走出校门即可上岗,真正实现了教学岗位的?零距离?。通过?订单培养?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已广泛参与了企业的生产实践,到企业后能迅速进入角色,适应环境,融入企业,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我院建立毕业生跟踪管理和召回制度,对不适应企业岗位的学生召回学院重新培训,深受企业欢迎。今年,我院已有多家企业签定了?订单?,2009届高职汽检专业出国订单培养,现已开班培

— 19 —

训。

(二)适应企业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院从建立之初就着力把高级技工教育移植到高职教育中,目的就是将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在培养目标上,从偏重文化素养和理论知识转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在学习制度上,从学校是核心、全日制教学是主体转向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弹性学分制;在证书制度上,从单一的学历证书转向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在教学评估上,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重就业能力、重社会评价;在学习方法上,从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是主要学习地点,书本学习是基础,转向教室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设计,注重工学结合;在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上,从单一的知识理论型转向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在学历层次上,逐步呈现多样化趋势,形成形式多样,相互衔接,配套合理的结构层次。

(三)对接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由“市场”到“计划”的理性回归。我们以校企合作咨询理事会为纽带,逐步构建起以我校为中心联通全国的庞大的校企合作队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市场需求网络,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现状、供求态势、发展趋向了如指掌,从而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完善、更具针对性,也更适应企业所需。因此,我院不但迅速消除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由计划到市场所带来的?阵痛?,而且在人才市场的争夺中更加如鱼得水,学生就业率逐年攀高,招生工作也更加顺风顺水。随着— 20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